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真、善、美思想

合集下载

论老子的美学思想

论老子的美学思想

田建平 论老子的美学思想
以此。”在老子笔下, 道生万物显然是在混 沌之态中完成的。我们读这段话时, 就好象 在夏日薄云的午夜伫立中庭仰望十五的月 亮一 样。如 果把 月 亮 比喻 为 “道”, 那么 “美”就是我们仰望时感受到的“月色”。

道, 这是老子思想中至高的哲学范畴, 也是至高的美学范畴。它本身就是最高的 美学境界, 是一切美的源头, 是万物之美之 母。它最显著的哲学境界就是它的原始性、 自然性、纯朴性和混沌性。抽象性表明它是 至高的美的普遍法则, 混沌性则表明它是 万物之美的孕育和生产者。“道”当然也就 成为了老子美学思想体系的灵魂和核心。 在老子美学思想体系的园地上, 闪烁着一 颗颗光彩夺目的美学珍宝——美学的具体 概念。它们的有机关系形成了老子美学思 想体系的丰满血肉。
·97·
内蒙古大学学报( 人文社 会科学版)
1998 年第 2 期源自糊的, 所以说它又同时具有模糊之美。 西方美学大师黑格尔给“美”下的定义
是: “美就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理念, 黑氏 称之为绝对精神、普遍的力量、意蕴等等, 它是黑氏哲学的最高范畴。而所谓理念, 黑 氏自谓: “理念不是别的, 就是概念, 概念所 代表的实在, 以及这二者的统一。”据此, 在提出最高的哲学本体范畴和美学本体范 畴, 以及该本体范畴的博大和伟大这点上, 老子竟比黑格尔早了 2000 多年, 而且老子 对这一至高的哲学兼美学范畴——“道”的 十分精炼( 整部《道德经》才 5086 字!) 的表 达简直令黑氏望尘莫及( 整部《美学》泱泱 达 100 多万字∀ ) 。黑格尔之《美学》无愧于 立论精深的鸿篇巨著, 而老子的《道德经》 也不愧连珠缀玉的美学经典。
道 ( 至高哲学兼美学范畴)

一 ( 美的整体)

《道德经》第2章解析:美丑、高下、善恶的哲学思想

《道德经》第2章解析:美丑、高下、善恶的哲学思想

《道德经》第2章解析:美丑、高下、善恶的哲学思想【原文】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shì),功成而弗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译文】天下的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丑的观念也就出来了;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恶的观念也就产生了。

“有”和“无”互相对立而产生,困难和容易互相矛盾而促成,长和短互相比较才形成,高和下互相对照才有分别,音和声由于对立才显得和谐动听,前和后彼此排列才有顺序,这是永远如此的。

因此,有道的人用“无为”的法则来对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让万物兴起而不加倡导,生养万物而不据为已有;抚育万物但不自恃己能,立下了功勋而不自我夸耀。

正因为他不居功,所以他的功绩就不会失去。

【导读】老子通过美与恶、有与无、难与易、高与下、长与短等事物表象的相互对立、相互依存关系,说明世间万物相互联系、相互统一的规律,确立了对立统一的永恒普遍法则。

然后,在这种辩证观点的基础之上,又提出了圣人处世、治世的无为之道。

【解析】本章主旨讲的是“道”的内涵。

天下万物,在表象上都可以分为真善美和假恶丑两个对立的方面。

美的可以造成恶的结果,善的可以造成不善的影响,任何美善的事物,本身都包含着不美不善的一面。

一切事物也都处于运动变化之中,美转化为不美,善转化为不善,乃是大道运行之必然,亦是事物发展之规律。

若把美的事物当成永恒的美,把善的事物视为绝对的善,那必然会事与愿违,终究会导致不善的结果的出现。

老子说明事物相互依存及变化发展的规律,并提出了一些基本的行为准则,即“无为”、“不言”、“弗始”、“弗有”、“弗恃”、“弗居”等。

这些准则在老子道论中是深得于“玄德”的体现,也是老子道论的基本行为主张。

当然,人类作为宇宙中的一个小分子,和宇宙中的其他事物一样,都是由肉眼看不见的分子、原子、中子、中微子等基本元素转化或组合而来的,所以人和其他事物是同源的,没有本质上的不同,都是由大道衍生出来的,所以也都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和变化中,而且和其他物体同样可以相互依赖、互相转化。

浅谈老子思想及其认识评价

浅谈老子思想及其认识评价
(2)、“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这些是人立身处世必然要记住的道理。老子告诉我们,为人处事,要讲艺术,要讲究曲线的美。善于言词的人,讲话婉转,容易达到目的。要是直来直往,是行不通的的。不过曲中有直,如行路,老是转弯,就会滑到;做人处事老是绕弯子,就使人讨厌了.还有人生在世,做人做事,要有一个准则,认定人生的目标,确定自己要做什么;人要随时反省,认清自己;不能居功自傲、自以为是,多听别人的意见。
浅谈老子思想及其认识
一、老子及其思想的时代背景
老子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具有辩证法思想的哲学家之一。据史书记载,老子是春秋时期楚国苦县人,姓李,名耳,字伯阳,谥号聃,曾在周朝做过“守藏史”的官。从司马迁在《史记》一书中给他作的一个简单传记来看,他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所撰述的《道德经》开创了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先河。
(2)、“知雄守雌",以雄强刚毅应对社会的非常态现象,而以雌柔宽容治理正常的社会。“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老子主张君王无为而治,就是让百姓和万物自为,不以自己的志向去强行改造他人,有“虚心弱智",才有无为而治。有无为而治,百姓才能自立,国家才能富强,君王朝廷的无为而治,从百姓完全可以自主自为的领域退出,就是顺从大道的法则,回归自然的位置.“治人事天,莫若蔷”,指君王朝廷节俭吝啬,君王少私寡欲,不兴事忧民,朝廷轻徭薄赋,不于民争利,藏富于百姓之中。再如老子的“治大国,若烹小鲜”,“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也”,“为无为,事无事”等思想中体现出了老子很重视民意,以老百姓之心为心,很注意治国安民之道。
二、老子的主要思想及认识
(一)、“道”是老子思想的核心
老子主张道生万物,“道”是万物之宗,道先于天地万物,高高在上,“有物混成,先天地生”认为万物由“道"而生,得道则存,失道则亡,上至侯王君主下至普通民众无一人可离于“道”万物因“道”而和谐。老子以“自然"生命存在的最高范畴,视自然为在“道"之本质特征,用自然的“道”取代以前的“神",使人从神的宗教压迫中解放出来,且“道“作为对自然规律的提升和概括,作为对人们具体生活、行为活动的抽象化反映和呈现。“道生一,一生二,而生三,三生万物”,揭示了老子心中的“道”,指的是宇宙中存在的一种物,具有规律、法则意义,也有人生准则、规范的意义,无始无终,无边无涯故又被称为“大”,从万物回归到一,从演化的逆过程来认识全局和认识事物。老子的思想的论证方式都是将“道"与人的生命存在统一起来意味着生命的自由自在、本性纯真的理想的实现。“天之道,利而不害”将道视为一种知识化、思辨性的客观存在,并且努力将这种客观化的原则推向人生,使其成为人生的法则宇宙的秩序环境,使生命得以生成和繁殖,所以老子说天道“利而不害”。老子在解说这种抽象的“道"时,以随处可见的水之柔弱、以赤子的纯真自然、以母亲的宽广胸怀来比拟“道”,这些体现了人类高雅纯真的一面,也是人类所追求的关键。

