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文言断句

合集下载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断句+课件27张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断句+课件27张

五、旧题重做(三)
【答案】D
【解析】”王之“的主语是”先入关者“,是”吾与诸将曰“的具体内容, 排除BC项,”吾与诸侯曰“和”与父老曰“是对应的句式,排除A项,故选 D
六、新题型——高考真题2023
陈人有武臣,谓子鲋②曰:“韩子立法,其所以异夫子之论者纷如也。予每探其意而校 其事,持久历远,遏奸劝善,韩氏未必非,孔氏未必得也。若韩非者,亦当世之圣人 也。”子鲋曰:“今世人有言高者必以极天为称,言下者必以深渊为名。好事而穿凿者, 必言经以自辅,援圣以自贤,欲以取信于群愚而度其说也。若诸子之书,其义皆然。请 略说一隅,而君子审其信否焉。”武臣曰:“诺。”子鲋曰:“乃者赵、韩共并知氏, 赵襄子之行赏,先加具臣而后有功。韩非书云夫子善之引以张本然后难之岂有不似哉? 然实诈也。何以明其然?…… 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 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韩非子A云夫子B善之C引D以张本E然F后难之G岂有H不似哉?
时间词
俄而
断开
句末语气词 陈述句末尾 也、矣、焉、耳
其后一般断开
(四)断虚词
何、胡、安、曷、奚、盍、焉、孰、孰与、 其后一般构成疑问
疑问语气词
何如、奈何
句,其前一般断开
复句 关联词语
虽、虽然、纵、纵使、向使、假使、苟、 故、是故、则、然则、或、况、而况、且、若 夫、至于、至若、已而、于是、岂、岂非
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断句
一、考点解读
文言文断句题需要综合运用古汉语字词句以及 古代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知识,因而断句能力的高 低,也成为判断文言阅读能力高低的一个标准。 断句的基础在于对文意的领会和理解,同时要熟 悉断句的方法,培养语感,掌握答题步骤及技巧。

2023新高考文言文断句 精讲

2023新高考文言文断句 精讲
• 结构上的对称,省略、对偶、反复等修辞;尤其要关注“曰”“乎 ”“于”“而”“之”“也”“矣”“焉”“耳”“则”这些关键词 。句子大意是:元祐三年,暂代知礼部贡举。正逢大雪严寒,士子们坐在 庭院中,颤抖地不能说话。苏轼放宽对他们的禁约,使他们能尽量发挥 。巡视考场的宦官常侮辱应试士人,而且抓住意义暧昧的个别辞语,诬 陷为罪状,苏轼把这些宦官都奏请驱逐。其中,“士坐庭中”主谓宾都 全,其后断开,且“噤未能言”的主语也是“士”,承前省
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 /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举 事亦然/为其后可复者也/则事寡败矣。
• 2、【2020年全国1卷】
• 解析:选 A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给文言文断句时,要注意句 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要确定谓语。一般情况下,句首发语词前、句 末语气词后要停顿,并列成分之间也要停顿;分析谓语,谓语如果是形容 词,谓语后可停顿;如果是动词,宾语后可以停顿;同时还要注意
2023新高考文言文断句精讲
学习目标: 1.掌握文言文断句的方法技巧。
2.熟练运用客观断句题解题思路。
• 文言文语法分类:
• 1、张良出,(名+动)邀项伯,(动+名) 项伯即入见沛公。(名+动+名)
• 2、良曰:“长于臣。”(形+介宾) • 4、会于河外渑池(动+介宾) • 3、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
公于与徐公孰美。(形容词做谓语)
牛刀小试
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 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举事亦然为其后可 复者也则事寡败矣。《韩非子•说林下》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翻译中的断句。解答时要先回到 上下文语境中,心中默译一遍,翻译时要关 注句中的名词、动词、重点虚词,例如本句 中的“鼻、目、也、举、则”,这些地方有 可能就是应该断开的地方,再根据翻译用斜 线断开。

高考文言文断句知识点梳理与练习(附答案解析)

高考文言文断句知识点梳理与练习(附答案解析)

高考文言文断句知识点梳理与练习(附答案解析)知识点古代的书籍没有标点,偶有符号,所以前人读书需要自己断句,常常在一句话的末了用“。

”断开,叫“句”;在一句之内语气停顿的地方用“、”断开,叫“读”(dòu)。

断句是古代启蒙教育的第一步,是读书人的一项基本功,有时候一首诗加上标点就便成了一首词。

如杜牧的那首《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被改成词: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1.人名、地名、年号、爵位、官职名、物品名往往做主语或宾语,是断句的重要标志。

文言文中,人名第一次出现时用全称,以后再出现往往提名不提姓。

要联系前文,适当补充省略的成分。

【例题1】仁宗初封庆国公王旦数言竦材命教书资善堂未几同修起居注为玉清昭应宫判官兼领景灵宫会真观事迁尚书礼部员外郎。

【解析】①仁宗是庙号,初指初年②庆国公是爵位③未几表示时间,单独停顿④起居注是皇帝的言行录,专有名词⑤玉清昭应宫判官、景灵宫会真观事、尚书礼部员外郎都是官职名。

【答案】仁宗初/封庆国公/王旦数言竦材/命教书资善堂/未几/同修起居注/为玉清昭应宫判官兼领景灵宫会真观事/迁尚书礼部员外郎【练习1】逢申初劾基命后以炮炸下狱拟戍帝犹以为轻亦以基命言得如拟为首辅者数月帝欲委政延儒遂为其党所逐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逢申初劾/基命后以炮炸/下狱拟戍/帝犹以为轻亦以基命言/得如拟为首辅者/数月帝欲委政延儒/遂为其党所逐B.逢申初劾基命/后以炮炸下狱/拟戍帝犹/以为轻亦/以基命言得如拟为首辅者/数月帝欲委政/延儒遂为其党所逐C.逢申初劾基命/后以炮炸下狱拟戍/帝犹以为轻/亦以基命言得如拟/为首辅者数月/帝欲委政延儒/遂为其党所逐D.逢申初劾基命/后以炮炸下狱/拟戍帝犹以为轻/亦以基命/言得如拟/为首辅者数月/帝欲委政延儒遂为其党所逐2.代词往往做主语或者宾语,要注意划分。

