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平衡的移动学案
化学平衡移动导学案
化学平衡移动导学案[知识点一化学平衡的移动1.概念达到平衡状态的反应在条件改变后,平衡状态被破坏的过程。
2.过程3.平衡移动方向与反应速率的关系(1)v正____v逆,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2)v正____v逆,平衡不移动。
(3)v正____v逆,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4.平衡移动会伴随着哪些变化(1)反应速率的变化(引起平衡移动的本质,但反应速率变化也可能平衡不移动),主要看v正与v逆是否相等,如果v正≠v逆,则平衡必然要发生移动,如果v正、v逆同时改变,但始终保持相等,则平衡不移动。
(2)浓度的变化,平衡移动会使浓度发生变化,但是浓度的变化不一定使平衡移动。
(3)各组分百分含量的变化。
(4)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的变化。
(5)颜色的变化(颜色变化,平衡不一定发生移动)。
(6)混合气体密度的变化。
(7)转化率的变化。
(8)温度的变化。
问题思考1.化学平衡移动的实质是什么?2.某一可逆反应,一定条件下达到了平衡,①若化学反应速率改变,平衡一定发生移动吗?②若平衡发生移动,化学反应速率一定改变吗?3.惰性气体是否影响化学平衡的移动?4.改变条件,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原料的转化率一定提高吗?知识点二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1.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在一定条件下,a A(g)+b B(g)m C(g)ΔH<0达到了平衡状态,若其他条件不变,改变下列条件对平衡的影响如下:(1)浓度①增大A的浓度或减小C的浓度,平衡向________方向移动;②增大C的浓度或减小A的浓度,平衡向________方向移动。
(2)压强①若a+b≠m增大压强,平衡向______________的方向移动;减小压强,平衡向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向移动;②若a+b=m改变压强,平衡____移动。
(3)温度升高温度,平衡向____________方向移动;降低温度,平衡向____________方向移动。
2025届高中化学高考复习学案:化学平衡移动
化学平衡移动(答案在最后)掌握外界条件(浓度、温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和勒夏特列原理。
考点一化学平衡移动1.化学平衡移动(1)定义:由原有的平衡状态达到新的平衡状态的过程叫化学平衡移动。
(2)过程示意图2.平衡移动方向的判断(1)根据速率判断①v正>v逆时,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②v正<v逆时,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③v正=v逆,平衡不移动。
(2)根据体系中各组分含量的变化判断平衡移动的结果,如果是使体系中产物含量(如物质的量、浓度或百分含量等)增大,则平衡正向移动;反之则逆向移动。
3.外界因素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在一定条件下,a A(g)+b B(g)⇌m C(g)ΔH<0达到了平衡状态,若其他条件不变,改变下列条件对化学平衡影响如下:4.两类特殊情况对化学平衡的影响(1)改变固体或纯液体的量,对化学平衡没影响。
(2)“惰性气体”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①恒温、恒容条件充入惰性气体→ 体系总压强增大―→体系中各组分的浓度不变―→平衡不移动。
②恒温、恒压条件充入惰性气体→ 容器容积增大,各反应气体的分压减小―→【师说·助学】同倍数地改变反应混合物中各物质的浓度时,应视为压强的影响。
5.勒夏特列原理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如温度、浓度、压强等),平衡将向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易错诊断】判断正误,错误的说明理由。
1.向平衡体系FeCl3+3KSCN⇌Fe(SCN)3+3KCl中加入适量KCl固体,平衡逆向移动,溶液的颜色变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于2NO2(g)⇌N2O4(g)的平衡体系,压缩体积,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s)+CO2(g)⇌2CO(g)ΔH>0,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反应速率v(CO2)和CO2的平衡转化率均增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初中化学平衡移动教案
初中化学平衡移动教案教学内容:化学平衡移动教学目标:1. 了解化学平衡移动的概念。
2. 掌握平衡常数的计算方法。
3. 掌握鲍尔-冯-布劳克方程的应用。
4. 能够利用化学平衡移动的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重点:1. 化学平衡移动的概念。
2. 平衡常数的计算方法。
3. 鲍尔-冯-布劳克方程的应用。
教学难点:1. 掌握鲍尔-冯-布劳克方程的应用。
2. 能够利用化学平衡移动的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课件。
2. 实验器材及实验材料。
3. 文具、草稿纸等教学辅助工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化学平衡移动的概念,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利用示例或实验现象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讲解(15分钟)1. 通过PPT向学生介绍化学平衡移动的概念和相关知识点。
2. 讲解平衡常数的计算方法及鲍尔-冯-布劳克方程的应用。
3. 以实例或实验为例,帮助学生理解化学平衡移动的概念和应用。
三、实验操作(20分钟)1. 组织学生进行相关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实验,感受化学平衡移动的过程。
2. 指导学生记录实验数据,并进行数据分析和讨论。
3. 引导学生运用化学平衡移动的知识解决实验中出现的问题。
四、讨论(10分钟)1. 引导学生就实验结果展开讨论,分析实验数据并总结规律。
2. 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和引导讨论,帮助学生深化对化学平衡移动的理解。
五、总结(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要知识点和要点。
2. 激励学生继续学习化学知识,提出学习目标和要求。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相关作业,巩固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2.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提出拓展性问题供学生思考。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操作和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化学平衡移动的概念和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师生互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分析能力。
