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高中数学总复习经典易错题会诊与试题预测15
最新精编高中高考数学经典易错题和高考试题预测5和答案
经典易错题和高考试题预测(五)考点5 三角函数 经典易错题会诊命题角度1 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命题角度2 三角函数的恒等变形命题角度3 三角函数的综合应用探究开放题预测 预测角度1 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预测角度2 运用三角恒等变形求值 预测角度3 向量与三角函数的综合命题角度1 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1.(典型例题)函数f(x)=sinx+2|sinx|,x ∈(0,2π)的图像与直线y=k 有且仅有两个不同的交点,则众的取值范围是 . [考场错解] 填[0,3] ∵f(x)=⎩⎨⎧∈-∈]2,(,sin ],0[,sin 3πππx x x x∴f(x)的值域为(0,3),∵f(x)与y=k 有交点, ∴k ∈[0,3].[专家把脉] 上面解答求出k 的范围只能保证y= f(x)的图像与y=k 有交点,但不能保证y=f(x)的图像与y=k 有两个交点,如k=1,两图像有三个交点.因此,正确的解答要作出了y=f(x)的图像,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求解. [对症下药] 填(1,3) ∵f(x)⎩⎨⎧∈--∈]2,(,sin ],0(,sin 3πππx x x x作出其图像如图从图5-1中可看出:当1<k<3时,直线y=k 与 yf(x)有两个交点. 2.(典型例题)要得到函数y=2cosx 的图像,只需将函数y=2sin(2x+4π)的图像上所有的点的 ( )A.横坐标缩短到原来的21 倍(纵坐标不变),再向左平行移动8π 个单位长度B .横坐标缩短到原来的21倍(纵坐标不变),再向右平行移动4π个单位长度C .横坐标伸长到原来的2倍(纵坐标不变),再向左平行移动4π个单位长度D .横坐标伸长到原来的2倍(纵坐标不变),再向右平行移动8π个单位长度[考场错解] B 或D ∵将函数y=2sin(2x+4π)的所有点的横坐标缩短到原来的21倍,得函数y=2sin(x+4π)的图像,再向右平行移动子个单位长度后得函数y=2sin(x+2π)=2cosx 的图像.故选B . 将函数y=2sin(2x+4π)变形为y=2sin2(x+4π).若将其图像横坐标伸长到原来的2倍(纵坐标不变)后得函数y=2sin(x+8π)的图像.再向右平行移动8π 个单位长度后得y=2cosx 的图像,选D .[专家把脉] 选B 有两处错误,一是若将函数y f(x)=2sin(2x+4π)横坐标缩短到原来的21倍,(纵坐标标不变)所得函数y=f(x)= sin(4x+4π),而不是f(x)=2sin(x+4π),二是将函数y=f(x)=2sin(x+4π)向右平行移动4π得函数y=f(x)=2sinx 的图像,而不是y= f(x)=2cosx 的图像.因为函数图像变换是针对自变量而言,应该是x 变为x-4π选D 同样是两处错误.一是横坐标伸长到原来的倍(纵坐标不变)得函数y=2sin(x+4π)而不是y=2sin(x+4π).由y=2sin(x+8π)的图像向右平移81个单位长度得了y=2sinx 的图像,而不是y=2cosx 的图像.[对症下药] 选C 将函数y=2sin(2x+4π)图像上所有的点的横坐标伸长到原来的2倍(纵坐标不变),得函数y=2sin(x+4π)的图像;再向左平行移动子个单位长度后便得y=2sin(x+4π+4π)=2cosx 的图像.故选C .3.(典型例题Ⅰ)设函数f(x)=sin(2x+ϕ)(-π<ϕ<0),y=f(x)图像的一条对称轴是直线x=8π.(1)求ϕ;(2)求函数y=f(x)的单调增区间;(3)画出函数y=f(x)在区间[0,π]上的图像. [考场错解](1)∵x=8π是函数y=f(x)的图像的对称轴,∴sin(2×8π+ϕ)=±1,∴4π+ϕ =k π+2πkZ .∴ ϕ=k π+4π ,∵-π<ϕ<0,∴ ϕ=-43π.(2)由(1)知ϕ =43π,因此y=sin(2×-43π).∵最小正周期为T=42π=π.由题意得k π-2π≤2x-43π≤k π+2π,k ∈Z .解得 k π+8π≤x ≤21k π85+π,k ∈Z .所以函数y=sin(2x-π43)的单调查递增区间为.,8521,821Z k k k ∈⎥⎦⎤⎢⎣⎡++ππππ[专家把脉] 以上解答错在第(2)小题求函数单调区间时,令⎥⎦⎤⎢⎣⎡+-∈-2,2432πππππk k x 处,因若把432π-x 看成一个整体u ,则y=sinu 的周期为2π。
高中数学总复习经典易错题会诊与试题预测
高中数学总复习经典易错题会诊与试题预测(上)目录考点1集合与简易逻辑经典易错题会诊命题角度1 集合的概念与性质命题角度2 集合与不等式命题角度3 集合的应用命题角度4 简易逻辑命题角度5 充要条件探究开放题预测预测角度1 集合的运算预测角度2 逻辑在集合中的运用预测角度3 集合的工具性预测角度4 真假命题的判断预测角度5 充要条件的应用考点2 函数(一) 经典易错题会诊命题角度1 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命题角度2 函数单调性的应用命题角度3 函数的奇偶性和周期性的应用命题角度4 反函数的概念和性质的应用探究开放题预测预测角度1 借助函数单调性求函数最值或证明不等式预测角度2 综合运用函数奇偶性、周期性、单调进行命题预测角度3 反函数与函数性质的综合考点3 函数(二)经典易错题会诊命题角度1 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的应用命题角度2 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的应用命题角度3 函数的应用探究开放题预测预测角度1 二次函数闭区间上的最值的问题预测角度2 三个“二次”的综合问题预测角度3 含参数的对数函数与不等式的综合问题考点4 数列经典易错题会诊命题角度1 数列的概念命题角度2 等差数列命题角度3 等比数列命题角度4 等差与等比数列的综合命题角度5 数列与解析几何、函数、不等式的综合命题角度6 数列的应用探究开放题预测预测角度1 数列的概念预测角度2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预测角度3 数列的通项与前n项和预测角度4 递推数列与不等式的证明预测角度5 有关数列的综合性问题预测角度6 数列的实际应用预测角度7 数列与图形考点5 三角函数经典易错题会诊命题角度1 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命题角度2 三角函数的恒等变形命题角度3 三角函数的综合应用探究开放题预测预测角度1 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预测角度2 运用三角恒等变形求值预测角度3 向量与三角函数的综合考点6 平面向量经典易错题会诊命题角度1 向量及其运算命题角度2 平面向量与三角、数列命题角度3 平面向量与平面解析几何命题角度4 解斜三角形探究开放题预测预测角度1 向量与轨迹、直线、圆锥曲线等知识点结合预测角度2 平面向量为背景的综合题考点7 不等式经典易错题会诊命题角度1 不等式的概念与性质命题角度2 均值不等式的应用命题角度3 不等式的证明命题角度4 不等式的解法命题角度5 不等式的综合应用探究开放题预测预测角度1 不等式的概念与性质预测角度2 不等式的解法预测角度3 不等式的证明预测角度4 不等式的工具性预测角度5 不等式的实际应用考点8 直线和圆经典易错题会诊命题角度1 直线的方程命题角度2 两直线的位置关系命题角度3 简单线性规划命题角度4 圆的方程命题角度5 直线与圆探究开放题预测预测角度1 直线的方程预测角度2 两直线的位置关系预测角度3 线性规划预测角度4 直线与圆预测角度5 有关圆的综合问题考点9 圆锥曲线经典易错题会诊命题角度1 对椭圆相关知识的考查命题角度2 对双曲线相关知识的考查命题角度3 对抛物线相关知识的考查命题角度4 对直线与圆锥曲线相关知识的考查命题角度5 对轨迹问题的考查命题角度6 考察圆锥曲线中的定值与最值问题探究开放题预测预测角度1 椭圆预测角度2 双曲线预测角度3 抛物线预测角度4 直线与圆锥曲线预测角度5 轨迹问题预测角度6 圆锥曲线中的定值与最值问题考点10 空间直线与平面经典易错题会诊命题角度1 空间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命题角度2 空间角命题角度3 空间距离命题角度4 简单几何体探究开放题预测预测角度1 利用三垂线定理作二面角的平面角预测角度2 求点到面的距离预测角度3 折叠问题考点11 空间向量经典易错题会诊命题角度1 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命题角度2 求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命题角度3 求二面角的大小命题角度4 求距离探究开放题预测预测角度1 利用空间向量解立体几何中的探索问题预测角度2 利用空间向量求角和距离考点12 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经典易错题会诊命题角度1 正确运用两个基本原理命题角度2 排列组合命题角度3 二项式定理探究开放题预测预测角度1 在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中考查排列、组合预测角度2 利用二项式定理解决三项以上的展开式问题预测角度3 利用二项式定理证明不等式考点13 概率与统计经典易错题会诊命题角度1 求某事件的概率命题角度2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期望与方差命题角度3 统计探究开放题预测预测角度1 与比赛有关的概率问题预测角度2 以概率与统计为背景的数列题预测角度3 利用期望与方差解决实际问题考点14 极限经典易错题会诊命题角度1 数学归纳法命题角度2 数列的极限命题角度3 函数的极限命题角度4 函数的连续性探究开放题预测预测角度1 数学归纳法在数列中的应用预测角度2 数列的极限预测角度3 函数的极限预测角度4 函数的连续性考点15 导数及其应用经典易错题会诊命题角度1 导数的概念与运算命题角度2 导数几何意义的运用命题角度3 导数的应用探究开放题预测预测角度1 利用导数的几何意义预测角度2 利用导数探讨函数的单调性预测角度3 利用导数求函数的极值和最考点16 复数经典易错题会诊命题角度1 复数的概念命题角度2 复数的代数形式及运算探究开放题预测预测角度1 复数概念的应用预测角度2 复数的代数形式及运算答案与解析答案与解析考点-1集合与简易逻辑YT CUO TI TAN JIU TI KAI FANG TI集合的概念与性质集合与不等式集合的应用简易逻辑充要条件集合的运算逻辑在集合中的运用集合的工具性真假命题的判断充要条件的应用经典易错题会诊命题角度1 集合的概念与性质1.(典型例题)设全集U=R,集合M={x|x>1},P={x|x2>1},则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 )=P B.P⊂M⊂ D.C U IM P=ø[考场错解] D[专家把脉] 忽视集合P中,x<-1部分.[对症下药] C ∵x2>1 ∴x>1或x<-1.故M⊂P.2.(典型例题)设P、Q为两个非空实数集合,定义集合P+Q={a+b|a∈P,b∈Q},若P{0,2,5},Q={1,2,6},则P+Q中元素的个数是()A.9 B.8C.7 D.6[考场错解] A P中元素与Q中元素之和共有9个.[专家把脉]忽视元素的互异性,即和相等的只能算一个.[对症下药] B P中元素分别与Q中元素相加和分别为1,2,3,4,6,7,8,11共8个.3.(典型例题)设f(n)=2n+1(n∈N),P={l,2,3,4,5},Q={3,4,5,6,7},记Pˆ={n∈N|f(n) ∈P},Qˆ={n∈N|f(n) ∈则(PˆI C N Qˆ) Y(QˆI C N Pˆ)等于 ( )A.{0,3} B.{1,7}C.{3,4,5} D.{1,2,6,7}[考场错解] D P I C N Q={6,7}.Q I C N P={1,2}.故选D.[专家把脉]未理解集合Pˆ的意义.[对症下药] B ∵Pˆ ={1,3,5}.Qˆ={3,5,7}.∴PˆI C N Qˆ={1}. PˆI C N Qˆ={7}.故选B.4.(典型例题)设A、B为两个集合,下列四个命题:①A B⇔对任意x∈A,有x ∉B;②A B⇔ A I B=ø;③A B ⇔ A B;④A B⇔存在x∈A, 使得x∉B.其中真命题的序号是_____.[考场错解]∵A B,即A不是B的子集,对于x ∈A,有x∉ B;A I B=ø,故①②④正确.[专家把脉]对集合的概念理解不清.∵A B,即A不是B的子集,但是A,B可以有公共部分,即存在x∈ A,使得x∉ B.不是对任意x ∈A,有x ∉B,故④正确.“A B”是“任意x ∈A,有x∉B”的必要非充分条件.②同①.[对症下药]画出集合A,B的文氏图或举例A={1,2},B={2,3,4},故①、②均不成立,③A{1,2,3},B={1,2},∴A B但B⊆A,故也错.只有④正确,符合集合定义.故填④5.(典型例题Ⅰ)设A、B、I均为非空集合,且满足A⊆B⊆I,则下列各式中错误的是 ( )A.(C I A)Y B=IB.(C I A) Y(C I B)=IC.A I(C I B)=øD.(C I A)I(C I B)= C I B[考场错解]因为集合A与B的补集的交集为A,B的交集的补集.故选D.[专家把脉]对集合A,B,I满足A⊆B⊆I的条件,即集合之间包含关系理解不清.[对症下药]如图是符合题意的韦恩图.从图中可观察A、C、D均正确,只有B不成立.或运用特例法,如A={1,2,3},B={1,2,},I={1,2,3,4,5}.逐个检验只有B错误.专家会诊1.解答集合问题,首先要正确理解集合有关概念,特别是集合中元素的三要素;对于用描述法给出的集合{x|x ∈P},要紧紧抓住竖线前面的代表元素x 以及它所具有的性质P ;要重视发挥图示法的作用,充分运用数形结合(数轴,坐标系,文氏图)或特例法解集合与集合的包含关系以及集合的运算问题,直观地解决问题.2.注意空集ø的特殊性,在解题中,若未能指明集合非空时,要考虑到空集的可能性,如A ⊆B ,则有A=ø或A ≠ø 两种可能,此时应分类讨论.考场思维训练1 全集U=R ,集合M={1,2,3,4},集合N=⎭⎬⎫⎩⎨⎧-≤121|x x ,则M I (C U N)等于 ( ) A .{4} B .{3,4}C .{2,3,4}D . {1,2,3,4}答案:B 解析:由N={},12|,121|+≤=⎭⎬⎫⎩⎨⎧-≤x x N x x 得C U N={}{}4,3)(,12|=⋂∴+N C M x x U φ 2 设集合M={x|x=3m+1,m ∈Z},N=y|y{=3n+2,n ∈Z},若x 0∈M,y 0∈N ,则x 0y 0与集合M,N 的关系是( )∈M B .x 0y 0∉M MM∈N D .x 0y 0∉N答案: C 解析:∵x o ..2)23(32369)23)(13(,23,,130C N n m mn n m mn n m y x n y N y m x M o o o o 故选∈+++=+++=++=∴+=∴∈+=∴∈3 设M={x|x4a ,a ∈R},N={y|y=3x ,x ∈R},则 ( )A .M ∩N=Ø B.M=NC. M ⊃ND. M ⊂N答案:B 解析:M={}{}{}B N y y x x M R a x x a 选.0|0|,4|=>=>==∈=4 已知集合A={0,2,3},B={x|x=ab,a 、b ∈A 且a ≠b},则B 的子集的个数是 ( )A .4B .8C .16D .15答案:解析:{},6,0=B Θ它的子集的个数为22=4。