高考高中文言文断句

高考高中文言文断句

二十一 忠臣之事君也莫先于谏下能言之上能听之则王道光矣谏于未 形者上也谏于已彰者次也谏于既行者下也违而不谏则非忠臣 夫谏始于顺辞中于抗议终于死节以成君休以成社稷《书》曰 木从绳则直主从谏则圣(10分 10*2=19-21条线)
臣之事君也//莫先于谏//下能言之//上能听之//则王道光矣//谏于 未形者//上也//谏于已彰者//次也//谏于既行者//下也//违而不谏/则 非忠臣//夫谏始于顺辞//中于抗议//终于死节//以成君休//以成社稷// 《书》曰//木从绳则直//主从谏则圣(10条线)(见下页译文)
十六
曾子衣敝衣以耕,鲁君使人往致邑焉, 曰:“请以此修衣。”曾子不受。反,复 往,又不受,使者曰:“先生非求于人, 人则献之,奚为不受?”曾子曰:“臣闻 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纵子有赐 不我骄也,我能勿畏乎?”终不受。孔子 闻之曰:“参之言,足以全其节也。”
衣敝衣以耕:表修饰 致邑:送给他封地 奚为:为 何 不我骄:不骄我 宾语前置
【今译】 忠臣侍奉君主,最主要的是诤谏 。在下之官能直 言诤谏,而在上之人能择善采纳,则 可以达到完 美的政治 。在下对在上的诤谏最好是在事情沒办 并未形成损失之前,其次已在暴露出缺点错误时 诤谏,再次是在已造成损失时诤谏 。因怕违背在 上之意而不敢诤谏,那就不是忠良之臣 。忠臣最 初诤谏时言辞尚顺情而发,往后便是直言反对, 最终是以死相谏,并以此来成就君主之善,使国 家安宁 。《尚书》中说:“绳直 可以正木,忠臣 可以正主 。”
耆旧:年高有声望的人 微:出身微贱 由是独: 所以 唯独 厌:满足引申为饱受
昔年 过 洛 见 李 公 简 言 真 宗 既 东 封 访 天 下 隐者得杞人杨朴能诗及召对自言不能上 问临行有人作诗送卿否 朴曰唯臣妾 有一 首 诗 云更休落魄耽杯酒,且莫猖狂爱作诗。今日捉将官里去, 这回断老头皮。上大笑,放还山。 ”余在湖州,坐作诗追赴 诏狱,妻子送余出门,皆哭。无以语之,顾语妻曰:“独不 能如杨处士妻作诗送我乎?”妻子不觉失笑,余乃出。 (余: 苏东坡) 昔 年 过 洛 /见 李 公 简 言 /真 宗 既 东 封(封禅) / 访 天 下 隐 者 / 得 杞 人 杨 朴 /能 诗 /及 召 对 /自 言 不 能 / 上 问 /临 行 有 人 作 诗 送 卿 否/朴曰/ 唯 臣 妾 有 一 首 诗 云更休落魄耽杯酒,且莫猖狂爱作诗。今日捉将官里去, 这回断送老头皮。上大笑,放还山。 ”余在湖州,坐作诗追 赴诏狱,妻子送余出门,皆哭。无以语之,顾语妻曰:“独 不能如杨处士妻作诗送我乎?”妻子不觉失笑,余乃出。

高考语文文言文断句技巧大全

高考语文文言文断句技巧大全

高考语文文言文断句技巧大全断句口诀文段休问长与短,熟读精思是关键;内容大意全理解,始可动手把句断;联系全文前后看,先易后难细分辨;紧紧抓住曰云言,对话最易被发现;常用虚词是标志,更有规律供参看;词性词义要精研,语法结构助判断;排比对偶与反复,修辞提供好条件;相同词语紧相连,一般中间要点断。

分析讲解:1.文段休问长与短,熟读精思是关键,内容大意全理解,始可动手把句断理解内容和断句是紧紧相关联的,熟读精思,理解大意是正确断句的前提,因为读不懂就点不断,不理解就点不好。

马马虎虎不行,似懂非懂不行,读一遍两遍、一晃而过也不行。

2.联系全文前后看,先易后难细分辨要有全文意识,对不易断开的地方,要联系上下文的意思,认真推敲,确定在适当的地方断句。

3.紧紧抓住“曰”“云”“言”,对话最易被发现文言文在叙述人物的对话时,经常用“曰”“云”“言”等字,这为正确断句提供了方便。

遇到“曰”“云”“言”等字,我们很容易根据上下文判断出说话人以及所说的内容。

4.常用虚词是标志,更有规律供参看文言虚词的主要作用是表示语法关系和语气,往往是明辨句读的重要标志。

我们应该在学习中熟悉各类常见虚词的用法,尤其是它们在句中常处的位置,这样会有助于断句。

①句首的语气词“其、盖、唯、盍、夫、且夫、若夫”等前面可断句,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如嗟夫、嗟乎、呜呼等,前后都可断句;③有些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如“苟”“纵”“是故”“于是”“向使”“然而”“无论”“至若”“是以”“继而”“纵使”“然则”等前面大多可以断句;④常在句首的时间词,如“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等,也可以帮助断句。

当然,我们在抓虚词标志断句时,也要注意灵活性,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乎”用在句中,同“于”,是介词,词性变了。

“也”用在句中舒缓语气,可点断,也可不点断。

5.词性词义要精研,语法结构助判断古人不知道语法结构,只是凭着模糊的语感去断句。

完整版)高考文言文断句题汇总及详解答案

完整版)高考文言文断句题汇总及详解答案

完整版)高考文言文断句题汇总及详解答案3分)A.XXX读书学古,结茅为屋,不事华侈,其古者与?今又济之以雪,岂亦表其高洁之志行也欤?XXX是邪?XXX 之匿于深山而不为世用,穷而在下如冰雪冱寒之穷冬也。

