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传统文化在小学古诗词中的渗透
学习国学经典,助力学生成长——小学语文教学中国学经典的渗透
学习国学经典,助力学生成长——小学语文教学中国学经典的渗透发布时间:2021-12-01T14:32:11.621Z 来源:《比较教育研究》2021年11月作者:黄淑莹[导读]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下,我国的教育领域愈发重视传统文化的教授工作。
国学经典作为我国的文化瑰宝,其中饱含着中华民族丰富的文化底蕴,正在逐步受到我国教育行业的广泛关注。
语文是小学阶段的重要学科,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将一些语文基础知识教授给学生,还要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加以足够的重视,使用合理的方式在语文课堂上渗透国学经典,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为其日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本文针对国学经典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工作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并提出了有效的教学策略,希望能为相关小学语文教学工作者提供部分有价值的参考,为教育事业的发展略尽绵薄之力。
黄淑莹广西崇左市宁明县城中镇第四小学教师【摘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下,我国的教育领域愈发重视传统文化的教授工作。
国学经典作为我国的文化瑰宝,其中饱含着中华民族丰富的文化底蕴,正在逐步受到我国教育行业的广泛关注。
语文是小学阶段的重要学科,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将一些语文基础知识教授给学生,还要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加以足够的重视,使用合理的方式在语文课堂上渗透国学经典,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为其日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本文针对国学经典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工作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并提出了有效的教学策略,希望能为相关小学语文教学工作者提供部分有价值的参考,为教育事业的发展略尽绵薄之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国学经典;渗透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3-7667(2021)11-160-01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
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小学德育教育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及其渗透
小学德育教育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及其渗透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小学德育教育日益受到重视。
德育教育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和提升人文素质的重要途径,而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小学德育教育中,优秀的传统文化不仅仅是单纯的知识教育,更是通过文化渗透,让学生在品德修养和情感修炼上得到提升。
本文将就小学德育教育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及其渗透进行探讨。
一、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方式1. 课堂教学渗透小学德育教育中,传统文化的渗透主要通过课堂教学来实现。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经典诗词、寓言故事、历史传统等,引导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
在语文课上教授古诗词,在历史课上讲解中国传统文化,在道德与法制课上讲解孝道忠义等传统美德。
通过课堂教学,学生可以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并且在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文化熏陶。
2. 文化活动渗透学校可以通过举办文化活动来渗透传统文化。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阅读古代名著,举办传统文化知识竞赛,举办传统文化艺术表演等活动,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亲身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和魄力,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兴趣,从而促进他们的道德品质和人文素养的提升。
3. 校园文化建设渗透学校可以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
在校园风景中设置传统文化雕塑或景点,装饰校园环境以传统文化为主题,举办传统文化艺术展览等,让学生在校园中随处可见传统文化的影子,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亲近感和认同感,促进学生在校园中自然地接受传统文化教育。
1. 塑造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优秀的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深厚的价值理念,如孝顺父母、尊重师长、忠诚诚信等。
通过传统文化的渗透,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引导学生热爱祖国,尊重传统,崇德向善,培养学生的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 增强学生文化自信心通过对传统文化的渗透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培养文化自信心。
学生通过学习优秀的传统文化,能够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感,从而培养出积极向上、自信坚定的人生态度。
在小学语文课程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策略
在小学语文课程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策略摘要: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华夏文明智慧的结晶。
所以,语文教师有义务做好语文教学和传统文化教育工作。
而作为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学生,应该肩负传统文化继承和发展的责任,将优良的传统文化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发扬光大。
基于此,以下对在小学语文课程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策略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程;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策略引言经过五千多年的沉淀与洗礼的传统文化,是我国流传至今最精髓的民族文化,在历史长河中能够保持亘古不衰。
