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审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夜上受降城闻笛》吴小青教案教学设计 新名师优质公开课获奖比赛人教面试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夜上受降城闻笛①

李益

回乐烽前沙似雪②,

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③,

一夜征人尽望乡。

【作者简介】

李益(748-829),字君虞,排行十,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人.代宗时迁

居洛阳。大历四年(769)进士,授华州郑县尉。尝为幽州节度使刘济从事,又佐邠宁戎幕。宪宗时,历任秘书少监、集贤殿学士,官至右散骑常侍。文宗时加礼部尚书衔致仕。久历戎幕,多写边塞题材,悲歌慷慨,颇多佳作。兼工众体,尤以七绝见长。胡应鳞《诗薮》云:“七言绝,开元以下,便当以李益为第一,如《夜上西城》、《从军北征》、《受降》、《春夜闻笛》诸篇,可与大白、龙标竞爽。”有《李君虞诗集》,《全唐诗》存诗二卷。

【注释】

①、受降城:唐高宗神龙三年张仁愿所筑,以防突厥,共有中、东、西三城。中城在今内蒙古包头市西;东城在今内蒙古托克托南;西城在今内蒙古杭锦后旗乌加河北岸。历来注家注此诗,都注受降城为张仁愿所筑东、中、西三城中的某

一城。其实此诗中受降城乃灵州(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县西南)州治所在地回乐县。贞观二十年,唐大宗曾亲临灵州接受突厥一部的投降,故称灵州城为“受降城”。

②、回乐烽:烽火台名,当在回乐县境内。

③、芦管:即指题中之“笛”。

【译文】

回乐烽前的沙地洁白似雪,受降城外的月色清冷如霜。

不知何处吹起凄凉的芦管,一夜间出征人都眺望故乡。

【作品鉴赏】

这是一首抒写戍边将士乡情的诗作。贞元元年

(785)起,李益佐灵州大都督杜希全幕,约四、五年之久,诗当作于此时。

诗的开头两句,写登城时所见的月下景色。是触发征人乡思的典型环境。一种置身边地之感、怀念故乡之情,隐隐地袭上了诗人的心头,营造了一种寂寥,凄清的征人乡思的典型环境。

凄凉幽怨的芦笛声,唤起了征人思乡之情。“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不知”两字写出了征人迷惘的心情,“尽”字又写出了他们无一例外的不尽的乡愁。

从全诗来看,前两句写的是色,第三句写的是声;

末句抒心中所感,写的是情。

前三句都是为末句直接抒情作烘托、铺垫。末句一般就用直

抒写出。李益却蹊径独辟,用拟想中的征人望乡的镜头加以表现,使人感到句绝而意不绝,这首诗艺术上的成功,就在于把诗中的景色、声音、感情三者融合为一体,将诗情、画意与音乐美熔于一炉。

主题:这是一首边塞诗的绝唱。全诗四句二十八个字,抒写戍边将士思念家乡、怀念亲人的感情。从多角度描绘了吹笛人浓烈的乡思和满心的哀愁之情。

【练习】

1、“沙似雪”和“月如霜”营造了怎样的环境气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