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路面重点总结文档
路基路面工程重点复习资料+各章总结
路基路面工程重点复习资料+各章总结路基路面工程一、名词解释1.路基临界高度:不利季节路基处于某种临界状态时(干燥、中温、潮湿)上部土层(路床顶面以下80cm)距地下水位或地面积水水位的最小高度。
2.轮迹横向分布系数:刚性路面设计中,在设计车道上,50cm 宽度范围内所受到的轮迹作用次数与通过该车道横断面的轮迹总作用次数之比。
3.设计弯沉:是根据设计年限内每个车道通过的累计当量轴次、公路等级、面层和基层类型确定的,相当于路面竣工后第一年不利季节,路面在标准轴载100KN 作用下,测得的最大回弹弯沉值。
4.边沟:设置在挖方路基的路肩外侧或低路堤的坡脚外侧,多与路中线平行。
5.疲劳破坏:结构在低于极限强度的荷载应力作用下,随着荷载作用次数的增加而出现的破坏的现象。
6. 路床:路面的基础,是指路面以下80cm范围内的路基部分,承受路面传来的行车荷载,结构上分为上路床(0~30cm)和下路床(30~80cm)。
7. 最佳含水量:路基碾压是或室内击实实验中,对应于某一压实功,土体获得最大干密度时所对应的含水量。
8. 唧泥:水泥混凝土板接缝,裂缝处,基层材料在行车荷载和水的作用下,抗冲刷能力差的细集料被挤出来的现象。
9. 劲度模量:材料在一定的温度和时间条件下,荷载应力与应变的比值。
10. CBR加州承载比:是美国加利福利亚州提出的一种评定土基及路面材料承载能力的指标,采用高质量标准碎石为标准,用对应某一贯入度的土基单位压力P与相应贯入度的标准压力的比值表示CBR值。
11. 路床:路面的基础,是指路面以下80cm范围内的路基部分,承受路面传来的行车荷载,结构上分为上路床(0~30cm)和下路床(30~80cm)。
12. 平均稠度:不利季节实测路床80cm深度以内的平均含水量及路床的液塑限,将土的液限含水量减去平均含水量后除以液塑限含水量之差(塑性指数)。
13. 二灰稳定土:由石灰粉煤灰结合料稳定的粗粒土或细粒土,且强度随龄期的延长而增长的无机稳定材料。
路基路面工程重点
路基路面重点总结第一、二章重点1、路基和里面是道路的主要工程结构。
2、路基:是在天然地表面按照道路的设计线形和设计横断面的要求开挖或堆填而成的层状结构物。
3、路基路面工程是道路工程的主要组成部分,工程数量十分可观。
4、路面是在路基顶面的行车部分用各种混合料辅筑而成的层状结构物。
5、路基路面的基本性能:承载能力、稳定性、耐久性、表面平整度、表面抗滑性能。
6、路基路面结构的稳定性:路基路面结构能否经受这种不稳定状态,而保持工程设计所需要的几何形态及物理力学性质称为路基路面结构的稳定性。
7、优良的路基路面平整度,要依靠优良的施工装备、精细的施工工艺、严格的施工质量控制以及经常和及时的养护来保证。
8、路基路面的稳定性与下列因素有关:地理条件、地质条件、气候条件、水文和水文地质条件、土的类别。
9、冻土分为:多年冻土、隔年冻土和季节冻土三类。
10、土作为路基建筑材料,沙性土最优,粘性土次之,粉性土属不良材料最容易引起路基病害。
重黏土,特别是蒙脱石也是不良的路基土。
11、公路自然区划分的三原则:道路工程特征相似的原则、地表气候区划差异性的原则、自然气候因素既有综合又有主导作用原则。
12、路基按其干事状态不同,分四类:干燥、中湿、潮湿、和过湿。
13、路面结构分层及层位功能,分三层:面层、基层、垫层。
14、面层:是直接同行车和大气接触的表面层次,它承受较大的行车荷载的垂直力、水平力和冲击力的作用,同时还受到降水的侵蚀和气温的变化的影响。
因此,同其他的层次相比,面层应具备较高的结构强度,抗变形能力,较好的水稳定性和温度稳定性,而且应当耐磨,不透水;其表面还应有良好的抗滑性和平整度。
15、修筑面层的材料主要有:水泥混凝土、沥青混凝土、沥青碎(砺)石混合料、砂砾或碎石掺土或不掺土的混合料及快料等。
16、基层:主要承受由面层传来的车辆荷载的垂直力,并将力扩散到下面的垫层和土基中去。
17、基层的功能特点:石路面结构的承重层,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良好的扩散应力的能力;气受大气影响比面层小,可能受地下水和通过面层渗入雨水侵蚀,应有足够的水稳定性、较好的平整度。
路基路面工程重点总结
路基路面工程重点路基路面工程是道路建设中最为重要的一环,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路面的使用寿命、行车安全和出行的舒适度。
在路基路面工程中,必须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 路基设计与施工1.1 路堑路堑作为地形中高低段之间的过渡,与路基的紧密程度直接关系到工程的稳定性。
在路堑设计与施工时,必须注意以下事项:1.按照设计要求进行路堑开挖,控制路堑边坡的高度和倾斜度;2.在路堑边坡上设置有效的排水系统,防止水流侵蚀、沉积或渗透,对路堑边坡进行修整;3.路堑紧紧地贴合路基,将路面的荷载按照路床的设计规定传递给路基,使路基具有承载能力。
