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误记忆产生机制的比较研究_DRM范式与误导信息干扰范式

合集下载

DRM范式下心境一致性错误记忆的认知机制

DRM范式下心境一致性错误记忆的认知机制

DRM范式下心境一致性错误记忆的认知机制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在DRM(错误相关记忆)范式下,心境一致性错误记忆的认知机制。

DRM范式是一种常用的心理学实验方法,用于研究人类的错误记忆现象。

通过操纵实验材料和学习条件,DRM范式能够引发被试者产生与其心境状态一致的错误记忆。

本文将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深入剖析DRM范式下心境一致性错误记忆的产生机制,以期为错误记忆的研究提供新的理论视角和实证依据。

在第一部分,我们将简要介绍DRM范式的基本原理和研究背景,阐述心境一致性错误记忆的研究意义。

在此基础上,明确本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问题,即探讨DRM范式下心境一致性错误记忆的认知机制。

接下来,我们将对国内外关于DRM范式和心境一致性错误记忆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和评价。

通过对前人研究成果的回顾,我们可以了解当前研究的现状和不足,为本文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证依据。

然后,我们将详细介绍本文的研究方法。

包括实验设计、被试选择、实验材料、实验过程以及数据分析等方面。

通过严谨的实验设计和科学的数据分析,我们期望能够揭示DRM范式下心境一致性错误记忆的认知机制。

在结论部分,我们将总结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并指出研究的局限性和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错误记忆的研究领域带来新的启示和发展。

二、文献综述心境一致性错误记忆,作为一个重要的认知心理现象,近年来受到了广泛关注。

在DRM(Deese-Roediger-McDermott)范式下,这一现象的研究更是深入到了其认知机制的层面。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前人关于心境一致性错误记忆的研究进行综述。

心境一致性错误记忆的理论基础主要源自情绪与记忆交互作用的研究。

其中,心境一致性理论(Mood Congruence Theory)认为,个体的心境状态会影响其对信息的加工和记忆,使个体更倾向于记住与当前心境状态一致的信息。

这一理论为心境一致性错误记忆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错误记忆

错误记忆

误导信息干扰范式
猛撞组:40.8 碰撞组:34 看录像回答问题。 第一组:“猛撞” 一 速度 周 第二组:“碰撞” 速度 后 控制组:不提问 两动词暗示了不同程度的损
坏,进而影响被试记忆 ---误导信息对人的干扰作用
猛撞组:32% 碰撞组:14% 控制组:12% 询问所有被试:
你是否在上次录 像中的事故现场 看到了被撞的碎 玻璃?
人们有时会回忆出从未发生过的 事件,或者所回忆出的事件与真 实情况有很大的差别。
它是一种比较普遍的记忆扭曲现象。
DRM范式
1959 Deese 呈现一系列与关键诱饵( 如睡觉)相联系的 词汇(如床铺、 瞌睡、 疲劳) , 来考察被 试对关键诱饵的记忆情况。
学习-自由回忆范 式
1995 Roediger 和 Mcdermott 学习-回忆-再认 (DRM 范式) 用于关联性错误记忆 的研究
指导语
罪犯是否在列
自律道德
。。。。
宽松的判断 标准 自信心、情绪稳定性、受暗示性等个体 差异。。
错误记忆影响行为
一周后,为检查哪些被试已经 把错误记忆植入自己的记忆, 问卷发现实验组有一半产生错 误记忆,剩余的不相信 结果发现:控制 组和不相信组平 均吃0.4个,错误 记忆组仅0.1个, 显著性差异。
儿童 抽一张卡片 成人读卡 如:你能记起手指上夹着捕鼠 器上过医院吗? 儿童回忆 10周反复询问 另一成人问同样问题 结果:58%编造虚假故事 生动细节,专家都无法区分
我哥哥科林要从我这里拿走战斗玩具布洛托 奇先生,我不让他拿走, 结果他把我推进了 木柴堆里。那儿有捕鼠器,进去后我的手指 就被夹住了。接着我们去了医院, 是妈妈、 爸爸和科林把我带到那儿的,是坐我们家的 敞篷车去的,因为路太远了。到医院后,医生 用绷带包扎了我的手指。。。

