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之害与“诗意地栖居”
在诗词鉴赏中诗意地栖居
在诗词鉴赏中诗意地栖居在诗词鉴赏中,诗意地栖居是一种情感和精神上的体验。
当我们阅读诗词时,会深陷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和思想,从而与诗意心境相契合,仿佛身处与诗人共鸣。
在这样的境界中,我们可以找到内心的平静与灵感,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与深刻。
本文将从诗意地栖居的概念、体验及其在诗词鉴赏中的意义等方面展开讨论。
一、诗意地栖居的概念诗意地栖居,是指在诗意的情境中静心沉思,与诗人的心灵相遇,感受到诗意的韵味和生活的美好。
它是一种超越现实的精神体验,是对内心情感的深刻感悟和抒发。
诗意地栖居并不一定要身处山水之间或闲庭信步,而是一种内心的境界和精神的静谧。
在这样的栖居中,人们可以亲近自然,与诗人对话,感受生活的真谛,平衡心灵的沉浮,获得灵感和启迪。
1. 与诗人对话当我们读诗时,仿佛诗人就在身边,与我们对话。
我们在读《庐山谣》时,可以忽略现实中的杂音,沉浸在诗中的江山秀丽之中,和李白一起倚栏却谈论人生百态;读《赠汪伦》时,我们可以与王维一同醉酒言欢,感怀友情。
在与诗人的对话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们的感慨、思索、情感和心境,仿佛置身与他们共鸣。
2. 情感共鸣在诗意地栖居中,我们会和诗人的情感产生共鸣。
当我们读到孟浩然的《夜泊牛渚怀古》时,是否也会感叹“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想象自己置身孟浩然的思绪中,感受古人的离愁别绪;读到李清照的《如梦令》时,是否也会感受到她的失意愁绪,自己也会感到情绪忧郁?在诗意地栖居中,我们会情感共鸣,与诗人情感相通,感受到生活的苦乐、忧愁与迷茫。
3. 寻找灵感在诗意地栖居中,我们也会寻找到灵感。
当我们沉浸在诗词的情境中时,会忽然间被一词一句所触动,产生灵感。
或许是受到诗人的启发,或许是在情感共鸣中产生,这些灵感会激发我们对生活的热爱,对诗词的创作产生影响。
诗人的情感与思想,会成为我们创作的营养。
1. 增进审美享受诗意地栖居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欣赏诗词,提升审美享受。
当我们置身诗意情境中时,会更加专注于诗词的意境和语言艺术,感受到其中的魅力。
诗意地栖居
诗意地栖居海德格尔说:“人应当诗意地栖居。
”当飞鸟翱翔于天际,当鲜花盛开于大地,当人们脸上绽放出微笑,诗意便开始在生活中流淌。
“有野趣而不知乐者,樵牧是也;有果窳而不及尝者,菜佣牙贩是也;有花木而不能享者,富贵人是也。
”牧童、樵夫不能享受生活的情趣,是为生活所逼迫;富贵人不能享受生活的情趣,只是缺少诗意的心境。
若说前者随着社会的发展、温饱问题的解决而逐渐减少,但后者即心态上缺少诗意却日渐增多,成为现代人诗意生活的主要阻碍。
我们时常可以看到,那些下班后急急忙忙看电影,或者假日里慌慌张张旅游的身影。
他们何尝不是在“享受”生活的情趣呢?只是他们即使在悠闲,心思也全不在此,自然也无法品味诗意。
所谓诗意,吾所谓更多在于心境,而不在于行为。
因此,我们大可不必学竹林七贤退隐于山水间,亦或如陶渊明经历一番“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生活。
日常生活的琐碎与柴米油盐本就无可避免,保持人们内心的和谐和与自我和解才更为重要。
恰如北岛所言,“假如有一天不免凋残,我只有个简单的愿望:保持初放时的安详。
”你可以在狭小的室内种植植物、饲养宠物,在烦躁中多一抹绿意,在疲惫时多一瞬灵动。
与植物和动物的交流,让我们能更多接触自然,回归人类初生的安详。
你可以在喧闹的地铁上捧起一本《陶庵梦忆》,跟随张岱一起看华灯烟火、赏梨园鼓吹,或是于月下“酣睡于十里荷花之中”,做一场清梦。
以文章与古人相交,能帮我们重新忆起如何用艺术的眼光看待生活、看待人生。
你亦可以在白日的喧嚣之后寻一处安静之所,静听花开花落,闲看云卷云舒。
偷得浮生半日闲,让我们有时间静下心来,重新审视我们自己和周围的世界。
你甚至可以伏案急笔、皓首穷经,可以两点一线、碾转奔波,但你决不能放弃对美的欣赏、对生活的思索。
“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
当无数的信息洪流穿身而过,我们要做的,就是学会整理周围环境,平定好躁动的内心,只有这样生活才能过得更有诗意。
姓名:***学校:上海市建平中学学校邮编:200135高考所在地:上海市性别:男学历:高中。
人要诗意的栖居在大地上
人要诗意的栖居在大地上“人要诗意的栖居在大地上”出自《人,诗意地栖居》,是德国19世纪浪漫派诗人荷尔德林的一首诗。
由海德格尔在其著作《诗语言思》中加以哲学阐释,广为人知。
海德格尔在《诗语言思》中明确表示:“正是诗意首先使人进入大地,使人属于大地,并因此使人进入居住。
”他所说的“诗意”是与基督教相关联的,被成全的大地是基督教的大地而非其它的大地。
海德格尔“诗意地栖居”是合乎神性尺度地居住,诗意必得要有神性度量才是真正的诗意,否则,人的栖居将成为独一的无根基的栖居。
海德格尔分析时正如此意:“如果生活是全然的劳累,那么人仰望而问:我仍然愿意存在吗?是的。
人将幸福地用神性度量自身。
神是不可知的吗?神还是像天空一样显明?我宁愿信奉后者。
它本是人的尺度。
充满劳绩,但人诗意地居住在此大地上。
星夜的夜色如果我这样说不会比人更加纯洁。
人,他被称为神性的形象。
大地上有一尺度吗?这里没有。
”海德格尔还说:“基督的牺牲意味着诸神白昼终止的开始,黑夜降临了。
甚至连三位一体的赫拉克勒斯、狄奥尼修斯和基督也离开了世界。
世界之夜达到夜半,黑夜弥漫了。
”海德格尔认为,世界进去贫乏的时代,世界之暗的拯救唯有诗,因为,诗人最深切地意识到了时代的贫困。
诸神缺席了,人们没有发现诸神的远逝,但诗人却发现了并寻觅着他们的踪迹。
如果说,在旧约中,先知还能亲身倾听到上帝的话语;在新约中,人还能与耶稣同住,那么,在贫乏的年代,诗人通过诗仍能寻觅到神的踪迹。
“诗意地栖居”乃是用神性度量,是在诗意中承受神性的莅临,是诗意与神性的合一。
但诗性中的终极实在并非是诗性本有的,而是神性的屈尊下降,诗本身无法拯救“黑夜”中的人类,它所凭借的是神性。
神性的屈尊并非作为诗性的外在之物,而是驻足在其中。
总之,从文学的角度讲,海德格尔的谈论落足于诗性和神性关系的阐释,进一步是基督教文化传统与西方文学的内在关联。
结论是:“诗意地栖居”表达的是诗性之思与基督教的关系。
“诗意地栖居”乃是用神性度量,是在诗意中承受神性的莅临,是诗意与神性的合一。
诗意地栖居——论人生的艺术化
2 0世纪以来,现代文明所带来的科技和工业的发展取得 了巨大成 利用科学技术满足 自己的物质欲望,忘记了 “ 存在”和人 的意义。社