1.2 路基路基作为道路的基础,必须把握以下几个要点:1.路基设计要充分考虑所处地质环境,确保路基的稳定性;2.路基施工时,要注意清理路面、准确地设置标高,并满足路基的承载能力;3.在路基防护层中要设置有效的水泥稳定层或加筋结构。
2. 路面设计与施工2.1 路面层路面层是直接供车辆行驶的部分,对路面层的设计与施工应注意以下要点:1.正确地测量路面标高、厚度等参数,确保路面平整、无收缩裂缝;2.选择合适的路面层材料,施工时温度、材料质量等因素应考虑周到;3.在路面层工程中,应注意保持适当的施工温度,防止施工过程中发生温度膨胀或伸缩断裂。
2.2 路缘石和排水系统路缘石和排水系统是构建完整的道路系统不可或缺的部分,建设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路缘石应选择高质量的石材,确保具有良好的外观和海绵效应,以便吸收车辆遇坑凹路段产生的冲击力;2.排水系统应进行有效设计和施工,包括各种排水沟、水文水排等工程,确保排水畅通;3.进行必要的路缘石处理,以确保路面水位和沥青层等部分的水平位置。
3.路基路面工程是道路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关系到道路工程的整个质量。
本文从路基、路面、排水系统等方面了路基路面工程的设计与施工要点。
在实际工程中,应注意选材、设计和施工的严格控制,以达到更为稳定、耐久的道路工程效果。
路基路面知识点总结
路基路面知识点总结一、路基1. 定义路基是指铺设路面之前,在地基面层之上开挖或填筑的支撑路面的结构层,用以增加路面承载力,提高路面的平整度和舒适性。
2. 路基的种类(1)填筑路基:由原有地面平整,再填入砾石、碎石、碎石混凝土等材料,压实而成。
(2)挖掘路基:通过挖土、挖坑等方式形成的路基。
3. 路基的设计原则(1)承载力要求:路基要能承受车辆和行人的荷载力,同时能够抵抗地基的沉陷和变形,保持路面的平整度。
(2)排水要求:路基要能有效排水,防止积水对路面和路基的损坏。
(3)节省材料:设计时应尽量节省路基材料,降低造价。
4. 路基施工工艺(1)开挖填方:先开挖路基,再填入路基材料,应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开挖和填方。
(2)压实工艺:填方后,需使用压路机等工具进行压实,保证路基的密实度和坚固性。
(3)边坡处理:对路基的边坡要进行合理处理,以防止边坡的滑坡和倒塌。
5. 路基的养护(1)定期巡检:定期对路基进行巡检,发现破损、松动等问题及时处理,防止问题恶化。
(2)排水系统的维护:保持排水系统的畅通,及时清理积水和杂物。
(3)边坡的养护:定期对路基边坡进行巡检,发现裂缝、滑坡等问题及时进行处理。
二、路面1. 定义路面是指车辆行驶的部分,它直接接触汽车轮胎,承受汽车荷载的部分,也是给行人提供通行的平整表面,它是由路面材料铺设而成的。
2. 路面材料的种类(1)沥青混凝土:由沥青、碎石、矿渣等材料混合而成,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和抗压性。
(2)混凝土路面:由水泥、碎石、砂等材料混合而成,具有坚固耐久的特点。
(3)砾石路面:由砾石、碎石等颗粒材料铺设而成,透水性能好,适用于一些环境要求较高的场所。
3. 路面设计原则(1)承载力要求:路面要能承受车辆和行人的荷载力,同时要有良好的抗裂性和抗压性。
(2)防滑性要求:路面要有良好的防滑性能,在潮湿或下雨天气也能保持车辆和行人的安全通行。
(3)舒适性要求:路面要平整、无凹凸不平,提高行车的舒适性。
(完整word版)路基路面工程知识点,推荐文档
第一章1. 按照技术等级,公路分为哪几类?公路交通荷载等级有哪几类,划分依据是什么?答: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等外公路)沥青路面的交通荷载等级分为四类:轻交通、中等交通、重交通、特重交通。
划分依据:设计车道累计当量轴载作用次数(次/ 车道)和每车道、每日平均大型客车及中型以上的各种货车交通量[辆/ (d •车道)]。
水泥混凝土路面分为五类:极重、特重、重、中等、轻。
划分依据:设计基准期内设计车道临界荷位处所承受的设计轴载累计作用次数。
2. 名词解释:“7918”网答:7条首都放射线、9条南北纵向线、18 条东西横向线3. 路面结构层次答:面层、基层和路基(垫层)第二章1. 路基填料选择依据的指标是什么?答:CBR(填料最小强度)值2. 什么是路基的水温状况?水温共同作用对路基的典型影响是什么?答:路基的水温状况:湿度和温度变化对路基产生的共同影响。
冻胀和翻浆。
积聚的水冻结后体积增大,使路基隆起而造成面层开裂,即冻胀现象。
在交通繁重的地区,经重车反复作用,路基路面结构会产生较大的变形,严重时,路基土以泥浆的形式从胀裂的路面缝隙中冒出,形成了翻浆。
