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真菌和病毒2教案
初中生物_细菌真菌和病毒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材分析】本课是对微生物与生物圈中其他生物之间关系的总结,重点突出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对于维持生物圈中物质循环的重要作用以及与人类生活密不可分的这两个方面。
微生物促进生物圈中的碳循环,扮演着“清洁工”的角色。
微生物促进生物圈中的氮循环,把氮气转变成氮肥,提高土壤的肥效。
提倡积极利用微生物的有利方面,更多的为人类造福。
【学情分析】学生前面已经学习病毒、细菌和真菌的知识,对于微生物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认知微生物对于整个生物圈的作用,从情感上认同微生物是生物圈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举例说出微生物在碳循环和氮循环中的作用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整合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形成“微生物在生物圈中发挥重要作用”的科学观点【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腐生微生物在生物圈的碳循环和氮循环中的作用2,培养宏观分析能力和对已有知识的整合能力难点1,腐生细菌、真菌在生物圈氮循环中的作用2,对已有的知识形成体系,宏观分析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教师:再过几天就是圣诞节了,大家知道圣诞节的前一夜叫什么吗?(平安夜)那平安夜我们一般吃什么啊?(苹果)今天老师特意带来了一些苹果,要奖励本节课表现出色的学生。
可是老师刚刚在这些苹果发现了这样一个苹果。
展示腐烂掉一部分的苹果。
(先展示完好的一面,问学生想不想吃;然后展示腐烂的一面,问学生看到这种情况,还有没有胃口。
)学生:看到好的一面说想吃,当看到腐烂的一面便纷纷摇头。
教师:这种腐烂现象是什么生物引起的?学生:微生物教师:我们看到这种腐烂的苹果会大倒胃口,并且微生物给我们造成巨大的浪费。
但是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微生物的这种导致腐烂的作用对于生物圈却是立了大功。
为什么这么说呢,答案就在我们要学习的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这节课里面。
(通过事物的两面性,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二、知识回顾教师:在学习这节课之前呢,我们先回顾几个我们以前学习的生物知识。
细菌、真菌和病毒教案
分析:
八年级学生在本学期已经学习了细菌、真菌和病毒的相关知识,总体而言,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基础知识,然而学生知识水平参差不齐,很多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是零散的,模糊的,没有系统化、结构化的知识体系。所以兼顾两级分化和知识点的特征是很有必要的。
教材
以及
教法
分析:
细菌、真菌和病毒是生物多样性里面的一部分内容,所涉及的知识点有细菌、真菌和病毒的基本特征、与人类的关系及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在教法中要注重学生对知识体系的构建,分块来组织复习内容。讲练结合,细分、落实每一个知识点。教学中充分运用总结归纳的方法,让学生对知识形成整体性认识。
1、针对细菌和真菌(请学生先回顾人类对细菌真菌的利用,老师再逐一剖析)
(1)食品制作
注:食品的制作属于生活实践较多的类型,让学生通过实例连线从而将散乱的知识归纳起来。
(2)食品保存
①食品为什么会腐败变质?
②防止食品腐败变质的原理是什么?
③想一想:根据食物变质的原理,你能说出几种防止食品腐败变质的方法?
对散乱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整理。
归纳整理在日常生活中吃到的食物与本节知识的联系。
食物的反腐属于理解层次,学生需要把记忆的知识变成理解后应用,故老师要讲透讲懂。
简单熟悉知识提到即可。
加强知识的应用。
四、细菌、真菌和病毒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1、简要提点知识点
①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
细菌和真菌将动植物遗体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知识介绍
介绍本节课的知Biblioteka 要点:1、描述细菌、真菌和病毒的主要特征。
2、解释细菌、真菌和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冀少版生物-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第1章细菌和病毒和第2章真菌教案
第1章细菌和病毒和第2章真菌一、复习目标1.描述病毒和细菌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描述真菌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二、课时安排1课时三、复习重难点描述病毒和细菌、真菌的主要特征。
四、教学过程(一)知识梳理知识点1 细菌、真菌和病毒的特点3.某些细菌的特殊结构:鞭毛(运动器官)、荚膜(保护和营养)、芽孢(抵抗不良环境的休眠体) 7.蘑菇的结构:由菌丝构成的多细胞生物菌盖(反面为菌褶,着生孢子)子实体地下菌丝菌柄8.病毒类型:植物病毒、动物病毒、细菌病毒(噬菌体)传播途径:接触、空气、水、血液和生物媒介知识点2 微生物的营养方式自养:含有叶绿素,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如植物、少量细菌)寄生:生物依靠从活的动植物体和人体内吸取有机养料进行生活。
异养: (如病毒和部分细菌、真菌)。
腐生:生物依靠分解动物尸体、粪便和植物的枯枝落叶等获得有机物。
