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梁一中2018级高三9月历史答案
2018-2019学年重庆市铜梁一中高三(上)月考历史试卷(10月份)
2018-2019学年重庆市铜梁一中高三(上)月考历史试卷(10月份)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8分)1. 春秋后期各国都先后进行了“均田分力”、“与民分货”的赋税改革。
这些改革()A.促进了小农生产组织形式B.实践了儒家“仁政”思想C.推动了重农抑商政策确立D.推动了铁犁牛耕技术产生2. 曹操在给汉献帝上表论田庄主田畴时说:“畴率宗人避难于无终山,北拒卢龙,南守要害,清静隐约,耕而后食,人民化从,咸共资奉。
……畴文武有效,节义可嘉,诚应宠赏,以旌其美。
”由此可知,部分田庄在东汉后期()A.起到了维护地方稳定的作用B.对中央集权构成了严重威胁C.激化了田庄内部的阶级矛盾D.促进了北方地区的民族融合3. 明清时期贞节旌表制度发达,使得不能参与科举考试当官的女性,也有了光大门楣的机会。
一些妇女较主动地选择了守寡一途,以使自己在家族家庭中获得较高的地位及财产的继承权。
这反映出()A.贞节旌表制度拥有一定的社会基础B.理学纲常开始成为束缚女生的枷锁C.君主专制的强化阻碍了社会的进步D.商品经济的发展提升了妇女的地位4. 对于法律与君主的关系,战国时期的韩非认为君主要用严刑峻法确立维护君主的绝对权威,而明末清初的黄宗羲则提出用“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以限制君权,两者的观点截然不同。
形成这样的历史叙述,首先需要()A.考证相关史料真伪B.据史料提出自己的认识C.研究分析比较史料异同D.搜集整理相关史料5. 宋代大臣文彦博概括当朝政治的特点是“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王夫之也谈到“终宋之世,文臣无殴刀之辟(无死刑)”。
这说明宋代()A.实现了儒家君民共治的理想B.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基本解决C.治国方略的调整影响政治生态D.君权弱化促使官僚政治成熟6. 19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清政府的国防战略逐渐由原来的重“塞防”轻“海防”转变为“海防”和“塞防”并重,并最终形成了“三洋设防,北洋为重”的海防格局。
2018-2019学年重庆一中高三(上)月考历史试卷(9月份)
2018-2019学年重庆一中高三(上)月考历史试卷(9月份)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8分)1. 西周初年,周王对殷王的祖先神进行了改造,改造后的神与任何族姓没有直接的血缘关系,而是整个天下的保护神。
周王此举有利于()A.强化血缘宗法B.维护尊卑关系C.凸显宗教信仰D.加强文化认同【答案】D【考点】宗法制【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西周的宗法制,侧重于考查的是宗法制的意义。
【解答】“改造后的神与任何族姓没有直接的血缘关系,而是整个天下的保护神”说明改造的目的就是让整个天下一个神,也就是加强文化认同。
2. 西周时期“孝”的对象主要有两种:一是对先祖的孝,一是对在世父母的孝,前者更为周人所重视,自春狄以来,“孝”的对象逐渐由在世父母取代先祖。
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A.宗法制逐渐趋于瓦解B.个体家庭经济得到发展C.儒家正统地位的确立D.人文道德观念开始出现【答案】B【考点】中国古代小农经济【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小农经济,解题的关键是“一是对先祖的孝,一是对在世父母的孝,前者更为周人所重视,自春狄以来,“孝”的对象逐渐由在世父母取代先祖”。
【解答】“一是对先祖的孝,一是对在世父母的孝,前者更为周人所重视,自春狄以来,“孝”的对象逐渐由在世父母取代先祖”主要是由于个体家庭经济得到发展,故正确;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3. 秦始皇在划定郡界时,部分地区采用“犬牙相入”的原则,不完全根据自然地理区划;汉初,刘邦“封王子弟,地犬牙相制”,使各个政区的辅境相互交错。
秦汉统治者这样做的主要日的是()A.方便政令的传达B.促进各地间的交流C.巩固国家的统一D.防止王国发生叛乱【答案】C【考点】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汉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解析】本题考查秦汉中央集权制,依据材料并联系教材可以得出秦汉统治者的目的是巩固国家的统一。
【解答】.方便政令的传达并非根本目的,排除;.促进各地间的交流并非根本目的,排除;.根据材料信息“犬牙相入”、“犬牙相制”可知,这样的措施能够从地理上限制和分散地方势力,防范地方割据,巩固国家的统一,正确;.秦朝废除分封制后没有王国,排除。
2018-2019学年度高三历史9月月考卷2
