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唯物辩证法联系观
通过联系观,我们能够发 现事物内部的矛盾和相互 制约的关系。
3 推动发展
联系观是推动事物发展和 革命进程的重要力量。
联系观对社会实践的指导作用
1 实践中的联系
联系观帮助我们在实践中寻找关键环节和影响因素。
2 实践中的转化
通过联系观,我们能够在实践中把握转化的契机和关键点。
3 实践中的创新
联系观激发创新思维,促进社会实践的不断进步。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历程
1
古代思想家
古代思想家孕育了唯物辩证法的思想种子。
2
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进一步完善了唯物辩证法的理论体系。
3
现代发展
唯物辩证法在不同学科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和发展。
唯物辩证法与联系观的关系
唯物辩证法
唯物辩证法是一种认识世界和把握事物本质的哲学 方法。
联系观
联系观是唯物辩证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化了对事 物联系的认识。
联系观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举例
城市规划
联系观帮助规划师考虑城市各要 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和整体各种生物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团队合作
联系观鼓励成员之间的沟通和相 互支持,实现更好的团队效果。
唯物辩证法联系观
在探索人类思维方式的同时,唯物辩证法联系观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更加全面 的理解视角。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
1 辩证思维
认识世界的辩证方法,包括矛盾统一、否定 之否定等。
2 实践观
强调通过实践来获取知识和改造现实。
3 历史观
历史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
4 联系观
万事万物的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观点。
联系观的定义和特点
定义
联系观是一种认识世界的方法,强调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作用。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B.①③ D.③④
也有偶然联系,发明创 造不排除事物联系的偶 然性
质量铸就品牌 品质赢得未来
第七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结束
三、主观题常考点 联系观 [常考角度与必背术语]
(1) 物联网实现的联系是一种什么联系?这种联系是如何建 立的?
人为事物的联系。这种联系是人们按照实践的需要,在实践 中根据事物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起 来的。
相似之处,主观臆造并不存在的联系,或认为人可以随意创造联 系,这是诡辩论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唯 意志主义。
(2)否认人的主观能动性:认为人不能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 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政治
质量铸就品牌 品质赢得未来
第七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结束
一、命题常设误点(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1.人类能够创造自在事物之间的联系 (2011· 山东卷· T25C)(× )
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世界上根本没有不依赖于周围其他 事物而孤立存在的事物;但联系又是有条件的,并非任意两个事物 之间都存在必然的、直接的联系。普遍联系只是说明任何事物都不 是孤立存在的,都是与周围的事物有条件地联系着。
(2)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与世界的普遍联系: 前者回答的是世界的 本质“是什么”的问题, 后者说明的是世界的状态“怎么样”的问 题; 从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出发, 必然要承认客观世界的普遍联系。
政治
质量铸就品牌 品质赢得未来
第七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结束
(2)从普遍联系的观点分析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意义。
联系的普遍性要求我们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 立的观点看问题。
(3)说明某地在建设生态文明的过程中是如何坚持普遍联系的 观点的?
第七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一、引言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辩证法为基础,以唯物主义为指导,研究事物的发展和变化规律。
联系观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之一,深入理解和运用联系观对于正确认识世界、指导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二、联系观的内涵联系观强调事物的联系和相互作用,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相互关联的、相互依存的。
联系观指出,世界上没有孤立的个别事物,一切事物都是在相互联系中存在和发展的。
1.对立统一的联系联系观认为,事物内部存在着对立统一的矛盾关系。
对立统一是事物发展的基本动力,也是事物内部运动和变化的根本原因。
只有在对立统一中,事物才能产生新的发展和变化。
以生命现象为例,生与死、生产和消费、进步和退步等都是对立统一的矛盾关系。
只有通过对立统一的相互作用,才能促使生命不断发展、进化。
2.物质与意识的联系唯物辩证法强调物质和意识的辩证统一,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联系观指出,物质世界和人类意识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
物质世界存在独立于人类意识之外,并对人类意识产生影响。
而人类意识则反过来认识和改造物质世界。
这种物质和意识的相互联系,使人们能够通过认识物质世界,不断创造出新的物质财富,推动社会的发展。
三、联系观的作用联系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观点,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1.指导认识世界的方法联系观指导我们认识和理解世界的客观法则。
通过联系观,我们能够看到事物的内在联系和相互作用,把握事物发展的趋势和规律。
只有正确地把握事物的联系,才能真实地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2.指导社会实践联系观对于指导社会实践具有重要作用。
社会实践是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基本方式。
通过联系观,我们能够分析和把握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变化规律,从而指导社会实践的方向和方法。
3.支撑科学研究联系观对科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科学研究是通过观察、实验、分析等方法,寻找事物之间的联系和规律。
联系观的运用,能够帮助科学家发现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推动科学知识的积累和发展。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综合分析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要求我们在认识事物时进 行全面、细致、深入的分析和思考。
系统思考
联系观使我们能够从整体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解决复杂的现实问题。
关联思维
联系观培养了我们的关联思维能力,使我们能 够看到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关系。
追求真理
联系观帮助我们寻找事物发展的规律和本质, 并努力实现对世界真理的认识。
1 综合研究
将多个领域的知识和观点进行综合研究,寻找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共性。
2 横向关联
从不同事物或领域中寻找相似之处,发现它们之间的联系和相互影响。
3 纵向观察
观察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分析其中的内在联系和转化关系。
联系观的现实意义和启示
提升团队合作
联系观有助于团队成员之间建立 联系,提高合作效率和团队凝聚 力。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世 界是普遍联系的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事物之间存在着辩证法联系,联系观是 指认识事物时要注意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世界的普遍联系
