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历史高考复习备考策略

合集下载

探讨新课标下高考历史的复习策略

探讨新课标下高考历史的复习策略

探讨新课标下高考历史的复习策略目前,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已经推广至全国,面对新课标及依据新课标编写的各种教材(主要指人教版、人民版、岳麓版),广大老师和学生在高中复习时陷入了迷茫的境地,下面就高中历史新课标的复习,简单探讨一下笔者的切身体会。

1 新课标必修教材的优缺点决定我们重新整合教材进行复习新课标必修历史教科书共分3册,采用了模块专题式体例,编写思路遵循了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为主轴的文明史观和全球史观的线索,从不同的角度体现了政治文明、经济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成果。

注意了中国史与外国史之间的联系,纠正以往轻视世界古代史学习的不当做法,这一体例,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与初中历史教科书的重复,跳出了以往历史教科书“螺旋式”循环的巢臼,拓宽了学习历史的广度和深度,展现了新教材的时代性和创新性。

虽然新教材有很多优点,但由于种种原因,这种模块专题式的教材缺陷和不足也日渐明显。

我们作为历史教学工作者来说,对此是深有体验的。

首先,初中历史教学的缺陷决定我们重新整合复习。

高中历史课标提倡“在初中历史课程的基础上……规定适合高中学生学习的课程目标和学习内容,为其进入高一级学校奠定基础”。

这样一来,初中历史教学的效果必然会成为高中历史教师处理新教材的起点。

但是,初中历史教学弱化了学生的基础知识,新入学的高一学生多数还停留在翻书找答案的简单模仿阶段,还没有形成系统的通史知识体系,把握不住必要的历史阶段特征。

不论是知识积累还是认知能力,学生学习高中新课标历史都是力不从心的。

因此,从高考的实际来看,对课标知识体系进行整合的必要性更是迫切。

其次,新课标历史的合编模式决定我们重新整合复习。

传统以来,历史教材的编写都按照中国史和世界史两条主线进行,中国史又分中国古代史和中国近代现代史两大块;世界史也分世界古代史和世界近代现代史。

新课标打破了以前那种通史体系,纵横交错编写教材。

采用中外合编的初衷是加强中外历史的联系和比较。

但实际上则差距甚远,并没有起到应具有的联系和比较的功能。

浅析新课改下的高考历史备考策略

浅析新课改下的高考历史备考策略

会形态理论, 审慎 地 用 文 明 史观 、 球 史 观 和 现 代 化 理 论 透 视 中 全
科综 合训 练 , 尽量 按 照 高考 的 要求 设计 试 卷 , 括选 择 题和 非 选 择 包 题 的题 量 、 题 的分 数 、 考 题 的 安排 , 各 选 地理 、 史 、 治 三 科 的顺 历 政 序 , 题卷和 答题 卷分 开等 等 。对选 择题 , 呈现 单项 选择 , 练 不 试 只 不 定项 选择题 ; 合题解 题方 法 强调排 除法 , 练不 规则 组合题 。 组 不 第 三 ,解题 训 练 讲评 要 有针 对 性 。非选 择 题 注重 审 题 训练 和 组织 答 案 的训 练 。“ 审题 ” 训练 一 是 要 关注 题 型 的类 别 和 变 化 , 尤


更 新 教 学 观 念
1转 变 教 学 观 念 , 应 课 改 要 求 . 适
高 中 历史 新 课 程 出 台 , 教 师 而 言 , 仅 是 对 旧 的教 学体 系 对 不
的 重 新 整合 , 是 对 传 统 教 学 方 式 的严 峻挑 战 : d过 去 的注 重 更 即 1 教 师 的 教 到现 在 注 重 学 生 的学 , 课程 的 新 的特 点和 要求 , 要 新 需 教 师 切 实 转 变 传 统 的 教 学 观 念 , 立“以学 生 发 展 为 本 ” 树 的教 学 观 。 新 的 历 史 课 程 标准 要 求 来看 , 课 程 性 质 到 课 程 的基 本 理 从 从 念 ,从 课 程 目标 到 课程 内容 的设 计 与 选 择 以及 历 史 学 习 的 评 价 方 式 上 , 课 标 处 处 体 现 着“以学 生 为 主 体 ” 精 神 。这 种 主 体 新 的 性 , 是 以 学 生 为主 体 自行 组 织 学 习 , 学 习 的 自主 权 放 到 学 生 就 把

新课程理念下高三历史复习方略

新课程理念下高三历史复习方略

新课程理念下高三历史复习方略近年来,新课程理念逐渐渗透到历史学科的高考中,也成为历史学科高考发展的大趋势。

综观近几年的高考文综试卷,受到新课程理念的冲击,高考历史试题难度系数逐步提高,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历史试卷的命题意图和设计思路与许多新课程的理念相吻合。

所以,在高三历史学科的高考复习中,如何合理运用新课程理念,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是我们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

在2010届高考文综结束后,听到学生的声音都是“高三一年白复习了”、“重点一点都没考!”、“练习白做了”、“都是考课外的知识”、“和我们平时训练的思维完全不同”等等。

