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张世英对黑格尔学术的贡献
张世英中西哲学史上的形而上学
张世英中西哲学史上的形而上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管主办中西哲学史上的形而上学本文原载于《学术月刊》1990年第9期有一种意见认为,西方哲学史重主体与客体之分,故有形而上学,中国哲学史缺乏主客的明确划分,因而缺乏形而上学.这种意见未免失之片面。
其实,中国哲学史上也有形而上学,只是在形态上不同于西方的形而上学而已。
一把人作为认识的主体,世界作为被认识的客体,要求主体认识和把握客体的本质,这就必然使认识具有无穷追逐的特性,也很容易产生一种在已认识的东西之上或背后总还有某种未被真正认识者甚至不可认识者的思想,这背后的、在上的东西就是形而上的东西。
西方哲学史特别是近代哲学史上的形而上学主要地(不是唯一地)是在这样的思想基础上产生的,我称之为以认识论为基础的形而上学。
这种形而上学既然植根于认识论,而认识论的问题是辨明真假虚实,所以这种形而上学的特点就在于以形而上的本体为真为实,而以形而下的现象为假为虚。
但这种形而上学并非形而上学的唯一形态,也还有另一种形态的形而上学,它主要地讲本与末、源与流、根与枝的关系,并认为本根无形而先于或优于枝末。
所谓“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裂道与器为二,道先于器,优于器。
这种形而上学从存在论上立论,而环是从认识论上立论,所以它不讲真假虚实,不讲本根是真是实,枝末是假是虚。
这里,形而上的东西也是超感觉的东西,但它与感觉中的形而下的东西之间,不以真假虚实来划分,而以本末根枝来划分。
我把这种形而上学称之为以存在论为基础的形而上学。
中国哲学史上的形而上学主要地(不是唯一地)是这样的形而上学。
所谓“主要地而不是唯一地”,是指在西方哲学史上也有以存在论为基础的形而上学思想,在中国哲学史上也有以认识论为基础的形而上学思想,只是两者在中西哲学史上所占的主次地位不同而已。
而且在西方哲学史上,两种形态的形而上学思想往往结合在同一个哲学家的体系中。
例如,柏拉图的“理念”不仅在认识论上是他所谓“知识”的目标,是真理,而非“意见”的对象,而且同时在存在论上是事物存在的根本与根凉。
黑格尔之三:逻辑学|近代哲学
黑格尔之三:逻辑学|近代哲学《逻辑学》以《精神现象学》为其前提:意识,作为显现着的精神,它自己在途程中解脱了它的直接性和外在具体性之后,就变成了纯知,这种纯知即以那些自在自为的纯粹本质自身为对象。
它们就是纯思维,即思维其本质的精神。
所以,《精神现象学》乃是“纯科学概念的演绎”,而《逻辑学》便以这些“纯科学概念”作为它的研究对象。
黑格尔的逻辑学不仅与本体论是同一的,而且与认识论、辩证法也是同一的。
逻辑学讨论的是思维规律和纯粹的思想规定,因而就是认识论。
然而在黑格尔看来,这不仅仅是主观范围内的事情,它们同时是事物的客观规律和本质规定。
另一方面,无论逻辑学还是认识论从根本上都是以辩证法为其基本形式的。
1 历史与逻辑古代哲学的形而上学主张思维在它的内在规定中,和事物的真正本性是同一个东西。
亚里士多德从范畴入手来解决存在问题,通过以实体为中心的十范畴确立了世界的逻辑结构。
经过中世纪的改造乃至到了近代哲学,实体成了本体论所研究的最高对象,而近代哲学中通常逻辑学亦即形式逻辑所研究的只是单纯主观的思维形式。
康德对亚里士多德的范畴体系进行了调整,提出了四组十二个范畴作为知性为自然立法的根据,以将范畴主观化、内在化的方式,有条件地确立了世界的逻辑结构。
现在黑格尔要做的工作就是恢复亚里士多德哲学的传统,重新赋予范畴以客观性的意义。
在《精神现象学》之后,黑格尔首先做的一项工作就是建立世界的逻辑结构,亦即对纯粹本质性的因素进行深入的研究,以期为哲学奠定基础。
当人类精神达到了“绝对知识”之后,整个认识过程便纯化为范畴,《逻辑学》即以此为对象。
在黑格尔看来,人类精神对绝对的认识是一个艰苦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亦是一个由浅入深、从简单到复杂、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而哲学史恰恰就是这一过程的最高体现。
在哲学史中,每个哲学体系都有它自己独特的哲学原则,它们都代表着人类精神认识绝对的一个阶段。
因而看似相互对立、杂乱无章的哲学史实际上乃是“一个”哲学的发展过程。
张世英先生的治学特色
162016年第6期/特别策划・大时代中的哲学家/最近,北京大学哲学系和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专门为张世英先生九十五寿诞举行了学术研讨会和祝寿会。
张先生是我十分敬佩的学者和老师。
他的治学活动,大致可以分为前期与后期。
“前期”主要指新中国成立之初至文化大革命开始之前,他着重研究和讲授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黑格尔哲学。
他开设了很多门课,出版了一系列著作。