自然界的联系
自然界中各种生物、生态系统和 自然现象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与相互作用。
社会经济的联系
全球经济的高度互联互通,各国 之间的贸易、投资、合作丝毫不 受地理距离的限制。
联系观对世界认识的意义
提高认知水平 促进创新发展 深化思想洞察
联系观让我们更多维度来认识世界,提高我们 的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
通过联系观,我们能够发现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和相互作用,从而推动创新发展。
联系观帮助我们理解事物之间的关联和相互依存 关系,提升我们的思想洞察力。
实践中应用联系观的方法
信息时代的联系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引言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则之一,它是指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是其核心内容之一,它强调了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作用。
本文将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出发,探讨联系观的概念、内涵以及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一、联系观的概念联系观是指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之间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观点。
联系观是一种对世界的观察和分析方式,它认为事物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在各种条件和因素的影响下发生发展变化的。
联系观强调了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作用。
二、联系观的内涵联系观的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联系观认为事物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各种事物相互作用、相互关联,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体现着事物的发展变化规律。
2.事物之间的相互依存:联系观认为事物之间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依存的。
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中,需要依赖其他事物的条件和因素。
没有其他事物的存在和作用,事物自身的发展是不能实现的。
3.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联系观认为事物之间通过相互作用而影响彼此的发展变化。
相互作用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事物通过相互作用而形成内在的联系和变化。
4.联系的多元性:联系观认为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多元的,不同事物之间的联系具有不同的形式和内容。
联系的多元性体现了事物之间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三、联系观在不同领域的应用联系观作为唯物辩证法的核心概念,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以下举几个例子来说明联系观在不同领域的应用:1.自然科学领域:在自然科学研究中,联系观强调了事物之间的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
比如在生态学研究中,研究者关注生态系统内各种生物和环境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它们对生态系统整体的影响。
2.社会科学领域:在社会科学研究中,联系观强调了社会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作用。
比如在经济学研究中,研究者关注经济领域内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以及它们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3.哲学思维方式:联系观作为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对于人们的思维方式具有重要影响。
【学霸笔记】微专题47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考点47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一、世界是普遍联系的1.联系的普遍性(1)联系的含义:所谓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2)联系的普遍性①表现a.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这种联系是该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
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
b.每一事物内部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正是这种联系才使事物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c.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其中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②方法论要求:联系的普遍性要求我们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既要看到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联系,又要看到事物之间的联系。
2.联系的客观性(1)含义:联系是客观的,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2)表现:事物的联系就其与实践的关系来说,可以分为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
自在事物中的种种联系在人类产生以前就存在了,它们当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人类实践的产物,“人化”的特点,但仍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因为人为事物的联系只有通过实践这一客观的物质活动才能够形成,形成之后便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
(3)方法论要求①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从事物固有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离开事物的真实联系,抓住事物的表面相似之处,主观臆造并不存在的联系,是诡辩论的一个重要特征。
②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
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4)联系的客观性及其根源①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联系既不是“上帝”强加给世界万物的,也不是人主观臆想出来的,是客观的。
②联系的客观性,根源于物质的客观实在性。
事物的客观性决定了事物联系的客观性,坚持联系的客观性就是在联系观上贯彻了唯物主义思想,否则就是唯心主义思想。
3.联系的多样性(1)表现: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一、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1、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2、联系具有客观性,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3、循环经济表明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4、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整体具有部分没有的功能,要求我们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性的部分对整体起决定作用,要求我们要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5、联系具有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6、把握系统的整体性、优化性、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运用综合的思维方法认识事物。
7、把握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规律,利用规律,8、联系具有条件下。
