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2.3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练习新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课件化学平衡影响因素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课件化学平衡影响因素
减小反应物浓度 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反应物浓度增大
具 增大体系压强 向体积缩小方向移动 体系压强减小 体 减小体系压强 向体积增大方向移动 体系压强增大 措 升高温度 向吸热方向移动 体系温度减小 施 降低温度 向放热方向移动 体系温度增大
规 律
改变一个条件
向减弱这种改变 的方向移动
减弱这种改变
5、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勒夏特列原理
说出此图表示改变什么条件?
V
V正 V逆
V'正 V'逆
时间
此图表示: 增大反应物 浓度时,正 反应、逆反 应的速率变 化情况
看图:说出反应起始时是从正反应; 还是从逆反应开始?然后是改变什么 条件?化学平衡向什么方向移动?
V
V逆
突变 逆反应开始。
降温或减压。
V正 V'正 V'逆
平衡向正反应 方向移动。
2、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讨论】压强的变化对化学反应速率如何影响? v正和 v逆怎样变化?会同等程度的增大或减小吗?
N2 (g) + 3H2 (g)
2NH3 (g)
压强(MPa) 1 NH3 % 2.0
5 10 30 60 100 9.2 16.4 35.5 53.6 69.4
结论:压强增大, NH3%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4、一定量的混合气体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m A (g) + n B (g) p C (g)
达到平衡后,温度不变,将气体体积缩小到原来的
1/2,达到平衡时,C的浓度为原来的1.8倍,则下
B 列说法正确的是(
A、m + n > p
) B、A 的转化率降低
C、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C的体积分数增加

高中化学 2.3化学平衡(第1课时)可逆反应 化学平衡状态 新人教版选修4

高中化学 2.3化学平衡(第1课时)可逆反应 化学平衡状态 新人教版选修4

(2)可逆反应 在同一条件下,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同时又能向逆反应方向 进行的反应。用“ ”表示。 (3)不可逆反应 有些反应因逆反应进行程度太小而可忽略,正反应几乎完全进行 到底,一般认为这些反应不可逆。例如,H2 的燃烧、酸碱中和等。用 “===”表示。
(4)可逆反应的特点:
例如:将 2 mol SO2 与 1 mol O2 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SO2(g) +O2(g) 2SO3(g),充分反应后,容器中存在的物质有:SO2、O2、 SO3。
2 新知识·预习探索 目标定位
1.了解化学反应的可逆性,了解可逆反应的概念、特点。 2.了解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 3.理解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
新知预习 1.可逆反应和不可逆反应 (1)溶解过程的可逆性 一定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存在溶解、结晶平衡,即溶解平衡状态。
①表示:固体溶质 溶液中的溶质 ②溶解平衡状态的含义 在一定温度下的饱和溶液中固体溶质溶解的速率和溶液中溶质分 子结晶的速率相等时,饱和溶液的浓度和固体溶质的质量都保持不变。
【答案】 A 【解析】 根据化学平衡的建立过程可知:反应从正反应方向开 始,v 正最大,v 逆=0,最后达平衡时,v 正=v 逆≠0。
4 .对于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的可 逆反应 N2(g)+3H2(g) 2NH3(g) ΔH<0,能说明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
A.断开 1 个 N≡N 键的同时有 6 个 N—H 键生成 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C.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D.N2、H2、NH3 的分子数之比为 1∶3∶2
2.化学平衡状态 (1)化学平衡的建立 如:在一定条件下,把 1 mol N2 和 3 mol H2 充入某密闭容器中:
以上过程用 v-t 图像表示如右图所示:

人教版选修4《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条件》说课稿

人教版选修4《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条件》说课稿

人教版选修4《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条件》说课稿一、引入大家好,今天我给大家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选修4中的《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条件》这一单元。

这个单元主要介绍了化学反应达到平衡态的条件以及如何调节平衡位置的方法。

通过学习这个单元,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化学反应平衡过程中的原理和应用,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分析该单元是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的第二单元,属于高中化学选修课程中的一部分。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围绕化学平衡和平衡移动的条件展开,对于学生来说,需要掌握化学平衡的概念以及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

教材中通过讲解理论知识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并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验探究能力。

1. 教学内容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包括: - 化学平衡的概念和特征 - 平衡常数的定义和计算 - 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条件: - 浓度的变化 - 温度的变化 - 压强的变化 - 催化剂的存在2.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化学平衡这一概念上,可能存在一定的困惑。

对于高中学生来说,他们已经学习了物质的结构和性质,有一定的化学基础。

但是对于平衡状态的形成以及影响平衡位置的条件可能并不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与学生的联系,通过引入生活实例和实际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概念。

1.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化学平衡的概念和特征;掌握平衡常数的计算方法;了解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验探究能力。

2.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化学平衡的概念和特征–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条件–平衡常数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平衡常数的计算方法–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的深入理解3. 教学方法•指导性讲授结合示范实验:通过教师的指导性讲解和实验演示,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和理论知识。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导学案:2.3化学平衡第2课时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导学案:2.3化学平衡第2课时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含答案

第2课时 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1.明确化学平衡移动的概念,会根据反应速率变化判断化学平衡的移动方向。