及其以善及人而有成物之心,其不为果哉者则又如雪之有生物弭灾之功也,以屋名雪,讴不韪欤?至若启斯屋而XXX之态度,则见于诸作者之形容,予不暇多记也。

B.XXX读书学古,结茅为屋,不事华侈,其古者与?今又济之以雪,岂亦表其高洁之志行也欤?XXX是邪?XXX 之匿于深山而不为世用,穷而在下如冰雪冱寒之穷冬也。

及其以善及人而有成物之心,其不为果哉者则又如雪之有生物弭灾之功也。

以屋名雪,讴不韪欤?至若启斯屋而XXX之态度,则见于诸作者之形容,予不暇多记也。

C.XXX读书学古,结茅为屋,不事华侈,其古者与?今又济之以雪,岂亦表其高洁之志行也欤?XXX是邪?XXX 之匿于深山而不为世用,穷而在下如冰雪冱寒之穷冬也。

及其以善及人而有成物之心,其不为果哉者则又如雪之有生物弭灾之功也,以屋名雪,讴不韪欤?至若启斯屋而XXX之态度,则见于诸作者之形容,予不暇多记也。

D.XXX读书学古,结茅为屋,不事华侈,其古者与?今又济之以雪,岂亦表其高洁之志行也欤?XXX是邪?XXX之匿于深山而不为世用,穷而在下如冰雪冱寒之穷冬也。

及其以善及人而有成物之心,其不为果哉者则又如雪之有生物弭灾之功也。

以屋名雪,讴不韪欤?至若启斯屋而XXX之态度,则见于诸作者之形容,予不暇多记也。

A。

XXX于深山而不为世用,穷困如同冰雪之中的冬天。

但他以善良感化人,有着创造物品的心,所以即使他没有果实,也像雪一样有着保护生物免受灾害的功效。

B。

XXX匿于深山,不为世用,穷困如同冰雪之中的冬天。

但他以善良感化人,有着创造物品的心,所以即使他没有果实,也像雪一样有着保护生物免受灾害的功效。

C。

XXX匿于深山,不为世用,穷困如同冰雪之中的冬天。

但他以善良感化人,有着创造物品的心,所以即使他没有果实,也像雪一样有着保护生物免受灾害的功效。

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文言断句

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文言断句

语文微专题——文言断句一基本知识文言断句“三原则”“三步骤”“四方法”二断句四法:1.依名、动、代词断句句子成分基本结构:(定语)主语+[状语]谓语<补语>+(定语)宾语<补语>同现代汉语一样,文言文中主语和宾语一般由名词或代词充当,谓语大多数是由动词充当,而谓语又是构成句子的核心,我们只要抓住谓语动词,根据动词位置及和前后词语关系进行推断,就能提高断句准确率。

名词:人名、地名、事名、物名、朝代名、国名、官职名代词:第一人称:吾、我、予、朕、孤、寡人、臣、仆、妾、自、余、予、彼第二人称:尔、汝、女、若、乃、而、子、君、公、卿、阁下、足下2.依虚词断句文言虚词的主要作用是表示语法关系和语气,往往是明辨句读的重要标志。

句首发语词——常居句首,其前一般断开。

夫、盖、至若、若夫、初、唯、斯、今、凡、且、窃、请、敬句首时间词——常居句首,其前一般断开。

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句末语气词——其后一般断开。

陈述句末尾——也、矣、焉、耳疑问句末尾——与(欤)、邪(耶)、乎感叹句末尾——哉、夫疑问语气词——其后一般构成疑问句,其前一般断开。

何、胡、安、曷、奚、盍、焉、孰、孰与、何如、奈何复句关联词语——其前一般断开。

虽、虽然、纵、纵使、向使、假使、苟、故、是故、则、然则、或、况、而况、且、若夫、至于、至若、已而、于是、岂、岂非复音虚词——复音虚词需保持完整,不能点断。

有所、无所、有以、无以、以为、何所、孰若、至于、足以、何以、然则[微点拨]用虚词断句要灵活(1)“以、于、为、则”往往用于句中,它们的前后一般不断句。

(2)“乎”用在句中相当于“于”时,不能点断。

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3)“也”用在句中起舒缓语气的作用时,可点断也可不点断。

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4)连词“而”有时用于词或短语之间起连接作用,所连接的内容共同做句子的成分,前后联系很紧密,一般不在其前断开。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文言断句方法总结(共七种)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文言断句方法总结(共七种)

高考语文文言文断句方法一、名词断句法通读全文,找出人名、地名、事物名、朝代名、国家名、官职名等。

这些名词常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

然后考虑:什么人,办什么事情,采用什么方式,取得什么结果等。

(找动词)文言句式中,主谓结构居多,但主语常省略。

借助句子成份,关键是抓住动词,以动词为中心,找前后结构关系,确定主干,从而断开句子。

(1)人称代词吾、我、予、余、朕、孤、寡人、臣、仆、妾等词,代说话或写文章的人,即今之所谓第一人称代词。

其中“我”字,不仅各时代的文言皆用,而且一直用到现在。

其余的在现代汉语中都不用了。

尔、汝、女、若、乃、而、子、君、公、阁下、陛下、足下等,代受话人,是第二人称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你”“您”。

其中“阁下”“陛下”有外交用语中还用。

之、其、彼,代谈话或为文所及的第三者,是第三人称代词,今作“他”或“它”,不仅代人,还可以代事代物。

“或”相当于现代汉语“有的人”,“有时”;“莫”,相当于“没有谁”,是无定指的代词;“相”作互指代词,相当于“相互”“彼此”,也可以偏指,代“你”“我”“他”。

与“相”的偏指现象极相似的还有“见”字,多代“我”,即《辞源》所谓“表示他人行为及于己”。

(2)疑问代词文言的疑问代词,问人的有“谁”“孰”“何”;“何”也问事。

问事的还有“奚”“胡“曷”“恶”“安”“焉”等。

(3)指示代词文言常见的指示代词有“此”“是”“斯”“兹”“夫”等,另“之”“其”“彼”除作人称代词外,还常作指示代词。

我们把这一步工作总结为标名(代)词,定主宾。

需要注意的是,文言文中,人名第一次出现时往往用全称,以后再出现就只提名不提姓了。

例如《赤壁之战》中,“初,鲁肃闻刘表卒”,先用全称,以下“肃径迎之”“肃宣权旨”就不再提姓了。

例:1、湖阳公主新寡/帝与共论/朝臣微观其意2、诸葛亮之次渭滨,关中震动,魏明帝深惧晋宣王战,乃遣辛毗为军师。

3、匡庐奇秀甲天下山/山北峰曰香炉/峰北寺曰遗爱寺/介峰寺间/其境胜绝/又甲庐山/元和十一年/秋太原人白乐天见而爱之/若远行客过故乡/恋恋不能去/因面峰腋寺/作为草堂(选自《白居易集·草堂记》)4、(赵困于秦)齐人、楚人投赵。

