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军)浅谈小学生数学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数学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2)
浅谈小学生数学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摘要】当前新课程改革正在深入开展,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在课程目的、结构、内容、评价和实施等方面都有了重要的创新和突破。
要真正落实新课改的这些要求,则需要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创新思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从而达到教学的最优化。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师当前务必具有的基本技能。
【关键词】小学数学创新思维能力在新课程改背景下,数学教学应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视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处于教学的“中心位置”,设计各种符合学生具有创新、科学合理的质疑,并且要结合实际,使学生对质疑的问题产生兴趣的教学情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更多的参与学习,更多的思考、讨论、操作,参与到对新知的探索过程中,去发现新知、形成技能,以此来加强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从而使学生主动适应新世纪科技发展的需要。
由于小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需要有一个长期培养的训练过程,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在教学中要遵循学生认知规律,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通过操作、观察、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比较、综合,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进行简单的判断、推理、启发学生动脑筋、想问题,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培养学生能够有条理,有根据地进行思考。
一、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思维问题情境具有强烈的吸引力,能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引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索新知的欲望,引导他们体验解决问题的快乐,从而促进创新性思维的发挥。
例如:在教学“小数的性质”时,设计一个有趣的问题,谁能在5、50、500后填上适当的单位,并用等号将它们连接起来?学生为之感到新奇,议论纷纷。
有的说加上元、角、分可得到5元=50角=500分,有的说加上米、分米、厘米可得到5米=50分米=500厘米,此时教师提出能不能用同一单位把上面各式表示出来,于是学生就得出5元=5.0元=5.00元,5米=5.0米=5.00米,对于这几数之间是否相等正是我们要学习的“小数的性质”,这样的情境创设,形成悬念,培养了学生对知识探究的能力和习惯。
浅谈小学数学创新思维的培养
浅谈小学数学创新思维的培养小学数学作为基础学科,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而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就需要从小学数学教育入手,引导学生不断探索、思考、实践,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发散性思维。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浅谈小学数学创新思维的培养。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二、融入生活,提升实践能力小学生的生活充满了各种琐碎的事物,而这些琐碎可以成为培养他们创新思维的源泉。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他们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在学习分数时,可以通过做菜、分糖果等实际活动,让学生感受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注重启发,激发思维数学教学不应该只是灌输知识,更应该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在学习加减法时,可以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题,启发学生思考,从而达到掌握数学知识的目的。
只有在不断的启发中,学生才能够培养起创新思维,变得更加灵活和独立。
四、多元化教学,提高学生思维维度数学教学应该注重多元化,提高学生的思维维度。
除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外,可以引入数学游戏、数学竞赛等方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在竞赛中提高。
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激发他们的竞争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维度。
五、鼓励探究,培养创造力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勇于探究,培养他们的创造力。
在学习几何的过程中,可以给学生一些有趣的几何问题,并鼓励他们自己去探索解决方法,这样一来,学生就会更主动地去思考、探索,从而培养起创新思维和创造力。
小学数学创新思维的培养需要全社会的重视和支持。
只有在教师、家长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才能够让小学生数学教育更加全面、多元,从而为培养有创新精神的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希望未来的数学教育能够能够更加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激发他们的创新潜能。
【浅谈小学数学创新思维的培养】。
浅谈小学数学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数学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浅谈小学数学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创新思维是一种思维形式,是指人在实践学习活动中,根据自己的目标展示出来的一种主动的、独创的、富有新颖特点的思维方式,它是在原有经验材料和学得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合理性和突破性的创造组合,形成新概念或新成果。