2.理解外界条件(浓度、温度、压强等)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3.了解催化剂在生活、生产和科学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化学平衡的移动 浓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一、化学平衡的移动 1.定义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条件(如浓度、温度、气体反应的压强等),化学平衡状态被破坏,直至正、逆反应速率再次相等,在新的条件下达到新的化学平衡状态。

这种现象叫做平衡状态的移动,简称平衡移动。

2.图示表示v (正)>v (逆)――→正向反应一定时间v (正)=v (逆)――→改变条件v (正)≠v (逆)――→一定时间v ′(正)=v ′(逆)二、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1.实验探究探究1 依据K 2Cr 2O 7溶液中存在的平衡:Cr 2O 2-7(橙色)+H 2O 2CrO 2-4(黄色)+2H +,完成实验。

3对可逆反应Fe 3++3SCN-Fe(SCN)3,分别增大c (Fe 3+)和c (SCN -)后,Fe(SCN)3的浓度均增大,即化学平衡均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滴加NaOH 溶液,由于3OH -+Fe 3+===Fe(OH)3↓,减小了Fe 3+的浓度,Fe(SCN)3的浓度也减小了,即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1)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反应物浓度或减小生成物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2)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生成物浓度或减小反应物浓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三、压强对化学平衡(有气体参与的反应)的影响 1.2.对于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的反应[如H 2(g)+I 2(g)2HI(g)],改变压强,化学平衡不发生移动。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平衡移动的原因是v (正)≠v (逆)。

( )(2)若外界条件改变引起平衡中v (正)>v (逆),则平衡正向移动。

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4:第2章第三节第3课时知能优化训练

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4:第2章第三节第3课时知能优化训练

1.关于化学平衡常数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化学平衡常数与温度无关B .两种物质反应,不管怎样书写化学方程式,平衡常数不变C .化学平衡常数等于某时刻生成物浓度幂之积与反应物浓度幂之积的比值D .温度一定,对于给定的化学反应,正逆反应的平衡常数互为倒数解析:选D 。

化学平衡常数是与温度有关的常数,不同温度下,K 值不同,同时平衡常数还与方程式的书写方式有关,故A 、B 错。

K 值的计算必须用平衡浓度,故C 错。

2.(2011年河北石家庄高二检测)在恒温、恒容下,有反应2A(g)+2B(g) C(g)+3D(g),现从两条途径分别建立平衡。

途径Ⅰ:A 、B 的起始浓度均为2 mol·L -1;途径Ⅱ:C 、D 的起始浓度分别为2 mol·L -1和6 mol·L -1。

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 .达到平衡时,途径Ⅰ的反应速率等于途径Ⅱ的反应速率B .达到平衡时,途径Ⅰ所得混合气体的压强等于途径Ⅱ所得混合气体的压强C .两途径最终达到平衡时,体系内各组分的百分含量相同D .两途径最终达到平衡时,体系内各组分的百分含量不相同解析:选C 。

该反应为两端气体分子数相等的反应,故途径Ⅰ和途径Ⅱ建立了等效平衡,达到平衡时,各成分的量不同,但体系内各组分的百分含量相同。

3.(2009年高考天津卷)人体血液内的血红蛋白(Hb)易与O 2结合生成HbO 2,因此具有输氧能力。

CO 吸入肺中发生反应:CO +HbO2O 2+HbCO,37 ℃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220。

HbCO 的浓度达到HbO 2浓度的0.02倍,会使人智力受损。

据此,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 .CO 与HbO 2反应的平衡常数K =c (O 2)·c (HbCO )c (CO )·c (HbO 2)B .人体吸入的CO 越多,与血红蛋白结合的O 2越少C .当吸入的CO 与O 2浓度之比大于或等于0.02时,人的智力才会受损D .把CO 中毒的病人放入高压氧仓中解毒,其原理是使上述平衡向左移动解析:选C 。

高中化学 人教版选修4 课件:第二章 第三节 第2课时 影响化学平衡状态的因素(32张PPT)

高中化学 人教版选修4 课件:第二章 第三节 第2课时 影响化学平衡状态的因素(32张PPT)

栏 目 链 接
2.图示表示
栏 栏 目 目 链 链 接 接
3.平衡移动方向与速率改变后的大小的关系 正向 (1)v正′>v逆′,平衡________ 移动; 逆向 (2)v正′<v逆′,平衡________ 移动; 不 移动。 (3)v正′=v逆′,平衡________
栏 栏 目 目 链 链 接 接
栏 栏 目 目 链 链 接 接
要点二 外界条件对化学 平衡的影响如下
栏 栏 目 目 链 链 接 接
应用
思考
2.增加固体或纯液体的量,对化学平衡状态有无影响?
提示:增加固体或纯液体的量,由于浓度不变,所以化 学平衡不移动。例如可逆反应 C(s)+H2O(g) CO(g)+ H2(g) 在某温度达到平衡后,增加或移去一部分 C 固体,化
栏 栏 目 目 链 链 接 接
2Z(g) ; ΔH < 0 ,
A.减小容器体积,平衡向右移动
B.加入催化剂,Z的产率增大
C.增大c(X),X的转化率增大
D.降低温度,Y的转化率增大
解析:该反应为前后体积不变的反应,因此改变压强 对该反应无影响, A项错误;催化剂只能降低反应的活化 能,增大反应速率,但不能改变平衡状态,产率不变, B 项错误;增大一种反应物会增大另一反应物的转化率,但 本身的转化率是下降的,C项错误;降低温度后,平衡向 着放热方向移动,即向右移动,因此 Y 的转化率增大, D 项正确。 答案:D
栏 栏 目 目 链 链 接 接
解析:本题考查了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减小压强,
体积增大,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均降低,则正、逆反应速 率都减小,平衡向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即平衡向逆反应方 向移动,则v逆>v正,趋势相同,但减小程度不同。 答案:C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二章 第三节 第3课时 温度、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二章 第三节 第3课时  温度、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第3课时 温度、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核心素养发展目标] 1.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从变化的角度认识化学平衡的移动,即可逆反应达到平衡后,温度、催化剂改变,平衡将会发生移动而建立新的平衡。