小学语文教材中选择了蕴含丰富民族内涵的文章,代表了民族文化中最精华、纯碎的内容。
教师在教学中应当肩负传递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与使命,引领学生感悟传统文化的精髓,使其内心深处能够形成完整的文化印记。
一、结合国学经典素材,传承传统文化精神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传承传统文化的精神。
教师可借助丰富的语文教学素材来开展国学经典教学,让学生在国学经典文章阅读中感悟文本内容及其传递的精神。
基于此,教师应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延伸,让学生在掌握课堂内容的基础上,对国学经典素材开展自主探究及合作讨论活动,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感受其中蕴含的传统文化精神,进而在国学经典素材学习中培养并传承爱国精神等。
例如,教师在讲授《孔子拜师》这部分知识时,由于这篇课文讲述的是孔子拜师求学的过程,为了让学生学习孔子虚心好学、尊敬师长的品质和老子诲人不倦的品行,教师可这样开展课堂教学。
首先,教师让学生诵读文本内容,使学生深刻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并借助一系列有关孔子、老子的图片和文字资料,让学生形成更直观的认识。
在此基础上,学生自由读课文,并思考:“拜师是什么意思?孔子的成就那么高,为什么要拜师?拜师过程又是怎样的?”这些问题能够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明白做人要谦虚、要尊重他人,永远保持好学之心的道理。
在讲解课堂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可引入一系列生动的小故事,以加深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印象,使学生在更多国学经典素材中学习孔子这位伟大思想家的优秀品质,从小形成良好的德行。
国学经典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方式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国学经典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方式的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小学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环节,有着丰富的内涵和多样的形式。
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和发展,国学经典开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并渐渐成为热点话题。
国学经典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高的教育意义和价值,在推动小学生的文化素质和道德品质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本研究旨在从小学语文教学角度出发,探究国学经典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方式,为小学语文教师及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调查分析、文献综述等方法,探究国学经典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方式,研究目的如下:1. 探究国学经典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价值和作用。
2. 研究国学经典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方式,探讨哪些国学经典更适合用于小学语文教学。
3. 提出国学经典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具体运用方法、策略和注意事项,为小学语文教师及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三、研究内容1. 国学经典的教育意义和价值了解国学经典的含义,分析国学经典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教育意义和价值。
2. 国学经典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方式探究国学经典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方式,如何运用国学经典,哪些国学经典更适合小学生,如何设计教学内容等。
3. 认识小学生的认知心理特征通过文献综述和实地调查等方法,探究小学生的认知心理特征,了解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学习特征,为设计国学经典课程提供理论依据。
4. 建构国学经典课程设计模型采用教育学、心理学、语言学、文学理论等方法,建构国学经典课程设计模型,提出具体运用方法、策略和注意事项。
四、研究方法1. 文献综述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掌握国学经典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方式、小学生的认知心理特征等理论知识,为设计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2. 实地调查法采用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深入了解小学生和教师的学习和教学情况,了解国学经典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际应用情况。
3. 实验法选择一所小学进行实验研究,分析国学经典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渗透国学经典诵读的模式
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渗透国学经典诵读的模式发布时间:2023-03-27T06:21:51.958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3年第489期作者:刘祥英[导读] 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
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渗透国学经典诵读,能够培养小学生健康的人格,让小学生在日常学习活动与社会生活中严于律己,成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湖北省十堰市竹山县城关镇明清学校442200摘要:处在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接触到的语文经典多以国学经典著作内容为主,采用诵读的方式能够让学生深化文化内涵,培养学生良好的文学阅读习惯。
本文从经典诗歌诵读的概念范围、目的价值和具体操作方法入手进行了诵读的策略研究,为小学经典诗歌诵读方面的教学提供一个有利的思考角度。
关键词:诗歌诵读经典教学小学教育策略方法近年来,我国流行起了“国学热”,在学者、专家的指导下,当前很多学校都开始推广国学教育活动。
这样既能够丰富教学内容,还能够提升国民综合素质。
同样,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不仅要讲解国学经典作品内容,还要积极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教育活动,让学生在国学经典诵读活动中真正体会作品中的民族精神、仁爱精神、传统文化。
一、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渗透国学经典诵读的必要性1.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
