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师如何走进新课程论文

合集下载

新课程理念下的音乐课堂教学

新课程理念下的音乐课堂教学

新课程理念下的音乐课堂教学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改革,音乐课堂教学也在不断探索和创新。

在新课程理念下,音乐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情趣,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以及跨学科、跨文化的视野。

本文将围绕新课程理念下的音乐课堂教学展开讨论。

一、培养音乐素养和审美情趣新课程理念下的音乐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情趣。

音乐素养是指学生具备一定的音乐知识、技能和能力,能够欣赏和理解音乐,并能够运用音乐进行表达和创造。

而审美情趣则是指学生对音乐的审美能力和情感体验。

教师在音乐课堂教学中需要通过多种形式和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活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审美情趣。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音乐作品的欣赏、音乐表演的参与以及音乐创作的实践等多种方式来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情趣。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富有趣味性和挑战性的音乐游戏和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音乐知识,培养音乐技能,并且体验音乐的美妙。

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校园音乐会、音乐节等音乐活动,让学生感受音乐的力量和魅力。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不仅能够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还能够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激发音乐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新课程理念下的音乐教学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

音乐教育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更要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意识,参与音乐创作和表达。

教师在音乐课堂教学中需要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勇于表达和发挥自己的独特才华。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如音乐启发游戏、自由即兴表演、音乐创作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创作和表达。

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音乐启发素材,如图片、文字、声音等,让学生通过自由即兴、合作创作等方式产生音乐创作的灵感和想法。

教师还可以通过评价和反馈来激励学生,鼓励他们大胆尝试、勇于创新,培养他们的音乐表达和创造能力。

音乐(心得)之浅谈新课程标准下的音乐课堂教学

音乐(心得)之浅谈新课程标准下的音乐课堂教学

音乐论文之浅谈新课程标准下的音乐课堂教学音乐教育是国民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而《新课程标准》的制定力求体现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以音乐审美体验为核心,使学习内容生动有趣、丰富多彩。

而传统的音乐教育是以传授音乐知识,训练技能为教学重点,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感到枯燥而丧失了对音乐课的兴趣。

《新课程标准》把传授音乐知识,训练技能渗透在听、唱、奏、创等音乐实践活动过程中,让学生在不知不觉的潜移默化中掌握了这些知识,并运用这些知识来进行音乐审美实践活动。

《新课程标准》要求以情感人,把教学内容演绎的淋漓尽致,恰到好处的使学生陶醉于音乐之中,让他们不知不觉的随着音乐节奏动起来,激发学生的音乐表演兴趣和欲望,使《新课程标准》中,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兴趣爱好为动力”等理念能自然的融入到教学中。

因此,教师在设计音乐活动时,把课堂设计成有利于学生参与的音乐活动,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活跃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创造性。

在音乐教学过程中通过“赏、学、演、评”的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

“赏、学、演、评”的教学过程是在“赏”中自由想象、自由探索--有指导的探索;在“学”中提高自身的审美观--有指导的教学;在“演”中即兴表演、模仿表演--综合性的创造表演;在“评”中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有指导的教师评价。

教学模式简约为:探索、学习、即兴创造、评价。

“赏”即感受、欣赏,是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

欣赏教学的中心点是听,围绕“听”来展开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调动身体去发挥想象力,自由探索。

如学习《青春舞曲》一课时,会弹奏的同学主动来伴奏,擅长舞蹈的同学即兴伴舞,座位上的同学随着音乐模仿、即兴击拍、踏脚、拍手,做各种音乐表演和舞蹈动作等,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而我的讲解、提示、力求简明、生动、富有启发性。

“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观。

在音乐教学中,要不断培养学生的审美观,通过音乐的感染,加强学生对美的体验,使学生能够从中把我音乐诠释的情感和表现形式等,从中掌握音乐的相关知识,培育学生健全的人格。

