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体系工作

合集下载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建设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建设

谢谢
双重预防体系能够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减少人为失误导致的事故。
双重预防体系能够帮助企业建立完善的 安全管理体系,降低事故发生率。
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双重预防体系能够帮助企业识别和评估安全 风险,提前采取措施预防事故发生。
双重预防体系能够帮助企业建立完善的安全 管理体系,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双重预防体系能够帮助企业及时发现和消除 安全隐患,降低事故发生率。
双重预防体系能够帮助企业提高员工的安全 意识,形成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
保障生产安全
双重预防体系 是保障生产安 全的重要手段
提高企业安全 管理水平
预防为主,减 少事故发生
降04
2
双重预防体系的 实施步骤
风险识别与评估
确定风险源:识别可能导 致事故发生的危险源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 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建设
演讲人
目录
01. 双重预防体系的重要性 02. 双重预防体系的实施步骤 03. 双重预防体系的效果评估 04. 双重预防体系的持续改进
1
双重预防体系的 重要性
降低事故发生率
双重预防体系能够有效识别和评估安全 风险,提前采取措施降低事故发生率。
双重预防体系能够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 隐患,避免事故发生。
01
确定风险等级:根据风险评 估结果,确定风险等级
03
实施管控措施:按照管控方 案,实施相应的管控措施
02
制定管控方案:针对不同风 险等级,制定相应的管控方 案
04
跟踪评估:对管控措施的实 施效果进行跟踪评估,及时 调整和完善管控方案
隐患排查与治理
01
制定隐患排查计划,明确排查范围、内容和频率
02
全隐患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知识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知识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有关知识国务院安委办《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安委办〔2016〕11号)文件中对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工作机制提出了明确要求。

现对双重预防机制若干问题进行归纳解答。

1.何为“双重预防机制”和“三位一体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机制和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合称为“双重预防机制”。

安全质量达标(80%)、全风险分级管控(10%)和隐患排查治理(10%)合称为“三位一体”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

2.“双重预防机制”是如何提出来的?2015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127次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上指出:“对易发重特大事故的行业领域采取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推动安全生产关口前移”。

2016年1月,国务院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明确要求,要在高危行业领域推行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

中共中央国务院2016年12月9日印发的《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国务院安委办2016年4月28日印发的《标本兼治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国务院安委办2016年10月9日印发的《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等文件中均对企业“构建双重预防机制”提出了明确要求。

3.为什么要提出构建“双重预防机制” ?近年来发生的重特大事故暴露出当前安全生产领域“认不清、想不到” 的问题突出。

针对这种情况,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对易发生重特大事故的行业领域,要将安全风险逐一建档入账,采取安全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把新情况和想不到的问题都想到。

构建“双重预防机制”就是针对安全生产领域“认不清、想不到”的突出问题,强调安全生产的关口前移,从隐患排查治理前移到安全风险管控。

要强化风险意识,分析事故发生的全链条,抓住关键环节采取预防措施,防范安全风险管控不到位变成事故隐患、隐患未及时被发现和治理演变成事故。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建设工作方案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建设工作方案

某有限公司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建设工作方案编制:安环部审核:审批:某有限公司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建设工作方案为贯彻落实省、市、区安监局和集团总部领导指示精神,加快推进节能公司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建设工作,特制订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根据山东省安监局和集团统一部署,结合节能公司的特点,建立精准、动态、高效、严格的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进一步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一是建立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全面排查、辨识、评估安全风险,落实风险管控责任,采取有效措施控制重大安全风险,对企业风险点实施标准化管控。

二是建立完善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全面排查、及时治理、消除事故隐患,对隐患排查治理实施闭环管理。

通过两个体系建设形成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提升公司的安全生产水平,有效防范各类事故,确保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二、主要任务及分工以节能公司为主,总部安质部配合支持,上下联动、分工明确,在限期内确保各项工作及时完成,主要分工如下:(一)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1、排查风险。

