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俄争端
历史事件解析:冷战时期的美苏关系演变
历史事件解析:冷战时期的美苏关系演变1. 背景介绍冷战是指二战后,美国和苏联之间持续了数十年的敌对状态。
这一时期被称为冷战,由于双方并未直接交战,但却在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等领域展开了一系列竞争和斗争。
2.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紧张局势1945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和苏联成为当时两个最强大的超级大国。
然而,尽管他们曾是盟友,但在巴尔干半岛、东欧和德国等地区出现了政治分歧。
这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迅速形成了一个紧张的局势。
3. 对抗与竞争3.1 核武竞赛在冷战期间,美国和苏联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核武器竞赛。
从1949年苏联首次成功测试核武器开始,两个超级大国加快了自己核武器的研发,并试图通过拥有更多更先进的核武器来增强自己的国家安全。
3.2 领土争端与代理战争美国和苏联之间的紧张关系也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体现。
他们支持各种反对势力并进行代理战争,以争夺对世界各地的影响力。
韩战、越南战争和阿富汗战争等都是冷战期间两个超级大国之间代理冲突的例子。
4. 改革开放与终结4.1 戈尔巴乔夫时期的改革开放1985年,苏联出现了新一轮领导层更迭,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成为苏联总书记。
他实行一系列改革措施,试图重塑苏联政府机构,并推动经济的开放和民主化进程。
4.2 冷战终结与苏联解体1991年,随着斯大林主义思想的衰落和冷战结束的到来,苏联逐渐分崩离析。
1991年12月25日,苏联正式解体,取而代之的是独立国家的建立。
5. 结论冷战时期的美苏关系演变极为复杂,从最初的盟友到逐渐恶化的敌对状态,再到冷战终结和苏联解体。
这一时期的事件对全球政治格局和国际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
苏联冷战时期与美国的对抗
苏联冷战时期与美国的对抗冷战是二战结束后苏联和美国之间的一场旷日持久的对抗。
这场对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战后欧洲的重建过程中,随着苏联力量的增长和美国对世界事务的主导地位,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矛盾不断升级。
本文将探讨苏联冷战时期与美国的对抗,包括各自的外交政策、军备竞赛以及对抗的战略局势。
一、外交政策对比苏联和美国在冷战时期采取了截然不同的外交政策。
苏联采取的是扩张主义政策,试图通过援助共产主义国家来扩大自身的势力范围。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苏联对东欧国家的控制,将其置于社会主义阵营之中。
这种做法引起了美国的警惕和反对,因为它直接侵犯了美国对欧洲地区的影响力。
相对而言,美国采取了遏制政策,旨在限制苏联的扩张和影响力。
美国推行的马歇尔计划,通过向战后欧洲提供经济援助,既有助于恢复战争带来的破坏,又能够稳定欧洲的政治局势,并且削弱了苏联的影响力。
此外,美国还发起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旨在通过军事联盟来对抗苏联及其盟友。
二、军备竞赛与核威慑苏联和美国之间的冷战期间,发生了一场空前激烈的军备竞赛。
两个国家都不断增加其军事力量,并且努力开发和制造更先进的武器。
这种军备竞赛导致了全球范围内的军事对抗,并给全世界带来了持续的紧张局势。
核武器的发展成为苏联和美国之间的核心竞争领域。
苏联在1949年成功进行了首次核试验,这标志着其进入了核武器俱乐部。
之后,苏联和美国都进行了大规模的核武器生产,并通过核试验不断提升自己的核威慑能力。
双方通过这种相互威慑的状态,形成了“相互确保毁灭”(MAD)的局面,认识到任何一方对另一方使用核武器将导致双方毁灭,从而保持了相对的和平。
三、对抗的战略局势苏联冷战时期与美国的对抗主要体现在战略层面。
苏联采取了全球革命战略,试图通过援助和支持第三世界国家的革命运动来推动全球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苏联支持的古巴革命、越南战争以及其他地区的反殖民主义运动对于美国而言,是一种威胁和挑战。
相反,美国采取了遏制政策,并且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一系列军事基地。
冷战时期的美苏对抗
冷战时期的美苏对抗在二十世纪的后半叶,冷战成为了国际社会的一大主题。
两个统治着全球政治舞台的超级大国,美国和苏联,展开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对抗。
这场持续几十年的冷战对两国以及整个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冷战时期的美苏对抗,介绍其起因、表现和影响。
一、起因冷战的起因可以追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战后格局重建。
在战后会议上,美国和苏联虽然是抗纳粹的盟友,但两者的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存在着根本的分歧。
美国主张自由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而苏联则推崇社会主义体制。
这种意识形态上的对立,以及两国间的战略利益冲突,为冷战埋下了伏笔。
二、表现1.军备竞赛美苏之间进行了激烈的军备竞赛,特别是核武器的研发和扩散。
两国相互威胁利用核武器对抗,这使得全球陷入了核战争的阴影之下。
2.同盟体系形成美国领导了北约(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而苏联则发起了华沙条约组织。
这两个军事同盟迅速形成,并在全球范围内争夺影响力。
3.间谍活动冷战时期,美苏之间进行了大规模的间谍活动。
双方争相搜集对方情报,并试图渗透对方国家的政府机构和军事系统。
4.地区冲突美苏两国在全球范围内支持各自的盟友进行地区冲突。
例如,苏联出兵援助越南,而美国则在朝鲜战争中支持南韩。
三、影响1.全球分割美苏之间的对抗导致了全球的分割,形成了两个阵营。
世界上绝大部分国家都被迫在两者之间做出选择,导致了国际关系的极度紧张和复杂。
2.科技竞争为了在军备和科技领域保持优势,美苏两国进行了激烈的竞争。
这种竞争催生了许多科技创新,如航天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
