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版美国心肺复苏指南及十大更新

合集下载

2015 心肺复苏指南

2015 心肺复苏指南

基于芬兰坦佩雷医学院开展的170例CPR损伤性分析报告 综合损伤率 28% 27% 49%
按压深度范围 5cm 5-6cm >6cm
推荐标准:(最高级别:Class I,LOE C-LD)
在徒手CPR中,按压深度不超过6cm
如不使用CPR监护及反馈装置,可能难于判断按压深度,并很难确认按压 深度上限
更新5:按压后离开胸壁

每次按压后,双手离开胸壁,以使胸廓充分回 弹
胸廓回弹
基于3项研究胸廓回弹不足与灌注压降低有关 按压间隙依靠在患者胸部→妨碍胸廓充分回弹→胸腔 内↑→静脉回流、灌注压、心肌血流↓→复苏存活率↓ 推荐标准:(级别很高:Class IIa,LOE C-LD)

在被按压间隙不依靠在患者胸上,让胸廓充分回弹

仍坚持C-A-B顺序
2105 AHA成人CPR指南

7大主要更新
更新1:强调快速反应,团队协作
施救者应同时进行几个步骤 由多名施救者形成综合小组 合力完成多个步骤和评估 包括: 急救反应系统、胸外按压、通气或取球囊面罩/ 人工呼吸、取除颤器等

覆盖院外院内的应急反应体系
呼吁成立院内的应急反应体系 院外急救有赖于城市急救中心的体系 院内反应时间标准: 有心电监护:(室颤发作——电击)<3分钟 无心电监护:(室颤发作——电击)<5分钟 在除颤的准备过程中均应同时开始 CPR!
更新4:别再使劲按了!
2010年: 频率》100次/分,深度》5cm 2015年: 频率100-120次/分,5cm《深度》6cm
提高复苏质量的同时减轻损伤
按压频率:100-120次/分钟

基于美国复苏联盟分析10371例心肺复苏数据, 发现: 按压频率范围 100-119次/分钟 120-139次/分钟 按压深度不足率 35% 50%

2015年心肺复苏指南

2015年心肺复苏指南

2.体征评估从“3步”变成“2步”
相对于2010年的指南“在评估患者意识之后
再分别评估患者呼吸、脉搏”这样的按部就 班,2015年指南倾向于评估患者意识后同时 评估呼吸和脉搏,之后再启动应急反应系统 (ERS)或求助,这样,有效、同时地评估 可减少启动ERS的延迟,以缩短开始首次按 压的时间;
院内心脏骤停
院内心脏骤停
院内急救应以团队形式实施心肺复苏:早期
预警系统、快速反应小组(RRT)和紧急医 疗团队系统(MET)
4. 先电击 or 先按压
2010 年的指南中,在 AED 就绪时,应先进
行 1.5 - 3 分钟的 CPR, 然后再除颤。最新版 则提出:当施救者可以立即取得 AED 时,对 于成人心脏骤停患者,应尽快使用除颤器; 若不能立刻取得 AED,应该在他人前往获取 以及转变 AED 的时候开始心肺复苏,在设备 提供后尽快尝试进行除颤。
瘾君子的福音
瘾君子的福音
C-A-B 顺序仍需坚持
对于施救顺序,最新的指
南重申应遵循 10 年版指南 内容,即单一施救者的施救 顺序:应先开始胸外按压再 进行人工呼吸(C - A – B) 减少首次按压的延时;30 次胸外按压后做 2 次人工 呼吸。
谢谢
3. 生存链「一分为二」
AHA 成人生存链分为两链:一链为院内急救
体系,另一链为院外急救体系。这样可以确 认患者获得救治的不同途径。
院外心脏骤停
院外心脏骤停
虽然没有证据表明启动社会媒体可以提高院
外心脏骤停的存活率,但是充分利用社会媒 体呼叫施救者在现代信息时代中是个非常合 理的变化。 手机等现代化电子设备能够在院外急救中发 挥重要作用 。
AED&CPR

2015年美国心脏学会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更新

2015年美国心脏学会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更新

以团队形式实施心肺复苏:早期预警系统、 快速反应小组和紧急医疗团队系统。
• 2015(更新): 对于成年患者,快速反应小组 (RRT) 或紧急医疗团队 (MET) 系统能够有效减少心脏骤停的发生,尤其在普通病房效果明显。如果机构中 有患有高危疾病的儿童在普通住院病房接受治疗护理,可以考虑建立儿童快 速反应小组 / 紧急医疗团队系统。成人与儿童均可考虑使用早期预警系统。 2010(旧): 尽管证据存在矛盾,专家共识建议系统性识别有心脏骤停风险 的患者,为这类患者建立有条理的反应系统,并评估患者预后以持续加强质 量改进。 理由 : 对于临床状况恶化的患者,要建立快速反应小组或紧急医疗团队提供 早期干预,从而预防院内心脏骤停。这类小组是由医师、护士或呼吸治疗师 的多种组合组成。通常在医院工作人员发现患者病情急剧恶化时,就会呼叫 这类小组来到患者病床前。小组一般会携带急救监护仪和复苏设备及药物.接 受过此类复杂急救复苏培训的小组具有良好的表面效度,尽管证据还在不断 更新。

