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2 最新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

高中地理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
第四章 生态环境保护
第五节 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
要点一 中国生态环境问题的区域性特点
1.全球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_森__林_____面积缩小、 __草__原____退化、生物多样性锐减、水土流失、____湿__地__干 涸等。
2.中国地域广大,且受__季__风____ 气候的影响,由北 向南、从东到西,气候和__地__势____有明显差别,形成了类 型众多的生态系统。由于自然和__人__为____ 原因,在不同 生态系统背景下产生了不同的生态环境问题。
例2 阅读材料,完成(1)~(5)题。
材料 2006年7月1日,人类铁路建设史上写下辉煌的一页:青藏铁路 通车运营!这是一条创造了无数奇迹的铁路:自2001年6月29日开工建设 以来,十万大军,五年时间,在地球之巅成功攻克“多年冻土、高寒缺氧、 生态脆弱”三大世界性工程难题,
造就了这条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为了保护青藏高原 脆弱的生态环境,青藏铁路建设仅环保总投资就达20多亿元,占工程总 投资的8%。
(5)青藏铁路建成后将改变西藏居民消费结构,减少由于居民不合 理的消费结构而导致的生态退化。铁路运营之后,周边400公里以内的 居民可以用煤炭、天然气等替代牛粪、木材、灌木等,这会大大减少 对生物燃料的依赖,从而有利于保护和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
教材P71 思考 1.生态环境脆弱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发生的自然背景见下表:
(1)简述青藏铁路建设中重视环保的原因。
(2)青藏铁路建设中采取了哪些措施减少铁路建设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3)为保护青藏高原的高寒草甸,铁路建设中采取了哪些措施?
(4)为了不影响野生动物种群的栖息和繁殖,铁路建设中采取了哪些 措施?
(5)专家认为青藏铁路建成后将减少生态破坏的原因是什么?

高中地理-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复习 最新

高中地理-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复习 最新

§4.5 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一、中国生态环境问题现状和成因1、现状:总体恶化,局部改善,治理速度远远赶不上破坏速度,生态赤字逐渐扩大2、原因:自然原因:我国地域广大,且受季风气候的影响,自然灾害多。

我国地形复杂,多山地、丘陵,平原面积少,植被覆盖率低,生态环境脆弱人为原因:①巨大的人口压力②不合理的开发活动二、我国生态环境问题分布特征①环保意识不强,重开发轻保护,重建设轻维护②监管薄弱,执法不严,管理不力③保护和建设的投入不足5、中国生态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①植树造林,水土保持,草原建设和国土整治的重点生态工程②长江,黄河中上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护工程③重点地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和退耕还林还草工程④建立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⑤生态农业试点示范,生态示范区建设⑥环境保护法制建设6、中国不同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措施2018年夏天,我国许多地方遭遇了少见的气候异常:北方的暴雨、南京的高温、云南的洪涝灾害等。

生活在欧洲的人们却感受到天如此寒冷。

在伦敦,人们穿上了毛衣,在德国,居然下了几十毫米厚的积雪。

有证据表明,气候变暖是诱因,它破坏了正常的大气环境。

在此情况下,《京都议定书》的实施显得那么迫切和需要。

据此回答1~2题。

1.《京都议定书》中有一条款是“碳汇”问题,允许森林茂密的工业化国家用森林抵消一部分温室气体的减排义务。

因此下列哪个国家可从中受益?()A.美国B.加拿大C.法国D.意大利2.农民在温室大棚增施二氧化碳的目的是()①杀菌消毒②提供光合作用的原料③提高温室大棚的温度④吸收太阳紫外线和可见光A.①②B.②③C.①④D.①③下图是我国历史时期森林植被遭到破坏地区分布图。

读图回答3~4题:3.图中秦代以前和西汉时期森林植被遭破坏的主要原因是()A.气候变化B.兴修水利C.战争破坏D.营造帝王宫殿和陵墓4.关于下列地区森林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A.a地区为次生林比重最大的地区B.b地区以人工林、次生林为主C.c地区森林覆盖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D.d地区已成为我国最大的采伐林区5、图中e地区与森林破坏有关的常见生态问题是A.沙尘暴B.泥石流C.水土流失D.台风生态足迹是人们所消耗的每种消费品的生物生产面积的总和。