绝密★启用前2018-2019学年度???学校8月月考卷试卷副标题考试范围:xxx ;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 卷(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 卷的文字说明一、单选题1.下表是不同学者关于冷战起源的不同认识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A . 美苏冷战的发动是一个错综复杂的过程B . 美英等国应该对冷战发动承担主要责任C . 极端意识形态不利于构建国际和平秩序D . 国家利益的冲突是冷战发生的主要原因2.下图为一张残缺的海报,下列对其历史推断最合理的是装…………○……………○……※要※※在※※装※※订装…………○……………○……A . 出现于英国工业革命完成时B . 发行者是国际反法西斯联盟C . 出现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D . 发行者是德意志联邦共和国3.1971年,美国有学者指出:“外交已开始付出红利,苏联因怕美国与中共过分亲善,愿意在反弹导导弹条约的坚定立场上让步。
”其背景是 A . 尼克松主义的推行 B . 苏联在争霸中处于守势 C . 欧洲联盟的建立 D . 中苏关系实现了正常化4.下表是二战后初期苏联对外贸易(单位:百万美元)表。
这一现象表明二战后初期 A . 苏联依靠西方恢复本国经济 B . 西方国家持续扩大对苏贸易 C . 东西方分裂的格局日益明显 D . 美苏间的贸易关系趋于恶化5.帕尔默在《现代世界史》中写道:“美国人实现了他们自己的人道主义动机,同时又满足了自己的经济需求,削弱了欧洲人倒向苏联的趋势。
”美国取得上述成果的措施 ①有利于西欧社会稳定 ②直接导致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抗 ③把欧洲纳入美国的经济势力范围 ④推动了欧洲的分裂与对峙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6.“苏联在德国的政策最初集中于获得商品和工厂作为补偿。
西方盟国很快就阻止了苏联对它们的占领区的插手,并转向一些重建的努力,以便打一张有分寸的‘德国牌’来对抗苏联在东方逐渐增强的力量。
重庆市铜梁县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卷Word版含解析
铜梁一中2018级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一、选择题:1. 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
分封A. 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B. 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C. 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D. 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题干反映的是分封制。
分封制扩大了周朝的统治疆域,有利于中原文化的传播,因此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故A项正确。
分封制是关于中央与对方的关系,而且周朝时统治集团没有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君主专制制度是在秦统一后正式确立的,排除B;分封制下地方诸侯有相对的独立性,没有实现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排除C;从题中的“武王弟”“周公长子”“召公奭”可以看出,分封的对象多为贵族,但没有反映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排除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2. 下表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
据此可知A. 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B. 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C. 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D. 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答案】C【解析】表格反映了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数量增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初到汉武帝时期,中央集权逐渐加强,王国问题逐渐解决,因此不能说明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更不能反映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排除A、D;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数量增多体现地方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排除B;中央集权逐渐加强有利于增强国家的实力,可以集中力量解决匈奴边患,故C项正确。
【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汉代中央集权加强。
【名师点睛】本题命题意图是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表格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以及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本题以汉代地方行政制度演变为切入点,深入考查了考生对我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认识和理解。