正确认识联系条件性的前题下,可以改变某些条件,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二、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1、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2、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3、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要求我们要注重量的积累、坚持适度原则、抓住时机促成飞跃。
4、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5、发展具有普遍性,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6、任何事物的发展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7、发展是有规律的,要求我们按规律办事。
三、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1、矛盾就是对立统一,要求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2、矛盾具有普遍性,要求我们坚持两分法、两点论、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3、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5、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的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1.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联系的含义: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
联系观原理:普遍性: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食物有着这样或者那样的联系。
客观性: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多样性: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
条件性: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有条件的。
对应方法论: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2.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Ⅰ坚持整体和部分的统一:⑴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部分,部分服从于整体⑵整体是部分构成的,部分是整体的部分,整体的状态和功能又影响着部分Ⅱ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原理: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要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注重系统内部的优化趋向对应方法论:用综合的思维来认识事物、着眼于事物整体、统筹考虑、优化组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1.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自然界是发展的人类社会是发展的人的认识是发展的2.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3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发展趋势: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对应方法论:Ⅰ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Ⅱ要懂得做好量变的准备工作、在适当的时机促成事物的质变、推进事物的发展方法论要求:我们要对未来充满信心我们要做好充分准备,不断克服前进路上的困难,勇敢的接受挫折和考验4.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事物的发展都是从量变开始多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
对应方法论:我们要从小事做起,积极做好量的积累。
要果断抓住十几,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发展,善于抓住基于,才能赢得主动。
坚持适度原则,做事要注意分寸,掌握火候。
注重量的变化,学会优化结构。
(排列次序变化出现)【注】量变到质变的两种形式:①数量的增减引起质变②排列次序的变化引起质变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联系的根本内容是:矛盾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矛盾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是:矛盾的观点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是:矛盾规律or对立统一规律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时间诶的根本方法是:矛盾分析法1.矛盾:对立统一。
第七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知识点 (联系观)
1、联系的普遍性原理:〖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其中没有任何一个事物孤立地存在,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
〖方法论〗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既要看到事物之间的联系,又要看到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联系。
对事物的联系进行具体的分析。
〖错误倾向〗割裂事物之间的联系,用孤立、片面的观点认识处理问题的形而上学的做法。
〖实际运用〗用联系的普遍性原理分析说明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分析说明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
2、联系的客观性原理〖原理内容〗联系是客观的。
事物的联系是本身固有的,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无论是自在事物的联系还是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
〖方法论〗要求我们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错误倾向〗主观臆造不存在的联系。
〖实际运用〗批判否定事物与周围事物的客观联系3、联系的多样性条件性原理〖原理内容〗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联系具有多样性,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
联系具有条件性,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有条件的,条件是多样的多变的。
〖方法论〗要求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4、整体和部分关系原理〖原理内容〗一切事物都是由各个局部构成的有机联系的整体,整体和部分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
(1)整体与部分是相互区别的。
含义不同;地位、作用、功能不同。
(2)整体与部分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
整体由部分构成,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为部分;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简言之:(部分离不开整体;整体离不开部分;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变化可以决定整体的功能。
)〖方法论〗①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
联系观原理
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宏观:1、联系具有普遍性,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2、联系具有客观性,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3、联系具有多样性、条件性。
要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4、整体和部分是辩证统一的,二者相互联系、密不可分。
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要求我们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
5、整体和部分是辩证统一的,二者相互联系、密不可分。
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发展。
6、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微观:1.联系客观性原理①联系是客观的,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②无论是自在事物的联系还是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