除《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之外,主要是多方面阐述黑格尔思想。
如《黑格尔哲学》《论黑格尔的精神哲学》《自我实现的历程——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等。
黑格尔是西方辩证法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的辩证法最系统、最集中地阐述于《逻辑学》中,这是黑格尔哲学相当艰深、晦涩的部分,也是张先生着力最多、最深的部分,著有《论黑格尔的逻辑学》《黑格尔〈小逻辑〉绎注》等。
我听过他讲解《小逻辑》的课,旁征博引,条分缕析,把黑格尔层层推进的一百多个范畴,梳理得十分清晰。
使我很受启发,获益良多。
总之,新中国成立后,国内在系统研究和讲解黑格尔哲学方面,就成就之显著和影响之深远而言,张先生无疑是首屈一指的。
“后期”主要指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80年代以后,张先生开始了一种哲学的转向,即从立足于西方主客关系视角的传统形而上学(或称“在场形而上学”),转向立足于人与世界相融合的生活哲学(体现“在场”与“不在场”的结合)。
这种转向主要体现在《天人之际——中西哲学的困惑与选择》和《进入澄明之境——哲学的新方向》等书中。
从此,张先生的哲学探究,也从哲学进一步扩展到美学、伦理学和历史哲学中。
他在《哲学导论》和《境界与文化》等书中,力图超越西方传统的主客二分式和自我主体性,而形成“新的万物一体”的哲学观。
在2011年出版的《中西文化与自我》中,他经过中西两种自我观的比较,深感中国传统思想对别人的依赖和对自我的根深蒂固的约束,从而主张吸收西方人“独立自我”的观点,并从民族历史经验的总结中,概述个体性逐步发展的历史必然性,进一步寻求中华文化未来的个体性自我的大解放。
张世英:哲学应把人生境界提升到“万有相通”
2018年第6期编者按:2018年8月13日到20日第24届世界哲学大会(WCP)于北京召开前后,文汇报文汇讲堂工作室联手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华东师大哲学系共同向公众呈现了丰富多彩的“聆听世界哲人,亲近当代哲学———庆贺第24届世界哲学大会在北京召开·24位世界哲学家访谈录”。
《船山学刊》本期隆重推出联合采访组对张世英教授、杜维明教授、杨国荣教授三位大家的采访稿,以飨学林。
张世英:哲学应把人生境界提升到“万有相通”① 2011年1月10日,首届未名论坛“中西马高端对话”在北京大学召开,从西哲角度发言的学者是张世英先生,主持人介绍说已经90高龄。
我暗暗吃惊他思维的清晰。
2018年3月3日,我在邮件中向张世英先生提及此事。
8日上午,走在北京近郊回龙观某小区的路上,张世英先生随笔里描绘的西南联大的“镜头”一一浮现,不免兴奋:我是去聆听一个世纪啊。
年届97周岁的张世英先生已在家中整装等待,随后分两个半天,近5小时的采访展开。
上午的阳光从窗外慢慢挪进客厅采访的沙发,从西南联大求学到黑格尔研究、新世纪后创建“万有相通”哲学,直到即将召开的世界哲学大会,张世英先生娓娓道来,条理清晰,谈到兴头上还会露出幽默和顽皮劲“跑调”一会儿,引得我和一旁旁听的古稀年的女儿哈哈大笑。
我不禁遐想,如果不是当年家境贫苦,休学两年失去了直升清华研究生的机会,以其超强的逻辑性,跟着金岳霖先生,世上是否会多一位分析哲学大家呢?访谈的尾声,他突然叹息一声,说:我最近愈发感到紧迫,夜里也会因为哲学思考而醒。
追问之,便答:“朝闻道,夕可死矣。
”中国哲学何为?哲学何为?还有一些思考来不及写了。
临走前他送我一本2016年底出版的《九十思问》,说是提前三天为我网络购买。
回来读完此书,这许是他95岁时给自己的留念,但更是给世人的礼物,张老客厅里那幅遒劲秀丽的书法再次浮现:“思如泉涌,笔随云飞,九十五岁张世英(书),二 一六年四月。
”一、哲学之缘与轨迹文汇:您谈到自己最喜爱老庄哲学和陶渊明的境界,这和您父亲张石渠先生自小教您读《论语》《孟子》《庄子》《古文观止》等,并每周要写一篇文言作文不无关系,而他在1938年武汉沦陷后,辞去市区小学教职在家务农的风骨,更有直接的垂范作用。
中华精神现象学的自我维度——访著名哲学家张世英
中华精神现象学的自我维度——访著名哲学家张世英2013年03月20日08:45 来源:中国文化报张世英先生近影杨晓华摄记者杨晓华张世英,著名哲学家、北京大学教授。
1921年生于湖北武汉,1946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哲学系。
曾在南开大学、武汉大学任教,1952年迄今在北京大学哲学系任教。
主要著作有:《论黑格尔的逻辑学》、《解读黑格尔〈精神现象学〉》、《黑格尔〈小逻辑〉译注》、《论黑格尔的精神哲学》、《天人之际》、《进入澄明之境》、《哲学导论》、《境界与文化》、《中西文化与自我》、《美在自由》等。
张世英先生是在海内外有较大影响的黑格尔研究专家,他在丰富积累的基础上对中西哲学的比较研究既有历史的厚重,又有独立的批判精神,向为学界推重。