高考冲刺数学易错题汇集
高考冲刺数学易错题汇集高考冲刺数学易错题汇集在高考冲刺阶段,数学作为我们的必修科目,是我们最需要练习的科目之一。
但是数学难度较大,题目要求较高,加上高考的紧张压力,我们很容易犯错。
因此,我整理了一些高考义务教育阶段数学中易错题型,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提前做好复习准备,避免在考试中出现这些常见的错题。
一、三角函数1.【易错题型】如图,在△ABC中,角A的对边BC长度为4,角B的对边AC长度为3,角C的对边AB长度为2.则cotB+2sinA=【做题思路】cotB+2sinA=cotB+2sin(B+C)=cotB+2[sinBcosC+sinCcosB]=cot B+6cotB+8=7cotB+8。
【易错点评】易错的关键在于这道题要使用三角恒等式和三角函数的性质,将其有效的运用在计算中。
同时,需要注意在运算中的细节,例如将sinB和cosB分别算出来,最后再来进行加减运算。
2.【易错题型】正弦函数与余弦函数的值域是:( )A. [ -1 , 1 ]B. [ 1 , +∞ )C. [ -∞ , -1 ] ∪ [ 1 , +∞ )D. [ 0 , 1 ]【做题思路】根据三角函数的定义,易知y=sin(x)、y=cos(x)的解析式都在[-1,1]之间,因此该题的选项为A。
【易错点评】该题中易错的关键在于忽略了正弦函数与余弦函数的定义和解析式,只看到选项就随便选择,导致最后结果与实际情况不符。
二、解析几何1.【易错题型】若四边形ABCD 的边长分别为a、b、c、d,而且AB=BC,AD=CD,则它是一个矩形的充要条件是:A. a=c,b=dB. a=d,b=cC. a=b,c=dD. a=d,c=b【做题思路】在解析几何的学习中,我们应掌握矩形的定义及其相关性质,并根据题目中所给出的线段长度,确定此四边形是否为矩形。
根据题干所述,相邻两条边长度相等,即AB=BC,AD=CD,则该四边形为矩形的条件为AC垂直BD,即(a2-b2)+(c2-d2)=0。
高中数学易错题大汇总及其解析
【目录】一、导言二、易错题汇总及解析1. 二次函数的基本性质及应用2. 数列与数学归纳法3. 平面向量的运算及应用4. 不定积分与定积分5. 空间几何与三视图6. 概率统计及应用三、总结与展望【正文】一、导言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数学建模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而在高中阶段,数学的难度也相应提升,很多学生容易在一些常见的易错题上犯错。
本文将对高中数学易错题进行大汇总,并给出详细的解析,希望能够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
二、易错题汇总及解析1. 二次函数的基本性质及应用(1)易错题案例:已知二次函数f(x)=ax²+bx+c的图象经过点(1,2),且在点(2,1)处的切线斜率为3,求a、b、c的值。
解析:首先利用已知条件列方程,得到三元一次方程组。
然后利用切线的斜率性质,得到关于a和b的关系式。
最后代入已知条件解方程组即可求得a、b、c的值。
(2)易错题案例:已知函数f(x)=ax²+bx+c的图象经过点a、b、c,求a、b、c的值。
解析:利用函数过定点的性质列方程,再利用函数在定点处的斜率为求得a、b、c的值。
2. 数列与数学归纳法(1)易错题案例:已知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n²,求an。
解析:利用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列方程,然后利用数学归纳法求得an的表达式。
(2)易错题案例:已知{an}是等比数列,且a₁=2,a₃=18,求通项公式。
解析:利用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列方程,再利用已知条件求出通项公式的值。
3. 平面向量的运算及应用(1)易错题案例:已知向量a=3i+4j,b=5i-2j,求a与b的夹角。
解析:利用向量的夹角公式求出a与b的夹角。
(2)易错题案例:已知平面向量a=2i+j,b=i-2j,求2a-3b的模。
解析:利用向量的运算规则,先求出2a和3b,然后再求它们的差向量,最后求出差向量的模。
高考数学典型易错题会诊(下)
高考数学典型易错题会诊(下)命题角度 3空间距离1.(典型例题)在空间中,与一个△ABC 三边所在直线距离都相等的点的集合是 ( )A .一条直线B .两条直线C .三条直线D .四条直线[考场错解]设该点为P ,且P 在平面ABC 上的射影为O ,因为P 到△ABC 三边所在直线距离都相等,所以O 到△ABC 的三边直线的距离都相等,即O 为△ABC 的内心,所以本题中符合条件的点在过0且与平面ABC 垂直的直线上,所以选A 。
[专家把脉] 在平面上与一个三角形三边所在直线等距离的点不只内心一个,实际任意两个角的外角平分线的交点(我们称其为傍心)也符合到三角形三边所在直线等距离[对症下药] 设该点为P ,且P 在平面ABC 上的射影为O ,因为P 到△ABC三边所在直线距离都相等,所以O 到△ABC 的三边所在直线的距离都相等,即O 为△ABC 的内心或傍心,所以本题中符合题意的点在过内心或傍心且与平面ABC 垂直的直线上,这样的直线有4条,所以选D 。
2. (典型例题)如图10-15,在棱长为4的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O 是正方形A 1B 1C 1D 1的中心,点P 在棱CC 1上,且CC 1=4CP 。
(1)求直线AP 与平面BCC 1B 1所成角的大小(结果用反三角表示);(2)设O 点在平面D 1AP 上的射影为H ,求证:D 1H ⊥AP ;(3)求点P 到平面ABD 1的距离。
[考场错解] 第(3)问:∵ABCD —A 1B 1C 1D 1为正方体,∴AB ⊥面BCC 1B 1,∴BP ⊥AB ,∴BP 即为P 到平面ABD 1的距离,在Rt △BCP 中,BP=17[专家把脉] 线面垂直的判定有误,错解中BP ⊥AB ,但BP 与平面ABD 1不垂直,所以P 到平面ABD 1的距离不是BP 。
正解一:(1)如图10-16,连接BP ,∵AB ⊥平面BCC 1B 1,∴AP 与平面BCC 1B 1所成的角就是∠APB 。
高考数学易错题型全归纳
高考数学易错题型全归纳
高考数学易错题型有很多,这里列出了一些常见的类型:
1. 集合问题:这类问题通常涉及对集合的理解,如交集、并集、补集等。
学生容易混淆这些概念,导致错误。
2. 函数性质理解:对于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等性质,学生可能理解不透彻,导致在判断或应用时出错。
3. 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性质理解: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是高中数学的重点内容,但学生容易在理解其性质和应用上出错。
4. 三角函数的性质:三角函数具有多种性质,如周期性、单调性、奇偶性等,学生可能对其中某些性质掌握不够,导致解题出错。
5. 立体几何中的空间想象:立体几何需要学生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对于空间中点、线、面的关系能够准确判断。
但学生往往由于缺乏这种能力而出错。
6. 解析几何中的问题:解析几何涉及直线、圆、椭圆等图形,学生可能在理解这些图形的性质和应用上出错。
7. 概率和统计问题:概率和统计是高考数学的必考内容,学生需要掌握各种概率和统计的基本概念和方法,一旦混淆就可能导致错误。
8. 不等式的性质和应用:不等式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但学生可能对不等式的性质和应用掌握不够,导致解题出错。
9. 数列的通项和求和公式:数列的通项和求和公式是高考数学的常见考点,学生需要准确理解和掌握这些公式,否则在解题时容易出现错误。
以上只是高考数学中可能出现的一些易错题型,实际上还有很多其他的问题,学生在备考时应全面复习,熟练掌握各种知识点,以应对各种题型。
高中数学总复习经典易错题会诊与试题预测(上)
高中数学总复习经典易错题会诊与试题预测(上)经典易错题会诊与试题预测(上)目录考点1集合与简易逻辑经典易错题会诊命题角度1 集合的概念与性质命题角度2 集合与不等式命题角度3 集合的应用命题角度4 简易逻辑命题角度5 充要条件探究开放题预测预测角度1 集合的运算预测角度2 逻辑在集合中的运用预测角度3 集合的工具性预测角度4 真假命题的判断预测角度5 充要条件的应用考点2 函数(一) 经典易错题会诊命题角度1 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命题角度2 函数单调性的应用命题角度3 函数的奇偶性和周期性的应用命题角度4 反函数的概念和性质的应用探究开放题预测预测角度1 借助函数单调性求函数最值或证明不等式预测角度2 综合运用函数奇偶性、周期性、单调进行命题预测角度3 反函数与函数性质的综合考点3 函数(二)经典易错题会诊命题角度1 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的应用命题角度2 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的应用命题角度3 函数的应用探究开放题预测预测角度1 二次函数闭区间上的最值的问题预测角度2 三个“二次”的综合问题预测角度3 含参数的对数函数与不等式的综合问题考点4 数列经典易错题会诊命题角度1 数列的概念命题角度2 等差数列命题角度3 等比数列命题角度4 等差与等比数列的综合命题角度5 数列与解析几何、函数、不等式的综合命题角度6 数列的应用探究开放题预测预测角度1 数列的概念预测角度2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预测角度3 数列的通项与前n项和预测角度4 递推数列与不等式的证明预测角度5 有关数列的综合性问题预测角度6 数列的实际应用预测角度7 数列与图形考点5 三角函数经典易错题会诊命题角度1 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命题角度2 三角函数的恒等变形命题角度3 三角函数的综合应用探究开放题预测预测角度1 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预测角度2 运用三角恒等变形求值预测角度3 向量与三角函数的综合考点6 平面向量经典易错题会诊命题角度1 向量及其运算命题角度2 平面向量与三角、数列命题角度3 平面向量与平面解析几何命题角度4 解斜三角形探究开放题预测预测角度1 向量与轨迹、直线、圆锥曲线等知识点结合预测角度2 平面向量为背景的综合题考点7 不等式经典易错题会诊命题角度1 不等式的概念与性质命题角度2 均值不等式的应用命题角度3 不等式的证明命题角度4 不等式的解法命题角度5 不等式的综合应用探究开放题预测预测角度1 不等式的概念与性质预测角度2 不等式的解法预测角度3 不等式的证明预测角度4 不等式的工具性预测角度5 不等式的实际应用考点8 直线和圆经典易错题会诊命题角度1 直线的方程命题角度2 两直线的位置关系命题角度3 简单线性规划命题角度4 圆的方程命题角度5 直线与圆探究开放题预测预测角度1 直线的方程预测角度2 两直线的位置关系预测角度3 线性规划预测角度4 直线与圆预测角度5 有关圆的综合问题考点9 圆锥曲线经典易错题会诊命题角度1 对椭圆相关知识的考查命题角度2 对双曲线相关知识的考查命题角度3 对抛物线相关知识的考查命题角度4 对直线与圆锥曲线相关知识的考查命题角度5 对轨迹问题的考查命题角度6 考察圆锥曲线中的定值与最值问题探究开放题预测预测角度1 椭圆预测角度2 双曲线预测角度3 抛物线预测角度4 直线与圆锥曲线预测角度5 轨迹问题预测角度6 圆锥曲线中的定值与最值问题考点10 空间直线与平面经典易错题会诊命题角度1 空间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命题角度2 空间角命题角度3 空间距离命题角度4 简单几何体探究开放题预测预测角度1 利用三垂线定理作二面角的平面角预测角度2 求点到面的距离预测角度3 折叠问题考点11 空间向量经典易错题会诊命题角度1 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命题角度2 求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命题角度3 求二面角的大小命题角度4 求距离探究开放题预测预测角度1 利用空间向量解立体几何中的探索问题预测角度2 利用空间向量求角和距离考点12 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经典易错题会诊命题角度1 正确运用两个基本原理命题角度2 排列组合命题角度3 二项式定理探究开放题预测预测角度1 在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中考查排列、组合预测角度2 利用二项式定理解决三项以上的展开式问题预测角度3 利用二项式定理证明不等式考点13 概率与统计经典易错题会诊命题角度1 求某事件的概率命题角度2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期望与方差命题角度3 统计探究开放题预测预测角度1 与比赛有关的概率问题预测角度2 以概率与统计为背景的数列题预测角度3 利用期望与方差解决实际问题考点14 极限经典易错题会诊命题角度1 数学归纳法命题角度2 数列的极限命题角度3 函数的极限命题角度4 函数的连续性探究开放题预测预测角度1 数学归纳法在数列中的应用预测角度2 数列的极限预测角度3 函数的极限预测角度4 函数的连续性考点15 导数及其应用经典易错题会诊命题角度1 导数的概念与运算命题角度2 导数几何意义的运用命题角度3 导数的应用探究开放题预测预测角度1 利用导数的几何意义预测角度2 利用导数探讨函数的单调性预测角度3 利用导数求函数的极值和最考点16 复数经典易错题会诊命题角度1 复数的概念命题角度2 复数的代数形式及运算探究开放题预测预测角度1 复数概念的应用预测角度2 复数的代数形式及运算答案与解析答案与解析考点-1集合与简易逻辑YT CUO TI TAN JIU TI KAI FANG TI集合的概念与性质集合与不等式集合的应用简易逻辑充要条件集合的运算逻辑在集合中的运用集合的工具性真假命题的判断充要条件的应用经典易错题会诊命题角度1 集合的概念与性质1.(典型例题)设全集U=R,集合M={x|x>1},P={x|x2>1},则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 )A.M=P B.P MC.M P D.C U P=ø[考场错解] D[专家把脉] 忽视集合P中,x<-1部分.[对症下药] C ∵x2>1 ∴x>1或x<-1.