就 , 同 时 也 带来 一系 列 问题 。人 们 追 求 物 质 享 受 ,精 神 生 活 却 越 来 越 会不断满足人们的新需要 ,人们似乎为商品而生活。一切 文化领域 也 空 虚 。 著 名 学 者 叶 朗说 过 : “ 当 今 世 界 存 在 的 众 多 问题 中, 有 三 个 都 具 有 商 品形 式 。 “ 自心 灵 的 音 乐 可 以是 充 当 推 销 术 的音 乐 。所 以 , 在 发 问题 十 分 突 出 , 一个 诗 人 的物 质 生 活 和 精 神 生 活 的失 衡 , 一 个 是 人 的 重 要 的是 交 换 价 位 ,而 不 是 真 实 的 价 值 。 ” 人 沦 为物 , 人作 为一 种 单 内心 生 活 的 失 衡 ,一 个 是 人 与 自然 的关 系 的失 衡 ” 。本 文 围 绕 德 国诗 纯 的 工 具 而 存 在 。 “ 技 术 的 进 步作 为 手 段 , 人 附属 于机 器 的这 种 意 以 人 荷 尔 德 林提 出 的 “ 意地 栖 居 ”观 点 ,展 开 讨 论 了什 么 是 “ 意 地 义 上 的不 自 由, 在 多 种 自 由的 舒 适 生 活 中 得 到 了巩 固 和 加 强 。 ” 人 成 诗 诗 栖 居 ” , 人为 什 么 要 诗 意 地 栖 居 ,怎 样 正 确 对 待 工 业 文 明 和 原 始 自然 为 工 业 文 明 的 奴 隶 。 “ 达 工 业 文 明 的 奴 隶 是 受 到抬 举 的 奴 隶 ,但 他 发
的 存在 ,没 有 诗 意 地 栖 居 就 不 是 存 在 ,诗 意 使 栖 居 变 成 为 栖 居 。 “ 诗 感 性 和 理 性 达 到 和 谐 统 一 , 从 而 以新 的 感 觉 方 式 知 觉 世 界 。 而 能够 发 意 地栖 居 ”是 相 对 于 “ 术 地 栖 居 ”而 言 的 。海 德 格 尔 主 张 诗 意 地 栖 挥 这 种功 能 、形 成 和 建立 新 感 性 的 ,正 是 艺术 和 审美 。 技 居 而反 对 技 术 地 栖 居 。在 技术 占统 治 地 位 以 前 ,人 类 是 诗意 地 栖 居 的 。 “ 意 栖 居 是 真 正 的存 在 ,没 有 诗 意 栖 居 就 不 是 存 在 , 诗 意 使 栖 诗 二 、 人 生 的艺 术 化 我 们 应 该 怎样 正 确 对 待 工 业 文 明又 要 使 生 活 趋 于 艺 术 化 昵 ?首
何为“诗意地栖居”
何为“诗意地栖居”何为“诗意地栖居”“诗意地栖居”意思是说:置⾝于诸神的当前之中,并且受到物之本质切近的震颤。
此在在其根基上“诗意地”存在——这同时也表⽰:此在作为被创建(被建基)的此在,绝不是劳绩,⽽是⼀种捐赠。
诗不只是此在的⼀种附带装饰,不只是⼀种短时的热情甚或⼀种激情和消遣。
诗是历史的孕育基础,因⽽也不只是⼀种⽂化现象。
更不是⼀个“⽂化灵魂”的单纯“表达”。
我们的此在在根基上是诗意的,这话终究也不可能意味着,此在根本上仅只是⼀种⽆害的游戏。
诗的活动领域是语⾔。
因此,诗的本质必须从语⾔之本质那⾥来获得理解。
然⽽我们清晰地看到:诗乃是对存在和万物之本质的创建性命名——绝不是任意的道说。
⽽是那种⾸先让万物进⼊敞开域的道说。
我们进⽽就在⽇常语⾔中谈论和处理所有这些事物。
所以,诗从来不是把语⾔当作⼀种现存的材料来接受。
相反,是诗本⾝才使语⾔成为可能。
诗乃是⼀个历史性民族的源语⾔。
这样,我们就不得不反过来从诗的本质那⾥来理解语⾔的本质。
⼈类此在的根基是作为语⾔之本真发⽣的对话。
⽽原语⾔就是作为存在之创建的诗。
可是,语⾔却是“最危险的财富”。
所以,诗是最危险的活动——同时⼜是“最清⽩⽆邪的事业”。
实际上,唯当把这两个规定合为⼀来思考之际,我们才能理解诗的全部本质。
诗⼈遭受神的闪现。
诗看起来就像⼀种游戏,实则不然。
游戏虽然把⼈们带到⼀起,但在其中每个⼈恰恰都把⾃⼰忘记了。
⽽在诗中,⼈被聚集到他的此在的根基上。
⼈在其中达乎安宁。
当然不是达乎⽆所作为、空⽆⼼思的假宁静,⽽是达乎那种⽆限的安宁。
在这种安宁中,⼀切⼒量和关联都是活跃的。
诗给⼈⾮现实和梦幻的假象,似乎诗是与我们⼗分熟稔的触⼿可及的喧嚣的现实相对⽴。
实则不然,相反地诗⼈所道说说和采纳的就是现实的东西。
所以,诗的本质貌似浮动于外观的固有假象上,⽽实则凿凿可定。
其实,诗本⾝在本质上就是创建——创建意味着牢固的基础。
虽然任何创建都脱不了⼀种⾃由的赠礼,⽽且荷尔德林也听说:“让诗⼈像燕⼦⼀样⾃由”。
人应该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基于海德格尔哲学思想
人应该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基于海德格尔哲学思想赵佳燕国贸102班 2111004035 摘要:本文基于人与自然关系恶化的时代背景,阐释了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理论和技术的本质理论,旨在表明海德格尔哲学思想对我们今天寻求人与自然之关系和谐有着深刻的启示。
海德格尔关于人、自然、技术三者间的关系可总结为:人是自然存在的看护者;技术是存在的“促逼着的解蔽方式”;拯救技术危险的方法是“诗意地栖居”。
结合我们正面临的诸多全球性问题,文章最后指出:海德格尔哲学思想具有现实意义,人及一切存在者应该诗意地存在,诗意地安居。
关键词:海德格尔存在主义技术的本质现实意义马克思在100多年前指出:“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
”然而,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人类改造自然的技术能力不断增强。
一种征服、控制和改造自然的人类欲望便不断膨胀。
如今,当人们津津乐道于科学技术进步所带来的辉煌成就时,却不幸地发现自己也置于钢筋混凝土所构筑成的冰冷世界里。
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绿地面积迅速减少,土地沙漠化,温室效应,洪水泛滥,能源短缺、资源匮乏,使人类社会文明和进步受到挑战,人们不禁要问“技术是福是祸?”,“长此以往,人类的‘栖居之地’究竟何在?”德国存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海德格尔在20世纪上叶提出了同样的问题。
从存在主义哲学思想出发,海德格尔展开了对技术之本质的追问,并指出拯救技术危险的最后归宿:人应该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这对于今天我们寻求新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有着深刻意义。
一、海德格尔存在主义理论马丁﹒海德格尔是二十世纪存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
海德格尔指出西方哲学自从柏拉图便误解“存在”的意思,去研究个别“存在”的问题而不去研究“存在”本身的问题。
海德格尔相信哲学的探求应该新方式来进行,重踏哲学历史足迹,一步一步出发。
20世纪30年代中期起,海德格尔开始了对西方哲学史的系统性的阐释。
