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论文
新课程标准论文范文3篇
新课程标准论文范文3篇新课程标准管理论文一、吃不透新课标理念小学语文教材上有这样一个要求学生续写的作文练习:一天早晨,我穿着新衬衣去上学,结果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一个小女孩拿到教师批改完的作文后哭了,成绩不好。
因为她写的是她的同桌不小心在她的新衬衣上蹭上了圆珠笔油。
老师的评语是:选材没有积极意义,故事太平淡。
班上的高分作文中一个写的是在公共汽车上与小偷搏斗,结果新衬衣被撕坏了;一个是扶老奶奶过街时,老奶奶吐在她的新衬衣上了。
其实小女孩写的作文才应该是高分的,因为它才是最真实的。
也许教师的出发点是好的,按照新课标要求,学生的作文立意要高,但是老师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真实。
于是这样的一个作文题目在老师的引导下变成了一个叫人说谎的题目。
教师吃不透新课标理念而把理论强加到学生头上的行为是很危险的。
二、机械套用理论模式新课标的评价体系要求评价要全面关注学生的学习历程,及时给予关注和鼓励,帮助他们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于是有一些人就把赞扬变成教育评价鼓励的惟一方法,毫无原则地在课堂进行“批发式”的表扬。
这就有违赞扬的初衷,不但不会有鼓励引导的作用,甚至还会影响到学生的积极性和上进心。
曾经有一个老师说过:“陶行知对犯错误的学生还奖以糖果呢,我美言学生几句有什么不该?”其实,那个带有一定正义感的同学打人后认识了错误,陶行知对依嘱前来的学生奖以糖果,是以严肃的要求为前提,且奖中带有引导的,不是毫无原则和目标的滥奖励。
教师只是形而上地模仿,结果只会适得其反。
三、缺乏对社会环境的关注营造一个让孩子成长的良好的社会环境,培养孩子适应社会的能力很重要。
传统的中国父母忽视了孩子作为社会人的成长过程和孩子独立人格魅力的培养,因此我们的素质教育还应该加强整个家庭和社会的教育力量的建设和发掘,继而充分发挥这一巨大资源的作用。
四、无充足的优秀师资支持决定新课标能够很好执行的必要因素就是优秀的教师队伍,而一个学校能够具备这一点又是很不容易的。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论文10篇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论文10篇第一篇: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的创新摘要:新课程改革对初中历史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求任课老师更新思想观念,注重教学方法创新,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知识应用技能。
本文结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就初中历史教学如何实现创新提出相应对策,希望能为教学活动开展提供启示。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历史教学;创新;角色扮演法初中历史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还要注重提高知识应用技能,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做好准备。
尤其是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更应该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让学生成为课堂活动的主人,推动教学方式方法创新,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但一些任课老师没有严格落实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制约教学效果提升,需要采取措施改进和完善,从而促进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
1.合理进行教学内容设计初中历史教学包含大量的历史史实,面对复杂的史实,重视教学设计,帮助学生牢固掌握历史知识是不可忽视的内容。
为此,必须创新教学内容设计,改变历史知识繁、难、偏的现象,通过基本知识的讲述,剖析历史事件的发展脉络,让学生有效获取知识,加深印象。
例如,“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学习时,对于这种抽象的内容,任课老师可以结合第一次世界大战主要的参战国和发展历程,让学生分析“一战”后的世界格局,让学生思考其成因和结果,体会“一战”后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和国家的多极格局。
并拿出地图让学生圈出帝国主义,从而对当时的世界格局有更为深入的了解,提高教学设计水平。
并对历史事件重现,让学生加深印象,深刻感悟到历史的承前启后和继往开来。
2.注重角色扮演法的应用新课程要求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任课老师则扮演引导者、组织者的角色。
角色扮演法由学生扮演历史人物和事件,由任课老师提供素材或话题,或者由学生编写历史话剧,然后搬上讲台。
例如,“美国南北战争”学习时,可以让学生分别扮演北方资产阶级和男方种植园奴隶主,从自身利益出发,就关税、劳动力、市场、原料等进行课堂表演,阐述自己的观点。
新课程需要教师转变教育观论文
新课程需要教师转变教育观教材是课程的主要裁体,是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随着越来越多的地区使用新课程标准教材,大家都在关心,新教材体现了哪些新的教育观念,对当前的教育教学将带来哪些变革?教师怎样才能打破传统教育观,以适应新课程。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必须及时形成新的技能,即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将课程开发与整合的能力,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育有机结合的能力,广泛开发课程资源的能力,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能力等等.在实施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教师要尽快实现教学方式的更新,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对于初中课程改革来说,教师在学科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一、更新教育方式,转变教育观念新教材功能观认为,教学的目标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还包括学生对学习过程的理解、学习方法的掌握,以及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熏陶.知识理解、学习过程和掌握学习方法是显性的,直接体现在教材之中;态度、情感和价值观则是隐性的,是活的教学内容,需要教师在教材中发掘,并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教学。