错误记忆研究的新视角:事件植入范式

错误记忆研究的新视角:事件植入范式
2 事 件 的 生 成
定 为有 无错误 记忆。如果儿童有 尝试去回忆, 但没有事件的记忆 或者相关 事件的细节, 即为无错误记忆。当被试表明他记起了错 误 事件并 报告主试没有 提到的细节但是 与错误 事件有关 , 则评定 为错误记忆 。如 果被试只是表示事 件可能发生过或认 为事件发 生过 , 则评定 为无错 误记忆 。为抵 消期望者效应 , 如果 被试直接 正向地回答说 “ 是的” 等明显的肯定 报告, 则评定为无错误记忆。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 , 如果被试报告称他们头脑有一些画面或者有 提供部分 细节但没有 充分说 明事件细 节 , 则评定 为部分错误 记 忆。正式评分前 需计算 评分者的一致性效度。 已有 的研究 以及 相关 进展 。对 于事件植 入范式下, 错误记忆 的发生机制一 直存 在争论 。区别于误 导信息范式所诱 发的关于 事件细节的错误 记忆, 事件植入范式生成的是对整个事件的错误 记忆。在典型的植 入范式中, 被试收到关于由主试声称被试经历 过的事件的陈述( O t g a a r 2 0 0 9 ) 。对于事件错误 记忆的两种主要范 式, 误导信息范式和事件植入范式在以下三个方面存在不同。首 先, 在事件植 入范式中 , 错误记忆 的对 象是完整丰 富且 复杂的事 件, 而在误导信息范式中 , 对 象是 事件细节; 其次 , 在植 入范式中 , 即时地给予被试 暗示 性信息 , 而在误 导信息范式 中, 在 呈现暗示 之前 , 被试首先 要 目睹某项事件或 者曝露于相关刺激下 ( 例如视 频等) 。因此 , 误 导信息范式 中, 呈现的暗示是关于现有 的记忆 , 而植入范式关注 的是 将整件未发生 的事植入到记忆 中。考虑到 上述差 异, 考察引发儿童植入错误记忆潜在机制的实证研究仍然 处 于起 步阶段。 未来研究展望 。基于事件植入范 式下错误记忆 的研究 方兴 未艾 , 亟需对其错误记忆 的发生机 制提 出理 论解 释, 而D R M范式 下诱发 的错误记 忆, 研究者们 已经 提出了大量的理论解释 , 那么 这些 理论解 释是 否可以用于解 释事件错误 记忆, 尽管两者的性质 不同, 包括有研究者曾尝试对不同范式下诱发的错误记忆进行比 较研究 , 但 目前 笔者只看到一篇这样 的文献 , 而且后来 也有 研究 者提出不同的看法 , 因此一 直存在争论 , 所 以D R M范式和事件植 入范式是 否有 一定 的相关 性, 值得继续探究。

汉字错误记忆的形、音编码差异研究

汉字错误记忆的形、音编码差异研究

汉字错误记忆的形、音编码差异研究摘要采取DRM范式,要求被试判断词表项目的字形结构或音调,从而间接学习词表,考察了关联性、不同编码方式和测验情境(测验次数、测验词颜色两个变量)对真实和错误记忆的影响。

实验发现:(1)随着关联性的增加,未学词的错误再认率也增加,说明关联性是引发错误记忆的必要条件;(2)字形判断比字音判断下的错误再认率要高,说明汉字中形-义联结可能比音-义联结更加紧密;(3)测验情境对真实和错误记忆影响并不相同,表明两者虽然同源,但具有完全不同的机制。

关键词错误记忆,DRM范式,关联性记忆错觉,字形编码,字音编码。

1 引言人类记忆并非是对过去经历事件的精确复制。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记忆研究者追随Bartlett的足印,将记忆看作一种建构性的(constructive)过程。

正是这种研究取向的逐渐流行,促使了人们去思考一个从未被认真对待过的现象:错误记忆。

比如,人们会声称做过从未发生过的事,或是坚信自己看见过从未出现过的东西。

而由Roediger和McDer-mott在1995年提出的DRM范式(Deese-Roedi-ger-McDermott。

即由三位研究者共同创造的研究范式),成功地将错误记忆引入实验室之中,更是对错误记忆的研究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DRM范式的实验一般包括两个阶段:学习和测验。

学习阶段给被试呈现若干学习词表,每个词表由若干个与某一单词(该单词并不属于学习材料,被称作关键诱饵)发生语义关联的单词组成。

将词表中的学习项目(例如:犯困、休息、困倦……,关键诱饵是“睡觉”)逐个呈现给被试。

测验阶段则要求被试进行回忆或再认。

使用DRM范式的大量研究表明:自由回忆测试中,从未呈现过的关键诱饵被经常回忆出来;再认测试中,关键诱饵的错误再认率远远高于其他未呈现词,并且还可能伴有较高的信息水平。

这种由DRM范式所诱导出来的错误记忆,被称为关联性记忆错觉(as-sociative memory illusions)。

司法询问中错误记忆研究综述[论文]

司法询问中错误记忆研究综述[论文]

司法询问中错误记忆的研究综述摘要为了进一步了解心理学领域中对错误记忆的研究,本文将从证人错误记忆的概念界定、研究范式、理论基础以及该领域的发展趋势三个方面简要地介绍了证人错误记忆的相关研究。

关键词司法询问证词错误记忆中图分类号:b842.3 文献标识码:a0 引言司法审判过程中,目击证人的证词往往对裁决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然而,当今有关人类记忆的大量研究发现,人类记忆并不是对过往经历原封不动的再现,而是一种伴随着错误和歪曲的重构性过程。

这不禁让人开始怀疑司法审判中的目击者证词的可靠性,激起了心理学工作者与法律工作者们对这一研究的关注。

1 证人错误记忆的概念界定错误记忆是指人们对没有出现过的事件的回忆和再认,以及对经历过的事件的错误回忆。

它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基本情况:①对从未发生的事件的错误回忆和再认;②将不同客体或事件的特征或元素错误地结合;③歪曲记忆信息。

2 证人错误记忆的研究范式证人证言对司法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但证人错误记忆的发生却是一个普遍的现象。

目前,对于错误记忆的研究存在许多研究范式,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有:误导信息干扰范式,kassin-kiechel范式,想象膨胀范式,质询暗示性范式等。

