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教学设计
高中生物必修2教学设计1: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教案
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理解减数分裂的概念,过程和遗传学意义。
2、掌握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行为的变化,理解同源染色体、四分体的概念。
二、能力目标:1、运用模型建构的方法,模拟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和行为的变化,培养学生构建模型能力,空间想象和逻辑思维能力。
2、用简约的科学术语概括、总结和表达生物现象的能力。
3、识图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猜想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的变化情况,激发学生对于未知现象的探索、质疑精神,养成学生的探究性思维品质。
2、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形态数目发生一系列规律性变化,引导学生了解生命是运动的、有规律的。
【教学重点】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规律性变化。
【教学难点】同源染色体、四分体的概念以及染色体行为的变化规律【教学方法】讲述法、比较法、模型建构法等。
【教学用具】学生准备两种不同颜色的橡皮泥或其他可以表示染色体的材料、大白纸【教学过程设计】教师的组织与引导学生活动复习回顾:有丝分裂的特点是什么?引入:人的个体生命的起始点是?精子和卵细胞会不会是通过有丝分裂而来回顾旧知思考、回答的?请推测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多少?同学们的推测与科学家是否一样呢?我们来了解一下魏斯曼的理论上的预测。
预见需要证实,在19世纪80年代被科学家的显微镜观察所证实。
请同学们阅读书上16页的相关信息,一、减数分裂的概念:绘图介绍同源染色体: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减数分裂的概念。
讨论:减数分裂是怎样进行的,染色体数目是如何减少的呢?是不是任意减半的呢?请看“问题探讨”中的图,仔细观察果蝇的体细胞和配子中染色体有什么区别?到底哪种情况是符合事实的呢?教师讲述:减数第一次分裂有一个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这叫联会。
联会后,染色体进一步螺旋化变粗、变短,逐渐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见每条染色体都含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由一个着丝点相连,每对同源染色体则含有四条染色单体,叫四分体。
2.2.1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一)
情感目标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形态数目发生一系列规律性变化,通过受精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形态数目发生一系列规律性变化, 作用使生物前后代之间能保持染色体数目的恒定, 作用使生物前后代之间能保持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引导学生了解生命是运 动的、有规律的。 动的、有规律的。
教学重难点
重点: 重点:①减数分裂的概念
减 数 第 一 次 分 精原细胞 联会 裂 初级精母细胞
四分体
减 数 第 二 次 分 裂 次级精母细胞 精细胞 精子
课堂巩固
1、减数分裂过程中,着丝点的分裂发生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 (C ) A、间期 B、第一次细胞分裂 C、第二次细胞分裂 D、四分体时期 2、减数分裂中的第一次分裂的主要特点是( B ) 减数分裂中的第一次分裂的主要特点是( A、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B、同源染色体分开 C、染色体进行复制 D、染色体被恢复成染色质细丝 3、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有关同源染色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B )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有关同源染色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第一次分裂开始不久两两配对的染色体 在减数第二次分裂中,大小、 B 、在减数第二次分裂中,大小、形状相同的染色体 一条来自父方, C、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D、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向两极移动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 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减半 减数第一次分裂
精原细胞
联会
四分体
初级精母细胞
减数第一次分裂
次级精母细胞
减数第二次分裂
1、减Ⅱ前期
非同源染色体 杂乱排列
2、减Ⅱ中期
非同源染色体着丝 点排列在赤道板上
3、减Ⅱ后期
着丝点一分为二, 着丝点一分为二, 染色体暂时加倍
4、减Ⅱ末期
2.1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学案
项目
减数第一次分裂
减数第二次分裂
着丝点
染色体
DNA
染色体主要行为
同源染色体
2.画图表示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和DNA数量变化曲线
.
