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学习课程002入则孝之一

合集下载

弟子规之入则孝(一)

弟子规之入则孝(一)
{1} 圣人:指儒家创始人孔子。 {2} 训:教导,教诲。 {3} 悌:指弟弟服从兄长。 {4} 谨:出言慎重,寡言。 {5} 信:诚信。 {6} 文:文化知识或文献典籍,泛指一切学问。
其内容从《论语· 学而篇》“弟子入则孝,出则悌, 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 文。”这句话开始的,讲的正是孔夫子的核心思 想,四个字:孝、悌、仁、爱。
对父母尽心奉养并顺从父母的意志
父母呼 父母教 冬则温 出必告
应勿 须顺承 昏则定 业无变
易解:父母叫你,应该赶快答应;父母让你做什么事, 不要
拖拉懒散;父母教导你,一定要恭恭敬敬地听;父母责备你 ,一定要虚心接受。冬天让父母暖和,夏天让父母凉快,早 晨恭恭敬敬地请安,晚上要替父母铺好被褥。出门要告诉父 母一声,回来也要通报一声,住的地方要稳定,工作也不要 随便变动。
《弟子规》
----入则孝(一)
主讲:沁水县职业中学 董静雅

《弟子规》是继《三字经》之后,儒家思想启蒙 教育的又一重要读本。

三百六十句,一千零八十字的小册子
总 叙
概述: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 才李毓秀所作,后经贾有仁修订。 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悌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
几乎可以与《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相媲美。
《弟子规》分成八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总叙。 第二部分讲“入则孝”。 第三部分讲“出则悌”。 第四部分讲“谨”。 第五部分讲“信”。 第六部分讲“泛爱众”。 第七部分讲“亲仁”。 第八部分讲“余力学文”。
入 则 孝
{1} 冬则温:冬天用自己的身体先为父母把被窝焐暖。 {2} 凊(qìng,一读jìng):凉。这句说夏天替父母 把床铺扇凉。 {3} 省(xǐng):探问,请安。 {4} 定:定省,子女早晚问候父母。这里专指昏定, 即晚间服侍父母就寝。《礼记·曲礼上》:“凡为人 子之礼,冬温而夏凊,昏定而晨省。” {5} 反:同“返”,指返家。 {6} 面:当面向父母禀报平安,让父母放心。 {7} 业:职业,做事。 {8} 无变:没有改变。指在外做事有规律、合规矩, 不随意改变,以免父母担忧。

弟子规入则孝解释

弟子规入则孝解释

《<弟子规>“入则孝”解释》
小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弟子规》里“入则孝”的意思。

“入则孝”说的是,咱们回到家里要孝顺父母。

比如说,要听爸爸妈妈的话,不能任性。

就像有个小朋友,妈妈让他早点睡觉,他就乖乖去睡,这就是孝顺。

还有,要关心爸爸妈妈。

如果爸爸工作累了,给他倒杯水,帮他捶捶背。

妈妈做饭的时候,帮忙拿个东西,这都是孝顺的表现。

而且,不能对爸爸妈妈发脾气,要尊重他们。

小朋友们,能明白“入则孝”的一点意思了吗?
《<弟子规>“入则孝”解释》
小朋友们,咱们接着说“入则孝”。

想象一下,有一天外面下雨了,爸爸没带伞。

小朋友主动拿着伞去接爸爸,爸爸会多开心呀,这就是孝顺。

再比如,过年的时候,用自己的零花钱给爷爷奶奶买个小礼物,他们会觉得小朋友特别懂事。

还有,当爸爸妈妈批评咱们的时候,不顶嘴,认真听,然后改正错误,这也是孝顺。

小朋友们,是不是对“入则孝”更清楚啦?
《<弟子规>“入则孝”解释》
小朋友们,“入则孝”还有很多有趣的地方呢!
比如说,有个小朋友看到妈妈生病了,就主动照顾妈妈,给妈妈端药、做饭,让妈妈能好好休息。

再比如,家里来客人了,小朋友有礼貌地打招呼,帮忙拿东西,爸爸妈妈会觉得很骄傲,这也是孝顺的一种。

就像这样,孝顺的方式有很多很多。

小朋友们,咱们要努力做到“入则孝”,让家里充满爱和温暖哟!。

弟子规入则孝篇解释

弟子规入则孝篇解释

弟子规入则孝篇解释弟子规入则孝篇解释相信同学们对弟子规都非常熟悉了,以下是弟子规入则孝篇的解释,一起学习吧。

弟子规入则孝篇解释原文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

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

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

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

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

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

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

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

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

解释【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从第二条开始,所指的是从小我们在家里,应当如何扮演好一个好的子女。

从哪里开始?就从父母跟子女的应对开始。

“父母呼”,“呼”就是叫唤的意思。

“应勿缓”,“应”就是回答,“勿”就是不可以,“缓”就是迟缓。

也就是听到父母在呼唤、叫唤我们的时候,应该要立即回答。

末学也曾经指导儿童读经,讲到《弟子规》中,“父母呼,应勿缓”的时候,也会问他们:当父母叫你的时候,你都怎么回答?答案就有三个:我在、我在这里、干吗。

以回答父母叫他,回答“干吗”的最多,几乎占了三分之二。

我再问他们:如果在学校老师问你、叫你,有没有人敢回答“干吗”的?没有一个小孩子举手。

他们纷纷地说道:我们才不敢,老师!他不是妈妈,也不是爸爸。

可见从小,小朋友在家里,做父母的的确也不注意,他们的回答是不是有礼貌。

我们晓得,在家里不懂得礼节,不懂得礼貌,出外怎么会有礼节?怎么懂得要尊敬别人?所以,在第一句“父母呼,应勿缓”,做父母的也往往忽略掉,他跟子女的应对当中是怎样的情形。