这样,教学活动就由单向传输变成了双向互动。
在一个信息爆炸、知识日新月异的时代,无穷无尽的知识永远也学不完,怎么学也跟不上知识更新的步伐,不用说不能较为完整地掌握某一学科的知识,就是这一学科的主要知识也学不完,教师讲授的只能是本学科最基本、最关键的知识,是打牢基础、以后发展所必不可少的知识。
所以单向的、单纯的传授知识的教学模式已经落伍。
这就要求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更新教育观念,改变过去那种教学就是把知识教给学生,单向传输的过程。
二、视野由封闭走向开放新课程强调教材只是一种材科和资源,一种帮助学生学习的工具,起到的是一种媒介的作用,那么教师就不必把教材看成神圣的、不能质疑的,必须不折不扣地照此执教.教师的教要服务于学生的学,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帮助者。
在教学活动中,教材、教师和学生三者,学生是中心,学生的学是主要矛盾,一切围绕怎样学、怎样才能学好这个中心进行。
课程改革论文最新5篇
课程改革论文最新5篇浅谈新课程论文篇一一、培养良好的预习习惯二、创设良好的情境进行导入优质的教学情境,是开启学生智慧大门的钥匙。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生最好的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
”多媒体具有声形并茂的特征,可以将教学内容生动、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求知欲,这在创设与教学内容相一致的教学情境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如《找春天》一文非常适合运用多媒体技术,设计出春天风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此,我在教学中就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了迷人的春光,并配上学生爱听的儿歌《春天在哪里》,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然后自然点题,引出《找春天》一文。
这样,学生的思维一下被激活了,在美景和音乐的渲染下,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效果甚佳。
三、尊重学生学习需求学生对知识的需求是兴趣的导火索,而兴趣则是学生积极学习、主动学习以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动力源泉。
一位教学经验非常丰富的教师曾告诫我:“语文课一定要了解学生读书、求知和情感的需要,切忌灌输,重在引发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式有很多,我在教学中曾尝试过“直观演示、巧设悬念、旁征博引”等方式,激发他们的阅读积极性,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如在教学《太阳》这篇课文时,我找来有关的录像与学生一同欣赏,当浩瀚的宇宙呈现在学生眼前的。
时候,我是那样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他们渴求的眼神!他们太想了解太阳了!我扣之心弦地提出:“你们想问太阳些什么呢?你还想说些什么?”学生不仅兴趣未减,而且情趣高昂,争先恐后地回答。
可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使课堂呈现出勃勃生机。
四、给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新课程标准一直强调,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把课堂变成学生自由体验、自由探索、自由展示才华的大舞台。
因此在进行新课前,我总是鼓励学生去寻找和搜集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材料,课上,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成果,进行资源共享。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感到成功的喜悦,参与兴趣非常浓厚,久而久之,课前寻找便成了学生的习惯,大大拓宽了学生的视野。
新课程教育教学改革论文(4篇)
新课程教育教学改革论文(4篇)第一篇:新课程下美术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新课程教育改革是教育进入到21世纪后,传统教学体制与教学观念不能适应当前教育发展的现实,所必须做出的变革。
在传统应试教育体制和观念下,教育思想陈旧,其与市场化的人才培养理念和人才培育模式无法相互适应。
特别是美术教学,在传统应试教育的体系中,其往往处于边缘化的境地。
在新课程改革理念下,推进美术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势在必行。
一、传统美术教学与新课程理念的冲突分析1、美术教学的边缘化与美育的目的无法适应新课改的目的在于推进学生素质教育的全面增长,使得其各个能力全面提升。
而素质教育是包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而美育教育的中心环节及是美术教育。
在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改革的同时,传统美术教育模式却与美育教学的根本目的无法适应。
首先,在学科定位上,受到应试教育的偏见影响,美术学科一直处于被边缘化的副科环节。
这体现在具体的教学安排上,无论是课时还是授课内容,美术教育往往容易被广大教师所忽视。
本来就显得偏少的学时安排,往往面临着其他学科的挤占。
而在教学效果评估及学习成绩的考核上,美术教育往往不能有所体现。
其次,目前的美术教学呈现出弱化趋势,就师资力量而言,其往往相当薄弱。
在教学水准和教学方式上,无法与其他学科一样能够吸引优秀人才涌入。
并且,由于缺乏足够的发展空间,美术教师队伍还呈现出人才流失的现象。
这更加大了传统美术教育教学的困境。
2、美术教学理念陈旧,教学方式无法与学生兴趣形成共振受到传统美术教学观念和体制的影响,当前,我国的美术教学理念陈旧,在教学方式和教育方法上,显得非常陈旧和落后。
当前,在大部分地区,特别是教育基础资源相对落后的农村学校,其在美术教育教学上,仍然呈现出教学方式简单、教育内容弱化、教学手段单一的现象。
美术教育在一些地区的课堂上,被简单地等同于画画,而学生对于美术的理解,仍然处于临摹阶段。
对模型的简单模仿和对画面的单一呈现,是当前最主要的教学内容。
新课程论文(优秀3篇)
新课程论文(优秀3篇)新课程论文篇一课程改革不仅是一项教育事业内部的改革,而且是一项社会化的一项工程,同时也标志着我国教育事业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这意味着我国的教育事业不断的在改进和完善。
作为一名教育者,应重视课改的重要性,积极思考切实有效的模式,主动参与课改实践,发挥课改的优越性,推动课改向纵深发展,从而优化我们的教育。
