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机原理与接口-04:存储器、存储管理和高速缓存技术
微机原理与接口
微机原理与接口微机原理与接口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中的重要概念,它涉及到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以及计算机与外部设备之间的通信接口。
在现代社会中,计算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工具,而对微机原理与接口的深入了解,对于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学生和从业人员来说至关重要。
首先,微机原理是指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计算机系统由中央处理器(CPU)、内存、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和外部设备等部分组成。
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它负责执行各种计算和控制指令,是计算机的大脑。
内存用于存储程序和数据,是计算机的临时存储器。
输入设备用于将外部信息输入到计算机系统中,输出设备则将计算机处理的信息输出到外部环境中。
而外部设备则是计算机系统与外部环境进行交互的接口,比如打印机、扫描仪、摄像头等。
了解微机原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计算机系统的工作原理,为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次,接口是计算机与外部设备之间进行通信的桥梁。
计算机系统与外部设备之间的通信需要通过接口来实现。
接口可以是硬件接口,也可以是软件接口。
硬件接口是指计算机系统与外部设备之间的物理连接和信号传输方式,比如USB接口、HDMI接口等。
而软件接口则是指计算机系统与外部设备之间的数据交换和通信协议,比如驱动程序、API接口等。
了解接口的原理和工作方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计算机与外部设备之间的通信过程,为日后的设备连接和数据交换提供技术支持。
综上所述,微机原理与接口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中的重要概念,它涉及到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以及计算机与外部设备之间的通信接口。
了解微机原理与接口,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计算机系统的工作原理,为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了解接口的原理和工作方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计算机与外部设备之间的通信过程,为日后的设备连接和数据交换提供技术支持。
因此,对微机原理与接口的深入了解对于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学生和从业人员来说至关重要。
第4章存储器存储管理及高速缓存技术微型计算机技术课件
图4.2 DRAM控制器的原理图
4.1.5 只读存储器ROM
掩膜型ROM 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 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 可用电擦除的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2PROM 闪烁存储器
存储器分类表如下所示:
存储器
主存储器
双极型半导体存储器
随机存储器(RAM)
MOS存储器(静态、动态)
地址总线
主
存
地
CPU
址 寄
存
器
MA
替换 控制部件
不
命
中
Cache
地
主存-Cache 命中 址
地址变换
寄
机构
存
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数据总线
主
Cache 多字宽 存 存储器
单字宽
Cache的三种组织方式 Cache的三种组织方式
段选择子、段描述符和段描述符表
段描述符
段选择子、段描述符和段描述符表
描述符表
逻辑地址转换为线性地址
分段部件实现从逻辑地址到物理地址的转换
4.3.5 分页管理
分页功能涉及两个表:
页组目录项表 页表
线性地址转换为物理地址
图4.18 分页机构实现线性地址到物理地址的转换
第一步是查询CR3 第二步是将线性地址的高10位作为页组项号 第三步是查询相应页组目录对应的页表
3) 扩充内存区
图4.11用高端内存区64KB映射扩充内存的1个页组 现在基本不用
(4)扩展内存区
指1MB以上但不是通过内存扩充卡映射来获得的内 存空间。从100000H开始,32位地址线的可达4GB, 36位地址线高达64GB。
16位微机系统的内存组织
微机原理知识点