音乐教师怎样真正走进新课程

音乐教师怎样真正走进新课程

容 置 疑 的 , 就 导 致 了 学 生 的 思 想 和 情 感 4 教 师要多给 学生开展丰富的综合艺术 这
从 都 是 喜 欢音 乐 的 , 们 的学 生 也是 如 此 。 我 但 往 往 有 局 限 性 , 某 种 意 义 上 说 等 于 抹 杀
实践
高 中音 乐 课程 改 革 的 最 大 特 点 就 是 教
所 无 法 比拟 的 。 为 一 名 积 极 参 与 新 课 程 作
自己是 教 师 , 把 自 己的 学生 视 为 朋 友 、 而 与 优 化 ; 通 过查 找 收 集 有 关 资料 , 科学 地 能 并
不再 高 高 在上 , 应 该 与学 生 平等 互 助 。 而 在
视 觉 、 演 、 作等 方 面 的优 势 是 其 他学 科 学 生 志 同 道 合 的 老 师 。 在 新 课 改 中 , 师 加 以 处 理 ; 对 提 出 的 问 题 做 出 合 理 的 解 表 创 ” 老 能 释 , 用比较、 运 归纳 、 分析 、 合等 方 法 揭示 综 改 革 的 年 青 音 乐教 师 , 据 自 己的 教 学 经 根 验 和 认 识 , 认 为 音 乐 教 师 要 想 真 正 走 进 我 新课改, 可以 从 以 下 几 个 方 面 去 转 变 。 。 教学 过 程 中 , 师 与 学 生 要 多进 行 情 感 的 问 题 ” 科 学 探 究能 力 的 形成 和 发 展是 一 个 教 交流 , 一 些 微 笑 , 多 多一 份 鼓 励 , 会 成 为 逐 步提 高 、 都 持续 进 步 的 过程 。 生 在 义务 教 学 教 学 生 学 习 的 动 力 , 学 生 真 切 感 到 老 师视 育 阶 段 已初 步 形 成 科 学探 究 能 力 , 师 要 让 在这 一 基 础 上 制订 高 中阶 段 学 生探 究 能 力 自己为 朋 友 , 样 才 能 营 造 一 个 和 谐 融 洽 这

音乐(心得)之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新型中学音乐教师

音乐(心得)之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新型中学音乐教师

音乐论文之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新型中学音乐教师音乐课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

教师作为音乐教育改革的具体实施者,提高音乐教师的素质极其关键。

只有音乐教师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和调整,使自己的教学身份得到新的确认,使自己的教学行为得到升化,成为在教育观念、艺术修养、业务能力等方面焕然一新的新型音乐教师,才能彻底有效的贯彻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本文中作者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的内容,结合对多年音乐教学活动的总结,提出了新课程背景下的中学音乐教师应具备的8点素质。

一、音乐课程标准的内容下表是作者查找资料后总结的我国现行的《音乐课程标准》和美国、德国、日本的教育大纲规定的学习内容的对比。

表 1 四个国家现行音乐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内容知识模块教学内容美国创造和表演歌唱、器乐演奏、即兴和作曲、识谱感知和分析听赏、分析、判断、认识音乐与其他艺术和学科的联系音乐文化和历史背景的理解理解西方音乐、理解世界音乐德国音乐的一般见解音乐材料、音乐形式、音乐功能、时代与文化背景音乐实践领域音乐要素、创作与表演中的方式、音乐表达、音乐功能及情感效果、社会音乐各种类型的音乐创作性音乐;摇滚音乐、通俗音乐和爵士音乐;实用性音乐;民间音乐或其他文化背景下的音乐日本表现感受音乐并认识音符;感觉音乐要素,学习音乐表达方式;掌握演唱、演奏技巧;创造音乐并表现之;理解并运用音符、休止符、常用记号和其他音乐材料鉴赏通过聆听感受音乐、想象音乐;运用音乐材料中国感受与鉴赏音乐表现要素、音乐情绪与情感、音乐体裁与形式、音乐风格与流派表现演唱、演奏、综合性艺术表演、识读乐谱创造探索音响与音乐、即兴创造、创作实践音乐与相关文化音乐与社会生活、音乐与姊妹艺术、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由上表可知:我国目前实行的《音乐课程标准》的主要知识模块和教学内容与国外的情况相比,代表了世界范围内音乐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

如果能将新课程标准的内容彻底落实,则我国初中学生的音乐素质将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媲美。

声乐教学应该怎样走进新课程

声乐教学应该怎样走进新课程

声乐教学应该怎样走进新课程丁红云关键词:声乐教学;体验技巧;相互评价;艺术内涵;循序渐进;培养自信声乐教学是学校音乐教学重要基础课程之一。

尤其是学校校本课程设立的合唱队。

长期以来,我校的声乐教学一直沿用强调技能技巧训练的传统教学模式,其弊端是过分看重脱离学生兴趣的纯技能训练,过分强调教师本人对歌曲的分析和理解,忽视了引导学生自发地、创造性的感受声乐技巧和表达声乐作品的思想内涵等内容,使声乐教学既枯燥乏味又缺乏艺术性。

长此以往,声乐课也就失去了对学生的吸引力和应有的兴趣。

今天,新的教学思想,教学观念犹如新鲜血液,已为我们的各科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尽管音乐教学有了新的起色,但声乐教学仍然循规蹈矩地迈不开步子。