3.经济影响冷战期间,美苏两国之间展开了经济上的竞争。
为了争夺国际市场份额和地缘政治的影响力,双方都在全球范围内提供了大量的援助和贸易支持。
4.威慑战略冷战时期,美苏之间形成了一种相互威慑的状态。
双方通过保持军事实力的平衡,试图避免直接冲突并保持相对平稳的局势。
总结:冷战时期的美苏对抗成为二十世纪国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冷战时期的军事竞赛美苏两强之争
冷战时期的军事竞赛美苏两强之争冷战时期,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军事竞赛成为了全球关注的焦点。
这场竞赛不仅对战略和军事力量产生了深远影响,也对世界局势和国际关系产生了重要影响。
本文将从冷战的背景、军事竞赛的起因、举措和影响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
1. 冷战的背景冷战是指二战后美国和苏联之间的意识形态和势力范围之争。
在二战结束后,欧洲东部成为了苏联的势力范围,而西欧则被视为美国的势力范围。
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意识形态差异和争夺势力范围使得双方关系紧张,进而引发了冷战。
2. 军事竞赛的起因冷战时期的军事竞赛主要起因于政治和安全的考虑。
美国和苏联都拥有核武器,这种战略平衡让双方都担心对方可能发动核战争。
为了遏制对方的军事威胁,两国都采取了一系列军事举措,以保护自己的国家安全。
3. 军事竞赛的举措(1)军备扩张:美国和苏联都不断增加军备投入,提高军事实力。
尤其是核武器的研制和扩散,使得两国的军备竞争进一步加剧。
(2)军事基地建设:为了争夺全球军事优势地位,美苏相继在各自的势力范围内建立军事基地。
从欧洲到亚洲、拉丁美洲,两国在全球范围内建设了大量军事设施。
(3)军事科技发展:美苏相互竞争,争相研发新武器和军事技术。
包括导弹、间谍卫星、核潜艇等高新技术的研究和应用,都在两国之间进行激烈竞争。
4. 军事竞赛的影响(1)全球影响:美苏两强之争的军事竞赛使得整个世界进入到两极格局,以美苏为中心的军事联盟系统对全球局势产生了深远影响。
(2)经济负担:为了维持军事竞赛的力量平衡,美苏两国都不得不大量投入财力和人力资源,导致双方的经济负担沉重。
(3)军备扩散:冷战时期,为了获取更多的军事同盟和地缘优势,美苏两国常常将自己的武器装备和军事技术出售给世界上的其他国家,导致军备扩散的现象普遍存在。
5. 军事竞赛的终结随着冷战局势的缓和和苏联的解体,冷战时期的军事竞赛逐渐走向尾声。
随后,美国成为了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军事竞赛的焦点也从苏联转向了其他地区的冲突与合作。
美俄关系的现状发展趋势及其影响
美俄关系的现状发展趋势及其影响美俄关系是国际政治中最为重要和复杂的关系之一、自冷战结束以来,两国之间的关系经历了许多波折和变化,从合作到对抗的转变,对全球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美俄关系的现状、发展趋势及其影响。
目前,美俄关系紧张且充满敌意。
自2024年乌克兰危机爆发以来,两国之间存在着严重的地缘政治争端和对抗。
美国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俄干预美国大选的指责以及两国在叙利亚、乌克兰等地区的冲突都导致了双方关系的紧张。
此外,美国在东欧地区增加军事存在,并与俄罗斯的北约盟友加强合作,进一步刺激了紧张局势。
然而,两国之间的合作仍然存在。
例如,美俄在核裁军、阻止核扩散、太空合作、打击国际恐怖主义等领域有合作的共同利益。
此外,两国在叙利亚的冲突中曾进行过有限的合作,并致力于解决该地区的人道主义危机。
然而,这种合作很容易受到双方意识形态和地缘政治的影响而受限。
关于美俄关系的发展趋势,有几种可能的走向。
第一种可能是继续现状,即两国之间的紧张和对抗将继续存在。
在国内政治和外部利益冲突的情况下,两国领导人可能会继续采取强硬立场,影响到双方的合作与对话。
这种情况下,双方的关系将继续以冲突和对抗为主。
第二种可能是冷战状态的恶化。
如果两国之间的紧张和对抗进一步升级,双方可能会陷入类似冷战的冲突状态。
这将导致更多的军备竞赛、地缘政治争端和信息战的加剧。
这种情况对世界和平与稳定将带来巨大风险,需要国际社会的协调和应对。
第三种可能是双方寻求缓和紧张局势和对话。
尽管两国之间存在许多分歧和争端,但也有一些共同利益和合作的空间。
双方可能通过对话和谈判解决分歧,并以合作的方式处理争端。
这将需要双方领导人的政治意愿和决心,以及国际社会的支持和斡旋。
美俄关系的发展趋势将对全球产生深远的影响。
首先,美俄之间的紧张局势和对抗可能导致军备竞赛的加剧,增加全球的军事紧张局势。
其次,两国之间的对抗可能导致地缘政治冲突的加剧,特别是在乌克兰和叙利亚等地区。
苏联与美国的冷战超级大国的博弈
苏联与美国的冷战超级大国的博弈苏联与美国的冷战:超级大国的博弈冷战是二战后全球格局中最重要的一场政治冲突,焦点是苏联和美国这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对抗。
它是一个充满紧张关系、伴随着武装竞赛和意识形态争斗的时期。
本文将探讨苏联与美国的冷战对峙,以及所涉及的因素和事件。
一、冷战的形成和原因冷战的根源可以追溯到二战结束后,苏联和美国这两个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对抗纳粹德国的盟友开始表现出明显的意识形态差异。
苏联实行的是社会主义体制,强调国家主导的经济规划和集权统治;而美国则是民主资本主义的代表,注重市场经济和个人自由。
二、冷战的试探与对抗1.意识形态对抗冷战初期,苏联和美国在案发国家的选择上存在明显的分歧。
苏联通过支持世界各地的共产主义运动扩大影响力,而美国则采取霸权主义政策,试图遏制共产主义的传播。
这种对抗无论在政治、经济、文化还是军事方面都有所体现。
2.核武竞赛苏联和美国之间核武器的竞赛为冷战增添了更多的恐惧和紧张气氛。
双方都拥有相当规模的核武库,随时准备向对方发射核打击。
这导致了相互之间的不信任和恐慌,更加加剧了博弈的紧张局势。
3.争夺“第三世界”苏联和美国之间的博弈还体现在世界范围内的角逐上。
双方争夺对第三世界国家的影响力,通过经济援助和军事干预来争取盟友。
这种冲突在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和阿富汗战争等战争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三、冷战的影响和后果1.敌对系统冷战期间,苏联和美国之间逐渐形成了一个以两国为核心的敌对系统。
这个系统造成了世界上的许多局部战争和冲突,并对全球局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全球化格局冷战使得苏联和美国的意识形态分裂不可调和,并进一步导致了国际事务的“两极化”。
世界被分为“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这种格局影响了人们的思想和生活。