听着学生的抱怨,我的心情格外沉重。

老师们面对考题的出其不意,也是茫然无措,心理产生严重的失落感。

一声叹息,痛定思痛,我们不能不正视现实。

我们到底对所谓“基础主干知识”的宽度与深度的定位准不准,对热点问题的“隐性介入”的认识足不足,知识储备充分不充分,知识联系紧密不紧密等,都是值得反思的。

那么,在新课程理念下,高三历史教学到底怎样教方能在高考中处于不败之地呢?一依托教材,开发资源新的教材观认为,教材是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主要载体,是学生在校学习的主要资源;是资源就应注意挖掘和充分利用。

要结合考纲和近几年高考的命题趋势和规律,回归课本,熟悉课本,从引言到课后练习、思考题;从正文到小字;从图、表、文字史料到课本注释,都必须落实“消化”、反复训练和强化。

教育部提出新课程标准时要求:“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由此可见,新课标非常注重对学生历史信息整合能力的培养。

而现行中学历史教材中,引用了大量有生命力的、时代感强的历史信息资料,充分利用这些信息资料,是培养学生历史信息整合能力的有效途径。

充分发挥辅助教学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也是培养学生获取历史信息的重要手段。

通过直观的复习,充分挖掘了课内外资源,学生既强化了对主干知识的记忆,又加深了理解。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复习策略探讨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复习策略探讨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复习策略探讨随着新课程的推出和高中历史教学的改革,历史学科的考察也越来越注重学生的批判和创新思维能力。

为了更好地复习高中历史,拿到优异的成绩,我们需要探讨一些复习策略。

一、查漏补缺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历史学生,首先需要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和概念。

在复习时,我们要先了解哪些知识点自己没有学好,哪些概念比较模糊。

可以通过看书、听课、找老师、问同学等途径来查漏补缺。

二、综合整理高中历史内容比较繁杂,可以把所学知识点分类整理,形成一个大的框架。

比如说,可以分成古代、近现代、全球史等几个方面。

在实际的复习中,可以根据这个框架找到对应的历史事件、人物等具体内容。

三、多角度思考历史学科需要学生具备批判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因此在复习时要多角度思考。

比如,不要只是死记历史事件和人物,而是考虑为什么这个事件会发生,它对历史的影响是什么,它和当今社会的联系等。

这样可以从多个角度去理解历史,提高自己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判断力。

四、多练习历史学科的考察形式比较多样化,除了选择题、填空题等传统题型外,还有与生活相关、注重实践的探究型试题。

因此,在复习期间,要尝试做一些历年历史考试试题,了解历史学科考试的形式和难度。

同时,在探究型试题中,要注重实践操作,多参与实际的文献调查、史料分析等活动,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五、交流互动历史学科的复习不仅需要单独学习,还需要与他人交流和互动。

参加历史学科的讨论班、辩论比赛等活动,可以和他人交流、分享自己的历史知识和看法,通过交流互动来加深对历史的理解和认识。

综上所述,高中历史的学习是一个长期而且繁琐的过程,需要我们不断地了解历史知识、多角度思考、多练习、交流互动等多种复习策略,不断完善自己的历史认知,才能在历史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也能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人类的历史变革。

高考历史复习的有效策略是什么

高考历史复习的有效策略是什么

高考历史复习的有效策略是什么高考对于每一位学子来说都是人生中的重要关卡,而历史作为文科综合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复习策略至关重要。

有效的复习策略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还能提高解题能力和应对考试的信心。

一、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制定复习计划是高考历史复习的第一步。

首先,要根据高考的时间安排,合理分配复习时间。

将整个复习过程分为几个阶段,如基础知识复习阶段、专题复习阶段、综合模拟阶段等。

在基础知识复习阶段,要全面梳理历史教材中的知识点,确保没有遗漏。

可以按照时间顺序或者历史事件的类别进行整理,建立起清晰的知识框架。

专题复习阶段则要对重点知识进行深入挖掘,比如中国古代政治制度、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世界近现代史中的资本主义发展等。

通过专题复习,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综合模拟阶段要多做模拟试题,熟悉考试形式和题型,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性。

同时,要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和进度,合理调整复习计划。

对于薄弱环节,要分配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二、掌握基础知识高考历史的试题无论如何变化,都是基于基础知识的考查。

因此,牢固掌握基础知识是取得好成绩的关键。

要认真阅读教材,理解每一个历史事件的背景、经过、结果和影响。

可以通过制作思维导图、知识卡片等方式,帮助记忆和梳理知识点。

注重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和比较。

例如,比较不同朝代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文化成就等,找出它们的异同和发展脉络。

还要关注历史人物的作用和贡献,了解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对历史进程的影响。

三、多做练习题练习题是检验知识掌握程度和提高解题能力的有效手段。

通过做练习题,可以熟悉高考的题型和命题规律,掌握解题技巧。

在选择练习题时,要注重质量而不是数量。

可以选择历年高考真题、模拟试题以及权威的辅导资料中的题目。

做题时要认真分析题目,理解题意,找准解题的关键。

做完后要仔细核对答案,对于做错的题目,要认真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教训。

同时,要建立错题本,将做错的题目整理出来,定期进行复习,避免再次出错。

浅谈高三历史新课程教学与复习

浅谈高三历史新课程教学与复习

浅谈高三历史新课程教学与复习随着历史学科的不断发展,历史课程的新改革也在不断进行。

自2017年开始实施的高中历史新课程,在高三阶段教学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对高三历史新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复习要点进行探讨。

