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版美国心肺复苏指南十大更新

合集下载

2015年心肺复苏指南更新要点

2015年心肺复苏指南更新要点
能够进行 PCI的医院,可以将先接受溶栓治疗,在溶 栓治疗后最初的3到6小时内,最多24小时 内,对所有患者尽早转诊,进行常规血管 造影,不建议只在患者因缺血需要血管造 影时,才转诊。
12、低温治疗
所有在心脏骤停后恢复自主循环的昏迷, 即对语言指令缺乏有意义的反应的成年患 者,都应采用目标温度管理(TTM),选定在 32到36度之间,并至少维持24小时。
8、加压素被除名
2015(更新)指出,联合使用加压素和 肾上腺素,相比使用标准剂量的肾上腺 素在治疗心脏骤停时没有优势。给与加 压素相对使用肾上腺素也没有优势,因 此,加压素已被新版指南除名。 2010(旧)指南认为一剂静脉 /骨内推 注的 40 单位加压素科替代第一或第二剂 肾上腺素治疗心脏骤停。
7、除颤
先除颤?先按压?
2015(更新)指南提出:当施救者可以立 即取得体外自动除颤器(AED)时,应尽 快使用除颤器。当不能立即取得AED时, 应立即开始心肺复苏,并同时让人获取 AED,视情况尽快尝试进行除颤。 2010(旧)的指南中,在 AED 就绪时,应 先进行 1.5 - 3 分钟的 CPR, 然后再除颤。
10、及早冠脉造影
新指南建议,所有疑似心源性心脏骤停患者, 无论是ST段抬高的院外心脏骤停患者,还是疑 似心源性心脏骤停而没有心电图ST段抬高的患 者,也无论其是否昏迷,都应实施急诊冠状动 脉血管造影。
11、及早PCI
患者若在急诊科出现ST段抬高心肌梗死 (STEMI),而医院不能进行冠脉介入治疗 (PCI),应立即转移到PCI中心,而不应在最 初的医院先立即接受溶栓治疗。
5、离开胸壁
2015(更新)为保证每次按压后使胸廓充分回弹, 施救者在按压间隙,双手应离开患者胸壁。
2010(旧)仅建议,每次按压后,施救者应让胸廓 完全回弹,以使心脏在下次按压前完全充盈。如果 在两次按压之间,施救者依靠在患者胸壁上,会妨 碍患者的胸壁会弹。

2015年AHA心肺复苏及心血管疾病指南更新要点

2015年AHA心肺复苏及心血管疾病指南更新要点

2015年AHA心肺复苏及心血管疾病指南更新要点2015年AHA心肺复苏及心血管疾病指南更新要点10月15日,美国心脏协会(AHA)发布了2015版《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更新》(以下简称《指南更新》),2015《指南更新》是基于国际证据评估流程,由来自39个国家的250位证据审查专家共同参与完成。

指南更新要点如下:新AHA 建议级别和证据水平分级体系2015《指南更新》中使用的建议级别和证据水平,均依据AHA的最新定义。

最新版定义中的3级建议有所更改,3级:无益,当证据显示,有高质量或中等质量研究(证据水平LOE分别为A或B)表明某项策略的效果并不优于对照组时,不常使用。

证据水平也有所更改。

LOE B 现分为LOE B-R(随机研究)和LOE B-NR(非随机研究)。

LOE C 现分为LOE C-LD(有限数据)和C-EO(专家意见)。

总的来说,复苏学的证据水平和建议级别都较低,2015 版的所有建议中仅1%(315条建议中有3条)基于最高证据水平(LOE A),仅25%的建议(315条建议中78条)被认定为1级(强建议)。

2015《指南更新》中的大部分建议(69%)都只有最低证据水平的支持(LOE C-LD 或C-EO),将近一半(315条建议中有144条,45%)被定为2级(弱建议)。

急救系统和持续质量改进2015《指南更新》为利益相关方提供了一个审视救治体系的新视角,区分了院内心脏骤停(IHCA)和院外心脏骤停(OHCA)。

要点包括•救治体系通用分类•将AHA成人生存链分为两链:一链为院内救治体系,另一链为院外救治体系•检视有关心脏骤停救治体系的最佳证据的评估,集中在心脏骤停、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和卒中问题上。

非专业施救者心肺复苏2015《指南更新》建议中,有关非专业施救者实施成人心肺复苏的关键问题和重大变更包括下列内容:•院外成人生存链的关键环节和2010年相同,继续强调简化后的通用成人基础生命支持(BLS)流程。

2015年心肺复苏指南

2015年心肺复苏指南

2.体征评估从“3步”变成“2步”
相对于2010年的指南“在评估患者意识之后
再分别评估患者呼吸、脉搏”这样的按部就 班,2015年指南倾向于评估患者意识后同时 评估呼吸和脉搏,之后再启动应急反应系统 (ERS)或求助,这样,有效、同时地评估 可减少启动ERS的延迟,以缩短开始首次按 压的时间;
院内心脏骤停
院内心脏骤停
院内急救应以团队形式实施心肺复苏:早期
预警系统、快速反应小组(RRT)和紧急医 疗团队系统(MET)
4. 先电击 or 先按压
2010 年的指南中,在 AED 就绪时,应先进
行 1.5 - 3 分钟的 CPR, 然后再除颤。最新版 则提出:当施救者可以立即取得 AED 时,对 于成人心脏骤停患者,应尽快使用除颤器; 若不能立刻取得 AED,应该在他人前往获取 以及转变 AED 的时候开始心肺复苏,在设备 提供后尽快尝试进行除颤。
瘾君子的福音
瘾君子的福音
C-A-B 顺序仍需坚持
对于施救顺序,最新的指
南重申应遵循 10 年版指南 内容,即单一施救者的施救 顺序:应先开始胸外按压再 进行人工呼吸(C - A – B) 减少首次按压的延时;30 次胸外按压后做 2 次人工 呼吸。
谢谢
3. 生存链「一分为二」
AHA 成人生存链分为两链:一链为院内急救
体系,另一链为院外急救体系。这样可以确 认患者获得救治的不同途径。
院外心脏骤停
院外心脏骤停
虽然没有证据表明启动社会媒体可以提高院
外心脏骤停的存活率,但是充分利用社会媒 体呼叫施救者在现代信息时代中是个非常合 理的变化。 手机等现代化电子设备能够在院外急救中发 挥重要作用 。
AED&CPR

