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合集下载

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一、教学目标⑴知识方面:阐明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分离定律。

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体验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和创新思维。

⑶能力方面: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阐明分离定律。

(2)以孟德尔的遗传实验为素材进行科学方法教育。

(3)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2.教学难点:(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2)假说—演绎法。

三、教学方法:讨论法、演示法、实验法四、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学习过的知识与本节内容有密切的联系。

例如,在初中学习的“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的知识,初步解决了基因与生物个体性状的关系问题;学习的“基因的显性和隐性”的知识,初步解决了控制相对性状的成对基因的关系问题,以及为什么具有相对性状差异的双亲,后代有复杂的性状表现等问题。

另外,学生学习的相关数学知识也是学习本章的知识基础。

五、教学过程第1课时【导课】“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仔会打洞”这体现了一种什么现象?---------遗传现象〖第一节引入〗以“问题探讨”引入。

〖提示〗1.粉色。

因为按照融合遗传的观点,双亲遗传物质在子代体内混合,子代呈现双亲的中介性状,即红色和白色的混合色──粉色。

2.此问题是开放性问题,目的是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身边的生物遗传现象,学生通过对遗传实例的分析,辨析融合遗传观点是否正确。

有些学生可能举出的实例是多个遗传因子控制生物性状的现象(如人体的高度等),从而产生诸多疑惑,教师对此可以不做过多的解释。

只要引导学生能认真思索,积极探讨,投入学习状态即可【正文】1.孟德尔的初步介绍设疑:在140多年前孟德尔通过杂交实验揭示了生物遗传的基本规律。

孟德尔为什么能揭示这一科学奥秘?组织学生交流对孟德尔的初步了解。

讲述:结合学生的汇报,主要对孟德尔做以下简介。

①孟德尔自幼酷爱自然科学,通过对自然科学和数学的学习,孟德尔具有了杂交可使生物产生变异的进化思想,以及应用数学方法分析遗传学问题的意识。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章节概述本章内容的学习就是引导学生沿着人类对遗传物质的认识过程来探索遗传的奥秘,本章的重点内容有: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难点内容有:对分离现象、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孟德尔实验方法的启示。

在理综卷侧重学科内综合的大范围下,遗传的基本规律可与育种、表现型和基因型的关系和减数分裂相联系,而不会单一地考查个别知识点。

在江苏、上海卷中则考查的知识点比较多。

今后高考命题可以根据亲代表现型(基因型)求子代基因型、表现型及比例,两对相对性状的测交实验及图解等。

只有深入理解概念,减数分裂过程及遗传规律的实质,才能以不变应万变,取得高分。

目标认知学习目标:1.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

2.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试验。

3.阐明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重点:1.杂交试验技术。

2.孟德尔一对(和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过程。

难点:1.杂交试验技术。

2.验证方法——测交。

3.性状分离现象的解释。

知识精讲重点知识讲解孟德尔及其豌豆杂交试验1.研究历程:(1)从1856-1871年进行了大量植物杂交试验研究;其中对豌豆(严格自花授粉/闭花授粉)差别明显的7对简单性状进行了长达8年研究,提出遗传因子假说及其分离与自由组合规律(后称Mendel’sLaws);(2)1865年2月8日和3月8日先后两次在布尔诺自然科学会例会上宣读发表;(3)1866年整理成长达45页的《植物杂交试验》一文,发表在《布隆自然科学会志》第4卷上。

2.选取豌豆做杂交实验材料的特点:豌豆是闭花、自花传粉的两性花。

因此自然情况下的豌豆是纯种。

豌豆花还极易去雄,便于实施人工异花授粉豆荚成熟后,子粒都留在豆荚中,便于分类记数统计。

具有多对稳定的易于区分的性状(孟德尔选取了易于区分的7对相对性状)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1.性状分离现象——以豌豆高矮茎这一对相对性状为例孟德尔对其他6对相对性状也进行了实验,均与上述结果相近,因此提出疑问:1)为什么F1只表现出显性性状(高茎),隐性性状(矮茎)是消失了,还是隐藏了??2)为什么F2带会发生性状分离,且比例为显:隐=3:1?相关概念与符号表示:P——亲本;F1——子一代;F2——子二代;×——杂交;——自交;♀——母本;♂——父本性状: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生化等特征的总称。

