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2章-1节-3试验设计
被试间实验设计
2021/9/3
第四章
17
一、单因素完全随机实验设计
基本模式
2021/9/3
第四章
18
一、单因素完全随机实验设计
字母的含义
A 代表因素,a代表因素的水平,有四个水平a1、a2、 a3、a4,S代表被试,S1-S20指被试1到20
设计的含义
实验有一个自变量,自变量有四个水平,每种处理组 有5名被试,每个被试只接受了一种水平的处理
2021/9/3
第四章
40
两因素随机区组实验设计
基本模式
2021/9/3
第四章
41
三因素完全随机实验设计
特点
❖三个自变量:A,B,C ❖每个自变量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水平 ❖随机分配被试 ❖每个被试接受实验处理的一种结合,最简单的
是2×2×2因素被试内实验设计,共有8个实验处 理:
a1b1c1,a2b1c1,a1b2c1,a2b2c1,a1b1c2,a2b1c2,a1b2 c2,a2b2c2
2021/9/3
第四章
35
扩展阅读:如何描述实验中的变量
方法二:因素和水平命名法
例5的写法更一目了然
2021/9/3
第四章
36
多自变量被试间实验设计
多因素被试间实验设计的类型
❖两因素完全随机实验设计 ❖两因素随机区组设计 ❖三因素完全随机实验设计
2021/9/3
第四章
37
多自变量被试间实验设计
自变量和无关变量没有交互作用
2021/9/3
第四章
29
二、单因素随机区组实验设计
应用举例
❖实验目的:考察难度对被试在限定时间内正确 解答数学题的影响
❖自变量是难度:5个水平 ❖无关变量:被试个体差异,如智力 ❖被试分配:25名被试,通过初测成绩分成5个区
试验设计
抄下9个随机数字,将单数组中配对的第一头归入 甲组,第二头归入乙组;双数组中配对的第一头归入 乙组,第二头归入甲组:
上一张 下一张 主 页 退 出
二、试验结果的统计分析 (一)随机单位组试验结果的统计分析
采用两因素(单位组、试验因素)方差分析法。 假定单位组因素与试验因素不存在交互作用。
试验处理因素为A,处理因素水平数为a;单位组 因素为B,单位组数为b:
2、统计分析简单 (二)主要缺点
1、由于未应用局部控制原则 ,非试验因素 的影响被归入试验误差,误差大,精确性较低。
2、在试验条件、环境、试验动物差异较大时, 不宜采用。
上一张 下一张 主 页 退 出 Nhomakorabea第五节 随机单位组(区组)设计
是根据局部控制的原则,如将基础条件相同的动 物划归一个单位组,每一单位组内的动物数等于处 理数,并将各单位组的试验动物随机分配到各处理 组。 要求同一单位组内试验动物尽可能一致,不同 单位组间的试验动物允许存在差异。
的试验。 由该试验的所有试验因素的水平组合(即处理)
构成。 (1)完全方案(能考察因素间的交互作用) (2)不完全方案(正交试验、综合性试验 )
上一张 下一张 主 页 退 出
(二)拟定试验方案的要点
1、根据试验的目的、任务和条件挑选试 验因素
挑选对试验指标影响较大的关键因素。若只考察 一个因素,则用单因素试验。考察两个以上因素,采 用多因素试验。
第二节 生物试验计划
一、试验计划的内容及要求
(一)课题选择与试验目的
1.实用性
2.先进性
3.创新性
4.可行性
(二)研究依据、内容及预期达到的经济技术指标
(三)试验方案和试验设计方法 试验方案是核心部分,主要包括因素、水平的
第2章--田间试验
2、作用:有效地降低试验误差。
例如,有6个西瓜品种的3 次重复试验。
瘦
土
壤
肥
力
梯
度
方
向
肥
a
区组1 区组2 区组3
b
区组1 区组2 区组3
实施: 将整个试验环境分成若干个最为一致的小环
境,称为区组(block)或重复。
3. 因素多少
❖ 单因素试验 Single factor experiment
其他因素相同的条件下,只研究一个因素的 效应。
❖ 多因素试验 Multiple factor experiment
在同一个试验中研究两个或两个以上因素效 应的试验。
❖ 综合性试验 Comprehensive experiment
CDEAB 3 DEABC 4 EABCD 5
标准(拉丁)方:第一行和第一列为顺 序排列的拉丁方。
【例如】设某一试验,有4个处理,分别以1、 2、3、4表示,试做拉丁方设计。
①选择标准方
ABCD BCDA CDAB DABC
②列随机
用随机的方法得到随机数字2、4、1、3,按随 机数字的顺序把标准方的列做相应的调整。
❖1、试验材料固有的差异 ❖2、试验实施条件的不一致
❖二、进行试验的外界条件的差异
三、控制田间误差的具体措施
➢选择同质材料:生长、发育;壮弱程度; 秧苗大小等等。
➢操作和管理水平的一致性 ➢控制引起差异的外界主要因素--土壤差异
试验地的选择
➢土壤肥力要比较均匀一致 ➢选择的土地要有利用的历史记录 ➢试验地最好选在平地 ➢试验地的位置适当 ➢试验地最好采用轮换制 ➢试验地的选择需要有空白试验
第3章试验设计技术1~4节
保护行用的材料、实施的处理与被保护的小区 相 同;相当于小区宽度。
保护行设置有三种情况: 1)周围保护行 设置在整个试验地四周的保护行。 2)重复间保护行
设置在各重复四周的保护行。
3) 小区保护行 设置在小区的两侧的保护行。
第三节 田间试验设计的基本原理
一、田间试验设计的概念
定性指标 不能直接用数量来表示,只能用眼看、 用鼻闻、用嘴尝的指标,如果实色泽、风味浓淡 等。
杀虫剂杀虫效果试验 虫口死亡率是指标 果树修剪试验
目的 ①通过修剪改善树冠内的光照条件 ②提高叶片的光合速率 ③增加产量 ④提高品质 指标(多个) ①树冠内的光照强度、叶片的光合速率、 ②平均单株产量、果实的含糖量。
二、设置重复 三、随机排列
四、局部控制
一、田间试验设计的概念
按照试验的目的要求和试验地的具体条件,将
各个处理的试验小区在试验地里进行最合理的设置 和排列,称为田间试验设计。
原理 通过设置重复、随机排列和局部控制等
手段减少、排除和估计不易控制因子的干扰,提高
田间试验的正确性。
重复、随机排列和局部控制被称为田间试验设
克服试验误差的途径
1、试验地的选择 2、试验材料的选择 尽最大的可能 选择质和量相同的试材 3、强调取样的科学性和管理、观 察、记载标准化 4、根据田间试验设计的基本原理, 正确地进行小区设计 5、设置保护行
1、试验地的选择
(1)试验地要有代表性 (2)地势要平坦 (3)位置要适当 (4)试验地的肥力要均匀
实验设计方法课后习题答案46章
▪ 习题不能用正交表78(2)L ,因为会产生混杂。
需选用正交表1516(2)L 。
表头设计如下:▪ 说明:也可有其他不同的表头设计(试验方案)。
▪ 习题 由于1AB C D A B A C B C f f f f f f f ⨯⨯⨯=======, 7f =总,故可选用正交表78(2)L ,且不会产生混杂。
表头设计如下:根据直观分析结果,因素的主次顺序为:AXB AXC C B BXC A D A 与B 的二元表,,,,,,,,,,,,,,,,,,,,,,,,,,,,,,,,,,,,,,,,,,,A 与C 的二元表,▪根据A与B的二元表,A1 B2的效果最好;▪根据A与C的二元表,A1 C2的效果最好;▪从直观分析结果可以得到,D1效果最好;▪故最优生产条件为:A1 B2 C2 D1▪(3)方差分析由于没有误差列,故不能对各因素进行显著性检验。
但是,我们选择离差平方和最小的因素D所在的列作为误差列,对各因素进行显著性检验,得到结果如下:因素的主次顺序与直观分析的一样,从显著性来看,只有AXB显著,其他的因素或交互作用都不显著。
▪习题其中A ×B 的离差平方和349.85222.29632.148A B SS SS SS ⨯=+=+=A ×B 的自由度,,,,,,344A B f f f ⨯=+=32.14841.973 5.14024.446A B F ⨯==<故A ×B 不显著。
B ×C 的离差平方和81134.7417.6342.371B C SS SS SS ⨯=+=+=B ×C 的自由度,,,,,,8114B C f f f ⨯=+=42.3714 2.601 5.14024.446B CF ⨯==<故B ×C 不显著。
▪ 因素的主次顺序(根据极差大小或F 值大小) A D F BXC AXB B E C ▪ 最优工艺条件的确定:可以根据直观分析结果选择每个因素的最优水平,得到最优工艺条件为:,,,,,,,,,,,,,,,A1,D1,F1,E0,B0,C0,,.,,,,,,,,,,也可以计算各因素的水平效应 根据水平效应来确定,具体如下: 对于因素A ,,,,115221319ˆ9.148927927A K T a=-=-= 224251319ˆ 1.630927927A K T a =-=-=-333721319ˆ7.519927927A K T a =-=-=-故A 的第1水平的效应最大。
被试间实验设计
2020/4/16
第四章
44
通过实例来掌握多自变量被试间设计
❖主效应
每个自变量单独产生的效应。
❖交互作用
一个自变量对另一个自变量的影响作用。
2020/4/16
第四章
45
扩展阅读:有意思的因素间的交互作用
实验假设:男性数学表现会受到相关刻板 印象的影响。
研究者:Aroson.et al. 1999 被试:欧洲裔男性 自变量:数学能力:中等,高等(被试间变量),刻
两因素随机区组实验设计
基本模式
2020/4/16
第四章
41
三因素完全随机实验设计
特点
❖三个自变量:A,B,C ❖每个自变量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水平 ❖随机分配被试 ❖每个被试接受实验处理的一种结合,最简单的
是2×2×2因素被试内实验设计,共有8个实验处 理:
a1b1c1,a2b1c1,a1b2c1,a2b2c1,a1b1c2,a2b1c2,a1b2 c2,a2b2c2
没有主效应 和
交互作用
2020/4/16
第四章
50
只 有 显 著 的 同 伴 性 别 主 效 应
2020/4/16
第四章
51
通过实例来掌握多自变量被试间设计
❖在多自变量实验中,先看主效应,再看交 互作用
❖从图19可看出:
在总体上,男性比女性吃薄脆饼干的平均数要显著的 多,因此被试性别有显著的主效应
实验设计的变式——两个实验组设计
2020/4/16
第四章
24
实验设计的变式——两个实验组设计
❖设计评价
①比较实验组与控制组的结果,能够确定自变量 是否起作用
②比较实验组不同处理水平的结果,能够确定自 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是线性还是非线性的
均匀设计与均匀设计表
均匀设计与均匀设计表(总53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第一章试验设计和均匀设计试验设计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经常需要做试验,以求达到预期的目的。
例如在工农业生产中希望通过试验达到高质、优产、低消耗,特别是新产品试验,未知的东西很多,要通过试验来摸索工艺条件或配方。
如何做试验,其中大有学问。
试验设计得好,会事半功倍,反之会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
本世纪30年代,由于农业试验的需要,费歇尔在试验设计和统计分析方面做出了一系列先驱工作,从此试验设计成为统计科学的一个分支。
随后,,.Bose,,和对试验设计都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使该分支在理论上日趋完善,在应用上日趋广泛。
60年代,日本统计学家田口玄一将试验设计中应用最广的正交设计表格化,在方法解说方面深入浅出为试验设计的更广泛使用作出了众所周知的贡献。
田口玄一的方法对我国试验设计的普及和广泛应用有巨大的影响,70年代我国许多统计学家深入工厂、科研单位,用通俗的方法介绍正交试验设计,帮助工程技术人员进行试验的安排和数据分析,获得了一大批优秀成果,出版了许多成果汇编,举办了不少成果展览会。
在广泛使用试验设计方法的洪流中,必然会出现一些新的问题,这些总是用原有的各种试验设计方法不能圆满地解决,特别是当试验的范围较大,试验因素需要考察较多等级(在试验设计中这些等级称之为水平)时,用正交试验及其它流行的试验方法要求做较多的试验,常使得试验者望而生畏。