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渗透国学经典诵读,能够培养小学生健康的人格,让小学生在日常学习活动与社会生活中严于律己,成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渗透国学经典诵读,能够引导小学生濡染于心、熟诵于口,改变以往语文教学中说教式的教育模式,实现高年级语文教学和德育教育的深度融合,培养小学生健康的人格。
同时,小学生在国学经典作品的熏陶与感染之下能够让自己的性情更加平和,增强其审美情趣,提升他们的创造、想象能力,开阔小学生的心胸,促进学生的个性化成长。
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渗透国学经典诵读,虽然短时间内无法看到成效,却能够影响学生的一生,借助于国学经典诵读来引领、熏陶学生的性情,让小学生的内心世界更加真实、丰富、多彩。
引进国学经典,浸润学生心灵
引进国学经典,浸润学生心灵摘要: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认识中华民族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同时还要注重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
小学生正处于启蒙教育阶段,处在学习国学经典的最佳时期,因此每个小学语文教师都应当注重国学经典的教学。
关键词:小学语文国学经典教育国学经典凝聚了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对丰富语文教学内容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小学是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关键时期,也是接受经典国学的关键时期。
优秀的传统文化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了进一步弘扬我国的传统优秀文化,小学语文教育中渗透国学经典越来越重要,这也是符合当前语文教学发展需要的必然举措。
下面,笔者就根据多年教学经验,简单谈谈国学经典的教学策略。
一、借助汉字,探究国学经典自创造字以来,汉字一直都是中华民族的母语文字,也是中华文化的最主要标志之一。
汉字是美丽的,引导学生欣赏汉字之美,正是国学经典教育的基础。
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当要积极引领学生学习汉字、体会汉字、欣赏汉字,使学生深深发现和体会到汉字之美和汉字之神奇。
小学语文课程中对汉字的教学可以说是无处不在的,一个汉字就相当于一部简史,其有形可看、有音可读、有义可寻,并且其形、其音、其义的形成都是有原因的,而教师应当引导学生主动发现其中奥妙。
学生了解了这些之后,就会对汉字更加感兴趣,同时学习汉字也是学习国学经典的基础。
二、文章诵读中学习经典与其他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相比,苏教版小学语文课本中选用了非常多的古诗词和名人名言,在这些国学经典文化中饱含了多种多样的知识,其中以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高尚品格的歌颂为主。
这些经典作品尤其是古诗词,不仅读起来朗朗上口,耐人寻味,还能使读者的内心受到一定的洗涤和感触,陶冶读者情操。
在实际教学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多次朗读,进一步加强其对国学经典的热爱之情。
古诗词作为一种较为有效的国学经典文化传播媒介,对于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和良好道德素养的培育有很大作用。
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有效传承
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有效传承摘要:在小学语文教材中,传统文化有很多表现形式,古诗词是最具影响力的一环。
古诗词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代表性最强、最具影响力的内容,体现着中国人在不同时期的民族精神。
教师要努力在实践教学中结合小学生各阶段的发展需求,充分挖掘并借助优秀传统文化帮助学生塑造健全人格和优秀品德。
在古诗词教学中充分融入传统文化,开拓学生文化视野,更丰富学生经典文化体验,帮助学生提升人文品质,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关键词:传统文化小学语文古诗词一、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现状笔者认为,当前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⑴讲解形式较为单一、枯燥,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始终停留在浅层。
古诗词的字词含义和表达方式与现代汉语存在一定差距,教师在讲解过程中如果不够细致,很容易造成学生的片面理解,使学生不能很好地领会古诗词中蕴含的情感,更别提语文要素的达成。
再者,古诗词的学习具有一定难度,单一的教学模式会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大打折扣。
⑵缺少传承传统文化的意识。
教师如果只停留在了解知识层面的话,过后很容易遗忘,更谈不上传统文化的弘扬与发展。
⑶缺乏核心素养的培养。
古诗词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积累丰富的文化底蕴。
二、古诗词借助个性化教学渗透传统文化(一)个性诵读品内涵“诵”在古诗词赏析中其实是从朗诵到背诵的学习过程。
但传统古诗词赏析教学中过于注重背诵,常以背诵来检验古诗词的学习效果。
这显然不符合小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思维。
教师可以创设开放性的空间引导学生自主朗诵,感悟作者想表达的独特情感,学习并传承古诗词中蕴含的传统优秀文化内涵。
比如,在《村居》这一课教学中,阅读是学生的个性行为,通过阅读体验可以让学生感悟古诗词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首先,教师以激情引入,播放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感知春天,然后导入《村居》,引导学生畅谈对春天的独特感受,通过激趣情境的导入,学生对本课内容产生了学习兴趣。
浅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
浅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摘要:小学阶段的教育是非常关键的,因为这个时期是学生思想观念形成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抓住这个关键阶段,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育他们优秀的思想、道德品质,为他们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价值是巨大的,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在教学中积极渗透我国的传统文化,教育学生继承和发扬我国的传统文化。
关键词:小学语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策略1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1.1 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每一个汉字、每一篇课文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来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系中的一个节点,是我国千百年来持续发展、变化而赋予的文化含义。
小学阶段的学生刚刚步入正式的学习阶段,对于语文教学存在着一定的抵触心理,这时,教师要利用汉字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历史故事,将每一个汉字都延伸成一个小故事,让每一个汉字都能够变得立体、生动起来,使学生通过听故事的方式更加热爱学习语文。