老子、孔子、墨子、庄子、苟子的美学思想

老子、孔子、墨子、庄子、苟子的美学思想

老子的美学思想:哲学对艺术的影响在于为艺术创作提供特有的认识角度和审美视野。

老子哲学中的“大音希声”、“正反相城”、“返璞归真”等思想为中国的艺术创作开拓了特有的时空观念、思维方式、审美理想和艺术追求,经过历代艺术家们的阐发,铸成了中国古代艺术独特的风格。

孔子的美学思想:“尽善尽美”是孔子美学思想的重要标准,它强调美和善的高度统一。

孔子肯定审美和艺术对于社会人生的重要作用,同时对美又有规定性,那就是美的标准一定要包含道德的因素,美的追求必须与善的目的相一致。

当代中国以儒家文化为思想资源,有其现实基础和积极意义,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儒家美学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庄子的美学思想:庄子继承了老子“道法自然”的观点,把自然视为审美的最高境界。

庄子认为,美的本源在于自然本性,自然之美在于事物朴素、率真的情态。

但基于其万物齐一的哲学思想,庄子所建立的是一种相对主义美丑观。

《庄子》一书中,虽然没有专门阐述艺术问题和美学问题的篇章,对于美的问题,庄子也没有下过一个明确的定义。

但是,庄子往往用许多具体生动的譬喻和寓言故事来阐明他的哲学思想表明他关于美的见解。

墨子的美学思想:墨子,代表小生产者利益,旗帜鲜明地提出 "非乐"思想,在先秦美学思想中独树一帜.一般认为墨子是否定艺术,不言审美的.本文认为墨子在倡导艺术的社会功利维度的同时,也兼容了审美维度.他的美以"用"和"质"为内涵,体现了当时思想家的社会责任感.从墨子"非乐"的背景、实质,及其"美"的涵义两方面论述墨子的美学思想.苟子的美学思想:荀子美学以儒学为基础,博采众长,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

他认为审美活动"化性起伪",对人的生成和造就起着关键作用。

他认为"虚一而静"是一种理想的审美心态,其中体现了外在感觉与心灵的贯通,有一种涵咏万物的生命精神。

老子美学思想

老子美学思想

哲学对艺术的影响在于为艺术创作提供特有的认识角度和审美视野。

老子哲学中的"大音希声"、"正反相成"、"虚实相生"、"反朴归真"等思想为中国的艺术创作开拓了特有的时空观念、思维方式、审美理想和艺术追求,经过历代艺术家们的阐发,铸成了中国古代艺术独特的风格。

一儒道两家审美意识的差异儒家和道家,从哲学的角度说,它们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主要流派,而从美学的角度来说,则是中古典美学的主要思潮和派别。

儒道两家的美学思想和审美意识既有差异又相互补充,对中国几千年美学思想的产生、发展有着巨大影响,形成了中国美学思想鲜明的民族特色。

在分析老子与中国古典美学的审美意识的关系之前,先从宏观上考察儒、道审美意识和方法的差异。

“审美意识是以客观存在的审美对象为反映的客观内容,以审美主体敏感、健全的感官神经系统为生理基础,以审美的感觉、知觉、表象、判断、思维、想象、情感等相互作用的活动为心理基础;人们在审美实践活动中所建立起来的特有的把握现实的感性方式,成为审美意识的认识基础。

”按照对审美意识的这种界说,它不同于其他的意识,它的感性因素更突出,更强烈。

这是审美意识的一个特点。

审美意识的另一个特点是远离功利目的,它是以审美愉悦作为目的的。

由于审美意识从总体上看是人类审美实践活动的产物,蕴含着整个文化历史积淀的成果,因而总与一定的社会功利及理性认识、思想观念有着各种不同的联系,不可能彻底摆脱功利性。

这两个特点,在儒、道的审美意识中,均有明显的体现。

以儒家的审美意识来说,其功利主义的目的是很明显的。

孔子的美学思想同其文学、政治、伦理思想一样,均是以仁学为基础的,是从个性与社会的关系中思考美学所在。

孔子的审美意识是与他的政治、伦理学相联系的。

在孔子思想的影响下,后来儒家的审美意识都很重视艺术所具有的陶冶人的情操、稳定宗法制社会秩序的作用。

如荀子的《乐论》就强调,乐应受伦理、政治的制约,他说:“乐者乐也……以道约欲,则乐而不乱,以欲忘道,则惑而不乐。

浅析老子的美学思想

浅析老子的美学思想

浅析⽼⼦的美学思想2019-09-04摘要:⽼⼦美学是中国古典美学的起始,蕴含了博⼤精深的美学思想,对中国艺术创作和审美产⽣了深远的影响,本⽂从三个⽅⾯对其进⾏了粗略的论述,即:“有”“⽆”“虚”“实”之美,尚柔之美,⾃然之美。

关键词:⽼⼦;美学思想;“有”“⽆”“虚”“实”之美;尚柔之美;⾃然之美⽼⼦(约公元前580年――公元前500年)是道家学派的主要创始者,是我国春秋时期著名的哲学家,也是中国古典美学理论的奠基⼈,所著《⽼⼦》⼀书对我国古代哲学和美学有着重⼤的影响。

李泽厚曾说:“道家⽐儒家及其他任何流派都抓住了艺术、审美和创作的基本特征,道家对后世⽂艺的影响更多在创造规律⽅⾯,亦即审美⽅⾯,⽽艺术作为独特的意识形态,重要性恰恰是其审美规律。

”作为道家的典型代表,⽼⼦的审美规律被后代诸多的艺术家转化为永恒追求的审美理想和境界,我简要概括为以下三个特点:⼀、“有”“⽆”“虚”“实”之美“道可道,⾮常道;名可名,⾮常名。

⽆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常⽆,欲观其妙;常有,欲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异名,同谓之⽞,⽞之⼜⽞,众妙之门。