2024届高考语文文言文断句技巧 课件(41张PPT)

2024届高考语文文言文断句技巧 课件(41张PPT)

03 常见断句难点分析
难点一:虚词断句
虚词断句的重要性
虚词在文言文中起着关键的 作用,如“而”、“则”等 ,它们的出现往往标志着句 子的转折、并列或因果等关 系,因此对虚词的正确理解 和断句具有重要意义。
常见虚词的用法和断 句技巧
常见的虚词如“而”、“则 ”、“虽”等,它们在不同 的语境中有着不同的用法和 含义,掌握这些用法和断句 技巧,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 地理解文言文的含义。
断句,即在阅读文言文时,根据句子的意义和语
断句的重要性
2
法结构,将长句或复杂句划分成短句或简单句的
正确的断句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含义
过程。这是理解文言文的关键步骤。
,提高阅读效率,同时也能避免因误解句子结构
而产生的错误理解。
3
断句的技巧
断句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如识别主谓宾、理解
词义、分析句子结构等,只有掌握了这些技巧,
识别虚词用法
1 虚词用法的识别
在文言文中,虚词的使用往往能揭示出句子的语法结构和语义关系,因此,掌握虚词的用 法是断句的关键。
高分断句策略分享
理解文言文断句原则
掌握文言文断句的基本原则 ,如上下文关系、语法结构 等,有助于我们准确理解和 解读文言文的含义。
掌握高频词汇断句技 巧
熟悉并掌握文言文中的高频 词汇和短语,可以帮助我们 在阅读过程中快速准确地进 行断句,提高阅读效率。
运用修辞手法辅助断 句
了解并掌握文言文中的各种 修辞手法,如对仗、排比、 设问等,可以帮助我们在断 句时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意图 和文本的深层含义。
虚词断句的实践与应 用
通过大量的文言文阅读和实 践,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虚 词的用法和断句技巧,从而 提高我们的文言文阅读理解 能力,为高考文言文的学习 和考试打下坚实的基础。

2024年高考语文备考之文言文断句新题型方略及文言文断句题练习

2024年高考语文备考之文言文断句新题型方略及文言文断句题练习

01答题技巧:文言文断句遵循“两个原则”即:结构原则和意义原则。

(按结构和句意划分)断句方法如下:(1)根据句子的结构成分按照“主/谓”或“主/谓/宾”的原则进行划分。

如: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2)句首语气词之后要断开,句末语气词之后往往断开句首语气词主要有:呜呼、噫、嗟夫(乎)、夫、若夫、盖等。

句末语气词主要有:也、平、哉、矣、耳、焉、邪、耶、与、欤等。

如:①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马说》)②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爱莲说》)③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孙权劝学》)(3)在转折连词前应断开。

如: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4)古代是两个单音词,而现代汉语中是一个复音词的,要断开。

如:①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5)节奏停顿要体现出省略成分。

如: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曹刿论战》)“再而衰,三而竭”中“再”和“三”后面都省略了动词谓语“鼓”,“再”和“三”后面应作停顿,以体现谓语的省略。

(6)根据文意和逻辑意义确定朗读节奏。

如:①其一|犬坐于前。

(《狼》)②山行|六七里。

①中“其一”是指其中的一只狼,作全句的主语,“犬”在句中作状语,修饰“坐”,译为“像狗一样”;②中的“山”修饰“行”,“山行”译为“在山上走”,它们都应连读。

(7)对话、引文的标志后断开如:①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桃花源记》)②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五柳先生传》)(8)时间词之前往往断开。

时间词主要有少顷、少时、未几、俄顷、俄而、已而、既而、忽、忽然等。

如:①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

(《口技》)②其夫呓语|既而儿醒。

(《口技》)(9)相同词语紧相连,一般中间要断开如:①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

(《隆中对》)②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木兰诗》)02答题步骤1.通读全文,理解句意,然后结合整个句子的意思去断句或划分节奏。

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文言文断句(21张PPT)

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文言文断句(21张PPT)

2.找动词/形容词
承担一个句子谓语成分的是动词、形容词,或是活 用为动词、形容词的其他词性。断句时,可以先确定作 为谓语的动词、形容词,然后根据谓语前的状语、主语 和谓语后的宾语等来断定语句的停顿点。一般来讲,找 到谓语就找到了一独立的小句子,是为“一谓一句”断 句法。
有妇人昼日置二小儿沙上而浣衣于水者虎自 山上驰来妇人仓皇沉水避之二小儿戏沙上自若
找出其中的动词“置、浣、沉、避、戏”,就能判断 妇人、虎、二小儿分别做了什么事,就可以断开答案:
有妇人昼日置二小儿沙上而浣衣于水者/虎自山上驰来 /妇人仓皇沉水避之/二小儿戏沙上自若(苏轼《书〈孟德 传〉后》)
3.找对话(引文)定断句
在文言文中,可借助“曰”“云”“言”“谓”“道”等动词来判断 人物的对话,进行断句。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时写出人名, 以后就只用“曰”“云”等,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时,应根据上 下文判断出问者、答者,明辨句读。
注意: 转述别人话语有时不断开。如:韩非书云夫子善之
湖阳公主新寡帝与共论朝臣微观其意主曰宋公威容德器群臣莫及 帝曰方且图之后弘被引见帝令主坐屏风后因谓弘曰谚言贵易交富易妻 人情乎弘曰臣闻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帝顾谓主曰事不谐矣
第一步划出人名,根据人物与动词关系确定主语,这一段中,有表对话的标 志性词“曰”,就不难做出正确答案了。 答案:湖阳公主新寡∕帝与共论朝臣∕微观其意∕主曰∕宋公威容德器∕群臣莫 及∕帝曰∕方且图之∕后弘被引见∕帝令主坐屏风后∕因谓弘曰∕谚言贵易交, 富易妻∕人情乎∕弘曰∕臣闻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帝顾谓主曰∕ 事不谐矣
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宁挥锄与瓦 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 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完整word版)高考语文文言文断句方法及技巧