3. 路基干湿类型划分为哪几种,分别对应于哪种情况?我国路基设计规范要求的路基干湿类型是什么?怎么确定路基的湿度状况?答:潮湿、中湿、干燥。
干燥:路基干燥稳定,路面强度和稳定性不受地下水和地表积水影响。
中湿:路基上部土层处于地下水或地表积水影响的过渡带区内。
潮湿:路基上部土层处于地下水或地表积水毛细影响区内。
规范108 页4. 名词解释:路基工作区答:汽车荷载通过路面传递到路基的应力与路基土自重力之比大于0.1 的应力分布深度范围。
5. 表征土基承载能力的参数有哪些?含义分别是什么?答:路基回弹模量、路基反应模量、加州承载比。
路基回弹模量:路基、路面及筑路材料在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应力与其相应的回弹应变的比值。
路基反应模量:压力与弯沉之比。
完整路基路面工程知识点总结
完整路基路面工程知识点总结路基路面工程是指在道路建设中起支撑和保护作用的基础工程和道路表面装修工程,是道路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下面是完整的路基路面工程知识点总结。
一、路基工程知识点1.路基的定义和作用:路基是道路工程中,路面装修之前需要为其建设的工程基础,主要起到支撑和保护作用。
2.路基的组成部分:路基由路基土、过渡层、基层、基底四个部分组成。
3.路基土的选择和处理:选择路基土要考虑土壤的承载力、压缩性、风化性和水分敏感性等性质,处理包括土壤固化、夯实、挖填等方法。
4.过渡层的作用和材料:过渡层用于调整路基土和基层之间的性质差异,常用材料包括碎石、沥青混凝土等。
5.基层和基底的作用和构造:基层起到承受车辆荷载的作用,常用材料包括砂石垫层、水泥混凝土、沥青混凝土等。
6.基底的选用和处理:基底是路基工程的最底层,需要具有较高的承载力和稳定性,常用材料包括碎石、石质土等。
二、路面工程知识点1.路面的定义和作用:路面是指道路工程中最上部的表层,用于承载车辆荷载并提供平稳、安全的行车环境。
2.路面分类和选择:路面按照材料可分为刚性路面和柔性路面,选择路面应考虑交通量、车辆类型、气候条件等因素。
3.刚性路面的构造和材料:刚性路面主要由水泥混凝土构成,其构造包括混凝土层、基层、基底等部分。
4.柔性路面的构造和材料:柔性路面主要由沥青混凝土构成,其构造包括面层、基层、基底等部分。
5.路面施工和维护:路面施工包括碾压、铺设、压实等步骤,维护包括定期检查、修补、补充材料等。
6.路面平整度和纵向坡度:路面平整度主要指路面的垂直偏差,纵向坡度主要指路面的纵向坡降和坡度。
三、路基路面工程中的其他知识点1.路基路面的设计标准:路基路面的设计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标准和规范。
2.路基路面的计算方法:路基路面的计算涉及到荷载分析、土壤力学、排水等方面。
3.路基路面的水工建筑:与路基路面工程相关的水工建筑包括排水沟、桥梁、涵洞等。
路基路面总结
1、路基:是在天然地表面按照道路的设计线形和设计横断面的要求开挖或堆填而成的岩土结构物。
2、路面:是在路基顶面,行车部分由各种混合料铺筑而成的层状结构物。
路基临界高度:与分界稠度相对应的路基离地下水位或地表积水水位的高度,称为路基临界高度。
6、土基回弹模量:反映土基在瞬间荷载作用下的可恢复变形性质。
8、压力P与弯沉L之比称之为地基反应模量K14、压实度:工地实测干密度/标准击实法得到的最大干密度。
15、碎砾石路面以碎石或砾石为基本材料,并用适量的起粘结作用的细料嵌缝,经压实而成的路面结构。
16、级配砾(碎)石路面是一种由各种集料(砾石、碎石)和土,按最佳级配原理修筑而成的路面层或基层。
块料路面:用块状石料或混凝土预制块铺筑的路面称为块料路面。
水结碎石路面:大小不同的轧制碎石从大到小分层铺筑,洒水碾压而成的路面结构。
泥结碎石路面:以碎石作骨料,粘土为填充结合料,经压实而成的路面结构。
泥灰结碎石路面:以碎石为骨料,一定数量粘土和石灰作粘结填充料、经压实而成的路面结构。
填隙干压碎石基层干压碎石: 指将碎石材料摊铺后直接压实而成的结构层。
17、水泥混凝土路面:包括普通混凝土、钢筋混凝土、连续配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装配式混凝土和钢纤维混凝土等面层板和基(垫)层所组成的路面。
普通混凝土路面:是指除接缝区和局部范围(边缘和角隅)外不配置钢筋的混凝土路面。
钢筋混凝土路面:为防止可能产生的裂缝缝隙张开,板内配置有纵、横钢筋网的混凝土路面。
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沿纵向配置连续钢筋,除了在与其它路面附近或临近构造物附近设置胀缝及施工需要设置施工缝外,一般不设横缝的路面。
装配式混凝土路面:在工厂中把混凝土预制成块,然后运至工地现场装配而成。
复合式(双层式)混凝土路面:采用上下两层不同混凝土材料组成的路面板。