”(《⽼⼦》第⼀章,以下凡引《⽼⼦》只注章节)“有”“⽆”“同出⽽异名”即为“道”,“道之出⼝,淡乎其⽆味,视之不⾜见,听之不⾜闻,⽤之不⾜既。

”(三⼗五章)“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

”(⼆⼗⼀章)可见“道”的存在形式是⼀种“有”“⽆”混沌未分的原始状态,不能为感官所感知。

“道⽣⼀。

⼀⽣⼆。

⼆⽣三。

三⽣万物。

”(四⼗⼆章)“道⽣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

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贵德。

”(五⼗⼀章)进⽽可看到,道是宇宙之本体、本源,道⽣成万物,⼜作为万物存在的根据⽽蕴涵于天地万物⾃⾝之中,道为⾃然⽆为、相反相成、返本复初的宇宙规律,“有”“⽆”作为基本的哲学范畴,虽⽆“道”之“⼤”,但也潜移默化地内含了以上诸意。

宋徽宗说:“有⽆⼀致,利⽤⼊,是谓⾄神。

经典道德经名句翻译及感悟

经典道德经名句翻译及感悟

经典道德经名句翻译及感悟【篇一】经典道德经名句翻译及感悟1、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出处:《道德经》第八十一章【翻译讲解】:诚实的语言不华美,华美的语言不诚实,善良的人不会花言巧语,花言巧语的人不善良;大智的人不杂博,杂博的人不智慧。

【感悟】老子提出了“真善美”之说,这是《老子》五千言的精辟结语。

2、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出处:《道德经》第六十七章【翻译讲解】:我有三件宝物永不放弃:一是慈爱,二是俭约,三是不逞强好胜。

【感悟】老子提出“三宝”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

慈爱是“三宝”的出发点和归宿;生活上节俭及为政简约,是“三宝”的关键;“不敢为天下先”,才能处处争先,这是老子“三宝”的核心。

3、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

——出处:《道德经》第六十八章【翻译讲解】:善于为将帅的人从不夸逞勇武;善于作战者不轻易冲动发怒;善于战胜敌人的,不与敌人正面交锋,善于用人的人对人谦下。

【感悟】“处下”与“不争”是老子思想的重要方面。

此处结合用兵、用人,阐述了“不争之德”,强调“柔弱胜刚强”的思想在军事上的使用。

4、抗兵相加,哀者胜矣。

——出处:《道德经》第六十九章【翻译讲解】:两军势均力敌,哀痛的一方胜利。

【感悟】哀兵必胜,军队在悲愤与压迫面前,战斗力。

5、民不畏威,则大威至。

——出处:《道德经》第七十四章【翻译讲解】:当人民不再畏惧(统治者的)威压时,那么大乱的威胁将要到来。

【感悟】赢得民心,注重民生,是社会安定的根本。

6、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

——出处:《道德经》第七十二章【翻译讲解】:圣人有自知之明而从不自我表现,有自爱之心从不自显尊贵。

【感悟】自知自爱,是人的自身修养达到很高境界的体现。

7、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出处:《道德经》第七十四章【翻译讲解】:当人民连死都不怕时,还会怕你以死相威胁吗?【感悟】治理国家,当施仁政。

老子美学思想的认知隐喻分析

老子美学思想的认知隐喻分析

老子美学思想的认知隐喻分析作者:王燕来源:《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0年第17期摘要:在《道德经》的论述中,老子主要围绕“道”的概念进行阐释,在老子眼中,“道”有自己的运行轨迹,因此世人只需要按照“道”的轨迹去作为就可以,因此“道”的各种行为特点就是人们应该遵循的,是大善,“善”既是“美”,这些行为是符合“美”的标准的,是应该崇尚的。

本文以认知隐喻理论为理论基础,围绕老子“道”的概念中符合“美”的特点,分析老子是如何以具体的世间万物为源域、通过以隐喻为认知手段去说明“道”这个玄之又玄的抽象概念。

关键词:老子美学思想认知隐喻美学是研究人与世界审美关系的一门学科,即美学研究的对象是审美活动。

审美活动是人以意象世界为对象的人生体验活动,是人类的精神文化活动。

现代美学的研究重点放在了艺术美学上,而在中国传统的美学观点中,艺术美学以外,哲学美学、伦理美学也是很重要的研究方面。

《道德经》中对于“道”的很多哲學阐释就是从哲学的角度阐述美学思想。

老子揭秘世界的本源就是“道”,老子之所以揭出“道”,是为了揭示世界的本来面目,只有知道世界的本来面目,世人才不会因乱作为而扰乱世界。

世人应该顺从“道”而作为,顺从“道”的作为是符合至善的、应该崇尚的,“善”即是“美”,因此遵循“道”的行为就是美的。

老子的美学思想就体现在他对“道”的论述中,在阐释“道”的存在状态、运动方式以及对待万物的态度时,都在表达他对“美”的观点和看法。

在老子眼中,“道”这个概念惟恍惟惚,玄之又玄,是不可道的,老子是如何帮助大家理解“道”的呢?本文将《道德经》八十一章内容进行分类、对比,归纳总结,发现他使用了大量的隐喻来表达“道”的美,而且在表达过程中通过相似性在“已知事物”和“道”之间建起了认知通道。

认知隐喻学告诉我们,隐喻是人类的一种认知方式,它可以帮助人类将某一已知领域的事物或经验用来说明另一领域的未知事物,尤其在说明抽象概念方面,隐喻是中国思维方式中常见的认知工具。

31.《老子》二章--《老子》

31.《老子》二章--《老子》

(四课)老子,春秋末期著名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后世与庄子并称“老庄”,主张“道法自然”,无为而治。

《老子》,也称《道德经》,道家学派的经典。

老子思想核心是:“道法自然”无为而治。

《老子》二章第一段: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天下的人都知道什么是美,也就知道了什么是丑恶;都知道什么是善,也就是知道什么是不善。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译文:所以有和无相对而产生,难和易相对而成立,长和短相比而显现,高和下相对而依存,音和声相从而和谐,前和后相随而有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因此圣人用“无为”处理事务,施行“不发号施令”的教化。

万物作焉而不为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夫惟弗居,是以不去。

听任万物生长而不替它们开始,生育万物而不据为己有,推动万物而不恃为有功,成就功业而不自居。

正由于不自居,所以就不会失去。

第二段:天之道,其犹张弓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与之。

译文:天的“道”,不是像拉弓射箭吗?高了就压低一些,低了就抬高一些,力太大了就减一些,力太小了就加一些。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天的“道”是减少有余的而补充不足的,人的“道”却不一样,是减少不足的而送给有余的。