高中生物必修2课件:第 1 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高中生物必修2课件:第 1 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4、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分离实质
在进行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 中,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 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 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 遗传给后代。
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减数分裂
A
AA
A
Aa
A Aa a
a aa
染色体复制 同源染色体分开
间期
减Ⅰ
a
减Ⅱ
高茎 豌豆 P
高茎
矮茎
DD × dd
④双亲均为显性,杂交后代仍为显性,亲本 之一是显性纯合体,另一方是AA或Aa。 杂交后代有隐性纯合体分离出来,双亲一定 是Aa。
⑷显隐性的确定
①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体杂交, F1表现出的那个性状为显性。
②杂种后代有性状分离,数量 占3/4的性状为显性。
⑸显性纯合体、杂合体的确定
①自交:让某显性性状的个体进行自交, 若后代无性状分离,则可能为纯合体。 此法适合于植物,不适合于动物,而且 是最简便的方法。
事例:人类的白化病是由隐性基因(a)控制的遗传
疾病。患者的基因型为:aa。现有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
妇,生了一个患白化病的孩子,问他们再生一个孩子,
患白化病和正常孩子的概率(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婚配图解
遗传系谱图
?并指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一种遗传疾病,如果父
母都是杂合子,后代的发病概率是多少?
2.基因分离定律的解题思路
⑶基因型的确定
①表现型为隐性,基因型肯定由两个隐 性基因组成aa。
表现型为显性,至少有一个显性基因, 另一个不能确定,Aa或AA。做题时用 “A_”表示。
②测交后代性状不分离,被测者为纯合 体,测交后代性状分离,被测者为杂合 体Aa。
③自交后代性状不分离, 亲本是纯合体;

高一生物必修二课件:遗传因子的发现

高一生物必修二课件:遗传因子的发现
结果:组合类型
~
~
1
1
2
由这一模拟试验我们知道了随机事件的概率是在数据越大的情况下越接近,所以孟德尔在统计豌豆杂交分离比时是统计了上千株的豌豆。如果只统计10株足得不出这一结论的。同时,通过这一试验,也证明了孟德尔的假设推论是成立的。
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测交实验
Dd
dd
2.你同意上述观点吗?
第一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Mendel,1822-1884)
奥国人,天主神父。主要工作:1856-1864经过8年的杂交试验,1865年发表了《植物杂交试验》的论文。
豌 豆
孟德尔选择了豌豆作为遗传试验材料
豌豆
{
自花传粉 闭花受粉
自然状态下,是纯种
具有易区分的性状
白色公羊 X 白色母羊
黑色小羊
很明显黑色是隐性(用aa来表示)所以两个亲本的遗传因子是Aa
规律性比值在解决遗传性问题的应用
后代显性:隐性为1 : 1,则亲本遗传因子为:
Aa X aa
后代显性:隐性为3 : 1,则亲本的遗传因子为
Aa X Aa
后代遗传因子为Aa比aa为1 : 1,则亲本的遗传因子为
2、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纯种高茎的遗传因子为DD,纯种矮茎的为dd,F1为Dd。
4、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合子中遗传 因子又恢复成对。
3、生物体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杂交实验的分析图解
Dd
×
D
d
D
d
DD
Dd
Dd
dd
DD
×
纯合子
又称纯种。由两个含有相同的显性遗传因子或者隐性遗传因子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而成的生物个体。可稳定遗传。例如,DD或dd的生物个体是纯合子。

必修二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知识点

必修二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知识点

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一、符号表示:P—亲本♀一母本♂—父本×—杂交○—自交(自花传粉,同种类型相交)F1—杂种子一代F2—杂种子二代。

二、相对性状: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叫做相对性状。

1、孟德尔把F1显现出来的性状,叫做显性性状,未显现出来的性状叫做显性性状。

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做性状分离。

2、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步骤:去雄、套袋、传粉、套袋。

两次套袋的目的是一样的都是为了避免外来花粉的干扰。

3、孟德尔采用豌豆做实验材料的原因是:自花传粉,闭花授粉,避免干扰;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能够稳定的遗传给后代;花大,易于操作;繁殖周期短,后代数量大。

三、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原因提出了如下假说(1)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其中决定显现性状的为显性遗传因子,用大写字母表示,决定隐性性状的为隐性遗传因子,用小写字母表示。