3.经济与科技发展苏联和美国为在冷战中获得优势地位,进行了大规模的经济和科技竞争。
这推动了双方的经济和科技发展,为人们带来了许多新的科技成果。
四、冷战的结束冷战最终在1989年至1991年间结束,苏联解体成为独立国家联合体,而美国则成为了唯一的超级大国。
冷战时期的美苏对抗与全球霸权
冷战时期的美苏对抗与全球霸权冷战时期的美苏对抗是二战结束后的一场持续了四十多年的全球影响力较量。
美国和苏联这两个主要超级大国展开了政治、经济、军事等多个领域的角逐,并试图争夺全球霸权地位。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冷战时期的美苏对抗与全球霸权。
一、政治对抗在冷战期间,美国与苏联之间的政治对抗是最突出的。
美国奉行反共主义政策,试图将自己的意识形态推广到全球范围内,并发起了一系列遏制苏联的政策。
例如,美国领导下的北约在欧洲建立了一个防止苏联扩张的军事同盟体系。
而苏联则通过建立社会主义阵营、援助“亲苏”政权等方式,努力扩大自己的影响力。
这种政治对抗导致了世界局势的紧张和分裂,双方势力范围的划分也成为整个冷战时期的核心争议之一。
二、军事角逐冷战时期,美苏两国在军事领域展开激烈的角逐。
双方都大规模地发展和研制了核武器,形成了核威慑的格局。
同时,美苏两国还进行了大量的常规武装力量建设,包括陆军、海军和空军的发展。
他们追求在武器装备和军力投射方面的技术优势,力图在全球范围内保持战略平衡。
这种军事角逐不仅导致了军备竞赛的加剧,也加深了全球军事对抗的风险。
三、经济竞争冷战时期的美苏对抗也在经济领域上进行了竞争。
美国通过提出自由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制度的模式,试图引领全球经济发展。
与此相对,苏联通过计划经济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推广,试图影响和引导周边国家的经济发展。
然而,在经济方面,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取得了更大的成功,最终导致苏联在1989年崩溃。
四、影响全球霸权冷战时期的美苏对抗实际上是争夺全球霸权的竞争过程。
美国作为二战后唯一的超级大国,通过其庞大的经济实力、军事力量和政治影响力,试图建立自己的全球霸权地位。
而苏联则试图通过对其势力范围的扩张和意识形态的传播,挑战美国的霸权地位。
然而,随着冷战进一步发展,苏联在经济和政治层面的困境逐渐暴露出来,最终导致其崩溃,美国则成为了唯一的全球超级大国。
总结起来,冷战时期的美苏对抗与全球霸权紧密相关。
美国冷战时期与苏联的对抗
美国冷战时期与苏联的对抗冷战期间,美国与苏联之间的对抗被认为是二十世纪最重要的地缘政治事件之一。
这场冷战的对抗持续了几十年,造成了世界格局的极大改变。
本文将探讨美国冷战时期与苏联的对抗,并分析其对全球政治、经济和军事的影响。
一、冷战爆发的原因冷战的爆发源于二战后美苏两大超级大国的意识形态、领土野心和全球影响力的对立。
美国代表自由民主的资本主义制度,强调市场经济和个人自由;苏联则代表社会主义制度,强调计划经济和集体主义。
双方意识形态的差异导致了彼此间对立的立场。
二、冷战的代表性事件1. 我们政策:冷战初期,美国采取了遏制政策,即“我们政策”。
这一政策旨在阻止苏联在欧洲和其他地区的扩张,通过集体安全体系(如北约)和美援计划(如马歇尔计划)来支持欧洲国家,并提供经济援助和军事援助。
2. 反应主义:苏联则采取了自己的反应主义政策,通过与周边东欧国家建立卫星国来保护其边境安全,并试图通过军事手段改变世界格局。
例如,苏联在1949年成功进行了原子弹试验,提高了自己的国际地位。
3. 古巴导弹危机:1962年,苏联在古巴部署核导弹,这成为冷战期间最严重的危机之一。
美国施加了经济封锁,并通过外交手段达成了解决方案,避免了核战争的爆发。
4. 雷根政府的军备竞赛:20世纪80年代,美国总统雷根推动了一场大规模的军备竞赛,加剧了美苏之间的紧张关系。
双方在核武器、导弹防御系统和军事技术领域进行了巨额投资,这加剧了世界的不稳定。
三、冷战对全球政治、经济和军事的影响1. 全球政治:冷战期间,美国和苏联成为两个超级大国的代表,他们的竞争和对抗导致了世界格局的分裂。
全球范围内的国家被迫在美苏两个阵营之间进行选择,并成为它们之间的地缘政治棋子。
2. 经济影响:冷战对全球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美苏两国之间进行了技术和经济上的竞争,这导致了科技和工业领域的快速发展。
另一方面,两个超级大国的敌对态势也导致了各种形式的经济制裁和贸易限制。
冷战时期美苏两极对抗与全球霸权
冷战时期美苏两极对抗与全球霸权冷战期间,美国与苏联这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对抗成为世界历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事件之一。
这场政治、经济、军事等多个领域的对抗不仅影响了离它较远的地区,而且塑造了整个全球政治格局。
在冷战期间,美国和苏联力争成为全球的霸权国家,并试图扩大自己的影响力。
本文将重点探讨冷战时期美苏两极对抗与全球霸权之间的关系。
一、冷战时期的背景冷战的起因可以追溯到二战后的期间。
随着盟军在欧洲战场获得胜利,战后的世界秩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美国与苏联作为二战的胜利国崛起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但两者的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存在着严重的对立。
这种对立不仅表现在意识形态上,还涉及到了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
二、美苏两极对抗的特点1. 意识形态上的对立:美国代表西方民主制度和市场经济,而苏联则代表着共产主义和计划经济体制。
两种意识形态的冲突导致了整个世界上的阵营划分,西方阵营与社会主义阵营成为冷战时期主要的两个集团。
2. 军事对峙的形成:为了确保各自的安全和利益,美苏两国都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大量的军事基地,进行了军备竞赛。
这导致了相互之间的紧张关系和敌对对峙,特别是在柏林、古巴导弹危机等事件中,双方都陷入了对峙的状态。
3. 经济竞争的加剧:为了争夺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美国和苏联都采取了一系列经济手段来扩大自己的实力。
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和经济援助等方式,帮助西方国家进行重建并扩大市场经济的影响力;而苏联则通过提供援助和发展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试图扩大自己在发展中国家中的影响力。
三、美苏两极对抗对全球霸权的影响1. 阵营制度的形成:冷战时期,美苏两极对抗形成了两个明确的阵营,即西方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