高中地理选修六《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课件

高中地理选修六《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课件

长江上游工程 区
以三峡库区为界,包括云南、 四川、贵州、重庆、湖北、 西藏六个省区
以小浪底水库为界,包括陕西、 黄河上中游工 甘肃、青海、宁夏、内蒙古、 程区 山西、河南七个省区
出台国 家扶持 政策, 增加工 程建设 投资等
生态环境大为 改观,生物多 样性明显增加, 企业活力有所 提高,工程建 设已对区域经 济和林业发展 产生了深刻的 影响
4、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 森林面积缩小、草原退化、生物多样性锐减、水土流失、 湿地干涸
读 图 思 考

形成原因
地区名称
主要生态问题
森林破坏、土壤 侵蚀、草场退化 严重 土壤侵蚀 草场退化 土壤侵蚀严重
自然背景
降水较少 气候较干
人为原因
过度开垦、过度砍伐、 过度放牧
A
大兴安岭西侧
B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C D E
西北干旱半干 旱地区 黄淮海平原区
云贵高原
位于我国的西部地区, 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草场面积广阔,是我国的四大牧场之一
长期以来,由于人口贫困、过 度放牧,草场退化明显
这里同时也是我国重要的湿地分布区, 气候高寒是当地的显著特点
青藏高原地区
喀什农民在砍挖植被

严重破坏生态环境
读案例5分析新疆经济损失的原因是什么? 主要表现在那些方面? 具体的影响怎样?
1、恶化原因 (1)人口压力 (2)不 合理的开 发活动 根本原因
①资源的不合理开发 利用 主要原因
②环保意识弱 ③管理力度不够 ④对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 的投入不足
2.防治措施
重点生态 工程 植树造林、水土保持、草原建设和国土整治等 长江、黄河上中游水土保持林工程 重点地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和退耕还林还草工程 重点保护 区建设 建立不同类型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森 林公园 生态农业试点示范、生态示范区稳步发展 环保法制 建设 环境保护法制建设逐步完善

高中地理第四章第五节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课件

高中地理第四章第五节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课件

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程全面实施。 (2)长江、黄河上中游⑪
(3) 重点地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和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开始 启动。 (4) 建立了一批不同类型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 森林公园。 (5)生态农业试点示范、生态示范区建设稳步发展。
(6)⑫ 环境保护 法制建设逐步完善。
合作交流 读“我国生态环境脆弱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逐点探究,逐级掌握
一、中国生态环境问题的区域性特点
自主预习 1.我国当前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很多,如① 森林面积缩小 、 草原退化、② 生物多样性锐减 、水土流失、湿地干涸等, 形势严峻。
2.我国存在类型众多的生态系统,原因是地域广大,受季
风气候影响,由南向北、从东到西,③ 气候 和④ 地势 差 别明显。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我国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和
区域差异,因为水土流失的发生与区域地理环境的特点 密切相关。第(1)题,读图可知,我国水土流失严重的地 区属于季风区,暴雨发生的频率较高,还是我国重要的 农业区,植被破坏严重。多暴雨、植被覆盖少、山地地 形等都是容易发生水土流失的条件。 答案 c d
(2)以流水作用为主的侵蚀区界线以西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风力作用。 ________ 解析 以流水作用为主的侵蚀区界线以西属于我国的干
二、中国生态环境问题防治措施 自主预习
1.中国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
(1)⑥ 资源 不合理开发利用是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 (2)环境保护意识不强,对资源采取⑦ 掠夺 式、⑧ 粗力。
(3)由于⑨ 监管 薄弱,执法不严,管理不力,致使生态环 境破坏严重,加剧了生态环境的退化。 (4)对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⑩ 投入 不足,也是重要原因。 2.生态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 (1)重点生态工程取得进展,如植树造林、水土保持、草 原建设和国土整治等。

高中地理《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教案1(新人教版选修6)

高中地理《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教案1(新人教版选修6)

第五节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生态环境现状、成因和防治措施。

2.运用中国的生态环境脆弱区图,分析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形成的自然背景和人为原因。

3.理解中国生态环境治理紧迫性,逐步树立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分布、形成的自然背景和人为原因及防治措施难点: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形成的自然背景和人为原因教学用具:自制图表、多媒体投影仪等教学方法:图表分析法、比较法等教学过程:一、中国的生态环境问题现状中国的生态环境问题形势严峻,以、、、范围仍在扩大,程度在加剧。