双层板之间结合程度不同分:结合式、分离式、部分结合式。
纤维混凝土路面:在混凝土中掺入一些低碳钢、不锈钢纤维或其它纤维(如塑料纤维、纤维网等),成为均匀而多向的混凝土路面。
路基路面总结
1.汽车是道路直接服务的对象,汽车荷载是造成路基路面结构损伤的主要成因。
2.道路上通行的汽车主要分为:客车和货车两大类。
3.我国公路与城市道路路面设计规范中以单轴双轮组作为标准荷载,以100KN作为设计标准轴限。
4.对于双轮组车轴,若每一侧的双轮用一个圆表示,称之单圆荷载;若用两个圆表示,称之双圆荷载。
双圆荷载是最常用的荷载5.行驶的汽车对路面的水平力作用分为三种:制动力、起动力、转向力,水平力与垂直压力p的关系:Q=u*p6.动荷载产生的原因有两种:车身自身的振动和路面的不平整。
动荷载具有:瞬时性、重复性、冲击性7.交通分析内容的目的是得到设计年限内的累计交通量Ne(Ne的计算,看书P221)8.轴载换算(看书,P224)9.路基路面结构的温度和湿度影响(看书,P232)10.基层分为:柔性基层、刚性基层、半刚性基层11.半刚性材料基层具有稳定性好、抗冻性能强、结构本身自成板体、经济性好等优点,但其耐磨性差,存在干缩和温缩裂缝,不适用于面层,因此广泛用于修筑路面结构的基层和底基层。
12.在粉碎的或原状松散的土中掺入一定量的无机结合料(水泥、石灰或工业废渣等)和水,经拌合得到的混合料经压实与养生后,其抗压强度符合规定要求的材料称为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以此修筑的路面基层称为无机结合料稳定类基层,又称为半刚性基层。
13.半刚性基层缩裂的防治措施:(1)控制压实含水量;(2)严格控制压实标准;(3)控制施工温度;(4)注意初期养护;(5)及早铺筑面层;(6)掺加集料。
反射裂缝的防治措施:(1)设置土工合成材料;(2)设置应力吸收层;(3)铺筑大粒径沥青混合料碎石过渡层。
14.混合料组成设计步骤:(1)制备混合料试件;(2)标准击实试验;(3)强度试验;(4)确定结合料剂量。
抗压强度标准:半刚性材料基层配合比设计时,试件应在热区25℃、温区和寒区20℃条件下保湿养生6天、浸水1天(共7天)后,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根据规定的抗压强度标准确定结合料剂量。
路基路面重点
1.路基路面工程的特点:承载能力、稳定性、耐久性、表面平整度、表面抗滑性能2.影响路基路面稳定的因素:地理条件、地质条件、气候、水文和水文地质条件、土的类别3.公路自然划分:道路工程特征相似的原则:即在同一区划内,在同样的自然因素下筑路具有相似性、地表气候区划差异性的原则:即地表气候是地带性差异与地带性气候差异的综合结果、自然气候因素既有综合又有主导作用的原则:即自然气候的变化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其中又有某种因素起着主导作用4.路基干湿类型:干燥、中湿、潮湿、过湿5.路面结构分层及层位功能的组成和作用:面层:是直接同行车和大气接触的的表面层次,它承受较大的行车荷载的垂直力,水平力和冲击力的作用,同时还受到到降水的浸蚀和气湿变化的影响。
基层:主要承受有面层传来的车辆荷载的垂直力,并将力扩散到下面的垫层和土基中去。
垫层:介于土基与基层之间,它的功能是改善土基的湿度和温度状况,以保证面层和基层的刚度,强度和稳定性不受土基水温状况变化所造成的不良影响。
另一方面的功能是将基层传下的荷载应力加以扩散,以减少土基产生的应力和变形,同时也能阻止路基土挤入基层中,影响基层结构的性能6.路面分类:柔性路面、刚性路面、半刚性路面7.接触面上的压力是均匀分布的8.交通量:是指一定时间间隔内各种车辆通过某一道路横断面的数量9.路基工作区:在路基的某一深度处,车辆荷载引起的垂直应力与路基自重引起的应力相比只占一小部分(1/5~1/10),在此深度以下,车辆荷载对土基的作用影响很小,可以忽略不计。
将此深度Za 范围内的路基称为路基工作区。
10.土基的承载能力的参数模量:土基回弹模量、地基反应模量、加州承载比(CBR)11.路基的主要病害:路基沉陷、边坡滑塌(溜方、滑坡)、碎落与崩塌、路基沿山坡滑动、不良地质与水文条件造成的路基破坏12.路基横断面的典型形式:路堤、路堑和填挖结合13.路基宽度:为行车道路面及其两侧路肩宽度之和14.路基高度:是指路堤的填筑高度和路堑的开挖深度,是路基设计高程与地面高程之差15.路基附属设施:取土坑与弃土堆、护坡道与碎落台、堆料坪与错车道16.土坡稳定性分析的各种方法,按失稳土体的滑动面特征,大体可归纳为直线、曲线、折线三大类,而且均以土的抗剪强度为理论基础,按力的极限平衡原理建立相应的计算式17.常用的坡面防护措施有植被防护(种草、铺草皮、植树等)和工程防护(抹面、喷浆、勾缝、石砌护面等)18.软土地基加固处理的三个方法:砂垫层法、换算法、反压护道法19路基在下列情况宜修建挡土墙:1)陡坡路段或岩石风化的路堑边坡路段2)需要降低路基边坡高度以减少大量填方、挖方的路段3)增加不良地质路段边坡稳定,以防止产生坍塌4)防止沿河路段水流冲刷5)桥梁或隧道与路基的连接地段6)节约道路用地、减少拆迁或少占农田7)保护重要建筑、生态环境或其他需要特殊保护的地段。