1.2 巩固课堂教学的内容在小学语文学科教学过程中,教师积极引入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可以巩固课堂教学内容,使教学元素更加丰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目前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过于依赖课本内容,未能联系现实生活及学生实际情况展开教学,导致课堂显得沉闷,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但在引入了优秀传统文化元素以后,教师就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增加更多学生感兴趣的文化元素,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改变他们对语文学科的认知态度,提高语文学科教学的效果。
1.3 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价值观小学阶段的学生好奇心是非常强的,他们的学习能力和模仿能力也是非常强的,但是由于他们的心智还不够成熟,辨别是非的能力是有限的。
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开展德育教学。
教师的责任不仅在于“教书”,还要“育人”。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让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教会学生一些为人处世的道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国学经典进入小学语文课程的探索与研究》
《国学经典进入小学语文课程的探索与研究》《国学经典进入小学语文课程的探索与研究》一、课题名称:《国学经典进入小学语文课程的探索与研究》二、课题研究的背景、意义:(一)问题提出的背景:当中华文化开始摆脱弱势文化形象,挺直胸膛再次走向世界的时候,国人对自己的传统文化便有了新的自尊与自信;当国人下定决心“走自己的路”的时候,对本民族文化又有了新的选择和期待;当国人再度用新的眼光打量中华传统文化的时候,赫然发现它竟是一个用之不尽、取之不竭的智慧之源,这就是——国学经典!童子诵读国学经典已不是新鲜事,自从由著名国学大师南怀瑾发起,由全球经典诵读推广第一人王财贵博士倡导(于九八年起在香港),业已整整十年之久,十年的经历,成果数不胜数,经验已经很丰富了。
今天我们将此话题重新提起,意在从目前轰轰烈烈的背诵之中,从各地你学我仿的表演之中冷静下来,更深层次地反思国学经典的正确位置。
(二)选题的意义:1、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魂和根。
2、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已渐成风气。
3、“以德治国”应从孩子开始。
4、国学启蒙与素质教育可有机整合。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一)调动学生德育的自觉性、主动性,培养人、造就人、成就人。
(二)保证学生在全球化大潮中关于中国人的身份认同。
(三)对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工作能力、判断能力、领悟能力等等是极有帮助的。
(四)让国学经典堂堂正正地走进学校,大大方方地“占领”课堂,与学生朝夕相处,通过耳濡目染,达到陶冶其高雅情操、锻造其文明素质之效果。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一)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近几年,国学启蒙教育越来越多地被社会各界人士所认可,而且各界仁人志士倡导了许多活动以弘扬我们的传统文化。
如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推出的“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儿童中国文化导读”工程、江苏省扬州市的“小学古诗文辅读实验”、中华孔子学会成立的“国学启蒙馆”、济南市大明湖路小学开设“国学”诵读课等。
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有效措施
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有效措施摘要:我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文明古国,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至今为止,一些优秀的文化精髓还世世代代对人们产生着影响,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也应该将传统文化融入到教学中。
传统文化教育能够使学生更好的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更好的感受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同时也能够提高小学生的文化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传统文化;融入前言:作为炎黄子孙,我们有义务也有责任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传统文化,有利于国家未来的发展,有利于我国人文方面的建设,有利于提升我国小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
故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传统文化成为当代教学的难题。
教师应利用小学生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及时在课堂中对传统文化进行扩充和讲解,培养学生的兴趣。
一、小学语文教育中渗透传统文化意义分析小学语文教学作为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可以培养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由于小学生自身处于一个身体和心理都没有发育成熟的阶段,这一阶段受到的教育会影响到小学生的后续发展,学生在小学阶段接受事物的能力非常强,因此在这一阶段渗透传统文化,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还可以让小学生了解到传统文化自身的魅力,可以帮助小学生正确的树立和传播传统文化意识,由此可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不断渗透传统文化,也是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
二、传统文化渗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策略(一)潜移默化,不断渗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潜移默化将传统文化渗透其中,并且教师应该不断对学生进行渗透。
教师应该重视我国传统文化对于学生教育的作用,帮助学生认识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通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向学生渗透优秀的传统文化,使学生更好的掌握文学知识,进而促进学生的写作能力。
例如,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学习《望庐山瀑布》一诗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掌握其中包含的夸张描写手法,教师要向学生渗透古代诗人在进行写作时会注意押韵,同时教师引导学生掌握押韵的写作方式,而且教师鼓励学生将其运用在自身写作过程中。
传统文化润物细无声
传统文化润物细无声对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传统文化是根、是魂,是促进民族和国家发展进步的不竭动力和源泉。
弘扬、传承传统文化,当从少儿教育抓起,让他们从小就能受到传统精粹文化的熏陶、浸润。
对于融合西方文化精华,提高他们的品德修养,培养其健康向上的品质。