(一)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比较(见下表)
减数分裂
有丝分裂
不
同
点
分裂的细胞
细胞分裂次数
同源染色体的行为
非同源染色体的行为
子细胞染色体数目
子细胞的名称和数目
染色体含量
染色体含量
B.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DNA分子数目因染色体着丝点分裂而加倍
C.减数第一次分裂后,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因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减半
D.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细胞中染色体与DNA分子数目始终不变
4、某二倍体动物的某细胞内含10条染色体、10个DNA分子,且细胞膜开始缢缩,则该细胞()
A.处于有丝分裂中期B.正在发生基因自由组合
②细胞变化:
(2)减数第一次分裂
①染色体行为变化(或特点)
②细胞的变化:
(3)减数第二次分裂
①染色体行为变化(或特点)
②细胞的变化:
(4)四个精细胞变形成为四个精子。
三、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四、受精作用
1.概念:
2.实质:
结果:
4.意义:
5.有性生殖后代多样性原因
课堂深化探究
一、减数分裂过程分析与比较
1.减数第一次分裂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比较
①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主要来自于染色体②受精卵中的细胞质主要来自卵细胞③受精时精子全部进入卵细胞中④精子和卵细胞的染色体合在一起成为4N ⑤受精卵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A.①②⑤ B.③④⑤ C.①③④ D.②③④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7-0113-011教材分析与处理《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是第二章的重点内容,也是必修二的重点内容之一。
它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本节课的学习要以学过的细胞学知识、染色体知识、有丝分裂知识、生殖种类知识等作为基础。
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可以全面认识细胞分裂的种类、实质和意义,为后面学习遗传和变异、生物进化奠定细胞学基础。
本节主要描述的是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过程,这是一个微观、动态、连续变化的过程,给准确认知带来困难。
本节教学拟用3课时完成,其中减数分裂部分的教学用2课时。
第一课时介绍减数分裂的概念和精子的形成过程,建构减数分裂染色体变化模型;第二课时介绍卵细胞的形成与受精作用,并将精子的形成与卵细胞的形成进行比较;第三课时比较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的异同,并总结相应识图规律与技巧。
这里主要说明第一课时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
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阐明减数分裂的概念;2.说出精子形成的部位、时间、过程和结果。
过程与方法:1.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2.训练学生的识图能力,提高对事物变化规律的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学生进行科学原理、科学态度的教育,加深对事物自身变化规律性的认识,培养并树立统一和发展变化的观点。
3教学重点、难点3.1教学重点:减数分裂的概念;精子的形成过程。
3.2教学难点:模拟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4学习者分析学生在必修一已经学习过细胞学知识、染色体知识和有丝分裂知识,初中时也接触过生殖种类知识,为本节课的学习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基础。
但是本届学生基础普遍偏低,自学能力较差。
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过程是一个微观、动态、连续变化的过程,知识较抽象,给准确认知带来困难。
本节课授课班级为理科班,学生生物学基础相对好一些。
因此,要充分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其眼、耳、手、脑并用,先自学形成对减数分裂的初步感性认识,再通过动画观察、分步讲解以及模型建构加深感性认识,最后通过总结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教学设计与反思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教学设计与反思福安八中郭昌义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高中必修2第二章中的重点内容,同时也是高一生物的重点内容,它解释了有性生殖细胞形成的过程,减数分裂是有丝分裂的延续,又是更好掌握第一章中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等遗传规律的细胞学基础。
由于减数分裂过程较烦琐,内容抽象,图形多,向来是学生头疼的章节。
二、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并掌握了有丝分裂等相关知识,这为本节课学习奠定了基础,高二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认知能力,观察分析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及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大部分学生表现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能“学会”但“会学”的同学不多,主要原因是学生在逻辑推理和整体把握两个方面存在障碍,对问题探讨停留于表象认识,难于抓住事物的本质。
三、教学目标引导学生观察减数分裂动画过程,通过创设一系列问题情境,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交流合作能力。
通过学生模拟减数分裂过程,染色体行为变化,掌握减数分裂过程和概念,加深对事物自身变化规律性的认识,培养对立统一和发展变化的观点,并赞美生命的奇妙。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减数分裂的概念、精子的形成过程及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特征和数目变化。
2.教学难点:模拟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需要学生自己动手排布染色体的活动过程,掌握“做”、“议”结合,攻克难点。
能对减数分裂过程有个感性认识。
3教材处理:根据教材的重难点,学生的实际情况及多媒体课件传递信息量大的特点,这部分内容安排2个课时。
第一课时学习精子形成过程和减数分裂概念;第二课时学习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意义。
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异同点比较。