微机原理知识点微机原理是指微型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和运行机制。
微机原理的主要知识点包括:1. 计算机的硬件结构:微型计算机由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等组成。
其中,CPU是计算机的核心,包括运算器和控制器;存储器用于存储数据和程序;输入输出设备用于与外部交互。
2. CPU的工作原理:CPU包含运算器和控制器,运算器负责执行数据运算,控制器负责控制指令的执行和协调各个部件的工作。
CPU的工作周期包括取指令、译码、执行和存储结果等步骤。
3. 存储器的层次结构:计算机存储器包括高速缓存、主存和辅助存储器。
高速缓存作为CPU与主存之间的缓冲区域,存取速度最快;主存用于存储程序和数据;辅助存储器如硬盘和光盘用于长期存储。
4. 输入输出设备的接口方式:计算机与外部设备通过接口进行数据交换,常见的接口方式有并行接口和串行接口。
并行接口传输速度快,适用于高速数据传输;串行接口传输速度较慢,但适用于远距离传输。
5. 计算机的指令系统:计算机通过指令来控制运算和数据处理,指令系统包括算术逻辑指令、数据传输指令、分支跳转指令等。
不同的指令系统可以支持不同的应用需求。
6. 中断和异常处理:中断是计算机在执行某个任务时,被外部事件打断,需要转而处理其他事务。
异常是指指令执行过程中的错误或意外情况,需要进行异常处理。
中断和异常处理能够提高计算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7. 总线的工作原理:计算机内部的各个部件通过总线进行数据和控制信息的传输。
总线分为数据总线、地址总线和控制总线,分别用于传输数据、地址和控制信号。
8. 计算机的时序控制:计算机内部的各个部件需要按照一定的时序和节拍进行工作。
时序控制包括时钟信号的产生和传播,以及各个部件的时序关系和同步机制。
以上是微机原理的一些主要知识点,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微型计算机。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后习题答案_清华大学出版社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后部分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2. 第3项任务,状态标志位的状态决定转移方向。
3. 程序存储是将要执行的程序的全部指令存储到存储器中,程序控制指程序开始执行后,通过指令流控制数据或计算机,完成设定的任务。
4. 分BIU 总线接口部件和EI执行部件两大部件,其中总线接口部件BIU负责取指令和数据,执行部件EI负责执行指令及运算。
在执行一条指令的同时可以取下一条指令,重叠运行,速度快。
5. 有6个状态标志,分别为进位标志CF、溢出标志OF、零标志ZF、奇偶标志PF、负标志SF、辅助进位标志AF。
3个控制标志分别为中断允许标志IF、单步标志TF、方向标志DF。
标志位的内容可以通过标志位操作指令来操作,例如CLC指令清除进位位,即使CF=0,STC指令使CF=1,CLI指令使IF=0,禁止中断,STI指令使IF=1,允许中断。
还可以通过LAHF指令取来标识寄存器的内容修改后用SAHF指令送回去。
也可以用PUSHF/POPF指令来修改标志寄存器的内容。
6. 实模式下分段靠4个段寄存器实现。
段寄存器中的值就是段地址,当偏移地址为0时的段地址+偏移地址就是该段的起始地址。
物理地址是由段地址左移4位后与偏移地址相加形成的20位地址。
7. 说法不一定正确。
对顺序执行指令的计算机是对的。
对重叠或流水线的计算机就不对了。
例如对8086CPU,由于采用了取指令与执行指令的一次重叠,尽管执行一条指令的总时间并没有变化,但连续执行n条指令时,总的时间会大大缩短,可以简单的比喻成总时间为原时间的二分之一,快了一倍。
8. 引入流水线后,执行一条指令的总时间并没有变化。
9. 高速缓存的目的是提高存储器的速度,进而提高了CPU的速度。
虚拟存储器的目的是为了给程序员或程序一个大的存储或运行空间。
10。
8086采用总线接口部件BIU与执行部件EU分开提高了速度,286将8086的BIU进一步分成3个部件,提高了并行性。
386在286基础上进一步增加成6个逻辑部件,实现多条指令重叠,进一步提高了速度,486采用硬组合逻辑控制器,同时采用内嵌高速缓存,提高速度。
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知识点总结
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知识点总结微机原理和接口技术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主要涉及到计算机的基本构造、工作原理和外部接口的设计与应用。
下面将对微机原理和接口技术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包括计算机的基本构成、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外部接口的设计与应用方面的内容。
一、计算机的基本构成1.主机和外部设备:计算机由CPU、内存、I/O设备组成。