二、中国的生态环境问题成因1.2.说明:中国现代人口数量异常迅猛增长,成为中国生态环境的最大压力,为了生存,人们毁林开荒,围湖造田,乱采滥挖,破坏植被,环境保护意识不强,重开发轻保护,重建设轻维护,对资源采取掠夺式、粗放型开发利用方式,超过了生态环境承载能力,造成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

三、中国生态环境问题的区域性特点中国,且受的影响,由北向南、从东到西,和有明显差别,形成了类型众多的生态系统。

由于自然和人为的原因,在不同生态系统背景下产生了不同的生态环境问题。

我国不同区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分布见图4、16。

图4、16中国的生态环境脆弱区通过读图4.16,说出我国不同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形成原因:思考1.分析图中生态环境脆弱区A—G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发生的自然背景。

点拨:A.大兴安岭西侧,内蒙古半干旱草原区B.C.暖温带半湿润黄淮海平原区D.E.F.西南横断山区、云贵高原西部亚热带丘陵山地区G.2.这些生态环境问题之间有什么关联性?案例⑤通过对案例⑤的学习,了解以下内容:生态破坏给新疆的发展造成巨大的损失;新疆生态破坏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的主要表现。

从而理解中国生态环境治理紧迫性,树立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四、中国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与防治措施1.恶化原因:①②③2.防治措施:防治措施退:退耕还林、还草、还牧、还湖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森林公园;生态农业试点示范、生态示范区改:经济结构、生活用能、改坡为梯法:环境保护法制建设逐步完善,如禁渔期制度、环保法律和法规3.重点生态工程:水土保持重点防护林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阅读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推进林业跨越式发展通过对材料的阅读,了解以下内容:①我国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的规划和实施情况;②工程区域涉及长江上游、黄河中上游、东北内蒙古等重点国有林区的省市区分布范围。

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

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

THANKS
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加强环保宣传教育
通过各种渠道和形式,加强对公 众的环保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 环保意识和素养。
倡导绿色生活方式
引导公众践行绿色生活方式,减 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从源头上 保护生态环境。
鼓励社会参与
鼓励和支持社会组织、企业和个 人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生态环境恶化对人类的影响
健康危害
空气、水、土壤等环境污染 对人类健康产生严重影响, 如呼吸道疾病、消化道疾病
、癌症等。
01
02
经济损失
环境问题给中国带来了巨大 的经济损失,包括治理环境 污染的费用、生态修复的费 用以及因环境问题导致的生
产损失等。
03
04
生产生活影响
生态环境恶化对农业生产、 水资源供应、交通运输等方 面产生负面影响,影响人们
推行绿色发展政策
鼓励绿色产业、绿色能源和绿色交通的发展,减少对自然资 源的消耗和污染物的排放。
技术手段
推广环保技术
通过推广先进的环保技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污染物处理能力。
开展环境监测与评估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环境质量进行实时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环境问题。
促进循环经济
通过循环利用和废物资源化,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和对环境的破坏。
物等污染物超标排放。
土壤污染
03
土壤污染主要来源于工业废弃物、农药化肥等 农业活动,以及城市垃圾等,导致土壤质量下
降,影响农产品安全。
水污染
02
水体污染也是中国面临的重要环境问题,包括 工业废水、农业污水和生活污水等未经处理直
接排入水体,导致水质恶化。
自然生态破坏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第四章第五节《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共27张ppt)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第四章第五节《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共27张ppt)

2、读山东省地形简图,回答问题。
(1)说出甲、乙两地不合理的农业活动, 及其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6分) (2)请你针对其中一种环境问题,提出 解决对策。(4分)
参考答案:
(1)甲地:平原地区不合理灌溉(1分),造成 土壤盐碱化(2分); 乙地:低山丘陵地区植被破坏(1分),产生水土 流失(2分)
积身极子参,拿加出各九项牛比爬赛坡,获的得干海劲淀,确区保朗定诵了比干赛,干三就等干奖好;海,干淀就区干航成模一比流赛。三要等始奖; 海 淀 区 德 育 数字平 台教育 作文比 赛一等 奖。 课 余 ,通 过 大 量阅读 课外书 籍,