• •
• 人们更多的意识到,尽管儿童和青少年没有能力做法律相 关的决策,但我们仍应尽可能用恰当的语言与他们分享相 关信息,让他们了解每个病人的病情程度。 • 此外,“救治限制” 一词已改为“干预限制”。生命维 持治疗医嘱(POLST) 申请表也越来越容易获得。这是可以 在医疗机构内外采用的一种新方法,以便合法确认那些要 求在临终期有特 殊 干 预 限 制 的 患者。尽管有新数据表 明,成人捐献者肝肾移植是否成功与捐献者是否接受心肺 复苏无关,复苏后进行器官捐献仍然存在争议。有关急诊 情况下器官捐献的争论仍在进行。2015《指南更新》的 “第 3 部分 :伦理学问题”中,总结了与此有关的几个 重要伦理问题上的一些观点。
胸外按压的强调事项 *

2015年AHA国际心肺复苏指南(1)

2015年AHA国际心肺复苏指南(1)
若有能力,则应按照 30 次按压给与 2 次人工呼 吸的比例给予人工呼吸。
阿片类药物相关的危及生命的紧急情况下旁 观者给与纳洛酮
2014年,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审批通过了非专 业施救者和医护人员使用纳洛酮自助注射器,这 种注射器的各种相关信息已经以最优方式融入成 人BLS指南和培训中。这项建议已经纳入了新通 过的治疗方法。
成人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修改)
用于复苏的血管加压药 :加压素
2015(更新):联合使用加压素和肾上腺素,替代 标准剂量的肾上腺素治疗心脏骤停时没有优势。
2010(旧):一剂静脉/骨内推注的 40 单位加压 素可代替第一或第二剂肾上腺素治疗心脏骤停。
成人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修改)
用于复苏的血管加压药 :肾上腺素
昏迷(即对语言指令缺乏有意义的反应)的成年患 者都应采用 TTM,目标温度选定在 32 ℃ 到 36 ℃ 之间,并至少维持 24 小时。 2010(旧):对于院外室颤性心脏骤停后恢复自 主循环的昏迷(即对语言指令缺乏有意义的反应) 的成人患者,应将体温冷却到 32 ℃到 34 ℃,维 持 12 到 24 小时。
生存链-2015(更新) 院外心脏骤停
利用社会媒体呼叫施救者-2015(更新)
对社区来说,利用社会媒体技术,帮助在院外疑 似发生心脏骤停的患者呼叫附近愿意帮助并有能 力实施心肺复苏的施救者是有一定的合理性的。
使用手机调度系统时,旁观者启动心肺复苏的比 率显著上升,考虑到这种情况危害较低而有潜在 益处,同时电子设备无处不在,市政机构可以考 虑将这些技术融入到院外心脏骤停救治系统中。
胸外按压的速率
胸外按压速率:100 至 120 次/分钟
2015(更新):对于心脏骤停的成年患者,施救者以每 分钟 100 至 120 次的速率进行胸外按压较为合理。

2015心肺复苏指南更新要点(总带教培训)

2015心肺复苏指南更新要点(总带教培训)

机械胸外按压装置
机械设备CPR
相对人工按压更有优势
指南建议
无证据表明,使用活塞式机械CPR设备进行胸外按压,
人工胸外按压仍然是治疗心搏骤停的救治标准 在进行高质量人工胸外按压比较困难或危险时,机械
CPR设备可作为传统心肺复苏的替代品
2015CPR更新8:通气时间的改变
气道管理
2015
胸壁上,会妨碍患者的胸壁回弹。
2015CPR更新6:胸部按压时的胸廓回弹
理由:基于3项研究胸廓回弹不足与灌注压降低相关
胸廓回弹能够产生相对胸廓内负压,促进静脉回流和心肺 血流; 按压间隙依靠在患者胸上会妨碍胸廓充分回弹,回弹不充
分会增加胸廓内压力,减少静脉回流、冠状动脉灌注压力
和心肌血流,影响复苏存活率。
2015
AHA
《心肺复苏指南》更新要点
护理实训室
张洋妹
CONTENTS
2015心肺复苏指南更新点 2015心肺复苏的相关注意点
十大更新要点
生命链“一分为二” 强调快速反应 强调尽早电击 胸外按压胸廓回弹 尽可能减少按压中断 通气时间的改变
胸外按压的速率
胸外按压深度
强调团队协作
给予患者足够的通气(30次按压后2次 给予过量通气(即呼吸次数太多或 人工呼吸,每次呼吸超过1秒,每次须 呼吸用力过度) 使胸部隆起)
2015CPR更新9:强调快速反应,团队协作
合力完成多个步骤和评估 由多名施救者形成综合小组应同时进行几个步骤 包括:启动急救反应系统、胸外按压、通气或取球囊面罩 进行人工呼吸、取除颤器等。
药物管理
2015CPR更新1:生存链“一分为二”
2010版指南:一条生存链
早期 识别与 呼叫