孰能有?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是以圣人为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怎么能把有余的送给天下呢?只有有“道”的人才能。

所以圣人推动万物而不恃为有功,成就功业而不自居,他不愿意显现自己的贤明。

三、思想内容评析第一章首先论述事物的相对性:美丑、善恶、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都是相对而成立。

然后论述“圣人”的行为准则:处无为之事,行不言而教,不为始,不有,不恃,弗居。

“无为”是老子思想中的重要准则。

老子认为,“道”是天地万物的总规律,万物莫不有道。

天有天道,人有人道。

天道自然,人道无为。

老子的“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要按照事物自身的规律去做,不轻举妄为,不发号施令,正因为这样,“无为”就可以“无不为”。

老子二章知识点总结

老子二章知识点总结

老子二章知识点总结第二章的主要思想是“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作者在这一章中阐述了“美”与“善”的概念,并指出人们对于美好事物的认知乃至实践都建立在对其对立面的理解之上。

这一章的主要内容可分为以下几点:1. 知识点一:美与恶的辨证关系《老子》中提到“美”与“恶”的关系是一对辩证的关系,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对立。

在这一章中,“美”与“恶”不是单纯的二分法,而是通过对立统一来实现各自的存在。

作者通过“斯恶已”的表达,意味着人们只有通过认知“美”才会意识到“恶”,同时也只有通过认知“恶”才会更加珍惜“美”。

这种以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为基础的认知方式,反映了哲学家对事物变化、发展规律的深刻洞察。

2. 知识点二:善与不善的内在联系在第二章中,《老子》指出“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表达了善与不善的辩证关系。

作者认为,善和不善之间也是相互依存、相互对立的关系,二者并不是完全独立存在的。

只有在认知了“善”之后,人们才能意识到“不善”,从而理解善与不善之间的对立关系。

这种对立统一的观念,揭示了《老子》对于人生道德观念的独特见解。

3. 知识点三:美善观念的价值指导通过对“美”与“善”的辨证关系的阐述,《老子》第二章强调了美善观念的价值指导作用。

作者认为,只有通过对美善的认知,人们才能更好地认识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从而更好地引导自己的行为。

这种美善观念不仅在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而且在人生道德追求中也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4. 知识点四:对于道德规范的深刻反思《老子》第二章对于道德规范的深刻反思也是其重要内容之一。

作者认为,只有通过对美善的认知,人们才能更好地塑造自己的道德品质,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道德修养。

这种对道德规范的深刻反思,提醒人们要警惕教条主义和唯物主义的极端观点,从而更加理性地对待道德规范的价值。

5. 知识点五:对于人生境界的深刻思考最后,《老子》第二章还对于人生境界的深刻思考进行了阐述。

老子的美学思想

老子的美学思想

老子的美学思想1、氏族社会崩溃——人类历史上第一个阶级社会(奴隶制社会)(1)物质生产和精神文化有了极大发展(2)人与人之间产生了尖锐的阶级对抗和冲突,带来前所未有的虚伪、残暴、罪恶现象2、孔子肯定了奴隶制社会产生后物质精神文化的发展所取得的光辉成就,宣称:郁郁乎文哉,吾从周!但孔子又极力主张保存氏族社会传统中所具有的那种原始的民主和人道的精神,适当地调节统治者和人民之间的关系,实行一种较为温和和符合人道精神的阶级统治。

(孔子“仁学”的实质)3、老子无情地揭露了进入奴隶社会之后所产生的种种虚伪、残暴和罪恶的现象,认为孔子所提倡的那一套仁义道德不但是无益的,而且是极端有害的,文明给社会所带来的诠释前所未有的灾难。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失道而后德。

失德而后仁。

失仁而后义。

失义而后礼。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章,盗贼多有。

”4、老子主张取消文明,实行“无为而治”,回到无知无欲、不争不乱的原始社会。

5、伴随着私有制而产生的人类文明是以少数人对多数人的剥削压迫为基本条件。

6、老子从根本上取消了人的自觉的努力和能动的作用。

7、“无为而无不为”老子把人类在物质和精神文明上所做的一切努力和追求都看做是一种违反自然的人为的活动,从根本上破坏了原始社会那种天然合理的朴素状态,因此,取消文明所带来的各种罪恶,停止对物质和精神文明的一切追求和努力,以“无为”代替“有为”,事事纯任自然,不要认为去干预,就能成就一切事情,使人民免除一切灾难,自由快乐地生活,同时又能使国家的统治者能够永保天下。

8、“道”所具有的的特性就是“无为而无不为”。

9、老子看到大自然中的一切事物的产生变化都是无意识、无目的的,但其结果却又是合乎某种目的,自然并没有有意识地要去追求什么,到达什么,但它却在无形中达到了一切,成就了一切。

真善美成语

真善美成语

真善美成语
真善美是一个蕴含着深刻哲理的成语,它暗示着人们要追求真理、善良、美丽的生活。

这句成语来源于《论语》中老子的名言:“曰举
三仁,然后能尽国之义:持而益之,则举之矣;失而复得之,则说之矣;出而用之,则行之矣。

举”。

这句话引申出,若要实行国家的法律,
就要坚持“真、善、美”这三种仁爱的原则。

同时,这句成语也蕴含着更深远的含义,即努力实现人们的理想,坚持做一个有真理、善良、美丽的人,不断地积极进取,思考未来,
勇敢创新,迎接挑战。

从为人处世的角度看,真善美不仅仅是一句菩萨言传的箴言,它
也是把佛家思想和道家理念融为一体,以思想触及人们内心的感召,
唤起大家热情奋斗的精神,激发做人的信念,巩固德行,真诚建立人
与人之间和谐的关系。

真善美更多的是在提醒我们,要做一个有真义、善德、美德的人,以慈悲的心态来看待别人,以谦让心态来对待问题,以诚信精神来应
对事物,去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

正如一句古训所说:“真,义
至柔;善,彰德美;美,可清泰。

”以此来凝聚真善美的精神,让我
们的人生更加美好!。

老子的美学思想总结

老子的美学思想总结

老子的美学思想总结关于老子的美学思想总结怎么写,下面整理推荐年度工作思想总结,欢迎阅读参考。

老子的美学思想总结老子美学是中国美学史的起点。

老子提出了一系列范畴,如“道”“气”“象”“有”“无”“虚”“实”“味”“妙”“虚静”“玄鉴”“自然”等等,对于中国古典美学形成自己的体系和特点,产生了极为巨大的影响。