(2)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叫做纯合子,遗传因子组成不同的个体叫做杂合子。

(3)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配子中只含有每对遗传因子的一个。

(4)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四、测交是让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

五、孟德尔第一定律又称分离定律: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六、杂合子Aa连续自交若干代,子代中纯合子1-(1/2)n、显性纯合子1/2[1-(1/2)n]、隐性纯合子1/2[1-(1/2)n]、杂合子(1/2)n n为自交次数。

七、判断显隐性方法1、两种性状个体相交,后代只出现其中一种,则出现的性状为显性性状。

2、同种性状的两个体相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则该性状为显性性状。

八、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F1(YyRr)在产生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可以自由组合。

第一部分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一部分遗传因子的发现

显性性状:由显性遗传因子控制(用大写D表示)
隐性性状:由隐性遗传因子控制(用小写d表示)
②在体细胞中,遗传 因子成对存在的。
P
高茎 ×
DD
矮茎
dd
像DD和dd这样的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叫纯合子。
遗传因子组成不同的个体叫杂合子。如Dd 特别提醒:杂合子内的不同遗传因子互不融合或混杂,保持 其独立性,但显性遗传因子对遗传因子有“显性作用”。如 Dd表现为高茎。
C
D. 人工授粉后,应套袋
一. 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
P
(亲本)
高茎 × 矮茎
矮茎 × 高茎
(杂交)
(杂交)
一对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进行杂交,
在F1代显现出来的性状----显性性状 (高茎)
在F1代中未显现出来的性状----隐性性状(矮
F1
茎)
(子一代) 高茎
高茎
现象: 正交、反交的F1代都是高茎 (显性性状)
③配子形成时,成对的 配子 遗传因子分开,分别进 入不同的配子
④受精时,雌雄配子的 结合是随机的。基因恢 复成对
D
D
D D
D D
d
dD
d
d
d d
同源染色体分离,
d
染色单体分离,
2、对分离现象的解释---提出“遗传因子”的假设 ①孟德尔认为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后改称为基因)决定的
显性性状由显性遗传因子决定,如高茎用大写字母D表示 隐性性状由隐性遗传因子决定,如矮茎用小写字母d表示
F1
(减数分裂)
D
d
(受精)
Dd 高茎
2、对分离现象的解释---提出“遗传因子”的假设 ①孟德尔认为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后改称为基因)决定的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ppt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ppt

练习 、一株基因型为Aabb的小麦自交,
后代可能的基因型数为( B )
A 2 B 3 C 6 D9
2019年10月14
谢谢你的阅读
35
3、子代基因型种类及比例:树枝法
例3、已知双亲基因型为aaBb×AaBb, 求子代各基因型的比值。
练习 基因型为DdTT的个体与双隐性类
型测交,其后代的基因型有( 2 )种, 比值为( 1 :) 1
2019年10月14
谢谢你的阅读
3
YY RR 黄色圆粒
yy rr 绿色皱粒
想一想:他们有几对相对性状
这两对相对性状是将如何遗 传给后代的呢?
2019年10月14
谢谢你的阅读
4
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
P
x
黄色圆粒
绿色皱粒
黄色和绿色、圆
F1
粒和皱粒何为显
黄色圆粒
性性状,何为隐性
性状?
F2
F2出现新的性状
变式练习:已知A、B、C基因分别位于三
对不同的同源的染色体上。若有一对夫妇
的基因型为AaBBCc×aaBbCc,其子女中
基因为aaBBCC的概率为( 1/16 )
2019年10月14
谢谢你的阅读
36
4、子代表现型种数 =每对相对性状相交 所得表现型种数的 乘积
例4、已知双亲基因型为TtRr×ttRr,求 子代表现型的种数
练习:AaBBCc与AABbCC的个体杂 交,后代个体的表现型有( C )种。
A、8 B、4 C、1 D、16
2019年10月14
谢谢你的阅读
37
5、子代表现型的概率 =每对相对性状相交所 得表现型概率的乘积
例5、已知双亲基因型为aaBb×AaBb,求子 代双显性的概率