2.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通过实验论证说明温度、催化剂的改变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构建分析判断化学平衡移动方向的思维模型(勒夏特列原理)。

一、温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1.实验探究温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按表中实验步骤要求完成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填写下表: 红棕色2NO 2(g )无色N 2O 4(g ) ΔH =-56.9 kJ·mol -1热水中混合气体颜色加深;实验现象冰水中混合气体颜色变浅混合气体受热颜色加深,说明NO2浓度增大,即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混实验结论合气体被冷却时颜色变浅,说明NO2浓度减小,即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2.由图像分析温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已知反应:m A(g)+n B(g)p C(g)m+n<p,当反应达平衡后,若温度改变,其反应速率的变化曲线分别如下图所示:(1)图①表示的温度变化是升高,平衡移动方向是向逆反应方向。

(2)图②表示的温度变化是降低,平衡移动方向是向正反应方向。

(3)正反应是放热反应,逆反应是吸热反应。

3.温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规律(1)任何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放热或吸热),所以任意可逆反应的化学平衡状态都受温度的影响。

(2)升高温度,v放、v吸均增大,但v吸增大程度大;降低温度,v放、v吸均减小,但v吸减小程度大。

(3)当其他条件不变时:温度升高,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温度降低,平衡向放热反应方向移动。

例1反应:A(g)+3B(g)2C(g)ΔH<0,达平衡后,将反应体系的温度降低,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右移动B.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左移动C.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都减小,平衡向右移动D.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都减小,平衡向左移动答案 C解析降低温度,v正、v逆均减小,平衡向放热反应方向移动,即平衡正向移动。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第1册 《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第1册 《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教学设计

《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教学设计一、课标解读《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属于课标选择性课程模块1《化学反应原理》主题2《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和速率》内容。

1.内容要求通过实验探究,了解浓度、压强、温度对化学平衡状态的影响。

2.学业要求能运用浓度、压强、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规律,推测平衡移动方向及浓度、转化率等相关物理量的变化,能讨论化学反应条件的选择和优化。

二、教材分析(1)知识类型、知识内容及其结构知识类型:化学原理内容(化学平衡移动原理)知识内容及其结构:化学平衡移动概念的建立(正向移动、逆向移动);浓度改变对平衡移动方向的影响及原因分析;了解控制反应条件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意义。

(2)知识价值通过学习,让学生认识反应条件的改变对化学平衡状态会产生影响,使化学平衡状态发生改变。

因此,在生产、生活中,我们就可以应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通过选择条件、改变条件,服务于生产、服务于生活,获取最大效益。

在方法上,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学习研究问题的方法(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研究问题—用所学理论解释问题—获得结论—应用结论(设计实验和解释实际问题))。

三、学情分析(1)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知识基础】学生已经基本掌握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反应限度的概念及化学反应速率计算方法,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有了初步的了解;认识可逆反应、化学平衡的特征;对平衡移动有初步认识,知道当一定外界条件改变时,有可能会引起平衡移动。

【能力基础】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一定的化学实验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实验观察能力、实验分析能力),初步具备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并初步具备应用所学知识解释、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生学习本课的困难或可能出现的问题实验能力的欠缺:实验基本操作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实验有序性)差,实验操作阶段耗时较多;实验分析能力较差,缺乏从实验现象中发现、抽取、归纳总结规律的能力,难以获得实验结论;实验设计能力较差,缺乏设计有效实验检验理论预测的能力。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教案设计:2.3化学平衡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教案设计:2.3化学平衡

化学平衡一、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人教版选修四第二章第三节《化学平衡》,化学平衡是中学化学的重要理论之一,是中学化学中所涉及的溶解平衡、电离平衡、水解平衡等知识的核心,对很多知识的学习起着指导作用。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不仅仅要帮助学生理解有关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帮助学生建立化学平衡的观点,以及化学平衡是相对的、当外界条件改变时平衡会发生移动等观点。

教材从溶解平衡的角度入手,帮助学生建立化学平衡的思想,又通过实验探究的方式,学习浓度、温度等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二、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二的学生,学生在必修二中已经初步学习了化学反应限度的相关知识,并在本章的前两节学习了化学反应速率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这些知识都为本节课学习化学平衡奠定了基础。

化学平衡是化学反应原理的知识,理解起来比较抽象,高二的学生对化学原理的学习方法和理解程度还不够,因此在讲授过程中应训练学生思维的科学方法,并着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应用化学理论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工生产实际问题的同时,体会化学理论学习的重要性。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化学平衡状态建立的过程,认识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并能初步判断化学反应是否处于平衡状态。

