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总复习 第一编 古诗文阅读梳理篇 附录3 初中文言文常考虚词及用法辑录素材
精心整理版-初中古诗文常见文言虚词用法一览表
精心整理版-初中古诗文常见文言虚词用法一览表1. "则": 表示假设、推论、转折、对比等关系。
- 例句:晚风摇树发宜州,则可怜横波落不休。
(《桂枝香·咏鹅》)2. "或": 表示不确定、可能的意思。
- 例句:或共山鸠高飞,天风共北斗星。
(《鹧鸪天·人道旁白》)3. "皆": 表示全部、都的意思。
- 例句:试上高台招句曲,轻移画扇坐中流,不觉香残粉影落,尽是花枝万里愁。
(《虞美人·听雨》)4. "乃": 表示结果、原因等。
- 例句:不施纶绔,陈力就列,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尚书·大禹谟》)5. "岂": 表示疑问或反诘的语气。
- 例句: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桃花源记·嵩阳书院记》)6. "宁": 表示表示选择、态度等。
- 例句:宁吞吴雁,无食我师。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7. "非": 表示否定,有时也表示强调。
- 例句:乃不知有汉,无论齐燕。
(《观沧海》)8. "吾": 表示第一人称。
- 例句: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天下篇》)9. "何": 表示疑问、反问等。
- 例句:一片冰心在玉壶,何况于野。
(《赋得古原草送别》)10. "其": 表示指示、连接作用。
- 例句: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云客路思悠悠,现在地球无穷处。
(《黄鹤楼》)。
专题3 文言虚词用法及例句(三)【必背、必备】2024年中考语文文言文知识清单
文言虚词的用法及例句(三)(为、所、以、焉、则、乃、何)十二、为1.用作介词(1)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作“向”“对”“同”“跟”等。
例句: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向、对例句: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花源记》(2)表示被动,译作“被”例句: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例句:山峦为晴雪所洗。
《满井游记》例句:天子为动《周亚夫军细柳》(3)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可译为“替”“给”等。
例句:为人谋而不忠乎?《论语》例句:为天下唱。
《陈涉世家》(4)表示动作、行为的原因、目的,可译作“为了”。
例句: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例句::乡为身死而不受。
(《鱼我所欲也》)例句: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鱼我所欲也》)2.用作动词(1)判断动词,相当于“是”。
例句: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出师表》例句: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2)动词读wéi“做、担任、成为、制作”等。
例句: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核舟记》例句:吾广为都尉《陈涉世家》3.此外,依据语境的不同,还可以灵活翻译为相应的词语。
例句: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心理活动例句: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做,当例句: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鱼》——做例句:自以为不如。
《邹忌》——和“以”连用,译为“认为”例句: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第一个是“为了”,第二个译为“接受”)例句:全石以为底。
《小石潭记》——作为例句: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小石潭记》——成为十三、“所”1. 与动词结合,组成名词性短语,表示“……的人”、“……的事物”、“……的情况”。
例句: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所闻”即“所知道的事情”)(《桃花源记》)2. “所”和“以”连用。
(1)“所以”表示原因,可译为“……的原因”。
例: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出师表》)(2)“所以”表示手段或凭借,可译为“用……的方法”、“用这些来”。
例句:所以动心忍性。
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一编古诗文阅读梳理篇附录初中文言文常考一词多义辑录素材
附录2 初中文言文常考一词多义辑录实词一词多义令①命令。
如: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