路基路面断面知识点总结
路基路面断面知识点总结一、路基路面概述路基路面是道路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道路上最直接与行车工作的路面结构。
其主要作用是承受和传递来自车辆荷载以及自然环境的作用于路基土体,同时起到导流排水、便于车辆行驶和行人交通、起到保护路基土体作用。
因此,路基路面应具有一定的抗压、耐磨、防滑、导水、导流、着色和抗寒等性能。
断面是路面工程设计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合理的断面设计可以保证路面的使用寿命和舒适性,同时也可以减少维修成本和提高道路的安全性。
断面设计是一门复杂而综合性的学科,需要对路面结构、材料特性、车辆运行特性、环境特征等多个因素进行全方位的考虑和综合分析。
二、路基路面断面类型路基路面的断面类型主要有横断面和纵断面两种。
横断面也称为路基横断面,是指在两个相对路边的截面上所做的纵向剖面。
纵断面是指在路面沿途所做的横向剖面。
1.横断面类型(1)道路(公路)横断面道路横断面是指道路在纵向上的横向剖面,它由路幅、路堤、路基等部分组成。
道路横断面的设计和施工应当符合国家、行业和地方的相关标准和规范,以确保道路的安全、顺畅和美观。
(2)路基横断面路基横断面是指道路路基在纵向上的横向剖面。
路基横断面的设计应符合道路工程设计规范和要求,以满足对路基土体和自然环境的作用进行合理承载和分配,并保证路基的稳定和耐久性。
2.纵断面类型(1)纵断面配合横坡纵断面配合横坡是指路面在纵向上的横向剖面,横坡是指纵向表面上的坡度。
纵断面配合横坡的设计应根据道路的线形地形、交通量和安全要求进行综合考虑,以保证路面在雨水径流的作用下,形成纵横两向的排水坡度。
(2)纵断面不配合横坡纵断面不配合横坡是指在道路沿线的某些位置不设有横坡。
这种纵断面设计适用于地势平缓、交通量小、路面数量少或雨水径流功率弱的道路,但不宜在立交桥、隧道、过水路堤等设计。
三、路基路面断面设计路基路面的断面设计是指根据道路工程所包含的要求和条件,通过合理地选择和优化路基路面结构和材料,对整个路面进行科学、合理地设计和施工。
路基路面工程知识点总结
前言路线:空间线(平面、纵面),决定行车的安全、舒适、经济、快捷;路基:按照路线位置和技术要求修筑的作为路面基础的带状构造物;(承受荷载)路面:用硬质材料铺筑于路基顶面的层状结构;(承受荷载)三者的关系:路线的确定应考虑路基的稳定性;路面位于路基之上,强度和稳定性相互影响和维护。
第一章总论1路基路面工程特点①土石方工程量大,耗费大量材料,造价较高②施工工艺较简单,但季节性强,讲究工序③涉及面广:受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影响,变异性和不确定性大(水文地质情况复杂,气候多变)2工程上对路基路面的要求(1)对路基的要求:整体稳定;足够的强度,允许小变形;水温稳定性(2)对路面的要求:强度与刚度——承载能力;稳定性;耐久性;表面平整度;表面抗滑行性能;沙尘,噪音低综上:路基路面工程的基本性能:承载能力、稳定性、耐久性、表面平整度、表面抗滑性3影响路基路面稳定的因素自然因素:地理条件:平原(保证排水设计和最小填土高度)山岭地质条件:岩石种类、层理、倾向、夹层、断层气候条件:温度、湿度日照、风力(材料老化和地下水位水文和水文地质条件:地表、地下材料类别:砂类土、粘性土、粉性土人为因素:设计(合理与否);施工方法和养护与管理措施4路基土的分类及工程性质巨粒土、粗粒土、细粒土、特殊土巨粒土:高的强度和稳定性填筑路基和砌筑边坡砾石混合料(级配良好):强度、稳定性、密实度高;填筑路基、铺筑中级路面、高级或次高级的基层或底基层砂土:无塑性,透水、粘性小,易松散,但压实后稳定性好强度大、水稳定性好;压实困难(振动法、掺入少量粘土)砂性土:粗细搭配,级配好,强度和稳定性高,理想的路基填筑材料粉性土:水稳定性差,毛细现象、易冻胀翻浆,不可用,需处理粘性土:粘性大,颗粒细,毛细现象,透水性差,可塑性强,干燥强度大,遇水承载力降低充分压实和良好的排水设计,可保证路基稳定重粘土:不透水,粘聚力强,施工干燥时,难以破碎;不可用5冻胀:积聚于面层下的水结冰后体积增大,使路基隆起而造成的路面开裂等破坏现象。
路基路面总结
路基路面总结第一篇:路基路面总结1.路基路面的影响因素:1】地理条件2】地质9.无机结合料:水泥石灰或工业废渣。
18.彩色路面的类型:(1)掺入彩色颜料(2)在条件3】气候条件4】水文和水文地质条件5】10.沥青路面的组成有:面层、基层、底基层和铺设路面期间把彩色碎石压入路面中(3)彩土的类别垫层色表面处理(4)采用一般沥青与彩色集料混2.对路面性能有哪些基本的要求:(1)足够的11.沥青路面的分类和分类依据:按强度构成原合(5)使用彩色结合料的沥青混合料,也就强度和刚度(2)足够的稳定性(3)足够的理分类:密实类和嵌挤类。