2015年心肺复苏指南10大更新

2015年心肺复苏指南10大更新

按压
• 或许很多人在影视剧中看到过类似的桥段,或许你感觉按压 很简单,但姿势是否规范,按压是否有效,与最终临床转归 息息相关。 • 按压位置不准确容易损伤其他脏器; • 按压的力度过大容易胸骨骨折,引起气胸血胸; • 按压的力度过轻,胸腔压力小,不足以推动血液循环。 • 其实只要注意了三个点和两个度,就能保证按压质量。
谢谢大家!
• 10 年的指南中,在 AED 就绪时,应 先进行 1.5 - 3 分钟的 CPR, 然后再除 颤。最新版则提出:当施救者可以立 即取得 AED 时,对于成人心脏骤停患 者,应尽快使用除颤器;若不能立刻 取得 AED,应该在他人前往获取以及 转变 AED 的时候开始心肺复苏,在设 备提供后尽快尝试进行除颤。
通气
• 按压三十次后需要进行人工通气,通气包括开放气道和人工呼 吸。 • ① 开放气道:施救者一只手按住患者额头,另一只手抬起患者 下颌,仰头抬颌,充分清理分泌物及假牙开放气道。 • 接下来可以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 • ② 人工呼吸:由施救者深吸一口气,一只手捏紧患者鼻翼,另 一只手充分抬起下颌,施救者的口完全包住患者口腔用力吹气 ,吹气时间1秒左右,通气的同时观察患者胸廓是否起伏,以 判断人工呼吸是否有效。实施两次人工通气后,按照每30次心 脏按压2次人工呼吸比例持续进行心肺复苏,尽量减少中断, 直到有人替换或者急救车赶到现场。
10、及早冠脉造影
• 新指南建议,所有疑似心源性心 脏骤停患者,无论是ST段抬高的 院外心脏骤停患者,还是疑似心 源性心脏骤停而没有心电图ST段 抬高的患者,也无论其是否昏迷 ,都应实施急诊冠状动脉血管造 影。
11、及早PCI
• 患者若在急诊科出现ST段抬高心肌梗死 (STEMI),而医院不能进行冠脉介入治疗 (PCI),应立即转移到PCI中心,而不应在 最初的医院先立即接受溶栓治疗。 • 如果SEMEI患者不能及时转诊至能够 进行PCI的医院,可以将先接受溶栓治疗, 在溶栓治疗后最初的3到6小时内,最多24 小时内,对所有患者尽早转诊,进行常规 血管造影,不建议只在患者因缺血需要血 管造影时,才转诊。

2015版美国心肺复苏指南及十大更新

2015版美国心肺复苏指南及十大更新

造成的。
二、心肺复苏操作程序
• • • • • • • • 1、评估现场安全 2、判断意识 3、判断呼吸,检查脉搏,判断心跳。 4、求救 5、将伤员翻成仰卧姿势,放在坚硬的平面上。 6、胸外心脏按压 尽早电除颤 7、打开气道 8、人工呼吸

9、用药
1.确认现场安全
判断现场的安全性,在紧急情况下通过实地感受、眼睛观察
• 对于儿童(包括婴儿[小于一岁]至青春期开始 的儿童),按压深度胸部前后径的三分之一,大 约相当于婴儿4厘米,儿童5厘米。对于青少年即 应采用成人的按压深度,即5~6厘米。
• 2、按压频率规定为100~120次/分。 • 原指南仅仅规定了每分钟按压频率不少于100次/分,但一项大样本的 注册研究发现,如果按压频率(超过140次/分)过快,按压幅度则不 足。 • 指南也指出,在心肺复苏过程中,施救者应该以适当的速率(100至 120次/分)和深度进行有效按压,同时尽可能减少胸部按压中断的次 数和持续时间。 • 新指南规定,判断减少按压中断的标准是胸部按压在整个心肺复苏中 的目标比例为至少60%。所占比例越高越好。
以免压迫气
道。
打开气道
疑似颈椎有损 伤的病人不适 合仰头举颏法, 要用拉颌法 (托颌法)
看胸是否 起伏!
捏鼻 子
口对口人工呼吸 • 救护员将放在伤病员前额的手的拇指、食 指捏紧伤病员的鼻翼,吸一口气,用双唇 包严伤病员口唇,缓慢持续将气体吹入 • 人工呼吸前应先排除呼吸道异物,用手抠 出口腔异物,拍肩胛间区去除上呼吸道异 物,海氏法去除等
• 10、一旦发现患者没有反应,医护人员必 须立即呼救同时检查呼吸和脉搏,然后再 启动应急反应系统或请求支援。
• 旧指南还要求医务人员在查看患者呼吸是 否消失,或呼吸是否正常。此条建议变更 的用意是尽量减少延迟,鼓励快速有效、 同步的检查和反应,而非缓慢、拘泥、按 部就班的做法。