(完整word版)高考语文文言文断句方法及技巧

高考语文文言文断句方法及技巧高考文言文复习是一项重要的内容,文言文阅读会考选择题、翻译题及断句题。

高三网小编整理了最实用的文言文断句方法和技巧,帮助广大高考生搞定文言文断句题型,确保在文言文阅读中少失分。

1.弄通文意断句给文言文断句,首先要阅读全文,了解文意,这是断句的先决条件,如果想当然地断下去,就容易发生错断。

通读全文,搞清属于什么文体,写了什么内容,想表达什么意思。

要注意文言文单音词占多数的特点,抓住几个关键的字词翻译以理解文段大意。

2.由简单句式入手给一段文章加标点,往往有易有难。

我们可以在大致掌握了文章的意思之后,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分析难断的句子。

这是一种先易后难的方法。

比如可以根据一些明显的标志(如下面讲到的虚词、对话等),把容易分辨的句子先断开。

另外,我们还要有全文意识,对不易断开的地方,要联系上下文的意思,认真推敲,确定在适当的地方断句。

3.抓住“曰、云、言”文言文在叙述人物的对话时,经常用“曰”“云”“言”等字,这为正确断句,提供了方便。

遇到“曰”“云”“言”等字,我们很容易根据上下文判断出说话人以及所说的内容。

如广东卷中的“史官曰”。

4.常用虚词是标志文言虚词的主要作用是表示语法关系和语气,往往是明辨句读的重要标志。

我们在学习中熟悉各类常见虚词的用法,尤其是它们在句中常处的位置有助于断句:句首发语词:夫、盖、至若、若夫、初、唯、斯、今、凡、且、窃、请、敬等常用于一句话的开头,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

句尾词:也、矣、焉、耳等经常用于陈述句尾;耶、与(欤)、邪(耶)等经常用于疑问句末尾;哉、夫等经常用于感叹句尾。

其后面一般要断开。

疑问语气词:何、胡、安、曷、奚、盍、焉、孰、孰与、何如、奈何、如之何、若之何等词或固定结构之后,一般可构成疑问句,只要贯通上下文意,就可断句。

复句中的关联词:虽、虽然、纵、纵使、向使、假使、苟、故、是故、则、然则、或、况、而况、且、若夫、至于、至若、已而、于是、岂、岂非,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

高考文言文断句的规律和技巧

高考文言文断句的规律和技巧

高考文言文断句的规律和技巧
高考文言文断句的规律和技巧主要有以下几点:
1. 依据意群断句
文言文的断句不能只靠标点符号,还需要按照意群来断句。

意群是一组有意义的词语,如主语、谓语、宾语、状语等。

当一个意群结束时,就可以断句。

要注意,一个长句子可能有多个意群,需要细心分析才能正确断句。

2. 依据语法和修辞断句
文言文的断句还需要考虑语法和修辞等因素。

例如,修辞手法中的对仗、排比、反复等也会影响断句。

此外,助动词、连词等语法词汇也需要注意断句。

3. 看懂整句话意并了解古时候的表达方式
在断句之前,我们必须要看懂整句话意。

而且在阅读时,我们还需要了解一些古时候的表达方式。

例如,“足下”代指“你”、“朕”代指皇帝等。

只有了解这些背景信息,才能更准确地断句。

4. 多读多练多思考
最后,断句也需要多读多练多思考。

通过多读一些古代文献,多练习断句技巧,多思考其中的语法和修辞手法等,才能更加熟练地达到断句的标准。

2024届高三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之断句】及试题练附答案

2024届高三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之断句】及试题练附答案

2024届高三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之断句】及试题练1.遵循三原则(1)通读全文,整体把握内容和主题(2)体会词语含义和词语之间关系(3)先易后难,逐步缩小范围多读多背,形成语感,是根本方法。

切忌边看边断。

2.方法(1)名词(或代词)断句法。

名、代作主、宾,主语在句首、宾语在句尾。

据此可把语句断开。

文言文中常见的专有名词:人名、地名、事名、物名、朝代名、国名、官职名(2)语序、句式断句法①特殊语序: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谓语前置等。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焉。

我非爱起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②特殊句式:判断句式、被动句式③固定句式:“何┅之有”“如(奈、若)┅何”“唯┅是┅”“不亦┅乎”“何┅(之)为”“无乃┅乎”“得无┅乎”④固定短语:有所、无所、有以、无以、以为、何所、孰若、至于、足以、得无、无乃、何以(3)对称、对偶、排比断句法文言文语句整齐对称,上下句常用相同的字数和结构。

在形式上对应,在内容上有关联(对比、并列、总分)如:臣闻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4)对话标志断句法对话标志:“曰”“云”“言”等。

注意两种情况:一是对话中又有对话,二是文中省略说话人和“曰”字的情况。

引用;连续对话,第一次出现人名,之后常省,有时提示动词也省去。

要据上下文分清问答的界限和引文的起止。

(5)文言虚词断句法句首:夫、盖、凡、故、盍、孰、唯、今夫、若夫、是故、然则、于是、顷之、未几、已而、既而、俄而(句首断)句尾:也、矣、耳欤、邪(耶)、焉、哉、乎(作介词例外)而已(句尾断)句中:以、而、于、则、者、也(句中不断)独词句:嗟夫、呜呼(独词句断)(6)顶真修辞断句法。

例:光召尚书玺郎,郎不肯授光,光欲夺之。

(7)察反复定句读。

反复,特别是间隔反复,文言文常见的修辞方法。

例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多次反复。

高考语文文言断句六种标志

高考语文文言断句六种标志

高考语文文言断句六种标志断句是考查考生能否读懂文言文的有效方法,因而断句能力的高低,就成了评判文言文阅读能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

文言文的断句关键在于“两要”:一要注重积累词义、语法、音韵以及古代文化等各方面的知识;二要多读古书,多掌握材料,并进行适当的句读练习。

具体来说,可以尝试以下六种方法:方法1:借助虚词【题目】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

【选文】襄子曰不及纣二日耳不亡何待优莫曰桀纣之亡也遇汤武今天下尽桀也而君纣也桀纣并世焉能相亡然亦殆矣(《新序·刺奢》)【答案】可借助文言虚词来进行断句,比如这段话中可抓“也”“而”“焉”“然”等。