纵观各种关于课改的学习材料,我们不难发现这次课改的几大改革,课程结构的改革、课程内容的改革、在课程实施方式的改革、课程教材的改革等等,在学分制和课程管理上都有了改变,职业学校还要重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在教师的培养上也向“双师型”教师转化。
在传统的课程中,我们看到的是所以同级别的学习,同级别学生都是用的一样的教材,和一样的课程,这就是所谓的“统考”,这种传统的课程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不能培养出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新型人才,因此教育也必须要顺应时代,这也是根据社会发展来决定的。
在学科课程实施中,作为专业课,我们在新新课程中加强了对学生实验、实践、探究等能力的培养。
如计算机专业就开设几个板块的课程,有办公自动化、平面设计,数据编程等,这些课程贯穿于各个学期中完成,这样就能充分的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打开学生的空间思维。
新课程体系注重多样化、多层次、多实践,使学生有更多的自主选择的发展空间。
二、新时期课改的评价体系课堂评价体系一直都是课堂教学内容的一项重要手段和技巧,有研究表示,有效的课堂教学与评价体系分割不开的。
因此,新时期课堂教学必须要优化评价体系,打破传统评价体系的弊端提高教学质量。
传统的评价体系不能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气氛,其主要问题在于如何评、评什么等笼统不明确,往往是教师讲什么就是什么,评价观点以教师为主,这样就不利于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
所以我们要打破传统的评价体系,一定要把重心转移到学生的素质上来,把课堂教学评价活动组成课堂教学的一部分。
让同学们真正的快乐的学习。
因此,新时期的教学评价一定要做到整体性、全面性,既要对学生学习成绩做出评定,又要正对学生的各种特征做出评定从而充分的开展课堂教学;在教学评价过程中,我们要以学生为中心,全面的衡量和评价,才能充分的创新课堂。
新课程改革几点思考论文
新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新的课程改革给现行的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新课程改革不仅要改变学生的学习生涯,而且也将改变教师的教育教学生涯。
”教师将在新课程的实施中实现自身专业化的发展,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又将构成新课程实施的必要条件。
一、教育观念要“变”观念是束缚人们行动的枷锁。
要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而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应该是终身学习的楷模,学习技巧的传授者,教育科研的专家。
所以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首要的就是更新教育者头脑中的一些传统、陈旧、落后的教育观念。
1.转变教育观念首先要领会中学素质教育创新理论。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创新人才的培养关键在教育。
2.转变教育观念必然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即提高业务素质。
所以高中政治教师不仅具有高尚的政治素质,更应该具有高深的业务素质,这就要求教师具有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和教育学、心理学知识,以此形成多层次新型的知识结构,进而培养中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团结协作意识,促进他们德才素质的全面提高。
3.转变教育观念要求教师对自己的角色要有一个正确的定位。
引导学生采用自己的方式进行学习,把课堂上学习的主动权留给学生,注重学生能力素质的培养,做学生学习的“引路人”,主要起激励、组织、点拨的作用。
二、教学模式要“变”我们的课堂之所以要“变”,那是因为从新课程标准的角度来审视,突出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教条化。
突出表现在课堂教学中的唯教材、唯教参、唯教案。
把预设的教案当做亦步亦趋的向导。
2.模式化。
教学结构模式化、教学具体行为的模式化。
课堂教学结构依然沿袭半个世纪前凯洛夫的五步教学模式(复习旧知、导入新课、讲解新知、联系巩固、布置家庭作业),课堂中具体的教学和管理行为长期以来凝为刻板的、单调的、不变的模式(端坐、不得插嘴、课前礼貌用语)。
只保留它的形式意义,其实质性东西就会越来越远。
3.单一化。
突出表现为教学目标、教学组织形式和活动角色的单一化。
新课程,新要求[论文]
新课程,新要求摘要:随着新课程的推广和实施,美术课程正以全新的姿态走进校园,走进师生的生活。
针对如何上好美术课,作者结合教学实践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初中美术课堂教学结合实际教学要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民族素质的一项重要举措。
随着新课程的推广和实施,美术课程正以全新的姿态走进校园,走进师生的生活。
新课程标准从全新的角度出发,强调“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在这个前提下,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以自己的激情、智慧和创造性的劳动投入新课程实践中,通过多年的一线教学,感悟颇深,对美术课堂教学,谈几点体会,与大家一同探讨。
一、结合实际,灵活运用教材我校使用的美术教材是人美版和人教版的,这两个版本各有特点。
如:人美版教材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富有情趣,具有开放性、多元性及可选择性的特点,充分体现新理念。
不足之处是:从教材的编排上内容显得凌乱无序,过于专业化;每册内容设置过多,没有给教师自编教材的空间。
人教版教材则以实用美术为主,可以提高学生对美术学科的兴趣,发展学生审美能力、造型能力和创造力。
这对学优生来说比较适用,对后进生却有一定难度。
由此可见不同版本的教材各有长短,关键在于教师如何把握教材。
我校地处城乡结合处,外来人口和近郊村民子女占多数。
面对学生,我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现有水平,在领会教材编写意图的同时,进行必要的增删、调整,挖掘贴近学生生活经验的内容,灵活使用教材,使之适应本校学生的实际。
其次,由于教学对象个体差异大,必须重视作业的设置环节。
如:在七年级上册《服装搭配》这节课,我的作业设计是运用水彩、水粉、油画棒、纸贴、布贴中的任何一种表现方法,进行服装搭配练习;可以用绘画或者粘贴的方式完成;还可以利用课前收集喜欢的服装、配饰等图片及各种布料进行搭配装饰。
这就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了一定的选择空间,让每个学生在这个课堂里都能找到自我表现的平台,体现新课程理念的核心:“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新课程标准要求下,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探究 论文
