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选提分专练第六练古诗鉴赏专题三题材突破题材三山水田园诗
高三诗歌鉴赏练习(山水田园诗)答案
8、答:幽深、宁静的特点。 “闲”字。栀子花在庭院中开放,“闲”在那里,无人观赏;一个闲字从侧面衬托了妇姑雨中浴蚕的繁忙景象。
9、答:(1)孤寂凄凉黯然神伤(2)首联通过秋雨后嘶哑凄咽的蝉声和秋风中摇曳的松枝桂树透露出萧瑟秋意,以“蝉噪”反衬寺院的幽静,以秋雨秋风烘托寺院的冷寂。尾联写竹林西边秋风传来杨州的繁华市井中歌舞喧闹之声,反衬诗人却只能在静寂的禅智寺中凄凉度日,于写景之中暗含着诗人的身世感受、凄凉情怀。
4、答案:⑴描写景物有声、有色、有形,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特点。所写景物带上了作者的主观色彩,写得情景交融。所选的寒山、秋水、落日、孤烟等富有季节和时间特征的景物,构成了一幅和谐静谧的山水田园风景画。⑵颔联刻画了诗人年事已高和安闲的神态。尾联生动的刻画了裴迪的狂士之态。⑶表现了诗人的闲居之乐和对友人的真切情谊。
3、答案:(1)答:分别是“明”和“出”,充分显示出雨后的“新晴”,诗人极目“野望”所见的景色:田野外河水上涨,在阳光照射下“白水”波光鄰鄰,比平时更加明亮夺目;雨水冲洗后的群山,在太阳照耀下“碧峰”秀出,更加富有层次。(2)答:尾联写了农忙时节,农人全家在农田里忙于耕作的景象。这样写的好处是:再一次突出表现“新晴”这一诗题,因为“新晴”人才能看到农人们“倾家事南亩”的景象。给前面所绘的一幅表态画面平添无限生机,使整修画面活了起来。
5、答:(1)幽静。(2)老妻画纸,稚子敲针表
6、答案:(1)空间转换,时远时近:作者的眼睛和画笔起始于了望大江远山,然后写两岸人家,芰荷池塘,沙洲水禽……忽而又放纵开去,极目天际之画船,倏地又收回至村落酒帘。于是一片江南秀丽风光,便一览无余了。动静结合:流水生烟,山岚耸翠,此为一动一静;画檐芰荷,安静恬淡,而沙鸥在舞,珠帘在卷,画船由天边驰来,酒旗在风中招展,又于宁静之中,显出一派生机。(2)“有我之境”,这首曲看似客观描写,但实际处处有我。如“看沙鸥”之“看”固然是“我”看,“芰荷丛一段秋光淡”之“淡”也包含着作者的感受和评价。七句写景中如果没有作者表赞叹一字,但笔笔都像用蘸满了爱的浓汁画出来的,否则哪能这样美丽与可爱。
202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项练古代诗歌阅读_山水田园诗歌(含答案)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阅读--山水田园诗歌专项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林卧岑参偶得鱼鸟趣,复兹水木凉。
远峰带雨色,落日摇川光。
臼中西山药①,袖里淮南方②。
唯爱隐几③时,独游无何乡。
【注】①西山药:仙药。
②淮南方:一说为失传医药著作。
一说为西汉淮南王刘安主持撰写的《淮南子》,书中内容有神仙黄白之术。
③隐几:靠着几案。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的题目仅有两字却蕴含丰富,“林”点明地点,“卧”摹写出诗人的情态。
B.“鱼鸟”是隐逸诗中常见景物,第一句写偶然体会到观赏山林中鱼鸟的趣味。
C.“兹”指现在、此时,第二句从触觉来写诗人此时又感受到水木带来的阴凉。
D.颈联中的“西山药”“淮南方”表明了诗人立志修仙从而脱离凡世的决心。
2.这首诗颔联和尾联分别是如何表情达意的?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饮酒(其七)(晋)陶渊明秋菊有佳色,裛①露掇②其英③。
泛④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
一觞虽独尽,杯尽壶自倾。
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
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注释:①裛(yì):通“浥”,沾湿。
②掇(duō多):采摘。
③英:花。
④泛:浮。
意即以菊花洒在酒中。
3.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秋菊有佳色”中“佳色”意思是“欢笑”,写诗人看见秋天菊花盛开露出高兴的表情。
B.“泛此忘忧物”中“忘忧物”指酒,曹操《短歌行》中就有“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句。
C.“远我遗世情”意思是远离世俗,遗世独立,与“复驾言兮焉求”表达的情感是一致的。
D.“归鸟趋林鸣”,诗人以飞鸟自喻,有“倦飞而知还”的意思,表达了作者归隐的喜悦。
4.全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哪些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西塞山泊渔家皮日休白纶巾下发如丝,静倚枫根坐钓矶。
中妇桑村挑叶去,小儿沙市买蓑归。
雨来莼菜流船滑,春后鲈鱼坠钓肥。
西塞山前终日客,隔波相羡尽依依。
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诗前两句塑造了一位垂钓者形象,钓者头戴白纶巾,发如银丝,静坐水边垂钓。
2024届高考语文第一轮古代诗歌阅读专项复习——山水田园类(含解析)
2024届高考语文第一轮古代诗歌阅读专项复习——山水田园类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下面小题。
[越调]柳营曲·江上查德卿烟艇闲,雨蓑干,渔翁醉醒江上晚。
啼鸟关关,流水潺潺,乐似富春山①。
数声柔橹江湾,一钩香饵波寒。
回头贪兔魄②,失意放渔竿。
看,流下蓼花滩。
注:①东汉初年,严子陵不愿意出来做官,曾隐居在富春江边钓鱼。
②兔魄:指月亮。