针对这种现状,不得不引发我对声乐教学的思考。

声乐教学的目的是利用熟练的发声技巧,生动地表达歌曲作品的思想内涵,以优美的歌声去感染听众。

然而由于人体的封闭性。

便决定了声乐学习的抽象性和复杂性。

正因为如此,声乐教学更应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

声乐教学的环节依次为:气息练习—发声练习—范唱—歌曲分析—学习歌谱—熟唱歌曲—细扣技巧—歌曲处理—完整歌唱。

传统的声乐教学是强调了教师的中心作用,而忽视学生的“感受”。

那么如何在相应的环节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声乐教学从僵化的过程中解放出来,从枯燥的方法中解放出来,从而使声乐教学的价值上升为使师与生,生与生交流的一种美好形式呢?我尝试着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其一,呼吸(气息)是歌唱的动力。

声乐的呼吸法,并非许多人所想象的那么容易,它其实包含着最复杂、微妙而神秘的因素。

在呼吸的训练中,我摈弃教师一味的强调何为正确的呼吸方法去控制学生的思维,限制学生的行动,而是放开手脚,让学生自己去体验,去感受、去品其中之味,教师则努力融入其中,做学生的组织者,合作伙伴和引路人。

请看两组镜头:一学生在给另两位学生像模像样的当着小老师,一会儿给这个把把腰,热情的指点着她俩的气息。

新课程背景下的音乐教学(共5则范文)

新课程背景下的音乐教学(共5则范文)

新课程背景下的音乐教学(共5则范文)第一篇:新课程背景下的音乐教学(共)新课程背景下的音乐教学小学音乐教学是整个音乐教学的基础阶段,是实施美育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是小学必修课程之一。

音乐教学对于小学生智力的启迪,人格的塑造,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等都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

音乐欣赏可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通过音乐欣赏可以充实学生的精神世界,使他们感受到生活的充实。

现实生活的美好以及对美好未来的向往,音乐欣赏对学生塑造个性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欣赏音乐不仅陶冶人的情操,鼓舞士气,丰富想象,还能够塑造人的良好个性特征,音乐欣赏不仅改变学生个性意识倾向性还能改变儿童的性格特征,欣赏积极乐观的音乐能使学生变得乐观、开朗、大方,同学人际关系更加和谐友好。

总之,欣赏音乐对塑造良好个性、健全完美的人格有积极的作用。

音乐欣赏教学能帮助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开发学生的智力。

同时在开阔学生音乐视野上,可以开挥巨大作用,音乐欣赏教学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小百科全书”,优秀的民族音乐是我们伟大的文化瑰宝,能加深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自豪之情。

音乐欣赏教学是通过欣赏音乐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提高音乐鉴赏水平,获得健康的审美情趣。

在欣赏中,对学生的节奏、旋律、音色等不同情趣的感染,从而诱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速度、力度、调式、调性、曲式结构。

通过听让学生感知乐曲蕴含的美,产生情感的共鸣和飞跃的联想。

与此同时音乐欣赏教学又使学生接触到各种题材、体裁、风格、形式的古今中外优秀作品,逐步培养学生对音乐作品的分析、综合、判断的能力,逐步掌握一些音乐常识,如音乐的各种表现手段、声乐和器乐的表演形式、民族音乐种类等。

在获得丰富音乐常识的同时,提高他们的音乐鉴赏力。

作为新时代的音乐老师,笔者从担任小学音乐教学起,一直在探索适合小学音乐课的授课方法,笔者认为音乐欣赏在音乐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那么怎样才能上好小学音乐欣赏课呢?要想取得比较好的音乐欣赏教学效果,任重而道远。

音乐教师如何成功实践新课程

音乐教师如何成功实践新课程

音乐教师如何成功实践新课程在音乐课程教学中,如何成功实践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对于音乐教师来说将是一个挑战。

然而,在现代数码时代中,在线教育和远程学习的影响下,教育必须适应这个变化的时代。

因此,本文将讨论音乐教师如何成功实践新课程的三个要素:采用创造性的方法、建立鼓励性的课堂氛围和通过技术的支持加强学习效果。

第一个要素:采用创造性的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音乐教师应该尝试采用创造性的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注意力。

例如,音乐教师可以尝试鼓励学生对音乐进行改编或编曲。

这将为学生提供创造性的空间和编曲技能的机会,同时也证明了音乐教育是一种可以激发学生创造力的学科。

此外,音乐教师可以尝试使用互动式工具和游戏来促进学生的学习。

这些工具和游戏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具体的体验,尤其是在学习音乐理论和技巧方面。

