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志愿者与香港义工制度的比较分析_

合集下载

国内志愿者组织与香港义工团之比较

国内志愿者组织与香港义工团之比较

国内志愿者组织与香港义工团之比较作者:何炜来源:《管理观察》2010年第01期近年来,在各种大大小小的媒体上,总能有意无意地看到“义工”二字,而且被报道的频率也越来越高,这说明社会对这一群体或者组织的关注度也在不断升温。

“义工”可以解释为自愿地贡献个人的时间及精神,在不为任何金钱或物质报酬的情况下,为改进社会而提供服务的人士,甚至有人认为他们更像是雷锋精神衣钵的继承人。

其实,义工一词来源于香港,全称是义务工作者,英文为“volunteer”。

而在大陆地区,volunteer一词则被翻译成“志愿者”。

首先是组织架构方面的差异。

国内的志愿者组织与香港的义工团都是在一定机构组织引导下开展活动的。

国内志愿者组织一般是由各级党委的宣传部门统一领导,志愿者组织的分会则有其他部门分管,如青年志愿者协会就由各级共青团组织管理;而香港的义工团是通过香港义工发展局来组织协调各项活动和工作。

这是两者在组织架构方面比较相似的方面,但是在相似的表面下,却有着很多的差异:1.独立性。

志愿者组织一般等同于党政机关的一个下设部门,如青年志愿者协会就是共青团组织的一个下设机构,组织的负责人以及工作人员都是由团组织的负责人和工作人员兼任,其独立性较弱,主要是围绕党政中心工作开展服务。

义工团虽然要接受香港义工发展局的组织协调,但是相对而言,它具有相对独立的自主权;义工发展局更多是承担一个服务义工团的职能,为义工团各项活动的开展做好包括培训、协调等各个方面准备工作,即主要承担为义工活动上下沟通、打开瓶颈、铺平道路的角色;义工团则根据社团宗旨独立开展活动,在活动内容、形式、范围等方面都没有特别限制,比较灵活。

2.政治性。

由于国内志愿者组织一般处于党委部门的统一领导下,在中国单一制的国家体制下,对国家的管理实质上是党政合一的,所以在对志愿者组织管理的过程中必然体现出较强的政治性。

而且,由于国内志愿者组织的工作人员大多都有党政部门公务员兼任,其在工作过程中必然将坚持统一的政治取向作为工作的一个重要参照标准,并在工作中得到体现。

香港社工与大陆社工对服务对象的对比

香港社工与大陆社工对服务对象的对比

由表格(1998)可以看出香 港特别强调民间的福利的,港 台地区用完善的法律,建立起 了社会福利的体系,在社会福 利体系中社会工作者,就是在 这个福利体系中涌动的小点, 因此福利涉及到各个角落。 香港的抚主要是以民间形式 进行的,福利的资金主要由社 会救助、政府采购、服务收取 等各方面产生,在香港福利服 务机构的数量是相当庞大的。 可以知道香港地区的社会工作 专业化,职业化水平是相当高 的,在社工人才,法律保障, 资金支持,社会认同下,社会 工作的民间机构如雨后春笋般 涌现,其民间的性质是我们内 地需要大力学习的。
香港社工职业概括
香港的社工严格来说是一门职业,对在政府部门任职的社工来说,他 们领的是公务员系列的工资。对于在民间机构任职的社工,收入水平根据 本人的资历和职务来定,刚入职的年轻人的收入与其他商业公司同等人员 的收入差不多,高级的职员月收入则可以达到五六万元。 香港社工大都从属于各个社会服务机构,目前在香港已达3000多家, 他们在政府的主导下,通过社会服务机构完成社会服务。社工服务主要不 是由政府直接提供,绝大多数由民间的机构来实施,这种做法,在实践中 被证明有很多好处。因为社工“中立”的身份,在处理许多社会问题时就 比较主动,他们可以代表民间,向政府反映老百姓的诉求,也可以为政府 排忧解难,于无声处化解各种社会矛盾。 许多学者认为,香港社会服务模式的成功之道在于,它比较好地解决 了政府、社会工作机构和社会公众之间的关系,明确提出在开展社会服务 方面,政府和社会工作机构是合作伙伴,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以非政府 的社会工作机构为主体、由社会志愿者广泛参与的社会工作良性运行和发 展机制。
大陆社工对案主的服务要求概括 2
社会工作的服务方法有多种组合方式,常见的有三种。第一种是按照社会工作者与 服务对象的接触程度,可以分为直接服务方法和间接服务方法。直接服务方法就是社会 工作者直接面对服务对象开展服务,包括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在服务过程 中,需要在与服务对象面对面的互动中运用专业技术。间接服务方法包括社会工作行政、 社会工作研究和社会政策。 第二种是按照服务对象大小,可以分为微观社会工作和宏观社会工作。微观社会工 作包括个案工作和小组工作,由于对象规模较小,主要采用相应的互动、聆听、激励等 技术达成工作目标。宏观社会工作包括社区工作、社会工作行政、社会政策,由于范围 较大,社会工作者需要运用策划、教育、政策等可以解决和舒缓大规模人群面临的问题 和需要的技术。 第三种是按照社会工作的目的,可以分为实务性社会工作和理论性社会工作。实务 性社会工作包括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社会工作行政和社会政策,旨在解决 和舒缓服务对象的问题和需要。理论性社会工作包括社会工作研究,可以为实务性社会 工作提供指南,也可以将实务性社会工作经验提升为理论。 作为一名社工,只有较好地掌握这些工作方法,才能为服务对象提供更为专业的服 务,让服务对象和社会认同社会工作、欢迎社工服务,实现我们的自身价值。ຫໍສະໝຸດ 香港医务社会工作者对案主的服务

香港与内地社会工作发展的异同

香港与内地社会工作发展的异同

香港与内地社会工作发展的异同香港与内地社会工作发展的异同我们都知道香港地区与内地社会工作发展,既有相同之处,也有明显的差异,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一、内地与香港地区社会工作服务相同的部分首先,内地社工和香港社工都遵循助人自助的核心价值理念,即通过帮助有困难、有需要的人,使其在克服眼前困难的同时,增强面对和解决困难的能力。