创新思维不是与生俱来的,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和锻炼而培养。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所应当具备的创新思维,并不是科学史上惊天动地的创造和发明,而是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点滴表现所积累起来的思维方式。
针对同一个知识点,不去死记硬背和生搬硬套就可以视为创新;针对同一个问题,能够从以往的思维定势中解放出来,找到另一种解题的方法也可以视为创新。
作为教师,需要发现小学生身上存在的闪光点,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能力。
一、改变教育观念,构筑创新前提开展小学数学创新思维品质培养,关键在教师;而成功与否又取决于教师的教育思想和观念是否更新、是否转变。
只有创新型的教师才能实施创新教育,才能培养创新学生。
教师首先必须具备全面的人才观,科学的教育质量观,健全的学生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他们在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灵感、数感和情感,善于帮助学生观察世界、认识自我、挑战自我;善于培养他们求异求真的习惯和自信心。
其次,教师要克服创新认识上的偏差,要认识到每一个合乎情理的新发现,不同于别人的新思路,别出心裁的观察角度都是创新。
同时,教师还要具有多元化的、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完善的认知结构;要具备一定的创新思维品质,能胜任对学生创新性的引导和启发;要具有创新教育的一专多能的综合素质,如科学设计教学活动的能力、整合信息的能力、组织指导能力、以及自身善于求异和创新的能力等。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活创新思维问题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激起学生学习的需要,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
教师要利用语言、设备、环境、活动等各种手段,制造一种符合需要的情境。
浅谈小学生数学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数学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摘要:创新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数学教学中,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正是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新课程标准对教师提出的要求。
在数学教学中,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对此给予足够的重视。
数学教师应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从而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尤其是求异思维能力。
关键词:创新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创新是指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学生经过自己的不断思考独立地发现了他前所未知的事实或者找到了解决某一问题的特殊方法。
学生对教材中提出的问题提出了独到的解决方法是一种创新,独立地发现或者是证明了某一定理也是一种创新。
学生的数学创新能力应该从小学开始就要注重培养,让他们那种潜在的创新能力得到极大限度发挥、挖掘和培养,而不能让他们的创新能力在应试教育的重大负荷下压抑和消亡。
一、创设良好氛围,让学生敢创新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宽松、和谐、自主的环境中学习,才能思路开阔,思维敏捷,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从而迸出创新的火花。
为了培养创新意识,就必须确立一种以学习和学生为教学中心的观念,创设一种尊重学生的氛围和环境,变“师生关系”为“朋友关系”,把“讲台”搬到学生中间去,变老师“教”为学生“问”。
鼓励学生大胆发表意见,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敢于创新。
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为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热情洋溢,形成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处于一种轻松愉快的心理状态。
尊重每个学生,保护每一个学生的创新精神,诱导学生独立思考,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不同见解。
挖掘教材中的潜在乐趣,变苦学为乐学。
二、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培养创新意识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起点。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曾经说过:“遇到问题要敢于问个为什么,可怕的是提不出问题,迈不出第一步。
浅谈小学生数学创新思维的培养
递给学生亲切 、 信任、 尊重 的情感信息 , 使学生感到老师 可亲可爱。再次, 教 师要尊重学生人格, 相信每个学生都能成功 , 使每个 学生树 l L学习信心。例
动 , 步 了解 长 方 形 的特 征 。 在 这 一 过 程 中 , 生 动 手 、 脑 、 观 感 受 长 方 初 学 动 直
的问题很重视 ; 若学生提出的问题 与教学 内容相差 很远 或提 不到要害之处。 此 时教师要鼓励敢于提 问题 , 而后再给予 点拨和 引导, 从而 保护每个学生的 独创精神 哪怕 是微不足道的见解 , 教师也要充分 的肯定, 别是对学困生 特 更应该加倍关注, 要让他们感受成功 , 并树立 自信。 只有这样, 课堂教学才能
如 何 为学 生 营 造 宽松 的学 习氛 围呢 ? 首先 , 学 生建 立 一 个 和 谐 宽 松 给 的课 堂 氛 围 , 学 生 处 在 无 拘 无 束 、 情 舒 畅 、 神 振 奋 的 状 态 之 中进 行 学 让 心 精
习。 只有在这种气氛中, 学生才会积极、 主动地参 与学 习, 学生的创新意识才 此 , 在教学中, 教师要加 强实践操作, 让学生手、 脑等各种感 官参与学习,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口、
也要 创 新 , 其着 力 点 就 是要 培 养 学 生 的创 新 意识 和 创新 思 维 , 么 小 学 数 学 新 思维 水 平 。 那 课堂 上 如 何培 养 学 生 的创 新 思 维 呢 ?