他从现象学的、解释学的、存在论的角度研究了一些重要哲学家的著作,并且试图将这些著作未被思考过的前提和偏见展示出来。
诗意地栖居_教育文摘
诗意地栖居诗意地栖居韩文昕前段时间网上广为流传一句话: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姑且暂时抛开关于这句话的所有争议,今天我们不说远方,只说诗。
在中华民族千年的传统文学中,诗歌始终占据着主导与核心地位,所以这里的诗可谓是文学的代指。
为什么除了物质生活之外我们也需要文学呢?我自己最早有意识地接触文学是在初一的时候,开始仅为文字的绚丽及所呈现的缤纷世界着迷。
但我真正感受到文学的力量是在初二,那时我正经历一段非常艰难的时期,内心焦灼迷茫,找不到生活的乐趣和意义。
一次偶然的机会,逛书店中无意翻到三毛的《撒哈拉沙漠》系列,从此深深着迷,一发不可收拾。
我惊诧于三毛笔下沙漠的残酷与美丽,更多的却是被她字里行间体现出的对生活的热爱与激情所感染,在我看来极其乏味无聊的庸常生活,被她用魔法棒一挥,就变得诗情画意趣味盎然。
很长一段时间内,我都怀揣着一个沙漠梦。
三毛对生活的达观陪我度过了低潮期,重新燃起了我对生命的热情,我明白了原来天地如此广阔,而我内心的一点纠结和痛苦根本不值一提。
后来思想渐趋成熟,不再偏执于沙漠,心想既然三毛在涅槃之后找到属于自己的沙漠,那我是不是也应该找到属于自己的?现在,我或许依然没有找寻到属于我的“沙漠”,但我一直没有停止去寻找,更重要的是,文学已经成为我生命的一部分。
它在我最难过和彷徨的时候,给予我支撑的信念和力量。
兴许有人想回我一句“然并卵”。
的确,从功利意义上看,除了为我们提供无聊时的消遣,文学确实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学医可以治病赚钱,学经济可以炒股赚钱,学航天可以登月,学计算机商机无限……可是,习文学有什么前途呢?人们往往喜欢作如此比较,所以在这个功利至上的社会,文学专业的修习者寥寥可数,爱好阅读文学作品的人也愈来愈少。
其实不然。
老子说: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文学的意义概类于此。
几年前轰动一时的复旦寝室投毒案,主角林森浩因为一点点生活琐事纠纷毒害了室友黄洋。
林森浩的二审代理律师唐坚志说,他明显感觉到林森浩的思维方式在进步,内心当时也表现出悔意,他认为这是“阅读”起了作用,因为林在看守所的日子里,做的最多的一件事是看书,其中包括托尔斯泰的《复活》。
从海德格尔“诗意栖居”看大地艺术
从海德格尔“诗意栖居”看大地艺术作者:张超楠来源:《艺术广角》2020年第04期一、海德格尔以“诗意栖居”之思拯救自然“诗意栖居”是海德格尔后期思想中极为重要的部分,这一思想寄寓了他对生存在技术“阱架”时代下的人们处于“无家可归”状态的忧虑。
“无家可归”在海德格尔看来是指众神隐遁、生态毁灭、人类在精神“荒野”中流浪的状态。
人们沉醉在技术时代“日新月异”的迷梦中无法自拔,忽略了技术本质——通过“摆置”的方式强行促逼解蔽事物,是造成人们处于“无家可归”状态的主要原因。
简言之,人类仅从有用性角度来认识并利用当代技术,自然本真的丰富性因此被人类遗忘。
人与自然之间原本和谐共生、互为明证的关系被打破,自然成为人满足自身欲望、肆意开掘的对象,人非但没有成为受益者,反而也被卷入其中,饱受其害。
人类失去了存在的根基,整个世界变得单薄、苍白、空乏、无力。
海德格尔提出“诗意栖居”的想法,试图通过“诗意栖居”的拯救以实现人类幸福栖居在世界之中的目的,实现人对“主客二分”模式的超越,将“无家可归”的人们带回到从前人神共在的精神家园之中。
海德格尔“诗意栖居”中的“诗意”,指的并不是我们凡俗意义上的“诗”或者“诗歌”中的意味,而是“一切艺术,作为在者真理之到来的那个让发生,本质上都是诗。
”[1]“艺术,作为真理之置入作品,是诗。
”[2]他认为“诗意”是通过艺术的表达方式追求真理,揭示事物的本质。
同时,海德格尔考察了“栖居”一词在古萨克森语、古哥特语、古德语中的原初含义。
他发现“栖居”的核心指向是保护:“安居(栖居),置于和平中,就是说,处于和平中,处于自由中。
自由在其本质上保护一切。
安居的根本特征是这种保护,它遍于安居的整个领域。
当我们沉思到人就在于他的安居,就在于他呆在大地上的安居,安居的领域就已经向我们揭示自身了。
”[3]关于拯救,海德格尔认为“拯救真正的含义,是把某个自由之物置于它的本质中。
拯救大地远非利用大地(自然),把大地盘剥殆尽。
诗意地栖居
诗意地栖居作者:赵雪杰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3年第10期摘要:“诗意地栖居”所倡导的就是要我们以审美的态度来对待生活,追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处于一种相互理解、认同和同情的自由平等、协调发展的诗意生存状态,是人类存在的最高境界,“诗意地栖居”即有对外在环境的要求,又有内在对人类精神的要求,这一理想的实现是要以内在诗意的心境与外在诗意环境和谐发展为基础,然而,就人类自身,人与自然而言,它们的和谐统一都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这就造就了“诗意地栖居”也是一种动态的审美追求。
关键词:心境;环境;和谐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30-0054-02“诗意地栖居”这句话原出自18至19世纪德国诗人荷尔蒙林的诗歌“人充满劳绩,但诗意地栖居于大地之上。
”后来由海德格尔的阐发而广为流传,海德格尔所处的时代是“上帝缺席”、“诸神隐退”的技术时代,一个技术统治一切的时代,在这个贫乏的时代里,人的精神世界日渐颓废,“神性的光辉已经在世界历史中黯然熄灭。
”面对这种情况,海德格尔提出了诗歌与存在的密切关系,他认为“语言是存在之家”以此来唤醒人们“存在之思”,进而来寻找“诗意地栖居”,海德格尔认为:“诗意并不是作为异想天开的无目的的想象,单纯概念与幻想的飞翔去进入非现实的领域。
诗作为澄明的透射,在敞开性中所相互重叠和在形态的间隙中所预先投射下的,正是敞开。
诗意让敞开性发生,并且以这种方式,即现在敞开在存在物中间才使存在物发光和鸣响。
”诗意”是真理投身的一种方式,同时也是人的一种生活方式,“诗意地栖居”所倡导的就是要我们以审美的态度来对待生活,追求人类自身、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协调发展地诗意生存,它是人类的一种理想的生存状态,是我们内在的精神渴望,是人类存在的最高境界,追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处于一种相互理解、认同和同情的自由平等、协调发展的诗意生存状态。
【高考作文】诗意地栖居
【高考作文】诗意地栖居篇一:诗意地栖居太平洋上的一座小岛上,有一个朴实无华的渔村,名叫诗意村。
这里的人们生活简朴,但却拥有一颗浪漫的心。
清晨的阳光照在海面上,金灿灿的光芒映照在渔村上,渔民们拖着渔网踏上彩虹般的渔船,开始了忙碌的一天。
