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怀念2

合集下载

七年级语文上册教读课文情境驱动式课件 第2单元《秋天的怀念》第2课时

七年级语文上册教读课文情境驱动式课件 第2单元《秋天的怀念》第2课时

(2)作者最后一次写到看花时,加了一句母亲曾经 说过的话“好好儿活”,你觉得这里的“好好儿活” 内涵是什么?
“我”真正理解了母亲的用心,开始明白,面对生 活的不幸,人更应懂得对美好生命的珍惜与感恩,任 何时候都把自己当作幸运者,顺境时笑迎春风,逆境 时乐对风霜。
2.作者后来有没有做到母亲殷切期望的“好好儿活”呢? 结合下面的拓展资料,谈谈你自己的理解。
从作者其它作品中的文字和后来的成 就看,作者有做到母亲交代的“好好儿 活”。觉醒后的史铁生一边与疾病顽强抗 争,一边专注于写作,用他的文笔写出了 当代文学史上最绚烂的一笔,他也获得了 无数人最诚挚的敬仰和赞叹。
3.带着这样的理解,我们再来回顾课文的标题, “秋天的怀念”仅仅是怀念母亲吗?你怎么看?
5 秋天的怀念
史铁生
第二课时
学习任务三 视角转换,发现“他”的成长
学习任务四 手写卡片,解读“他”的怀念
任务三:视角转换,发现“他”的成长
1.母亲给了史铁生两次生命,一次是出生,一次 是意外后陪伴他获得新生。请你在课文中找一找, 并用课文原句说一说,“我”是如何“回报”母 亲的呢?
表达与交流
(1)“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 田地。”(只关注自己)
3.在《秋天的怀念》这篇回忆性散文中,作者将当年的 “我”和写作时的“我”两种叙事视角交替转换使用, 阅读第3段,分别分析 “我”两种视角不同的心情和母 亲的情感,并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出来。
21岁时“我”的心情:_______________ 30岁时“我”的心情:_______________ 母亲的情感: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母亲离世时的史铁生,既有双腿瘫痪带来的痛苦, 又有母亲离世带来的悔恨。那么我们又该如何开导 安抚史铁生,使他走出人生的困境呢?解开史铁生 心结的钥匙就藏在第7段。

2秋天的怀念教案

2秋天的怀念教案

《秋天的怀念》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

2、反复朗读,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等描写体会人物形象。

3、领悟文章蕴涵的深沉无私的母爱,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感恩情怀。

教材分析:这是一篇饱含深情的怀念母亲的散文,作者通过回忆自己瘫痪时,怀着博大无私之爱的母亲是怎样地痛心与忍辱负重地照顾自己,来表达对母亲的深深愧疚和怀念之情。

史铁生笔下对亲情的回忆与感悟,让人感觉亲切而意味深长。

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理解本文的主题并不难,但是如何使学生的内心真正受到震撼,从而激发感恩情怀呢?如何引导学生真正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呢?基于以上问题的思考,在教学中,应以反复朗读为基本立足点,抓住关键词句,引导学生读出感悟、读出体会,进一步联系生活实际,唤起学生真切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深入文本,圈划、朗读、品味文中描写母亲的动作、神态、语言等语句,领悟文中蕴涵的深沉无私的母爱。

2、难点:仔细朗读体会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了解作者是如何借景抒情的。

教材分析:本文通过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几件小事,甚至只是细微的动作,只言片语来表现深沉无私的母爱,感人至深,因此对这些细微之处的品读即是学习本文的重点,教学过程要“摈弃繁琐的分析,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和思考来感受课文内容”,所以,结合学生特点,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来体悟真情。

而最后一个自然段对于菊花的理解,有较深层的内涵,同时也涉及了借景抒情的知识点,学生不太容易理解,故而设置了此难点。

教学过程:思路点拨: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相结合是本文写作上的又一特色。

可以通过对“我”暴躁任性的描写和母亲的慈爱宽厚的描写相对照,体会母爱的深沉与无私,教学中,还可以截取《我与地坛》、《合欢树》中表达作者对母亲的怀念之情的段落,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拓展练习:1、文章最后自然段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学习这种写作手法,试着写一段景物描写以抒发某种情感。

2、课外阅读史铁生《我与地坛》、《合欢树》等其它作品,做好读书笔记。

《秋天的怀念》2(教案)

《秋天的怀念》2(教案)