~
三 、 励 学 生 动 手 操 作 。 养 创 新 能 力 鼓 培
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的重要环节 。在教学
浅谈小学生数学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数学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现代高科技和人才的激烈竞争,归根结底就是创造性思维的竞争,而创造性思维的实质就是求新、求异、求变。
创新是教与学的灵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数学教学蕴含着丰富的创新教育素材,数学教师要根据数学的规律和特点,认真研究,积极探索,培养和训练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小学教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创造的初始阶段,故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运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提高学生素质的核心,启迪灵活多变的直觉思维,培养大胆猜想的求异意识,拓宽思维时空,暴露思维的过程,在实践发展中创新思维,这样,才有可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品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拓宽思维时空。
要给学生一定的思维时空,既要劳逸结合,有张有弛,遵循生理和心理周期性起伏变化的规律,防止出现“高原现象”,还要“处处留心搜求,把进行的其它活动或接触到的其它事物有意无意地和自己思考的问题联系在一起。
因此要布设问题悬念,创设问题情景,激启学生积极思考。
同时给学生足够的思维时空,使其拓广思维角度,跨越学科界线,对问题穷追不舍,刨根问底。
二、让学生主动感悟。
“悟”是学生主动探求知识的一种心理活动,是外在知识内化的重要途径。
学生只有用心去感悟,才能自己发现知识的内在规律,做到融会贯通,达到“真懂”、“彻悟”的境界,提高数学直觉能力。
如在教学“商不变的规律”时,先提供一组算式让学生通过计算,发现它们的商都是4,于是觉得非常奇怪,产生探索的欲望,并试图找出其中的规律,这时再让学生根据已给出的式子,自己编出商是9的算式。
学生通过积极主动的探索,从人人动手编题中体验到了除法中各数间的变化,悟出商不变的规律,教师应当提供机会、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索,使学生在自己探索的过程中真正“悟”透数学知识。
三、开拓思路,诱发思维的发散性。
发散性思维是创新思维的基础。
浅谈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一、创设情境,诱发小学生的创新欲望(一)创设兴趣情境,为学生奠定创新基础好奇是儿童的天性,培养和激发小学生的好奇心是产生兴趣的先导。
教师如果为学生创设一个适合学生身心特点的环境,学生的好奇心就会自然地发展,循序渐进,进而形成强烈的求知欲。
创设使学生对新知识感兴趣的情境,把学生的心理调适到最佳状态,使学生主动参与进来,达到激活思维的目的,就会使学生产生创新的欲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 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学生的思维小学生刚刚接触数学知识,受年龄、身心发育等条件的制约,教师单纯的讲解可能会使学生难以理解,如果把数学教学的目标、内容、过程融于各种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之中,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通过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开心愉悦地合作交流,那么效果会好很多。
因此,对小学生来说,在教学中开展游戏活动是必要的,也是非常重要的。
数学教学与学生喜爱的游戏、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起来,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又能在游戏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还能开发智力,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创新意识,可以说是一石三鸟。
例如在学完乘法口诀后,为帮助学生牢记口诀,我在复习课上采用了一个小游戏:“口诀接龙”,即教师先随便报两个1位数,如“2”和“8”,指名学生口答其相乘的积“16”(口诀:二八一十六);再让他提问下一位学生:用所得的“1”和“6”相乘得多少,第二位学生口答“6”(口诀:一六得六);接下去,第二位学生又提问第三位学生:两个“6”相乘得多少,如此循环,学生兴趣很浓。
(三)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新授课开始时,首先教师要围绕本节课学习的目标和主要内容,做好课前设计,认真创设出有标向且能激发学生兴趣的问题情境。
学生明确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任务后,会带着问题,跟随教师的思路,在教师的讲解和引导下独立思考,合作学习,逐步生成问题、解决问题。
其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围绕重点设计一些富有探究性的问题。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一、引言数学是一门需要高度思维能力的学科,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中的重要任务。
随着社会的发展,创新成为了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标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越来越受到重视。
对于小学生来说,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将从小学数学教学的角度,探讨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二、创新思维能力的定义和重要性创新思维能力是指人们在面对问题、挑战或新情境时,能够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创新思维能力是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也是个人成功的重要因素。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不仅有助于提高他们的数学学习成绩,还能够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三、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途径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是一项系统性的任务,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技巧。
下面列举一些常用的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途径。
1.探索性学习法探索性学习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方式。
在数学教学中,可以通过提出一些有趣的问题,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尝试并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
老师可以组织小组活动,让学生合作探索、交流思路,在实践中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2.问题驱动法问题驱动法是指通过引入真实、有趣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可以引入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思考、探索,并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
老师可以鼓励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出独特的思路和方法,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3.教材设计与实践结合教材设计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环节。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富有启发性和挑战性的数学习题,通过课堂上的讲解和实际操作,让学生积极参与解决问题的过程。
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观察力和想象力是创新思维的重要基础。