1.下列对这首元曲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越调”是元曲宫调之一,宫调不同,音调就不同。
“柳营曲”是曲牌名。
B.开篇描绘了一幅渔翁荡舟图,烟雾笼罩,小船自在悠闲,蓑衣雨湿风干。
C.“关关”指鸟鸣声,“啼鸟关关”与“关关雎鸠”在诗歌中的作用相同。
D.曲末以景结情,有画面感,引发读者想象,产生了韵味无穷的艺术效果。
2.有人认为曲中的渔翁表面醉心山水,实则怀有心事,请谈谈你的理解。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田舍(其一)文同园林晓气清,篱巷夕阳明。
石窦闻寒碓①,烟坡见晚耕。
豚蹄供祷赛②,龟壳问阴晴。
欲识丰年乐,一村鸡犬声。
【注】①碓:舂米的用具。
②祷赛:古时农事完毕后举行谢神的祭祀。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诗围绕“田舍”展开描写,展现农家生活情景,暗含对官场生活的厌恶。
B.无论晨昏,“园林、篱巷”中都是一派清明景象,反映出农家的祥和美好。
C.颔联视觉与听觉结合,描摹了热火朝天的劳动景象,写出丰年的来之不易。
D.颈联写乡亲们祭祀祈祷、占卜问事,写出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4.这首诗与《归园田居•其一》都是田园诗,两首诗都写到了鸡、犬的叫声,但其作用并不相同,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积雨辋川庄作王维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①。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②。
一鹭图刘羽芳草垂杨荫碧流,雪衣公子立芳洲。
一生清意无人识,独向斜阳叹白头。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选提分专练第六练古诗鉴赏专题三题材突破题材三山水田园诗
题材三山水田园诗一、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元日田家①薛逢南村晴雪北村梅,树里茅檐晓尽开。
蛮榼②出门儿妇去,乌龙③迎路女郎来。
相逢但祝新正寿,对举那愁暮景催。
长笑士林④因宦别,一官轻是十年回。
注①本诗作于诗人贬官四川之时。
②蛮榼:酒器。
③晋朝时,民俗以“龙”字为家犬命名。
后世以乌龙泛指犬。
④士林:此处指读书人。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本诗首联描写了南村和北村不同的风景。
在元日这天,家家户户很早就打开了家门。
B.诗歌前三联写出了当地淳朴的民风。
元日百姓的生活热闹却又不失田园生活特有的宁静。
C.“但”字写元日这一天百姓相逢之后只彼此祝福健康长寿,也暗含了诗人对自己的告诫。
D.“元日”即今天的元旦,是“新正”第一天,别名有元朔、元正、正旦、端日等等。
E.“暮景”一词含义丰富,既指一日之“暮”,也指一年之“暮”,亦可指一生之“暮”。
2.本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
答:二、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登云门诸山宗臣山头月白云英英,千峰倒插千江明。
手把芙蓉步石壁,苍翠乱射猿鸟惊。
谁知云外吹紫笙,欲来不来空复情。
天风吹我佩萧飒,恍疑身在昆仑行。
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首句写山顶之景,山峰、明月、云雾融汇成一个幽静而朦胧的境界。
B.颔联照应诗题“登”字,写在遍野芙蓉、满目苍翠之中登山的悠闲。
C.诗人身在山中,以萦绕耳边的乐声,渲染出高山之巅空灵而神秘的趣意。
D.诗人登上山顶,感受到山风萧瑟强劲,由此联想到八面生风的昆仑山。
E.全诗以实笔写山之实景,以虚笔写风之虚致,意在表达登山的畅快情致。
4.后人评价此诗最能“以主观情趣折射客体之美”,请结合诗句,分析诗人登山的情趣。
答:三、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泥溪洪咨夔沙路缘江曲,斜阳塞轿明。
晚花酣晕浅,平水笑窝轻。
喜荫时休驾,疑昏屡问程。
谁家刚齐[注]饼,味过八珍烹。
注齐:通“剂”,调也。
调和味道谓之剂。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精选提分专练:第六练+古诗鉴赏+第六章+专题一+诗体二+Word含答案.docx
诗体二词一、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点绛唇·闺思李清照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
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
倚遍阑干,只是无情绪。
人何处?连天蓑草,望断归来路。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A.这是一首借伤春写离恨的闺怨词。
词句开篇点题,并通过“一寸”与“千缕”这一数量上的反差,刻画出词人愁思深重、难忍孤寂的形象。
B.“惜春”一句,直言其愁,后一句则描写出数点花瓣于风中飘零,如雨点落下的情形,表明春天归去,惜春、惜花,也暗示惜青春、惜容颜。
C.词人在“倚”字后面缀以“遍”字,活画出一深闺女子百无聊赖的烦闷苦恼;“无情绪”指女子没有了往日的心境,独自一人无所事事。
D.本词借刻画人物形象来反映意绪,将动作描写与心理描写相结合,以景物描写烘托气氛、寄寓情感,从而刻画出一位亟待良人归来的女子形象。
E.本词属于李清照前期的作品,同期的词作还有《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醉花阴·薄暮浓云愁永昼》《武陵春·春晚》《声声慢·寻寻觅觅》等。