高二化学平衡移动技巧教案
高二化学平衡移动技巧教案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化学平衡移动的基本技巧,能够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平衡移动的计算和分析。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化学平衡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对化学实验的热情。
二、教学重点。
1. 化学平衡移动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化学平衡移动的计算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难点。
1. 化学平衡移动的实际应用和案例分析。
2. 学生在实验操作中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四、教学准备。
1. 实验器材,酸碱中和实验所需的试剂和玻璃仪器。
2. 实验环境,安全的实验室环境和教师指导下的实验操作。
3. 教学资料,化学平衡移动的案例分析和计算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一个化学平衡移动的案例引入本节课的主题,让学生了解化学平衡移动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
2. 理论讲解,教师讲解化学平衡移动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引导学生理解平衡常数、反应物浓度对平衡位置的影响。
3. 实验操作,教师指导学生进行酸碱中和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4. 计算分析,通过实验数据,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平衡移动的计算和分析,让学生掌握平衡移动的技巧和方法。
5. 案例分析,教师提供一些化学平衡移动的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加深学生对平衡移动的理解和应用。
6. 总结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思考化学平衡移动的意义和实际应用,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反思和总结。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通过实验操作和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化学平衡移动的基本技巧和应用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验和分析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化学平衡移动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得到了提高,但在实验操作中,学生的观察和记录能力还需进一步培养。
今后的教学中,需要加强对学生实验操作和观察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和热情。
化学平衡的移动 导学案
化学平衡的移动 导学案
复习目标:1.理解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并能用之计算转化率。
2.理解平衡移动本质,能初步运用勒夏特列原理解决常见问题。
3.结合常见题型,掌握常见的问题分析方法落实解题技巧。
4.认识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调控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领域的重要作用。
课前自我查漏补缺
1 化学平衡移动的本质是: ,原因是: 。
平衡移动原理适用于 。
2 小结:充入惰性气体化学平衡移动方向判定:
⑴ 恒温、恒容条件。
。
⑵ 恒温、恒压条件。
。
平衡移动的结果,各组分的浓度发生变化。
3 。
---------理解勒夏特列原理中“减弱”。
t 1时刻压强变为原来的二倍
精讲精练
一、化学平衡的移动方向判定和常见计算---结合常见题型,掌握常见的问题分析方法落实解题技巧
【典例导析1】-----如何分析表格数据(技巧:体积增大瞬间和平衡结果的关系)
练习:〖迁移应用1〗------绝热的含义(和外界没有热交换)。
二、化学平衡常数在问题情境中的应用------转化率计算和移动方向判定
【典例导析3】-------何时考虑使用化学平衡常数()练习:〖迁移应用4〗和※对点训练6
三、综合应用
解:。
化学平衡的移动学案)
化学平衡的移动教案一、化学平衡的移动:【学生阅读课本P44——P45后回答】: 1、概念:2、移动的原因:外界条件发生变化。
3、移动的方向:由v 正和v 逆的相对大小决定。
①若V 正=V 逆 ,平衡不移动。
②若V 正>V 逆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③若V 正<V 逆 ,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4、结果:新条件下的新平衡 【过渡】:哪些条件的变化对化学反应速率产生影响,将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1、浓度:2、温度:3、压强:(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4、催化剂:二、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条件(一)、温度变化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1、[活动与探究2 ]:2NO 2 N 2O 4 放热反应红棕色 无色旧平衡V 正=V 逆条件改变v 正≠v 逆一段时间后 新平衡V '正=V '逆现象:【结论】: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温度升高,会使化学平衡向吸热反应的方向移动,温度降低会使化学平衡向放热的方向移动。
2、【讲解】:温度的改变对正逆反应速率都会产生影响,但影响的程度不同,温度的变化对吸热反应的速率比放热反应的速率影响大。
具体表现在: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但增大的倍数不一样,吸热反应增大的倍数大。
降低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但降低的倍数不一样,吸热反应降低的倍数大。
注意:温度的变化一定会影响化学平衡,使平衡发生移动结论: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温度升高,会使化学平衡向吸热反应的方向移动,温度降低会使化学平衡向放热的方向移动。
注意:温度的变化一定会影响化学平衡,使平衡发生移动【练习4】在高温下,反应2HBr H2+Br2(正反应为吸热反应)要使混合气体颜色加深,可采取的方法是( )A、保持容积不变,加入HBr(g)B、降低温度C、升高温度D、保持容积不变,加入H2(g)(二)、浓度的变化对化学平衡的影响:结论: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①增大反应物浓度或减小生成物浓度平衡向正方向移动②增大生成物浓度或减小反应物浓度,平衡向逆方向移动注意:(1)增加固体或纯液体的量,由于浓度不变,所以化学平衡不移动。