美国AHA心肺复苏指南

美国AHA心肺复苏指南

美国心脏学会(AHA)10月15日在网站上公布了2015版心肺复苏及心脏急救指南。

下面分为两部分,着重强调新旧版的区别及变更理由,并附重要图表方便大家记忆。

第一部分:2015AHA心肺复苏指南更新要点第一部分非专业施救者心肺复苏1、关键问题和重大变更的总结2015《指南更新》建议中,有关非专业施救者实施成人心肺复苏的关键问题和重大变更包括下列内容:1.院外成人生存链的关键环节和2010年相同,继续强调简化后的通用成人基础生命支持(BLS)流程。

2.成人基础生命支持流程有所改变,反映了施救者可以在不离开患者身边的情况下启动紧急反应(即通过手机)的现实情况。

3.建议在有心脏骤停风险人群的社区执行公共场所除颤(PAD)方案。

4.鼓励迅速识别无反应情况,启动紧急反应系统,及鼓励非专业施救者在发现患者没有反应且没有呼吸或呼吸不正常(如喘息)时开始心肺复苏的建议得到强化。

5.进一步强调了调度人员需快速识别可能的心脏骤停,并立即向呼叫者提供心肺复苏指导(即调度员指导下的心肺复苏)。

6.确定了单一施救者的施救顺序的建议:单一施救者应先开始胸外按压再进行人工呼吸(C-A-B而非A-B-C),以减少首次按压的时间延迟。

单一施救者开始心肺复苏时应进行30次胸外按压后做2次人工呼吸。

7.继续强调了高质量心肺复苏的特点:以足够的速率和幅度进行按压,保证每次按压后胸廓完全回弹,尽可能减少按压中断并避免过度通气。

8.建议的胸外按压速率是100至120次/分钟(此前为“至少”100次/分钟)。

9.建议的成人胸外按压幅度是至少厘米,但不超过6厘米。

10.如果有疑似危及生命的、与阿片类药物相关的紧急情况,可以考虑由旁观者给予纳洛酮。

这些变更是为了对简化非专业施救者的培训,并强调对突发心脏骤停患者进行早期胸外按压的重要性。

在之后的话题中,对非专业施救者和医护人员类似的变更或强调重点用星号(*)标注2、社区非专业施救者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方案2015(更新):建议在很可能有目击者的院外心脏骤停发生率相对较高的公共场所,实施公共场所除颤(PAD)方案(如机场、赌场、运动设施等)。

2015美国心肺复苏指南摘要解读2015-10-29

2015美国心肺复苏指南摘要解读2015-10-29
2015心肺复苏指南解读
武威市人民医院
急救中心 刘红秀
主要内容
一、2015心肺复苏指南解读
你可知道?
不同地区抢救成功率
美国大范围抢救 华盛顿市 拉斯维加斯急救中心 3分钟用上AED 中国 4-8% 7-26% 54% 76% <1%
你可知道,时间就是生命
心搏骤停的严重后果以秒计算
• • • • • • • • 3秒--黑朦 5-10秒—意识丧失,突然倒地,晕厥 15-30秒—全身抽搐 45秒—瞳孔散大 60秒—自主呼吸逐渐停止 4分钟—开始出现脑水肿 6分钟—开始出现脑细胞死亡 10分钟—脑细胞出现不可逆转的损害,进入“脑死亡”“ 植物状态”
人工循环 开放气道 人工呼吸
二、基本生命支持
高质量CPR
按压幅度:成人5-6cm 按压频率:100-120次/分 胸廓完全回弹(按压/放松=1:1) 尽量减少中断,时间≤10s 避免过度通气
二、基本生命支持
高质量CPR主要改变:
1.按压频率:100-120次/分 2.按压深度:成人至少5cm,但不超过6cm 3.施救者必须避免在按压间隙依靠在患者胸上 4.判断尽量减少中断的标准是:胸外按压在整体心肺复苏中 所占的比例,越高越好,目标比例为至少60% 5.鼓励进行团队训练,锻炼他们合作开展心肺复苏的能力 6.对于有目击者、有可除颤心律的援外心搏骤停患者,可以 实施最多3个循环的200次连续性胸外按压加被动给氧及辅 助通气
一、急救系统及持续质量改进
一、急救系统及持续质量改进
生存链 2005版
2010版
一、急救系统及持续质量改进
• 生存链
2015版
一、急救系统及持续质量改进
• 及早EMMS(呼叫急救医疗服务系统)