第一篇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一篇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一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问题探讨:
❖遗传学奠基人孟德尔简介
奥国人,天主神父。主 要工作:1856-1864经过 8年的杂交试验,1865年 发表了《植物杂交试验》 的论文。
(Mendel,1822-1884)
第一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1.豌豆的生物学特征——闭花自花传 粉;有易于区分的性状;花大 2.意义:因避免外来花粉的干扰,故 豌豆在自然状态下一般都是纯种的。 用豌豆做人工杂交实验,结果可靠 又易分析,花大便于人工授粉。因 此,豌豆是理想的遗传实验材料。
A.狗的长毛与卷毛
B.羊的白毛与牛的黄毛
C.桃树的红花和绿叶 D.人的双眼皮和单眼皮
2、基因型分别为bb、Bb、BB的三个植物个体, 其中属于杂合体的是 Bb ,表现型相同的个体 有 Bb和BB 。
3、用纯种的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进行杂交实验,
F1产生 2 种不同类型的雌雄配子,其比为 。
F2的1基:1因型有
显性性状——F1中显现出来 的性状,如高茎 隐性性状——F1中未显现出 来的性状,如矮茎 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 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 的现象
F2的性状分离比接近3:1
七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数据性状 茎的高度 种子的形状 子叶的颜色 花的位置 种皮的颜色 豆荚的形状 豆荚颜色
一种性状 787(高) 5474(圆滑) 6022(黄色) 651(叶腋) 705(灰色) 882(饱满) 428(绿色)
组合 亲本表现型 F1的表现型和植株数目
紫花
白花
一 紫花X白花
405
411
二 紫花X白花
807
0
三 紫花X紫花 1240
413
(1)根据哪个组合能够断显性的花色类型?试 说明理由。 (2)写出各个亲本组合中两个亲本的基因型。 (3)哪一组为测交实验?给出其遗传图解。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一章遗传因子发现一、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一〕①豌豆是自花传粉,而且是闭花授粉植物。

在未开花之前就已经完成了授粉,防止了外来花粉干扰,自然状态下都是纯种。

②豌豆具有多对易于区分相对性状。

③豌豆花大,便于人工授粉。

④豌豆生长周期短,且后代数目多,便于统计分析。

2、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同一性状不同表现类型称为相对性状。

3、人工异花传粉方法步骤:【如雌雄异株那么不需去雄而直接给雌蕊套袋】①去雄:在雄蕊未成熟前,彻底、干净地清楚全部雄蕊②套袋:防止外来花粉干扰③授粉:待雌蕊成熟时将另一植株花粉撒到去雄雌蕊柱头上④套袋:防止外来花粉干扰。

4、遗传试验中符号5、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实验(1)过程:①用纯种高茎豌豆与纯种矮茎豌豆杂交得到子一代,无论是正交还是反交,子一代都是高茎豌豆②得到子一代自交得到子二代,子二代出现性状别离,且表现型之比为3:1〔2〕相关概念:Ⅰ·正交与反交:统称为互交,即以高茎豌豆作为父本或母本进展两次实验Ⅱ·相对性状:在孟德尔实验中子一代中表现出来性状,叫做显性性状,没有表现出来性状,叫做隐性性状。

Ⅲ·性状别离:在杂种后代〔杂合子自交〕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现象。

Ⅳ·一样基因与等位基因、非等位基因①一样基因:同源染色体上控制同一性状基因〔如A与A〕②等位基因:同源染色体上控制相对性状基因〔如A与a〕③非等位基因: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或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Ⅴ·纯合子:遗传因子组成一样个体〔如AA或Aa或AABB等〕杂合子:遗传因子组成不同个体〔如Aa或AABb等〕〔3〕孟德尔对别离现象解释〔提出假说〕①生物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

②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

③生物体在形成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别离,分别进入不同配子中,每个配子只含有每对遗传因子中一个。

④受精时,雌雄配子结合是随机。

(4)孟德尔对别离现象解释验证〔演绎推理〕通过测交实验完成:F1〔杂合子〕与隐性纯合子结合 得到后代相对性状别离比是1:1,验证了孟德尔假说。

2.1遗传因子的发现

2.1遗传因子的发现

11.在下列各项实验中,最终能证实自由组合定律成 立的是( ) A.F1的自交实验 B.不同类型纯种亲本之间的杂交实验 C.F1与隐性个体的测交实验 D.鉴定亲本是否为纯种的自交实验 12.基因型为DdTT的个体与双隐性个体杂交,其后代 的表现型有 ( ) A.1种 B.2种 C.3种 D.4种
yr
测交结果 符合预期 设想
Yy rr
yy rr
1
:
1
:
1
:
1
结论: 不同相 对性状 发生自 由组合
四、自由组合定律 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 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 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 子自由组合。
课堂巩固
1、下列各对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测交实验
杂种子一代 高茎 隐性纯合子 矮茎
测交 配子
Dd
×
dd
D
d
d
测交后代
Dd 高茎
dd 矮茎
请 预 测 实 验 结 果 ?
1