新课程标准要求下,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探究箱要:《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是人教版必修一《分子与细胞①中的求点实验,是生物教学大纲要求必做的实验,通过本实验,可使学生清楚绿叶中色素的种类和含量对植物叶片颜色的影响,是学习光合作用的基础。
教材中的实验方案,存在着实验目的狭隙、材料单•、用具复杂等问题,完全按照教材的要求操作,很难在•节课中,将实验完成,且实验成功率也不高。
因此本人对学生在实验过程遇到的困难进行了思考和探索,对此实验的方案进行了一些改进,以利于学生顺利完成实验。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将教材中的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究性实验,以提高学生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关域字:探究性实验、改进方法、实验动手能力、高阶思维引古:生物学是•门对实验动手能力及实验设计能力要求很ι⅛的学科,通过实验研究和实盼过程探索不仅可以解择生活现象,阐述生命的本质,还可以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探索思维,因此,在生•物学的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生物实验的教学,不能一笔带过,或者只注重讲解知识内容,应该既要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基础上,还要兼顾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
而在当前高考形式下,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卜做到有效开展实验,这是对生物学科老师提出的新的挑战和要求。
为了能够顺利开展实验,需要我们通过实践,反思,总结,再实践,改变传统的教学思维和教学方式,提高教学的效率。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3是人教版必修一《分子与细胞》中的重点实验,是教学大纲要求必做的实验,通过本实验,可使学生清楚绿叶中色素的种类和含量对植物叶片颜色的影响,是学习光合作用的基础。
因此.本实验是生物学的•个比较重要的实险。
在实验课程的教学中,发现了一些问题,基于课程标准倡导的四个基本理念,时本实验进行r一些改进和创新,这样不仅可以实现课程标准对本节课的要求,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培养学生实验探究的能力。
1.实验方法的改进1.1提取色素方法的改进教材中提取色素的方法采用得是研磨法。
语文新课标下的教学论文:读写共栖,读写结合的深度迭代
语文新课标下的教学论文:读写共栖,读写结合的深度迭代读写结合是语文教学的优秀传统,对于提升语文教学的效率和发展学生的读写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2022年4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程标准”)颁布,提出了“立足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加强课程内容整合”“促进学习方式变革”等课程理念。
在这些课程理念的观照下,读写结合的理论与实践亟须更新和发展。
笔者认为,“读写共栖”是读写结合的深度迭代,是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抓手。
一、读写结合与读写共栖1. 读写结合的发展与主要问题读写关系的研究历来是语文教育领域的重要课题。
我国古代就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劳于读书,逸于作文”等对读写关系的朴素认识。
20世纪20年代,国内便开始了对“读写结合”的探索与实践。
1924年,现代著名语言文字学家、语文教育家黎锦熙先生在其第一部语文教学法专著《新著国语教学法》中提出“缀法与读法的联络教学法”,这被认为是“读写结合”概念的开端。
之后,许多语文教育家都对“读写结合”有过论述。
石民镛在《小学课外作文指导法》中写道:“我以为看书同作文应当打成一片。
看书有了感想和意见,就作文;作文要取材料,就看书。
如此看书,看书有了目的;如此作文,作文不至枯燥。
”叶圣陶在《阅读是写作的基础》一文中,分析了阅读对写作的意义:“阅读的基本训练不行,写作能力是不会提高的。
实际上写作基于阅读。
”“阅读任何文章,主要在得到启发,受到教育,获得间接经验,等等,而在真正地理解的同时,咱们对文章的写作技巧必然有所领会,可以作为练习写作的借鉴。
”张志公在论及写作教学原则时,提出:“主要的原则应该是密切地结合阅读教学,因为只有把语言的运用(写作)建筑在语言的吸收(阅读)的基础上,才能收到最大的效果。
”20世纪70年代以来,读写结合的教学实验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如徐开质“‘三步十二式’读写结合”教学法,王运遂“读、写、改整体”教学法,许祖云“多读多写,读写结合”实验,阳仁杰、曾齐圣“初中语文读写结合系列训练”实验等。
中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论文范文5篇
中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论文范文5篇数学的知识、思想和方法,必须由学生在现实的数学活动与实践中去掌握、去理解,而不是单一地听教师讲解。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论文范文5篇,欢迎大家阅读借鉴,希望大家喜欢!中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论文范文一摘要:现如今的高中数学教学存在很大的问题,应试教育使得学生已经失去了对于学习的热情,大部分学生似乎只是为了考试而学习。
而且高中生处于升学考试的最重要阶段,课堂教学效率对于学生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了,所以教师要尽可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游戏教学是个不错的方法,数学游戏表面浅显,实际上对于数学教学有着很大的帮助,学生可以通过较浅显的数学游戏掌握基础的数学知识,这对于日后习题难度的增加及知识的拓展有着基础性的作用。
教师要明白数学游戏对于学生的积极作用,不仅能够激发起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更能够使学生树立起正确的数学态度。
关键词:数学游戏高中数学教学应用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所以要想学好一门科目,兴趣是始源。
要想改变现在高中数学教学的现状,就需要转变枯燥的教学方式,以及落后的教学理念,运用游戏教学的方式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这样一来不仅能够为枯燥的高中课堂增添一丝活力,还能够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