2015AHA心肺复苏指南更新

2015AHA心肺复苏指南更新

修改要点2:胸外按压
尽可能减少胸外按压的中断次数 2015(重申2010版的建议):施救者应尽可能减少 胸外按压中断的次数和时间,尽可能增加每分钟 胸外按压的次数。 2015(新):对于没有高级气道接受心肺复苏的心 脏骤停成人患者,实施心肺复苏的目标应该是尽 量提高胸部按压在整个心肺复苏中的比例,目标 比例为至少60%。 理由:胸外按压比例是指实施按压的时间在心肺复 苏所用总时间中所占的比例。可以通过尽量可以 通过减少胸部按压时的暂停来增加胸外按压比例。
修改要点2:胸外按压
胸部按压深度:5 — 6 cm
2010(旧):成人胸骨应至少按压下5cm. 2015(更新):在徒手心肺复苏过程中,施救者应 以至少5cm的深度对普通成人实施胸部按压,同 时避免胸部按压深度超过6cm. 理由:相比于较浅的按压,5cm的按压深度更有可 能取得较好的结果,胸部按压深度超过6cm会造 成胸部损伤。
修改要点4:成人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
• 心脏骤停后的药物治疗:利多卡因 • 2015(新):目前的证据不足以支持心脏 骤停后利多卡因的常规使用。但若是因室 颤/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导致心脏骤停,恢 复自主循环后,可以考虑立即或继续给予 利多卡因。 • 理由:近期一项针对心脏骤停中给予利多 卡因的存活者的研究显示,室颤/无脉性室 性心动过速的复发有所减少。
修改要点2:胸外按压
胸廓回弹: 2010(旧):每次按压后,施救者应让胸廓完全回 弹,以使心脏在下次按压前完全充盈。 2015(更新):施救者应避免在按压间隙依靠在患 者胸上,以便每次按压后使胸廓充分回弹。 理由:胸廓回弹能够产生相对胸廓内负压,促进静 脉回流和心肺血流。在按压间隙倚靠在患者胸上 会妨碍胸廓充分回弹。回弹不充分会增加胸廓内 压力,减少静脉回流、冠状动脉灌注压力和心肌 血流,影响复苏存活率。

2015心肺复苏指南

2015心肺复苏指南

胸外按压的注意事项
• 未经训练的非专业施救者应在调度员指导下或者 自行对心脏骤停的成人患者进行单纯胸外按压式 心肺复苏。施救者应持续实施单纯胸外按压式心 肺复苏,直到自动体外除颤器或有参加过训练的 施救者赶到。
胸外按压的注意事项
• 未经训练的非专业施救者应在调度员指导下或者 自行对心脏骤停的成人患者进行单纯胸外按压式 心肺复苏。施救者应持续实施单纯胸外按压式心 肺复苏,直到自动体外除颤器或有参加过训练的 施救者赶到。
成人基础生命支持和心肺复苏 质量:非专业施救者心肺复苏
• 4.进一步强调了调度人员需快速识别可能的心脏 骤停,并立即向呼叫者提供心肺复苏指导(即调 度员指导下的心肺复苏)。 • 5.建议的胸外按压速率是 100 至 120 次/ 分钟。 • 6.建议的成人胸外按压幅度是至少 2 英寸(5 厘 米),但不超过 2.4 英寸(6 厘米)。
2015年美国心脏学会心肺复苏 指南
齐玉晶
救治系统和持续质量改进
• 1.生存链的更新 • 2.利用社会媒体呼叫救护者 • 3.以团队形式实施心肺复苏:早期预警系统、快 速反应小组和紧急医疗团队系统。 • 4.复苏方案的持续质量改进 • 5.救治的地区化
救治系统和持续质量改进
• 1.生存链更新 • 院内心脏骤停:五环四步 • 五环:监测和预防 识别和启动应急反应系统 即时高质量心肺复苏 快速除颤 高级生命支持和骤停后处理 四步:初级急救人员 高级生命支持团队 导管室 重症监护室
成人基础生命支持 及心肺复苏质量:医护人员 BLS
• 1.鼓励经过培训的施救者同时进行几个步骤(即 同时检查呼吸和脉搏),以缩短开始首次胸部按 压的时间。 • 2.为使每次按压后胸廓充分回弹,施救者必须避 免在按压间隙倚靠在患者胸上。 • 3.对于正在进行持续心肺复苏且有高级气道的患 者,对通气速率的建议简化为每 6 秒一次呼吸 (每分钟 10 次呼吸)。

2015心肺复苏指南七大更新要点总结

2015心肺复苏指南七大更新要点总结

2015心肺复苏指南七大更新要点总结第一篇:2015心肺复苏指南七大更新要点总结2015心肺复苏指南七大更新要点总结看点时隔 5 年,新版《美国心脏学会 CPR 和 ECC 指南》终于在2015 年 10 月 15 日隆重登场啦!AHA 会对指南的哪些部分进行更改?又有哪些颠覆性的观点出现?现在,请听我们为你娓娓道来。

1快速反应,团队协作施救者应争分夺秒,同时进行抢救步骤,如同时检查脉搏与呼吸,缩短开始首按时间。

2生存链「一分为二」AHA成人生存链分为两链:一链为院内急救体系,另一链为院外急救体系。

手机时代,充分利用社会媒体呼叫施救者,手机等现代化电子设备能够在院外急救中发挥重要作用;院内急救应以团队形式实施心肺复苏:早期预警系统、快速反应小组(RRT)和紧急医疗团队系统(MET)。

3先电击or 先按压2010 版指南(旧)中,AED 就绪时应先行1.5120 次 / 分钟;深度至少 2 英寸(5 厘米),且不超过 2.4 英寸(6 厘米)。

5瘾君子的福音若患者有疑似生命危险、或与阿片类药物相关的紧急情况,应予纳洛酮。

对于已知或疑似阿片类药物成瘾者,若无反应,呼吸正常有脉搏,可由经过正规培训的非专业施救者和BLS 施救者给与肌肉注射或鼻内给予纳洛酮。

6 胸外按压需「有效」每次按压后胸廓充分回弹,施救者须避免在按压间隙倚靠在患者胸上;为提高施救效率,减少按压中断十分重要。

新版指南指出,胸外按压在心肺复苏全程的目标比例至少为60%。

7加压素被「除名」2010版(旧)指南认为一剂静脉 / 骨内推注的 40 单位加压素可替代第一剂或第二剂肾上腺素治疗心脏骤停。

而新版则指出,联用加压素和肾上腺素,相比标准剂量的肾上腺素在治疗心脏骤停时并无优势。

给予加压素相对使用肾上腺素也没有优势,因此,加压素已被新版指南「除名」。

另重申施救C-A-B 顺序对于施救顺序,最新的指南重申应遵循10 年版指南内容,即应先开始胸外按压再进行人工呼吸(C-A-B),减少首次按压的延时;30 次胸外按压后做 2 次人工呼吸。