化学平衡的移动导学案
息县一高高二上学期第二章第三节导学案制作人:余用梅 审核人:顾岭 制作时间:2017-10-07第一课时 化学平衡的移动 浓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学习目标】1.明确化学平衡移动概念,会根据反应速率变化判断化学平衡的移动方向。
2.理解外界条件(浓度、温度、压强等)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重难点】压强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一、化学平衡的移动1.定义: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条件(如 、 、气体反应的 等),化学平衡状态被破坏,直至正、逆反应速率再次相等,在新的条件下达到新的化学平衡状态。
这种现象叫做平衡状态的移动,简称平衡移动2.图示表示v (正)>v (逆)――→正向反应一定时间v (正)=v (逆)――→改变条件v (正)≠v (逆)――→一定时间v ′(正)=v ′(逆) 旧平衡 新平衡组分含量保持恒定→组分含量发生变化→组分含量保持新恒定化学平衡移动方向的基本判断依据:v (正)与v (逆)的相对大小①v (正)>v (逆),平衡向右移动②v (正)<v (逆),平衡向左移动③v (正)=v (逆),平衡不移动二、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1.实验探究探究1依据K 2Cr 2O 7溶液中存在平衡:Cr 2O 2-7(橙色)+H 2O ⇌2CrO 2-4(黄色)+2H+完成实验。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C(H+) ,平衡向反应方向移动c(H+) ,平衡向反应方向移动探究2依据Fe3+与SCN-存在的平衡:Fe3++3SCN-⇌Fe(SCN)3(红色),完成实验。
实验(1)步骤现象溶液颜色变溶液颜色变实验(2) 步骤向试管①中滴加0.01 mol·L-1NaOH溶液向试管②中滴加0.01 mol·L-1NaOH溶液现象溶液颜色变溶液颜色变结论对可逆反应Fe3++3SCN-Fe(SCN)3,分别增大c(Fe3+)和c(SCN-)后,Fe(SCN)3的浓度均,即化学平衡均向反应方向移动;滴加NaOH溶液,由于3OH-+Fe3+===Fe(OH)3↓,减小了Fe3+的浓度,Fe(SCN)3的浓度也减小了,即化学平衡向反应方向移动2.影响规律(1)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反应物浓度或减小生成物浓度,平衡向反应方向移动(2)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生成物浓度或减小反应物浓度,平衡向反应方向移动。
学案1:2.2.3浓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第3课时浓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学习目标1.理解浓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认识其一般规律。
2.学会用图示的方法表示在可逆反应中正逆反应速率随外界条件的变化,并分析平衡移动的方向。
(难点)基础知识阅读教材,思考并填空。
一.化学平衡的移动1.定义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条件(如、、等),化学平衡状态被破坏,直至正、逆反应速率再次相等,在新的条件下达到新的化学平衡状态。
这种现象称作平衡状态的移动,简称平衡移动。
2.图示表示二.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1.实验探究探究依据Fe3+与SCN-存在的平衡:Fe3++3SCN-Fe(SCN)3(红色),完成实验。
原理Fe3++3SCN-Fe(SCN)3浅黄色无色红色实验步骤现象a试管中溶液呈红色,b试管溶液红色,c试管中溶液红色实验结论增大c(Fe3+)或c(SCN-)后,化学平衡均向方向移动,Fe(SCN)3的浓度,溶液红色加深;滴加少量铁粉,由于Fe+2Fe3+===3Fe2+,使Fe3+的浓度,化学平衡向方向移动,Fe(SCN)3的浓度,溶液红色变浅。
2.影响规律(1)增大反应物浓度或减小生成物浓度,平衡向方向移动。
(2)增大生成物浓度或减小反应物浓度,平衡向方向移动。
三.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1.2.对于反应前后气体物质的量不变的反应[如H2(g)+I2(g)2HI(g)],改变压强,化学平衡移动。
3.实验探究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实验原理N2O4(g)2NO2(g)(红棕色)Δνg>0实验操作用三支相同的50 mL注射器均抽入20 mL NO2和N2O4混合气体,将细管端用橡胶塞封闭将第二支针筒活塞迅速推至10 mL处(体积减小,压强增大)将第三支针筒活塞迅速拉至40 mL处(体积增大,压强减小)实验现象气体颜色气体颜色实验结论压强增大,体积减小时,c(NO2) ,平衡向移动压强减小,体积增大时,c(NO2) ,平衡向移动自我检测1.判断正误(1)平衡移动的原因是v(正)≠v(逆)。
学案3:2.3.3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二)温度、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第三节化学平衡第3课时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二)温度、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学习目标1.通过温度对可逆反应速率的影响,理解并掌握温度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规律。
2.了解催化剂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实质,并进一步探讨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从而了解催化剂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
3.根据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归纳勒夏特列原理。
新知导学一.温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升高温度,平衡向方向移动。
降低温度,平衡向方向移动二.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的影响1.加入催化剂可以大大地加快化学反应速率,是因为它可以降低反应的,从而提高活化分子,从而增大反应速率,但是由于催化剂能够地改变正、逆反应速率,因此它对化学平衡移动无影响。
2.催化剂改变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的反应混合物中的含量,但是使用催化剂能反应达到平衡所需的。
三.勒夏特列原理1.原理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如浓度、压强或温度),则平衡将向着能够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2.注意事项(1)研究对象一定是处于平衡状态的。