耄耋之年,先生依然笔耕不辍,独创性地提出了“中华精神现象学”的宏大哲学命题,并进行了体系化的初步尝试,近日,本报记者就此问题在其北京家中采访了张先生。
杨晓华:在最近发表的文章中,先生提出,中华传统思想文化未经自我主体性的洗礼,因此应该吸纳西方主体性哲学的精神,伸张自我的独立性和创造性。
先生这一主张是基于怎样的哲学架构?张世英:2007年,北京大学心理学系的朱滢教授出版了他的佳作《文化与自我》。
他在书中说,美国哲学家Searle代表西方对自我的看法,我的“新的万物一体”的哲学观代表中国对自我的看法。
西方人的自我观是“独立型的自我”,强调自我的独立性和创造性;中国人的自我观是“互倚型的自我”,强调自我与他人的相互依赖。
朱滢教授对我略有误解。
我所主张的“新的万物一体”观,是在继承中国传统的“万物一体”“天人合一”思想基础上,吸纳西方“主客二分”、彼此分明、重自我独创的思想因素,而建立的一种“万物不同而相通”的,既肯定每一个体的独立自由,又肯定人与之间互相支持、隶属的新的精神境界。
我的自我观并不代表中国传统哲学的自我观。
但是朱教授确实对我有所启示,那就是我上世纪80年代以来提出的“新的万物一体”“新天人合一”观,太强调“超越”“主客二分”,容易让人误认为我主张“新的万物一体”观不需要“主客二分”的环节。
西方现代绘画的哲学思考 张世英 北京大学哲学系 1
西方现代绘画的哲学思考张世英北京大学哲学系 1 从文艺复兴起,到上个世纪60年代,这叫做现代。
那么,上个世纪60年代到当前,这个50年叫做后现代。
那么一个民族的绘画的形态,绘画的风格,都和这个民族的哲学的思想,都和这个民族的思维的方式,有紧密的联系。
文艺复兴之后,自我解放了,自我弘扬这个主体。
所以这个时候的绘画都是走的这个路子,我们叫做理想主义。
这个理想主义,画的都是一些比较不重客体,总是强调我的理想,所以这种绘画往往你看到效果了,就是非常美,美到了极点。
但是,不太切(合)实际,不太符合客体。
譬如有一个法国的这个画家叫热拉尔。
热拉尔就是,他的生卒年月是1770年到1837(年)。
那么他画了一幅画,他画的一幅画,这个标题叫做《普赛克第一次接受爱神之吻》这是描写了一对青年男女一对非常,心灵上、精神上非常纯洁,肉体上,你看这两个裸体,现在特别,他描写得特别细、嫩、白,就是非常美。
两个人接吻,他当然是以希腊神话为,这好像是一个神了,你看后面,还有翅膀吧,你看这个多美呀,所以这就把这个人的这个灵魂,和这个肉体相结合的这种美,把它理想化到了极点。
所以,这一个画是理想主义的一个典型。
1789年法国大革命以后,这个西方大约是在这个时期,就到了19世纪。
这个科学特别发达,反过来,要注重客体,要忠实地描写现实。
米勒画的一个,叫做《拾穗者》,你看这个它就是忠实地描写现实,描写一些贫民的生活。
不是那么讲那些空洞的那些幻想的理想了,而是描写现实,这是很有名的一幅现实派的一个画。
那么现实派的这个画,它特别注重这个形状,这个形体要和现实相符合。
用中国话来讲,这是注重现实。
后来就发展到,我这个绘画,我不仅仅是注意那个形状。
不是一个简单的形式、线条和外面的东西相符合。
而是注意光线、色彩。
你脑子里面这个印象,这一派画叫做印象派。
举一幅画为例子。
也是一个法国的画家,叫做莫奈,这一幅画叫做《日出》,他画的是一个早晨,雾气朦胧的时候的那个景象。
述评 黑格尔哲学
述评—张世英《自我实现的历程—解读精神现象学》关键字:自我实现、黑格尔、精神现象学、“绝对”、“绝对精神”、“真无限”、“坏无限”内容摘要:黑格尔作为德国哲学的代表人物,其《精神现象学》给以我们很大启示,正如《自我实现的历程》一书中在“绝对精神”或是“真无限”、“坏无限”上的各种见解上,都给我们很大的启示。
正文: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要来源之一既是黑格尔的哲学以及其辩证法。
而《精神现象学》既是理解黑格尔全部哲学的思想的关键又是黑格尔基本哲学理论的体现。
马克思就曾说过:“《精神现象学》是黑格尔哲学的真正诞生地和秘密。
”1又曾称精神现象学是“黑格尔的圣经”2由此可见马克思对该书的重视程度。
然而《精神现象学》一书是黑格尔早年的作品之一,该书又是黑格尔在紧张忙迫的情况下写出的,因而分析较少,纲要式的话较多,有时特别晦涩费解。
而在《自我实现的历程》一书中对黑格尔的书有很好的阐释,并提出了脱离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的新观点。
这也许正如黑格尔本人所说的:“同样一个真理,青年也会讲,但出自老人之口,却包含其全部生活阅历和意义,内涵更为丰富和深刻。
”在《自我实现的历程》一书的第一章就提到黑格尔的‘绝对精神’这一话题,“绝对精神”是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中的基本概念,指作为宇宙万物共同本质和基础的精神实体。
黑格尔把它规定为主观精神(个人意识)和客观精神(社会、国家、世界历史)的统一。
在作者看来《精神现象学》一书中已经包含了“主观精神”、“客观精神”、“绝对精神”的三分法,并认为黑格尔在这里将“绝对”这一概念与谢琳的“绝对无差别性”这一概念完全的决裂。