人为事物的联系,它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它形成之后便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
③联系是客观的,但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2.联系多样性原理①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
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②既要注重客观条件,又要恰当运用主观条件;既要把握事物的内部条件,又要关注事物的外部条件;既要认识事物的有利条件,又要重视事物的不利条件。
③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有条件的,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3.整体和部分的关系①整体和部分是辩证统一的,二者相互联系,密不可分。
②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影响部分,要求我们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
③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要求我们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原理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原理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理论之一,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其中,联系观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之一,强调事物的内部联系与相互作用。
本文将从联系观原理的内涵、联系观原理的重要性以及联系观原理的运用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联系观原理的内涵联系观原理指的是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变化是通过事物内部的各种矛盾的相互联系与作用而实现的,即事物内部各个方面之间、各个环节之间都存在着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是由内部的矛盾运动推动的,事物的发展变化是通过事物内部矛盾的相互作用和斗争而实现的。
联系观原理不仅强调了事物内部因果联系的普遍性,还关注了事物内部各个因素之间相互联结、相互作用的辩证统一关系。
二、联系观原理的重要性联系观原理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原理之一,它对于正确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联系观原理帮助人们把握事物的全面性和复杂性。
事物内部各个方面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相互作用影响着事物的发展变化,只有通过联系观原理,才能全面地了解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其次,联系观原理可以帮助人们把握事物的辩证统一性。
事物的各个方面既存在着相互矛盾,又存在着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关系,只有从辩证统一的角度看待事物,才能准确地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变化。
最后,联系观原理对于推动社会变革和解决实际问题具有重要作用。
只有深入把握事物内在的联系与作用,才能找出改革和发展的路径,解决社会问题,推动社会进步。
三、联系观原理的运用联系观原理的运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首先,在知识学习和科学研究中,需要通过联系观原理去分析事物的内在联系和相互作用,实现对事物本质的认识。
其次,在实践中,要站在联系观的基础上,积极掌握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并进行系统思考和综合分析。
同时,在指导社会工作和实际操作中,要通过联系观原理去寻找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解决问题。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1、世界是普遍联系的(1)什么是联系?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2)联系的普遍性: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其中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方法论】要求我们在观察和处理问题时必须坚持联系的观点,反对孤立的观点。
(3)联系的客观性: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方法论】①它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②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4)联系的多样性: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
【方法论】它要求我们,要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2、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1)【强调整体的原理】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到部分;【方法论】要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
(2)【强调部分的原理】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
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方法论】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3、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1)系统的基本特征:整体性、有序性、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2)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注意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3)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1、发展的普遍性:自然界是发展的;人类社会是发展的;人的认识是发展的。
2、发展的实质(什么是发展):发展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2016高考政治知识点归纳——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2016高考政治知识点归纳:唯物辩证法
的联系观
2016高考政治知识点归纳: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1、什么是联系?
所谓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
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2、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和条件性的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
方法论意义:客观性——切忌主观随意性。
多样性——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3、整体和部分的含义、关系及其把握二者关系的方法论意义
含义: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从数量
上看它是一;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各个阶段,从数量上看它是多。
关系: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方法论:树立全局观念,重视局部作用。
4、系统的含义、基本特征,掌握系统优化方法的意义
含义: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
的统一整体。
基本特征: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
向。
掌握系统优化方法的意义: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考纲要求】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总特征联系的含义和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及其指导意义【知识体系自主建构】【重点提要】1.简述联系的含义、联系的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
