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南安中学2015_2016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

2015-2016学年甘肃省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要求,请将正确选项的标号填入题后括号内)1.(2分)(2014秋•彭阳县校级期末)下列变化中,前者属于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铁水铸成锅铁生锈B.木柴燃烧铜在潮湿的空气里生成铜绿C.汽油挥发石蜡熔化D.CO2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瓷碗破碎2.(2分)(2007秋•赤坎区期末)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A.B.C.D.3.(2分)(2015秋•余干县期中)下列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B.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C.蜡烛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4.(2分)(2014秋•肥东县期中)如图是表示气体微粒的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那么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A.B.C.D.5.(2分)(2015•梅州)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Fe B.Al C.Si D.O6.(2分)(2015•赤峰模拟)根据下列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圆圈内“+”号和数字表示带正电的质子的数目,弧线上数字代表各电子层带负电的电子的数目),其中属于阳离子的是()A.B.C.D.7.(2分)(2012秋•硚口区期中)葡萄糖是最重要的供能物质,其化学式为C6H12O6,下列有关葡萄糖的叙述正确的是()A.葡萄糖属于氧化物B.葡萄糖分子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C.葡萄糖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D.葡萄糖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008.(2分)(2014秋•邵阳县校级期末)下列各组化学式,其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Fe FeCl B.CaOH Fe2(SO4)3C.K2CO3 Al(OH)3D.NH4Cl2 NH39.(2分)(2014秋•邵阳县校级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B.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C.水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D.水中含有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10.(2分)(2015秋•合肥期中)下列做法你认为不合理的是()A.农业上提倡使用农家肥,不能使用化肥和农药B.我国可供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有限的,因此我们都应关心水、爱惜水、保护水C.用洗菜、淘米、洗衣的水来浇花、拖地或冲厕所D.为了保护水质,我们尽量不选用含磷的洗衣粉11.(2分)(2015•云南校级模拟)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错误的是()A.化学反应前后它的质量不变B.化学反应前后它的化学性质不变C.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D.可增加生成物的质量12.(2分)(2014秋•邵阳县校级期末)下列有关16号元素硫(S)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16B.该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6C.该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6D.该元素为金属元素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13.(7分)(2012秋•安宁市期中)在分子、原子、质子、中子、电子中,找出符合下列条件的粒子名称,填在相应的横线上.(1)能直接构成纯净物的是;(2)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3)带正电荷的粒子是;(4)决定原子质量大小的粒子是;(5)不显电性的粒子是;(6)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粒子是;(7)带负电荷的粒子是.14.(7分)(2015秋•甘肃期中)用化学符号表示:(1)钠元素(2)三个磷原子(3)铁(4)氮气(5)两个氧分子(6)2个钙离子(7)﹣2价的硫元素.15.(5分)(2012秋•安宁市期中)在下列物质中:①洁净的空气②高锰酸钾完全分解后的固体③硬水④软水⑤液态氧⑥蒸馏水.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填序号,下同),属于纯净物的是,属于化合物的是,属于氧化物的是属于单质的是.16.(6分)(2015秋•甘肃期中)A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A元素在化学反应中容易电子变成离子,属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B元素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该离子带个单位正电荷,该元素的原子核外总共有个电子.A、B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用A、B表示)为.三、简答题(本题2小题,共13分)17.(8分)(2015秋•甘肃期中)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1)某同学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共热制备和收集氧气,他应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是(填序号)来制取.用装置E来收集,其原因的,收集氧气的适宜时刻是.用文字表达式表示其反应.(2)通常用如右图所示的方法进行气密性检查,如果装置不漏气,可以看到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将手松开一段时间后(导管仍插入水中),可以看到的现象是.(3)若选用C收集氧气,你认为验满的方法是.18.(5分)(2015秋•甘肃期中)如图是水电解实验装置图,请回答:(1)写出电解水的文字表达式;(2)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产生的气体是,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内产生的气体是,二者体积比的理论值是.四、综合应用题(共8分)19.(8分)(2015秋•甘肃期中)蛋白质在人体胃肠内与水反应,最终生成氨基酸被人体吸收.丙氨酸(化学式为C3H7O2N)就是其中的一种.请回答下列问题:(1)丙氨酸由种元素组成.(2)丙氨酸分子中C、H、O、N各原子个数比为.(3)丙氨酸中C、H、O、N元素的质量比为.(4)丙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是,(5)丙氨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写出计算过程)(6)11.3g丙氨酸中碳元素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2015-2016学年甘肃省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要求,请将正确选项的标号填入题后括号内)1.(2分)(2014秋•彭阳县校级期末)下列变化中,前者属于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铁水铸成锅铁生锈B.木柴燃烧铜在潮湿的空气里生成铜绿C.汽油挥发石蜡熔化D.CO2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瓷碗破碎【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解答】解:A、铁水铸成锅,由液态变为固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属于物理变化;铁生锈生成了一种红棕色的新物质铁锈,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所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正确;B、木柴燃烧能产生二氧化碳,所以属于化学变化;铜在潮湿的空气里生成铜绿,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误;C、汽油挥发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并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石蜡熔化是由固态变为液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并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误;D、CO2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是因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了碳酸钙的缘故,属于化学变化;瓷碗破碎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误.故选A.【点评】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2.(2分)(2007秋•赤坎区期末)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A.B.C.D.【考点】加热器皿-酒精灯;测量容器-量筒;固体药品的取用;液体药品的取用.【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B、根据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向试管中粉末状固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应用火柴点燃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正确.B、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所示操作正确.C、取用粉末状药品,试管横放,用药匙或纸槽把药品送到试管底部,图中所示操作正确.D、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瓶塞没有倒放,所示操作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3.(2分)(2015秋•余干县期中)下列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B.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C.蜡烛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碱的化学性质.【专题】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分析】A、根据硫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碱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故选项说法正确.B、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和硫酸钠溶液,则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故选项说法正确.C、蜡烛在空气中燃烧,产生黄白色火焰,而不是白烟,故选项说法错误.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碱的化学性质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的区别.4.(2分)(2014秋•肥东县期中)如图是表示气体微粒的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那么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A.B.C.D.【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是混合物;对于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由一种分子构成,属于纯净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分子构成,属于混合物.【解答】解:A、该物质由一种分子构成,属于纯净物.B、该物质由一种分子构成,属于纯净物.C、该物质由两种分子构成,属于混合物.D、该物质由一种分子构成,属于纯净物.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难度不大.5.(2分)(2015•梅州)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Fe B.Al C.Si D.O【考点】地壳中元素的分布与含量.【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地壳里各元素的含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排列依次是氧,硅,铝,铁进行分析解答本题.【解答】解:地壳里各元素的含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排列依次是氧,硅,铝,铁,因此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l;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根据地壳里各元素的含量,并应用于解题的能力.6.(2分)(2015•赤峰模拟)根据下列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圆圈内“+”号和数字表示带正电的质子的数目,弧线上数字代表各电子层带负电的电子的数目),其中属于阳离子的是()A.B.C.D.【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在原子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在阳离子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在阴离子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据此解答.【解答】解:A、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属于原子;B、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属于原子;C、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属于阳离子;D、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属于阴离子;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应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7.(2分)(2012秋•硚口区期中)葡萄糖是最重要的供能物质,其化学式为C6H12O6,下列有关葡萄糖的叙述正确的是()A.葡萄糖属于氧化物B.葡萄糖分子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C.葡萄糖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D.葡萄糖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00【考点】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元素质量比的计算;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根据化学式的意义可以的出葡萄糖的元素组成、相对分子质量、元素质量比、各元素的质量分数,通过计算可以得出本题的答案.【解答】解:A、氧化物中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葡萄糖是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因此葡萄糖不属于氧化物,故A说法错误;B、葡萄糖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6):12:(16×6)=6:1:8,故B说法错误;C、利用化学式的相关计算可知:碳元素的质量分数=×100%=40%,故C说法正确;D、葡萄糖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6+1×12+16×6=180,故D说法错误.故选C.【点评】此题是对化学式有关问题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能对化学式意义的理解,属常规性基础知识的考查题目.8.(2分)(2014秋•邵阳县校级期末)下列各组化学式,其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Fe FeCl B.CaOH Fe2(SO4)3C.K2CO3 Al(OH)3D.NH4Cl2 NH3【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首先要熟记常见元素与常见原子团的符号书写,并熟记化合价以及化合价的规律和原则;会利用化合价数值交叉法书写化学式(即将正、负化合价的数值交叉到相应符号的右下角,但注意原子团看作一体,含约数的一般要约分);根据化合价的原则(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检验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解答】解:A、铁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为+2或+3价,氯化物中Cl元素为﹣1价,因此氯元素与铁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FeCl2、FeCl3,故A错误;B、氢氧化钙中钙元素为+2价,氢氧根为﹣1价,由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知氢氧化钙的化学式为Ca(OH)2,故B错误;C、碳酸钾中钾元素为+1价,碳酸根为﹣2价,化合价交叉得化学式为K2CO3,氢氧化铝中铝元素为+3价,氢氧根为﹣1价,故氢氧化铝化学式为Al(OH)3,故C正确;D、氯化铵中铵根化合价+1价,氯元素为﹣1价,故氯化铵的化学式为NH4Cl,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化学式的书写,学生熟悉常见元素的化合价及化合价原则是解答的关键,并能利用元素符号来书写物质的化学式.9.(2分)(2014秋•邵阳县校级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B.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C.水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D.水中含有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水的化学式的宏观为微观意义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故选项说法错误.B、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C、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故选项说法错误.D、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化学式的宏观与微观意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0.(2分)(2015秋•合肥期中)下列做法你认为不合理的是()A.农业上提倡使用农家肥,不能使用化肥和农药B.我国可供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有限的,因此我们都应关心水、爱惜水、保护水C.用洗菜、淘米、洗衣的水来浇花、拖地或冲厕所D.为了保护水质,我们尽量不选用含磷的洗衣粉【考点】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专题】化学与环境保护.【分析】A、根据农业上提倡使用农家肥,但不能禁止使用化肥和农药进行解答;B、根据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有限的进行解答;C、根据节约用水的方法进行解答;D、根据含磷洗衣粉会造成水体中的藻类物质疯狂生长,破坏生态环境进行解答.【解答】解:A、农业上提倡使用农家肥,但不能禁止使用化肥和农药,故A错误;B、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有限的,因此我们都应关心水、爱惜水、保护水,故B正确;C、用洗菜、淘米、洗衣的水来浇花、拖地或冲厕所,可以节约用水,故C正确;D、含磷洗衣粉会造成水体中的藻类物质疯狂生长,破坏生态环境,故D正确.故选:A.【点评】环保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球的重视,要保护好环境,就要了解环境污染的来源和防治措施,要培养环保意识和责任感,做到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11.(2分)(2015•云南校级模拟)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错误的是()A.化学反应前后它的质量不变B.化学反应前后它的化学性质不变C.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D.可增加生成物的质量【考点】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做催化剂(又叫触媒).催化剂的特点是:能够改变(加快或减慢)化学反应速率,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没有改变.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对生成物的质量无影响.【解答】解:A、反应前后催化剂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故对;B、根据催化剂的定义知,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不变,故对.C、催化剂能够改变化学反应速率,既可加快反应速率,也可以减慢反应速率.故对;D、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对生成物的质量无影响;故错.故选D.【点评】记住催化剂的“一改变,二不变”的特性,即“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反应前后,自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改变”,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2.(2分)(2014秋•邵阳县校级期末)下列有关16号元素硫(S)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16B.该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6C.该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6D.该元素为金属元素【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个小格所提供的信息,其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质子数=16,相对原子质量为32.066,以及元素种类进行解答.【解答】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所提供的硫元素信息可知:质子数为16;故A 正确;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所提供的硫元素信息可知:核电荷数为16;故B正确;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所提供的硫元素信息可知:核外电子数为16;故C正确;D、根据化学元素汉字名称的偏旁可辨别元素的种类,固态非金属元素名称有“石”字旁,可知硫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元素周期表中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并能在解题中灵活应用的能力.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13.(7分)(2012秋•安宁市期中)在分子、原子、质子、中子、电子中,找出符合下列条件的粒子名称,填在相应的横线上.(1)能直接构成纯净物的是分子和原子;(2)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原子;(3)带正电荷的粒子是质子;(4)决定原子质量大小的粒子是质子、中子;(5)不显电性的粒子是分子、原子、中子;(6)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粒子是分子和原子;(7)带负电荷的粒子是电子.【考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原子的定义与构成.【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分子、原子、质子、中子、电子这些微粒的特点来做本题.【解答】解:(1)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有:分子、原子、离子,所以能直接构成纯净物的是分子和原子;(2)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3)质子带正电;(4)一个原子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原子核又分为质子和中子,所以决定原子质量大小的粒子是质子和中子;(5)不显电性的粒子是分子、原子、中子;(6)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粒子是分子和原子;(7)带负电荷的粒子是电子.故答案为:(1)分子、原子;(2)原子;(3)质子;(4)质子、中子;(5)分子、原子、中子;(6)分子和原子;(7)电子.【点评】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是分子、原子和离子,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电子带负电,分子、原子、中子都不带电.14.(7分)(2015秋•甘肃期中)用化学符号表示:(1)钠元素Na (2)三个磷原子3P (3)铁Fe (4)氮气N2(5)两个氧分子2O2(6)2个钙离子2Ca2+(7)﹣2价的硫元素.【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解答】解:(1)钠元素的符号是Na;(2)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三个磷原子,就可表示为:3P;(3)铁的元素符号为:Fe;(4)氮气属于气态非金属单质,在元素符号的右下角写上表示分子中所含原子数的数字,其化学式为:N2.(5)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两个氧分子可表示为:2O2.(6)根据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2个钙离子2Ca2+.(7)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所以﹣2价的硫元素,故可表示为:;故答案为:(1)Na(2)3P(3)Fe(4)N2(5)2O2(6)2Ca2+(7);【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15.(5分)(2012秋•安宁市期中)在下列物质中:①洁净的空气②高锰酸钾完全分解后的固体③硬水④软水⑤液态氧⑥蒸馏水.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①②③④(填序号,下同),属于纯净物的是⑤⑥,属于化合物的是⑥,属于氧化物的是⑥属于单质的是⑤.【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并且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解答】解:洁净的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等物质,属于混合物;高锰酸钾完全分解后的固体中含有锰酸钾和二氧化锰等物质,属于混合物.硬水和软水中都含有一定量的矿物质,属于混合物;液氧是纯净物中的单质,蒸馏水是纯净物中的氧化物.故答案为:①②③④;⑤⑥;⑥;⑤【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分类,解答时要分析物质的组成和物质的元素组成,然后再根据各类物质概念的含义进行分析、判断.16.(6分)(2015秋•甘肃期中)A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A元素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电子变成阴离子,属非金属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B元素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该离子带 3 个单位正电荷,该元素的原子核外总共有13 个电子.A、B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用A、B表示)为BA3.【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明确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和离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以及原子和离子之间的转化,在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在离子中,有阳离子,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阴离子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元素的简单分类,根据核外最外层电子数,若最外层电子数≥4,则一般为非金属元素,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而带负电荷,形成化合物时一般显示负化合价.若最外层电子数<4,则一般为金属元素,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而带正电,形成化合物时也显示正化合价.【解答】解:A元素的原子结构中最外层电子数为7,属于非金属元素,化学反应中易得到1个电子变成阴离子,在形成化合物中显﹣1价.B离子核内13个质子,因为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所以该元素的原子核外共有13个电子,因为该离子带3个单位的正电荷,在形成化合物时常显示+3价,所以A、B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为BA3.故答案为:得阴非金属 3 13 BA3【点评】本题考查了原子和离子结构示意图及意义,题目注重基础,通过结构示意图,确定最外层电子数以及元素的种类,继而可得到其化学性质,即一个原子得失电子的数目、元素的化合价,考查全面.三、简答题(本题2小题,共13分)17.(8分)(2015秋•甘肃期中)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1)某同学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共热制备和收集氧气,他应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是 A (填序号)来制取.用装置E来收集,其原因的氧气不易溶解于水,收集氧气的适宜时刻是产生连续均匀气泡.用文字表达式表示其反应2KClO32KCl+3O2↑.(2)通常用如右图所示的方法进行气密性检查,如果装置不漏气,可以看到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将手松开一段时间后(导管仍插入水中),可以看到的现象是水在导管中上升,形成一段水柱.(3)若选用C收集氧气,你认为验满的方法是用带火星的木条置于集气瓶口,观察现象.【考点】氧气的制取装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氧气的收集方法;氧气的检验和验满;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