2.词尾“连天衰草”一作“连天芳草”,你认为哪种表述更合适?请结合全词说明理由。
答:二、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水调歌头苏轼余去岁在东武,作《水调歌头》以寄子由。
今年子由相从彭门居百余日,过中秋而去,作此曲以别。
余以其语过悲,乃为和之,其意以不早退为戒,以退而相从之乐为慰云耳。
安石在东海,从事鬓惊秋。
①中年亲友难别,丝竹缓离愁。
一旦功成名遂,准拟东还海道,扶病入西州。
雅志困轩冕,遗恨寄沧洲②。
岁云暮,须早计,要褐裘。
故乡归去千里,佳处辄迟留。
我醉歌时君和,醉倒须君扶我,惟酒可忘忧。
一任刘玄德,相对卧高楼。
注①安石:谢安,字安石,早年隐居,四十余方出仕,之后仍不忘隐居,镇守新城时打算“经略初定,自江道东还”,后志不遂,病死京城。
从事:从政。
②沧洲:水滨,古代多借指隐士所居住的地方。
3.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A.“鬓惊秋”即“为鬓生白发而惊”,明写谢安出仕较晚,暗写词人已届暮年的忧伤。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题专练之山水田园诗(含答案)
诗歌鉴赏题专练之山水田园诗一、常见意象(1)景物:郭外、原野、农田、墟落、炊烟、白云、清泉、郊外、草屋、柴门、荆扉、竹林、霞光、露珠(2)人:邻人、野老、农夫、樵夫、渔夫、林叟、山客、牧童、隐者(3)农具:耒、耜sì、锸、锄头、犁(4)植物(食品):五谷(黍)、栗、桑、麻、菊(5)动物:鸡、犬、牛、羊、蚕、蛙诗人常会选取炊烟、桑麻、桃李、麦苗、豆苗、菊花、鸡、犬、禽雀、眠蚕等体现对闲适恬淡的山水田园生活的热爱的意象。
选取野径、古木、荆扉、柴门、空林、空山、鸾鹤(超凡脱俗的灵鸟)、孤云、禅房、古寺、暮钟等具有隐逸特点的意象,用五柳、接舆、伯夷、叔齐等历史人物和僧道、林叟、樵夫、幽人等山野之人来自比。
二、思想情感(1)热爱自然,对宁静、平和、归隐生活的向往之情。
(2)心物相融的恬淡、闲适自得的心情。
(3)借景遣怀的沉郁凄情。
或借异乡山水,表达客居孤寂思绪;或借凄风苦雨,寄寓贬谪忧愤,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和怀才不遇的苦闷。
(4)抒写自己遗世独立的高尚情怀和隐居生活的幽寂高雅。
(5)歌颂劳动生活以及在劳动中与农民的深情厚谊等。
三、常用技法(1)比喻、拟人、夸张、对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2)描写手法①观察角度高、低、俯、仰的变化与高低远近的顺序。
②光、影、色彩的渲染,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的运用。
③白描与工笔。
白描,简单地罗列,简单地描写。
工笔,细致入微地刻画,重彩浓墨地描绘。
④虚实结合(眼前景与想象景)。
⑤动静结合(以动衬静、化动为静与化静为动)。
(3)抒情方法①借景抒情,融情入景。
②乐景写哀(反衬),用欢乐的景物或场景写哀伤的心情。
四、专题练习:(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各题。
月夜忆舍弟杜甫[唐代]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注]这首诗是公元759年(乾元二年)秋杜甫在秦州所作。
这年九月,安史之乱,安禄山、史思明从范阳引兵南下,攻陷汴州,西进洛阳,山东、河南都处于战乱之中。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阅读(山水田园)
古代诗歌阅读(山水田园)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小题。
张谷田舍储光羲县官①清且俭,深谷有人家。
一径入寒竹,小桥穿野花。
碓②喧春涧满,梯倚绿桑斜。
自说年来稔③,前村酒可赊。
【注】①县官:陪作者巡视的县令。
②碓(duì):用来舂米谷的器具。
③稔(rěn):庄稼成熟。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是一首田园诗。
诗人在一个丰收的秋日里,去拜访深山谷中的农家。
首句“县官清且俭”,指出了这个县的长官清廉正直、节俭爱民。
B.中间四句是景物描写。
这四句顺着诗人的游踪,描写田舍的美丽风光与农民们的劳动生活,写得绘声绘色,曲折有致,引人入胜。
C.颈联诗人用视听结合的手法展现了农人舂米与采桑的场景,对仗工整,形象生动,反映出一幅忙碌而喜悦的劳动画面。
D.尾联的“自说”是农人说,写今年的收成将会不错。
2.诗歌颔联哪两个字运用精当?请简要赏析。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饮酒陶渊明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
行行向不惑,淹留遂无成。
竟抱固穷节,饥寒饱所更。
敝庐交悲风,荒草没前庭。
披褐守长夜,晨鸡不肯鸣。
孟公①不在兹,终以翳吾情。
[注]①孟公:刘龚,字孟公,东汉人(见《后汉书·苏竟传》)。
当时有文士张仲蔚,家里很穷,住的地方蓬蒿没人,时人都不注意,只有刘龚知道他(见《高士传》)。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句“少年罕人事”可与“少无适俗韵”相互阐释,“好六经”是平生安身立命的根本。
B.诗歌二、三联直抒胸臆,说自己虽年过半百,但一事无成,虽饥寒交迫却选择坚守节操。
C.第五联“敝庐”“悲风”“荒草”三个意象营造了一种萧瑟凄凉破败的意境,与作者的心境相吻合。
D.此诗语言简练自然,包蕴着渊明一生的心路历程与心灵境界;辞气和婉,而精神凛然。
4.读此诗,读出了渊明在黑暗时代之中的莫大孤独寂寞,但同时,又读出了一种超越回上之精神,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之。
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按要求作答。