分析图中生态环境脆弱区A—G主要生态 环境问题发生的原因。
分 组 讨 论
A
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森林破坏、土壤侵蚀、草场
退化 原因?
A
自然原因:半干旱地区降水少 人为原因:过垦,过伐,过牧
B
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草场退化严重、土壤侵蚀 原因?
B
自然原因:降水少,气候干旱 人为原因:过垦,过伐,过牧
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土壤侵蚀严重、次生盐碱化 原因?
C
自然原因:降水较少且集中在夏季 人为原因:人口密集,过垦、不合理 灌溉
(2)土壤盐碱化: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改善排 灌条件;推广节水技术(喷灌、滴灌);增施有 机肥,改良土壤;推广耐盐耐旱优良品种。(答 出2点即可得4分) 水土流失: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措施保持水土; 禁止滥垦乱伐;发展经济林,提高经济效益等 (答出2点即可得4分)
谢谢! 欢迎指导 !
员 要 设 岗大定限责度,通的过展合示理自设己岗。、我党会员以领此岗为、动公力示,锻明岗炼、和提组织高履自己岗的,农能村力党。员突出带头 致 富 、 带 领我共有富一、定促的进和组织谐能等责力,任对,工社作区认党真员负突责出、遵对守学居习规一民丝约不、苟服。务居民 、示范 引 领 等 责 任我,的流学动党习员成突绩出在服班务里他名乡列、前服茅务,并老在乡同、学服之务中家有乡较等高责的任威,促信进。无职党员发 连挥 续 作 几 用 年 。 获 在 得 职校 党级 员 三要好 明学 岗 生 强、 责“,机英关语党小员状突”出、担“当鼓奉号献队、优公秀道队正员派”、、服“务学基习层模等范责 任 ,学 校 党 员 突出师 德小建标设兵、”规、范“办故学事、大服王务”改等革光等荣责称任号,医。院 党员突出医德医风建 我设对、自构己建的和工谐作医认患真关负系责等,责有任着,一“两股新执”著组的织热党情员,作突为出班爱长岗,敬我 业不、仅诚自 信己服学务习 、成创绩新优

高中地理选修课件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

高中地理选修课件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
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土地 污染等问题严重,导致土地资 源质量下降。
森林资源减少
我国森林资源总量不足,分布 不均,且近年来森林砍伐、火 灾等导致森林资源减少。
生物多样性减少
生态环境破坏、过度开发等因 素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珍稀
濒危物种增多。
课件内容与结构
内容
本课件主要包括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 题的现状、成因、影响及其防治途径 等方面的内容。
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与意义
保障人类健康
环境保护有利于减少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 质量。
促进可持续发展
环境保护是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保障,有利于推 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维护生态平衡
环境保护有利于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
案例分析:某城市的环境污染治理
生物多样性减少问题
生物多样性减少的成因
01
主要是由于生态环境破坏、过度开发、外来物种入侵等造成的

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危害
02
导致生态系统稳定性下降,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
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对策
03
采取建立自然保护区、加强法律法规建设、推广生态农业、提
高公众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等措施,保护生物多样性。
03
03
04
就地保护
建立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 ,保护生物栖息地与生态系统
完整性。
迁地保护
建立动物园、植物园、种质资 源库等,对濒危物种进行人工
繁育与保护。
法律法规保障
制定与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相 关法律法规,加强执法力度与
监管。
公众参与与教育
提高公众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 ,鼓励社会各界参与保护行动

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

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

森林破坏 东北、西南、 中温带、亚热带
华南林区
边远山区
草原退化 湿地萎缩
内蒙古、青海 、宁夏、新 疆
三江低地、 湖滨海滨
干旱、半干旱区
属湿润低平原湖 泊海洋边缘地区
生物多样性 林区、草原
锐减
近海海域
物种资源丰富
土壤侵蚀 荒漠化
黄土高原、 东南丘陵
西北、华北 半干旱区
半湿润、湿润 丘陵地区
属半干旱内陆 或春旱严重地区
西北干旱半干 旱荒漠绿洲区
大兴安岭西 侧内蒙古半 干旱草原区
青藏高原 高寒地区
B 西南横断山区、 A
云贵高原西部亚
热带丘陵地区 C
暖温带 湿润半 湿润黄
G
FE
淮海平
D 原区
南方亚热
带丘陵区
思考: 上述各个地区主要的生 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 原因?
A
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森林破坏、土壤侵蚀、草场退化 原因?
A
自然原因:半干旱地区降水少 人为原因:过垦,过伐,过牧
B
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草场退化严重 原因?
B
自然原因:降水少,气候干旱 人为原因:过度放牧
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 土壤侵蚀严重 原因?
C
自然原因:降水较少且集中在夏季 人为原因:人口密集,过垦严重
自然原因:丘陵山区,降水丰富 人为原因:人口密集,过垦严重
(4)地下水位下降,湖泊面积缩小 多年来,由于过分开采地下水,使地下水 位下降,其中华北地区地下水每年平均下 降12cm。1949年以来,我国湖泊减少了 500多个,面积大大缩小。
(5)生物多样性减少 据估计,我国的植物物种约15%--20%处于 濒危状态,高鼻羚羊,白鳍豚,熊猫,东 北虎等珍贵野生生物分布区显著减少,种 群数量锐减。