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九年级化学试卷

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九年级化学试卷

26 Fe 铁 55.85 a b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九年级化 学 试 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 —12 H —1 O —16 Na —23 Al —27 Mg —24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请将正确答案的选1.厨房里的下列操作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 .拉面条B .磨豆浆C .切黄瓜D .酿米酒2. 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科学探究,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下列化学实验 操作正确的是A. 倾倒液体B. 量取液体C. 点燃酒精灯D. 滴加液体 3.生活中常遇到“加碘食盐”、“高钙牛奶”等商品,这里的“碘、钙”应理解为 A .元素 B .离子 C .分子 D .原子 4. 臭氧(O 3)主要分布在离地面10km ~50km 的高空,它能吸收大部分紫外线,保护地 球生物。

臭氧属于A .混合物B .纯净物C .氧气D .稀有气体 5. 下列关于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A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有黑烟产生B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C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D .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6. 下列关于几个“决定”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 .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B .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C .核外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D .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 7. 以下事实不能用分子观点解释的是A .压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重新鼓起B .花香四溢C .尘土飞扬D .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可能是单质B .含有氧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氧化物C .混合物一定由不同种分子构成D .化合物中一定含有不同种元素 9. 以下排列顺序正确的是A .等质量的钠、镁、铝中所含原子个数:Na >Mg >AlB .地壳中元素含量:Fe >Al >SiC .空气成分按体积计算:O 2>N 2>稀有气体D .硫元素的化合价:S >SO 2>H 2S 10. 对下列符号含义的理解正确的是A .2H :一个氢分子B .Mg 2+:一个镁离子C .2O 2-:两个氧离子带两个单位负电荷D .N 2:两个氮原子 11. 区别下列物质所用试剂或方法错误的是A. 空气和氧气——用燃着的木条B. 硬水和软水——肥皂水C. 二氧化碳和氮气——通入澄清石灰水D. 酒精和蔗糖水——看颜色12. 已知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为m kg ,一个R 原子的质量为n kg ,则R 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表达式为 A .12m n B .12n m g C .12n m D .n12m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4个小题,每空1分,共18分)13. 化学用语是最简明、信息丰富、国际通用的语言。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化学期中考试试卷说明:1、本试卷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Cl :35.5 K :39 N :14 P :31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 .火箭发射B .节日焰火C .风力发电D .葡萄酿酒2、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 .点燃镁带必须用坩埚钳夹持,不能用手拿B .实验过程中的废液应倒入水池,并用大量水冲涮C .向试管中加铜绿粉末时可以用纸槽代替药匙加入药品D .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应让试管口略向下3、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氧气能支持燃烧,可作燃料B.氧气能跟所有物质发生氧化反应C.水中的生物能依靠微溶于水中的氧气而生存D.带火星的木条一定能在含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复燃4、某班同学用右图装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

先用弹簧夹夹住乳胶管。

点燃红磷,伸入瓶中并塞上瓶塞。

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广口瓶内水面变化情况。

实验完毕,甲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小于..瓶内空气体积的1/5,乙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大于..瓶内空气体积的1/5。

下列对这两种现象解释合理..的是( ) ①甲同学可能使用红磷的量不足,瓶内氧气没有消耗完②甲同学可能未塞紧瓶塞,红磷熄灭冷却时外界空气进入瓶内③乙同学可能没夹紧弹簧夹,红磷燃烧时瓶内部分空气受热从导管逸出④乙同学可能插入燃烧匙太慢,塞紧瓶塞之前,瓶内部分空气受热逸出A .只有①③B .只有②④C .只有①②③D .①②③④5、用分子原子知识解释下列现象错误的是( )A.氢气和液氢都可做燃料 —— 相同物质的分子,其化学性质相同B.“墙内开花墙外香” —— 分子在不断的运动C.水烧开后易把壶盖冲起 —— 温度升高,分子变大D.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 —— 温度升高,原子间隔变大 6、下图是活性炭净水器的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它可以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色素、部分臭味 B .它能把硬水转化成软水C .它要求水从下进,从上出是为了操作方便D .它可以杀灭所有的细菌和吸收有毒重金属7、由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及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组成的一种化合物是 ( )A.Al 2O 3B.Al 2(SO 4)3C.Al(NO 3)3D.Fe(NO 3)38、我国在1993年成功制取了一种由相对原子质量为18,核电荷数为8的氧原子构成的双原子分子的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这种氧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0B.这种氧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10C.这种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D.这种氧原子和氢原子构成水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09、缺碘易使人患甲状腺机能亢进,因此在食盐中一般都加入碘酸钾这种物质。

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南安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

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南安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