我们再看看现代的社会,几乎已经变成了孩子呼,父母应。

为什么?因为现在大家养育子女都非常少,一个两个。

很多家庭都只有一个,所以一个就是宝贝,从小就惯他。

大家宠他,父母宠他,爷爷奶奶宠他,集万千宠爱于一身。

《弟子规》入则孝原文及翻译注释模板

《弟子规》入则孝原文及翻译注释模板

《弟子规》入则孝原文及翻译注释模板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善应。

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

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

事虽小,勿妄为,苟妄为,子道亏。

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

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

谏不入,悦复谏,善巧劝,终无怨。

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

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

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

如果父母呼唤自己,应该及时应答,不要故意拖延迟缓;如果父母交代自己去做事情,应该立刻动身去做,不要故意拖延或推辞偷懒。

父母教诲自己的时候,态度应该恭敬,并仔细聆听父母的话;父母批评和责备自己的时候,不管自己认为父母批评的是对是错,面对父母的批评都应该态度恭顺,不要当面顶撞。

冬天天气寒冷,在父母睡觉之前,应该提前为父母温暖被窝,夏天天气酷热,应该提前帮父母把床铺扇凉;早晨起床后,应该先探望父母,向父母请安问好;到了晚上,应该伺候父母就寝后,再入睡。

出门前,应该告诉父母自己的去向,免得父母找不到自己,担忧记挂;回到家,应该先当面见一下父母,报个平安;虽然子女有出息,父母会高兴,但是父母辈对子女最大的期望不是你多么有出息,而是你平平安安稳稳当当,一生没有灾秧。

所以,居住的地方尽量固定,不要经常搬家,谋生的工作也不要经常更换。

事情虽小,也不要擅自作主和行动;擅自行动造成错误,让父母担忧,有失做子女的本分。

自己有什么东西,就算很小,也不要背着父母私藏。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如果私藏东西,即使自己很谨慎,也免不了会有被父母发现的一天,那时父母会伤心。

父母喜欢的事情,应该尽力去做;父母厌恶的事情,应该小心谨慎不要去做。

自己的身体受到伤害,必然会引起父母忧虑。

所以,应该尽量爱惜自己的身体,不要让自己受到不必要的伤害。

自己的名声德行受损,必然会令父母蒙羞受辱。

《弟子规》全文及翻译(入则孝)

《弟子规》全文及翻译(入则孝)

《弟子规》全文及翻译(入则孝)《弟子规》全文及翻译《弟子规》原名《训蒙文》,原作者李毓秀是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

《弟子规》根据《论语》等经典编写而成,集孔孟等圣贤的道德教育之大成,提传统道德教育著作之纲领,是接受伦理道德教育的、养成有德有才之人的最佳读物。

第二章入则孝父母呼,应勿缓。

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呼唤我们,我们应该及时答应,不要缓慢答应。

父母交待的事情,要马上去做,不可拖延或推辞偷懒。

父母教,须敬听。

父母责,须顺承。

父母教导我们为人处事的道理,我们应该恭敬聆听。

父母责备教训时,应恭顺地虚心接受。

冬则温,夏则凊。

晨则省,昏则定。

侍奉父母要用心体贴,冬天寒冷时为父母温暖被窝,夏天睡前为父母铺床扇凉。

早晨起床,应先探望父母,向父母请安问好;晚上伺候父母安睡。

出必告,反必面。

居有常,业无变。

外出办事时,应该告诉父母去处;回家以后,也要当面禀报父母,让他们心安。

平常起居作息,要保持规律,做事有规矩,不任意改变世代相沿的事业。

事虽小,勿擅为。

苟擅为,子道亏。

纵然是小事,也不能擅自做主,不向父母禀告。

如果任性而为,就有损于为人子女的本分,是不孝的行为。

物虽小,勿私藏。

苟私藏,亲心伤。

公物虽小,也不可私自收起占为己有。

如果这样,品德就有缺失,父母知道了一定很伤心。

亲所好,力为具。

亲所恶,谨为去。

父母亲所喜好的东西,做子女的应尽力准备齐全;父母厌恶的事情,要小心谨慎去除。

身有伤,贻亲忧。

德有伤,贻亲羞。

要爱护自己的身体,不要使之受到伤害,让父母忧虑。

要注重自己的品格修养,不可以做出有违道德的事情,让父母蒙羞。

亲爱我,孝何难。

亲憎我,孝方贤。

当父母喜爱我们时,孝顺不难做到;当父母不喜欢我们时,或者管教过于严厉时,我们一样孝顺,而且还能反省自己,体会父母心意,努力改过并做得更好,这样的孝顺才最为难能可贵。

亲有过,谏使更。

怡吾色,柔吾声。

父母有过错,应规劝使之改正。

劝导时态度要诚恳,声音需柔和,和颜悦色。

谏不入,悦复谏。

《弟子规》第一篇入则孝的解释

《弟子规》第一篇入则孝的解释

《弟子规》第入则孝的解释《弟子规》是中小学生都应学习的古文,弟子规的第一篇是入则孝,下面是《弟子规》第一篇入则孝的解释,欢迎阅读了解。

父母呼,应勿缓 ;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 须敬听 ; 父母责 ,须顺承。

冬则温,夏则清; 晨则省,昏则定。

在家中,父母召唤我们时,应该一听到就立刻回答,不要慢吞吞的答应。

父母有事要我们去做,要赶快行动,不要借故拖延,或者懒得去做。

父母教导我们的时候,必须恭敬地听取。

父母责备我们的时候,要心悦诚服的接受。

子女冬天要留意父母亲穿的是否温暖,居处是否暖和,夏天要考虑父母是否感到凉爽。

早上要给父母请安,晚上要照料父母安睡。

孝感动天小故事: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

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粮仓时,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瞽叟与象却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

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

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

舜在厉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小鸟代他除草。

帝尭听说舜非常孝顺,有处理政事的才干,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经过多年观察和考验,选定舜做他的继承人。

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亲,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为诸侯。