联系就是之间以及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联系的普遍性原理: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2.简述联系的客观性原理及方法论。
为什么说人为事物的联系也是客观的?联系是客观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这一原理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联系是客观的,不管是的联系,还是的联系都是客观的。
人为的联系只有通过这一客观的物质活动才能够形成,形成之后便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
3.简述联系的多样性原理及方法论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的。
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的。
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4.具体叙述整体与部分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要求(1)原理:整体和部分是相互区别的。
①整体是事物的和发展的。
部分是事物的和发展的。
②整体居于地位,整体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的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整体和部分又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
整体由部分构成,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
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作用。
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
(2)方法论:我们应当树立,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从而达到整体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同时必须重视部分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学情诊断】〖易错易混〗1.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是联系2.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无条件的。
3.联系是客观的,人们无法改变。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之一。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包括下述内容:一、联系的定义联系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二、联系的普遍性1、每个事物:每个事物内部诸要素相互联系构成统一的整体。
事物的内部联系是最根本的联系,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根据。
20世纪80年代,在欧美流行着一种家庭小摆设——生态球。
在一个密闭的玻璃球中有游动的小虾和绿莹的水藻。
如果只看到这两种生物,就难免对它们的成活产生疑问。
其实,生态球中还要一个人们肉眼看不到的要素——细菌。
三者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链:细菌把小虾排除的有机物变成无机物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供水藻生存,水藻为小虾提供氧气。
其中任何一种生物发生问题,其他两种生物就会死亡,生态球就会失去作为一个完整事物的价值。
2、事物之间:事物之间通过外部联系相互提供存在和发展的条件。
每个事物对外要同其他事物相联系才能够存在,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生态球要和阳光相联系。
没有阳光的照射,水藻就不能产生释放氧气的光合作用,小虾就会死亡……。
3、整个世界:整个世界是由各种事物相互联系构成的统一体。
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没有任何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生态球作为一种人造物,是人们根据普遍联系的原理创造出来的,给世界增添了新的东西。
掌握普遍联系的原理,会使个人的生活丰富多彩。
三、联系的客观性联系的客观性是指联系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具有的,不能把虚构的联系当作客观的联系。
例如:中国新闻出版社出版的《识心术》一书有这样的论断:鼻子大的人难成大明星。
小鼻子的人易患心脏病,不易受惠家族,嫁了丈夫也要劳苦一辈子。
客观性是联系的本质特点。
四、联系的多样性1、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2、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教育——人才——科技——生产力3、并存联系(共时性联系)和相继联系(历时性联系);4、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5、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6物质联系和精神联系。
第七课-唯物辩证法联系观
第七课-唯物辩证法联系观第七课-唯物辩证法联系观唯物辩证法联系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它对于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联系观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和核心内容之一,它强调一切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作用。
联系观的提出和发展,为我们深刻理解事物的本质、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提供了重要的方法和思路。
联系观认为,事物之间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有机联系的。
一切事物都存在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关系的联系。
这种联系是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条件。
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恩格斯曾经说过:“没有什么东西,从质变到巨变的,不是内部矛盾的积极作用,而是外部条件的附庸作用。
”这正是联系观的内核。
联系不仅是事物产生、发展的基础,也是事物存在和运动的基础。
没有联系,事物就不能存在,也不能运动。
联系观强调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一切事物都是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发展的。
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在一定条件下引起相互制约和相互调整,从而推动事物朝着一定的方向发展。
例如,在自然界中,地球与太阳、月亮、其他星球之间存在相互引力和相互潮汐的关系;在社会生活中,个人的行为和社会的制度、规范、文化等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这种相互作用不仅体现了事物之间的联系,也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联系观还强调事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和相互渗透。
事物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通过相互作用、相互转化而得到的。
一切事物都是由其相反面构成的,如运动与静止、光明与黑暗等等。
事物的相互转化和相互渗透是事物发展的内在属性。
例如,在自然界中,固体可以变为液体、液体可以变为气体等;在社会生活中,劳动者可以变为资本家、资本家可以变为劳动者。
这种相互转化和相互渗透的过程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联系观的基本内容。
联系观的提出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成果,它为我们认识和把握世界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联系观帮助我们从宏观和微观的视角来看待事物,把握事物发展的本质和规律。
从宏观角度看,事物之间的联系具有宏观性、多样性和系统性,我们需要从整体和系统的角度来认识事物之间的联系。
第七课_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2.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1)相互区别
(2)相互联系
A、不可分割
整体离不开部分,部分也离不开整体。 整体由部分组成,没有部分就无所谓整体,部 分是整体中的部分,没有整体也就无所谓部分。
燕太子丹赠手
战国时,燕国太子丹宴请将要为他刺杀秦王的 荆轲。他为了讨好荆轲,特意叫来一个弹琴的美女 为荆轲弹琴奏乐。荆轲听着悦耳的琴声,看着美人 那双纤细、灵巧的手,魂飞天外,连连称赞:“好 手!好手!”并一再表示:“但爱其手。”听到荆 轲的称赞,太子丹立即命人将美人的双手切断,放 到一个盘子里,赠送给荆轲。这则材料一方面反映 了剥削阶级的野蛮残酷;另一方面,也告诉我们被 砍下来的手,再也不是弹琴的手了,失去了人手的 意义。