(2)了解温度、浓度和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并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

2.过程与方法(1)经历可逆反应概念以及化学平衡概念的形成过程,体会科学的思维方法。

(2)通过实验探究温度、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体会利用实验探究、分析、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尝试从过程的可逆性和化学平衡的角度观察和分析事物,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化学平衡状态建立的过程。

勒夏特列原理的理解。

教学难点:化学平衡状态建立的过程。

勒夏特列原理的理解。

五、教法与学法教法:讲授法、实验探究法学法:比较法六、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新课引入【引入】我们将一块不规则的硫酸铜晶体放入饱和的硫酸铜溶液中,过一段时间,我们发现硫酸铜晶体变得规则,但是固体溶质的质量没有发生改变,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呢?【回答】溶液达到饱和后,溶液中的固体溶质的溶解和溶液中的溶质分子回到固体表面的结晶过程一直在进行,这两种过程的速率相等,于是饱和溶液的浓度和固体溶质的质量都不发生变化。

人教版高二化学选修四第二章《第三节 化学平衡》 教案设计

人教版高二化学选修四第二章《第三节   化学平衡》 教案设计

第三节化学平衡
一、教材分析
化学平衡属于化学热力学范畴。

随着化学知识的不断积累和对实验现象的深入观察,自然会产生是不是所有的化学反应都能进行的完全(达到反应限度)这样的疑问。

本节课在学完了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针对可逆反应分析化学反应限度,当化学反应的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时,反应就达到该条件下的最大限度,即达到了化学平衡状态。

可逆反应是绝对的,化学平衡观点的建立可以更好的理解化学反应特点,所以化学平衡的概念是本节的重点,同时平衡状态的特征对影响平衡的因素的学习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储备作用。

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及判断是本节的重点也是难点。

二、教学设计思路
教学中本着温故知新的原则,从蔗糖溶解为例指出溶解的速率与结晶的速率相等时,处于溶解平衡状态,再以可逆反应为例说明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时,就处于化学平衡状态。

通过对溶解平衡的理解和迁移帮助学生理解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及判断依据。

这样采用探究式教学层层引导并通过图画等多媒体手段帮助学生联想和理解从而突破本节的难点,并为下节的影响平衡的因素做好铺垫。

浓度都对化学平衡有影响,
讨论、分析:前面学习过催化剂对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
率却是同样倍数的提高和降低。

结论:使用催化剂不影响化学平衡的移动。

反应类型条件改

改变条
瞬间
v正v
对任意加入催增大增大
板书设计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第1册 课后习题 第二章 第二节 第2课时 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第1册 课后习题 第二章 第二节 第2课时 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

第2课时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课后·训练提升基础巩固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百分含量发生改变,化学平衡一定发生了移动B.外界条件的改变引起v正≠v逆,则平衡一定发生移动C.平衡移动时,反应物的浓度一定减小D.外界条件发生变化,化学平衡不一定移动答案:C解析:外界条件的改变使正、逆反应速率不相等时才能使化学平衡发生移动,升高温度使化学平衡逆向移动时可使反应物的浓度增大。

2.已知反应A2(g)+2B2(g)2AB2(g) ΔH<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B.升高温度有利于反应速率的增大,从而缩短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C.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或增大压强(减小容器的容积)都有利于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D.达到平衡后,降低温度或减小压强(增大容器的容积)都有利于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答案:B解析:A2(g)+2B2(g)2AB2(g)的正反应是放热的、气体体积缩小的反应,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达到平衡需要的时间减少,但吸热方向的速率增大得更多,所以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A项、C项错误,B项正确;减小压强(增大容器的容积),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D项错误。

3.已知化学反应2A(?)+B(g)2C(?)达到平衡,当增大压强(减小容积)时,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下列情况可能的是( )。

A.A是气体,C是固体B.A、C均为气体C.A、C均为固体D.A是固体,C是气体答案:D解析:增大压强,平衡逆向移动说明逆反应是气体物质的量减小的反应,故C为气体,A为非气态(如固体)。

4.恒温下,反应:aX(g)bY(g)+cZ(g)达到平衡后,把容器容积压缩到原来的一半且达到新平衡时,ol·L-1增大到0.19 mol·L-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a>b+cB.a<b+cC.a=b+cD.a=b=c答案:A解析:由于容积减小一半,而X的浓度增大不到原来的2倍,说明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正反应气体体积缩小,所以a>b+c。

2020秋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4达标训练:第二章第三节第1课时化学平衡状态含解析

2020秋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4达标训练:第二章第三节第1课时化学平衡状态含解析