秋天的怀念2(导学案)编制人:董吉平使用日期:案序号:5 领导签字:一、老师寄语最温馨的港湾,是母亲那暖暖的怀抱。

母爱,是那么神圣;母爱,是那么高洁。

母亲这个字眼,应该用我们的一生去崇敬二、积累运用(5-10分钟)背一段精彩片断三、激情导入(2-3分钟)著名歌唱家阎维文的《母亲》一歌,可以是说是家喻户晓:你入学的新书包,有人给你拿;你雨中的花折伞,有人给你打;你爱吃的(那)三鲜馅,有人(她)给你包;你委屈的泪花,有人给你擦。

啊,这个人就是娘,啊,这个人就是妈!这个人给了我生命,给我一个家;啊,不管你走多远,不论你在干啥,到什么时候也离不开咱的妈!你身在(那)他乡中,有人在牵挂;你回到(那)家里面,有人沏热茶;你躺在(那)病床上,有人她掉眼泪;你露出(那)笑容时,有人乐开花。

啊,这个人就是娘,啊,这个人就是妈,这个人给了我生命,给我一个家;啊,不管你多富有,不论你官多大,到什么时候也不能忘咱的妈!啊,这个人就是娘,啊,这个人就是妈。

这个人给了我生命,给我一个家;啊,不管你多富有,不论你官多大,到什么时候也不能忘咱的妈!今天,让我们再一次来欣赏史铁生的母亲的坚强、无私与伟大。

四、知识导航(2—3分钟)1、了解描写方法和修辞手法的种类,并能结合文章句子辨识。

2、找出文章中描写母亲的句子和景物描写的句子,并分析其作用。

3、总结“分析人物形象”“景物描写的作用”的方法。

五、自学园地(5-10分钟)1、指出下列各句所运用的描写方法。

(1)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

(神态、动作)(2)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动作、神态、语言)(3)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

(神态)(4)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

(景物)(5)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

(动作、外貌、神态)2、指出下列各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2课秋天的怀念

2课秋天的怀念

《秋天的怀念》说课稿开场白:浓浓亲情,动人心弦。

亲情是人间真挚而美好的感情,也是文学作品永恒的主旋律。

各位评委老师好,我说课的题目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7)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 2 )课《秋天的怀念》,下面,我主要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方法和教学程序几个方面加以说明:一、教材分析(包括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四个方面)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单元的课文主题为亲情,所选的课文都是围绕着有关亲情和家庭生活,这篇课文的作者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

在他21岁的时候,突然得了一次重病,导致身体发烧,高位截瘫。

也就是在那一年,他的母亲也去世了。

后来,在他的许许多多的文字里,都写到了他的母亲。

母爱这个主题,史铁生一直是牵肠挂肚的,纵观他的成长之路,其实就是母亲用生命的代价铺就的,因为他对母亲的理解是在母亲去世以后,这使沟通成为永远的不可能,也成为作者心中永远的痛。

在一种迫切的愿望中,使他对母亲的理解升华为世界上最为动人的诗篇。

《秋天的怀念》便是这样一篇怀念母亲的文章,作者通过回忆的方式,将零零碎碎的细节串联起来,写出了自己在瘫痪时,怀着博大无私之爱的母亲是怎样细心、耐心、小心地照顾自己,以此来表达对母亲的深深怀念之情。

文章的语言朴素、真切,却又意味深远,寄悲观于从容,蓄智慧于认真的人生思考之中。

2、教学目标:科学的教学目标具有良好的导向和激励作用。

对于7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文章的主题并不难,但如何使学生的内心真正受到震撼,从而感恩母亲,热爱生活呢?我把教学目标定为:1、知识与能力目标:联系课文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过程与方法目标:一是让学生理解文中生词的意思,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二是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母亲的动作、语言、神态这些细节描写来感悟母爱无私、博大、宽容的特点,激发学生的感恩情怀;三是通过品悟菊花的描写深刻理解母亲“好好儿活”的含义。

《秋天的怀念》(2)