这里主要是第一课时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
.五、教学过程:六.板书设计2、1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一、减数分裂1.减数分裂的概念对象: 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时期: 原始生殖细胞→→成熟生殖细胞特点: 细胞连续分裂两次,而染色体只复制一次结果: 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比原始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减少一半(一)精子形成的过程1.场所: 睾丸2.过程:(二)卵细胞形成的过程1.场所: 卵巢2.过程:对于细胞分裂图像的鉴别,还可以概括如下:一看染色体的数目(奇偶性);二看有无同源染色体;三看有无同源染色体的行为——联会、四分体、分离。
(完整版)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教案设计
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阐明细胞的减数分裂。
(2)举例说明配子的形成过程。
(3)举例说明受精作用。
(4)使用高倍镜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
2、情感目标:(1)认同基因是物质实体。
(2)增强动手操作能力,认同物质的规律性,树立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3、能力目标(1)学生的自主观察、归纳总结、讨论分析、表解、巩固、练习,使学生理解掌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主要行为变化,并从实质上认识了减数分裂实际是一种特殊方式的有丝分离。
(2)通过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识别减数分裂不同阶段的染色体的形态、位置和数目,加深对减数分裂过程的理解。
教学重点1、减数分裂的概念。
2、精子的形成过程。
3、受精作用的过程。
教学难点1、模拟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的变化。
2、比较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异同。
3、观察蝗虫精母细胞的减数分裂。
教具准备PowerPoint软件、Flash软件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2、1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一、减数分裂1.减数分裂的概念•对象: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时期:原始生殖细胞→→成熟生殖细胞•特点:细胞连续分裂两次,而染色体只复制一次•结果: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比原始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减半(一)精子形成的过程1.场所:睾丸2.过程:1、同源染色体:(对)a\配对的两条染色体b\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X、Y)c\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2、联会: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3、四分体: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染色单体,叫做四分体1个四分体=1对同源染色体=2条染色体=4条染色单体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常常发生交叉互换减数第一次分裂体细胞(染色体数:2n)有丝分裂1个精原细胞(染色体数:2n)细胞分化间期:细胞体积增大、染色体复制1个初级精母细胞(染色体数:2n)前期:联会、四分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中期: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两侧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末期:形成2个次级精母细胞2个次级精母细胞(染色体数:n)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离减数第二次分裂4个精子细胞(染色体数:n)变形4个精子(染色体数:n)(二)卵细胞形成的过程1.场所:卵巢2.过程:减数第一次分裂体细胞(染色体数:2n)有丝分裂、细胞分化1个卵原细胞(染色体数:2n)间期:细胞体积增大、染色体复制1个初级卵母细胞(染色体数:2n)前期:联会、四分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中期: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两侧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末期:形成1个次级卵母细胞和1个第一极体1个次级卵母细胞+1个第一极体(染色体数:n)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离1个卵细胞+3个第二极体(染色体数:n)对于细胞分裂图像的鉴别,还可以概括如下:★一看染色体的数目(奇偶性);★二看有无同源染色体;★三看有无同源染色体的行为——联会、四分体、分离。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一、教学内容分析:“减数分裂”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第2章第1节的内容。
本节内容学生已经学习了精子与卵细胞的形成,本节课主要讲述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区别。
由于内容较抽象,可通过模型构建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掌握了有丝分裂的概念及其分裂过程。
且对精子与卵细胞的形成有了一定的认识,这为本节学习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区别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设计思想: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是高中阶段的重点内容,也是高考的重点考点。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区别,我们可以采用模型构建的方法,让学生边演示边模拟边学习,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能够指出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区别并通过图像加以识别(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模型构建的方法来对比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培养学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积极参与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五、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知识与技能: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区别。