(2)勒夏特列原理只适用于判断“改变影响平衡的条件”时的平衡移动方向。
(3)平衡移动的结果只能是“”外界条件的改变,但不能完全“”这种改变。
课堂互动探究探究一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实验探究: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实验原理:ΔH=-56.9 kJ·mol-1实验步骤:三只相同的圆底烧瓶盛有完全相同的上述平衡混合气体(颜色相同),将两只烧瓶分别浸入盛有热水和冰水的烧杯中,另一只烧瓶置于常温下(比较颜色)。
放置一段时间,直至颜色不再发生变化。
实验现象:实验内容烧瓶放入热水中烧瓶放入冰水中实验现象反应体系的颜色加深反应体系的颜色变浅由此现象,你得到的结论是什么?归纳总结1.任何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放热或吸热)。
在可逆反应里,若正反应为放(吸)热反应,逆反应必为吸(放)热反应。
正、逆反应的热量数值相等,但符号相反。
2.对于同一化学反应,升高温度,使v(吸)和v(放)都增大,但吸热反应速率增大的程度更大,即v(吸)>v(放),所以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反之,降低温度,v(吸)和v(放)都减小,但吸热反应速率减小的程度更大,即v(吸)<v(放),平衡向放热方向移动。
《化学平衡的移动》学案
《化学平衡的移动》学案学习目标1.正确理解化学平衡的概念,掌握浓度、温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2.理解平衡移动原理(即勒夏特列原理),并能运用这一原理判断平衡移动的方向;3.密切联系生产实际,学会用所学理论指导实践应用;学习重难点重点:浓度、压强和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难点:平衡常数的理解应用,平衡移动原理的理解应用学习过程【自主复习】1.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界条件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示:(1)研究的对象是________________反应。
(2)化学平衡的条件是v(正)和v(逆)__________________。
(3)化学平衡是一种_____________平衡,此时反应并未停止。
(4)当可逆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组分的质量(或浓度)为_______________。
(5)若外界条件改变,平衡可能发生___________,并在新条件下建立新的平衡。
3.已知一定温度下的可逆反应a A (g) + b B (g) c C (g) + d D (g) 达到平衡时存在平衡常数K= c c(C)*c d(D)/(c b(B)*c a(A),试写出以下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1)2NO2(红棕色)N2O4(无色)(2)(3)FeO(s) + CO(g) Fe (s) + CO2(g)【温故知新】Cr2O72-(橙色)+ H2O 2CrO42- (黄色)+ 2H+思考1:该反应目前处于什么状态?思考2:哪些特征可以说明该反应处于这种状态?【核心探究】问题探究1:Cr 2O 72-(橙色)+ H 2O2CrO 42- (黄色) + 2H + Q1:如何能让黄色的CrO 42-离子显形??实验探究1:实验现象及结论:思考1:为什么加碱能生成更多的CrO 42-离子?思考2:溶液中原平衡状态还存在吗?一.化学平衡的移动平衡移动方向的判断:平衡移动的方向V 正____V 逆 Q c ____ KV 正____V 逆 Q c ____ KV 正____V 逆 Q c ____ KQ2:如果改变反应物浓度,平衡如何移动?思考1:向平衡体系中加重铬酸钾固体,平衡如何移动?思考2:向平衡体系中加水,平衡如何移动?二.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1.浓度2.压强活动:将装有20mLNO 2气体的针筒在 t 1 时刻迅速压缩至10mL 处并保持不动,试画出p-t 图像。
高三年级化学学案.化学平衡的移动2doc
高三年级化学学案学习内容:化学平衡的移动学习目标:让我们明白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产生何种影响,并能够判断化学平衡的移动方向学习方法: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得出结论、结合相对运动的相关知识迁移理解学习重点:化学平衡移动方向的判定学习提纲:1课时一、知识回顾1、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主要因素有温度、浓度、压强和催化剂等,温度升高化学反应速率,增大浓度化学反应速率,对于由气体参加的反应,增大压强引起浓度变化时化学反应速率,使用催化剂化学反应速率。
2、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的标志可以根据总则,来判断。
二、运用已知分析得出结论,并用实验验证结论1、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1)增加反应物浓度的瞬间,反应物浓度,正反应速率V正此瞬间生成物浓度不变,逆反应速率V逆,V正V逆,根据相对运动知识可知可逆反应向反应方向移动。
反之减小反应物浓度正反应速率V正此瞬间生成物浓度不变,逆反应速率V逆,V正V逆,根据相对运动知识可知可逆反应向反应方向移动。
增大生成物浓度瞬间,反应物浓度正反应速率V正,此瞬间生成物浓度,逆反应速率V逆,V正V逆,根据相对运动知识可知可逆反应向反应方向移动,减小生成物浓度瞬间反应物浓度正反应速率V正,此瞬间生成物浓度,逆反应速率V逆,V正V逆,根据相对运动知识可知可逆反应向反应方向移动。
(2)其V-t图象和改变浓度之间的关系为:(3)实验验证:见教材26-27页实验2-5和实验2-6,将实验结果记录在下边的表格中。
)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当正反应是放热反应时正反应速率增加的数值逆反应速率增加的数值,即V正V逆,平衡向着反应方向移动;降低温度时,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当正反应是放热反应时正反应速率减小的数值逆反应速率减小的数值,即V正V逆,平衡向着反应方向移动。
反之当正反应是吸热反应时,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增加的数值逆反应速率增加的数值,即V正V逆,平衡向着反应方向移动;降低温度时,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正反应速率减小的数值逆反应速率减小的数值,即V正V逆,平衡向着反应方向移动。
第三节-化学平衡移动(1)导学案
第三节-化学平衡移动(1)导学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第三节化学平衡——平衡移动(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正确理解浓度、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2、能力目标:通过实验探究温度、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培养学生利用实验探究、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科学态度与科学素养。
【重点难点】浓度、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复习回顾】1、可逆反应:在同一条件下,既能向进行,同时又能向向进行的反应,叫做可逆反应。