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

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

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

外出时一定要告诉父母,回来也要通报一声,免得父母不放心。

日常生活起居要有规律,立定下的志向、选定的事业不要轻易改变。

事情即使很小,也不要擅自做主。

假如自作主张去做,那样就有损为子女的本分了。

不是自己的东西即便再小,也不可偷偷藏起来,否则就会惹父母难过伤心了。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身有伤,怡亲忧;德有伤,怡亲羞。

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

父母喜欢的东西,当子女的要尽力为他们准备齐全,父母厌恶的东西,要谨慎地替父母去除。

自己身体受到伤害,就会使父母为我们担忧,品德上有了缺失,会令父母感到羞耻。

(完整)《弟子规》全文及解释

(完整)《弟子规》全文及解释

《弟子规》全文及解释第一章 <总序〉●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

译:作为子弟所要谨守的规戒,古圣先贤所传下的教训,第一就是要我们在家能孝顺、出外能敬长,其次是敬业而守信用.●泛爱众,而亲仁。

有余力,则学文。

译:多关爱众生,亲近有仁德的人。

如果德行培养差不多了,就可以去学习吸收经典的知识.第二章〈入则孝〉●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译:父母叫我们,不可以慢吞吞的;父母交代事情,要勤快认真,不可以懒惰懈怠.●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译:父母亲有所教导,要恭敬听取;父母有所责备,也要承担接纳。

●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

译:天冷或天热,要关心父母亲的寒暖;早起或晚睡,定时的问候父母起居安好。

●出必告,反必面。

居有常,业无变。

译:出门或返家,都向父母报告一声;居家作息有一定的规矩,工作行业则不要经常更换。

●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

译:虽然是小事情,也不可擅作主张;如果擅自作主,就不合作为子弟的身分了。

●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虽然是小东西,也不可私自收藏;如果个个藏为己有,就会惹父母亲难过伤心了。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译:父母亲所喜欢的事物,我们要尽力准备妥当;父母亲不喜欢的,我们要留意避免。

●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译:身体如果受伤了,会让父母亲担忧;品德如果败坏了,会让父母亲蒙羞。

●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

译:父母亲喜欢我,要孝顺一点都不难;父母亲不喜欢我,我仍然孝顺那才是真贤能。

●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

译:父母亲有过错,想办法劝谏让他们改正,但是要和颜悦色,要声音柔婉。

●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

译:如果父母不听劝谏,和悦的再劝,甚至用哭泣来求父母答应,就算被责打也无怨言.●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译:父母有了病痛,侍奉汤药冷热苦甘亲自尝过;早晚照顾,不离父母身边。

●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

弟子规第二讲入则孝之一

弟子规第二讲入则孝之一

这段经文,最重的是让我们 体会到,要时时看到父母的需 要。了解父母需要什么,《常 回家看看》这首歌也许能给我 们一个正确的回答。归纳一下, 就是“养父母之身,养父母之 心,养父母之志”。
亲 苟 勿 物子 苟 勿 事 心 私 私 虽道 擅 擅 虽 伤 藏 藏 小亏 为 为 小
【易解】纵然是小事,也不要任性,擅自 作主,而不向父母禀告。如果任性而为,容 易出错,就有损为人子女的本分,因此让父 母担心,是不孝的行为。公物虽小,也不可 以私自收藏占为己有。如果私藏,品德就有 缺失,父母亲知道了一定很伤心。
齐读
• • • • • • 父母呼 父母教 冬则温 出必告 事虽小 物虽小 应勿缓 须敬听 夏则凊 反必面 勿擅为 勿私藏 父母命 父母责 晨则省 居有常 苟擅为 苟私藏 行勿懒 须顺承 昏则定 业无变 子道亏 亲心伤
百 善 孝 为 先
第二讲 入则孝(一)
须父须父行父应父 顺母敬母勿母勿母 承责听教懒命缓呼
【易解】父母呼唤,应及时回答, 不要慢吞吞地很久才应答;父母有事交 代,要立刻动身去做,不拖延或推辞偷 懒。 父母教导我们做人处事的道理,是 为了我们好,应该恭敬地聆听。做错了 事,父母责备教诫时,应当虚心接受, 不可强词夺理,使父母生气、伤心。
【提示】这段经文讲两件事,一是勿 擅为,二是勿私藏;要求我们从小事着 手,从点滴做起。勿以恶小而为之,勿 以善小而不为 。从小养成懂规矩和廉 洁的品格。 【故事】一个玩笑 抱憾终身 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在学校课 间休息的时候,一个同学在他的同桌要 坐下的时候,把椅子挪开了,结果这个 同学坐在地上,脊椎摔断,终身瘫痪。 一个玩笑导致这样的后果,双方家庭都 抱憾终身!
业 居 反 出 昏 晨 夏 冬 无 有 必 必 则 则 则 则 变 常 面 告 定 省 凊 温

弟子规入则孝篇解释

弟子规入则孝篇解释

弟子规入则孝篇解释弟子规入则孝篇解释相信同学们对弟子规都非常熟悉了,以下是弟子规入则孝篇的解释,一起学习吧。

弟子规入则孝篇解释原文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

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

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

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

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

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

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

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

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

解释【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从第二条开始,所指的是从小我们在家里,应当如何扮演好一个好的子女。

从哪里开始?就从父母跟子女的应对开始。

“父母呼”,“呼”就是叫唤的意思。

“应勿缓”,“应”就是回答,“勿”就是不可以,“缓”就是迟缓。

也就是听到父母在呼唤、叫唤我们的时候,应该要立即回答。

末学也曾经指导儿童读经,讲到《弟子规》中,“父母呼,应勿缓”的时候,也会问他们:当父母叫你的时候,你都怎么回答?答案就有三个:我在、我在这里、干吗。

以回答父母叫他,回答“干吗”的最多,几乎占了三分之二。

我再问他们:如果在学校老师问你、叫你,有没有人敢回答“干吗”的?没有一个小孩子举手。

他们纷纷地说道:我们才不敢,老师!他不是妈妈,也不是爸爸。

可见从小,小朋友在家里,做父母的的确也不注意,他们的回答是不是有礼貌。

我们晓得,在家里不懂得礼节,不懂得礼貌,出外怎么会有礼节?怎么懂得要尊敬别人?所以,在第一句“父母呼,应勿缓”,做父母的也往往忽略掉,他跟子女的应对当中是怎样的情形。