(《陈涉世家》)②让,使。
如:忿恚尉,令辱之。
(《陈涉世家》)③指县令。
如:陈守令皆不在。
(《陈涉世家》)备①周全、详尽。
如:前人之述备矣。
(《岳阳楼记》)②具备。
如: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口技》)③准备。
如:犹得备晨炊。
(《石壕吏》)鄙①边境。
如:蜀之鄙有二僧。
(《为学》) ②鄙陋、目光短浅。
如:肉食者鄙。
(《曹刿论战》)③见识浅陋。
如:先帝不以臣卑鄙。
(《出师表》)毕①尽、竭尽。
如:毕力平险。
(《愚公移山》)②全部。
如:群响毕绝。
(《口技》)薄①迫近。
如:薄暮冥冥。
(《岳阳楼记》) ②轻视。
如:不宜妄自菲薄。
(《出师表》)策①马鞭。
如:执策而临之。
(《马说》) ②用鞭子打。
如:策之不以其道。
(《马说》)③记录。
如:策勋十二转。
(《木兰诗》)长①长度,读chánɡ。
如: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核舟记》)②与“短”相对,读chánɡ。
如:北市买长鞭。
(《木兰诗》)③长久、健康,读chánɡ。
如:但愿人长久。
(《水调歌头》)④永远,读chánɡ。
如:死者长已矣。
(《石壕吏》)⑤排行最大,读zhǎnɡ。
如:木兰无长兄。
(《木兰诗》)⑥头领,读zhǎnɡ。
如: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陈涉世家》)分fēn ①划分,分开。
如:今天下三分。
(《出师表》)②分配,分给。
如:必以分人。
(《曹刿论战》)③长度单位。
如:长约八分有奇。
(《核舟记》)④区分,分辨。
成语: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⑤读fèn,同“份”,职份。
如: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出师表》)居①停留,经历。
如:居十日,扁鹊复见。
(《扁鹊见蔡桓公》)②在,坐。
如:佛印居右,鲁直居左。
(《核舟记》)③处在某种地位或某个地方。
如: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岳阳楼记》)④居住。
如: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中考文言文常用虚词归纳总结
中考文言文常用虚词归纳总结中考文言文常用虚词归纳总结一、之(一)代词(1)作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人多为第三人称,译作他(她)(他们)。
如: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曹刿论战》)②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陈涉世家》)③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论语十则》)(2)指示代词,指代事物,可译作它(它们)。
或直译事物名称。
①学而时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②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狼》)③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十则》)④肉食者谋之。
(《曹刿论战》)⑤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狼》)(3)有时也作第一人称,译为我。
如:太尉苟以为可教而辱教之,又幸矣。
(《上枢密韩太尉书》)(二)助词1.结构助词,译为的,有的可不译。
如: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岳阳楼记》)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曹刿论战》)③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
(《扁鹊见蔡桓公》)④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愚公移山》)2.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如:①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扁鹊见蔡桓公》)②于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爱莲说》)③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公输》)④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观沧海》)⑤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爱莲说》)3.音节助词。
用来调整音节,无义,一般不翻译。
如:①公将鼓之(《曹刿论战》)②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③怅恨久之(《陈涉世家》)4.结构助词,是宾语提前的标志。
如:①何陋之有?(《陋室铭》)②宋何罪之有?(《公输》)③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爱莲说》)5.结构助词,是定语后置的标志。