(如大部分真菌和部分细菌)。
5.细菌通过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获得能量。
好氧性细菌:需要在有氧条件下呼吸的细菌。
(如枯草杆菌) 厌氧性细菌:需要在无氧条件下呼吸的细菌。
(如乳酸菌)6.酵母菌的呼吸 有氧:葡萄糖+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多) (应用于制作馒头、面包)无氧:葡萄糖→酒精+二氧化碳+能量(少) (应用于酿酒等)(二)类型与方法归纳 类型一 细菌和病毒的比较 图文结合法——细菌和真菌的结构类型二真菌1.真菌特征:菌体由许多细胞连接形成的菌丝构成;每个细胞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另外还有单细胞的真菌,如酵母菌;没有叶绿体,均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即异养型;用孢子繁殖后代2.青霉:青绿色,着生孢子的菌丝成扫帚状;3.曲霉:黑褐色(有时也有黄、绿等色),孢子着生在放射状菌丝顶端;蘑菇从腐烂的植物体获得营养。
这些真菌生活在温度适宜、水分充足且富含有机物的地方。
(三)典例精讲类型一细菌真菌和病毒的结构特征某海关在进口食品中,检疫出一种病原微生物,这种病原微生物为单细胞,具有细胞壁,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你认为这种生物最有可能属于( )A.病毒B.细菌C.真菌D.霉菌本小题考察微生物细胞结构特点,真菌有完整的细胞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如蘑菇、酵母菌、霉菌等;细菌是一类个体微小的单细胞生物,细胞壁外还有荚膜,有细胞质,但细胞核不完整、不成形;病毒是最简单的一类生物,只由蛋白质构成的外膜和里面的遗传物质DNA两部分组成。
22.4细菌、真菌和病毒 第2课时 教案(北师大版八年级下)
第4节细菌、真菌和病毒(第2课时)一、教学目的:1.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细菌、真菌和病毒的形态、结构、营养方式和生殖方式;2.细菌、真菌和病毒在自然界的作用、与人类的关系等知识;3.通过分析细菌、真菌和病毒与人类的关系,培养学生辩证地分析事物的思想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1.细菌、真菌和病毒生命活动的特点;2.细菌、真菌和病毒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
三、课时安排:1课时四、教学过程:《一》、复习旧课,进入新课【引入】:在自然界微生物中的细菌都是单细胞的,也是肉眼看不见的,而我们今天学习的真菌,肉眼就能够看到,但也有少数的是肉眼看不到的。
真菌也是分布很广泛的一类生物,像细菌一佯,对自然的物质循环起重要作用。
在学习真菌之前,让我们复习一下细菌的形态结构。
【提问】:细菌是单细胞个体还是多细胞个体?——(单细胞个体)那真菌呢?——酵母菌和霉菌都是个体微小的真菌。
我们首先学习酵母菌。
《二》、酵母菌【教授新课】:一.酵母菌我们每位同学的小烧杯内都有一小杯酵母菌培养液。
在两天前我们在糖水中加入了一点“发面”,并且放在温暖的地方。
现在发面中的酵母菌在糖水中繁殖起来了。
我们现在把培养液制成装片来观察。
观察时用碘液染色。
——观察提纲:有无细胞核;有无液泡;是否看到有连在一起的酵母菌。
(同学制片、观察,教师分别指导。
)现在我们总结一下观察结果,并进一步学习有关酵母菌的其他知识。
酵母菌是单细胞个体,可能有的同学看到了连在一起的酵母菌,但他们还是独立生活的。
(一)形态卵形,单细胞。
(二)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
(讲酵母菌的结构时,在黑板上画一个酵母菌的简图,学生跟着在笔记本上画。
)与细菌明显不同的是酵母菌有细胞核。
讲解酵母菌的营养方式。
(三)营养方式——腐生:酵母菌的细胞中无叶绿体,不能像植物那样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它必须依靠分解现成的有机物以维持生活,这一点与细菌相似。
有氧气时,把萄萄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
《真菌、细菌和病毒》 说课稿
《真菌、细菌和病毒》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真菌、细菌和病毒》。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真菌、细菌和病毒》是初中生物学中的重要内容,这部分知识对于学生理解生命的多样性、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以及人类与微生物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本节课的教材内容主要包括真菌、细菌和病毒的形态结构、生活方式、繁殖方式以及它们与人类的关系等方面。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学习,学生能够建立起对微生物世界的初步认识,为后续学习生物学中的其他相关知识奠定基础。
教材在编排上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通过文字描述、图片展示、实验探究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地了解真菌、细菌和病毒的特点。
同时,教材还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通过设置相关的探究活动和思考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二、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初中学生,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对真菌、细菌和病毒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对于这些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特性等方面的知识了解较少。