在“绝对精神”的提出的同时,作者认为精神与主体的高度统一就是黑格尔所谓的“绝对精神”,并提出“主观精神”、“客观精神”、“绝对精神”是达到“绝对”以及自我实现的三个必然过程,并强调自我实现的历程的漫长性、矛盾性和曲折性。
虽然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中对谢林的理论提出了大量的反对意见,但不可否认‘绝对精神’这一概念的提出直接来自谢林关于最高本原是主体和客体的绝对同一性的客观唯心主义原则,是剔除其非理性主义成分和加以辩证改造后的结果。
从黑格尔到海德格尔_张世英
。 、 ,
、,。。 Nhomakorabe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作为 信 仰 的 对象 为 了 道德 的缘 故也 得去相 信 超 感 性 的东 西 也得 去 信仰 上 帝 可 见 他 对 传统 形 而 上 学 在 批 判 的 同时 还保 留有 一 份 迷 恋之情 黑格 尔虽然 在 总 体 上 被定位 为 传 统形 而 上 学的集 大 成者 但他 已 经 比 康德 和 休漠 还 更加 进 一 步 地反 对 传统形 而 上 学 他 说 必 须 把 传 统 形而 上 学 所 讲 的超 感性 的 精神实 体 和独 立 于 精神之 外 的 物 质实体 结 合起 来 不 能 将 二 者等 同并 视 而 应该 强 调客 体 就 是 主 体 主 体就 是 客体 为 此 他 提 出 实体 就是 主体 的论 断 意 思 是 说 事物 的本 质 和人 的精 神是 分 不 开 的 如果总 把客观 事物看 作 独 立 于 人 的精 神 之 外 的东 西 则无 法 抓住事物 的 本质 必 须 把 主 体 跟 客 体 统 一起来 把 事 物 逐 渐精神化 逐渐认 识 到 事物 中 精神 性 的 东 西 才能 抓 住事物 的本 质 人对事 物本 质 的 认 识 是从 小 范 围 的 主 客统 一 发展 到 大范 围 的 主 客统 一 的 过 程 绝 对 精 神 正 是 主体 和 客 体 经过漫 长的认 识过 程后 达到 的最 高统 一 也就 是 实 体 和 主 体 的 最 高 统 一 此 时 的 主 体 已 与 客体合 二 为 一 了 传 统 形 而 上 学把 主 客 体 分 裂为 二 不 能成 立 他 说 我 的整 个精 神现 象学 就是 论 证 实 体 就 是 主 体 的过 程 过 程重 于 结 论 绝 对精 神就 体 现 在认 识 过程 中 的现象 显 现 就 体 现在 实 体 就 是 主体 的 漫 长发 展过程里 面 他 在《 神现 象学 》 书 的 序 言中提 精 一 出 面 向 事情本身 意思 是说 不要去 搞那些离 开 事情 之外 的抽 象 的东 西 离 开过程 的结 论都 是抽 象 的 只 有 这 个 过程 才 是 事 情的 本身 黑格尔 整 个 精神现 象学最 核 心 的就是拒绝 抽象 的 结论 尽 管他最 后 要 论 证 最 后 达 到的结 论 但 是 他 认 为 重要 的是过 程 而 不 是 结 论 这也 是黑格尔把 书名 叫 做 精神 现 象 学的 原 因 现象学 也正 是 从 这 里开 端 的 但 是 黑 格 尔 最 终 还 是 在 传统 形而上 学 的 框架 之 内 他 还是 保 留 了 一 个 超 时 间 的 超感 性 的绝对 主 体 即绝 对精 神 他 还 是 没有逃 脱 传 统 的主 客体 的思 维 方式 试 图在 已 二 分 的主 体 和 客 体 中 间搭桥 以 实现 主 体 与客 体 的统 一 而 这 统 一必须通 过 理性 来 认 识 他 还 具有 传 统理 性 至上主义 的特 征 胡 塞 尔 受黑格尔 精神 现象 学 的 启发 对 面 向事情 本身 做 出新 解 释 他 说 面 向事情 本身 中 的事情 指 的是意 识 的主 体性 面 向事 情 本 身 就是 面 向 意 识本 身 独立 于 意 识之 外 的 东 西是 抽象 的 不 是 事 情 的本 身 所谓 的 现 象学 就是 讲 显 现 在 意识 里面 的东 西 他 并不 否 认 客观 事 物 可 离 开 人 而 独 立 存 在 但 他 所 关 注 的是客 观事 物对 我 而 言 的 意 义 它 是如 何 显现 在 我 的 意 识 里 面 的 他 反对 去重 视 离 开 人 而 独 立 存 在 的 客 体 为 此 他 提 出 现 象 学 还 原 意 即 把一 切 都 还 原 为 现象 至 于 客 体 本 身暂 且 把 它 放 在 括 号里 面 我 们 认
《张世英文集 第1卷:论黑格尔哲学三书》读书笔记模板
绪论 第一章 “主观精神” 第二章 “主观精神”在黑格尔哲学体系中的意义 第三章 “客观精神”(上) ——“抽象法” 第四章 “客观精神”(中) ——“道德” 第五章 “客观精神”(下) ——“伦理” 第六章黑格尔国家学说中的“主体性”原则 第七章 “绝对精神” 第八章精神哲学与人
导言 第一章 《精神现象学》的“序言” 第二章 《精神现象学》的“导论” 第三章 “意识” ——从“这一个”到“共相” 第四章 “自我意识” ——从“欲望”到“苦恼的意识” 第五章 “理性” ——从“观察”到“实践”,从“享乐”到“审核法律” 第六章 “精神” ——从“伦理”到“道德” 第七章 “宗教” ——天上?人间? 第八章 “绝对知识” ——从现象学到逻辑学