这里的人们通过海洋与大自然交融,取得生机勃勃的收获。
村子的入口处,有一片花园,每年春天,花园里的花朵总是争奇斗艳,让人流连忘返。
村民们喜欢把花园打理得整齐而美观,这样可以让行人们在忙碌之余,欣赏到一片美丽的风景。
当夕阳西下,天空被染上一抹绚丽的红色,渔村的屋顶上点滴烟雨般的烟火,幻化成浪漫的图案,徐徐飞散在天际。
渔村的居民们坐在海边,聆听大海的歌声,感受大自然的温柔,细细品味生活的美好。
这里的人们,年轻人穿着宽松的衣服,在村子的小道上散步;老人们孤独地坐在独木桥上,看着水中的鲤鱼欢快地穿梭,一时之间仿佛追忆起了往事;孩子们则在码头上玩耍,追逐着蝴蝶,追逐着梦想。
渔村的小小的茶楼里,绘画是最大的亮点。
渔村里的画作大都是描绘当地的风景,山青水秀,独具特色。
渔村的青年画家们大都对艺术有着独具慧眼和独特的见解,他们用画笔勾勒出诗意的风景,让人仿佛走进画中一样。
茶楼里的音乐也是渔村的另一大特色,无论是古典还是民歌,都深深地吸引着人们驻足聆听。
这个小岛的宁静与美丽令人陶醉,而诗意村的人们也正是通过这个与世隔绝的角落,以自然为媒介,追求心中的诗意。
他们追求简单,安静,宁静的生活,享受大自然带来的美好。
在这个现代化发达,喧嚣不息的社会中,我们是否也可以找到自己的诗意地栖居呢?也许,我们可以在大自然中寻找宁静和自由,到山水之间去修身养性,感受生活的美好。
无论是书香瀰漫的书房,还是花香四溢的花园,亦或是惬意地舒展在沙滩上发呆,都可以成为寻找诗意的栖居。
诗意地栖居,并不是一种奢望,而是一种心态,一种追求。
无论你身在何处,无论你处身何种环境,只要你有一颗浪漫的心,一种向往诗意的生活态度,你就可以找到自己的诗意地栖居。
在诗词鉴赏中诗意地栖居
在诗词鉴赏中诗意地栖居诗词鉴赏是一门审美独特的艺术形式,它以语言为媒介,通过对诗词的欣赏、解读与品味,使人们得以感受到诗词中蕴含的深沉情思和情感内涵。
在诗词的世界里,有许多具有诗意的景物和意象,它们就像一座座精神的栖居,让人们沉浸忘却尘世纷扰,感受到心灵的宁静与升华。
诗意的栖居可以是指具有美感的自然景物。
中国自古就有以山水为志的传统,山水即所谓“游人可依其中”,它传递出的意境和情感,让人心旷神怡。
例如杜甫的《登高》中写道:“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这里的“流水落花春去也”把湖水和细雨融合在一起,给人以凄美之感。
而“天上人间”又把人的心灵与天地相通,给人以无限憧憬之感。
这样的自然景观,在诗人笔下成为了一处能够追寻心灵的栖居。
诗意的栖居也可以是指人文的栖居。
中国古代文人常以书房为自己精神的栖息之地。
书房里的摆设与陈设都反映出诗人的情怀和境界。
例如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写道:“离京万里兮归来,才子佳人百探求。
所见长安无限花,恨不随车白日游。
”这里的“茅屋”象征着诗人身世的潦倒,但在茅屋里,诗人仍能写诗弥补精神上的空虚。
他幻想着“白日游”,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追求。
这样的人文背景,令人感受到诗人内心执着追求的力量。
诗意的栖居还可以是指情感的栖居。
诗词的创作源于诗人内心的情感体验,它是一种感悟生活、解脱心灵的方式。
例如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中写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这里的“离离原上草”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离愁别绪,而“一岁一枯荣”则把季节变迁与人生起伏融合在一起。
这样的情感诉求,使人们在诗词的世界里找到情感的安放与发泄,体验到情感的独特魅力。
通过这些探索与鉴赏,我深刻领悟到在诗词鉴赏中,诗意的栖居是引发诗歌情感的源泉,是追求心灵宁静与升华的精神归宿。
它可以是自然景物中的一方净土,可以是人文背景中的精神家园,也可以是人情世态中的慰藉与发泄。
在诗意的栖居中,我感受到了一种追求美与真理的独特感悟,使我更加热爱并深入掌握诗词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
【高考作文】诗意地栖居
【高考作文】诗意地栖居在我心中,栖居不只是一个简单的居住场所。
它更像是一个诗意的存在,一种精神的状态,一种独具卓越灵魂的标志。
栖居,是我的人生之所在,在这里,我培养了自己的精神世界,满怀梦想,追求人生意义。
我的栖居是一所小城的一座公寓。
这里是我最初的栖居,也是我的几年时光,我与家人共同度过的地方。
这座公寓坐落于安静祥和的小区,每天早上我拉开窗帘,眼前是一片朦胧的阳光和婆娑的树林,清新的空气扑鼻而来,让人心情愉悦。
每当夜幕降临,我走出家门,感受这座城市的呼吸,品味这座城市的浪漫和诗意。
这是我独特的感受,也是我栖居的美丽之处。
我的栖居充满着温馨和爱。
每当回到家中,我能感受到家人的关爱与温暖。
家里到处排列着各种鲜花,橘子树的清香扑鼻,浓浓的亲情在空气中传递。
这种家的温馨让我感到一种归属感,也是我栖居的美好之处。
我的栖居是一片热爱学习的海洋。
当我回到家里,我打开书包,展开课本,沉醉在知识世界里。
学习让我变得更加聪明和自信,也让我对生活充满了热情和兴趣。
学习的种种可能性和未来的无限美好,让我愿意放弃短暂的欢乐,去追求更加壮丽和高峰的境界。
这种对学习的热爱,也是我栖居的特殊之处。
我的栖居是一个培养自己的空间。
在这里,我自由自在地思考、阅读、发表自己的观点,也在这里,我学会了尊重他人,诚实守信、自尊自爱。
这种自我实现的机会,也是我栖居的独具品质。
我的栖居不只是一个浅层的存在,它的意义更为深远,它融入了我的灵魂和精神。
它让我在生活的苦难中坚定信念,让我从失败中汲取力量。
我栖居的每一份温暖和诗意,都成为我奋斗的动力,成为我成长的基石。
最后,我想说,栖居不只是一个集体和个人的身份,在很大程度上,它是一个精神的地标,是一个卓越灵魂和人生价值的标志。
因此,我会一直珍惜我的栖居,爱护我的栖居,创造更多属于我的栖居,鼓舞我勇气和自信,实现自我价值。
诗意地栖居
诗意地栖居(一)较常幻想自己能如陶渊明,隐居南山,东篱采菊。
清晨,曦光微明,荷锄而出,或种豆南山下,或躬耕于西畴,亦或执杖而耘耔。
晨露未烯,沾湿衣襟,却也欣然自得。
太阳当空,阳光直射在冰凉上,有时会汗流浃背,就坐在山边休憩,看树木欣欣向荣,清泉涓涓始流,山气佳鸟迷蒙。
夕阳西斜,边矫首遐观,望见白云从山峰间悠悠地冒出。
阳光黯淡,山鸟倦飞,边荷锄而归。
回家的途中,有时也会登上东皋,放声长啸;有时也会触景生情,便赋诗几句。
夜幕降临,便在皎洁向日葵之下,引壶觞以自酌,直到月在眼中朦胧。
好一副恬淡的农居图。
(二)常虚幻自己能如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长啸。
一场新雨刚刚洗刷过寂静的山林,秋天傍晚的天气极其清爽。
浣洗完衣服后后回家的少女脚步轻盈,却也引起了竹林的一阵喧嚣。
满载而归的渔船短蕊触动着双龙,水波徐徐,荡漾散开。