如:①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岳阳楼记》)②北顾黄河之奔流。
(《上枢密韩太尉书》)(三)动词可译为到、往。
如:①吾欲之南海,何如?(《为学》)二、而主要作连词用,可以表示以下关系:l.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如: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十则》)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③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中考文言文常见虚词意义及用法梳理(12个)
音节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无实义,可不译
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何陋之有(《陋室铭》)
定语后置的标志,不译
马之千里者(《马说》)
动词
去,往,到
附1:常见虚词意义及用法梳理(12个)
编者按:杭州近10年共考查虚词6次,近4年未考查。虚词对文言文的句子翻译和文章理解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据此编者将文言文中常见的12个虚词(以、于、为、而、乃、且、因、则、之、其、者、虽)做了如下梳理:
1.以(10年6考:2010~2015连续考查)
词性
常见用法及意义
表方式或状态,可不译
①潭西南而望/隶而从者(《小石潭记》);②往来而不绝者/临溪而渔(《醉翁亭记》)
表转折,相当于“却”
“但是”“可是”
①人不知而不愠/学而不思则罔(《〈论语〉十二章》);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爱莲说》)
5.乃(2015年考)
词性
常见用法及意义
例句
副词
表示两事顺承,可译为“才”
在
①困于心/衡于虑/征于色/发于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②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岳阳楼记》)
从、自
①舜发于畎亩之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②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醉翁亭记》)
引出对象,译为“给”“向”
①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②每假借于藏书之家(《送东阳马生序》)
担任,充当
有司业、博士为之师(《送东阳马生序》)
4.而(10年3考:2014、2012、2011)
中考语文知识点归纳复习初中文言文实词及虚词知识点归纳
初中文言文实词及虚词意义知识点归纳一、文言实词归纳:(基本篇目)1、基本字词归纳(一)文言实词:文言实词的基本词汇和现代汉语词义相同,但由于历史的发展和语言的变化,不少文言实词在词义上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甚至有的已经不用,所以掌握一定的文言实词,有助于扫除文言文阅读上的障碍。
①古音通假即通假字,文言文里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另一个字来使用的现象叫通假。
有两种情况:一是本有其字而不用,用另一个同音字代替。
如《愚公移山》中“一厝朔东,一厝雍南”中的“厝”通“措”,放置之意。
二是本无其字,有音无字,用同音字表示。
通假的方式包括同音通假(“说”通“悦”,高兴之意),双声通假(“亡”通“无”,没有之意),和迭韵通假(“徧”通“遍”之意)。
通假现象在文言中普遍存在,在复习时要进行系统的汇总,便于掌握。
②古今异义由于语言的发展变迁,不少文言词汇的词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出现了词形完全相同而古今意义有别的双音词,在现代为双音词而在古代为偏义词或短语的语言现象。
例如:《桃花源记》中“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中的“妻子”古义指妻子和儿女;今义指男子的配偶。
“绝境”古义为与外界隔绝之地;今义为没有出路的境地。
《曹刿论战》中“可以一战”中的“可以”古义是两个词,可以凭借之意,今义是一个词,表示许可或可能。
③古今词义变化词义的变化,大致有三个途径:一是词义的扩大。
例如“江”和“河”在古代专指“长江”和“黄河”,现在可以指任何的江河,词义扩大了;二是词义的缩小。
例如“臭”在古代是“气味”的意思,现在专指不好闻的气味,词义缩小了;三是词义的转移。
例如“涕”在古代指“眼泪”,而现在却指鼻涕了,词义发生了转移。
④一词多义在古汉语中,同样一个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有不同的用法,不同的读音,表达不同意义。
例如:名——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醉翁亭记》(命名)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陋室铭》(出名,著名)不能名其一处也。
《口技》(说出)⑤词类活用在古汉语的实词中,某个词属于哪类词,通常是比较固定的。
完整word版,中考文言文重点实词与虚词归纳