在数学教学中,可以通过一些趣味性的实验、故事情境、图形设计等方式,激发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浅谈小学生数学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数学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吴静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新一轮课程改革对小学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已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本文围绕小学教学的具体实践,从数学学科本身、学生自身特点、课堂教学以及改善师生关系等方面论述了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基本策略和方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没有创造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已成为教育教学活动的迫切任务。
人的创造力包括创新思维能力和创造个性两个方面,而创新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所谓创新思维就是与众不同的思考。
数学教学中所研究的创新思维,一般是指人在实践学习活动中,根据自己的目标展示出来的一种主动的、独创的、富有新颖特点的思维方式。
它是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具有合理性和突破性的创造组合,从而形成新概念或新成果。
尽管这种思维结果通常并不是首次发现或前所未有的,但一定是思维主体自身的首次发现或超越常规的思考,它具有独特性、求异性、批判性等思维特征。
思考问题的突破常规和新颖独特是创新思维的具体表现,正常人经过培养是可以具备这种思维能力的。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当前各阶段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研究课题之一。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数学教学的独特性,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一、挖掘数学自身价值,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一)充分利用数学中图形的美,激发小学生的创新思维日常生活中的大量图形,有的来源于几何图形本身或几何图形的组合,也有的来源于重要数学理论的具体化。
它们都具有很强的审美价值,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数学图形的线条美、色彩美,把生活中美的图形联系到课堂教学中,再把图形运用到美术创作、生活空间的设计中,令学生产生共鸣,使他们产生创造的欲望,进而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并维持长久的创新兴趣。
浅谈小学数学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数学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要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创新思维能力,我们应该关注数学教育的目标。
传统的数学教育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强调的是学生对已有知识的熟练掌握。
而如今的数学教育不仅仅应该让学生掌握知识,更要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数学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仅仅是灌输知识。
要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创新思维能力,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数学思维是指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特定的思维方式,包括抽象思维、逻辑思维、空间思维等。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等方式进行。
可以通过数学游戏、数学趣味竞赛等活动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可以通过几何图形拼插和数学建模等活动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可以通过数学启发问题、数学趣味题等活动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可以帮助学生逐步提高数学思维能力,从而培养他们的数学创新思维能力。
要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创新思维能力,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是一门解决问题的学科,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思维能力至关重要。
如何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呢?可以通过设计有一定难度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去解决,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分析讨论,从而促进学生的思维碰撞和创新发现。
还可以通过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中去解决,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这些方式的培养,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他们的数学创新思维能力。
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创新思维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要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思维能力,首先要关注数学教育的目标,其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再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只有通过这些方式的全面培养,才能够促进学生的数学创新思维能力的全面提升。
浅谈小学数学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数学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数学创新思维能力是现代社会发展中凸显出的重要能力之一,也是小学数学教育中需要注重培养的能力。
通过培养学生数学创新思维的能力,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术水平,增强学生的竞争力,还能够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创造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思维能力。
首先,建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信念是培养数学创新思维能力的关键。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态度和信念对于数学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
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从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培育自信心等方面入手,启发学生发现数学学习是一件有趣的事情,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同时也要加强对于学生的教育心理学支持,关注学生的情感状态,促进他们在积极的心态下才能更好的培养出数学创新思维能力。
教师还要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发现数学能够存在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独立探索和思考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其次,创设丰富多样的数学情境是培养数学创新思维能力的前提。
创新思维需要有创新情境中的激发和培养,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创设丰富多样的数学情境,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例如,数学游戏、趣味数学竞赛、探究实验等教学活动都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比较好的带有竞争性和挑战性的创新情境,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教师还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性,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融入到数学情境当中,去发现和探求问题,从而体验真正意义上的学习过程。
最后,加强数学学科之间的有机结合,可以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思维能力。
数学学科之间的有机结合是促进学生数学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方式之一。