明月在松间朗照,在林间投下班驳的亮影。
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篁里,抚琴而弹,时而长啸,开怀心情。
月光照射在琴弦上才,投下丝丝缕缕的贾楚航。
拨动琴弦,月光也跟着颤动,如平静的湖面上荡起层层涟漪。
琴声悠然,使鸟儿惊觉,时时的啼叫声跳出了山涧的寂静,不时传来阵阵回声。
好一副淡雅的山林图。
(三)常隐喻自己能如凡?高做一个麦田的守望者。
太阳炙热,清脆仿佛能听到它呼呼燃烧的声音,似乎能将这金黄饱满的麦穗蒸数。
清风飘过,麦田中荡起层层波纹,传来麦子成熟优雅的气香。
用自己燃烧的、沸腾的热情描绘出麦田的金灿,一点一点,一片一片,尽情地涂上才自己的热忱。
乌鸦凄苦地叫嚣,发出嘶哑的声音。
暮色折射金黄的阳光,亮丽峥嵘,刺痛双眼。
回望自己的《群鸦乱飞的麦田》,笑了,笑得是那样灿烂,如一个孩童。
远望苍穹,湛蓝如洗,与滚滚麦浪相接,那一抹湛蓝与一抹金黄混合,变成一抹靛绿。
从此,那一抹靛绿,便难解成为再也挥之不去的牵挂。
好一副甜蜜的乡村画。
(四)现实生活中,长大后,我或许会的确是一个徒步旅行者。
我要到沙漠中去,就广袤如三毛栖居在富饶的撒哈拉沙漠中,看戈壁黄沙金灿灿,望“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景,那种雄浑浩然之气游荡于胸中。
在诗词鉴赏中诗意地栖居
在诗词鉴赏中诗意地栖居诗歌艺术是中国古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之一。
在诗词鉴赏中,我们可以读到各种不同主题、不同体裁的诗歌,它们既叙事抒情,又寄情表意,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人文价值。
许多著名诗人和作品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雅俗共赏,留存千古。
本文将从“诗意地栖居”这个角度,来谈谈在诗词鉴赏中如何享受诗歌带给我们的美妙体验。
所谓“诗意地栖居”,就是指在读诗时,诗歌给人带来的感觉就像一个人在乡间小屋中舒适地栖居一般,给人以安适、舒服的感觉。
这种感觉可以从诗歌中得到体现,也可以通过我们自身的感受来领悟。
首先,诗意地栖居是一种关于精神的享受。
在细读诗歌时,我们与作者进行了一次精神上的心灵对话,诗歌中的情感和内涵渐渐地跃然纸上,流露出一股悠然自得的氛围。
比如,“李舜臣升太白山记”中的“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描述,既有崇山峻岭之险,又有天地无垠之广,提醒我们要敬畏自然与社会的广博与复杂。
在感性理解中,我们自身也会感受到美妙的精神享受。
其次,诗意地栖居是一种人文与自然的融合。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观念被无数诗人体味与描绘,这一点在《涉江采芙蓉》中的“楼高多秋思,潇湘何泛泛,肠断白苹洲”的描述中可见一斑。
这首诗把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相结合,展现出作者的豁达天真和自然心态。
在读到这首诗时,我们也可以被自然和人文的和谐所感染,体验到自然与人类之间的深刻融合,从而疏解内心的烦恼。
最后,诗意地栖居是一种审美的体验。
每一首诗歌都有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和审美特点,也因此给阅读者带来了不一样的感受。
在《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的“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的意境中,我们感受到了诗人对离别的悲凉和对岁月的感慨,也可以欣赏到诗歌带给我们的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审美魅力。
总之,诗意地栖居是我们在诗词鉴赏中所能获得的一种美妙体验。
通过细读经典诗歌,我们可以体验到与作者心灵交流的感动,领略到人文与自然的和谐融合,还可以享受到审美上的独特感受。
科技之害与“诗意地栖居”
科技之害与“诗意地栖居”科技的发展给人类带来了许多便利和进步,科技也带来了一些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尤其是对人们的生活和环境造成的影响。
在社会现代化的进程中,人们渐渐迷失了自然与诗意地栖居的美好,而沉迷于科技所带来的种种消遣和便利。
本文将探讨科技之害与“诗意地栖居”的关系,以及如何重拾对自然与诗意地栖居的向往。
科技之害:科技的快速发展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同时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一些隐患和负面影响。
科技依赖会导致人们产生依赖感,如果技术产品一旦出现问题或者无法使用,就会让人们感到焦虑和不安。
科技的发展也给环境带来了不可忽视的破坏。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越来越频繁,导致了自然环境的破坏和资源的枯竭。
科技产品的过度使用也会对人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比如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容易导致眼睛疲劳和颈椎问题等。
科技的发展也使得人们沉迷于繁杂纷繁的虚拟世界,忽略了自然与诗意地栖居的美好。
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沉浸在手机游戏、社交网络和电子产品中,而忽视了身边的自然风景和诗意的生活状态。
这使得人们的生活变得疏离和单调,丧失了对自然与诗意的向往和寻求。
“诗意地栖居”:“诗意地栖居”是一种追求自然与诗意的生活方式,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和内心的宁静与安逸。
在这种生活状态下,人们会更加注重自然风光的欣赏和感悟,更加注重内心的宁静与平和。
通过对自然的感悟与领悟,人们能够获得内心的平静与清澈,拥有更加健康、积极和开放的心态。
在“诗意地栖居”的生活中,人们会更加注重身心健康,更加注意自然与生活的和谐相处。
他们会去欣赏大自然的景色,感受大自然的美妙之处,使自己的心灵得到滋养和治愈。
与此人们也会更加注重生活的质感与诗意,努力营造一个身心愉悦的生活环境。
这种生活方式能够让人们更加接近自然,体验自然的美丽与力量,让心灵在宁静与安逸中获得滋养,获得一种更加高尚和美好的生活状态。
现代科技不仅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也为人们重新发现自然与诗意地栖居的美好提供了一些新的可能性。