2015-2016学年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南安中学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每小题的答案填题后的在括号中.1.下列物质中,由原子构成的是()A.氯化钠B.水C.液氧 D.水银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就在于分子大,原子小B.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本身没有改变C.流动的液体中分子是运动的,静止的固体分子是不动的D.氮气是由氮分子构成的3.下列事实能证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的事实的是()A.蒸发氯化钠溶液后,有氯化钠晶体出现B.水通电后可以得到氢气和氧气C.水蒸气冷凝后变成水D.固体碘升华4.“中央电视台每周质量报告”中,有下列被曝光事件,其中一定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A.用毛发水、颜料、水、盐等兑制“酱油”B.用硫磺燃烧法熏蒸粉丝C.用淀粉、奶香精掺和成“奶粉”D.用工业石蜡涂抹在瓜子表面给瓜子“美容”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饼干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变软,说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B.常用氮气作食品保护气,是由于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C.凡是无色、澄清透明的液体都是纯净物D.稀有气体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保护气6.在下列实验操作的图示中,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B.取少量液体C.加热液体D.称量氯化钠固体7.下列反应中既为化合反应又为氧化反应的是()A.水氢气+氧气B.镁+氧气氧化镁C.水+二氧化碳→碳酸D.酒精+氧气水+二氧化碳8.如图是某个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从图中获得的有关信息不正确的是()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B.分子间存在一定的空隙C.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D.反应后的生成物是化合物(○表示一种原子,●表示另一种原子)9.河水净化的主要步骤如图所示.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步骤Ⅰ可除去难溶性杂质B.X试剂可以是活性炭C.步骤Ⅲ可杀菌、消毒D.净化后的水是纯净物10.下列化学用语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A.O B.Zn C.N2D.CO11.水在实验中有重要作用,下面实验中水的作用解释错误的是()A B C D实仪器连接硫的燃烧检查气密性准备过滤器验内容水的作用连接前用玻璃端蘸水,起润滑作用.瓶中的水起到防止实验时炸裂瓶底的作用.形成密闭系统,用于观察现象检查装置是否漏气.用胶头滴管滴少量水,让滤纸紧贴漏斗内壁.A.A B.B C.C D.D12.为了让灯泡通电发热时,消耗灯泡内的氧气,达到保护钨丝的目的,通常在白炽灯泡的玻璃柱上涂有一层物质,该物质是()A.红磷 B.氧化汞C.铁D.高锰酸钾13.在“人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探究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证明呼出气体含二氧化碳多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更浑浊B.证明呼出气体含氧气少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使木条燃烧更旺C.证明呼出气体含水蒸气多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在玻璃上结下水珠D.判断呼出气体含有氮气的依据是:空气中含有氮气,而氮气不为人体吸收14.根据如图有关信息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镁离子(Mg2+)核内有12个质子B.镁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C.在化学反应中,硫原子容易失去2个电子D.镁离子与硫离子可形成物质MgS15.一氯胺(NH2Cl)是国家新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新增的一种消毒剂,下列关于一氯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氯胺由氮原子、氢原子和氯原子构成B.一氯胺相对分子质量为51.5gC.一氯胺由氮、氢、氯三种元素组成D.一氯胺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二.填空题(24分)16.将宏观、微观及化学符号联系在一起是化学学科的特点.(1)根据下表信息,完成表中空格:化学符号2H Mg2+符号的意义2个氮分子五氧化二磷中磷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2)A、B、C、D表示四种物质,其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①从微观角度看,A图表示:3 (填化学符号)②从宏观角度看,图中表示混合物的是,单质的是,化合物的是(填字母代号).17.生活离不开水,人类在净化天然水时,①需加入明矾的目的是.②欲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需进行过滤操作,该操作过程中玻璃棒所起的作用是.③生活中为降低水的硬度并杀灭水中病源生物,可采用的方法是.三.实验探究(10分)18.右图装置用于制取某些气体.(1)填写下列仪器的名称:a:;b:.(2)若用KMnO4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填序号),不能选用的收集装置是(填序号).(3)虽然常温常压下乙烯(C2H4)不与空气反应,但因密度很接近空气而不用排空气法收集.若用排水法收集乙烯,收集乙烯时将待导气管口连续稳定地冒出气泡才开始收集,原因是.四.计算题(6分)19.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H2RO4,其相对分子质量为98.求:(1)该R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2)该化合物中R的质量分数是多少?(3)要使化合物中含R元素的质量为64g,需该化合物多少克?2015-2016学年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南安中学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每小题的答案填题后的在括号中.1.下列物质中,由原子构成的是()A.氯化钠B.水C.液氧 D.水银【考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物质的构成和含量分析.【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可以根据物质的微观构成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水是由分子构成的;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液氧是由分子构成的.水银属于金属单质,是由原子构成的.【解答】解:A、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B、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C、液氧是由氧分子构成的.D、水银是由汞原子构成的.故选D.【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充分理解物质的微观构成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就在于分子大,原子小B.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本身没有改变C.流动的液体中分子是运动的,静止的固体分子是不动的D.氮气是由氮分子构成的【考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物质的微粒性;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A、不同的分子原子不能比较大小B、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C、分子是不断运动的D、氮气是由氮分子构成的.【解答】解:A、不同的分子和原子不能比较大小,但由原子构成的分子一定比构成它的原子大.说法错误.B、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生成了新物质的分子.说法错误.C、无论在固体还是液体中分子都是不断运动的.说法错误.D、氮气是由氮分子直接构成的,说法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分子的有关知识,明确分子与原子的关系,化学变化的实质以及分子的基本性质是解此题关健.3.下列事实能证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的事实的是()A.蒸发氯化钠溶液后,有氯化钠晶体出现B.水通电后可以得到氢气和氧气C.水蒸气冷凝后变成水D.固体碘升华【考点】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其实质是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结合成分子.【解答】解:其实就是问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这是化学变化的微观特征.A、晶体的析出过程属于物理变化.B、水分子分解成氧原子和氢原子,氧原子结合成氧分子,氢原子结合成氢分子,这是化学变化.C、水蒸气冷凝是分子间间隔变小,而分子本身无变化,属于物理变化.D、碘升华是分子间间隔变大的结果,属于物理变化.故选B【点评】分子的破裂和原子的组合发生在化学变化中,所以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考查形式很多样化4.“中央电视台每周质量报告”中,有下列被曝光事件,其中一定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A.用毛发水、颜料、水、盐等兑制“酱油”B.用硫磺燃烧法熏蒸粉丝C.用淀粉、奶香精掺和成“奶粉”D.用工业石蜡涂抹在瓜子表面给瓜子“美容”【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用毛发水、颜料、水、盐等兑制成“酱油”的过程中只是简单混合,无化学反应发生,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用硫磺燃烧法熏蒸粉丝的过程中,硫磺燃烧有新物质二氧化硫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用淀粉、奶香精等掺和成“奶粉”的过程中只是简单混合,无化学反应发生,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用工业石蜡等涂抹在瓜子表面给瓜子“美容”的过程中只是简单的涂抹,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饼干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变软,说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B.常用氮气作食品保护气,是由于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C.凡是无色、澄清透明的液体都是纯净物D.稀有气体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保护气【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常见气体的用途;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专题】空气与水.【分析】根据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性质、纯净物的组成特点分析判断.【解答】解:A、饼干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变软,是因为吸收了水蒸气,说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故A说法正确;B、常用氮气作食品保护气,是由于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故B说法正确;C、无色、澄清透明的液体组成物质不一定是一种,不一定是纯净物.故C说法不正确;D、稀有气体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保护气,故D说法正确.故选C.【点评】了解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性质、纯净物的组成特点是解答本题的基础知识.6.在下列实验操作的图示中,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B.取少量液体C.加热液体D.称量氯化钠固体【考点】加热器皿-酒精灯;称量器-托盘天平;液体药品的取用;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点燃酒精灯要用火柴;B、取液体时,主要瓶口、标签的位置,瓶塞的放置等;C、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时,液体的量不可超过试管容积的;D、使用托盘平是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解答】解:A、点燃酒精灯要用火柴,故A正确;B、取用液体时,为防止污染瓶塞,从而污染药品,瓶塞要倒放,故B错误;C、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时,液体的量不可超过试管容积的,故C错误;D、使用托盘平是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对于基本的实验操作同学们应该掌握好,因为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7.