通过使用这些工具,学生将更轻松地掌握音乐知识。

第二个要素:建立鼓励性的课堂氛围。

除了创造性的方法外,音乐教师还应该创造一个鼓励性的课堂环境。

音乐是一种表达个性和情感的艺术形式,因此,学生需要感到自己的声音和创意是受到尊重和鼓励的。

同时,音乐教师需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提供反馈。

这可以通过给学生机会掌握学习内容的方式来实现,例如,对学生的表演进行点评和评估。

通过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音乐教师可以帮助他们更快地掌握音乐知识。

第三个要素:通过技术的支持加强学习效果。

在音乐教育中,技术是一个强大的工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音乐知识。

例如,音乐教师可以通过在线视频和音频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具体的学习体验。

通过这些资源,学生可以在家里、在课堂上或在其他地方进行学习,从而更深入地了解音乐。

此外,音乐教师可以使用一些软件来辅助授课。

例如,音乐理论学习软件和视唱练耳软件等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基础音乐技能。

通过技术工具的支持,音乐教师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创造力。

综上所述,音乐教师要成功实践新课程,需要采用创造性的方法、建立鼓励性的课堂氛围和通过技术的支持加强学习效果。

音乐教学中新课程实施和论文

音乐教学中新课程实施和论文

浅析音乐教学中新课程的实施和探索(四川乐至县高级职业中学 641500)【中图分类号】g613.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6-0143-01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有关新课程理念在教学中的运用研究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好似百花齐放,争奇斗艳。

作为一名长期从事中学音乐教学的教师,在不断的学习、研究、探索、实践过程中,也深深地感受到了新课程教育理念对传统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的强大冲击,也切实品尝了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酸甜苦辣。

因此将我近几年来在新课程音乐教学的一些经验和教训写出来,请各位专家和同行指正。

一、新课程实施的前提是更新教育观念自古以来,音乐在人性的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就有了很深的认识,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更把音乐称之为“心灵的体操”,认为“音乐是一切国民教育的必修课,音乐教育除了非常重视道德和社会目的外,还必须把美的东西作为自己的目的来研究,从而把人教育成美的和善的”。

我国开始的新课程改革是现代教育理论和观念的具体实施,也是对传统教育理念的创新和发展,在音乐新课程标准中就“以审美为核心,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体发展,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综合其他学科,传承多元文化,……”等十个方面作出了具体的解释,以期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

所以要实施好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学,更新教育观念是前提。

1.1教师角色的“三变”。

新课程理念首先要求教师进行角色的三个转变,即教师要从知识传授者角色向学生的引导者转变,要向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转变,要向教育的研究者转变。

具体来说就是要以学生为中心,积极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参与教育、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内在的原动力,发挥学生的智力和其他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以前我上音乐欣赏课,套路是先介绍歌曲的曲名、作者、年代、创作背景,然后是作品分析、主要内容、段落大意……,还没听到音乐就占用了大把的时间,学生纷纷欲睡,更别说再提起兴致来欣赏音乐了。

新课标音乐教学实践探讨(3篇)

新课标音乐教学实践探讨(3篇)

第1篇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已经成为了教育领域的重要任务。

音乐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结合新课标的要求,探讨音乐教学实践中的几个关键问题。

一、新课标音乐教学理念1. 素质教育理念新课标强调音乐教育应遵循素质教育的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

2. 人本主义理念新课标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综合实践理念新课标强调音乐教学应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新课标音乐教学实践策略1. 优化课程内容(1)加强音乐基础知识教育,使学生掌握音乐基本理论、基本技能。

(2)丰富音乐作品,涵盖古今中外优秀音乐作品,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3)关注音乐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关注音乐在各领域的应用。

2. 创新教学方法(1)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如多媒体、网络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2)采用探究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音乐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实施合作学习,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强化实践环节(1)组织学生参加各类音乐实践活动,如合唱、演奏、音乐剧等,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开展音乐课外活动,如音乐沙龙、音乐讲座等,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

(3)鼓励学生参加音乐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 注重评价机制(1)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全面评价学生的音乐素养。

(2)建立学生音乐成长档案,记录学生的音乐学习过程,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提供依据。

(3)加强教师评价,关注教师的教学效果,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三、新课标音乐教学实践案例分析1. 案例背景某中学音乐教师为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开展了一堂以“音乐与生活”为主题的课堂教学。

2. 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播放一段与生活相关的音乐作品,引导学生思考音乐与生活的关系。

新课程背景下音乐教学思考论文

新课程背景下音乐教学思考论文

新课程背景下音乐教学的思考摘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让音乐学科教学进行有效的综合,为传承多元的文化服务;通过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创造才能;采用现代化技术手段为音乐教学锦上添花。

关键词:新课标;音乐教学改革;创新;激发兴趣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3-016-001根据课程标准的精神,在音乐新课程的实施中我作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探索与思考。

一、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创立新型的教学模式1.重视学生音乐兴趣的启发、培养和发展在音乐教育中,对音乐的兴趣是学生学习音乐的主要动力。

因此,音乐兴趣应该是学生打开音乐圣殿的金钥匙,也是他们遨游音乐世界的翅膀。

那么教师在音乐新课程的实施中该如何启发、培养、发展学生的音乐兴趣呢?首先,教师应该对音乐教学充满激情。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饱满的情感去拨动学生情感之弦,使之产生共鸣。