张世英文集·第1卷:论黑格尔哲 学三书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读书笔记 05 目录分析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作者介绍 06 精彩摘录
思维导图
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书
黑格尔
知识
书
现象学
现象学
伦理
英文
哲学
精神 精神
社会
黑格尔
黑格尔
道德
哲学
哲学体系
辩证法
唯心主义
内容摘要
第一卷收《论黑格尔的哲学》《论黑格尔的精神哲学》《自我实现的历程--黑格尔精神现象学解读》三书, 系统论述了黑格尔的精神哲学。
读书笔记
张世英老先生。
看了一部分,通俗易懂,帮我廓清了不少东西。
阅读时间是四十个小时。
存在即合理,这简短的一句话暗含黑格尔唯物辩证法的核心思想,也是他的名言。人只有培养自己,使自己 的潜在的能力发挥出来、“转变为现实”,这才是“占有自己”,使自己“成为他本身所有”,否则,人就只是 “自然的东西”、“外在的东西”,只“具有自然的实存”,是一种“本身尚在最初的直接性中的人”。”人的 思想、概念只是反映着客观事物的规律,它本身决不就是规律,就是客观事物的本质关系。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中的自我意识溯源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中的自我意识溯源最近两年,我在给研究生逐句讲解黑格尔《精神现象学》的过程中,感到该书从第一部分“意识”向第二部分“自我意识”的过渡是一个难点。
一般来说,在黑格尔那里,意识是对一个对象的意识,也就是对意识与对象之间的区别的意识;反之,自我意识则是把对象看作自身,也就是在意识到这一区别的同时还意识到自身与对象之间没有区别:“我把我同我自己区别开来,而在其中对我来说直接的就是:这种区别并没有被区别。
”或者反过来说,自我意识是“对无区别者的区别”。
(黑格尔,1979年,第113页;译文有改动,根据Hegel,S.134-135。
下引黑格尔中文文献只注年份和页码)但是,意识如何从这种区别进到对这种区别的无区别性的意识呢?这长期以来都是一个令人困惑的问题。
张世英先生在其《黑格尔的精神哲学》一书中说:“从‘意识本身’的最后阶段‘知性’向‘自我意识’的过渡,黑格尔说得非常空洞而晦涩”(张世英,1986年,第35页),但除了引黑格尔一段话外没有作评论,基本上回避了这个问题。
他在另一本书《黑格尔〈精神现象学〉解说》中则是这样回答这一问题的:“对立统一是精神性的东西,刚才讲感性确定性、知觉、知性这三个阶段都把对象看作物,和异己,看作外在。
要克服这个困难,就要把对象看作就是自己,自己也是对象,这样就从意识的阶段进到了自我意识的阶段。
”(同上,1983年,第76页)与此类似,泰勒(Charles Toylor)认为,由于在“力和知性”这一章中对“现象的内在源泉”的描述是“不成功的”,“这就不可避免地把我们导向这样一种观念,即:对象是必定显示自身的内在必然性的外在显现。
这样,我们就开始接触到黑格尔关于必定要使自身外在地显现、具有必然性的概念、理念的思想。
由于这种概念表明自身具有主体性的结构,因此我们要从意识转入自我意识。
”“因而我们发现,被认识的对象的结构和主体的结构是一致的,是同一个东西。
”由此就证明意识的对象和意识本身是同一的,自我意识就这样建立起来了。
北大教授张世英:人生的四种境界
北大教授张世英:人生的四种境界==========================按照人的自我的发展历程、实现人生价值和精神自由的高低程度,我把人的生活境界分为四个层次,即欲求境界、求知境界、道德境界和审美境界。
欲求境界最低的境界,我称之为“欲求的境界”。
人生之初,无自我意识和自我观念,不能说出“我”字,尚不能区分主与客,不能区分我与他人、他物。
人在这种境界中只知道满足个人生存所必需的最低欲望,舍此以外,别无他求,故我以“欲求”称之。
刚出生的婴儿,据心理学家测定,一般大约在两岁以前,就处于此种状态之中。
此种境界“其异于禽兽者几希”(《孟子·离娄下》)。
但此种境界实伴随人之终生。
当人有了自我意识以后,生活于越来越高级的境界时,此种最低境界仍潜存于人生之中,即使处于我后面将要讲到的“道德境界”和“审美境界”中的道德家和诗人,亦不可能没有此种境界,此禁欲主义之所以不切实际之故也。
孟子所谓“食色性也”(《孟子·告子上》),大概就是指的这种境界。
单纯处于“欲求境界”中的人,既未脱动物状态,也就无自由之可言,更谈不上有什么人生意义和价值。
婴儿如此,成人中精神境界低下者亦若是。
当然,在现实中,也许没有一个成人的精神境界会低级到唯有“食色”的“欲求境界”,而丝毫没有一点高级境界。
但现实中,以“欲求境界”占人生主导地位的人,确实是存在的,这种人就是一个境界低下的人,我们平常所谓“低级趣味”的人,也许就是这种人。
求知境界第二种境界,我称之为“求知的境界”(或“求实的境界”)。