这为后来的全球格局奠定了基础,各个国家在冷战期间被迫在两个阵营中做出选择,这种阵营制度成为了影响世界政治格局的关键因素之一。
2. 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为了争夺对全球经济体系的控制权,美苏两国在冷战期间不断推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冷战时期的美苏对峙与冲突
冷战时期的美苏对峙与冲突冷战是二十世纪最重要的国际关系事件之一,它主要发生在美国和苏联之间。
这场持续了几十年的对峙和冲突,不仅改变了世界格局,也对两个超级大国的内部政治、经济和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冷战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二战结束后的1945年。
当时,美国和苏联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两个国家,但他们之间的意识形态和利益分歧使得两国关系紧张。
美国代表着资本主义和民主制度,而苏联则代表着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这种意识形态的冲突使得两国之间的对抗不可避免。
在冷战初期,美国和苏联之间的对抗主要表现为军事竞赛。
两国都试图通过发展核武器和导弹来保持军事优势。
这导致了军备竞赛的加剧,使得两国的军事开支大幅增加。
冷战期间,美苏两国进行了多次核试验,不断提升自己的核武器实力,形成了所谓的“相互威慑”局面。
除了军事竞赛,美苏之间的对峙还表现为政治和经济上的角力。
美国通过建立北约等军事联盟来遏制苏联的扩张,而苏联则通过支持共产主义革命和成立华沙条约组织来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
这导致了一系列的代理战争,如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使得冷战局势更加紧张。
然而,冷战并不仅仅是一场军事和政治对抗。
它也涉及到了文化和科技领域的竞争。
美国通过推广西方文化和价值观,如民主、自由和个人权利,试图影响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
苏联则通过宣传自己的社会主义理念和成就,试图争取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
在科技领域,两国之间的竞争主要表现为太空竞赛。
苏联率先发射了人造卫星和载人航天器,这使得美国感到了巨大的压力,于是加大了自己的太空计划。
冷战时期的美苏对峙和冲突对两国的内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美国,冷战加剧了反共情绪和军事工业的发展。
政府加大了对军事研发和军备生产的投资,这推动了美国经济的增长。
然而,冷战也导致了美国社会的分裂和对外政策的争议。
在苏联,冷战加剧了国内的压力和矛盾。
政府通过镇压异议和加强对经济的控制来维持自己的统治。
然而,这种做法也导致了经济的滞后和社会的不稳定。
冷战时期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对抗
冷战时期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对抗冷战是二战结束后美国和苏联之间的一场全球政治、经济和军事对抗。
从1945年到1991年,这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紧张关系引发了许多局部冲突和竞争,但幸好没有直接爆发全面战争。
本文将探讨冷战时期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对抗的不同方面。
一、意识形态对立在冷战期间,美国和苏联代表了两种完全不同的意识形态: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
美国推崇个人自由、私有财产和民主制度,而苏联则主张集体主义、国有财产和单一党制。
这种意识形态的对立导致了两个国家之间的政治和经济系统上的冲突。
二、核武器竞赛冷战时期美苏之间的核武器竞赛使得全世界都生活在核战争爆发的阴影之下。
两个国家在核武器技术上进行了不懈的努力,致力于提高武器的威力和射程。
这种核威慑使得两个国家之间的冲突变得更加危险和不可预测。
三、武装冲突的代理人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在世界各地利用代理人进行武装冲突和冲突介入。
美国支持西方国家和亲西方政权,而苏联则资助社会主义和亲苏政权。
这些代理人战争在越南、朝鲜、阿富汗和尼加拉瓜等地引发了激烈的冲突,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破坏。
四、间谍活动冷战时期,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间谍活动达到了空前的高潮。
双方设法渗透对方的政府、军队和情报机构,以获取对方的机密信息并进行秘密行动。
著名的间谍事件,如美国的凯西案和苏联的美国间谍内森·哈利登,进一步增加了两国之间的紧张局势。
五、竞争与合作尽管美苏两大国在冷战期间是核心对手,但他们之间也存在一些合作与竞争。
其中之一是太空竞赛,两国都试图证明自己在科技领域的优势。
另一个是战略武器限制谈判,例如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和美国总统甘迺迪之间的古巴导弹危机后,双方开始进行重要的军备控制和裁军会谈。
结论冷战时期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对抗对整个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尽管两国之间存在意识形态的冲突,核武器竞赛,代理人战争,间谍活动等问题,但也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了合作与竞争。
冷战的结束标志着全球政治格局的重塑,为后来的国际关系和全球经济合作奠定了基础。
冷战时期美苏两大超级大国的对峙
冷战时期美苏两大超级大国的对峙冷战是二十世纪下半叶世界历史上最重要的国际关系现象之一,它主要是由美国和苏联这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对峙引发的。
冷战期间,美苏两国以及他们各自的盟友之间形成了一种严重的对抗态势,这种对抗不仅局限于政治、经济领域,还包括军事、科技、文化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从冷战的起因、对峙的多个领域以及最终的缓和期,系统地探讨美苏两大超级大国的对峙。