我们再看看现代的社会,几乎已经变成了孩子呼,父母应。

为什么?因为现在大家养育子女都非常少,一个两个。

很多家庭都只有一个,所以一个就是宝贝,从小就惯他。

大家宠他,父母宠他,爷爷奶奶宠他,集万千宠爱于一身。

主题班会《弟子规》——入则孝_1_1

主题班会《弟子规》——入则孝_1_1

主题班会《弟子规》——入则孝_1_1 哎呀,今天我们班会的主题是《弟子规》——入则孝。

这可是个大课题啊!孝顺父母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每个人应该尽到的责任。

那我就来给大家讲讲我是怎么理解这个主题的吧。

我们要明白什么是入则孝。

入则孝,就是在家里要孝顺父母。

这可不是随便说说的,而是有着深刻的内涵。

我们都知道,父母把我们养育成人,付出了太多的心血和汗水。

我们应该尽自己的一份力量,让父母过上幸福的生活。

怎么才能做到入则孝呢?其实,方法很简单。

我们要尊敬父母。

尊敬是孝顺的基础,没有尊敬就没有孝顺。

我们要尊重父母的意见,听从他们的教诲。

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盲目地服从他们,而是要在尊重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这样,既能表现出我们的孝心,又能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成长和进步。

我们要关心父母。

关心是一种关爱,是一种责任。

我们要关注父母的生活起居,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扰。

比如,父母年纪大了,身体可能不如以前那么好,我们要关心他们的身体健康,鼓励他们多锻炼身体,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我们还要关心他们的心理需求,给予他们关爱和陪伴。

只有这样,我们的父母才能感受到我们的关心和温暖。

我们要孝顺父母。

孝顺是一种行动,是一种实践。

我们要用实际行动来表达我们对父母的感激和敬爱。

比如,我们可以在节假日给父母买礼物,陪他们去旅游,或者为他们做一顿丰盛的晚餐。

这些都是表现孝心的好方法。

最重要的还是要用心去孝顺父母,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真诚和善意。

我们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孝顺父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每个人应该继承和发扬的文化基因。

我们要向身边的人宣传孝道的重要性,让更多的人认识到孝顺父母的意义。

我们还要通过自己的行为,树立一个好的榜样,影响和感染身边的人。

入则孝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努力做到的事情。

我们要尊敬、关心、孝顺父母,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爱和温暖。

我们还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更多的人认识到孝顺父母的重要性。

主题班会《弟子规》——入则孝_1_1

主题班会《弟子规》——入则孝_1_1

曾子,姓曾,名参,字子舆 著述《大学》、《孝经》等,后世 儒家尊他为“宗圣”
最多的呼唤
贾君鹏,网络虚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 的帖子,随后短短五六 个小时内被390617名 网友浏览,引来超过 1.7万条回复,被网友 称为“网络奇迹”。 “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 家吃饭”也迅速成为网 络流行语。贾君鹏事件 可以理解为一次互联网 行为艺术,一次贴吧文 化狂欢。
有一天他上山砍柴曾子的母亲一个人在家结果来了个朋友来找曾子曾子的母亲一下子慌了神不知道怎么样招待这个朋友想着曾子上山砍柴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怎么样去把曾子唤回来
回读--《弟子规》总序
Dì zǐ guī 弟子规 shǒuxiàotì 首孝悌 fànàizhòng 泛爱 众 yǒuyúlì 有余力
shèng rén xùn 圣人训 cìjǐn xì n 次谨信 érqīnrén 而亲 仁 zéxuéwén 则学文
新读—入则孝1
Fùmǔhū yì ngwùhuǎn 父母 呼 应勿缓 fùmǔmì xí ng ngwùlǎn 父母 命 行勿懒 fùmǔjiào xūjìngtīng 父母 教 须敬听 fùmǔzé xūshùnchéng 父母责 须顺 承
【注释】:应:应答。命:指派,差 遣。承:接受,承受。 【译文】:父母呼唤,要及时回答, 不要慢吞吞地过了很久才应答;父母 差遣,要立刻去做,不可拖延或偷懒; 父母教导,应该恭敬地聆听;父母批 评,应当顺从地接受。
无声的呼唤
有一天他上山砍柴,曾子的母亲一个人在家, 结果来了个朋友来找曾子,曾子的母亲一下 子慌了神,不知道怎么样招待这个朋友,想 着曾子上山砍柴,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怎 么样去把曾子唤回来?那时候也没有手机, 突然心生妙计,就用牙齿把自己的手指咬了 一口,咬出了血,我们说十指连心,一咬破 手指,心痛,谁心痛?曾子在山里面已经感 觉到心痛。你看曾子念念都是想着父母,所 以母亲的心一痛他都感觉得到,在山里面有 这种感应,赶紧就跑回家来,不知道家里发 生了什么事,回到家里一看,原来是有朋友 来访。母亲就告诉他说,因为朋友来了,我 想赶紧把你唤回来,又不知道怎么来叫你, 就只好咬我的手指,让你能够感应。