诗意地栖居
诗歌理论·中旬刊诗和语言一样的古老,从文明开始的一刻起,诗歌就已经在人类的脑海里孕育而出。
一代代伟大的诗人、一首首经典的诗歌流传至今,我们有时浅唱低吟,有时又引颈高歌;唯一不变的是,命运的无常和生命的过往,都将在诗歌之中安静下来,寻找自己的位置和归宿。
“如果人生纯属辛劳,人就会仰天而问:难道我所求太多以至无法生存?”是的,当荷尔德林写下这句疑问的时候,他大概不会想到:百余年后的今天竟然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诗性与存在的话题。
然而,在《人,诗意地栖居》一诗的结尾,这位19世纪浪漫派诗人却又写道:“大地之上可有尺规?绝无。
”这一否定性的回答,将如何诗意栖居的人生难题彻底地抛给了生活在当代的诗人们。
正如熊魁在《当时光把生命快递给我》中所揭示的那样:“人都是这样被不断封口,投递,打开/再封口,再投递,再打开……”的重复过程,对于大部分人来言,如此的困惑每天都在发生,并将永无止境地在有限的生命中循环下去。
时光也是一样,它是客观的存在,“是一枚硬币的两面”。
唯独诗性不同,诗意地栖居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它虽然说不清、道不明,却能够“最终剪开缉口/从信封里抽出万千嫩芽,抽出了春天”,从而使混沌未开的人变成了背负原罪的诗人,像失乐园的亚当和夏娃重新回到了大地之上,因为“那里是我永远的故乡”。
至此,诗意地栖居被赋予了创世纪的神话意蕴,空灵又不失厚重。
在《说诗》里,“一碟西风支起一个心上秋”,诗人风荷以其女性特有的温润笔触描绘了她与诗歌的“感情纠葛”。
相比与诗歌浩瀚而悠久的历史,作为个体存在的诗人无疑是渺小的,微不足道的,即使抒发感情“也是小儿女情状的”。
但她敢于把生活交付于诗歌,把独特的生命体验融入诗歌的大海之中,使得小小的“浪花”也能够拥有大境界,“三两叠词就能支起一张破碎的地图”,“就像眉睫悬挂了瀑布”。
诗歌给予我们的馈赠,恰似“留白中画龙点睛”的妙笔生花,可以肆无忌惮地欢喜和忧伤,也可以“放倒利刃”,放倒月光;甚至连日常生活的琐事都能在诗性的空间里随意变幻出波浪的形状,比如“爱或牙疼”就超越了世俗的症状。
诗意地栖居材料理解作文
诗意地栖居材料理解作文嗯...说起这个诗意地栖居啊,哇,这可真是个挺有嚼头的话题呢!我在写作这行摸爬滚打了20多年啦,可每次碰到这种话题,还是会像个毛头小子一样,既兴奋又有点小紧张。
我记得我刚开始写作文的时候,那叫一个头疼啊!就像让我去爬一座没有路的山似的。
当时我对啥“诗意地栖居”这种概念,简直是两眼一抹黑,我就想啊,这到底是啥玩意儿呢?是住在满是花花草草的房子里吗?还是每天吟诗作对就叫诗意地栖居啦?我那时候可真傻,现在想起来都忍不住想笑自己。
咱先说说这“诗意地栖居”的材料吧。
这材料啊,就像是做菜的食材一样重要。
我有个朋友叫老李,他以前也写过关于这个的文章。
他跟我说啊,他找材料的时候就像个侦探似的,到处去翻书,在网上搜,还跑去问那些老学究。
他说有一次啊,他为了找一个古代诗人关于田园生活的描述,在图书馆里泡了整整三天呢!那图书馆里的味道啊,混合着旧书的霉味和油墨香,现在想起来都特别清晰。
我就不一样啦,我找材料比较随性,可能今天在路上看到一朵盛开的花,突然就灵感乍现,觉得这可以作为“诗意地栖居”的一个小例子,然后就开始围绕这个找相关的东西。
这行业里啊,有个传说,说是有个大作家写关于生活美好的文章,结果写着写着把自己写哭了,为啥呢?因为他发现他笔下的美好和他现实生活中的压力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我当时听到这个传说的时候,就想啊,这是不是有点太夸张了?可是后来自己写着写着,也会有那种感觉呢。
有时候我们写“诗意地栖居”,其实是在向往一种我们可能还没有完全达到的生活状态。
就像我,在这个城市里忙忙碌碌了这么多年,虽然一直在写关于美好的东西,但真正诗意地栖居的时刻好像并不多。
说到材料理解,我记得好像是这样,不过也可能记错喽。
有时候我们拿到的材料看起来很简单,但实际上藏着很多深层次的含义。
就像一个外表普通的盒子,打开里面全是宝藏。
比如说那些描写乡村生活的材料,表面上看就是些鸡啊、鸭啊、田野啊之类的,但如果深入理解,就会发现这背后是一种对简单、自然生活的向往,是一种远离喧嚣的宁静。
举例说明科技发展的负面影响
科学技术对人类的消极影响科学技术会积极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但它也有另一面,会给社会带来潜在的不良影响。
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首先,科技异化的问题。
科技成果应用不当,会异化为一种破坏人类生活,违背人的本意,制约人压迫人的“异己”力量。
目前人类掌握的核武器可以毁灭地球几十次,“克隆人”会不会成为一支可怕的异己力量也很难断言。
其次,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科技在综合国力竞争中地位突显,知识经济初露端倪,掌握科学技术者会不会逐步集中,形成其自身特定的利益范畴,上升为一个阶级?若果如其然,那么社会又一次趋向于阶级的简单化——技术阶级与非技术阶级,那么就会出现一系列问题。
第三,科技的进步带动全球性问题的出现。
因特网的建立,电子计算机的普及使网络安全、高技术犯罪成为不可不防的问题。
经济发展造成的生态环境的破坏已然严峻。
宇航技术的发展,移民月球并非遥不可及,人们对月球甚至太空的开发是否会造成许多太空生态灾难亦未可知。
生物工程技术也向人的传统形象、传统价值和社会伦理观念提出了重大挑战,提出了急待解决的社会伦理问题。
如基因工程会不会对人类带来危险,遗传重组的生物杂种会不会引起生物公害、破坏生态平衡;人工授精、胚胎移植、体外孕育也提出了夫妇双方生育权问题、血缘关系问题、父母亲的确定问题、“代理母亲”的社会合理性问题、对待胚胎的道德问题、无性繁殖是否可以应用于人的问题等。
信息商品化也有负面影响。
第一,它可以削弱社会的凝聚力。
由于信息商品化促进了社会的分工专业化,因此它使得社会成员越来越成为一个一个的“经济人”,变成只顾自己利益,不顾他人和社会利益的自私自利者,从而大大削弱了社会的凝聚力。
信息的多样化或分散化导致了不同社会成员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的多样化,也不利于社会内部的整合和团结。
第二,使社会的许多犯罪和腐败现象更加隐蔽。
当信息成为商品,成为社会财富后,有人就可能利用自身的有利地位或采用非法手段非常容易地攫取他人或社会信息,并用来进行交换,而把所得占为己有。
“诗意地栖居”——人生审美化的至境
"Poetical Dwelling"——The extreme boundary to
life aesthetics
作者: 韦拴喜
作者机构: 辽宁大学,辽宁沈阳110036
出版物刊名: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页码: 63-68页
主题词: 诗意地栖居 工具理性 审美 和谐 至美至境