中国古典美学关于审美客体、审美观照、艺术创造和艺术生命的一系列特殊看法,中国古典美学关于“澄怀味象”(“澄怀观道”)的理论,中国古典美学关于“气韵生动”的理论,中国古典美学关于“境生于象外”的理论,中国古典美学关于“虚实结合”的原则,中国古典美学关于“味”和“妙”的理论,中国古典美学关于“平淡”和“朴拙”的理论,中国古典美学关于审美心胸的理论,等等,他们的思想发源地就是老子哲学和老子美学。

一、老子美学——中国美学史起点原因:1、从历史顺序看:老子生活的时代早于孔子;《老子》约成书于战国时代2、从理论本身看:(1)哲学方面:老子提出以“道”(2)美学方面:提出“气”“象”“有”“无”“虚”“实”“味”等范畴在中国古典美学的逻辑体系中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二、老子论“道”“气”“象”1、老子美学中最重要的范畴不是“美”,而是“道——气——象”这三个互相连结的范畴2、“道”是老子哲学的中心范畴和最高范畴,从《老子》中看“道”有以下性质:(1)“道”是原始混沌:“道”是在天地产生之先就存在的原始混沌,他不依靠外力而存在,包含着形成万物的可能性;(2)“道”产生万物: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的宇宙发生论) (3)“道”没有意志、没有目的:“道”虽然产生万物,但它并不是有意志、有目的的主宰(4)“道”自己运动:“道”处于永恒的“独立”运动即自己的运动之中,这种运动构成了宇宙万物的生命(5)“道”是“无”与“有”的统一:“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①“道”是没有具体形象的,是不能单凭感觉把握的——“无”②千差万别的事物都是由“道”产生的,这就是——“有”*老子的哲学体系在总体上带有唯物论的倾向。

真善美

真善美

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真?真者,非假也。

真者,为道中之道也。

真者,含义有二:一者,为个体,为真我,为原人之初也。

他相对独立,永恒存在,天真无邪,灵气十足,无生无死,永恒生物。

此真者,是人外在活动的内在动因;二者,为主体,为无数原人的统一整体,为宇宙的至上意识。

他绝对独立,永恒存在,全知全能,是万源之源,是万变不离其宗的宗,它是我们永恒追求的真理什么是善?善者,非恶也。

善者,原人之初也。

善者,他本有心、有觉、有智,意识向上,皈依真理,公而无私,全心全意为主体意识服务,为整体的统一而活动。

什么是美?美者,非丑也。

真美者,为见真行善也。

见真者,纯有善行,而无杂染。

为何?道之所然也。

凡见真行善者,当有较高品味,令人向往追求,具有永恒的吸引力。

美的展示,内涵丰富,寓意深远,如尝甘露,沁人心肺,令人心旷神怡。

美者,是真者见智,是智者大善,是善者有知,是知者有觉,是觉者皈依。

皈依者,是依附整体而存在,皈依真理而活动。

这正是,统一有序,和谐为美。

因此,美会给人以大爱,美会给人以活力,美会给人以快乐!总而言之,真善美,是人的理想追求。

人类追求真善美,就是追求品味,追求觉悟,就是追求快乐的人生。

有道是,结缘结上缘,向上求知最根本;人往高处走,无私奉爱人最美!老解真善美近年来,很多人都喜欢用真、善、美三个字来描绘人生的价值。

很早以前,欧洲人就喜欢使用真善美的字眼,甚至把康德哲学的三个部分也用真善美来概括。

一般来说,科学所追求的是“真”,宗教和哲学所追求的是“善”,而艺术和文学所追求的是“美”。

中国儒家的学说中,虽然没有直接用“真”这个字,以其主张“格物.致知”,从字面的意义看,是很具有科学精神的。

可惜《大学》里《释格物致知章》缺掉了,现在有的几段话是程颐和朱熹的补撰,大半是朱熹的思想。

《大学》之独立成为一本书,也是朱子的贡献(朱子作大学章句,以与中庸,论语,孟子,并列为《四书》。

很多人认为,大学的原作者,是子思,是孔子弟子曾子的弟子,至今还没有人能提出确证。

老子的大智慧—《天下皆知美之为美》赏析

老子的大智慧—《天下皆知美之为美》赏析

《老子》一书分上下两篇,上篇《道经》,下篇《德经》,共八十一章,五千多字,是先秦道家学派的代表著作。

老子是仅次于孔子的世界文化名人,在全世界有广泛的影响。

关于老子的生平和成书年代,历来有不同意见。

一般认为老子是春秋时的楚国人,和孔子同时,姓李,名耳,字聃,曾任周王朝的史官。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是《老子》的第二章,它反映了老子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他以有无、难易、长短、高下等的对立统一来说明美和丑、善和恶的对立,揭示了事物都有对立的两个方面,而且二者是相互依存、联系在一起的。

这是合乎辩证法的。

按照哲学既是认识论、又是方法论的定义,老子的朴素辩证法哲学,在人类思想发展史上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由于老子是在事物相互依存中看问题,所以他眼光尖锐、独到,为后世观察世界提供了正确的方法。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选自《老子》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夫唯不居,是以不去。

注释:1、天下的人都知道什么是美,这就有了丑了。

斯:指示代词,此,这里相当于“这就”。

恶:丑。

已:通矣,句尾语气词。

2、都知道什么是善,这就有了恶了。

意思是没有善,也就无所谓恶。

3、相生:互相转化。

成:成就,即“相反相成”的成。

因难见易,因易见难,二者相反相成。

4、相形:互相体现。

下:低。

相倾:等于说互相依靠。

倾:倾斜。

5、音:指音调高低的乐音。

声:指音调简单的和声。

和:和谐。

相随:相跟从。

6、处无为之事:指行事顺其自然。

7、作:兴起。

不辞:不辞谢,指顺应。

8、有:指据为私有。

9、恃:依赖。

10、去:离开。

译文:天下都知道什么是美,这就有丑了;都知道什么是善,这就有恶了。

所以有和无互相转化,难和易相互形成,长和短互相显现,高和低互相充实,音与声互相谐和,前和后互相接随——这是永恒的。

因此圣人用无为的观点来对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听任万物自然兴起而不为其创始,有所施为,但不加自己的倾向,成功业就而不自居,所以才功绩永存。

老子美学观点

老子美学观点

老子美学观点老子的道理不是关于美学的,但它的基本思想,尤其是一些重要命题,为美学的发展提供了根源。

关于理解美的性质的命题如下:1、道法自然:老子所说的“自然”,不是指自然,而是指事物真正存在的方式,意思是任其自然。

根据老子的观点,事物有自己的本性,有自己的存在方式。

从美学的角度来看,这种存在方式就是美。

事实上,老子是在谈论真正的美。

“道法自然”意味着生态,强调“道法自然”,这意味着人们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时应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