由此看来,数学游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是不可缺少的。
所以要想使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让学生自觉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教师必须想办法提高数学课堂的趣味性,而数学游戏教学的方法则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便利。
一、师生积极参与,营造和谐氛围数学游戏是一种趣味性很强的智力游戏,虽考验学生的动脑能力,但实质上对于学生的知识储备要求并不高,更不需要对于学生进行分别辅导,这样一来就保证了学生的自尊心。
数学游戏就是让学生在游戏动脑的过程中体会到其中的数学规律及数学思想,自己通过动脑思考出的问题总是印象深刻,这就是数学游戏教学受到欢迎的原因了。
这种教学方式需要师生的共同配合才得以展开,教师要想营造出和谐的氛围,首先要做的就是在课前做好充分准备,设计出诙谐有趣的开场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新课程改革论文.doc
新课程改革论文新课程是针对我国新课改而重新编写教材和设定教学科目的统称,有新的大纲相配套。
下面是我收集的新课程改革论文,希望大家认真阅读!新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摘要】实施新课改以来,广大干部个教师,边学习,边实践,边思考,做了大量的工作,广大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课改工作向着正确的轨道健康发展。
总体状况令人满意,但是新课程毕竟是新事物,各项与之相配套的制度还不完善,教师们也不还完全适应,所以在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遇到大大小小的困难,这也是预料之中,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和困难,是推进课改的关键所在。
现本文将具体分析新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对策,以期能为加快新课程改革的步伐做奉献。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课堂教学教学方式考试制度引言长期以来,我国的课程改革就比较重视新课程方案的设计和试验教材的编写,至于教师和学生接纳实施的程度如何,未能予以足够的重视。
每一次重大的课程改革,教育部要大量投资于课程的规划、设计和评价,以求形成完美的课程计划,但对于新课程付诸实施的对策和具体措施则考虑得很少,与其配套的制度改革相对滞后,导致出现了合作式学习有形式而无实质等问题。
课程实施过程中,它要求实施者能把握新课程被引进的情境的性质,包括学校所处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学校组织内部的结构个文化氛围,创造性地组织教学活动,完成课程计划,促进学生发展。
我们应当认真总结反思新课改的实施问题及原因,采取正确的策略。
一、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程改革的重中之重,力图改变传统教学忽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的弊端,倡导探究性、开放性的教学与学习方式,如探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自主学习等。
然而由于教师对新课改的理解不正确、考试改革滞后等因素,很多教学活动过于形而上学,失去了本来的精神实质,最终损害了教育质量。
以下将其问题总结为以下五个方面。
(一)、合作式学习有形式而无实质。
精选小学语文新课改论文(共5篇)【教学论文】
第1篇:关于小学语文新课改的思考实施小学语文新课改应当根据教学的实际目标,实现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与理解能力的提高,应当抓住语文课程的特点,启发学生积极学习和自主学习,实现学生自主思考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可是,一些教师在实施新课改的时候,常常存在一些困惑。
下面,笔者对小学语文教师中如何更加有效地实施新课改进行简要的分析。
一、教师体现自身的教学主导性以及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性首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体现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以及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语文这门学科有着非常强的实践性,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需要借助自身的语文实践。
并且,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充满个性化,不需要通过教师的讲解取代学生的学习实践。
为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具备充足的看书、写字、交流、思考的空间与时间,以及注重班级所有学生的参与性。
学生的自主学习需要具备条件,这就需要教师体现自身的创造性和积极主动性,充当引导者、组织者。
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语文学习充满热爱;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快乐,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自信心;在教学中指导学生语文学习的方法。
在学生具备了学习兴趣、自信心、学习方法后,可以有效地贯彻实施自主学习。
除此之外,教师在教学中应当体现自身的主导性,激励学生质疑问难和沟通交流;指导小组合作学习以及组织全班沟通,在自读自悟的前提下得以发展和提升,进而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需要注意的是,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最根本的是在激励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不放弃教师的引导。
这是因为教师的引导关乎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的引导,一方面要应当具备清楚的和真正能够实施的教学目标;另一方面要处理好教学目标与学生自主学习形式与内容之间的关系,针对一部分学生不重视较为重要的知识,教师需要加以引导。
二、在灵活应用教材文本的同时适当地引用其他教学资源在之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常常视教材为经典,仅仅是照本宣科,不能调整教材内容和增删教材知识。
新课程 新理念 新论文