下列反应中既为化合反应又为氧化反应的是()A.水氢气+氧气B.镁+氧气氧化镁C.水+二氧化碳→碳酸D.酒精+氧气水+二氧化碳【考点】化合反应及其应用;氧化反应.【专题】阅读理解类简答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化合反应是多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氧化反应是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利用概念解决此题.【解答】解:A、是分解反应,故此选项错误;B、是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属化合反应,又是与氧气的反应故又是氧化反应,故此选项正确;C、是化合反应但不是氧化反应,故此选项错误;D、是氧化反应但不是化合反应,故此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此题是对化合反应氧化反应的概念进行的考查,抓住化合反应的特点是一变多,氧化反应的特点是与氧反应的关键即可.8.如图是某个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从图中获得的有关信息不正确的是()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B.分子间存在一定的空隙C.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D.反应后的生成物是化合物(○表示一种原子,●表示另一种原子)【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反应类型的判定.【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分析】分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反应前的图中的三个同种原子构成的单质分子,可由分子构成分为两种,分子之间有一定间隔;反应后的两个分子构成相同应为同种物质的分子,该分子由不同种原子构成,为化合物分子,分子之间有一定间隔;中间的图表示,反应前的三个分子分裂为六个原子,六个原子重要结合能形成生成物的两个分子.【解答】解:A、反应前的两种分子由同种原子构成,反应后的分子由不同种原子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故A正确;B、反应前后的分子之间都存在一定空隙;故B正确;C、本反应前为两种物质,反应后为一种物质,符合“多变一”,为化合反应;故C错误,但符合题意;D、因为为化合反应,故反应后的生成物是化合物;故D正确;故选:C.【点评】分子由原子构成,构成相同的分子为同种物质的分子,构成不同的分子为不同种物质的分子,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为单质分子.9.河水净化的主要步骤如图所示.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步骤Ⅰ可除去难溶性杂质B.X试剂可以是活性炭C.步骤Ⅲ可杀菌、消毒D.净化后的水是纯净物【考点】水的净化;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专题】空气与水.【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过滤能除去不溶性固体杂质;活性炭具有吸附性;液氯能杀菌;纯净水是不含有杂质的水,据此解答.【解答】解:A、过滤能除去不溶性固体杂质,故步骤Ⅰ可出去难溶性杂质,正确;B、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正确;C、液氯能杀菌,故步骤Ⅲ可杀菌、消毒,正确;D、纯净水是不含有杂质的水,经过这几步净化的水中含有可溶性杂质,不是纯净物,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净水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10.下列化学用语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A.O B.Zn C.N2D.CO【考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由原子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一般有3层含义:微观①表示一个原子;宏观:①表示一种物质;②表示该物质的元素组成;进行解答.【解答】解:根据化学式的表示意义可知:A、O表示一个氧原子,故A错误;B、Zn既能表示锌这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锌原子,还能表示锌这种物质,故B正确;C、N2表示一个氮气分子,故C错误;D、CO表示一个一氧化碳分子,故D错误;故选:B.【点评】金属单质是由原子构成的物质,其化学式用元素符号表示;因此金属元素的符号除表示一种元素还表示一种物质.11.水在实验中有重要作用,下面实验中水的作用解释错误的是()A B C D实验内容仪器连接硫的燃烧检查气密性准备过滤器水的连接前用玻璃端蘸水,起润滑作用.瓶中的水起到防止实验时炸裂瓶底的形成密闭系统,用于观察现象检查装置是否漏气.用胶头滴管滴少量水,让滤纸紧贴漏作作用.斗内壁.用A.A B.B C.C D.D【考点】仪器的装配或连接;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氧气的化学性质.【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连接前用玻璃端蘸水,起润滑作用;B、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气体有毒,扩散到空气中会污染空气,水能够吸收二氧化硫生成亚硫酸,从而防止了二氧化硫向外扩散;C、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水起到形成密闭系统,用于观察现象检查装置是否漏气;D、过滤时用胶头滴管滴少量水,目的是让滤纸紧贴漏斗内壁.【解答】解:A、连接前用玻璃端蘸水,起润滑作用,故A正确;B、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气体有毒,扩散到空气中会污染空气,水能够吸收二氧化硫生成亚硫酸,从而防止了二氧化硫向外扩散.水的主要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硫,故B错误;C、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水起到形成密闭系统,用于观察现象检查装置是否漏气,故C正确;D、过滤时用胶头滴管滴少量水,目的是让滤纸紧贴漏斗内壁,故D正确.故选:B.【点评】解答本题要仔细观察图示,充分理解水在反应中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12.为了让灯泡通电发热时,消耗灯泡内的氧气,达到保护钨丝的目的,通常在白炽灯泡的玻璃柱上涂有一层物质,该物质是()A.红磷 B.氧化汞C.铁D.高锰酸钾【考点】氧气的化学性质.【专题】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分析】本题考査氧气的化学性质,在一定的条件下,一些具有可燃性的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化合物和甲烷等有机物都能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说明了氧气具有氧化性,同时也说明了氧气能够支持燃烧,可以据此分析解答.【解答】解:A、红磷可以和氧气反应,常做白炽灯泡内的除氧剂,来保护钨丝,故A正确;B、氧化汞与氧气不反应,故B错误;C、铁在干燥空气中与氧气不反应,故C错误;D、高锰酸钾不与氧气反应,受热时还容易产生氧气,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考点考查了氧气的化学性质:氧化性,要抓住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又反映性质,掌握相关知识才能灵活应用分析解答问题.13.在“人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探究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证明呼出气体含二氧化碳多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更浑浊B.证明呼出气体含氧气少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使木条燃烧更旺C.证明呼出气体含水蒸气多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在玻璃上结下水珠D.判断呼出气体含有氮气的依据是:空气中含有氮气,而氮气不为人体吸收【考点】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专题】空气与水.【分析】人呼吸时把空气中的氧气转化为二氧化碳,同时从体内带出水蒸汽,人体呼出气体和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汽含量不同;氮气的含量基本不变,因为人体没有吸收氮气;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空气相比,具有“两多一少”的特点,即与吸入的空气相比,二氧化碳、水蒸气含量增加,氧气含量减少;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呼出的气体使石灰水出现浑浊,证明呼出的气体比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高,故选项说法正确.B、氧气能支持燃烧,氧气含量越多,燃烧越旺,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含量较少,不能使木条燃烧更旺,故选项说法错误.C、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水蒸气,能在玻璃片上结下水珠,故选项说法正确.D、判断呼出的气体含氮气的依据是:空气中含有氮气,而氮气不为人体吸收,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人体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成分的区别、常见气体的检验方法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4.根据如图有关信息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镁离子(Mg2+)核内有12个质子B.镁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C.在化学反应中,硫原子容易失去2个电子D.镁离子与硫离子可形成物质MgS【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以及元素周期表中一个小格的意义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A、镁离子(Mg2+)核内有12个质子,正确;B、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正确;C、硫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6,在化学反应中,硫原子容易得到2个电子,错误;D、镁离子与硫离子可形成物质MgS,正确.故选C.【点评】掌握原子结构示意图以及元素周期表中一个小格的意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5.一氯胺(NH2Cl)是国家新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新增的一种消毒剂,下列关于一氯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氯胺由氮原子、氢原子和氯原子构成B.一氯胺相对分子质量为51.5gC.一氯胺由氮、氢、氯三种元素组成D.一氯胺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A.根据物质的结构来分析;B.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来分析;C.根据物质的组成来分析;D.根据化合物中元素质量分数的比较方法来分析.【解答】解:A.一氯胺是由分子构成的,而不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错误;B.相对分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常常省略不写,故错误;C.一氯胺是由氮、氢、氯三种元素组成的,故正确;D.一氯胺中N、H、Cl三种元素质量之比为(14×1):(1×2):(35.5×1)=28:4:71,可见其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二.填空题(24分)16.将宏观、微观及化学符号联系在一起是化学学科的特点.(1)根据下表信息,完成表中空格:化学符号2H 2N 2Mg2+2O5符号的意义两个氢原子2个氮分子一个镁离子五氧化二磷中磷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2)A、B、C、D表示四种物质,其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①从微观角度看,A图表示:3 O2(填化学符号)②从宏观角度看,图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C D ,单质的是 A ,化合物的是 B (填字母代号).【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专题】微观粒子模拟图型;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解答】解:(1)元素符号前面加数字表示原子个数,2H表示两个氢原子.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因此2个氮分子表示为:右上角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故表示一个镁离子;元素的化合价的正确标法是在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符号的正上方标明化合价的种类和价目,五氧化二磷中磷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符号为(2)①从微观角度看,A图中有三个氧分子,符号表示为3 O2②从宏观角度看,图中C和D中分别有两种分子构成的,是混合物,A是由一种分子构成的,是单质,B是一种分子构成的,一个分子由不同种原子构成,是化合物.故答案为:(1)2N 22O5两个氢原子一个镁离子(2)①:3 O2②C D,A,B.。