西汉王朝初期在地方上实行郡国并行制,但是此后王国势力膨胀,汉景帝时期平定七国之乱后削弱王国势力,汉武帝时基本解决王国问题,有利于实行“大一统”。
2018历史真题(新课标ⅲ)(含答案解析版)
2018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Ⅲ)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8分)1.(4分)据考古报告,从数十处战国以前的墓葬中发现了铁器实物,这些铁器不少是自然陨铁制作而成,发现地分布情况见图。
据此可知,战国以前()A.铁制农具得到普遍使用B.新疆地区与中原联系紧密C.我国的冶铁技术已经相当普及D.铁器分布可反映社会发展程度2.(4分)表宋代宰相祖辈任官情况表曾祖、祖父或父亲任官情况宰相人数北宋(71)南宋(62)高级官员208中级官员1510低级官员128无官职记录2436据学者研究整理而成,反映出两宋时期()A.世家大族影响巨大B.社会阶层流动加强C.宰相权力日益下降D.科举制度功能弱化3.(4分)我国第一部药学专书《神农本草经》大约成书于汉代,《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制定的药典,宋代颁行了多部官修本草,明代李时珍撰成药物学集大成之作《本草纲目》,由朝廷颁行。
这些史实说明,我国古代药学的发展()A.源于大一统的政治体制B.得益于国家力量的支持C.是商品经济繁荣的结果D.受到了宋明理学的推动4.(4分)明朝中期以后,京城及江南地区,雕印出版个人著作之风盛行,有人谑称:“老童(生)、低秀(才),胸无墨、眼无丁者,无不刻一文稿以为交游酒食之资。
”士大夫间也流行将书籍作为礼物。
这种现象可以说明当时()A.学术文化水平迅速提升B.士人的地位显著提高C.经世致用思想影响广泛D.崇尚文化的氛围浓厚5.(4分)英国科学家赫胥黎的《进化论与伦理学及其他》认为不能将自然的进化论与人类社会的伦理学混为一谈。
但严复将该书翻译成《天演论》时,“煞费苦心”地将二者联系起来,提出自然界进化规律同样适用于人类社会。
严复意在()A.纠正生物进化论的错误B.为反清革命提供理论依据C.传播“中体西用”思想D.促进国人救亡意识的觉醒6.(4分)1920年,一些人撰文批评工读互助等社会改良活动,认为“零零碎碎的救济”“无补大局”,主张对社会进行“根本改造”,走进工厂,深入工人群众。
重庆市铜梁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1)
重庆市铜梁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1.使周朝巩固了统治、扩大了疆域的制度是A. 禅让制B. 王位世袭制C. 分封制D. 宗法制【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禅让制是在原始社会后期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 B.王位世袭制与D.宗法制是解决权力的继承问题;周天子通过分封诸侯,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开拓了边远地区,扩大了统治区域,西周成为了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因此选C。
考点:分封制点评:分封制对西周政权起到什么作用?①西周前期,分封制起到了巩固周朝统治,扩大周朝疆域的作用。
西周后期,诸侯国势力壮大,周王室衰微。
②不能以分封治国。
③分封制度下,诸侯有相当大的独立性,便利其实力发展,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巩固;以血缘关系也不能保持长久的政治关系及政治统治的稳定。
2.“及至秦王,蚕食天下,并吞战国……元元黎民得免于战国……”(《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该文表明作者认为秦统一的意义是A. 使人民脱离了诸侯的统治B. 为我国长期统一奠定了基础C. 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D. 使人民有了从事生产的安定环境【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结合所学知识给予历史事物正确认知和准确判断的能力。
由材料关键信息“元元黎民得免于战国”,材料主旨,即强调统一对黎民百姓的重要性。
据此,排除BC两项无关项。
A项属于误选项,“人民脱离了诸侯的统治”,与题干主旨不相吻合。
D 项表述客观,符合史实和题意,本题正确答案选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形成与发展·秦国统一全国及其意义3.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的进步作用,不包括( )A. 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B. 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C. 促进了华夏文明的发展D. 有利于经济的发展【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的关键词是进步作用,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的专制统治易形成暴政导致腐败,因而容易激化阶级矛盾,故选A。
重庆市铜梁县2018届高三历史11月月考试题
重庆市铜梁县2018届高三历史11月月考试题24分封制也叫封建制,即狭义的“封建”,由共主或中央王朝给王室成员、贵族和功臣分封领地。