根据《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和平板玻璃行业特点和工艺流程(主要包括:原料成分、原料及配料的入料仓口、混合机、带式输送机、熔化的窑炉、天然气调压室,成型、退火的锡槽、锡槽配气间,镀膜,二氧化硫供气室,切割、装箱、储运的玻璃堆垛及木箱吊装,辅助系统的液氨罐、液氨中间储罐、液氨输送管道、氢气发生站、煤气发生炉等),全方位、全过程排查本单位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风险点,发动全体员工深入开展查找身边(岗位、设备)安全风险活动,包括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作业环境的不安全因素以及安全管理的缺陷等方面存在的风险,明确风险点所在区域或部位、风险点名称、可能导致事故类型、风险控制措施、状态描述、控制措施缺陷等基本信息。

2、风险评价。

按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中明确的风险评价方法,由安全管理部门牵头组织体系、安全工程师及有经验的生产主管、工程师、班组长和员工开展风险评价,确保评价结果客观、真实,为下一步有效控制风险提供客观依据和技术支持。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构建工作方案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构建工作方案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构建工作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安委办《X省建立完善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实施意见》(X安委〔X〕1X号),加快推进全县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构建工作,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思路及目标任务(一)总体思路通过强化安全发展理念,创新安全管理模式,加强源头管控,建立完善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准确分析和把握安全生产的特点、规律,坚持风险防控、关口前移,全面推进事故预防工作科学化、信息化、标准化,实现把风险控制在隐患形成前面、把隐患消灭在事故前面,坚决防范遏制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

(二)工作任务1.评定风险等级。

全方位、全过程辨识生产工艺、设备设施、作业环境、人员行为和管理体系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风险。

对辨识出的安全风险进行分类梳理,参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1986),综合考虑起因物、引起事故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确定安全风险类别。

安全风险辨识要做到系统、全面、无遗漏,并持续更新完善,安全风险等级从高到低依次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4个等级,并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示。

2.科学管控风险。

开展风险辨识、评估,明确风险点、风险等级、风险类型,建立“一图、两清单”(“红橙黄蓝”四色安全风险点分布图、风险管控责任清单、风险管控措施清单),实施风险公示和分级管控。

3.完善基础数据。

对已纳入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的企业,分行业建立风险点基础数据库、重大危险源台账,为安全监管提供信息化支撑。

4.全面整治隐患。

建立健全以责任清单、隐患分级和排查治理标准、闭环管理和考核奖惩为核心的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全面排查隐患,有效治理隐患,实现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系统化、程序化、科学化、信息化、标准化、常态化。

(三)工作目标到X年初,基本实现县、镇和企业多层次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形成企业安全风险自辨自控、隐患自查自改自报,政府领导有力、部门监管有效、企业责任落实、社会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全面提升安全生产整体预控能力。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实施方案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实施方案

个人精品文档资料目录一、任务目标 (1)二、工程概况 (1)三、编制依据 (1)四、组织机构及职责 (2)4.1组织机构 (2)4.2职责分工 (3)五、工作要求 (4)一、任务目标全面开展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快整治严执法集中行动,深入研究重特大事故的规律特点,认真分析安全风险大的生产区域和关键环节,加快推行隐患排查治理、风险分级管控双重预防机制,建立完善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和安全生产信息化系统,实现关口前移、精准监管、源头治理、科学预防。

实现标准化、信息化的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从根本上防范事故发生,构建公司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二、工程概况工程概况:本项目位于即墨华山三路以西,黄河二路以北,青荣城际铁路以东,孔雀河二路以南区域。