1.一定温度下,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HI(g)===H2(g)+I2(g),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A.单位时间内消耗1 mol H2,同时生成2 mol HIB.每断裂2 mol H—I键,同时有1 mol H—H键断裂C.容器中压强不再变化D.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解析:A中均为正反应方向,错;B中断开H—I键为正反应方向,H—H键断裂为逆反应方向,且和方程式计量系数成正比,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因方程式两边气体计量系数和相等,故C不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因容器中混合气体的质量、体积不变,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不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答案:B2.在一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2SO 2(g)+O2(g)2SO3(g),已知反应过程中某一时刻SO2、O2、SO3的浓度分别为0.2 mol·L-1、0.1 mol·L-1、0.2 mol·L-1,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可能存在的数据是() A.SO2为0.4 mol·L-1,O2为0.2 mol·L-1B.SO2为0.25 mol·L-1C.SO2、SO3均为0.15 mol·L-1D.SO3为0.4 mol·L-1解析:A项数据表明,题中0.2 mol·L-1的SO3完全转化成了SO2和O2,即平衡时,c(SO3)=0,这是不可能的;B项可能;C项数据表明SO2、SO3的浓度都在原浓度基础上减少了0.05 mol·L-1,这也是不可能的;D项数据表明SO2完全转化成了SO3,即平衡时,c(SO2)=0,c(O2)=0,这也是不可能的。

答案:B3.一定温度下在一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2X(g)Y(g)+Z(s),以下不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A.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B.反应容器中Y的质量分数不变C.X的分解速率与Y的消耗速率相等D.单位时间内生成1 mol Y的同时生成2 mol X解析:X的分解速率与Y的消耗速率之比为2∶1时,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C项说明反应未达到平衡状态。

高二选修四化学平衡练习题

高二选修四化学平衡练习题

高二选修四化学平衡练习题化学平衡是高中化学中重要的概念之一,是理解化学反应的动态过程的基础。

为了帮助同学们巩固和加深对化学平衡的理解,下面是一些高二选修四化学平衡的练习题。

题目一:下列反应中,哪些是属于氧化还原反应?1. 2H₂(g) + O₂(g) → 2H₂O(l)2. Mg(s) + 2HCl(aq) → MgCl₂(aq) + H₂(g)3. 2H₂S(g) + SO₂(g) → 3S(s) + 2H₂O(g)4. CuO(s) + H₂(g) → Cu(s) + H₂O(g)题目二:下列反应中,哪些是属于酸碱反应?1. NaOH(aq) + HCl(aq) → NaCl(aq) + H₂O(l)2. 2NaOH(aq) + CO₂(g) → Na₂CO₃(aq) + H₂O(l)3. HCl(aq) + NH₃(aq) → NH₄Cl(aq)4. NH₄OH(aq) → NH₃(g) + H₂O(g)题目三: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如何确定氧化剂和还原剂的?请举例说明。

题目四:下面四个化学反应中,哪个反应具有较大的平衡常数?1. N₂(g) + 3H₂(g) ⇌ 2NH₃(g) Kc = 9.5 × 10⁻⁴2. 2NO₂(g) ⇌ N₂O₄(g) Kc = 1.2 × 10³3. 2SO₂(g) + O₂(g) ⇌ 2SO₃(g) Kc = 1.3 × 10²4. 2H₂O(g) ⇌ 2H₂(g) + O₂(g) Kc = 8.3 × 10⁻²题目五:以下化学方程式中哪个是正确的?1. 2H₂O₂(aq) → 2H₂O(l) + O₂(g)2. Mg(s) + 2HCI(aq) → MgCI₂(aq) + H₂(g)3. 2KClO₃(s) + heat → 2KCl(s) + 3O₂(g)4. 2Al(s) + 6HCl(aq) → 3H₂(g) + 2AlCl₃(aq)题目六:在哪些情况下,化学反应的平衡位置会发生位移?请简要回答。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课件-第二章第三节影响化学平衡状态的因素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课件-第二章第三节影响化学平衡状态的因素

自主预习
合作探究
知识梳理 典例透析
三、化学平衡图像题的解题原则和技巧 1.化学平衡图像题的解答步骤
一二三
知识梳理 典例透析
自主预习
合作探究
一二三
2.化学平衡图像题的解答原则 以可逆反应aA(g)+bB(g) cC(g)为例说明。 (1)“定一议二”原则。 在化学平衡图像中,包括纵坐标、横坐标和曲线所表示的三个量, 确定横坐标所表示的量后,讨论纵坐标与曲线的关系或确定纵坐 标所表示的量,讨论横坐标与曲线的关系。
放热反应。结合Ⅱ、Ⅲ,压强越大,w(P)越小,说明增大压强平衡逆
向进行,增大压强平衡向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则L为气体。
答案:B
自主预习
合作探究
知识梳理 典例透析
知识点1 知识点2
化学平衡的移动
【例题1】 对可逆反应2A(s)+3B(g)
C(g)+2D(g)
ΔH<0,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①增加A的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②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
应方向移动,v(正)减小 ③压强增大一倍,平衡不移动,v(正)、v(逆)
体积不变时 v(正)、v(逆)不变
不移动
各组分的浓度不 变
压强不变
时,v(正)、v(逆) 均减小,相当于减
气体体积增大 的方向
与减小压强相同
小压强
v(正)、v(逆)均加 快,v(正)=v(逆)
不移动
缩短达到平衡的 时间
特别提醒根据条件变化判断化学平衡移动方向时,可先根据条件 变化判断正、逆反应速率的变化,然后比较变化后的正、逆反应 速率的相对大小,判断平衡是否移动及其移动的方向。
针对有气体参加的反应,改变压强一定能使平衡发生移动吗? 提示:若化学反应前后气体物质的量不变的反应,则改变压强不 会导致化学平衡发生移动。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第二章第三节 化学平衡 课件(共13张PPT)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第二章第三节 化学平衡  课件(共13张PPT)
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 平衡
3化学平衡
一、平衡的移动
实验: 将NO2球分别浸在冰水和热水中,观察NO2球中
颜色的变化。 实验现象:浸在冰水中的NO2球红棕色变浅,浸在 热水中的NO2球红棕色加深。 说明: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后改变外界条件, 体系中物质浓度会发生变化,平衡状态会发生变化。
V(正)= V(逆) 外界条件改变
2、降低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减慢。吸热反应方向 减慢的幅度大,化学平衡向放热反应方向移动。
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1、温度变化引起化学反应速率变化,吸热反应方向 变化的幅度总是比放热反应方向变化的幅度大。 2、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减弱温 度的升高。降低温度化学平衡向放热反应方向移动, 减弱温度的降低。
1、增加浓度,化学反应速率加快,平衡向减弱浓 度的方向移动。 2、减小浓度,化学反应速率减慢,平衡向增加浓 度的方向移动。
三、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回忆实验2—7
2 N O 2 ( 红 棕 色 , g ) N 2 O 4 ( 无 色 , g ) H 5 6 . 9 K J /m o l
实验现象:浸在冰水中的NO2球红棕色变浅,浸在 热水中的NO2球红棕色加深。
谢谢大家!
(可能出现)பைடு நூலகம்
V ′ (正) ≠ V ′ (逆)
新条件
V ′ (正) = V ′ (逆)
旧平衡的破坏
新平衡的建立
过程叫平衡的移动
实验2—5
C r 2 O 7 2 ( 橙 色 ) H 2 O 2 C r O 4 2 ( 黄 色 ) 2 H
实验结论: 1、增加生成物浓度,逆反应速率加快,平衡向逆 反应方向移动。 2、减小生成物浓度,逆反应速率减慢,平衡向正 反应方向移动。