2015年美国心肺复苏指南

2015年美国心肺复苏指南

R:判断评估意识反应
• • • • 1. 拍打双肩双耳呼叫(判断有无反应); 2. 看意识胸廓有无起伏; 3. 无意识无呼吸立即拨打120; 4. 急救医生没有到达之前摆放患者为仰卧 位。 • 总结:一看、二唤、三呼、四摆。 • 由第一目击者实施。
A:启动急救系统
• 立即启动呼叫急救系统,取得帮助和除颤 仪 • 若AED(自动除颤仪)在附近,立即叫人或 自己去取 • 呼叫后,尽快开始CAB的心肺复苏除颤。
心肺复苏成功
• 颈动脉及自主呼吸恢复,复苏抢救成功,继续下一步生命支持,心肺复苏操 作完毕。为患者摆好体位。
心肺复苏有效表现 面色、口唇有苍白、青紫变为红润。 恢复可以探明脉搏搏动、自主呼吸 瞳孔由大变小、对光反射恢复,伤 病员眼球能活动,手脚抽动,呻吟。
成人基础CPR ——2015更新要点
1、生存链一分为二
A:开放气道
• 清除口腔、气道异物,如呕吐物、假牙等 • 用一只手的掌外侧按住伤病员的前额,另一只手 • 提起伤病员的下颏,保持其呼吸道畅通(仰头提 颏法) • 有头部外伤的,医务人员推荐用(推举下颌 法)
B:人工呼吸
人工呼吸两次
• 捏紧患者的鼻翼,吸一口气(500-600ml) 口对口包严患者口唇周围持续将气体吹入 (大约1秒钟),观察胸廓隆起。 • 连续做两次口对口人工呼吸(5秒2次) • 未见明显的胸廓隆起时,重新开放气道, 再做一次人工呼吸。
且侥幸存活者可能已“脑死亡” 心搏骤停10分钟实施CPR成功率几乎为0
白金 时间1分钟内,
黄金时间4分钟, 白银时间4-8分钟, 白布单时间8-10分钟后
心肺复苏(CPR)
• 心肺复苏(CPR),是针对骤停的心脏和呼吸采取的“救 命技术。 • 心脏骤停发生后,全身重要器官将发生缺血缺氧。特别是 脑血流的突然中断,在10秒左右患者即可出现意识丧失, 4~6分钟时脑循环持续缺氧开始引起脑组织的损伤,而超 过10分钟时将发生不可逆的脑损害。 • 心肺复苏的黄金时间为“4~6分钟” • 心肺复苏的3个关键步骤(CAB) • C胸外按压 A开放气道 B人工呼吸

2015国际心肺复苏新指南

2015国际心肺复苏新指南

心肺复苏国际最新指南前言●2015年10月15日,美国心脏病协会(AHA)在官方网站及杂志上公布了《2015心肺复苏指南更新》。

本次更新共包括急救系统改进、成人基础生命支持肺复苏质量(非专业施救者和医护人员两种版本)、成人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儿童高级生支持等15部分文件。

AHA官网还提供了包括中文在内的十余种语言的指南摘要文件。

内容●心肺复苏的概念●心肺复苏步骤●2015心肺复苏指南更新要点总结心肺复苏(C P R)的定义●心肺复苏:是针对心脏、呼吸骤停者所采取的●急救措施,以挽救其生命;以胸外按压形成暂时的人工循环,电击除颤转复心室颤动,促使心脏恢复自主搏动,人工呼吸纠正缺氧,并努力恢复自主呼吸。

●心肺脑复苏(CPCR):上述CPR内容,加:●早期即加强脑保护措施,最大程度地恢复脑的功能。

●心肺脑复苏=心肺复苏+脑复苏只有心肺功能复苏而没有脑功能的恢复,复苏没有意义心脏骤停与心脏性猝死●心脏骤停:是指心脏射血功能突然停止。

●心搏骤停●心脏性猝死:急性症状发作后1小时内发生●的以意识丧失为特征的、由心脏原因引起●的自然死亡。

心脏骤停的病理生理●心脏骤停后,主要损害依次为:大脑→心肺系统●→肾脏及内分泌……●5分钟是大脑的葡萄糖和ATP储存耗竭的时限!●心脏骤停的后果:● 3~5 秒:黑蒙● 5~10秒:昏厥● 10~20 秒:意识丧失● 30~60 秒:瞳孔散大● 60 秒:呼吸停止● 1~2 分钟:二便失禁● 3 分钟:脑水肿● 4 ~ 6 分钟:脑细胞死亡● 8 分钟:脑死亡●心肺复苏的“黄金4分钟”可电击性心律:心室颤动、无脉性室速●在猝死中占90%●非可电击性心律:心室静止、无脉性电活动●无脉性电活动心室自主心律、室性逸搏心律●@ 处理两类心律失常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电击有效,而后者无效、复苏效果普遍极差确认现场安全(院外复苏的第一步)●判断现场的安全性,在紧急情况下通过实地感受、眼睛观察、耳朵听声、鼻子嗅味等来对异常情况做出判断。

2015版心肺复苏术_2015版美国心肺复苏指南-2016.5.26

2015版心肺复苏术_2015版美国心肺复苏指南-2016.5.26

❤心脏骤停后救治
• 1)对于所有ST段抬高的患者,以及无ST段抬高,但血流 动力学或心电不稳定,疑似心血管病变的患者,建议紧急 冠状动脉皿管造影 • 2)有关目标温度管理的建议有所更新。新的证据表明, 一定范围内的温度都可作为心脏骤停后一定时间段内的目 标温度 • 3)TTM(目标温度管理)结束后,可能会出现发热症状 尽管有关TTM结束后发热危害的观察性证据存在矛盾,但 仍然认为预防发热是有益的,因此应该预防 • 4)在复苏后,建议立即确认并矫正低血压症状 • 5)现在建议必须在TTM结束72小时后才能做预后评估: 对于未采用TTM的患者,应当在恢复自主循环72小时后做 预后评估 • 6)所有初次心脏骤停后发展为脑死亡或循环死亡的患者 都应视为可能的器官
急救系统和持续质量改进
生存链分为两链
成人基础生命支持和心肺复苏质量 (非专业施救者心肺复苏)
• (1)院外成人生存链的关键环节和2010年相同,继续强 调简化后的通用成人基础生命支持(BLS)流程
• (2)成人基础生命支持流程有所改变,反映了施救者可 以在不离开患者身边的情况下启动紧急反应(即通过手机 )的现实情况 • (3)建议在有心脏骤停风险人群的社区执行公共场所除 颤(PAD)方案 • (4)鼓励迅速识别无反应情况,启动紧急反应系统,及 鼓励非专业施救者在发现患者没有反应且没有呼吸或呼吸 不正常(如喘息)时开始心肺复苏的建议得到强化
8、人工呼吸的常见错误
(1)时间过长,气量过大:过多气体会在压
力促使下流入胃内,使胃胀气。这时,会见
到上腹部只起不伏,这是有危险的。胃内气
体过多,能将肺压缩,还容易使胃内食物倒
流入嘴,引起窒息! (2)时间过短,气量不足。 (3)没有打开气道直接吹气