按施工工艺分类:是人们所说的彩色沥青路面(6)彩色水泥灌耐久性(4)要有足够的表面平整度(5)表层铺法、路拌法、厂办法。
按沥青路面的技浆沥青路面面具有足够的抗滑性能术特性分:沥青混凝土、热拌沥青碎石、乳19.简述唧泥的成因及危害:水泥混凝土板缝处3.路面的使用性能有哪些:(1)功能性能:能化沥青碎石混合料、沥青贯入式、沥青表面进水,在车辆荷载的作用下产生唧泥,板底够为车辆提供快速、安全、舒适和经济的行处置五种类型。
根据基层的类型分:半刚性受高压水冲刷后形成脱空,造成路面基层承驶路面(2)结构性能:路面要有组都的能力基层沥青路面、柔性路面、刚性基层沥青路载能力下降,使路面因支撑不足而产生裂缝保持路面结构的完整性(路面损坏分为:裂面、混合式沥青路面。
或断板。
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板角处产生D型缝类、变形类、松散类、接缝损坏类及其它12.沥青路面的稳定性和耐久性要求:路面温度开裂,水渗入结构层,造成水泥混凝土路面类)(3)结构承载力:路面的结构承载力是状况、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水稳定性、传力杆锈蚀。
指路面在达到预定的损坏状况之前还能承受抗疲劳性能。
20.中央分隔带排水系统的类型:(1)宽度小于的行车荷载的作用次数,或者使用的年限(4)13.沥青混合料的结构形态:密实悬浮结构、估三米且表面采用铺面封闭的中央分隔带排水安全性:路面要具有足够的抗滑能力,通常计空隙结构、骨架密实结构。
路基路面知识点完整版
填空题:1.挡土墙分类:(1)按支挡结构的位置不同:路堑挡土墙、路堤挡土墙、路肩挡土墙、山坡挡土墙等.(2)按支挡结构的墙体材不同:石砌挡土墙、混凝土挡土墙、钢筋混凝土挡土墙、砖砌挡土墙、木质挡土墙和钢板墙等。
(3)根据其结构形式育作用机理可分为:重力式挡土墙、悬臂式挡土墙、扶壁式挡土墙、锚杆式挡土墙。
2.挡土墙构成:常用的石砌挡土墙及钢筋混凝土挡土墙,一般由墙身、基础、排水设施与伸缩缝等构成.3.路基地下水的排水设施有哪些:常用的路基地下排水设备包括:盲沟、渗沟、渗水隧洞和渗井等.对于流量大的地下水,应该设置专用地下管道.4.水泥、沥青路面常见的破坏形式:(1)水泥路面的常见破坏形式有:裂缝、板边缘和角隅的破坏、接缝的损坏、板面磨损和错台等.破坏形式分为四类:裂缝类、变形类、接缝损坏类、表面损坏类.(2)沥青路面的常见损坏现象有裂缝(横向,纵向及网状裂缝)、车辙、松散、剥落和表面磨光等。
5.路面的分类:柔性基层沥青路面、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组合式基层沥青路面、复合式路面(刚性基层沥青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
6.路基地面排水设备:常用的路基地面排水设备包括边沟、截水沟、排水沟、跌水沟和急流槽等,必要是好友渡槽、倒虹吸及积水池等。
7.路基按干湿程度分类:分为干燥、中湿、潮湿、过湿四类。
名词解释:1.面层、基层、垫层:(1)面层:面层是直接同行车和大气接触的表面层次,他承受较大的行车荷载的垂直力、水平剪切力和冲击力的作用,同时还受到降水的侵蚀和气温变化的影响。
(2)基层:基层主要承受由面层传来的车辆荷载的作用力,将垂直力扩散到下面的垫层和土基中去,承受拉应力的作用并维持良好的耐久性。
(3)垫层:垫层介于路基和基层之间,他的主要功能是改善土基的湿度和温度状况,另一方面是将基层传递下来的车辆荷载应力加以扩散,以减小路基产生的应力和变形。
为保证面层和基层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不受土基水温状况变化所造成的不良影响,必要时设置垫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总论§1-1 道路工程发展概况一、古代道路发展概况1.道路:4000 多年前:车和行车的路商代:驿道传送西周:以都市为中心秦代:大修驰道、直道西汉:驿亭3 万处唐代:以长安为中心的驿道网清末:修建了简陋的公路1912-1949:13 万km,通车8 万km。
2.路面结构:我国古代:条石、块石和石板欧洲:石料20 世纪:形成新的学科分支二、我国路基路面工程的成果1.公路自然区划:7 大区2.土的工程分类:巨粒土、粗粒土、细粒土和特殊土3.路基强度与稳定性:以回弹模量作为评价路基强度与稳定性的力学指标。
4.高路堤修筑技术与支挡结构:5.软土地基稳定技术:6.岩石路基爆破技术:7.沥青路面结构:60 年代初,揭开了用国产沥青筑路的序幕。
早期的沥青路面薄层表面处治层。
70 年代末,逐步形成了以贯入式路面为主的沥青路面承重结构。
80 年代末采用总厚度超过70cm 的重型沥青路面结构。
形成了沥青路面整套技术。