在此基础上,他们应该遵循自然规律。

2、大象无形,大音希声最高的美应该是感官无法把握的。

这是一个与“道”相连的领域。

它有无限的光,但看不到它的光,无限的伟大,但看不到它的形象,无限的美,但闻不到它的声音。

这种美需要用心直接理解。

“大音希声”和“大象无形”所描绘的“恍惚”氛围也与艺术形象相连。

艺术形象应该是虚拟的,应该是模糊的。

这不仅是因为它只是生命的反映,而不是生命的实体,也是因为它需要给接受者一个重新创造的空间。

3、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主张美是真的。

他说“信言不美”,这是指人为多余的装饰。

老子认为,真相和真理可以在没有装饰的情况下被他人信任。

4、无为无不为老子把这种东西按照自己的本性存在,运动的状态叫做“无为”。

只有当人们的主观意图符合“真理”,即事物本身的客观规律时,主观的“善”才能转化为现实的“善”。

这样,“善”的实现就是“真理”实现的产物。

实现的“善”在日常生活中被称为“好”,这就是美。

美是客观真理与主观善相统一的产物。

老子通过他的哲学表现出来的审美理想包括崇尚空灵、宁静、软弱、朴素等。

“空灵”主要体现在老子以“虚无”为主的宇宙观中。

虚与实存在,虚与光,虚与现。

这是中国意境理论的精髓;“宁静”是道的一个重要特征,具有简单性(相对于强烈的色彩)、自然(与雕刻相左)、温柔(违背雄强)、微妙(不同于浅薄)等特征;老子“柔”哲学的核心是对生命的关注。

老子看到新事物(最重要的是新生命)在其初始阶段具有弱点,认为只有弱点才有希望和发展的可能性。

教育的最高境界

教育的最高境界

《教育的最高境界:真、善、美》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是道儒佛思想的融会,而道儒佛的本质就是真、善、美。

道家主真。

老子的全部学说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即返朴归真,而无论是朴还是真,其最终形态都是道;儒家主善。

儒家文化所关心的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而不是人和宇宙的终极真理。

而人和人之间的关系.说到底是伦理学的问题,其核心就是善;佛家主美。

佛教虽然否定现实美,但却追寻天上佛国的理想美。

在这样的理想国中,一切都是美的。

一切都尽如人意.而这也正是佛家所追寻的最高目标和最终归宿。

依据道儒佛的思想,如果把人比作一个鼎,那么“真、善、美”就如同它的三足,缺一不可。

而教育人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完善人的过程,这个过程要求教人求真、求善、求美。

教人求真老子的“信言不美,美言不信”他认为做人贵在质朴,而质朴之人,必须能讲真话。

他将深厚修养的人,比作“赤子”,而“赤子”的特点之一,既“精之至”,就像婴儿般的纯真。

近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倡导的"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也强调了教育的目标就是教人求真。

而在我们现在的教育中,却往往忽视了“真”的教育。

教育学生说真话、学真理、做真人其实是教育之根本。

但是不断在教育中出现的弄虚作假,见利忘义的事情,小到作业的抄写、考试的舞弊,大到大学生逃避偿还助学贷款等,让我们不得不承认中国的诚信教育亟待提高,学生的守信程度笈笈可危。

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也常常忽略学生本真的一面,扼杀了人的许多天性。

没有从人的个性发展的角度去给学生更多的自由和空间。

老子在他的教育思想中就曾主张“行不言之教”反对教师发号施令与空洞说教,反对制定繁琐的规章制度来束缚儿童天真活泼的本性,要让学生在自由活泼的生活中发展,使学生的道德品质在爱的环境中得到陶冶自然自然提高。

如果我们的教育也能够多一些宽容,少一些责备;多一些自由,少一些束缚;多一些人格的培养,少一些分数的压力。

那我们的学生会多一些真实,少一些虚伪。

老子文艺美学思想

老子文艺美学思想

“大音希有,大象无形”:老子的文艺美学思想老子“大音希有,大象无形”的文学美学思想在中国古代文艺史上,具有巨大而深刻的思想。

老子文艺思想的基本特点是着眼于文艺的审美特性以及文艺的创造过程,特别是对文艺创造的主体修养问题,从心理、生理等角度作了多侧面、多角度的阐述,把理想的审美境界和道的思想境界统一起来。

老子注重的是研究文艺的内部规律问题。

老子对文艺和美学的项献主要有二:一是,对“象”的论述;二是,对“虚静”的论述。

前者是从审美的角度对艺术创造的客体所要达到的标准的描述;后者是从心理的角度对审美主体所提出的要求。

而这两方面又都是建立在以“自然之道”为中心的哲学本体论基础上的。

老子认为宇宙万物的本源是“道”,它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所以说是“无状之状”,“无物之象”。

“道”始终处于运动变化之中,它“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

”“道”,既是万物产生的本源,又有它自身发展变化的规律。

人不能用主观的人为的力量去改变这种自然规律,而应当无条件地顺从这种自然规律。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绝对尊重自然规律,却又否定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故而他崇尚自然无为,否定人的智慧与创造,主张“绝学”、“弃智”,对人为的文艺也持否定态度。

他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从中,看似老子好像认为,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排除美和艺术。

实则不然,在老子看来,声色犬马之乐是美而不是实用,它们引起的是美感,而不是生理上的快感。

“圣人为腹不为目”就是实用的东西,它产生生理快感,为目,就是美的东西,它产生美感。

老子对美的否定,只是否定它的形式美。

他说:“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信美不言,美言不信”“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大丈夫处共厚,不居其薄;处于实,不居于华,故去彼取此。

”老子注重美的真正内涵。

他说:“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

“味”是一种审美的享受,一种特殊的美感,一种平淡的趣味。

高中背诵古诗文内容及解析—老子(8章)

高中背诵古诗文内容及解析—老子(8章)

高中背诵古诗文内容及解析—老子(8章)《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第八章)作者简介老子(生卒年不详)生于春秋末期,一般认为是陈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人,但有争议。

姓李名耳,字聃(dān)。

被后人推崇为道家学派创始人,著《老子》一书五千言,八十一章,又称《道德经》,言简意奥,博大精深,对中国古代思想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解读本章借“水”喻“道”,根据水的性质、功能、特点,阐明为人处世的道理。

老子认为,最高层次的“善”就应该像水那样,因为水能滋养万物而不与物相争,处于人们不喜欢的低洼地方,所以,水非常接近道。

所以人要学习水最能适应环境,安于卑下的居住处所,其内心深沉如渊,与人仁厚,其言真诚,为政有条理,办事有能耐,行动善于抓住时机。

水的最大优点在于“善利万物而不争”,善于奉献,不求回报。

水的这些美德,正是人们所需要学习的。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第十二章)解读老子善于从与常人相反的角度考虑问题,善于考虑事物的负面作用和影响。