新课程新理念新思考几年来,在与新课程的共同成长中,我认识到只有改变传统的教学思路,理论联系实际,在教学中自觉把新理念、新思路、新教法融入课堂,才能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以下我结合近年来参与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教学实践,谈几点感受。
一、创设良好氛围,感受学习的快乐新课程标准认为学生是数学教学过程的主体,教师不能再以知识的权威自居,现在的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活动中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应与学生共同经历知识探究的过程。
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发扬民主作风,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让他们有充分质疑和发表自己真实想法的机会,变“一言堂、注入式”为“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感受学习的快乐,使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愉快地学习。
二、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数学应源于现实,用于现实。
从生活实际引出新知识有助于学生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为学生主动从数学的角度去分析现实问题、解决现实问题提出了示范,以此达到活学活用的目的。
因此,我们应让数学走向生活,让生活走进课堂,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习真正服务于学生的成长。
例如我在教学“100以内的加减法的估算”时,首先引入以下现实情境:学校将要举行运动会,需要购置一些体育器材,体育老师带100元钱来到体育用品专卖店,足球每个38元,排球每个27元,跳绳每根8元,羽毛球每副22元。
请你帮体育老师估算一下:买这四样体育器材大约要用多少钱?100元钱够用吗?这样一来学生个个跃跃欲试,激起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再如学习了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后,让学生为自己的小房间考虑购买合适的地砖等。
学生会发现,原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极大地激发了学习兴趣,从而喜欢上数学。
三、鼓励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培养数学应用意识的最有效的办法是鼓励学生多动手实践。
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应用数学知识创造条件和机会,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比如学习“梯形的面积”时,可以让学生通过梯形的纸片自主探究梯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学了“比的应用”之后,可让学生自己动手按不同比例配制各种各样饮料,再尝尝不同的味道,觉得自己喜欢按哪一种比例配制出的味道。
新课改教学论文范文
新课改教学论文范文摘要:新课程改革是我国教育领域的一次重要变革,对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
本文从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出发,探讨了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应如何调整教学策略,以适应新的教育发展趋势。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教学策略;教育发展趋势一、引言新课程改革是我国教育领域的一次重要变革,它以学生发展为本,强调教师角色的转变,提倡学生自主学习,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应如何调整教学策略,以适应新的教育发展趋势,是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问题。
二、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学理念1. 以学生发展为本:新课程改革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 教师角色的转变: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引导者,由课堂的主导者转变为学生的合作者,由教学的评判者转变为学生的激励者。
3. 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新课程改革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处理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学策略1. 启发式教学:教师应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 情境教学:教师应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感受、体验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合作学习:教师应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4. 探究学习: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5. 多元评价:教师应采用多元评价方式,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发展1. 提高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教师应不断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
2. 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师应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熟练掌握所教学科的知识体系,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3. 增强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教师应掌握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新课程下小学语文教学论文4篇
新课程下小学语文教学论文4篇第一篇一、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具有开放性开放性是指教师引导课堂主体发散思维,调节愉悦的心态;善于发问,敢于向课本提出质疑。
从而激发潜在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1.发散思维,愉悦心态教育心理学认为:现代学生心理提前成熟,相伴而来的还有强烈的逆反心理。