初中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喜欢观察和思考,但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还相对较弱。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直观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帮助学生建立直观的感性认识;同时,设计一些探究活动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他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真菌、细菌和病毒的形态结构特点。
(2)掌握真菌、细菌和病毒的生活方式和繁殖方式。
(3)认识真菌、细菌和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2、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图片、视频等资料,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3)通过比较真菌、细菌和病毒的异同,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态度。
细真菌、病毒(微生物部分)复习导学案
微生物部分复习导学案二年级生物备课组:张艳艳同学们:真正的拼搏不是尽力而为,是全力以赴,让我们明确目标,分秒必争,做学习的主宰者!复习目标:1、能说出细菌和真菌的形态结构、生殖方式及分布范围,会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
2、能说出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举例说出细菌、真菌对人类、动植物的影响。
3、能举例说出人类在食品制作、食品保存、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等方面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4、知道病毒的结构和繁殖方式及与人类的关系。
5、通过对细菌、真菌和病毒与动植物和人类关系的认识,体验从正反两个方面辩证地看问题。
重点难点:1、能说出细菌和真菌的形态结构、生殖方式及分布范围,会检测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2、能说出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举例说出细菌、真菌对人类、动植物的影响。
3、能举例说出人类在食品制作、食品保存、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等方面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4、知道病毒的结构和繁殖方式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复习过程:一、梳理知识提纲二、基础知识检测1.菌落是指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
2.培养细菌、真菌的一般方法:①②③④⑤。
3.细菌和真菌的菌落可以从、、三方面进行区分。
4.细菌和真菌生存所需要的基本环境条件:一定的,适宜的,和,有些需要氧气,有些不需要氧气。
5. 第一个观察到细菌的人是,第一个发现细菌来源的人是,巴斯德被后人称为。
6.细菌细胞的结构:、、和,有的还有和,属于生物。
7.真菌细胞的结构有、、和;青霉和蘑菇的菌体都是有连接而成的组成;青霉的颜色是由青霉的的颜色决定的。
8.病毒没有结构,由和组成。
9.细菌的生殖方式为生殖;真菌的生殖方式为;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里,靠自己的中的遗传信息,利用内的物质,制造出新的病毒,也称为复制,病毒的主要生命活动就是繁殖自己。
三、合作探究(历年升级考试真题)1.水果变质后,水果上长的“毛毛”是___________;用酒曲酿酒,酒曲里的菌种属于_____________;能产生乳酸的微小生物是______________;导致人患结核的病原体是______________;能食用的金针菇、草菇、灵芝等属于______。
八年级生物教案第二部分 细菌、真菌、病毒
第一章细菌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和学习了解细菌的形态和结构特点;了解细菌的生殖方式和营养方式;细菌对自然界的意义和与人类的关系。
2.通过观察细菌形态和对问题的分析、比较,继续培养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通过了解细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继续树立生物界的一切事物和现象是相互联系、互相影响的辩证观点;通过了解细菌与人类的关系,学会用一分为二的方法去分析事物;并自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重点、难点分析1.细菌结构特点及细菌对自然界的意义和与人类的关系是本章的重点知识,因为:(1)通过学习细菌细胞结构特点,让学生与前面所学过的植物细胞结构进行比较,找出它们在细胞结构上的相同点及显著区别,明白为什么把细菌从植物中划分出来。
(2)细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为重点之二。
腐生细菌等微生物对自然界中物质循环起着重要作用,维持着生态系统中物质转化的动态平衡和自净作用。
通过这一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细菌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的重要作用,从而为学习高中生物学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作用打下基础。
(3)细菌与人类的关系为重点之三。
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使学生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去看待客观事物。