社会工作者在服务过程中持守平等、尊重、接纳、使能等基本信条。

不论内地亦或是香港地区,社会工作者所坚持的专业价值理念是一致的。

其次,在专业服务手法和技巧方面,内地地区和香港地区都采用社会工作的基本服务方法,例如:家庭探访、个案服务、小组工作、社区社会工作等服务手法,在服务过程中,社会工作者都需要掌握并运用自我探索的技巧、会谈的技巧、建立关系的技巧、讨论的技巧、影响的技巧、策划活动的技巧和整合资源等技巧。

再次,在服务项目实施的目标上,内地地区和香港地区都是以服务成效作为项目实施的目标。

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内地地区和香港地区都重视通过不同的服务手法和技巧能够在社会层面、社区层面、服务对象及其家庭层面以及社会工作者自身带来哪些正向性的改变、引导和影响。

二、内地与香港地区差异部分(一)社会工作者的差异在内地,从事社会工作服务的“社工”可以是社会工作专业毕业、或者取得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证书,亦或是其他专业毕业,愿意从事社会工作服务。

内地社会工作者群体综合素质差异较大,社会工作者所掌握的社会工作知识与专业技巧差异明显,这也是为什么在内地同一家社工机构在不同项目点呈现出的专业服务成效存在较大差异的主要原因。

在香港地区,社会工作者,必须先修读由香港社会工作者注册局及香港学历评审局共同审批的高校社工课程,绝大多数情况下,只要读完这些大专、本科或硕士程度的社工课程,就可以申请成为“注册社工”并从事社工行业。

通过对比可以发现,内地地区在“社会工作者”的认定部分与香港地区存在较大差异,香港地区的社工必须经受过专业学习与培训并注册后才能上岗。

香港志愿机构及义工制度对内地社会保障的启示

香港志愿机构及义工制度对内地社会保障的启示

香港志愿机构及义工制度对内地社会保障的启示香港志愿机构与义工制度的历史发展,具有悠久、经费筹集多元化、普及参与率高、服务领域广泛和注重培训服务专业的特点;具有维持社会稳定发展、具体体现社会保障事业及其他方面的社会影响;建立内地覆盖面广泛的、具有社会化“自助”优势的、政府为主导——起助作用的志愿机构与义工制度。

早在1997年以前,已经有许多的专家、学者对香港的各项事物进行研究;在香港回归后,国人有了更多的机会了解认识香港,使得内地同香港有了更多的沟通与联系的渠道,有利于双方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其间,香港的各项制度、体系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特别是香港的民间志愿机构和义工制度,对于内地的社会保障事业,有着许多值得借鉴的地方。

一.香港志愿机构及义工制度的历史发展香港开埠初期,志愿机构人员的主力来自传统教士和修女,承担救济和救助的工作。

同时,香港的一些社会贤达,志愿创办了一些慈善机构,提供社会救助性的服务,如东华三院、保良局、儿童游乐场协会(即现在的香港游乐场协会)和儿童会(即现在的儿童群益会)。

1937年,香港救济联会(即现在的香港社会服务联会)成立,肩负起协调和推动志愿机构工作的责任。

它们的创立带动了后期颇具规模的社会志愿机构的出现。

二战结束后,祖国大陆地区的移民潮给香港带来严重的住房、就业、教育等问题。

各区的社会组织,为区内居民义务提供援助,这便是早期由基层发起,为应付地区性居民需要而设的民间志愿机构。

香港社会服务联会于1968年成立服务咨询委员会及属下志愿者服务部。

1970年,在社会福利署的资助下,一个专责发展志愿工作的独立性机构--志愿(义务)工作协会正式成立,而从事志愿服务的人员普遍被称为“义工”,“义务工作者”登记制度也于当年正式开始。

自此,香港志愿工作开始较有系统地开展工作。

1981年7月,"志愿(义务)工作协会"正式改名为“志愿工作发展局”(义工局)。

二.香港志愿机构及义工制度的特点1.历史悠久总体上可以概括为:在六十年代,志愿机构积极扮演先锋角色,试验各种创新服务,为香港发展奠下巩固基础。

浅析专业社工服务中的义工对比

浅析专业社工服务中的义工对比

浅析专业社工服务中的义工对比内容摘要:在社会工作的专业范畴里,义工是十分重要的一个部分,他们所起到的作用不可忽视。

如果社会工作者在实际行动中能很到地利用这一人才资源,将会得到很大的人力支持,对提高服务的数量与质量有极其重要的帮助。

香港在社会工作专业发展和服务中都要比内地成熟,有值得内地借鉴的地方。

因此本文就内地专业社工服务中的义工队伍建设与发展问题,将与香港做一个对比,以发掘自身的优势与弥补不足之处。

关键词:专业社工服务义工“社会工作”是我国当前社会中迫切需求的一项专业服务。

国家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运用专业的社会工作技巧,助人自助,为需要的群体解决其问题,以发掘其潜能,追求社会的平等与和谐。

随着社会需求的扩大和国家政策的推进,我国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不断壮大,提供的服务日趋多样。

但是我国是一个拥有十几亿人口的国家,当前的社会工作者数量及其提供的服务远远未能满足社会的需求。

然而义工这一支队伍则能弥足这个不足,与社工队伍一起配合更好地为社会提供服务。

本文将把广州市XX中心(以下简称“XX中心”)与其总会香港XX会的具体服务中的义工情况做个对比,分析他们之间的异同之处,反思我国内地当前义工队伍建设的优劣。

一、义工的概况义工是指任何人志愿贡献个人的时间及精力,在不为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为改善社会服务,促进社会进步而提供的服务。

而在代表非营利组织运作的“CORPS”模式中,也有提及义工的部分。

所谓“CORPS”模式其实是五个英文字母的缩写,这五个字母分别代表五项基本要素:C(clients),服务对象;O(operations),创造价值的业务运作,含规划与组织;R(resources),财力与物力资源,含资源的提供者;P(participants),参与者,含专职人员与义务工作者;S(services),所创造或提供的服务。

其中,P(participants)中的参与者不仅指专职工作人员,也包括义务工作者,可见义务工作者自身具有的重要性,在其他国家也极其重视义务工作者在业务运作中所起的作用。

