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鸣风自述心曲》高中阅读练习及答案
语文诗歌鉴赏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2)
一、高中诗歌鉴赏试题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东西船行(宋)李浩东船得风帆席高,千里瞬息轻鸿毛西船见笑苦迟钝,汘流襻折百张篙明日风翻波浪异,西笑东船却如此。
东西相笑无已时,我但行藏①任天理【注】①《论语》载:“用之则行,舍之则藏。
”“行藏”一词,后来指行迹、出处。
(1)下列对这首宋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 诗歌首联写东船因为遇到顺风,扬帆前进,瞬息千里,舟行轻快,仿佛风送鸿毛。
B. 颔联写西船的篙师一边讥笑东船一边辛苦撑船,汗流浃背,甚至折断了许多船篙。
C. 诗歌颈联写第二天风向转变,波涛流势也随之変化,西船因处于顺境又讥笑东船。
D. 这首宋诗主要运用对比方法,语言平白如话,通俗易懂,质朴无华却引人深思。
(2)这首宋诗蕴含哲理,启迪人生,请分析其带给人的哲理启迪。
【答案】(1)B(2)①人生不会总是处于顺境或者逆境。
处顺境不可自骄,处逆境不必自馁。
②遇到顺境,洋洋自得讥笑他人,一旦困境来临,其下场比平时处于逆境者更惨。
③操纵的主动权应在自己手中,无论处境顺利与否,顺其自然,便能怡然自适。
【解析】【分析】(1)B项,“颔联写西船的篙师一边讥笑东船一边辛苦撑船”分析错误,颔联“西船见笑苦迟钝,汘流襻折百张篙”意为“却笑那西去的船夫,汗流如雨,不知撑折了多少竹篙”,联系首联“东船得风帆席高”,即“东行的船遇到顺风,帆席高挂”,上下对比理解,答案应是东行的船只笑那西去的船。
故选B。
(2)首联“东船得风帆席高,千里瞬息轻鸿毛”表现出遇到顺风,扬帆前进,瞬息千里,舟行轻快的状态;颔联“西船见笑苦迟钝,汘流襻折百张篙”,展现出逆风行使的船只,艰难而上,辛苦撑船,汗流浃背,甚至折断了许多船篙。
顺风,逆风好比人生的顺境与逆境。
颈联“明日风翻波浪异,西笑东船却如此。
”第二天风向转变,波涛流势也随之変化,西船因处于顺境又讥笑东船。
这就好比人生的境遇,否极泰来,没有永远的一帆风顺,也无永远的坎坷迷茫,重要的是不管处于人生何种境地都要“我但行藏任天理”,保持怡然自适的姿态,不要嘲笑他人遭遇。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散文专题训练巴金散文(含解析)
散文专题训练--------巴金散文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桂林的微雨巴金绵绵的细雨成天落着。
昨晚以为天就会放晴,今天在枕上又听见了叫人厌烦的一滴一滴的雨声。
心里想:这样一滴一滴地滴着,要滴到什么时候为止呢?起来看天,天永远板着脸,在那上面看不见笑的痕迹。
我不再存什么希望了。
让它落罢,这样一想,心倒沉静下来,窗外有人讲话。
我无意间听到一个本地口音说:“这种天气谓之好天气。
”接着是哈哈的笑声。
低的气压似乎被这笑声冲破了。
我觉得心境略为畅快。
我初来这里正遇着这样的“好天气”。
我觉得烦躁我感到窒闷。
那单调的滴不断似的雨声仿佛打在我的心上,我深夜梦回时不禁奇怪地想:难道我的心是坚厚冷硬的石板,为什么我的心上也响起同样的声音?我走在街上,雨水把我的头发打湿。
眼前似乎罩了一层雾。
我的脚踩进泥水中了。
我要去找那个书店,看那三张善良的面孔。
但是,啊,街道忽然缩短了,凭空添了一大片空地。
我看不见那个走熟了的书店的影子。
于是一道亮光在脑中掠过,另一个景象在眼前出现了。
我觉得自己被包围在火焰中。
一股一股的焦臭迎面而来,我的眼睛被烟熏得快要流出眼泪。
人在跑,手里提着、捧着东西。
大堆的书凌乱地堆在路中间。
一个女人又焦急又气愤地对两个伸着手的难民说:“人家房子都快烧光了,你们还忙着要钱!”她红着脸把手伸进怀里去掏钱。
我在这个女人的脸上见到熟人的面容了。
我一定在什么地方见过她。
不,我应该说是见过这张面孔,这样的表情我在我走过的每一个中国的地方都目击过。
这里有悲愤,有痛苦,有焦虑,但是还有一种坚忍的力量。
我再往前走,所见到的都是火焰,窒息呼吸、蒙蔽视线的火焰。
墙坍下来,门楼带着火摇摇欲坠。
烧残的书页散落在地上。
我要去的那个书店完全做了燃料,找不到一点痕迹了。
我忽然醒过来了,又从一个月以前回到今天。
雨丝打湿了我的头发。
眼镜片上聚者三五滴雨点。
我一双鞋底穿了洞的皮鞋在泥泞的道路上擦来磨去。
刚刚亮起来的街灯和快要灭尽的白日光线给我指路。
统编版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项练习含答案
统编版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项练习含答案一、高中诗词鉴赏1.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青玉案·残春赵长卿梅黄又见纤纤雨。
客里情怀两眉聚。
何处烟村啼杜宇。
劝人归去,早思家转,听得声声苦。
利名萦绊何时住。
恼乱愁肠成万缕。
满眼兴亡知几许。
不如寻个,老松石畔,作个柴门户。
(1)这首词写作者在________(季节)的所遇所感,抒发了自己________的感情。
(2)词的下片是怎样表达情感的?请作简要分析。
【答案】(1)暮春厌倦仕途;思念故园(2)①直抒胸臆,“利名萦绊何时住”,将作者内心宦游无归的愁苦之情直写无遗。
②运用比喻、夸张,“恼乱愁肠成万缕”,将愁绪比作万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悲愁之深之多。
③口语入诗,质朴自然,“不如寻个,老松石畔,作个柴门户”,与其这样无用挣扎,不如找个地方隐居下来,抒发作者对目前仕宦的厌倦和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
【解析】【分析】(1)根据标题《青玉案·残春》可知,本诗写的是暮春之景。
上片“客里情怀两眉聚。
何处烟村啼杜宇。
劝人归去,早思家转,听得声声苦”,表达故园之思;下片“利名萦绊何时住”和“不如寻个,老松石畔,作个柴门户”表达了对官场的厌倦,可见诗人有归隐之意。
(2)从修辞方面来看,运用比喻、夸张,“恼乱愁肠成万缕”,将愁绪比作万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悲愁之深之多。
从抒情手法来看,直抒胸臆,“利名萦绊何时住”,直接写出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厌倦。
从语言风格来看,下片善用口语,如“不如寻个,老松石畔,作个柴门户”,通俗易懂,抒发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厌倦,流露出隐居之意。