(全国版)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选提分专练第六练古诗鉴赏专题三题材突破题材二送别怀人诗
题材二送别怀人诗一、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董判官高适逢君说行迈,倚剑别交亲。
幕府为才子,将军作主人。
近关多雨雪,出塞有风尘。
长策须当用,男儿莫顾身。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首联点出友人即将远行。
“倚剑”二字是关键字眼,它不仅使“行迈”“别交亲”既悲既壮,而且暗示了友人是从戎远行。
B.颔联写诗人对友人赴边后即受重用的祝贺,表达了对董判官的赞誉和慰勉。
与此同时,还流露出一股羡慕之情。
C.诗人多次出塞,因此诗中对于边塞的“多雨雪”和“风尘”的描写并非夸张之笔,而是诗人实写关塞的景物特点。
D.颈联和尾联把雨雪、风尘之苦和莫顾一身,施展长策,立功边陲放在一起写,运用对比手法,使诗歌顿生波澜。
E.诗的最后一句以高昂的情调使开头“行迈”颓丧之气为之一振,使作品显得气势流畅,格调雄健,毫无一般送别诗的儿女离别之态。
2.本诗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答:二、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衡阳与梦得分路赠别①柳宗元十年憔悴到秦京,谁料翻为岭外行。
伏波②故道风烟在,翁仲③遗墟草树平。
直以慵疏招物议,休将文字占时名。
今朝不用临河别,垂泪千行便濯缨④。
注①柳宗元、刘禹锡因参与“永贞革新”而久遭贬谪,奉旨返京后,再度被远谪。
此诗便作于两人在衡阳分手、各赴谪地之时。
②伏波:这里指东汉伏波将军马援,其在抵御外侮、平定叛乱上功勋卓著。
③翁仲:后世称石像或墓道石为翁仲,此指伏波将军庙前的石像。
④濯缨:洗濯冠缨。
《楚辞·渔父》中有“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句。
后以“濯缨”比喻超脱世俗,操守高洁。
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首联写两人在长期贬谪之后重回长安,没料到再度被远谪,这两句表现了命运之多变,人生之艰辛。
B.“伏波故道风烟在”写诗人行进在伏波将军当年出征的路上,追忆前贤,不由得心生自勉奋发之意。
C.“翁仲遗墟草树平”写伏波将军的庙宇空余石像荒草、断壁残垣,借此感慨人心变异,世道衰微。
【配套K12】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诗歌习题 30山水田园
山水田园诗一、语病题。
(每题3分,共24分)要求:审清题干,在句中勾画错误之处,并试改正。
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只有当促进艺术电影繁荣成为社会共识,从源头的创作方到末端的受众方的各环节都得到强有力的支持,艺术电影才能真正实现飞跃。
B.据说当年徽州男人大多外出经商,家中皆是妇孺及孩童,为了安全,徽州的古村落老宅子大多为高墙深院、重门窄窗的建筑。
C.工作之余,大家的闲谈话题脱不开子女教育、住房大小、职务升迁,也照样脱不开为饭菜咸淡、暖气冷热、物价高低吐槽发声。
D.我国重新修订《食品安全法》,目的是用更严格的监管、更严厉的处罚、更严肃的问责,切实保障“舌尖上的安全”,被称为“最严食品安全法”。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今年五一节前夕,发改委发出紧急通知,禁止空调厂商和经销商不得以价格战的手段进行不正当竞争。
B.据报道,某市场被发现存在销售假冒伪劣产品,伪造质检报告书,管理部门将对此开展专项检查行动,进一步规范经营行为。
C.随着个人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互联网以不可阻挡之势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影响社会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变革浪潮。
D.打车软件为乘客和司机搭建起沟通平台,方便了市民打车,但出租车无论是否使用打车软件,均应遵守运营规则,这才能维护相关各方的合法权益和合理要求。
3.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2015年3月1日正式实施了《湖北省全民阅读促进办法》,是我国首部关于全民阅读的地方政府规章,普通人的阅读权益因此获得了法律保障。
B.近年来,生态保护意识渐入人心,所以当社会经济发展与林地保护管理发生冲突时,一些地方在权衡之后往往会选择前者。
C.2014年底,我国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获得成功,确保嫦娥五号任务顺利实施和探月工程持续推进奠定坚实基础。
D.对血液和血液制品进行严格的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确保用血安全,是防止艾滋病通过采血与供血途径传播的关键措施。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英国政府计划从今年9月开始,推行4到5岁幼童将接受语文和算术能力的“基准测验”,此政策遭到了教师工会的强烈反对。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精选提分专练:第六练+古诗鉴赏+第六章+专题二+考点一+Word含答案.docx
专题二考点突破考点一鉴赏形象一、阅读下面的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渭上秋夕闲望①潘阆秋色满秦川,登临渭水边。
残阳初过雨,何地不鸣蝉。
极浦涵明月,孤帆没远烟。
渔人空老尽,谁似太公②贤。