一、高三历史新课程教学内容1. 留置和安邦会议留置和安邦会议是高三历史新课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在这一部分的学习中,我们不仅需要掌握历史事件的发生过程,还需要理解背后的历史背景、政治环境和社会因素等,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和探讨。

2. 二战后的烽火硝烟二战后的烽火硝烟也是高三历史新课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这一部分的学习重点在于加深对二战以及二战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形成的理解,特别是在冷战时期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和贡献。

3. 党的八大到十一大历史发展过程党的八大到十一大历史发展过程是高三历史新课程中的教学内容之一。

此部分内容的学习,要求我们深入了解中国共产党的经历、历史和成就,加深对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全面了解。

二、高三历史新课程教学方法高三历史新课程的教学方法包含了多种形式,如讲授、辅导、讨论和探究等,其中最为常见的即为探究式教学。

探究式教学是高三历史新课程中被广泛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更注重师生互动,学生的主体地位凸显,因而更有利于学生的知识积累和思维能力发展。

在探究式教学中,教师并不完全扮演着指导者和讲解者的角色,而是将主导权交给学生,由学生自主地探求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这一方法既保证了教学效果,又满足了学生的需求。

三、高三历史新课程复习要点1. 重点内容的梳理和整理为了有效地进行高三历史新课程的复习,首先需要梳理和整理重点内容。

对于这一点,我们可以通过系统地浏览教科书和相关参考资料,记录下重点内容和知识点,形成自己的知识框架。

2. 制定复习计划和学习计划表在梳理和整理重点内容之后,我们需要按照一定的步骤和进度进行复习。

为了保证复习效果,我们需要制定复习计划和学习计划表,合理安排时间和内容。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历史有效复习的策略研究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历史有效复习的策略研究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历史有效复习的策略研究1. 制定复习计划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是复习的基础。

在新高考背景下,学生需要理清复习的内容和重点,使每一个阶段的复习都有目标和重点。

可以将整个历史学科的知识点进行分类,按照篇章或主题制定每日的复习计划。

在制定计划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自己的学习能力和节奏,合理安排复习时间,避免出现过于紧张或过于松懈的情况。

2. 合理安排时间随着新高考的实施,历史学科的考试形式和内容发生了一些变化。

学生要根据自己所面临的考试情况,合理安排复习时间。

通常情况下,可以根据历史学科的难易程度和需要掌握的知识量来制定时间分配,合理安排每天的复习时间,避免在最后冲刺时出现时间不够的情况。

3. 合理分配复习重点历史学科的复习内容非常多,学生不可能全部掌握,所以需要根据历史每个模块的权重和重要性,合理分配复习的重点。

在新高考背景下,可以参考历年考试的命题情况,了解历史考试的重点和考点,并根据这些重点和考点来进行复习。

4. 多维度整合复习材料历史学科的复习需要借助多种形式的复习材料,包括教科书、习题集、历年真题、参考资料等。

学生要善于挖掘和整合这些材料,以便更充分地理解历史知识和相关情境。

现代技术的发展也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复习资源,如网络视频、在线课程等,可以适当地利用这些资源来丰富复习的内容。

5. 加强训练和应试能力在新高考背景下,历史学科小题的命题形式多样化,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应试能力。

学生需要在复习的过程中加强一些训练,如历年真题的模拟练习、定期的考试训练等,以提高应试能力。

在训练中,要重点关注历史学科的考点和难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

6. 多角度理解历史知识历史学科的知识点之间具有内在的联系和逻辑关系,学生需要从多个角度去理解历史知识,而不是简单地死记硬背。

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理解历史知识,如对比分析、综合归纳、实例解释等,以便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

7. 扩大知识面历史学科的知识面非常广阔,学生需要在复习过程中逐渐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新课程高考历史备考复习策略

新课程高考历史备考复习策略

xx年xx月xx日
新课程高考历史备考复习策略
contents
目录
备考策略复习内容与目标复习方法与策略
备考策略
01
深入研究考试大纲,明确考试要求和考试范围,确保复习内容全面、准确。
关注考试题型的变化,及时调整复习策略,提高备考针对性。
紧扣考试大纲பைடு நூலகம்
根据考试时间和要求,合理安排复习时间和进度,确保复习效果。
由于教材编写的限制,系统复习法可能存在对某些历史事件的表述不够深入的情况。
03
系统复习法
02
01
专题复习法是一种以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为专题进行复习的方法。
专题复习法
总结
通过将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进行归类,能够加深学生对某一方面的历史知识的理解,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优点
专题复习法可能存在对某些历史事件的表述不够全面的情况。
采用科学的复习方法,如归纳总结、比较分析、思维导图等,提高复习效率。
制定科学的复习计划
将历史知识系统化,建立知识框架和体系,方便记忆和运用。
注重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和影响,加强知识点的相互关联。
通过比较不同历史时期的异同点,形成历史发展的脉络和趋势。
注重知识体系的构建
复习内容与目标
02
复习时应注重全面性,涵盖教材中的各个知识点,包括正文、注释、插图等。
注重史论结合
将历史事实和历史观点结合起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
培养国际视野
关注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了解不同国家和文化的交流与互动。
培养正确的历史观
复习方法与策略
03
系统复习法是一种以教材为基础,按照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进行复习的方法。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复习策略探讨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复习策略探讨