内地志愿者与香港义工制度的比较分析_

内地志愿者与香港义工制度的比较分析_

内地志愿者与香港义工制度的比较分析_.txt52每个人都一条抛物线,天赋决定其开口,而最高点则需后天的努力。

没有秋日落叶的飘零,何来新春绿芽的饿明丽?只有懂得失去,才会重新拥有。

内地志愿者与香港义工制度的比较分析_王颖中山大学政务学院社会工作专业在香港,志愿者被称为“义工”,社会福利服务领域也有一个职业叫社会工作。

这并不是说义工就是一种职业,也不是说香港的义工就是职业社工,这是内地大多数民众对义工和社工的误解,是由于内地社会工作专业化、职业化起步比较晚而造成的。

香港的社会福利服务机构非常发达,几乎深入到每个有需求的群体。

在机构中,专职社会工作者大都毕业于正规的大学社会工作系,并经过香港社会工作资格认证成为注册社会工作者。

除社会工作者之外,机构里还有庞大的义工群体,义工的准入门槛比较低,有爱心的人士都可以去自己感兴趣的机构中服务,义工的服务时间可通过机构证明记录在案。

每年义工联合会都会对服务时间长、服务质量好的义工进行表彰,肯定社会义工人士的工作。

义工是不为物质报酬,自愿参与社会服务,促进社会发展与进步的社会各界人士;社工则是受过社会工作专业训练的职业人员,可以供职于一个社会工作机构或者私人执业,面向个人、家庭、团体、社区或组织提供专业性的服务,促进个人与社会达到良好的福利状态,同时也协助义工队伍的管理工作。

义工和社工不是等同的关系,而是合作的关系。

在香港的社会服务体系中,广大社会公众参加的“义务工作者”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香港有“义务工作者”登记制度,凡愿意从事义务社会服务工作的都可以到社会工作机构登记成为“义务工作者”,由社会工作机构协调他们从事各类社会服务,如社区老人和残疾人照顾、青少年学习和心理辅导等各类活动中心的服务工作、大型福利活动的现场服务和后勤工作、实施各种“爱心行动”计划、从事社会福利募捐和开展福利事业宣传等等。

内地的志愿者和香港义工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香港义工活动已有几十年的历史,特别是1998年香港特区政府推行一项全港性义工运动以来,香港义工运动在全世界都是领先的.对促进香港社会的文明、和谐和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国内外志愿服务的异同

国内外志愿服务的异同

国内外志愿服务的异同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社会发展的不断推进,志愿服务作为一种公益活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作为一种公益行为,志愿服务有助于促进社会和谐、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同时也能够提升个人的社交能力和自我价值。

然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志愿服务活动也存在着一些异同之处。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国内外志愿服务的异同。

一、组织形式在国内,志愿服务主要是由政府、社会组织和学校等机构组织开展。

政府在推进志愿服务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通过出台政策和提供资金等方式,促进了志愿服务的发展。

社会组织则是志愿服务的主要组织者,如红十字会、扶贫基金会、环保组织等,通过组织志愿者开展各种志愿服务活动。

学校也是志愿服务的重要组织者,通过学生社团、志愿者协会等方式组织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

在国外,志愿服务的组织形式更加多样化,除了政府、社会组织和学校外,还有很多非营利组织和企业也会组织志愿服务活动。

例如,美国的“和平队”组织志愿者到世界各地开展医疗、教育等志愿服务活动;日本的“学生团体”则是由学生组成的志愿服务组织,通过自己的力量为社区提供服务;英国的“国际志愿者项目”则是由政府出资支持的志愿服务项目,通过派遣志愿者到海外进行服务。

二、服务领域志愿服务的服务领域也存在着一些差异。

在国内,由于社会问题较为突出,志愿服务主要集中在扶贫济困、环境保护、文化教育等领域。

例如,志愿者们会到农村支教、开展环保公益活动、参与抗洪救灾等。

在国外,由于经济发达和社会福利制度完善,志愿服务的服务领域更加广泛。

除了扶贫济困、环境保护、文化教育等领域外,还有医疗卫生、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服务。

例如,美国的“和平队”会派遣医疗队到各个国家进行义诊和手术,为当地的医疗事业做出贡献;英国的“国际志愿者项目”会派遣志愿者到非洲等地开展支教和医疗卫生服务。

三、志愿者队伍志愿者队伍也是国内外志愿服务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国内,由于志愿服务的发展时间较短,志愿者队伍的规模和素质还有待提高。

我国香港地区志愿服务的运行机制

我国香港地区志愿服务的运行机制

我国香港地区志愿服务的运行机制作者:刘新玲陈锦萍来源:《中国德育》2014年第14期我国香港地区的志愿服务,在运行中探索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机制。

其中,志愿者招募与管理中的会员制,融合政府拨款、捐赠款、服务收入、公益创投等为一体的多元资金筹措机制,制度化的服务保障机制,融入生活的激励机制等,都为大陆志愿服务的发展提供了宝贵而鲜活的样板。

香港地区;志愿服务;运行机制刘新玲,福建农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陈锦萍,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国外志愿服务可以追溯到19世纪西方宗教团体的慈善服务,历史十分悠久。

随着“全球结社革命”以及公民理念在世界的传播,我国香港地区的志愿服务,也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蓬勃开展。

在不断探索、实践和交流的过程中,香港地区在志愿者招募与管理、资金筹措与使用、建立保障与激励等机制方面,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

一、志愿者招募与管理中的会员制各国各地区的志愿服务体系,都在寻求志愿者招募和管理的有序机制,其中香港地区的会员制为志愿服务事业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

会员制的雏形是登记制度。

以香港为例,为了有效地管理义工队伍,合理调配义工资源,实现志愿服务社会效益最大化,香港实行义工登记制度。

不论年龄长幼,都可以向不同的公益机构如社会福利署、香港红十字会、香港青年协会等进行申请,登记加入志愿队伍,一般是现场登记或发邮件,填写个人信息及所要参与的志愿活动项目。