高二化学选修4同步练习:2-3-2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

高二化学选修4同步练习:2-3-2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

2-3-2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一、选择题(每小题有1个或2个选项符合题意)1.对于任何一个化学平衡体系,采取以下措施,一定会使平衡发生移动的是()A.加入一种反应物B.增大体系的压强C.升高温度D.使用催化剂【解析】当一个平衡体系中有固体存在时,增大固体的量(注意区别于增大固体的接触面积)不会引起反应速率的变化,平衡不移动;对于一个反应前后气体物质的量不变的可逆反应,压强的变化不会引起平衡的移动;使用催化剂可以同等程度地改变正、逆反应速率,化学平衡不移动。

【答案】 C2.(2011·东北师大附中期中)反应2A(g) 2B(g)+E(g)ΔH>0,达到平衡时,要使正反应速率降低,A的浓度增大,应采取的措施是() A.加压B.减压C.减少E的浓度D.降温【解析】降温,反应速率降低,平衡左移,A的浓度增加。

【答案】 D3.已知反应A2(g)+2B2(g) 2AB2(g)ΔH<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升高温度,正向反应速率增加,逆向反应速率减小B.升高温度有利于反应速率增加,从而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C.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或增大压强都有利于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D.达到平衡后,降低温度或减小压强都有利于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解析】升温,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加,A错;升温,反应速率增加,缩短到达平衡的时间,B对;升温,平衡逆向移动,C错;减小压强,平衡向增大体积的方向移动,即向逆向移动,D错。

【答案】 B4.有一处于平衡状态的反应X(g)+3Y(g) 2Z(g)ΔH<0,为了使平衡向生成Z的方向移动,应选择的条件是()①高温②低温③高压④低压⑤加催化剂⑥分离出ZA.①③⑤B.②③⑤C.②③⑥D.②④⑥【解析】使化学平衡正向移动,应增大压强。

因正向是放热反应,所以降温平衡正向移动。

减小Z的浓度,平衡也正向移动。

符合题意的有②③⑥。

【答案】 C5.已知反应:2NO2(g)===N2O4(g)ΔH<0。

高中化学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的练习题

高中化学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的练习题

高中化学影响化学安稳的条件的练习题【导语】化学是一门历史悠久而又富有活力的学科,想要学好化学,学生要多做一些的练习题,下面作者将为大家带来关于影响化学安稳条件的练习题的介绍,期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挑选题1.在下列反应中,着落温度和增加压强时都能使安稳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

A.CO+H2O(气)⇌CO2+H2(正反应为放热反应)B.2SO3(气)⇌2SO2+O2(正反应为吸热反应)C.2HCI(气)⇌H2+Cl2(正反应为吸热反应)D.CaO+CO2⇌CaCO3(正反应为放热反应)答案:D2.可逆反应2HI(气)⇌H2(气)+I2(气)(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在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当到达安稳时,欲使混合气体的色彩加深,应采取的措施为()A.减小容器体积B.着落温度C.充入HI气体D.加入催化剂答案:AC3.化学反应C(固)+H2O(气)⇌CO(气)+H2(气)(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到达安稳,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安稳向正反应方向移动B.加入固体炭,安稳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加入水蒸气使容器内压强增大,安稳向逆反应方向移动D.扩大容器的容积,安稳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答案:D4.反应mA+nB⇌PC,A、B、C代表气体物质的分子式,m、n、p为系数,若反应生成物的浓度在温度升高、压强着落时增大,那么下列式子中正确的是()。