注①此诗作于潘阆早年落拓江湖之时。
②太公,即吕尚,相传他垂钓于渭滨溪,周文王和他相遇,谈得极为投机,即拜为师。
后帮助武王伐纣灭殷,建立周朝。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A.诗题中的“渭上”,点明了诗歌作于长安;“秋夕”点明了具体的时令和时间;“闲望”是悠闲远眺的意思,暗示了诗歌的感情基调。
B.首联写景、叙事,“满”字突出了秋意的浓烈,“渭水边”是诗人选取的登临之地,为下文详细具体地描写秦川秋色做了铺垫。
C.颈联中的“明月”二字,照应了诗题中的“秋夕”,“没远烟”写出了水面上孤帆疾驰前进的情状,含有一个时间、空间的变化过程。
D.尾联使用对比手法,拿“渔人”的“空老”和“太公”的“贤”进行对比,同时也揭示出“渔人”悲剧命运的根源在于自身才德不够。
E.该诗通过对渭上秋夕幽美景色的描绘,借助太公垂钓的典故,表达了诗人热爱自然、又不愿老死江湖,渴望得到重用的情感。
2.本诗颔联写了哪些意象?运用了什么手法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简要分析。
答:二、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一剪梅余赴广东,实之①夜饯于风亭刘克庄束缊②宵行十里强,挑得诗囊,抛了衣囊。
天寒路滑马蹄僵,元是王郎,来送刘郎。
酒酣耳热说文章,惊倒邻墙,推倒胡床。
旁观拍手笑疏狂,疏又何妨,狂又何妨!注①实之:王迈,字实之,刘克庄好友。
②束缊(yùn):捆乱麻做火把。
3.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A.起句“束缊宵行十里强”开门见山,写连夜而行的情状,一支火把引路,来到十里长亭,点出饯别之意,“宵行”暗示远行的劳苦。
B.“诗囊”中的诗篇是词人的心血结晶,因而宁舍衣囊不舍诗囊,“挑得诗囊,抛了衣囊”表现了词人的书生本色和不爱钱财的高洁情操。
C.“天寒路滑马蹄僵”,句中一个“僵”字写尽了艰苦之状,虽在说马,但行人颠簸于马背,冒着寒风艰难赶路的情景已跃然纸上。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精选提分专练:第六练+古诗鉴赏+第六章+专题二+考点三+Word含答案.docx
考点三鉴赏技巧一、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经行岚州杜审言北地春光晚,边城气候寒。
往来花不发,新旧雪仍残。
水作琴中听,山疑画里看。
自惊牵远役,艰险促征鞍。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A.首联中的“春光晚”“气候寒”点明了边城岚州的环境特点,从而奠定了全诗悲凉的感情基调。
B.“往来花不发”紧承首句,从空间角度写出了诗人行程的变化,表现了岚州城“春光晚”的特点。
C.“新旧雪仍残”中两个形容词连用,通过诗人对所见景物的细致观察,写出了边地的“气候寒”。
D.尾联两句既表现了诗人惊叹于祖国的大好河山之美,也写出了诗人不畏艰险奔赴前程的乐观情怀。
E.诗歌的情感较为丰富,有对边地苦寒的慨叹,有对山水美景的赞赏,也有自己以国事为重的情怀。
2.颈联“水作琴中听,山疑画里看”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联的精妙之处。
答:二、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阳关引孙承宗①无那杨花闹,又听莺声咽。
如簧细语,关情处,漫饶舌。
看苍苍烟外,早是征车辙。
纵风流还似张绪②,不堪折。
仗剑对尊酒,歌未阙。
叹风尘起,新亭泪③,中流楫④。
把眼前飞絮,学作鹅池⑤雪。
待四方勘定,直北迎归节。
注①孙承宗:明末爱国将领。
清兵攻高阳,他率家人拒战,城破自杀。
②张绪:南齐吴郡人,风度脱俗。
曾在齐宫苑中植柳,其柳形态可爱。
③新亭泪:西晋灭亡,晋室南渡,群臣新亭集会,相视流泪,唯王导说“当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泣耶”。
④中流楫:祖逖北伐渡江,击楫发誓要“清中原而复济”。
⑤鹅池:唐代李愬雪夜下蔡州平叛,以城池鹅鸭喧叫声作掩护,乘其不备活捉叛贼。
3.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A.春天时节,词人的心绪却纷乱不宁。
即使黄莺的叫声如音乐般的轻柔,词人也嫌它唠叨。
开篇以景衬情,表明词人关心战事,无心赏春。
B.词人用了张绪的典故,讽刺了统治者在大敌当前、国难当头的危急时刻还在沉迷酒色、骄奢淫逸,表达了词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C.“看苍苍烟外,早是征车辙”运用白描手法,表明大军已经开始出征,与前两句春意盎然的景象不同,营造了一种苍凉壮阔的氛围,为下文做了铺垫。
(全国版)近年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选提分专练第六练古诗鉴赏专题三题材突破题材六咏物诗(2021学年)
(全国版)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选提分专练第六练古诗鉴赏专题三题材突破题材六咏物诗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全国版)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选提分专练第六练古诗鉴赏专题三题材突破题材六咏物诗)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全国版)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选提分专练第六练古诗鉴赏专题三题材突破题材六咏物诗的全部内容。
题材六咏物诗一、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小重山令·赋潭州红梅姜夔人绕湘皋①月坠时.斜横花树小,浸愁漪。