下列选项与西周分封制没有内在联系的是A、“裂都会而为之郡邑B、“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C、“周公……立七十一国” D.、“烽火戏诸侯”.25. 史学家钱穆曾说:“从前封建时代,政府和家庭,有分不开的关系,现在则不然了,组织政府的是一个一个人,不再是一个一个家。
”这一变化A.促进了“民本”思想的产生 B.形成了“家国一体”的观念C.推动了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D.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26. 被誉为“近世以来最伟大的历史学家’’的汤因比赞叹:“中国大一统的局面在全世界找不到第二个,中国两千年来的改朝换代,一直到现在还是大一统的国家。
……为什么能保持这样的局面?它的精神文明了不起!”汤因比所说的保持中国统一的“精神文明”应该是A.历代忠君报国的忧患意识 B.宗法制度维系的家族观念C.中央集权制度的不断强化 D.儒家学说倡导的伦理道德27. 追求民主一直是人类为之奋斗的崇高理想。
下列关于近代社会民主化进程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民主化就是以“法治”取代“人治”的过程B.民主化道路的不同是由各国国情决定的C.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的斗争是长期而曲折的D.政治家是民主化进程的决定力量28. .恩格斯说:“在古希腊和古罗马人那里,如果认为希腊人和野蛮人、自由人和奴隶、公民和被保护人、罗马的公民和罗马的臣民(指广义而言),都可以要求平等的政治地位,那么这在古代人看来必定是发了疯。
”这反映出那时的公民社会是:()A.平等社会B.民主社会C.等级社会D.奴隶社会29. 中国隋唐科举制、雅典梭伦的财产等级制、罗马的万民法,其相似的作用是A.拓宽了官吏选拔途径 B.扩大了统治基础C.推动民主政治的发展 D.实现了选贤任能30. 古希腊、罗马的政治机构中,有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元老院、执政官等,我国古代西周出现了宗法制和分封制,这些机构和制度说明的实质问题是A.地域决定政治 B.都是为了维护奴隶主贵族的统治C.统治阶级加强对社会团体的控制D.经济模式决定政治手段31. 读下表,表中根据史实得出的推论正确的是关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史实与推论表序号史实推论①东汉时,蔡伦使用树皮、麻头、破布和旧渔网加工造成蔡侯纸纸已经取代简牍成为当时主要书写材料②《韩非子》中提到过最初的指南仪器“司南”战国时出现指南仪器③东晋葛洪的《抱朴子•仙药》中已经提到“火药”东晋时中国进入热兵器时代④元代王祯用转轮排字盘不到一月就印成100部六万余字的《旌德县志》中国是最早发明雕版印刷术的国家A.① B③. C.② D.④32. 鸦片战争前后,江南的经济重心从苏州渐移到上海,地方人士慨叹苏州曩时列肆如栉,货物填溢,楼阁相望,“今则轮船迅驶,北自京畿、南达海徼者又不在苏而在沪矣。
重庆市铜梁县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11月月考历史试题
重庆市铜梁县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11月月考历史试题1. 分封制也叫封建制,即狭义的“封建”,由共主或中央王朝给王室成员、贵族和功臣分封领地。
下列选项与西周分封制没有内在联系的是A. “裂都会而为之郡邑B. “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C. “周公……立七十一国”D. “烽火戏诸侯”.【答案】A【解析】材料“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反映的是秦代郡县制;B项体现了分封制下各个诸侯王对周王所尽的义务;C项也体现了分封制;D项属于分封制下诸侯带兵作战。
所以答案选A。
2. 史学家钱穆曾说:“从前封建时代,政府和家庭,有分不开的关系,现在则不然了,组织政府的是一个一个人,不再是一个一个家。
”这一变化A. 促进了“民本”思想的产生B. 形成了“家国一体”的观念C. 推动了土地私有制的确立D. 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封建时代的政府和家庭相结合,这种“家国一体”的观念在地方容易形成地方势力,割据一方,最后形成地方割据势力,对抗中央,不利于维护国家统一。
组织政府的是一个个人,则不会形成这种家族地方势力,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
故选D。
A对应的是变化前的情况;BC与题干不符。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
3. 被誉为“近世以来最伟大的历史学家’’的汤因比赞叹:“中国大一统的局面在全世界找不到第二个,中国两千年来的改朝换代,一直到现在还是大一统的国家。
……为什么能保持这样的局面?它的精神文明了不起!”汤因比所说的保持中国统一的“精神文明”应该是A. 历代忠君报国的忧患意识B. 宗法制度维系的家族观念C. 中央集权制度的不断强化D. 儒家学说倡导的伦理道德【答案】C.........4. 追求民主一直是人类为之奋斗的崇高理想。