建筑面积为101213.56㎡,由6栋单体和1个地下车库组成。

结构形式为框剪,主楼基础为条形基础加防水板基础,车库基础为独立基础加防水板基础。

建设单位:中建基业建设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监理单位:青岛泰丰建设监理有限公司施工单位: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三、编制依据《关于印发〈加快推进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鲁安办字〔2016〕10号);《关于建立完善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通知》(鲁政办字〔2016〕36号);《关于印发<2017年下半年全省“两体系一平台”建设整体推进工作方案>的通知》鲁安办法[2017]54号;《关于印发建筑施工行业“两体系一平台”建设推进工作方案的通知》(鲁建质安字〔2017〕25号);《关于印发<2017年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工作推进方案>的通知》(青安办〔2017〕35号);《关于加快推进房屋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建设工作的通知》(青建管质字〔2017〕20号);《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通则》DB37/T 2882-2016 )《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通则》(DB37/T 2883-2016 )《建筑施工企业隐患排查治理细则》(DB37/T 3014-2017);《建筑施工企业风险分级管控细则》(DB37/T 3015-2017);《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DB37/T 3034-2018);《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实施指南》(DB37/T 3035-2018);《2018年城乡建设领域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推进工作方案》青建办字〔2018〕68号;四、组织机构及职责4.1组织机构为加强“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确保活动取得实效,项目部成立“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对工作进行全面组织、指导和检查。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问题应知应会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问题应知应会

. 双重预防体系问题应知应会一、什么是双重预防体系?答: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体系、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二、安全生产分级管控体系包含哪些内容?答:1风险点划分确定2风险点登记台账3作业活动清单4设备设施清单5工作危害分析(JHA+LS)评价记录6(设备设施)安全检查(SCL+LS)评价记录7作业活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8设备设施风险分级管控清单9重大风险点清单三、2什么是风险?答:风险是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地可能性和严重性地组合。

风险=可能性×严重性(R=L*S);R:危险性(也称风险度):事故发生地可能性与事件后果地结合,R越大危险性越大;L: 事故发生地可能性(1-5); S: 事故后果严重性(1-5)。

四、什么是风险点?答:风险伴随地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以及在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实施地伴随风险地作业活动,或以上两者地组合。

(风险点划分原则:大小适中、便于分类、功能独立、易于管理、范围清晰;作业活动应覆盖生产经营全过程所有常规和非常规作业,重点考虑高风险作业)五、什么是危险源?答: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地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它们地组合。

(分为人地因素、物地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四类)六、什么是危险源辨识?答:识别危险源地存在并确定其分布和特性地过程。

(辨识对象:潜在地人地不安全行为、物地不安全状态、环境缺陷和管理缺陷危害因素)(辨识方法:设备设施采用安全检查表法(简称SCL);作业活动采用工作危害分析法(简称JHA)七、什么是风险评价?公司采用什么评价方法?答:对危险源导致地风险进行分析、评估、分级,对现有控制措施地充分性加以考虑,以及对风险是否可接受予以确定地过程。

公司采用地风险评价方法:为风险矩阵法(简称LS)R=L(可能性)*S(严重性)1-3(蓝色)5级4-8(蓝色)4级9-12(黄色)3级15-16(橙色)2级20-25(红色)1级八、怎样风险分级?答:通过科学、合理方法对危险源所伴随地风险进行定性或定量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划分等级。

01_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

01_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 双重预防机制的定义依据《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印发标本兼治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的通知》(安委办〔2016〕3号)、《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安委办〔2016〕11号),构建双重预防机制是指全面推行安全风险分级管控,进一步强化隐患排查治理,推进事故预防工作科学化、信息化、标准化,实现把风险控制在隐患形成之前、把隐患消灭在事故前面,遏制重特大事故的重要举措。

图1 双重预防机制✧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是指按照风险不同级别、所需管控资源、管控能力、管控措施复杂及难易程度等因素而确定不同管控层级的风险管控方式。

✧ 隐患排查治理隐患排查治理是指生产经营单位组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排查本单位的事故隐患,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按照事故隐患的等级进行登记,建立事故隐患信息档案,并按照职责分工实施监控治理,制订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并采取可靠的安全保障措施。