2.1 误导信息干扰范式loftus 和palmer的误导信息干扰范式是证人记忆研究中的经典范式之一。

在这一研究范式的实验程序中,具体的操作如下:先让被试观看一段撞车事故的录像,随后要被试回答这样的问题:“当两车_____时,它们的时速是多少?”有些被试的问卷中划线部分添加的动词为“碰撞”词,而第二组被试的问卷中为“撞毁”,第三组被试不接受提问。

结果,提问时看到“碰撞”一词的被试的估计汽车的时速大约为34.0 英里,提问时看到“撞毁”一词的被试估计汽车的时速大约为40.8 英里。

一周以后,再对这三组被试进行提问,其中一个关键的问题是“在上次录像中,你看到撞碎的玻璃了吗?”结果,“碰撞”组中14%的人作了肯定的回答,“撞毁”组中32%的人作了肯定的回答,控制组中只有12%作了肯定的回答。

错误记忆的研究述评

错误记忆的研究述评
l 引言
的时间也可以显著的影响错误记 忆效应 ,材 料呈现 的时间在 由短变长 的过程中 ,对关键诱饵的错误 回忆的方 向也是不 同的。材料呈 现时 间 较快的情况下 ,错误回忆随着呈 现时间的延 长而提高 。 3 .2 测 验过程
人 们总是 会有 过这样的 日常经历 ,自己记得的一些事情与别 人的 记忆不 同,但 自己能够清楚 的记得 事情发生 的细节 。研 究显示 , 人 们 更倾 向于记 } 乙 一些实 际上 并没有 发生过 的事情 。在 心理学上 ,我 们将
便对被试进行 回忆 和再认测 验。结果发 现在 回忆 阶段 中,有 4 0 % 的被 错 误 记忆效 应也 会显 著提 高 。 3 .3 被试 试错误 地报 告了高关 联词 ,这些高关 联词被 报告 的几 率甚至超 过 了一
半已经呈 现过 的单 词。在再 认测验 中同样也 发现未 被学 习的高关联词
摘要 :错误记 忆是指 人们错误 的回忆出从来没有经历过 的事件 。但在 日常生活 中,如果我们 经常将一 些没有发 生过的事 物误认为 经历过 ,这将 会对我们 的生活造成极大 的困扰。本文介绍 了错误记忆的相关研究范式,以及错误记 忆的影响因素和对于错误记忆 的一些研 究展望。 关键 词 :错误 记 忆 ;集 中联 想研 究 范式 ;类别联 想研 究 范式 ;误导 信息 干扰 范 武 中图分 类号 :B 8 4 2 .3 文献 标识 码 :A 文章 编号 :1 6 7 2- 5 8 3 2( 2 0 1 7 )0 7— 0 2 9 6— 0 1
学 习过程 中随机呈现 , 在 之后 的再认测验 中发现 ,被试 对于学 习过 的
与错 误记 忆存 在负 相关 。 ( 2 )认 知风 格 。杨 娜认 为 认 知 方 式 对错 误 记 忆 的 影 响可 以体 现 出个体 在组 织 和表征 信 息 时 的差 异 。杨建 伟认 为 认 知 方 式 与 注 意 水平 之间存 在 显 著 的交 互 作 用 ,在 分 散 注 意 的情 况 下 ,场独 立 个 体 的错误 再认 显 著好 于场 依 存 个 体 的 ;而 在集 中注 意 下 ,两 者 的错误 再认 没有差 异 。

关联信息和提示条件下的错误记忆研究综述

关联信息和提示条件下的错误记忆研究综述

关联信息和提示条件下的错误记忆研究综述【摘要】人们会错误地回忆出从来没有经历过的事件或者回忆出来的事件与其经历过的真实情况不同,这种现象就是错误记忆。

大量研究结果表明,人类的记忆很容易受到外界关联信息的误导,而且也受适当提示的影响。

很多学者已经进行了关联信息方面和提示方面的研究,如何在总结前人研究基础上进一步进行延伸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错误记忆;关联信息;提示一、错误记忆的概念及产生原因按照信息加工的观点来说,记忆是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

错误记忆(false memory)是指人们回忆或再认出那些没有出现过的事件,或者对经历过事件的回忆和再认发生错误。

错误记忆产生的原因是当人们体验了一系列有密切联系的信息之后,易于将一些和以前呈现过的信息相关的但实际上并未呈现过的项目判断为是发生过的。

二、关联信息导致错误记忆的研究Roediger、McDermott(1995)在Deese(1959)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新的研究模型,他们通过两个实验揭示了词之间的关联性干扰对错误回忆和错误再认的影响达到了显著水平。

在实验1中,被试学习6个列表,每个列表包含12个词(如床、休息、睡醒),再认时,每一列又包含一个未呈现的与学习项目有关联的词(如睡觉)。

在立即的自由回忆测验中,被试回忆未呈现的关联词的概率达到40%,并且报告的自信程度很高。

实验2中,采用一组经过扩展、补充的包含15个词的列表作为材料得出的错误回忆率达到55%,随后的再认测验中,被试对这些项目产生的错误报告率和正确报告率相差无几。

结果揭示了一个强有力的记忆错觉:人们记住了未发生的事件。

从此研究中得出一个经典实验范式:集中联想程序范式——DRM范式(Deese—Roediger—McDermott),之后很多有关错误记忆的研究都沿用这个范式。

三、提示对错误记忆影响的研究(一)、提示减少错误记忆数量的研究Carmen和Chad(2006)想要调查是关键词记忆表现的增加反映了特定处理的变化,还是这个变化适用于所有条件下的处理。