近年来,由于登记的人数过多,以及志愿服务过程出现的各类安全问题,服务成本大大提高。

为了保证志愿服务的质量,志愿者工作发展局开始实行注册会员制。

个人或者组织,可以根据各公益组织公开的组织信念和使命,申请成为该组织的会员。

成为会员后,每年需缴纳一定的会员费,并完成一定时数的志愿服务。

例如香港义工团招募的会员会籍有效期为两年,个体会员收取100港币的会员费,团体报名需两年交纳1 600港币的会费。

会员费可用于为每一位会员购买意外伤害保险、对义工的表彰奖励、义工管理产生的费用等。

香港义工

香港义工

1、义务工作发展局以下是简介,详可浏览:(.hk/)义务工作发展局1970年成立,为非牟利机构。

经费主要来自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香港公益金及香港赛马会慈善信托基金。

义务工作发展局的抱负是透过推动义务工作,缔造一个互爱关怀的社会。

他们承担枢纽角色,致力与社会各界建立夥伴关系,合力推动义工的参与,促使提供增值及优质的义工服务。

义务工作发展局的核心工作包括:义工转介服务,为希望提供服务的市民安排义务工作,并为需要义工协助的机构找寻合适人选。

有兴趣参与义务工作的人士,可加入香港义工团成为会员。

作为义务工作的先驱,义务工作发展局联结夥伴策划切合社会需要的大型创新义工服务计画:如抗非典型肺炎义工大队、亲子义工推广计画、黄金岁月退休人士义工计画、文化艺术义工计画,及希望学校计画等。

在国际层面,义务工作发展局是联合国义工计画组织的合作机构,协助在香港招募专才,为发展中地区提供义工服务,促进当地发展。

义务工作发展局亦是国际志工协会的香港地区代表,每年派出代表参与国际及地区会议,促进义务工作的交流和联系,扩阔视野。

义务工作发展局著力培训义工的能力,提升服务素质及果效。

他们成立了本港首间义工培训及拓展中心,举办不同类型的训练课程予义工和任用义工的人士,并提供组织及管理义工的专业顾问服务,出版义工资源管理及义工训练资料,制作影音教材,务求促进义工资源得以有效发挥及运用。

另一项主要工作是透过各项推广活动及社会教育计画,唤起公众人士认同及重视义务工作的贡献,及鼓励各机构团体组织义工服务。

这包括每年十二月五日国际义工日的各项庆祝活动、义工嘉许计画等。

2. 抱负透过推广及发展持续的义工服务,致力缔造一个文明及关怀的社群,积极承担枢纽的角色。

3. 使命透过与社会各界建立夥伴关系,及其他有效途径,义务工作发展局致力鼓励、推动和促进各机构、团体及个人提供增值及优质的义工服务。

4. 信念人性尊严、关怀分享、创意更新、社会导向、服务效益、优质服务、夥伴关系、专业精神、服务满足感2、香港义工组织据不完全统计参与义工服务的机构约2100间,登记的义工多达90多万人。

香港志愿机构及义工制度对内地社会保障的启示

香港志愿机构及义工制度对内地社会保障的启示

香港志愿机构及义工制度对内地社会保障的启示第一篇:香港志愿机构及义工制度对内地社会保障的启示香港志愿机构及义工制度对内地社会保障的启示香港志愿机构与义工制度的历史发展,具有悠久、经费筹集多元化、普及参与率高、服务领域广泛和注重培训服务专业的特点;具有维持社会稳定发展、具体体现社会保障事业及其他方面的社会影响;建立内地覆盖面广泛的、具有社会化“自助”优势的、政府为主导——起助作用的志愿机构与义工制度。

早在1997年以前,已经有许多的专家、学者对香港的各项事物进行研究;在香港回归后,国人有了更多的机会了解认识香港,使得内地同香港有了更多的沟通与联系的渠道,有利于双方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其间,香港的各项制度、体系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特别是香港的民间志愿机构和义工制度,对于内地的社会保障事业,有着许多值得借鉴的地方。

一.香港志愿机构及义工制度的历史发展香港开埠初期,志愿机构人员的主力来自传统教士和修女,承担救济和救助的工作。

同时,香港的一些社会贤达,志愿创办了一些慈善机构,提供社会救助性的服务,如东华三院、保良局、儿童游乐场协会(即现在的香港游乐场协会)和儿童会(即现在的儿童群益会)。

1937年,香港救济联会(即现在的香港社会服务联会)成立,肩负起协调和推动志愿机构工作的责任。

它们的创立带动了后期颇具规模的社会志愿机构的出现。

二战结束后,祖国大陆地区的移民潮给香港带来严重的住房、就业、教育等问题。

各区的社会组织,为区内居民义务提供援助,这便是早期由基层发起,为应付地区性居民需要而设的民间志愿机构。

香港社会服务联会于1968年成立服务咨询委员会及属下志愿者服务部。

1970年,在社会福利署的资助下,一个专责发展志愿工作的独立性机构--志愿(义务)工作协会正式成立,而从事志愿服务的人员普遍被称为“义工”,“义务工作者”登记制度也于当年正式开始。

自此,香港志愿工作开始较有系统地开展工作。

1981年7月,“志愿(义务)工作协会”正式改名为“志愿工作发展局”(义工局)。

中国内陆和香港社会制度的差异

中国内陆和香港社会制度的差异

中国内陆和香港社会制度的差异中国内陆和香港社会制度在政治、经济和法律等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本文将逐步回答中国内陆和香港社会制度的差异,以帮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两者之间的区别。

首先,中国内陆和香港社会制度在政治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

中国内陆采取的是一专政制度,即中国共产在政治上的绝对领导地位。

而香港则是一个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

香港实行的是“一国两制”的政治制度,由特首和特区政府负责行政事务,立法会则由港人选举产生。

因此,香港政治制度更加开放和包容,相对于内陆更加民主。

其次,在经济方面,中国内陆和香港也存在明显的差异。

内陆以国家经济为重点,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政府对经济的干预相对较大。

而香港则是一个自由市场经济体系,秉持着市场经济的原则,经济活动相对更加自由。

香港一直被视为亚洲最重要的金融中心之一,具有高度发达的金融和服务业,并且在全球范围内享有广泛的声誉。

相比之下,内陆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国家的推动和计划。

再次,在法律方面,中国内陆和香港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内陆的法律体系基于中国共产的领导,并遵循社会主义法律原则。