(2)过程与方法:通过模型构建的方法来对比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合作能力的培养2、教学难点:(1)知识与技能: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图像的区别。
(2)过程与方法:通过模型构建的方法来对比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合作、创新及成功的喜悦六、教学过程:1、课时安排:1课时2、课时准备:课前将学生分成8个小组、制作有丝分裂及减数分裂模型【例题】1、细胞分裂的方式中,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共有的特点是()①DNA复制②纺锤体出现③联会2、中期3、后期【教师】利用多媒体总结【例题】2.假定某动物细胞染色体数目2N=4,据图指出②③④⑤⑥各细胞所处的分裂时期正确的是().③图的下一个时期会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②③④⑤均含同源染色体.②③④分别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中、后期.⑥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图中共有4条染色体三、总结关于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比较,我们仅仅从常规和图像来。
第一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公开课教案
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一、教材分析《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这一课题是在高中生物必修2第二章第一节的内容。
这部分内容不仅是第二章的重点内容,也是整本书的重点内容之一。
它以学过的细胞学知识、染色体知识、有丝分裂知识、生殖类型知识为基础。
通过学习,使学生全面认识细胞分裂的种类、实质和意义,为后面学习遗传和变异,生物的进化奠定细胞学基础。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阐明细胞的减数分裂过程,掌握减数分裂的概念。
(2)举例说明精子的形成过程。
(3)举例说明受精作用的概念、过程;(4)理解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培养学生识图、绘图能力以及比较分析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义,加深对事物自身变化规律性的认识,培养对立统一和发展变化的观点。
三、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减数分裂概念和过程。
这是生殖细胞形成的基础,又是遗传和变异和细胞学基础。
2、教学难点:同源染色体、四分体的概念以及染色体行为的变化规律,其中染色体行为的变化规律既是难点又是重点。
初学者对此缺乏感性认识,较难抓住本质。
四、学情分析高一级学生,生物基础较薄弱,课文阅读和读图分析能力较低,减数分裂是有丝分裂的延续,学生对有丝分裂中染色体行为和数目的变化已有一定知识基础以此作为新知识的桥梁,让学生从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抓住减数分裂的本质,通过图像分析、推理、归纳总结等,教师适时地引导学生思考,指导学生进行总结和评价。
五、教材处理根据教材的重难点、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多媒体课件传递信息量有的特点,这部分内容我安排1个课时学习减数分裂概念和精子的形成过程。
这里主要说明第一课时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
六、教学方法设计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形象生动的教学氛围,同时应用讲述法、谈话法、比较法、指导读书法等,引导学生思考一系列问题,使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中,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总结的能力。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减数分裂》教学设计
《减数分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减数分裂》是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2章第1节第一部分。
《减数分裂》这部分内容不仅是本模块的重点内容,也是整个高中阶段生物学的重点内容之一。
它以学过的细胞学知识、染色体知识、有丝分裂知识为基础,通过学习,使学生全面认识细胞分裂的种类、实质和意义。
其中精子的形成过程是重点和难点,它是学生构建减数分裂概念的核心,承载着学生明确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变化的异同,是理解第1章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细胞学基础。
本节知识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减数分裂是以后学习遗传规律以及生物遗传、变异的重要基础,实际上遗传规律就是发生在减数分裂中的规律,而且本节不少知识与本学科其他章节内容联系较为紧密,如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关系、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与遗传的基本规律之间的联系。
因此,本节知识是生物学综合考查的重点,是其他章的知识基础。
二、学情分析1、学生已经具备了细胞结构、有丝分裂等知识,通过设疑和运用多媒体手段展示染色体的规律性变化,让学生以探索者的身份观察、分析、比较、归纳,使学生自己成为学习的主体,发挥学生自己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在能力方面,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能力、推理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及探究能力。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模拟精子形成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2)举例说明精子的形成过程。
2、能力目标(1)培养读图、识图、析图和探究学习的能力。
(2)运用模型建构的方法,模拟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和行为的变化。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体会科学方法、选材、技术进步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2)尝试制作染色体模型,体验“做中学”。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精子的形成过程。
2、教学难点:模拟精子形成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五、教学策略由于减数分裂是微观、动态、连续变化的过程,给准确认知带来了困难。