外部设备包括输入设备(如键盘、鼠标)、输出设备(如显示器、打印机)和存储设备(如硬盘、光盘)等。
2.总线系统:计算机的内部通信系统,用于传输数据、地址和控制信号。
3.存储器:包括主存储器(RAM)和辅助存储器(硬盘、光盘等),主要用于存储指令和数据。
4.CPU:计算机的核心部件,包括控制单元和算术逻辑单元,负责执行指令和进行数据处理。
二、计算机的工作原理1.运行过程:计算机的运行过程分为取指令、译码、执行和访存四个阶段,其中取指令和访存是主存和CPU之间的数据交换,译码和执行是CPU对指令的操作过程。
2.指令周期:指令在计算机中的执行单位。
包括取指令周期、译码周期、执行周期和访存周期。
3.指令集结构:计算机支持的指令集合,分为精简指令集(RISC)和复杂指令集(CISC)。
4.中断和异常处理:当计算机发生中断事件(如外部设备请求)或异常情况(如除零错误)时,会中断当前指令的执行,并跳转到相应的中断处理程序或异常处理程序。
三、外部接口的设计与应用1.并行接口:通过多根信号线同时传输数据和控制信号,如并行打印接口(LPT)和辅助存储器接口(IDE)等。
2.串行接口:通过单根信号线逐位传输数据和控制信号,如串行通信接口(COM)和USB接口等。
3.总线接口:用于连接主机和外部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如PCI总线和USB总线等。
4.DMA控制器:直接内存存取控制器,用于实现主存和外设之间的数据直接传输,减轻CPU的负担。
5.中断控制器:用于管理和处理外设的中断信号,实现中断的优先级和响应。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知识点总结整理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知识点总结整理引言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它涵盖了微处理器的工作原理、计算机体系结构、输入输出接口技术以及相关的硬件设计和编程技巧。
本文档旨在对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和整理,帮助读者系统地掌握相关知识点。
微处理器与计算机体系结构微处理器基础发展历史:从Intel 4004到现代多核处理器的演进。
指令集架构:包括CISC和RISC的区别。
寄存器组:通用寄存器、状态寄存器、控制寄存器等。
计算机体系结构冯·诺依曼模型:存储程序的概念和计算原理。
哈佛模型:指令和数据分开存储的特点。
流水线技术:提高指令执行效率的方法。
存储系统主存储器:RAM和ROM的区别与应用。
高速缓存:L1、L2缓存的作用和工作原理。
虚拟内存:页面置换算法和段页式管理。
输入输出(I/O)接口技术I/O接口基础接口分类:并行接口与串行接口。
数据传输方式:同步传输与异步传输。
控制方式:程序控制、中断驱动、DMA。
常见接口标准ISA:工业标准架构。
PCI:外设组件互连标准。
USB:通用串行总线。
SATA:串行高级技术附件。
中断系统中断类型:硬件中断与软件中断。
中断向量表:中断服务例程的地址存储。
中断优先级:不同中断源的处理优先级。
DMA传输DMA控制器:直接内存访问的硬件支持。
DMA传输过程:数据在内存和外设间的直接传输。
总线技术总线分类数据总线:传输数据的通道。
地址总线:指定数据传输的目标地址。
控制总线:控制信号的传输。
总线标准EISA:扩展工业标准架构。
AGP:加速图形端口。
PCI Express:新一代的PCI总线。
总线仲裁链式仲裁:按顺序分配总线使用权。
计数器定时器仲裁:基于时间片分配总线使用权。
微机硬件组成中央处理单元(CPU)运算器:执行算术和逻辑运算。
控制器:协调CPU内部操作和外部设备通信。
主板(Motherboard)芯片组:决定主板功能和性能的关键组件。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习题4解答
《微机原理与接⼝技术》习题4解答习题44.1 半导体存储器有哪些优点?SRAM、DRAM各⾃有何特点?【解答】特点是容量⼤、存取速度快、体积⼩、功耗低、集成度⾼、价格便宜。
SRAM存放的信息在不停电的情况下能长时间保留不变,只要不掉电所保存的信息就不会丢失。
⽽DRAM保存的内容即使在不掉电的情况下隔⼀定时间后也会⾃动消失,因此要定时对其进⾏刷新。
4.2 ROM、PROM、EPROM、E2PROM、Flash Memory各有何特点?⽤于何种场合?【解答】掩膜式ROM中的信息是在⽣产⼚家制造时写⼊的。
制成后,信息只能读出不能改写。
PROM中晶体管的集电极接V CC,基极连接⾏线,发射极通过⼀个熔丝与列线相连。
出⼚时,晶体管阵列的熔丝完好。
写⼊信息时,选中某个晶体管,输⼊⾼低电平保留或烧断熔丝对应1和0。
烧断熔丝不能再复原,因此只能进⾏⼀次编程。
EPROM芯⽚的顶部开有⼀⽯英窗⼝,通过紫外线的照射可擦除⽚内原有信息,⼀块芯⽚可多次使⽤,缺点是只能进⾏整⽚写。
E2PROM是可⽤电擦除和编程的只读存储器,能在线读写,断电情况信息不丢失,能随机改写;其擦写次数可达1万次以上,数据可保存10年以上。
可作为系统中可靠保存数据的存储器。
Flash Memory是新型的半导体存储器,可实现⼤规模电擦除,擦除功能可迅速清除整个存储器的所有内容;可⾼速编程;闪速存储器可重复使⽤,适⽤于⽂件需要经常更新的可重复编程应⽤中。
对于需要实施代码或数据更新的嵌⼊性应⽤是⼀种理想的存储器。