内陆的法律体系更加注重集体主义和公共利益,法律的制定和实施主要由国家机构掌握。

而香港拥有独立的司法机构和法律体系,严格遵循英国普通法的原则。

香港法律体系更加注重个人权利和自由,重视正义和公平,司法独立程度相对更高。

最后,中国内陆和香港社会制度的差异还表现在文化价值观念上。

内陆更加强调集体主义,注重社会稳定和团结;而香港则更加注重个体自由和民主,倡导个人权利的保护。

两者之间的文化差异也反映在社会行为和价值观念上。

综上所述,中国内陆和香港社会制度在政治、经济、法律和文化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内陆在政治上更加集中,经济更加政府主导,法律体系更注重公共利益;而香港则更加注重自治和民主,经济更加市场化,法律体系更加独立。

这些差异造成了两地社会发展的不同路径和不同理念,也形成了两地独特的社会特点。

香港社会工作与志愿服务调查报告

香港社会工作与志愿服务调查报告

香港社会工作与志愿服务调查报告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志工委研究中心广东青年干部学院青年研究所所长谭建光教授近年来,按照党中央和国务院的要求“建立庞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和建设“社会志愿服务体系”,文明委、民政部、团中央及相关部门积极探索和实践,取得良好的成效。

中国香港是社会工作与义务工作(志愿服务)发展较早的地区,从原来英属时期的发展经验到回归中国后的创新发展,都对内地有参考和借鉴作用。

为此,接受国家民政部社会工作司、中国社工协会志工委的委托,志愿服务研究专家谭建光教授带队2009年3月——6月在香港进行专题调查与研究,先后访问香港社会福利署、香港社工注册局、香港义务工作发展局、香港民安队、香港青年协会、香港游乐场协会、香港救世军、香港路德会服务处等近30个机构与社团,在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查阅文献,掌握了较多新信息、新情况。

现特整理报告,提供政府部门和社会团体参考。

一、香港社会工作与义务工作机构分析香港社会服务领域的状况主要是“政府统筹、社团管理、公民参与、法律监督”。

特区政府基本不涉及社会服务事务的具体管理,而是委托各类社会团体进行管理与协调。

笔者为了了解香港社会工作者的管理状况,曾经联系香港政府民政事务局,该局介绍转问社会福利署,社会福利署官员提出并不具体管理和协调社会工作者的事务,转介联系社团性质的“香港社工注册局”。

另外,香港政府社会福利署的义务工作统筹课官员介绍,仅仅是作为“香港义工运动委员会”的秘书处,倡导和推动社团、机构开展义工活动,不负责具体管理与协调,转介社团性质的“香港义务工作发展局”等交流。

因此,我们发现香港的社团自主管理,成为非常重要的特色。

(一)香港社会工作与义务工作的主要机构香港涉及社会工作、义务工作的社会机构和社会团体非常多,调研组寻找发挥主要管理与协调功能的组织交流,根据掌握的情况,初步列出主要机构及功能表。

由于这次调研的重点是社工与义工发展,选择了最直接的管理、协调、服务机构,基本包括最重要的专业机构,但是没有选择大量参与义工服务的其他社团,特说明。

国内志愿者组织与香港义工团之比较

国内志愿者组织与香港义工团之比较
服 务 , 者 又 有许 多不 同之 处 : 两
和符合社会发展的政治需要 的, 至少在政 治 性 方 面 , 须 一 致 的 , 对 不 能 是 背 道 必 绝 而驰 的 , 则 必定 无 法 生 存 的 。 否 3 .普 遍 性 。义 工 是 香 港 慈 善事 业 的 个 重要 组 成 部 分 , 民间 慈 善 工作 的主 是 力 军 , 香 港 的 社会 历 史 演 变 过 程 中 发挥 在
作者简介 : 何炜, 17 年 1 男,98 月生, 籍
贯: 江苏吴江, 学历 : 本科 , 究方向: 共部门 研 公 人力资 源管理 ,华 东理工大 学行 政管理专业 20 0 6级硕 士研 究生

管理观察・ 00年 1 21 月

愿 者 组 织 没 有 独 立 的经 费来 源 , 有 独 立 没 的经 费支 配 权 利 , 了确 保 组织 的生 存 和 为 发 展 , 须 依 托政 党 和 政 府 的 力量 。 此 , 必 因 志 愿 者组 织 开 展 的 各 类活 动 , 须是 适 应 必
理 想 目标 ,达 到 一 些 共 同 的社 会 目标 , 促 进 整个 社会 的和 谐 发 展 。 是 涉 及 具体 的 但
中国总人 口数约 1.亿计算 , 2 6 志愿者 占只 总人 口数 的 0 %不 到 。 然 可能 还有 很大 . 8 虽 部 分未 注 册 的志 愿 者未 能统 计 进 去 , 但 是 与香 港义 工 的普及 程 度差 距 还 是 比较 明 显 的 。其 实 中国早 在五 六十 年 代 就开 展 了
4 .服务 的优惠性。义工 团的义工们 都 要 参 加 很 多义 务 服 务 , 其 作 为 义 工 本 而 身, 政府 以及义工发展局给他们提供 的各

香港志愿服务工作探析

香港志愿服务工作探析

香港志愿服务工作探析作者:梁天琛来源:《青年时代》2012年第04期2010年底,我参加了全国青联志愿者工作交流团,在团中央志工部皮钧副部长、王晓辉处长的带领下,前往香港进行了为期五天的志愿服务工作交流。

在短短五天的时间里,先后拜访了香港青年协会、社会福利署、民政事务局、中联办青年部、青协青年义工网络单位,并具体参观学习了青年支援计划,与香港青年大使进行了深入的沟通交流,参加了总结分享会,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通过与香港各界之间的学习交流,深刻感受到了香港志愿者工作的先进性、科学性。

香港志愿者工作的特点和优势1.政府相关政策的支持。

香港志愿服务工作的管理机构主要是民政事务局和社会福利署,中联办主要起沟通和协调的作用。

民政事务局主要从青年发展的政策目标上进行引导,包括正面的价值观、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社区志愿服务工作、拓展国际视野、提升领导才能等,并从项目上进行筹划,例如“香港青年服务团”计划,选拔18—29岁的青年人到内地的贫困地区进行志愿服务行动,提供各方面的知识训练和智力支撑。