弟子规 入则孝1

弟子规 入则孝1

黄香温席
【晨则省,昏则定。】 “晨则省”,“省”的意思就是安慰问候的意思。 “昏则定”,“定”也是如此,也是安慰 就是每天早上要记得起来第一件事情,就是向父母 问候,问早安。同时问完早安之后,还要关心一下, 昨天睡得好不好?是不是安稳?一切是不是睡得很 舒服?这些都是为人子弟在家里对父母应该有的态 度,还有孝敬的这一份心。
【父母呼,应勿缓】 所指的是从小我们在家里,应当如何扮演好一个好 的子女。从哪里开始?就从父母跟子女的应对开始。 ‘父母呼’,“呼”就是叫唤的意思。 ‘应勿缓’,“应”就是回答, “勿”就是不可以, “缓”就是迟缓。也就是听到父母他在呼唤、叫唤 我们的时候,应该要立即的回答。 "父母呼",父母呼唤孩子,我们都知道,每一 声呼唤里面是有情感的。
贾君鹏,妈妈叫你回家吃饭了
【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命,行勿懒’。父母在教我们的时 候,父母教我们做任何事情,“行勿懒”就 是要马上动作,不可以拖拖拉拉的。
【父母教,须敬听;】
教育的"教"字,是"左孝右文"。左边是个"孝
",右边是个"反文",教育教什么?从孝开始。 以孝为根本,通过孝,培育孩子对血缘的尊 重,培育孩子孝敬父母、尊重长辈,同时, 也就在孩子心中牢牢树立了对传统的尊重
第一篇章 入则孝
主讲人:
中国民间有个说法,叫做“百善孝为先”。 一 切善行都是从孝开始做起,因为这是人 生中最深刻的亲情,人人不可回避。
但是,我们理解什么是真正的孝吗?
故事:孝的来历

这里面有一个事:说的是 在很久很早以前,那时的 人寿命很短,年龄不满60 岁就老朽了,就失去了劳 动能力要人奉养了。当时 有一家人,生活及其困难, 出于生活所迫,孩子必须 把老人背到深山老林里丢掉。

《弟子规》入则孝篇的解释

《弟子规》入则孝篇的解释

《弟子规》入则孝篇的解释《弟子规》入则孝篇的解释《弟子规》这本书是学童们的生活规范,他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编成的。

接下来小编搜集了《弟子规》入则孝篇的解释,欢迎查看。

入则孝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

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

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

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

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

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

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

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

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

解释【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从第二条开始,所指的是从小我们在家里,应当如何扮演好一个好的子女。

从哪里开始?就从父母跟子女的应对开始。

“父母呼”,“呼”就是叫唤的意思。

“应勿缓”,“应”就是回答,“勿”就是不可以,“缓”就是迟缓。

也就是听到父母在呼唤、叫唤我们的时候,应该要立即回答。

末学也曾经指导儿童读经,讲到《弟子规》中,“父母呼,应勿缓”的时候,也会问他们:当父母叫你的时候,你都怎么回答?答案就有三个:我在、我在这里、干吗。

以回答父母叫他,回答“干吗”的最多,几乎占了三分之二。

我再问他们:如果在学校老师问你、叫你,有没有人敢回答“干吗”的?没有一个小孩子举手。

他们纷纷地说道:我们才不敢,老师!他不是妈妈,也不是爸爸。

可见从小,小朋友在家里,做父母的的确也不注意,他们的回答是不是有礼貌。

我们晓得,在家里不懂得礼节,不懂得礼貌,出外怎么会有礼节?怎么懂得要尊敬别人?所以,在第一句“父母呼,应勿缓”,做父母的也往往忽略掉,他跟子女的应对当中是怎样的情形。

我们再看看现代的社会,几乎已经变成了孩子呼,父母应。

为什么?因为现在大家养育子女都非常少,一个两个。

很多家庭都只有一个,所以一个就是宝贝,从小就惯他。

弟子规孝悌篇原文

弟子规孝悌篇原文

弟子规孝悌篇原文《弟子规》入则孝(原文及译文)《弟子规》“入则孝”是学生主修的第一门课。

入是在家。

孝是善事父母,就是在家要善事父母。

善事,一个是心,一个是侍。

心即是心里面念念不忘父母对我们的养育之恩,侍即是念念都要照顾到父母。

我们能以这样的心去做,就是善事父母,这是做人的根本。

百善孝当先。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译文】:父母亲叫你的时候,要立刻答应,不能迟缓;父母亲让你做事的时候,要马上去做,不能拖延偷懒。

对父母的教诲,要恭敬地聆听;对父母的责备,要顺从地接受。

子女照料父母,冬天要让他们温暖,夏天要让他们清爽凉快。

早晨要向父母请安。

晚上要替他们铺好被子;伺候父母安眠。

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译文】:出门要告诉父母一声,回来也要通报一声,以免父母挂念。

平时居住的地方要固定,选定的职业或立定的志向要努力去完成,不要轻易改变。

不要因为小事情,就不禀告父母而擅自去做。

假如自作主张地去做事,那就不合乎为人子女的道理了。

东西即使很小,也不要偷偷私藏起来。

否则,一旦被发现,父母一定会非常伤心生气。

凡是父母所喜欢的东西,一定要尽力替他们准备好;凡是父母所讨厌的东西,一定要小心地处理掉。

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译文】:如果身体有所不适或受到损伤,就会让父母为我们担忧;如果在德行上有了缺欠,就会使父母感到丢脸。

父母亲喜欢我,做到孝顺并不难。

父母亲不喜欢我,我还能用心尽孝,那才是难能可贵的!如果父母有了过失,子女应当耐心地劝说使其改正。

劝说时态度一定要和颜悦色,声音一定要柔和。

如果父母不肯接受劝说,就等到心情好时再劝。

如果父母还是不听,还要哭泣恳求,即使因此而遭到鞭打,也毫无怨言。

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译文】:父母亲病了,吃的药自己要先尝一尝,看看是不是太苦、太烫。

弟子规入则孝全文内容

弟子规入则孝全文内容

弟子规入则孝全文内容篇一:《弟子规》是中国传统的儿童启蒙读物,其中包括了许多关于礼仪和道德的教诲。

其中,“入则孝”是这本书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强调了家庭成员之间的和睦相处和尊重父母的重要性。

以下是《弟子规》入则孝全文内容: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冬则温,夏则凋,晨则省,昏则定。