在常人看来,“五色”、“五音”这些五彩缤纷的艺术品、五音谐和的音乐、五味俱全的美食、驰骋郊野的打猎娱乐活动及难得的珍贵物品,都是人们所喜爱的,能给人带来愉快美好的享受。

而在老子看来,这些东西往往会刺激人的欲望,使人的眼、耳等感官甚至心、神等受到迷惑,“目盲”、“耳聋”、“口爽”,甚至“心发狂”,失去行动自由,因而提出“去彼”的主张,也就是将这些东西予以清除。

老子否定艺术审美的这种观点表面上看消极落后,但其中却包含着十分积极的批判意义。

老子生活的时期,只有贵族统治者能够享受“五色”、“五音”、“五味”等声色之美,他们穷奢极欲,纵情享受。

过分享受的结果正如《老子》第九章所指出的那样,“富贵而骄,自遗其咎”,也就是过分声色之美的享受导致了对自身的损害。

美善之间学老子

美善之间学老子
老子的“无为观”告诉我们,人的一
生应摒弃假、恶、丑,弘扬真、善、美。“无 为”不仅仅是老子的一种生活态度,也是 他的一种哲学观。“无为而治“的思想在 生活中随处可见,无论是在官场,还是日 常人际交流。
老子还主张 :“万物作而弗始,生而 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 是以不去。”就是说对于大自然的万物应 顺其自然地生长或发展下去,不能人为地 去强迫,否则将受到应有的惩罚。不属于 自己的东西切莫无理索取,贪得无厌是不 可取的。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要有“谦谦 君子”的思想,不可居功自傲。比如一场 成功的演出,并不只有台前的风光无限, 鲜花和掌声的背后,还有那些幕后英雄的 功劳是不可泯灭的。
论义论道 Moral ethic
而之勿弃老己是恶有产间一证美
不,以老人是美;善生因的的丑
为 。
勿 以
恶 小
人 是
是 善
丑 ;
, 损
助 人
才 产
了 丑
为 有
关 系
是 对
善 恶

善而恶,孝人为生,美。立观子
小为;遗敬利乐了因才世统辩的
美善之间学老子 文 / 张奇
老子曰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 已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生, 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 和,前后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处无为之 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 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 不去。”
世间总有无数看似美好的东西诱惑着 人们的视线,让人们忍不住去占有它,而 并不知道它是否适合自己,或许它本身暗 藏杀机,或许它只是一个美丽的陷阱。
人们总是在类似于先有鸡或是先有蛋 的问题舌战不休,其实那是毫无意义的争 论,正如老子的有无相生的道理一样。所 以,对于生不要认为是一种负担,而去逃 避,对于死也未必是一种解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子的真、善、美思想‚这是他的伟大之处:他站在整幅人生之画的前面,以求说明它的全部画意;而那些头脑聪明的人却误以为只要烦琐地考证这幅画使用的颜色和材料,便明白画意了……伟大的哲学作为整体始终只说:这是人生之画的全景,从中寻求你的生命的意义吧。

以及反过来:仅仅体会你的生命,从中理解一般生命之谜。

‛(《作为教育家的叔本华》〃尼采)用尼采1874年评价叔本华的话,来评价老子及其著作真是再贴切不过了。

老子,以一篇《道德经》传名后世,在短短的五千字中,其深邃的洞察力和玄妙的思维方式所形成的博大精深的思想,窥破了宇宙的大智慧,为古往今来许多人指点了迷津。

关于老子的生平及《道德经》产生的年代,历代先贤多有探究,我不想去考证了;其章句注析,古今亦有许多名篇,我也无意多言其它。

仅想根据自己的理解,以老子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阐述一下真、善、美的思想。

一、关于真马克思主义认为,是一种客观存在,是客观事物发展、变化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规律性、客观必然性,它决定着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和诸多特性,具有不以主体意志为转移的特点。

老子将其称为‚道‛。

《道德经》中讲:‚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

吾不知其名,字之是曰道。

‛(25章)老子认识到,有这样一种东西,它浑然存在,无形无体无声,看不见,摸不着,听不到。

然而,却又是真实存在着的。

它不生不灭,独立长存,周行万物,贯穿时空,从不停息;它无所不在,世间万物因它而生生不息。

这个东西,就叫‚道‛。

那么,具体地说,‚道‛究竟是什么呢?《道德经》又讲:‚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

恍兮惚兮,其中有物。

窈兮冥兮,其中有精。

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从甫。

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21章)道,真是很难说清,无法确切地给其下定义。

若是勉强来说,它是恍恍惚惚,看不清,拿不出,说不明的。

但是,恍惚之中又确有个极精微的东西存在着。

它可以说是‚无象之象‛、‚无物之物‛,讲起来、听起来都有些漂渺,可实际又是非常真确、信实的。

从古及今,它永远存在,万物依它而产生,同时,又因其存在,才使我们认识到宇宙万物。

由此可以看出,老子认识到客观事物发展、变化过程中,存在着一种贯穿始终的东西。

它是化生万物的总原理。

它可以叫做‚道‛,也可以叫做‚真‛;真既是道,道既是真。

同时,它还可以叫做‚规律‛、‚真理‛,或者是‚理念‛、‚太一‛、‚物自体‛、‚绝对精神‛,甚至是神、佛、上帝、真主等等。

此类种种,只不过是‚同出而异名‛。

那么,老子又是如何认识真(道)的呢?(一)道可道,非常道真,首先是一种客观存在,是可以为人们所认识的。

但是,它却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是人们不能完全认识的。

它用语言是无法完全表述的,‚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

单纯地讲,它本身看不到、听不着,是不能以‚实用性‛来描述的,‚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

可以理解为非物质的东西。

然而,它却决定着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及诸多基本特性,‚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并普遍存在于客观事物之中,是客观事物之所以产生、发展的原因、条件、动力。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

‛(39章)天地万物、人类社会,有所以生成的一种总原理,它就是老子在《道德经》中讲的‚道‛,我们现在所说的‚真‛。

它是绝对的,唯一的,是物质与精神的有机统一;天地万物都是因为有其存在,才成为天地万物的。

(二)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老子在肯定真的客观存在的前提下,充分阐述了真的作用。