故答案为:⑴暮春厌倦仕途思念故园⑵①直抒胸臆,“利名萦绊何时住”,将作者内心宦游无归的愁苦之情直写无遗。
②运用比喻、夸张,“恼乱愁肠成万缕”,将愁绪比作万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悲愁之深之多。
③口语入诗,质朴自然,“不如寻个,老松石畔,作个柴门户”,与其这样无用挣扎,不如找个地方隐居下来,抒发作者对目前仕宦的厌倦和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散文专题训练——作者的情感(含答案)
散文专题训练----作者的情感一、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父子情舒乙①①“慈母”这个词讲得通,对“慈父”这个词我老觉着别扭。
依我看,上一代中国男人不大能和这个词挂上钩,他们大都严厉有余而慈爱不足。
我的父亲老舍,既不是典型的慈父,也不是那种严厉得令孩子见而生畏的人,所以是个复杂的父亲。
②我不知道,一个人的记忆力最早是几岁产生的。
就我自己而言,我的第一个记忆是一岁多有的。
那是在青岛,门外来了个老道,什么也不要,只问有小孩没有。
于是,父亲把我抱出去。
看见了我,老道说到十四号那天往小胖子左手腕上系一圈红线,就可以消灾避难。
我被老道的样子吓得哇哇大哭,由此便产生了我的第一个不可磨灭的记忆。
使我遗憾终身的是,在我的第一个记忆里,竟没有父亲的形象。
我记住的只是可怕的老道和那扇大铁门。
③我童年时代的记忆中第一次真正出现父亲,是在我两岁的时候,在济南齐鲁大学常柏路的房子里。
不过,说起来有点泄气,这次记忆中的父亲正在撒尿。
母亲带我到便所去撒尿,尿不出,父亲走了进来,做示范,母亲说:“小乙,尿泡泡,爸也尿泡泡,你看,你们俩一样!”于是,我第一次看见了父亲,而且明白了,我和他一样。
④在我两岁零三个月的时候,父亲离开济南南下武汉,加入到抗战洪流中。
再见到父亲时,我已经八岁。
一见面,我觉得父亲很苍老。
他刚割完盲肠,腰直不起来,站在那里两只手一齐压在手杖上。
我怯生生地喊他一声“爸”,他抬起一只手臂,摸摸我的头,叫我“小乙”。
对他,对我,爷儿俩彼此都是陌生的。
他当时严重贫血,整天抱怨头昏,但还是天天不离书桌,写《四世同堂》。
他很少到重庆去,最高兴的时候是朋友来北碚看望他。
只有这个时候他的话才多,变得非常健谈,而且往往是一张嘴就是一串笑话,逗得大家前仰后合。
渐渐地,我把听他说话当成了一种最有吸引力的事,总是静静地在一边旁听,还免不了跟着傻笑。
父亲从不赶我走,还常常指着我不无亲切地叫我“傻小子”。
他对孩子们的功课和成绩毫无兴趣,一次也没问过,也没辅导过,采取了一种绝对超然的放任自流的态度。
(北京专用)高考语文总复习 专题四 古典诗歌鉴赏精练(含解析)不分版本
(北京专用)高考语文总复习专题四古典诗歌鉴赏精练(含解析)不分版本专题四古典诗歌鉴赏古典诗歌鉴赏专题训练(一)1.(XXXX海淀期末)阅读下面的这首词,完成问题。
(12分)水调歌头·与李长源游龙门元好问滩声荡高壁,秋气静云林。
回头洛阳城阙,尘土一何深。
前日神光牛背,今日春风马耳②,因见古人心。
一笑青山底,未受二毛③侵。
问龙门,何所似,似山阴④。
平生梦想佳处,留眼更登临。
我有一卮芳酒,唤取山花山鸟,伴我醉时吟。
何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
[注] ①神光牛背:面对他人侮辱不与之计较。
②春风马耳:比喻对外界议论漠然无所动心。
③二毛:头发白黑相间。
④山阴:语出《世说新语·言语》“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
(1)词中描写的龙门景色美不胜收,请用三个词语分别概括龙门美景的特点。
(2分)答: (2)“我有一卮芳酒,唤取山花山鸟,伴我醉时吟〞是词人形象的生动写照,词中多有这样的传神之笔,请结合相关词句对词人形象加以分析。
(6分)答: (3)如果将“何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这一诗句作为赠言与朋友共勉,请你说说其中的寓意。
(4分)答: 答案(1)壮观清静(清幽、幽静、静谧、清雅) 山青水绿(山清水秀) 鸟语花香(写出整体特点或局部特点均可)(2)(例如)“滩声荡高壁,秋气静云林〞两句中,“荡〞字为传神之笔,写出了水急声喧的非凡景色。
“静云林〞也写出了秋日风和、云止林静的特有画面。
词人写景,用笔甚简,以短短二句,包容龙门山水之胜,一动一静,有声有色,相映成趣,其间融进了词人对祖国河山的由衷热爱。
(3)(例如)这两句的本意是说身处一个美好的环境里,根本不用弹琴作乐,因为山水流动的声音本身就是一首乐曲。
其寓意是词人勉励朋友,让他不要受外界所扰,不要计较世俗议论的得失,让朋友和自己一样,洁身自好,独善其身。
2.(XXXX海淀一模)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问题。
(12分)燕子来舟中作杜甫湖南①为客动经春②,燕子衔泥两度新③。
高三语文诗歌鉴赏的技巧及练习题及练习题(含答案)解析(8)
高三语文诗歌鉴赏的技巧及练习题及练习题(含答案)解析(8)一、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问题。
剪牡丹·舟中闻双琵琶(宋)张先野绿连空,天青垂水,素色溶漾都净。
柳径无人,堕絮飞无影。
汀洲日落人归,修巾薄袂,撷香拾翠相竞。
如解凌波,泊烟渚春暝。
彩绦朱索新整。
宿绣屏、画船风定。
金凤响双槽,弹出今古幽思谁省。
玉盘大小乱珠迸。
酒上妆面,花艳眉相并。
重听。
尽汉妃一曲【注】,江空月静。
【注释】汉妃一曲:汉妃指汉代王昭君,传说她出塞时弹着琵琶;“一曲”指以昭君出塞故事谱写的琴曲《昭君怨》。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的前三句是环境描写,作者通过仰观俯视多角度多层次地描绘了一幅江上美景。
B.词人直接写岸边柳荫路上“无人”也“无影”,只有柳絮飘舞,暗写自己的孤寂。
C.作者在船上望去,见远处有人归之影,与落日斜晖相映衬,描绘出飘飘欲仙之姿。
D.优美的乐声饱含着今古幽思,又用“谁省”一词,用以突出此时自己才是其知音。
(2)词中“彩绦朱索”是指五颜六色的彩带,是女子的装饰物,这里是借代手法。
下列诗句没有运用借代手法的一项是()A.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