定西市陇西县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定西市陇西县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定西市陇西县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4题;共28分)1. (2分)归纳与总结是学好化学的重要方法。

下列对所学知识的整理,存在错误的是()A . 物质与其构成粒子的对应关系①金——由原子构成②二氧化碳——由分子构成B . 物质性质与用途的对应关系①氧气能助燃——作高能燃料②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充入食品包装中以防腐C . 有关“污染源——污染物——解决策略”的对应关系①吸烟——尼古丁和一氧化碳——戒烟②霉变食物——黄曲霉素——不食用D . 物质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关系①使用乙醇汽油——减少汽车尾气污染②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减少水污染2. (2分) (2016九下·肥城期中) 海洋中化学资源的利用体现了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界中物质的智慧,下列有关利用海水的方法:①海水“晒盐”;②海水“制碱”;③海水淡化;④从海水中提取镁,其中主要利用了化学变化的是()A . 全部是B . 只有②C . 只有②④D . ①②③3. (2分)(2016·威海) 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 . 倾倒液体B . 量取8mL液体C . 氧气验满D . 稀释浓硫酸4. (2分) (2018九上·巴南期中) 四位同学对符号的含义进行了讨论。

下列符号中表示2个氟原子的是()A .B .C .D .5. (2分) (2018九上·福州月考) 下列图像中,能体现对应变化关系趋势的是()A.一定质量的铁与足量的硫酸铜溶液反应B.镁在空气中点燃C.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D.向一定质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A . AB . BC . CD . D6. (2分)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右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 该元素化学性质与第三层电子数目密切相关B . 该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6C . 该元素是一种非金属元素D . 该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7. (2分)(2017·河东模拟) 关于物质燃烧的现象描述错误的是()A . 磷在空气中燃烧,反应剧烈,产生大量白雾B .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C . 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D . 硫在氧气中燃烧,火焰呈蓝紫色,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8. (2分) (2016九下·黑龙江开学考) 作为全球抗生素滥用最严重的国家,我国平均每年每人要“挂8瓶水”.卫生部药政司副司长姚建红日前表示,抗生素毁掉中国一代入.阿莫西林是一种很常见的抗生素,其化学式为C16H19N3O5S.下列关于阿莫西林的说法正确的是()A . 阿莫西林中含有16个碳原子B . 一个阿莫西林分子中共含有43个原子C . 阿莫西林是由五种元素组成的D . 阿莫西林中氢、氮元素质量比为19:39. (2分) (2019九上·湛江期中) 下列操作或现象与分子对应的特性不一致的选项是()A . AB . BC . CD . D10. (2分)(2016·沙湾模拟) 下列事实的结论或解释中不正确的是()A . 公园的桂花开放时满园飘香﹣﹣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B . 生铁和钢的性能不同﹣﹣是由于含碳量不同C . 某物质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该物质一定由C,H两种元素组成D . 酸碱中和反应能生成水﹣﹣实质是氢离子(H+)与氢氧根(OH﹣)结合生成了H2O11. (2分) (2018九上·丹东月考) 做实验一定要注意先后顺序,如果先后顺序错误,可能会导致实验失败,甚至产生严重后果。