故M P.2.(典型例题)设P、Q为两个非空实数集合,定义集合P+Q={a+b|a P,b Q},若P{0,2,5},Q={1,2,6},则P+Q中元素的个数是()A.9 B.8C.7 D.6[考场错解] A P中元素与Q中元素之和共有9个.[专家把脉]忽视元素的互异性,即和相等的只能算一个.[对症下药] B P中元素分别与Q中元素相加和分别为1,2,3,4,6,7,8,11共8个.3.(典型例题)设f(n)=2n+1(n N),P={l,2,3,4,5},Q={3,4,5,6,7},记={n N|f(n) P},={n N|f(n)则(C N) (C N)等于 ( )A.{0,3} B.{1,7}C.{3,4,5} D.{1,2,6,7}[考场错解] D P C N Q={6,7}.Q C N P={1,2}.故选D.[专家把脉]未理解集合的意义.[对症下药] B ∵ ={1,3,5}.={3,5,7}.∴C N={1}. C N={7}.故选B.4.(典型例题)设A、B为两个集合,下列四个命题:①A B对任意x A,有x B;②A B⊂ A⊂B=ø;③A B ⊂ A B;④A B⊂存在x⊂A, 使得x⊂B.其中真命题的序号是_____.[考场错解]∵A B,即A不是B的子集,对于x ⊂A,有x⊂ B;A ⊂B=ø,故①②④正确.[专家把脉]对集合的概念理解不清.∵A B,即A不是B的子集,但是A,B可以有公共部分,即存在x⊂ A,使得x⊂ B.不是对任意x ⊂A,有x ⊂B,故④正确.“A B”是“任意x ⊂A,有x⊂B”的必要非充分条件.②同①.[对症下药]画出集合A,B的文氏图或举例A={1,2},B={2,3,4},故①、②均不成立,③A {1,2,3},B={1,2},∴A B但B⊂A,故也错.只有④正确,符合集合定义.故填④5.(典型例题Ⅰ)设A、B、I均为非空集合,且满足A⊂B I,则下列各式中错误的是 ( )A.(C I A)B=IB.(C I A) (C I B)=IC.A(C I B)=øD.(C I A)(C I B)= C I B[考场错解]因为集合A与B的补集的交集为A,B的交集的补集.故选D.[专家把脉]对集合A,B,I满足A B I的条件,即集合之间包含关系理解不清.[对症下药]如图是符合题意的韦恩图.从图中可观察A、C、D均正确,只有B不成立.或运用特例法,如A={1,2,3},B={1,2,3.4},I={1,2,3,4,5}.逐个检验只有B错误.专家会诊1.解答集合问题,首先要正确理解集合有关概念,特别是集合中元素的三要素;对于用描述法给出的集合{x|x P},要紧紧抓住竖线前面的代表元素x以及它所具有的性质P;要重视发挥图示法的作用,充分运用数形结合(数轴,坐标系,文氏图)或特例法解集合与集合的包含关系以及集合的运算问题,直观地解决问题.2.注意空集ø的特殊性,在解题中,若未能指明集合非空时,要考虑到空集的可能性,如A B,则有A=ø或Aø两种可能,此时应分类讨论.考场思维训练1 全集U=R,集合M={1,2,3,4},集合N=,则M(C U N)等于 ( )A.{4} B.{3,4}C.{2,3,4} D. {1,2,3,4}答案:B 解析:由N=C U N=2 设集合M={x|x=3m+1,m∈Z},N=y|y{=3n+2,n∈Z},若x0∈M,y0∈N,则x0y0与集合M,N的关系是( )A.x0y0∈M B.x0y0⊂M MMC.x0y0∈N D.x0y0⊂N答案:C 解析:∵x o⊂3 设M={x|x4a,a∈R},N={y|y=3x,x∈R},则 ( )A.M∩N=Ø B.M=NC. M⊂ND. M⊂N答案:B 解析:M=⊂4 已知集合A={0,2,3},B={x|x=ab,a、b∈A且a≠b},则B的子集的个数是 ( )A.4 B.8 C.16 D.15答案:解析:⊂它的子集的个数为22=4。
高中高考数学易错易混易忘题分类汇总及解析
高中高考数学易错易混易忘题分类汇总及解析高中高考数学易错易混易忘题分类汇总及解析第一部分高考函数考点易错题【易错点1】忽视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子集导致思维不全面。
例1.设,,若,求实数a组成的集合的子集有多少个?【易错点分析】此题由条件易知,由于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子集,但在解题中极易忽略这种特殊情况而造成求解满足条件的a值产生漏解现象。
【知识点归类点拔】(1)在应用条件A∪B=BA∩B=AAB时,要树立起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将集合A是空集Φ的情况优先进行讨论.(2)在解答集合问题时,要注意集合的性质“确定性、无序性、互异性”特别是互异性对集合元素的限制。
有时需要进行检验求解的结果是满足集合中元素的这个性质,此外,解题过程中要注意集合语言(数学语言)和自然语言之间的转化如:,,其中,若求r的取值范围。
将集合所表达的数学语言向自然语言进行转化就是:集合A表示以原点为圆心以2的半径的圆,集合B表示以(3,4)为圆心,以r 为半径的圆,当两圆无公共点即两圆相离或内含时,求半径r的取值范围。
思维马上就可利用两圆的位置关系来解答。
此外如不等式的解集等也要注意集合语言的应用。
【练1】已知集合、,若,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易错点2】求解函数值域或单调区间易忽视定义域优先的原则。
例2、已知,求的取值范围【易错点分析】此题学生很容易只是利用消元的思路将问题转化为关于x的函数最值求解,但极易忽略x、y满足这个条件中的两个变量的约束关系而造成定义域范围的扩大。
【知识点归类点拔】事实上我们可以从解析几何的角度来理解条件对x、y的限制,显然方程表示以(-2,0)为中心的椭圆,则易知-3≤x≤-1,。
此外本题还可通过三角换元转化为三角最值求解。
【练2】(05高考重庆卷)若动点(x,y)在曲线上变化,则的最大值为()(A)(B)(C)(D)【易错点3】求解函数的反函数易漏掉确定原函数的值域即反函数的定义域。
例3. 是R上的奇函数,(1)求a的值(2)求的反函数【易错点分析】求解已知函数的反函数时,易忽略求解反函数的定义域即原函数的值域而出错。
高考数学知识点易错题汇总
高考数学知识点易错题汇总高考是每个学生都要面对的重要考试,而数学作为其中的一门科目,往往是学生们心中的难题。
在高考数学中,有一些知识点常常让学生们感到头疼,不少同学在这些知识点上容易犯错。
本文将通过几个典型的数学知识点,总结一些高考易错题,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备考。
一、函数与方程1. 函数的定义域:易错点:不认真审题,未排除函数定义域中的奇点。
解析:在题目中,有时候会给出函数的表达式或图像,要求求取其定义域。
要注意,函数在定义时是有要求的,可能会有分母为零等情况,需要排除掉这些奇点。
2. 二次函数的最值:易错点:对二次函数的抛物线形状理解不透彻。
解析:求二次函数的最值,可以通过求导数或配方法得到。
注意,当二次函数系数开头是负数时,抛物线开口朝下,最值出现在抛物线的顶点。
二、概率与统计1. 条件概率的计算:易错点:未正确理解条件概率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解析:条件概率是指在已知某一事件发生的条件下,另一事件发生的概率。
计算条件概率时,要根据给定条件将样本空间缩小,再根据条件发生的样本数除以总样本数求得。
2. 抽样与抽样分布:易错点:对抽样方法和抽样分布的理解模糊。
解析:抽样是指根据一定的设计方案从总体中随机选取样本的过程。
常见的抽样方法有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等。
抽样分布是指样本统计量的分布情况,如样本均值的分布符合正态分布等。
三、数列与数列极限1. 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的计算:易错点:没有清晰掌握数列的规律,公式使用错误。
解析:数列通常是根据规律推算的,通过观察可以找到数列的递推关系。
通项公式是指通过递推关系求得数列各项的表达式。
前n项和是指数列的前n项连加的结果,可以通过把通项公式代入得到。
2. 数列极限的定义与计算:易错点:对数列收敛与发散的判断不准确,收敛性和极限值的计算错误。
解析:数列极限是指数列在无穷项时的趋势或取值,如果数列的极限存在,且有限,称该数列收敛。
计算数列的极限时,可以通过递推公式、通项公式和极限的四则运算性质等方法得到。
(完整版)高中数学易错题(含答案)
高中数学易错题一.选择题(共6小题)1.已知在△ABC中,∠ACB=90°,BC=4,AC=3,P是AB上一点,则点P到AC,BC的距离乘积的最大值是()A.2B.3C.4D.52.在△ABC中,边AB=,它所对的角为15°,则此三角形的外接圆直径为()A.缺条件,不能求出B.C.D.3.在△ABC中,边a,b,c分别为3、4、5,P为△ABC内任一点,点P到三边距离之和为d,则d的取值范围是()A.3<d<4 B.C.D.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ABC的顶点A(﹣6,0)和C(6,0),顶点B在双曲线的左支上,则等于()A.B.C.D.5.(2009•闸北区二模)过点A(1,﹣2),且与向量平行的直线的方程是()A.4x﹣3y﹣10=0 B.4x+3y+10=0 C.3x+4y+5=0 D.3x﹣4y+5=06.(2011•江西模拟)下面命题:①当x>0时,的最小值为2;②过定点P(2,3)的直线与两坐标轴围成的面积为13,这样的直线有四条;③将函数y=cos2x的图象向右平移个单位,可以得到函数y=sin(2x﹣)的图象;④已知△ABC,∠A=60°,a=4,则此三角形周长可以为12.其中正确的命题是()A.①②④B.②④C.②③D.③④二.填空题(共10小题)7.Rt△ABC中,AB为斜边,•=9,S△ABC=6,设P是△ABC(含边界)内一点,P到三边AB,BC,AC的距离分别为x,y,z,则x+y+z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8.(2011•武进区模拟)在△ABC中,,且△ABC的面积S=asinC,则a+c的值=_________.9.锐角三角形ABC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是a,b,c.边长a,b是方程的两个根,且,则c边的长是_________.10.已知在△ABC中,,M为BC边的中点,则|AM|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11.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分别在正三棱柱的三条侧棱上,已知正三棱柱的底面边长为2,则该三角形的斜边长为_________.12.三角形ABC中,若2,且b=2,一个内角为300,则△ABC的面积为_________.13.△ABC中,AB=AC,,则cosA的值是_________.14.(2010•湖南模拟)已知点P是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内一点,它到三边的距离分别为x、y、z,则x、y、z 所满足的关系式为_________.15.(2013•东莞二模)如图,已知△ABC内接于⊙O,点D在OC的延长线上,AD切⊙O于A,若∠ABC=30°,AC=2,则AD的长为_________.16.三角形ABC中,三个内角B,A,C成等差数列,∠B=30°,三角形面积为,则b=_________.三.解答题(共12小题)17.在△ABC中,AC=b,BC=a,a<b,D是△ABC内一点,且AD=a,∠ADB+∠C=π,问∠C为何值时,四边形ABCD的面积最大,并求出最大值.18.(2010•福建模拟)在△ABC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是a,b,c,.(1)求sinC;(2)若c=2,sinB=2sinA,求△ABC的面积.19.已知外接圆半径为6的△ABC的边长为a、b、c,角B、C和面积S满足条件:S=a2﹣(b﹣c)2和sinB+sinC=(a,b,c为角A,B,C所对的边)(1)求sinA;(2)求△ABC面积的最大值.20.(2010•东城区模拟)在△ABC中,A,B,C是三角形的三个内角,a,b,c是三个内角对应的三边,已知b2+c2﹣a2=bc.(1)求角A的大小;(2)若sin2B+sin2C=2sin2A,且a=1,求△ABC的面积.21.小迪身高1.6m,一天晚上回家走到两路灯之间,如图所示,他发现自己的身影的顶部正好在A路灯的底部,他又向前走了5m,又发现身影的顶部正好在B路灯的底部,已知两路灯之间的距离为10m,(两路灯的高度是一样的)求:(1)路灯的高度.(2)当小迪走到B路灯下,他在A路灯下的身影有多长?22.(2008•徐汇区二模)在△ABC中,已知.(1)求AB;(2)求△ABC的面积.23.在△ABC中,已知.(1)求出角C和A;(2)求△ABC的面积S;(3)将以上结果填入下表.C A S情况①情况②24.(2007•上海)通常用a、b、c表示△ABC的三个内角∠A、∠B、∠C所对边的边长,R表示△ABC外接圆半径.(1)如图所示,在以O为圆心,半径为2的⊙O中,BC和BA是⊙O的弦,其中BC=2,∠ABC=45°,求弦AB 的长;(2)在△ABC中,若∠C是钝角,求证:a2+b2<4R2;(3)给定三个正实数a、b、R,其中b≤a,问:a、b、R满足怎样的关系时,以a、b为边长,R为外接圆半径的△ABC 不存在,存在一个或两个(全等的三角形算作同一个)?在△ABC存在的情况下,用a、b、R表示c.25.(2010•郑州二模)在△ABC中,a、b、c分别是角A、B、C的对边,=(2b﹣c,cosC),=(a,cosA),且∥.(Ⅰ)求角A的大小;(Ⅱ)求2cos2B+sin(A﹣2B)的最小值.26.在△ABC中,A、B、C是三角形的内角,a、b、c是三内角对应的三边,已知,.(1)求∠A;(2)求△ABC的面积S.27.在△ABC中,a、b、c分别是角A、B、C的对边,且(2a+c)cosB+bcosC=0.(Ⅰ)求角B的值;(Ⅱ)若a+c=4,求△ABC面积S的最大值.28.已知△ABC的外接圆半径,a、b、C分别为∠A、∠B、∠C的对边,向量,,且.(1)求∠C的大小;(2)求△ABC面积的最大值.高中数学易错题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6小题)1.已知在△ABC中,∠ACB=90°,BC=4,AC=3,P是AB上一点,则点P到AC,BC的距离乘积的最大值是()A.2B.3C.4D.5考点:三角形中的几何计算.专题:计算题.分析:设点P到AC,BC的距离分别是x和y,最上方小三角形和最大的那个三角形相似,它们对应的边有此比例关系,进而求得x和y的关系式,进而表示出xy的表达式,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求得xy的最大值.解答:解:如图,设点P到AC,BC的距离分别是x和y,最上方小三角形和最大的那个三角形相似,它们对应的边有此比例关系,即=4,所以4x=12﹣3y,y=,求xy最大,也就是那个矩形面积最大.xy=x•=﹣•(x2﹣3x),∴当x=时,xy有最大值3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函数的几何计算.解题的关键是通过题意建立数学模型,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求得问题的答案.2.