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 的条件,一切以时间、 地点为转移。
误区一:把联系的普遍性理解为世界上任何两个 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
(1)所谓联系的普遍性,有两方面的含义:①每一事物都 处在普遍联系之中。从内部构成要素看,是普遍联系的; 从与周围其他事物的联系看也是普遍的;从事物发展的历 史趋势看,该事物与过去和将来的联系也是普遍的。②联 系这种关系在世界万物中是普遍存在、大量具有的,因而 是普遍的。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在这一点上是绝对的、无 条件的。
部分
2.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1)相互区别 A.内涵不同,二者不能混淆 坐井观天 盲人摸象 B.地位和功能不同 第一,地位不同。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 分从属于整体 第二,功能不同(笔记 ) 情形一:整体具有部分根本没有的功能。 情形二:整体的功能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 当各部分以合理的结构形成整体时 情形三:整体的功能小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 当部分以欠佳的结构形成整体时 辨析题——
二、联系的特点 1、 联系具有普遍性
2020高考政治知识点: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2020高考政治知识点: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2020高考政治知识点: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1.联系的含义?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2.联系的普遍性①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②每一事物内部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③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其中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3.联系的客观性:⑴原理:联系是客观的,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⑵方法论: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从事物固有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4.联系的多样性⑴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样的,把握联系的多样性,对于我们正确认识事物具有重要意义。
⑵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5.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及方法论要求⑴辩证关系:区别:①含义不同: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各个阶段。
②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和功能各不相同: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在事物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联系:整体和部分又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
①整体是由部分构成,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
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②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为部分。
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
⑵方法论:①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
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
②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6.系统的含义和基本特征①含义:系统,就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
②基本特征:整体性、有序性、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7.系统优化方法第一、从实践方面来说,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新人教版高二政治必修4:第7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共 8 个一级考点)第7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2个一级考点)►考点一、二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唯物辩证法】(1)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
(2)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矛盾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1、联系的普遍性【原理内容】①含义: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②表现: A.事物之间: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B.事物内部: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C.整个世界: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方法论要求】:联系的普遍性要求我们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
联系具有普遍性,但并不是说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因为联系是有条件的。
2、联系的客观性【原理内容】①含义:联系的客观性是指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②体现:事物的联系就其与实践的关系来说,可以分为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
二者都是客观的。
【方法论要求】:A.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B.联系具有客观性,但人们不是无能为力的,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高考提能】事物联系的客观性与人们所建立新的具体联系的关系(1)对于联系问题我们既要坚持唯物主义,又要坚持辩证法。
人们改变事物联系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必须以坚持事物的客观性为前提。
(2)人们改变事物联系的状态,是人们通过实践活动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表现,它只是改变了事物联系的具体形式,并不是凭空创立或从根本上取消了事物自身的客观联系。
如果否认了事物联系的客观性,任何新的具体联系都不可能建立。
(3)从性质上看,人为事物的联系也是客观的,它一旦形成之后,便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
第八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唯物辩证法】
两个总特征
两个基本观点
正是事物之间相互作用, 构成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
永恒发展
二、发展及其特点
自然界是发展的
二、发展及其特点
封建社会 奴隶社会 原始社会
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资本主义社会
高
低
二、发展及其特点
雷公扣击连鼓,产生雷声; 电母持镜,形成电光。
“雷为天怒” 雷电属自然现象。 电位差增大到一定程度时, 思考:这些变化过程 又说明了什么? 产生的放电现象。
俄国著名作家赫尔岑,有一次应朋友邀请,去参加音乐 会,可节目刚演出不久,他就打起瞌睡来,这时女主人推了 他一下,问:“先生,你不喜欢音乐吗?”赫尔岑摇了摇头, 说:“这种低级轻佻的音乐有什么好听?女主人惊奇地说, 这里演奏的可都是流行的乐曲啊。赫尔岑平心静气地反问: “难道流行的东西就是高尚的吗?”。女主人反驳:“不高 尚的东西怎么会流行呢?” 赫尔岑听了这句话,风趣地回答:“那么,流行性感冒 也是高尚的吗?”说完,就走了。
判断:下列现象属于质变的是:
①在10-30度之间水的变化
②水变为冰
③某党政干部变为阶下囚
④人的年龄的增长
⑤河堤崩溃 ⑥计划经济体制变为市场经济体制
②③⑤⑥
四、发展变化的状态
★先量变后质变?