甘肃省定西市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

甘肃省定西市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

2015-2016学年甘肃省定西市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根据化学方程式不能获得的信息是()A.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B.各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C.化学反应速率的快慢程度D.反应发生所需要的条件2.下列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质量守恒定律揭示了化学变化中宏观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与微观过程无关B.通过化学变化,只能改变世界上物质的种类,不能改变物质的总质量C.质量守恒定律为定量揭示化学变化的规律,提供了理论依据D.随着科技的发展,精密仪器为我们定量研究化学变化创造了条件3.化学反应前后可能发生变化的是()A.物质的总质量 B.元素的种类C.原子数目 D.分子数目4.在化学反应A+B=C+D中,若12g A与一定量的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8g C和2g D,则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为()A.18 g B.8 g C.28 g D.30 g5.氯气是一种有毒的气体,实验室制取氯气时,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来吸收尾气,其反应原理为Cl2+2NaOH═X+NaClO+H2O,则X的化学式为()A.NaCl B.H2C.HCl D.HClO6.下列气体的大量排放不会造成温室效应的是()A.CH4B.CO2C.O3D.H27.“低碳生活”是指在生活作息时减少能量耗用,使二氧化碳排放降低的一种时尚生活方式.下列不符合“低碳生活”主题的是()A.用旧报纸制铅笔杆B.参加“地球熄灯一小时”活动C.开发回收利用二氧化碳的新技术D.深秋时节焚烧落叶8.已知两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原子,原子间的短线代表原子的结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示中有3种分子 B.说明化学反应中原子不可分C.该图示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D.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9.石墨烯(C60)是首个发现的二维空间材料,从石墨材料中剥离制得.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下列关于三种碳单质的叙述错误的是()A.都是黑色固体B.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C.在氧气中充分燃烧都能生成二氧化碳D.将石墨剥离制成石墨烯发生了物理变化10.在一个密闭容器中加入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g 3 5 20 7反应后质量/g 10 5 8 待测通过分析,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测得反应后丁物质的质量为12gB.乙物质一定是催化剂C.该反应是化合反应D.该反应是复分解反应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题,32分)11.选择氧气、氮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用化学式填空(1)该气体能使人中毒,但具有还原性的是;(2)该气体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3)该气体能供给动植物呼吸,也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4)该气体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也能保鲜食物.1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硫在氧气中充分燃烧(2)水在通电条件下分解(3)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4)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13.如图是自然界碳的循环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后回答:(1)自然界CO2的来源途径有?(任写一点)(2)任何物质都有两面性,CO2对人类的正面影响是促进植物光合作用等,不利影响有?(任写一点)(3)人类降低空气中CO2含量的研究有两个方向:一是减少CO2排放,二是增加CO2消耗,请写出一条你能做到的消耗CO2的方式或途径.14.碳和碳的部分化合物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图所示:(1)物质X的化学式为.(2)说出X的一种用途(3)写出该图转化关系中属于化合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4)CO具有很强的还原性,可以用来冶炼某些金属,请用化学方程式举例说明.(5)写出图中一个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三、化学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27分)15.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下图装置探究制取气体的原理、方法及性质.结合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 ,b .(2)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上图字母,下同),可选用C装置收集氧气,其原因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可选的药品是和制取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可选的发生装置是,收集装置是.(4)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NH3),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氨气易溶于水,且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因此,我们收集氨气时只能选,选择的依据是.16.请回忆你曾观察、学习过的一组实验.取四朵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的纸花,分别按下图进行实验.请根据图示进行思考并回答下表中的问题:(Ⅰ)(Ⅱ)(Ⅲ)(IV)现象紫色纸花变红紫色纸花不变色紫色纸花不变色分析①实验(Ⅲ)验证了:实验(Ⅳ)验证了;②通过实验(Ⅰ)、(Ⅳ),可验证酸的一条化学性质是:③实验(Ⅳ)结束后,将纸花用酒精灯小心加热烘烤后纸花又变紫,说明碳酸.结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小花变红的原因:.四、计算题(本大题共2题,11分)17.2015年我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发现青蒿素(化学式C15H22O5)获得诺贝尔医学奖.计算:(1)一个青蒿素分子由个原子构成(2)青蒿素中各元素的质量比:.18.(7分)工业上用碳来还原氧化铜炼铜.计算要使80g氧化铜完全还原,需要碳的质量是多少?2015-2016学年甘肃省定西市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根据化学方程式不能获得的信息是()A.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B.各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C.化学反应速率的快慢程度D.反应发生所需要的条件【考点】化学方程式的概念、读法和含义.【专题】分析比较法.【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的含义判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主要有四点:①表示反应物,②表示生成物,③表示反应条件,④反映各物质间量的关系,由此得到的信息更多,如生成物的状态,物质的结构和组成等.【解答】解:A、在化学方程式中,等号前的化学式表示的物质是反应物,所以正确.B、在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总和之比表示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所以正确.C、在化学方程式中,反映不出厂价化学反应速率的快慢程度,所以错误.D、在化学方程式中,等号上下标的是反应的条件,所以正确.故选C.【点评】化学方程式是最重要的化学用语之一,应用广泛,是考查的重点和热点,了解方程式的读法,理解方程式的含义,明确方程式中体现的信息,是解题的关键.2.下列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质量守恒定律揭示了化学变化中宏观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与微观过程无关B.通过化学变化,只能改变世界上物质的种类,不能改变物质的总质量C.质量守恒定律为定量揭示化学变化的规律,提供了理论依据D.随着科技的发展,精密仪器为我们定量研究化学变化创造了条件【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压轴实验题;元素质量守恒;物质质量守恒.【分析】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为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反应前后物质质量总和之所以相等,是由于在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和原子的数目均没有改变.【解答】解:A、质量守恒定律揭示了化学变化中宏观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但其质量守恒的原因却是由于反应前后原子不变;故A不正确;B、化学变化是生成新物质的变化,改变世界上物质的种类;在改变过程中物质的总质量不变,不改变物质的总质量;故B正确;C、质量守恒定律反映了反应中物质的质量关系,为定量揭示化学变化的规律,提供了理论依据;故C正确;D、定量研究化学变化所需要的仪器精密度越高,结果越精确;故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对质量守恒定律的意义进行考查,体现了对质量守恒定律的认识与理解.3.化学反应前后可能发生变化的是()A.物质的总质量 B.元素的种类C.原子数目 D.分子数目【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所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一定变,分子的数目可能变,可以据此解答该题.【解答】解: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定义可知,在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故A 错误.B、根据化学变化的实质可以知道化学变化是原子的重新组合,所以元素的种类是一定不变的;故B错误.C、因为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都不变.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未发生变化,故C错误.D、化学反应前后有两个可能变:分子的数目、元素的化合价,故D正确.故选D.【点评】掌握化学反应前后六个不变、两个一定变、两个可能变.六个不变: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元素的种类、质量、物质的总质量;两个一定变:分子的种类、物质的种类;两个可能变:分子的数目、元素的化合价.4.在化学反应A+B=C+D中,若12g A与一定量的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8g C和2g D,则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为()A.18 g B.8 g C.28 g D.30 g【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由题意“在化学反应A+B=C+D中,若12gA与一定量的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8gC 和2g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可知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解答】解:已知在化学反应A+B=C+D中,若12gA与一定量的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8gC 和2gD;设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为x,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12g+x=28g+2g,则x=18g.故选A.【点评】掌握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及意义: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5.氯气是一种有毒的气体,实验室制取氯气时,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来吸收尾气,其反应原理为Cl2+2NaOH═X+NaClO+H2O,则X的化学式为()A.NaCl B.H2C.HCl D.HClO【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据此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推断生成物X的化学式.【解答】解: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l2+2NaOH═X+NaClO+H2O,反应物中氯、钠、氢、氧原子个数分别为2、2、2、2,反应后的生成物中氯、钠、氢、氧原子个数分别为1、1、2、2,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每个X分子由1个钠原子和1个氯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NaCl.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利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守恒、原子守恒来确定物质的化学式是正确解题的关键.6.下列气体的大量排放不会造成温室效应的是()A.CH4B.CO2C.O3D.H2【考点】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从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除二氧化碳外还有臭氧、甲烷、氟氯代烷(或氟利昂)等去分析解答.【解答】解: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就像温室里的玻璃和塑料薄膜一样,既能让阳光透过,又能使地面吸收的太阳光的热量不易向外散失,起到了对地球的保温作用,这种现象造成了温室效应;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除二氧化碳外还有臭氧、甲烷、氟氯代烷(或氟利昂)等.故答案为:D.【点评】记住: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除二氧化碳外还有臭氧、甲烷、氟氯代烷(或氟利昂)等.7.“低碳生活”是指在生活作息时减少能量耗用,使二氧化碳排放降低的一种时尚生活方式.下列不符合“低碳生活”主题的是()A.