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

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

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

拓展:《弟子规》入则孝这一部分的教诲强调了家庭成员之间的和睦相处和尊重父母的重要性。

这些教诲在现代也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现代社会,由于各种原因,许多家庭之间的关系变得疏远和不和谐。

因此,《弟子规》中的这些教诲可以帮助人们重新建立和谐的家庭关系。

此外,《弟子规》中的其他部分也可以帮助人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观念,成为一个优秀的社会成员。

篇二:《弟子规》是中国传统道德教育读物之一,是一本教导人们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遵循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的书。

其中,“入则孝”是弟子规中非常重要的一篇,强调了孝顺父母的重要性,并介绍了孝顺父母的具体行动和要求。

以下是《弟子规》“入则孝”的全文内容:弟子,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冬则温,夏则檫;晨则省,昏则定。

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

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

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

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

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

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

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

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

拓展:《弟子规》中的“入则孝”一篇,强调的是孝顺父母的重要性。

孝顺父母不仅是道德规范的要求,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观念。

《弟子规》讲解(入则孝篇)

《弟子规》讲解(入则孝篇)

“父母命,行勿懒”:父母 有命令,要赶快行动,不应该 拖拉,这也是孝敬父母的举动。 从小若有这样的理念,那 么一旦父母生病,自己因感恩 也会去孝养。
有些西方学者经过多年研究发现: 一个人在任何社会团体里生存,真正 起作用的,思想和行为的态度占了85 %,智慧只占15%。然而,现在人全 力以赴希求的是什么?就是文凭,但 这些能用于生活中的却很少。就算你 读了大学、研究生,所学的知识能否 全部派上用场呢?恐怕也不行。所以, 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一个人的人格、 品行和善心,才是最为关键的。
现在的我们,杂书看多了,流行 歌曲听多了,思想就会被染污,从 此之后,对“圣人训”根本不感兴 趣。因此,我们该学的,就是圣人 的教言。而这部《弟子规》,其体 系是出自《论语•学而篇》的一段 话:“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 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 则以学文。”故而是圣人训。
这部论典总共有七个问题来阐述 :
这一点,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都要注意。 有些人可能是习惯了,对别人的东西随便拿、随 便用,这不太好。尤其是一些小孩,随便用别人 的笔、拿别人的本子,虽然这事很小,但习惯了 以后,对一些大的财物也会不在乎。当今社会, 这样的现象比比皆是,很多人对公款公物,私自 占用也觉得没什么、无所谓,顺手牵羊也就拿走 了。
现在社会正好是相反的:父母给孩子吃 好、穿好,什么都安排好。孩子从小习惯 了,长大后也就认为:“我是家里最重要 的人,所有人为我服务是应该的!”因为 生下来就如此,过惯了“小公主”、“小 皇帝”的生活,所以从来不会为父母长辈 着想。 大家也可以回顾自己的人生:从小到现 在,你是在什么环境、什么教育气氛中成 长的?在成长的过程中,你对父母是否始 终有感恩之情?
第一是“孝”。在古代,对孝的重视程度很 高。所谓“百善孝为先”、“忠臣出自孝子之 门”,一个孩子孝顺与否,决定了他将来的命运。 第二讲“悌”,就是友爱兄弟姊妹。孝字, 上是“老”、下是“子”,意为子女理应顶戴父 母;而悌字,是“心”旁边加“弟”,是说哥哥 心中要有弟弟,这是象形字的一种表示。所以, 悌就是要关爱兄弟姐妹。

弟子规入则孝内容

弟子规入则孝内容

弟子规入则孝内容
1. 父母呼,应勿缓。

你想想,当咱爸妈喊咱的时候,咱是不是得赶紧答应呀,可别磨蹭。

就像我那次,我妈叫我吃饭,我半天不应,结果我妈那着急的呀,哎呀!咱们可得做到父母呼,应勿缓呀!
2. 父母命,行勿懒。

爸妈让咱干啥,咱可不能偷懒呀!比如说,爸爸让我去买个酱油,那我就得麻溜去,不能拖拖拉拉的。

这不就是应该的嘛!
3. 父母教,须敬听。

爸妈教导我们的时候,我们就得恭恭敬敬地听着呀,可不能不耐烦。

就好像朋友小敏,她爸妈跟她讲道理,她老是不耐烦,这怎么能行呢?咱得好好听着呀!
4. 冬则温,夏则凊。

冬天要让父母温暖,夏天要让父母清凉,多贴心啊!咱可以像邻居哥哥那样,冬天给爸妈暖被窝,夏天给爸妈扇扇子,多棒啊!
5. 晨则省,昏则定。

早上起来跟父母问安,晚上睡觉前看看父母。

我就每天早上都跟爸妈说早上好呀,他们可开心了!
6. 出必告,反必面。

出门的时候要告诉父母一声,回来也要跟父母说。

要是咱一声不吭就出去了,那爸妈得多担心呀,对不对?
7. 事虽小,勿擅为。

哪怕是小事,也别自作主张去做。

就说那次我想自己去买个冰淇淋,后来一想还是先告诉妈妈,这才对嘛!
8. 苟擅为,子道亏。

要是随便做事,那可就亏了孝道啦!可不能像有的孩子,偷偷拿家里钱去买零食,这多不好呀!
9. 物虽小,勿私藏。

小的东西也别私自藏起来,要跟家人分享。

有次我弟弟捡到个漂亮的贝壳,他一开始想自己藏着,后来还是拿出来跟大家一起玩啦!总之,咱要好好践行弟子规入则孝呀,这对我们和父母的关系可太重要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部分入则孝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入则孝,除了孩子对自己父母长辈的一种敬爱,一种感恩,一种行为准则以外,它还有哪些教育功能?还能培养孩子们那些社会规范?《弟子规》在入则孝的篇首就明确提出了孝敬父母的基本要求,那么这些看似简单的要求,我们都做到了吗?入则孝之一:《弟子规》在入则孝的篇首就明确提出了孝敬父母的四个基本要求,和日常生活中子女应该做到的八件事情,那么这些看似简单的要求,我们都做到了吗?现在时代不同了,这些要求还适用于现代年轻人吗?《弟子规》在总序以后,就进入了它的第二部分,也就是--入则孝。