许多实际问题要求一种新的试验方法,它能有效地处理多水平的试验,于是王元和方开泰于1978年提出了均匀设计(见文献「1-3」),该设计考虑如何将设计点均匀地散布在试验范围内,使得能用较少的试验点获得最多的信息。
10多年来,均匀设计在国内得到了广泛应用,并获得不少好的成果。
试验设计在工业生产和工程设计中能发挥重要的作用,例如:1)提高产量;2)减少质量的波动,提高产品质量水准;3)大大缩短新产品试验周期;4)降低成本;5)延长产品寿命。
第一章_(第5节)试验设计方法
第一章 试验设计
二、随机排列的试验设计
完全随机设计 随机区组设计 拉丁方设计 裂区设计 正交设计
单因素试验 多因素试验
多因素试验 多因素试验
第一章 试验设计
(一)完全随机化试验设计 完全随机设计
将具有n次重复的k个处理完全随机的布置到各个试验单元 将具有n次重复的k个处理完全随机的布置到各个试验单元 中的试验方法。要求试验条件或试验环境的同质性很高 同质性很高。 中的试验方法。要求试验条件或试验环境的同质性很高。 【例如】比较a个品种的产量,每一品种设置n个重复,全部试 例如】比较a个品种的产量 每一品种设置n个重复, 的产量, 验共有an an次 根据完全随机化试验设计的要求,试验田中的an 验共有an次。根据完全随机化试验设计的要求,试验田中的an 个试验小区的土质、肥力、含水量、 个试验小区的土质、肥力、含水量、田间管理等条件必须完全 一致。 一致。 至于哪一个品种的哪一次重复安排在哪一个小区 至于哪一个品种的哪一次重复安排在哪一个小区,完全是随 哪一个品种的哪一次重复安排在哪一个小区, 机的,因此得到了“完全随机化试验设计”这一名称。 机的,因此得到了“完全随机化试验设计”这一名称。
第一章 试验设计 Ⅰ
8个处理3次重复的间比设计(方案1:逆向式排列) 个处理3 方案1:逆向式排列) 1:逆向式排列 ck 1 8 1 2 7 2 3 6 3 4 5 4 ck 5 ck ck 6 7 2 7 8 ck 1 ck 8 ck 4 3 5 6
Ⅱ ck Ⅲ ck
如果在一条地上安排不下整个重复,可在排到有对照区的地 如果在一条地上安排不下整个重复,可在排到有对照区的地 转接到第二条地上,但在第二条地的开头应增设一个对照区 开头应增设一个对照区, 方转接到第二条地上,但在第二条地的开头应增设一个对照区, 称为额外对照区(Ex.CK) (Ex.CK)。 称为额外对照区(Ex.CK)。
实验设计3-试验设计的类别及实施步骤
9、进行试验,确信每个试验单元均被对应于其试验条件 做好标识。 10、测量试验单元。 11、分析数据,标识主要影响因素。 12、确认取得最好输出结果的因素水平的组合。 13、在此优化组合的因素和水平值上进行重复试验以确 认效果。 14、通过标准作业程序固定优化的试验条件(因子和水 平),并进行应有的控制。 15、重新评估过程能力。
7因子以上
田口可靠设计法与传统试验设计方法的比较,如下表: 传统方法特点 田口可靠设计特点
1、如果存在许多输入因素, 1、确定产品或制造过程的 运行筛选DOE来确定关键 理想数学模型 的少数因素 2、在一组动态试验中同时 2、用因素试验、中心复合 研究大量的控制因子,以 试验或BOX—Behken试验 发现使理想模型中偏差最 设计完全研究关键的少数 小的因子和水平组合 因素
试验类型典型可控因素数试验类别1全因子试验所有因素和水平的组合1寻找最有利于输出的因子水平2建立可评估所有交互影响的数学模型4因子以内2部分因子试验所有组合的一个子集1寻找最有利于输出的因子水平2建立可评估部分交互影响的数学模型5因子以上3筛选试验1从大量因素中发现少数关键因素不评估因素间的交互作用7因子以上4中心复合设计1优化2建立非线性影响存在时的数学模型常用响应表面方法3因子以上5可靠设计1优化2在存在噪声因子变化的场合发现输出最小变异时对应的因子水平5因子以上6塔古奇动态可靠设计1优化7因子以上2优化产品或制造过程的函数3使输出对噪音因子敏感性最小对输入因子敏感最大田口可靠设计法与传统试验设计方法的比较如下表
试验类别
根据不同的目标和因素数,试验设计可分为下表所示6个种类。 试验类别 试验类型 目 标 典型可控因素数 4因子以内 1、全因子试 1、寻找最有利于输出的因 子水平 验(所有因素 2、建立可评估所有交互影 和水平的组合) 响的数学模型 2、部分因子 1、寻找最有利于输出的因子 试验(所有组 水平 合的一个子集)2、建立可评估部分交互影 响的数学模型 1、从大量因素中发现少数关 3、筛选试验 键因素(不评估因素间的交 互作用)
药理实验半数致死量
即 34.197 94(mg/ml)~70.145 53(mg/ml)
第二节 半数致死量的测定方法
关于概率单位法常用的还有“概率单位法”和 “加权概率单位法”(也叫“概率单位加权回归 法”),后者计算较为复杂,但常被看作最为有 效的方法。考虑到计算的复杂性,在多数统计软 件包中均有估计 ED50和 LD50 的程序,使用起来十 分方便。
第二节 半数致死量的测定方法
服氟化钠水溶液后对雏鸡的毒性影响
浓度 (mg/ml)
80.60 64.51 55.62 41.27 33.03 26.42
雏鸡数 (n)
8 8 8 8 8 8
死亡数 (r)
6 5 4 3 3 2
死亡率 (%)
75.0 62.5 5 (x) 位(y) 1.9065 5.674 1.8096 5.332 1.7452 5.000 1.6156 4.695 1.5189 4.695 1.4219 4.326
第二节 半数致死量的测定方法
本例取第一点(1.49, 4.5), 取第二点(1.88, 5.5)代入公式得:
s x2 x1 1.88 1.49 0.39 y2 y1 5.5 4.5
根据下面的公式求半数致死量对数值的标准误
s s lg LD50 N / 2
N´为概率单位4至6范围内(即死亡率为15.87% 至84.13%范围内)各组试验动物数。
1.编制计算表
(1)将剂量换算成对数剂量x。
(2)将死亡率换算成概率单位y。死亡率为0或 100%者,它们的相应概率单位是负无穷大和正无 穷大,在直线化过程无意义,通常不计入计算, 或用校正数,即0/0校正为0.25/n,100%校正为 (n-0.25)/n,n为该组试验动物数,本例不需校 正。查附表16时:如死亡率为75%,其概率单位 为5.674,余类推。
《铁路基本建设工程设计概(预)算编制办法》(TZJ-1001-2017)(国铁科法〔2017〕30号)
前言《铁路基本建设工程设计概(预)算编制办法》(以下简称“本办法")是在《铁路基本建设工程设计概(预)算编制办法》(铁建设〔2006〕113号)、《铁路基本建设利用国外贷款项目设计概算编制办法》(铁建设〔2000〕117号)、《关于调整铁路基本建设工程设计概预算综合工费标准的通知》(铁建设〔2010〕196号)等的基础上,全面总结了近年来我国铁路特别是高速铁路建设实践经验,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与测定分析,并广泛征求意见,经审查修订而成。
本办法修订贯彻落实了国家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社会保障、税制改革等政策法规,体现了以人为本理念,强化了质量安全、技术进步、绿色环保等要求,进一步提升了设计概(预)算编制办法的科学性客观性、时效性和适用性,满足了铁路建设的需要。
本办法仅适用于铁路基本建设工程设计概(预)算编制和管理,工程实际发生的各项费用应由市场决定。
本办法由总则、编制方法、费用内容及计算方法、其他编制说明、附录和附表组成。
费用内容包括: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具使用费,工程用水、电单价,价外运杂费,填料费,施工措施费,特殊施工增加费,大型临时设施和过渡工程费,间接费,设备购置费,税金,其他费,基本预备费,价差预备费,建设期投资贷款利息,机车车辆(动车组)购置费,铺底流动资金。
其他编制说明包括:设计概(预)算价差调整有关说明、利用外资概(预)算编制有关说明、编制概(预)算数小点后位数取定、概(预)算表格。
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如下:一、本办法与《铁路基本建设工程设计概(预)算费用定额》分册编制。
二、编制方法。
1.修订了总概(预)算编制范围、单项概(预)算的编制深度、编制内容及单元等。
2.运杂费划分为价内运杂费与价外运杂费。
3.原“施工机械使用费”修订为“施工机具使用费”。
4.修订了“小型临时设施和”和“大型临时设施”的内容。
5.修订了“风沙地区施工增加费”的定义与“行车于扰施工增加费”的计算范围。
6.增加了“营业线封锁(天窗)施工增加费”。
DOE试验设计培训讲义
2.1.2 正交表 2.1.2.1 两张常用的正交表
表 2-1 与 2-2 为两张常用的 3 因子 2 水平与 4 因子 3 水平正交表 表 2-1 正交表 L4(23) A B L4(23) 1 2 1 2 3 4 1 1 2 2 1 2 1 2 C 3 1 2 2 1 表 2-2 正交表 L9(34) A B 1 1 1 1 2 2 2 3 3 3 2 1 2 3 1 2 3 1 2 3 C 3 1 2 3 2 3 1 3 1 2 D 4 1 2 3 3 1 2 2 3 1
1.4.2 试验设计的实施
实施中要解决好下列几个问题: (1)按怎样的顺序进行试验,因试验常不止一次。 (2)认真进行试验,记录试验情况,妥善解决新发生的问题。 (3)试验结果如何准确和精确地测定。 (4)多少时间内完成。
1.4.3 数据的统计分析
对不同的 DOE,采用不同的数据分析方法。例如正交试验设计中,采用极差分析、方 差分析和显著性检验的 F 检验。
1.1.2 试验
试验是目的在于回答一个或几个经过构思的问题的行为过程。 目的可以是: 为了提高质 量;为了寻找最佳工艺搭配;为了寻找原因;为了开发新产品等等。构思可深可浅:试验会 出现哪些结果;试验中出现哪些问题?如何预防?试验报告如何写等等? 在质量管理中,经常会遇到多个因素、有误差及周期长的一类试验,希望通过试验解决 以下几个问题: (1)对质量指标的影响,哪些因素重要?哪些因素不重要?(2)各个因素 取什么状况(参数)为好?(3)各个因素按什么样的状况(参数)搭配起来使指标最好? 这是多个因素试验中比较典型的问题。
1.1.3 解决试验问题的三个阶段
解决任何一个试验问题都有三个阶段: (1)制订试验计划; (2)实施试验计划,记录试 验结果; (3)分析试验数据,给出问题的答案。 试验设计是研究如何合理地制订试验计划(设计问题)和如何科学地分析试验结果(分 析问题) ,它涉及第一与第三阶段。
[数学]第十章-试验设计及其统计分析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科学。
收集资料,确定课题 制订方案,可行性分析
进行实验,得出结论
1 物质条件,技术方法
2 仪器设备的精度要求
3 制订方案
数据分析 实验技术
学习目标
掌握:试验设计的基本原理;对比设计、 随机区组设计、裂区设计、正交设计4 种常用的试验设计及其统计方法。 熟悉:不同试验设计的适用情况。
水列 A B
平号
AXB C
AXC
D 产量
试验号 1 2 3 4 5 6 7
1 1 1 1 1 1 1 1 350
2 1 1 1 2 2 2 2 325
3 1 2 2 1 1 2 2 425
4 1 2 2 2 2 1 1 425
5 2 1 2 1 2 1 2 200
6 2 1 2 2 1 2 1 250
34 1 32 1 1 13 次以上的试验。
若再加上包括第一、五个因素的交互作用的正交试 验则至少应安排的试验次数为
34 1 32 1 4 12 1 116
第二步 表头设计
考虑交互作用AB和AC,则例1的表头可设计为 花菜留种的表头设计
列号 1 2 3 4 5 6 7
因子 A B A B C AC
7 2 2 1 1 2 2 1 275
8 2 2 1 2 1 1 2 375
第四步 分析正交试验结果 方法1 直观分析(极差分析) (1)计算极差,确定因素的主次顺序
第j列的极差
Rj
max i
Tij
min i
Tij
或
Rj
max i
Tij
min i
Tij