《秋天的怀念》(2)
默读课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文章记叙了“我”双腿瘫痪后, 母亲强忍住内心极度的痛苦和重病的 折磨,无比关怀爱护病残儿子的故事 以及“我”对母亲的深切怀念。
从1971年9月到1975年9月整整一年我都在生病。五个月 之内,做了两次手术,虽然都不是重症,但连续的病痛,已 使体质变得很差,加上心情不好,吃不下东西,颈椎连头都 支撑不起来。记得第二次手术的时间虽然只有半个多小时, 但我所经历的这几十分钟,仿佛是伴着死神在行走。手术过 程中,由于血压连续下降,本想把难受的状况告诉大夫,但 嘴里已经发不出声音。“从手术室里推出来的就像个死人。 ”这是一个小手术,别人最多一个星期就可以出院,我却住 了10天。即使不住院的日子,也要往医院跑。那时的我只用 一个姿势活着——平躺,想坐起来都要靠别人辅助。
“秋天”不仅点明了故事发生的时间,而且“秋天”也是 “我”不幸遭遇、暗淡心情的写照,“秋天”又隐喻着生命的成 熟、思想感情的沉淀。
“秋天的怀念”表层含义是:回忆的往事发生在秋天,表达 的是对母亲的怀念,深层含义是:暗示着作者经受过命运残酷的 打击,经历过暴躁绝望的心理过程。在母亲去世后,在秋天菊花 绽放的季节,才真正体会了母爱的坚忍和伟大,懂得了母亲的期 望,悟出了生命存在的意义。
央求(yāng) 敏感(mǐn)
絮絮叨叨(xù xù dāo dāo)
暴怒(nù) 沉寂(chén) 翻来覆去 (fù) 烂漫(làn màn)
絮絮叨叨: 形容说话罗嗦,唠叨。 翻来覆去:形容一次又一次。也形容来回翻动身体。
喜出望外:望:希望,意料。遇到出乎意料的喜事而特别高兴。
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拓展深化 学会感恩
请静静地回忆母亲为我们做过的点点滴滴。 请与同学们分享。
布置作业

《秋天的怀念》(第二课时)

《秋天的怀念》(第二课时)

编号:常山二中七(上)语文姓名组名设计:邱小牛审核:毛美琳秋天的怀念(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感受母博大、宽厚的母爱和儿子对于。

2、学习作者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

3、体会磨难对于人生的意义,学习在磨难中成长坚强的品质。

【自主学习】1.默读全文,思考课文里写了几次秋天里看菊花?【合作探究】1、这篇文章反复写“看花”这一内容的原因是什么?2、文中有几处插叙的内容,请找出一处,用横线标出来,然后说说它在文中的具体作用。

3、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课堂检测】1、“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活着……”这名话的含义是( )。

A、鼓励儿子珍惜生命,坚强的活下去。

B、鼓励自己为了儿子要坚强的活下去。

C、坚信自己的病能治好,儿子的腿也能治好。

D、母子俩身患重病,要互相依靠,互相鼓励。

2、母亲坚持让我看菊花的目的是( )。

A、母亲喜欢花,可是“我”瘫痪后,她侍弄的花都死了。

B、为了让“我”出去散散心,使“我”的心情好转起来。

C、鼓励“我”学习菊花傲霜斗寒的精神,重新扬起生活的风帆。

D、那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的令人神往。

3、文中与“也绝没有想到竟是永远永远的诀别”照应的一句是( )。

A、她出去了,就再也没有回来。

B、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

C、她还在大口大口的吐着鲜血。

D、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

4、文章三次用“悄悄的”这一词语描写母亲的行动,请你把有关的句子画出来,谈谈对这些描写的理解。

5、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写出“母亲没有说完的话”。

【知识梳理】秋天的还念()()→()()。

《秋天的怀念》教案2

《秋天的怀念》教案2

《秋天的怀念》优秀精选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了解本文的主题和背景。

2.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文章的主题和情感。

2. 分析文章的文学特点。

教学难点:1. 理解作者通过景物描绘表达情感的手法。

2.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深入理解能力。

教学准备:1. 课文《秋天的怀念》全文。

2. 多媒体教学设备。

教学过程:1.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秋天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秋天的特点和感受。

2. 教师简要介绍本文的作者和背景。

3.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

4.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文学特点,如语言、结构、修辞等。

5.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文章主题和情感的理解。

6. 教师总结学生观点,进行讲解和引导。

第二章:作者和背景介绍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作者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背景的了解和重视。

教学重点:1. 了解作者的生平事迹。

2. 理解作者的创作背景对作品的影响。

教学难点:1. 掌握作者的生平和主要作品。

2. 分析作者的创作背景对作品的主题和情感的影响。

教学准备:1. 作者的生平介绍资料。

2. 相关作品的简介。

教学过程:1.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作者的生平介绍资料,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的生长环境、经历和主要作品。