高中地理选修六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共53页

高中地理选修六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共53页
高中地理选修六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 题及其防治途径
21、静念园林好,人间良可辞。 22、步步寻往迹,有处特依依。 23、望云惭高鸟,临木愧游鱼。 24、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 何能尔 ?心远 地自偏 。 25、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
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卡儿
Thank you
பைடு நூலகம்

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六教案

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六教案

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一、背景介绍在中国,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了影响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

在各个区域,不同的环境问题也垂头丧气地出现了。

本文将就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进行介绍。

二、华北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1. 水资源短缺在华北地区,由于水资源短缺,导致水资源利用率低下,造成了生态环境问题。

同时,也造成了农业生产和城市发展水资源难以供应的问题。

2. 大气污染严重华北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是大气污染严重。

由于城市化的迅速发展和工业化的不断推进,导致大气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

因此,减少工业排放和限制车辆排放已成为防治措施之一。

三、华东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1. 土地荒漠化华东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是土地荒漠化。

大量的土地使用被林木砍伐和颗粒物沉积等问题损害。

因此,保护森林和植树造林已成为解决方案之一。

2. 水污染问题严重在华东地区,水污染问题也很严重。

由于农化品和其他杂质大量排放,污染水质。

因此,限制工业化和农业化的发展已成为防治措施之一。

四、华南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1. 气候变暖在华南地区,气候变暖已经成为生态环境问题之一。

由于长期的高温和高湿度,导致水资源短缺等问题。

因此,减少碳排放和加强植被的种植已成为解决方案之一。

2. 大气污染和水污染问题华南地区也存在大气污染和水污染问题,城市发展和工业化发展加剧了这种现象。

因此,减少对水和空气的排放已成为解决方案之一。

五、西南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1. 水土流失严重在西南地区,由于地势多山,水土流失严重,导致生态环境问题也很严重。

因此,植被的种植和植物的覆盖以及土地的保护已成为解决方案之一。

2. 网格化经济不平衡由于西南地区的网格化经济不平衡,不同地区的发展速度不同,也成为生态环境问题的因素之一。

因此,加强对不同地区的支持和发展已成为解决方案之一。

六、防治措施在防治生态环境问题方面,一些常见的措施包括:1.提高环保意识,加强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2.推广循环经济和新能源等低碳经济模式;3.建立生态保护区和生态旅游区;4.限制企业和车辆的排放和生产;5.减少农化品的使用和工业化发展;6.加强对地区的支持和发展。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 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 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 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 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
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土壤侵蚀严重 原因? 自然原因:丘陵山区,降水丰富 人为原因:人口密集,过垦严重
ED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 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 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
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土壤侵蚀、草场退化严重 原因?
B
自然原因:降水少,气候干旱 人为原因:过度放牧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 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 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
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土壤侵蚀严重 原因?
C
自然原因:降水较少且集中在夏季 人为原因:人口稠密,过垦严重
(2).草原严重退化 我国现有草地退化,沙化和碱化面积逐年增加,全国约有 90%的天然草原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其中严重退化近 1.8亿公顷,并以每年200万公顷的速度在扩大。
(3).生物多样性减少 据估计,我国的植物物种约15%~20%处于濒危状态,高 鼻羚羊,白鳍豚,熊猫,东北虎等珍贵野生生物分布区显 著减少,种群数量锐减。
4、我国不同区域的生态环境特点: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 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 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
西北干旱半干 旱荒漠绿洲区
大兴安岭西侧, 内蒙古半干旱
草原区
B 西南横断山区、 A
青藏高原高 寒地区
云贵高原西部亚
热带丘陵地区 C
G FE D
暖温带 湿润半 湿润黄 淮海平
原因?
G
自然原因:高寒气候,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人为原因:过度放牧