极差越大,说明这个因素的水平改变对试验结果的
第一章试验设计概述
本课程将详细介绍试验设计的原理和方法外,还将系统 阐述国际通用统计软件SAS在试验数据分析方面的强大功能 和使用方法。
一、响应变量
试验的结果最初往往是以数据的形式表达的,我们将衡量 试验结果好坏的指标或性状称为响应变量(response variety),其中能够以数值表示的性状称为定量的响应变量, 如橡胶树的株高、茎围、胶乳量、干胶含量等。当试验的结 果呈现属性变化,不能用测量或称量的方法表示,而只能分 门别类处理所得的数据称为定性数据,如橡胶树死皮的级别、 风害程度等。
四、处理
在复因子试验中,不同因子的不同水平的组合称为处理 (treatment)。 如在橡胶树肥料三要素试验中,
氮肥有三种不同的水平:不施肥、0.3两/株、0.6两/株; 磷肥有三种水平:0.5两/株、0.25两/株、不施肥; 钾肥有三种:0.15两/株、不施肥、0.3两/株。 则全部试验共有27种处理组合。
只有一个响应变量的统计分析称为单变元统计分析,含有 两个以上响应变量的统计分析方法称为多元统计分析,本书 只讨论单变元统计分析方法。
二、因子
对试验指标(结果)有影响,试验中需要加以考虑的因 素称为试验中的因子(factor) 。 如橡胶树抗风性试验中,品种是试验的因子。同样在橡 胶苗圃肥料试验中,肥料是试验的因子,如果考虑施用氮、 磷、钾三种不同的肥料,则试验的因子有三个。
二、随机
随机化(randomization)是指试验中每一个处理都有同 等的机会实施安排在任何一个试验单元上,即试验所用的仪 器、试验材料、试验操作人员以及试验单元等的执行顺序都 要随机地确定。
链式海底地震仪节点结构设计与试验
第46卷㊀第3期2024年5月地㊀震㊀工㊀程㊀学㊀报C H I N A E A R T H Q U A K EE N G I N E E R I N GJ O U R N A LV o l .46㊀N o .3M a y,2024㊀㊀收稿日期:2023G03G30㊀㊀基金项目:上海交通大学 深蓝计划 基金(S L 2020Z D 205);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S L 2020Z D 2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127807,42076047);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2021C 03016)㊀㊀第一作者简介:张㊀川(1996-),男,硕士,主要从事海洋地震仪结构设计研究工作.E Gm a i l :x z z c 10@s jt u .e d u .c n .张川,周建平,阮爱国,等.链式海底地震仪节点结构设计与试验[J ].地震工程学报,2024,46(3):672G679.D O I :10.20000/j.1000G0844.20230330001Z HA N GC h u a n ,Z HO UJ i a n p i n g ,R U A N A i g u o ,e t a l .S t r u c t u r a l d e s i g na n de x pe r i m e n t sof c a b l e do c e a n Gb o t t o ms e i s m o m e t e r n o d e s [J ].C h i n aE a r t h q u a k eE ng i n e e r i n g J o u r n a l ,2024,46(3):672G679.D O I :10.20000/j.1000G0844.20230330001链式海底地震仪节点结构设计与试验张㊀川1,2,周建平2,3,4,阮爱国1,2,翁利春5,段㊀磊6,曾锦锋5,陈宁特2(1.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学院,上海200030;2.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浙江杭州310012;3.自然资源部海洋智能观测技术创新中心,浙江杭州310012;4.江苏深远海洋信息技术与装备创新中心,江苏常州213001;5.杭州瀚陆海洋科技有限公司,浙江杭州311200;6.上海交通大学船建学院,上海200240)摘要:海底地震仪是一种重要的海洋地震观测设备.针对中国近岸浅海洋流噪声大和人类活动频繁的特点,提出链式地震观测方式并对链式海底地震仪节点进行机械结构设计.首先根据内部构件尺寸与布局对地震仪节点整体结构进行设计;然后通过理论计算与有限元仿真方式确定地震仪节点仓体的壳体厚度㊁端盖厚度和密封尺寸;最后通过压力试验验证所设计的地震仪节点结构的耐压和水密性能符合要求,通过地震观测对比试验验证其接收天然地震的能力.此链式海底地震仪未来将应用于浙江近海的实际地震观测,提供实时连续的地震观测数据.关键词:链式地震仪;结构设计;仿真计算;压力试验;地震试验中图分类号:P 755.2㊀㊀㊀㊀㊀㊀文献标志码:A㊀㊀㊀文章编号:1000G0844(2024)03-0672-08D O I :10.20000/j.1000G0844.20230330001S t r u c t u r a l d e s i g na n d e x pe r i m e n t s of c a b l e d o c e a n Gb o t t o ms e i s m o m e t e r n o d e sZ H A N GC h u a n 1,2,Z HO UJ i a n p i n g 2,3,4,R U A N A i gu o 1,2,W E N GL i c h u n 5,D U A N L e i 6,Z E N GJ i n f e n g 5,C H E N N i n gt e 2(1.S c h o o l o f O c e a n o g r a p h y ,S h a n g h a i J i a o t o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S h a n gh a i 200030,C h i n a ;2.S e c o n dI n s t i t u t e o f O c e a n o g r a p h y ,M i n i s t r y o f N a t u r a lR e s o u r c e s ,H a n g z h o u310012,Z h e j i a n g ,C h i n a ;3.M a r i n e I n t e l l i g e n tO b s e r v a t i o nT e c h n o l o g y I n n o v a t i o nC e n t e r ,M i n i s t r y o f N a t u r a lR e s o u r c e ,H a n g z h o u310012,Z h e j i a n g ,C h i n a ;4.J i a n g s uF a rR e a c h i n g M a r i n e I n f o r m a t i o nT e c h n o l o g y a n dE q u i p m e n t I n n o v a t i o nC e n t e r ,C h a n g z h o u213001,J i a n gs u ,C h i n a ;5.H a n g z h o u H a n l uO c e a nT e c h n o l o g y C o .,L t d ,H a n g z h o u311200,Z h e j i a n g ,C h i n a ;6.S c h o o l o f N a v a lA r c h i t e c t u r e ,O c e a n &C i v i lE n g i n e e r i n g ,S h a n g h a i J i a o t o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S h a n gh a i 200240,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O c e a n Gb o t t o ms e i s m o m e t e r s r e pr e s e n t c r u c i a lm a r i n e s e i s m i c o b s e r v a t i o n i n s t r u m e n t s .C o n s i d Ge r i n g t h e l o u d o c e a n c u r r e n t s a n d f r e q u e n t h u m a n a c t i v i t i e s i nC h i n a 's o f f s h o r e s h a l l o w w a t e r s ,w e p r o Gp o s e d a c h a i n s e i s m i c o b s e r v a t i o nm e t h o d a n d d e s i gn e d t h em e c h a n i c a l s t r u c t u r e o f a c a b l e d o c e a n Gb o t t o m s e i s m o m e t e r n o d e .F i r s t ,t h eo v e r a l l s t r u c t u r eo f t h e s e i s m o m e t e rn o d ew a sd e s i g n e db a s e do n t h ed i Gm e n s i o n s a n d l a y o u t s o f i t s i n t e r n a l c o m p o n e n t s .S u b s e q u e n t l y,t h e h u l l t h i c k n e s s ,e n d c o v e r t h i c k n e s s ,a n d s e a l i n g di m e n s i o nw e r ed e t e r m i n e db a s e do n t h e o r e t i c a l c a l c u l a t i o n s a n d f i n i t e e l e m e n t s i m u l a t i o n s .F i n a l l y,a p r e s s u r e t e s t v e r i f i e d t h e p r e s s u r e r e s i s t a n c e a n dw a t e r t i g h t n e s s o f t h e d e s i g n e d s e i s m o m e t e r n o d e s t r u c t u r e,w h i l e a c o m p a r a t i v e s e i s m i c o b s e r v a t i o n t e s t v a l i d a t e d t h e s t r u c t u r e's a b i l i t y t o d e t e c t n a tGu r a l e a r t h q u a k e s.C o n s i d e r i n g t h e s e a c c o m p l i s h m e n t s,t h e d e s i g n e d c a b l e do c e a nGb o t t o ms e i s m o m e t e r i s p l a n n e d t o b ed e p l o y e d f o r a c t u a l s e i s m i co b s e r v a t i o n s i n t h eo f f s h o r e a r e ao f t h eZ h e j i a n g P r o v i n c e t o g a t h e r r e a lGt i m e a n d c o n t i n u o u s s e i s m i c o b s e r v a t i o nd a t a.K e y w o r d s:c a b l e d s e i s m o m e t e r;s t r u c t u r a l d e s i g n;s i m u l a t i o n c a l c u l a t i o n;p r e s s u r e t e s t;s e i s m i c t e s t0㊀引言全球天然地震有85%发生在海洋区域,对海洋地震进行观测与研究具有重大意义.