社会福利署主要分管具体的志愿服务工作,共领导在册志愿者928369人,机构2102间,并且指导各志愿服务机构开展各种类型的活动,每年进行嘉许表彰活动。

香港的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支持志愿服务发展的方针政策,同时每年也对优秀的志愿者进行表彰,以显示政府对志愿服务工作的重视。

在工作经费和人员方面,各相关志愿服务团体都有充分的保障。

2.完善的运行机制。

在香港,无论是相关的政府部门还是志愿服务团体,机制都比较完善。

在社会福利署,成立了推广义工服务督导委员会,下设学生及青年义务工作推广小组、工商机构义务工作推广小组、社团义务工作推广小组、义工服务推广及宣传小组,同时,拥有11个推广义工服务地区协调委员会,下设义工服务分区办事处,除此之外,由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夫人担任全港“义工总领袖”。

通过这些机构的设置,建立了一个互相关怀的社区,促进了社会共融。

大陆人在香港志愿者日常工作内容

大陆人在香港志愿者日常工作内容

大陆人在香港志愿者日常工作内容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大陆人在香港志愿者日常工作内容我所从事的志愿者工作主要是在社区服务方面,每天都会和一群充满热情和爱心的志愿者们一起工作。

我们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为孤寡老人送餐、陪伴孤独的老人、帮助残障人士等。

我记得有一次,我们去一家养老院探访孤寡老人,看到他们孤独地坐在院子里,在脸上写满了岁月的痕迹和孤独的迹象,我感到很心疼,因为他们都是曾经为这个社会做出过贡献的老人。

我们和他们聊天、给他们带去食物和温暖,这让他们感到被尊重和被关爱,也让我们感到满足和幸福。

除了在社区服务方面工作,我还参加过一些环保和慈善活动。

我们组织了一次海滩清洁活动,邀请了一些志愿者和当地居民一起清理海滩上的垃圾,希望可以保护大自然的美丽和环境的净化。

这次活动让我意识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也让我更加珍惜大自然的美丽,我决定以后要更加注意保护环境,做一个环保的志愿者。

在参与志愿者工作的过程中,我结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都是热心、善良的人,他们的乐于助人和无私奉献让我深受感染,我也希望自己可以成为一个更好的人,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

志愿者工作不仅让我得到了精神上的满足,还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让我变得更加成熟和懂得珍惜。

作为香港城市里的新居民,我一直有着一种使命感,志愿工作让我更加融入这个城市,也让我感受到了香港人民的热情和友爱。

我在香港的志愿工作主要是在文化教育领域,因为我对文化艺术有着浓厚的兴趣,我希望通过志愿工作让更多的人了解和爱上文化艺术,感受到美的力量。

在文化教育方面,我参与过一些博物馆和艺术展览的导览工作,帮助游客解读展品和艺术作品,讲解文化历史和背景,让游客对艺术有更深入的理解和体验。

我还经常组织一些文化交流和活动,例如举办传统文化讲座、组织书画比赛等,让更多的人参与感受文化的魅力和独特性。

在文化教育工作中,我遇到了很多有趣的事情,也结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有一次,我们组织了一次传统舞蹈表演,邀请了一些残障人士和青少年参与,这些孩子们被舞蹈的节奏和美感所吸引,他们尽情地跳着舞,表达着自己内心的喜悦和激动,这让我感到非常感动和欣慰。

大陆人在香港志愿者日常工作内容-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大陆人在香港志愿者日常工作内容-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大陆人在香港志愿者日常工作内容-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本文旨在探讨大陆人在香港志愿者的日常工作内容。

香港作为一个国际化的都市,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志愿者,其中包括了许多来自内地的志愿者。

这些大陆志愿者为香港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随着香港与内地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不断加强,大陆人在香港志愿者的数量也逐年增加。

他们积极参与到各种社会事务中,包括教育、环保、文化艺术、社区服务等领域,并通过自己的努力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在香港,大陆志愿者的日常工作内容多种多样。

他们可以选择参与到不同类型的志愿服务活动中,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长来发挥作用。

例如,一些大陆志愿者选择加入教育机构,为香港的学生提供辅导和支持;一些志愿者则选择加入环保组织,参与到保护环境的行动中;还有一些志愿者投身到文化艺术领域,通过举办展览、演出等活动来促进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不仅如此,大陆志愿者还积极参与到社区服务中,为有需要的人提供帮助和支持。

他们可以参与到社区活动的组织与策划中,为社区居民提供各种服务,如陪伴老人、帮助清理公共空间、组织康乐活动等。

通过这些努力,大陆志愿者与香港居民之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和互信,促进了两地的交流与融合。

总之,大陆人在香港志愿者的日常工作内容丰富多样,涵盖了教育、环保、文化艺术和社区服务等各个领域。

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奉献,为香港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能够更加了解和认识大陆人在香港志愿者的工作情况,为志愿者事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应包括对整篇文章的组织和安排的介绍。

在这一部分,你需要说明文章的主要分块以及每块的内容。

以下是示例内容:在本文中,将从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方面来展开描述大陆人在香港志愿者日常工作的内容。

引言部分将对大陆人在香港志愿者工作的概述进行介绍,包括他们参与的背景和动机等内容。

香港与大陆雇佣条例对比 浅析

香港与大陆雇佣条例对比 浅析

香港与大陆雇佣条例对比、浅析贸易的世界一体化使我们不得不对不同的劳动法规要有所了解,对企业如是,对员工也如此。

劳动法规在两岸三地叫法不一样。

在大陆主要法律规范是《中国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以下简称劳动法)及其配套法规,在香港册叫《雇佣条例》及其配套法规。

我们将从四个方面入手来在二者之间进行一个简要的分析与对比。

一、适用范围从表格中我们会发出一个疑问,那就是在华就业的外国人是否适用本法。

如果是,那么很多地方法规规定在华就业的外国人不参加社会保险,这与《劳动法》是有冲突的。

如果不是,那么与《劳动法》所表述的范围的是矛盾的。

二、社会保险从此表格我们可以发现,二者相较而言,香港的保险制度更加贴近市场化,且企业的自主性较大;而大陆的保险制度更加的贴近政府的宏观控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更大力度地保证个人的保险基金。