1
测交可以检验某种生物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
假说—演绎法
观察现象,提出问题 解释问题,作出假设 设计实验,预测结果 实施实验,观察结果
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假说 解释 演绎 推理 实验 验证
得出 理论
分离定律
一、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
(正交/反交)
P
×
说明什么 问题?
F1
F2 315 :108
9 : 3
:101
: 3
: 32
: 1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两对相对性状的杂 交是否遵循分离定律?
对每一对相对性状单独分析

高中生物必修2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PPT课件

高中生物必修2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PPT课件
1.按照上述观点,当红牡丹与白牡丹杂交 后,子代的牡丹会是什么颜色?
2.你同意上述观点吗?说说你的理由。
孟德尔的生平简介:
孟德尔(1822—1884),奥地 利人,遗传学的奠基人。21岁起做 修道士,29岁起进修自然科学和数 学,1865年宣读了自己研究的豌豆 杂交实验的论文《植物杂交验》。 62岁时带着对遗传学无限的眷恋, 回归了无机世界。主要贡献有:
结合是随机的。 F2性状表现类型及其比例 为高茎:矮茎 3:1 ,遗传因子组成及其 比例为DD:Dd:dd 1:2:1
(四)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测交实验
杂种子一代 隐性纯合子
高茎
矮茎

测交
Dd × dd


配子 D
d
d



Dd
dd

测交后代 高茎
矮茎

1 :1
在实际的测交操作过程中,得到64株后代,
复成对
DD
Dd Dd dd
高茎 高茎 高茎 矮茎 13(∶高茎)2 ∶1∶(矮茎1)
高茎 豌豆 和矮 茎豌 豆杂 交实 验的 分析 图解
高茎
矮茎
P DD × dd
配子 D
d
F1
Dd
×
Dd
配子 D
d
D
d
F2
DD Dd
Dd
dd
高茎 高茎
高茎 矮茎
1
:2 :1
总结: F1形成的配子种类、比值都相等,配子
2.84:1
2.96:1
3.01:1 3.14:1 3.15:1
豆荚的形状 882(饱满) 299(不饱满) 2.95:1
豆荚颜色 428(绿色) 152(黄色) 2.82:1

人教课标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本章解说

人教课标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本章解说

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
本章解说
内容提要
孟德尔用豌豆进行杂交实验,成功地揭示了遗传因子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生物遗传的不是性状,而是控制性状的遗传因子。

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是成对的,在配子里是成单的。

遗传因子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性状也有显隐性之分。

在杂种细胞内成对因子不相混合,形成配子时分别进入配子。

不同对的因子在各自分离的同时,彼此自由组合进入配子。

本主要讲述了孟德尔的两个豌豆杂交实验,通过两个杂交实验阐述了遗传的两个基本规律——遗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同时阐明了科学实验需要科学的方法和创新思维的观点。

学法指导
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和实验(二)这两节内容的阐述顺序是相同的,即先介绍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分析实验结果,再在此基础上对实验现象进行解释,并设计实验进行验证,最后总结出遗传规律。

所以,在学习时要紧紧把握住这条线索,以求事半功倍。

2.可以利用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来领会遗传的分离定律;结合孟德尔的实验过程和现象以及结果来理解遗传的自由组合定律。

3.本章的概念较多,在学习时要注意联系实际进行比较、分析和理解。

4.可运用比较和归纳总结的方法来理清两个遗传规律的特点以及其解题思路和技巧。

5.要从研究一对相对性状入手,再研究多对相对性状。

任何一对相对性状都符合遗传的分离定律,即遗传分离定律是自由组合定律的基础。

第一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一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一、基本概念:1.交配方式(1)杂交:具有不同相对性状的亲本之间的交配或传粉(2)自交:具有相同基因型的个体之间的交配或传粉(自花传粉是其中的一种)(3)测交:用隐性性状(纯合体)的个体与未知基因型的个体进行交配或传粉,来测定该未知个体能产生的配子类型和比例(基因型)的一种杂交方式。