⏹ 企业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程序及方法(一)全面开展安全风险辨识企业开展安全风险辨识前,应按照有关制度和规范,针对本企业类型和特点,制定科学的安全风险辨识程序和方法。

企业开展安全风险辨识时,应组织专家和全体员工,采取安全绩效奖惩等有效措施,做到系统、全面、无遗漏,全方位、全过程辨识生产工艺、设备设施、作业环境、人员行为和管理体系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风险,并持续更新完善。

图2 安全风险辨识范围(二)科学评定安全风险等级企业全面开展安全风险辨识后应科学评定安全风险类别及等级,建立企业安全风险数据库,绘制企业“红橙黄蓝”四色安全风险空间分布图。

1、安全风险类别参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 6441—1986),综合考虑起因物、引起事故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确定安全风险类别。

2、安全风险等级对不同类别的安全风险,采用相应的风险评估方法确定安全风险等级。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是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

双重预防机制的来源:2016年4月国务院安委办印发了《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9月出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意见都对构建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工作机制明确提出了要求。

2021年新修订的《安全生产法》第四条要求:生产经营单位必须遵守本法和其他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性管理机制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性管理机制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性管理机制为巩固扩大我司建筑施工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性管理机制,落实建设工程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全面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提高工程施工标准化管理水平及安全生产综合防控能力,有效防范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发生,按照上级主管部门、集团公司以及公司的管理要求,制定本制度。

一、主要目标(一)严格贯彻落实建筑施工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及标准化考评制度,坚持全面覆盖、分级指导、差别化管理的原则,全面推进企业本质安全体系建设工作。

(二)建立常态化建筑施工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性管理机制,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调动基层自主开展本质安全体系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其建立自主管理、持续改进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全面提升安全基础管理水平,实现零死亡的安全生产工作目标,保障全司安全生产形势健康稳定。

二、主要措施(一)严格贯彻落实建筑施工项目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标准化考评制度1、量化施工项目安全风险管控与标准化考评等级。

1)施工项目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结果划分为“优良”、“合格”及“不合格”。

施工项目标准化考评得分在 85 分以上的为优良;70-85 分的为合格;70 分以下的为不合格。

2)施工项目安全生产风险管控等级划分为 A、B、C、D 四个等级(A 级最高,D 级最低)。

对于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分为90 分以上的施工项目,其安全生产风险管控等级为 A 级;对于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分为 80-90 分的施工项目,其安全生产风险管控等级为 B 级;对于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分为 70-79 分的施工项目,其安全生产风险管控等级为 C 级;对于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分为 70 分以下的施工项目,其安全生产风险管控等级为 D 级。

3)施工现场安全防控项目及防控点的安全风险按照危险程度及可能造成后果的严重性,将其风险等级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示。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实施方案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实施方案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实施方案一、背景与目的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是企业为了提高生产安全管理水平,避免事故发生而制定的一个方案。

该方案旨在通过对安全风险进行分级管控,全面排查和治理隐患,实现事故的双预防,保障企业生产安全。

二、相关概念1.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根据各项安全风险等级及其对安全生产的可能影响程度,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和管控措施,以达到事故的预防与控制目的。

2.隐患排查治理:通过对企业内部各个环节进行全面排查,发现潜在隐患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治理,以保障生产环境的安全稳定。

三、实施方案1.建立安全风险分级评估体系(1)制定安全风险等级划分标准: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制定一套相应的安全风险评估标准,将风险等级分为低、中、高三个等级。

(2)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对企业内部各个环节进行安全风险评估,根据评估结果确定相应的风险等级,并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

(3)建立风险等级动态更新机制:严格控制各项安全风险指标的更新频率,实时更新风险等级,确保风险评估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