地理高中选修课件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

地理高中选修课件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

东北地区生态环境问题
水土流失严重:不合理的土 地利用方式导致水土流失
空气污染严重:工业森林覆盖率下降
生物多样性下降:生态环境 破坏导致生物多样性下降
3
防 治 途 径
法律法规制定与执行
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明确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和义务 加强执法力度,确保法律法规得到有效执行 建立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及时发现和纠正违法行为 加强公众参与,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和参与度
加强环保教育:在学校、社区等场所开展环保教育,培养青少年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建立环保志愿者队伍:招募志愿者,参与环保宣传、环保监督等活动,形成全社会共 同参与环保的良好氛围。




汇 报 人 :
问中
题 国 尽 单
量击 言此 简处
及 区 意 输
赅入 的你
其 域 阐 的
述正 观文 点,
防 生 文
字 是
治 态 您
思 想 的
途 环 提
炼 ,
汇 报 人 :
请 径境



叁录


环国


境区


问域


题生


1
章 节 标 题
2
问生中 题态国
环区 境域
东部沿海地区生态环境问 题
海洋污染:工业废水、生活污 水、农业面源污染等
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
生态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生物多样性 生态修复:恢复受损生态系统,提高生态功能 生态工程:建设生态廊道,连接破碎化生态系统 生态补偿:对受损生态系统进行经济补偿,促进生态恢复
生态补偿机制建立
生态补偿的概 念:通过经济 手段,对因生 态环境保护而 受损的地区进

课件16:4.5 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

课件16:4.5 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

地区名称
主要生态问题
形成原因 自然背景 人为原因
大兴安岭西侧
森林破坏,土 壤侵蚀、草场 退化严重
半干旱草原 地区
过度开垦、 过度砍伐、 过度放牧
西北干旱 半干旱 地区
草场退化
降水较少、 气候较干
过牧严重
地区名称
黄淮海 平原区 南方亚热带 丘陵地区 亚热带的横 断山区、云 贵高原
青藏高原
主要生态问题
一、中国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 1. 资源不合理开发利用 是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 2.一些地区 环境保护 意识不强。 3.一些部门和单位监管薄弱,执法不严,管理不力。 4.长期以来对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 投入 不足。
二、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
重点生态工程
植树造林、_水__土_保__持__、草原建设和国 土整治等
第四章 生态环境保护 第五节 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
中国生态环境问题的区域性特点
“三北”地区历史上曾是森林茂密、草原肥美的富庶之地, 由于种种人为和自然力的作用,这里的植被遭到破坏,土地沙 漠化、水土流失十分严重。区域内分布着八大沙漠、四大沙地, 沙漠、戈壁和沙漠化土地总面积达 149 万平方千米,从新疆一 直延伸到黑龙江,形成了一条万里风沙线。风沙危害、水土流 失和干旱所带来的生态危害严重制约着“三北”地区的经济和 社会发展。
1.云贵高原和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共同成因是
()
①石灰岩广布,土壤发育浅薄 ②植被破坏
③土质疏松 ④夏季降水集中且强度大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2.造成土壤次生盐渍化严重地区南方少、北方多的主要原因

()
A.北方平原面积比南方多
B.北方不合理的灌溉和春季蒸发量大于降水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5 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中国生态环境的现状、成因和防治措施。

2. 运用“中国的生态环境脆弱区图”,分析我国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形成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3.掌握中国生态环境问题的具体防治措施。

【重点难点】1.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分布、形成的自然背景和人为原因及防治措施。

2.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形成的自然背景和人为原因。

【知识链接】一、中国生态环境问题的区域性特点1.全球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①________面积缩小、②______退化、生物多样性锐减、水土流失、③________干涸等。

2.中国地域广大,且受④________ 气候的影响,由北向南、从东到西,气候和⑤________有明显差别,形成了类型众多的生态系统。

由于自然和⑥________ 原因,在不同生态系统背景下产生了不同的生态环境问题。

二、中国生态环境问题防治措施1.恶化原因: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是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

(1)环境保护⑦________ 不强,重⑧__________ 轻保护,重⑨________ 轻维护,对资源采取掠夺式、粗放型开发利用方式,超过了生态环境⑩________ 能力,造成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