4.3 动态RAM为什么需要经常刷新?微机系统如何进⾏动态RAM的刷新?【解答】动态RAM是利⽤电容存储电荷的原理来保存信息的,由于电容会泄漏放电,所以,为保持电容中的电荷不丢失,必须对动态RAM不断进⾏刷新。
DRAM的刷新常采⽤两种⽅法:⼀是利⽤专门的DRAM控制器实现刷新控制,如Intel 8203控制器;⼆是在每个DRAM芯⽚上集成刷新控制电路,使存储器件⾃⾝完成刷新,如Intel 2186/2187。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微机原理是指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计算机系统由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和输入输出设备等组成。
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负责执行指令、进行算术逻辑运算等任务。
存储器则用于存放计算机系统的数据和程序。
输入输出设备用于与外部环境进行信息交互。
计算机系统的工作原理是指计算机是如何根据指令执行任务的。
计算机系统的工作原理包括指令执行的基本步骤、运算器和控制器的工作原理等。
指令执行的基本步骤包括取指令、解码指令、执行指令和访问存储器等。
运算器是处理器的核心部件,它负责进行算术逻辑运算。
控制器则负责解释指令、控制数据的传输和处理过程。
接口技术是指计算机与外部设备之间进行信息交互的技术。
计算机与外部设备之间通过接口进行数据的传输和控制。
接口技术主要包括数据传输和控制信号的定义、数据传送模式的选择、数据传输速率的控制等。
接口技术的设计需要考虑数据的可靠性、传输速率和成本等因素。
计算机系统的存储器与外设的接口是计算机系统与外部设备之间的连接桥梁,用于实现数据的输入输出。
存储器接口负责将数据从存储器传送到处理器,或将数据从处理器传送到存储器。
外设接口则负责将数据从外设传送到处理器,或将数据从处理器传送到外设。
存储器与外设的接口技术需要考虑数据的传输速率、数据的可靠性和接口的成本等因素。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在计算机系统的设计和应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了解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计算机系统的工作原理,从而提高计算机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此外,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还是计算机系统设计、嵌入式系统开发等领域的基础知识。
总而言之,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中的重要课程,它涉及了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结构、指令系统与编码、存储器与外设的接口等内容。
了解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计算机系统的工作原理,从而提高计算机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希望本文对读者对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有所帮助。
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计算机存储器系统结构总结word精品文档20页
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计算机存储器系统结构总结10020009 齐妙2012/4/20提纲与目录存储器定义与分类 (3)存储器定义存储器的性能指标存储器(半导体存储器)的分类存储器空间的表示存储器的存取速度微机的多层存储结构存储器工作原理 (5)半导体存储器的组成结构存储器内部译码电路(地址寄存电路)的工作方式存储器的扩展 (5)位扩展字扩展位、字结合的扩展方式存储器与处理器的连接 (6)存储器类型与数量的选择存储器的地址分配存储器与总线的连接存储器与CPU连接综合实例存储器的其他扩充应用 (10)高速缓冲存储(Cache)虚拟存储器一、存储器定义与分类1、存储器定义:存储器是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分,用来存储各类二进制程序和数据。
有了存储器,计算机才有记忆功能,才能把计算机要执行的程序、要处理的数据以及处理后的结果存储在计算机中,是计算机能正常工作。
2、存储器的性能指标:衡量存储器指标很多,如:存储容量、存储速度、功耗、可靠性、供电方式、封装形式、价格等。
其中,最主要的指标是存储器的容量和速度。
3、存储器(半导体存储器)的分类:(1)按在计算机系统中所处位置分类分类:内存储器(内存):位于主板上或通过总线插槽插接在主板上,可与CPU直接相连,内存容量小,速度快,存在其中的程序CPU可直接执行。
外存储器(外存):外存不在主板上,需要通过接口与CPU相连,其存储容量大,数据保存时间长,可以不为半导体结构。