我们都举起手,写一写“孝”字,我们马上就知道“孝”的结构是上老下子。

什么意思?就是强调血缘延续的重要性。

每个人不管你寿命多长?你都只不过是人类生命长河中的一个极其渺小的环节。

今天的长辈是昨天的小辈,今天的小辈就是将来的长辈,小辈不孝敬长辈,你又凭什么,又怎么能够指望当你成为长辈以后你的小辈会孝顺你呢?这就是“孝”要传达的一个意思。

另外让我们再写一个字,教育的“教”。

我们马上可以看到—左孝右文。

左边是个孝,右边是个反文,中国传统的讲法叫—教者孝之文也。

什么意思?教育教什么?从孝开始,以孝为根本,通过“孝”培育孩子对血缘的尊重,培育孩子孝敬父母,尊重长辈,同时也就在孩子的心中牢牢树立了对传统的尊重。

古人基本都知道自己父亲的名字、爷爷的名字、曾祖父的名字、高祖父的名字、现在在坐有几位知道自己曾祖父叫什么名字?传统的启蒙读物强调“孝”,把“孝”放在最突出的地位,《弟子规》当然不会例外,所以它的第二部分,入则孝的部分以八句,四组,以父母开始的句子启首;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四次重复父母两个字,字面意思根本不用解释,父母在叫你的时候;你要赶紧答应。

不可迟缓不答。

父母有事情要命令你,要叫你去做,你要马上去做,不要懒惰拖沓。

父母在教训你的时候,在教育你的时候,你要恭恭敬敬的聆听,父母在责怪你的时候,这个父母责在古文里面,还有揍的意思,现在的家长打孩子的一般不多,古人那可是棒子底下出孝子的,不打不成材啊!这都是中国古话啊!古人的父母责,不仅是说你两句啊!还要揍你一顿啊!也要顺从的接受。

意思很清楚。

父母呼、父母命、父母教、父母责、是所有人的生命当中都会出现的事情。

《弟子规》的要求看起来很简单,一点都不高,但是我们不妨扪men心自问我们做到了吗?中国传统文化认为百善孝为先,而孝顺孝顺,首先要顺从父母才能够做到孝,所以《弟子规》要求我们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这二十四个字看起来简单,但是我们真正做到了吗?我在这讲台上讲,我首先必须声明一点《弟子规》的要求,大部分我也没做到,必须讲真话。

我确实没做到。

所以我在讲的时候提倡学习《弟子规》的过程是一个什么过程?诸位?不要把它简单地当成学习和背诵的过程,而是反思的过程。

而是自我检讨的过程。

你读一段《弟子规》,你检讨一下,我做到了吗?父母叫你的时候,我忙着自己的事情,我们小时候比较简单了,看看小人说,打打弹子,现在孩子不一样啊?现在孩子打电脑游戏,很忙,而且现在孩子的装备都很高级啊!打电脑游戏的时候还往往戴个耳机呀!孩子们都有个耳机呀!父母叫更不理你了,我听都听不到,往往还会不耐烦,我小时候就有过不耐烦,你烦不烦啊!叫两声好了,你叫三声,今天的孩子有时候父母一看,戴个耳机也不听过去拍两下,哎呦,你烦不烦啊?我这一关游戏没过去,你看我被人打死了。

这种情况很多,比比皆是,大家去看。

父母命,父母叫我们去做些事情,我们从小也都经历了,拿我个人来讲,有些事情我很愿意去,比如妈妈叫我,孩子你去买个冰棍儿,我很高兴,一面买一面吃回来了,到回来,这根冰棍的棍在我这儿了,说,唉,孩子你去买瓶芝麻酱,这我也考虑,因为可以挖点吃一点,我跑的很快。

妈妈说,孩子啊!或者说你去买点糖果,那我很高兴,眯两颗在口袋,我跑的快。

但是如果妈妈告诉我,儿子,去给我打瓶酱油,有事!为什么?我不能喝酱油。

我们就做不到父母命、行勿懒。

我们挑挑拣拣,父母教育我们的时候,教训我们的时候,有几个心里没有抵触情绪的,一般都认为我们的事,你爸妈管这么多干吗?你烦不烦啊?时代不同了,你们过时了!经常有这个心态。

你管我这么多?我从小经常这么做,跟我父亲顶牛,跟我妈妈顶牛,现在不顶了,但是现在爸爸妈妈也没有力气来教训我了,到这个时候你会很后悔,你小时候和父母顶牛,当,当当的顶,到你今天我不想顶了,突然发现父母老了!!!!连教训你的力量都没有了。

像父母责、那当然古人比较严重,责比教要重,责往往是责备,责打,那我们小时候大家都知道了,这个还了得?我们小时候挨几下打,挨父母说几句重话也就算了。

今天你试试看?今天的孩子你敢打?所以我们可以想想,这四个父母句,我把它叫做父母句,我们都做到没有?要说是最简单的,要说是最基本的,要说是每个人都会碰到的,但是最起码我个人,我今天腆站在这个讲台上,我自己,就不敢说自己做到。

那么我们如何来感恩?如何来报恩啊?---恩重如山—普天下绝大多数,绝大多数的父母是当的起的。

当我们对照《弟子规》认真反省自己的时候,会发现这四组看似简单的父母句其实做起来并不容易,那么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究竟应该怎样做呢?为什么钱文忠教授说,首先要从父母呼,应勿缓做起呢?父母呼,父母呼唤孩子,每一声呼唤我们都知道里面是有深情的!我给大家举一个最极端父母呼的例子;一个故事。