B.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C.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D.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3)这首词在写法上受白居易《琵琶行》的影响甚大,如本词结尾句“尽汉妃一曲,江空月静”就与白诗“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异曲同工,请从描写对象、表达技巧和所寓情感三方面赏析二者的“同工”之妙。
2.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各题。
醉落魄①范成大栖鸟飞绝,绛河②绿雾星明灭。
烧香曳簟眠清樾③。
花影吹笙,满地淡黄月。
好风碎竹声如雪,昭华④三弄临风咽。
鬓丝撩乱纶巾折。
凉满北窗,休共软红⑤说。
【注释】①此词写于作者归隐石湖后。
②绛河:天河。
③樾:交相掩映的树木。
④昭华:古管乐器名,此处指笙。
⑤软红:红尘,指热衷于功名利禄的人。
(1)下列对本词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的第一句以飞鸟归林栖息暗示时间已是深夜,此时天河中的星光在雾霭中时隐时现,闪烁不定。
统编版高考诗歌鉴赏专项练习详细答案
统编版高考诗歌鉴赏专项练习详细答案一、高中诗词鉴赏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短歌行赠王郎司直杜甫王郎酒酣拔剑斫地歌莫哀!我能拔尔抑塞磊落之奇才。
豫章翻风白日动①,鲸鱼跋浪沧溟开。
且脱佩剑休徘徊。
西得诸侯棹锦水,欲向何门趿珠履②?仲宣楼头春色深③,青眼高歌望吾子,眼中之人吾老矣!【注释】①豫章:两种乔木。
白日动:树大则风大,白日为之动。
②珠履:缀有明珠的鞋子。
《史记·春申君传》记载,春申君门客中的上客皆蹑珠履。
③仲宣:东汉末年诗人王璨的字。
王璨到荆州投靠刘表,作《登楼赋》,后梁时为纪念他作《登楼赋》建了仲宣楼。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这首诗是诗人写来安慰劝勉友人王郎的,王郎趁着酒兴拔剑起舞来发泄心中怀才不遇的愤慨,诗人劝他不要悲伤。
B. “豫章”二句运用比拟,是说豫、章的枝叶在大风中摇动时,可以动摇太阳,极力形容树高;鲸鱼在海浪中纵游时可以使苍茫大海翻腾起来,极力形容鱼大。
诗人借此极写王郎的杰出才能。
C. 诗人劝说王郎不必拔剑斫地,徘徊起舞,可以把剑放下来休息一下,乘船西下去见西蜀诸侯。
D. “仲宣”句既是实写杜甫送别王郎的时间已是春末,也是暗用王璨的典故,借此期待王郎此次西行能受到重用。
(2)周振甫先生评价此诗“一悲一喜,转变无穷”,你是否同意此观点?请结合全诗分析。
【答案】(1)B(2)同意。
①王郎在江陵不得志,趁着酒兴,拔剑起舞,斫地悲歌,一悲;但是诗人劝他“莫哀”,因为他可以替王郎推荐,说“我能拔尔”,一喜。
②以“豫章翻风”、“鲸鱼跋浪”,极尽夸饰之能事,诗人认为以王郎奇才,此去西川,必会得到蜀中大官的赏识,又一喜;但转到“何门”未定,“得诸侯”还是空的,又一悲。
③“我能拔尔”,又“青眼”相望,杜甫用钦佩的眼光对王郎寄予厚望,可喜;可是又一转“吾老矣”,不能有所作为,“我能拔尔”只成了美好愿望,又转悲。
【解析】【分析】(1)B项,“‘豫章’二句运用比拟”中“比拟”一说错误,“豫章翻风白日动,鲸鱼跋浪沧溟开”意思是“船帆在风中摇摆,鲸鱼在大海里乘浪而行”,这两句是运用比喻手法赞誉王郎,以豫、章之树和说鲸鱼来比喻王郎的杰出才能,说他能够担当大事,有所作为。
专题03诗歌鉴赏-2023一模分类汇编(江西地区)(含解析)
专题03 诗歌鉴赏-2023一模分类汇编(江西地区)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点绛唇刘敏中短梦惊回,北窗一阵芭蕉雨。
雨声还住,斜日明①高树。
起望行云,送雨前山去。
山如雾,断虹②犹怒。
直入山深处。
【注】①明:动词,照亮。
①断虹:彩虹被如雾的山遮住了一部分,故称“断虹”。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句写的是词人在清晨的睡梦中被雨打芭蕉声惊醒。
B.词人醒来后看见斜日照亮高树,一个“明”字使整个画面变得明朗而清新。
C.从描写角度看,上片侧重听觉,下片侧重视觉,有声有色,情韵悠然。
D.词人通过写景将情绪变化寓于景中,情景相融,蕴藉丰富。
2.请简要分析“山如雾,断虹犹怒。
直入山深处”中“怒”字的妙处。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念奴娇·登建康赏心亭,呈史留守致道[宋]辛弃疾①我来吊古,上危楼、赢得闲愁千斛。
虎踞龙蟠②何处是?只有兴亡满目。
柳外斜阳,水边归鸟,陇上吹乔木。
片帆西去,一声谁喷霜竹。
却忆安石③风流,东山岁晚,泪落哀筝曲。
儿辈功名都付与,长日惟消棋局。
宝镜④难寻,碧云将暮,谁劝杯中绿?江头风怒,朝来波浪翻屋。
【注】①辛弃疾任建康(今江苏南京)通判,抗金复国事业毫无进展,而且遭到朝中议和派的排挤打击。
词人在一次登建康赏心亭时,触景生情,感慨万千,便写下此作。
①虎踞龙蟠:形容建康城地势之险要。
①安石:即谢安,早年寓居会稽,晋孝武帝时任宰相,在“淝水之战”中大败前秦苻坚,后遭谗言被疏。
①宝镜:喻知音。
3.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词开门见山,开头几句直接点明怀古主题。
然后围绕这一主题,一层一层铺展开来。
B.“虎踞龙蟠何处是?只有兴亡满目”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词句中透露出昔盛今衰的悲凉。
C.上阕“柳外斜阳”五句,描写登亭所见景象,渲染悲凉凄楚的气氛,表现日渐衰微的国势。
D.下阕以东晋名相谢安的遭遇自喻,委婉地表达词人壮志未酬、虚度年华的愁苦之情。
《家》阅读训练题和答案
《家》阅读训练题和答案《家》阅读训练题和答案导语:《家》是中国作家巴金的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中的第一部,被认为是巴金的代表作之一。
以下是小编带来的《家》阅读训练题和答案,供各位参考。
1、简述最能体现高老太爷封建专制性格特征的一个具体情节或事件。
答:①“嫁丫环”。
孔教会会长冯乐山向高公馆要一个丫环作妾,高老太爷满口答应,就在他的所有丫环中任意选了一个作为人情送给他,这个被选中的人就是鸣凤。
可是鸣凤心里只有三少爷觉慧,生性刚烈的她以死抗争,绝望地投湖自尽。
②“抱重孙”。
正当觉新期待着朦胧爱情的时候,他父亲带给他一个晴天霹雳:“你爷爷希望有个重孙。
”于是,父辈用拈阄的办法为他定了门亲事,匆匆完婚。
从此,觉新不得不断绝了与心上人梅的爱情之路,这件事毁掉了梅一生的幸福。
2、简述《家》中体现高老太爷专横的一件事冯乐山在生日宴席上向高家提起了亲事——要把自己的侄孙女许配给觉民,高老太爷一口应允。