2015年最新心肺复苏指南

2015年最新心肺复苏指南

尽可能减少胸外按压的中断次数



2015( 重申 2010 版的建议): 施救者应尽可能减少胸 外按压中断的次数和时间,尽可能增加每分钟胸外按压的 次数。 2015( 更新): 对于没有高级气道接受心肺复苏的心脏 骤停成人患者,实施心肺复苏的目标应该是尽量提高胸部 按压在整个心肺复苏中的比例,目标比例为至少 60%。 理由: 胸外按压中断可能因急救需求(如心律分析和通气 等)而有意造成,也可能是无意造成(如施救者受到打扰 )。胸外按压比例是指实施按压的时间在心肺复苏所用总 时间中所占的比例。可以通过尽量减少胸部按压时的暂停 来增加胸外按压比例。胸外按压比例的理想目标尚未确定 。设定胸外按压比例,旨在限制按压中断,在心肺复苏时 尽可能增加冠状动脉灌注和血流。
• 如果紧急医疗系统采用包括持续胸部 按压的综合救治干预,对于院外心脏 骤停患者可以考虑在综合救治干预中 使用被动通气技术。 • 对于正在进行持续心肺复苏且有高级 气道的患者,对通气速率的建议简化 为每 6 秒一次呼吸(每分钟 10次呼吸 )。

与2010年版的心肺复苏指南对比



及早识别患者并启动应急反应系统 →2015( 更新): 一旦发现患者没有反应,医护 人员必须立即就近呼救,但在现实情况中,医护 人员应继续同时检查呼吸和脉搏,然后再启动应 急反应系统(或请求支援)。 2010( 旧): 医务人员在查看患者呼吸是否消 失或呼吸是否正常时,也应检查反应。 理由: 此条建议变更的用意是尽量减少延迟,鼓 励快速、有效、同步的检查和反应,而非缓慢、 拘泥、按部就班的做法。
在 2015《指南更新》中,针对医务 人员的关键问题及重大变更如下:
一、急救系统和持续质量改进
1• 这些建议使得应急反应系统的启动更加灵 活,更加符合医护人员的临床环境。鼓励 经过培训的施救者同时进行几个步骤(即 同时检查呼吸和脉搏),以缩短开始首次 胸部按压的时间。

2015心肺复苏指南更新要点

2015心肺复苏指南更新要点
按压深度:≥5CM,<6CM 强调不能“拼命”按压
旧指南仅仅规定了按压深度不低于5厘米。 新指南认为,按压深度不应超过6厘米,超过 此深度可能会出现并发症,但指南也指出,大
多数胸外按压不是过深,而是过浅。
2015/11/02
六、按压频率限定
新指南规定
按压频率:100—120次/分
在心肺复苏过程中,施救者应该以适当的速率(100— 120次/分)和深度进行有效按压,同时尽可能减少胸外 按压中断的次数和持续时间(硬性规定每次中断的时间
九、C-A-B 顺序仍需坚持

对于施救顺序,新指南重申应遵循 10 年版指南内容, 即单一施救者的施救顺序:应先开始胸外按压再进行人工 呼吸(C - A - B),减少首次按压的延时;30 次胸外按压 后做 2 次人工呼吸。
2015/11/02
十、瘾君子的福音—使用纳洛酮
若患者有疑似生命危险或与阿片类药物相关的紧急情况, 应给与纳洛酮。瘾君子的福音!对于已知或疑似阿片类药 物成瘾的患者,如果无反应且呼吸正常,但有脉搏,可由 经过正规培训的非专业施救者和 BLS 施救者给与肌肉注 射或鼻内给予纳洛酮。
必须控制在10S之内。 胸外按压在整个心肺复苏中的目标比例为至少60%。
旧指南仅仅规定了每分钟按压频率不少于100次/分, 但一项大样本的注册研究发现,如果按压频率(超过
140次/分)过快,按压幅度则不足。
2015/11/02七、来自压间隙不倚靠患者胸部旧指南中强调按压间隙需要保证胸廓充分回弹。但是在绝大多 数实际临床操作过程中,每次按压间隙我们的重心还是偏向患者。 现在新指南对此进行了更加严格的规定,要求按压间隙不能“倚 靠”在患者胸部。这就意味着在按压间隙,不能有任何力量施加 在患者胸部,这对施救者的重心调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手可以 放在患者胸壁上,但是不能有任何力量。