了解细菌与人类的密切关系表现在有利与有害两个方面,从而纠正许多人误以为细菌都是有害的错误观念。
2.如何使学生了解细菌的形态和结构特点及了解细菌对自然界中物质循环的重要作用是本章的教学难点。
(1)在教学过程中如何使学生了解细菌的形态和结构特点是本章的难点之一。
细菌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数量极大,与人类关系密切,但因为非常微小,用人的眼睛不能直接观察到,特别是有些地区的学校缺少相应的教学设备,如显微镜、显微投影仪、录像设备和微机等,所以教师难以进行直观教学。
(2)细菌对自然界中物质循环的重要作用是本章教学的难点之二。
因为初一学生所掌握的生化知识很少,也没有接触生态系统的概念以及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方面的知识,因而讲透细菌在促进自然界中物质循环的作用有一定难度。
初中生物《病毒2》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教学设计第三章第一节病毒教案1、描述病毒的结构特征及生活、繁殖方式;2、病毒的分类及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过程与方法通过制作简易病毒模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观察,培养学生全面、客观、辩证地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关注病毒与生物圈中其他生物之间的关系;2、通过病毒发现过程,认同科学发展与技术进步相关。
教学重点:病毒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教学难点:病毒自我复制的繁殖方式重难点突破: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教具准备:课件、学案课时安排:1 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同学们,你喜欢听歌吗?今天,就让我们乘着歌声的翅膀,背上智慧的行囊,开启我们的快乐之旅。
播放歌曲。
2、这首歌唱的是曾经一度让人谈鸡色变的禽流感,禽流感是由什么引起的,除了禽流感,你还知道那些病毒呢?大家请说一说。
3、我们常说的计算机病毒是今天要学习的病毒吗?你们想不想知道呢?病毒是怎样的一种生物?让我们一起走近病毒,了解病毒。
板书课题:病毒同学们请看今天的学习目标。
(齐读学习目标)二、讲授新课(过渡)大家都已经感受到病毒无处不在,那么你们见过病毒吗?我们先从病毒的发现开始谈起。
探究活动一:病毒的形态结构(板书)1、播放视频,学生观看。
教师提问:从病毒的发现过程中,我们可以对病毒有哪些了解?学生回答:生1:病毒的个体极其微小。
生2:病毒是杆状的。
2、教师总结:病毒的个体极其微小,常以纳米(一纳米等于一百万分之一毫米)为单位,通常只有借助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板书)病毒的大小:微小。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细胞结构3、病毒到底有多小呢?同学们请看下面的材料。
如果把病毒放大成篮球细胞就放大成摩天大厦。
(过渡)观看电子显微镜下的病毒图片。
4、学生讨论回答:虽然病毒的形体极其微小,但它们却是形态各异,丰富多彩。
(板书)病毒的形态: 球状、杆状、蝌蚪状。
(学生回答)(过渡)同学们都很聪明,病毒的个体十分微小,形态多种多样,那它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结构呢?5、同学们拿出导学案,请看任务一,根据资料介绍完成学案上的问题, 教师巡视。
初中生物_细菌真菌病毒 复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细菌、真菌、病毒》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1、教材内容根据单元教学安排,本单元属于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病毒。
从它们的形态结构、营养方式、繁殖、与人类的关系、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讲述。
本单元的内容主要是在八年级上学期的学习知识,加上知识方面比较多而杂乱,所以学生还是感觉到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在知识的梳理方面尤为重要。
通过强化知识的应用,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指导。
2、学生情况初二学生经过一年的学习,能建立起生物的学科思维,拥有一些学科基础知识。
课堂上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小组合作一直是他们喜欢的学习方式,年级和学校也开展的有声有色!二、教学设计指导思想本节课从“老师是教学的主导,学生是教学的主体”的理念出发,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了学生自主看书和笔记—知识点梳理—当堂练习及反馈—小组合作—总结提升的思路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说出细菌、真菌(酵母菌、霉菌和蘑菇)的形态结构、营养和生殖方式,以及它们与人类的关系。
能力目标:通过对细菌、真菌的形态结构特点的对比,增强比较分析的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同细菌、真菌与人类有着紧密联系,树立一分为二看待事物的辨证观点,养成预防疾病的良好卫生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细菌、真菌的形态和结构特点;细菌、真菌的营养方式和繁殖方式;细菌、真菌与人类的关系。
难点:细菌、真菌的形态、结构特点;细菌、真菌的营养方式和繁殖方式的对比。
三教学过程导入:找出导致香蕉腐烂的元凶是细菌与真菌,引出本课复习内容。
出示学习目标。
授课:第一部分: 初识细菌真菌教师:继续拿出腐烂的香蕉,提问全体同学,导致这根香蕉腐烂的元凶到底是细菌还是真菌呢?如何用科学的方法去说明?引出本环节复习任务一内容。