2015版心肺复苏(CPR)更新指南

2015版心肺复苏(CPR)更新指南
用驾车旅行来进行类比,解释按压速率和 中断对复苏期间实施的总按压次数的影响。
按压分数至少60%
判断减少按压中断的标准是以胸外按压在整体心肺复苏中占的比 例确定的,所占比例越高越好,按压分数(Compression Fraction)应大于60%。
胸外按压深度、速度、回弹可以通过身体训练达到标准,但是在 抢救过程,如何全程关注并始终贯彻减少按压中断,需要极高的 急救素养和团队配合。因为在人工呼吸、电除颤、气管插管、换 人等诸多环节,都会出现按压中断。这需要仔细设计每一个急救 环节,才能做到。需要强调的是,医护人员在工作中不能实行 100%胸外按压,也就是不推荐单纯胸外按压。在医院的急救过 程中,医护人员实施心肺复苏必须包括人工通气。
01
心室纤颤(VF):在临 床一般死亡中占30%, 在猝死中占90%。
02
03
无脉电活动(PEA): 有组织心电活动存在, 但无有效的机械活动。
04
2015版心肺复苏指南
基本程序上,新版指南可概括为“一点、两线、 三三制”
“一点”:只要地点安全,CPR就在现场进行, 非专业施救人员用手机呼救,而不是离开现场; “两线”:分为院外、院内两条线。院内这条线, 强调“监测和预防”; “三三制”:无论是院内还是院外,基础生命支持 都强调三个步骤,既目击者“识别和启动应急反 应系统、及时高质量的CPR和快速除颤”。
旁观者给予纳洛酮的方案
院前可以推荐给非专业施救者
使用的注射药物不多。肾上腺 素笔(用于救治过敏性休克) 是另外一款。
同时进行几个步骤
鼓励经过培训的施救者同时 进行几个步骤(即同时检查
呼吸和脉搏),以缩短开始
首次胸部按压的时间。
RRT和MET
由多名经过训练有素的施救者组成的综合小组可以采用一套精心设计的办

2015年心肺复苏新标准

2015年心肺复苏新标准

2015年心肺复苏新标准心肺复苏是一种紧急救护技术,用于挽救因心脏骤停或呼吸骤停而濒临死亡的患者。

2015年,美国心脏协会(AHA)发布了新的心肺复苏指南,对心肺复苏的操作标准进行了更新,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

新标准中最重要的变化之一是“CAB”替代了“A-B-C”,即首先进行胸外按压(Chest Compression)、然后进行人工呼吸(Airway)、最后进行心脏除颤(Breathing)。

这一改变的目的是强调胸外按压的重要性,因为在心肺复苏过程中,胸外按压是最为关键的一环。

新标准建议在进行胸外按压时,应尽量保持每分钟至少100次的频率,并且尽量使胸部下陷至少5厘米。

此外,新标准还强调了早期除颤的重要性。

对于心室颤动(VF)和无脉搏性室性心动过速(pVT)患者,应尽快进行电除颤。

对于非专业人员,AHA建议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进行电除颤,以缩短从心脏骤停到除颤的时间,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另外,新标准还对人工呼吸的操作进行了调整。

对于成人患者,AHA建议采用口对口和口对鼻的人工呼吸方式,而对于婴儿和儿童患者,则建议采用口对口和口对面罩的方式。

此外,新标准还强调了人工呼吸的深度和频率,以确保患者能够获得足够的氧气供应。

除此之外,新标准还对专业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AHA建议所有参与心肺复苏的医护人员应定期接受相关培训,以保持其技能的熟练程度,并且在实际操作中应遵循最新的指南要求,以提高心肺复苏的质量和效果。

总的来说,2015年心肺复苏新标准的发布对于心肺复苏的实施和效果都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强调胸外按压、早期除颤和规范人工呼吸的操作,新标准有望提高心肺复苏的成功率,挽救更多因心脏骤停或呼吸骤停而濒临死亡的患者。

因此,我们应该密切关注新标准的内容,并且在实际操作中严格遵循,以提高心肺复苏的质量和效果,为患者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2015年AHA心肺复苏及心血管疾病指南更新要点

2015年AHA心肺复苏及心血管疾病指南更新要点

2015年AHA心肺复苏及心血管疾病指南更新要点10月15日,美国心脏协会(AHA)发布了2015版《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更新》(以下简称《指南更新》),2015《指南更新》是基于国际证据评估流程,由来自39个国家的250位证据审查专家共同参与完成。

指南更新要点如下:新AHA 建议级别和证据水平分级体系2015《指南更新》中使用的建议级别和证据水平,均依据AHA的最新定义。

最新版定义中的3级建议有所更改,3级:无益,当证据显示,有高质量或中等质量研究(证据水平LOE分别为A或B)表明某项策略的效果并不优于对照组时,不常使用。

证据水平也有所更改。

LOE B 现分为LOE B-R(随机研究)和LOE B-NR(非随机研究)。

LOE C 现分为LOE C-LD(有限数据)和C-EO(专家意见)。

总的来说,复苏学的证据水平和建议级别都较低,2015 版的所有建议中仅1%(315条定为1级(强建议)。

2015《指南更新》中的大部分建议(69%)都只有最低证据水平的支持(LOE C-LD 或C-EO),将近一半(315条建议中有144条,45%)被定为2级(弱建议)。

急救系统和持续质量改进2015《指南更新》为利益相关方提供了一个审视救治体系的新视角,区分了院内心脏骤停(IHCA)和院外心脏骤停(OHCA)。

要点包括•救治体系通用分类•将AHA成人生存链分为两链:一链为院内救治体系,另一链为院外救治体系•检视有关心脏骤停救治体系的最佳证据的评估,集中在心脏骤停、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和卒中问题上。

非专业施救者心肺复苏2015《指南更新》建议中,有关非专业施救者实施成人心肺复苏的关键问题和重大变更包括下列内容:•院外成人生存链的关键环节和2010年相同,继续强调简化后的通用成人基础生命支持(BLS)流程。