其次,要精选音乐教材,使教材接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认知水平,这也是启发学生音乐兴趣的先决物质条件。

再次,一个良好的音乐学习环境和氛围也是培养学生音乐兴趣的一个有效的途径。

良好的音乐气氛可以使学生置身于音乐美的熏陶中。

培养、发展学生音乐兴趣的方法有很多,只有重视音乐兴趣的培养,才能真正使学生感受美、体现美,顺利地、圆满地完成音乐教学任务,真正达到“培养人”的目标。

2.教学角色转换,使学生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一切教育活动都要服务和服从于受教育的主体——学生。

都要充分调动主体自觉积极地参与教育过程。

要做到这些,首先是教学角色的转换,把原来课堂上教师教的主体地位转换成学生学的主体地位。

原来上唱歌课,是教师先介绍曲名、作者、年代、创作背景,然后是范唱、识谱、教唱歌曲……一系列程序,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使得学生对音乐本身失去兴趣,不注意倾听,放弃了思考与联想。

现在上唱歌课,更加注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就是很自然地导入新课,引导学生探索与发现,组织学生观看录像并进行讨论,然后是感受与体验(学唱新歌),最后则是对歌曲进行不同的创新与表现。

小学音乐论文-浅谈小学音乐教师如何适应新时期的音乐教学通用版

小学音乐论文-浅谈小学音乐教师如何适应新时期的音乐教学通用版

小学音乐论文-浅谈小学音乐教师如何适应新时期的音乐教学通用版小学音乐教师在面临新课程改革时,除了要认真解读、领悟新课程体系中蕴涵的思想,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接受各种教师培训外,还应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根据新课程的要求,通过多方面的努力和提高,来尽快形成自身的专业素质,以适应在新课改环境下的教育需要。

通过广泛的调查了解,我们认为小学音乐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做起:一、首先要实现教育理念的更新和转变新的课程内容要靠教师去实施,新的课程标准要靠教师去实现,新的教学方法和规律要靠教师去探索。

为了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必须在新课改的理念下引导教师实现角色的“四个转变”。

1.在新课改下,要引导教师在对自身素质要求上的转变。

新课改的理念提倡民主、开发、科学,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从一个具备合格学历、合格教师资格的人向终身不断学习者转变,否则就无法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因此,教师要努力学习各种新的知识和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不断尝试新的教法,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同时认真学习新课程改革的教育理念,走进新课程,参与新课改。

并主动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根据上课情况认真写好教后反思,真正实现理念的刷新,行为的改变。

自觉接受新课程,不断学习,抛弃旧的教育观念,适应新课改的要求,从而实现教师角色转变由观念转变开始,以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

2.要引导教师在对待学生问题上角色的转变。

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全体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差异相统一,要注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品德陶冶的互动性,注重学科体系、社会需求与学生发展的互动性。

树立新的学生观,不仅必须重视学生发展的全体性、全面性、主动性,而且必须充分注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互动性、持续性。

积极开辟第二课堂活动,成立了合唱队、器乐队等兴趣小组。

努力扩大学生参与的面。

做到活动有方案,检查有记录,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

3.新课改形式下,要引导教师在与家长同事关系中角色的转变。

根据新课改的理念,首先要求教师建立服务意识,要尊重家长,虚心倾听学生家长对教育的意见。

【精品】小学音乐论文:新课程理念如何真正走入小学音乐课堂_通用版

【精品】小学音乐论文:新课程理念如何真正走入小学音乐课堂_通用版

新课程理念如何真正走入小学音乐课堂课改已多年,但课改无“任期”。

新课标要求每位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与提升。

音乐教师应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各种音乐活动;引导学生乐于创新,勇于实践,勤于思考;从多元化的角度帮助学生学习音乐知识与技能,培养其探究能力。

如何让新课程理念真正走入音乐课堂,融入到音乐教学中去,是我们每个音乐教师应该关注和思考的问题。

多年来,笔者不断地实践和探索着,在这里浅谈几点自己的做法与体会。

激发兴趣,寓教于乐《音乐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加强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为前提,音乐学习的兴趣是学生音乐学习行为的动力,没有兴趣,学生不可能参与到音乐实践活动中。

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兴趣的作用,对于培养和调动学生的音乐尝试和实践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引导学生在教学中积极开展尝试性活动,一定要注意对学生音乐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激发。

首先是让学生对音乐课堂感兴趣。

利用丰富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音乐课应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审美心理的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程的安排必须合理,课堂操作要灵活多变,教学内容要有新鲜感,要设计具有个性特色的教学方案吸引学生,让学生体验“乐(yue)”即“乐(le)”。