2023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复习策略探讨CATALOGUE目录•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复习现状分析•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复习的有效策略•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复习的实施方案•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复习的实践案例分析•总结与展望01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复习现状分析复习内容单一当前高中历史复习往往只注重知识点的机械记忆和应试技巧,缺乏对历史事件的全面理解和深度分析。

教学方法陈旧传统的高中历史复习方法多采用“教师讲解+学生练习”的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和探究精神,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忽视能力培养高中历史复习中往往只关注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而忽略了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分析能力和创新思维。

当前高中历史复习中存在的问题新课程对高中历史教学的要求加强课程内容整合01新课程要求高中历史教学要注重不同模块之间的联系和整合,培养学生全面、客观地看待历史事件。

突出历史思维能力02不仅要让学生了解历史事件,还要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分析、评价和判断能力,提升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强化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03新课程强调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念。

高中历史复习的目标与任务巩固基础知识通过系统化的复习,让学生全面掌握历史基础知识,为后续的学习和考试打下坚实的基础。

提升分析能力在巩固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培养学生的历史分析能力,让学生能够全面、客观地分析历史事件。

培养创新思维通过多样化的复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02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复习的有效策略熟悉高考历史试题的命题思路,把握考试重点和难点,有助于针对性地展开复习。

高考历史试题的命题思路了解不同题型的特点和要求,根据题型展开专项复习,提高解题能力和应试技巧。

高考历史试题的题型针对高考历史命题特点展开复习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巩固基础知识,包括重要的历史事件、人物、时间、地点等,提高对历史事件的全面认识和理解。

新课程改革理念下高三历史专题复习论文

新课程改革理念下高三历史专题复习论文

新课程改革理念下高三历史专题复习策略之我见研究近年高考试题特点,发现专题复习在高三历史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

众所周知,高中历史专题复习应是在第一轮复习的基础上的深化和提高,必须以形成网络、揭示本质、探明规律、发展思维为主攻方向。

但是在专题复习中,学生往往容易停留在知识条理化的层面,达不到系统化的要求。

所以,为了更好地搞好专题复习,大面积提高历史教学的有效性,在牢牢把握新课改基本精神下,我打破以往思维模式,在专题复习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现就历史专题复习谈几点我粗浅的看法。

不当之处,请不吝赐教。

一、以四种新史学观指导专题整合,拓展历史视野。

现代化史观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演进的历史,其内容包括政治上的法制化、民主化进程,经济上的工业化和市场化进程,思想文化上的科学化、理性化、大众化进程。

其中政治民主化进程和经济工业化进程是其核心,重点是把握人类历史纵向发展的历程。

整体史观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人类社会横向、整体发展的历史,认为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是从分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过程,要重视交往、强调友好交往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

它从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和统一性考察历史,认为这一转变开始于新航路的开辟。

文明史观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从本质上说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人类创造、积累文明的过程及其所获得的成果是历史的基本内容。

文明史观承认历史发展的多样性和统一性,尊重各文明单位的价值取向并不断交流融合。

它是一种更为宏观的历史观,认为人类文明由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构成,三者相互作用,共同发展。

社会史观则从社会的角度观察历史,着重分析研究社会问题,主要指政治、经济、文化之外的所有问题。

社会史观是社会学与历史学结合的产物。

它引导人们“眼光向下”。

从社会空间角度去理解历史。

也可以理解为非英雄史观,包括社会变迁史,社会日常生活史,社会习俗史,家庭婚姻史,城市化和人口流动史,社会保障史,社会政策史,人与环境关系史等。

新课程高考历史备考复习策略

新课程高考历史备考复习策略

突出重点
在构建知识体系时,要突出重点知识和学科核心素养,强化学生对历史事件和现象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关注学科交叉
将其他学科的知识与历史知识进行交叉融合,帮助学生形成全面的知识结构。
注重知识体系的构建
多种复习方式的结合
课堂上通过讲解和练习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讲练结合
培养自信
面对高考的压力,应学会调整心态,积极面对挑战,充分发挥自己的实力。
学会调整心态
加强应
03
关注历史学科的前沿动态,及时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学术趋势。
关注学科素养
01
关注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历史价值观等。
02
在复习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历史事件和人物。
注重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和应试技巧,包括审题、分析、判断、推理等能力。
在复习过程中,加强习题训练和模拟考试,帮助学生提高解题速度和质量。
要注意备考资料的时效性和更新性。高考历史考试大纲每年都会有所变化,因此需要关注考试大纲的变化和备考资料的更新情况,及时购买最新的备考资料,以免影响备考效果。
01
02
03
04
考试答题技巧
选择题的答题技巧
全面、准确地理解题意,抓住关键词,明确答题要求。
仔细审题
排除明显错误或与题意不符的选项,降低难度。
小组合作
情境模拟
课外拓展
组织小组合作学习,通过讨论、交流、分享等方式,促进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深入理解和记忆。
通过模拟历史情境和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增强历史意识。
利用课外时间,组织学生阅读历史书籍、观看历史影片等,丰富学生的历史知识和提高其学习兴趣。