内地社保改革已多年,但问题仍很多。

首先是大锅饭问题,其次是基金运作没有市场化,再者项目繁多,企业不堪重负,有的地方法规不合理。

据此,我更认为香港在这方面有更好的一个体制,企业较大的自主性可以使行业间显现出企业间的不同之处,从而进行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在此种制度下,企业与市场会更加的充满活力与良性竞争。

我们可以很明确的感知到不管是香港还是大陆都十分注重对雇员的保护,在一定程度上都给予了雇员较好的基本保证。

但在二者相比之下,则香港方面的法规更加的具体完善,而从实际操作上来观察,大陆的企业也很少严格根据法规而执行上述活动,监管力度尚且不足,需要随着市场化的进一步发展而不断地完善与细化相关政策法规,并且营造一个具有强力监管性的市场氛围。

四、休假总结在通过四方面比较之后,我们可以得到一个比较浅显的结论,就是如今大陆的雇佣条例还没有十分完善,在随着市场化的脚步快速前进的同时,相关政策法规没有及时跟进与制定到位,出现了一些政策缺乏的问题。

在制度上的缺乏会直接引起市场化的畸形发展与雇员受到不公正待遇问题的增加,这些现象都会严重影响我国市场化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与国力的昌盛。

香港志愿者团队经验与做法

香港志愿者团队经验与做法

香港志愿者团队经验与做法
香港是一个充满活力和热情的城市,志愿者精神在这里得到了广泛的发扬。

香港的志愿者团队经验丰富,他们的做法也值得我们学习。

香港的志愿者团队注重团队建设。

他们会定期组织团队活动,增强成员之间的凝聚力和信任感。

在志愿者团队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职责和任务,但是大家都是平等的,没有等级之分。

这种平等和团结的氛围让志愿者们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志愿服务中。

香港的志愿者团队注重培训和学习。

他们会定期组织培训课程,提高志愿者的专业技能和服务水平。

这些培训课程包括心理辅导、沟通技巧、急救知识等,让志愿者们更加全面地了解志愿服务的本质和意义。

香港的志愿者团队注重服务质量。

他们会定期对志愿服务进行评估和改进,确保服务质量得到提升。

志愿者们会认真听取服务对象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服务方式和方法,让服务更加贴近服务对象的需求。

香港的志愿者团队注重宣传和推广。

他们会通过各种渠道宣传志愿服务的意义和价值,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志愿者团队。

同时,他们也会积极参与社区活动和公益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志愿服务的重要性。

香港的志愿者团队经验丰富,他们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

我们应该注重团队建设、培训和学习、服务质量和宣传推广,让志愿服务更加专业化、规范化和有序化。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发挥志愿者的作用,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两岸志愿服务制度对比分析及其启示——以台湾地区高校志愿者培训制度为例

两岸志愿服务制度对比分析及其启示——以台湾地区高校志愿者培训制度为例

两岸志愿服务制度对比分析及其启示——以台湾地区高校志
愿者培训制度为例
何为
【期刊名称】《社会工作》
【年(卷),期】2010(000)008
【摘要】社会志愿者在现代社会所扮演的角色不可取代。

在我国台湾地区,志愿者服务制度起步早、发展快,其中,高校的志愿者培训体系发展尤为突出。

而在大陆地区,志愿者培训制度尚处于起步阶段,制度的进一步发展与改进势在必行。

本文以台湾地区高校为例,提出台湾模式的概念,在阐述其基本原则、特点及成效的基础上对两岸志愿服务及志愿者培训制度进行差异性比较,从立法、财政支持、增强自主性以及加强两岸交流等四个方面对我国大陆志愿者培训制度发展予以启示。

【总页数】2页(P14-15)
【作者】何为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劳动人事与社会保障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618
【相关文献】
1.高等职业院校招生考试制度的基本特点与启示——以德国和台湾地区为例
2.发达国家及中国台湾地区休耕制度对中国大陆实施休耕制度的启示
3.征地补偿制度应提高被征地农民的主体地位r——台湾地区土地征收制度的启示
4.台湾地区会计
师惩戒制度的分析比较与启示——兼论香港地区会计师惩戒制度5.台湾地区会计师惩戒制度的分析比较与启示——兼论香港地区会计师惩戒制度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香港社会工作与志愿服务调查报告

香港社会工作与志愿服务调查报告

香港社会工作与志愿服务调查报告一、背景介绍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在香港的发展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为了全面了解香港社会工作与志愿服务的现状,本文对该领域进行了调查研究,旨在探讨其发展趋势、问题和前景。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通过面对面和在线问卷形式,针对香港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相关从业人员和志愿者进行了广泛的调查。

共收集到了大量的数据,并进行了统计分析。

三、调查结果1. 社会工作的现状:调查结果显示,社会工作在香港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认可。

社会工作者的就业需求日益增长,社会工作机构也在不断壮大。

然而,一些社会工作者普遍面临着工作压力大、收入不高等问题。

2. 志愿服务的现状:香港的志愿者队伍庞大且活跃,各类志愿服务机构和项目也层出不穷。

鼓励年轻人参与志愿服务的政策措施得到了积极回应,但一些问题,如志愿者培训和管理仍亟待解决。

四、问题与挑战1. 资源匮乏: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在香港虽然受到重视,但是资源仍然相对有限。

政府和社会应该加大对这一领域的投入,提供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

2. 专业人才缺乏:香港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行业急需更多的专业人才。

社会工作者需要综合素质过硬,才能更好地服务社会弱势群体。

志愿者的培训和管理也需要专业人才的支持和指导。

3. 缺乏制度保障:目前香港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的相关制度还不够完善。

一方面,相关职业的规范性文件和制度建设还比较薄弱;另一方面,志愿者的权益保护也需要加强。

五、发展建议1. 加大政策支持:政府应该制定更加完善的政策,提高对社会工作与志愿服务的资金投入,并进一步提升行业的规范化水平。

2. 注重专业培训:加强对社会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培训,提升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服务能力。

3. 推进制度建设:完善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的相关制度,包括职业资质认证、服务质量评估等方面的制度建设,以保障公众和服务对象的权益。