2、化学平衡状态的定义: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里,和相等,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保持不变的状态,称为化学平衡状态,简称化学平衡。
3、平衡状态的特征(用五个字概括):4、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界因素主要有:【学习过程】自主学习——思考交流1、什么是化学平衡状态的移动?(1)定义:把可逆反应中的破坏、建立的过程叫做化学平衡的移动。
思考1:归纳平衡移动的根本原因平衡移动的标志(2)总结:化学平衡移动的根本原因是,化学平衡移动的标志是。
(3)化学平衡的移动方向的速率判断:①若外界条件变化引起v(正)>v(逆):平衡向移动;V 正V 逆 V 逆V 正 V ′正 V ′逆②若外界条件变化引起v (正)<v (逆):平衡向 移动;③若外界条件变化引起v (正)=v (逆):旧平衡未被破坏,平衡 。
2、影响化学平衡状态的因素有哪些?3、4、浓度如何影响化学平衡?(1)增大反应物浓度,平衡向 移动; (2)减小生成物浓度,平衡向 移动; (3)减小反应物浓度,平衡向 移动; (4)增大生成物浓度,平衡向 移动。
5、温度如何影响化学平衡?6、温度升高,会使化学平衡向着 反应的方向移动; 温度降低,会使化学平衡向着 反应的方向移动。
课堂探究考点一 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观察[实验2—5] 方程式: Cr 2O 72-+H 2O2 CrO 42-+2H +(橙色) (黄色)[实验2—6] 方程式:FeCl 3 + 3KSCNFe(SCN)3 + 3KCl(浅黄色) (无色) (血红色)(无色)填写课本上表格,并判断上述化学平衡发生了怎样的变化?1、规律: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反应物浓度或减小生成物浓度,都可以使平衡向 移动;增大生成物浓度或减小反应物浓度,都可以使平衡向 移动。
学案4:2.3.2 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一)浓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第2课时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一)浓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学习目标1.会根据速率变化判断化学平衡移动的方向。
2.通过外界条件对可逆反应速率的影响,掌握化学平衡移动的内在因素。
3.会分析浓度、压强变化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新知导学一浓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1.浓度变化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规律(1)增大反应物浓度或减小生成物浓度,平衡向方向移动。
(2)减小反应物浓度或增大生成物浓度,平衡向方向移动。
二压强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2.压强变化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规律(1)对有气体参加或有气体生成的可逆反应而言,对于反应前后气体体积发生变化的反应:改变压强平衡移动方向增大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的方向移动减小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的方向移动(2)对于反应前后气体体积没有发生变化的反应,改变压强平衡移动。
自主检测缩小容器容积,增大压强,下列反应所建立的平衡向左移动的是()A.2NO2(g)N2O4B.N2(g)+3H2(g)2NH3(g)C.C(s)+O2(g)2CO(g)D.H2(g)+I2(g)2HI(g)课堂互动探究一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实验目的:探究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实验记录:实验原理Cr2+H2O2Cr+2H+(橙色)(黄色)实验现象实验原理Fe3++3SCN-Fe(SCN)3(红色)实验现象实验1 橙色加深实验3红色加深实验2 黄色加深实验4红色变浅讨论探究根据上面表格中记录的实验现象,分析浓度改变是如何影响化学平衡的?归纳总结若其他条件不变,改变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如下:条件的改变(其他条件不变) 化学平衡的移动浓度增大反应物浓度或减小生成物浓度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减小反应物浓度或增大生成物浓度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例题1在一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A(g)+B(g) C(g)达到平衡,若增大A的浓度,使平衡右移,并达到新的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的浓度一定比原平衡小B.A的转化率增大C.C的体积分数一定大于原平衡C的体积分数D.B的转化率一定增大例题2可逆反应FeCl3+3KSCN Fe(SCN)3+3KCl,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状态,改变下列条件能引起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的是()A.增大FeCl3溶液的浓度B.减小FeCl3溶液的浓度C.增大KCl溶液的浓度D.减小KCl溶液的浓度易错提醒分析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时需注意的问题:(1)体系中增加固体或纯液体不能改变其浓度,也不能改变速率,所以v(正)仍然等于v(逆),平衡不移动。
化学平衡的移动学案
化学平衡的移动学案班级:姓名:学习目标:理解浓度、压强、温度等对化学平衡的影响,理解勒夏特列原理的含义一、化学平衡的移动原理当外界条件变化时,v(正)≠v(逆),平衡被破坏,在新的条件下,建立新的平衡状态。
也就是说,化学平衡的移动是原平衡状态→不平衡状态→新平衡状态的转化。
二、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条件1.浓度增大反应物浓度或减小生成物浓度,平衡均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增大生成物浓度或减小反应物浓度,平衡均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v—t图象:增大反应物浓度减少反应物浓度增大生成物浓度减少生成物浓度【注意事项】:①改变反应物浓度瞬间,只能改变正反应速率,改变生成物浓度瞬间,只能改变逆反应速率②新旧平衡速率比较:增大浓度, V (新)> V (旧),减小浓度, V (新)< V (旧)。
③改变浓度瞬间:若 V (正)> V (逆),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若 V (逆)> V (正),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④改变固体或纯液体的用量,不影响平衡状态。