浅析新课标下历史高考复习策略

浅析新课标下历史高考复习策略

浅析新课标下历史高考复习策略2013年甘肃省将参加新课改下的高考,新课改下怎样进行复习备战是我们共同关注的问题。

下面谈谈我个人在教学中的一些备考策略,与大家一起探讨,以期更大进步。

一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是高考取胜的精神源泉高中新教材是在初中通史的基础上以专题模块形式编排的,编排体系虽然有一定的变化,但是知识内容变化并不是很大,只要我们认真复习,抓住教材知识点,注重知识分析整合和自主探究学习,以不变应万变,相信努力定成功。

二了解新史观,用文明史观构建知识体系是高考复习的重要指导思想近几年,用新史观—整体世界史观(又称全球史观)、现代化史观.、生产力标准范式和文明史观(尤其是文明史观)对考查认知历史,设计高考历史试题影响很大。

因此以“文明史”为总纲,以“现代化”为主线,以“全球化”为导向,了解、吸收历史学术研究的新变化、新观点,将其融入教学与复习备考中,是我们应注意的。

如“从人类文明演进的角度看历史”,从纵向看可分为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两个阶段,从横向看可分为经济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从地缘区域文明可分为中华文明和西方文明等多个角度研究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等等。

三回归课本,夯实基础知识是高考复习的根本基础知识具有永恒的“生命力”。

虽然新考标在《考核目标与要求》里删除原来的再认再现的能力,说明考试是从能力立题,而不是从单纯的知识立题,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要重基础。

笔者认为,高考绝不能离开基础去考能力,只有掌握了牢固的基础知识,才有可能进行各种思维活动。

因此在高考备考复习中,我们必须以考试说明中的“考试内容部分”为纲,借助教材目录为框架,以教材正文为母本,将所有阅读文字、图片、表格、注释与教材正文建立有机联系,弄清楚彼此之间的对应关系,既可以防止出现知识体系中的盲点,又可以进一步增进对教材内容的理解。

回归课本,夯实基础知识,尽量做到“点透、线通、面全”。

“点透”是指历史事件知识点要分析透彻和全面,把握其本质。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历史复习策略浅谈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历史复习策略浅谈

模拟考1 省检1 省检2 模拟考2 模拟考3 模拟考4
高考内容
高考内容
第一轮操作法
建立基于考纲和课标的整体搬家式的通史复习 架构。即按考纲的内容时序体系,将按课程标准所 设专题编写的教材知识整体分配到这一复习体系中, 不作大的改动,保证原有教材的完整性,但又使学 生能够有一些通史感。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课标和考 纲进行全面复习、扎扎实实、逐专题逐课地复习; 知识求面、求广暂不求深;求基础暂不求知识的纵 横联系和综合;线索求大暂不求细;同时注重学生 识记、理解、分析、归纳、综合等基本能力的培养。
全 球 史 观
人类主观行为在社会规律面前并非无能为力
重视整体与局限、中心与边缘的关系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历史复习策略浅谈
2、用新的复习观念贯穿复习过程 ⑴从“教师为本”到“学生为 本” ⑵从“以本为本”到“重整教 材” ⑶从“注重强度”到“注重效 率” ⑷从“浮于表面”到“细节落 实” ⑸从“闭目塞听”到“关注热 点”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历史复习策略浅谈
第二轮操作法
立足考纲、重整教材,建立真正意义上的“通 史”,注重史实归类整合、注重阶段特征。第二轮复 习要求在第一轮复习基础上,进一步打通必修模块之 间的联系,将散见于必修教材各专题、各课中的同一 朝代或同一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相关内容 给予纵横联系,形成前后贯通、全面系统的知识专题。 第二轮复习要求学生在更高的层次上把学过的知识简 单化、规律化、系统化。学习是一个由薄到厚的过程, 复习则是由厚到薄的过程。通过第二轮复习,引导学 生借助比较、组合、删减、抽象等思维过程,获得一 个更核心更简单的规律性知识框架,将学科知识变成 学习者的知识。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历史复习策略浅谈
1、 用新的史学观念统领复习内容

新课改下历史高考复习策略

新课改下历史高考复习策略

··新课改下历史高考复习策略◇湖北省武汉市吴家山第四中学袁艳华新课程改革对高中历史学习提出了新的要求,高考命题也发生了变化。

高考考试大纲要求学生具备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深入研究考试大纲及考试说明,是了解高考命题方向和命题思路的重要途径。