例:教学目标:学习力度记号,感受力度这一音乐要素对塑造音乐形象的作用。

游戏:击鼓寻物。

方法:一名学生W为寻物者,离开教室在外面,等物体藏好后进入。

一名学生Y击鼓为指挥,当W接近所藏物体时,鼓声最强,反之则弱。

全体学生随鼓声的大小拍手表示强弱。

时间限制为一分钟,找到者为胜。

这次活动前后仅占用课堂几分钟时间,就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在愉快的游戏中感受了力度的强弱对塑造音乐形象的作用,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集体协作精神,体会到音乐中所蕴涵的快乐,学生从主动参与中使身心得到更大的愉悦。

音乐(心得)之如何上好新课标下的音乐课

音乐(心得)之如何上好新课标下的音乐课

音乐论文之如何上好新课标下的音乐课永顺县石堤镇初级中学:吴清萍“新课标”的提出给了教师更多的创新空间余地,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多能、广博、全面,既具备技能又具备反思能力;既能运用策略又能开发创新。

这就需要我们走出封闭,主动学习和交流,了解音乐教育的新动态,勇于纳新、乐于纳新。

有句话说得好:学生永远是新的,如果老师停步不前,必会遭到历史的淘汰。

所以,我们必须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教育改革的浪潮中,及时研究音乐教育的最新成果,主动学习先进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同时,还要广泛涉猎各种书籍,博闻强记,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身的文学、艺术素养,使自己尽快成为一名“全能教师”。

那么,21世纪的音乐课,应该教给孩子们什么?这是备受广大音乐教师关注的一个热点课题。

随着新一轮音乐课程改革的推广与实施,在经过了多层次、多部门的培训学习后,自己逐步树立了新的教学思想与教学理念,彻底转变旧的教学观念,努力改革课堂教学,力求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几年来,在校领导的支持下,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实践与探索,深刻地感受到新课改、新教材、新教法带来了课堂新气象。

现将自己的几点体会总结如下。

一、加强理论学习,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多年来,我们音乐教师都不断地述说着教材老、线谱难等实际教学困难,寄希望于教育部门及早更改教材。

现在,终于盼来了新课改。

但当我们欣喜地拿到“新课标”和“新教材”的时候,我们的脸上并没有洋溢出喜悦的笑容,因为对于“新标准”和“新教材”的大变革,我们一时还无法领悟,教学中感到无所适从。

与传统音乐教育相比,“新标准”无论是从音乐教育的理念、还是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体系等方面,均作了全方位的改革,这对于已习惯了传统音乐教学的广大教师来说,无疑是一场革命,一场挑战。

为了尽快尽早适应和执行“新课标”的精神,我们学习了大量的新课改理论,进行了反复多次的研讨活动,尤其是对音乐的新课标多次学习理解消化,逐步树立了正确的教学观,明确了音乐教育不应仅局限于在“知识”“学科”等狭隘的范畴内理解,而是要把“让每一个学生个性获得充分发展”的价值观视为根本,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素质教育思想。

中小学音乐教师走进新课程的思考

中小学音乐教师走进新课程的思考

中小学音乐教师走进新课程的思考摘要:当前时期,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新课程的改革活动也在持续得到推进,新课程可谓是融合了国内外现代课程观的精华,打破了历史悠久的传统教育所制定出的界限,这也便意味着新课程绝对会对教师的观念、职能、方法以及素质进行重新的组合和分化。

基于此,在施行新课程的过程中,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便都需要进行相应的改革,充分顺应新课程的教学方针也需要教师深入探究。

因此,本文针对中小学音乐教师走进新课程进行深入思考,深入探究新课程对中小学音乐教学所提出的新教育方针,以学生的角度出发谈谈关于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音乐教师所应该做出的新改变。

以下,笔者便对中小学音乐教师走进新课程进行分析,找出进一步提升中小学音乐教学效率的有效方式。

关键字:中小学;音乐教师;新课程;教学理念一、中小学音乐教师走进新课程的三个转变(一)转变教育观念走进新课程,意味着我们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教育形式都将与以往要有所不同,并且,好的教学效果也需要我们则需要我们积极地改变自己的教育观念。

正所谓思想是行为的指导,那么有怎样的思想观念就必然会有怎样的行动,因此,积极转变教育观念是深化新课程改革、走进新课程的必然要求。

基于此实际情况,在展开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便要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观念,要树立起新的人才观,音乐教学的目标也不能仅仅是要帮助学生掌握音乐知识,更要以音乐教学来对学生做出一种熏陶的作用,以此来促使学生能够在学好音乐知识的同时成为高素质、全方位的人才。

例如,在教学到《在那遥远的地方》这一课时,教师便应该转变教育观念、以歌曲当中蕴含的情感元素来教育学生,促使学生在学习的同时能够感受到歌曲当中的情感价值。

《在那遥远的地方》采用了汉族民歌中鲜见的欧洲七声音阶调式,因此,这首歌既有哈萨克民歌的音色,又有着青海藏族民歌的风格,与此同时,朴素简洁的比兴歌词自然和谐,生动流畅的旋律也倍受歌唱者的喜爱。