引导学生高效复习课本内容。
复习任务一内容:自主阅读课本P66-P70 找到以下5个问题答案1.什么是菌落?P672.归纳总结细菌菌落与真菌菌落的不同特征。
高中生物真菌病毒分类教案
高中生物真菌病毒分类教案
主题:真菌和病毒的分类
教学目标:
1. 了解真菌和病毒的基本特征和分类;
2. 能够区分真菌和病毒;
3. 掌握真菌和病毒的生活环境和对人类的影响。
教学重点:
1. 真菌和病毒的分类;
2. 真菌和病毒的生活环境和对人类的危害。
教学难点:
1. 区分真菌和细菌;
2. 理解真菌和病毒的分类。
教学准备:
1. 课件:包括真菌和病毒的基本特征和分类;
2. 实验器材:显微镜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通过展示海绵、酵母等物种,让学生猜测它们是什么生物,并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二、讲解真菌和病毒的基本特征和分类(15分钟)
1. 真菌的特征和分类:包括担子菌、子囊菌、两界菌、接合菌等;
2. 病毒的特征和分类:包括DNA病毒、RNA病毒等。
三、区分真菌和病毒(10分钟)
通过实验或图片展示,让学生观察真菌和病毒的形态和结构,以帮助他们区分两者。
四、真菌和病毒的生活环境和对人类的影响(15分钟)
1. 真菌的生活环境和对人类的危害:包括霉菌造成的霉变、麦角菌导致的白面病等;
2. 病毒的生活环境和对人类的危害:包括各种病毒性传染病。
五、练习与讨论(10分钟)
让学生根据课堂所学,进行相关问题的讨论和思考,巩固知识点。
六、总结与评价(5分钟)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肯定和评价,激励学生对生物的深入学习。
七、课后作业
1. 完成相关练习题;
2. 查找更多真菌和病毒的例子,并进行总结。
2.5.1 真菌、细菌和病毒 教案 2024--2025学年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苏教版(2024)生物七年级上册《真菌、细菌和病毒》教案及反思一、教材分析《真菌、细菌和病毒》是苏教版(2024)生物七年级上册中的重要章节,也是学生在学习了细胞结构和功能之后,对生物多样性认识的进一步拓展。
只要旨在介绍了微生物的基本知识,还涉及了微生物与人类生活和健康的关系,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生物探究能力的重要部分;学生能够理解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以及它们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生能够描述真菌、细菌和病毒的基本特征。
2.学生能够区分不同类型的微生物,并了解它们的生存环境和繁殖方式。
3.学生能够理解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以及它们对人类的利弊。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比较和分类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交流与合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微生物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2.培养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和尊重。
3.增强学生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认识,理解预防疾病的重要性。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真菌、细菌和病毒的结构特征和分类。
2.微生物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1.理解病毒的特殊性质,包括它们既不是细胞也不是生物的特性。
2.认识微生物对人类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的双面性。
四、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细胞的基本知识,但对微生物的了解可能比较有限。
学生具有一定的观察和实验操作能力,但可能缺乏深入分析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学生对生物世界充满好奇,但可能对微生物的复杂性缺乏足够的认识。
五、教学方法和策略【教法】:1.讲授法:讲解真菌、细菌和病毒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2.直观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展示微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微生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学法】:1.观察法:观察图片、视频等资料,获取有关微生物的信息。
《真菌、细菌和病毒》 学习任务单
《真菌、细菌和病毒》学习任务单一、学习目标1、了解真菌、细菌和病毒的基本形态、结构和大小。
2、掌握真菌、细菌和病毒的繁殖方式和生活习性。
3、区分真菌、细菌和病毒引起的疾病及其传播途径。
4、认识真菌、细菌和病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5、学习预防和控制由真菌、细菌和病毒导致的疾病的方法。
二、学习内容(一)真菌1、真菌的形态和结构真菌的形态多种多样,包括单细胞的酵母菌、多细胞的霉菌和大型的蕈菌。
其细胞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
真菌的细胞壁主要由几丁质组成,与植物细胞壁的成分不同。
2、真菌的繁殖方式真菌可以通过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两种方式繁衍后代。
无性繁殖常见的方式有出芽生殖、孢子生殖等;有性繁殖则通过配子结合形成合子,再发育成新的个体。