我国海域面积辽阔,沿海城市经济发达.以东海为例,东海是我国的东部近海,我国很多经济大省都与其相邻,东海大陆架宽广,浅水范围比较大,其中浙江近海岛礁区地貌复杂,海底水动力作用比较活跃[1].海底地震仪是一种直接把地震检波器放置在海底的地震观测仪器.在东海大陆架布放海底地震仪,可以对海洋地震进行监测与预警,保障我国东海大型海洋工程以及沿岸城市的安全[2],也可以对地球深部构造研究提供数据支持[3G4].目前最常见的海底地震仪为自浮式地震仪,其通过将地震计封装在外壳内并投放到海底来接收地震信号.国际上美㊁德㊁英㊁法等国都有相对成熟的自浮式地震仪,国内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制的IG4C㊁IG7C型地震仪[5G6]以及南方科大研制的分体式地震仪磐鲲[7]都已经成功应用.但是陆架浅海区域的海底洋流噪声以及水面船只和人类活动噪声较大,会影响到暴露在海底表面的仪器安全,因此,自浮式地震仪观测方式不能适应浅水区的长期观测要求.为了在浅海大陆架区域进行长期地震观测,需要选择合理的地震观测方式.国际上,加拿大N e pGt u n e[8]海底观测网和美国O O I[9]海底观测网通过在光电缆上连接自浮式地震仪来进行海洋地震观测.近年来我国在自浮式地震仪的基础上也开展了一些改进研究.2015年周建平等①通过国家863计划 海底观测网试验系统 重大项目支持研究,在我国首次实现了深水远距离的基于陆基的光缆实时在线地震和地磁观测.从观测结果来看,即使在南海深海盆地,置放在海底表面的地震仪记录的水平噪声仍明显大于垂直噪声.2018年郝天珧等[10]在福建浯屿岛海底建立了地震观测台,利用光电缆把地震观测台数据实时传输到岸上的数据中心,但是此站点结构设计体积相对较大,难以埋在沉积物之下,仪器的降噪和生存安全难以保证.链式海底地震观测是一种较为新型的地震观测方式,其通过海底光电缆将一个个地震仪节点连接起来,每一个节点内部都有地震计,地震仪节点接收到的信号可以通过光电缆实时传回陆地基站,而陆地基站也可以通过光电缆给地震仪供电,这种在线式有缆地震观测方式可以对海洋地震开展实时连续观测.通过对链式地震仪进行合理设计与布放,可有效限制浅海噪声大的问题.在链式地震仪领域,日本走在前列,已经发展了一些比较成熟的链式地震观测系统,比如D O N E T[11]㊁SGn e t[12]等.其中D O N E T观测系统布置有20个海底观测节点,节点之间相距10~30k m不等,每个节点搭载有地震仪㊁水听器㊁压力计等传感器,其中地震仪被埋设到海底1m以下来减少环境噪声干扰.SGn e t观测系统在全长5500k m的海底光电缆上连接有150个观测节点,有些节点的布设水深超过了7000m.国外的相关技术并不对我国开放,为了实现对我国陆架浅海区域的地震观测,拟设计出一套能应用于浙江近海的链式地震观测系统.其需要满足可实时连续观测㊁噪声小㊁安装布设方便等特点,并且观测节点数不小于3.考虑到近浅海海底的复杂环境以及频繁的渔业活动,拟将地震仪埋设布放,这种布放方式也能使地震仪与海底有更好的耦合从而接收到质量更好的地震信号.链式地震仪节点机械结构设计是整体设计的第一步也是比较关键的一步,其结构需要满足水密耐压㊁地震计良好耦合㊁低机械噪声和小型化轻型化等要求.本文对地震仪节点的整体结构和耐压壳体㊁端盖㊁水密等方面进行了设计与仿真分析,得到了符合要求的地震仪节点结构,并通过试验验证了所设计地震仪结构的有效性.1㊀链式地震仪节点整体设计研制的海底链式地震仪设备包括三个地震仪节点,节点之间通过水密接插件和光电缆串联并连接到陆地基站.除了地震仪壳体本身外,一个地震仪376第46卷第3期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张㊀川,等:链式海底地震仪节点结构设计与试验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①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课题: 基于观测网的海底地球物理环境长期实时监测系统研发和集成(2012A A09A404) 技术报告,2016.节点还包含三维地震计㊁姿态传感器㊁控制电路和水听器等构件.除水听器外,耐压壳体可以为其他非水密构件提供水密性的安装空间.海洋装备的耐压壳体外形一般选择球壳型或者圆柱壳型等规则的曲面薄壳结构[13],这种结构的承压能力相对较高,且加工也相对容易.考虑到链式海底地震仪节点之间需要通过水密光电缆进行串连,圆柱形结构两端圆面是安装水密接插件的最佳选择,并且圆柱形结构也易于在海底进行埋设,所以本文所设计的耐压壳体选择圆柱壳型结构.链式地震仪节点耐压壳体的尺寸取决于内部构件的尺寸及安装要求.在其他参数变化不大的前提下,选择体积较小的构件以满足小型化要求.地震计作为地震仪内部最重要的构件,其需要与壳体刚性连接,这样地面振动信号才能在不失真的前提下通过壳体传递到地震计.姿态传感器的作用是接收实时方位信息,其需要与地震计平行放置,即姿态传感器的x轴㊁y轴㊁z轴要分别平行于地震计的x 轴㊁y轴㊁z轴,这样姿态传感器接收的姿态信息就是地震计的实时姿态.其他系统构件需要与地震计分开,以减弱机械噪声干扰,从而使地震计接收到质量较好的地震信号.综合考虑到地震仪节点内部各个构件的尺寸和安装要求,新研制的地震仪节点的耐压壳体圆筒内空长度L=400mm,耐压壳内径D i=143mm,同时从光电缆到耐压壳体之间设计有过渡性结构.耐压壳体可以对内部元器件起到保护作用,壳体两端的塑料锥套对耐压壳体外的相关构件起保护作用,同时对海底洋流起到缓冲作用,有利于地震计接收到良好的地震信号.最后设计的链式地震仪节点结构的剖视图如图1所示.图1㊀链式地震仪节点结构剖视图F i g.1㊀S e c t i o n a l v i e wo f c a b l e d s e i s m o m e t e r n o d e s t r u c t u r e 2㊀地震仪节点耐压性能设计中国近海陆架的最大水深约200m,对应的海水压强约2M P a.需要选择合适的壳体材料和壳体厚度来满足强度和稳定性要求.2.1㊀耐压壳体材料选择水下仪器的工作环境相对来说比较恶劣,耐压壳体材料的选择需要从抗压性能㊁耐腐蚀性㊁重量和体积等方面综合考虑.通常来说,增加壳体厚度或者选择高强度的材料都会使承压性能增加,但往往又会增加成本或者使地震仪重量增加.所以需要在满足承压要求的前提下选择最合适的材料㊁壳体厚度以及端盖厚度.可供选择的几种常见耐压壳体材料及其参数如表1所列.表1㊀常见耐压壳体材料的基本参数T a b l e1㊀B a s i c p a r a m e t e r s o f c o m m o n p r e s s u r e h u l lm a t e r i a l s材料名称密度/(k g/m3)泊松比弹性模量/M P a屈服强度/M P a耐腐蚀性能铝合金6061GT627000.33069000240需表面处理不锈钢0C r18N i979300.285204000205耐海水腐蚀钛合金T C445500.340113000860耐海水腐蚀㊀㊀从力学性能来看,三种材料屈服强度都比较高,选择合适厚度都能够满足200m水深的压力条件.铝合金密度较小,易于加工制造,材料成本也比较低,经阳极氧化处理后耐腐蚀能力好;不锈钢虽然耐海水腐蚀,但是其密度较大,不符合轻型化设计;钛合金重量较轻并且耐海水腐蚀,非常适合于水下设备的制造,但是其材料和加工成本相对较高.综合以上分析,我们研制的地震仪节点选择铝合金6061GT6作为耐压壳体材料,并进行表面阳极氧化处理来提高其抗腐蚀能力.2.2㊀耐压壳体的设计与仿真本研究按照解析公式法对耐压壳体进行计算与校核,各种符号和国标规范[14]保持一致.外压圆筒的失效形式有两种:一种是筒体刚度不足发生失稳破坏;另一种是筒体强度不够而发生屈服失效[15].当圆筒外径与圆筒厚度比值大于20时,圆筒被视作薄壁圆筒,一般来说,对于薄壁圆筒周向失稳总是先于强度失效发生,所以在计算薄壁圆筒外压承载能力时只需关注稳定性问题.导致外压筒体发生失稳破坏的最小外部压力称为临界压力,以P c r表示.根据设计经验,对于200m水深工作环境,通常都设计为薄壁圆筒,在计算时需要重点考虑其稳定性.薄壁圆筒也有长圆筒和短圆筒之分,当圆筒长度L大于临界长度L c r时就属于长圆476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地㊀震㊀工㊀程㊀学㊀报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2024年筒,反之则属于短圆筒.临界长度L c r的计算公式为:L c r=1.17D0D0δe㊀(1)式中:D0为圆筒的外径;δe为圆筒的有效厚度.根据式(1),无论厚度取值为多少,L c r计算结果都大于400mm.由于本文所设计的耐压壳体的圆筒长度小于临界长度,所以属于短圆筒.短圆筒的临界压力计算公式为:P c r=2.59E δeD0æèçöø÷2.5LD0æèçöø÷㊀(2)式中:P c r为临界压力;D0为筒体的外直径;δe为筒体的有效厚度;E为材料的弹性模量.实际情况下不允许外部压力接近或者等于临界压力,必须留有一定的安全裕度.实际允许的最大外压称为许用压力,用[P]表示.[P]的计算公式为:[P]=P c r m㊀(3)式中:m为安全系数,主要是考虑到计算公式的可靠性㊁加工制造上的误差㊁材料性能存在的差异及操作工况的变化等因素,此处m取3.对于耐压壳体厚度的确定采用试算法.根据经验,选择3mm㊁4mm㊁5mm及7mm的厚度来进行稳定性校核.计算结果如表2所列.表2㊀不同厚度耐压壳体许用压力计算表T a b l e2㊀A l l o w a b l e p r e s s u r e o f p r e s s u r e h u l l w i t hd i f fe r e n t t h i c k n e s s耐压壳厚度δe/mm临界压力P c r/M P a许用压力[P]/M P a 33.8291.27647.7052.568513.0254.342729.4439.814根据此链式地震仪的使用需求,其最大工作水深200m,工作压力为2M P a.从表2可知,当耐压壳体厚度大于4mm时都满足许用压力大于工作压力的使用要求,但是从壳体重量和设计成本考虑,最后确定的耐压壳体厚度为4mm.使用A B A Q U S有限元软件对设计的耐压壳体模型进行真实应力场仿真分析.为了简化计算,在A B A Q U S中直接建立圆柱壳模型,圆柱壳外均布2M P a海水压力,然后画网格求解计算,得到此海水压力下耐压壳体的应力云图(图2).图2㊀外压作用下耐压壳体应力云图F i g.2㊀S t r e s s c l o u dd i a g r a mo f p r e s s u r eh u l l u n d e re x t e r n a l p r e s s u r e从图2可以看出,耐压壳体在中间大部分区域的有效应力分布比较均匀,应力值在30M P a左右;靠近两端的有效应力呈现出渐变特征,整个壳体上的应力最大值为44.19M P a,小于铝合金6061GT6的屈服强度240M P a,表明地震仪的耐压壳体强度满足设计需要.2.3㊀端盖的设计与仿真端盖的材料同样使用铝合金6061GT6.端盖与耐压壳体之间通过螺栓连接.端盖总体上属于实心圆板,圆板端面承受均布载荷.根据规范[14],端盖的计算厚度δp按照式(4)进行计算.δp=D c K p c[σ]tφ㊀(4)式中:D c为圆板计算直径;K为结构特征系数;p c 为计算压力;[σ]t为设计温度下材料的许用应力;φ为焊接接头系数.根据结构的实际设计情况,此处D c取151m m, K取0.25,p c取6M P a(取安全系数3),[σ]t取240M P a,φ取1.