教师可以通过将数学与科学、语文、艺术等学科进行有机结合,创设多元化的数学学习情境,鼓励学生多方面思考,并创造出具有原创性的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科学实验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数学学科知识,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在语文学习中,可以通过让学生制作词频统计表,对语文文章进行综合分析等方法,来提升学生的数学创新思维能力。
浅谈小学数学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数学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关键。
数学是一门解决实际问题的科学,学生应当具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应该通过开设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来引导学生提高问题意识。
老师可以提出一些有关实际生活的问题,让学生反复思考并寻找解决办法。
在学习分数的过程中,可以提出“将1根长为30cm的细铁丝平均分成4段,每段各自是多长?”这样的问题。
这样的问题不仅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寻找解决办法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策略也是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
数学问题的解决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同的问题可能需要不同的解决策略。
培养学生掌握多种问题解决策略是十分必要的。
在小学数学教育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灵活运用不同的解题方法,而不是只注重纯粹的计算能力。
在解决动态问题时,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实物模拟、绘制图示、列出表格等方法,让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归纳总结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能力。
教师还可以通过教学引导学生掌握一些创新思维方法,如百宝箱法、思维导图、启发式教学法等,进一步促进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百宝箱法是一种通过归纳和分类的方法,帮助学生整理和扩充解题思路的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将问题进行分组和分类,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决问题。
思维导图是以中心思想为核心,通过画图标注的方法将相关信息组织起来,帮助学生理顺问题之间的联系,促进创新思维的形成。
启发式教学法是一种以启发性问题为引导,让学生主动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尝试解决问题,培养他们发散思维和创造力。
小学数学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
通过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问题解决策略以及创新思维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探索、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提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和具体的创新思维培养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浅谈小学数学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数学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较高。
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思维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以下将从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思维能力的原则、方法和策略进行浅谈。
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思维能力需要遵循一些原则。
一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应该被引导去主动思考和探究,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数学是一门多样化的学科,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发散思维能力,即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三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数学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通过与他人交流和合作,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潜力。
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思维能力需要采用一些方法和策略。
一是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好动力,只有激发起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才能更好地培养他们的数学创新思维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一些趣味性的数学活动或故事引发学生的兴趣。
二是提供适当的挑战和难度。
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思维能力,需要给予他们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和难题,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和动力。
三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抽象能力。
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学生需要具备较强的分析和抽象能力才能解决问题。
教师可以通过提供一些实际生活中的情境,引导学生将其抽象成数学问题进行解决。
学校和家长也要共同努力,为学生的数学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提供支持。
学校可以通过丰富多样的课程设置,引入一些数学创新思维培养的活动或项目,组织学生参加数学比赛等方式,提高学生的数学创新思维能力。
家长可以多给予学生一些关于数学的启发和引导,提供一些数学相关的游戏和玩具,鼓励学生在家中进行数学探究和思考。
浅谈小学数学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数学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1. 引言1.1 引言数统计等。
感谢配合。
小学数学教育既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数学技能,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通过小学数学课程的设置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培养他们在解决问题时勇于尝试、不断创新的意识和能力。
本文将就小学数学中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进行探讨,分析创新思维在小学数学中的重要性,探讨培养创新思维的方法与技巧,分析实践案例以及教师和家庭在培养创新思维中的作用,最终总结出家庭与学校共同努力是培养小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
【结语】只有通过共同的努力,才能培养出拥有创新思维能力的小学生。
2. 正文2.1 创新思维在小学数学中的重要性创新思维在小学数学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手段。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学生只会机械地进行计算和应用公式,缺乏对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而引入创新思维的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思维的活跃性,培养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创新思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数学教学往往是枯燥乏味的,学生很难产生学习的动力。
而通过开展富有创意的数学活动,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可以增加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情,使学习变得更加有趣。