在运行程序时,需要先将程序调入内存才可以运行。
(2)按数据存取方式分类:分为直接存取存储器、顺序存取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先进先出存储器和多端口存储器。
(3)按存储器件原理分类:分为双极型TTL器件和单极型MOS 器件(可分为NMOS、HMOS、CMOS等)。
(4)按存储原理分类:分为随机存取存储器RAM(能随时读写任意存储数据)和只读存储器ROM(只能在线读取)(5)按数据传输方式分类:分为并行存储器和串行存储器。
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
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
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是计算机科学中的重要内容,它涉及到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结构以及不同设备之间的通信交互。
在计算机系统中,微机是指由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等组成的小型计算机系统。
接口技术则是为了实现不同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和通信而设计的一种技术,它包括物理接口、逻辑接口和软件接口等方面。
微机原理主要包括微处理器、存储器和输入输出设备等。
微处理器是微机的核心部件,它负责执行计算机指令和控制计算机的运行。
常用的微处理器有Intel的x86系列和ARM系列等。
存储器则是用来存储程序和数据的地方,包括主存储器和辅助存储器。
主存储器通常是指内存,它是计算机系统中最核心的存储设备。
辅助存储器则包括硬盘、光盘等,用来扩展存储容量。
输入输出设备负责与计算机系统进行交互,包括显示器、键盘、鼠标、打印机等。
接口技术主要解决不同设备之间的通信交互问题。
物理接口是指连接设备之间的物理连接,它包括接口的形状、信号传输方式等。
常见的物理接口有USB、HDMI等。
逻辑接口是指不
同设备之间的信号和数据的交换方式,它包括设备之间的协议、数据格式等。
常见的逻辑接口有串口、并口、以太网等。
软件接口是指通过软件编程实现设备之间的通信交互,它包括操作系统提供的设备驱动程序和应用程序接口等。
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对于计算机系统的设计和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它不仅能提高计算机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
还能实现不同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也在不断发展,为计算机科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微机原理 第4章
可擦除可编程的ROM(EPROM)
特点:芯片的上方有一个石英玻璃的窗口,通过紫 外线照射,芯片电路中的浮空晶栅上的电荷会形成光 电流泄漏走,使电路恢复起始状态,从而将写入的信 号擦去。
顶部开有一个圆形的石英窗口,用于紫外线透过擦除 原有信息 一般使用专门的编程器(烧写器)编程 编程后,应该贴上不透光封条
扩充存储器的数据宽度
用8b*32K的 EPROM芯片 27C256进行字节 数扩充,组成8b *64K的EPROM子 系统
RAS
动态RAM的刷新:
为保持电容CS中的电 荷不丢失,必须对动 态RAM不断进行读出 和再写入 CD数据线上分布电容
TS门控管
DRAM控制器的原理图
DRAM控制器的功能: (1)时序功能 (2)地址处理功能 (3)仲裁功能 P136
4.1.4 随机存取存储器RAM 1.SRAM 速度快 不需要刷新 片容量低 功耗大 2.DRAM 片容量高 需要刷新
4.选择存储器件的考虑因素
① 易失性:电源断开之后,存储器的内容是否 丢失。 ② 只读性 ③ 存储容量:每个芯片中的存储单元的总数。 ④ 速度:用存储器访问时间来衡量。访问时间 是指存储器接收到稳定地抵制信号到完成操作 的时间。 ⑤ 功耗
5. 半导体存储器的特点与分类
半导体存储器的特点: 1. 速度快,储存时间为ns级 2. 集成化 3. 非破坏性读出 半导体存储器分类: A. 从器件组成角度: 1.双极性存储器TTL(Transistor- Transistor Logic), 特点是速度快,功耗较低,集成度低。 2.单极性存储器是用MOS(Metal-Oxide-Semiconductor) 制成的存储器, 特点是集成度高,功耗低,价格便宜。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第4章微机存储器ppt课件
读/写控制线的连接
◆CPU读/写操作控制信号(M/IO,RD和WR)进行逻辑组合, 产生存储器读MEMR和存储器写MEMW信号,分别接存 储器芯片的读允许OE信号和写允许WE信号 。
RD M/IO
WR
与
MEMR
与
MEMW
存储器容量的扩充
◆当单个存储器芯片的容量不能满足存储器容量要求时,需 要用多个存储器芯片组合,以扩充存储器的容量。
768KB RAM 空间
微机存储器设计要点