(2)一些部门⑪________不力,加剧了生态环境的退化。

(3)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⑫________不足。

2.防治措施(1)植树造林、⑬____________、草原建设和国土整治等重点⑭________工程已取得进展(退耕还林、还草、还牧、还湖)。

(2)长江、⑮__________上中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程全面实施。

(3)重点地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和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开始启动。

(4)建立了一批不同类型的⑯______________、风景名胜区和⑰______公园。

(5)生态⑱________ 试点示范、生态示范区建设稳步发展。

(6)环境保护⑲_________ 建设逐步完善。

3.重点生态工程:长江、黄河上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护林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

【学习过程】一、中国生态环境问题1.中国生态环境问题的现状及其形成原因2.中国生态环境问题的区域性特点【典例1】阅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说出A 区域的生态问题及其引发的次生环境问题。

(2)B 、C 两区域生态问题相同,说明危害更严重的地区及理由。

(3)比较D 、E 两地区森林主要生态功能的差异。

【解析】第(1)题,A 位于南方亚热带丘陵地区,这里人口密集,过垦严重,降水丰富,主要的生态问题为土壤侵蚀。

其引发的次生环境问题为石漠化或土壤贫瘠。

第(2)题,两地都面临着土壤侵蚀问题,但B 地更严重些,和这里的丘陵地形、城市密集、土地的生产力高有关。

第(3)题,D区处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该区的森林具有防风固沙、保护农田的作用;E为亚热带的横断山区、云贵高原,地质条件复杂,土壤易受侵蚀,该地的森林作用主要为涵养水源和保持水土。

【答案】(1)土壤侵蚀。

石漠化(或土壤贫瘠)。

(2)B 地形起伏大,土层薄;河流下游城市密集,经济发达;土地生产能力高。

(3)D 防风固沙、保护农田;E: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二、中国生态环境问题防治措施1.中国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典例2】目前西部地区因生态环境破坏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500亿元。

据此回答(1)~(2)题。

(1)据统计,目前西部的水土流失面积已占全国水土流失面积的62.5%,部分省区水土流失面积超过其耕地面积的一半,这主要是因为( )A.西部地区耕地面积少B.西部地区降水多且集中C.西部地区植被破坏严重D.西部地区黄土面积广布(2)为保护和恢复西部生态环境,应采取的措施是( )①尽量减少资源的开采②生态建设以恢复自然植被为主③重点地区实行严格的退耕还林还草措施④以经济可持续发展为中心,从根本上解决粗放型经济模式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解析】我国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水土流失、草场退化和土地荒漠化。

西北地区降水少,主要表现为土地荒漠化和草场退化;西南地区降水丰富,森林破坏严重,主要表现为水土流失。

而地表植被的破坏则是上述问题产生的最主要原因。

所以,保护和恢复西部生态环境就应因地制宜,改变传统的粗放型经济模式,恢复地表植被。

【答案】(1)C (2)B【基础达标】1.目前我国最严重的三大生态问题是( )①水土流失②荒漠化③石漠化④盐碱化⑤草场退化A.①②③ B.①②④C.②③⑤ D.①③⑤2.下列关于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四川盆地内酸雨危害严重的主要原因是降水丰沛B.青藏高原地势高,人口稀少,不存在环境问题C.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的主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严重D.大兴安岭西侧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是人们过垦、过伐、过牧造成的3.关于生态环境恶化原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A.资源不合理开发利用是主要原因B.重开发轻保护,采取掠夺式开发,超过生态环境承载能力C.监管薄弱,执法不严,管理不力加剧了生态环境退化D.生态环境恶化和自然因素无关4.下列对我国不同区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措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森林破坏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和东南丘陵B.荒漠化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青海、宁夏及新疆等地C.扩大自然保护区,建立生态走廊、采育结合、合理放牧、实行禁渔期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保护湿地D.退耕还林、植树种草、改坡为梯的主要目的是防止水土流失5.下列关于我国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重大举措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植树造林、水土保持、草原建设和国土整治等重点生态工程已取得进展B.长江、黄河中下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程全面实施C.环境保护法制建设逐步完善D.建立了一批不同类型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森林公园6.下图中字母所在地区是我国环境脆弱区,四种不同图例分别表示森林破坏、草地退化、土壤侵蚀、生物多样性锐减四大生态环境问题。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F地区共同的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D、E地区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其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3)除图中各地区共有的生态环境问题外,B、G两地区共同的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其共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4)图中F地区特有的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该地区这一生态环境问题严重的原因是什么?【拓展提升】一、单项选择题我国西部地区因生态环境破坏而遭受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据此回答1~2题。