⑤增大一种反应物的浓度,可以提高另一反应物的转化率而自身的转化率降低。
例题评讲:可逆反应:C(s) + H2O(g)CO(g) + H2(g) 在恒容条件下达到平衡状态,请填写:改变条件平衡移动的方向CO(g)的浓度变化增加H2O(g)的浓度加入更多的碳增加H2的浓度2.温度3.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降低温度,平衡向放热方向移动!4.①.当正反应为吸热反应的可逆反应:v—t图象:升高温度降低温度②.当正反应为放热反应的可逆反应:v—t图象:升高温度降低温度【注意事项】:①.增大T瞬间,V(正)、V(逆)都增大,减小T瞬间,V(正)、V(逆)都减小。
②.T↑,V(新平衡) > V(原平衡), T↓,V(新平衡) < V(原平衡)。
③.改变温度的瞬间:若V (正)> V (逆),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若 V (逆)> V (正),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化学平衡的移动 教案
化学平衡的移动教案教案标题:化学平衡的移动教学目标:1. 了解化学平衡的概念和基本原理。
2. 理解平衡常数和反应物浓度之间的关系。
3. 掌握通过改变温度、浓度和压力来移动化学平衡的方法。
4. 能够应用化学平衡的移动原理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师需要提前了解化学平衡的基本概念和移动平衡的方法,并准备相关实验和示例。
2. 学生准备:学生需要提前学习化学平衡的基本知识,并准备笔记和教材。
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化学平衡的概念(10分钟)- 教师通过提问和讲解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化学平衡的概念和基本原理。
- 教师可以使用示意图或实际化学反应方程式来说明平衡状态的特点。
Step 2: 平衡常数和反应物浓度之间的关系(15分钟)- 教师讲解平衡常数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 教师通过示例和计算练习来帮助学生理解平衡常数和反应物浓度之间的关系。
Step 3: 改变温度移动平衡(20分钟)- 教师介绍改变温度对平衡位置的影响。
- 教师通过示例和实验来说明温度变化如何移动平衡。
- 学生参与实验,记录实验数据并分析结果。
Step 4: 改变浓度移动平衡(20分钟)- 教师介绍改变浓度对平衡位置的影响。
- 教师通过示例和实验来说明浓度变化如何移动平衡。
- 学生参与实验,记录实验数据并分析结果。
Step 5: 改变压力移动平衡(20分钟)- 教师介绍改变压力对平衡位置的影响。
- 教师通过示例和实验来说明压力变化如何移动平衡。
- 学生参与实验,记录实验数据并分析结果。
Step 6: 应用化学平衡的移动原理解决问题(15分钟)- 教师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 学生个别或小组讨论,提出解决方案,并向全班汇报。
Step 7: 总结和评价(10分钟)- 教师帮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 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并提出问题和困惑。
教学延伸:1. 学生可通过进一步研究和实验,探究其他因素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高中化学平衡移动教案
高中化学平衡移动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化学平衡移动的概念及相关知识;2. 掌握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3. 能够分析平衡移动的情况;4. 能够解决相关计算问题。
教学内容:1. 化学平衡移动的概念;2. 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3. 平衡常数的计算及应用;4. 平衡移动的计算问题。
教学重点和难点:1. 化学平衡移动的概念;2. 平衡移动的计算问题。
教学方法:1. 讲授相结合,示例分析;2. 学生讨论,互动交流;3. 实验演示。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化学平衡移动的概念;2. 提出本节课学习的目标和重点。
二、讲解(15分钟)1. 讲解化学平衡移动的定义和原理;2. 探讨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
三、示例分析(20分钟)1. 案例分析:NH3 + HCl ↔ NH4Cl;2. 讨论平衡移动的情况;3. 计算平衡常数K。
四、实验演示(15分钟)1. 进行实验演示,观察平衡移动的变化;2. 学生进行实验记录并讨论实验结果。
五、练习(15分钟)1. 学生自主完成平衡移动的计算题;2. 学生讲解答案并讨论错误原因。
六、总结(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和要点;2. 提出下节课的课题。
教学反馈:1. 学生完成课后作业,教师批改并评价;2. 学生填写课程反馈问卷,教师总结反馈意见并做出相应的调整。
教学资源:1. 实验仪器及化学药品;2. 教学PPT;3. 教学示例及练习题。
教学时长:45分钟备注:本教案仅为参考,具体教学内容和方法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化学平衡的移动学案
化学平衡的移动1.化学平衡的移动:当可逆反应达到平衡后,如果改变浓度、温度、压强等外界条件,原来的平衡状态会被破坏,化学平衡会发生移动,在一段时间后达到新的平衡。
2.化学平衡移动的实质:外界条件变化后,v正≠v逆,反应体系各组分的百分含量发生改变。
3.化学平衡的移动原理:化学平衡的移动遵循勒夏特列原理,即改变外界条件,化学平衡就向着减弱这种改变(对抗这种变化)的方向移动。
4.外界条件变化时,化学反应速率发生变化,以可逆反应A(g)+2B(g)2C(g)+3D(g) ΔH<0为例:t1到t5时刻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时,改变外界条件,其中:t1时增加A(g)的浓度,t2时减小C(g)的浓度,t3时升高反应温度,t4时减小反应压强,t5时使用催化剂。
画出条件改变后的v正、v逆曲线。
总结:(1)外界条件发生改变时,v正和v逆均会发生变化,且变化规律符合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但v正和v逆变化程度不同,这就是化学平衡发生移动的根本原因。
(2)浓度发生变化时,v正和v逆一个发生突变,一个连续变化。
温度或压强发生变化时,v正和v 逆均会发生突变。
(3)催化剂同等程度地改变正、逆反应的速率,因此,催化剂对化学平衡无影响。
使用催化剂不能改变物质的浓度、转化率,但能缩短到达平衡所需要的时间。
5.可逆反应2A(g)+2B(g)2C(g)+3D(g) ΔH>0,t1到t4时刻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时,改变外界条件,其中:t1时降低温度,t2时增大D(g)的浓度,t3时减小B(g)的浓度,t4时增大反应压强。
画出条件改变后的v正、v逆曲线。
16.外界条件发生改变,v正和v逆变化程度相同,化学平衡不移动的两种情况:(1)使用催化剂,化学平衡不移动。
(2)如果可逆反应左右两边气体系数之和相等,改变压强,化学平衡不移动,如,反应2A(g)+2B(g)C(g)+3D(g),t1到t2时刻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时,改变外界条件,其中:t1时增大压强,t2时减小压强。
化学平衡移动学生学案