中考文言文重点实词与虚词归纳中考复习一、初中常见文言实词集录1.安:(1)形容词,安定的、安逸的。
如:然后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
(2)形容词,安稳的、稳定的。
如:风雨不动安如山。
(3)疑问代词,怎么。
如:安得广厦千万间。
(4)动词,养。
如: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2.把:动词,拿、持。
如:把酒话桑麻。
3.比:(1)动词,挨着,对着。
如:天涯若比邻。
(2)动词,比作。
如: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3)动词,相比。
如:曹操比于袁绍。
4.兵:(1)士兵、军队。
如:可汗大点兵。
( 2)兵器、武器。
’如:兵革非不坚利也。
5.池:(1)名词,古代护城河。
如: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
(2)名词,水池。
如:墨池记。
6.出:(1)动词,出现、露出。
如: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2)动词,出去、出来。
如:不复出焉。
(3)动词,拿出。
如:皆出酒食。
(4)动词,产生.如:江山代有才人出。
7.处:(1) chu,名词,地方。
如:几处早莺争暖树。
(2) chu,名词,时候、时间。
如:乡书何处达?(3) chu,动词,处在。
如:处江湖之远。
8次:(1)名词,层次。
如:不可计其层次矣。
(2)动词,编次、编排。
如:陈胜、吴广皆次当行。
(3)动词,驻扎、停留。
如: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9.从:(1)动词,跟从,跟随。
如:择其善者而从之。
(2)动词,依从。
如:乃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
(3)形容词,从前的,以前的。
如:来从楚国游。
(4)形容词,从容。
10.道:(1)动词,说。
如:不足为外人道也。
(2)名词,道路。
如:古道西风瘦马。
(3)名词,道德。
如:伐无道,诛暴秦。
(4)名词,规则、正确的方法。
如:以谘诹善道。
(5)名词,学问。
如: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6)名词,道义。
如: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11.得:(1)动词,得到。
如:既出,得其船。
(2)动词,达到。
(3)动词,能够,可以。
如:余因得遍观群书。
(4)通“德”,动词,感激。
中考语文知识点归纳复习:初中文言文实词及虚词知识点归纳(DOC)
初中文言文实词及虚词意义知识点归纳一、文言实词归纳:(基本篇目)1、基本字词归纳(一)文言实词:文言实词的基本词汇和现代汉语词义相同,但由于历史的发展和语言的变化,不少文言实词在词义上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甚至有的已经不用,所以掌握一定的文言实词,有助于扫除文言文阅读上的障碍。
①古音通假即通假字,文言文里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另一个字来使用的现象叫通假。
有两种情况:一是本有其字而不用,用另一个同音字代替。
如《愚公移山》中“一厝朔东,一厝雍南”中的“厝”通“措”,放置之意。
二是本无其字,有音无字,用同音字表示。
通假的方式包括同音通假(“说”通“悦”,高兴之意),双声通假(“亡”通“无”,没有之意),和迭韵通假(“徧”通“遍”之意)。
通假现象在文言中普遍存在,在复习时要进行系统的汇总,便于掌握。
②古今异义由于语言的发展变迁,不少文言词汇的词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出现了词形完全相同而古今意义有别的双音词,在现代为双音词而在古代为偏义词或短语的语言现象。
例如:《桃花源记》中“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中的“妻子”古义指妻子和儿女;今义指男子的配偶。
“绝境”古义为与外界隔绝之地;今义为没有出路的境地。
《曹刿论战》中“可以一战”中的“可以”古义是两个词,可以凭借之意,今义是一个词,表示许可或可能。
③古今词义变化词义的变化,大致有三个途径:一是词义的扩大。
例如“江”和“河”在古代专指“长江”和“黄河”,现在可以指任何的江河,词义扩大了;二是词义的缩小。
例如“臭”在古代是“气味”的意思,现在专指不好闻的气味,词义缩小了;三是词义的转移。
例如“涕”在古代指“眼泪”,而现在却指鼻涕了,词义发生了转移。
④一词多义在古汉语中,同样一个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有不同的用法,不同的读音,表达不同意义。
例如:名——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醉翁亭记》(命名)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陋室铭》(出名,著名)不能名其一处也。
《口技》(说出)⑤词类活用在古汉语的实词中,某个词属于哪类词,通常是比较固定的。
中考语文23个文言虚词用法总结,收藏
结构助词,用在定语与中心语之间,可译为“的”。如: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燕雀怎么能知道鸿鹄的远大志向呢?