美国当代著名发展心理学家简·卢文格说:“刚出生的婴儿没有自我。
他的第一个任务是学会把自己与周围环境区别开来,……认识到存在着一个稳定的客观世界。
……在这一过程中,孩子形成了一个不同于外在世界的自我。
处在这一阶段的儿童,自我与无生命的客体世界是不分的。
”用哲学的语言来说,这是一个由主客不分到主客二分的过程。
在达到主客二分的阶段以后,自我作为主体,不再仅仅满足于最低生存的欲求,而进一步有了认知作为客体之物的规律和秩序的要求。
人生的最高精神境界是“审美”|张世英
人生的最高精神境界是“审美”|张世英张世英(1921-),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
著作《中西文化与自我》《美在自由》《境界与文化》《进入澄明之境》《论黑格尔的精神哲学》。
做一个有诗意的自由人文|张世英我今天讲的题目是“做一个有诗意的自由人”,首先一个问题是,何谓自由?一句大家都熟悉的话:“自由是对必然性的认识”。
但这句话是否全面地、深切地界定了“自由”的含义呢?此句来自对斯宾诺莎思想的概括。
斯宾诺莎认为,“一切现实的事物都受必然性支配,每一事物都依存于其他事物。
人只有认识了这种必然性,按必然性行事,才是自由的”。
“纯依理性的指导而生活的人”就是“认识了必然性,按客观必然性行事的人”。
“理性的本性在于认为事物是必然的”。
这也就是说,自由乃是把外在的、被迫的必然性,通过认识,转化成为自觉自愿的内在的必然性。
自由人乃自愿服从宇宙必然法则,自愿按宇宙自然法则行事之人。
通过知识而获得自由,斯宾诺莎的这一思想,当然有其合理之处。
但他完全否定了人的精神领域中的自由意志,这却是片面的。
罗素指出,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不是一个决定论者”,“虽然我们要服从自然的威力(这是可以科学地加以研究的),然而我们仍然有自由意志,并且在某些限定之内,我们乃是我们自己命运的主人”伊壁鸠鲁的思想告诉我们,在科学研究——科学认识的“自然威力”即必然性必须“服从”之外,我们还有完全由我们自己做主的自由领域。
自由并非只是“对必然性的认识”,并非只是自愿服从自然的必然性。
古代向中世纪过渡时期的基督教教父奥古斯丁,是最早明确提出自由意志论的哲学家,他认为人有自由行动的能力,即是说,人的行动可以不为外在的条件所决定,而完全出于自己的意志。
通过自由意志,人从自然的必然性规律中解脱出来。
正因为人有自由意志,所以人才对自己的行动应该负责。
使一颗美德之心失去其美德而作恶的唯一原因——最终原因,乃是人自己的自由选择。
《哲学导论》张世英读书笔记
《哲学导论》张世英读书笔记求北大版张世英《哲学导论》的笔记、试题。
考研急用,不甚感激发现最近问哲学考研的同学很多啊,目前市面上比较好的一本真题资料是《哲学考研1000题》,很不错,且很全面。
我个人比较推荐。
因也同为哲学专业,所以对哲学板块的关注相应会很多,看到同学问起,我就禁不住想推荐这本书,确实不错。
且书中所有历年考研题目,均有答案,这一点难能可贵。
淘宝上可以买到,搜索一下即可。
祝顺利。
急求《哲学导论张世英》课堂笔记我就惨了,没的大学读呢.这本书刚钻研完毕.我说点学后心得,你参考一下,毕竟我不是为了考试才钻研它的.首先我觉得它区别于通论和概论,没有从整体上去详细概述哲学学科,张教授这本书与其说是立论,我觉得不如说是一部美育教材,更是其自身哲学观的集中体现.整本书从\"天人合一\"、\"主客二分\"、\"后天人合一\"的本体论展开,逐步开始得出将其在此意义上的审美、伦理、历史观和方法论,从而积极提倡超越主客二分的民胞物与精神,这是其重点与核心.我觉得很多当代以前哲学所显露出的弊病以及科学进步给人类带来的反面作用这上面都给了很好的解释和解决方法,也是我们这个时代真正缺少的.为什么要\"后天人合一?我\"实际也是宇宙本身.这个本体论思想的理解应该是这本书的难点(我花了一个月才参悟),也是所有方法论的基础.我由此也感到有不足,就是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后天人合一\"本体论意义上的,这个观点的建立按张教授引的实例和做的论述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我觉得也可以说是一种寻找典型符合的推理过程,或者说是一种数学归纳法吧,所以还需要多多钻研.求《哲学导论》PDF,张世英老师的。
及时下载张世英哲学概论之历史篇读后感张先生认为,哲学是关于提高人生境界之学,讲的是人对世界的态度或关系。
在人与世界万物的关系问题上,存在着两种占主导地位的不同看法:一种看法认为,人与世界万物不是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而是相通相融的、血肉相连的内在关系。
哲学的新方向_张世英
1998年第2期第35卷(总186期)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 U RN A L OF PEK IN G U N IV ER SI T 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N o.2,1998 Gener al No.186 Vo l.35哲学的新方向张世英内容提要 哲学是寻根问底之学。