错误记忆研究范式——两条不同取向的研究路线

错误记忆研究范式——两条不同取向的研究路线

( 深圳大学 师范学院 心理 系, 广东 深圳
摘 要: 文章重点讨论错误记忆 的研 究范式, 分析 D R M 范式的生态效度 和植入性错 误记忆 的有 效性 问题 。 全 面总结错误记 忆研 究范式的发展 与进步 , 并在 此基础 上 , 对 未来的相 关研 究 内容及方向做 出展 望。
关 键 词 :错 误 记 忆 ; 研 究范式 ; D R M 范式 ; 植 入 范 式
王小婷( 1 9 8 6 一) , 女, 安徽六安人 , 硕士研 究生 , 研 究方向 : 学习与认 知。
47
成都师范学 院学报
2 0 1 3年 7月 来自D R M范式往往能得到较高的错误记忆率 , 而研究者 往往更倾向于运用一种通过操纵可以实现他们期望 的范式 。 [
但 D R M 范 式 的生 态 效 度 问题 始 终 受 到质 疑 , D R M范式下产生错误记忆 的背后机制真 的和现实 生 活中 的错 误记 忆相 同吗 ?尤其是结 果能推 广到 儿 童性 虐待记 忆 的事件 中吗 ?真实 的生 活场景 和严 格 控制 的实验 程序 有很 大的差 距 , D R M 所反 映 的 只是

也 被称 为集 中联 想 研究 范式 ( c o n v e r g i n g a s s o c i . a t e p a r a d i g m) , 是 一种 在 实 验室 中创 造 和 研究 错 误 记 忆 的有效 方法 , 也 是 目前 应用 最 广 的错 误 记 忆 研 究范 式。 由 R o e d i g e r和 Mc -D e r mo t t 1 9 9 5年 发 展 D e e s e的相 似词 表学 习范 式而成 。 最初 D R M 范式 中共 包 括 3 6个 词 表 , 每 个 词 表 由一个 未呈 现 的 目标 词 , 也被称作关键诱饵 ( 如 寒 冷) , 和与 它 相 联 系 的 1 5个 学 习 项 目 ( 如冬天、 冰

错误记忆

错误记忆

范式
范式是研究问题、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 问题所使用的一套概念、方法及原则的总称。
DRM范式
此实验与信号检测论中的再认实验很是相似。 原理:当被试对未呈现词的记忆和那些实际呈 现过的单词一样鲜明时,就说明错误记忆发 生了。 经典DRM范式共包括36个词表,每一个词表由 一个未呈现的目标词,也被称作关键诱饵 (如寒冷),和与它相联系的15个学习项目 (如冬天、冰雪、霜冻、感冒、发抖等)组 成。
错误记忆
错误记忆是一种比较普遍的记忆扭曲现象。 错误记忆是指人们有时会回忆出从未发生过 的事件,或者所回忆出的事件与真实情况有 很大差别。
研究错误记忆的范式
1 人们对单词类的错误记忆 联想研究范式(集中联想研究范式—— DRM范 式,类别联想范式) 无意识知觉研究范式 2 对事件的错误记忆 误导信息干扰范式 KK研究范式
DRM范式
正确再认率与虚假再认率几乎接近,甚至虚 假再认率超过了正确再认百分比
影响错误记忆的因素
1词表容量 2呈现方式 3间隔时间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测验效应 5重复效应 6警告提示 7年龄因素
如何避免错误记忆
对于单词类材料的记忆,人们可以通过在编码 阶段进行有意识的监控,来避免关联性错误 记忆的发生 对于事件类信息的记忆,则可以通过在时间记 忆的保持中尽量避免误导信息的干扰来减少 误导性错误记忆的产生
错误记忆的应用
1对于司法、临床治疗等领域,需要慎重对待证 人证言或心理疾病患者所产生的错误记忆。 2在商业营销等领域,营销者可以对消费者的错 误记忆进行妥善利用,以形成对品牌、企业、 产品等的良好记忆。 3 假想在未来的某一天,我们可以将快乐的、 有助于未来生活的记忆植入到人的大脑中从 而替代那些不愉快的消极的记忆,那么诱发 虚假记忆甚至可以作为一种心理治疗的手段。

错误记忆的理论和研究范式综述

错误记忆的理论和研究范式综述

错误记忆的理论和研究范式综述作者:罗丹来源:《科教导刊·电子版》2018年第07期摘要错误记忆是记忆研究领域内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研究者经过对错误记忆的长期研究,形成了许多解释其产生机制的理论,如内隐激活反应假设、模糊痕迹理论、来源监测理论等。