2015新指南心肺复苏

2015新指南心肺复苏

心脏骤停
4种类型:
• 心室纤颤(VF):在临床一般死亡中占30%,在猝 死中占90%。 • 无脉室速:出现快速致命性室性心动过速不能启动 心脏机械收缩,心排血量为零或接近为零,以致 患者意识丧失,大动脉搏动消失,呼吸停止。 • 无脉电活动(PEA):有组织心电活动存在,但无有 效的机械活动。 • 心室停搏:心肌完全失去电活动能力,心电图上表 现为一条直线。
心脏骤停
• 争分夺秒
黄金4分钟
大量实践证明:
• • • • 4分钟内进行复苏者,可能有50%被救活。 4--6分钟内进行复苏者,10%被救活。 超过6分钟存活率仅4%。 超过10分钟存活率几乎为0。
心脏骤停
• 成人常见原因: 心脏疾病(冠心病最多见) 创伤、淹溺、药物过量、窒息、出血 • 小儿常见原因: 非心脏性,如气道梗阻、烟雾吸入、 溺水、感染,中毒等
心肺复苏—BLS(CAB)
心肺复苏—BLS(CAB)
• 心肺复苏成功与否的初步判断(非专业)
• 每个心肺复苏循环大约23-24秒,连续5个循环后,观察病人:
• • • • •
神志反应(吞咽动作 或咳嗽) 呼吸(胸廓起伏) 面色(颜面、口唇、由紫疳转红润) 肢体活动(抽动、挣扎) 瞳孔(瞳孔缩小) 如出现上述反应则证明心肺复苏成功。 若未出现上述反应,则继续进行下一次心肺复苏直至120 的到来。
专业人员BLS整体流程
没有反应,没有呼吸, 没有脉搏(判断不超过10秒) 启动EMS,取AED
胸外按压 人工通气
(30:2)
AED到达
可以除颤 电击一次后 继续5个周期CPR
分析心律
不可除颤
继续 5个周期CPR
自主循环恢复,复苏成功