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如: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我唯独喜爱莲花从淤泥里长出来却不被污染。
音节助词,用在时间词或某些动词(多为不及物动词)后面,凑足音节,没实在意义,不译。如:
①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愚公移山》)——河曲智叟笑着阻止愚公说。
②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醉翁亭记》)——纷纷地摆在前面的,是太守在举行宴会。
③朝而往,暮而归。(《醉翁亭记》)——早晨进山,傍晚回城。
表递进,可译为“并且”或“而且”,或不译。如: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喝得很少就醉了,而且年纪又最大,所以给自己起了个别号叫醉翁。
表示商量语气,可译为“还是”。如:吾其还也。(《左传•烛之武退秦师》)——我们还是回去吧。
连词
表选择关系,可译为“或者”“还是”“是……还是……”如:其然乎?其不然乎?——是这样呢?还是不是这样?
表假设关系,可译为“假如”“如果”。如: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送东阳马生序》)——假如他们学业(还)不精通,德行(还)有不具备的,(那就)不是(他们的)天资太低下,而是(他们的)思想不象我那样专注罢了。
表转折,可译为“却”“但(但是)”“可是”“然而”等。如: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 ——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可以贴近去玩弄。
表因果,可译为“因而”“因此”“所以”,或不译。如: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醉翁亭记》)——四季的景色不同,因而乐趣也是无穷无尽的。
连词
表修饰,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着”“……地”,也可不译。如:
初中语文常见文言文实词虚词用法整理
初中语文常见文言文实词虚词用法整理实词1.<形> 安稳。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风雨不动安如山。
”安2.<形> 安逸。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3.<动> 养。
《曹刿论战》:“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所安:养生的东西。
)4.<副> 表疑问或反问。
《木兰诗》:“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可译为“怎么”。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陈涉世家》:“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子非鱼,安知鱼之乐?”《隆中对》:“君谓计将安出?”《马说》:“安求其能千里也?”5.<代> 表处所。
可译为《行路难》:“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哪里”,“什么地方”。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
本 1.<名> 根源,起初。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请循其本。
”2.<副> 本来,原来。
《出师表》:“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愚公移山》:“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鱼我所欲也》:“此之谓失其本心。
”(本心:天性,天良。
)比 1.<动> 靠近。
《核舟记》:“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2.<动> 比较。
《隆中对》:“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
3.<动> 比拟,认为《隆中对》:“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和……一样。
4.<介> 及,等到。
《陈涉世家》:“比至陈,车六七百乘”。
鄙 1.<形> 鄙陋,目光短浅。
《曹刿论战》:“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毕 1.<动> 完毕。
《送东阳马生序》:“录毕,走送之”。
2.<副> 尽;都;全。
《愚公移山》:“吾与汝毕力平险”。
《口技》:“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中考文言文复习之重点虚词总结
中考文言文复习之重点虚词总结中考文言文复习之重点虚词总结一、之 1、作助词用。
主要用法有三种类型: (1)相当于的,是定语的标志。
例如:①菊之爱,陱后鲜有闻。
③水陆草木之花。
(2)用在主谓之间,取消独立性,起舒缓语气作用,无实义。
例如: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②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3)起补足调音节和舒缓语气作用,无实义。
例如:①公将鼓之。
②久之。
③怅恨久之。
2、作代词用。
(可以代人,代事,代物)(1)人称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我、他们、她们、它、它们。
例如:①具答之。
②亲戚畔之。
③彼竭我盈,故克之。
(2)指示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这、这样这件事、那、那样等。
例如:①渔为甚异之。
(3)作动词用。
相当于到、往、去。
例如:①辍耕之垄上。
②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4、语法作用。
(1)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义。
例如:①何陋之有?②宋何罪之有?(2)定语后置标志,无实义。
如:①马之千里者。
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二、乎 (1)语气词(一般用在句未):表提问或反问,也可表猜测、感叹。
如:①死国可乎?②王侯将相宁有种乎?③是亦不可以已乎!(2)介词(一般用在句中):类似于于的用法。