2. 教师介绍作者的创作背景,如时代背景、社会环境等。

3. 学生阅读课文,理解作品与作者背景的联系。

4.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作者的背景对作品的主题和情感的影响。

5.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作者和背景的了解和感受。

6. 教师总结学生观点,进行讲解和引导。

第三章:文章主题和情感分析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主题和情感。

2.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中情感的表达和理解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

2. 分析作者通过景物描绘表达情感的手法。

教学难点:1. 深入理解作者的情感变化。

2.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中情感的细腻感受能力。

教学准备:1. 课文《秋天的怀念》全文。

语文七上5《秋天的怀念》 (2)

语文七上5《秋天的怀念》 (2)

例句:听说明天董进宇博士要来学校讲
学,他激动得翻来覆去睡不着。
5.喜出望外:遇到出乎意料的喜事而特别高兴。

例句:居住在台湾的爷爷终于回来了,

真叫他喜出望外。
词 语
6.絮絮叨叨:形容说话啰里啰唆。
例句:长大了才明白,母亲的絮絮叨
叨是对我最深沉的爱。
7.烂漫:颜色鲜明而美丽。
8.诀别:分别(多指不易再见的离别)。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 二单元第五课 秋天的怀念
第一课时
秋天是迷人的,天高云淡,大雁南归,枫叶似火, 硕果累累,秋天的许多事物都会引起我们无限的遐 想,也会让我们产生某种怀念的情绪。著名作家史 铁生就在秋天里产生了怀念之情,那么,他怀念的 是谁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课文《秋天的怀念》。
学习目标
2.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
通过动作、语言、神态的细节描写表现母亲对儿子的理解、疼爱及 母爱的无私、深沉。
3.反复手法的巧妙运用。
行文三次写到“悄悄地”,充分表现了母亲内心的痛苦、悲伤、坚 强与对儿子深沉的爱;反复写“看花”这一内容,“看花”是全文 的中心事件,是情节发展的线索。“好好儿活”反复出现,是母亲 无尽的嘱托,又是“我”对生命存在意义的探寻与思考。
5.“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母亲的“挡”是有意还 是无意的动作?母亲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母亲这是有意的动作,她怕我看到秋天落叶的萧 条的景象,而触动伤情,产生伤感痛苦,甚至绝望的心情 ,母亲希望我能够正视自己,而不是逃避。
6.母亲提议推我去北海看菊花,这一提议有什么深刻含义? 【答案】表现:“我”:“什么时候?”“好吧,就明天。”“哎呀, 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母亲:“憔悴的脸上”“央求 般”“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笑了”“坐在我身边” “絮絮叨叨”。心情:“我”:漫不经心、马虎应付、无所谓。母亲: 喜出望外、兴奋投入、高兴得不知所措。母亲提议秋天去看菊花,是 想让“我”从菊花顽强无畏的精神气质中得到启示,希望“我”勇敢 地面对生活的困境,顽强地活下去。

《秋天的怀念》第2课时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统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秋天的怀念》第2课时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统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第2课时【教学目标】1.继续体味本文深沉含蓄的特点,深入理解作者复杂的情感。

2.深入理解本文的主题,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悟生命。

【教学重点】1.继续体味本文深沉含蓄的特点,深入理解作者复杂的情感。

2.深入理解本文的主题。

【教学难点】深入理解本文的主题,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悟生命。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上节课,我们通过对文章语句的分析,感受到了史铁生母亲深沉的母爱。

文章中,面对绝望痛苦的儿子,母亲强忍着眼泪说娘儿俩要“好好儿活”。

在文末“我”说和妹妹“好好儿活”。

“好好儿活”,究竟有着怎样的含义?设计意图:回顾旧知,连接新知。

二、问题探究(一)自主探究一1.探究问题母亲说“咱娘儿俩”“好好儿活”。

面对生活困境,她是如何“好好儿活”的?2.探究过程(1)根据文章内容,分析母亲当时生活中的困境。

(2)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说说母亲是如何应对这些困境的。

3.成果展示(1)面对儿子的重大变故,她没有被现实击倒,而是一直照顾儿子,想要儿子“好好儿活”;(2)面对瘫痪后暴怒、绝望、消极的儿子,她没有弃之不顾,而是处处为“我”着想,体贴“我”敏感的情绪,照顾“我”,想要开导我。