父母的呼唤,尤其是母亲呼唤儿子,诸位,有的时候是不必出声音的。

在中国史籍当中就有这么感人的记载。

“曾子,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以孝著称。

有一天,曾子小时候家里很穷,所以他进山去打柴。

他到山里去了,家里妈妈在,突然家里来了一个客人,来拜访曾子,他妈妈老人家了,过去的妇女不会在外面走动的,也不见得有很大的学问,见到一个陌生人来找自己的儿子,妈妈一下子不知所措,因为她家里很穷没有什么客人,曾子的妈妈你知道怎么办吗?大家知道吗?咬自己的手指,噬shi 指,他妈妈不知道怎么办?这个时候,在山上打柴的曾子感觉自己的心一抽一疼,曾子马上就想,是不是妈妈有什么事?是不是妈妈有什么事?是不是妈妈在叫我?所以曾子就赶紧就背着这打好的这点柴急匆匆的返回家里,跪问母亲,母亲,我刚才心一抽一疼是不是您老人家有什么事?妈妈就说;刚刚有客人忽然来到,我没有办法,我不会说话,我不知道说什么好,又怕说的不好,大家觉得不符合规矩,我就只好咬着手指盼你回来。

这就是我们史籍当中记载的这个故事,这个故事谁也别跟我争论?是真是假?我就相信它是真的。

这个故事啊!在《曾子》当中,在东汉《论衡》当中,在东晋的《搜神记》当中,在六朝的《孝子传》当中都有记载。

你看有时候母子之间相通一种呼唤,连声音都不需要,这就是中国传统对于父母呼,对于父母和子女之间这种亲情的一种非常感人的描述。

我们现在要学习,要工作,我们现在都很忙,那么我们好像就有理由忽略父母的呼声!和父母的需要,但其实这是不对的。

《广州日报》在母亲节进行了一次采访,随机的采访,到路上采访一些母亲,采访了一些孩子,在路上采访,他问这些做子女的,请你们谈一谈你们怎么样来对待你的母亲?这是母亲节。

这些儿女都说,基本都这样说的,我要挣大钱好好侍奉我的母亲,这个话错了没有?没错,我认为是对的,为什么子女不应该多挣钱孝敬父母啊?我觉得完全对,无可厚非。

但是,做子女是不是想到了母亲这边的答案是什么?《广州日报》的记者同时,当然都是分开的啊!又采访了上百个母亲,大家知道,当母亲面对这个问题,你希望你的子女为你做什么呢?没有一位母亲提到过钱字,报道都在。

没有一个母亲说希望儿女给她买什么东西,96%以上的母亲讲;希望我的儿女回家陪我吃顿饭!一篇报道!所以最近网络上有一个非常莫名其妙的事情,“贾君鹏,妈妈叫你回家吃饭了!”大家知道这个吗?贾君鹏这个人是谁,现在谁都不知道,大概是个虚构的名字,而且这条留言就这么一句话没头没脑的。

这一句话的点击率现在多少了,诸位去看看,为什么?什么道理?很简单,就是因为这句话;妈妈叫你回家吃饭。

这句话打动了所有人的心。

一方面我们在想,怎么好好对父母?绝大多数中国的子女都是有这份孝心的,首先是不是应该倾听一下父母最希望你做什么?我们往往把孝的第一步给忽略了!孝的第一步,倾听父母的需要,第二步,尽量按照父母的需要努力去做。

不一定都做得到,但是努力去做。

我们学会倾听父母的需要,并尽量按照父母的需要努力去做,但有时也不一定就能讨得父母的欢心,甚至还可能遭到父母的误解和责备,那么这个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办呢?大家很多都听说过“卧冰求鲤”,这是晋朝—王祥的故事,王祥是公元184年生人,公元268年去世,琅琊临沂人,西晋的大臣,这个人很有意思,曾经隐居过二十多年,二十多年不出山,后来从温县的县令一路做到大司农,司空,太尉做了很大的官,卧冰求鲤这个故事好多人听说过,但是细节不知道,它的细节特别有意思。

王祥早年丧母,他的继母姓朱,叫朱氏。

并不慈爱。

经常在王祥的父亲面前近谗言,挑拨这个儿子不好,这个儿子不孝顺,所以王祥从小连父爱都没有。

这么一个情况。

但是父母患病的时候,王祥依然衣不解带的伺候,继母朱氏时常想吃鲤鱼,喜欢鲤鱼,王祥都拼命的满足,虽然这个继母对他不慈爱。

有一年冬天,河水都已结了厚厚的冰,而继母依然想吃鲤鱼,王祥没有办法,这没有办法抓鱼,王祥就赤身卧在冰上祈祷,那么我们历史记载是突然冰裂开了,跳出两尾鲤鱼。

大家看;对于自己并不慈爱的继母,王祥尚且如此努力地满足她的心愿,也可以看到,在中国传统当中有一种信念;孝是无条件的。

孝不是交易,孝不是交换,我们现在很多观念认为孝是相互的,我们现在经常讲相互的,爸爸妈妈对我好,我要孝敬他,那另外一个意思是什么意思啊?爸爸妈妈如果出于某种主观原因或者出于某种客观限制,对你稍微差一点,你就不孝顺父母了?在传统当中是绝不允许的。

传统当中认为“孝”是人,之所以是人的根本。

今天我也在反思我自己,我们有没有人为自己的母亲,父母跑一次菜场,去买点父母想吃的时令的小菜,我们有没有人在经常在做啊?今天不用我们光身子趴到冰上去吧!菜市场也有啊,冬天也有啊!我自己就几乎没做过。

我长到这么大基本没有进过菜场,所以我们是不是应该反思一下自己是不是有些很容易的事情并不难,但是我们做了没有?或者再降低一些要求,我们起码答应一下父母的呼唤,抓紧完成一件父母交办的事情,耐心听一下父母哪怕是父母唠叨的教训,哪怕是委屈地顺成一下父母,哪怕是误解的责备,当然这么做实际上也并不见得容易!但是我觉得,我们应该去尝试。

孝顺父母,尊敬长辈,这是应该从小就培养孩子懂得的基本道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