在△ABC中,边AB=,它所对的角为15°,则此三角形的外接圆直径为()A.缺条件,不能求出B.C.D.考点:三角形中的几何计算.专题:计算题.分析:直接利用正弦定理,两角差的正弦函数,即可求出三角形的外接圆的直径即可.解答:解:由正弦定理可知:====.故选D.点评:本题是基础题,考查三角形的外接圆的直径的求法,正弦定理与两角差的正弦函数的应用,考查计算能力.3.在△ABC中,边a,b,c分别为3、4、5,P为△ABC内任一点,点P到三边距离之和为d,则d的取值范围是()A.3<d<4 B.C.D.考点:三角形中的几何计算.专题:数形结合;转化思想.分析:画出图形,利用点到直线的距离之间的转化,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求出最小值与最大值.解答:解:由题意△ABC中,边a,b,c分别为3、4、5,P为△ABC内任一点,点P到三边距离之和为d,在图(1)中,d=CE+PE+PF>CD==,在图(2)中,d=CE+EP+FP<CE+EG<AC=4;∴d的取值范围是;故选D.点评:本题是中档题,考查不等式的应用,转化思想,数形结合,逻辑推理能力,注意,P为△ABC内任一点,不包含边界.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ABC的顶点A(﹣6,0)和C(6,0),顶点B在双曲线的左支上,则等于()A.B.C.D.考点:三角形中的几何计算.专题:计算题.分析:由题意可知双曲线的焦点坐标就是A,B,利用正弦定理以及双曲线的定义化简即可得到答案.解答:解:由题意可知双曲线的焦点坐标就是A,B,由双曲线的定义可知BC﹣AB=2a=10,c=6,===;故选D.点评:本题是基础题,考查双曲线的定义,正弦定理的应用,考查计算能力,常考题型.5.(2009•闸北区二模)过点A(1,﹣2),且与向量平行的直线的方程是()A.4x﹣3y﹣10=0 B.4x+3y+10=0 C.3x+4y+5=0 D.3x﹣4y+5=0考点:三角形中的几何计算.专题:计算题.分析:通过向量求出直线的斜率,利用点斜式方程求出最新的方程即可.解答:解:过点A(1,﹣2),且与向量平行的直线的斜率为﹣,所以所求直线的方程为:y+2=﹣(x﹣1),即:3x+4y+5=0.故选C.点评:本题是基础题,考查直线方程的求法,注意直线的方向向量与直线的斜率的关系,考查计算能力.6.(2011•江西模拟)下面命题:①当x>0时,的最小值为2;②过定点P(2,3)的直线与两坐标轴围成的面积为13,这样的直线有四条;③将函数y=cos2x的图象向右平移个单位,可以得到函数y=sin(2x﹣)的图象;④已知△ABC,∠A=60°,a=4,则此三角形周长可以为12.其中正确的命题是()A.①②④B.②④C.②③D.③④考点:三角形中的几何计算;恒过定点的直线.专题:应用题.分析:①由于基本不等式等号成立的条件不具备,故的最小值大于2,故①不正确.②设过定点P(2,3)的直线的方程,求出它与两坐标轴的交点,根据条件可得4k2+14k+9=0,或4k2﹣38k+9=0.而这两个方程的判别式都大于0,故每个方程都有两个解,故满足条件的直线有四条.③将函数y=cos2x的图象向右平移个单位,可以得到函数y﹣sin(2x﹣)的图象,故③不正确.④若△ABC中,∠A=60°,a=4,则此三角形周长可以为12,此时,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解答:解:①∵≥2=2,(当且仅当x=0时,等号成立),故当x>0时,的最小值大于2,故①不正确.②设过定点P(2,3)的直线的方程为y﹣3=k(x﹣2),它与两坐标轴的交点分别为(2﹣,0),(0,3﹣2k),根据直线与两坐标轴围成的面积为13=,化简可得4k2+14k+9=0,或4k2﹣38k+9=0.而这两个方程的判别式都大于0,故每个方程都有两个解,故满足条件的直线有四条,故②正确.③将函数y=cos2x的图象向右平移个单位,可以得到函数y=cos2(x﹣)=sin[﹣(2x﹣)]=sin()=﹣sin(2x﹣)的图象,故③不正确.④已知△ABC,∠A=60°,a=4,则此三角形周长可以为12,此时,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故④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基本不等式取等号的条件,过定点的直线,三角函数的图象变换,诱导公式的应用,检验基本不等式等号成立的条件,是解题的易错点.二.填空题(共10小题)7.Rt△ABC中,AB为斜边,•=9,S△ABC=6,设P是△ABC(含边界)内一点,P到三边AB,BC,AC的距离分别为x,y,z,则x+y+z的取值范围是[,4].考点:向量在几何中的应用;三角形中的几何计算.专题:综合题.分析:设三边分别为a,b,c,利用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结合向量条件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即可求出三边长.欲求x+y+z的取值范围,利用坐标法,将三角形ABC放置在直角坐标系中,通过点到直线的距离将求x+y+z的范围转化为,然后结合线性规划的思想方法求出范围即可.解答:解:△ABC为Rt△ABC,且∠C=90°,设三角形三内角A、B、C对应的三边分别为a,b,c,∵(1)÷(2),得,令a=4k,b=3k(k>0)则∴三边长分别为3,4,5.以C为坐标原点,射线CA为x轴正半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则A、B坐标为(3,0),(0,4),直线AB方程为4x+3y﹣12=0.设P点坐标为(m,n),则由P到三边AB、BC、AB的距离为x,y,z.可知,且,故,令d=m+2n,由线性规划知识可知,如图:当直线分别经过点A、O时,x+y+z取得最大、最小值.故0≤d≤8,故x+y+z的取值范围是.故答案为:[].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解三角形中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平面向量数量积的运算、简单线性规划思想方法的应用,综合性强,难度大,易出错.8.(2011•武进区模拟)在△ABC中,,且△ABC的面积S=asinC,则a+c的值=4.考点:二倍角的余弦;三角形中的几何计算.专题:计算题.分析:首先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出b的值,然后将所给的式子写成+=3进而得到acosC+ccosA+a+c=6,再根据在三角形中acosC+ccosA=b=2,即可求出答案.解答:解:∵S=absinC=asinC∴b=2∴acos2+ccos2=3∴+=3即a(cosC+1)+c(cosA+1)=6∴acosC+ccosA+a+c=6∵acosC+ccosA=b=2∴2+a+c=6∴a+c=4故答案为:4.点评:本题考查了二倍角的余弦以及三角形中的几何运算,解题的关键是巧妙的将所给的式子写成+=3的形式,属于中档题.9.锐角三角形ABC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是a,b,c.边长a,b是方程的两个根,且,则c边的长是.考点:三角形中的几何计算.专题:计算题.分析:先根据求得sin(A+B)的值,进而求得sinC的值,根据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求得cosC,根据韦达定理求得a+b和ab的值,进而求得a2+b2,最后利用余弦定理求得c的值.解答:解:∵,∴sin(A+B)=∴sinC=sin(π﹣A﹣B)=sin(A+B)=∴cosC==∵a,b是方程的两根∴a+b=2,ab=2,∴a2+b2=(a+b)2﹣2ab=8∴c===故答案为: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中的几何计算,余弦定理的应用,韦达定理的应用.考查了考生综合运用基础知识的能力.10.已知在△ABC中,,M为BC边的中点,则|AM|的取值范围是.考点:三角形中的几何计算;正弦定理.专题:计算题;解三角形.分析:构造以BC为正三角形的外接圆,如图满足,即可观察推出|AM|的取值范围.解答:解:构造以BC为正三角形的外接圆,如图,显然满足题意,由图可知红A处,|AM|值最大为,A与B(C)接近时|AM|最小,所以|AM|∈.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三角形中的几何计算,构造法的应用,也可以利用A的轨迹方程,两点减距离公式求解.11.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分别在正三棱柱的三条侧棱上,已知正三棱柱的底面边长为2,则该三角形的斜边长为2.考点:棱柱的结构特征;三角形中的几何计算.专题:计算题.分析:由于正三棱柱的底面ABC为等边三角形,我们把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DEF的三个顶点分别在正三棱柱的三条侧棱上,结合图形的对称性可得,该三角形的斜边EF上的中线DG的长等于底面三角形的高,从而得出等腰直角三角形DEF的中线长,最后得到该三角形的斜边长即可.解答:解: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DEF的三个顶点分别在正三棱柱的三条侧棱上,∠EDF=90°,已知正三棱柱的底面边长为AB=2,则该三角形的斜边EF上的中线DG=,∴斜边EF的长为2.故答案为:2.点评:本小题主要考查棱柱的结构特征、三角形中的几何计算等基础知识,考查空间想象力.属于基础题.12.三角形ABC中,若2,且b=2,一个内角为300,则△ABC的面积为1或.考点:三角形中的几何计算.专题:计算题.分析:先利用2,转化得到2acosB=c;再借助于余弦定理得a=b=2;再分∠A=30°以及∠C=30°两种情况分别求出对应的面积.解答:解:因为2,转化为边长和角所以有2acosB=c可得:cosB==⇒a2=b2⇒a=b=2.当∠A=30°=∠B时,∠C=120°,此时S△ABC=×2×2×sinC=;当∠C=30°时,∠A=∠B=75°,此时S△ABC=×2×2×sinC=1.故答案为:或1.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余弦定理的应用以及三角形中的几何计算.解决本题的关键在于利用2,转化得到2acosB=c;再借助于余弦定理得a=b=2.13.△ABC中,AB=AC,,则cosA的值是.考点:三角形中的几何计算.专题:计算题.分析:根据AB=AC可推断出B=C,进而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可知cosA=cos(π﹣2B)利用诱导公式和二倍角公式化简整理,把cosB的值代入即可.解答:解:∵AB=AC,∴B=C∴cosA=cos(π﹣2B)=cos2B=2cos2B﹣1=﹣1=﹣故答案为:﹣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中的几何计算,二倍角公式的应用.考查了学生综合运用三角函数基础知识的能力.14.(2010•湖南模拟)已知点P是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内一点,它到三边的距离分别为x、y、z,则x、y、z 所满足的关系式为x+y+z=3.考点:三角形中的几何计算.专题:计算题.分析:设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a,高为h将P与三角形的各顶点连接,进而分别表示出三角形三部分的面积,相加应等于总的面积建立等式求得x+y+z的值.解答:解:设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a,高为h将P与三角形的各顶点连接根据面积那么:ax+ay+az=ah所以x+y+z=h因为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2,所以高为h=3所以x.y.z所满足的关系是为:x+y+z=3故答案为:3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中的几何计算.考查了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转化和化归的思想.15.(2013•东莞二模)如图,已知△ABC内接于⊙O,点D在OC的延长线上,AD切⊙O于A,若∠ABC=30°,AC=2,则AD的长为.考点:三角形中的几何计算.专题:计算题.分析:根据已知可得△AOC是等边三角形,从而得到OA=AC=2,则可以利用勾股定理求得AD的长.解答:解:(2)∵OA=OC,∠AOC=60°,∴△AOC是等边三角形,∴OA=AC=2,∵∠OAD=90°,∠D=30°,∴AD=•AO=.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和圆有关的比例线段,考查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弦切角,本题在数据运算中主要应用含有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本题是一个基础题.16.三角形ABC中,三个内角B,A,C成等差数列,∠B=30°,三角形面积为,则b=.考点:三角形中的几何计算.专题:计算题.分析:先利用三个内角成等差数列求得A,根据,∠B=30°求得C,然后利用tan30°=表示出a,代入三角形面积公式求得b.解答:解:三角形ABC中,三个内角A,B,C成等差数列A+B+C=3A=180°∴∠A=60°∵∠A=30°,∴C=90S=ab=∵tan30°=∴a=∴b=故答案为: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几何计算.考查了学生基础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三.解答题(共12小题)17.在△ABC中,AC=b,BC=a,a<b,D是△ABC内一点,且AD=a,∠ADB+∠C=π,问∠C为何值时,四边形ABCD的面积最大,并求出最大值.考点:三角形中的几何计算.专题:计算题.分析:设出BD,利用余弦定理分别在△ABC,△ABD中表示出AB,进而建立等式求得b﹣x=2acosC代入四边形ABCD的面积表达式中,利用正弦函数的性质求得问题的答案.解答:解:设BD=x,则由余弦定理可知b2+a2﹣2abcosC=AB2=a2+x2+2axcosC∴b﹣x=2acosC.∵S=(absinC)﹣(axsinC)=a(b﹣x)sinC=a2•sin2C,∴当C=时,S有最大值.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几何计算.注意灵活利用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以及其变形公式.18.(2010•福建模拟)在△ABC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是a,b,c,.