教师可以带领学生重点赏析这部分内容,以歌曲优美的旋律体会到轻快活泼的词曲升华了爱情和生命的意义、美妙无比的旋律穿越了时空的阻隔,这样一种奇妙的感受自然会对学生的身心带来陶冶和熏陶的效果。

【最新】音乐教师如何成功实践新课程

【最新】音乐教师如何成功实践新课程

【最新】音乐教师如何成功实践新课程当我们的音乐教师们欣喜地拿到新标准和新课本的时候,他们的脸上并没有洋溢出喜悦的笑容。

这是因为,他们对新标准和新教材的大变革一时无法领悟,感到教学无所适从。

的确,与传统音乐教育相比,新标准无论是从音乐教育的理念,还是从教材的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体系等方面,均作了全方位的改革。

这对于已习惯了传统音乐课教学的广大音乐教师来说,无疑是一场革命,那么,我们音乐教师怎样做才能成为新课程的成功实践者呢?下面,我就这个问题谈一谈我的几点粗浅认识:一、加强理论学习,确立正确的教学观念。

长期以来,谈到音乐教育,人们便很自然地与是否教识谱、会乐器、会运用歌唱方法唱歌等具体的内容联系在一起,即把音乐教育看作是音乐知识和技能的教育。

其实这种传统的音乐教育是十分偏面和狭窄的,它既忽视了音乐教育在培养和提高人的全面素质方面所具有的诸多功能,更忽视了学生个体生命多方面的价值,只把学生当作接受知识的容器,见物不见人。

而现代教育理论则强调:一、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二、生活世界是课程内容的范围;三、课程是由学生反思创造性实践而构建的人生意义的活动。

所以,音乐教育不应只局限于在知识、学科等狭窄的范畴内理解,而是要把让每一个学生个性获得充分发展的价值观视为根本,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素质教育的思想。

新标准正是在课程的理念上凸现了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价值观:根据音乐艺术的特征和现代教育的要求,按照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审美认知规律,提出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艺术实践、鼓励音乐创造、提倡学科综合、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化、完美评价机制等崭新的.音乐理念。

这不仅是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同时也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科学教育观的突出体现。

音乐教师只有通过学习,强化现代教育意识,才能深刻理解新标准全面改革的重大意义,转变传统观念,把21世纪的音乐教育推向新的高度。

音乐(心得)之新课程的音乐课到底如何上

音乐(心得)之新课程的音乐课到底如何上

音乐论文之新课程的音乐课到底如何上新课程的音乐课到底如何上宜昌市西陵区教研室杨文军一、面对课程改革教师首先要转轨新的课程,新的理念,需要新的教师来实施。

面对新课程,教师应该如何应对呢? 1、由重传授向重发展转变传统教学中的传授知识重视“经”的传授而忽视“人”的发展。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以人为本,呼唤人的主体精神,教学的重点要由重传授向重发展转变。

我们知道,学生既不是一个待灌的瓶,也不是一个无血的物,而是一个活生生的有思想、有自主能力的人。

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学习,既可以掌握知识,又可得到情操的陶冶、智力的开发、能力的培养,同时又可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学过程既是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又是一个身心发展、潜能开发的过程。

21世纪已经到来,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竞争已经向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

教育不再仅仅是为了追求一张文凭,而且是为了使人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使人的个性得到自由和谐的发展;教育不再仅仅是为了适应就业的需要,而且要贯穿于学习者整个一生,终身教育已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回顾20世纪教学走过的路,大抵有这样一个发展轨迹:知识本位→智力本位→人本位。

当代教学致力于整体素质提高的教学,它的最大特点不是教材,而是用教材教,即通过知识、技能的教授,最大限度地发挥教材的课程潜能,以现实教学的发展功效和育人功效。

2、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要让学生全面发展,并不是要让每个学生的每个方面都按统一的规格平均发展。

一刀切、齐步走、统一规格、统一要求,这是现行教育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

备课用一种模式、上课用一种方法、考试用一把尺子、评价用一种标准,这样会把千姿百态、风格各异的学生“培养”成一种模式化的人。

显而易见,一刀切的统一规格的教育既不符合学生实际,又有害于人才的培养。

目前我们课堂教学中出现的许多问题和矛盾以及教学质量的底下,就与一刀切、统一要求有关。

有人说,黄沙如海,找不到绝对相似的两颗沙粒;绿叶如云,寻不见完全雷同的一双叶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音乐教师如何走进新课程论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滚滚而来,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
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了重大创新和突破。

那么,在实施课改后的音乐课应该教给孩子们什么?这是备受广大中小学音乐教师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是当前音乐教育改革的核心。