下列关于近代社会民主化进程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民主化就是以“法治”取代“人治”的过程B. 民主化道路的不同是由各国国情决定的C. 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的斗争是长期而曲折的D. 政治家是民主化进程的决定力量【答案】D【解析】本题属于逆向型选择题,考查近代社会民主化相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近代社会以“法治”取代“人治”的过程,体现了民主化,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由于各国国情不同,各国民主化道路也不同,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民主化进程中,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的斗争是长期而曲折的,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政治家的因素属于个人因素,不是民主化进程的决定力量,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
重庆市铜梁县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2018053103180
重庆市铜梁县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24.王国维《殷周制度论》载:“自殷以前,天子、诸侯、君、臣之分未定也,皆称诸侯曰友邦君,是君臣之争亦未定也……逮克殷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周之臣子;而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大藩……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
”材料反映了西周时期()A.分封制进一步明确君臣等级B.宗法关系是维系皇权的纽带C.血缘分封是中央集权的基础D.分封制的主体是王族和功臣25.有学者指出:“中国较早形成了一种早熟的政治体系,生活在这个社会中的人,其法律身份至少在名义上是平等的,这就使得国家能够通过某种标准化的规则来选拔官员。
像日本这样等级森严、贵族势力强大的社会不可能引入科举制,引进了也无法运作。
”该学者重在强调()A.科举制让世族彻底退出历史舞台B.日本缺乏科举制的经济基础C.科举制不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D.科举制与贵族政治极不相容26.考古学家在徽州先后发现了《南宋嘉定八年(1215 年)徽州吴拱卖山地契》、《元至元十七年(1367 年)徽州吴凤郎卖山地契》、《宋龙凤五年(1359年)徽州谢志高卖山地契》、《宋龙凤十年(1364 年)徽州谢公亮退地契》等珍贵文物。
这些文物可以证实当时() A.土地国有制遭到破坏B.农业生产集约化趋势C.土地私人所有制性质D.契约守信机制已完善27.明万历《同安府志•物产》记载,福建同安县“往时市肆绸缎纱罗绝少,今则苏缎、潞绸、杭货、福机行市,无所不有者”。
由此可知,当时()A. 福建丝织业发展快B. 同安县是福建商贸中心C. 长途贩运比较发达D. 棉纺织业开始走向衰落28.阅读下表,表中数据变化的原因是()晚清政府进出口贸易额(单位:两白银)年代进口出口1885 88200018 650057111895 171696715 1432932111905 447100082 2278881971911 471503943 377338166A.晚清政府面临贸易逆差困境B.中国进出口贸易额普遍增加C.中国沦为西方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D.传统的经济结构发生很大改变29.甲午战争后,人们开始觉得“西学中源”说没有道理,此后的革命家、改良家就开始一概否定中国文化,而放弃“西学中源”说。
重庆市铜梁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
2018级第一学月历史考试试题1.使周朝巩固了统治、扩大了疆域的制度是A. 禅让制B. 王位世袭制C. 分封制D. 宗法制【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禅让制是在原始社会后期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 B.王位世袭制与D.宗法制是解决权力的继承问题;周天子通过分封诸侯,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开拓了边远地区,扩大了统治区域,西周成为了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因此选C。
考点:分封制点评:分封制对西周政权起到什么作用?①西周前期,分封制起到了巩固周朝统治,扩大周朝疆域的作用。
西周后期,诸侯国势力壮大,周王室衰微。
②不能以分封治国。
③分封制度下,诸侯有相当大的独立性,便利其实力发展,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巩固;以血缘关系也不能保持长久的政治关系及政治统治的稳定。
2.“元元黎民,得免于战国。
”(《汉书》)这句话表明班固认为秦统一的意义是A. 使人民脱离了诸侯的统治B. 为我国长期统一奠定了基础C. 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D. 使人民有了从事生产的安定环境【答案】D【解析】“元元黎民,得免于战国”是指老百姓免于战争的伤害,因此这句话表明班固认为秦统一的意义是使人民有了从事生产的安定环境。
故答案为D项。
其他三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A、B、C项。