(三)化学平衡移动课堂学案【本节课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化学平衡移动的概念(2)能描述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认识化学平衡移动的规律(3)通过实验探究浓度、温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4)通过理解勒夏特列原理对平衡移动情况进行分析和判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知识迁移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浓度、温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培养学生利用实验探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素养。
【课堂实录】1、化学平衡移动的概念:2、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学生分组合作探究实验一:〗已知溶液中存在以下平衡:Cr2O72-+H2O 2CrO42-+2H+橙色黄色实验记录单〖教师演示实验:〗已知存在以下平衡:Fe3+ + 3SCN- Fe(SCN)3红色综合以上两个实验,可以得到结论:其他条件相同时〖学生分组合作探究实验二:〗已知存在以下平衡:2NO2N2O4 △H= - 56.9KJ/mol(正向为放热)红棕色无色实验记录单〖仔细观看视频回答:〗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2NO2N2O4红棕色无色实验记录单催化剂同等程度改变化学反应速率,V’正= V’逆没有改变,只会改变反应到达平衡所需要的时间,而不影响化学平衡的移动。
因此催化剂对化学平衡没有影响。
3、勒夏特列原理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如浓度、压强、温度),平衡就向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但减弱≠抵消。
说明:(1)该原理只适用于浓度、压强、温度等条件,与催化剂无关。
(2)平衡移动原理只能减弱外界条件对某量的改变,不能抵消或超过外界条件对某量的改变。
即外界条件起主导作用。
化学平衡移动学案
化学平衡移动学案化学平衡移动学案【考试说明】1、了解化学反应的可逆性。
理解化学平衡的含义。
2、理解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对化学平衡影响的⼀般规律。
⼀、化学平衡移动1、化学平衡移动的概念:。
2、化学平衡移动的⽅向当改变反应条件后,化学平衡移动的⽅向如下:v(正)>v(逆),化学平衡向移动;v(正)<v(逆),化学平衡向移动v(正)=v(逆),化学平衡移动⼆、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条件1、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结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反应物的浓度或减⼩⽣成物的浓度,都可以使化学平衡向移动;减⼩反应物的浓度或增⼤⽣成物的浓度,都可以使化学平衡向移动。
【注意】①浓度改变是指⽓体浓度、溶液浓度的变化,不溶性固体或纯液体量的改变不影响平衡的移动。
⽽在⽔溶液中进⾏的可逆反应,加⼊⽔后,虽然⽔的浓度不变,但降低了其他物质的浓度,可能使平衡发⽣移动。
②恒温恒容情况下,向密闭容器中通⼊稀有⽓体(或与反应⽆关的⽓体),因为各组分浓度不变,故不影响化学平衡。
③恒温恒压情况下,向密闭容器中通⼊稀有⽓体(或与反应⽆关的⽓体),相当于减⼩了各组分的浓度,会使平衡向⽓体体积增⼤的⽅向移动。
④⽣产中,常通过增⼤成本低的原料的浓度使平衡向正反应⽅向移动,以提⾼另⼀种价格较⾼的原料的转化率。
2、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结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压强,会使化学平衡向着⽓体体积的⽅向移动;减⼩压强,会使化学平衡向着⽓体体积的⽅向移动。
【注意】①通常所说的加压指缩⼩体积,减压指增⼤体积。
②若平衡体系中⽆⽓体,则压强的变化不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平衡不移动。
③对于反应前后⽓体体积不变的反应,加压后,各组分的百分含量不变,化学平衡不发⽣移动,但是⽓体密度增⼤,各组分的浓度随压强的增⼤⽽成倍地增⼤。
④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是通过对浓度的改变⽽实现的。
恒温恒压下通⼊稀有⽓体(或与反应⽆关的⽓体),虽然容器内的压强增⼤,但由于各组分的浓度不变,故化学平衡不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化学平衡的移动(第三课时)一、等效平衡温故知新:化学平衡状态建立的途径:a、先加入反应物,从正反应方向开始,可以建立化学平衡。
b、若先加入生成物,从逆反应方向开始,也可以建立化学平衡。
c、若同时加入反应物与生成物,从中间状态开始,同样可以建立化学平衡。
1. 等效平衡原理及观点:相同条件下,同一可逆反应体系,不管从正反应开始,还是从逆反应开始,达到平衡时,任何相同物质的含量(体积分数、质量分数或物质的量分数)都相同的化学平衡互称等效平衡比如:常温常压下,可逆反应:2SO2 + O2 2SO3① 2mol 1mol 0② 0 0mol 2mol③ 0.5mol 0.25mol 1.5mol①从正反应开始,②从逆反应开始,③从正逆反应同时开始,由于①、②、③三种情况如果按方程式的计量关系折算成同一方向的反应物,对应各组分的物质的量均相等(如将②、③折算为①),因此三者为等效平衡2. 等效平衡的规律(题型分类及解题思路)规律①在恒温、恒容条件下,对于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改变的可逆反应只改变起始时加入物质的物质的量,如通过可逆反应的化学计量数比换算成同一边的物质的物质的量与原平衡相同,则两平衡等效。
例题1、在一个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加入2molA和1molB,发生反应2A(g)+B(g) 3C(g)+D(g)达到平衡时,C的浓度为w mol/L,若维持容器体积和温度不变,按下列四种配比作为起始物质,达到平衡后,C的浓度仍为w mol/L 的是()A 、4molA 和2molB B 、3molC+1molDC、2molA+1molB+1molDD、3molC+1molD+1molBE、1molA+0.5molB+1.5molC+0.5molD规律②在恒温、恒容条件下,对于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的可逆反应,只要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的比值与原平衡相同,则两平衡等效。
例题2、在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0 mol A和1.0 molB发生如下反应:2A(g)+B(g) x C(g)达到平衡后,C的体积分数为(C)。
若维持容器体积和温度不变,改为充入0.6molA、0.3molB和1.4moC为起始物质,反应达平衡后,C的体积分数也为(C),则x可能为( )A.1 B.2 C.3 D.4规律③在恒温、恒压下,改变起始时加入物质的物质的量,只要按化学计量数换算成同一半边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与原平衡相同,则达平衡后与原平衡等效。