当我们的音乐教师们欣喜地拿到“新标准”和“新课本”的时候,他们的脸上并没有洋溢出喜悦的笑容。

这是因为,他们对“新标准”和“新教材”的大变革一时无法领悟,感到教学无所适从。

的确,与传统音乐教育相比,“新标准”无论是从音乐教育的理念,还是从教材的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体系等方面,均作了全方位的改革。

这对于已习惯了传统音乐课教学的广大音乐教师来说,无疑是一场“革命”,那么,我们音乐教师怎样做才能成为新课程的成功实践者呢?下面,我就这个问题谈一谈我的几点粗浅认识:
长期以来,谈到音乐教育,人们便很自然地与是否教识谱、会
乐器、会运用歌唱方法唱歌等具体的内容联系在一起,即把音乐教育看作是音乐知识和技能的教育。

其实这种传统的音乐教育是十分偏面和狭窄的,它既忽视了音乐教育在培养和提高人的全面素质方面所具有的诸多功能,更忽视了学生个体生命多方面的价值,只把学生当作接受知识的容器,见物不见人。

而现代教育理论则强调:一、学生是
课堂的主体;二、“生活世界”是课程内容的范围;三、课程是由学生反思创造性实践而构建的人生意义的活动。

所以,音乐教育不应只局限于在“知识”、“学科”等狭窄的范畴内理解,而是要把“让每一个学生个性获得充分发展”的价值观视为根本,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素质教育的思想。

“新标准”正是在课程的理念上凸现了“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价值观:“根据音乐艺术的特征和现代教育的要求,按照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审美认知规律,提出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艺术实践、鼓励音乐创造、提倡学科综合、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化、完美评价机制等崭新的音乐理念。

”这不仅是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同时也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科学教育观的突出体现。

音乐教师只有通过学习,强化现代教育意识,才能深刻理解“新标准”全面改革的重大意义,转变传统观念,把21世纪的音乐
教育推向新的高度。

观念的转变需附着于具体的教学设计和操作之上。

教师对学生
的了解程度,对教材的把握情况,对课堂的驾驭能力,甚至教态、精神面貌等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学生素质的培养。

而“新标准”恰好给教师们展示了一种新的设计思路,即立足于学生音乐学习方式的改变,关注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因此,教师首选应着眼于对学生学习方式上的研究和改变,改变以往那种只重视“教”,而忽略了学生“学”,使学生长期处于被动接受的那种教学模式。

让学生解脱
被动的接受学习,转变为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创作学习。

其次,应改变以学科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注重音乐艺术在培养人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的地位和作用,使“新标准”所提出的“从学生出发、从学生音乐学习的角度、解决学什么、怎样学、达到什么目标等”一系列问题,在实际教学中尝试出一套新的方法和经验来。

总之,教师要探索并掌握“新标准”在课堂教学中的实际操作技能,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艺术教育的最大特点是通过艺术活动来调动人的兴趣,打动人的情感,让人愉快地受到教育。

鉴于这一特征,“新标准”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放在课程目标的首位,通过“突出情感体验、强调对音乐兴趣、审美能力、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以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使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愿望”。

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依靠教师自身的心灵去感染学生,用自身良好的行为去营造促使学生心灵感化的环境和氛围。

因为,在孩子们眼中,音乐老师是“愉快”的代名词,是他们的“欢乐天使”,教师的言行将会影响他们的一生。

倘若,他们的“欢乐天使”在心理上一旦出现不健康因素,并由此影响到教学行为中,这势必会对孩子们造成极大的伤害。

所以,音乐教师应该加强修养,注意对自身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学会把握自己情绪,着力提高调节和控制整个课堂环境的能力,使学生在宽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和生活,促进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

在现代教育的运转机制中,教学和科研是两项密不可分的孪生兄弟。

开展教育科研,能够引导广大教师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自觉地进行教育实践活动,不断提高理论素养和教学水平。

当前“新标准”的颁布试行,给广大音乐教师提供了一次新的机遇,让教师踏上了一条探索音乐教育改革的道路。

在这条道路上,有许多课题亟待我们一线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去发现、去探索、去研究、去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提高效益。

只有这样,才能使“新标准”臻于完善,使课程改革向着更成熟的目标发展。

总之,作为新世纪的音乐教师,我们正处在音乐教育改革的转型时期,新的教育理念、教育目标、教育内容要求我们:既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也要有良好的文化科学知识和结构;既要掌握素质教育的理论和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又能开展科研工作,并且需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道德素质。

所以,面对“新标准”和“新课程”,音乐教师应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地充实、完善自己,使自己成为一名“全能教师”,投身于音乐教学的改革,为提高全体学生的音乐素质、改进音乐教学做出贡献。

内容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