用旧报纸制铅笔杆B.参加“地球熄灯一小时”活动C.开发回收利用二氧化碳的新技术D.深秋时节焚烧落叶【考点】自然界中的碳循环.【专题】化学与环境保护.【分析】所谓“低碳生活”就是把生活作息时间中所耗用的能量尽量减少,从而减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焚烧落叶增加了二氧化碳的排放,不符合低碳生活的要求.【解答】解:A、用旧报纸制铅笔杆减少了木材的使用,符合“低碳生活”,故A正确;B、参加“地球熄灯一小时”活动是减少能量耗用,符合“低碳生活”,故B正确;C、开发回收利用二氧化碳的新技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符号“低碳生活”,故C正确;D、焚烧落叶加大了二氧化碳的排放,不符号“低碳生活”,故D不正确;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了低碳生活理念的落实,分析了日常生活中低碳生活的一些具体体现,为倡导积极环保的新生活提供了思路.8.已知两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原子,原子间的短线代表原子的结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示中有3种分子 B.说明化学反应中原子不可分C.该图示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D.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反应类型的判定;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压轴实验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分析】察化学反应微观示意图,分析构成物质的微粒,物质的种类,根据反应物、生成物的种类及反应的特点,分析反应的类型,根据原子的种类及数目的变化分析该图示是否符合符合质量守恒定律.【解答】解:A、图示中的四种分子构成不同,为不同种物质的分子,即共有4种分子,故A不正确;B、从图示可以看出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可以说明化学反应中原子不可分,故B正确;C、从图示可以看出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符合质量守恒定律,故C不正确;D、图示中生成物有两种,且是两种化合物,而置换反应要求反应物生成物必须是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所以不是置换反应,故D不正确.故选B.【点评】据变化示意图及分子由原子构成、反应类型等特点,正确判断变化中的物质构成和反应类型,是解答本题的基本方法.9.石墨烯(C60)是首个发现的二维空间材料,从石墨材料中剥离制得.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下列关于三种碳单质的叙述错误的是()A.都是黑色固体B.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C.在氧气中充分燃烧都能生成二氧化碳D.将石墨剥离制成石墨烯发生了物理变化【考点】碳元素组成的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A、根据金刚石、石墨、和C60的颜色考虑;B、根据三者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考虑;C、根据元素组成考虑燃烧的生成物;D、根据石墨和石墨烯的区别考虑.【解答】解:A、金刚石属于无色透明的正八面体形状的固体,故A说法错误;B、金刚石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石墨是最软的矿物之一,都是由碳元素组成,为什么物理性质不同,主要是由于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故B说法正确;C、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在氧气中完全燃烧都生成二氧化碳,故C说法正确;D、将石墨剥离制成石墨烯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说法错误.故选AD.【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金刚石、石墨、和C60的颜色,组成元素,完全燃烧的产物.10.在一个密闭容器中加入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g 3 5 20 7反应后质量/g 10 5 8 待测通过分析,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测得反应后丁物质的质量为12gB.乙物质一定是催化剂C.该反应是化合反应D.该反应是复分解反应【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反应类型的判定.【专题】压轴实验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本题可分析先甲、乙、丙三种物质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情况,确定是反应物还是生成物;然后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确定丁是反应物还是生成物,进而可以确定反应类型.【解答】解:A、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反应前后,甲的质量增加了7g,故甲是生成物,参加反应的甲的质量为7g;乙的质量不变,乙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同理可以确定丙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丙的质量为12g;由质量守恒定律,丁应是生成物,且生成的丁的质量为12g﹣7g=5g,故反应后丁物质的质量为7g+5g=12g;故选项说法正确.B、乙的质量不变,乙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C、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丙,生成物是甲和丁,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D、根据C选项的分析,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不是复分解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的是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分析表中数据,灵活运用质量守恒定律.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题,32分)11.选择氧气、氮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用化学式填空(1)该气体能使人中毒,但具有还原性的是CO ;(2)该气体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CO2;(3)该气体能供给动植物呼吸,也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O2;(4)该气体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也能保鲜食物N2.【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专题】性质决定用途;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首先根据题意确定物质的化学名称,然后根据书写化学式的方法和步骤写出物质的化学式即可.【解答】解:(1)一氧化碳能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缺氧窒息死亡,是有毒的气体,但具有还原性,故填:CO;(2)绿色植物吸收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生成了氧气,故填:CO2;(3)氧气能供给呼吸,支持燃烧,故填:O2;(4)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于食物保鲜,又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故填:N2.【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练掌握常见物质的性质、用途、组成及化学式的书写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1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硫在氧气中充分燃烧S+O2SO2(2)水在通电条件下分解2H2O2H2↑+O2↑(3)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2H2O22H2O+O2↑(4)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O2+Ca(OH)2=CaCO3↓+H2O .【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1)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进行分析;(2)根据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进行分析;(3)根据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进行分析;(4)根据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进行分析.【解答】解:(1)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化学方程式为:S+O2SO2;(2)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O2↑;(3)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4)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故答案为:(1)S+O2SO2;(2)2H2O2H2↑+O2↑;(3)2H2O22H2O+O2↑;(4)CO2+Ca(OH)2=CaCO3↓+H2O.【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应用的原理,然后找出反应物、生成物,最后结合方程式的书写规则书写方程式.13.如图是自然界碳的循环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后回答:(1)自然界CO2的来源途径有?(任写一点)(2)任何物质都有两面性,CO2对人类的正面影响是促进植物光合作用等,不利影响有?(任写一点)(3)人类降低空气中CO2含量的研究有两个方向:一是减少CO2排放,二是增加CO2消耗,请写出一条你能做到的消耗CO2的方式或途径.【考点】自然界中的碳循环;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1)根据图片信息中箭头的方向确定二氧化碳的来源途径回答.(2)根据温室效应产生的原因回答.(3)消耗二氧化碳的途径最主要的是光合作用,我们能做的是植树造林.【解答】解:(1)根据图片信息,自然界CO2的来源途径有化石(或矿物)燃料燃烧和动植物呼吸等.(2)二氧化碳是大气中主要的温室气体,此外还有甲烷、臭氧、氟利昂等,产生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对环境的主要不利影响.(3)光合作用是自然界中消耗二氧化碳的主要途径,且植树造林是我们容易做到的消耗CO2的方式或途径.故答案为:(1)化石燃料燃烧(或动植物呼吸等);(2)温室效应(或温室效应的具体表现等均可);(3)植树造林(种草等均可).【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同学们了解了二氧化碳气体产生的主要原因,以及如何减少二氧化碳气体,就会做好此题.14.碳和碳的部分化合物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图所示:(1)物质X的化学式为CO2.(2)说出X的一种用途用于灭火(3)写出该图转化关系中属于化合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C+O2CO2.(4)CO具有很强的还原性,可以用来冶炼某些金属,请用化学方程式举例说明CuO+CO Cu+CO2.(5)写出图中一个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CO3CaO+CO2↑.【考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化学反应的分类思想;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1)要熟悉碳和碳的部分化合物间的相互转化.(2)根据二氧化碳的用途进行判断.(3)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反应生成另外一种物质的反应叫化合反应.(4)一氧化碳还具有还原性,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即可.(5)根据碳酸钙转化成X的化学反应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1)碳能转化为二氧化碳;一氧化碳能转化为二氧化碳;碳酸和二氧化碳能相互转化;碳酸钙和二氧化碳能相互转化,所以X为二氧化碳,其化学式为CO2.故答案为:CO2(2)二氧化碳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密度大于空气,可以用于灭火;(3)碳和氧气点燃生成二氧化碳;碳和氧气点燃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一氧化碳和氧气点燃生成二氧化碳.这四个反应的反应物都是两种,生成物都是一种,都属于化合反应.故答案为:C+O2CO2(合理答案均可);(4)一氧化碳还具有还原性,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O+CO Cu+CO2.(5)碳酸钙能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故答案为:CaCO3CaO+CO2↑.答案:(1)CO2;(2)用于灭火;(3)C+O2CO2;(4)CuO+CO Cu+CO2;(5)CaCO3CaO+CO2↑.【点评】本道题主要考查了碳和碳的部分化合物间的相互转化,常见的氧化物、酸、碱、盐的判别,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等,所考查的都是最基本的知识,比较简单,学生一般都能轻松作答.三、化学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27分)15.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下图装置探究制取气体的原理、方法及性质.结合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 长颈漏斗,b 锥形瓶.(2)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A (填上图字母,下同),可选用C装置收集氧气,其原因是氧气密度比空气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KClO32KCl+3O2↑.(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可选的药品是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H2O+CO2↑.可选的发生装置是 B ,收集装置是C .(4)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NH3),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A ,氨气易溶于水,且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因此,我们收集氨气时只能选 D ,选择的依据是氨气易溶于水,且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密度比空气小.。