它主要的研究范式包括DRM范式、范畴联想范式、无意识知觉范式和KK范式等。

关键词错误记忆研究范式理论解释中图分类号:G240 文献标识码:A1错误记忆的概念错误记忆指人们对过去经历过的事件的报告与事实之间发生严重偏离的现象。

最早对错误记忆进行研究的是Baartltt,他发现人们的记忆具有重构的特点,人们会自动填充记忆中缺失的部分。

但错误记忆在当时尚未得到重视。

后来有研究者发现错误记忆也能够体现记忆的本质信息,因此错误记忆的研究才得到重视。

广义上的错误记忆指的是一切记忆的错误或扭曲现象,也叫做记忆的不准确。

而狭义的错误记忆指的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发现的。

如在实验室情境下,研究者通过运用一定程序诱导被试将一些并未呈现的词或发生的事报告为见过或是经历过。

在此基础上,人们根据实验材料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类:一类是基于事件的错误记忆,指被试将没有真实发生的事情报告为发生或是亲身经历过。

另一类是基于词语的错误记忆,指在实验中被试将那些并未呈现过的词语判断为出现过或者学习过。

2错误记忆的理论解释2.1内隐激活反应假设经过对错误记忆的长期研究,形成了不同理论来解释它产生的机制。

最早的内隐激活反应假设由Underwood于1965年提出,它指在学习具有语义关联的项目时,对学习项目的联想会无意识的激活对具有较高关联性的未学习项目(关键词)的表征,从而产生对关键词的错误回忆和再认。

内隐激活反应假设能对DRM范式中,在测试阶段对关键词的错误再认现象进行解释,但缺陷是没有对激活过程进行详细的描述。

记忆的激活过程主要有两种:自动的、无意识的,或是有意识的。

无意识激活指在学习项目时未对关键词进行明确思考,在测验阶段无意识的将关键词归为学习过的项目。

错误记忆研究范式综述

错误记忆研究范式综述

错误记忆研究范式综述作者:李盼盼邹慧婷来源:《教育界》2012年第12期【摘要】文章概括评价了当前错误记忆的几种研究范式,主要包括基于实验室情境的对单词和事件研究的错误记忆研究范式和基于日常生活错误记忆研究的想象膨胀范式。

【关键词】集中联想无意识知觉误导信息想象对错误记忆现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单词和对事件的错误记忆研究,但近期,众多研究者将研究的关注于一个新的错误记忆的研究领域——想象膨胀。

与DRM范式相比,想象膨胀有更高的生态学效度。

一、对单词的错误记忆研究范式(一)联想研究范式集中联想范式也称DRM范式,该范式的经典实验过程包括学习阶段和测验阶段,学习阶段让被试学习某些具有关联性的词,这些词称为学习词,它们与一个关联词(也称关键诱饵)相关联。

关键诱饵在学习阶段不出现,在测验阶段让被试进行自由回忆,结果被试表现出对关键诱饵的错误回忆或错误再认。

此项研究将学习—自由回忆扩展为学习—回忆—再认,并最终形成DRM研究范式。

在DRM范式中存在的一個基本观点是:人类的记忆是有关联的,如果两个事件有语义相关,那么加工一个事件的同时就会激活另一个事件。

Hintzman(1988)向被试呈现一个包含熟悉名词的多种类别的词表,每个类别中含有1个、3个或5个范例,在学习中随机呈现。

在随后的再认测验中发现,被试对于学过范例的再认要高于对未学过的相关范例的错误再认,但正确和错误再认均随着学习过程中同一类别范例数量的增加而增加。

Seamon等(2000)在其研究中将同一类别中的各个范例按照从高频到低频排列,同时考察了对图片和单词的错误记忆,结果发现被试对高频范例的错误再认要高于低频范例。

这些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文字还是图片形式的学习当,被试在学习过程中看到一个类别的多个范例后,都可以错误地再认出未呈现过的类别范例。

(二)无意识知觉研究范式Jacoby和 Whitehouse (1989)使用特定的实验程序观察到了在无意识知觉影响下发生的错误再认现象。

错误记忆,记忆是会骗人的

错误记忆,记忆是会骗人的

错误记忆,记忆是会骗人的作者:娟子来源:《大众科学》2019年第07期都说鱼类只有短短7秒的记忆,比起它们,我们人类可幸运多了。

我们不仅可以记起自己许多年前第一次走进小学校园的场景(回溯记忆),还可以记得要在下班回家的路上买点第二天吃的早饭(前瞻记忆)。

有了记忆,我们才能应对当前环境带来的诸多挑战;有了记忆,才有了我们每个人独特的个性与看待世界的方式。

但是,殊不知,对于我们如此重要的记忆系统也会出错,偷偷地给我们使了个障眼法呢。

在记忆的研究领域,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叫做错误记忆,它是指人们错误地回忆起从来没经历过的事情,或者回忆的内容与现实并不相符的现象。

被试错误地回忆或再认出体现了与呈现刺激具有语义关系/知觉特征上关联性的未呈现刺激的现象。

DRM范式是研究关联性错误记忆最常用的实验范式。

在这个实验范式中,被试在学习阶段被要求识记一系列语义相关的单词,如床铺、做梦、打盹、疲倦、夜晚、睡醒、休息,并且这些单词的语义均指向一个关键诱饵单词:睡觉,但是这个关键诱饵在学习阶段并未呈现过;结果发现,在之后的回忆或者再认测验阶段,被试报告关键诱饵呈现过的概率非常之高,甚至达到了对学习过单词的击中概率水平。