因此,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从教材的哺乳动物精子形成过程示意图入手,结合模型构建活动,模拟精子形成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变抽象为直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教案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教案在生物学的学科体系中,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作为生殖生物学领域的重点内容,具有重要意义。
减数分裂是有性细胞形成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受精作用则是不同性别的生殖细胞结合形成新个体的过程。
本教案将分别介绍这两个过程的详细内容,以及对于学生的教学方法和实验课程安排。
一、减数分裂1.概述减数分裂也称为减数分裂、减数减数分裂、减数分生、卵母细胞减数分裂、配子减数分裂等。
它是有性生殖过程中有丝分裂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是一种性细胞分裂方式,具有单倍体的特点。
2.减数分裂的分期减数分裂的过程中,分为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
其中,四个阶段的表现形式各不相同。
(1)前期前期是减数分裂最长的一段阶段,也是减数分裂最为复杂的阶段。
在前期中,染色体从染色质成为可看见的线形体,由于这些线形体线段的数量为四倍于人类细胞的数量,它们会像一根线一样盘绕、螺旋,并几乎无法观察。
与此同时,此时染色体游离运动的形态已经变为相对生物中心的位置了。
(2)中期在此阶段,染色体更长,比前期时形态更加明显,由于染色体既未断开也未合并,它们已经排列成了某种特定的结构。
在这个时间点左右,丝粘连把把两组染色体合起来,呈双倍体形态。
(3)后期在此阶段,染色体成为聚、络、构成姿态,且这些染色体已经排列好了最终的地位。
这种排列方式使得性染色体在一起,从而促进了受精作用的发生。
(4)末期当所有的染色体都移至它们的准确位置时,这个分期就到达最后阶段。
染色体在此阶段内已经成为可见的形态。
这是一种最容易识别的分期阶段。
3.减数分裂的意义减数分裂的结果是在性别上分化的细胞被削减为单倍体,在两个体细胞之间进行杂交,从而使得体内每个染色体只包含来自母亲和父亲的一份常染色体,而性染色体中则每种数目也仅仅是一份。
二、受精作用1.概述受精是指由雌性生殖细胞和雄性生殖细胞在结合时,通过互相融合的方式将基因信息合并为一个新个体的过程。
2.受精作用的过程受精作用的过程主要分为五个步骤。
1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1. 教学目标1、减数分裂过程的概念、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2、精子与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及特征、配子的形成与生物个体发育的联系3、受精作用的特点和意义、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生物遗传和变异的重要作用2.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受精作用的概念、特点和意义。
2、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的规律性变化。
3、解释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
教学难点:1、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的规律性变化。
2、解释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
3. 教学用具教学课件4. 标签教学过程引入新课人体总共有46条染色体,其中23条来自父亲,23条来自母亲,那么父亲和母亲是怎样为后代提供染色体呢?请推测:成熟的生殖细胞究竟是怎样产生的?(一)、减数分裂的概念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分裂两次,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的细胞的减少一半。
实质: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结果新细胞染色体数减半。
减数分裂:特殊的有丝分裂,形成有性生殖细胞(二)、精子或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及特点1、精子的形成:精巢(哺乳动物称睾丸)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形成的两个次级精母细胞,经过减数第二次分裂,形成了四个精细胞,与初级精母细胞相比,每个精细胞都含有数目减半的染色体。
(1)减数第一次分裂各个时期的特点:间期:染色体复制(包括DNA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
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称联会),形成四分体。
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常常发生对等片段的互换。
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排列在赤道板上的两侧。
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末期:细胞质分裂,形成2个子细胞。
(2)减数第二次分裂(无同源染色体):前期:染色体排列散乱。
中期: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都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
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染色体。
2.2.1 第2课时 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减数分裂的观察和受精作用 (教案)
第2课时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减数分裂的观察和受精作用一、卵细胞的形成过程1.形成场所:卵巢。
2.形成过程3.结果一个卵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只形成一个卵细胞,三个极体都退化消失。
归纳总结动物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比较项目精子形成过程卵细胞形成过程部位睾丸卵巢原始生殖细胞精原细胞卵原细胞细胞质的分裂情况两次分裂都均等只有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第一极体分裂时均等,其他分裂不均等分裂结果1个精原细胞→4个精细胞(生殖细胞)1个卵原细胞→1个卵细胞(生殖细胞)+3个极体(消失)是否变形变形不需变形(1)初级卵母细胞和次级卵母细胞分别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出现了细胞质的不均等分裂,只产生一个卵细胞。
(2)在形成卵细胞的过程中形成极体,其中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极体称为第一极体,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三个极体称为第二极体。