A.m+n>p(正反应为放热反应)B.m+nC.m+n>p(正反应为吸热反应)D.m+n答案:B5.不能用勒沙特列原知道释的是()。

A.棕红色的二氧化氮加压后色彩先变深后变浅B.由氢气、碘蒸气、碘化氢气体组成的安稳体系加压后色彩变深C.黄绿色的氯水光照后色彩变浅D.煅烧粉碎的硫铁矿利于SO2的生成答案:BD6.在下列安稳体系中,采取括号内的措施后,安稳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且反应速率增大的是()。

A.N2(气)+O2(气)⇌2NO(气)(加压)B.N2(气)+3H2(气)⇌2NH(气)(移出NH3)C.2SO3(气)⇌2SO2(气)+O2(气)(降温)D.2NO2(气)⇌N2O4(气)(加压)答案:D7.在1000℃以上的高温,存在下列安稳:C+CO2⇌2CO(正反应为吸热反应),根据热化学方程式,采取什么手段来抑制CO的生成?其答案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第三节《化学平衡》周考卷十——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每小题有1-2个正确选项)1.对可逆反应2A(s)+3B(g) C(g)+2D(g);ΔH<0,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①增加A的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②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v(正)减小③压强增大一倍,平衡不移动,v(正)、v(逆)不变④增大B的浓度,v(正)>v(逆)⑤加入催化剂,B的转化率提高A.①② B.④C.③ D.④⑤解析:A是固体,其量的变化对平衡无影响;而增大B的浓度,正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v(正)>v(逆);升温v(正)、v(逆)均应增大,但v(逆)增大的程度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压强增大平衡不移动,但v(正)、v(逆)都增大;催化剂不能使化学平衡发生移动,B的转化率不变。

答案:B2.某温度下,体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可逆反应:X(g)+Z(g)+W(s);ΔH>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加入少量W,逆反应速率增大B.当容器中气体压强不变时,反应达到平衡C.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D.平衡后加入X,上述反应的ΔH增大解析:W为固体,改变其用量不影响化学反应速率,也不影响化学平衡;该可逆反应正方向进行时气体压强减小,若气体压强不变,证明反应达到平衡;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ΔH由反应物、生成物能量决定,与加入反应物多少无关。

答案:B3.一定条件下,向一带活塞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sO2和1mol O2,发生下列反应:2SO2(g)+O 23(g),达到平衡后改变下述条件,SO3气体平衡浓度不改变的是( ) A.保持温度和容器体积不变,充入1molsO3(g)B.保持温度和容器内压强不变,充入1molsO3(g)C.保持温度和容器内压强不变,充入1mol O2(g)D.保持温度和容器内压强不变,充入1mol Ar(g)解析:A中充入1molsO3气体,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新平衡时SO3浓度变大;C中充入1mol O2气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新平衡时SO3浓度变大;D中充入1mol Ar气体,且保持压强不变,则容器的体积扩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新平衡时SO3浓度变小;B中虽然充入1molsO3,但因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体积必然相应扩大,所以新平衡与原平衡体系中各物质浓度分别相等,SO3浓度不变。

答案:B4.已知某可逆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A(g)+3C(g)+D(s)(正反应为放热反应),下图中曲线a代表一定条件下该反应的过程。

若使a曲线变为b曲线,可采取的措施是( )A.增大A的浓度B.扩大容器的容积C.加入催化剂D.升高温度解析:由图像可知,曲线a变为b,只是缩短了反应到达平衡的时间,而A的转化率并没有改变。

所以A项,增大A的浓度则A的转化率应降低。

B项,扩大容器容积,而此反应是反应前后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变的反应,所以平衡不移动,则A的转化率不变,但是,反应达到平衡所用时间更长。

C项,加入催化剂平衡不移动,A的转化率不变。

D项,升高温度,平衡向左移动,A的转化率应降低。

答案:C5.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 X(g)+b c Z(g)+d W(g)反应达到平衡后,将气体体积压缩到原来的一半,当再次达到平衡时,W的浓度为原平衡状态的1.8倍。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B.(a+b)>(c+d)C .Z 的体积分数变大D .X 的转化率变小解析:将气体体积压缩到原来的一半,若平衡不发生移动,W 的浓度为原平衡的2倍;由W 的浓度变为原平衡状态的1.8倍,可知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所以(a +b )<(c +d ),Z 的体积分数减小,X 的转化率变小。

答案:D6.一定条件下,体积为10L 的密闭容器中,1mol X 和1mol Y 进行反应:2X(g)+Y(g) Z(g),经60s 达到平衡,生成0.3molZ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以X 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01mol/(L·s)B .将容器体积变为20 L ,Z 的平衡浓度变为原来的12C .若增大压强,则物质Y 的转化率减小D .若升高温度,X 的体积分数增大,则该反应的ΔH >0解析:根据题目的含义可以列出:2X(g)+起始(mol·L -1) 0.1 0.1 0转化(mol·L -1) 0.06 0.03 0.03平衡(mol·L -1) 0.04 0.07 0.03所以v =0.06 mol·L -160 s=0.001mol/(L·s),故A 选项正确;若将容器的体积变为20L ,各物质的浓度均减半,根据平衡移动原理,此平衡应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所以Z 的平衡浓度比原来的12要小,故B 选项错误;由于此反应的正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因此增大压强此平衡向右移动,反应物X 和Y 的转化率均增大,故C 选项错误;X 的体积分数增大,说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而升高温度平衡应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因此此反应的正反应应为放热反应,即ΔH <0,所以D 选项错误。