一、冷战的起因冷战的起因可以追溯到二战结束后,欧洲的战略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二战后,世界上出现了两个相对强大的大国阵营,一个是由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另一个是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
由于意识形态的对立和利益的冲突,美苏两国逐渐成为了世界上最重要的政治力量。
二、对峙的政治领域在政治领域,美苏两国通过竞争国际影响力和对外政策的差异来展开对峙。
美国主张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价值,提倡自由市场经济,积极发展全球同盟关系,倡导西方世界的价值观。
而苏联则推崇社会主义模式,并试图通过共产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与美国形成了政治上的对立。
这种政治对抗使得全球地区分为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
三、对峙的经济领域冷战期间,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在经济领域也进行了激烈的对峙。
美国通过提供援助、经济合作等手段,扶持西方阵营国家的经济发展,形成了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
而苏联则试图通过提供经济援助、贸易合作等方式扩大自己的经济影响力,推动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的发展。
这两个大国在经济上进行了长期竞争,旨在争夺世界经济的主导权。
四、对峙的军事领域冷战期间,军事领域是美苏对峙最为突出和紧张的领域之一。
为了争夺军事优势地位,美苏两国进行了大规模军备竞赛。
双方不断发展核武器,进行了多次核试验,并通过各种方式扩大自己的军事力量。
这种剑拔弩张的军事对抗导致了世界范围内的军事紧张局势,给国际和平带来了巨大风险。
五、对峙的科技领域在科技领域,美苏两国进行了一场殊死搏斗。
当代国际战略格局小论文:美俄博弈
当代国际战略格局小论文:美俄博弈浅谈美俄博弈(上海大学当代国际战略格局姓名:**)摘要:通过叙述普京、梅德韦杰夫两个时代的美俄博弈,从各个方面着手,详细阐述、解释了美俄博弈的部分表现,并就美俄关系的大局及前景进行了浅析。
关键词:车臣北约战略反导经济布局梅普组合对抗合作一,普京时代的美俄博弈1、车臣问题车臣虽然只是出于里海与黑海之间的弹丸之地,但却是进出高加索的咽喉要道。
它的底下蕴藏着丰富的石油资源,从中亚向欧洲输送石油的管道同样也必须经过这里。
长期以来,能源产品是俄罗斯除军火外在国际市场唯一拿得出手的商品,能源贸易一旦堵塞,俄罗斯的损失将是灾难性的。
因此,长期以来,俄罗斯必须牢牢控制住车臣。
苏联解体之后,车臣实际上逐渐获得了独立,虽然俄罗斯在名义上没有认可。
随着俄罗斯国内政局在92年后趋于稳定,所以必须收回车臣,于是在94年底兵分三路开进车臣境内,第一次车臣战争由此开始。
另一方面,车臣问题始终笼罩在西方国家的阴影之下——美国出于巩固全球霸权、进一步分裂俄罗斯的考虑,暗中为车臣非法武装提供高精尖武器,在外交场合向俄政府施压,美国总统也曾接见过车臣伪总统杜达耶夫。
对于俄罗斯自身,本已被“休克疗法”折腾的奄奄一息的经济,在低油价的打压下(由美国主导的始于冷战时期的低油价政策也仍在继续)开始走向崩溃,车臣战争就不可避免的受到影响——造血机能正在枯竭,那么让一个伤口持续流血显然是不能接受的。
最终,虽然车臣非法武装遭到重创,杜达耶夫本人也被炸死,但是俄军仍在苦战一年多之后失利。
结果是担任正面主攻的131摩步旅遭重创;车臣武装利用狙击手进行巷战,给俄军造成重大伤亡;杜达耶夫被击毙后,战事陷入胶着状态;1996年签订协议后俄撤军(俄罗斯撤军、车臣5年内不独立、俄罗斯赔钱给车臣)。
科索沃战争后,美欧之间逐渐出现裂痕,中东的动荡局使得西欧在能源问题上开始有求于俄国人,俄罗斯的外交活动开始增大,并且油价上涨也使俄罗斯恢复元气。
冷战时期的美苏关系及其冲突
冷战时期的美苏关系及其冲突冷战是二战结束后美国和苏联之间的一场长期对抗。
这场对抗从1947年开始,一直持续到1991年苏联解体的时候结束。
这一阶段,美苏两国之间的关系时好时坏,甚至爆发了一些战争和较量。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冷战时期的美苏关系及其冲突。
1. 背景在二战期间,美国和苏联都对德国和日本的侵略采取了强有力的反击,成为联军的关键力量。
但是,二战后,两个大国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紧张。
这是因为两国的意识形态不同,美国是资本主义国家,苏联是社会主义国家。
此外,苏联认为它在二战中做出了更大的贡献,因此应该在战后的重建中得到更多的权利。
2. 争端到了60年代,美国和苏联之间的争端变得越来越明显。
其中最重要的争端之一是古巴导弹危机。
1960年,古巴共产主义政权上台后,开始与苏联建立起密切的联系。
缺少美国的援助,加上古巴一直处于美国的核心利益区域中,导致美国对古巴形成了威胁。
1962年,苏联向古巴提供了导弹和导弹发射器,这个举动使得美国感到了严重的威胁。
美国和苏联之间在古巴问题上开始了激烈的较量,最终导致了危机的爆发。
另一个重要的争端是越南战争。
这场战争始于1955年,是美国为了阻止共产主义在亚洲传播而介入的。
苏联一直支持越南北部的共产主义政府,这也导致了美国和苏联的紧张关系。
1968年,越南和美国签署了《巴黎和约》,结束了战争。
3. 对话尽管发生了许多争端,美国和苏联之间的对话和谈判一直持续着。
例如,两国之间的战略武器裁减谈判。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了莫斯科,并与苏联领导人签署了一项《苏美战略武器裁减条约》。
这个条约是冷战时期最为重要的外交成就之一。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对话和谈判,例如关于军控、人权、双边关系和区域安全等问题的谈判。
这些谈判并没有解决所有的问题,但它们能够有效地缓和紧张关系。
4. 结论在冷战时期,美苏之间的关系充满了紧张和对抗。
争端和冲突时有发生,但通过对话和谈判,两国能够在某种程度上解决一些问题。
冷战的对抗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较量
冷战的对抗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较量冷战是二战结束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一场政治、经济和军事对抗。
这场对抗持续了近五十年,对全球格局和国际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冷战期间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较量,通过分析其政治、经济和军事角逐等方面的内容,来全面了解这一历史时期的重要事件。