考试大纲及考试说明是指导高考命题和高考复习的纲领性文件,规定了高考的考试性质、指导思想、考试范围、试卷结构等,既是高考命题的依据,也是备考复习的重要依据。

除了研究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外,同学们还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效规划历史复习时间,深入挖掘教材内容进入高三后,同学们应该会明显感觉到时间的紧迫性。

因此,要做好计划,合理安排复习时间。

大部分学校都采用三轮复习的方法。

在第一轮复习中,同学们要全面复习基础知识,按照现行教材的专题体系进行,目的是掌握基础知识,梳理知识结构,理清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在第二轮复习中,同学们应重视通史体系下的知识整合,准确把握历史阶段特征。

在第二轮复习中,同学们还要实现知识的连贯和系统化,构建知识体系。

在第二轮复习中,同学们应该以提高解题能力、培养历史思维为目标,尤其要突出对材料解析题的训练。

第三轮复习阶段是高考冲刺阶段。

在第三轮复习中,同学们应重视模拟能力提高和考前心理调适。

高中历史教材中含有大量的隐性知识,这些隐性知识对同学们的学习有很大的作用,同学们要深入挖掘这些隐性知识。

二、准确把握史学新范式,全面分析历史问题高中历史知识主要包括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三个模块的内容,在复习的过39程中,同学们应当注重对史学新范式的准确把握,对教材内容进行归纳和整理,从不同的角度对复习内容进行分析,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新的史学观主要包括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全球化史观等。

同学们应该从多个角度看待问题。

文明史观是一种更为宏观的历史观。

从横向看:人类文明包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按照地域和宗教文化分为若干系统。

“新课标”理念下历史高考复习方法

“新课标”理念下历史高考复习方法

“新课标”理念下历史高考复习方法目前,我国高考正处于新旧模式并行的过渡时期,历史高考试卷的模式基本稳定。

各类高考历史试题,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高考评价的育人功能和积极导向作用;体现了铸魂育人的有效途径和引导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示范作用;遵循过渡时期的命题要求,加强了“考一教一学”衔接,依托课程标准和高考评价体系,并且结合疫情的考情实际,落实“双减”工作要求,坚持稳中求进,试题难度适中,区分度和效度良好,引导考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发挥了“为国选才”的基本功能和效引导中学历史教学的双重效用。

在高三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贯彻高考新理念,提高复习效率就成为了高三历史教师研究的重要课题。

本文认为只有细化历史核心素养,强化“通史”复习,注重答题技巧,培养历史阅读能力,才能适应“新课标”理念下历史高考试题。

有鉴于此,这里谈谈本人的看法,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关注顶层设计,明确新高考功能定位2020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通过《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首次提出“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为未来教育评价和高考评价指明了方向。

新时代高考的定位是:既是择优录取的选拔性考试,还是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

新高考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公平、科学评价人才为主要使命,积极引导和促进教与学。

高考评价体系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纳入高考评价。

今后的高考命题将进一步贯彻高考评价体系的精神、原则,体现“一核四层四翼”的评价要求,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拓展考查内容,渗透对德、智、体、美、劳诸要素的考查,积极贯彻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引领素质教育,对教育改革发挥指挥棒和改革龙头的正向作用。

二、研读高考评价体系,把握命题改革方向“一核四层四翼”高考评价体系的提出和实施,标志着高考命题理念从“知识立意“能力立意”向“价值引领、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知识为基”的转变,实现了考生成长、国家选才、社会公平的有机统一,高考真正成为德、智、体、美、芳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高三历史复习的有效性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高三历史复习的有效性

史信息资料 , 充分 利用这些信息 资料 , 是培养学生历史信息整合 能 实实传授给学生 , 又能游 刃有余地调控课堂 , 让学 生在 轻松愉快 中 力 的有效 途径 。合理使 用教材提供 的材 料 , 可 以提高教 材的利用 上好每一节历史课。 2 . 加强教学反思 率, 加深学生 对教 材的理解 和对知识 的掌握 。 要结合考试说明与近几年高考的命题趋势 和规律 , 回归课本 ,
生的人格 , 营造平 等 、 宽松 、 和谐 的学 习氛 围, 增 强学生学 习的 自信 心; 其次要 以学生为 中心设 计教学过程 , 倡导师生 互动 、 对话式 的 教学方式 , 通 过学 生积极 主动地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坚韧 不拔 、 不怕
挫折 、 奋发有为的人格品质和永不满足、 不断追求新知 的科学态度 ; 再次 , 要多进行 “ 一题 多问 , 一 题多思 ” 的题型训 练 , 在解 决问题 的 过程 中培养学生 的创 新意识 ; 最后 , 密切联 系社会 现实 、 关心 时事
热点, 引导学 生经常看新 闻、 读报纸 、 记政 策 , 特别是 国家召开 的有
重大影响 的会议 、 出台的有关 国家建设 的政策 、 制定 的涉及社会发
新课程理念强调的是 学生 的 自主学 习,但高考复 习中教师 的 展的方针等。 这就要求我们在高三历史复习教学 中, 要特别关 注新 引导作用不可忽视 , 小结 中的画龙点睛是必不可少的。 小结 是巩 固 史学观 , 用“ 文 明史观 ” “ 全球史观 ” “ 现代化史 观” 审视 历史 。复习 和深化课 堂复 习效果 的“ 点 睛之笔” 。所 以 , 教师 在小结教材 内容
关键词 : 新课程理念 ; 高考复 习; 有效性 新理念 、 新说 法 、 新成果层出不穷 , 如何恰 当有效 吸收运用 , 这 于这些 知识 , 要阅读有关新 课程理念 的书籍 , 通读如刘 宗绪 、 黄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历史高考复习备考策略从化第六中学周辉霞新课程、新教材、新考试模式需要新观念,历史教师如何面对课程改革、教材改革,明确新的教学思想,寻找符合高考模式的新方法和新视觉,以利备考复习教学。