代入式(4),得到端盖计算厚度为11.94m m,最终实际取的壳体两端端盖厚度δ为15m m.同样,在A B A Q U S中对端盖进行建模并求解计算,得到端盖的应力云图(图3).图3㊀外压作用下端盖应力云图F i g.3㊀S t r e s s c l o u dd i a g r a mo f e n d c o v e r u n d e re x t e r n a l p r e s s u r e576第46卷第3期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张㊀川,等:链式海底地震仪节点结构设计与试验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由图3可知,端盖受压面上的应力都在10M P a 以上,整个端盖上的最大应力位于端盖和耐压壳体相交处,最大应力为59.47M P a,小于铝合金的屈服强度240M P a,端盖的强度满足使用要求.3㊀密封设计与仿真可靠的密封设计是保证地震仪在海底正常工作的关键环节.在耐压壳体和上下端盖之间采用O 形圈进行密封.O形圈在受到压力时会产生弹性变形,填充在耐压壳体和上下端盖之间的缝隙,从而起到密封作用.除了密封性能好以外,O形圈还具有结构简单㊁成本低㊁安装和拆卸方便等优点.根据密封圈设计的国标规范[16]对密封沟槽进行设计和计算,其中各种符号的表示和规范保持一致.该地震仪在海底承受的压力基本属于静压力,采用径向密封的活塞密封沟槽形式.此密封形式如图4所示.图4㊀耐压壳体与端盖之间的密封形式F i g.4㊀S e a l i n g f o r mb e t w e e n p r e s s u r e s h e l la n de n d c o v e r选择O形圈活塞静密封的各项参数如表3所列.表3㊀设计密封参数T a b l e3㊀D e s i g n s e a l i n gp a r a m e t e r s设计参数尺寸/mm(括号内为公差)耐压壳体内径d4143(H8)活塞直径d9143(f7)沟槽槽底直径d3137.6(h11)O形圈内径d1136O形圈截面直径d23.55O形圈沟槽宽度b(无挡圈)4.8沟槽底圆角半径r10.4~0.8沟槽棱圆角半径r20.1~0.3密封圈选用硬度为70的丁腈橡胶材料.橡胶具有超弹性特性,在对其进行有限元仿真分析时需要选取合适的本构模型.对于橡胶类材料,本构模型的选择有很多,如N e oGH o o k e a n模型㊁M o o n e yGR i v l i n模型㊁P o l y n o m i a l模型㊁O g d e n模型和Y e o h 模型等[17G18].相比于其他模型,M o o n e yGR i v l i n模型可以更准确地描述橡胶材料在发生大变形时的力学行为,所以本文选择M o o n e yGR i v l i n模型.M o oGn e yGR i v l i n模型的本构关系为[19]:W(I1,I2)=ðn i,j=0C i j(I1-3)i(I2-3)j㊀(5)式中:W表示应变能密度;C i j为R i v l i n系数;I1㊁I2分别为第一和第二G r e e n应变不变量.本文采用两参数M o o n e yGR i v l i n模型,式(5)变为:W=C10(I1-3)+C01(I2-3)㊀(6)式中:C10和C01均为M o o n e yGR i v l i n系数,对于特定材料而言,其值为正定常数.本文所使用的密封圈材料为丁腈橡胶,邵氏硬度为70,C10和C01常数分别为1.074和0.054.使用A B A Q U S有限元软件建立的密封O形圈二维轴对称模型如图5所示.图5㊀密封O形圈轴对称模型F i g.5㊀A x i s y mm e t r i cm o d e l o f s e a l i n g OGr i n g与图4相对应,图5的模型分为三部分:上边为耐压壳体,中间圆形为O形圈,下边为端盖部分.在A B A Q U S软件分析时定义两个载荷步:第一步,控制端盖和壳体之间间隙为1mm,使O形圈处于预压缩状态;第二步,在O形圈右端施加均布载荷,模拟O形圈受到海水压力作用时的状态.图6和7分别是2M P a的海水压力作用下O 形圈的应力云图和接触应力分布图.从图6可以看出,O形圈中间的应力较大,四周应力较小,O形圈上的最大应力为3.30M P a,小于橡胶圈的破坏应力,所以橡胶圈不会被破坏.而从图7(即密封压力图)可以看出,密封面的最大压力达到4.99M P a,大于密封压力2M P a.同时O形圈与沟槽左右端面接触紧密,没有被挤出沟槽,没有发生剪切破坏,证明密封是可靠的.676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地㊀震㊀工㊀程㊀学㊀报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2024年图6㊀外压作用下O 形圈应力云图F i g .6㊀S t r e s s c l o u dd i a g r a mo fO Gr i n g un d e r e x t e r n a l p r e s s u re图7㊀外压作用下O 形圈接触应力分布图F i g .7㊀C o n t a c t s t r e s s d i s t r i b u t i o nd i a g r a mo fO Gr i n gu n d e r e x t e r n a l pr e s s u r e 4㊀试验验证4.1㊀水密压力试验设计好的地震仪壳体加工完成并组装好以后,在正式投入使用以前需要进行水密压力试验来检验其耐压能力和水密性能.其中,封装好的单个地震仪节点如图8所示.图8㊀地震仪节点实物图F i g .8㊀P h y s i c a l d i a gr a mo f s e i s m o m e t e r n o d e 将上述封装好的地震仪壳体置于液压试验装置中,从0开始逐级加压到5M P a (大于实际工作压力)并保压2h ,再逐渐泄压.整个试验过程的加压曲线如图9所示.压力测试完成以后,地震仪壳体外部和内部均不见任何变形和破损,同时舱体内部也没有渗水现象,证明地震仪壳体设计满足耐压和水密要求.4.2㊀地震台对比实验海底地震仪作为接收海底地面振动信号的仪器,其设计完成以后需要进行天然地震接收试验来得出其实际使用性能.图9㊀压力测试曲线F i g.9㊀P r e s s u r e t e s t c u r v e 将封装好的链式地震仪三个节点投放到浙江湖州地震台山洞内的蓄水池中,进行地震观测试验并做好地震数据记录.选取试验期间(2022G09G09 29日)发生的大于6.0级的典型地震13个,分别对原始波形进行去均值㊁去趋势,重新采样(采样间隔为0.01s )和低通滤波(<2H z ).对比地震仪三个节点和湖州台站(标准地震台站)记录的三分量地震波形,结果如图10所示,其中单个地震波形长度为600s.从图10中可以看出,对于大多数典型地震,三个节点都能够有效记录其波形,验证了所设计的链式地震仪记录地震信号的能力.而部分地震波形的记录效果不好,这是由于链式地震仪所使用地震计的响应范围(1~300H z )的限制,对大地震低频成分(通常低于1H z)的记录还原度不高.5㊀结语本文开展了对链式地震仪节点结构的设计与研究,主要工作内容与结论如下:(1)根据链式地震仪节点所包含的各种零部件,设计了符合条件的节点结构,设计的耐压壳体内径为143mm ,长度为400mm ;(2)选择了铝合金作为耐压壳体材料,并且通过理论计算和仿真分析得出合适的壳体厚度和端盖厚度,分别为4mm 和15mm ,并按照规范进行了密封性能设计;(3)静水压力试验表明所设计的节点结构强度和耐压性能满足使用要求;(4)通过实际地震观测对比试验,验证了链式地震仪的地震观测效果.776第46卷第3期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张㊀川,等:链式海底地震仪节点结构设计与试验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图10㊀链式地震仪三个节点与湖州台站记录到的滤波后波形F i g.10㊀F i l t e r e dw a v e f o r m s r e c o r d e db y t h r e en o d e s o f t h e c a b l e d s e i s m o m e t e r a n dH u z h o u s t a t i o n㊀㊀未来,本文所设计的链式地震仪将进一步优化设计并开展湖底试验,最后应用于浙江近海的地震观测.这有助于建立海底的天然地震监测组网,为海洋地震预警㊁大型海洋工程安全评估㊁海底构造研究和海洋资源开发提供帮助.参考文献(R e f e r e n c e s)[1]㊀张洪沙,陈庆,孙家淞.东海海底地貌特征研究[J].上海国土资源,2013,34(1):46G52,80.Z H A N G H o n g s h a,C H E N Q i n g,S U N J i a s o n g.S e a f l o o r l a n dGf o r m s i n t h eE a s tC h i n aS e a[J].S h a ngh a iL a n d&R e s o u r c e s,2013,34(1):46G52,80.[2]㊀王其,林鸿杰,李文惠,等.福建海洋地震观测网建设必要性研究[J].科学技术创新,2019(2):39G40.WA N G Q i,L I N H o n g j i e,L IW e n h u i,e t a l.S t u d y o n t h e n e c e sGs i t y o fF u j i a nm a r i n e s e i s m i c o b s e r v a t i o nn e t w o r k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J].S c i e n t i f i c a n dT e c h n o l o g i c a l I n n o v a t i o n,2019(2):39G40.[3]㊀L I JB,J I A N H C,C H E N YJ,e t a l.S e i s m i c o b s e r v a t i o no f a ne x t r e m e l y m a g m a t i c a c c r e t i o n a t t h e u l t r a s l o w s p r e a d i n gS o u t h w e s t I n d i a n R i d g e[J].G e o p h y s i c a l R e s e a r c h L e t t e r s,2015,42(8):2656G2663.[4]㊀胡昊,阮爱国,游庆瑜,等.海底地震仪远震记录接收函数反演:以南海西南次海盆为例[J].地球物理学报,2016,59(4):1426G1434.HU H a o,R U A N A i g u o,Y O U Q i n g y u,e t a l.U s i n g O B S t e l e s e i s m i c r e c e i v e r f u n c t i o n s t o i n v e r t l i t h o s p h e r i c s t r u c t u r e:ac a s e s t ud y o f t he s o u t h w e s t e r n s u b b a s i n i n t h e S o u t hC h i n a S e a[J].C h i n e s e J o u r n a l o fG e o p h y s i c s,2016,59(4):1426G1434.[5]㊀阮爱国,李家彪,陈永顺,等.国产IG4C型O B S在西南印度洋中脊的试验[J].