这可以说是非常神奇了。

要知道这可是被试完全自主产生的错误记忆,被试居然报告出自己压根都没见过的东东!当然,除了自主产生,被试也可以在外界诱导的作用下产生错误记忆,比如误导信息效应。

接触误导性信息后,对过去经验和事件的记忆与事实发生偏离的心理现象。

误导信息干扰范式实验证实了这一现象的存在。

先让被试观看一段视频——由于汽车超速而发生车祸,致五车追尾,然后实验组会就这段视频向两个小组分别提问,A组会被提问一些包含错误假设的问题,如“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经过谷仓的时候车速有多快?”而B组则被提问“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的车速有多快?”这时,你们一定已经发现,“谷仓”这个被实验组加入到提问中的客体。

结果发现,相比B组,A组的被试Z者更多地报告在视频中看到过谷仓,这就是被错误诱导下产生的虚假记忆。

错误记忆的相关理论

错误记忆的相关理论

错误记忆的相关理论作者:王慧慧吴丹李可张胜男来源:《东方教育》2016年第04期摘要:错误记忆是二十世纪中期才发展起来的研究课题,是指个体在记忆中错误地把未曾发生过的事件当作发生过,或者对事件的记忆与事件本身产生明显差异。

对错误记忆的研究主要采用DRM研究范式,分为学习—干扰—再认/自由回忆三个阶段。

在错误记忆的研究中,内隐激活反应理论、模糊痕迹理论以及来源监控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错误记忆;DRM范式;内隐激活反应理论;模糊痕迹理论;来源监控理论引言记忆是心理学研究中的重要研究课题,二十世纪中期研究者逐渐揭开了个体记忆过程的奥秘,而伴随记忆准确性了研究,随之发现个体的错误记忆也有一定规律。

1959年Deese的实验首次提出了错误记忆(False memory)的概念。

1995年Roediger和McDermott在Deese的研究上,进一步完善了错误记忆的研究范式,并以三位研究者的名字命名为DRM范式。

在众多错误记忆的研究中,主要的理论解释为内隐激活反应理论、模糊痕迹理论和来源监控理论。

一、错误记忆的概念错误记忆(false memory),又被称之为记忆幻觉(memory illusion),指个体在记忆中错误地把未曾发生过的事件当作发生过,或者对事件的记忆与事件本身产生明显差异(Roediger & McDermott,1995)。

这种差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人们对发生过的事情出现记忆偏差;二、人们认为没有发生过的事情已经发生导致记忆错觉。

二、错误记忆研究的DRM范式1995年,Roediger和McDermott发展了Deese的研究,对Deese的研究范式进行了扩展,扩展后的范式被命名为Deese-Roediger-McDermott范式(简称DRM范式)。

DRM范式是错误记忆的经典范式。

经典的DRM范式分为“学习——干扰——再认/自由回忆”三个阶段。

学习阶段让被试学习一系列具有语义关联的词表;然后进行干扰任务;而在再认或自由回忆阶段,要求被试对所学词语进行回忆,或者对部分学过词语、未学习过词语以及与已学词语具有语义强关联的词(即关键诱词)进行再认。

情绪对错误记忆的影响:DRM范式下的研究及争议

情绪对错误记忆的影响:DRM范式下的研究及争议

情绪对错误记忆的影响:DRM范式下的研究及争议曾保春;刘鸣【摘要】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情绪是错误记忆效应产生的一个重要因素.大多数研究认为情绪性项目的错误记忆更低,只有少数一些研究认为中性项目和情绪项目的错误记忆率没有差别.情绪状态对错误记忆的影响较为复杂,存在很大的争议.但自从记忆的精确性成为研究热点以来,绝大多数结果表明负性情绪影响着错误记忆的产生.负性信息虽然能更多地回忆出来,但同时也更可能出现错误.错误记忆中的激活过程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唤醒.高唤醒水平组表现出词汇决定任务中的简化趋势,出现了更高的错误记忆,而低唤醒组则没有表现出这一趋势.【期刊名称】《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2(000)001【总页数】5页(P55-59)【关键词】情绪;错误记忆;DRM范式【作者】曾保春;刘鸣【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广东广州510631;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广东广州51063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B84错误记忆是当前认知心理学的一个热点研究问题,它是指人们对过去事件的报告与事实之间发生严重偏离的现象。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致力于研究真实记忆的侧面,而普遍忽视了对错误记忆的研究。

然而,错误记忆通常是那些力求探索世界的有效思维过程的副产品[1],在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

自Roediger和McDermott(1995)延伸了 Deese(1959)的研究之后,错误记忆的研究才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不同的心理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于错误记忆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其中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错误记忆的实质及产生机制;错误记忆的影响因素;错误记忆产生的神经机制。

虽然在探索错误记忆影响因素方面有大量的研究,但情绪作为影响因素之一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

事实上,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情绪是错误记忆效应产生的一个重要因素,不同情绪状态下,被试可能采用不同的加工方式,出现不同的错误记忆效应。