正在与琴处于热恋中的觉民当即表示反对。
觉新把觉民的意见向祖父解释了一下,祖父立刻生气地驳斥道:“我说是对的,那个敢说不对?我要怎样做,就要怎样做!”。
3、你怎样理解《家》中高老太爷临死之前的忏悔?看法可以多种。
一般认为高老太爷临死前的忏悔与他面临高家败落的严峻事实有关,高老太爷最大的希望是“长宜子孙”,让这个家“一天天地兴盛发达下去”。
但儿子克定、克安的胡作非为令他感到失望和孤寂。
为力挽颓势,高老太爷将维持这个家的希望寄托到孙子辈的身上,对觉慧说出“你很好”,并放弃了包办觉民的婚事,这是一个垂死制度的挣扎。
4、谈谈《家》中高老太爷的形象高老太爷是巴金在《家》中作为封建大家庭的专制的君主而出现的。
他竭力奉持着礼教和家训,压制一切新的事物,甚至不惜以牺牲青年一代为带界,他的灵魂腐朽而堕落。
因而“风雅的事”与“卫道的精神”并存。
作品通过他复杂的性格,揭示了新与旧、当势势力与被压迫者的矛盾,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
5、觉慧是个封建专制的叛逆者典型,请用一个具体情节或事件加以说明。
2021年上海高三一模语文汇编(诗歌鉴赏之高频题型)
2021年上海高三一模语文汇编——诗歌鉴赏高频题型之赏析题高频考点一:怎样表现作者情感宝山区(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2—14题。
(8分)春阴[南宋]陆游老境三年病,新春十日阴。
孤舟镜湖客,万里玉关心。
出岫云多态,呼风鸟独吟。
读书惟恐尽,倾酒却愁深。
14.全诗是怎样表现作者情感的?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分析。
(5分)【答案】14.(5分)答案示例:首联以数字写病、阴之长,以新春、连阴写年老和光阴虚度的悲哀;颔联以孤舟写漂泊,以“玉关心”表明自己在客居、病中仍关心边疆时事;颈联以云、鸟喻自己为国奔忙呼号却闲散孤独的现状;尾联借读书饮酒的心理抒发为国建功之志难以实现的悲愁。
评分说明:分析3分,情感2分。
普陀区(一)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第12—14题。
(8分)游凤林寺西岭(唐)孟浩然共喜年华好,来游水石间。
烟容开远树,春色满幽山。
壶酒朋情洽,琴歌野兴闲。
莫愁归路暝,招月伴人还。
14.全诗是怎样表现作者情感的?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分析。
(5分)【答案】14.此诗写春游山野情趣,起句即点出“喜”字,抒发结伴游览水石的喜悦,风华正茂,意气风发。
颔联融情于景,描写弥漫的雾霭散去,露出了远处的树林,整座幽山春色展现在诗人面前,愉悦之情跃然纸上。
颈联描写朋友们山中饮酒欢歌的场面,逸兴飞扬。
尾联写大家陶醉山间,流连不忍离去,直待明月相伴而归,“招月伴人还”一句似月亦有情,移情想象,人月为伴,生动地表现出游赏之乐,整首诗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相结合,情趣盎然。
嘉定区(三)阅读下面作品,完成第12—14题。
(8分)(宋)余靖野馆萧条晚,凭轩对竹扉。
树藏秋色老,禽带夕阳归。
远岫穿云翠,畬田得雨肥。
渊明谁送酒,残菊绕墙飞。
14.全诗是怎样表现作者情感的?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分析。
(5分)【答案】14.全诗在自然描写中融入作者孤独惆怅情感。
首联“萧条”不仅渲染了田园的冷落,也表现了诗人此时心情的黯淡、孤寂。
颔联秋色苍老,倦鸟低徊寻巢,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感慨悲哀。
最新统编版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题练习(附答案)
最新统编版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题练习(附答案)一、高中诗歌鉴赏试题1.阅读下面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洞仙歌赵鼎①空山雨过,月色浮新酿。
把盏无人共心赏。
漫悲吟,独自拈断霜须。
还就寝,秋入孤衾渐爽。
可怜窗外竹,不怕西风,一夜潇潇弄疏响。
奈此九回肠②,万斛清愁,人何处、逖如天样。
纵陇水秦云③阻归音,便不许时闲,梦中寻访?【注释】①起鼎:南宋抗战名臣,遭秦桧谗言被貶,后绝食而死。
此词就是他谪居时所作。
②九回肠:喻愁极多。
司马迁《报任安书》:“是以肠一曰而九回。
”③陇水秦云:“陇水”和“秦云”本指陇头之水和秦岭之云这些环绕故都长安的山川云雾,词人在这里用来暗指那些昏庸无能的朝中奸佞。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上片集中写了独酌、悲吟、孤卧三个生活细节,表明作者处境的艰难,愁怀的激烈,以及时光难度的悲吟。
B. “空山雨过,月色浮新酿。
把盏无人共心赏”词人以乐景衬哀情,表达了自己被贬谪此地孤苦伶仃的苦闷之情。
C. “可怜窗外竹”三句,既是景语,更是情语。
从“可怜”、“不怕”、“弄”等用语看来,词人含蓄地赞颂了竹子耐严寒的品质,以寄托诗人的情操。
D. 上片以行动描写为主,下片先是心理描写,后是景物描写,深沉含蓄地抒发了自己不畏艰险,渴望回归故土,一心报国的满腔忠贞之情。
(2)请对这首词中运用的最突出的手法“赋”作简要分析。
【答案】(1)D(2)①按时间顺序从空山雨过,独饮无绪,悲吟断须,孤衾独卧,一直写到夜阑不寐,闻风吹竹,一怀愁绪,梦寻旧乡。
这样词人写出了一个凄凉人难度凄凉夜的全过程,真实感人。
②描写细腻有层次,上片三个连续性的细节描写,下片先是景物描写,后是心理描写,描写层层深入,而且每一种描写都作了精细的刻画。
如月色、悲吟反衬无人与之共赏良辰美景,以拈断霜须表明悲吟的深切,以“万斛清愁”形容愁恨之多,以“邈如天样” 以形容朝廷之远,以“陇水秦云”暗指秦桧一类掌权奸臣等。
【解析】【分析】(1)D项,“下片先是心理描写,后是景物描写”错,应是先景物描写,后心理描写。
上海预初第一学期语文月考测试卷含答案
预初第一学期语文月考测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一、文言文(26分)(一)默写(10分)1.始知锁向金笼听,。
(《画眉鸟》)2. ,不怕猛虎欺黄犊。
(《牧童词)3.萧萧梧叶送寒声,。
(《夜书所见》)4. ,白首方悔读书迟。
(《劝学》)5.南山新长凤凰雏,。
(《赠外孙》)(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6—7题。
(4分)蝉唐虞世南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6.诗中“藉”的意思是。