(4)回交:子一代和两个亲本的任一个进行杂交的方法叫做回交。

(5)正交/反交:基因型不同的两种个体甲和乙杂交,如果将甲作父本,乙作母本定为正交,那么以乙作父本,甲作母本为反交;反之,若乙作父本,甲作母本为正交,则甲作父本,乙作母本为反交。

(正交与反交是相对概念,检测生物性状遗传是细胞质遗传还是细胞核;检验控制基因是细胞核基因还是细胞质基因;检验核基因位于常染还是X染色体上)2.性状表现(1)性状:是生物体形态、结构、生理和生化等各方面的特征。

(2)相对性状: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3)显/隐性性状:在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的杂交实验中,杂种一代(F1)表现出来的性状是显性性状,未表现出来的是隐性性状。

(4)性状分离:指在杂种后代中,同时显现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3.基因类型(1)基因: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断,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2)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

(3)显性基因:控制显性形状的基因,表示:D(4)隐形基因:控制隐性形状的基因, 表示:d(5)非等位基因:包括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及同源染色体的不同位置的基因。

4.物种个体类型(1)纯合子:由基因型相同的配子形成的合子,表示:AAbb(2)杂合子:由基因型不同的配子形成的合子,表示:AaBb5.基因/表现型(1)表现型: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

(2)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

(3)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关系?答:一个有机体的外部身体容貌叫做它的表现型(是指生物体所有性状的总和)。