创新思维能够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问题并没有唯一的解决方法,需要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和技巧进行思考和分析。
培养创新思维,可以使学生更加灵活地应对各种不同的挑战和问题,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创新思维在小学数学中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通过培养创新思维,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教师和家长应共同努力,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引导学生培养创新思维,使他们成为具有创造力和竞争力的未来人才。
2.2 培养创新思维的方法与技巧1. 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是培养创新思维的关键。
浅谈小学数学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数学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也在不断地发生变革,作为学生学习的一门重要学科,数学的教学也逐渐受到了关注。
传统的数学教学注重的是知识的传授和技巧的训练,而如今的数学教学则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尤其是在小学阶段,数学的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小学数学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培养的方法以及教师和家长的作用等方面进行浅谈。
小学数学是学生数学学科中的基础,学习好数学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而要学好数学,就必须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创新思维是指在解决问题、分析现象和寻找规律时的新颖性、非常规性和前瞻性思维。
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不仅有助于他们在数学学科中取得更好的成绩,更能帮助他们培养独立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未来的学业和职业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1. 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在日常的数学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设计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去探究解决。
在简单的加减法题目中,可以设计让学生自己找规律或者发现其中的特点,以此来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
2. 注重数学思维的训练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对数学思维的训练。
数学是一门注重逻辑和推理的学科,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很有必要。
可以通过数学游戏、数学解题等形式,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激发他们的兴趣和潜能。
3. 鼓励学生做自主探究在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中,鼓励学生做自主探究,不断地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当学生在做数学题目时,可以给予他们一定的自主空间,让他们尝试不同的解题思路,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4. 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也是培养小学数学创新思维能力的关键。
老师可以采用故事教学、游戏教学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探究欲。
5. 鼓励学生的思维碰撞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还需要鼓励学生的思维碰撞。
当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可以鼓励他们和同学一起讨论,开展思维碰撞,互相学习借鉴,促进创新。
浅谈小学生数学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数学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随着时代的发展,新一轮课程改革对小学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已经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本文就对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创新思维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创新思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而且要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应该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当前各阶段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研究课题之一。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数学教学的独特性,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一、在教学目标上,做到“上不封顶”教学目标的确立,是教师教学思想的充分体现,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创造才能的前提,有什么样的教学目标,就能培养出什么样的学生。
但在教学目标的确立上,我始终坚持“下要保底,上不封顶”。
下要保底,是指要遵循教学大纲的要求,扎扎实实地完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达到教学大纲中规定的了解、掌握、初步熟练等程度的要求;上不封顶,是指教师在完成上述教学目标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敢于突破教材、敢于突破自我,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维越活越好,思路越宽越好,质疑越多越好,方法越奇越好。
速度越快越好,争论得越激烈越好,观察得越细越好,这样的教学目标的确立,不仅有利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目标的完成,同时也为学生“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鼓励动手实践,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皮亚杰指出: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了动作和思维之间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
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环节。
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具演示、学具操作等手段,为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尽量让学生不仅用眼看,还要动手、动脑,多种感官协同活动,在活动中把学生推上主体地位。
浅谈培养小学生数学创新思维能力的方法
浅谈培养小学生数学创新思维能力的方法数学教学是一门艺术,是教师对教材进行再创造的艺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必须用素质教育的理念,创造性地组织活动,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和创新的的机会,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乐于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而小学生正是处于思维最活跃的年龄阶段,所以小学六年是打好学生创新思维的基础阶段。
因此,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运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来培养小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本人联系多年教学实际,对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谈几点粗浅的想法:1 设疑激趣,拓宽思维时空古人早有“行成于思毁于随”的戒言,也有“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的训导,如果缺乏必要的深思熟虑,就不会促使思维从量变到质变的瞬间飞跃,迸放出创新的火花。