◆ 芯片的选择(类型、存储容量、存取速度) ◆ 总线的负载(需要时增加缓冲/驱动器) ◆ 速度的匹配(需要时设计“READY” 电路) ◆ 地址的分配(实现分级地址译码) ——必须保证对存储单元寻址的惟一性
现代存储器技术
◆高性能微机系统的高速度、大容量、低价格是评价存储 器性能和存储体系设计主要的三大指标。
存储器字节数
8
芯片单元数
芯片位数
例如,设计一个64KB的RAM存储器:
若用静态RAM 6116(2K×8)芯片组成,则 64/2×1=32 片;
若用动态RAM 2116(16K×1)芯片组成,则 64/16×8=32片, 32片分成4组,每组8片。
常用存储器芯片的组成特性
芯片型号 M×N
地址线
数据线
↓命
Cache 中
地址
Cache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知识点总结整理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知识点总结整理一、微机原理1.计算机的基本组成:计算机由中央处理器(CPU)、内存、输入输出设备和存储设备等组成。
2.CPU的结构和功能:CPU由运算器、控制器和寄存器组成。
运算器执行各种运算操作,控制器管理程序的执行,寄存器存储指令和数据等。
3.存储器的分类和层次:存储器分为主存储器和辅助存储器。
主存储器包括RAM和ROM,辅助存储器包括硬盘、光盘等。
存储器按照访问速度和容量划分为高速缓存、主存储器和辅助存储器。
4.指令的执行过程:指令执行包括取指令、译码、执行和访存等阶段。
5.总线的分类和作用:总线包括数据总线、地址总线和控制总线。
数据总线负责数据的传输,地址总线负责指定存储器地址,控制总线负责控制信号的传输。
6.输入输出的基本原理:计算机通过端口和总线与外部设备进行数据的输入输出。
输入输出分为同步IO和异步IO,同步IO需要CPU等待,异步IO不需要CPU等待。
7.中断和异常处理:中断是指计算机在执行过程中突然发生的事件,而异常是指非法指令或运算错误等。
中断和异常处理能保证计算机在发生突发事件时及时处理。
8.复杂指令的执行原理:计算机中的复杂指令可以通过硬件实现多个基本指令的功能,从而提高计算机的运行效率。
二、接口技术1.接口技术的基本概念:接口技术是指计算机与外部设备之间的连接和通信技术。
常见的接口技术有串行接口、并行接口和通用接口等。
2.并行接口的原理和应用:并行接口是指通过多根数据线实现数据的同时传输。
常见的并行接口有并行打印口(LPT)、扩展接口等。
并行接口适用于数据传输速度较快的设备,如打印机和硬盘等。
3.串行接口的原理和应用:串行接口是指通过一条数据线实现数据的逐位传输。
常见的串行接口有串行通信口(COM)和通用串行总线(USB)等。
串行接口适用于数据传输速度较慢的设备,如鼠标和键盘等。
B接口的标准和应用:USB接口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接口技术,它通过通用的串行总线实现计算机与各种外部设备的连接。
微机原理存储器和高速缓存技术
(2)高端内存区
用途:
留给系统ROM和外设 的适配卡缓冲区使用, 但适配卡的缓冲区不 在主机板上,而是在 主机板总线槽的适配 卡上。所以,在主机 板上找不到这部分内 存区对应的RAM。
大小:384KB,地址范围为 A0000H~FFFFFH
(3)扩充内存区
扩充内存区最先是在16位微型 机系统中为了扩大内存空间 而采用的技术,它通过在总 线槽上插内存扩充卡来扩大 内存空间,最大扩充容量为 32MB。 扩充内存实际上是16位CPU直 接寻址范围以外的物理存储 器。
半导体存储器按使用的功能可分为两大类: 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 ) 只读存储器ROM(read only memory)
RAM按工艺又可分为双极型 RAM和MOS RAM两类, 而MOS RAM又可分为 静态(static)RAM 动态(dynamic)RAM。 只读存储器ROM按工艺也可 分为双极型和MOS型, 但一般根据信息写入的方式分类
层次化的实现: 将主存储器往上下两个方向扩充构成层次化存储器 由Cache、内存和辅存构成,按使用频度将数据分为不同 的档次分放在不同的存储器中,不同层次的存储器之间可 以互相传输。
存储器的层次化 总体结构
在系统运行时: Cache中存放使用最频繁的容量不太大的程序和数据 内存存放经常使用的程序和数据 辅存保存不太常用并且容量较大的程序和数据 从上到下:速度逐个下降 价格不断降低 容量依次增加 CPU的访问频度依次减少 层次化的优点: 层次化的存储体具有最好的性价比。
X0/OP2
OSC
X1/CLK
图6.18 8203芯片内部结构框
3. DRAM和DRAM控制器的使用举例
4.3 微型机系统中存储器的体系结构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存储器
WE
26
2164A动态RAM芯片
NC 1
DIN
2
WE 3
RAS 4
A0
5
A2
6
A1
7
VDD
8
16 VSS
15 CAS
14 DOUT 13 A6 12 A3 11 A4 10 A5 9 A7
A7
DIN
A7~ CAAS0
地址输入 列地址选通
RAS 行地址选通
WE 写允许
A0 RAS
DOUT
VDD +5V VSS 地
------片选信号;
------输出允许信号
PGM-----编程脉冲输入端;