摘要:在现代工业社会,工具理性膨胀,人文价值丧失,道德意识危机,人日益沦为“物化”的存在,人类社会的一切正遭受空前污染,人和这个世界变得毫无诗意可言!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人类迫切需要精神上的终极关怀和灵魂救赎,极度渴望重返精神家园,找到安身立命之所。
海德格尔将荷尔德林的诗句予以深刻的哲学诠释,为苦苦寻求终极觉悟但又陷入前所未有
的困惑与危机之中的现代人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
本文拟从“诗意地栖居”的本质内涵人手,探寻导致现代人精神危机的内在根源,旨在剖析“诗意地栖居”这一哲学命题对于医治现
代人精神疾病及构建和谐社会的积极意义。
少思寡欲 返朴归真——诗意地栖居
少思寡欲返朴归真——诗意地栖居*导读:少思寡欲返朴归真诗意地栖居陈霞现代科技如此发达,给人类提供了极大的方便;经济的发展带来了物质……*少思寡欲返朴归真诗意地栖居*陈霞现代科技如此发达,给人类提供了极大的方便;经济的发展带来了物质财富极大的丰富;各种文化的交流带来生活方式的多样化。
但随之而来的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酸雨、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食品污染、太空垃圾、生物资源衰退、土地沙漠化、洪旱灾害、农药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有害物质富集等已经危及包括人在内的所有生物的生命。
我们还品尝了人口爆炸、贫富分化、人际冷漠、亲情疏远、战争威胁等社会问题的痛苦。
拯救地球、拯救人类已经刻不容缓、迫在眉睫。
限制和治理污染源、预防生态破坏、对环境进行整体规划和协调;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实施人与生物圈计划等技术性手段在恢复人与自然的和谐方面功不可没,非常必须。
但如果人们看待自然的观念不变,生活方式不变,即使依靠技术的手段解决了暂时的问题,环境问题迟早还会出现。
即使我们能移居到其他星球,我们不改变自己,也只能把其他星球变成第二个被污染的地球。
所以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更为根本。
道教的理想生活方式是返朴归真,回归自然。
"返朴归真"的生活要求尽量地减少对自然的干预,把人们从物质的追求中解救出来,更多地享受与自然和谐的、精神质量更高的生活。
道教常把自然看作人类的老师、美的对象和源泉、人类的故乡、象征自由的所在,历史上多有逃避"文明"而复归自然,在自然环境中获得精神自由的高人、隐士。
"大自然最有智慧"是生态学的第三条定律。
1道教从观赏自然、与自然默处中得到极大的陶冶。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都是对自然之美的由衷赞叹。
李刚先生认为道教哲学"显示出一种超越宇宙人生,富于浪漫主义的想象力,一种放达豁脱、雄视高远的艺术哲学的气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技之害与“诗意地栖居”作者:黄健来源:《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05期摘要:海德格尔“诗意地栖居”的美学思想以对神性的探索为凝聚点,其存在论所蕴含的神性是此在的“人”生存的法则依据。
但是,现代科学和技术对神性的驱逐,以及人对自身定位的模糊和对神性的遗忘,合力使神性隐而不彰。
因此,他欲重构“天地人神”四方一体世界体系,以其所蕴生的“命运”神性,召唤一种更高意义上衡量“人与他者”关系的神性尺度。
“诗意地栖居”便是他解救“人”的危难处境所寻求的道路,这样的道路是通过艺术(本质是诗歌)来聆听命运的神性之声而实现的。
但海德格尔思想中的乌托邦色彩与宗教神秘性合力造成的局限性,使他只是给出了一个预言性、模糊性的命运神性召唤。
关键词:海德格尔; 天地人神; 神性; 存在; 艺术中圖分类号: B516.54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672;0539(2019)05;0054;07一、引言马丁·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1889—1976)是德国著名的哲学家,20世纪存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
谈到海德格尔,世人往往对那句著名的“诗意地栖居”耳熟能详,而且基本停留在浅显的“人”的角度加以理解和探微。
不可否认,“诗意地栖居”一语是海德格尔思想的高度结晶,也是一个走进海德格尔思想的重要路标;但普泛层面的视阈并不能完全呈现它的真正意味,原因在于困厄于科技之难的现代人缺乏对神性意味的体悟和领会,“当现代人把自身的地位拔得很高之后,人便脱离其真正的本质世界,它不会仰望天空之辽阔,也不会静思大地之神秘,更谈不上对神秘的保存和神性的爱护了”[1]243。
“神性”在海德格尔那里,主要渗透于他后期的美学思想中,但也或显或隐地呈现于其前期的思想。
海德格尔的“神”“神性”的概念与欧洲传统基督教或其他宗教的神的观念都迥然相异,他的“神性”大致相当于早期希腊人所理解的自然神灵与人的关系,也就是主客对立之前的自然和人浑然不分的状态[2]198。
归根结底,它在本质上表现为一种自由关联的状态、命运性的处境,具体表现为:在“天地人神”四方一体的体系世界中,“命运”之声的流淌所带来的召唤——以神性为尺度,于“诗意”中生存。
海德格尔“诗意地栖居”的美学思想以对神性的探索为凝聚点,其存在论所蕴含的神性是此在的“人”生存的法则依据,而作为特殊存在者的现代人,在海德格尔看来是严重缺失神性的贫乏者,他们受到来自现代科学和技术的迫害而迷失自己。
因此,他想构建一个全新的世界体系,即以“天地人神”四方一体所蕴生的“命运”神性,召唤一种更高意义上衡量“人与他者”关系的尺度,“诗意地栖居”便是他解救“人”的危难处境所寻求的道路,这样的道路是通过艺术(本质是诗歌)来聆听命运的神性之声而实现的。
但海德格尔只是给出了一个预言性、模糊性的命运神性召唤,而并未具体言说“命运”的真正实质内涵,也没有针对“思”与神性的关系进行深入阐明。
尽管海德格尔“诗意地栖居”的归家仍然充满宗教神秘性和未知的模糊性,但这不妨碍他思想的独创性和启示价值。
本文试图解读海德格尔的这一思路,通过分析神性的始基(即存在)如何构建“大地与世界的斗争”而向“人”启迪神性、“人”因缺失神性又面临着怎样的困境、当“人”在仰望天空和神明时那个四方一体对他意味着什么,旨在剖析海德格尔以“诗意地栖居”解救此在和召唤神性的乌托邦色彩,以及透过这些纷扰的美学思想窥视其背后对于神性的美好寄托。
二、神性的始基——海德格尔存在论读懂“存在”是理解海德格尔哲学“神性”范畴的第一步,也是一切思考的源头。