表现型是由一个人的DNA编码决定的,它组成了一个有机体的基因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单元测试A一、选择题1.有一批抗锈病(显性性状)的小麦种子,要确定这些种子是否是纯种,正确且最简单的方法是()A.与纯种抗锈病小麦杂交B.与易染锈病小麦进行测交C.与杂种抗锈病小麦进行杂交D.自交2.在孟德尔的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F2出现的重组性状类型中能够稳定遗传的个体约占总数的()A.1/4B.1/8C.1/16D.1/93.豌豆黄色(Y)对绿色(y)是显性,圆粒(R)对皱粒(r)是显性,这两对等位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甲豌豆(YyRr)与乙豌豆杂交,其后代中4种表现型的比例是3:3:1:1.乙豌豆的基因型是()A.yyRrB.YyRRC.yyRRD.YyRr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纯合子自交后代都是纯合子B.纯合子测交后代都是纯合子C.杂合子自交后代都是杂合子D.杂合子测交后代都是纯合子5.矮秆迟熟水稻(ddEE)和高秆早熟水稻(DDee)杂交,子二代中有1200棵矮秆早熟,则F1自交的得到的子二代中,应该有纯种高秆迟熟水稻多少棵()A.600B.1200C.2400D.36006.在豚鼠中,黑色皮毛对白色皮毛为显性.如果一对杂合的黑毛豚鼠交配,一胎产下4仔,此4仔的表现型可能是()①全部黑色②3黑1白③2黑2白④1黑3白⑤全部白色A.②B.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7. 基因分离定律表明,杂合子()A.不能稳定遗传,自交后代有性状分离 B.不能稳定遗传,自交后代无性状分离C.能稳定遗传,自交后代有性状分离 D.能稳定遗传,自交后代无性状分离8.高茎豌豆(Dd)能产生哪几种基因组成的配子()A.只有含D的B.只有含d的C.有含D的配子,也有含d的配子D.只有含D的配子,或只有含d的配子9.基因型是YyRR的植物,其自交后代基因型的比例为()A.3:1B. 1:1:1:1C. 1:2:1D. 9:3:3:110.用黄色公鼠A分别与黑色母鼠B和C交配.在n次产仔中,B产仔为9黑6黄,C产仔全为黑色.那么亲本A、B、C中纯合子是()A.B和CB.A和CC. A和BD.只有A11.在做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时,分别同时从甲小桶和乙小桶抓取小球50~100次,统计小球组合为DD的比例为()A.1/3 B.1/4 C.1/2 D.1/512.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是一种遗传病,杂合子约到50岁就患心肌梗塞,纯合子常在30岁左右死于心肌梗塞,不能生育.一对患有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夫妇,已生育了一个完全正常的儿子,如果再生一个孩子,该孩子能活到50岁的概率是()A.1/4B. 1/2C. 2/3D. 3/413.已知黑斑蛇与黄斑蛇杂交,子一代既有黑斑蛇,又有黄斑蛇;若再将F1黑斑蛇之间交配,F2中有黑斑蛇和黄斑蛇.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所有黑斑蛇的亲代中至少有一方是黑斑蛇B.蛇的黄斑为隐性性状C.F1黑斑蛇的基因型与亲代黑斑蛇的基因型相同D.F2黑斑蛇的基因型与F1黑斑蛇的基因型相同14.黑发对金黄色发为显性,一对夫妇全是杂合体黑发,他们的三个孩子全是黑发的概率是()A.3/4B.9/16C.9/12D.27/6415.下列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是()A.同一条染色体上的两个或多个基因B.一对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上的等位基因C.姐妹染色单体相同位置上的两个基因D.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16.要判断某一个体是不是纯合子,最好的办法是()A.让其与杂合体交配B.让其与纯合体交配C.让其与隐性类型交配D.让其与显性类型交配17.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同一个生物个体在不同的时刻产生的精子或卵细胞染色体组成一般是不同的B.非等位基因都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C.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相同位置的基因控制不同种性状D.基因型为Dd的个体产生的雌雄配子比例为1:118.人的双眼皮对单眼皮是显性,一对双眼皮的夫妇生了四个孩子,三个单眼皮一个双眼皮,对这种现象的最好解释是()A.后代性状比3:1,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B.基因不能自由组合,产生了误差C.这对夫妇都含有单眼皮基因,在每胎中都有出现单眼皮的可能性D.单眼皮基因与双眼皮基因发生了互换19.现有世代连续的两试管果蝇,甲管中全部是长翅果蝇,乙管中既有长翅(V)又有残翅(v)果蝇,要确定两试管果蝇的世代关系,可用一次交配鉴别,最佳组合是()A.甲管中长翅果蝇自交繁殖B.乙管中长翅果蝇与残翅果蝇交配C.乙管中全部长翅果蝇互交D.甲管中长翅与乙管中长翅果蝇交配20.已知家兔皮下的白色脂肪对黄色脂肪为显性,将纯种的白脂家兔和纯种黄脂家兔杂交,生下仔兔,喂以含叶绿素的饲料时,仔兔的皮脂为黄色,否则为白色,这说明 ( ) A.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 B.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不同C.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一定相同D.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21.下列各组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玉米的黄粒和圆粒B.家鸡的长腿和毛腿C.绵羊的白毛和黒毛D.豌豆的高茎和豆荚的绿色22.牦牛的毛色中,黑色对红色为显性.为了确定一头黑色母牛是否为纯合子,应选交配的公是( )A.黑色杂合子B.黑色纯合子C.红色杂合子D.红色纯合子23. 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的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子杂交,F2中出现的性状重组的个体占总数的( )A.3/8B. 3/8或5/8C. 5/8D. 1/1624. 一个基因型为AaBbCc(三队基因独立遗传)的初级卵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产生的卵细胞种类有()A. 1种B. 2种C. 4种D. 8种25.基因型为AaBb和AaBB的两个亲本杂交,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后代的表现型比例是()A. 9:3:3:1B. 3:1;3;1C. 3:1D. 1:126.已知一株玉米的基因型为AABB,周围虽然有其他基因型的玉米植株,但其后代中不可能出现的基因型是()A. AABBB. AABaC. aaBbD. AaBb27.将具有1对等位基因的杂合子,逐代自交3次,在F3代中纯合子比例为()A. 1/8B. 7/8C. 7/16D. 9/1628.一对夫妇均正常,且他们的双亲也都正常,但双方都有一个百化病的弟弟,求他们婚后生白化病孩子的概率是()A. 1/3B. 2/3C. 1/6D. 1/929.只在减数分裂中发生,而在有丝分裂中不发生的现象是()A.DNA 的复制B. 纺锤体的形成C.同源染色体的分离D. 着丝点的分裂30.羊的初级精母细胞经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次级精母细胞期间()A. 同源染色体不分开,着丝点分裂为二B. 同源染色体不分开,着丝点不分裂C. 同源染色体分开,着丝点分裂为二D. 同源染色体分开,着丝点不分裂31.下列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是()①体细胞②初级精母细胞③次级卵母细胞④精子⑤精原细胞⑥受精卵A. ①②⑤B. ①②⑥C. ①②③④D. ①②⑤⑥32.下列基因型的个体中,只能产生一种类型的配子的是()A. YyRrDdB. yyRrddC. yyRRDdD. YYrrDD33. 现有高茎(T)无芒(B)小麦与矮茎无芒小麦杂交,其后代中高茎无芒:高茎有芒:矮茎无芒:矮茎有芒为3:1:3:1,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为()A.TtBb和ttBb B.TtBb和Ttbb C.TtBB和ttBb D.TtBb和ttBB34.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具有1:1:1:1比例的是()①F1产生配子类型的比例②F2表现型的比例③F1测交后代类型的比例④F1表现型的比例⑤F2基因型的比例A.②④B.①③C.④⑤D.②⑤35.能够产生YyRR、yyRR、YyRr、yyRr、Yyrr、yyrr六种基因型的杂交组合是()A.YYRR×yyrr B.YyRr×yyRr C.YyRr×yyrr D.YyRr×Yyrr二、简答题36.幼儿黑蒙性白痴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病,它是一种常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d)决定的遗传病,试问:⑴如果两个正常的双亲生了一个患病的女儿和一个正常的儿子,那么这个儿子携带此隐性基因的几率是 .⑵如果这个儿子与一正常女人结婚,他们生的第一个孩子患此病,那么第二个孩子也患此病的几率是 .⑶如果这个儿子与一正常女人结婚,而这个女人的兄弟有此病,该女人的双亲正常,那么他们第一个孩子有此病的几率是 .37.牛的黑色(B)对红色(b)是显性。