如:①在乎山水之间也②颓然乎其间者三、者 1、结构助词,译的人的事物的情况等,相当于名词性短语。
如:①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2、语气助词,用在作主语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之后表示停顿,谓语部分一般用也字结尾,起判断作用。
如:①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
②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四、以 1、用作介词,表示动作行为所涉及的的工具、物件、时间等可以译为把、用、拿、在、从等,或表示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译为靠、凭借、根据等。
如:(1)何以战?//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凭借(2)虽不能察,必以情。
//策之不以其道。
根据2、作连词,表目的时,可译作 (用)来 , 以便表顺接时,相当于而表结果时,可译作以致表原因时,可译作由于、因为。
如:(1)属予以记之 (用)来(2)以伤先帝之明以致(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中考语文总复习 第一编 古诗文阅读梳理篇 附录3 初中文言文常考虚词及用法辑录素材
①相当于“的”。如: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
②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可不译。如: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③宾语提前的标志,没有实在意义。如: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
④定语后置的标志,可译为“的”。如:马之千里者。(《马说》)
⑤补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可不译。如: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③表转折:译作“但是”“可是”“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爱莲说》)学而不思则罔。(《〈论语〉十二章》)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马说》)
④表修饰:可译为“地”“着”,或不译。面山而居。(《愚公移山》)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邹忌讽齐王纳谏》)
以
介词
①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前一个“以”表原因,后一个“以”表目的。(《出师表》)
②安陵君其许寡人。(《唐雎不辱使命》)——“其”表愿望。
而
连词
①表并列: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并且”。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醉翁亭记》)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出师表》)
②表承接:可译作“就”“接着”“然后”,或不译。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十二章》)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醉翁亭记》)
动词
可译作“认为”。或以为死,或以为亡。(《陈涉世家》)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特殊用法
通“已 ”,已经。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
虚词
词性含义Biblioteka 用法于介词①表示动作发生的处所、时间,译作“在”“从”。与公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迁客 骚人,多会于此。(《岳阳楼记》)
中考语文总复习 第3部分 古诗文阅读 附录十一 七至九年级常见文言虚词汇编 语文版
其
用作第三人称,表示领属关系,
相当于“他、她、它(们)的”
大概。表示揣度
加强反问语气
《愚公移山》
《论语》十则
《愚公移山》
于
表示动作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方面、原因等,视情况可译为“在”、“在……方面”、“在……中”、“向”、“到”、“自”、“从”、“跟”、“同”、“对”、“对于”、“给”、“由于”等
《愚公移山》
宋何罪之有
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可不译
《公输》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结构助词,作定语后置的标志
《岳阳楼记》
公将鼓之
助词,凑足音节,无实义
《曹刿论战》
然
然,胡不已乎
如此,这样
《公输》
杂然相许
用在词后,作词尾表示状态。相当于
现代汉语“……的样子”
《愚公移山》
所
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处所,地方
多么
《观沧海》
宋何罪之有
什么
《公输》
如太行、王屋何
怎么样
《愚公移山》
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为什么
《岳阳楼记》
徐公何能及君也
怎么
《邹忌讽齐王纳谏》
乎
汝亦知射乎
表示疑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卖油翁》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论语〉十则》
在乎山水之间也
同“于”
《醉翁亭记》
苟全性命于乱世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舜发于畎亩之中
欲报之于陛下也
《出师表》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出师表》
之
已而之细柳军
动词,往,到,到达
中考考点初中文言文虚词用法总结归纳
中考考点初中文言文虚词用法总结归纳中考考点初中文言文虚词用法总结归纳初中文言文虚词用法是古文的一个常见考点,现今喜欢阅读古文的同学相对较少,对文言的各种用法不怎么熟悉,小编这整理了文言文虚词的用法分享给各位同学,帮助大家考前复习。