“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疑义的是问号,而生活的智慧大概就在于逢事都问个为什么”。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给学生创造充分的思维时空,既要张弛有度,遵循小学生生理和心理周期性起伏变化的规律,还要“处处留心搜求,把进行的其它活动或接触到的其它事物有意无意地和自己思考的问题联系在一起。
这样一遇到适当的剌激,就会触发灵感的产生”。
因此教师要灵活布设问题悬念,努力创设问题情境,以此激启学生积极思考。
特别是要脚踏实地,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的空间和时间,把握教材的内容特点,开拓创新思维的培养途径。
例如,我在教学生求长方形面积的时候,为了发展学生善于观察事物的意识,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回到家观察哪些物体是长方形的,试着计算它的面积,并跟自己的父母交流自己的看法,看你计算的对不对,第二天上班级来交流,有的同学提出了质疑,我们班小宋说:“我家桌面的面积为40 平方厘米”,小沈说:“我家桌面的面积为120 平方厘米”,怎么会相差这么大呢?我先给予鼓励,然后针对学生的疑问有针对性的予以指导。
我带领学生在教室里观察课桌和黑板面,从而使学生明白都是长方形的面积,只是大小不一样,也使得他们进一步懂得,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应该根据实际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的道理。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小学数学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小学数学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甘肃省永昌县水源中心小学,甘肃永昌737200)创新是人类智慧和意识能动性的最高表现,也是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
思维是人类大脑中高级且复杂的活动,只有通过思维才能把从外界获得的信息进行加工,转化为自己大脑中的知识,进而成为能力。
新课程标准指出: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为目标,面向全体学生,关心和发展学生的全面素质,立足于协调学生自身发展要求,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教学实践活动。
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尽量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创新思维因素,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经历思维发现和创新的实践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贯彻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呢?我有以下的体会。
一、在好奇中探索,在情境中生疑好奇是儿童的天性。
好奇心是创新的鼻祖,不怕有问题,就怕无法提出问题。
世界上许多重大的发明与新技术的发现往往从好奇开始。
好奇心使人追根究底,乐于探索事物的奥秘,善于观察特殊事物,发现其中的奇异。
因此,爱护和培养小学生的好奇心,引导他们勇于提出各种新奇的问题,是培养小学生创新思维意识的起点。
生疑是思维的开端,创新的基础。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一个良好的数学问题情境,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诱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引起学生更多的联想,也比较容易调动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感受和兴趣,从而更加自主参与知识的获取过程、问题的解决过程。
数学教学中,我们始终采用创设情景的方法,引发学生心理上的“认识矛盾”,促使学生产生弄清未知的心理需求,为创新做好心理准备。
如:教学“认识物体”时,我把收集到的物体(牛奶盒、魔方、鞋盒、啤酒罐、乒乓球、玻璃球、玻璃杯)让学生进行分类,根据学生分的结果,给物体命名。
接着让学生通过摸一摸、看一看、比一比、说一说等过程来初步感知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与球的特点。
浅谈小学数学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数学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小学数学教育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在传统的数学教育中,往往强调对知识的灌输和死记硬背,而忽视了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我们应该给学生提供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让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思考、探索。
在教学中可以设置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自己找出解决的方法和策略,培养他们的观察、分析和推理能力。
小学数学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数学是一门非常抽象和逻辑性很强的学科,但是在教学中我们不妨加入一些富有创造性的内容,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数学的美丽和神奇。
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一些数学游戏和趣味性的数学探索,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体验数学的乐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他们能够在学习中不断发现新的问题、提出新的观点,从而培养他们的数学创新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教育还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数学是一门需要思考和探索的学科,有时候一个人很难完全掌握所有知识和技巧,这就需要学生之间相互合作,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在教学中,可以给学生设计一些小组合作的任务和项目,让他们在合作中学会倾听、学会沟通、学会相互协作,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
这样不仅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领导才能和组织能力,为他们将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小学数学教育不应该局限于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培养创造性思维、促进合作和团队意识、培养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并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希望未来的小学数学教育可以更加注重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人才。
【文末附: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创新思维能力
正阳县兰青乡杨楼村小学范军
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学生学习数学的一切能力中,创新思维居于核心地位,教师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担负着重要的责任,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构建良好的知识结构;拓展学生思维空间;鼓励学生质疑、引导学生释疑、开阔学生智力;充分让学生动手操作探究的过程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思维。
关键词:数学创新思维培养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类生活的工具,对数学的认识不仅要从数学家关于数学本质的观点去领悟,更要从数学活动的亲身实践中去体验。
”数学学习的本质,是数学创新思维活动的过程。
创新思维是通过重新组织己有的知识经验, 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 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方式。
在深入开展素质教育的今天, 创新思维不再令人陌生。
小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当今, 社会已经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 传统的教育由于过于严谨、死板, 已不适应时代发展。
发展学生个性, 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培养学生创新素质, 是教育发展的必然, 也是素质教育的具体要求。
而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是培养时代人才的基础。