VPP——编程电源; VCC——电源(+5V); GND-----地。
医学ppt
43
医学ppt
44
(4)27128 EPROM
医学ppt
45
(6)27512 EPROM
医学ppt
46
常用的EPPROM (1)EPPROM 2864
1/4 I/O
门
VSS
输出 缓冲器
DOUT
A6 A7
128×128 1/128行 128×128 存储矩阵 译码器 存储矩阵
RAS CAS
行时钟 缓冲器
列时钟 缓冲器
写允许 时钟 缓冲器
数据输入 缓冲器
WE
DIN
• 图 Intel 2164A 结构框医图学ppt
28
DRAM的使用方法如图5-6所示。当CPU对存储器进行 读写时,首先在地址总线上给出地址信号,然后发出相应 的读写控制信号,最后在数据总线上进行数据操作。
医学ppt
47
2864A管脚与SRAM6264A完全兼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速度 访问时间 双极型 速度:访问时间,双极型 双极型TTL(速度快 功耗大 速度快,功耗大 速度快 功耗大,
价格高),金属氧化物半导体 价格高 金属氧化物半导体MOS(CMOS,HMOS 金属氧化物半导体 功耗低速度慢) 功耗低速度慢 慢,HMOS制造的存储器件在速度功耗和容量上 制造的存储器件在速度功耗和容量上 得到很好折中) 得到很好折中
段选择子
♦ 通常由链接程序(Linker)或装配程序 通常由链接程序( )
(Loader)指定、修改,而非应用程序 )指定、修改,
♦ 存储器的分类 ♦ 微型计算机内存的行列结构 ♦ 选择存储器件的考虑因素 ♦ 随机存取存储器 随机存取存储器RAM ♦ 只读存储器 只读存储器ROM
存储器的分类
♦ 根据用途和特点 – 内部存储器 – 外部存储器 ♦ 内存 – CPU可直接访问 可直接访问 – 大小限制 – 主要指 主要指RAM ♦ 计算机中各类存储器的分工 内存( 系统程序, 系统参数, 内存 ( 系统程序 , 系统参数 , 当前运行应用 软件和数据),外存 软件和数据)
Pentium中的三类地址 中的三类地址
♦ 物理地址 – 和芯片上的地址信号相对应 – 为每个存储单元在存储体中指定唯一的地址 – 分页部件将线性地址转换为物理地址
– 如果分页部件处于禁止状态,线性地址就是 如果分页部件处于禁止状态, 物理地址
♦ 转换时间 – 几乎为 几乎为0
分段管理
♦ 段——连续的存储空间 连续的存储空间
♦ 三种描述符表 三种描述符表——GDT、LDT、IDT 、 、 ♦ 使用描述符表带来的优点
– 可大大扩展存储空间 ( 存储空间取决于描述符数量和每个描 可大大扩展存储空间( 述符能表示的段长度) 述符能表示的段长度) – 可实现虚拟存储 ( 描述符属性位指示对应段是否在内存或磁 可实现虚拟存储( 在磁盘及时调入内存) 盘,在磁盘及时调入内存) – 可实现多任务隔离 ( 除与系统有关的操作访问 可实现多任务隔离(除与系统有关的操作访问GDT, 其余的 , 只能访问LDT,每个任务有独立空间,就像每个任务独享 只能访问 ,每个任务有独立空间,就像每个任务独享CPU) )
段式虚拟存储和页式虚拟存储
♦ 按照对主存的划分 ♦ 段式虚拟存储 – 每段的长度不是固定的 – 每个段都是受到保护的独立的空间 ♦ 页式虚拟存储 – 一个系统中的所有页面大小固定 常是 一个系统中的所有页面大小固定(常是 常是4KB) – 页面的起点和终点也固定 – 只有分页机制才支持虚拟存储(?) 只有分页机制才支持虚拟存储(
16位微机系统的内存组织 位微机系统的内存组织
32位微机系统的内存组织 位微机系统的内存组织
4.4Pentium的虚拟存储机制和 的虚拟存储机制和 片内两级存储管理
♦ 对多任务操作系统的支持 ♦ 从硬件上为任务之间的切换提供了良好
的条件
♦ 支持容量极大的虚拟存储器 , 并且 , 为 支持容量极大的虚拟存储器, 并且,
层次化的总体结构
♦ 层次化 – 把各种速度不同、容量不同、存储技术也可 把各种速度不同、容量不同、 能不同的存储设备分为几层, 能不同的存储设备分为几层,通过硬件和管 理软件组成一个既有足够大的存储空间、 理软件组成一个既有足够大的存储空间、又 能满足CPU存取速度要求、 而且价格适中的 存取速度要求、 能满足 存取速度要求 整体,使存储体具有最好的性价比 整体, ♦ 思路 – 用Cache、内存和辅存构成层次化的存储器, 、内存和辅存构成层次化的存储器, 按使用频度将数据分为不同的档次分放在不 同的存储器中, 同的存储器中,不同层次的存储器之间可互 相传输
• 利用电容存储 • 容量大,功耗低 容量大, • 需要刷新
随机存取存储器RAM 随机存取存储器
♦ DRAM:DRAM刷新和 刷新和DRAM控制器 刷新和 控制器
• 刷新 对存储器读取放大再写入 方法: 刷新(对存储器读取放大再写入 方法: 对存储器读取放大再写入)方法 常用“只有行地址有效” 常用“只有行地址有效”方法 • DRAM控制器的功能 控制器的功能 时序功能、地址处理功能、 时序功能、地址处理功能、仲裁功能
– 相关的控制信息 : 段的大小 、 界限、 访问的优先级 、 共享性、 相关的控制信息:段的大小、界限、访问的优先级、共享性、 访问的特性
♦ 段描述符
– 把有关段的信息 , 即 : 段基址 、 界限 、 访问属性全部存放在 把有关段的信息, 段基址、界限、 一个称为段描述符的数据结构中 – 并把系统中所有的描述符编成表,以便硬件查找和识别 并把系统中所有的描述符编成表,
ROM的分类 的分类