(2分)7.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本诗是初唐名臣虞世南的一首咏物诗,采用了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B.“垂緌饮清露”句,不仅写了蝉的形体与习性,也暗示了诗人追求清廉的品质。
C.“流响出疏桐”句,不仅写了蝉的声音,同样也暗示了诗人洁身自好的品质。
D.“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句表明只有依靠自己的权势而非他人的力量才能使自己声名远扬。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
(6分)为学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
”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
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
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8.本文的作者是(朝代)的(人名)。
(2分)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10. 本文告诉我们为学的道理是。
(2分)(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
(6分)鼠画逼真东安一士人善画,作鼠一轴①,献之邑令。
令初不知爱,漫悬于壁。
旦而过之,轴必坠地,屡悬屡坠。
令怪之,黎明物色②,轴在地而猫蹲其旁。
逮③举轴,则踉跄④逐之。
以试群猫,莫不然者。
于是始知其画为逼真。
【注释】①一轴:画用轴装,一轴就是一幅的意思。
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一、古诗文。
(40分)1.(16分)默写。
(1)此中有真意,。
(《饮酒(其五)》)(2),自将磨洗认前朝。
(《赤壁》)(3)所以动心忍性,。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4),琅琊也。
(《醉翁亭记》)(5)美术专业的学生前往秀丽的山林写生,傍晚时分,他们遥望山野,满目浓浓秋色,情不自禁地想到《野望》中“,”两句。
2.(12分)阅读下面的诗文,完成问题。
【甲】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乙】岳阳楼记(节选)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1)【甲】诗的作者是(人名),【乙】文的作者是代文学家范仲淹。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3)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甲】诗是作者酬答朋友而作,【乙】文是作者应朋友邀请而作。
新高考语文高中语文诗歌鉴赏专项练习及答案
一、高中语文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武侯庙古柏李商隐蜀相阶前柏,龙蛇捧閟宫①。
阴成外江畔,老向惠陵②东。
大树思冯异,甘棠忆召公③。
叶凋湘燕雨,枝拆海鹏风。
玉垒经纶远,金刀④历数终。
谁将出师表,一为问昭融⑤。
【注释】①閟(bì)宫:深闭的祠庙。
②惠陵:这里指刘备的陵墓。
③冯异,东汉开国名将,屡建战功,有“大树将军”之称。
召公:指召穆公,宣文王之政,在甘棠树下处理政事,开创“成康之治”。
④金刀:暗指刘家天下。
⑤昭融:光明,指帝王的鉴察。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开篇点题,写武侯庙前的古柏,枝拱卫祠堂。
B.诗歌三四句写古柏枝繁叶茂,向东伸展到刘备惠陵。
C.诗中“海鹏风”用《逍遥游》典故,意在表现古柏的精神。
D.诗歌后四句盛赞武侯之才,并融入了诗人自身的感慨。
(2)诗的五、六句“大树思冯异,甘棠忆召公”向来为人称道,请简要分析。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寄李儋元锡韦应物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
世事茫茫雕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
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
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
【注释】这首诗是韦应物晚年在滁州刺史任上的作品。
韦应物在滁州任职的一年里,对朝政紊乱、国家衰弱、民生凋敝,极为忧虑。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全诗塑造了一个有志而无奈、进退两难的官员形象,披露了一个官员的思想矛盾。
B.首联点明分别的时间,“又”字说明距上次分别已经一年,强调了时间流逝之快。
C.颔联写自己的烦恼苦闷,“世事茫茫”既指国家的前途,也包含诗人个人的前途。
D.尾联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感激友人李儋的问候,急切盼望友人的来访的情感。
(2)诗歌的颈联备受赞扬,范仲淹叹为,“仁者之言”,朱熹盛称“贤矣”。
请谈谈你对颈联的理解。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送梓州①李使君王维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
汉女输橦布,巴人讼芋田。
统编版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项训练及详细答案(精选)
统编版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项训练及详细答案(精选)一、高中诗词鉴赏1.阅读下面这首南唐词,完成下面小题。
鹊踏枝冯延巳几度凤楼同饮宴。
此夕相逢,却胜当时见。
低语前欢频转面,双眉敛恨春山远。
蜡烛泪流羌笛怨。
偷整罗衣,欲唱情犹懒。
醉里不辞金盏满,阳关一曲肠千断!(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上片写情侣的相逢和追忆,忽今忽昔,将眼前和往昔的时间之线交错在一起。