襄子曰/不及纣二日耳/不亡何待/优莫曰/桀纣之亡也/遇汤武/今天下尽桀也/而君纣也/桀纣并世/焉能相亡/然亦殆矣【参考译文】襄子说:“我与商纣王还差两天,不灭亡还等什么呢?”优莫说:“夏桀王和商纣王的灭亡,是因为他们分别遇到了商汤王和周武王。

现在天下的君主都是夏桀王,您是商纣王。

夏桀王和商纣王同时在世,怎么能互相使对方灭亡呢?但是也危险了。

”[技巧点拨]古人遣词造句习惯于用虚词表示停顿的语气,有些虚词实际上起到了某种标点的作用。

留心这些虚词的位置和用法,也可以为我们断句提供参考。

①句首发语词:夫、盖、至若、若夫、初、唯、斯、今等常用于一句话的开头,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

②复句中的关联词:虽、虽然、纵、纵使、向使、假使、苟、故、是故、则、然则、或、况、而况、且、若夫、至于、至若、已而、于是、岂、岂非,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

上述试题中的“而君纣也”的“而”是一个连词,可从此处断开。

③句尾词:也、矣、焉、耳等经常用于陈述句的末尾;耶、与(欤)、邪(耶)等经常用于疑问句的末尾;哉、夫等经常用于感叹句的末尾。

它们的后面一般要断开。

上述试题中“桀纣之亡也”“今天下尽桀也”“而君纣也”的“也”均为句尾词,此处要断开。

④疑问语气词:何、胡、安、曷、奚、盍、焉、孰、孰与、何如、奈何、如之何、若之何等词或固定结构之后,一般可构成疑问句,只要贯通上下文意,就可断句。

高考语文文言文断句方法及技巧

高考语文文言文断句方法及技巧

高考语文文言文断句方法及技巧澄迈思源高级中学孙荣堂1.弄通文意断句给文言文断句,首先要阅读全文,了解文意,这是断句的先决条件,如果想当然地断下去,就容易发生错断。

通读全文,搞清属于什么文体,写了什么内容,想表达什么意思。

要注意文言文单音词占多数的特点,抓住几个关键的字词翻译以理解文段大意。

2.由简单句式入手给一段文章加标点,往往有易有难。

我们可以在大致掌握了文章的意思之后,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分析难断的句子。

这是一种先易后难的方法。

比如可以根据一些明显的标志(如下面讲到的虚词、对话等),把容易分辨的句子先断开。

另外,我们还要有全文意识,对不易断开的地方,要联系上下文的意思,认真推敲,确定在适当的地方断句。

3.抓住“曰、云、言”文言文在叙述人物的对话时,经常用“曰”“云”“言”等字,这为正确断句,提供了方便。

遇到“曰”“云”“言”等字,我们很容易根据上下文判断出说话人以及所说的内容。

如广东卷中的“史官曰”。

4.常用虚词是标志文言虚词的主要作用是表示语法关系和语气,往往是明辨句读的重要标志。

我们在学习中熟悉各类常见虚词的用法,尤其是它们在句中常处的位置有助于断句:句首发语词:夫、盖、至若、若夫、初、唯、斯、今、凡、且、窃、请、敬等常用于一句话的开头,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

句尾词:也、矣、焉、耳等经常用于陈述句尾;耶、与(欤)、邪(耶) 等经常用于疑问句末尾;哉、夫等经常用于感叹句尾。

其后面一般要断开。

疑问语气词:何、胡、安、曷、奚、盍、焉、孰、孰与、何如、奈何、如之何、若之何等词或固定结构之后,一般可构成疑问句,只要贯通上下文意,就可断句。

复句中的关联词:虽、虽然、纵、纵使、向使、假使、苟、故、是故、则、然则、或、况、而况、且、若夫、至于、至若、已而、于是、岂、岂非,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

其它的如:以、于、为、则、而,往往用于句中,在他们的前后一般就不断句;“(而”表转折而且后面为一个比较长和完整的句子时,“而”前面要断开)。

高考文言断句指导

高考文言断句指导

一般句子的结构:
副词
副词
名词 、代词
定语 + 主语 + 状语 + 谓语 + 补语 + 定语 + 宾语
名词、代词
动词
形容词
【每当有外地人来】,(好客的)汕头人【总是】 【眉飞色舞地】谈<起了>(汕头的)小吃<有多么地道>。
定语 + 主语 + 状语 + 谓语 + 补语 + 定语 + 宾语
定语 + 主语 + 状语 + 谓语 + 补语 + 定语 + 宾语 定语 + 主语 + 状语 + 谓语 + 补语 + 定语 + 宾语 定语 + 主语 + 状语 + 谓语 + 补语 + 定语 + 宾语 定语 + 主语 + 状语 + 谓语 + 补语 + 定语 + 宾语
5.其他
①句首时间词:顷之、未几、已而、既而、俄而 、向之、斯须 等
,前面一般断开,后面可断可不断。 如: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②叹词:嗟夫、呜呼等会构成独词句,前后都可断。 如: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
③“以、于、为、则、而”往往用于句中,在它们的前后有时不断 句,具体根据句子的语境确定。
3.疑问语气词 何、胡、恶、安、曷、奚、盍、焉、孰、孰与、何如、
奈何、如之何、若之何等词或固定结构之后,一般可构成疑 问句,只要贯通上下文意,就可断句。
例: (1)孰与君少长?(《鸿门宴》) (2)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 (3)奚以知其然也?(《逍遥游》) 红字体的虚词都是疑问词,一般放在句首,与前一句应 断开。

文言文停顿划分

文言文停顿划分

文言文停顿划分
文言文停顿划分主要遵循以下原则:
1. 主谓之间停顿。

如“一狼/洞其中”。

2. 动宾之间停顿。

如“无/丝竹之乱耳”。

3. 动词与后置状语之间停顿,以使语意明显。

如“骈死/于槽枥之间”。

4. 遇到省略句时,在省略的词语处停顿。

如“其一/犬坐于前”。

5. 遇到倒装句时,通常在倒装的成分后停顿。

如“甚矣/汝之不惠”。

6. 按句首独立性质的词语停顿,如发语词、总结性词语、连词等后面要停顿。

如“夫/环而攻之”,“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7. 连在一起的两个单音词,朗读时要分开读。