4. 提供更大的资源支持:增加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机构的扶持力度,提供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推动行业的健康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除了这些因素之外内地志愿者队伍的制度建设不足也是一个重要原因。①培训制度。香港义工培训不仅注重对从事不同类别致员服务的专业知识和服务技能的培训,而且更注重对领袖义工的培训,且培训形式活泼多样。内地志愿者培训工作仍停留在基础训练上,且形式单一,缺乏对骨干志愿者的培训。②服务制度。香港志愿者在以义工小组为单位的服务中,不仅注重培养团队精神,而且注重授权,把权力下放令组织更有效更灵活地运作。他们认为,在第一线服务的义工最能掌握受助者的需求,所以让第一线的义工以自己觉得最适合的方式与受助者沟通,并以受助者的需求提供最合适的服务,义工也从中得到了最大的成就感。内地志愿者在项目组的服务中项目负责人一般还不善于让下属拥有决策权,因为顾虑志愿者的工作水平不高或缺乏足够的自觉性而出现失误,致使第一线服务的志愿者积极性、主动性不足.造成他们成就感也不是很大。③总结制度。香港义工在每次小组服务结束后都要开会进行总结,分享服务经验,检讨不足以便今后更好地开展服务。内地志愿者每次项目服务结束后大多缺乏认真总结.较少交流心得体会经验得不到提高.失误又不能让别人引以为戒,改进服务工作的幅度自然较小。
在香港的社会服务体系中,广大社会公众参加的“义务工作者”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香港有“义务工作者”登记制度,凡愿意从事义务社会服务工作的都可以到社会工作机构登记成为“义务工作者”,由社会工作机构协调他们从事各类社会服务,如社区老人和残疾人照顾、青少年学习和心理辅导等各类活动中心的服务工作、大型福利活动的现场服务和后勤工作、实施各种“爱心行动”计划、从事社会福利募捐和开展福利事业宣传等等。
二是志愿服务的社会影响存在差距。两地志愿者社会参与的广泛性存在的巨大差距必然导致志愿服务的量化值也存在巨大差距。香港义工2004年社会总服务时间1200万小时,大多数内地城市还很难达到这个数量。由于志愿服务模式源于“学雷锋运动”,较多政治色彩,民间因素受到制约,大多数志愿者组织是依靠共青团组织体系建认起来的,义务工作模式则受外国影响较大民间性质比较明显。他们采取新闻媒介言传、市民自由报名、注册会员服务的方式,吸引了比较多人参加义务工作。自然而然地,志愿者对于内地社会生活的影响比义工对香港社会的影响要小的多,而这一现状也和志愿者资金不足有一定的关系。我国对于志愿者行动并没有专项的拨款,通常这种情况下向社会筹款和社会捐助是一贯的做法。但是由于志愿者人数比较少,社会影响力也没有很大使得这一措施难以实施和收到成效。他们采取新闻媒介言传、市民自由报名、注册会员服务的方式,吸引了比较多人参加义务工作。志愿服务工作应该是全社会性的活动,如果服务工作体仅仅局限于青年或者青年学生,将无法让更多的人接受并积极投身于志愿服务这一公益活动。实际工作中发现,在一些大中型城市,尤其是城市社区建设比较成系统成规模的地区,志愿服务比较容易开展与落实,志愿服务形式也较为丰富。这表明志愿服务的发展程度与区域的教育水平与社会结构密切相关,我们要大力提高公民的受教育层次和民众的道德素养。
内义工活动已有几十年的历史,特别是1998年香港特区政府推行一项全港性义工运动以来,香港义工运动在全世界都是领先的.对促进香港社会的文明、和谐和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内地志愿者与香港义工的差距是多方面的,但突出的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是社会各界参与的广泛性和普遍性存在差距。经过数年推广的香港义工运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开始认识到由于经济转型引起的新的挑战,需要全港市民发扬团结互助精神,共同建设一个更加和谐互爱的社会,要达到这个目标就需要全体市民的广泛参与。而义务工作正是发动全港市民积极参与社会、服务社会的有效途径。内地的志愿者服务还没有形成市民普遍参与社会和回馈社会的良好氛围。首先,参与志愿工作的人数少、比例低。与香港几乎占总人口的20%(大约
100万人)义工相比,中国内地志愿者占总人口比例低得可怜。
其次,志愿者来源缺乏代表性。如今参加义工服务的主要有公务员、学校、教师、学生、医务司法人员、外来工等。相比之下,高新技术企业、信息企业人才与各类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参与义工服务的较少;第三,公众对志愿服务的接受度有限。对于一个尚处于经济体制与文化政治体制变革过程中的社会来说,并不是所有社会成员都对公益事业持积极态度,甚至一些人对于志愿服务并不认同,观望、怀疑甚至抵制。这说明我们不仅仅要从事具体工作,更要传播志愿服务的观念。据调查,在志愿服务较为活跃的广州市,也仅有0.9%的人是通过社会公开招募的形式参加志愿服务的,其他皆为在校学生。也就是说志愿服务尚未达到与社会现实生活相接轨的程度,社会参与度远远低于社会对于志愿服务的实际需求据调查。
内地志愿者与香港义工制度的比较分析
_
王颖 中山大学政务学院社会工作专业
在香港,志愿者被称为“义工”,社会福利服务领域也有一个职业叫社会工作。这并不是说义工就是一种职业,也不是说香港的义工就是职业社工,这是内地大多数民众对义工和社工的误解,是由于内地社会工作专业化、职业化起步比较晚而造成的。
香港的社会福利服务机构非常发达,几乎深入到每个有需求的群体。在机构中,专职社会工作者大都毕业于正规的大学社会工作系,并经过香港社会工作资格认证成为注册社会工作者。除社会工作者之外,机构里还有庞大的义工群体,义工的准入门槛比较低,有爱心的人士都可以去自己感兴趣的机构中服务,义工的服务时间可通过机构证明记录在案。每年义工联合会都会对服务时间长、服务质量好的义工进行表彰,肯定社会义工人士的工作。义工是不为物质报酬,自愿参与社会服务,促进社会发展与进步的社会各界人士;社工则是受过社会工作专业训练的职业人员,可以供职于一个社会工作机构或者私人执业,面向个人、家庭、团体、社区或组织提供专业性的服务,促进个人与社会达到良好的福利状态,同时也协助义工队伍的管理工作。义工和社工不是等同的关系,而是合作的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