我校在倡导素质教育方面,特别注重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在不断发展的中学德育工作中渗透以传统文化为主要载体的中华传统文化,我校把传统作为校本课程的学习内容,对小学生主体意识的激发和道德情感的升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重视诗文诵读,感悟中华美德经典诗文是古代圣贤思想、智慧结晶,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它所具有的文学价值以及它所包蕴的人文精神更是毋庸置疑。
因此,我们十分重视诗文诵读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突出地位。
诵读它,可以修养身心,增加智慧,开启成功之门;诵读它,可以让人懂得认识美、领略美、欣赏美,享受快乐人生。
经典诗文中皆是美心、美文、嘉言、懿行,让学生熟诵于口、濡染于心,会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品性和修养。
还可以让我们的孩子像我们的古人一样,接受文言文的滋养,奠定雄厚的文言文基础。
经典诵读还利于开发学生的右脑,提高记忆力,使学生增强智慧,学习效率倍增。
在诵读的过程中,反复吟唱的音韵律动与眼看经文的视觉作用,皆能刺激右脑,并可以同步开发孩子的记忆力、专注力、理解力和创造力。
因此,抓住孩子记忆的黄金时代,让他们诵读一些经典的、高雅的、有浓度的东西,既涵养身心,又开发智力,还增强能力,会使他们牢记终生,受益终身。
通过“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提高学生的自身修养;让学生在诵读中陶冶性情,开启智慧;让经典诵读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营养之源。
二、丰富活动内容,注重德育实效我们将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教育提到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的高度,提到对学生的成长成才负责的高度,不停留在枯燥乏味的说教及应付形式的走过场之上,在活动中应尽量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赋予传统美德以时代气息,体现时代精神,将爱国爱民,明志持节,自强诚信,知耻改过,厚仁贵和,敦亲重义,谦虚好学,惜时审势,求新勤俭的精神融入到学校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中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小学教育研究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小学教育研究1. 引言1.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小学教育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对于培养中小学生的道德品质、文化素养、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中华传统文化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地位逐渐凸显。
如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小学教育体系,成为了当前教育界亟需探讨的问题之一。
中小学生正值成长时期,他们对世界充满好奇,对文化具有极强的接受能力。
在这个关键时期,向他们传授中华传统文化,不仅有助于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和认同感,还有利于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价值观念。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小学教育教学中,是值得重视和推广的。
本文将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小学教育展开深入研究,分析中小学生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融入中小学教育、中小学教育中文化传承的方法和策略、中小学教育中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施效果以及中小学教育中文化传统与现代教育的结合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为中小学教育中更好地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参考和借鉴。
2. 正文2.1 中小学生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基和精神财富,是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
在当今社会,随着社会的变革和教育体系的改革,中小学生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出来。
中小学生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弘扬民族精神。
中华传统文化蕴含着中华民族的精神风貌和道德观念,通过教育传承,可以让学生了解和尊重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
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
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观念和文化内涵,通过学习传统文化,可以提升学生的修养和素质,培养学生的美感和人文情怀。
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心。
通过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可以让学生深刻体会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对国家的认同感和自信心,做一个有文化底蕴的中国人。
中小学生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不仅有助于学生的品格修养和文化素养,更有助于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华文化的繁荣和传承。
浅析国学经典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浅析国学经典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策略随着中华文化的复兴,国学经典的研究与教育备受重视。
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如何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国学经典,是一个需要面对的问题。
本文主要从教学渗透、注重实践、选取重点等角度,探讨国学经典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一、教学渗透教学渗透是将国学经典渗透到小学语文教学中,使之成为学生所学语文知识的一部分。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可以适当引入经典文章和名句,以便帮助学生掌握知识。
例如,在讲授《浣溪沙》时,可以引用其中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名句,引导学生体会其意义。
此外,还可以通过编写国学经典故事,把经典文化融入小学语文教材中。
例如,在讲授"四大名著"时,可以编写相关故事,如《红楼梦》中贾宝玉纳凉的故事等,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经典著作。
二、注重实践在教学中,注重实践也是渗透国学经典的一种有效方式。
学生需要通过实践活动来深入感受国学经典。
例如,讲授《增广贤文》时,可以与学生一起开展讨论、朗诵等活动,增进他们对经典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如同"活学活用",可以拓宽思路,提高学习效率。