例题3、在一个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加入2molA和1molB,发生反应2A(g)+B(g) 2C(g),达到平衡时,C的物质的量浓度为K mol/L,若维持容器压强和温度不变,按下列配比作为起始物质,达到平衡后,C的物质的量浓度仍是K mol/L的是()A.4 molA+2 molB B.2 molA+1 molB+2 molCC.2 molC+1 molB D.2 molCE.1 molA+0.5 molB+1 molC总结:在一定条件下(恒温恒容或恒温恒压),对同一可逆反应:起始时加入物质的物质的量不同,达平衡时的状态规律如下表:例题4、在一定的温度下,把2mol SO2和1mol O2通入一定容积的密闭容器里,发生如下反应:2SO2 + O2 2SO3 ,当此反应进行到一定的程度时,反应混合物就处于化学平衡状态。
现在该容器中,维持温度不变,令a、b、c分别代表初始加入的SO2、O2、和SO3的物质的量(mol)。
如果a、b、c取不同的数值,它们必须满足一定的相互关系,才能保证达到平衡时反应混合物中三种气体的质量分数仍跟上述平衡时的完全相同。
请填写下列空白:(1)若a=0、b=0,则c = ,(2)若a=0.5,则b = , c = ,(3)a、b、c 取值必须满足一般的条件是(用两个方程式表示,其中一个只含a和c,另一个只含b和c) ,。
例题5、在一个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保持一定温度,进行以下反应:H2(g) + Br2(g) 2HBr(g),已知加入1mol H2和2mol Br2时,达到平衡后生成amol HBr(见下表已知项),在相同条件下,且保持平衡时各组分的体积分数不变,对下列编号(1)-(3)的状态,填写表中空白:例题6、在一个盛有催化剂的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保持一定温度压强,进行以下反应, N2(g) + 3 H2(g) 2 NH3(g),已知加入1mol N2和4mol H2时,达到平衡后生成amol NH3,在相同条件下,且保持平衡时各组分的体积分数不变,对下列编号(1)-(3)的状态,填写表中空白:二、化学平衡状态的设计与比较对于同一个可逆反应,在不同状态下达到化学平衡状态,其平衡状态可以通过一定的条件的改变(手段)相互转变,可以比较平衡状态之间的某些性质的差异。
例题1.在相同的温度下,相同体积的两个密闭容器A和B,分别加入2 mol SO2和 1 mol O2,反应过程中A容器保持体积恒定,B容器保持压强恒定,反应一段时间以后分别达到平衡状态,A中SO2的转化率为a%,B中为b%,则a 和b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例题2.在相同的温度下, 相同体积的两个密闭容器A和B,若在A容器中加入1g SO2,1g O2;在B容器中加入2g SO2 ,2g O2, 均保持容积恒定,反应一段时间以后分别达到平衡状态,A 中SO2的转化率为a%,B中为b%,则a 和b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 .练习巩固:例题3.在一定的温度下,向一个体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NO2建立2NO2(g) N2O4(g)平衡,测得NO2的转化率为a%,其他条件不变,再向其中充入1 mol NO2,待重新达到新平衡是,又测得NO2的转化率为b%,则 A 和B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 .随堂练习: 1.一个固定容积的容器中,加入2molA和1molB,发生反应2A(g)+B(g) 3C(g)+D(g)达到平衡时,C的浓度为W mol/L。
若维持容器体积和温度不变,按下列四种方法改变起始物质,达到平衡后,C的浓度仍为W mol/L的是(D )A.4 molA+2 molB B.2 molA+1 molB+3 molC+1 molDC.3 molC+1 molD+1 molB D.3 molC+1 molD2.某温度下,向某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N2和3molH2,使之反应合成NH3,达平衡后测得NH3的体积分数为m。
保持温度不变,只改变起始物质的加入量使反应重新达到平衡后,NH3的体积分数仍为m。
若N2、H2、NH3的加入量分别用x、y、z表示,则x、y、z应满足:①温度、体积恒定时,若x=0,y=0,则z=;温度、压强恒定时,若x=0,y=0,则z ;②温度、体积恒定时,若x=0.75mol,则y=,z=;温度、压强恒定时,若x=0.75mol,则y=,z ;③温度、压强恒定时,x、y、z应满足的关系是:。
3、1mol Ⅰ2(g)和2mol H 2 置于2L 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温度下发生反应:Ⅰ2(g)+H 2(g) 2H Ⅰ (g);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并达到平衡。
HI 的体积分数ω(HI )随时间变化如图曲线(Ⅱ)所示: (1) 达到平衡时,I2(g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2) 若改变反应条件,在甲的条件下W (HI )的变化如图曲线(I )所示,在乙条件下W (HI )的变化如图曲线(Ⅲ),则甲条件可能是___________,乙条件可能是____________(填入下列条件中的序号) ① 恒容条件下,升高温度 ②恒容条件下,降低温度③ 恒温条件下,缩小反应容积体积④ 恒温条件下,扩大反应容积体积⑤ 恒温恒容条件下,加入适当催化剂(3) 若保持温度不变,在另一相同的2L 密闭容器中加入a molI 2(g),b molH 2和c molHI ,发生反应,达到平衡时,HI 的体积分数任为0.60,则a,b,c 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在一定体积和一定温度下有反应N 2+3H 22NH 3,现分别从两条途径建立平衡:I.起始浓度N 2 1mol/L ,H 2 3mol/L ,II .起始浓度N 2 2mol/L ,H 2 6mol/L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I和II 两途径达到平衡时,体系内各成分的体积分数相同B、达到平衡时,I途径的反应速率v (H 2)等于II 途径的反应速率v (H 2)C、达到平衡时,I途径体系内混合气体的密度为途径II 的1/2D、达平衡时,II 途径体系内混合气体的压强是I途径的2倍5、在等温、等容条件下有下列气体反应:2A (气)+2B (气)C (气)+3D (气)。
现分别从两途径建立平衡:I A 和B 的起始浓度均为2mol/L ;II C 和D 的起始浓度分别为2 mol/L 和6mol/L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I 和II 两途径最终达到平衡时,体系内混合气体的体积分数相同B I 和II 两途径最终达到平衡时,体系内混合气体的体积分数不同C 达平衡时,I 途径的反应速率等于II 途径的反应速率D 达平衡时,I 途径混合气体密度为II 途径混合气体密度的1/26、如图所示,容器A 左侧是可平行移动的活塞。
向A 中充入1molX 和1molY ,向B 中充入2molX 和2molY ,起始时V(A)=V(B)=aL 。
在相同温度和有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两容器各自发生:, 达到平衡时V(A)=1.2aL 。
试回答:⑴A 中X 的转化率为 。
⑵A 、B 中X 转化率大小关系为A B (填“>”、“<”、“=” )⑶打开K ,一段时间后又达到新的平衡时,A 的体积为 L (连通管中气体体积不计)K A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