良种场现有两栏牛,A栏全为黑色,B栏既有黑色又有红色。

A、B栏牛是亲子代关系,来场参观的生物兴趣小组同学,有的说B栏是A栏的亲代,有的说B栏是A栏的子代。

请你根据所学生物知识,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若B为A的杂交后代,则A栏中牛的基因型为______,B为______。

(2)若A为B的杂交后代,则B栏中牛的基因型为______,A为______。

(3)若B为A栏的亲代,B栏中牛除具有相对性状(黑、红)外,还应具备的两个条件是: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4)若B为A栏的亲代,且B栏中黑色为纯合子,A栏中没有红色种牛的原因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5)若B为A栏的亲代,且B栏中黑色也有杂合子,A栏中没有红色种牛的原因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

38.已知牛的有角与无角为一对相对性状,由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与a控制。

在自由放养多年的一群牛中(无角的基因频率与有角的基因频率相等),随机选出一头无角公牛和6头有角母牛,分别交配,每头母牛只产了1头小牛。

在6头小牛中,3头有角,3头无角。

(1)根据上述结果能够确定这对相对性状的显性性状?请简要说明推断过程。

(2)为了确定有角与无角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用上述自由放养的牛群(假设无突变发生)为实验材料,再进行新的杂交实验,应该怎样进行?(简要写出杂交组合、预期结果并得出结论《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单元测试A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D2.B3.A4.A5.B6.D7.A8.C9.C 10.B 11.B 12.D 13.D 14.D 15.D 16.C 17.A 18.C 19.B 20.D 21 C 22D 23B 24A 25C 26 C 27B 28D 29C 30D31D 32D 33B 34B 35B二.简答题36.⑴2/3 ⑵1/4 ⑶1/937.⑴紫粒:黄粒=53:18≈3:1 ⑵YY yy Yy⑶这个结论不正确.A.B两植株相邻种植,既可能自花授粉,也可能相互授粉.A株玉米籽粒均为紫色,说明紫色对黄色是显性,且A植株为纯种.如果A.B相互授粉,则A上所结籽粒为杂合子;如果A株玉米自花传粉,则所结籽粒为纯合子,两种不同遗传因子组合类型的紫色籽粒生于同一玉米穗上;任取穗上的两个籽粒种植自交以测定遗传因子组合类型,有一定的偶然性,不可能代表全部籽粒的遗传因子组合类型.38.(1)Bb.Bb.bb (2)BB和bb;Bb (3)黑.红个体全为纯合子,黑.红种牛为双亲的一方(4)B栏中黑色纯合子基因型为BB,只产生一种B配子,且栏中红色个体均为同一性别(5)B栏中杂合黑色全为同一性别,并且与红色个体为同一性别39.(1)不能确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