3、真菌引起的疾病一些常见的真菌病如脚气、灰指甲、皮癣等,多由皮肤癣菌引起。
深部真菌感染如念珠菌感染、曲霉菌感染等,则可能危及生命。
4、真菌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真菌在分解有机物、促进物质循环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它们能够分解木材、纤维素等复杂有机物,将其转化为可被其他生物利用的营养物质。
(二)细菌1、细菌的形态和结构细菌的形态主要有球状、杆状和螺旋状。
其细胞结构相对简单,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拟核等。
2、细菌的繁殖方式细菌主要通过二分裂的方式繁殖,速度非常快。
3、细菌引起的疾病许多疾病是由细菌引起的,如肺炎、破伤风、霍乱等。
不同的细菌通过产生毒素、破坏细胞等方式导致疾病。
4、细菌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细菌在生态系统中既是分解者,也是生产者。
一些细菌能够进行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固定能量;大多数细菌参与有机物的分解,维持生态平衡。
(三)病毒1、病毒的形态和结构病毒的形态各异,通常由核酸(DNA 或RNA)和蛋白质外壳组成,结构非常简单。
2、病毒的繁殖方式病毒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才能繁殖,通过侵入宿主细胞,利用宿主细胞的物质和能量来合成自身的成分,然后组装成新的病毒颗粒。
初中生物《病毒2》教学课件设计
才有一,颗小米粒那么大,大约 3 万
个 病毒堆积起来,才有一个细菌那
么大
。
2 、一个病毒的大小约为 万
10~3
百
00纳病
米毒 (
n放m )大。(一纳篮米分球=
一
之一毫米)
细胞 放大
摩天大厦
教学过程
Teaching
课堂实施
Process
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病毒图
片
:
流感病 毒球 状
烟草花叶 病 毒 杆状
课堂实施
系关 病毒做为生物圈中的一员,
长期与我们人类共存,病毒与
人 类之间有什么关系,谁来谈
一?谈 有
有
害
利
病毒
教学过程
Teaching Process
流行性感
冒
课堂实施
症状:
咽喉痛、头 晕 、流鼻涕、发 烧 等等
教学过程
Teaching Process
课堂实施
如何预防感冒 :
教学过程
Teaching Process
烟草花叶病毒 引 起的烟草花 叶病
教学过程
Teaching Process
课堂实施
有 益
教学过程
Teaching Process
课堂实施
郁金香碎色病毒 侵染郁
金香后,能使其花 朵更加绚丽多彩、 赏心悦目,受到了 荷兰人民的喜爱。
教学过程
Teaching Process
课堂实施
有 益
动物病毒杀灭农业 害虫
病
结构:无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和遗
传
物质组成
毒 生活方式:寄生在活细胞
内 繁殖方式:自我复制
种类:植物病毒、动物病毒、细菌病
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5.5病毒2-人教版
学生对于病毒的认识具有一定的生活常识,但是缺乏对病毒与人类关系的全面、客观的认识。由于病毒的形态十分微小,学生对病毒的形态结构和生命特点缺乏了解,有一定难度,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图片、动画和视频多媒体信息使其形象化、直观化,结合学生的生活常识来增强对病毒的感性认识。
难点教学方法
1、通过例举多种病毒让学生认识病毒的结构和生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收集并整理有关病毒引起的疾病信息,应用资料了解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1、今年我国全力防御“新冠肺炎”,你知道这种病的元凶吗?
2、同学们打过流感疫苗吗?那你们知道打入你们体内的是什么吗?
(以身边实例,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初步理解病毒对人类的利与弊。)
展示本节课的目标
知识讲解(难点Βιβλιοθήκη 破)1、学习任务一、病毒的发现
阅读P89第一自然段,思考:
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看书:病毒是如何被发现的?谁先发现的?病毒比细菌大还是小?需要借助什么仪器观察?并完成探究活动。
学生介绍伊万诺夫斯基试验过程,感受病毒的大小。大约10亿个细菌等于一颗小米粒大。大约3万个病毒等于ー个细菌大。一个病毒的大小约为10~300纳米。(1纳米=ー百万分之一厘米)只有在电子、显微镜下オ能看到,要用纳米来计量病毒大小。
2、病毒的形态、结构、和种类
1)病毒的形态:
出示:电子显微镜下病毒几种基本形态,引导学生了解病毒的形态,加强对病毒的感性认识。
再用太屏幕展示:病毒结构,以及病毒的生活;
繁殖过程动画,让学生结合课本总结病毒的结构特点。
观看图片,识别病毒形态:杆形、球形、蝌蚪形。
2)病毒的种类
引导:我们知道病毒是不能独立生活的,因此科学工作者将引起肝炎、流感、口蹄疫这类病的病毒归为一类,将引起烟草花叶病、萝卜花叶病的病毒归为一类,你知道它们的分类的依据吗?
初中生物《病毒(2)》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
。
。
的整理能力。
情感目标
1.通过病毒与人类关系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关注病毒的情感。
2.形成尊重生命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及解决
措施
教学重点:病毒的主要特征及病毒与人类生活的
关系。
教学难点:病毒的主要特征。
教学过程
学习活动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教学评价及技
术应用
第二章病
毒导入观看来自频奋斗的足迹视频
语言评价
总结本节
课
梳理总结本
节课所学的内容
引导学生总结
本节课的收获。
语言反馈和评
价
当堂测试
准确完成达
标测试
组织学生完
成达标测试
客观标准
分类依据。病毒结构。病毒繁殖过程离开活细胞后
病毒的会死吗?