事物的发展就是由量变到质变, 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 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 两者相互渗透,不是截然分开。
新 中 国 成 立
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 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二、发展及其特点
判断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志
是
♣符合必然趋势 具有强大生命力 具有远大前途
新事物
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材料一:一只灰喜鹊一年可以吃掉15000条松毛虫,保护一亩 松林;在棉田放马蜂,可减少四次用药;一只青蛙,一天吃掉七八 十条害虫;一只成鸭1小时可消灭2000条虫子。当前不少地方利用 这些害虫的天敌来防治农作物害虫,既节省人力、物力,又保护生 态平衡。 材料二:对森林资源的滥砍滥伐,不仅造成了资源的减少和缺 乏,而且破坏植被,造成水土流失。早年的滥伐植被是造成现今黄 土高原水土流失的重要原因之一。 请用有关哲学原理分析说明上述材料。
(1)上述材料说明,事物是相互联系的,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人们 观察和处理问题必须坚持联系的观点。 (2)材料一中,人们利用喜鹊、马蜂、青蛙消灭害虫的事例,说明正 确认识和利用事物的联系,就能因势利导,利用事物的联系为人类造福。 (3)材料二中,“滥伐森林,破坏植被,造成水土流失”的事例说明, 人们如果忽视客观事物的联系,就会遭到客观规律的惩罚,给人类造成巨 大损失。 (4)一切事物的运动都是有规律的。规律是事物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 然的联系,它是客观的,人们不能违背规律,一旦违背了它的要求,就要 受到惩罚,材料中所说的破坏植被造成的恶果就是如此。
B.要坚持适度原则
C.要善于抓主要矛盾 D.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下列既体现唯物辩证法联系的观点,又体现唯物辩证法发展的观 点的有 ( ) ①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②唇亡齿寒 ③邯郸学步 ④吐故纳新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 何处来。”与这首古诗体现的哲理相一致的俗语是( ) A.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B.流水不腐,户枢不蠧 C.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D.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据《人民日报》报道,天津市蓟港铁路在征地拆迁补 偿中,由于蓟县有关部门在评估中不讲原则,弄虚作假, 慷国家之慨,使大笔拆迁补偿费落入了个人腰包,使国家 和集体的财产蒙受了不应有的损失,严重损害了国家和集 体的利益。 用整体和局部的辩证关系分析上述材料中的错误做法。 (1)唯物辩证法认为,在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中,整 体处于统帅的决定地位,部分从属于整体,因此,我们 在一切活动中都应该有全局观念、整体观念。 (2)上述材料中的错误做法违背了整体和部分相互 联系的原理,只顾局部利益,损害整体利益,照此发展 下去,最终会使局部利益也保不住。 (3)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自觉地把全局利益放在第 一位,做到局部服从全局,甚至不惜牺牲局部利益,绝 不能只顾个人利益而损害国家和集体的利益。
具体 要 问题 求 具体 分析
1.下列选项中,体现了主次矛盾关系原理的有( ) ①祸福相因,相反相成 ②统筹兼顾,适当安排 ③对症下药,因地制宜 ④提纲挈领,纲举目张 ⑤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⑥学会“弹钢琴”的工作 方法 A.①④⑤ B.①②⑥ C. ②④⑥ D.②③⑤ 2.网络已经成为青少年获取信息、交流思想的重要渠道, 但网络中不健康内容会对青少年思想道德品质造成不良影 响,并且长时间沉溺网络也会损害身心健康、妨碍学业。 以上材料主要体现的辩证唯物主义哲学道理是( ) ①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 ②矛盾次要方面也会影响事物性质和发展方向 ③事物量变的积累会引起质变 ④偶然性中包含着必然性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
6.南北朝时诗人王籍有“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的名句, 而宋代的王安石则认为“一鸟不鸣山更幽”,黄庭坚说王安石 的修改是“点金成铁”。从哲学上看,王安石错在( ) A.只见对立,不见统一 B.只见统一,不见对立 C.只见依存,不见转化 D.只见转化,不见依存 7.“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从这 句古语中,我们可以体会到( ) ①事物是对立统一的 ②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③看问题要坚持两分法 ④事物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8.福楼拜说:“世界上没有两粒相同的沙子,没有两只相同 的苍蝇,没有两双相同的手掌,没有两个相同的鼻子。”从哲 学上讲,这是因为( ) A.世界上的事物各不相同 B.世界充满了矛盾 C.每个事物的具体矛盾各不相同 D.矛盾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与周围其它事 物相互联系
联系的含义
事物内部各部分要素 之间相互联系 世界上 的事物千差 万别,事物 的联系多种 多样
反对:诡辩论
联系的普遍性
自在事物
人为事物
联系 的客 观性
世界是 普遍 联系的
联系 的多 样性
要求:从事物的固有联系中把握事物
要求:把握事 物存在和发展 的条件,一切 以时间、地点 和条件为转移
矛盾是事物 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含义: 属性:
对立
统一
包含 前提
同 一 性
斗 争 性
和
含义及方法论 含义及情形
即:共性---个性 一般---个别
辩证关系
辩证关系: 方法论:
离不开
寓于
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1.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已是人们的共 识。但科学技术也同时带来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破坏,如环境 污染、生态失衡、超级武器的研制、跨国犯罪等等。这表明( ) A.任何事物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 B.矛盾双方依据一定条件各向自己的相反方向转化 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 D.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 2.下列选项中,符合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道理 的是( ) ①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避之 ②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③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④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③④ 3.“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的这句话从哲学上启示我们 ( ) A.间接经验不如直接经验可靠 B.理论来源于实践,而不是来源于书本 C.在一定条件下,事物会向自己相反的方向转化