数学是一门具有高智力价值的学科,要想在课堂上调动起全体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就要挖掘和激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下面就如何培养小学生创新思维能力谈谈我的看法。
小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需要有一个长期的培养和训练过程。
因为小学数学教学中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
根据小学生这一思维发展的特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呢?我们教师可以从以下几点来努力。
一、激励学生勇于不断创新,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
发挥教学民主,为诱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供必要条件。
不过,要使学生善于独立思考,勇于创新,关键还在于结合日常教学工作有目的、有意识地予以勉励和诱导。
教师不能满足于学生对知识的一般性理解和运用,更应用发展的目光去鞭策学生,冲破定向思维,寻求最优化解题途径。
例如“昆明到南宁大约360KM,一辆轿车80KM/时,轿车上午8时出发,12时能否到达?”我在教学这内容时,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问题。
学生通过讨论、猜测、演算等形式参与其中,课堂气氛非常活跃,结果学生在解决这一问题时,由于所选择的标准不同,其解题的思路也不尽相同:①学生以路程360KM 为标准,看轿车是否在4小时内行完全程。
②以轿车在4小时内到达目的地的速度为标准,看轿车现有的速度能否达到所需的速度。
③以所给的时间4小时为标准,看轿车实际行完全程所需的时间。
……这样的教学气氛很利于学生创造精神的发挥。
二、构建良好的知识结构
小学数学教学应该从构建良好的知识结构出发,把数学的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上,依据知识间的逻辑关系和迁移条件引导学生抓住旧知识与新知识的连接点,抓住知识的扩展,这样自然地把新的知识与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形成新的知识理念。
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加工、分析,打开了数学思维的大门。
例如:在学生学习“10以内数的认识”时开始以渗透的手段逐步建立“和”的概念。
通过渗透“和”的概念学习时,掌握加法计算方法,然后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加数都一样的情况(5+4→5+5→5+5+5)开始认识“相同数相加”、“相同数相加的个数”,在过度到学习“乘法意义”以此反映数学知识之间内在的逻辑性、系统性和连贯性,形成了良好的知识结构。
在数学创新思维为学生提供一个由已知到未知的逻辑思路和迁移条件,从中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就会随之发展。
三、拓展学生思维空间
思维是创新的基础,培养创新思维要从思维入手:
1、给予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
让学生真正参与学习当中,才能提高课堂效果。
周玉仁教授说:“要为学生多创造一点思考情境,多一点思考时间,多一点活动余地,多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多一点体验成功的愉快。
”
2.给学生思维的空间和时间。
皮亚杰指出:一切真理都要由学生自己获得,或由他们重新发明,至少由他们重建,而不是草率地传递给他。
因此,要克服传统的教师一言堂、满堂灌的弊病,克服以教师思维代替学生思维的现象,采用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
教师不要急于把结论告诉学生,而是留给学生思维的空间和时间,通过激发兴趣、启发思考让学生主动猜想,小组讨论等多种方式,让每个学生都充分参与,积极发表见解。
遇到困难,教师则从旁引导、点拨、帮助学生发现新问题,获取新知识。
作为教师,要相信每一位学生都有学好的能力。
传统教学中,在课堂教学中追求“小步走”,讲究水到渠成。
这样的课堂学生的思维空间比较小,便于教师控制,但扼杀了学生创新思维,剥夺了学生在数学课堂里自由思维的空间和时间。
3.加强发散思维训练。
发散思维是一种重要的思维形式,也是创新思维的核心。
没有发散思维就不会有知识的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极其复杂的心理现象。
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打破常规,别出心裁,勇于标新立异,寻找与众不同的解题途径,教师要循循善诱,启发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方位进行大胆尝试、勇于创新,提出合理、新颖、独特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有利于激发求知欲,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变就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的重要方式。
①、一题多解。
老师应用一题多解的方法进行教学,引导学生用不同的知识去剖析数量关系,纵横沟通,扩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发展学生的思维,学生解题思路会更开阔,思维更活跃,有利于学生创新。
例如在教学完“8加几”的进位加法时,设计一道开放性的题目:()+()+()=16,
主要是引导学生运用“凑十法”和连加得出各种答案,学生会表现的非常积极,可能有2+8+6=16、3+8+5=16……充分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②、一题多变。
一题多变可以使学生弄清知识的来龙去脉,老师要放手让学生到知识的大海中搏击,创造性地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开拓和创新精神。
四、鼓励质疑、引导释疑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疑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常有疑点、常有问题,才能常有思考、常有创新。
大胆质疑正是学生主动思维的充分体现,是学生自主探索的重要标志。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产生疑问,鼓励和引导学生大胆质疑问题,从存疑到无疑,再产生怀疑,不断激发学习动机,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对学生的创新质疑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即使有学生提问可笑、肤浅,不着边际,我们也要耐心听取,用心引导,保护学生质疑问难的积极性,使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
在教学中教师必须鼓励学生质疑问题,例如我在教学求“长方形面积”时,为了发展学生善于观察事物的意识,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回到家,看看身边哪些物体是长方形,试着计算它们的面积。
并跟自己的父母交流一下自己的看法,看你计算的对不对?第二天班上交流时,有的学生提出了质疑:“陆红说:“他家桌面的面积为40平方厘米。
”李丽说:“她家桌面的面积为120平方厘米。
”怎么会相差这么大呀?”面对学生的提问,教师首先给予鼓励,接着再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教师带领学生在教室里观察课桌面与黑板面,从而使学生明白都是长方形面积,但大小却不一样。
也使他们进一步懂得,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应该根据实际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的道理。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产生与发展既要依赖于扎实的丰富的基础知识和娴熟的技能技巧,同时还要懂得一些思维方法。
这就需要我们广大教师深刻领会新大纲精神实质,深入钻研教材;当好组织者、合作者与引导者这一角色,才能依据“课标”理念和教材这一线索,培养出具有创新思维能力的人。
上述就是我对本研究课题的认识,希望评审委员对我的论述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参考文献:
[1]周春荔.数学创新意识培养与智力开发.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叶弈乾.普通心理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3]马芯兰.小学数学能力的培养与实践.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4]耿克非.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安徽教育月刊。
[5]刘洁.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创新能力的培养.延安教育学院学报。
[6]李宏宇.浅谈小学生数学创新思维培养.中小学教育科研。
[7]周小山.新课程视野中的数学教育.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8]《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