(3)面对自己身体病痛的折磨,她选择默默承受,不让孩子们担心,并仍然希望带瘫痪的儿子去北海看花。

在危重之际仍然挂念着两个孩子。

教师点拨:上节课我们说到,母亲要带“我”去北海看花,是出于深沉的母爱。

请同学们深入思考,“看花”对于病重的母亲意味着什么?“看花”中有母亲怎样的期待?明确:看花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包含着母亲对“我”振作起来的期待。

4.探究小结从母亲的生活环境来看,母亲是不幸的——儿子瘫痪一蹶不振、女儿未成年,自己也重病不起。

但她没有自怨自艾,而是依然无怨无悔地关心照顾儿子、心心念念挂念着子女,希望儿子振作起来。

母亲,用自己的生命诠释着“好好儿活”。

设计意图:通过文章中关键词的理解,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主旨。

(二)自主探究二过渡:母亲用自己的生命践行了“好好儿活”,“我”懂母亲的意思了吗?1.探究任务默读全文,找出表现“我”生活态度的语句,分析“我”的生活态度的变化过程。

秋天的怀念读后感2

秋天的怀念读后感2

202X秋天的思念读后感202X秋天的思念读后感品味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了。

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收集的202X 秋天的思念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今天,我读了《亲近母语》中的《秋天的思念》这一课。

我是流着泪读完的,因为我的心灵一次又一次地被震撼着。

《秋天的思念》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作家史铁生在双腿瘫痪后,母亲为了使儿子珍爱生命,坚持活下去,瞒住了自己病重的情况,想尽一切方法来鼓起儿子生活的信心。

我被文中伟大的母爱深深地感动了。

当母亲劝说儿子去看花,儿子狠命捶打自己的双腿时,母亲扑过来抓住儿子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多么坚强的母亲啊,她忍住了儿子的抱怨,儿子的暴怒无常;她忍住了生活的艰辛,命运的不公;她忍住了儿子的疾病给自己带来的心灵上的痛苦;她忍住了自己病痛的折磨。

母亲仅仅是抓住了儿子的手吗?不,她生怕一撒手,儿子生存的信念就会崩溃,她抓住的是那已经微弱得如游丝一样的、一条在她心目中最珍贵的生命啊!读到这儿,我的泪水止不住地流了下来。

在母亲生前,儿子体会不到她的伟大。

母亲离他去了,他终于懂得了母亲对自己的关心、保护,懂得了无论遇到怎样的境遇,无论选择怎样的活法,都要好好地活。

正是因为有了母亲的鼓励,作家史铁生克服了别人想不到的困难,取得了辉煌的成绩。

这一切力量的源泉不是伟大的母爱吗?我再次被震撼了,想想以前,面对母亲的反复叮咛,我们有什么理由说这是唠叨?面对母亲对我们的关心,我们还能理直气壮的认为是应该的吗?我们什么时候回报过母亲付出的爱呢?我想:母爱,是一种大爱,是无形的,包含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母爱,会创造生命的奇迹!山固然高,也不如母爱;海固然深,也不如母子情深。

这伟大的母爱是我从刚刚读完的《秋天的思念》中读到的。

《秋天的思念》本文讲述了一个作者的母亲为了作者的双腿四处奔波,想尽一切方法让儿子开心。

《秋天的怀念》 第二课时

《秋天的怀念》 第二课时
母爱是理解
母爱是执着, 是坚强,是生 死相依……
B. “听说北海的花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 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 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 着,“我可活什么劲儿!”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 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品味“扑” “抓” “忍”)
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

1.为什么我的脾气会如此暴躁?
合作探究
1. 为什么我的脾气会如此暴躁? 2. 面对这样的儿子,母亲是怎样做的?把
句子画出来。 3. 你认为母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2.面对“我”的暴怒悲观,母亲是怎么做的?又是怎么说的?
A. 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 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 儿红红的,看着我。(品味“偷偷” “悄悄” )
C.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 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 你去看看吧。”
母爱是细心的呵护
D.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 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 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 会地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
测评
分析句子,体会母亲情感。 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她比 我还敏感。
母爱是商量, 是理解
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 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 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 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 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聚焦“笑”,“敏 感” 透过这几个字,你看出了什么?)