8.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70 年代中期,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
在我国形成丁关于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的整套技术。
9.柔性路面设计理论与方法:在力学理论基础方面,建立了弹性力学多层结构承受多个圆形荷载的分析系统。
10.刚性路面设计理论与方法: 在力学基础理论方面,运用解析法及有限元法建立弹性力学层状结构,弹性地基板体结构模型。
11.半刚性路面结构:一种主要的结构型式。
112.路面使用性能与表面特性: 路面的平整度、破损程度、承载能力及抗滑性能。
13.路面养护管理:路面管理网络系统、项目和路网级优化管理决策三、引起重视的学科1.材料科学:材料微观结构研究,复合材料研究。
2.岩土工程学:土力学、岩石力学、地质学、土质学、水文地质学等。
3.结构分析理论:设计由经验为主演变成以结构分析理论为主。
4.机电工程:施工装备的性能与施工工艺。
5.自动控制与量测技术: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各项指标。
6.现代管理科学:大型的管理系统,对区域范围内路基路面工程各个阶段的信息进行跟踪、采集、存储、处理、定期作评估和预测。
§1-2 路基路面工程的特点1.路基定义:在天然地表面按道路的设计线形(位臵)和设计横断面(几何尺寸)的要求开挖或堆填而成的岩土结构物。
2.路面定义:在路基顶面的行车部分用各种混合料铺筑而成的层状结构物。
3.特点:路基是路面结构的基础,路面结构层的存在又保护了路基。
路基和路面相辅相成。
路基与路面工程工程数量十分可观。
路面结构在道路造价中所占比重很大,达到30%左右。
路基路面是一项线形工程,决定了路基与路面工程复杂多变的特点。
一、承载能力要求路基路面结构整体及其各组成部分具有与行车荷载相适应的承载能力。
结构承载能力包括强度与刚度两方面。
强度——抵抗车轮荷载引起的各个部位的各种应力。
刚度——在车轮荷载作用下不发生过量的变形。
二、稳定性1.在地表上开挖或填筑,改变原地层结构。
2.大气降水使得路基路面结构内部的湿度状态发生变化。
3.大气温度周期性的变化对路面结构的稳定性有重要影响如冻胀、翻浆。
三、耐久性路基路面工程从规划、设计、施工至建成通车需要较长的时间,因此路基路面工程应具有耐久的性能。
四、路面表面平整度2影响行车安全,行车舒适性以及运输效益的重要使用性能。
五、抗滑性能:摩擦系数。
§1-3影响路基路面稳定的因素1.地理条件:公路沿线的地形、地貌和海拔高度平原区地势平坦,路基需要保持一定的最小填土高度。
2.地质条件:3.气候条件:气温、降水、湿度4.水文和水文地质条件:河流洪水位,常水位5.土的类别:不同的土类具有不同的工程性质。
§1-4 路基土的分类1.土的分类2.公路用土的工程性质巨粒土:高强度、稳定性。
砾石混合料:强度、稳定性满足要求。
砂土:无塑性,压实困难。
砂性土:粗、细颗粒适宜,理想材料。
粉性土:粉土颗粒,毛细作用强烈。
需改良使用。
粘性土:细颗粒含量多重粘土:§1-5 公路自然区划一、公路自然区划的制定原则1.道路工程特征相似性原则2.地表气候区域差异性原则3.自然气候因素既有综合又有主导作用的原则二、公路自然区划的划分我国公路自然区划分为三个等级。
1.一级区划:七个一级区Ⅰ——北部多年冻土区;Ⅱ——东部温润季冻区;Ⅲ——黄土高原干湿过渡区Ⅳ——东南湿热区;Ⅴ——西南潮暖区;Ⅵ——西北干旱区;Ⅶ——青藏高寒区。
32.二级区划: 依据潮湿系数K,将全国分为33 个二级区和18 个二级副区。
3.三级区划:1)以水热、地理和地貌为依据,分为若干个具有相似性的区域单元;2)以地表的地貌、水文和土质为依据分为若干个类型单元。
§1-6 路基水温状况及干湿类型一、路基湿度来源(1)大气降水;(2)地面水;(3)地下水;(4)毛细水;(5)水蒸汽凝结水;(6)薄膜移动水。
二、大气温度对路基水温状况的影响冻胀:沿路基深度出现较大的温度梯度时,水分在温差的影响下以液态或气态由热处向冷处移动,并积聚在该处。
这种现象特别是在季节性冰冻地区尤为严重。
积聚的水冻结后体积增大,使路基隆起而造成面层开裂,即冻胀现象。
翻浆:春暖化冻时,路面和路基结构由上而下逐渐解冻,而积聚在路基上层的水分先融解,水分难以迅速排除,造成路基上层的湿度增加,路面结构的承载能力便大大降低。
经重车反复作用,路基路面结构会产生较大的变形,路基土以泥浆的形式从胀裂的路面缝隙中冒出,形成了翻浆。
三、路基干湿类型1.干湿状态干燥、中湿、潮湿和过湿。
要求路基处于干燥或中湿状态。
2.分界标准干湿类型以分界稠度wc1、wc2 和wc3 来划分。
稠度wc 定义:土的含水量w 与土的液限wl 之差与土的塑限wp 与液限之差wL 的比值。
即wc= (wL- w)/(wL- wp) (1.1)3.公路干湿类型确定: 1)对于原有公路,按不利季节路槽底面以下80cm 深度范围内路基土的平均稠度确定。