海德格尔认为,神性与存在息息相关,也与人的此在息息相关,但传统形而上学所认为的“存在”一直以来都只是存在者而非真正的存在,它们在本质上是对神性的压迫而使万物的存在(包括人的此在)未能“诗意地栖居”。
因而,海德格尔重新思考存在本身,意图从存在本身出发寻找神性的始基,从而在根源上探寻万物包括人在神性未被驱逐之前是一种怎样的状态。
海德格尔的哲学很大一部分旨归是为了解决关于“人”的问题,他认为人是特殊的存在者,只有人才能对存在进行追问,并领会存在,并将这一层次的存在称为此在(das Dasein),“此在是存在通过人展开的场所和情景”[3]56;但同时又是它将存在者从隐蔽状态显现为无蔽状态、带入“世界”中来,“此在在它的存在中总以某种方式、某种明确性对自身有所领会……对存在的领会本身就是此在的存在的规定”[4]14。
因此,探讨“人”的此在生存问题就不得不追溯本源,即思考“存在”。
海德格尔的存在论主要有两个来源,其一源于颠覆巴门尼德开始的西方形而上学意义上的存在论,其二则源于对尼采存在论的借鉴。
在形而上学传统体系,“存在”指一种具有永恒同一性、永恒不变性、从来如此的合理秩序等状态,也指能够赋予这种状态的“终极存在者”,如柏拉图的“理式”、黑格尔的“绝对精神”、基督教的“上帝”等。
这样西方哲学形而上学传统最早可以追溯到巴门尼德的存在论思想,他意识到,“我们对世界的全部真实的认识是通过我们关于世界的种种具体判断来实现的,而在这些具体判断中,系词‘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就是,它不仅具体地将主词和谓词联系在一起,构成一个具体的关于某个对象的判断,而且更重要的是,它还通过它的断定功能来表明这个判断是关于某个对象的真实判断,即表明这个判断是真的。
”[5]60巴门尼德抓住了一个关键的系词“是”,通过判断式的认识来界定事物的本质,这是本体论的范畴,也是存在论的范畴。
因为“本体”(ontology)的“on”在古希腊语中就有“存在”的内涵,表示真实存在;同时它也是古希腊语“是”的分词形式,拥有判断的功能,这就关乎真理的判断。
因而存在论就作为关于事物形而上学意义上的本体判断或本质判断而现于世人视野,并通过柏拉图进一步凝练和放大而深远地影响了西方哲学此后两千多年的基本走向。
究其根本,作为传统形而上学意义上的存在论,尝试将存在界定为不变的形式法则,意图建立一个永恒的核心为“本质”,来解释充斥于心灵世界或现实世界的“现象”的形成,并因此肯定“本质”而否定“现象”,这就是本质和现象这一对西方传统形而上学二元对立基本概念形成的最直接原因。
但海德格尔并不认同这样的“存在论”,某种意义来说,他根本否定本质和现象的对立乃至它们的出现。
这一思想受启发于尼采对“上帝”为首的西方形而上学思想的彻底颠倒和对立。
在尼采看来,“任一事物的存在都是无限多样之关系与特征的综合,而任何概念都不可能穷尽这些关系与特征,因此,以有限的关系和特征甚至一种关系和特征来规定事物的本质所获得的概念并不能再现事物的存在[6]53。
”尼采认为,形而上学所宣称的一切“存在”,包括“上帝”、统一、永恒、秩序、逻各斯、理式、主体、绝对精神等,都是人为臆造的结果。
因此他将存在论建立在“非人造”的基础上,即那些一再被传统形而上学所轻视、否定的东西,即“权力意志”为核心的生命—生存形态。
受此启发,海德格尔坚称柏拉图以来的西方思想是形而上学、只思“存在者”而不思“存在”,他们说所建立的理式、上帝、逻各斯、绝对精神等“存在”依然只是存在者,并不能解释或代表真正的存在,根源在于它们预定了一个先于一切存在者而存在的超级存在者,但实际上这种预设仍然是人为的结果。
与此完全不同,海德格尔认为存在和存在者的关系不是“本质与现象”的关系,“存在”是指存在者的“无蔽状态”而非某个超级存在者,它是在“成已发生”(Ereignis)的命运性关系中生成的。
海德格尔认为,“作为无蔽状态(Unverborgenheit)的存在绝不是静止不动的状态,无蔽状态内含遮蔽状态(Verborgenheit),或者说,无蔽状态中充满了去蔽与隐蔽的斗争和去蔽与反去蔽的斗争”,他将去蔽与隐蔽的斗争解说为世界与大地的斗争,即被纳入世界的去蔽与被收回大地的隐蔽的斗争 [6]100,是它们决定着物(包括人)的存在方式。
神性伴随着这样的斗争此起彼伏,深深影响着此在如何去把握存在。
至于世界与大地之间的斗争,海德格尔认为“世界”赋予万物以意义,使之作为有意义的存在者而显现。
因而在特定的世界中意义便是光,它“照亮”着存在者,世界便是有光存在的澄明之域。
“行动着的世界以‘组织’‘给以’‘意义化’的方式‘去蔽’,使某物作为有什么用的东西显现出来”,在日常世界中我们的视野只能看到那些被照亮的有用性,至于无用性却因没有被显现而受到忽视。
进而他认为“大地”是“万物神秘地涌出又神秘地回归之处”,“从大地中涌现的存在者是无意义的,是世界将存在者纳入意义之域,使其作为有意义的事物而显现,但世界对存在者的意义化并不能穷尽存在者存在的秘密,归属于大地的存在者在根本上是拒绝对它的意义化的。
”[6]102海德格尔常用“农鞋”作类比,那双农鞋原本当它能穿的时候我们会留意到它,但当它破烂被闲置时我们会慢慢忘记它,不再关注它,这是因为我们对农鞋的存在定义局限于有用性,表面上看是我们赋予了它存在的意义,但实质上人们并没有完整地把握它、理解它,并没有看到它真正的“存在”。
“世界”使农鞋作为有意义的存在者而自“大地”显现出来,这是去蔽的过程;但“大地”却接纳被耗盡有用性而变得无意义的农鞋,使之回归、脱离世界,这是“隐蔽”的过程。
而这整个的过程就凸显了“存在”和命运。
而作为特殊的存在者的“人”的存在,在一种类似“有用性”的世界规则里被定制了,他的处境和结局并没有与农鞋有何区别。
海德格尔正是站在这个高度上充分反思“此在”的处境,当“有用性”被世界充分照亮,那存在于暗处的更本源的神性意味便被隐藏了,此时倾向于依靠无止境的“去蔽”并不能将“隐蔽”起来的神性释放出来,这样的此在状态必定导致人类的沦陷和迷茫,因为此时的人只是作为物品而存在。
三、科技之害对神性的驱逐作为特殊的存在着的“人”,他面临怎样的困境?为了阐明此在在现代世界中的处境,海德格尔继续沉思世界与大地的斗争,此时世界和大地的关系是敌对的,神性因受驱逐而隐退了。
从西方历史语境看,当尼采宣布“上帝死了”之后,一种普遍的怀疑主义作为形而上学的对立面就已经四处蔓延,在经历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人们的乐观主义和理性传统大受打击。
而代表形而上学、理性的科学和技术自然不免也受到海德格尔质疑。
他指出:“现代科学和极权国家都是技术之本质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技术的随从……归根到底,这就是要把生命的本质本身交付给技术制造去处理……而在技术观念的统治展开来的时候,个体的个人看法和意见的领域早就被弃之不顾了。
”“人本身及其事物都面临一种日益增长的危险,就是变成单纯的材料以及变成对象化的功能。
”[7]262,265但这一切在海德格尔看来不过是因为神性被自觉不自觉的遗忘了,缘于科学和技术的覆盖,使之隐蔽于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