真,做为决定着事物本质、属性和诸多基本特性的客观存在,人们必须依它而行事,不能凭主观臆断、违背它。

‚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

‛世人往往喜欢凭自己的‚智慧‛,去测度前世、今世和未来,认为可以驾驭、驱使真,这是靠不住的。

尤如圣〃奥古斯丁所讲:‚有一点已经非常明显,即:将来和过去并不存在。

说时间分过去,现在和将来三类是不准确恰当的。

或许说:时间分过去的现在、现在的现在和将来的现在三类,比较恰当。

这三类存在在我们心中,别处找不到;过去事物的现在便是记忆,现在事物的现在便是直接感觉,将来事物的现在便是期望。

如果可以这样说,那么我是看到三类时间,我也承认时间分三类。

人们依旧可以这样说:时间分过去、现在、将来三类;既然习惯以讹传讹,就这样说吧。

这我不管,也不反对,不排斥,只要认识到所说的将来尚未存在,所说的过去也不存在。

‛(《忏悔录》卷十一第二十)我们应该明白,对于真的认识,实际上是无法穷尽的。

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就必然不断产生新的认识。

从单个人来看,即使其有再高的‚智慧‛,由于生命本身的局限性,对于真的认识,也只能达到某个阶段。

而后来的继承者,因个人所存在的差异性,必然产生不完全同于前者的认识。

这样对真的认识,又怎么说进步或退步呢?又何必执着于以各种行动探究真的‚前世、今世和未来‛呢?但是,我们也不能因此而认为老子的思想是消极保守、阻碍发展的。

老子以辩证的方法看待问题,在肯定真的客观存在的前提下,充分总结了真的特点,《道德经》讲:‚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弹然而善谋。

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73章)从辩证发展的角度来看,个人、集团、社会以至整个人类历史,只不过是地球、星系、宇宙……发展中的片段,是有其产生、发展、灭亡的过程的,而以真命名的道却是在涅磐中永生不灭的。

因此,老子认为‚知,不知,上;不知,知,病。

‛对于真,从认识论角度讲,已经是知道了,自己反以为不知道的人,是最高明的;对于真并不认识,自己反以为是知道的人,就得了谬妄的病证了。

老子为避免人类由认识的谬妄走向狂妄自大,才主张‚知其雄,守其雌‛,倡导‚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老子在肯定真是可以认识的前提下,主张对真的认识可以由物质、精神及物质与精神的有机统一,三个方面获得。

《道德经》讲:‚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大道。

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多,不为而成。

‛(47章)只要认识了事物的总原理,即真(道),就可以举众理而应万事、万物。

对于真的认识,只要能够真正领悟,完全不必拘泥于形式,‚不出户‛同样可以‚知天下‛。

相反,那些形式上‚勤勤恳恳‛追求真的,实质上却并不一定能真正懂得;而真正领悟到真的,便会努力不懈地依它而行事。

尤如《道德经》所讲:‚上士闻道,勤而行之。

中士闻道,若存若亡。

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41章)总之,若是以我们今天的表述方式来解释‚道‛,它就是一种既存在于物质中,又存在于精神中,并通过物质、精神及二者的有机结合体所表现出来的客观存在。

它既是构成物质和精神的精髓,又是物质和精神产生、发展的本原、动力。

同时,它也必须籍二者才得以显现。

它可以称为‚总原理‛、‚真‛等,但又不完全等同于它们。

它与它们不是局部与整体、共性与个性关系,而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从狭义角度讲,道即是真,真就是道;从广义角度讲,道还包含着真以外的范畴。

二、关于善善,以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来解释,它是人的意志目的和功利要求,是人的实践的现实性。

列宁讲:‚‘善’是‘对外部现实性的要求’,这就是说‘善’被理解为人的实践=要求(1)和外部现实性(2)‛(《黑格尔〈逻辑学〉一书摘要》)。

善,一方面是实践主体的要求,另一方面则是主体要求的实现。

它属于人类社会实践的范畴,是主观对客观的能动改造,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结果,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

老子将其划入‚世俗‛,即社会的范畴。

《道德经》讲:‚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18章)随着人类由原始共产主义进入阶级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与进步,对生产资料拥有权的争夺,在人与人之间产生了尖锐的对抗和冲突,带来了许多虚伪,残暴和罪恶的现象。

人类不仅要与自然界做斗争,同时还要与自身做斗争。

为了平衡各种矛盾,才产生出了善的观念和要求。

善的存在,标识着恶的存在。

没有恶,就无所谓善,两者相对待而言、相比较而存在。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何若?‛(20章)两者之间没有截然的对立,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善可以转化为恶;恶同样可以变为善。

人们所追求的善,实际上是道(真)在相应的时间、空间上的体现,是道的‚影子‛、‚摹本‛。

因此,它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

现实中,善的东西往往有恶的因素存在,恶的东西也有善的成份。

善是道(真),恶亦是道(真)。

老子讲:‚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58章)就是告诫人们,不要执迷于单纯地分辨善恶、扬善弃恶。

要认识到善恶是相对的。

它们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一如道的形式。

当人们普遍认识到善,并追求它的时候,正说明‚不善‛(恶)的普遍存在,‚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2章)善与恶是不断相互转化的。

今天的善,也许就是明天的恶;今天的恶,同样可以变为明天的善。

当我们站在‚道‛的高峰上,俯瞰善恶,它们宛如微尘一般渺小。

那么,是否因此就否定善与恶呢?老子讲:‚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20章)宇宙的道理广漠无际,我们是不可以特立独行的;人家要遵守的,我们也要遵守。

人们追求善,摈弃恶,是社会的一种客观存在,必然有其存在的现实性、合理性。

因此,我们也不可以无视善与恶,也要解决善与恶的问题,做到‚和光同尘‛。

同时,不能随波逐流,要保持自己的存心与众不同。

这也正是道的体现与要求。

《道德经》讲:‚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青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未孩。

‛(20章)当众人执迷地追求善的时候,自己应当保持冷静与清醒,要充分认识到它只不过是‚影子‛、‚摹本‛,是属于‚世俗‛的东西,是不会长久的。

‚宠辱者惊,大患者身‛。

(13章)‚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46章)人们执迷于善恶的观念中,就必然在患得患失中忍受惊恐,经历欲望的煎熬。

善与恶的问题,是由人的自身的欲念产生的,是主体目的要求与外部现实性的是否统一。

对于主体而言,目的要求与现实性的统一,即合目的性,便是善;反之,就是恶。

因此解决善恶问题的关键在于人自身。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38章)‚和大怨,必有馀怨,安可以为善?‛(79章)‚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之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44章)真正懂得善恶道理的人,在解决善恶问题时,并不以有善自居,简单地扬善弃恶,而是本着无善、无恶的平常心,按着道的精神来处理。

那些以有善自居,自视‚明辨‛善恶、惩恶扬善的人,才是最不讲究善的。

真正理解善恶关系的人,知道对善的追求,只可以解决一时问题,并不是长久之计。

人们对各种功利目的(善)的希冀与追求,必然使自身受到外物的奴役,逐渐失去生命本身的自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