•成人基础生命支持流程有所改变,反映了施救者可以在不离开患者身边的情况下启动紧急反应(即通过手机)的现实情况。

2015年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

2015年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

美国每年有超过 32万人发生院外心脏骤停,大约有 90% 的患者最终死亡。快速有效的心肺复苏能够有效降低心脏 骤停者的死亡率。时隔 5 年,美国心脏学会(AHA)更新 CPR 和 ECC 指南,其中有几个关键问题和重大变更: 1. AHA 成人生命链分为两链:一链为院内急救体系,另 一链为院外急救体系; 2.以团队形式实施心肺复苏:早期预警系统(MEWS)、快速 反应小组(RRT)和紧急医疗团队系统(MET); 3.手机时代,充分利用社会媒体呼叫施救者,手机等现代 化电子设备能够发挥重要作用。
2. 在图“替换”下拉列表中选择要更改字体。(如下图)
2、替换模板中的图片
模板中的图片展示页面,您可以根据需要替换这些图片,下面介绍两种替换方法。 方法一:更改图片
1.选中模版中的图片(有些图片与其他对象进行了组合,选择时一定要选中图片 本身,而 不是组合)。 2.单击鼠标右键,选择“更改图片”,选择要替换的图片。(如下图)
生命相托 分秒把握
生命相托 分秒把握
生命相托 分改
生命相托 分秒把握
修改
生命相托 分秒把握
修改
生命相托 分秒把握
修改
生命相托 分秒把握
修改
生命相托 分秒把握
修改
生命相托 分秒把握
修改
生命相托 分秒把握
修改
生命相托 分秒把握
修改
生命相托 分秒把握
生命相托 分秒把握
3. 在“替换为”下拉列表中选择替换字体。 4. 点击“替换”按钮,完成。
生命相托 分秒把握
关键问题和重大变更的总结
生命相托 分秒把握
有不严谨的地方请大家多多指正!
谢谢!
生命相托 分秒把握
赠送精美图标
生命相托 分秒把握

2015年最新心肺复苏指南

2015年最新心肺复苏指南

尽可能减少胸外按压的中断次数



2015( 重申 2010 版的建议): 施救者应尽可能减少胸 外按压中断的次数和时间,尽可能增加每分钟胸外按压的 次数。 2015( 更新): 对于没有高级气道接受心肺复苏的心脏 骤停成人患者,实施心肺复苏的目标应该是尽量提高胸部 按压在整个心肺复苏中的比例,目标比例为至少 60%。 理由: 胸外按压中断可能因急救需求(如心律分析和通气 等)而有意造成,也可能是无意造成(如施救者受到打扰 )。胸外按压比例是指实施按压的时间在心肺复苏所用总 时间中所占的比例。可以通过尽量减少胸部按压时的暂停 来增加胸外按压比例。胸外按压比例的理想目标尚未确定 。设定胸外按压比例,旨在限制按压中断,在心肺复苏时 尽可能增加冠状动脉灌注和血流。
• 如果紧急医疗系统采用包括持续胸部 按压的综合救治干预,对于院外心脏 骤停患者可以考虑在综合救治干预中 使用被动通气技术。 • 对于正在进行持续心肺复苏且有高级 气道的患者,对通气速率的建议简化 为每 6 秒一次呼吸(每分钟 10次呼吸 )。

与2010年版的心肺复苏指南对比



及早识别患者并启动应急反应系统 →2015( 更新): 一旦发现患者没有反应,医护 人员必须立即就近呼救,但在现实情况中,医护 人员应继续同时检查呼吸和脉搏,然后再启动应 急反应系统(或请求支援)。 2010( 旧): 医务人员在查看患者呼吸是否消 失或呼吸是否正常时,也应检查反应。 理由: 此条建议变更的用意是尽量减少延迟,鼓 励快速、有效、同步的检查和反应,而非缓慢、 拘泥、按部就班的做法。
在 2015《指南更新》中,针对医务 人员的关键问题及重大变更如下:
一、急救系统和持续质量改进
1• 这些建议使得应急反应系统的启动更加灵 活,更加符合医护人员的临床环境。鼓励 经过培训的施救者同时进行几个步骤(即 同时检查呼吸和脉搏),以缩短开始首次 胸部按压的时间。

2015心肺复苏指南更新

2015心肺复苏指南更新
单凭此项指标进行决策,但医护人员可以把 20min CPR后低ETco2与其他因素综合考虑, 帮助确定终止CPR时间。
心肺复苏重点难点解析
一、心脏骤停复苏过程中气管插管后,急救人员应
该多久给一次通气?
在气管插管后,管理呼吸道人员要在不
影响胸外按压前提下,每6秒给一次通气,即 每分钟10次。
心肺复苏重点难点解析
给予患者足够通气(30次按压后2次人 给予过度通气 工呼吸,吸气时间超过1秒,每次使胸 (呼吸次数太多,或呼吸用力过度) 部隆起)
机械设备CPR指南建议
无证据表明:使用活塞式CPR机械设备进行 胸外心脏按压,相对人工按压更有优势。
人工胸外心脏按压仍旧是救治心搏骤停病 人的救治标准
进行高质量人工胸外按压比较困难或危险 时,机械CPR可作为传统心肺复苏的替代品 机械CPR设备使用常见以下状况:
更新7 胸外按压的中断次数
胸外按压—速率/深度/胸廓回弹/中断次数
2015(重申2010版建议):施救者尽可能减少胸外按压中
断次数和时间
2015(更新) 对于没有建立高级气道,接受心肺复苏的 心脏骤停患者,应尽量提高胸部按压在整 个心肺复苏中的比例,目标比例为至少60%
理由:设定胸外按压比例,旨在限制按压中断,在心肺
通过喉罩气道将药物送到肺上皮细 胞是不可靠的,因此不建议使用喉罩气
道给药。
新指南建议: 所有疑似心源性心脏骤停患者,无论 是ST段抬高的院外心脏骤停患者,还是疑似 心源性心脏骤停而没有心电图ST段抬高的患 者,也无论其是否昏迷,都应实施急诊冠状
动脉血管造影
2015指南
及早PCI
新指南建议:
患者若在急诊科出现ST段抬高心肌梗死 (STEMI),而医院不能进行冠脉介入治疗(PCI) ,应立即转移到PCI中心,而不应在最初的医 院先立即接受溶栓治疗。 如果SEMEI患者不能及时转诊至能够进行PCI的 医院,可以将先接受溶栓治疗,在溶栓治疗后 最初的3到6小时内,最多24小时内,对所有患 者尽早转诊,进行常规血管造影,不建议只在 患者因缺血需要血管造影时,才转诊。