B. 上片抒写的情感依次是再次相逢的欣喜——追忆往昔的欢乐——又将离别的痛苦。
C. 过片“蜡烛泪流羌笛怨”画面感极强,既承上片末句喜中含悲又启下片离别之痛。
D. 全词境华辞洁,语淡味浓,情至心苦,哀怨内敛,体现了冯延巳词作的基本特色。
(2)请赏析下片的表现手法。
【答案】(1)B(2)①运用拟人、夸张的手法,通过“蜡烛泪流”“羌笛怨”“肠千断”,抒写主人公离别的伤痛;②通过细节描写,“偷整罗衣”“欲唱情犹懒”,形象表达出主人公慌乱、矛盾的心理;③借用典故,“阳关三叠”巧引“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暗抒离别之苦。
【解析】【分析】(1)B项,“上片抒写的情感依次是再次相逢的欣喜——追忆往昔的欢乐——又将离别的痛苦”错误,此词上片的意思为:从前几度在凤楼上,共同欢歌饮宴。
今夕相逢,却胜过初识乍见。
低声私语以前的欢娱,她频频转面,双眉紧锁凝聚着的离恨,好似春天朦胧的远山。
其中,“几度凤楼同饮宴”,是追忆往昔的欢乐;“此夕相逢”突然拉回到今晚;“却胜当时见”,又立即将今天比回到过去;“低语前欢”,又拉回现在的情景。
故选B。
(2)通读下片,“蜡烛泪流羌笛怨。
偷整罗衣,欲唱情犹懒。
醉里不辞金盏满,阳关一曲肠千断!”把它翻译成现代语言,就是“眼见蜡烛流泪,耳听羌笛发出哀怨。
她偷偷地整理罗衣,欲唱却又心灰意懒。
此时只图一醉了事,不辞痛饮杯杯酒满,听唱那送别的《阳关曲》调,令人千秋肠断!”然后逐句分析其表现手法,如“蜡烛泪流”“羌笛怨”使用了拟人的修辞,表达了主人公离别的伤痛之情;“偷整罗衣”“欲唱情犹懒”运用了细节描写的手法,形象生动的写出了主人公心慌意乱,不忍离别的微妙矛盾的心境;“阳关”化用“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诗句,运用典故再次表达离别的伤痛;“肠千断”使用夸张的修辞,使主人公的离别之痛达到顶点。
统编版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项练习详细答案
统编版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项练习详细答案一、高中诗词鉴赏1.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齐安郡后池绝句杜牧菱透浮萍绿锦池,夏莺千啭弄蔷薇。
尽日无人看微雨,鸳鸯相对浴红衣。
【注释】此诗作于杜牧受人排挤,被外放为黄州刺史之时,“齐安”是黄州的郡名。
(1)诗人在该诗写“夏莺”之“啭”和“鸳鸯”之“浴”有何作用?(2)请结合全诗赏析“尽日无人看微雨”。
【答案】(1)以动衬静(反衬或衬托)或渲染出一种幽寂的氛围,有利于作者孤寂之情的抒发。
(2)(第一种答案)该句意为:整天都没有别人来这里欣赏微雨中美景。
“微雨”,奠定了整个画面的大背景,给画面增添了迷朦之感。
“无人”,直接应和了整首诗幽寂的氛围,同时又与抒情主人公形成对比(衬托或正衬)。
“尽日”,点出“我”久久伫立之身影,深深难遣之孤寂。
(第二种答案)该句意为:整天都没有别人来这里欣赏微雨中美景。
它给全诗营造了一种朦胧意境,同时又突显了全诗幽寂氛围,用衬托(对比或正衬)手法写出“我” 久久伫立之身影,抒发了深深难遣之孤寂。
【解析】【分析】(1)分析可知,这首诗运用了以动表静、以声响显示幽寂的手法。
它所要表现的本是一个极其静寂的环境,但诗中不仅有禽鸟浴水、弄花的动景,而且还让蔷薇丛中传出一片莺声。
这样写,并没有破坏环境的静寂,反而显得更静寂。
池面鸳鸯的相对戏水,更映衬出看雨人的孤独。
(2)首先理解句意,“尽日无人看微雨”,意思是,整日无人来观赏这细雨景色。
再分析表达效果:“尽日无人看微雨”为整幅画染上一层幽寂、迷朦的色彩。
句中的“看”字,则暗暗托出观景之人。
第三句不仅展示一个“尽日无人”的环境,而且隐然还有一位尽日看雨之人,其百无聊赖的情状是可以想见的。
故答案为:⑴以动衬静(反衬或衬托)或渲染出一种幽寂的氛围,有利于作者孤寂之情的抒发。
⑵(第一种答案)该句意为:整天都没有别人来这里欣赏微雨中美景。
“微雨”,奠定了整个画面的大背景,给画面增添了迷朦之感。
“无人”,直接应和了整首诗幽寂的氛围,同时又与抒情主人公形成对比(衬托或正衬)。
巴金自传高考阅读题及答案
《巴金自传》阅读原文①我是一个不善于讲话的人,唯其不善于讲话,有思想表达不出,有感情无法倾吐,我才不得不求助于纸笔,让在我心上燃烧的火喷出来,于是我写了小说。
②我不是文学家,但是我写作了五十多年。
每个人会从不同的道路接近文学。
我从小就喜欢读小说,有时甚至废寝忘食,但不是为了学习,而是拿它们消遣。
我做梦也想不到自己会成为小说家。
我开始写小说,只是为了找寻出路。
③我出身于四川成都一个官僚地主的大家庭,在二三十个所谓“上等人”和二三十个所谓“下等人”中间度过了我的童年,在富裕的环境里我接触了听差、轿夫们的悲惨生活,在伪善、自私的长辈们的压力下,我听到年轻生命的痛苦呻吟。
④我感觉到我们的社会出了毛病,我却说不清楚病在什么地方,又怎样医治,我把这个大家庭当作专制的王国,我坐在旧礼教的监牢里,眼看着许多亲近的人在那里挣扎,受苦,没有青春,没有幸福,终于惨痛地死亡。
他们都是被腐朽的封建道德、传统观念和两三个人一时的任性杀死的。
我离开旧家庭就像摔掉一个可怕的黑影。
我二十三岁从上海跑到人地生疏的巴黎,想找寻一条救人、救世,也救自己的路。
说救人救世,未免有些夸大,说救自己,倒是真话。
当时的情况是这样:我有感情无法倾吐,有爱憎无处宣泄,好像落在无边的苦海中找不到岸,一颗心无处安放,倘使不能使我的心平静,我就活不下去。
一九二七年春天我住在巴黎拉丁区一家小小公寓的五层楼上,一间充满煤气和洋葱味的小屋子里,我寂寞,我痛苦,在阳光难照到的房间里,我想念祖国,想念亲人。
在我的祖国正进行着一场革命与反革命的斗争,人民正在遭受屠杀。
在巴黎掀起了援救两个意大利工人的运动,他们是沙柯(N.Sacco)和樊宰底(B.Vanzetti),他们被诬告为盗窃杀人犯,在美国麻省波士顿的死囚牢中关了六年,在我经常走过的街上到处张贴着为援救他们举行的“演讲会”、“抗议会”的海报。
我读到所谓“犯人”之一的樊宰底的“自传”,里面有这样的话:“我希望每个家庭都有住宅,每个口都有面包,每个心灵都受到教育,每个人的智慧都有机会发展。
高中语文统编版(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三单元欣赏小说的叙事技巧(含答案)
高中语文统编版(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三单元欣赏小说的叙事技巧(含答案)《小说的叙事技巧》同步检测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玻璃贾平凹约好在德巴街路南第十个电杆下会面,去了却没看到他。