2.安全风险管控措施(1)风险等级低的隐患:加强规范化管理,建立完善的制度与流程,进行定期巡检。

(2)风险等级中的隐患:采取有效的遏制措施,进行专业的培训和技能提升。

(3)风险等级高的隐患:立即停产停工,进行全面排查和整改,直至隐患解决。

3.隐患排查治理措施(1)技术措施:引进高科技手段,如无人机巡检、智能设备监控等,提高隐患排查的效率与准确性。

(2)人员措施: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建立健全员工隐患报告制度,鼓励员工参与隐患排查与治理工作。

(3)管理措施: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台账,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确保隐患得到及时整改。

四、实施效果评估1.采集数据并进行分析:收集每个环节的安全事故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评估,找出问题所在。

2.隐患整改情况评估:对隐患整改情况进行评估,确保整改措施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

孟州市华兴食用酒精有限公司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要点1、双重预防是: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

2、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目的:构建双重预防机制就是针对安全生产领域“认不清、想不到”的突出问题,强调安全生产的关口前移,从隐患排查治理前移到安全风险管控。

3、双重预防机制构筑防范生产安全事故的两道防火墙:第一道是管风险,第二道是治隐患。

4、双重预防机制基本工作思路:通过双重预防的工作机制,切实把每一类风险都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把每一个隐患都治理在形成之初,把每一起事故都消灭在萌芽状态。

5、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的目标:构建双重预防机制就是要在全社会形成有效管控风险、排查治理隐患、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的思想共识,推动建立企业安全风险自编自控、隐患自查自治,政府领导有力、部门监管有效、企业责任落实、社会参与有序的工作格局,促使企业形成常态化运行的工作机制,切实提升安全生产整体预控能力,夯实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坚实基础。

6、风险等级划分: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低风险四个等级,分为红、橙、黄、蓝色。

7、事故隐患等级:通过各种隐患排查形式,依据事故隐患的定义,按事故隐患风险程度(即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严重程度)进行隐患等级认定。

事故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

一般事故隐患:是指能够及时整改,不足以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的隐患。

对于一般事故隐患,可按照隐患治理的负责单位,分为班组级、基层车间级、基层单位(厂)及直至企业级。

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工,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

8、风险:是不确定性对目标的影响。

9、隐患排查:是企业组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岗位员工以及其他相关人员依据国家法律法规、标准和企业管理制度,采取一定的方式和方法,对本单位的事故隐患进行排查的工作过程。

10、风险分级管控原则:低风险:车间、员工应关注,各工段、班组负责危害因素的控制管理,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是否制定措施并保存记录,应通过监视确保风险可接受。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体系工作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体系工作

第三种分类法:
可按照事故发生致因理论,把危险源划分为“第一类危险源”(客体-能量或危险物质)和 “第二类危险源”(非客体-导致能量或危险物质意外释放或泄漏的因素)两类。
第一类危险源:是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或危险物质,往往是一些物理实体。
第二类危险源:是导致能量或危险物质的约束或限制破坏或失效的各种不安全因素,比如人 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等一些异常现象。
是什么? 干什么? 怎么干?
过程安全 管理
识别危险源 管控风险
排查治理隐患
有组织 有系统、有规范
二、生产经营单位的职责 1、生产经营单位是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防控的责任主体。 2、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依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规程的要求从事生 产经营活动。 3、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治理和监控责任制。 4、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保证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所需的资金,建立资金使用 专项制度。 5、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定期组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其他 相关人员排查本单位的事故隐患。 6、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事故隐患报告和举报奖励制度,鼓励、发动职 工发现和排除事故隐患,鼓励社会公众举办。
说明:1993年6月第80届国际劳工大会通过的《预防重大工业事故公约》将“重大事故”定义 为:在重大危害设施内的一项活动过程中出现意外的突发性的事故,如严重泄漏、火灾或 爆炸,其中涉及到一种或多种危险物质,并导致对工人、公众或环境造成即刻的或延期的 严重危险。
国际社会普遍采用:重大危害设施 Major hazard installations
有时间、有处 常用的辨识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 a)询问、交淡; b)查阅有关址录, c)现场观察; d)获取外部信息; e)工作危害分析(JHA); f)安全检查表(SCL); g)危险与可操作性研究(HAZOP); h)事件树分析(ETA); i)故障(事故)树分析(FTA)。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体系工作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体系工作