在实践活动中,还可以组织学生读经典文化相关的书籍,如《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等,并指导他们撰写读书笔记。
通过实践,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国学经典。
三、选取重点在渗透国学经典的教学中,选取重点内容也很重要。
对于小学生而言,经典著作难度较高,因此需要选取重点内容进行讲解。
例如,讲授《孟子》时可以突出强调"仁爱"的精神内涵,引导学生了解并感受这一理念的重要性。
在讲授古代诗词时,可以选取经典名句,如李白的"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让学生在学习诗词知识的同时,加深对经典文化的认知。
在教学过程中,选取重点内容不仅可以提高学习效率,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对国学经典的兴趣和爱好。
总之,通过教学渗透、注重实践、选取重点等策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积极引入国学经典,不仅有助于学生对经典文化的认识和理解,还能激发学生的文化兴趣和潜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怎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
怎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一、课文选择在语文教材中,应该精选一些能够反映传统文化特点的课文,例如古诗词、童话故事、寓言等,这些课文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和意义。
教师可以从这些课文中选取一些重要的词语或成语,并通过解释、运用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其中的传统文化知识。
二、扩展阅读不仅仅局限于教材中的课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扩展阅读,选择一些关于传统文化的书籍,如《古代文学导读》、《国学经典解读》等,让学生通过阅读,进一步了解传统文化的内容和意义。
在课堂上,可以针对所读内容进行讨论,让学生在思考和交流中更加深入地了解传统文化。
三、语文活动通过一些有趣的语文活动,可以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组织学生进行传统节日的庆祝活动,如写春联、制作传统手工艺品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可以组织学生参观一些文化遗址或博物馆,如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等,让学生亲身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四、情景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可以创设一些情景,将传统文化融入其中。
在教授古诗时,可以让学生穿上古代服装,模拟古代人的生活场景,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古人的思维和情感。
在学习成语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成语故事比赛,让学生通过故事情节来理解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通过这样的情景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感受传统文化。
五、美化学习环境在教室中,可以布置一些传统文化元素的装饰物,如中国画、剪纸、书法作品等,营造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引导学生欣赏和表演经典文学作品,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美的感受和追求。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努力,可以使传统文化渗透到小学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文化自信,提高语文素养。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国学经典
教育研究课程教育研究102学法教法研究即提惩罚性问题。
这样不利于教师的教学,不利于学生的学习,而且还很容易使师生关系僵化。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的偏见会使学生的成绩存在显著差异。
那些积极阳光的学生的意图是因为他们可以给出正确的答案,获得老师的表扬鼓励,学生的成绩提高的快,教师看起来是一个很有效率的教学。
这种情况在公开课时表现得更明显。
但是,假若教师想让每一个学生都取得好成绩的话,就应该给他们每个人以同等的机会。
使他们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体验成功中热爱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作文教学选取题材面狭窄,学生下笔困难,积累词汇量少。
学生写作题材随意性大,生活积累意识欠缺,体现为作文命题的随意,对生活只是照搬式的观察。
老师在作文教学中不重视引导学生对生活的感悟和引导学生进行审美的观察,割断了语文与生活的联系。
漠视学生基本的思维训练,缺乏对想像力、思维敏锐性的培养。
批改作文方式单一,效益低,部分教师自身写作素养差。
结合上述作文教学特点,我们的老师应正确把握作文教学,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难点之一。
新课标强调语文与生活实际相联系,为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创造了条件。
作文教学的重点应放在材料、立意、情感和语言等几个方面。
要指导学生学会体会感悟生活,引导学生进行观察美、体验美,在生活中去积累、筛选写作的材料。
作文教学要对学生进行基本的思维训练,教给学生思维的基本方法,如:逆向思维、比较思维、想象和联想、发散思维、整合思维、抽象思维等,提高学生的立意和统筹全局的能力。
鼓励学生在作文中抒发真情实感。
另外教师批改作文的方式要多样化,可以采取:学生互批互改、面批、朗读比赛等。
作文评语要避免老师写得多,学生看得少,面面俱到,不能流于形式。
只要老师们在探索新教法的征程中,多学习,多借鉴,多反思,就能找到解问题的途径,方法总比问题多。
这样我们的教学就会更得法了。
小学教育处于学生学习的启蒙阶段,在这一阶段诵读国学经典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其人格的形成,经常诵读国学能够对学生在积词累句、品味优美佳句、培养良好的人文情怀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试从诵读国学经典的重要性、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国学教育的策略两方面来论述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国学经典。
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优良传统文化的探究
年轻人·教育NIANQINGREN JIAOYU2019·0 8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优良传统文化的探究宋晓琴(兰州市城关区白道坪学校,甘肃 兰州 730046)摘 要:我国是历史文化丰富的国家之一,许多经典文化作品均应用于教育中,使其得以传承。
西方文化的不断侵入导致我国青少年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崇尚西方文化、节日。
基于此,我国开始倡导将优良传统文化融入小学教育,从小学阶段开始,各个学校就应该教导学生学习文明礼仪,让我国的小学生从小就接触优良的传统文化,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另外也能学习更多的做人道理,这是我国当下要实现的教育目标之一。