病毒繁殖
过程视频
语言评价
。
病毒与人
类的关系
思考和学习
病毒与人类的关
组织学生自主
先学。
在辩论中评
价学生的推理
系。
展开辩论。
判断能力。
奋斗的足
迹
学生活动: 观
看视频“日本艾滋病最新研究成果”。
组织学生观看
视频,组织学生思考:老师把这个视频命名为奋斗的足迹, 你觉得我们应该怎么做?
导入: 同学们
今天首先请大家欣赏一段视频—
— 抗ft非典宣传片。
在刚才的视频中大家看到了什么呢?
全 国 人 民 万
多媒
体视频
众一心众志成城
抗ft非典, 人类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不断与疾病作斗争的历史。动物和人类的的疾病约有60%是由病毒引起的。我们今天就要来学习病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4 细菌、真菌和病毒(第二课时P63)
金堂县云合中学向奉鼎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各种真菌的形态结构,营养方式和生殖方式。
2.运用所学知识,说出真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3.了解酵母菌发酵的原理。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细菌、真菌和植物细胞的结构特点的对比,增强比较及分析的思维能力。
2.通过制作并观察霉菌的临时装片,增强观察和实验能力。
3.通过对蘑菇的观察,培养学生关注生命现象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真菌与人类关系的认识,树立看待事物要一分为二的辨证观点。
2.通过对人类有关真菌引起的疾病的认识,养成预防疾病的良好卫生习惯。
二、重点和难点
(1)重点
根据《生物课程标准》的要求,酵母菌、霉菌和蘑菇的形态结构、营养及生殖方式,与人类的关系是本节的重点知识。
(2)难点
酵母菌、霉菌和蘑菇的形态结构、营养及生殖方式的比较。
三、教学方法
讨论法、归纳法、师生合作学习法。
四、教学过程
【图片引入】大家看到PPT上的这几幅图,你们认识吗?(学生认真观察并作答:香菇、灵芝、金针菇、黄曲霉和酵母菌)很好,其实这些酵母菌、霉菌、蘑菇都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真菌。
想进一步了解他们吗?那么下面我们就一起进入我们的快乐学习吧!
22-4细菌、真菌和病毒(第二课时)(板书)
【新课探索】
一、酵母菌
首先我们一起来看看酵母菌细胞的结构示意图并尝试说出各部分的名称。
(学生认真观察讨论并识别各部分结构。
)
结论:酵母菌细胞的形态为卵圆形,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成型的细胞核和液泡。
(一)形态结构:卵园形,单细胞个体(具成形的细胞核)(板书)
提问:酵母菌细胞与我们学过的植物细胞的形态结构有那些异同点呢?(引导学生进行比较)
结论:
相同点:都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构成。
不同点:植物细胞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是自养生物;而酵母菌没有叶绿体,只
能从现成的有机物中获得能量,是异养生物,营腐生或寄生生活。
(二)酵母菌的营养方式:腐生、寄生(板书)
问题思考:1、酵母菌在温度适宜,氧气充足的条件下,在母体的一定部位会长出芽体,意义是什么?
结论:繁殖后代、进行出芽生殖(讲解出芽生殖过程)
(三)生殖方式:出芽生殖(板书)
2、在温度不适宜,氧气不充足的条件下能进行繁殖吗?
结论:能,能进行孢子生殖(讲解孢子生殖过程)
孢子生殖(板书)
想一想:酵母菌在缺氧时还能够进行什么活动?(学生思考回答)
结论:酵母菌在缺氧时,分解葡萄糖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即酒精发酵。
酒精发酵作用与我们生活有关吗?(学生大胆发言,讨论酵母菌与人类的关系)结论:(1)有利:利用其发酵作用酿酒,制作面包糕饼
(2)有害:红酵母会生长在浴帘等潮湿的家具上
(四)与人类的关系:(1)有利;(2)有害(板书)
二、霉菌
提问:大家来观察这两幅图它们是什么?(学生一起回答:霉菌)
很好,就是青霉和曲霉菌,我们一起来观察它们的形态结构找一找它们的共同点。
讲解:(结合图形)首先,从整体上看出它们都是多细胞的真菌,最上面的像冰糖葫芦的是繁殖菌丝,它能产生孢子,从而我们可以得出它的生殖方式是孢子生殖;而在孢子下面这个部位是气生菌丝,可进一步发育为繁殖菌丝;这些红色小圆点其实是霉菌的细胞核,而下面这个部位是营养菌丝,它有固着和吸收养料的功能。
从而我们可以得出其营养方式是腐生、寄生。
我们常见的癣就是以人体皮肤上的有机物为营养的寄生生活。
(一)形态结构:多细胞真菌,由菌丝组成。
(板书)
(二)生殖方式:孢子生殖。
(板书)
(三)营养方式:腐生、寄生。
(板书)
提问:霉菌由于我们生活有哪些相关呢?(学生观察图片并结合生活实际回答)
结论:(1)有害:寄生在人体皮肤如:手癣,臂癣;还有衣服生霉,食物变质等(2)有利:制取抗生素类药物如:青霉素等
(四)与人类的关系:(1)有害;(2)有利(板书)
三、蘑菇
大家然真观察自己小组的蘑菇并思考
1.如果把蘑菇比喻成一把张开的伞,那么伞盖、伞柄分别叫什么?蘑菇是否有生长在地下的部分?如果有,叫什么?