我决意再等一阵,踅进一家小茶馆里一边吃茶一边盯着电杆。
旁边新盖了一家酒店,玻璃装嵌,还未完工,正有人用白粉写“注意玻璃”的字样。
吃过一壶茶后,我回到了家。
妻子说王有福来电话了,反复解释他是病了,不能赴约,能否明日上午在德巴街后边的德比街再见,仍是路南第十个电杆下。
第二天我赶到德比街,电杆下果然坐着一个老头,额头上包着一块纱布。
我说你是王得贵的爹吗,他立即弯下腰,说:我叫王有福。
我把得贵捎的钱交给他,让给娘好好治病。
他看四周没人,就解开裤带将钱装进裤衩上的兜里,说:“我请你去喝烧酒!”我谢绝了。
他转身往街的西头走去,又回过头来给我鞠了个躬。
我问他家离这儿远吗,他说不远,就在德巴街紧南的胡同里。
我说从这里过去不是更近吗?老头笑了一下,说:“我不走德巴街。
”他不去德巴街,我却要去,昨日那家茶馆不错。
走过那家酒店,玻璃墙上却贴出了一张布告——昨天因装修的玻璃上未作标志,致使一过路人误撞受伤。
敬请受伤者速来我店接受我们的歉意并领取赔偿费。
我被酒店此举感动,很快想到王有福是不是撞了玻璃受的伤呢,突然萌生了一个念头:既然肯赔偿,那就是他们理屈,何不去法院上告,趁机索赔更大一笔钱呢?我为我的聪明得意,第二天便给王有福打电话,约他下午到红星饭店边吃边谈。
红星饭店也是玻璃装修,我选择这家饭店,是要证实他是不是真的在酒店撞伤的。
他见了我,肿胀的脸上泛了笑容,步履却小心翼翼,到了门口还用手摸,证实是门口了,一倾一倾地摇晃着小脑袋走进来。
“我没请你,你倒请我了!”他说。
“一顿饭算什么!”我给他倒了一杯酒,他赶忙说:“我不敢喝的,我有伤。
”“大伯,你是在德巴街酒店撞伤的吗?”“你……那酒店怎么啦”“这么说,你真的在那儿撞的!”“这……”老头瓷在那里,似乎要抵赖,但脸色立即赤红,压低了声音说:“是在那儿撞的。
鸣凤自述心曲现代文阅读答案
鸣凤自述心曲现代文阅读答案鸣凤自述心曲现代文阅读答案夜死了.黑暗统治着这所大公馆。
电灯光死去时发出的凄惨的叫声还在空中荡漾,虽然声音很低,却是无所不在,连屋角里也似乎有极其低微的哭泣。
欢乐的时期已经过去,现在是悲泣的时候了.十六岁的婢女鸣凤坐在床沿上,痴痂地望着灯花。
“我在这儿过了七年了,”第一个念头就是这个,它近来常常折磨她.七年也是一个长时期呢!她常常奇怪这七年的生活竟然这样平淡地过去了.虽然其间流了不少的眼泪,吃了不少的打骂,但毕竟是很平常的。
流眼泪和吃打骂已经成了她的平凡生活里的点缀.她认为这是无可避免的事,虽然自己不见得就愿意它来,但是来了也只好忍受.她觉得,世间的一切都是由一个万能的无所不知的神明安排好了的,自己到这个地步,也是命中注定的罢.这便是她的简单的信仰,而且别人告诉她的也正是如此.可是在她的心里另外有一种东西在作怪.她自己也不知道有这种东西存在,但是它开始活动起来了.它给她煽起了一种渴望.“我在这儿过了七年了,看看就要翻过八个年头罗!”她突然感觉到这种生存的单调,心里有点难过,像那些与她同类的少女一样,开始悲叹起自己的命运来.“大小姐在的时候,常常跟我谈起归宿,不晓得我将来的归宿在哪儿?”她的眼前现出了一片茫茫的荒野,看不见一个光明的去处.一张熟面孔在她的眼前晃动着.“要是大小姐还在的话,那么还有个关心我的人.她教我明白许多事情,又教我读书认字.她现在死了.真可怜。
好人活不长!”她自言自语,说到这里,泪水湿了她的眼睛.“命啊,一切都是命里注定的.”她拿这样的话安慰自己,甚至在想到吃打骂的时候.她又想着:“假使我的命跟小姐们的一样多好!”于是她就沉溺在幻想里,想象着自己穿上漂亮的衣服,享受父母的宠爱,受到少爷们的崇拜.后来一个俊美的少爷来,把她接了去,她在他的家里过着幸福的生活.“没有的事,真是痴想,”她微笑道,似乎在责备自己.“我的归宿绝不是那样!”她想到这里,便又收敛了笑容.她清清楚楚地知道自己的归宿绝不会是那样.事实会是:她到了相当的年纪,太太对她说:“你的事情做够了.”一乘小轿子把她抬了出去,让她嫁给太太所选定的、她自己并不认识的一个男人,也许还是一个三四十岁的男人。
语文诗歌鉴赏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含答案)含答案解析 (2)
一、高中诗歌鉴赏试题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听蜀僧濬弹琴李白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注释】(1)绿绮,古代著名的琴。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开头两句:“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
”说明这位琴师是从四川峨眉山下来的,简短的十个字,把这位音乐家写得很有气派,表达了诗人对他的倾慕。
B. 颔联中的“一挥手”写蜀僧弹琴的姿态(动作、技艺),“万壑松”写出了琴声的音乐效果,这两句用大自然宏伟的音响比喻琴声,使人感到这琴声一定是极其铿锵有力的。
C. “余响入霜钟”,意思是说,音乐终止以后,余音久久不绝,和薄暮时分寺庙的钟声融合在一起。
“霜钟”二字点明时令,与下面“秋云暗几重”照应。
D. 李白这首诗描写音乐的独到之处是,除了“万壑松”之外,没有别的比喻形容琴声,“如听万壑松”这一句是纯客观的描写。
(2)请你谈一谈第四联“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在表达上的妙处。
【答案】(1)D(2)①写出了曲终时的景色,诗人听完蜀僧弹琴,举目四望,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青山已罩上一层暮色,灰暗的秋云重重叠叠,布满天空。
②写出了作者沉醉于琴声之中的状态,感觉时间过得真快。
侧面描写了琴声的魅力。
【解析】【分析】(1)D项,“如听万壑松,这一句是纯客观的描写”,错误;李白这首诗描写音乐的独到之处是,除了“万壑松”之外,没有别的比喻形容琴声,而是着重表现听琴时的感受,表现弹者、听者之间感情的交流。
“如听万壑松”这一句也不是纯客观的描写,诗人从琴声联想到万壑松声,联想到深山大谷,是结合自己的主观感受来写的。
故选D。
(2)《听蜀僧濬弹琴》这首诗,主要是写作者赞美蜀僧弹琴技艺高超,而用“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收束全诗。
不知不觉中,暮色已经笼罩了青山,秋云黯淡,布满了黄昏的天空,从内容上说,这两句分明是景色描写,写曲终时的景色,用“不觉”写出了诗人沉醉在琴声之中,从手法上说,用景色的变化从侧面来写琴声的魅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鸣风自述心曲
巴金
夜死了.黑暗统治着这所大公馆。
电灯光死去时发出的凄惨的叫声还在空中荡漾,虽然声音很低,却是无所不在,连屋角里也似乎有极其低微的哭泣。
欢乐的时期已经过去,现在是悲泣的时候了.