(1)求sinC;(2)若c=2,sinB=2sinA,求△ABC的面积.考点:三角形中的几何计算;二倍角的正弦.专题:计算题.分析:(1)利用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及三角形内角的范围可求;(2)利用正弦定理可知b=2a,再利用余弦定理,从而求出a、b的值,进而可求面积.解答:解:(1)由题意,,∴(2)由sinB=2sinA可知b=2a,又22=a2+b2﹣2abcosC,∴a=1,b=2,∴点评:此题考查学生灵活运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灵活运用正弦、余弦定理求值,是一道基础题题.19.已知外接圆半径为6的△ABC的边长为a、b、c,角B、C和面积S满足条件:S=a2﹣(b﹣c)2和sinB+sinC=(a,b,c为角A,B,C所对的边)(1)求sinA;(2)求△ABC面积的最大值.考点:三角形中的几何计算;正弦定理的应用;余弦定理的应用.专题:计算题;综合题.分析:(1)由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结合余弦定理求出的值,进而有sinA=.(2)利用,结合正弦定理,求出b+c的值,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和基本不等式求出面积的最大值.解答:解:(1)得进而有(2)∵,∴即所以故当b=c=8时,S最大=.点评:本题是中档题,考查三角函数的化简,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的应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以及基本不等式的应用,考查计算能力,逻辑推理能力.20.(2010•东城区模拟)在△ABC中,A,B,C是三角形的三个内角,a,b,c是三个内角对应的三边,已知b2+c2﹣a2=bc.(1)求角A的大小;(2)若sin2B+sin2C=2sin2A,且a=1,求△ABC的面积.考点:三角形中的几何计算;正弦定理.专题:计算题.分析:(1)利用余弦定理和题设等式求得cosA的值,进而求得A.(2)利用正弦定理把题设中的正弦转化成边的关系,进而求得bc的值,最后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求得答案.解答:解:(1)因为b2+c2﹣a2=2bccosA=bc所以所以(2)因为sin2B+sin2C=2sin2A所以b2+c2=2a2=2因为b2+c2﹣a2=bc所以bc=1所以=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的应用.注意挖掘题设中关于边,角问题的联系.21.小迪身高1.6m,一天晚上回家走到两路灯之间,如图所示,他发现自己的身影的顶部正好在A路灯的底部,他又向前走了5m,又发现身影的顶部正好在B路灯的底部,已知两路灯之间的距离为10m,(两路灯的高度是一样的)求:(1)路灯的高度.(2)当小迪走到B路灯下,他在A路灯下的身影有多长?考点:三角形中的几何计算.专题:综合题.分析:(1)由题意画出简图,设CN=x,则QD=5﹣x,路灯高BD为h,利用三角形相似建立方程解德;(2)由题意当小迪移到BD所在线上(设为DH),连接AH交地面于E,则DE长即为所求的影长,利用三角形相似建立方程求解即可.解答:解:如图所示,设A、B为两路灯,小迪从MN移到PQ,并设C、D分别为A、B灯的底部.由题中已知得MN=PQ=1.6m,NQ=5m,CD=10m(1)设CN=x,则QD=5﹣x,路灯高BD为h∵△CMN∽△CBD,即⇒又△PQD∽△ACD即⇒由①②式得x=2.5m,h=6.4m,即路灯高为6.4m.(2)当小迪移到BD所在线上(设为DH),连接AH交地面于E.则DE长即为所求的影长.∵△DEH∽△CEA⇒⇒解得DE=m,即他在A路灯下的身影长为m.点评:此题考查了学生理解题意的能力,还考查了利用三角形相似及方程思想求解变量及学生的计算能力.22.(2008•徐汇区二模)在△ABC中,已知.(1)求AB;(2)求△ABC的面积.考点:三角形中的几何计算.专题:计算题.分析:(1)求AB长,关键是求sinB,sinC,利用已知条件可求;(2)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故关键是求sinA的值,利用sinA=sin(B+C)=sinBcosC+cosBsinC可求解答:解:(1)设AB、BC、CA的长分别为c、a、b,,∴,∴.﹣﹣﹣﹣﹣﹣﹣﹣﹣﹣﹣﹣﹣﹣﹣﹣﹣﹣﹣(6分)(2)因为.∴sinA=sin(B+C)=sinBcosC+cosBsinC=﹣﹣﹣﹣﹣﹣﹣(12分)故所求面积﹣﹣﹣﹣﹣﹣﹣﹣﹣﹣﹣﹣﹣﹣﹣﹣﹣﹣﹣﹣﹣(14分)点评:本题的考点是三角形的几何计算,主要考查正弦定理得应用,考查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关键是正确记忆公式,合理化简.23.在△ABC中,已知.(1)求出角C和A;(2)求△ABC的面积S;(3)将以上结果填入下表.C A S情况①情况②考点:三角形中的几何计算.专题:计算题;分类讨论.分析:(1)先根据正弦定理以及大角对大边求出角C,再根据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即可求出角A.(2)分情况分别代入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即可得到答案;(3)直接根据前两问的结论填写即可.解答:解:(1)∵,…(2分)∵c>b,C>B,∴C=60°,此时A=90°,或者C=120°,此时A=30°…(2分)(2)∵S=bcsinA∴A=90°,S=bcsinA=;A=30°,S=bcsinA=.…(2分)(3)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形中的几何计算.解决本题的关键在于根据正弦定理以及大角对大边求出角C.24.(2007•上海)通常用a、b、c表示△ABC的三个内角∠A、∠B、∠C所对边的边长,R表示△ABC外接圆半径.(1)如图所示,在以O为圆心,半径为2的⊙O中,BC和BA是⊙O的弦,其中BC=2,∠ABC=45°,求弦AB 的长;(2)在△ABC中,若∠C是钝角,求证:a2+b2<4R2;(3)给定三个正实数a、b、R,其中b≤a,问:a、b、R满足怎样的关系时,以a、b为边长,R为外接圆半径的△ABC 不存在,存在一个或两个(全等的三角形算作同一个)?在△ABC存在的情况下,用a、b、R表示c.考点:三角形中的几何计算;解三角形.专题:计算题;数形结合.分析:(1)由正弦定理知===2R,根据题目中所给的条件,不难得出弦AB的长;(2)若∠C是钝角,故其余弦值小于0,由余弦定理得到a2+b2<c2<(2R)2,即可证得结果;(3)根据图形进行分类讨论判断三角形的形状与两边a,b的关系,以及与直径的大小的比较,分成三类讨论即可.解答:解:(1)在△ABC中,BC=2,∠ABC=45°===2R⇒b=2sinA=∵A为锐角∴A=30°,B=45°∴C=75°∴AB=2Rsin75°=4sin75°=;(2)∠C为钝角,∴cosC<0,且cosC≠1cosC=<0∴a2+b2<c2<(2R)2即a2+b2<4R2(8分)(3)a>2R或a=b=2R时,△ABC不存在当时,A=90,△ABC存在且只有一个∴c=当时,∠A=∠B且都是锐角sinA=sinB=时,△ABC存在且只有一个∴c=2RsinC=2Rsin2AC=当时,∠B总是锐角,∠A可以是钝角,可是锐角∴△ABC存在两个∠A<90°时,c=∠A>90°时,c=点评:本题考查三角形中的几何计算,综合考查了三角形形状的判断,解三角形,三角形的外接圆等知识,综合性很强,尤其是第三问需要根据a,b两边以及直径的大小比较确定三角形的形状.再在这种情况下求第三边的表达式,本解法主观性较强.难度较大.25.(2010•郑州二模)在△ABC中,a、b、c分别是角A、B、C的对边,=(2b﹣c,cosC),=(a,cosA),且∥.(Ⅰ)求角A的大小;(Ⅱ)求2cos2B+sin(A﹣2B)的最小值.考点:三角形中的几何计算.专题:计算题.分析:(Ⅰ)根据∥和两向量的坐标可求得,利用正弦定理把边转化成角的正弦,然后利用两角和公式化简整理求得cosA的值,进而求得A(Ⅱ)把A的值代入,利用两角和公式整理后,利用正弦函数的性质求得2cos2B+sin(A﹣2B)的最小值.解答:解:(Ⅰ)由得.由正弦定理得,.∴.∵A,B∈(0,π),∴sinB≠0,,∴.(Ⅱ)解:∵∴2cos2B+sin(A﹣2B)==,.2cos2B+sin(A﹣2B)的最小值为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中的几何计算,正弦定理的应用和两角和公式的化简求值.注意综合运用三角函数的基础公式,灵活解决三角形的计算问题.26.在△ABC中,A、B、C是三角形的内角,a、b、c是三内角对应的三边,已知,.(1)求∠A;(2)求△ABC的面积S.考点:正弦定理的应用;三角形中的几何计算.专题:计算题.分析:(1)由已知结合正弦与余弦定理=化简可求b,由余弦定理可得,cosA=代入可求cosA,及A(2)代入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可求解答:解:(1)∵∵∴=化简可得,b2﹣2b﹣8=0∴b=4由余弦定理可得,cosA==∴;(2)==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解三角形的基本工具:正弦定理与余弦定理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具备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27.在△ABC中,a、b、c分别是角A、B、C的对边,且(2a+c)cosB+bcosC=0.(Ⅰ)求角B的值;(Ⅱ)若a+c=4,求△ABC面积S的最大值.考点:三角函数中的恒等变换应用;三角形中的几何计算.专题:计算题.分析:(Ⅰ)利用正弦定理化简(2a+c)cosB+bcosC=0,得到三角形的角的关系,通过两角和与三角形的内角和,求出B的值;(Ⅱ)通过S=,利用B=以及a+c=4,推出△ABC面积S的表达式,通过平方法结合a的范围求出面积的最大值.解答:解(Ⅰ)由正弦定理得(2sinA+sinC)cosB+sinBcosC=0,即2sinAcosB+sinCcosB+cosCsinB=0得2sinACcosB+sin(C+B)=0,因为A+B+C=π,所以sin(B+C)=sinA,得2sinAcosB+sinA=0,因为sinA≠0,所以cosB=﹣,又B为三角形的内角,所以B=.(Ⅱ)因为S=,由B=及a+c=4得S===,又0<a<4,所以当a=2时,S取最大值…(3分)点评:本题是中档题,考查三角形面积的最值,三角形的边角关系,三角函数的公式的灵活应用,考查计算能力.28.已知△ABC的外接圆半径,a、b、C分别为∠A、∠B、∠C的对边,向量,,且.(1)求∠C的大小;(2)求△ABC面积的最大值.考点:三角函数的恒等变换及化简求值;三角形中的几何计算.专题:综合题.分析:(1)由,推出,利用坐标表示化简表达式,结合余弦定理求角C;(2)利用(1)中c2=a2+b2﹣ab,应用正弦定理和基本不等式,求三角形ABC的面积S的最大值.解答:解答:解:(1)∵∴且,由正弦定理得:化简得:c2=a2+b2﹣ab由余弦定理:c2=a2+b2﹣2abcosC∴,∵0<C<π,∴(2)∵a2+b2﹣ab=c2=(2RsinC)2=6,∴6=a2+b2﹣ab≥2ab﹣ab=ab(当且仅当a=b时取“=”),所以,.点评:本题考查数量积判断两个平面向量的垂直关系,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的应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中档题.。
高考题易错系列数学题解析
高考题易错系列数学题解析数学是高考中的一门重要科目,对于很多考生来说,数学题可能是最容易出错的题型之一。
在复习备考过程中,了解和掌握一些常见易错题的解法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针对一些高考数学易错题进行解析,帮助考生更好地应对。
1. 高考数学易错题解析一:导数与函数在高考数学中,导数与函数是一种常见的考点。
考生容易在计算导数时出错,或者在根据导数求函数的性质时出问题。
针对导数与函数的易错点,我们可以重点进行解析和讲解。
2. 高考数学易错题解析二:集合与概率集合与概率是高考数学中的另一个容易出错的考点。
考生在解集合相关的题目时,往往未能准确找到正确的交集、并集或补集;而在解概率问题时,容易将概率的计算方法弄混。
我们将针对这些易错点进行详细的解析与说明。
3. 高考数学易错题解析三:几何与三角几何与三角是高考数学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容易出错的考点之一。
在解几何相关的问题时,考生常常没有将题目中的条件完全用上,或者在计算过程中出现了计算错误。
而在解三角函数相关的题目时,常常会忽略角度的单位或者使用错误的公式。
我们将通过具体例题进行解析,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
4. 高考数学易错题解析四:函数方程与代数函数方程与代数是高考数学中的另一个重要考点,也是容易出错的地方。
考生在解函数方程时,常常会漏解或者解错,没有找到所有的解;而在解代数相关的题目时,常常会在运算过程中出现计算错误,导致最终答案错误。
我们将通过一些典型的函数方程与代数题目进行解析,帮助考生更好地应对这些难点。
5. 高考数学易错题解析五:数列与数论数列与数论是高考数学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容易出错的考点之一。
考生在解数列相关的题目时,常常会出现求和错误、项数判断错误等问题;而在解数论相关的题目时,常常会忽略一些定理或者公式的应用。
我们将通过一些典型的数列与数论题目进行解析,帮助考生更好地掌握解题方法。
通过对高考数学易错题的解析,我们希望能够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考点,减少出错的可能性。
数学经典易错题会诊与高考试题预测(含答案解析)6