7年级上秋天的怀念2

7年级上秋天的怀念2

2、课文为什么不以《怀念母亲》为题,却以《秋天的怀念》 为题?
① 母亲是秋天去世的,“我”深切怀念母亲对“我”的爱。 ② 秋天里去看菊花,是母亲对“我”的希望,“我”用行动向
母亲表示,不仅自己好好活,还要带着妹妹好好活,让母亲 在九泉之下放心。 ③ 秋天是菊花盛开的时节,“菊花”是母亲坚韧、乐观精神的 象征,看到菊花绽放得那样鲜艳、灿烂,让“我”明白了要 好好儿活,活出精彩,做生活的强者。
自己做坚强的母亲 让儿子成为坚强的儿子
3、母亲为什么如此急切地想带儿子去看菊花?
母亲知道自己病重,所剩时间不多,所以想在生前 带儿子去北海看看象征着顽强生命力的花,让儿子高 兴高兴,重塑对生活的希望。
4、怎样理解最后一段的景物描写?
盛开的菊花犹如坚强勇敢地活过来的“我”,艳丽的色彩是 对“ 我” 成功人生的描绘,“我”最终懂得了母亲“好好儿活” 的真正含义,而菊花却成为怀念母亲的永远的寄托。
1.了解散文的特点;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重点) 2.学习文章抓住动作、神态、语言等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难点) 3.领悟文章蕴含的深沉无私的母爱,激发感恩情怀。(重点)
作者名片
史铁生(1951—2010),祖籍河北,生于北京。当代作家。 1969年去延安插队务农。1972年患病回北京住院,双腿瘫痪。 1978年发表处女作《爱情的命运》。《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和 《奶奶的星星》分别获得1983年和1984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 奖。代表作有小说《命若琴弦》《务虚笔记》,散文集《我与 地坛》《合欢树》《病隙碎笔》等。
3.你从文中哪些句子体会到了母亲对“我”的宽容和关怀?
结构梳理
秋天的怀念
隐瞒病情悄抚慰
相约看花 多牵挂
双腿瘫痪,暴怒无常 母亲提议去北海看花 母亲病重隐瞒病情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秋天的怀念》史铁生+教学课件+(2)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秋天的怀念》史铁生+教学课件+(2)

合作探究
你感受到母亲是个什么样的人?
合作探究
读了本文,你能体会到作者在写作此 文时是怎样的心情?
愧疚 悲痛 怀念
合作探究
找一找课文中表现“我”愧疚的句子, 并体会其中蕴含的感情。
(1)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 了那步田地。
→为自己没能关心母亲的健康而难过;
(2)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
→为突如其来的生离死别而悲伤,为自己的 “暴怒无常”而懊悔。“我”正是在这样的 反思与醒悟中变得成熟了。
白色的花高洁
黄色的花淡雅
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
合作探究
文中写了几次看花,作者情感有什么变化?
• 第一次:母亲说:“听说北海的花都开了,我推着你 去走走。 ”“我”说:“不,我不去!”
• 第二次:母亲说:“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 看吧。”“我”说:“好吧,就明天”。
回忆性散文
秋天的怀念
史铁生
学习目标
1、体会作者将浓烈的感情寄托在叙事 中的写法。 2、掌握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等描 写,感受人物形象。 3、领悟文章蕴涵的无私伟大的母爱, 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感恩情怀。
作者简介
史铁生1951年1月4日—2010 年12月31日),北京人,小说家。 16岁毕业于北京清华 大学附中。1 8岁去陕北延安插队。21岁因病致 瘫,转回北京。23岁起到北京某街 道工厂做了7年的工人。后又患尿 毒症,靠透析维持生命。28岁发表 第一篇小说《法学教授及其夫人》, 以后陆续发表中、短篇小说,散文
• 庄严肃穆的气氛中,所有在场的医护人员在安魂曲 中向铁生鞠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然后虔诚地取出他 捐献的器官,认真、细密地缝合好躯壳,整理好妆 容……9个小时后,史铁生的肝脏、角膜在两个新的生 命体中尽职地工作,生命在延续。史铁生坦荡地、从容 地、诗意地、利他地、死去了,正如哲人所言,肉身是 无法永恒的,永恒的是人类的精神和爱。史铁生做到了。

小学语文人教六年级上册目录-秋天的怀念2

小学语文人教六年级上册目录-秋天的怀念2

《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绵阳市富乐实验小学张蓉一、教材分析《秋天的怀念》这篇课文选自小学语文S版十册第三单元。

本单元课文都在讲述作者内心深处那些温暖的记忆,单元的教学重点是要求注意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品味文章的精彩语句,揣摩作者是怎样表达真情实感的。