初中文言文常见虚词的用法纵观近年各地中考试题,文言虚词的考查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虚词在语境中的意义; 二是虚词在朗读中的作用; 三是文言句子的翻译。
前两种是对文言虚词的显性考查,后一种是对文言虚词的隐性考查。
掌握常用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① 识记常用文言虚词的基本意义和用法; ②结合语句翻译确定该文言虚词在句中的意义;③根据文言虚词在语句中的作用,巧妙地用现代汉语中的词语来替代;④先多朗读,体会语气,再进行判断。
在初中阶段常用的文言虚词大致有四类:一类是起指代作用的,如“之、其、何” ;第二类是起组合作用的,如“以、于、为”; 第三类是起连接作用的,如“而、则、乃” ; 第四类是起语助作用的,如“也、乎、焉”。
其中最为重要的文言虚词有“之、其、而、以、于”。
之:(一)代词常用于代指人或事或物,相当于“他(她、它)们”、“它”、“这” 等。
一般用在动词后面,作宾语。
作第三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事、代物。
代人多为第三人称,译作“他(她)(他们)”、“它(它们)”。
例句:问所从来,俱答之。
代人,指桃花源中的人,相当于“他们” 《桃花源记》操蛇之神闻之。
代事,指愚公移山,可译作“这件事” 《愚公移山》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代物,指狼,相当于“它”。
《狼》其他例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代知识,指学过的知识)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代人。
他,指曹刿。
)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代人。
他,指吴广。
)肉食者谋之。
(代这件事。
)默而识之。
(代学习所得。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指代前面的“骨头”)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指代前面的狼。
)渔人甚异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录3 初中文言文常考虚词及用法辑录
①第三人称代词。
“他(她)
的”“他们的”“它(们)
的”。
如:择其.善者而从
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论语十二章》)
“那”“那个”“那些”“那里”。
如:复前行,欲穷其.林。
(《桃花源
记》)
⑤也可译作“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或者代词。
如:其.一犬坐于前。
(《狼》)
副词
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祈使、疑问、猜度、反诘、愿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词配合,可译为“大概”“或许”“恐怕”“可要”“怎么”“难道”等,
可省去。
如:
①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
也。
(《马说》)——第一个“其”,表示反问语气,可
译作“难道”;第二个“其”表推测语气,可译作
“恐怕”。
②安陵君其.许寡人。
(《唐雎
不辱使命》)——“其”表愿
望。
而连词①表并列: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并且”。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醉翁亭记》)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出师表》)
②表承接:可译作“就”“接着”“然后”,或不译。
温故而.知新,可以
为师矣。
(《〈论语〉十二章》)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小石潭
记》) 日出而.林霏开,云归
而岩穴暝。
(《醉翁亭记》)
③表转折:译作“但是”“可是”“却”。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
涟而.不妖。
(《爱莲说》)
学而.不思则罔。
(《〈论语〉
十二章》) 千里马常有,而.
伯乐不常有。
(《马说》)
④表修饰:可译为“地”“着”,或不译。
面山而.居。
(《愚公移山》)
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邹忌讽齐王纳谏》)
以
介词
①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
不以.物喜,不以.己
悲。
(《岳阳楼记》) 是以.
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前一个
“以”表原因,后一个“以”表目的。
(《出师
表》)
②介绍动作行为所使用的工具、发生的根据、凭借的条件,可译为“凭借”“按照”“依靠”“根据”等。
策之不以.其道。
(《马说》)
何以.战?(《曹刿论战》)—
—凭借。
大小之狱,虽不能
察,必以.情。
(《曹刿论
战》)——根据。
③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作“把”“拿”“用”
等。
屠惧,投以.骨。
(《狼》)——把。
咨臣以.当
世之事。
(《隆中对》)——拿。
醒能述以.文者。
(《醉翁
亭记》)——用。
连词①表目的,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来”“用来”。
以.光
先帝遗德。
(《出师表》) 属予作文以.记之。
(《岳阳楼
记》)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送东阳马生序》)
②表示结果,可译作“以致”“因而”。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
路。
(《出师表》)以.伤先帝
之明。
(《出师表》)
③有时相当于连词“而”,或不译。
卷石底以.出。
(《小
石潭记》)
动词
可译作“认为”。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陈涉世家》) 皆以.美于徐公。
(《邹忌讽齐王纳谏》)
特殊用法通“已”,已经。
固以.怪之矣。
(《陈涉世家》)
虚词词性含义及用法
于介词①表示动作发生的处所、时间,译作“在”“从”。
与
公之乘,战于.长勺。
(《曹刿
论战》) 苟全性命于乱世,
不求闻达于.诸侯。
(《出师
表》) 迁客骚人,多会于.