2015版美国心肺复苏指南及十大更新

2015版美国心肺复苏指南及十大更新
male-nurse
8、患者若在急诊科出现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而医院不能 进行冠脉介入治疗(PCI),应立即转移到PCI中心,而不应在最初的 医院先立即接受溶栓治疗。
如果SEMEI患者不能及时转诊至能够进行PCI的医院,可以将先接受 溶栓治疗,在溶栓治疗后最初的3到6小时内,最多24小时内,对所 有患者尽早转诊,进行常规血管造影,不建议只在患者因缺血需要血 管造影时,才转诊。
male-nurse
1、首次规定按压深度的上限:在胸外按压时,按压深度至少5厘米,但应避免超过6
厘米。
旧指南仅仅规定了按压深度不低于5厘米。新指南认为,按压深度不应超过6厘米,超 过此深度可能会出现并发症,但指南也指出,大多数胸外按压不是过深,而是过浅。
对于儿童(包括婴儿[小于一岁]至青春期开始的儿童),按压深度胸部前后径的三 分之一,大约相当于婴儿4厘米,儿童5厘米。对于青少年即应采用成人的按压深度, 即5~6厘米。
事发地点,先想安全,防止次生扩大
male-nurse
2、判断患者意识
一呼: 声音要 大!
male-nurse
拍打双肩,凑近耳边大 声呼唤:“喂!你怎么 了?”
如均无反应,则确定为 意识丧失
轻拍重喊
male-nurse
三、同时评估呼吸和脉搏
male-nurse
镇定 大声喊叫来人 自己或吩咐他人拨打电话,
male-nurse
2、按压频率规定为100~120次/分。
原指南仅仅规定了每分钟按压频率不少于100次/分,但一项大样本的注册研究发现,如果按压频率(超过140次/分) 过快,按压幅度则不足。 指南也指出,在心肺复苏过程中,施救者应该以适当的速率(100至120次/分)和深度进行有效按压,同时尽可能 减少胸部按压中断的次数和持续时间。 新指南规定,胸部按压在整个心肺复苏中的目标比例为至少60%。 指南把心肺复苏与驾车行驶进行了比较。在驾车行驶时,一天行驶的里程数不仅受行驶速度影响,还受中途停顿的 次数和时间影响。以60英里/小时的速度不中断行驶,则实际行驶距离为一小时60英里。以60英里每小时的速度行 驶,但中途停顿10分钟,则实际行驶距离为―小时的英里。停顿越频繁,停顿时间越长,则实际行驶里程越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如果SEMEI患者不能及时转诊至能够进行PCI的 医院,可以将先接受溶栓治疗,在溶栓治疗后最 初的3到6小时内,最多24小时内,对所有患者尽 早转诊,进行常规血管造影,不建议只在患者因 缺血需要血管造影时,才转诊。
• 9、所有在心脏骤停后恢复自主循环的昏迷, 即对语言指令缺乏有意义的反应的成年患 者,都应采用目标温度管理(TTM),选 定在32到36度之间,并至少维持24小时。
• 2、按压频率规定为100~120次/分。 • 原指南仅仅规定了每分钟按压频率不少于100次/分,但一项大样本的 注册研究发现,如果按压频率(超过140次/分)过快,按压幅度则不 足。 • 指南也指出,在心肺复苏过程中,施救者应该以适当的速率(100至 120次/分)和深度进行有效按压,同时尽可能减少胸部按压中断的次 数和持续时间。 • 新指南规定,胸部按压在整个心肺复苏中的目标比例为至少60%。 • 指南把心肺复苏与驾车行驶进行了比较。在驾车行驶时,一天行驶的 里程数不仅受行驶速度影响,还受中途停顿的次数和时间影响。以60 英里/小时的速度不中断行驶,则实际行驶距离为一小时60英里。以 60英里每小时的速度行驶,但中途停顿10分钟,则实际行驶距离为― 小时的英里。停顿越频繁,停顿时间越长,则实际行驶里程越少。
心肺复苏有效指征
• 眼球活动,手脚抽搐开始 呻吟等
• 双侧瞳孔缩小
• 触摸到规律的颈动脉搏动 自主呼吸逐渐恢复 • 面色转为红润
• 甲床转为红润
2015版美国心肺复苏指南十大更新
• 1、首次规定按压深度的上限:在胸外按压时,按 压深度至少5厘米,但应避免超过6厘米。 • 旧指南仅仅规定了按压深度不低于5厘米。新指南 认为,按压深度不应超过6厘米,超过此深度可能 会出现并发症,但指南也指出,大多数胸外按压 不是过深,而是过浅。 • 对于儿童(包括婴儿[小于一岁]至青春期开始 的儿童),按压深度胸部前后径的三分之一,大 约相当于婴儿4厘米,儿童5厘米。对于青少年即 应采用成人的按压深度,即5~6厘米。
事发地点,先想安全,防止次生扩大
2、判断患者意识
一呼: 声音要 大!
二.判断意识
• 拍打双肩,凑近耳
边大声呼唤:“喂!
轻拍重喊
你怎么了?”
• 如均无反应,则确
定为意识丧失
三、同时评估呼吸和脉搏
四、呼救
• 镇定 来人呐! 救命啊! • 大声喊叫来人 • 自己或吩咐他人拨打电话, 获得AED • 告知科室、楼层、床号
9、 摇摆式按压,容易导致严重并发症。
胸外心脏按压正确做法:
抢救者双肩在病人胸骨正上
方,肘关节伸直内收,利用 上身体重和肩背的力量,垂 直向下按压,用力要均匀, 下压深度:成人5~6厘米, 按压频率 100~120次/分。 每次按压掌根不要离开胸壁,
但放松要充分,以利血液回
流。
打开气道
开放气道之前清理口腔
电除颤
高质量 CPR 要点
• 成人 CPR 流程 图
1人施救 儿童心 脏骤停 流程图
2人 施救 儿童 心脏 骤停 流程 图
与阿片 类药物 相关的 危及生 命的抢 救流程 图(成 人)
新观点
• • • • • • 机械胸外按压装置 体外技术和有创灌注装置 加压素和肾上腺素 类固醇与加压素和肾上腺素 不可电击与肾上腺素 利多卡因(ROSC后)、β-受体阻断剂 ( β- RB)(入院后) • ETCO2
• 5、关于先除颤,还是先胸外按压的问题, 新指南建议,当可以立即取得体外自动除 颤器(AED)时,应尽快使用除颤器。当 不能立即取得AED时,应立即开始心肺复 苏,并同时让人获取AED,视情况尽快尝 试进行除颤。