经典易错题会诊与 高考试题预测(六)考点6 平面向量 经典易错题会诊命题角度1 向量及其运算 命题角度2 平面向量与三角、数列 命题角度3 平面向量与平面解析几何 命题角度4 解斜三角形 探究开放题预测预测角度1 向量与轨迹、直线、圆锥曲线等知识点结合 预测角度2 平面向量为背景的综合题 命题角度1 向量及其运算1 (典型例题)如图6-1,在 Rt △ABC 中,已知BC=a ,若长为 2a 的线段PQ 以点A 为中点,问PQ 与BC 的夹角θ取何值时BP .CQ 的值最大?并求出这个最大值.[考场错解],||)()(,,2BQ QP CB QP CB BQ BQ BQ CB BQ BQ CQ BP BQ CB CQ QP BQ BP ∙+∙+∙+=+∙+=∙∴+=+= 此后有的学生接着对上式进行变形,更多的不知怎样继续.[专家把脉] 此题是湖北省20典型例题)已知,|a|=2,|b|=3,a 与b 的夹角为45°,当向量a+λb 与λa+b 的夹角为锐角时,求实数A 的范围.[考场错解] 由已知a ·b=|a||b|·cos45°=3,∵a+λb 与λa+b 的夹角为锐角,∴(a+λb)·(λa+b)>0即λ|a|2+λ|b|2+(λ2+1)a ·b=0,∴2λ+9λ+ 3(λ2+1)>0,解得λ>6851168511--<+-λ或∴实数λ的范围是⎪⎪⎭⎫ ⎝⎛--∞-⋃⎪⎪⎭⎫ ⎝⎛+∞+-68511,,68511 [专家把脉] 解题时忽视了a+λb 与a λ+b 的夹角为0的情况,也就是(a+λb)·(λa+b)>0既包括了 a+λb 与λa+b 的夹角为锐角,也包括了a+λb 与λa+b 的夹角为0,而a+λb 与λa+b 的夹角为0不合题意. [对症下药] 由已知a ·b=|a|·|b|,|b|×cos45°=3.又a+λb 与λa+b 的夹角为锐角,∴(a+λb)·(λa+ b)>0,且a+λb ≠μ(λa+b)(其中μ k,μ>0)由(a+λb)· (λa+b)>0,得|a|2+λ|b|2+(λ2+1)a ·b>0即3λ2+11λ +3>0,解得λ>6851168511--<+-λ或.由a+λb ≠μ (λa+b),得μλ≠1,μ≠λ,即λ≠1,综上所述实数λ的取值范围是(-∞,6851168511+-⋃--,1)∪(1,+∞). 3.(典型例题)已知O 为△ABC 所在平面内一点且满足032=++OC OB OA ,则△AOB 与△AOC 的面积之比为 ( ) A .1 B.32.23C D .2[考场错解] OC OB O OC OB OA 2-=∴=++ ∴O 在BC 边上,且||2||OC OB = ,又△AOB 与△AOC 高相等,∴△AOB 与△AOC 的面积之比为2,∴选D .[专家把脉] 缺乏联想能力,将常用结论记错是本题错误的原因,实际上只有O 为△ABC 的重心的情况下,才有O OC OB OA =++ ,而本题无此已知条件. [对症下药] (1)如图6-3,在AB 上取一点D ,使OB OA OB OA OD AB D DB AD 3231212211,2|,|2||+=+++==∴=得的比分λ又由已知,,3231OC OD OB OA OC -=-=∴O 为CD 的中点,不妨设S △AOC =S ,则S △AOD =S(∵两者等底同高)∴,23|),|2||(,21S S BD AD S S AOB BOD =∆==∆ △AOB 的面积与△AOC 的面积之比为3:2,选B .(2)不妨设A(0,0),B(1,0),C(0,1),O(x,y),则由专家会诊向量的基本概念是向量的基础,学习时应注意对向量的夹角、模等概念的理解,不要把向量与实数胡乱类比;向量的运算包括两种形式:(1)向量式;(2)坐标式;在学习时不要过分偏重坐标式,有些题目用向量式来进行计算是比较方便的,那么对向量的加、减法法则、定比分点的向量式等内容就应重点学习,在应用时不要出错,解题时应善于将向量用一组基底来表示,要会应用向量共线的充要条件来解题.考场思维调练1 △ABC 内接于以O 为圆心,1为半径的圆,且.432O OC OB OA =++ (1)求||AB1. 答案:由已知得2OC OB OA 43-=+,所以62114121||2||)(||.41,1||||||,||16||912||4,||16)32(2222222222=+⨯-=+∙-=-=∴=∙∴====+∙+=+OA OA OB OB OA OB AB OB OA OC OB OA OC OB OB OA OA OC OB OA 即(2)求△ABC 的面积.答案:设∠AOB=θ,∠AOC=ϕ,∠BOC=γ,由OA ·OB =41,得cos θ=41,sin θ=415,S △AOB = 21|OA |·|OB |sinθ=21×1×1 ×815415=同理可求得cos ϕ=-1611,sin ϕ=15163,S △AOC =15323 .cos γ=-87,sinr=81,S △BOC =21×.1615815= 由于θ为锐角,ϕ,γ为钝角,所以OC 不可能在△AOB 内部,故△AOB 、△AOC 、△BOC 互不重叠∴S △ABC =S△AOB+ S △AOC +S △BOC =15329. 2 已知向量a=(1,1),b :(1,0),c 满足a ·c=0,且|a|=|c|,b ·c>0. (1)求向量c ;答案:设 =(m ,n),由a ·c=0,得m+n=0再由,|a|=|c|,得m 2+n 2=2,联立⎪⎩⎪⎨⎧=+=+222n m n m ,解得m=1,n= -1或m=-l ,n=1,又∵b ,c=(1,0)·(m ,n)=m>0. ∴m=1,n=-1,c=(1,-1).(2)若映射f:(x ,y)+(x ’,y ’)=xo+yc ,将(x ,y)看作点的坐标,问是否存在直线l ,使得l 上任一点在映射f 的作用下的点仍在直线l 上,若存在,求出直线l 的方程,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 xa+yc=y(1,1)+y(1,-1)=(x+y ,x-y),则f:(x ,y)→(x+y ,x-y).假设存在直线l 满足题意.当l 的斜率不存在时,没有符合条件的直线l;当l 的斜率存在时,设l :y=kx+m ,在l 上任取一点p(x 0,y 0),则p 在映射f 作用下的点Q(x 0+y 0,x 0-y 0),Q 也应在l 上,即x 0-y 0=k(x 0+y 0)+m 又(x 0,y 0)在l 上∴y 0=kx 0+m ,整理得(1-2k-k 2)x 0-(k+2)m=0,此式对于任意x 0恒成立.∴1-2k-k 2=0,(-k+2)m=0. 解得k=-1±2,m=0,综上所述,存在直线l :y=(-1±2)x 符合题意.3 已知A 、B 、C 三点共线,O 是该直线外一点,设OA =a ,,,c OC b OB ==且存在实数m ,使ma-3b+c O 成立.求点A 分 所成的比和m 的值.答案:解:设点A 分BC 所成比为λ,则BA =λAC ,所以OA -OB =λ(OC -OA ).即a-b=λ(c-d),则(1+λ)a-b-λc=0 (1)由已知条件得c=3b-ma 代人(1)得(1+λ)a-b-3λb+m λa=0,即(1+λ+m λ)a-(1+3λ)b=0 ∵OB OA 不共线,a 、b 不共线∴1+λ+m λ=0,1+3λ=0,解得λ=-31,m=2. ∴A 分BC 所成的比为-31,m=2.1.(典型例题)设函数f(x)=a ·b,其中a=(2cosx,1),b=(cosx,]3,3[,3ππ-∈x 且)求x;(2)若函数y=2sin2x的图像按向量c=(m,n)(|m|<2π)平移后得到函数y=f(x)的图像,求实数m 、n 之值.[考场错解](1)依题意,f(x)=2cos 2x+).32sin(212sin 3π++=x x由;3,332,323,33,23)32sin(,31)32sin(21ππππππππππ-=-=+∴≤+≤-∴≤≤--=+-=++x x x x x x 即得 (2)函数y=2sin2x 的图像按向量c=(m,n)平移后得到y=2sin2(x+m)-n 的图像,即y=f(x)的图像,由(1)得f(x)=2sin2(x+.1,12,2||,1)6-==∴<+n m m πππ[专家把脉]“化一”时出错,,1)32sin(21)62sin(212sin 32cos 2cos 2sin 3cos 22++++=++==+ππx x x x x x x 不是第(2)问在利用平移公式的时有错误.[对症下药](1)依题设,f(x)=,23)62sin(,31)62sin(21),62sin(212sin 3cos 22-=+-=++++=+πππx x x x x 得由 ;4.362,65622,33ππππππππ-=-=+∴≤+≤-∴≤≤-x x x x 即 (2)函数y=2sin2x 的图像按向量c=(m,n)平移后得到函数y=2sin2(x-m)+n 的图像,即函数y=f(x)的图像,由(1)得f(x)=2sin2(.1)12++πx.1,12,2||=-=∴<n m m ππ2.(典型例题)已知i,j 分别为x 轴,y 轴正方向上的单位向量,*).,2(2,5,1121N n n A A A A j OA j OA m n n n ∈≥===+- (1)求.)2(;87的坐标和求n n OB OA A A[考场错解](1)由已知有||21||,211111-+-+==n n n n n n n n A A A A A A A A 得 ).222(22222)1(23||||||||).0,29(,29292141||||||||)2(;161,161||,)21()21(||121144441211878732111+=∴+=∙-+=+++=--=-+++=+++===∴==∴--------+n OB n n B B B B OB OB OA OA A A A A OA OA A A A A A A A A n n n n n n n n nn n n n n n n n 得得[专家把脉]向量是一个既有方向又有大小的量,而错解中只研究大小而不管方向,把向量与实数混为一谈,出现了很多知识性的错误.[对症下药] (1) ,)21(4121,21,2216657687111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n n n n n n n ===∴=∴=-++-1n A .1614)21(,46871221j j A A j OA OA A A =∙=∴=-=又 ).12,12(,)12()12()22()1(33).29,0(.)29(2124,21,2121)1()2(1144412114132111++∴+++=+∙-++=++=-∴-=++++=+++=∴=∴==------+--+n n OB j n i n j i n j j B B OB OB OA j j j j j A A A A OA OA j A A j A A A A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的坐标是同理的坐标为知由3.(典型例题)在直角坐标平面中,已知点P 1(1,2),P 2(2,22),P 3(3,23)…,P n (n ,2n),其中n 是正整数,对平面上任一点A o ,记A 1为A o 关于点P 1的对称点,A 2为A 1,关于点P 2的对称点,…,A n 为A n-1关于点P n的对称点.(1)求向量2A A o 的坐标;(2)当点A o 在曲线C 上移动时.点A 2的轨迹是函数y=f(x)的图像,其中f(x)是以3为周期的周期函数,且当x ∈(0,3)时f(x)=lgx .求以曲线C 为图像的函数在(1,4)上的解析式; (3)对任意偶数n ,用n 表示向量n o A A 的坐标.[考场错解] 第(2)问,由(1)知2A A o =(2,4),依题意,将曲线C 按向量(2,4)平移得到y=f(x)的图像. ∴y=g(x)=f(x-2)+4.[专家把脉] 平移公式用错,应该为y=g(x)=f(x+2)-4.[对症下药] (1)设点A o (x ,y),A o 关于点P 1的对称点A 1的坐标为A 1(2-x ,4-y),A 1关于点P 2的对称点 A 2的坐标为A 2(2+x ,4+y ),所以,2A A o ={2,4}.(2)∵2A A o ={2,4},∴f(x)的图像由曲线C 向右平移2个单位,再向上平移4个单位得到. 因此,曲线C 是函数y=g(x)的图像,其中g(x)是以 3为周期的周期函数,且当x ∈(-2,1)时,g(x)=1g(x+2)-4,于是,当x ∈(1,4)时,g(x)=1g(x-1)-4.{}{}{}.3)12(4,3)12(2,22)2,12,12,1(2)(2,22)3(1314321122222422⎪⎭⎪⎬⎫⎪⎩⎪⎨⎧-=⎪⎭⎪⎬⎫⎪⎩⎪⎨⎧-=+++=+++==+++=-----n n n n n n O k k k nn O n O n n P P P P P P A A k P P A A A A A A A A A A 得由于 专家会诊向量与三角函数、数列综合的题目,实际上是以向量为载体考查三角函数、数列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利用向量的数量积等知识将问题转化为三角函数、数列的问题,转化时不要把向量与实数搞混淆,一般来说向量与三角函数结合的题目难度不大,向量与数列结合的题目,综合性强、能力要求较高.考场思维调练1 已知平面向量a=(3,-1),b=)23,21(,c=a+(sin2a-2cosa)b ,d=(a 2sin 412)a+(cosa)b ,a ∈(o ,2π),若c ⊥d ,求cosa . 答案:解析:由已知得a ·b=0,|a|2=a 2=4,|b|2=b 2=1,因为c ⊥d ,∴c ·d=0,即[a+(sin2λ-cos α)·b]. [(41sin 22α)a+(cos α)b]=0,得sin 22α+sin2α,cos α-2cos 2α=0, 即(sin2α+2cos α)(sin2α-cos α)=0, ∵α∈(0,2π),∴sin2α+cos α>0,∴sin2α=cos α,由于cos α>0,得sina=21 ,则cos α=23. 2设向量a=(cos23°,cos67°).b=(cos68°,cos22°),c =a+tb(t ∈R),求|c|的最小值.答案:解:|a|=167cos 23cos 22=+ =1, |b|=122cos 68cos 22=+ =1a ·b=cos23°cos68°+cos67°cos22°=cos23°cos68°+sin23°sin68°=cos(23°-68°)=22. ∴|c|2=(a+tb)2=|a|2+t 2|b|2+2ta ·b=t 2+1+2t ≥21. ∴|c|的最小值为22,此时t=-223 已知向量a=(2,2),向量b 与a 的夹角为43,且a ·b=-2. (1)求向量b;答案:设b=(x ,y),∵a ·b=-2,∴2x+2y=-2,即x+y=-1,(1),又∵a 与b 的夹角为43π,∴|b|=π43cos ||∙∙a b a =1,∴x 2+y 2=1 (2),联立(1)、(2)得x=-1,y=0或x=0,y=-1, ∴b=(-1,0)或b=(0,-1).(2)若t=(1,0)且b ⊥t ,c=(cosA ,2cos22c ),其中A 、C 是△ABC 的内角,若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依次成等差列,试求,|b+c|的取值范围.答案:由题意得B=3π,A+C=32π,b ⊥t ,t=(1,0),∴b=(0,-1),b+C=(cosA ,cosC),|b+C|2=cos2A+cos 2c=1+21(cos2A+cos2C)1+21cos2A+cos2(32π-A))=1+21cos(2A+3π),∵0∠A<32π,∴3π∠2A+ππ353<,∴-1≤cos(2A+3π)<21,∴|b+c|2∈[45,21 ],∴|b+c|∈[25,22] 命题角度3平面向量与平面解析几何1.(典型例题)已知椭圆的中心在原点,离心率为21,一个焦点F(-m ,0)(m 是大于0的常数.) (1)求椭圆的方程;(2)设Q 是椭圆上的一点,且过点F 、 Q 的直线l 与y 轴交于点M ,若||2||QF MQ =,求直线l 的斜率. [考场错解] 第(2)问:设Q(xo ,yo),直线J 的方程为 y=k(x+m),则点M(0,km),由已知得F 、Q 、M 三点共线,且 ||2||QF MQ =,∴||2||QF MQ =由于F(-m ,0), M(0,km),由定比分点坐标公式,得x Q =62,12791,134,31,3222222±==+∴=+=-k k my m x Q km y m Q 解得上在椭圆又[专家把脉] 缺乏分类讨论的思想,没有考虑图形的多样性,将||2||QF MQ =进行转化时出现错误,依题意||2||QF MQ =应转化为QF MQ 2±=再分类求解k . [对症下药] (1)设所求椭圆方程为=+2222b y a x 1 (a>b>O).