地球物理学报,2010,53(4):1015G1018.R U A N A i g u o,L I J i a b i a o,C H E N Y o n g s h u n,e t a l.T h ee x p e r iGm e n to fb r o a db a n dIG4Ct y p e O B Si nt h eS o u t h w e s tI n d i a r i d g e[J].C h i n e s eJ o u r n a lo fG e o p h y s i c s,2010,53(4):1015G1018.[6]㊀郝天珧,游庆瑜.国产海底地震仪研制现状及其在海底结构探测中的应用[J].地球物理学报,2011,54(12):3352G3361.H A O T i a n y a o,Y O U Q i n g y u.P r o g r e s so fh o m e m a d eO B Sa n di t sa p p l i c a t i o no no c e a nb o t t o m s t r u c t u r es u r v e y[J].C h i n e s eJ o u r n a l o fG e o p h y s i c s,2011,54(12):3352G3361.[7]㊀刘丹,杨挺,黎伯孟,等.分体式宽频带海底地震仪的研制㊁测试和数据质量分析[J].地球物理学报,2022,65(7):2560G2572.L I U D a n,Y A N G T i n g,L I B o m e n g,e t a l.S e i s m o m e t e rGd e t a c h e db r o a d b a n do c e a nb o t t o ms e i s m o g r a p h(O B S):d e v e lGo p m e n t,t e s t,a n dd a t a q u a l i t y a n a l y s i s[J].C h i n e s eJ o u r n a lo fG e o p h y s i c s,2022,65(7):2560G2572.[8]㊀李建如,许惠平.加拿大 海王星 海底观测网[J].地球科学进展,2011,26(6):656G661.L I J i a n r u,X U H u i p i n g.N E P T U N EGC a n a d a[J].A d v a n c e si nE a r t hS c i e n c e,2011,26(6):656G661.[9]㊀I S E R N A R.T h eo c e a n o b s e r v a t o r i e si n i t i a t i v e:w i r i n g t h e o c e a n f o r i n t e r a c t i v es c i e n t i f i cd i s c o v e r y[C]//P r o c e e d i n g so fO C E A N S2006.B o s t o n,U S A:I E E E,2006:1924G1930.[10]㊀郝天珧,郭永刚,张艺峰,等.线缆式海底地震观测技术:以浯屿岛海底地震观测台为例[J].地球物理学报,2019,62(11):4323G4338.HA OT i a n y a o,G U O Y o n g g a n g,Z H A N GY i f e n g,e t a l.C a b l e ds e a f l o o ro b s e r v a t i o nt e c h n o l o g y:ac a s es t u d y o f t h es u b m aGr i n e s e i s m i c s t a t i o n i nW u y u I s l a n d[J].C h i n e s e J o u r n a l o f G eG876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地㊀震㊀工㊀程㊀学㊀报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2024年o p h y s i c s,2019,62(11):4323G4338.[11]㊀N A K A N O M,N A K AMU R A T,K AM I Y AS,e t a l.I n t e n s i v e s e i s m i c a c t i v i t y a r o u n dt h e N a n k a i t r o u g hr e v e a l e db y D OGN E To c e a nGf l o o r s e i s m i co b s e r v a t i o n s[J].E a r t h,P l a n e t sa n dS p a c e,2013,65(1):5G15.[12]㊀MO C H I Z U K I M,K A N A Z AWA T,U E H I R A K,e ta l.SGn e t p r o j e c t:c o n s t r u c t i o no f l a r g es c a l es e a f l o o ro b s e r v a t o r y n e tGw o r k f o r t s u n a m i s a n d e a r t h q u a k e s i n J a p a n[J/O L].G e o l o g y,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S c i e n c e,E n g i n e e r i n g,2016:217154487[2023G03G30].h t t p s://w w w.s e m a n t i c s c h o l a r.o r g/p a p e r/SGn e tGp r oGj e c t%3AGC o n s t r u c t i o nGo fGl a r g eGs c a l eGs e a f l o o rGM o c h i z u k iGK aGn a z a w a/6f194f b9c c91571b7d1e d a455c31b4f c42d f a866.[13]㊀L I A N GCC,S H I A HSW,J E NCY,e t a l.O p t i m u md e s i g n o f m u l t i p l e i n t e r s e c t i n g s p h e r e sd e e pGs u b m e r g e d p r e s s u r eh u l l[J].O c e a nE n g i n e e r i n g,2004,31(2):177G199.[14]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压力容器第1部分:通用要求:G B/T150.1 2011[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2.G e n e r a lA d m i n i s t r a t i o n o fQ u a l i t y S u p e r v i s i o n,I n s p e c t i o n a n dQ u a r a n t i n e o f t h eP e o p l e'sR e p u b l i c o fC h i n a,S t a n d a r d i z a t i o nA d m i n i s t r a t i o no ft h eP e o p l e's R e p u b l i co fC h i n a.P r e s s u r ev e s s e l s p a r t1:g e n e r a lr e q u i r e m e n t s:G B/T150.1 2011[S].B e i j i n g:S t a n d a r d sP r e s s o fC h i n a,2012.[15]㊀李金科,张贤福,刘韫砚.外压圆筒的计算及数值计算稳定性分析[J].压力容器,2011,28(7):35G39,54.L I J i n k e,Z H A N G X i a n f u,L I U Y u n y a n.C a l c u l a t i o no f c y l i nGd r i c a l s he l l s u n d e r e x t e r n a l p r e s s u r e a n dn u m e r i c a l c o m p u t aGt i o no fs t a b i l i t y a n a l y s i s[J].P r e s s u r e V e s s e l T e c h n o l o g y,2011,28(7):35G39,54.[16]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液压气动用O形橡胶密封圈沟槽尺寸:G B/T3452.3 2005[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6.G e n e r a lA d m i n i s t r a t i o n o fQ u a l i t y S u p e r v i s i o n,I n s p e c t i o n a n dQ u a r a n t i n e o f t h eP e o p l e'sR e p u b l i c o fC h i n a,S t a n d a r d i z a t i o nA d m i n i s t r a t i o no f t h eP e o p l e'sR e p u b l i c o fC h i n a.H o u s i n g d iGm e n s i o n s f o rOGr i n g e l a s t o m e rs e a l s i nh y d r a u l i ca n d p n e uGm a t i c a p p l i c a t i o n s:G B/T3452.3 2005[S].B e i j i n g:S t a n d a r d sP r e s s o fC h i n a,2006.[17]㊀T S C H O E G LN W.C o n s t i t u t i v ee q u a t i o n s f o r e l a s t o m e r s[J].J o u r n a lo fP o l y m e rS c i e n c e P a r t AG1:P o l y m e r C h e m i s t r y,1971,9(7):1959G1970.[18]㊀Y AMA B EJ,N I S H I MU R AS.I n f l u e n c e o f f i l l e r s o nh y d r o g e n p e n e t r a t i o n p r o p e r t i e s a n db l i s t e r f r a c t u r eo f r u b b e r c o m p o sGi t e s f o rOGr i n g e x p o s e d t oh i g hGp r e s s u r eh y d r o g e n g a s[J].I nGt e r n a t i o n a l J o u r n a l o fH y d r o g e nE n e r g y,2009,34(4):1977G1989.[19]㊀刘萌,王青春,王国权.橡胶M o o n e yGR i v l i n模型中材料常数的确定[J].橡胶工业,2011,58(4):241G245.L I U M e n g,WA N G Q i n g c h u n,WA N G G u o q u a n.D e t e r m i n aGt i o no f m a t e r i a lc o n s t a n t sf o r M o o n e yGR i v l i nr u b b e r m o d e l[J].C h i n aR u b b e r I n d u s t r y,2011,58(4):241G245.(本文编辑:张向红)976第46卷第3期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张㊀川,等:链式海底地震仪节点结构设计与试验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