记忆错觉实验研究报告

记忆错觉实验研究报告
4、2 重复测量方差检验和两两事后检验也表明: 关键诱饵的虚假在再认率显著高于未学过的词的错 误再认率。也就是说,学过词的关键诱饵引发了虚 假回忆。
2021/5/23
14
4、3 实验结果和DRM经典实验结果存在差异,表现 为词汇类型在回忆出词语再认任务中的判断出现比 例上依然存在显著差异,与原实验设想不同,但该 变量的效果量很低,所以该结果可能是由于被试间 个体差异以及小样本导致的。
个数
百分比
正确再认 虚假再认 错误再认 正确再认 虚假再认 错误再认
平均值 20.22 4.81 8.20 62.79 47.76 20.20
5.83 1.42 5.67 18.53 17.38 14.56
2021/5/23
10
图1 正确再认率、虚假再认率、 错误再认率分布的条形图
70 60 50 40 30 20 10
虚假再认 错误再认 MD=0.152 MD=0.429 P=0.013 P<0.01
MD=0.277 P<0.01
2021/5/23
13
4 讨论
4、1 从表1和图1中看出,学过的词被判断为“学 过”的比例最高。学过的词的关键诱饵被判断为 “学过”的比例也较高,将近50%,接近正确再认 率。没学过的词被错误的判断为“学过”的比例很 低,只有20%。
目前认为,虚假回忆率会随着词表容量和学习
与测验间隔时间的增大而增加,分组呈现比随即呈 现印发更高的虚假回忆率,学习后立即测验比作一 会算数、最后进行总测验所引发的虚假回忆率更高。 此外,重复学习、警告提示、年龄因素和词表特征 (如词的频率)都会影响关联效应,遗忘症病人比 正常病人更难引发关联性记忆错觉。
本实验以汉字词为实验材料,用DRM范式引发被试 关联性记忆错觉,预期再认中关键诱饵的虚假再认 率显著高于没学过的词及其诱饵的错误再认率,甚 至接近学习项目的正确再认率。

2009难点之错误记忆考点解析

2009难点之错误记忆考点解析

2009心理学考研难点之错误记忆考点解析作为一个新增的考点,应该说绝不会考的很深,但保险起见,我们将此考点细化,请考生根据个人情况复习。

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当大多数心理学家还在研究记忆中可保留多少记忆量时,Bartlett却开始研究记忆中所保存的到底是什么样的记忆了。

换言之,Bartlett 感兴趣的是记忆在质和量上的变化,以及人们的知识经验如何影响他们对记忆的提取。

1932年,Bartlett 的巨著《记忆:实验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问世,这本书对以后的错误记忆研究具有深远的影响。

所谓错误记忆,就是指错误的声明一个以前未呈现过的词或从未发生过的事情曾经呈现或发生。

错误记忆的由来:Bartlett 通过让被试来学习一些有意义的材料(如一个故事),然后让被试在不同的延时条件下做出多次回忆。

利用这种方法,将回忆的内容与原始材料进行比较,来测量被试记忆不断衰减及变化的情形。

采用这种方法进行的研究中,最著名的例子是"幽灵战争”。

被试在回忆这个故事时,出现了相当有规律的错误,这些错误记忆大多和被试生活的文化环境所认同的思维逻辑与习惯相对应。

Bartlett 发现:随着时间的增加,故事中的内容往往被忽略掉一部分,一些玄妙的内容被舍弃了,故事也会变得越来越短,更有趣的是,被试还增加了一些新的材料,使故事变得更加自然合理,有时甚至渗入一些伦理内容。

被试在错误记忆中所做的许多转换和曲解是为了使故事更规范、合理化一一至少符合英国人的文化特点(被试是剑桥大学的本科生)。

Bartlett 认为,回忆出现错误是理所应当的,当回忆与原始材料毫厘不差反而是不正常的。

他认为,被试对“幽灵战争”的曲解和增删主要是由于英国被试没有对原故事建立正确的图式,被试在阅读这个故事时,形成了一个关于该故事的抽象表征,该表征一般为其个人的信仰、情绪以及过去经验所同化,因此许多故事细节被去除,其他的则同化于长时记忆系统的信息结构。

被试对北美印第安文化理解很少,所以形成的抽象表征导致他们在编码提取阶段会产生错误记忆。

错误记忆的来源

错误记忆的来源

4、实验程序
指导语为:下面将进行再认测验。如果你认 为下面呈现的词是刚才学习过的,即是‘旧 的’,请点击‘0’键;如果是刚才没有学习过 的,即是‘新的’,请点击‘1’键。如果记不 清楚,可以猜测,但千万不要少点(击)或多 点(击)
学习阶段
在屏幕中央呈 现词组,时间为 2秒,间隔0秒。 一个序列学习 完毕后休息10 秒钟,然后进入 下一个序列。
实验程序
备选项:A为 “速度极快”,B 为“速度一般”