此。
(《岳阳楼记》)
②表示动作的对象,译作
“向”“对”“同”“给”
“到”等。
每与臣论此事,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
也。
(《出师表》)——对。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孟子〉二章》)——给。
欲报之于.陛下也。
(《出师
表》)——向。
③用在被动句中,介绍行为
主动者,可译为“被”。
不
拘于.时。
(《师说》)
④用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
较,可译作“比”“胜
过”。
如使人之所恶莫甚于.
死者。
(《鱼我所欲也》)
皆以美于.徐公。
(《邹忌讽齐
王纳谏》)
乃
副词
①表示动作在时间上的承接,译作“才”“就”“于是”。
断其喉,尽其肉,乃.
去。
(《狼》)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曹刿
论战》) 乃.重修岳阳楼。
(《岳阳楼记》)
②表示出人意料,译作“竟”“竟然”。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
晋。
(《桃花源记》) 见渔人,乃.大惊。
(《桃花源
记》)
③用于判断句中,相当于“是”“就是”。
当立者乃.公
子扶苏。
(《陈涉世家》)
代词译为“你、你的”。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
翁。
(《示儿》)
虽连词
①表示假设,可译为“即使”。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
也。
(《三峡》)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口技》) ②与后文构成转折关系,可
译为“虽然”。
故余虽.愚,卒
获有所闻。
(《送东阳马生
序》)
为
动词①可译作“做”。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
语〉十二章》) 行拂乱其所为.。
(《生于忧患,死于安
乐》)
②可译作“作为、当作、成为”。
武陵人捕鱼为.业。
(《桃花源记》) 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出师表》)
③可译为“是”。
知之为.知
之,不知为.不知。
是知也。
(《论语》)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核舟记》)
④其他活用。
为.宫室、器
皿。
(《核舟记》)——做,这里指雕刻。
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鱼我所欲也》)—
—接受。
特殊用法:名
词,心理活动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
阳楼记》)
者
结构助词
译作“……的”“……的人”“……的事物”“……的情况”“……的原因”等,相当于名词性短语。
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
壤。
(《愚公移山》) 京中有善口技者.。
(《口技》)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
(《论
语》) 后遂无问津者.。
(《桃花源记》)
语气助词用在主语之后表示停顿,谓语部分一般用“也”字结尾,起判断作用。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愚公移
山》) 诸葛孔明者.,卧龙
也。
(《隆中对》)
代词主语后引出原因。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邹忌讽齐
王纳谏》)
且
连词
可译为“而且”“况且”“尚且”等。
且.焉置土
石?(《愚公移山》) 且.欲
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马说》)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送东阳马
生序》)
副词“将近”的意思。
年且.九十。
(《愚公移山》)
暂且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石壕吏》)
则
连词
可译为“就”“那
么”“却”“可是”等。
余则.缊(yùn)袍敝衣处其间。
(《送东阳马生序》)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鱼我所
欲也》)
副词可译为“就是,就”。
此则.
岳阳楼之大观也。
(《岳阳楼
记》)
表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
入则.无法
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
者,国恒亡。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乎
助词
①表示疑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学》)
②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
十二章》)
③表示感叹语气,相当于“啊”“呢”。
嗟乎.,燕雀
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
家》)
④表示商量语气,可译为“吧”。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陈涉世家》)
介词相当于“于”,在文中有不同翻译。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醉翁亭
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