2015新指南心肺复苏

2015新指南心肺复苏

8. 瘾君子的福音
若患者有疑似生命危险或与阿片类药物相关的紧急 情况,应给与纳洛酮。瘾君子的福音!对于已知 或疑似阿片类药物成瘾的患者,如果无反应且呼 吸正常,但有脉搏,可由经过正规培训的非专业 施救者和 BLS 施救者给与肌肉注射或鼻内给予纳 洛酮。
9、加压素被「除名」
• 10 年版指南认为一剂静脉 / 骨内推注的 40 单位 加压素科替代第一或第二剂肾上腺素治疗心脏骤 停。而新版则指出,联合使用加压素和肾上腺素 ,相比使用标准剂量的肾上腺素在治疗心脏骤停 时没有优势。给与加压素相对使用肾上腺素也没 有优势,因此,加压素已被新版指南「除名」。 • 如果当患者的心律不适合电除颤时,应尽早给予 肾上腺素。 • 有研究发现,针对不适合电除颤的心律时,及早 给予肾上腺素可以增加存活出院率和神经功能完 好存活率。
心肺复苏—BLS(CAB)
• 仰头-抬颏法(经典) • 将一手小鱼际置于患者前额部,用力使头部后仰 ,另一手置于下颏骨骨性部分向上抬颏。使下颌 尖、耳垂连线与地面垂直。
心肺复苏—BLS(CAB)
• 人工呼吸 : • 口对口:开放气道→捏鼻子→口对口→ “正常” 吸气→缓慢吹气(1秒以上),吹1结束,胸廓明 显抬起,→松口、松鼻→气体呼出 胸廓回落,间 隔4秒,再进行吹2。 • 吹起过程中余光要观察胸廓起伏情况。 吹1----间隔4秒----吹2 • 不要过分用力:潮气量:500ml • 吹气毕,松开口鼻。
院内急救
院内急救应以团队形式实施心肺复苏:早期预警系 统、快速反应小组(RRT)和紧急医疗团队系统( MET)。
3、按压深度变更
• 首次规定按压深度的上限:在胸外按压时,按压 深度至少5厘米,但应避免超过6厘米。 • 对于儿童(包括婴儿[小于一岁]至青春期开始的儿 童),按压深度胸部前后径的三分之一,大约相当 于婴儿4厘米,儿童5厘米。对于青少年即应采用 成人的按压深度,即5~6厘米。

2015AHA心肺复苏指南更新要点

2015AHA心肺复苏指南更新要点

第一部分非专业施救者心肺复苏1、关键问题和重大变更的总结2015《指南更新》建议中,有关非专业施救者实施成人心肺复苏的关键问题和重大变更包括下列内容:1.院外成人生存链的关键环节和2010年相同,继续强调简化后的通用成人基础生命支持(BLS)流程。

2.成人基础生命支持流程有所改变,反映了施救者可以在不离开患者身边的情况下启动紧急反应(即通过手机)的现实情况。

3.建议在有心脏骤停风险人群的社区执行公共场所除颤(PAD)方案。

4.鼓励迅速识别无反应情况,启动紧急反应系统,及鼓励非专业施救者在发现患者没有反应且没有呼吸或呼吸不正常(如喘息)时开始心肺复苏的建议得到强化。

5.进一步强调了调度人员需快速识别可能的心脏骤停,并立即向呼叫者提供心肺复苏指导(即调度员指导下的心肺复苏)。

6.确定了单一施救者的施救顺序的建议:单一施救者应先开始胸外按压再进行人工呼吸(C-A-B而非 A-B-C),以减少首次按压的时间延迟。

单一施救者开始心肺复苏时应进行 30次胸外按压后做 2次人工呼吸。

7.继续强调了高质量心肺复苏的特点:以足够的速率和幅度进行按压,保证每次按压后胸廓完全回弹,尽可能减少按压中断并避免过度通气。

8.建议的胸外按压速率是 100至120次/分钟(此前为“至少”100次/分钟)。

9.建议的成人胸外按压幅度是至少厘米,但不超过6厘米。

10.如果有疑似危及生命的、与阿片类药物相关的紧急情况,可以考虑由旁观者给予纳洛酮。

这些变更是为了对简化非专业施救者的培训,并强调对突发心脏骤停患者进行早期胸外按压的重要性。

在之后的话题中,对非专业施救者和医护人员类似的变更或强调重点用星号(*)标注2、社区非专业施救者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方案2015(更新):建议在很可能有目击者的院外心脏骤停发生率相对较高的公共场所,实施公共场所除颤 (PAD)方案(如机场、赌场、运动设施等)。

2015(旧版):建议公共安全第一反应人员实施心肺复苏并使用自动外除颤器 (AED),以增加院外突发心脏骤停的存活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版美国心肺复苏指南十大更新:按压深度和频率有了上限原创2015-10-15文韬美国心脏协会(AHA)今日在网站上公布了2015版心肺复苏指南(https://),以下为该指南的10大更新要点:1、首次规定按压深度的上限:在胸外按压时,按压深度至少5厘米,但应避免超过6厘米。