如“古二今一”要慎重,名词活用作状语的这个“活用词”之前要停顿。

8. 遇到提示停顿的成分时,自然停顿。

如“省略成分断没错”。

以上是文言文停顿划分的基本原则,可根据具体语境灵活运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文言文文言断句——抓标志,通文意(2015·湖南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三事忠告》二则(其一)张养浩治官如治家治官如治家,古人常有是训矣。

盖一家之事,无缓急巨细,皆所当知。

有所不知,则有所不治也。

况牧民之长,百责所丛,若庠序,若传置,若仓廥,若囹圄,若沟洫,若桥障,凡所司者甚众也。

相时度力,敝者葺之,污者洁之,堙者疏之,缺者补之,旧所无有者经营之。

若曰彼之不修何预我事瞬息代去自苦奚为此念一萌则庶务皆隳矣。

前辈谓公家之务,一毫不尽其心,即为苟禄,获罪于天。

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若曰彼之不修/何预我事/瞬息代去/自苦奚为/此念一萌/则庶务皆隳矣B.若曰/彼之不修何预/我事瞬息代去/自苦奚为/此念一萌/则庶务皆隳矣C.若曰彼之不修/何预我事/瞬息代去自苦/奚为此念/一萌则庶务皆隳矣D.若曰/彼之不修何预/我事瞬息代去自苦/奚为此念/一萌则庶务皆隳矣解题思维解答客观型断句题时,要先找出四个选项的共同点和区别。

对于本题而言,四个选项中,有些停顿点是相同的,有些是不同的。

因此,我们可以将四个选项两两分组,进行对比分析。

分析时,可以找到两项中不同的停顿点,重点分析不同点的正误。

即解题的关键是,从不同的停顿点入手,分析正确的断句点。

比如“若曰”处,一般来讲,“曰”的后面如果是说话人要说的话,“曰”后一定要停顿;但从这句话的前后文可以看出,这个“曰”加上前面的“若”是一种假设,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如果认为……”,所以“曰”后不能停顿。

“何预我事”不能断开,意思是“与我有何相干”。

由此可排除B、D两项。

“自苦奚为”中“为”的意思是“做”,整句话可译为“自找苦吃做什么”,中间不能断开,若断开,则后面的“一萌则庶务皆隳矣”无法理解。

故可排除C项。

综合以上分析可知,答案为A项。

答案:A【参考译文】治官如治家,古人常有这样的训诫。

作为一家之主,对家里的事情,不论缓急大小,都应当知道。

不知道就不能治理好。

何况治理百姓的行政长官,各种职责很多,如学校、驿站、粮库、监狱、农田水利、桥梁堤坝等各种工程,总之要管理的事很多。

要观察时机,量力而行,损坏的修补它,肮脏的清扫它,堵塞的疏通它,缺失的补上它,以前没做的规划它。

如果认为他们自己没去做,与我有什么相干?官员调任是瞬息间的事,自找苦吃干什么?这样的念头一产生,则政务都会被毁。

前辈说对公家的事务(只要)有一点不尽心,就是苟且获得俸禄,是会得罪上天的。

(2014·广东卷)阅读下列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敞侍英宗讲读,每指事据经,因以讽谏。

时两宫方有小人间言,谏者或讦而过直。

敞进读《史记》,至尧授舜以天下,拱而言曰:“舜至侧微也,尧禅之以位天地享之百姓戴之非有他道惟孝友之德光于上下耳。

”帝竦体改容,知其以义理讽也。

皇太后闻之,亦大喜。

积苦眩瞀,屡予告。

疾少间,复求外,以为汝州。

旋改集贤院学士、判南京御史台。

熙宁元年,卒,年五十。

(选自《宋史·刘敞传》,有删节) 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尧禅之/以位天地/享之百姓/戴之非有他道/惟孝友之德/光于上下耳B.尧禅之/以位天地/享之百姓/戴之非有他道/惟孝友之/德光于上下耳C.尧禅之以位/天地享之/百姓戴之/非有他道/惟孝友之德/光于上下耳D.尧禅之以位/天地享之/百姓戴之/非有他道/惟孝友之/德光于上下耳解题思维本题考查考生为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断句要点包括找特殊虚词位置,辨别特殊句式,结合修辞,并适当利用语感来划分句读。

本句中“以位”是介宾结构,作为状语后置句的典型,“尧禅之以位”必然要连缀成句;“之”字在本句中出现频率很高,“享之”“戴之”对称,故分别于其后断句。

后两句有“非……惟”(不是……只是)的结构,可以判定“无他”“惟德”,最后即可轻易划出“光于上下”。

答案:C【参考译文】刘敞侍奉英宗担任讲读,常常依据经书谈论事情,借此来讽谏。

当时两宫正有小人说离间的话,进谏的人有揭发的却过于直率。

刘敞在皇帝面前讲读《史记》,讲到尧把天下交给舜时,刘敞拱手进言说:“舜,(出身)极其低微,尧把帝位禅让给了他,天地享有他,百姓爱戴他,不是有别的办法,只是舜有孝亲友爱的品德,光耀于天地百姓罢了。