极体体积小,所含营养物质少,无生殖功能,都会退化消失。
(3)卵细胞形成过程中染色体和DNA的行为变化与精子形成过程中相同。
例1如图表示某二倍体生物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关于此图的说法正确的是()A.是次级精母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B.含同源染色体2对、DNA分子4个、染色单体0个C.正在进行同源染色体的分离、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D.分裂后形成的2个细胞,仅1个具有生殖功能答案D解析细胞质不均等分裂且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可知该细胞为次级卵母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其特点为着丝点一分为二,结果是分裂为一个卵细胞和一个极体。
例2在下图中,不属于精子形成过程的是()答案C解析卵细胞与精子的产生过程基本相同,它们的不同点主要集中在产生部位、分裂后形成的生殖细胞的数量、细胞质的分配特点及其是否变形等。
卵细胞形成过程的两次分裂的后期细胞质不均等分配。
二、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1.实验原理蝗虫的精母细胞进行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形态、位置和数目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因而可据此识别减数分裂的各个时期。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教学设计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一、教学目标:1.了解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概念和过程;2.掌握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关键步骤和原理;3.能够描述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过程,并进行比较分析。
二、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和教学素材;2.实验器材和材料:镜片、载玻片、苹果组织切片、显微镜、叶绿体的提取物;3.实验室条件和环境。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顾有关细胞的基础知识,例如细胞结构、细胞分裂等。
2.课堂讲解(10分钟)通过课件,讲解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概念和过程,并对比分析二者的异同点。
3.实践操作(30分钟)在实验室中进行显微镜下观察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实验操作。
步骤:(1)减数分裂实验a.取一片苹果组织切片,加入一滴水,用盖玻片盖住。
b.将镜片放在显微镜中,调整至适当的放大倍数。
c.观察和记录细胞核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的变化,包括染色体的减少和位置变化等。
(2)受精作用实验a.从植物叶片中提取叶绿体,并加入显微镜盖玻片中。
b.将镜片放在显微镜上,调整至适当的放大倍数。
c.观察和记录叶绿体在受精作用中的运动和融合过程,包括叶绿体的运动路径和位置变化等。
4.实验结果分析(15分钟)根据实验观察结果,由学生先后展示实验结果并进行讲解和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过程。
5.小结(10分钟)总结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关键步骤和原理,并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6.课堂练习(15分钟)提供几道选择题和应用题,让学生巩固和检验所学知识。
7.课堂讨论与互动(15分钟)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展示和分享他们对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更深入的了解,提供互相学习和交流的机会。
8.课后作业(5分钟)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进一步复习和巩固所学的知识,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相关问题。
四、教学扩展与延伸:1.可以邀请专家或相关领域的研究者进行讲座或演讲,让学生了解最新的研究进展和应用前景;2.组织学生参观相关的实验室或科研机构,亲身体验和了解实际的研究工作;3.可以要求学生在小组或个人的形式下展开相关的实验研究,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和科学研究能力。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第1课时)教学设计
**一中“教学评一致性”备课专业化教学设计课题 2.1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课型新授课课时第1课时授课对象高一学生日期2022年2月28日设计人*** 节次上午第3节教材来源人教版生物学必修二《遗传与进化》目标确立依据课标分析课标摘录:《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针对本课的要求:“阐明减数分裂产生染色体数量减半的精细胞或卵细胞”“说明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体,其遗传信息通过配子传递给子代”“阐明有性生殖中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使得子代的基因型和表型有多种可能,并可由此预测子代的遗传性状”“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所发生的自由组合和互换,会导致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重组,从而使子代出现变异”。
课标分解:1、学生学什么以哺乳动物精子的形成过程为例,学生能理解同源染色体、联会、四分体、互换等概念,能阐明减数分裂中染色体数目和行为变化的规律,思考染色体的一些特殊行为如互换、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对于生物遗传的重要意义。
2、学到什么程度要求学生通过阐明同源染色体、联会、四分体、同源染色体分离、染色体数目减半、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并移向细胞两极等现象和概念,描述减数分裂Ⅰ和减数分裂Ⅱ中染色体数目和行为的变化,理解减数分裂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分裂Ⅰ,阐明减数分裂产生染色体数量减半的精细胞。
3.怎么学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例,借助教材图2-2和多媒体学习哺乳动物精子的形成过程,理解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和数目的变化;通过哺乳动物精子形成过程的视频,形象直观的观察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和数目的动态变化,说明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体,通过减数分裂可以产生多种类型的配子。