旧指南仅仅规定了按压深度不低于5厘米。

新指南认为,按压深度不应超过6厘米,超过此深度可能会出现并发症,但指南也指出,大多数胸外按压不是过深,而是过浅。

对于儿童(包括婴儿[小于一岁]至青春期开始的儿童),按压深度胸部前后径的三分之一,大约相当于婴儿4厘米,儿童5厘米。

对于青少年即应采用成人的按压深度,即5~6厘米。

2、按压频率规定为100~120次/分。

原指南仅仅规定了每分钟按压频率不少于100次/分,但一项大样本的注册研究发现,如果按压频率(超过140次/分)过快,按压幅度则不足。

指南也指出,在心肺复苏过程中,施救者应该以适当的速率(100至120次/分)和深度进行有效按压,同时尽可能减少胸部按压中断的次数和持续时间。

新指南规定,胸部按压在整个心肺复苏中的目标比例为至少60%。

指南把心肺复苏与驾车行驶进行了比较。

在驾车行驶时,一天行驶的里程数不仅受行驶速度影响,还受中途停顿的次数和时间影响。

以60英里/小时的速度不中断行驶,则实际行驶距离为一小时60英里。

以60英里每小时的速度行驶,但中途停顿10分钟,则实际行驶距离为―小时的英里。

停顿越频繁,停顿时间越长,则实际行驶里程越少。

3、为保证每次按压后使胸廓充分回弹,施救者在按压间隙,双手应离开患者胸壁。

原指南仅建议,每次按压后,施救者应让胸廓完全回弹,以使心脏在下次按压前完全充盈。

如果在两次按压之间,施救者依靠在患者胸壁上,会妨碍患者的胸壁会弹。

4、无论是否因心脏病所导致的心脏骤停,医护人员都应提供胸外按压和通气。

旧版指南仅指出,急救人员和院内专业救援人员都可为心骤停患者实施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

5、关于先除颤,还是先胸外按压的问题,新指南建议,当可以立即取得体外自动除颤器(AED)时,应尽快使用除颤器。

当不能立即取得AED时,应立即开始心肺复苏,并同时让人获取AED,视情况尽快尝试进行除颤。

6、当患者的心律不适合电除颤时,应尽早给予肾上腺素。

有研究发现,针对不适合电除颤的心律时,及早给予肾上腺素可以增加存活出院率和神经功能完好存活率。

7、新指南建议,所有疑似心源性心脏骤停患者,无论是ST段抬高的院外心脏骤停患者,还是疑似心源性心脏骤停而没有心电图ST段抬高的患者,也无论其是否昏迷,都应实施急诊冠状动脉血管造影。

8、患者若在急诊科出现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而医院不能进行冠脉介入治疗(PCI),应立即转移到PCI中心,而不应在最初的医院先立即接受溶栓治疗。

如果SEMEI患者不能及时转诊至能够进行PCI的医院,可以将先接受溶栓治疗,在溶栓治疗后最初的3到6小时内,最多24小时内,对所有患者尽早转诊,进行常规血管造影,不建议只在患者因缺血需要血管造影时,才转诊。

9、所有在心脏骤停后恢复自主循环的昏迷,即对语言指令缺乏有意义的反应的成年患者,都应采用目标温度管理(TTM),选定在32到36度之间,并至少维持24小时。

10、一旦发现患者没有反应,医护人员必须立即呼救同时检查呼吸和脉搏,然后再启动应急反应系统或请求支援。

旧指南还要求医务人员在查看患者呼吸是否消失,或呼吸是否正常。

此条建议变更的用意是尽量减少延迟,鼓励快速有效、同步的检查和反应,而非缓慢、拘泥、按部就班的做法。

新指南中高质量的心肺复苏要点见下表。

心肺复苏2015年国际新标准操作流程CPR2015-10-13首先评估现场环境安全1、意识的判断:用双手轻拍病人双肩,问:“喂!你怎么了?”告知无反应。

2、检查呼吸:观察病人胸部起伏5-10秒(1001、1002、1003、1004、1005…)告知无呼吸3、呼救:来人啊!喊医生!推抢救车!除颤仪!4、判断是否有颈动脉搏动:用右手的中指和食指从气管正中环状软骨划向近侧颈动脉搏动处,告之无搏动(数1001,1002,1003,1004,1005…判断五秒以上10秒以下)。

5、松解衣领及裤带。

6、胸外心脏按压:两乳头连线中点(胸骨中下1/3处),用左手掌跟紧贴病人的胸部,两手重叠,左手五指翘起,双臂深直,用上身力量用力按压30次(按压频率至少100次∕分,按压深度至少125px)7、打开气道:仰头抬颌法。

口腔无分泌物,无假牙。

8、人工呼吸:应用简易呼吸器,一手以“CE”手法固定,一手挤压简易呼吸器,每次送气400-600ml,频率10-12次/分。

9、持续2分钟的高效率的CPR:以心脏按压:人工呼吸=30:2的比例进行,操作5个周期。

(心脏按压开始送气结束)10、判断复苏是否有效(听是否有呼吸音,同时触摸是否有颈动脉博动)。

11、整理病人,进一步生命支持。

提高抢救成功率的主要因素:1、将重点继续放在高质量的CPR上2、按压频率至少100次/分(区别于大约100次/分)3、胸骨下陷深度至少5 ㎝4、按压后保证胸骨完全回弹5、胸外按压时最大限度地减少中断6、避免过度通气心肺复苏= (清理呼吸道) + 人工呼吸+ 胸外按压+ 后续的专业用药据美国近年统计,每年心血管病人死亡数达百万人,约占总死亡病因1/2。

而因心脏停搏突然死亡者60-70%发生在院前。

因此,美国成年人中约有85%的人有兴趣参加CPR初步训练,结果使40%心脏骤停者复苏成功,每年抢救了约20万人的生命。

心脏跳动停止者,如在4分钟内实施初步的CPR,在8分钟内由专业人员进一步心脏救生,死而复生的可能性最大,因此时间就是生命,速度是关键,初步的CPR按ABC进行。

先判断患者有无意识。

拍摇患者并大声询问,手指甲掐压人中穴约五秒,如无反应表示意识丧失。

这时应使患者水平仰卧,解开颈部钮扣,注意清除口腔异物,使患者仰头抬颏,用耳贴近口鼻,如未感到有气流或胸部无起伏,则表示已无呼吸。

A(airway):保持呼吸顺畅B(breathing):口对口人工呼吸C(circulation):建立有效的人工循环A 保持呼吸顺畅昏迷的病人常因舌后移而堵塞气道,所以心肺复苏的首要步骤是畅通气道。