一春幽事有谁知?东风冷,香远茜裙归。
鸥去昔游非。
遥怜花可可②,梦依依。
九疑③云杳断魂啼。
相思血,都沁绿筠④枝。
注①湘皋(ɡāo):湘江岸边。
②可可:可爱,小也,形容梅朵小如红点.③九疑:九嶷山,传说舜葬于此.④绿筠(yún)枝:绿竹,血泪沁入成斑竹,借指红梅之色为血泪所染.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起句“人绕湘皋月坠时”,点明人物、地点、时间。
绕者,徘徊也。
一个“绕”字,写出百般无奈,万种离愁。
“月坠"二字说明其“人”已在此徘徊良久。
B.二、三两句由人及梅,侧面点题。
写梅影浸透在水中,一个“浸”字,感情已很强烈,再以“愁”字形容涟漪,将涟漪拟人化了。
C.“一春"三句既是写人,也是写梅。
茜裙,即红裙.“香远茜裙归",是以茜裙女子的归去隐喻梅花之飘零.香气被寒冷的东风吹远了,而落花仍依恋残枝,在树下回旋。
D.过片一笔宕开,以“鸥去”结束对往事的回忆。
鸥鸟是想象的景物,通过鸥鸟写了往昔的情事就像鸥鸟一样飞去了。
(全国版)近年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选提分专练第六练古诗鉴赏专题三题材突破题材五边塞诗(2021学年)
(全国版)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选提分专练第六练古诗鉴赏专题三题材突破题材五边塞诗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全国版)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选提分专练第六练古诗鉴赏专题三题材突破题材五边塞诗)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全国版)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选提分专练第六练古诗鉴赏专题三题材突破题材五边塞诗的全部内容。
题材五边塞诗一、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被试出塞沈佺期十年通大漠,万里出长平。
寒日生戈剑,阴云拂旆旌。
饥乌啼旧垒,疲马恋空城.辛苦皋兰北,胡霜[注]损汉兵。
注胡霜,指异族入侵者.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十年”写出了戍边时间之长,“万里”则极言距离之远。
B.故垒之旁,饥乌哀啼,从侧面渲染出边塞条件的恶劣。
C.一个“恋”字,透露出了戍边将士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D.“汉兵”指唐军,“损”字揭示了战事之激烈,伤亡之惨重。
E.这是一首边塞诗,在苍凉哀伤中也充溢着昂扬的战斗豪情。
2.颔联“寒日生戈剑,阴云拂旆旌”极妙,请简要分析其妙在何处。
答:二、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军中乐刘克庄行营面面设刁斗,帐门深深万人守.将军贵重不据鞍,夜夜发兵防隘口。
自言虏畏不敢犯,射麋捕鹿来行酒。
更阑酒醒山月落,彩缣百段支女乐。
谁知营中血战人,无钱得合金疮药。
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A.开头两句描写军营戒备森严的场景,“面面"和“深深”形成照应,渲染了战场紧张、肃杀的氛围.B.诗人笔下的将军虽然身份高贵,但能与战士们同甘共苦,他不披铠甲,放弃骑马,亲自带兵守卫在隘口。
2021年高考语文大一轮总复习 古诗鉴赏 考点综合提升练(一) 分题材突破训练
2021年高考语文大一轮总复习古诗鉴赏考点综合提升练(一) 分题材突破训练一、山水田园诗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归园田居(其三)陶渊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1)开头两句有哪些作用?请说说你的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2)“晨兴”是什么意思?三、四两句表现了怎样的诗人形象?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答案(1)点明诗题“归园田居”,表达诗人心忧田亩的心情,引出下面诗人劳作田间的描写和感慨。
(2)清晨起床。
表现了躬耕田园、辛劳而满足的诗人形象。
2.(xx·天津)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暮春[宋]黄庚芳事阑珊三月时,春愁惟有落花知。
柳绵飘白东风老,一树斜阳叫子规。
暮春山间[宋]黄公度缓步春山春日长,流莺不语燕飞忙。
桃花落处无人见,濯手惟闻涧水香。
(1)《暮春》一诗,春之“暮”体现在何处?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2)《暮春山间》这首诗是怎样描写桃花的?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两首诗都写了暮春之景,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答案(1)花瓣飘落、柳絮飘飞、春风将尽、子规啼叫。
(全国版)近年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选提分专练第六练古诗鉴赏专题一诗体突诗体三曲(2021学年)