十六岁的婢女鸣凤坐在床沿上,痴痂地望着灯花……“我在这儿过了七年了,”第一个念头就是这个,它近来常常折磨她.七年也是一个长时期呢!她常常奇怪这七年的生活竟然这样平淡地过去了.虽然其间流了不少的眼泪,吃了不少的打骂,但毕竟是很平常的。
流眼泪和吃打骂已经成了她的平凡生活里的点缀.她认为这是无可避免的事,虽然自己不见得就愿意它来,但是来了也只好忍受.她觉得,世间的一切都是由一个万能的无所不知的神明安排好了的,自己到这个地步,也是命中注定的罢.这便是她的简单的信仰,而且别人告诉她的也正是如此.
可是在她的心里另外有一种东西在作怪.她自己也不知道有这种东西存在,但是它开始活动起来了.它给她煽起了一种渴望.
“我在这儿过了七年了,看看就要翻过八个年头罗!”她突然感觉到这种生存的单调,心里有点难过,像那些与她同类的少女一样,开始悲叹起自己的命运来.“大小姐在的时候,常常跟我谈起归宿,不晓得我将来的归宿在哪儿?”她的眼前现出了一片茫茫的荒野,看不见一个光明的去处.一张熟面孔在她的眼前晃动着.“要是大小姐还在的话,那么还有个关心我的人.她教我明白许多事情,又教我读书认字.她现在死了.真可怜。
好人活不长!”她自言自语,说到这里,泪水湿了她的眼睛.
“命啊,一切都是命里注定的.”她拿这样的话安慰自己,甚至在想到吃打骂的时候.她又
想着:“假使我的命跟小姐们的一样多好!”于是她就沉溺在幻想里,想象着自己穿上漂亮的衣服,
享受父母的宠爱,受到少爷们的崇拜.后来一个俊美的少爷来,把她接了去,她在他的家里过着
幸福的生活.
“没有的事,真是痴想,”她微笑道,似乎在责备自己.“我的归宿绝不是那样!”她想到这里,便又收敛了笑容.她清清楚楚地知道自己的归宿绝不会是那样.事实会是:她到了相当的年纪,太太对她说:“你的事情做够了.”一乘小轿子把她抬了出去,让她嫁给太太所选定的、她自己并不认识的一个男人,也许还是一个三四十岁的男人。
于是她在那个人的家里贫苦地生活下去,给他做事,给他生小孩,或者甚至在十几二十天以后又回到原来的公馆里伺候旧主人,所不同的是那个时候她可以得到一点工钱而且不至于常常挨骂.“五太太房里的喜儿不就是这样的吗?”她想道.
“真是可怕得很,这样的归宿不是跟没有归宿一样吗?”她想到她的前途,不觉打了一个冷噤.她记得自从喜儿嫁后回来辫子改成了发髻以后,她常看见喜儿一个人躲在花园里面垂泪……“还不如像大小姐那样死了好!”她悲苦地叹道.周围的黑暗向她包围过来.灯光因了灯花增大而变得更微弱了……黑暗中隐约现出许多狞笑的脸.这些脸向她逼近.有的还变成了怒容,张口向她骂着.她畏怯地用手遮住眼睛,又坐了下去.风开始在外面怒吼,猛烈地摇撼着窗户,把窗格上糊的纸吹打得凄惨地叫.寒气透过了糊窗纸。
屋里骤然冷起来.灯光也在颤抖了.一股寒气从衣袖里侵到她的身上.她又打了一个冷噤,便放下手,又向周围望了一下.
“哼,你不要拿四太太的招牌吓人!”何嫂忽然在对面床上说了一句话。
鸣凤吃了一惊,伸起头望了一眼。
何嫂翻了一个身.把脸掉向里面,又不响了.
“年纪也不小了.日后不晓得到底有什么样的归宿?”她想到这里又悲叹起来.忽然一个年轻男人的面颜在她眼前出现了。
他似乎在望着她笑。
她明白他是谁.她的心灵马上开展了.一线希望温暖了她的心.她盼望着他向她伸出手.她想也许他会把她从这种生活里拯救出来.但是这张脸却渐渐地向空中升上去,愈升愈高,一下子就不见了.她带着梦幻的眼睛望着那个满是灰尘的屋顶。
一股寒气打击她的敞开的胸膛,把她从梦幻的境地中带了回来.她揉着眼睛,悲叹地说:“不
过是一场梦罢了.”她恋恋不舍地又望了望四周,然后脱去棉裤,又把衣服脱了压在被上,很快
地钻进被窝里去了。
这时候什么都没有了,两个大字不住地在她的脑子里打转,这就是大小姐生前常常向她说起
的“薄命”.
这两个字不住地鞭打她的心,她在被窝里哭起来.声音很低.她害怕惊醒别人.灯光又渐渐
地黯淡下去.风在外面高声叹息.
(选自巴金《家》(第四章),有删改)
7.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这便是她的简单的信仰,而且别人告诉她的也正是如此”,可以看出鸣凤的“认命”性格是当时的社会环境形成的,深受封建思想的毒害。
B.逆来顺受中度过七年,生活中,打骂已成为一部分,“命啊!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是她常常自我安慰的话,充分体现出了她的顺受性格。
C.“她揉着眼睛,悲叹地说:‘不过是一场梦罢了。
’她恋恋不舍地又望了望四周”。
她虽然知道这种爱情不可能实现,但她心里又总带着一丝期盼,体现了她的虚荣心。
D.鸣凤,“凤”是“凤凰”,表明她美丽、天真、善良,为了自己所爱的人能够牺牲一切;“鸣”,悲鸣,哀鸣,暗示她的命运十分凄惨,象征着身为一个奴婢对封建奴佣制度的血泪控诉。
8.请概述鸣风自述心曲的心路历程。
(5分)
9.请从景物描写的角度,对文中画线的句子做简要赏析。
(6分)
答案:
7.(3分)C
【解析】C项人物性格分析有误:鸣凤生性活泼、聪颖懂事,深深喜欢的三少爷觉慧,而不是“体现了她的虚荣心”。
8.(5分)
【答案】(1)悲叹命运,迷茫无助;(2)沉溺幻想,憧憬幸福;
(3)害怕归宿,认清现实;(4)渴望爱情,悲叹薄命。
(意思对即可得5分)
【解析】注意“心路历程”的实质是从心理描写的角度来梳理情节,先提取主要情节,然后结合鸣凤的心理活动分段简要概括,注意前后句式要保持一致。
9.(6分)
①视觉、听觉、触觉相结合:“摇撼”“颤抖”为视觉,“怒吼”“凄惨地叫”为听觉,“寒气”“冷”是触觉;
②由外到内:由屋外写到屋内,由环境写到内心;
③运用拟人、象征手法:“颤抖”“怒吼”用拟人手法写出环境的险恶,“寒气”象征苦难的社会,“灯光”象征理想与希望,“灯光颤抖”暗示人物命运的悲惨结局。
(每点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