急救者以一手置于患者额部使头部后仰,并以另一手抬起后颈部或托起下颏,保持呼吸道通畅。

对怀疑有颈部损伤者只能托举下颏而不能使头部后仰;若疑有气道异物,应从患者背部双手环抱于患者上腹部,用力、突击性挤压。

B 口对口人工呼吸在保持患者仰头抬颏前提下,施救者用一手捏闭的鼻孔(或口唇),然后深吸一大口气,迅速用力向患者口(或鼻)内吹气, 然后放松鼻孔(或口唇),照此每5秒钟反复一次,直到恢复自主呼吸。

每次吹气间隔1.5秒,在这个时间抢救者应自己深呼吸一次,以便继续口对口呼吸,直至专业抢救人员的到来。

C 建立有效的人工循环检查心脏是否跳动,最简易、最可靠的是颈动脉。

抢救者用2-3个手指放在患者气管与颈部肌肉间轻轻按压,时间不少于10秒。

如果患者停止心跳,抢救者应握紧拳头,拳眼向上,快速有力猛击患者胸骨正中下段一次。

此举有可能使患者心脏复跳,如一次不成功可按上述要求再次扣击一次。

如心脏不能复跳,就要通过胸外按压,使心脏和大血管血液产生流动。

以维持心、脑等主要器官最低血液需要量。

选择胸外心脏按压部位:先以左手的中指、食指定出肋骨下缘,而后将右手掌侧放在胸骨下1/3,再将左手放在胸骨上方,左手拇指邻近右手指,使左手掌底部在剑突上。

右手置于左手上,手指间互相交错或伸展。

按压力量经手跟而向下,手指应抬离胸部。

·胸外心脏按压方法:急救者两臂位于病人胸骨的正上方,双肘关节伸直,利用上身重量垂直下压,对中等体重的成人下压深度应大于5厘米,而后迅速放松,解除压力,让胸廓自行复位。

如此有节奏地反复进行,按压与放松时间大致相等,频率为每分钟不低于100次。

人心肺复苏方法一、当只有一个急救者给病人进行心肺复苏术时,应是每做30次胸心脏按压,交替进行2次人工呼吸。

二、当有两个急救者给病人进行心肺复苏术时,首先两个人应呈对称位置,以便于互相交换。

此时,一个人做胸外心脏按压;另一个人做人工呼吸。

两人可以数着1、2、3进行配合,每按压心脏30次,口对口或口对鼻人工呼吸2次。

)拍摇患者并大声询问,手指甲掐压人中穴约五秒,如无反应表示意识丧失。

这时应使患者水平仰卧,解开颈部钮扣,注意清除口腔异物,使患者仰头抬颏,用耳贴近口鼻,如未感到有气流或胸部无起伏,则表示已无呼吸。

CPR操作顺序的变化:A-B-C →C-A-B★2010(新):C-A-B 即:C胸外按压→A开放气道→B人工呼吸●2005(旧):A-B-C 即:A开放气道→B人工呼吸→C胸外按压注意事项1、口对口吹气量不宜过大,一般不超过1200毫升,胸廓稍起伏即可。

吹气时间不宜过长,过长会引起急性胃扩张、胃胀气和呕吐。

吹气过程要注意观察患(伤)者气道是否通畅,胸廓是否被吹起。

2、胸外心脏按术只能在患(伤)者心脏停止跳动下才能施行。

3、口对口吹气和胸外心脏按压应同时进行,严格按吹气和按压的比例操作,吹气和按压的次数过多和过少均会影响复苏的成败。

4、胸外心脏按压的位置必须准确。

不准确容易损伤其他脏器。

按压的力度要适宜,过大过猛容易使胸骨骨折,引起气胸血胸;按压的力度过轻,胸腔压力小,不足以推动血液循环。

5、施行心肺复苏术时应将患(伤)者的衣扣及裤带解松,以免引起内脏损伤。

2005年底美国心脏学会(AHA)发布了新版CPR急救指南,与旧版指南相比,主要就是按压与呼吸的频次由15:2调整为30:2。

心肺复苏有效的体征和终止抢救的指征(1)观察颈动脉搏动,有效时每次按压后就可触到一次搏动。

若停止按压后搏动停止,表明应继续进行按压。

如停止按压后搏动继续存在,说明病人自主心搏已恢复,可以停止胸外心脏按压。

(2)若无自主呼吸,人工呼吸应继续进行,或自主呼吸很微弱时仍应坚持人工呼吸。

(3)复苏有效时,可见病人有眼球活动,口唇、甲床转红,甚至脚可动;观察瞳孔时,可由大变小,并有对光反射。

(4)当有下列情况可考虑终止复苏:①心肺复苏持续30分钟以上,仍无心搏及自主呼吸,现场又无进一步救治和送治条件,可考虑终止复苏;②脑死亡,如深度昏迷,瞳孔固定、角膜反射消失,将病人头向两侧转动,眼球原来位置不变等,如无进一步救治和送治条件,现场可考虑停止复苏;③当现场危险威胁到抢救人员安全(如雪崩、山洪爆发)以及医学专业人员认为病人死亡,无救治指征时。

BOU/CPR580心肺复苏模拟人(2010操作标准)美国心脏学会(AHA)2010国际心肺复苏(CPR)&心血管急救(ECC)指南标准:(1)胸外按压频率由2005年的100次/分改为“至少100次/分”(2)按压深度由2005年的4-125px改为“至少125px”(3)人工呼吸频率不变、按压与呼吸比不变(4)强烈建议普通施救者仅做胸外按压的CPR,弱化人工呼吸的作用,对普通目击者要求对ABC改变为“CAB”即胸外按压、气道和呼吸(5)除颤能量不变,但更强调CPR(6)肾上腺素用法用量不变,不推荐对心脏停搏或PEA者常规使用阿托品(7)维持ROSC的血氧饱和度在94%-98%(8)血糖超过10mmol/L即应控制,但强调应避免低血糖(9)强化按压的重要性,按压间断时间不超过5s提高抢救成功率的主要因素:1、将重点继续放在高质量的CPR上2、按压频率至少100次/分(区别于大约100次/分)3、胸骨下陷深度至少5 ㎝4、按压后保证胸骨完全回弹5、胸外按压时最大限度地减少中断6、避免过度通气CPR操作顺序的变化:A-B-C→→C-A-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