钢制法兰计算方法及选用问题的讨论
钢制法兰计算方法及选用问题的讨论朱灿朋1,2,穆传冰1,2,李义超1,2(1.北京首钢国际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冶金工程分公司焦化事业部,北京 100043)(2.北京市冶金三维仿真设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 100043)[摘 要] 介绍了国内外钢制管法兰标准和设计计算方法的发展历史和现状,重点对国内主要钢制管法兰标准进行对比分析,详细论述国内法兰选型设计过程并进行相关讨论,对法兰的合理选型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钢制法兰;选用;计算作者简介:朱灿朋(1975—),男,安徽庐江人,硕士研究生。
高级工程师。
目前主要从事焦化设计管理和总承包项目管理工作。
表1 美洲管法兰标准体系和欧洲管法兰标准体系对比1 概述法兰连接是一种在承压设备工程设计中应用广泛的可拆型连接结构。
保证其连接的强度、刚度以及密封的安全是对法兰接头设计提出的最基本要求。
在法兰计算中需要解决三个主要问题。
(1)确定安装时螺栓的预紧应力水平:预紧力的大小,与所使用的垫片密封性能有关。
即垫片在预紧和操作状态下达到密封设计要求时所需要的最小垫片应力,与法兰的承载能力以及作用载荷的变化有关。
(2)密封分析计算:保证法兰接头在预紧、试验及操作条件下都满足设计要求的密封等级,以控制泄漏率在允许范围内。
(3)应力分析计算:防止法兰接头在不同静载荷作用下发生强度破坏或刚度失效[1]。
法兰连接由配对法兰、垫片和紧固件组成,通过紧固件压紧垫片实现密封。
一般流体在垫片处的泄漏以“渗透泄漏”和“界面泄漏”两种形式出现。
渗透泄漏是流体通过垫片材料本体毛细管的泄漏,除了与介质压力、温度、黏度和分子结构等流体状态性质有关外,主要与垫片的结构、材质有关;界面泄漏是流体从垫片与法兰接触界面泄漏,主要与界面间隙尺寸有关。
无论哪种泄漏都是通过垫片压紧力来阻止,因此工作状态的法兰要保证密封,必须保证工作状态下,垫片上有足够的剩余预紧力[2]。
2 国内外钢制管法兰标准发展现状2.1 国外钢制管法兰标准国际上管法兰标准主要有两个体系,一个是以欧盟EN 为代表的欧洲管法兰标准体系(公称压力采用PN 表示);另一个是以美国ASME 为代表的美洲管法兰标准体系(公称压力采用Class 表示),两个管法兰标准体系不同,且不能互换。
试验设计2
2(55) 2 2
3(58) 3 3
15.76 18.57 31.25
523.2617
45.4021
2(B) 3(C) 4
1(6.5) 2(7.0) 3(7.5)
1 2 3 1 2 3
25.18
21.41
18.99
1(2.0) 2(2.4) 3(2.8)
2 3 1 3 1 2
22.65
j1 k1
f总=abr - 1
fA=a-1
fB=b-1
fA×B=(a-1)(b-1) f误(e)=f总-fA-fB-fA×B
FA
SA Se
/ fA / fe
FB
SB Se
/ fB / fe
FAB
SAB Se
/ fAB / fe
F (fA , fe )和FA比较, 判断A是否显著。
F (fB , fe )和FB比较, 判断B是否显著。 F (fAB , fe )和FAB比较, 判断A B是否显著。
列号 1 A 2 B 3 A×B 4 C 5 A×C 6B×C 7 D yg y’g=yg-90
i=1,2,3…….r(水平数)
ni---水平重复数。
Ki----同一水平数据和。
即: S总 W P Sj Qj P
f总 n 1 fj r 1
S误 Se S总 Sj fe f空
书294页例1的方差分析
列号
试号
1 2 3 4 5 6 7 8 9
K1 K2 K3
Qj
Sj
1(A)
n
S总 (yg y)2
(2)
g1
下面分别讨论无交互作用、有交互作用、
有重复试验三种情况下的S和f的计算方法。
田间试验设计PPT课件
图1-1 准确性与精确性示意图
第7页/共125页
4、试验结果要具有重演性 试验结果的重演性是指在相同的条件下再次进行同一 试验,应能获得与原试验相同的结果。只有试验结果符合 客观规律、能够重演,才有推广应用价值。
第8页/共125页
二、田间试验常用术语
(一)试验指标 用来衡量试验结果的好坏或处理效应的高低、在试
生长竞争是指当相邻小区种植不同作物或 相邻小区进行不同肥料等处理时,由于株高、 分枝分蘖力或生长期的不同,小区边际通常有 一行或多行受到影响。
第41页/共125页
对这些效应和影响的处理方法,是在 小区面积上除去可能受到影响的边行和两 端,以减少误差。
一般,小区的每一边除去1—2行,两 端各除去30—50cm。
一、试验误差及其控制 (一)试验误差
受非处理因素的影响使观测值与试验处理真值之 间产生的差异称为试验误差。
田间试验误差可分为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两种。
第16页/共125页
1、系统误差
系统误差是试验过程中产生的误差,它的值或恒定不变、或遵循一定的变化规律, 其产生的原因往往是可知的或可掌握的。
系统误差影响试验的准确性。
第25页/共125页
三、田间试验设计的基本原则
田间试验设计的广义理解是指从制定方案到资料整理分析的整个试验研 究课题的设计,包括确定试验方案、小区技术、资料搜集和整理分析方法等。
田间试验设计的狭义理解则专指小区技术,特别是重复区和小区的排列方法。
第26页/共125页
按照试验的目的要求和试验地的具体情况,将各试验小区在试验地上作最 合理的设置和排列,称为田间试验设计。
第35页/共125页
重复
随机排列
局部控制
随机区组试验设计与分析
第一节 完全随机实验设计及分析
本试验中,水平数m=3,重复r=5,共进行35=15次试验。 此15次试验先做哪一个呢? 试验的先后顺序必须随机确定。随机化方法可采用抽签的方 法,也可用随机数字表确定试验顺序。 现在采用查随机数字表确定试验顺序 (1)对所有试验编号 (2)确定读取随机数字的起始点,并读取相应数目的随机数字。 (3)根据随机数字的大小确定试验的先后顺序。
然后分别在各区组内,用随机的方法将各个处理逐个安排于各供试 单元中。
第二节 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方法
由于同一区组内的各处理单元的排列顺序是随机而定的,故这 样的区组叫做随机区组。 随机区组设计是一种适用性较广泛的设计方法。既可用于单因素试 验,也适用于多因素试验。
第二节 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方法
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方法安排单因素试验
除杂方法(Ai) 平均值 xt
差异显著性
a=0.05
a=0.01
A4
28.4
a
A
A2
27.5
ab
A
A3
27.0
b
A
A1
25.2
c
B
A5
21.3
d
C
第二节 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方法
2.1 设计方法
实验设计五原则中,其中的一条就是区组的原则。 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是一种随机排列的完全区组的试验设计。 其方法是: 根据局部控制的原理,将试验的所有供试单元先按重复划分成非处 理条件相对一致的若干单元组,每一组的供试单元数与试验的处理数 相等。
雌鼠编号 1 2 3 4 5 6 7 8 … 39 40
随机数字 09 47 27 96 54 49 17 46 … 03 10
余数
1 3 3 4 2 1 1 2 …3 2
教育实验设计的效度与基本类型(前实验设计、准实验设计、真实验设计) 教育研究与写作
教育实验设计的效度与基本类型(最全版)一、教育实验研究的基本程序教育研究的全过程可分为“准备—实施—总结推广”三个基本阶段。
这是一个相对稳定的、有序的结构序列。
1.教育实验的准备阶段教育实验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实验前的准备工作。
具体包括:(1)选定实验研究的课题,形成研究假说。
一般来说,一个实验至少被一种假设指导,应陈述两种变量间所希望的因果关系。
(2)明确实验目的。
确定指导实验的理论构架。
为了使理论系统分析更接近客观实际,需要进行先期的调查研究,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并让课题组全体成员进行充分讨论。
(3)确定实验的自变量。
选择被试和形成被试组,决定每组进行什么样的实验处理,并确定操作定义。
(4)选择适合的测量工具并确定采用什么样的统计方法,从而明确评价因变量的指标。
(5)选择实验设计类型,谋划好控制无关因素的措施,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实验的内部效度和外部效度。
2.教育实验的实施阶段按照实验设计进行教育实验,采取一定的变革措施(实验处理),观测由此产生的效应,并记录实验所获得的资料、数据等。
3.教育实验的总结推广阶段在实验的总结和评价阶段,研究者的主要任务是对实验中获得的资料、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确定误差的范围,从而对研究假设进行检验,最后得出科学结论。
在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撰写实验报告,对实验的过程和结论进行全面的表述。
二、教育实验设计的效度1.内在效度指实验的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存在明确因果关系或相关关系的程度。
它表明因变量的变化在多大程度上来自自变量——有效性。
内在效度是指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因果联系的真实程度,即因变量的变化,确实由自变量引起,是操作自变量的直接成果,而非其他未加控制的因素所致。
内在效度表明的是因变量Y的变化在多大程度上取决于自变量X——有效性。
没有内在效度的实验研究是没有价值的,因为内在效度决定了实验结果的解释。
坎贝尔和斯坦利认为,有八类新异变量与教育实验内在效度有关或成为内在效度的威胁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设计试验时,我们总是设法将试验误差 压缩得尽可能地小。一般来说,同一窝动物的 个体之间时比较一致的,最好用同一窝的动物 做试验材料。但是大多数实验动物一窝很少有 达20只的,可采用以下方式解决:
选同时出生的5窝动物,从每一窝中选出4只 条件相似的个体,如性别相同,出生重相同等, 分别接受4种不同的药物.每窝的4只动物称为一 个区组, 随机化只在区组内的4只动物之间进行, 而不在全部20只动物之间进行。
用一纸条,把纸条等分为100份,小头为 0.1ml,大头为1.1ml,全长范围为1.1-0.1= 1ml,每1等分代表0.0lml,按 0.618法,第一个 试验点在纸条全长的0.618处
死亡率4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死亡率81%
0.9 1.0 1.1
|
分为单因子试验、双因子试验、多因 子多水平的试验 试验方法设计
1.单因子优选法
这类方法中有两个最简单易行的,一个叫 0.618法(折纸条法),一个叫分数法。
例如,新试制成功一种高效低毒农药, 为了给大田使用提供初步参考,可先在室内 做用药浓度的试验,试验指标是某种有害昆 虫的死亡率。
如果根据以往经验,初步估计在1000ml水 中加入0.1ml药物,对害虫无明显杀伤力,如 加入1.1ml,害虫全部死亡,以节约、安全的 角度考虑.该用多大浓度呢?