02
较大风险
指可能导致较大人员伤亡或财产损 失的风险。
低风险
指可能导致较小人员伤亡或财产损 失的管控措施,包括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教育培训措施、个体防 护措施等。
对于重大风险和较大风险,应立即采取控制措施,降低风险等级;对于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应加强监管 和预警,防止风险升级。
监督检查
定期或不定期对企业双重体系工作实施情况 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工作有效落实。
宣传教育
加强双重体系工作的宣传教育,提高企业和 员工的安全意识。
企业主体责任
01
02
03
04
05
建立健全双重体 系工作机制
落实风险分级管 控措施
开展隐患排查治 理
加强员工培训和 教育
及时报告和处理 事故
企业应建立双重体系工作 领导机构和工作机制,明 确工作职责和任务分工。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
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
重体系工作
汇报人:
xx年xx月xx日
• 引言 •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 • 隐患排查治理 • 双重体系工作的实施与监管 • 双重体系工作的成效与展望
目录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应对安全生产风险挑战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安全生产面临的风险和挑战日益增多,需要采取更加 有效的措施进行应对。
根据风险等级,采取相应 的管控措施,降低风险。
定期或不定期对企业进行 隐患排查,及时发现并治 理隐患。
对双重体系工作进行定期 评估和改进,提升工作效 果。
监管部门职责
制定相关政策和标准
制定双重体系工作的相关政策和标准,提供 指导和支持。
执法处罚
对违反相关法规和标准的企业进行执法处罚 ,保障安全生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杜邦自1912年开始统计事故规 律发现: ——96%的事故是人的因素
1 概念
1.1 定义与术语
1.1.1 危险源

危险源 hazard——可能导致人员伤害和(或)健康损害的根源、状态或 行为,或它们的组合。

引自:GB/T28001-201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要求》 注:危险源,有时称风险源。即危险的源头、源点。如:部位、场所、 设施、行为等等。
1.5 危险源、隐患关系示例
危化品企业
1.6 两个体系的区别
2 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步骤
风险识别
风险分析
风险评价
风险控制
2.1 危险源的辨识
定义: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引自:GBT28001-201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要求》 说明:简单讲就是找到它,并对有关性质做出判定。 (1)识别危险源的存在:有没有?在哪里?是什么? (2)确定其特性:状态是好是坏?诱发那种事故?谁会受到伤害?等等。 (3)过程:过程意味这需要先后顺序,即有定义、有标准、有识别的方法;有组织、有人员、 有时间、有处置等等。
1.1 定义与术语
1.1.2 可接受风险 Acceptable Risk 根据组织法律义务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已被组织降至可容许程度的风险。 (引自GB/T28001-201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要求》) 注:(1)安全具有相对性。 (2)风险控制水平只能实现更低,“零风险”的目标是不可能实现的。 (3)可接受风险与不可接受风险也是相对的。
安全文化
高度
安全生产法
落实主体责任
1、法律法规 2、标准规程
底线思维 红线意识
危机四伏
安全生产形势的最大禁忌——误判
安全培训 不到位 隐患排查 不彻底
缺乏安全理念
某个周期 未出事故
风险管理 不实施