1. 政治较量在冷战期间,美国和苏联展开了激烈的政治较量。
两国之间的争夺主要集中在意识形态和领土扩张等方面。
美国推崇资本主义和民主制度,而苏联则高度推崇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道路。
美国通过各种途径扩大自身的势力范围,包括对西方国家的经济援助、军事干涉以及建立一系列军事同盟组织,如北约。
苏联则通过扶持共产主义政权、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地区进行影响力的扩张。
这样的对抗使得世界上的很多国家被迫在两个超级大国之间作出选择,进一步增加了国际政治的紧张局势。
2. 经济角逐在经济领域,美苏两国也进行了一场殊死搏斗。
美国展示了其资本主义经济的优势,通过经济援助和贸易交流来巩固其在西方世界的地位。
苏联则试图通过计划经济体制和国家垄断经济的方式来展示社会主义经济的优越性。
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等方式向西欧国家提供援助,并在国际贸易领域加强了自己的地位。
苏联则通过对其卫星国家提供援助和资源支持来扩大自己在社会主义阵营内的影响力,同时也试图扩展到其他地区。
然而,这场经济角逐并没有明确的胜负,两国经济模式各有优劣,也各自面临着内部和外部的挑战。
3. 军事对抗冷战期间,军事对抗是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之间最直接、最紧张的领域。
双方都大量投资于军事技术和武器装备的研发,以在全球范围内维持战略平衡。
美国通过核武器、导弹防御系统以及军事同盟(如北约)的建立来保护自己和其盟友不受苏联的威胁。
苏联则试图在核武器数量和军事力量上迎头赶上,并通过自己的核武器和导弹威慑来对抗美国。
这场军事对抗的结果是,美苏两国都达到了相对的安全平衡,双方都不愿意发动真正的战争。
这种军事对抗也导致了全球范围内的军备竞赛,进一步加剧了紧张局势。
美国与俄罗斯的军事对抗与合作
美国与俄罗斯的军事对抗与合作近年来,美国与俄罗斯之间的军事对抗成为国际舞台上备受瞩目的话题。
两国在全球范围内的战略冲突以及一些领土争端引发了许多关切。
然而,刨除各种纷争与分歧,美国与俄罗斯之间的军事合作也有其存在的一面。
本文将探讨美国与俄罗斯的军事对抗和合作,并分析其对世界格局和地区稳定的影响。
一、军事对抗美国与俄罗斯是世界上两个最强大的军事大国之一,它们的军事实力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力。
在某些地区,特别是叙利亚和乌克兰等地,美国与俄罗斯的军事力量直接对峙,给当地的局势带来了极大的不稳定性。
叙利亚内战中,美国支持反对派力量,而俄罗斯则支持巴沙尔政府。
这导致美俄双方在叙利亚进行间接的冲突,甚至爆发了数次擦枪走火的危机。
在乌克兰,自2014年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以来,美国一直支持乌克兰,对俄罗斯的行动表示强烈的抗议和制裁。
两国之间在乌克兰东部地区的影响力争夺也导致了一系列的军事对抗。
军事对抗进一步引发了一些地缘政治上的争端。
例如,美国在波罗的海地区加强军事存在,进行了大规模的联合军演,以应对俄罗斯在该地区的活动。
而俄罗斯则在加里宁格勒地区部署了导弹系统,作为回应。
这种相互的军事行动导致了紧张局势的升级。
二、军事合作尽管两国之间存在着许多分歧和冲突,但美国与俄罗斯之间也有一些军事合作的领域。
防扩散是双方合作的一个重要方向。
作为核武器大国,美国和俄罗斯都意识到核武器扩散的严重后果。
出于共同的利益和责任,两国签署了多项协议和条约来限制核武器的数量和发展。
例如,美俄签订了《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限制了两国的战略核武器数量,并提供了相互核查的机制。
此外,美国和俄罗斯还在打击恐怖主义和网络安全领域积极合作,以维护全球和地区的安全稳定。
美国与俄罗斯在军事领域的合作也延伸到了航天领域。
两国都是航天技术强国,拥有先进的载人飞船和空间站。
自1998年以来,美俄两国一直在国际空间站上展开合作,共同进行太空探索和科学研究。
作业谈美俄关系的发展演变以及前景
作业谈美俄关系的发展演变以及前景近年来,美俄关系的发展经历了多次波折和挑战,各自的利益和意识形态的冲突成为了双方关系的主要矛盾和障碍。
本文将以发展演变为主线,探讨美俄关系的历史背景、目前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前景。
首先,美俄关系的历史背景可以追溯到苏联解体后的二十世纪90年代。
当时,美国试图将俄罗斯引入西方价值观和市场经济体系,推动其实现政治和经济的转型。
然而,在这个过程中,双方未能建立起重要的互信基础,许多俄罗斯人认为西方国家的援助只是一种傲慢和干涉,导致了俄罗斯的恶性通货膨胀和经济崩溃。
随着普京时代的到来,俄罗斯试图恢复国家的地位和影响力。
普京认为,西方国家在苏联解体后不断扩张,威胁俄罗斯的国家利益和安全。
他试图加强俄罗斯的中央集权和国防力量,并推动欧亚经济联盟的建设,以便在地缘政治上对抗西方霸权。
然而,美国对于俄罗斯的行为持有高度警惕的态度。
在克里米亚危机以及乌克兰冲突期间,美国多次对俄罗斯实施制裁,以表示对俄行为的反对和压力。
这使得美俄关系进一步恶化,双方的磋商和合作渠道减少,对立和对抗的局面加剧。
目前,美俄关系正面临着严重的挑战和巨大的不确定性。
双方在多个领域存在明显的冲突和分歧,包括叙利亚战争、网络安全、导弹防御系统等。
此外,俄罗斯还被指责干预了美国的选举,并试图破坏欧洲的统一然而,尽管双方之间存在许多分歧和争端,但美俄关系并非没有合作空间。
例如,在核裁军、反恐、地区稳定等领域,美国和俄罗斯仍然有共同利益和合作基础。
此外,与中国的崛起和其他地区冲突相比,美国和俄罗斯也面临着其中一种程度上的共同威胁和挑战。
因此,双方有理由寻求一种务实而平衡的合作关系,以维护各自的核心利益和国际安全。
未来,美俄关系的前景将取决于双方的政策选择和行动。
如果双方能够就一些具体问题作出妥协和建设性的努力,那么合作的可能性仍然存在。
然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双方需要超越意识形态的分歧,摒弃过去的敌对心态,通过对话和务实的合作来寻求共同利益。
美俄冲突对我国的启示
美俄冲突对我国的启示
美俄冲突对我国的启示可以从多个方面考虑:
1.国家安全意识:美俄冲突提醒我们要高度重视国家安全。
我们应该加强军事实力、信息安全和网络安全的建设,保障国家的整体安全和利益。
2.外交政策多元化:美俄冲突表明国际关系中存在复杂的利益博弈。
我国应积极发展多边外交,拓宽与各国的合作渠道,增强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实现更加稳固的外交立场。
3.经济独立性:美俄冲突也提醒我们在经济上要保持独立性。
我国应加强自主创新和科技发展,降低对外依赖程度,保护国家经济安全和利益。
4.和平发展理念:美俄冲突进一步强调了和平发展的重要性。
我国应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积极参与国际事务,通过对话和合作解决分歧和争端,推动建立更加公正、平等、稳定的国际秩序。