• 6、当患者的心律不适合电除颤时,应尽 早给予肾上腺素。 • 有研究发现,针对不适合电除颤的心律时, 及早给予肾上腺素可以增加存活出院率和 神经功能完好存活率。
右侧, 一拳之 隔
防止压 伤患者的 胳膊!
仰卧便于施救
(1).乳中线定位法 一岁以下 两乳头连 线下方
确定按压位置
胸骨下半部
按压的手法
按压的手法要领 :
下手指 上翘
身体直、 手臂直。 有 没 有 呼 吸
十指交叉 十指交叉
按压要求
• • • • • • • • • 按压部位: 胸骨下半部 按压频率: 100~120次/分钟 按压的深度:胸骨下陷5~ 6cm 按压放松比例: 1:1 胸廓充分回弹 按压呼吸比30:2(按压30次吹气2次) 尽量不中断(中断<10秒) 尽早除颤(只要除颤仪准备好即可) 除颤前后均要CPR
永不休息的是心脏
心肺复苏开始时间与成功率关系
每 延 误 1 分 钟 成 功 率 下 降 10 %
白 金 十 分 钟
北大医学教授惨死北大医院
• 对于教授的死亡,北大第一医院的结论是, 手术后并发症肺栓塞,抢救无效死亡。而
病例记录上看到,妻子的肋骨折断了,心
脏、肝脏竟然全都破了。 • 教授只是做了一个骨科手术,为什么肋骨 断了,心脏破了,肝脏也破了呢?从手术 记录中,发现,是医生在抢救的时候按压
• 10、一旦发现患者没有反应,医护人员必 须立即呼救同时检查呼吸和脉搏,然后再 启动应急反应系统或请求支援。
• 旧指南还要求医务人员在查看患者呼吸是 否消失,或呼吸是否正常。此条建议变更 的用意是尽量减少延迟,鼓励快速有效、 同步的检查和反应,而非缓慢、拘泥、按 部就班的做法。
• 3、为保证每次按压后使胸廓充分回弹,施救 者在按压间隙,双手不应倚靠患者胸壁。 • 原指南仅建议,每次按压后,施救者应让胸 廓完全回弹,以使心脏在下次按压前完全充 盈。如果在两次按压之间,施救者依靠在患 者胸壁上,会妨碍患者的胸壁会弹。
• 4、无论是否因心脏病所导致的心脏骤停, 医护人员都应提供胸外按压和通气。 • 旧版指南仅指出,急救人员和院内专业救 援人员都可为心骤停患者实施胸外按压和 人工呼吸。
特殊复苏情况
• 阿片类药物过量 • 局部麻醉剂、药物中毒与静脉脂肪乳剂 • 孕妇(宫底,复苏4分钟时急诊刨宫产)
常用药物
• 肾上腺素 用于各种类型心脏停搏,推荐剂量为 0.5~ 1.0mg,3~5min•重复应用一次。 • 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 主要用于严重低血压或心源性 休克,外周血管阻力降低者。 • 碳酸氢钠 CPR 时常发生呼酸和代酸。酸中毒抑制心肌 收缩力、降低心血管系统对儿茶酚胺反应性。在最初 10min不主张常规应用碳酸氢钠。 应用指征:高钾血症、严重代酸和宽 QRS 波快速心律失 常、三环抗抑郁药或可卡因过量。 • 纳洛酮 怀疑阿片类药物中毒可以使用
Hale Waihona Puke 心脏骤停后救治• 冠状动脉造影(ST抬与不抬,昏迷) • 目标温度管理(32-36℃) • 复苏后血流动力学目标(SBP<90mmHg, MBP <65mmHg ) • 预后评估(72h) • 器官捐献(复苏不成功或脑死亡) • ACS与院前心电图 • STEMI与溶栓、PCI
心脏骤停后救治
• 疑似STEMI,院前运用二磷酸腺苷抑制剂 (中性) • STEMI院前用与不用普通肝素(UFH), 入院后还可以用 • STEMI院前运用UFH、比伐卢定是合理的
宜都市中医医院 急危重症知识继续教育 项目培训会
2015年12月16日
2015版美国心肺复苏术 指南解读
宜都市中医医院 王世雄 2015.12.16
时间就是生命!
心搏骤停的严重后果以秒计算 ●心跳骤停:(10~20秒)意识障碍,突然倒地 ● 15 秒: 抽搐 ● 30 秒: 呼吸停止 ● 1~2分钟 : 瞳孔固定 ● 4分钟 : 糖无氧代谢停止 ● 5分钟 : 脑内ATP枯竭、能量代谢完全停止 ● 6分钟 : 神经元不可逆性损伤 !心肺复苏黄金4分钟!
胸外心脏按压常见错误:
1、 按压位置偏左或偏右,会造成肋骨骨折。
胸外心脏按压常见错误:
按压位置偏上,挤压心脏的效果不佳;位置偏下,会造成 2、 剑突骨折,刺破肝脏或顶住胃部,引起呕吐等并发症。
胸外心脏按压常见错误:
3、 两手掌交叉,用力点不一致,挤压效果不佳。
胸外心脏按压常见错误:
4、
放松时掌根离开胸壁,造成定位不准确和冲击式 按压,效果差,而且容易导致骨折。
胸外心脏按压常见错误:
5、
手指未翘起,也压在胸壁上,容易导致骨折。
胸外心脏按压常见错误:
6、
按压时肘部弯曲或按压无力,按压深度不够4—5 厘米,而达不到按压效果。
胸外心脏按压常见错误:
7、
按压力量过大,容易导致骨折。
胸外心脏按压常见错误:
8、
按压用力不垂直,导致按压无效或骨折。
胸外心脏按压常见错误:
人工呼吸的常见错误:
1、时间过长,气量过大:过多气体会在压力促
使下流入胃内,使胃胀气。这时,会见到上腹
部只起不伏,这是有危险的。胃内气体过多, 能将肺压缩,还容易使胃内食物倒流入嘴,引 起窒息! 2、时间过短,气量不足。 3、没有打开气道直接吹气。
并发症
◆骨折:肋骨、胸骨、连枷胸或脊柱骨; ◆器官损伤:心脏、肺、肝或腹部其他器官撕裂伤或 破裂; ◆心脏经心包疝形成; ◆心脏压塞和血胸或气胸; ◆肺或脑脂肪栓塞。
• 7、新指南建议,所有疑似心源性心脏骤 停患者,无论是ST段抬高的院外心脏骤停 患者,还是疑似心源性心脏骤停而没有心 电图ST段抬高的患者,也无论其是否昏迷, 都应实施急诊冠状动脉血管造影。
• 8、患者若在急诊科出现ST段抬高心肌梗死 (STEMI),而医院不能进行冠脉介入治疗 (PCI),应立即转移到PCI中心,而不应在最初 的医院先立即接受溶栓治疗。
(将病人头偏向一侧)
开放气道方法:

仰头举颏法

双手抬颌法

仰头抬颈法
注意:
不要压迫病 人的颈前颌 下软组织,
以免压迫气
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