结论:伞盖是菌盖,伞柄是菌柄,有生长在地上的部分它叫做菌丝体。
2.你们组的蘑菇是什么颜色?是否含有叶绿素?
结论:白色、灰色、黑色等,不含有叶绿素。
3.把成熟的、新鲜的蘑菇菌盖放在白纸上,一手按住,另一只手轻轻地敲一敲,在白纸上是否发现有褐色的粉末落下来?如果有,你知道是什么吗?
结论:一般有,是孢子。
(一)蘑菇的结构:
菌盖、菌褶、菌环、菌柄、菌丝体(板书)
(二)营养方式:腐生(板书)
(三)生殖方式:孢子生殖(板书)
讨论:大家看图并讨论思考蘑菇与我们生活有哪些关系?
结论:(1)有益:可食用、可做药材、在生物圈中作为分解者;
(2)有害:有些有剧毒,如鹅膏菌,含有鹅膏菌毒有些含有鬼笔毒素。
(四)与人类的关系:(1)有益;(2)有害(板书)
提问:有些蘑菇有毒,有些没毒,大家能辨别吗?(引导学生思考)
结论:关于如何区别有毒的蘑菇和无毒的蘑菇,目前没有简易的鉴别方法。
一般从以下几方面来鉴别:
a.颜色较柔和的一般无毒,而色彩艳丽的一般有毒;
b.有小虫叮咬的一般无毒,而不招小虫甚至周围也没有小虫痕迹的,一般有毒;
c.菌柄憨实粗壮的一般无毒,菌柄较细的一般有毒,等等。
特别提醒:对不能识别的蘑菇,一定要向当地有经验的群众请教,不要随意采食,以免发生不良后果。
【学生总结】
【巩固新知】
1.下列关于真菌的叙述错误的是( D )
A.真菌的细胞内都具有真正的细胞核
B.真菌主要营寄生或腐生生活
C.真菌主要进行孢子生殖
D.真菌都是多细胞的个体
2.与植物细胞相比真菌细胞缺少( C )
A.细胞壁
B.细胞膜
C.叶绿体
D.成形的细胞核
3.下列真菌中,可以当药材的是( C )
A.香菇
B.草菇
C.灵芝
D.红托鹅膏
4、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某种单细胞的微生物,如何根据其结构判断是真菌还是细菌?
答:如果细胞中有成形细胞核,则是真菌,反之则为细菌。
5、腐生性的微生物是引起食物腐败的根本原因,日常生活中,如何防止食物腐败?
答:放冰箱冷藏;添加防腐剂;真空包装;盐糖腌制;高温消毒。
【课后作业】
雨季里,在雨后林地植物的周围甚至植物体的表面,往往会毫无征兆地长出一些蘑菇,寻找蘑菇,观察它的生活环境,归纳它的生活环境特点。
五、板书设计
22-4细菌真菌和病毒(第二课时)
一、酵母菌:
(一)形态结构:卵形、单细胞个体(具成形的细胞核)
(二)酵母菌的营养方式:腐生、寄生(三)生殖方式:出芽生殖、孢子生殖(四)与人类的关系:(1)有利;(2)有害二、霉菌:
(一)形态结构:多细胞真菌,由菌丝组成(二)生殖方式:孢子生殖(三)营养方式:腐生、寄生
(四)与人类的关系:(1)有害;(2)有利三、蘑菇
(一)蘑菇的结构:
菌盖、菌褶、菌环、菌柄、菌丝体(二)营养方式:腐生
(三)生殖方式:孢子生殖
(四)与人类的关系:可食用,可做药材,有些有剧毒,在生物圈中作为分解者。
六、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