1.“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这一成语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 A.一切事物总是和其它事物有条件地联系着 B.一切事物总是和其它事物无条件地联系着 C.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D.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2.由于人类活动的强烈干扰,近代物种的丧失速度比自然灭绝 速度快1000倍,比形成速度快100万倍。这表明( ) A.人类活动对客观事物的发展具有阻碍作用 B.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无条件的 C.必须用联系的观点认识和处理问题 D.客观决定主观,主观反映客观 3.计算机网络的出现,将会使世界进一步联接为一个整体,以 至于有人说,我们居住的地球变小了,成了“地球村”。这说 明 ①人们可以根据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②事物固有的联系是人创造出来的 ③随着科学的发展,事物的联系会出现更多的新形式 ④这种说法违背了联系的客观性
矛盾是事物 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主、次矛盾 的含义及其 辩证关系 方 法 论 矛盾主、次 方面含义及 其辩证关系
含义: 属性:
矛盾分 析法是 认识事 物的根 本观点
对立
统一
包含 前提
同 一 性
斗 争 性
辩证关系
要求 含义
坚持一分为二的矛 盾分析法,坚持两 点论和重点论相统 一。反对形而上学 的一点论和均衡论
自然界是发展的
世界 是永 恒发 展的
要 求
发展的 普遍性
发 展 的 实 质
人类社会是发展的 人的认识是发展的
对未来充满信心 …… 勇敢地接受 挫折与考验 方法论
前途是光明的 道路是曲折的
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新事 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运动变化≠发展 原 理:
必然结果
做好量变的准备 促进事物的性
掌握 系统 优化 方法
做 到 三 点
注意遵循系统内 部结构的有序性 注重系统内部结 构的优化趋向
要求:用综合的思维 方式来认识事物
1.古人云:“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 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这句话说明( ) A.事物的发展是有前因后果的 B.事物的联系是具体的 C.处理问题必须重视各个局部 D.认识和处理问题必须从整体上把握事物 的联系 2.俗话说:“花在树则生,离枝则死;鸟在林 则乐,离群则悲。”这句话的哲学寓意是( ) A.整体包含在部分之中 B.局部性质和意义的体现离不开整体 C.既要统观全局,又要照顾局部 D.事物的存在和发展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
6.“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 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两句诗 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 A.事物的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B.做工作必须善于抓主要矛盾 C.新事物战胜旧事物要经过一个长期过程 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7. “学习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 辍学似磨刀之石,不见其损,年有所亏。”这 主要告诉我们要( ) A.坚持适度的原则 B.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 C.重视量的积累 D.充分重视内因
3.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有许多发展、困难并存的现象。困难 与发展是什么关系?有一句话讲得很深刻:“大发展小困 难,小发展大困难,不发展最困难。”中国共产党把发展 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 题。 试分析材料中包含的哲学观点。
(1)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包含着矛盾,矛盾就是对立 统一。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发展”同“困难”之间的关系 就是矛盾关系的具体体现;矛盾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各 向自己相反的方向转化。材料中的“大发展小困难,小发 展大困难,不发展最困难”正体现了这一观点。 (2)复杂事物发展过程中的矛盾有主次之分,要求我 们在解决问题时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 矛盾,同时带动其他矛盾的解决。“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 的第一要务,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体现了 这一观点。
在电脑尚未全面普及,部分家庭上网还有一定困难的 情况下,网吧以其相对低廉的价格和较快的接入速度、灵 活便捷的上网方式,为网民上网查资料、学习科学知识、 做出经营决策提供了方便。但由于管理没跟上,负面影响 也日渐显现。回答4~5题。
4.上述材料主要表明( ) A.事物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战胜旧事物 B.新事物具有旧事物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C.事物都有一个产生、发展、消亡的过程 D.新事物一般都要经历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 5.对待上述现象我们的正确态度应该是( ) A.对新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不足要承认和接受 B.只要有负面影响的东西必须彻底消灭 C.要热情地支持新事物并积极创造条件克服其不足 D.坚决取缔网吧,以免影响精神文明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