A1 A2 A3
B1 B2 A 1B 1C 1D 1 A 1B 2C 2D 2 A 2B 1C 2D 3 A 2B 2C 3D 1 A 3B 1C 3D 2 A 3B 2C 1D 3
B3 A 1B 3C 3D 3 A 2B 3C 1D 2 A 3B 3C 2D 1
什 么 是 正 交 拉 丁 方
A1 A2 A3
肥
a c a d c d e c d a c b e b b e b c d a
贫
5. 拉丁方设计(三因素)
随机区组法要求区组内的条件完全一致, 这个要求在有些试验中是很难满足的。
例如,涉及一小麦品种比较实验,选出 产量最高的品种,假设试验地的东部和北部 肥沃,西部和南部贫瘠。若在这样的试验地 上,采用随机区组实验,不论区组内的小区 是东西走向排列,还是南北走向排列,都不 能保证区组内各小区的肥力相同。
A E
C F D
D C
E B A
C F
A E B
E B
D A F
B D
F C E
F A
B D C
B
F
D
C
A
E
由于构成上述方阵的各小区是用拉丁字 母表示的,所以称为拉丁方。
6. 裂区设计 此法适用于双因子试验
双因子: 方法、浓度
例1:用三种不同的方法,从一种野生植物
中提取有效成分,按四种不同的浓度加到
在r个品种之间需要较多的试验地. 试验 地面积过大则很难保证土壤肥力、含水量、日 照、土质等的一致性。若按完全随机化设计安 排试验,则土壤之间的差异将与随机误差混杂, 从而加大了试验误差,甚至检测不出品种之间 本来的差异。为了消除土壤之间的差异对试验 的影响,可以采用随机区组设计。
例如土壤肥力勘察的结果为北部肥沃,南 部贫瘠。可沿着东西方向划分n个部分(区 组),要求每一部分内的条件是一致的,由于 每个部分的面积较小,条件一致的要求容易满 足。将每一个部分分成r个小区,每个小区种 一个品种,哪个小区种哪个品种是随机的。
如果只考虑两个因素,A和B,全部试 验要做9次
B1
A1 A 1B 1
B2
A 1B 2 A 2B 2 A 3B 2
B3
A 1B 3 A 2B 3 A 3B 3
A2 A B 2 1 A 3 A 3B 1
如果再考虑第三个因素C,也可做到试验次 数不增加,而且因素间的安排均衡
A1 A2 A3
B1 A 1B 1C 1 A 2B 1C 2 A 3B 1C 3
II
A2 A2
III
A1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4 3 1 2 2 4 1 3 1 4 3 2 3 1 2 4 1 4 3 2 3 4 2 1
7.正交拉丁方设计
又称多因子优选法, 用来安排多因素多水 平的试验
你对下面的几个问题清楚吗?
1 2 3
B1 B2 A 1B 1C 1D 1 A 1B 2C 2D 2 A 2B 1C 2D 3 A 2B 2C 3D 1 A 3B 1C 3D 2 A 3B 2C 1D 3
2 3 1 3 1 2 1① 2③ 3② 2② 3① 1③ 3③ 1② 2①
B3 A 1B 3C 3D 3 A 2B 3C 1D 2 A 3B 3C 2D 1
为了消除两个方向上土壤差异给试验带来 的干扰,应当设计成两个方向上的“区组”
具体做法是:安排每一品种在每一行和每一 列上均出现一次,而且只能出现一次。于是每 一行相当于一个“区组”,每一列也相当于一 个“区组”。其结果,行小区与列小区数完全 相等,全部试验小区组成一个方阵。 所以拉丁方设计是区组数与处理数相同的 “随机区组”试验.如果以图表示,可以排列 成正方形,以A、B、C、D、E、F表示6种不 同的处理。每种处理在每行中只出现一次,在 每列中也只出现一次,没有重复。
• • • • • • • 什么是拉丁方? 什么是正交拉丁方? 什么是正交表?正交表的作用是什么? 什么叫交互作用表?它的作用是什么? 表头是什么形式的? 什么叫主效应列?什么叫交互作用列? 如何根据表头来确定实验方案?
例如,作一个四因素, 每因素三个水平的试 验,要找到一个最佳的试验方案.按一般办法 需做34=81次试验.这不仅试验次数多的难 以安排,而且结果也不好分析,诸因素在某种 情况下谁将起到主导作用就更不好分辫。对于 这类多因子试验的最好办法就是采用正交试验 法。
药
A
1
物
B C D
窝 别
2 3 4
5
上面举的例子,是由性质近似的试验材 料构成的区组。下面再举一个由大致相同的 环境条件构成的区组。
在田间试验中,经常遇到品种比较试验, 品种比较试验是单因素试验,只有品种一个 因素,不同品种是该因素的不同水平。设共 有r个品种。
粗看起来,可以用完全随机化设计构成本 试验。按完全随机化设计要求,应该把全部试 验地分成r个小区,哪一个品种种在哪一个小 区是随机的。这样安排试验会有以下难以克服 的缺点。
什么是拉丁方 ???
A E C F D B D C E B A F C E B F F B D A A D F B E A C D B F E C D C A E
这是一个拉丁方,是 一种区组数与处理数 相等的随机区组试验。 用6个字母表示不同的 处理,正方形的特点 是,每种处理在每行 中只出现一次,在每 列中也只出现一次, 既没有重复,也没有 遗漏。
1 2 3 2 3 1 3 1 2
1 2 3 3 1 2 2 3 1
由全套(t-1)个边长为t的互为正交的拉丁方,可以 写出一个t水平试验用的t2行,t+1列的正交表,它的 代号是L t2 (t t+1)。
由正交方所构成的Lt2(t t+1)型正交表, 只是正交表的一个特例,如L4(23),L9(32) 等。
由于这种设计将主区分裂为副区,故称为
例2:有以甜菜试验,研究绿肥翻耕时期 (A因素)与施用氮肥量(B因素)对甜菜 产量的效果。采用裂区设计,A因素分为早、 晚 两个水平(A1、A2),置于主区。 B因 素分为4个水平(B1、B2、B3、B4),置 于副区。主区重复3次,见下表: I
A2 A1 A1
只要是在同一组条件下,试验可以重复进行。
第二要有重复
有重复才能得到实验误差的估计,根据误差的 估计才能判断处理之间的差异是否存在统计学上的显 著性,才能更精确地估计处理效应。
第三要保证随机化
只有随机化才能保证观测值是独立分布的随机变量
试验设计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 试验处理设计,二是试验方法设计 试验处理设计
B2 A 1B 2C 2 A 2B 2C 3 A 3B 2C 1
B3 A 1B 3C 3 A 2B 3C 1 A 3B 3C 2
A1 A2 A3
B1 A 1B 1C 1 A 2B 1C 2 A 3B 1C 3
B2 A 1B 2C 2 A 2B 2C 3 A 3B 2C 1
B3 A 1B 3C 3 A 2B 3C 1 A 3B 3C 2
培养液中,观察刺激细胞转化的作用。
在设计时,先将某一试验因子各个处理
分别置于不同的小区内,这些小区称为主区
主区(方法) 随机排列
乙
丙
甲
再将另一试验因子的各个处理分别排列于
每个主区内,主区内划分的小区称为副区。
B D A C C D B A D B C A 副区(浓度) 随机排列
乙 裂区设计。
丙
甲
|
|
|
||
2 0.5
|
0.6
|| |
1 0.7 0.8
|
0.9
1.0
||
2
|
|| | | |
1 3
死亡率87%
| |
|
1.1
|
2.对比法
将参加试验的个体随机地分为两组,一组 作对照,一组接受处理。分别求出每组的数据 平均值,比较平均值以判断处理的效果。 3.单因素完全随机化设计 将参加试验的个体随机地分为若干组,每 组接受一种处理。 例如,将20只动物随机分为四组,分别给予四 种不同的药物,测定药物对白细胞含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