这需要任课教师锤炼生动、幽默的语言艺术,深入了解学生年龄段特点与喜好。
在语文阅读授课过程中,教师要以幽默的语言创设情境导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在教学用语严谨规范的前提下,可适当加入学生喜欢、当下流行的文明词语或者方言,这不仅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还拉近了师生距离,让学生印象中原本古板的教师变得生活化,降低排斥心理,与教师产生亲切感。
教学中鼓励学生用喜欢的语言方式进行朗读,回答问题尽量举出例子,无论是自己经历的还是最近关注的事件都允许。
这样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乐于分享的心理。
课堂轻松、愉悦的心态,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才是学生真正想要的。
2.善于发问,敢于向课本质疑小学生天性好奇,语文教育不应该禁锢学生的奇思妙想。
如,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材第6课《小摄影师》中描写到“:十岁左右的小男孩,通过窗户将纸团扔到了高尔基的办公桌上。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想象,高尔基当时所在的是几楼?十岁左右的小男孩有没有足够力气将纸团扔进去?并带领学生进行情景模拟,用实践来证实猜想;不仅要分析高尔基的性格特点,更重要的是小男孩的性格特点具有哪些现实社会意义。
最后再将学生带回课文所宣扬的精神主旨上。
现代语文阅读侧重培养学生精神感悟,却忽略了事件的逻辑性。
因此,可以通过细节与实践,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二、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形式应该多样性1.灵活自由的自学课堂小学是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重要养成阶段,自学能力的养成直接影响今后学习能力。
学生普遍为独生子女,团队协作能力相对较差。
灵活自由的分组自学模式能有效调节学生在以往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中产生的厌烦感,提升学生的参与度。
感悟新课程[论文]
感悟新课程新课程犹如出征的鼓点,催促每一位教育共作者疾步走进;新课程如同阵阵爽人的风,令教育者的心脑为之振奋;新课程,新气象的雨露滋润着学生内心的干渴,新课程以全新的理念,真正实现每一位学生都自主、和谐、主动、全面发展的教育的终极目的。
我接触新课程已快一年半了,一年多的实践,积累和提升,感觉自己在教学上有很大的转变,也有很多的感触。
最大的感触就是,面对新课程,做为一名教师必须转变观念,以全新的教育理念,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我就自己一年多来的教学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立足本职工作,潜心钻研,勇于创新。
我深知21世纪所需要的人才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创新已成为时代的主题。
在教学改革的今天,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每一名教师应肩负的使命。
一年来,我就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做了很多的尝试,取得了一些成效。
比如:1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丰富的想象是创新的基础。
没有大胆的想象就没有伟大的发现。
在教学中我注重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
想象力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篇课文可想象的地方很多,教学时要因文而异,紧扣文章的中心。
根据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在小学语文新课程教材中,许多课文的编排在文章的内容上,都给学生留有思考想象的空间,如《小鱼的梦》、《老树的故事》等。
在指导学生全面理解这类课文后,我常常让学生展开丰富想象,填补课文的空白。
例如,在教学《小鱼的梦》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小鱼做了一个什么样的甜甜的梦呢?”学生在课堂上对于这个问题的设计,发言是比较积极的,有的学生说,小鱼梦见了自己过生日,小鱼梦见了自己去游乐场玩的很快乐,小鱼梦见了它能来到陆地上玩了,小鱼梦见了自己变成了美少女。
还有一个学生说,小鱼梦见了自己戴上了鲜艳的红领巾。
……学生们的这些想象,都十分符合他们的生活实际,尤其是说梦见自己戴上红领巾的那名学生。
那几天,他自己做梦都想戴上红领巾。
初中语文论文:新课程如何实现“ 教是为了不教”的目标
新课程如何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标新课标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学习的目的性和自觉性较弱,教师要想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就要善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皮亚杰曾经说过:“一切有成效的工作必须以兴趣为先决条件”。
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一种积极的内驱动力。
兴趣不但会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对个性的发展和健康人格的形成也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学会发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创造性思维是人类思维的精华,是引发创造活动的前导。
现代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家的研究表明,创造性是人的本质特性之一,是每个人都具有一种潜在能力。
人们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潜力的发挥,决不取决先天生理因素的遗传,更重要的是取决于后天的努力和实践,其中,教育是重要的一环。
而是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从教学的角度来说,就是要激励和鼓励学生逐步学会独立地探求和发现知识,以及知识与知识之间,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这也是素质教育在求知方面对学生最本质的要求。
通过教师针对教材的内容有机渗透一些教学活动,有助于对学生的留心周围事物,紧密联系社会生活,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三、注重过程,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新课标要求把学生从被动的、苦学的束缚中解脱出来而成为学习的主体,最终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