文章就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优良传统文化展开了探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中华文化;优良传统;渗透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3872(2019)32-0109-01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大部分传统文化都结合了现代信息,形式多样、风格迥异,再加上教师对学生的教育,教导学生一步步深刻理解课本所讲述的大意,在教师的领导下学生对课本内容进行的阅读、理解、运用这三大步骤,使用这种教学模式让学生不断去了解去领略课本中蕴藏的中华传统文化知识。
本文的研究重点就是针对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怎样才能更好地将中华传统文化传授给学生?使用怎样的课堂教学方式才能更好、更快地让学生领悟到中华优良传统文化的魅力?1 我国优良传统文化在当下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现状中国作为享有五千年悠久文化历史的文明大国,在历史的发展中能看到我国历代传承下来的不同文化,以及古代文明古迹,其中蕴含的前人智慧,更需要不断学习与传承。
不管时代怎样变迁,也不管时代怎样发展,中国人要将中华传统美德深深印在脑海中,无论身在何处都要铭记我国的优良传统文化,更重要的是要将中华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中华的优良传统在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也有着很大的影响,不管是家中长辈的唠叨叮嘱或是在学校教师课上课下的教学教导,这两者的言传身教都在无形中影响着后一辈的自身发展,给后一辈传输积极向上、诚信明礼的信念。
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渗透研究
视界观 OBSERVATION SCOPE VIEW142摘 要:传统文化是凝聚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它经历了历史的沉淀流传至今,它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渗透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规范我们的言行举止。
语文具有工具与文化属性,它不仅传递语文知识内容,还传承文化精神,对于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为此语文教师要充分的重视传统文化知识内容,在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本文就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渗透进行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语文教学;传统文化;策略语文核心素养提出四个层面的教育要求,分别是“语言的建构和运用”“思维的发展和提升”“审美的鉴赏和创造”以及“文化的理解和传承”,其中帮助学生理解并传承优秀文化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使命,为此中小学语文教师要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在语文教学中无痕融入传统文化教育内容,让学生受到传统文化教育,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语文学习兴趣,把“要我学”转换为“我要学”,充分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一、当前中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就当前中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来看,教师仍然占据课堂教学的主体性地位,他们根据自己的备课计划,参考教辅资料,按部就班的开展课堂教学,而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甚至在语文教学时脱离任何教学辅助性资料,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按部就班的推进教学内容,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教学风格源于传统的教育理念,不可否认,教育对人才的选拔方式仍然以考试为主,所以教师把主要的教学精力都投入到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成绩之上,然而他们并没有意识到中考仍然在不断的改革,语文题型不再追求语文专业化的深度,而横向拓展,注重考查学生语文知识的积累能力和运营语文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些套路化的答题技巧与策略,已经不适应于中高考,所以语文教学要回归本质,就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如果践行新课改的具体要求积极探索,寻找到适应学生全面发展的新路子。
二、传统文化融入教学的可行性传统文化就是国学经典,学习传统文化,可以帮助学生掌握丰富的国学知识内容,而国学知识内容正是语文中、高考的必要部分,所以对学生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工作不仅是陶冶情操,提升学生的国学水平,还可以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考试成绩,达到一石二鸟的教学效果;前文提到,语文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人文性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构成因素,而传统文化属于语文人文属性的范畴,学习传统文化可以提升学生的人文水平,具有较强的教育意义;从语文教材来看,多篇文章都具有强烈的思想道德教育意义,爱国主义教育、家国情怀等精神符号频繁的出现在语文教材之中,而这些教育内容都涵盖在我国传统文化之中,这就为传统文化教育的推进,提供了有利条件。
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
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摘要: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经久不衰的根本。
在新时期下,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要增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
基于此,就需要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
在多元、生动的教学中,逐步促进思想、道德、行为、精神、情感等发展,为社会与国家培育更多的优质人才。
本文主要针对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与措施,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希望为后续教学工作,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优秀传统文化引言: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思维、认知等能力还比较薄弱,因此非常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
在语文教学中,就需要教师将优秀的、积极的、经典的传统文化内容,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在无形的熏陶与感染下,促使小学生健康、全面发展,主动参与到语文学习与文化传承中。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优秀传统文化,是传统文化中优秀的、经典的、具有教育意义的部分。