其实,复习教学的策略多种多样,最主要的是看它的效率和质量能达到什么样的效果。

笔者认为主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突破。

一、明确新课标要求与课改思想,做到有的放矢新课标和课改思想的出现必然要引起高考命题的相应变化,复习备考时要高度重视,认真领会,做到有的放式。

以课标要求为准绳,重新组织教材的结构,以新的视觉和理念建构新的知识体系。

如以往中国近代史专题的复习,习惯从屈辱史、抗争史和探索史三条线索,以及中国近代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史展开,但近几年命题都以“中国近现代化的历程”的有关内容为重点。

根据新课标要求我们可将此条线索分解为三个专题:政治现代化—民主化历程,经济近代化—工业化的历程,思想近现代化—西学东渐的历程和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发展历程,并与世界资本主义的近现代化联系比较。

这样就重新整合了中国近现代史的相关内容,形成新的知识结构和体系。

二、抓“三考”,进一步把握复习教学的方向“三考”即考试说明、考点、高考题。

抓“三考”就是抓师生对考试说明、考点、高考题的重视程度、研究程度和运用程度。

实践证明,抓好“三考”可进一步增强高考复习的针对性和科学性,把握复习教学的正确方向,少做无用功,提高复习效果。

《考试说明》是高考命题的主要依据,是指导考试设计、实施备考的总纲,是师生复习的指南。

因此我们专门抽出时间来进行研究,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思考。

1、《考试说明》与教学大纲、高考试题我们进行以下三个方面的分析讨论:(1)考试说明与教学大纲的关系比较;(2)考试说明的组成;(3)考试说明与高考试题(又分为知识点和考点与高考试题、题型示例与高考试题)(见附表1、2)。

通过分析、研究及考点在高考试题中的具体体现和考试中三个层次要求的试题的具体模式,进一步明确高考复习的内容,严守考试说明中的考点,源于课本,高于课本。

表1 2000--2005年广东卷知识板块系列内容结构比较2、(与上一年比较)题型示例简析分选择题、材料解析题、问答题来学习研究保留试题和增强试题的知识内容和要求的层次,研究命题思路,掌握答题要点与方法,结合当年高考试题,注意高考命题的走向。

3、能力的要求与培养以近年来试题为例,将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材料处理能力,历史阐释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等各种能力进行逐条分解,讨论每个能力要求总已考哪些知识点,还可能考什么知识点,讨论典型知识点在能力考查中的生长点等。

这样将考试说明、考点、高考题结合起来分析、研究,进一步强化教师重视“三考”的意识,有利于在高考复习中指导学生加强应用。

需要指出的是,教师不仅要认真研究考试说明,更要用一定的时间向学生讲明意义并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对照,使学生即使调整自己的复习计划,作好迎考准备,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得到充分发挥。

三、把握主体内容,夯实基础,加强网络化、结构化教学知识是能力的载体,能力是知识的升华。

纵观近几年的高考,或问史实,或问重要表现,或问特点,或问共同点;备选项或是课文的原话,或是对课本内容进行的归纳,显得非常朴实。

不管高考模式如何变化,对主干知识和基础知识的考查来落实双基是不会改变的。

因此高三复习要引导学生多看课本,牢固掌握基础知识,抓好历史事件的本质、关键点、重难点、下功夫夯实基础。

什么是历史学科的主体内容?是指在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中最能反映历史发展趋势和本质特征的基本线索,它集中反映了在各种矛盾运动中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进程,它能起到纵览全局和纲举目张的作用。

因此,在构建较为合理和完整的历史知识结构的基础上,应进一步注重对本学科主体内容的把握。

举例如下:中国近代史前期80年,要从新的视角去观察,可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作主体内容。

什么是中国的近代化?简言之是指中国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化的过程。

至1919年以前,中国近代化历程由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经历了三个阶段,在经济、政治、文化领域全面启动,逐步深入展开。

但直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前,近代化最终未能实现。

中国近代史后期30年,可将“中国共产党如何领导中国人民夺取民主革命的胜利”为主体内容。

从1919年1949年这30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主要是解决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问题,是为建立新中国而斗争的时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必然结果,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中国现代史(共和国史)应以“中国共产党如何领导中国人民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和如何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邓小平理论指导下的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为主体内容。

本世纪的后50年,是建设新中国的时期。

其中前30年,新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并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探索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也出现了严重的曲折,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教训。

后20年,则是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中国进入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