叶圣陶曾经说过:“受教育不是张开了个空袋子,等人家把东西倒进来,装满它。
受教育含有个重要意义,那就是学习”。
达尔文曾经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
新知识只有通过学生亲身的主动参与,自行探索,才能转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学生也只有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式才能最终形成自己的学习努力。
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该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自己学、自己动手、自己动脑的机会,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做学习的主人;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上下功夫,注重过程教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指导学生"乐"中"作"文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新标准》强调:让学生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为此,要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就要创设一个学生乐写爱写的氛围。其中,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是关键,保护学生创作积极性是前提。我具体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的:
2、巧用比喻拟人 化抽象为形象
பைடு நூலகம் 表现抽象感情的文章,应用具体事物作载体。如写母爱,用"最亮的星";写父爱,用"父亲是山"这样化抽象为具体,鲜活的题目能深深吸引学生,有利于具体形象地表现文章的中心。
3、提供写作范围 学生自拟题目
教是为了不教,"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经常教给学生命题方法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自拟题目。如让学生写一记感受最深的事,要求学生不能以此为题,然后通过范文引路,让学生产生写作的冲动和愿望。生发出一个个富有个性的题眼,同样吸引着学生。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让我们发现在作文教学中不仅要寻找富有情趣的教学内容,而且还应该关注作文学习方式的研究。如何真正使所有学生"乐"中"作"文?那是摆在我们面前永恒的主题。
二、引导合作作文 品尝成功喜悦
新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作文教学何尝不是这样?让学生在"自主"与"合作"中求发展,激发作文兴趣,培养写作能力。
1、单独日记变循环日记
让学习小组中的四位同学在同一本日记本上轮流日记,记录各自的喜怒哀乐、酸甜苦乐。后一位同学对前一位同学的习作作适当点评。减轻了学生的日记负担,对日记少了几份恐惧感。在学生相互交流中拓展了写作思路,拓宽了习作内容。日记内容形式丰富多彩,有的记真人真事;有的编童话故事;有的编小诗......评语也五花八门,点评得头头是道,恰倒好处。如《师生情》一课,学生点评说:"如果你能把当时受到老师批评后,心里怎么想具体写出来,那就更好。"再如《春蚕》,学生点评说:"我明白了母亲的良苦用心......"这都是童言妙语,真情流露。我深切感受到这帮学生不仅能写文章,而且会改文章了,在循环日记中感受乐趣,培养写作兴趣。
三、强调互批作文 交流之中提升
如果说"互批作文"是一种形式的话,那它的作用没有发挥出来。因此,每每相互批改完后,我都要求每小组推荐出一篇好文章,由作者本人到讲台上朗读。让这位学生产生自豪感、成功感。从而"白尺竿头,更进一步",而听的学生会从中受到启发和教益,形成了一种互相学习的氛围,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互批作文使学生与教师的角色得到了互换,学生心理上就能产生新的兴奋,心理上就会有一种安全感,因为学生心底有一种很强的自我意识:在同龄人中总想表现出色。即使不爱作文、不重视作文的学生,也会尽力把作文写好,便产生了写作兴趣,而这种兴趣,不是那种表面的、显而易见的刺激,而是引导学生探索文学创作的奥妙。
2、单独作文变合作作文
班上学生作文水平差距很大,水平低的学生常不愿意上作文课。为了顾及弱势群体,我让学生四人合作完成单元习作。不过,在习作中必须批注哪个词语、哪个句子是谁提供的,开头、结尾又是谁写的,哪位同学出的点子最多。在合作中品尝成功的快乐,激起写作热情,互相帮助,共同提高习作水平。
四、坚持方法指导 促学生习作自如
实践中,我坚持互批作文和我改作文相结合。针对每一篇文章,我不忽视总结优缺点,积极给予写法指导。遇到可供指导写作方法的好文章,我会马上读给学生听。以此作为借鉴,形象直观,容易接受。"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还经常给学生读一些反映当代生活的好文章,让优美的文字熏陶学生,培养心灵对美的感受能力。有了这种能力,作文才能真才能美,同时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字的热爱,使优美的语句在学生口中自然流露、喜欢流露。
一、命题贴近生活 铺垫习作情感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而作文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是留给读者的第一印象。新颖的题目能让人耳目一新,产生读与写的强烈愿望。
1、巧用诗歌名句 化用优美歌词
诗句运用恰到好处,能吸引读者耐人寻味。如记朋友的友谊,可用"桃花潭水深千尺";记突出人物的先进事迹,可用"一枝红杏出墙来"。记人物的,化用歌词,也能光彩夺目,如"同桌的你"、"小小的我"同学们一看兴趣盎然。
《新课标》中也强调:"......与他人交流心得,分享感受,沟通见解。"互批作文就为学生提供了这样一个宏观的空间。虽然课堂上不再提供给学生写作时间,不再一遍又一遍地强调修改。但学生为了作文课上一展风采,在课余自会绞尽脑汁命题,煞费苦心构思。不厌其烦相互修改。互批作文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竞争意识,及培养学生独立探究的能力和合作意识。同时,在一次次的互批作文和佳作欣赏中,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学会了取长补短,真正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为互批作文强调共同讨论,强调在活动中学生合作。可见,互批作文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在教会学生快乐作文的同时,也教会学生快乐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