西方传统的旧形而上学从感性中具体的东西追问到理解中抽象的东西,以普遍性概念为事物之根底。
现当代的人文主义思潮不满足于以抽象概念为底而转向现实性,认为任何当前在场的现实事物乃是以隐蔽在其背后的不在场的、然而同样现实的事物为根源。
前者片面尊崇理性、思维,后者则进而注重想象。
西方哲学的这种转向给文艺观、历史观、语言观等等方面都带来了重大影响。
中国近半个世纪以来所广为倡导的哲学有类似西方旧形而上学的模式之处。
本文最后主张,新的哲学应是以想象加以沟通的精神空间。
据此,作者在文末初步设想了一些新的哲学方向所需要着重研讨的哲学范畴。
关键词 “在场形而上学” 思维与想象 哲学的“纵向追问”与“横向追问” 阴阳学说1 人们面对当前的事物,总想刨根问底,追寻其究竟。
哲学,粗略通俗一点说,就是刨根问底、追寻究竟之学。
但事物的根底究竟在事物之中,还是在事物之上?事物究竟有根有底,还是无根无底?对于这类问题,哲学史上有各式各样的思索和回答。
我想大体上分为两种不同的追问方式。
一种是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亦即由感性中的东西到理解中的东西的追问方式。
在柏拉图的《斐多》篇中,苏格拉底说:他曾向前人学习那种为了求得某具体事物的原因而到别的具体事物中去寻找的考察方法,但都失败了,他最后认为“最好求助于K o ′C O I,从中考察存在的真理”¹。
这就是柏拉图的“理念”。
“理念”是一切具体事的根底。
在柏拉图看来,具体事物是变动不居的,在场与不在场不断地相互转化,而“理念”则是永恒的,是恒常的在场(co n-stant presence)或原始的在场(o riginal pr esence)。
“惊异”和“热爱”的哲学地位——张世英先生哲学观简析
“惊异”和“热爱”的哲学地位———张世英先生哲学观简析张祥龙【摘要】张世英先生从“纵向超越”移向“横向超越”的哲学方法论转折,体现在他以“惊异”来理解哲学特点的阐释中。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都主张哲学发端于“惊异”,但囿于概念化哲学的格局,无法容忍惊异这种情绪进入哲学本身。
张先生呼应海德格尔的论点,认为惊异是一种横向超越的解蔽,应该贯彻到真正哲学的始终。
这样的惊异打通了诗与思,因此,张先生认为哲学就是具有审美意识的惊异,我们应该追求一种“诗的哲学”。
它与海德格尔论述的前柏拉图思想者们“爱智慧”的思想意趣相通,是中国古代哲学中民胞物与、万物一体的深邃哲理在当代的创造性生成。
中国古代的儒家哲人也看重两种情绪的揭蔽功能,即忧惧和亲爱。
只有在忧惧中,才可以直感到天道的特性,激发出原本的德性思考。
而只有在亲亲之爱的兴发中,才可同时体验到忧惧和喜乐,让思想进入诗意盎然的仁道和泛爱万物的高明境界。
【关键词】横向超越;惊异(,Erstaunen);情绪();一即一切();热爱/亲爱()中图分类号:B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660(2021)02-0074-08作者简介:张祥龙,(北京100871)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一、引子:张世英先生的哲理新境张世英先生的思想历程,活生生地展现出中国现代哲学的一个重要转折,即从跟随传统西方哲学的思想范式,转到通过当代西方哲学的新视野而重新理解中国自家哲学。
体现这个转折的著作,比如《进入澄明之境———哲学的新方向》和《哲学导论》,都以各自的方式清楚地表明了张先生思想转变的方法轨迹,即从“纵向的超越”转向了“横向的超越”①。
“超越”意味着当事人不满足于局部的、实用的关怀和认知,而要超出之,获得根本性的整体领会。
“纵向”与“横向”则指不同的超越方法。
所谓纵向超越,说的是从具体的东西向上抽象以达到普遍性,即以主客二分为起点、专注于抽象概念和在场之物的哲学方法;而横向超越,意指关注“境”(情境、语境、时境、生境)、找到在场与不在场(无、隐蔽、过去)交融的方法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缘的。他的大学毕业论文即 由贺先生指导 , 题 目是《 论新黑格尔主义者布拉德雷
的哲学 思 想 》 。在 以后 6 O余年 的 时间里 , 张世 英 先生 的研究 重 点有 所变化 , 但 他从 来 没有在 严格 的意义上 离 开过黑 格尔 。纵观 张先 生几 十年 的黑 格 尔 哲学 研 究 历程 , 可 以看 到这样 几个 鲜 明特 点 : 第一 , 研 究 范 围广 泛 。他 对 黑 格 尔 哲 学 的 几 乎 所 有 部 分 均 有深 入研 究 , 并 且 均有相 应 的高 水平 研 究 成 果 问世 。第 二 , 研 究 视 野 开 阔 。前 3 0 年, 他基 本 上是在 西 方哲学 史 特别是 德 国古 典哲 学 的背景 下研 究黑 格尔 ; 后3 O年 , 他 基 本上 是在 现 当代西 方哲 学 和 中西 哲学 比较 的 视野 下 审 视 黑格 尔 。第 三 , 注 重 概 念 分析 。由于受 过分 析哲 学 和逻辑 学 大师金 岳 霖 先 生 的亲 传 , 张先 生对 黑 格 尔 的解 读