3.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的进步作用,不包括A. 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B. 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C. 促进了华夏文明的发展D. 有利于经济的发展【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的关键词是进步作用,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的专制统治易形成暴政导致腐败,因而容易激化阶级矛盾,故选A。
4.秦朝建立的丞相制度在隋唐进行了一次重大调整,这主要是指A. 废除丞相,权分六部B. 设立三省,分散相权C. 设参知政事,分割相权D. 设立内阁,强化相权【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明朝初期朱元璋废除丞相,权分六部,与材料不符,排除A。
隋唐在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相权一分为三,加强皇权,B项正确。
重庆市铜梁县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24.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 )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25.表1皇帝纪年公元纪年郡级政区汉高帝十二前195年15郡年汉文帝十六前164年24郡年汉景帝中六前144年68郡、国年汉武帝元封前106年108郡、国五年表1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
据此可知() A.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B.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C.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D.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26.《史记》记载,西汉时期,从事农牧业、采矿业、手工业和商业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而致富,“大者倾郡,中者倾县,下者倾乡里者,不可胜数"。
这反映了当时()A.义利观发生根本改变 B.朝廷注重提高工商业者地位C.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D.地方豪强势力控制了郡县27.开平煤矿正式投产时,土煤在国内从一个通商口岸装船到另一个通商口岸卸货,须缴纳出口税和复进口税,每吨税金达1两以上,比洋煤进口税多20余倍.李鸿章奏准开平所产之煤出口税每吨减为1钱。
这一举措( )A.增强了洋务派兴办矿业的信心B.加强了对开平煤矿的管理C.摆脱了列强对煤矿业的控制D.保证了煤矿业稳健发展28.1897年,有人指出:“中国创行西法已数十年,皆属皮毛,空言无补。
至今两年来,忽大为变动,如邮政、银行、铁路,直见施行,今天津亦有小轮,风气之开,人力诚难阻隔也。
”产生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维新变法运动迅速兴起B.政府大力扶持官督商办企业C.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减少D.政府放宽了兴办实业的限制29.20世纪30年代,上海市政府组织举办集体婚礼。
仪式上,喜字纱灯引导,乐队演奏钢琴曲,新郎着蓝袍黑褂,新娘穿粉色旗袍,头披白纱,手持鲜花,婚礼场面整齐宏大。
重庆市铜梁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1)
亲爱的同学:这份试卷将再次记录你的自信、沉着、智慧和收获,我们一直投给你信任的目光……重庆市铜梁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本卷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世界文明史》中说:“(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当欧洲人正在探讨物质世界的性质、印度思想家正在思考灵魂和神的关系时,中国的圣人正试图去发现人类社会和贤明政治的根本原则。
”导致中国思想家关注这一主题的主要原因是A.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B.国内社会的剧烈变动C.统治阶级政策的引导 D.“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2.战国时代,齐鲁两国的儒生有套“封禅”学说,到泰山山顶上祭祀上帝叫作“封”,在泰山下小山祭祀叫作“禅”。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在泰山举行了封禅礼,成为儒家封禅学说的第一个实践者。
其目的在于A.表达对中原各种传统文化的尊重B.促进儒家与法家两派的融合C.通过皇权与天命的结合稳固统治D.以迷信思想弥补法家的缺陷3.汉朝初年发生了一次日食,汉文帝(汉武帝的祖父)发布诏书,认为自己“不德”从而导致“天示之灾”,希望天下臣民“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以纠正他的错误。
这说明汉统治者A.接受了董仲舒的主张B.从儒家人士中选拔官员C.以儒家思想为治国之本D.认为天象与统治密切相关4.有人根据《汉书·艺文志》记载,统计制作出下表。