5.民众国际交流:美俄冲突也提醒我们加强人民之间的友好交流。
促进民间交流、文化交流和教育交流,增进国家之间的了解与友谊,有助于增进国际关系的稳定和发展。
这些启示对于我国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应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保持警觉,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确保我国的国家安全、经济独立性和和平发展。
1/ 1。
冷战恶斗美苏在中东的代理战争
冷战恶斗美苏在中东的代理战争冷战时期,美国与苏联之间的地缘政治斗争不仅限于欧洲和亚洲大陆,也延伸到了中东地区。
中东地区由于其地缘战略位置以及丰富的能源资源而成为了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夺的焦点之一。
双方通过支持和干涉当地的各个政治势力,实施了一系列代理战争,为自己争取影响力和利益。
一、背景1.1 冷战背景下的美苏角逐在二战结束后,美国和苏联作为世界两个最强大的国家,开始了长达几十年的冷战。
这场冷战既是意识形态对立的斗争,也是地缘政治的竞争。
美国代表着资本主义、民主自由,苏联代表着共产主义、集权体制。
双方之间的矛盾和对抗由此产生。
1.2 中东地区的重要性中东地区作为地理上连接欧洲、亚洲和非洲的纽带,自古以来就是各大帝国争夺的焦点。
其丰富的石油资源更是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
冷战时期,中东地区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因为各方都希望能够通过影响该地区的政治力量来稳定自己的经济和地缘战略。
二、美国的代理战争2.1 支持以色列以色列自建国以来,一直是美国在中东地区的最重要盟友。
美国对以色列的支持主要体现在政治、经济和军事层面。
美国通过提供大量的军事援助和技术支持,帮助以色列建立了一支现代化的军队,并保障了以色列的安全。
此举不仅可以在中东地区争取到影响力,也是美国反对苏联在该地区的扩张的重要手段。
2.2 干涉伊朗伊朗的政治体系在20世纪50年代末发生变革,伊朗国内出现动荡局势。
美国利用这一机会,通过援助和支持在伊朗的亲美势力,试图影响伊朗的政治走向。
然而,这一干涉导致了反美情绪的抬头,最终导致了伊朗伊斯兰革命,伊朗成为了美苏代理战争的一片战场。
2.3 支持伊拉克伊拉克在冷战时期与苏联有一定的关系,但美国意识到伊拉克的地缘政治重要性,通过向伊拉克提供大笔经济援助和军火销售,试图将其拉拢到美国的势力范围内。
这样一来,不仅可以遏制苏联在中东地区的势力,还可以获取伊拉克的资源和地缘优势。
三、苏联的代理战争3.1 支持叙利亚叙利亚是苏联在中东地区的重要盟友。
苏联与美国的冷战与全球影响
苏联与美国的冷战与全球影响冷战是20世纪末最为重要的历史事件之一。
始于二战结束后苏联与美国的对抗,持续了四十多年之久,其间演变出了一系列的国际事件。
冷战结束后,国际局势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世界上很多国家在这场战争中扮演了不同的角色,苏美两国也因此对全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冷战:苏美对抗的开始冷战可以追溯到1945年街头的克里姆林宫会议。
在战后欧洲第一个战略重点国家掌握的克里姆林宫会议上,美英苏三个盟国的首脑们一致同意,应该派遣自己的军队进军日本。
这一点貌似与三国联合对战德国时的“同盟”表现得十分和谐。
然而在日本投降后,随着其他欧洲国家实现和平,苏联却在德国、波兰和捷克斯洛伐克等地占领土地并开始实施社会主义革命。
这一行为触怒了美国,其认为苏联以占领区为基地,试图通过煽动欧洲左翼群众,将其转变为全欧洲的社会主义革命。
美国政府警告苏联必须在自己的占领区和欧洲其他地区实行自由选举制,并遵守国际协议。
但苏联并未答应,而是坚决地遵行其自己的所谓“社会主义运动”计划。
苏联与美国的对立由此开始。
自1947年美国向希腊提供援助后,冷战开始了新阶段。
美国的马歇尔计划大力支持了欧洲的经济复苏,可苏联拒绝参与,同时他们也通过所谓的“共产主义世界革命运动”试图在非洲和亚洲的新兴国家扩大影响力。
通过美苏双方的较量与对抗,全球的政治和军事地图逐渐清晰化。
全球冷战的影响全球冷战中,欧美固然是重要斗争场所,但亚洲、非洲、拉丁美洲也深受其影响。
苏美两国争夺全球教室对南亚、东南亚和近东的政治局势产生了重要影响。
霍查时代的阿尔巴尼亚是苏联与中国之间的重要插手点,成为了一个另类的社会主义国家。
针对阿尔巴尼亚,苏联和中国展开了长达20年的商业争端,使其遭到孤立。
此外,苏联和美国还在中东地区爆发了多次“小规模的”局部冲突,比如伊朗、阿富汗以及沙特阿拉伯。
冷战的另一方面是核与军备竞赛。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各国竞相建设核设施和导弹防御系统,开发军备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威胁论
• 学家杰维亚托夫曾写过一篇文章《喜欢征服的国家》。我们需要弄清 楚,中国威胁的现实性究竟有多大,而杰维亚托夫在文章中所提到的 中国威胁,正是具有"美国"源头。
• 按照本土说法(但其完全源自美国),这个神话是这样的:中国人觊觎 的不是远东,也不是西伯利亚,而是统治全世界,该国多个世纪的文 明正缓慢但一步步地朝着这个目标前进。他们认为自己和自己的国家 是世界的中心,而把所有其他民族都摆在比自己低的位置上。为此, 中国成了"世界工厂",中国人散居世界各地,而不仅仅是俄罗斯,并 与国际资本主义友好相处。杰维亚托夫还用了其他论据来证明这一点: 中国给自己制定了战胜"三个北方地区"---美国、北约和俄罗斯的任务; 中国正与国际金融寡头联手发起全球地缘经济战;中国有意识地使俄 罗斯作出更多无法兑现的承诺,从而在大约2012年后者出现危机时向 其提出最后通牒。
5月23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东门外广 场举行仪式,欢迎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访华。
俄中关系
自1996年双方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以来,中俄关系如一双筷子一样,合 作双赢,稳步前进。叶利钦时代的俄中关系,吸取了历史教训,不结 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国、寻求并拓展两国共同利益成为主要诉求, 奠定了俄中关系的基调。2000年普京上任后,实施强国外交战略,加 强与亚洲国家关系,视中国为共同推进建设国际新秩序的重要可靠伙 伴的同时,同中国和东亚国家一起,携手创立上海合作组织,与中、 印一起推动三国外长会晤机制化。2006年,两国元首曾4次会面,面 对面地坦诚交流,使双方互信提高到新水平。去年,普京在接受美国 《时代》周刊采访时说,俄罗斯与中国的关系正处于“史无前例”的 最好水平,俄中关系的质量及合作已达到前所未有高度,希望两国能 将这种关系保持下去。