”皇帝恭敬地站起身子表情严肃起来,知道刘敞是用道理来讽喻。

皇太后听说了这件事,也非常高兴。

(刘敞)积久劳苦头昏眼花,多次请求休假。

病情稍微好些,又请求外任,皇帝便让他担任汝州知州,不久改任集贤院学士,去南京御史台任职。

熙宁元年,去世,享年五十岁。

提供语境的客观型断句题属于断句题中相对容易的一类。

从近年高考考情来看,高考语文卷涉及该类题的地区增多。

该类试题一般是从选文中截取一段,去掉标点,设置的停顿一般为6~8处,但难度不大。

考生只要抓住标志词、谓词等,再利用排除法即可选出答案。

预计2017年高考,客观选择题仍是最主要的断句考查形式。

巧妙使用排除法,善于借助虚词、句式等解题1.善用排除多比较。

解答客观型断句题,可以先找出选项中断句停顿点的不同之处,然后分析不同点的正误,找到正确停顿点,最后根据排除法找到正确选项。

如上述例题,在分析解题过程时,采用的最主要的方法就是排除法。

2.实词、句法多联系。

在通读文段的基础上,注意联系自己已掌握的古代汉语词句的知识(词法、句法等)来断句。

一般来讲,动词的前后都不能断开(省略句除外),因为它的前面往往有主语,后面往往有宾语,但是不及物动词做谓语的情况除外。

3.句式、活用要明确。

断句时还要考虑到文言文的特殊句式和词类活用现象。

文言文有不同于现代汉语语法习惯的四种特殊句式——判断句、倒装句、被动句和省略句。

有的句子中还有词类活用现象。

这些不仅是文言文阅读中的障碍,更是断句时的易错点。

如上述例题中的“何预我事”,这是一个倒装句,其正常语序是“何事预我”或“预我何事”,由此可以判断“何”前和“事”后要停顿。

4.文史知识莫忽视。

文言文中的文史知识,包括人物的名、字、号、谥号,年号,地名,官名等。

了解这些知识对文言文的断句也会有很大帮助。

题型二主观型断句(2015·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太平州学记(宋)张孝祥学,古也。

庙于学以祀孔子,后世之制也;阁于学以藏天子之书,古今之通义,臣子之恭也。

当涂①于江、淮为名郡,有学也,无诵说之所;有庙也,无荐享之地;有天子之书,坎而置之屋壁。

甲申秋,直秘阁王侯秬②来领太守事,于是方有水灾,尽坏堤防,民不粒食。

及冬,则有边事,当涂兵之冲,上下震摇。

侯下车,救灾之政,备敌之略,皆有次叙。

饥者饱,坏者筑。

赤白囊③昼夜至,侯一以静填之。

明年春,和议成,改元乾道,将释奠于学。

侯语教授沈瀛曰:“学如是!今吾州内外之事略定,孰先于此者?”命其掾蒋晖、吕滨中撤而新之。

先是郡将欲楼居材既具侯命取以为阁辟其门而重之凡学之所宜有无一不备。

【注】①当涂,古县名,宋代称太平州,今属安徽。

②王侯秬,王秬,时为太平州知州;侯,古代对士大夫的尊称。

③赤白囊,古代递送紧急情报的文书袋。

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3分)先是郡将欲楼居材既具侯命取以为阁辟其门而重之凡学之所宜有无一不备解题思维解答主观型断句题时,可以把能断开的地方先断开。

具体来看,可以从分析几类词语入手,比如能够做主语、宾语的专有名词,句末语气助词以及能够做谓语的动词、形容词等。

本题要求断句的语句中,“先是”是一个表时间的词语,“是”后面显然要断开。

“郡将欲楼居”是一个主谓宾完整的句子,故“居”后要断开。

“侯”指人,根据文意可知,指的是“王侯秬”,应放在句首,故“侯”前要断开。

又因为“命”“辟”是王侯秬的两个动作,其间应断开。

“凡……”“无……”引导的内容构成两个分句,中间自然要断开。

答案:先是/郡将欲楼居/材既具/侯命取以为阁/辟其门而重之/凡学之所宜有/无一不备(每两处1分,共3分)【参考译文】(见考点一例5中的译文)(2014·北京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节选),完成文后题目。

偃虹堤记有自岳阳至者,以滕侯【注】之书、洞庭之图来告曰:“愿有所记。

”予发书按图,自岳阳门西距金鸡之右,其外隐然隆高以长者,曰偃虹堤。

滕侯志大材高,名闻当世。

方朝廷用兵急人之时,常显用之。

而功未及就,退守一州,无所用心,略施其余,以利及物。

夫虑熟谋审力不劳而功倍作事可以为后法一宜书不苟一时之誉思为利于无穷而告来者不以废二宜书岳之民人与湖中之往来者皆欲为滕侯纪三宜书以三宜书不可以不书,乃为之书。

庆历六年某月某日记。

(取材于《欧阳文忠公集》) 【注】滕侯:即滕子京,北宋人,屡遭贬黜,其时被贬,任岳州知州。

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5分)解题思维首先,通读全文,得知画波浪线处内容是对为滕侯作传的理由的总结;其次,看到三个并列句式,“一宜书”“二宜书”“三宜书”,可以粗略将其分为三层;最后,寻找文中的标志性词语,分析词语之间的关系,标出停顿处。

值得注意的是,并列关系、连动关系一般不停顿。

第一层“夫虑熟谋审力不劳而功倍作事可以为后法一宜书”中,“虑熟谋审”是并列关系,中间一般不停顿;“力不劳而功倍”是由连词连接的并列结构,其后可断开;“作事”是动宾短语做主语,“作事可以为后法”是典型的主谓宾结构,其后可断开。

第二层“不苟一时之誉思为利于无穷而告来者不以废二宜书”中,“思为利”是动宾关系,中间不停顿;“于无穷”是后置的介宾结构,其后必须停顿。

第三层“岳之民人与湖中之往来者皆欲为滕侯纪三宜书”中,“岳之民人与湖中之往来者”是主语,因为比较长,习惯上停顿;谓词有“欲、纪”,但“为滕侯纪”是“欲”的宾语,“欲后”不停顿。

答案:夫虑熟谋审/力不劳而功倍/作事可以为后法/一宜书/不苟一时之誉/思为利于无穷/而告来者不以废/二宜书/岳之民人与湖中之往来者/皆欲为滕侯纪/三宜书/以三宜书不可以不书。

(每断对两处1分,共5分。

)主观型断句题,一般有两种命题方式,一种是从选文中截取一段话,去掉标点,设置成试题,一般要求停顿6~8处,分值为3~5分,相对于客观型断句题来说,有一定的解题难度。

另一种是不从前文给出的阅读文段中选取材料,而是另选一个与阅读材料无关的小文段,要求考生进行断句。

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抓住标志词和特殊句式,把能断开的先断开,然后再结合上下文,检查已断开处是否恰当,并推敲较难把握的地方。

理解文意,抓标志断句1.利用对话标志断句。

常以“曰”“云”“言”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写出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

遇到对话时,应根据上下文判断出问者、答者,明辨句读。

2.借助文言虚词断句。

常见的标志性虚词有:(1)句首发语词:“夫、盖、至若、若夫、初、唯、斯、今、凡、且、窃、请、敬”等经常用于一句话的开头,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