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有做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才能保障中华民族的源远流长。
因此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就可以通过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引导小学生将优秀的、经典的传统文化内容,进行传承与弘扬。
而融入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第一,小学语文的教育教学工作,是教育工作的前提与基础。
在新课改与素质教育背景下,语文教师要注重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以及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
在此背景下,就需要教师进行教学模式的创新,从教学目标、内容、方式等角度进行创新。
通过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在教学目标上,实现了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的紧密结合;在教学内容上,可以将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内容挖掘出来,且进行不断的拓展延伸;在教学方式上,可以从实际生活出发、传统节日出发、实践探究出发等,实现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的融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最终加快语文教学改革步伐,保障素质教育的实施。
第二,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促进小学生良好道德、精神、行为的培养,以及正确三观、情感的形成。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国学经典教学的意义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国学经典教学的意义发表时间:2018-11-02T10:35:00.863Z 来源:《知识-力量》2018年11月下作者:赵璐芸[导读]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对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提出更高标准,在教学过程中有必要融入国学经典,让小学生可以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在小学阶段的语文课堂中,有必要革新教学模式,构建具有国学经典氛围的课堂教学环境。
关键词:(江山市大溪滩小学,浙江衢州 324123)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对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提出更高标准,在教学过程中有必要融入国学经典,让小学生可以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在小学阶段的语文课堂中,有必要革新教学模式,构建具有国学经典氛围的课堂教学环境。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国学经典;意义引言:小学阶段作为学生的启蒙教育时期,有必要进行国学经典的学习,有利于小学生的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更好的行为规范,本文针对在小学阶段的语文课堂中融入国学经典教学的意义进行简要的分析与总结。
1 国学经典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策略1.1 在语文识字教学中渗透国学经典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的基础时期,在语文课堂上可以将国学经典的学习与学生识字相融合,有必要在课程开始之前进行课节规划,可以通过让学生了解汉字的历史来导入国学经典。
比如,在学习“学”字的过程中就可以对国学经典进行结合,可以向小学生介绍“学”字由来与其它写法,比如學与斈,就像是双手构木为屋形,加“子”为义符,说明小孩子是学习的主体,让小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又可以解释为学书学文,也就是学习人文学科、学习文化知识等,也有模仿的意思,在《红楼梦》有:巧姐儿笑嘻嘻走到凤姐身边学舌。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新型的技术把汉字的演化过程更加形象的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加深对这个字的认识与了解汉字背后内涵[1]。
1.2 在语文诗词教学中渗透国学经典古诗文也是小学阶段语文课程的主要学习内容,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融入国学经典,让小学生可以更好的理解诗人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让国学经典中的古诗更好的融入课堂,让小学生在学习古诗文的时候掌握对正确价值观的认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国学经典传统文化在小学古诗词中的渗透
作者:陈锐
来源:《学习与科普》2019年第21期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各种外来文化涌入中国,导致国学经典传统文化逐渐走向衰落。
为了重新唤醒和延续国学经典传统文化,笔者认为有必要从小学阶段做起,把国学经典传统文化渗透进各个学科教学中,尤其是小学语文教学中。
基于此,本文以小学语文中的古诗词教学为例,探究国学经典传统文化渗透进小学古诗词教学中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国学经典传统文化
就目前的语文古诗词教学现状而言,小学生刚刚接触古诗词,对言语简洁、内涵丰富、意境优美的古诗词在理解上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再加上落后的教学观念和教学形式,导致古诗词教学工作进展缓慢。
为了解决这一教学难题,笔者认为有必要明确古诗词中渗透国学经典传统文化的意义并探究有效教学手段。
一、明确古诗词渗透国学经典传统文化的意义
笔者结合多年教学工作经验认为把国学经典传统文化渗透进小学古诗词教学中可以有效传承中华文化,增加学生的知识积累量,让学生实实在在的接受“国学”教育;可以陶冶性情品
质,经典之所以称之为经典,是因为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和古人的智慧,在古诗词中渗透国学经典传统文化可以引导学生体会古人的智慧和精神,从中学习一二;有利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国学经典传统文化中的名人故事、词义发展历程、意境意味解释等内容可以帮助学生在古诗词教学中记得更牢、更好,打牢語文基础,完成教学大纲提出的要求;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古诗词本身就有利于传承经典、培育心灵、吸取营养、开发心智等功能,再加上国学经典传统文化的辅助,锦上添花,使得学生的道德、文化、智能等素养得以全面提升,践行素质教育理念。
由此可见古诗词渗透国学经典传统文化的重要价值。
二、探究国学经典传统文化如何渗透到小学古诗词中
古诗词渗透国学经典传统文化虽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但就目前的国学经典传统文化渗透古诗词的教学现状而言,问题重重:教师没有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入的国学经典文化过难或过易;有些教师没有处理好国学经典传统文化与古诗词之间的关系,偏重传授传统文化,而忽视古诗词的教学;有些教师流于形式,一带而过,并没有把国学经典传统文化与古诗词教学有效融合等。
为解决这些问题,笔者将从情景化教学、趣味化、游戏化这三个教学策略入手,探究国学经典传统文化如何渗透到小学古诗词中。
(一)故事入景化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