真 安 全
构建两个体系的最终目的: ——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
事故致因理论告诉我们:
——管理缺陷是事故的根本原因
13、放炮;
14、火药爆炸; 15、瓦斯爆炸; 16、锅炉爆炸;
17、容器爆炸; 18、其他爆炸; 19、中毒和窒息;20、其他伤害
第三种分类法:
可按照事故发生致因理论,把危险源划分为“第一类危险源”(客体-能量或危险物质)和 “第二类危险源”(非客体-导致能量或危险物质意外释放或泄漏的因素)两类。 第一类危险源:是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或危险物质,往往是一些物理实体。 第二类危险源:是导致能量或危险物质的约束或限制破坏或失效的各种不安全因素,比如人 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等一些异常现象。
通过制定事故隐患分类规定、确定事故隐患排查方法和事故隐患风险评价标准,并对不
同风险等级的事故隐患采取不同的治理措施,即为隐患排查治理。隐患排查治理措施 一般包括:法制措施、管理措施、技术措施、应急措施等四个层次。
1.1 定义与术语
1.1.5 重大危险源 Major hazards 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 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单元是指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生产经
学习目的——讲清楚
为什么?
事故 纵深预防
是什么?
过程安全 管理
识别危险源 管控风险 排查治理隐患
干什么?
怎么干?
有组织 有系统、有规范
二、生产经营单位的职责
1、生产经营单位是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防控的责任主体。
2、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依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规程的要求从事生 产经营活动。 3、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治理和监控责任制。 4、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保证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所需的资金,建立资金使用 专项制度。 5、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定期组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其他 相关人员排查本单位的事故隐患。 6、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事故隐患报告和举报奖励制度,鼓励、发动职 工发现和排除事故隐患,鼓励社会公众举办。
的核心。
1.2 危险源、事故隐患与重大危险源包含关系
1、危险源包括事故隐患与重大危险源; 2、事故隐患是危险源,危险源不一定是事故隐 患; 3、重大危险源不一定伴随着事故隐患。
1.3 危险源、隐患与事故之间的逻辑关系
危险源失控会演变成事故隐患,事故 隐患得不到治理就会发生量变到 质变的过程,质变到一定程度,
第一部分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责任和内容
一、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基本概念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 标准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 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事故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
2.2 危险源辨识的方法