(全国版)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选提分专练第六练古诗鉴赏专题一诗体突诗体三曲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全国版)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选提分专练第六练古诗鉴赏专题一诗体突诗体三曲)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全国版)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选提分专练第六练古诗鉴赏专题一诗体突诗体三曲的全部内容。
诗体三曲一、阅读下面这首曲,然后回答问题.[中吕]朝天子·卞和[注]薛昂夫卞和,抱璞,只合荆山坐.三朝不遇待如何?两足先遭祸。
传国争符,伤身行货,谁教献与他?切磋,琢磨,何似偷敲破?注楚人卞和在荆山发现了一块玉石,献给楚厉王,厉王以为是石头,砍掉了他的左足;武王即位,他又去献,结果又被砍掉右足;文王时,他抱着这块玉石在荆山下痛哭,文王知道后,叫人剖开石头,果然得到宝玉,就命名为“和氏璧”。
1.下列对这首曲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这支曲子开头运用了和氏璧的典故,点明卞和因献璞玉而身遭不幸,在荆山下痛哭。
B.“传国争符"是说秦王将和氏璧刻为传国玉玺,导致后来许多野心家为此争战不休。
C.“行货",真的东西.“伤身行货”,是说此璧虽是真的,但使卞和伤身,是不祥之物。
D.结句是作者的愤激之词:与其让他们拿着璞玉去切磋琢磨,还不如偷偷地将它敲碎.E.这首元曲先是介绍事件,然后揭示事件的惨痛教训,最后直抒胸臆,表达自己的看法。
2.卞和献璞的故事一向被看作才士不遇的悲剧,卞和一向为人们深切同情,这支曲子却有不同的看法,请简要分析。
答:二、阅读下面这首曲,然后回答问题.水仙子·夜雨徐再思①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精选提分专练:第六练+古诗鉴赏+第六章+专题三+题材七+Word含答案.docx
题材七生活杂感一、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雨后赠斯远赵蕃[注]已是霜凝更雨湿,春其渐起但无痕。
莫嗟草色有垂死,定有梅花当返魂。
小驻要须穷日日,细寻无惜遍村村。
揩摩病目从兹始,并待君诗洗睡昏。
注赵蕃,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
南宋中期著名诗人,他和当时居住在上饶的韩淲(号涧泉)齐名,号称“上饶二泉”,同为江西诗派的殿军人物。
“靖康之变”后,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
师从刘清之,曾为太和主簿。
后居家三十三年,问学于朱熹,诗宗黄庭坚。
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
谥文节。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A.首句“已是霜凝更雨湿”,交代赠诗的时节和天气,渲染了萧瑟的氛围,为全诗奠定了凄楚的基调。
B.“莫嗟草色有垂死,定有梅花当返魂”,虚实结合,说虽然草木依旧枯萎,但梅花一定会悄然开放。
C.“穷日日”“遍村村”,从时空角度强调新春发现之难,表现诗人探春寻春心情之急与信念之坚定。
D.尾联写诗人在收到朋友斯远寄来的新诗之后,擦亮眼睛,振奋精神,一改昏沉之态,连忙回诗相赠。
E.本诗巧妙地将写景叙事与议论抒情融为一体,表达了诗人对新春的渴望和希望有所作为的思想感情。
2.古人评价首联中“春其渐起但无痕”一句为“一篇之警策”,说它“熔诗情和哲理于一炉”,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其中的“警策”与“哲理”。
答:二、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新夏感事①陆游百花过尽绿阴成,漠漠炉香睡晚晴。
病起兼旬②疏把酒,山深四月始闻莺。
近传下诏通言路,已卜余年见太平。
圣主不忘初政美,小儒唯有涕纵横。
注①此诗作于孝宗即位之初,隆兴元年(1163)夏,时诗人自临安返山阴故里,借居云门寺。
②兼旬:二十来天。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A.诗题为“新夏感事”,是借立夏之景抒发对时政的感怀,从中可窥见作者念念不忘国家之心。
B.首联写立夏之时的景物之新,此时已是百花谢尽而绿树成阴,满眼一片新绿,故作者称其为“新夏”,既写所见之景,也写内心新的感受和感悟。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精选提分专练:第六练+古诗鉴赏+第六章+专题二+考点二+Word含答案.docx
考点二鉴赏语言一、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云阳馆与韩绅宿别司空曙故人江海别,几度①隔山川。
乍见翻②疑梦,相悲各问年。
孤灯寒照雨,湿竹暗浮烟。
更有明朝恨,离杯惜共传③。
注①几度:几年。
②翻:反而。
③共传:一起举杯。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A.自从别后,数年不见,山川阻隔,相会不易,首联从时间、空间两个方面突出了离别久远,相见之难,其间的相思,自在言外。
B.久别相逢,乍见后反疑为梦境,因分离太久而相互问年龄。
“翻疑梦”,把诗人诧异、自责的神态表现得惟妙惟肖,十分传神。
C.结尾表面上是劝饮离杯,实际上却是总写伤别。
“更”点明了即将再次离别的伤痛。
“惜”表现出彼此珍惜情谊和恋恋不舍的离情。
D.诗人与老友久别重逢,悲喜交加,在孤灯下饮着离别的酒,不觉恋恋不舍,表现出两人的情谊及对友谊的珍惜。
E.本诗运用倒叙的手法,先想象离别之后相思的情景,再写忽见之喜,再抒又将别之情,不胜黯然,情感起伏,波澜曲折,富有情致。
2.颈联中的“寒”和“暗”字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结合诗句进行赏析。
答:二、阅读下面这首曲,然后回答问题。
[双调]得胜令四月一日喜雨张养浩万象①欲焦枯,一雨足沾濡②。
天地回生意,风云起壮图。