但是,美国的真正用意并非要孤立俄罗斯,相反, 美国是在搞“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美国希望, 一个接受西方价值观、走与西方合作路线、同时 又与俄罗斯有千丝万缕联系的地区,将对俄罗在俄斯罗斯看来, 的未来产生影响,并推动俄罗斯沿着西方希望的 方向发展。
美俄大国矛盾将长期存在
自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综合国力下降最直接的体现和最主 要原因是经济全面滑坡。1991年底,独立的俄罗斯联邦继 承了原苏联的大部分家底,共有1万亿卢布内债和1,200亿 美元外债。用普京上台时的话说,“90年代俄罗斯国内生 产总值几乎下降50%……大概这是俄罗斯近二、三百年来 首次真正面临沦为世界二流国家、抑或三流国家的危险”。 然而,从2000年到2005年,俄罗斯经济随着国际能源市 场的红火开始步入稳定增长期,平均每年经济增长都在 4%以上。2005年,俄GD已达到7,700多亿美元,其人均 GDP也超过5,300美元。由于2007年俄罗斯经济增势不减, 俄经济发展和贸易部已将2007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预测 从原来的6.2%提高至6.5%。同时,在石油工业中获取的 利益也让俄罗斯积累了4,05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使之成 为仅次于中国和日本的世界第三大个外汇储备国。俄罗斯 在某种程度上重新走上大国之路。
8月22日,俄罗斯军人在距离格鲁吉亚战略要地哥里市约20公里 的俄军哨卡撤离。当日,俄军从哥里完全撤出,结束了对其近10 天的控制。至此,俄罗斯按计划顺利完成从格鲁吉亚撤军的任务。
俄罗斯恢复在远东 北海 加勒比地区 的战略飞行的问题
俄罗斯空军15日宣布,两架图-160计划当天 从委内瑞拉起飞,飞越加勒比海。此前, 图-160飞抵委内瑞拉时,已经引起美国的 不满,并多次派战机监视。
美国挑拨中俄关系
1992年,美国国务院几乎是俄罗斯的直接领导者,自那时 起,它有针对性地实施了在俄罗斯民众中散布北京会对莫 斯科构成战略威胁的计划。其宣传对象除了普通民众,还 有政治阶层。中国正在有目的地蚕食远东,那里的中国人 数量已经数倍于俄罗斯人;中国餐馆和商店拒绝俄罗斯人 进入,中国公司用政府提供的资金买下了当地的所有生意; 在中国任何一家商店,哪怕是出售课本的书店,都能买到 将西伯利亚和远东划归中国版图的地图。这些老生常谈不 仅出自于那些被轻易收买的记者和专家之口,还是某些州 长时常挂在嘴边的话。然而,这些消息的源头只有一个--美国政府,而州长们在此情况下几乎成了美国人的天然盟 友。
俄空军少将帕维尔·安德罗索夫11日说,这两 架战略轰炸机仅携带试验性导弹,将在中 立水域上空试飞数次,9月15日返回俄罗斯。
俄罗斯图-160海盗旗战略轰炸机空 中巡航
美国插手能源问题
俄罗斯人将这样的管道称之“政治管道”—— 美国一方面支持欧洲减少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 一方面鼓励前苏联产油国和石油过境国摆脱对俄 罗斯的依附,从而削弱俄罗斯对这些国家的影响。
数千捷克民众8日傍晚在布拉格举行示威游行,抗议政府签
。 约同意美国在捷克建立反导雷达基地
俄议会通过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的 独立要求呼吁书引起美国不满
俄罗斯联邦会议(议会)上下两院在8月25日全票通过了南奥塞梯和阿布 哈兹当局日前提出的要求俄承认他们独立的呼吁书。美国和德国当天 对俄罗斯议会的这一举动作出了强烈反应。 俄联邦委员会(议会上院)主席米罗诺夫说,俄罗斯应该支持两地人民获 得稳定、和平和独立的诉求。但他表示,最终决定将由俄罗斯总统作 出。 南奥塞梯领导人科科伊季和阿布哈兹总统巴加普什应邀来到俄联邦委 员会时,呼吁俄议员承认两地区独立。 美国白宫发言人弗拉托25日警告说,俄罗斯不能单方面确定格鲁吉亚 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的未来地位。
而美国人为何这样做,也很好理解:让俄罗斯处
于西方的羽翼之下,意识到只有西方才能保护自
己,别无选择,这是其一;对于俄罗斯而言,它
不得不耗费一是其二;它不会与中国接
近,从而会给美国带来很明显的好处,这是其三;
最后,美国人本身也将中国视为现实的、而非神 话的威胁(对于华盛顿的全球霸权而言)。这意味 着可以通过一个敌人来对付另一个,只需稍加"挑 拨",绝对是最高层次的办法!何况美国人经常靠 此伎俩取胜。
布什与普京都是在2000年当选总统,从2001年首次会晤 以来,两位举足轻重的大国首脑已经打了7年交道。然而, 这7年里,俄罗斯发生了很多变化:国内的经济实力增强; 中亚地缘形势改变——一些国家还发生了所谓的“颜色革 命”,而俄罗斯国内的大国心理则随着国家实力的提升而
不断膨胀。特别是近两年来,美俄的紧张关系大有加剧的
俄罗斯与美国近来冲突个案
捷克反导雷达预警地争端
美国和俄罗斯的导弹防御系统争端是首要问题之一。目前西方和俄罗斯 的关系正处于冷战结束后的最低点。美国和俄罗斯的导弹防御系统争端 就是在这个时候出现的。美国和欧洲计划在波兰和捷克共和国建立导弹 防御系统,美国和俄罗斯对此意见分歧。美国声称,建立这个导弹防御 系统是为了保护美国和欧洲免受企图发展核武器和弹道导弹的伊朗等国 家的潜在威胁。而普京在缅因州会晤布什的时候,却建议美俄两国合作 建立一个主要设置在俄罗斯境内的导弹防御系统。普京此前强调说,美 国计划在东欧布署反导防御系统只使战略平衡被破坏,爆发新的核冲突 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可能会挑起新的军备竞赛,但这不是莫斯科的过错, 而是美国首先挑起了军备竞赛。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认为,美国此 举是为了在军事上围堵俄罗斯。拉夫罗夫说,美国的计划“绝妙地与其 全球导弹防御系统衔接起来,而根据我们的分析——只要看看地图就知 道,该系统部署在俄罗斯的周边,而且刚好也在中国的周边”。拉夫罗 夫在俄罗斯国营电视台发表讲话说,“如果美国战略武器系统的组成部 分出现在靠近我们边界的欧洲,我们将不得不切断这种部署。”美国与 捷克签订了建立反导雷达预警基地的总协定。根据该协定,美国将在距 捷克首都西南90公里的布尔迪地区建立反导雷达预警基地。分析人士认 为,协定的签署意味着美国在东欧建立反导系统的计划取得了重大进展。
趋势。从俄罗斯内政,到伊朗问题的分歧、北约东扩、东
欧导弹防御体系等问题,普京和布什总是站在不同的立场 上讲话。美国哈佛大学俄罗斯史教授理查德·派普斯分析 说:“俄罗斯人普遍有大国心理,他们认为对抗美国这个
超级大国,树立自己的国际形象是非常重要的政策,普京
之所以坚持敢在国际社会对美国的霸权主义说‘不’,其 实是迎合了俄罗斯人渴望重树大国威望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