据此可看出当时西汉主要思想派别及其作品篇数表A.儒学地位明显提高B.“百家争鸣”趋于结束C.活字印刷广泛采用D.科举制度逐渐完善5.下表是魏晋时期的一些法律规定。
这些规定反映出下表A.以儒入法的历程完成B.司法体现出强烈的等级色彩C.统治者崇尚严刑峻法D.法律中渗透了儒家伦理纲常6.对下表著作中关键词出现次数的统计数据分析,可知汉朝A.社会等级秩序固定化B.孝处于社会伦理体系的核心C.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D.讲究礼义成为重要社会共识7.明初政府规定:“民间寡女三十以前夫死守制,五十以后不改节者,旌表门闾,免除本家差役。
2018年重庆铜梁县永嘉中学高三历史测试题含解析
2018年重庆铜梁县永嘉中学高三历史测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奥巴马执政百日》一文对中美关系的概述:美国是中国之民国立宪的榜样、二战抗日的盟军、朝鲜战争的对手、七十年代制衡苏联的新盟友、改革开放的模仿对象,九十年代制裁中国的牵头人,世贸组织的介绍者,台湾现状的维持国、最大的贸易伙伴。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实行总统制②朝鲜战争是冷战背景下的局部“热战”③制衡苏联是中美关系正常化的重要因素④美日的干涉是中国分裂的重要国际因素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③④D.②③④参考答案:D考查中美关系。
依据所学可知,中华民国成立时实行的是总统制,后为限制袁世凯的权力,1912年3月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实行内阁制。
故应排除含有第①的选项,即排除ABC三项,②③④符合史实,所以应选D。
2. 下图甲骨刻辞,学者释读如下:“商王帝辛(纣)祭祀大甲,以西伯之事上告,用黍稷之类奉献,因而得到福佑。
”从中可以得出A.“西伯之事”应指牧野之战B.商代的黍稷种植已相当发达C.甲骨文已是较为成熟的文字D.早期政治制度走向完备与成熟参考答案:C本题主要考查商代社会状况。
学者能够释读甲骨刻辞,这说明甲骨文已是较为成熟的文字,故本题选C项。
牧野之战后,商灭亡,故不选A项;题干只提到“用黍稷之类奉献”,只能说黍稷出现,而不能说其种植相当发达,故不选B项;早期政治制度走向完备与成熟是在周朝,故不选D项。
3. “春初砍山,众木尽噘。
至当种时,伺有雨候,则前一夕灭之,借其灰以粪。
明日雨作,乘热下种,即苗盛倍收。
”上述耕作方式是()A.刀耕火种B.铁犁牛耕C.耜耕D.耦犁参考答案:考点:21: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分析:本题解答的关键是从“前一夕灭之,借其灰以粪”切入,结合中国古代农业的耕作方式进行思考.解答:刀耕火种是古时一种耕种方法,把地上的草烧成灰做肥料,就地挖坑下种.材料“前一夕灭之,借其灰以粪”符合刀耕火种的耕作方式.故选A.4. 对下边两幅示意图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图一是秦始皇建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②图一中的相权相对分散③图二反映了明朝中央政治的组成情况④从图一到图二,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不断走向衰落A①②③④B.①②③ C.②③④ D. ②③参考答案:C5. “学而优则仕”是传统中国人的理想追求,然而清末状元张謇却放弃仕途,毅然挂冠从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4-25:AC 26-30:CADBB 31-35:BDDCC
41.(25分)
(1)作用:启蒙思想的广泛传播;君主专制被推翻;等级制度被废除;《人权宣言》宣布了天赋人权和公民平等。
(2)相同:追求民主与平等。
不同:法国民族主义是反对国内专制;国民党“一大”《宣言》中的民族主义突出反对帝国主义。
原因:封建专制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是法国社会主要矛盾,争取主权在民是主要任务;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是中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争取民族独立是主要任务;
中国共产党和苏俄的影响。
42.(12分)略
45.(15分)
(1)特点:逐步推行,渐进改革;落实按劳分配原则;实行政企分开、分级管理;向脑力劳动者适当倾斜。
(2)意义:改变了原有不合理的工资制度;提高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和生活水平;有利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的发展。
46.(15分)
(1)内容:日本窃取中国的领土,例如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
意义:中国对这些地区的领土主权得到国际公认;为战后中国处理台湾问题提供了国际法依据。
(2)构想:支持中国的大国地位;中美合作;处置日本;防范日本军国主义再起;建立美国主导的战后东亚秩序。
47.(15分)
(1)原因:对儒者所崇尚的礼乐与经典有精深的理解;挂剑于墓,与儒者重“信”契合;
拒绝继承王位,符合儒家礼义观念。
(2)意义:显示出中原文化传播到江南,有利于改变中原诸国对江南的认识;有利于黄河与长江流域的文化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