农夫,舞破蓑衣绿;和余③,欢喜的无是处。
注①万象:宇宙间的一切事物或现象。
②沾濡(rú):润湿,润泽。
③和余:连同我。
一说即“余和”,跟着一齐欢唱。
3.下列对这首曲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A.一、二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也从侧面写出了降雨前后作者的不同心情。
B.三、四句,作者以纤细的笔触,通过对天地、风云变化的描写,表现了这场雨带来的巨大变化和它的重大意义。
C.“农夫,舞破蓑衣绿”描写了农夫披着蓑衣在雨中狂舞,哪怕把蓑衣舞破也在所不惜的欢乐情景。
D.“舞破蓑衣绿”中的“绿”字与“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有异曲同工之妙。
E.“无是处”是说没办法、不得了的意思,表现了作者与民同忧乐的思想感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材三山水田园诗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元日田家①
薛逢
南村晴雪北村梅,树里茅檐晓尽开。
蛮榼②出门儿妇去,乌龙③迎路女郎来。
相逢但祝新正寿,对举那愁暮景催。
长笑士林④因宦别,一官轻是十年回。
注①本诗作于诗人贬官四川之时。
②蛮榼:酒器。
③晋朝时,民俗以“龙”字为家犬命名。
后世以乌龙泛指犬。
④士林:此处指读书人。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本诗首联描写了南村和北村不同的风景。
在元日这天,家家户户很早就打开了家门。
B.诗歌前三联写出了当地淳朴的民风。
元日百姓的生活热闹却又不失田园生活特有的宁静。
C.“但”字写元日这一天百姓相逢之后只彼此祝福健康长寿,也暗含了诗人对自己的告诫。
D.“元日”即今天的元旦,是“新正”第一天,别名有元朔、元正、正旦、端日等等。
E.“暮景”一词含义丰富,既指一日之“暮”,也指一年之“暮”,亦可指一生之“暮”。
2.本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
答: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登云门诸山
宗臣
山头月白云英英,千峰倒插千江明。
手把芙蓉步石壁,苍翠乱射猿鸟惊。
谁知云外吹紫笙,欲来不来空复情。
天风吹我佩萧飒,恍疑身在昆仑行。
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首句写山顶之景,山峰、明月、云雾融汇成一个幽静而朦胧的境界。
B.颔联照应诗题“登”字,写在遍野芙蓉、满目苍翠之中登山的悠闲。
C.诗人身在山中,以萦绕耳边的乐声,渲染出高山之巅空灵而神秘的趣意。
D.诗人登上山顶,感受到山风萧瑟强劲,由此联想到八面生风的昆仑山。
E.全诗以实笔写山之实景,以虚笔写风之虚致,意在表达登山的畅快情致。
4.后人评价此诗最能“以主观情趣折射客体之美”,请结合诗句,分析诗人登山的情趣。
答:
三、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泥溪
洪咨夔
沙路缘江曲,斜阳塞轿明。
晚花酣晕浅,平水笑窝轻。
喜荫时休驾,疑昏屡问程。
谁家刚齐[注]饼,味过八珍烹。
注齐:通“剂”,调也。
调和味道谓之剂。
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首联运用比拟的修辞手法,用一“塞”字,把斜阳的光芒写得具体可感,温暖明亮,用字新颖峭拔。
B.颔联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傍晚的花朵喝酒而泛上红晕,平静的水面绽放笑容,生动形象地展示了景色的优美。
C.颈联通过叙事、议论来抒发感情。
因“喜荫”而“休驾”,因“疑昏”而“问程”,诗人的表情神态也尽在其中。
D.尾联“味过八珍”看似无理,实则巧妙。
因为它真切地揭示了饥肠辘辘的旅人在天色将晚时的独特心理,让诗歌富有生活气息。
E.诗歌题材平凡,远近结合,先写远望之景,再写眼前之景,布局精妙自然,绘人以丰富的空间层次感。
6.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回答。
答:
答案精析
1.AD [A项“南村晴雪北村梅”互文见义,所以“不同的风景”错误。
D项“元日”指农历正月初一。
“元旦”一词古今异义,现在的元旦指公历的一月一日,古时的元旦指农历的正月初一(汉武帝始,清末止)。
“新正”指农历新年正月。
]
2.①过节的愉悦之情:“但祝”“那愁”表现出元日这天诗人、百姓欢度佳节的景象。
②对宦游生活的厌倦之情:“长笑士林因宦别”,读书人为了做官,不得不去乡别亲,多么的可笑。
③对回乡的渴望之情:“一官轻是十年回”,外出做官,至少十年才能回到家乡,可见回乡之情是多么的迫切。
④对田园生活的羡慕之情:“树里茅檐”“蛮榼出门”“乌龙迎路”“但祝”“那愁”表现了当地民风的淳朴,流露出诗人的羡慕之情。
3.BC [B项颔联写攀高登险,并没有表现“登山的悠闲”。
C项“紫笙”本指仙乐,此处并非真实的乐声。
]
4.①诗人登山所见千峰倒插江中,满目芙蓉、苍翠,攀登险峰的过程有观赏美景的乐趣;②诗人耳闻风声,如云外笙乐,若有若无,有仿佛聆听仙乐的情致;③诗人登上山顶,迎风而立,恍惚身处昆仑之境,有飘飘欲仙之感。
5.BC [B项“拟人”错,应为“比喻”。
C项颈联没有“议论”的表达方式。
]
6.①热爱自然、轻松愉悦的心情。
前两联通过蜿蜒的沙路、明亮的斜阳、柔美的晚花和浅浅的涟漪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喜爱之情。
②留恋景色又急于赶路的矛盾心情。
颈联描述诗人既担心时间已晚急于赶路,又留恋树荫不愿离去的矛盾心理。
③对归家生活的向往之情。
日暮时分,飘来炊饼的香味,诗人感叹,这种味道胜过玉盘珍馐。
④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