家, 为 中国的 黑格 尔学术做 出 了卓越贡献 。 关键词 : 黑格 尔; 逻辑 学; 精神哲 学; 精神现 象学; 德 国古典哲 学
中图分类号 : B 9 4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 编号 : 2 0 9 5 — 0 0 4 7 ( 2 0 1 7 ) 0 1 — 0 0 1 2 — 1 3
授 在德 国权 威 杂志《 哲学 研究 杂 志 》 撰文称 : 张 世英 教 授 “ 在 西 方 广 为人 知 。在 中 国 ,
他是享有盛名的哲学家” ①。2 0 0 7 年, 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彼得 ・ 巴腾( P e t e r B u t t o n ) 教 授在 《 东 西方 哲学 》 杂 志撰 文称 : “ 中 国人 对 辩 证逻 辑 的探讨 清楚 地 表 明 , 就方 法 而体研 究
沃・ 考夫曼曾经说过 : “ 如果忽视他 的生活和时代 , 就不能完全充分了解黑格尔
的哲 学 , 而且 在历 史上 还 很 少 有 发 生 过 这 么 多 事件 的 时期 。… …他 自己 的思 想 , 绝 不是 在象 牙塔 中织 成 的一 张 网 , 而是 与 他所 生 活 的 时代 发 生 的 事件 密 切 相关 的 。不 但 他 的历 史哲 学或 政 治哲 学 , 而 且他 的整 个 哲 学 概 念 乃 至 他 自己 的使 命 , 都 确 实 是
这样。 ” ③ 这段话不但适用于黑格尔 , 也适用于张世英先生的黑格尔研究 。1 9 4 9 年至 1 9 7 9 年的 3 o 年间, 黑格尔哲学在中国一度成为了“ 显学” 。这一 时期 , 对黑格尔哲学 的“ 定位” 是: 他的哲学体系是唯心的、 保守的和反动的; 他 的辩证法有一定的“ 合理 内核” , 猜测到了事物本身 的辩证法 ; 他的辩证法 的“ 合理 内核” 作为被 “ 改造” 的对
言, 我们 起 码必 须认 真 学 习 张 世 英 对 黑 格 尔 的解 读 , 让他 带领我们领会 ( 他 所 理 解 的) 黑格 尔 。做 出这 些 努力 之 前 , 我们 几 乎 没 有 权 利 评 判 中 国 人对 ( 西方) 哲 学 的研
究所达到的水平 。 ” ② 可以毫不夸 张地说 , 就其对黑格尔哲学研究 的广度、 深度 、 成果 和影 响而言 , 张先生是中国当代最杰出的黑格尔专家 。本文拟对张先生几部有代表 性的黑格尔哲学研究著作做一简单的梳理 , 以期展示他对 中国黑格尔学术做出的杰
象, 他 的唯 心主义 体 系 作 为被 “ 批判” 的对 象 , 从 正 反 两 方 面 构 成 了 马克 思 主 义 哲 学 的理 论来 源 之一 。3 0年 间 , 中国哲 学 界对 黑 格 尔 哲 学 的研 究 基 本 上 都 是 以上 述 “ 定
位” 为“ 指导思想” 的, 这种情况在相当大程度上妨碍了人们对黑格尔哲学的深入研
第8 卷第 1 期
2 0 1 7年 2 月
哲 学 分 析
P hi l o s o p h i c a l An a l y s i s
VO 1 . 8,N O . 1
F e b. ,2 01 7
论 张 世 英 对 黑格 尔 学 术 的 贡 献
李超 杰
摘
要: 张世 英先生的哲 学研 究可 以分为 两个时期 : 第一个 时期 他 专注于 黑格
作者简介 : 李超杰 , 北京大学哲学系、 北京 大学外 国哲学研究所 副教授 。
・ 1 2 ・
论张世英对黑格尔学术的贡献
总是逻辑严谨 、 条理清楚 、 语言流畅。最难能可贵的一点 , 他每每能够让黑格尔说 中 国话 , 易于被中国人接受和理解 。第 四, 国际影响 巨大。1 9 8 7 年, 第 1 4届德国哲学 大会主席马尔夸特教授在会上称他为“ 中国著名的黑格尔专家” 。1 9 8 9 年, 格洛伊教
中国人介绍和研究黑格尔哲学已有百余年的历史 。1 9 4 9 年以前 , 老一辈黑格尔 专家张颐 、 贺麟等人一般都有海外 留学的经历 , 他们不但介绍和研究黑格尔哲学 , 而 且把黑格尔哲学带进 了中国的大学课堂 , 为后来 中国的黑格尔研究 培养 了一批人
才 。张世 英先 生就 是在 西 南 联 大 求 学 期 间 通过 贺 麟 先 生 的“ 哲学概论” 课 与 黑 格 尔
尔和德 国古典 哲学 , 第二 个时期则转 向现 当代 西方哲 学和 中西哲 学的 比较研 究 , 在 此基础上形成 了具有 原创性 的 哲学体 系。但“ 转 向” 之后, 他 并 没有远 离黑格 尔哲
学, 而是在一 个更大的视 野 内为黑格 尔哲学赋 予 了新的活力 。就其对黑格 尔哲 学研 究的广度 、 深度 、 成果和影 响 而言 , 张世 英先 生无疑 是 中国 当代 最杰 出的 黑格 尔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