新时期的20年,中国变化的根本特征,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取得重大成就和深入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大力推行改革开放的新政策,成功地走出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

中国人民正在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胜利迈进新世纪。

世界近代史部分,可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作为主体内容。

什么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是指在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和资本主义统治基础的巩固的条件下形成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世界殖民体系和全球性的国际关系。

资本主义体系的形成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其实质是现代化进程。

长达300年的工场手工业时期,是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的社会转型时期,是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准备时期。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是在19世纪长达100年的时间里,在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完成的。

在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条件下世界形成为一个整体。

我们应把现代化当成把握近现代史的总纲。

世界现代史部分可以把“世界格局和国际关系的演变”作为主体内容。

科学技术的发展。

中外历史的比较与联系。

为扎扎实实搞好第一轮的复习,我们一般安排以下导学程序:(1)明确本章考点;(2)知识点的复习。

复习的知识点并不是课本上简单的重复,而是编成网络化的知识体系,把大量分散的、相对孤立的历史事实、历史概念和历史结论纳入完整的学科体系之中,形成科学的知识网络;(3)教师针对学生出现的差错和在往年高考中易错的知识点装订成“错题备忘录”,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四、重视能力培养,提高学生思维品质考试说明中明确指出:本考试(历史高考)以历史知识为载体,测试考生的能力和能力品质。

近年高考历史试题也显示:培养能力是中学历史教学的重点目标之一。

故重视能力培养必须贯穿于高考复习的整个过程中。

培养学生的能力,不仅体现在学生的能力训练上,也体现在培养学生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演绎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上等。

首先,在第一轮复习夯实基础的同时,适时训练学生的思维方法,如在形成知识网络时,我们往往采取以下的导学程序:学生自己归纳小结→学生回答→教师启发→学生补充→教师评价完善→学生做题运用知识网络→与其他知识网络联系、比较。

其次,研究高考题和历年高考历史试测题的命题思路,以综合题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和思想方法,提高学生的能力品质。

如:在中国古代传统思想中,有着众多的学派,儒、墨、道、法是其中最著名的四大学派。

自古至今,四大学派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

请回答:①四大学派的代表人分别是谁?②在秦始皇统一中国的过程中,哪一学说起了重要作用?为什么?③在长达二千多年的历史时期内,墨家始终没有受到统治者的重视,你认为主要原因是什么?④儒家学说后来成为我国二千多年封建文化的正统,主要原因是什么?⑤近代史上,儒家的传统社会地位有何重要变化?⑥对于儒家思想,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正确态度?试举一例加以说明该题着重考查对中国古代传统思想中四大学派主张的理解和认识,突出对知识的运用、分析和对观点、主张的评价等学科能力要求,提高了学生的能力品质。

再次,重视解题训练,探索和掌握正确的解题思想和方法。

解题能力是解题时考生所具备的知识与能力的综合体现。

解题能力训练应包括两大题型(单项选择题、综合题),重点是四个环节(审题、解题思路、理论切入点、答案规范化)。

能力主要是练出来的,要通过典型练习题进行有序的训练。

通过练习要巩固、深化、活化所学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要练出正确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来。

要重视近两年高考试题的研究,从中体会高考“怎么考”,从其参考答案中体会“怎么答”。

研究高考试题(典型的、适量的)是探索正确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是提高解题能力的重要途径。

最后,重视历史高考开放型问答题的设计,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开放型问答题以其学术性、可逆性、创造性以及开放性而更具魅力。

它加强了对考生思维个性的测量,突出对考生思维严密性的考查同时加大对考生文字表达能力的考查力度。

在设计时主要参考以下三种模式:模式1 通过创设新情景,给定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历史结论、历史观点,不作评判性限制,由考生选定论证的切入点。

关于对哥伦布及其航行美洲的评价,我国史学界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哥伦布是将美洲纳入近代文明社会大家庭的先驱,是对人类社会交往作出特殊贡献的历史任务;有人认为哥伦布是殖民主义强盗,对印第安人来说是一种灾难;有更多的人倾向于用“进步与正义”两条标准进行评价,认为哥伦布航行美洲具有建立在非正义行为上的客观进步性。

你认为哪一种观点合理?请结合史实说明你的看法。

模式2 通过创设新情景,不给定观点或看法,由考生判断,在参考答案的设计中,给“换位思考”、“他向思维”列出考生答题中的可能出现的观点或看法及其推导方式、论证内容、论证过程。

如李泽厚在《论孙中山思想》一文中谈到:“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学说概括了当时整个时代的要求和历史的动向,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认识的最高成就,既体现了民族资产阶级的进步和成功,也代表了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和挫折。

”你如何看待这一观点?请结合史实论证你的看法。

模式3 把试题命题的注释和补充说明作为开放型问答题命制技术支撑,把考生的思维正确导向开放。

如美国当代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其名著《全球通讯》中指出:“大萧条是两次大战之间时期的分界线”,并以“走向战争”四字概括1929-1939年世界历史发展的特点。

你认为斯塔夫里阿诺斯对大萧条的影响的论断是否正确?为什么?(注:此题旨在考查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