♦ 可用电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 2PROM 可用电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 – 工作方式:读、写、字节擦除、整体擦除 工作方式: 字节擦除、 ♦ 闪烁存储器 闪烁存储器Flash Memory – 主机板上 主机板上BIOS存储介质 存储介质 – 按擦除和使用方式分 整体型、块结构型、 整体型、块结构型、带自举型 – 内有命令寄存器
了管理如此大的存储空间, 了管理如此大的存储空间 , 采用片内两 级存储管理
虚拟存储技术
♦ 虚拟存储技术 – 虚拟:相对于实际的、物理的存储而言的 虚拟:相对于实际的、 ♦ 物理存储器 – 由 地 址 总 线 直 接 访 问 的 存 储 空 间 (32 位 ,4G;16 位,1M) – 单元地址称为物理地址 ♦ 虚拟存储器 – 程序使用的逻辑存储空间 – 可以比物理存储器大得多 – 单元地址称为虚拟地址(逻辑地址) 单元地址称为虚拟地址(逻辑地址) – 由存储器管理软件在主存和辅存基础上建立的一种 存储体系 ♦ Pentium只有在保护模式下才支持 只有在保护模式下才支持
段式虚拟存储和页式虚拟存储
♦ 分段提供了隔绝各个代码 、 数据和堆栈区域的机制 , 分段提供了隔绝各个代码、数据和堆栈区域的机制,
因此多个程序(或任务) 因此多个程序 ( 或任务 ) 可以运行在同一个处理器上 而不会互相干扰。分页机制为传统需求页、 而不会互相干扰 。 分页机制为传统需求页 、 虚拟内存 系统提供了实现机制。 系统提供了实现机制 。 其中虚拟内存系统用于实现程 序代码按要求被映射到物理内存中。 序代码按要求被映射到物理内存中 。 分页机制当然也 能用于提供多任务之间的隔离措施
微型计算机内存的行列结构
♦ 容量以字节(B)为单位 容量以字节( ) ♦ 地址 – 区分不同的存储单元 – 简化地址译码电路 行列结构 简化地址译码电路——行列结构
选择存储器件的考虑因素
♦ 易失性 ( 系统必需有一部分存储器非易失
ROM) )
♦ 只读性 ♦ 存储容量 每个芯片中的存储单元的总数 存储容量:
(片选译码 片内译码 片选译码,片内译码 片选译码 片内译码) ♦ 对芯片内部的寻址方法 通过行列矩阵 对芯片内部的寻址方法:(通过行列矩阵 结构对存储单元选择) 结构对存储单元选择
片选信号的产生方法
♦ 线选法 直接用地址线做片选信号 每条 线选法:直接用地址线做片选信号 直接用地址线做片选信号,每条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之
存储器、存储管理 存储器、 和高速缓存技术
存储器、 存储器、存储管理和 高速缓存技术
♦ 存储器和存储器件 ♦ 存储器的连接 ♦ 微型计算机系统中存储器的体系结构 ♦ Pentium的虚拟存储机制和片内两级存 的虚拟存储机制和片内两级存
储管理
♦ 高档微机系统中的高速缓存技术
4.1存储器和存储器件 存储器和存储器件
ROM的分类 的分类
♦ 掩膜型 掩膜型ROM – ROM中信息由厂家根据用户给定的程序或数 中信息由厂家根据用户给定的程序或数 据对芯片进行光刻而写入 – 双极型和 双极型和MOS型 型 ♦ 可编程 可编程ROM(PROM) – 用户按可自己的需要写入信息(一次性) 用户按可自己的需要写入信息(一次性) – 通过对二极管键是否烧断存储信息 ♦ 可擦除可编程 可擦除可编程ROM (EPROM) – 通过是否有电荷分布保存信息 – 工作方式:读、编程、校验 工作方式: 编程、
♦ 功 耗 ( 如 野 外 作 业 ,CMOS 功 耗 低 但 速 度
随机存取存储器RAM 随机存取存储器
♦ SRAM(静态 静态) 静态 – 基于双稳态触发器原理 – 缺点 : 容量小 、 功耗大 用于存储量小的系 缺点: 容量小、 功耗大,用于存储量小的系 统 ♦ DRAM(动态 动态) 动态 – 器件
4.2存储器的连接 存储器的连接
♦ 存储器和 存储器和CPU的连接考虑 的连接考虑 ♦ 片选信号的产生方法 ♦ SRAM和DRAM的连接举例 和 的连接举例 ♦ 存储器的数据宽度扩充和字节数扩充存储器Βιβλιοθήκη CPU的连接考虑 的连接考虑 存储器和
♦ 高速 高速CPU和较低速度存储器之间的速度 和较低速度存储器之间的速度 匹配问题(增加等待状态) 匹配问题 增加等待状态 ♦ CPU总线的负载能力问题 主存直接挂在 总线的负载能力问题:( 总线的负载能力问题 CPU总线上 总线上,CPU会不堪重负 增加总线驱动器 会不堪重负.增加总线驱动器 总线上 会不堪重负 增加总线驱动器) ♦ 片选信号和行地址、列地址的产生机制 片选信号和行地址、列地址的产生机制:
Pentium中的三类地址 中的三类地址
♦ 逻辑地址 – 程序员所看到的地址(虚拟地址)。特点 程序员所看到的地址(虚拟地址) – 这是程序员编写的源程序中使用的地址 – 完整的逻辑地址一共 位 完整的逻辑地址一共48位 – 逻辑地址中的选择子对应于一个段基址 ♦ 线性地址 – 分段部件包含选择子和偏移量的逻辑地址转换为 分段部件包含选择子和偏移量的逻辑地址转换为32 位的线性地址。 位的线性地址。特点 – 线性地址是由 个32位量相加而成的 线性地址是由2个 位量相加而成的 – 段基址由段描述苻得到 – 线性地址是分为 个字段来体现其功能 线性地址是分为3个字段来体现其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