看录像回答问题。 第一组:“撞毁” 速度 第二组:“碰撞” 速度 控制组:不提问
种 时 间 间 隔 后
记录不同时间 间隔下答错问 题的被试比率。 询问所有被试:
你是否在上次录 像中的事故现场 看到了被撞碎的 玻璃?
结 果
图2
误导信息干扰范式中不同预警提示 和时间间隔条件下的错误记忆率
本研究综合操纵预警和时间间隔两个影 响因素,探讨了错误记忆的来源,还对错误记 忆产生之后的保持情况进行动态分析,从而 增进对错误记忆产生机制的理解。
二、实验1
实验1:关联性错误记忆(DRM)
1、被试
大学本科生100名,其中男生40名,女生60名,平 均年龄21岁,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均为自愿参 加。
启发
不同来源的错 误记忆需要不 同方式的控制 和干预
不同来源的错 误记忆适用于 不同方面的应 用
六、思考
3个未呈现的相关词到底有多相关,相关为什么不能 算进错误记忆的公式里?
遗忘在错误记忆中发挥了什么作用?
时间间隔的理论依据
图1中在有预警的情况下不同时间间隔的关键诱饵
的错误再认率的变化趋势
4、实验程序
有预警组的指导语: “下面将做一个关于记忆的实验。首先将呈现 一组词(12个),总共呈现12组。注意每组词只呈 现1遍。请努力记住它们。一组学完后再开始学 习下一组。即将学习的词在语义上存在关联。 在后面的测验中,会出现你见过的单词,也会出现 你没见过的单词。你很可能会记错单词,所以请 努力记清楚每一个单词。如果准备好的话,就开 始学习。不必紧张”

DRM范式中错误记忆影响因素的实验研究的开题报告

DRM范式中错误记忆影响因素的实验研究的开题报告

DRM范式中错误记忆影响因素的实验研究的开题报告题目:DRM范式中错误记忆影响因素的实验研究研究背景和意义:DRM范式是一种广泛应用于记忆研究中的实验技术。

该技术通过给被试展示一系列有关某一主题的关键词(例如“渴望”、“饥饿”、“口渴”),然后要求被试记忆这些词,最后测试他们能否回忆出这些词及其关联。

在此过程中,实验者会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即被试往往会错误地记忆其他与主题无关的词语。

例如,在以上示例中,被试可能会错误地记忆诸如“水”、“汽水”、“仙人掌”等与渴望、饥饿、口渴无关的词语。

这种现象被称为“伪遗忘”,是一种常见的错误记忆现象。

许多研究表明,伪遗忘在不同的任务和情境下都会发生,但其影响因素仍然不清楚。

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探究DRM范式中错误记忆的影响因素,以加深我们对人类记忆机制的理解,同时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利用人类记忆。

研究内容:本研究将采用标准的DRM实验范式,以一组自变量来探究错误记忆的影响因素。

可能的自变量包括但不限于:主题的相关性、词语的频率、记忆任务的时间要求、语音特征(例如同音异义词)等。

每个实验条件将进行多次重复,以计算错误记忆的出现次数和概率,同时收集其它实验数据(如反应时间、自报方式等)。

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实验方法。

首先,需要设计具有一定相关性的主题,如“饥饿”,并在该主题下展示多组词汇。

然后,在测试阶段,需要要求被试从这些词汇中选择并记忆一定数量的词汇。

在此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记录下错误的选择,以及被试给出的各种解释和解释。

最后,我们将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

预期结果:本研究将探究DRM范式中错误记忆的影响因素,并通过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

我们预计,不同的自变量将对错误记忆的发生率产生不同的影响。

例如,相关性越强的主题将导致更多的错误记忆,而词频较低的词汇可能会更容易被错记为相关性更高的选项。

我们的结果将有助于深入理解人类记忆机制,并为将来应用提供一定的指导。

DRM范式下错误记忆特征对于中小学生英语学习的启发

DRM范式下错误记忆特征对于中小学生英语学习的启发

2016年第6期DRM 范式下错误记忆特征对于中小学生英语学习的启发■江汉大学教育学院李添朱冬梅严海辉错误记忆是指对过去经验和事件的记忆与事实发生偏离的心理现象。

对于错误记忆机制的研究可以更好的了解记忆的机制,因此,错误记忆是近年来记忆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

而DRM范式是错误记忆研究领域中的重要范式之一,对人们了解词语信息记忆特征有着重要的意义。

采用DRM 范式研究不同语言记忆特征的实验日益增多,但是基于实验研究结果,并将之运用于实践的研究还较少见。

本文在总结错误记忆影响因素及与之有关的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探讨已有研究成果对于中小学生英语学习的启发和意义。

一、DRM 范式简介DRM 范式是研究错误记忆的重要范式之一,又称为集中联想范式,因为在该范式中,给被试呈现的词语(诱导词)都与某一个(称作关键诱饵)没有出现过的词语相关联,从而被试在再认的时候容易将该关键词错误的再认出来。

举例说明: hot,snow,warm,winter,ice,wet, frigid, chilly, heat ,weather, freeze,air,shiver, Arctic, frost 为呈现给被试的诱导词,cold 为在被试识记时并未出现,而与诱导词在语意上有关联的关键诱饵。

被试在再认或回忆时容易把关键诱饵判断为给之呈现过的诱导词。

二、错误记忆理论关于错误记忆的理论有许多,其中影响最大的理论主要有三个,分别是内隐激活反应理论(IAR ),模糊痕迹理论(FTT )和源检测框架理论(SMF )。

1.内隐激活反应理论内应激活反应理论(Implicit Asso-ciative Response Hypothesis ,简称IAR ),由Underwood 于1965年提出。

许多研究者在最初都使用其解释DRM 范式中的错误记忆。

根据内隐激活反应理论,我们在语言的学习过程中会形成一定的概念图示,并在其基础上形成对语言刺激的内隐反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