由已知得c=m ,.3,2,21m b m a a c ==∴= 故所求的椭圆方程是.1342222=+m y m x(2)设Q(x Q ,y Q ),直线l 的方程为y=k(x+m),则点M(0,km),∵M 、Q 、F 三点共线,||2||QF MQ =,∴QF MQ 2=.当QF MQ 2=时,由于F(-m ,0),M(0,km),由定比分点坐标公式,得,31,32km y m x Q Q =-=又Q 在椭圆;62,12791,13422222±==+∴=+k k m y m x 解得有上同理当.0,131,2222==+-=k mm k QF MQ 解得有时故直线l 的斜率是0, .62±2.(典型例题)如图6—4,梯形ABCD 的底边AB 在y 轴上,原点O 为AB 的中点,|AB|=.3242||,324-=CD AC ⊥BD ,M 为CD 的中点. (1)求点M 的轨迹方程;(2)过M 作AB 的垂线,垂足为N ,若存在常数λo ,使PN MP o λ=,且P 点到A 、B 的距离和为定值,求点P 的轨迹C 的方程.[考场错解] 第(2)问:设P(x ,y),M(x o ,y o ),则N(0,y o ) PN MP y y x PN y y x x MP o o o o λ=--=--=∴又),,(),,( ∴x-x o =-λo x,y-y o =λo (y o -y),∴λo =-1.[专家把脉] 对PN MP o λ=分析不够,匆忙设坐标进行坐标运算,实际上M 、N 、P 三点共线,它们的纵坐标是相等的,导致后面求出λo=-1是错误的. [对症下药] (1)解法1:设M(x ,y),则C(x ,-1+,0),3221,(),322=∙⊥+-+BD AC BD AC y x D y 得由 即(x ,y-1)·(x ,y+1)=0,得x 2+y 2=1,又x ≠0, ∴M 的轨迹方程是:x 2+y 2=1(x ≠0)解法2:设AC 与BD 交于E ,连结EM 、EO ,∵AC+BD ,∴∠CED=∠AEB=90°,又M 、O 分别为CD , AB 的中点,∴||21|||,|21||AB EO CD OM ==,又E 为分别以AB 、CD 为直径的圆的切点,∴O 、C 、M 三点共线,∴ |OM|=|OE|+|AB|=1,∴M 在以原点为圆心1为半径的圆上,轨迹方程为x 2+y 2=1(x ≠0).(2)设P(x ,y),则由已知可设M(xo ,y),N(0,y),又由 MP=λo PN 得(x-x o ,0)=λo (-x ,0),∴x o =(1+λo )x ,又 M 在x 2+y 2=1(x ≠0)上,∴P 的轨迹方程为(1+λo )2x 2+ y 2=1(x ≠0),又P 到A 、B 的距离之和为定值,∴P 的轨迹为经A ,BP 为焦点的椭圆,∴+=+-1(,98)1(112得O λλo )2=9,∴P 轨迹E 的方程为9x 2+y 2=1(x ≠O).3.(典型例题)如图6—5,ABCD 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纸片,以某动直线l 为折痕将正方形在其下方的部分向上翻折,使得每次翻折后点。
最新精编高中高考数学经典易错题和高考试题预测4和答案
经典易错题和高考试题预测(四)考点4 数列经典易错题会诊命题角度1 数列的概念命题角度2 等差数列命题角度3 等比数列命题角度4 等差与等比数列的综合命题角度5 数列与解析几何、函数、不等式的综合命题角度6 数列的应用探究开放题预测预测角度1 数列的概念预测角度2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预测角度3 数列的通项与前n项和预测角度4 递推数列与不等式的证明预测角度5 有关数列的综合性问题预测角度6 数列的实际应用预测角度7 数列与图形经典易错题会诊命题角度 1 数列的概念1.(典型例题)已知数列{a n }满足a 1=1,a n =a 1+2a 2+3a 3+…+(n-1)a n-1,(n ≥2),则{a n }的通项a n =_________.[考场错解] ∵a n =a 1+2a 2+3a 3+…+(n-1)a n-1,∴a n-1=a 1+2a 2+3a 3+…+(n-2)a n-2,两式相减得a n -a n-1=(n-1)a n-1,∴a n =na n-1.由此类推: a n-1=(n-1)a n-2,…a 2=2a 1,由叠乘法可得a n =2!n[专家把脉] 在求数列的通项公式时向前递推一项时应考虑n 的范围.当n=1时,a 1=21与已知a 1=1,矛盾.[对症下药] ∵n ≥2时,a n =a 1+2a 2+3a 3+…+(n-1)a n-1① 当n ≥3时,a n-1=a 1+2a 2+3a 3+…+(n-2)·a n-2② ①-②得 a n -a n-1=(n-1)·a n-1∴当n ≥3时,1-n na a =n ,∵a n =1-n n a a ·21--n n a a ·...·22334a a a a a ∙∙=n·…·4·3×a 2=2!n a 2,∵a 2=a 1=1∴当n ≥2时,a n =2!n . 当n=1时,a 1=1故a n =⎪⎪⎩⎪⎪⎨⎧≥=).2(2!)1(1n n n2.(典型例题)设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S n =2)13(1-n a (对于所有n ≥1),且a 4=54,则a 1的数值是________. [考场错解]∵S n =2)13(1-n a =31)31(1--n a ,∴此数列是等比数列,首项是a 1,公比是3,由a 4=a 1·34-1, ∴a 1=2.[专家把脉] 此题不知数列{a n }的类型,并不能套用等比数列的公式.而答案一致是巧合.[对症下药]∵a 4=S 4-S 3=21a (34-1)-21a (33-1)=54,解得a 1=2.3.(典型例题)已知数列{a n }满足a 1=1,a n =3n-1+a n-1(n ≥2). (1)求a 2,a 3;(2)求通项a n 的表达式.[考场错解] (1)∵a 1=1,∴a 2=3+1=4,a 3=32+4=13. (2)由已知a n =3n-1+a n-1,即a n -a n-1=3n-1即a n 成等差数列,公差d=3n-1.故a n =1+(n-1)·3n-1.[专家把脉] (2)问中a n -a n-1=3n-1,3n-1不是常数,它是一个变量,故不符合等差数列的定义.[对症下药] (1)∵a 1=1,∴a 2=4,a 3=32+4=13.(2)由已知a n -a n-1=3n-1,故a n =(a n -a n-1)+(a n-1-a n-2)+…+(a 2-a 1)+a 1=3n-1+3n-2+…+3+1=213-n. 4.(典型例题Ⅲ)等差数列{a n }中,a 1+a 2+a 3=-24,a 18+a 19+a 20=78,则此数列前20项和等于 ( )A.160 B .180 C. 200 D .220[考场错解] 由通项公式a n =a 1+(n+1)d.将a 2,a 3,a 18,a 19,a 20都表示成a 1和d.求a 1、d ,再利用等差数列求和,选C .[专家把脉] 此方法同样可求得解.但解法大繁,花费时间多,计算量大故而出错,应运用数列的性质求解就简易得多.[对症下药] B 由公式m+n=2P ⇒a m +a n =2ap?(只适用等差数列)即可求解.由a 1+a 2+a 3=-24,可得:3a 2=-24 由a 18+a 19+a 20=78,可得:3a 19=78 即 a 2=-8,a 19=26又∵S 20=2)(20201a a +=10(a 2+a 19)=1802.(典型例题)若{a n }是等差数列,首项a 1>0,a 2003+a 2004>0,a 2003·a 2004<0,则使前n 项和S n >0成立的最大自然数n 是 ( ) A.4005 B .4006 C.4007 D.4008[考场错解] ∵a 2004+a 2003>0,即2a 1+2002d+2003d>0,(a 1+2002d)(a 1+2003d)<0,要使S n >0.即使na 1+2)1(-n n d >0.这样很难求出a 1,d.从而求出最大的自然数 n.故而判断a 2003>0,a 2004<0,所以前2003项为正,从第2004项起为负,由等差数列的n 项和的对称性使S n >0.故而取n=4005使S n >0.[专家把脉] 此题运用等差数列前n 项的性质及图象中应注意.a 2003>0,a 2004<0. 且忽视了这两项的大小.[对症下药] B ∵a 1>0,a 2003+a 2004>0,a 2003·a 2004<0,且{a n }为等差数列 ∴{a n }表示首项为正数,公差为负数的单调递减等差数列,且a 2003是绝对值最小的正数,a 2004是绝对值最大的负数(第一个负数),且|a 2003|>|a 2004|∴在等差数列{a n }中,a 2003+a 2004=a 1+a 4006>0,S 4006=2)(400640061a a +>0 ∴使S n >0成立的最大自然数n是4006.3.(典型例题)设无穷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 (Ⅰ)若首项a 1=23,公差d=1,求满足S k2=(S k )2的正整数k;(Ⅱ)求所有的无穷等差数列{a n };使得对于一切正整数中k 都有S k2=(S k )2成立.[考场错解] (1)当a 1=23,d=1时,S n =21n 2+n ,由S k2=(S k )2得21k 4+k2=2221⎪⎭⎫ ⎝⎛+k k ,即k=0或k=4. ∴k ≠0.故k=4.(Ⅱ)由对一切正整数k 都有S k2=(S k )2成立. 即k 2a 1+2)1(22-k k d=(ka 1+d k k 2)1(-)2即(a 1-21a )k 2-adk 2(k-1)+2d k 2(k 2-1)-42d k 2(k-1)2=0对—切正整数k 恒成立. 故⎪⎪⎩⎪⎪⎨⎧===-0,0,01211d d a a a 求得a 1=0或1,d=0 ∴等差数列a n ={0,0,0,…},或a n ={1,1,1,…}.[专家把脉] (Ⅱ)中解法定对一切正整数k 都成立.而不是一切实数.故而考虑取k 的特值也均成立.[对症下药] (Ⅰ)当a 1=23,d=1时,S n =na 1+.212)1(232)1(2n n n n n d n n +=-+=-由Sk 2=(S k )2,得21k 4+k 2=(21k 2+k)2,即k3)141(-k =0.又k ≠0,所以k=4.(Ⅱ)设数列{a n }的公差为d ,则在S k2=(S k )2中分别取k=1,2,得⎪⎩⎪⎨⎧⨯+=⨯⨯=⎪⎩⎪⎨⎧==)2.()2122(2344)1(,.)(,)(211211224211d a d a a a S S S S 即 由(1)得a 1=0或a 1=1. 当a 1=0时,代入(2)得d=0或d=6.若a 1=0,d=0,则a n =0,s n =0,从而S k2=(S k )2成立;若a 1=0,d=6,则a n =6(n-1),由S 3=18,(S 3)2=324,S 9=216知S 9≠(S 3)2,故所得数列不符合题意.当a 1=1时,代入(2)得 4+6b=(2+d)2解得d=0或d=2.若a 1=1,d=0,则a n =1,S n =n,从而S k2=(S k )2成立;若a 1=1,d=2,则a n =2n-1,S n =1+3+…+(2n-1)=n 2,从而S k2=(S k )2成立.综上,共有3个满足条件的无穷等差数列:①{a n }:a n =0,即0,0,0,…;②{a n }:a n =1,即1,1,1,…;③{a n }:a n =2n-1,即1,3,5,….4.(典型例题)已知数列{a n }的各项都是正数,且满足:a 0=1,a n+1=21a n ·(4-a n ),n ∈N.(1)证明a n <a n+1<2,n ∈N. (2)求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a n .[考场错解]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1)1°当n=1时,a 0=1,a 1=21a 0(4-a 0)=23,∴a 0<a 1<2,命题正确. 2°假设n=k时有a k-1<a k < 2.则n=k+1时,a k -a k+1=21a k-1(4-a k-1)-21a k (4-a k )=2(a k-1-a k )-21(a k-1-a k )(a k-1+a k )=21(a k-1-a k )(4-a k-1-a k ).而a k-1-a k <0. 4-a k-1-a k >0,∴a k -a k-1<0.又a k-1=21a k (4-a k )=21[4-(a k -2)2]<2.∴n=k+1时命题正确.由1°、2°知,对一切n ∈N 时有a n <a n+1<2.(2)a n+1=21a n (4-a n )=21[-(a n -2)2+4].∴2(a n+1-2)=-(a n -2)2∴a n+1-2=21(a n -2)2令b n =a n -2,∴b n =-(21)1+2+…+2n-1·n b 21又∵b 1=a 1-2=-21.∴b n =-(21)2n+2n-1.即a n =2-(21)2n+2n-1.[专家把脉] 在(Ⅱ)问中求b n 的通项时,运用叠代法.最后到b 0而不是b 1. [对症下药](Ⅰ)同上,方法二:用数学归纳法证明:1°当n=1时,a 0=1,a 1=21a 0(4-a 0)=23,∴0<a 0<a 1<2;2°假设n=k 时有a k-1<a k <2成立,令f(x)=21x(4-x),f(x)在[0,2]上单调递增,所以由假设有:f(a k-1)<f(a k )<f(2),即21a k-1(4-a k-1)<21a k (4-a k )21×2(4-2),也即当x=k+1时 a k <a k+1<2成立,所以对一切n ∈N,有a k <a k+1<2(2)下面来求数列的通项:a n+1=21a n (4-a n )=21[-(a n -2)2+4],所以2(a n+1-2)=-(a n -2)2令b n =a n -2,则b n =-2121-n b =-21(-2122-n b )2=-21·(21)2221-n b …=-(21)1+2+…+2n-1b 2n ,又b n =-1,所以b n =-(21)2n-1,即a n =2+b n =2-(21)2n-1 专家会诊1.要善于运用等差数列的性质:“若m+n=p+q,则a m +a n =a p +a q ”;等差数列前n 项和符合二次函数特征.借助二次函数性质进 行数形结合法解等差数列问题.2.会运用一般与特殊的逻辑思维,利用满足条件的特值求相关参数的值,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考场思维训练1 在等差数列{a n }中,若a 4+a 6+a 8+a 10+a 12=120,则a 9-31a 11的值为 ( )A.14B.15C.16D.17 答案: C 分析:略。
数学经典易错题会诊与高考试题预测15.pptx
[专家把脉] 上面解答错误原因是导数公式不熟悉,认为(2x+1)’=2x+1.正确的是(2x+1) ’=2,
所以 x=1 时的导数是 2,不是 3。
[3对.(症典型下例药题] )选已A 知∵ff((3x))==2(fx’-(13))3=+-32(,x-则1)lfim’(x2)x=33(fx(-x1) )的2+值3,为当
[对症下药] (1)f’(x)=3ax2+2bx-3,依题意 f’(1)=f’(-1)=0
即
3a 3a
2b 3 2b 3
0 0
解得
a=1,b=0
∴f(x)=x3+3x,f’(x)=3x2-3=0.解得 x=±1.