本课是史铁生怀念母亲的文章,作者通过回忆的方式,写出了自己在瘫痪时,母亲怀着博大无私的爱细心、耐心、小心地照顾自己,直至生命的最后一息的事,以此来表达对母亲的深深怀念与愧疚之情。

文章的语言朴素、真切,却又意味深远,寄悲观于从容,蓄智慧于认真的人生思考之中。

二、学情分析这篇散文比较短小,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能够通过有效阅读达到”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产生自己的看法”的要求。

因此理解文章的主题并不难,但如何从字里行间深刻体会作者所蕴含的感情还需教师多加引导。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会读“瘫”、“痪”“膳”等几个字,理解“暴怒无常”、“喜出望外”、“诀别”等词语并会用其造句。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二)过程与方法1、能够理清文章结构,体会“三次看花”所蕴含的母亲对子女的爱以及子女对母亲的怀念。

2、体会课文如何通过动作、语言、神态描写来表现人物内心活动,品味理解作者对母亲的复杂丰富的情感;学习本课通过动作、神态的描写,表现人物内心、传递情感的写作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文本的理解,感受母亲对子女真挚无私的爱以及作者对母亲的愧疚与怀念,品味伟大无私的母爱,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父母的情感。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品味文中丰富深沉的思想情感,并能做简要分析。

教学难点:能够体会文中的思想情感。

教学设想:理解母爱的内涵,感受爱母的思绪.获得自己对生活的思考.五、教学方法(一)教法:启发法对话法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时,尽量启发学生、跟学生谈话,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和利用课件演示的教学方法来突破本课的重点、难点,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本课的学习任务。