常用的辨识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 a)询问、交淡; b)查阅有关址录, c)现场观察; d源自获取外部信息;
e)工作危害分析(JHA);
f)安全检查表(SCL); g)危险与可操作性研究(HAZOP); h)事件树分析(ETA); i)故障(事故)树分析(FTA)。
1.1 定义与术语
1.1.3 事故隐患 Accident potential 隐患,含义是隐蔽、隐藏的祸患。即为失控的危险源,是指伴随着现实风险,发生事故 的概率较大的危险源。隐患一般包括人(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物的不安全状态)、 环(作业环境的不安全因素)、管(安全管理缺陷)等4个方面。 1.1.4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
失控状态
安全措施
危险源
事故
隐患
1.4 重大风险 、重大危险源、重大事故隐患关系
重大风险 (Major risk)是指发生事故可能性与事故后果二者结合后风险值 被认定为重大的风险类型。 (1)重大危险源不一定伴随重大风险,即风险可控性。 但实际工作中“安全冗余”和直观判定,往往将之定性为重大风险。 目的为提高安全关注度。 (2)事故隐患一定伴随现实风险,往往事故一触即发。
(3)重大事故隐患一定伴随重大风险,距离事故一步之遥。
示例:三者之间的关系
( 1 )根据 《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 (GB18218-2009) 汽油的储存量达到: 200T 及以上即为重大危险源。 ( 2 )从风险定义考量,不一定意味着具有重 大风险。一旦爆炸后果极其严重,但由于 本质安全到位,事故可能性趋向很小很小, L&C的结合值则很小。 ( 3 )发现一处防雷接地脱焊,则视为隐患, 但不宜定性为重大隐患;若没有设计避雷 系统则是重大隐患。
移”的有效手段。是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核心内容,是企业主要负责人的主要 安全生产职责要求之一。 双重体系构建对企业来讲不是‘新生事物,而是OHSAS18001中4.3.1要素的深化、 是AQ3013中“风险管理”要素的系统和细化。无意增加企业负担,而是精准治安和源头 预防的具体落实。但是,任何管理水平的提升或更新均需要大家认识再提高、掌握再专 业、执行再规范!
风险的分类
(1)固有风险—设备、设施、场所等本身固有(赋存、带有)的能量(电能、势能、机械能、 热能等等);危险物质(氢气、煤气、油品、液氨等)燃烧、爆炸等产生能量或有害物质。 (2)现实风险—人员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 因素及安全管理缺陷。 (3)潜在风险—管理体系不完善、不健全可能导致现实风险发生的各类因素;违背法规及标 准规程,如各类人员的安全资格培训、特种作业人员培训、特种设备检测检验、职业健康 安全与消防投入及验收等。
严重危险。 国际社会普遍采用:重大危害设施 Major hazard installations
1.1 定义与术语
1.1.6 风险点
是指伴随风险的部位、设施、场所、区域等的总称。风险点有时亦称风险源,如原料罐区、 液氨站、变配电室、危化品仓库;合成氨装置的冷凝器、换热器等等。 排查风险点是风险管控的基础,对风险点内的不同危险源(与风险点相关联的人、物、环境 及管理等因素)进行识别、风险评价以及根据评价结果采取不同控制措施是风险分级管控
1 概念
2 风险管理
内容提纲
3 隐患排查治理 4 风险等级管控体系 5 隐患排查治理体系
6 安全瓶颈破解探讨
几点说明:
改变以前的风险分级划分认知 将事故预防“关口前移”向“纵深防御”推进 在做好隐患末端治理的同时,向源头推进 建立在“基于风险”的过程安全理念基础上
弄清基础知识和原理,为实践提供支持
就会发生事故(财产损失或人员
伤亡)。
示例:
1、该龙门吊是危险源,因为它带有能量(电能),同时 它能使物体带有势能和动能。 2、完好的设备是危险源,但没有构成隐患。 3、但当钢丝绳出现断丝现象时,就出现了隐患,但断丝
数较少时(尤其载荷小时),虽然存在隐患,但不会
发生事故。 4、当断丝数目增加到一定的量,尤其是载荷过大时,就 会发生断绳事故。
区别与联系
风险分级管控 基于风险的非强制性思维 管控过程
隐患排查治理 基于后果的强制性思维 管控结果
基于风险:
对生产现场焊接切割作业氧气瓶和乙炔气瓶的安全间距问题,国外一般不做硬 性要求(我国的安全规程要求,二者间距不少于 5m ,二者距离明火间距不少于 10m。),所以他们在作业过程中二者都是放置在一个推车上使用的,当然防倾 倒措施、现场警示标志和灭火器材是要求企业要考虑的。美国对高处作业的高度标 准是以1.8m为起点的(因为他们根据人机工效学实验发现,按照人体登高作业时, 一旦坠落,势能的转换,与地面的撞击力完全可以使人受到伤害。甚至一些企业自
己设定的高处作业管控高度为 1.6m 。而我国的规定是距离坠落基准面 2m 及以
上。)
基于后果:
以天津港8.12瑞海公司仓库爆炸事故为例,虽然在《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开业条 件和技术要求》中规定:距离不少于1000m的字样,其实该起事故的爆炸威力的波及 范围接近3000m,当然如果在1000m之外的话,损失程度会大大降低。但是即使该仓 库满足1000m的要求,仍然规避不了3000m的爆炸波及范围。 这里,顺便声明一下,《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及《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 中,均提到的是“防火间距”而并没有对“安全距离”提出要求。而防火间距是为 防止着火建筑在一定时间内引燃相邻建筑,便于消防扑救的间隔距离(例如《建筑 设计防火规范》规定:甲类危险品仓库距离高层民用建筑、重要公共建筑的防火间距 仅为50m)。也就是说:防火间距其实是经验距离,而安全距离则是数学概念。前者 是半定量(或定性,属于经验要求),后者是定量(需要根据爆炸当量进行数学模 型计算,是客观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