学海无 涯
经典易错题会诊与 2012 届高考试题
预测(十五)
考点 15
导数及其应用
► 导数的概念与运算 ► 导数几何意义的运用 ► 导数的应用 ► 利用导数的几何意义 ► 利用导数探讨函数的单调性 ►利用导数求函数的极值勤最值 经典易错题会诊
命题角度 1
导数的概念与运算
1.(典型例题)设 f0(x)=sinx,f1(x)=f ’0(x),f2(x)=f ’1(x),…,fn+1(x)=f’n(x),n∈N,则 f2005(x)
考场错解] (1)f’(x)=3ax2+2bx-3.依题意 f’(1)=f’(-1)=0.
即
3a 3a
2b 2b
3 3
0 0
解得:a=1,b=0.
∴f(x)=x3-3x,f’(x)=3x2-3=3(x-1)(x+1)令 f’(x)=0.得 x=±1.
若 x∈(-∞,-1) ∪(1,+ ∞)时,f’(x)>0 故 f(x)在(- ∞,-1)和(1,+ ∞)上都是增函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15导数及其应用 ►导数的概念与运算 ►导数几何意义的运用 ►导数的应用 ►利用导数的几何意义 ►利用导数探讨函数的单调性 ►利用导数求函数的极值勤最值 经典易错题会诊 命题角度 1导数的概念与运算 1.(典型例题)设f 0(x)=sinx,f 1(x)=f’0(x),f 2(x)=f’1(x),…,f n+1(x)=f’n (x),n ∈N,则f 2005(x) ( ) A.sinx B.-sinx C.cosx D.-cosx [考场错解] 选A [专家把脉] 由f’1(x)=f’0(x)=(sinx)’=cosx,f2(x)=(cosx)’=-sinx,f3(x)=(-sinx)’=-cosx,f4(x)=(-cosx)’=sinx,…,f2005(x)=f’2004(x)=…=f0(x0=sinx 前面解答思路是正确的,但在归纳时发生了错误。
因f4(x)=f0(x)=f8(x0=…=f2004(x),所以f2005(x)=f1(x)=cosx. [对症下药] 选C 2.(典型例题)已知函数f(x)在x=1处的导数为3,f (x )的解析式可能为 ( ) A .f (x )=(x-1)3+32(x-1) B .f(x)=2x+1 C .f()=2(x-1)2 D .f(x)-x+3 [考场错解] 选B ∵f(x)=2x+1,∴f ’(x)=(2x+1)’=2x+1|x=1=3. [专家把脉] 上面解答错误原因是导数公式不熟悉,认为(2x+1)’=2x+1.正确的是(2x+1)’=2,所以x=1时的导数是2,不是3。
[对症下药] 选A ∵f(x)=(x-1)3+3(x-1)f ’(x)=3(x-1)2+3,当 x=1时,f ’(1)=3 3.(典型例题) 已知f(3)=2f ’(3)=-2,则3)(32lim3--→x x f x x 的值为 ( )A .-4B .0C .8D .不存在 [考场错解] 选D ∵x →3,x-3→0 ∴3)(32lim3--→x x f x x 不存在。
[专家把脉] 限不存在是错误的,事实上,求0型的极限要通过将式子变形的可求的。
[对诊下药] 选C3)(32lim3--→x x f x x =326)]3()([3lim 3-+---→x xf x f x=32]3)3()(32[lim 3-=---→x f x f x .8)2(32)3('32]3)3()([lim 3=-⨯-=-=--→f x f x f x4.(05,全国卷)已知函数f(x)=e -x(cosx+sinx),将满足f ’(x)=0的所有正数x 从小到大排成数列;(2)记S n 是数列{x n f(x n )}的前项和。
求∞→n limnS S S n+++ 21[考场错解] ∵f ’(x)=e-x(cosx+sinx)’+(e-x)’(cosx+sinx)=e-x(-sinx+cosx)+e-x(cosx+sinx)=2e -xcosx令f ’(x)=0,x=n π+2π(n=1,2,3,…)从而x n =n π+2π。
f(x n )=e-( n π+2π)(-1)n²)()(1n n x f x f +=-e 2π-. ∴数列{f(x n )}是公比为q=-e -π的等比数列。
[专家把脉] 上面解答求导过程中出现了错误,即(e-x )’=e-x 是错误的,由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知(e-x )’=e -x (-x)’=-e -x才是正确的。
[对诊下药](1)证明:f ’(x)=(e-x)’(cos+sinx)+e -x (cosx+sinx)’=-e -x (cosx+sinx)+e -x (-sinx+cos)=-2e -xsinx.令f ’(x)=0得-2e -xsinx=0,解出x=n π,(n 为整数,从而x n =n π(n=1,2,3,…),f(x n )=(-1)ne-n ππ-+-=e x f x f n n )()(1,所以数列|f(xn)|是公比q=-e -π的等比数列,且首项f(x 1)=-e -π(2)S n =x 1f(x 1)+x 2f(x 2)+…+x n f(x n )=nq(1+2q+…+nq n-1) aS n =πq(q+2q 2+…+nq n)=πq(q q n --11-nq n )从而S n =q q -1π(qq n --11-nq n) 2232221)1()1()1(2)1(q q q q n q q q n S S S n nn -+----=++++πππ∵|q|=e -π<1 ∴∞→n lim q n =0,∴∞→n lim2221)1()1(ππππe e q q n Sn S S +--=+++专家会诊1.理解导数的概念时应注意导数定义的另一种形式:设函数f(x)在x=a 处可导,则)(')()(lima f ax a f x f n =--∞→ 的运用。
2.复合函数的求导,关键是搞清复合关系,求导应从外层到内层进行,注意不要遗漏3.求导数时,先化简再求导是运算的基本方法,一般地,分式函数求导,先看是否化为整式函数或较简单的分式函数;对数函数求导先化为和或差形式;多项式的积的求导,先展开再求导等等。
考场思维训练1 函数f(x)=x3+ax2+3x-9.已在f(x)在x=-3时取得极值,则a= ( ) A.2 B.3 C.4 D.5答案: D 解析:∵f ′(x)=3x 2+2ax+3.令f ′(x)=0.即3x 2+2ax+3=0有一根x=-3, ∴3(-3)2-6a+3=0,得a=5.2 函数f(x)=x3-8x,则函数f(x)在点x=2处的变化率是 ( ) A .2 B .-2 C .4 D .-4答案: C 解析:∵f ′(x)=3x 2-8. ∴x=2时的变化率是f ′(2)=3³22-8=4. 3 满足f(x)=f’(x)的函数是 ( ) A .f(x)=1-x B .f(x)=x C .f(x)=0 D .f(x)=1答案: C 解析:f(x)=0,0′=0, ∴f(x)=f ′(x). 4 已知f(x)=ln|2x|, 则f’(x)= ( )A.x 1B. x21 C.||1x D. |2|1x答案: A 解析:当x>0时,f(x)=ln(2x), ∴f ′(x)=c ∴f ′(x)= xx 1)2(21=-∙-. 5已知函数f(x)=ln(x-2)-)0(22≠a a ax 为常数且(1)求导数f’(x) 答案: f ′(x)=).2(21>∙--x axx (2)解不等式:f’(x)>0 答案:令f ′(x)=).2(021>>--x axx 即.440202022a a x x a x x x +=∆=-+⎪⎩⎪⎨⎧>-+>的(i )当a ≤-1时,x 2+2x-a>恒成立,∴x>2.(ii)当a>-1时,02,02>-+>∆a x x 的解集为{x|x>1111-+-<-+a x a 或} ∴当-1<a ≤8时,.2,211>∴≤-+x a 当a>8时,11-+a >2, ∴x>11-+a .综合得,当a ≤8时,f ′(x)>0的解集为(2,+∞). 当a>8时,f ′(x)>0的解集为(11-+a ,+∞).命题角度 2导数几何意义的运用1.(典型例题)曲线y=x 3在点(1,1)的切线与x 轴、直线x=2所围成的三角形面积为_________. [考场错解] 填2 由曲线y=x 3在点(1,1)的切线斜率为1,∴切线方程为y-1==x-1,y=x.所以三条直线y=x,x=0,x=2所围成的三角形面积为S=21×2×2=2。
[专家把脉] 根据导数的几何意义,曲线在某点处的切线斜率等于函数在这点处的导数,上面的解答显然是不知道这点,无故得出切线的斜率为1显然是错误的。
[对症下药] 填38。
∵f ’(x)=3x 2当x=1时f ’(1)=3.由导数的几何意义知,曲线在点(1,1)处的斜率为3。
即切线方程为y-1=3(x-1) 得y=3x-2. 联立⎩⎨⎧=-=223x x y 得交点(2,4)。
又y=3x-2与x 轴交于(32,0)。
∴三条直线所围成的面积为S=21×4×(2-32)=38。
2.(典型例题)设t ≠0,点P (t,0)是函数f(x)=x 3+ax 与g(x)=bx 3+c 的图像的一个公共点,两函数的图像在P 点处有相同的切线。
(1)用t 表示a 、b 、c ;(2)若函数y=f(x)-g(x)在(-1,3)上单调递减,求t 的取值范围。
[考场错解] (1)∵函数f(x)=x 3+ax 与g(x)=bx 2+c 的图像的一个公共点P(t,0).∴f(t)=g(t)⇒t 3+at=bt 2+c. ①又两函数的图像在点P 处有相同的切线,∴f ’(t)=g ’(t)⇒3t 3+a=2bt. ②由①得b=t,代入②得a=-t 2.∴c=-t 3.[专家把脉] 上面解答中得b=t 理由不充足,事实上只由①、②两式是不可用t 表示a 、b 、c ,其实错解在使用两函数有公共点P ,只是利用f(t)=g(t)是不准确的,准确的结论应是f(t)=0,即t 3+at=0,因为t ≠0,所以a=-t 2.g(t)=0即bt 2+c=0,所以c=ab又因为f(x)、g(x)在(t,0)处有相同的切线,所以f ’(t)=g;(t).即3t 2+a=2bt, ∵a=-t 2, ∴b=t.因此c=ab=-t 2²t=-t 3.故a=-t 2,b=t,c=-t 3(2)解法1 y=f(x)-g(x)=x 3-t 2x-tx 2+t 3y ’=3x 2-2tx-t 2=(3x+t)(x-t).当y ’=(3x+t)(x-t)<0时,函数y=f(d)-g(x)单调递减。
由y ’<0,若t<0,则t<x<-3t,若t>0,则-3t <x<t.则题意,函数y=f(x)-g(x)在(-1,3)上单调递减,则(-1,3)⊂(-3t ,t )或(-1,3)⊂(t ,-3t )所以t ≥3或-3t ≥3。
即t ≤-9或t ≥3。
又当-9<t<3时,函数y=f(x0-g(x)在(-1,3)上单调递增,所以t 的取值范围(-∞,-9)∪(3,+∞)解法2 y=f(x)-g(x)=x 3-t 2x-tx 2+t 3,y ’=3x 2-3tx-t 2=(3x+t)(x-t).∵函数y=f(x)-g(x)在(-1,3)上单调递减,且y ’=(3x+t)(x-t)≤0在(-1,3)上恒成立, ∴⎩⎨⎧≤-+≤--+-⎩⎨⎧≤≤=-=0)3)(9(0)1)(3(0|'0|'31t t t t y y x x 即 解得 t ≤-9或t ≥3.3.(典型例题)已知函数f(x)=ax 3+bx 2-3x 在x=±1处有极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