2)对于新建道路,可用路基临界高度为标准来确定。
路基临界高度:与分界稠度相对应的路基离地下水位或地表积水水位的高度称为路基临界高度H。
4§1-7 路面结构及层位功能一、路面横断面1.槽式横断面2.全铺式横断面二、路拱横坡度路拱:横坡度:行车、排水三、路面结构分层及层位功能1.面层特点:直接同行车和大气接触,承受较大的行车荷载的垂直力、水平力和冲击力的作用,受到降水的浸蚀和气温变化的影响。
要求:具备较高的结构强度,抗变形能力,较好的水稳定性和温度稳定性,耐磨,不透水;其表面还应有良好的抗滑性和平整度。
材料:水泥混凝土、沥青馄凝土、沥青碎(砾)石混合料、砂砾或碎石掺土或不掺土的混合料以及块料等。
分层:分两层或三层铺筑。
水泥混凝土路面也有分上下两层铺筑。
2.基层特点:承受由面层传来的车辆荷载的垂直力,并扩散到下面的垫层和土基中去。
要求:是路面结构中的承重层,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并具有良好的扩散应力的能力,具有足够的水稳定性。
材料:主要有各种结合料(如石灰、水泥或沥青等)稳定土或稳定碎(砾)石、贫水泥混凝土、天然砂砾、各种碎石或砾石、片石、块石或圆石,各种工业废渣(如煤渣、粉煤灰、矿渣、石灰渣等)和土、砂、石所组成的混合料等。
分层:分两层或三层。
3.垫层特点:改善土基的湿度和温度状况;扩散基层传下的荷载应力。
要求:要求:水稳性、隔温性。
材料:松散粒料,砂、砾石;稳定类垫层,水泥、石灰稳定。
§1-8 路面的等级与分类一、路面类型面层类型适用范围沥青混凝土水泥混凝土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5级公路沥青贯入、沥青碎石沥青表面处治砂石路面三级公路、四级公路四级公路二、路面分类1.柔性路面总体结构刚度较小,产生较大的弯沉变形,抗弯拉强度较低,土基承受较大的单位压力。
主要靠抗压强度和抗剪强度承受车辆荷载的作用。
包括各种未经处理的粒料基层和各类沥青面层、碎(砾)石面层或块石面层组成的路面结构。
2.刚性路面主要指用水泥混凝土作面层或基层的路面结构。
抗弯拉强度高,较高的弹性模量,较大的刚性。
竖向弯沉较小,路面结构主要靠水泥混凝土板的抗弯拉强度承受车辆荷载,通过板体的扩散分布作用,传递给基础上的单位压力较柔性路面小得多。
3.半刚性路面用水泥、石灰等无机结合料处治的土或碎(砾)石及含有水硬性结合料的工业废渣修筑的基层。
前期具有柔性路面的力学性质,后期的强度和刚度均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但是最终的强度和刚度仍远小于水泥混凝土。
6第二章行车荷载、环境因素、材料的力学性质§2-1 行车荷载一、车辆的种类分为客车与货车两大类。
客车:小客车、中客车与大客车。
货车:整车、牵引式挂车和牵引式半挂车。
路面结构设计——轴重作为荷载标准。
二、车辆的轴型我国公路与城市道路路面设计规范中以100kN 作为设计标准轴重。
三、汽车对道路的静态压力1.汽车处于停驻状态下——静态压力。
垂直压力P:与汽车轮胎的内压力Pi、轮胎的刚度和轮胎与路面接触的形状、轮载的大小等有关。
轮胎与路面接触面上的压力p<内压力Pi,约为(0.8~0.9)Pi。
2. 接触压力直接取内压力作为接触压力,并假定在接触面上压力是均匀分布的。
3.轮胎与路面的接触面形状近似于椭圆形,在工程设计中采用圆形接触面积。
4. 当量的圆将车轮荷载简化成当量的圆形均布荷载,并采用轮胎内压力作为接触压力p,轮胎与路面接触圆的半径可以按式(2.1)确定。
δ=P(2.1)单圆荷载:对于双轮组车轴,每一侧的双轮用一个圆表示;双圆荷载:每一侧的双轮用两个圆表示。
5. 标准轴载我国现行路面设计规范中规定的标准轴载BZZ —100 的P=100/4kN ,p=700kPa:d100=0.213m,D100=0.302m 四、运动车辆对道路的动态影响运动状态的汽车:垂直静压力、水平力、振动力。
动力影响还有瞬时性的特征。
πp1.水平力车轮施加于路面的各种水平力Q 值与车轮的垂直压力P,以及路面与车轮之间的附着系数φ有关,其最大值Qmax 不会超过P 与φ的乘积,即:Qmax≤Pφ(2.4)72. 动载特性其变异系数:(1)行车速度:车速越高,变异系数越大;(2)路面的平整度:平整度越差,变异系数越大;(3)车辆的振动特性:轮胎的刚度低,减振装臵的效果越好,变异系数越小。
冲击系数:振动轮载的最大峰值与静载之比。
3. 瞬时性0.1~0.01s 左右。
五、交通分析1.交通量交通量是指一定时间间隔内通过道路某一断面的车辆总数。
2.交通量预测在路面结构设计中,通过调查分析确定初始年平均日交通量N1,设计年限内累计交通量Ne 可以按式(2.5)预估:Ne=365 Nγ1[(1 + γ)t−1](2.7)3.标准轴载等效换算汽车的轴载与通行次数可以按照等效原则换算成标准轴载的作用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