1.据统计,西部地区的水土流失面积占全国水土流失面积的一半以上,部分省区水土流失面积超过其耕地面积的1/2。

这主要是因为( )A.西部地区耕地面积少B.西部地区降水多且集中C.西部地区植被破坏严重D.西部地区黄土面积广阔2.为保护和恢复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应采取的措施是( )①尽量减少资源的开采②生态建设以恢复自然植被为主③重点地区实行严格的退耕还林、还草措施④从根本上转变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读“我国西南地区某地石漠化面积与森林覆盖率、生物多样性、环境人口容量统计图”。

回答3~4题。

3.判断图中曲线名称正确的是( )A.①为石漠化面积②为环境人口容量③为生物多样性B.①为生物多样性②为环境人口容量③为石漠化面积C.①为环境人口容量②为石漠化面积③为生物多样性D.①为石漠化面积②为生物多样性③为环境人口容量4.该地区石漠化产生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崎岖B.降水丰富C.喀斯特地貌广布D.人类不合理活动读“我国局部区域示意图”,回答5~6题。

5.两地区在区域发展中,面临的共同生态环境问题是( )A.森林破坏B.土壤侵蚀C.草地退化D.生物多样性锐减6.针对上述生态环境问题采取的防治措施中,提高生态环境效益的最好做法是( )A.大力推广生活用煤B.大力发展水电建设C.提高炉灶技术水平D.大力推广沼气池建设7.治理土壤退化的措施不够合理的是( )A.东北平原开荒、焚烧秸秆,加速有机质分解B.黄土高原保塬、护坡、固沟,防治水土流失C.黄淮海平原实施排灌,调控土壤盐分D.江南丘陵施用石灰,中和土壤酸度8.促进人类和环境统一,下列措施中正确的是( )A.长江中游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B.在呼伦贝尔草原扩大耕地面积,建立商品粮基地C.黄土高原上退耕还林,走农、林、牧、副综合发展的道路D.森林采伐量应高于木材自然生长量二、综合题9.关注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追求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是新发展观的重要内容。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生态环境极危急区与该地区人口的分布有何关系?试说明原因。

(2)图2中①地和②地的主要环境问题是什么?简要分析造成两地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

10.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目前,土地退化是我国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

其中土地荒漠化面积已达267.4万平方千米,约占国土面积的27.4 %。

防治土地退化已成为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任务。

(1)将下列正确的代号填入下图中对应的空白框中(每个代号限填一次)。

a.风力作用为主b.流水作用为主c.年降水量大且多暴雨d.年降水量少且不稳定(2)导致土地退化的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主要有哪些?(3)治理土地退化的措施有哪些?(4)为了防止土地退化,改善生态环境,国家正在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国家实施这一工程对农村经济的发展有何作用?【学习反思】【参考答案】[知识链接]①森林②草原③湿地④季风⑤地势⑥人为⑦意识⑧开发⑨建设⑩承载⑪监管⑫投入⑬水土保持⑭生态⑮黄河⑯自然保护区⑰森林⑱农业⑲法制[基础达标]1. A2. D3. D4. D5. D6. (1)森林破坏土壤侵蚀(2)土壤侵蚀地处南方丘陵山区,人口密集,垦殖过度;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3)草地退化过度放牧(4)生物多样性锐减地处亚热带的横断山区、云贵高原,地质条件复杂,人民生活贫穷,过度开垦、过度采伐导致土壤侵蚀、森林破坏严重,致使物种灭绝和生物多样性锐减。

[拓展提升]1. C2. B3.A4.D5. B6. D7. A8. C9. (1)该地区生态环境极危急区主要分布在人口密度大于100人的地区。

因为这些地区人口、城市集中,工业发达,人类生产生活频繁,产生废弃物多,加之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对环境影响大,从而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

(2)①地区环境问题是森林资源破坏;②地区环境问题是草场退化(土地荒漠化)。

造成①地区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是:采育失调,毁林开荒,过度砍伐,森林火灾,居民生活用柴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