通过建立减数分裂染色体数目和行为变化的模型,加深对减数分裂过程及其特点的认识,理解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领悟减数分裂的意义。
教材分析本节通过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知识,从细胞水平阐述生命的延续性。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教案设计2
姓名薛兆峰单位枣庄三中东校E-mail szxzf2010@ 课时课题: 1.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第1课时课型:复习课、2和3、2和4范围:同源染色体中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换片段。
1个四分体=1对同源染色体(1对等位基因若B-b在另1对同源染色体(即另荧光点分别在2个四分体上,不可能这四个精细胞中,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是B.①与③C.②与③.②与④列表和图像比较法——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减数第一次分裂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比较(设体细胞内染色体(1)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①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Ⅰ末期,同源染色体分开平均进入两个子细胞中造成的;减数第二次分裂染色体数N―→2N―→N,数目不变。
.Ⅱ所处阶段发生基因自由组合.Ⅲ代表初级精母细胞属于________分裂的________时期,细胞中有________处于________________期,此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此细胞分裂后的子细胞叫做________________,子细胞含有________条染色单体。
(1)区分核DNA的变化曲线和染色体的变化曲线的技巧:看“斜线”线中存在斜线的为DNA变化曲线,不存在斜线的为染色体变化曲线。
(2)区分开核DNA和染色体的变化曲线后,再区分细胞增殖的方式:①看“染色体峰值”,染色体数目最大为4N的是有丝分裂;染色体数目最过程中细胞内不会发生基因重组过程中细胞内发生了染色体数加倍点后细胞内各染色体组的基因组成相同(1)细胞图像D→F属于__________________分裂,D→A属于________分裂,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图中C细胞叫做__________细胞,A(3)写出图中D细胞经C细胞形成的配子的基因型:B.②③④C.③④减数分裂图像涉及到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题目中给定的一若不均等分裂,一定是情况②;若减Ⅰ后期均等分裂,一定是情况①;若减Ⅱ后期均等分裂则应是情况③。
高中生物_必修二第二章第一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减数分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 教材分析减数分裂从细胞水平上阐述生命的延续性。
新课标增加了模型建构、观察细胞减数分裂的实验,新增内容旨在倡导学生自主学习、体验学习,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江西省教学要求中阐明本节课的重点是“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动态变化以及主要特征的描述”。
模型建构是知识内化的过程,可帮助学生理解减数分裂的过程。
如果让模型建构与科学发现史联系起来,学生相当于对减数分裂过程经历了一次再发现。
减数分裂的发现历史是:科学家先显微观察到马蛔虫的精子和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即先发现了减数分裂的结果,然后经过多年后才从初生小兔的卵巢中观察到减数第一次分裂的一些特殊分裂相的。
在此过程,科学家对减数分裂有过多种预想,我们的学生可做类似的模型预构,再根据显微观察结果进行纠错,从做中学,体味发现的乐趣。
2 学生学情分析学生经过有丝分裂的学习和模型建构,熟悉了有丝分裂中染色体的数目变化和行为。
从发展心理学角度,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处于经验性思维向理论性思维转换的关键时期,通过模拟建模,重现科学史,可激发学习生物的热情,帮助他们借助亲身体验进行一定的逻辑思维,利用判断推理等手段不断扩大认识领域,形成知识体系。
新课标中更强调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发展能力的过程,重视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3教学目标3.1知识目标了解减数分裂的概念。
通过精子的形成过程掌握减数分裂过程及图解。
3.2 能力目标通过分步建构模型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活动,训练学生综合、处理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质疑、合作、创新的能力。
3.3情感目标认同生物科学的价值,培养科学探究的兴趣;培养质疑、求实、创新、合作和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和态度,认同科学是在不断的探索中前进的;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形态数目发生一系列规律性变化,通过受精作用使生物前后代之间能保持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引导学生了解生命是运动的、有规律的。
4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动态变化以及主要特征的描述教学难点: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分子数目的变化规律,以及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结合减数分裂图讲述
精子形成过程,及各分裂段细胞的名称。
幻灯片:精子结构模式图
知识介绍:在变形的过程中,精细胞的细胞核集中在精子的头部,部分细胞质集中在精子的颈部和长长的尾部,大部分细胞质及多数细胞器在变形时被丢弃,全部线粒体被保留下来并集中在颈部。
提问:这对精子有什么意义?
学生认真听讲,并领会老师所讲内容。
知道精子是精原细胞通过减数分裂形成的;掌握精子形成过程中各时期细胞内染色体的变化,及各分裂段学生思考并回答。
了解精子形成过程中发生变形的原因。
作比较,总结出精子和卵形成
6.课本模型建构《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模型》中,长度相同而颜色不同的两条染色体配对代表()A.来自父方的两条染色体 B.来自母方的两条染色体
C.来自父母双方的染色体 D.以上说法都不对7.下列是有关细胞分裂的问题。
图1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与每条染色体DNA含量变化的关系;图2表示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象,请据图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