答案:A7.在密闭容器中,一定条件下,进行如下反应:NO(g)+CO(g) 12N 2(g)+CO 2(g) ΔH =-373.2kJ/mol ,达到平衡后,为提高该反应的速率和NO 的转化率,采取的正确措施是( )A .加催化剂同时升高温度B .加催化剂同时增大压强C .升高温度同时充入N 2D .降低温度同时增大压强解析:该可逆反应中正反应为气体体积减小的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左移,NO转化率减小。

降低温度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右移,NO转化率增加,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右移,NO转化率增大。

加催化剂,反应速率增大,不影响平衡。

充入N2若容器体积不变则速率、平衡不受影响,若容器体积扩大,则反应速率减小。

所以答案为B。

答案:B8.某温度下,在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内,可逆反应A(g)+3B(g) 2C(g)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n(A)∶n(B)∶n(C)=2∶2∶1。

保持温度不变,以2∶2∶1的物质的量之比再充入A、B、C,则( )A.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B.平衡不发生移动C.无法判断平衡移动方向D.C的体积分数减小解析:以2∶2∶1的物质的量之比再充入A、B、C,相当于压缩体积为原来的12,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答案:A9.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N2+3H22NH3(正反应是放热反应)达到平衡,当单独改变下列条件后,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加催化剂,v正、v逆都发生变化,且变化的倍数相等B.加压,v正、v逆都增大,且v正增大的倍数大于v逆增大的倍数C.降温,v正、v逆减小,且v正减小的倍数大于v逆减小的倍数D.体积不变,加入氩气,v正、v逆都增大,且v正增大的倍数大于v逆增大的倍数解析:对可逆反应N2+3H22NH3(正反应是放热反应)达平衡后,若加催化剂,v正、v逆均增大,且增大的倍数相同,平衡不移动;加压,平衡正移,v正、v逆都增大,但v正增大的倍数大于v逆;降温,v正、v逆都减小,平衡正移,v正减小的倍数小于v逆减小的倍数;恒容,充入氩气,各物质的浓度均不变,反应速率不变,平衡不移动。

答案:C、D10.可逆反应A(g)+B C(g)+D,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B是气体,增大A的浓度会使B的转化率增大B.若增大A的浓度,平衡体系颜色加深,D不一定是有颜色的气体C.升高温度,C质量分数减少,说明正反应为放热反应D.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说明B,D一定是气体解析:增大A的浓度,则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B的转化率将增大,A正确;增大A的浓度时,平衡体系颜色加深,可能是A本身就是有颜色的气体,故不能说明D是否有颜色,B是正确的;升高温度后,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C的质量分数减少,说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说明正反应方向是放热反应,故C是正确的;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则说明平衡两边的气体体积相等,但B和D可以同时是气体,也可以同时不是气体,故D是错误的。

答案:D11.已建立平衡的某可逆反应,当改变条件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生成物的体积分数一定增加②生成物的产量一定增加③反应物的转化率一定增加④反应物的浓度一定降低⑤正反应速率一定大于逆反应速率A.①②④⑤B.①②③⑤C.②③ D.②⑤解析:这是一道由不同条件引起化学平衡移动后,对平衡产生影响的分析题。

题中给定了平衡的移动方向,要求判断引起平衡移动的原因及可能产生的结果。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由于改变条件不明,反应物的转化率、浓度均无法确定,则应具体分析使平衡发生移动的原因。

若是通过改变温度或改变压强使平衡发生移动,①,③,④所述情况是成立的;通过增加反应物的浓度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若增加反应物的量很多,生成物体积分数必然降低(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增加),该反应物的浓度较原浓度增大(增加部分较原转化的浓度要少),该物质的转化率降低,故①,③,④均不确定。

由于反应向正方向移动,生成更多的生成物,生成物的量必然增加,故②正确;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必是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的结果,故⑤正确。

答案:D12.今有反应X(g)+Y(g) 2Z(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若反应开始经t1后达到平衡,又经t2后由于反应条件的改变使平衡破坏,到t3时又达平衡(如图所示),t2~t3曲线变化的原因是 ( )A.增大了X或Y的浓度B.使用了催化剂C.增加了反应体系的压强D.升高了反应的温度解析:纵坐标表示的物质的浓度,若是增大浓度,其曲线应是突变的,使用催化剂、增大压强(反应前后总体积不变),均不能使该平衡发生移动。

t2时,反应物浓度增加,生成物浓度减少,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故只能是通过升高温度实现的。

答案:D二、非选择题(共52分)13.在一定条件下,反应A(g)+B(g) C(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达到平衡后,根据下列图像判断:(1)升温,达到新平衡的是________,新平衡中C的体积分数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

(2)降压,达到新平衡的是________,A的转化率________。

(3)减少C的量,达到新平衡的是________。

(4)增加A的量,达到新平衡的是________,此时B的转化率________,A的转化率________。

(5)使用催化剂,达到平衡的是________,A的转化率_______,C的质量分数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