《秋天的怀念2》优秀教案

《秋天的怀念2》优秀教案
课 题
12秋天的怀念
课 时
2
备课时间
9月29日
主备人
贾秀艳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2、体会通过描写动作、神态来表现人物的内心活动
3、感悟人间真情,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父母的情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
读课文的内容,领会朴实的语句中蕴含着的丰富的感情。
教学准备及手段
课件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讨论交流。
教 学 流 程
动态修改部分
(5)当听说我愿意去北海时,母亲"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还不停地絮絮叨叨地说着…‥(能够带孩子出去走走,母亲竟是如此兴奋!她希望我能开心、快乐。)
(6)母亲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生病的儿子,还有那个未成年的女儿…‥"(春蚕到死丝方尽,母亲临终时仍挂念着孩子。)
板 书 设 计
12秋天的怀念
我 母亲
暴怒 安慰
思念 去世
教 后 反 思
(2)"'听说北海的花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养的那些花都死了。"(为了我,母亲虽然爱花,却没有精力、时间,没有心思再养花。)
(3)"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语虽朴素,却体现了母亲的伟大和坚强。)
(4)"那天我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母亲是要把萧瑟的秋天挡在窗外,要把我心中的寂寞、消沉逐渐出窗外吧。)
3、体会作者透过这些小事,表达对母亲的一片深情。
(引导学生注意前面语句中的重点词语,那是作者细心观察体会到的,也是令他记忆犹新形象;最后一个自然段,在妹妹的陪伴下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之所以浓墨重彩地写这些菊花,也许正是表达作者对母亲的怀念,菊花中有母亲的音容笑貌,菊花中有母亲的殷切嘱托,"咱娘儿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随着小说获奖的激动逐日暗淡, 我开始相信:我用笔纸在报刊上碰撞开 的一条路,并不就是母亲盼望我找到的 那条路。母亲生前没给我留下过什么隽 永的哲言,或要我恪守的教诲,只是在 她去世之后,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 志和毫不张扬的爱,随光阴流转,在我 的印象中愈加鲜明深刻。 ——《我与地坛》
推荐书目:
史铁生
2002年,他获得华语文学传媒 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是现在 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
活到最狂妄的年 龄上忽的残废了双 腿。
两条腿瘫痪后的最初几 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 到出路,突然似乎什么都 找不到了。
tān huàn
shì
xiǔ
qiáo cuì
瘫痪
shàn
侍弄
wān
整宿
jué
憔悴
màn
作业: 1、我想,你学习了史铁生的《秋天的怀 念》,你一定想对你的母亲说点什么,请你 以《妈妈,我想对您说》为题,写一篇文章。 2、课外阅读《我与地坛》。
在那段日子里——那是好几年长的一段日子, 我想我一定使母亲作过了最坏的准备了,但她从来 没有对我说过:“你为我想想。”事实上我也真的 没为她想过。那时她的儿子,还太年轻,还来不及 为母亲想,他被命运击昏了头,一心以为自己是世 上最不幸的一个,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 是要加倍的。她有一个长到二十岁上忽然截瘫了的 儿子,这是她唯一的儿子;她情愿截瘫的是自己而 不是儿子,可这事无法代替;她想,只要儿子能活 下去哪怕自己去死也行,可她又确信一个人不能仅 仅是活着,儿子得有一条路走向自己的幸福;而这 条路呢,没有谁能保证她的儿子终能找到。 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 《我与地坛》
史铁生《我与地坛》 《病隙碎笔》 《务虚笔记》 贾平凹《我不是个好儿子》 毕淑敏《孩子,我为什么打你》
仿膳
豌豆
诀别
烂漫
chui
fù dāo 翻来覆去
xù xù dāo
絮絮叨叨
捶打
课文主要写的什么?
身患重病的母亲照顾 双腿瘫痪的儿子
互动导学 探寻规律
你觉得文中的“我”,性格脾气是什么样的? 为什么?文中是如何描写的?
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
——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
听着听着收音机里甜美的歌声,我会
秋天的怀念
史铁生
激趣导入 明确目标
我们已经了解了本单元课文的特点,本单 元的课文将把我们带人爱的世界,去了解 作者感受爱、奉献爱的经历,同时去感受 一段段故事中包含的深情。 我们刚学完《永远的歌声》这一课,课文 中学生们对老师诚挚的热爱之情,让我们 深受感动。今天我们准备学习12课《秋天 的怀念》,这一课将让我们深深地体会到 母爱的伟大和无私。 下面我们一起看一下本课的学习目标
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一 个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母亲对儿女 深沉的爱,感悟人间的真情,培养热 爱生活,热爱父母的情感
1951年生于北京, 1972年, 21岁的他因病瘫痪,从此永远坐 上了轮椅。 他写的《我与地坛》被公认 为中国近50年最优秀的散文之 一。
儿女能不能“好好儿 活”,是母亲最惦记 的,记住了母亲的话 就是对母亲最大的安 慰,最深切的怀念。
母亲为什么要带“我”去看菊花? 后来,“我”为什么去看菊花?
因为母亲担心儿子会 想不开,所以想带儿 子去散心。 对母亲的愧疚和怀念。
——淡雅 (要活得平淡,做一个 实实在在的人) ——高洁 (要活得高尚而纯洁) ——热烈而深沉 (要活得有热情,有活 力,而不张扬)
主旨
课文讲述了重病缠身的母亲, 体贴入微地照顾双腿瘫痪的儿子, 鼓励儿子好好活下去的故事,歌颂 了伟大而无私的母爱。
母亲,儿子来看您了。自从您秋天走后,我 1、又是秋天,当作者站在母亲的墓 和妹妹都懂了您的话,您放心吧,我俩在一块, 前看着母亲的遗像,他会说些什么呢? 一定会好好儿活。 是啊!母爱多么伟大! 妈妈每天忙这忙那,还不 2、 学习了这篇课文,你一定会有更多 都是为了我们!有时候,我们不耐烦地嫌她唠叨。 更深的感受,此刻你最想说的是什么? 现在我们明白了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 小时 候,妈妈把好的都留给我们,长大后,我们应该 体谅、关心妈妈,帮助妈妈干力所能及的家务活。 妈妈,在明年春暖花开、五彩缤纷、绿草如茵的 五月,我一定央求般的神色
—— 喜出望外,一会儿坐下,一会儿 站起 ——忽然不说了, 比我 还敏感,又悄悄地出去 了。
看到儿子自暴自弃,母亲 心痛不已,她自然会想到 自己的病情,但她还是希 望儿子能勇敢地面对现实, 顽强地生存下去。
母亲在临终前想到的仍 然只有“我”和妹妹, 这是伟大而深沉的母爱, 这是无私而感人的母爱。
——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
妈妈让我去看菊花,我会说
——不,我不去!我活着有什么劲! 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 的暴怒无常。
面对“我”的暴躁,母亲
—— 悄悄地躲出去 —— 偷偷地听我的动静 —— 又悄悄地进来,眼圈红红地看 着我 —— 扑过来抓住我的手, 忍住哭
看到儿子自暴自弃,母亲心痛不已, 她自然会想到自己的病情,但她还是希 望儿子能勇敢地面对现实,顽强地生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