甘肃省定西市南安中学上学期期中考试九年级化学试卷(含答案)

甘肃省定西市南安中学上学期期中考试九年级化学试卷(含答案)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矿石粉碎B、铁的生锈C、水的蒸发D:酒精挥发2、物质的分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手段,有助于更好地学习。

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A、氯酸钾B、氧气C:氯化钠D、氧化钡3、碳元素和氧元素是两种不同的元素,原因是不同()A、化合价B、电子数C、质子数D、最外层电子数4、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5、地壳中的元素已发现的有一百多种,现在发现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和最多的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A、Al2O3B、AlOC、Fe2O3D、FeO6、下列物质存在氧分子的是()A、二氧化碳B、空气C、过氧化氢D、高锰酸钾7、小儿成长过程中必须补充一定量的铁、锌、钙,这样有助于小儿成长。

这里的铁、锌、钙是指()A、分子B、原子C、单质D、元素8、次氯酸(HClO)具有杀菌消毒作用,常用于自来水的消毒。

次氯酸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A、-1B、+1C、+2D、+59、下列对催化剂的描述正确的是()A、如何化学反应都需要催化剂B、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性质都不变C、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D、催化剂能使生成物的质量增加10、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所示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是()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二、填空题(共26分)11、(共10分)用化学符号(化学用语)表示:(每空1分)(1)两个镁原子(2)硅元素(3)铝离子(4)三个二氧化碳分子(5)两个亚铁离子(6)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7)标出二氧化氯中氯元素的化合价(8)空气中含量较多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是(9)氢氧化铁的化学式是(10)硫在空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是(用化学式表示)12、(共4分)现有(1)水(2)氯酸钾(3)镁(4)氯化钠(5)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后的固体剩余物(6)自来水,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属于纯净物的是属于化合物的有,属于氧化物的有。

甘肃省定西市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甘肃省定西市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甘肃省定西市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4题;共28分)1. (2分)(2016·杭州模拟) 下列生活中的常见现象,一定含有化学变化的是()A . 铁栅栏生锈B . 霓虹灯闪烁C . 樟脑球升华D . 活性炭除臭2. (2分)(2016·苏州)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 取下刚加热后的蒸发皿B . 稀释浓硫酸C . 熄灭酒精灯D . 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3. (2分) (2018九上·江南期中) 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 .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白光,放出热量B . 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C . 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D . 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4. (2分)下列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A . 石蜡+氧气水+二氧化碳B . 锌+盐酸→氯化锌+氢气C . 碱式碳酸铜氧化铜+二氧化碳+水D . 氢氧化亚铁+氧气+水→氢氧化铁5. (2分)下列事实的结论或解释中不正确的是()A . 水烧开后易把壶盖冲起﹣﹣说明温度升高分子会变大B . 冬天用煤炉取暖,为防热量散失关紧门窗,O2不足煤不完全燃烧易起CO中毒C . 酸碱中和反应都能生成水﹣﹣实质是H+与OH﹣结合生成了H2OD . 铝制品有抗腐蚀性能﹣﹣实质是表面生成了致密氧化膜起保护作用6. (2分) (2019九下·淮阳开学考) 关于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这两种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B . 这两种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所以他们俩在同一主族C . 一种为金属元素,一种为非金属元素D . 一种元素在第一周期,另一种元素在第二周期7. (2分)(2017·大石桥模拟) 下列符号中,表示两个氧分子的是()A . O2B . 2O2C . 2OD . O2﹣8. (2分)(2013·成都) 下列符号表示两个分子的是()A . 2H2B . 2HC . 2H+D .9. (2分) (2016九上·黑河期中) “神州七号”太空舱利用NiFe2O4将航天员呼出的废气转化为航天员需要的气体,而NiFe2O4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化,该物质NiFe2O4中若铁元素的化合价是+3价,则可推测出Ni 元素的化合价是()A . +2B . ﹣2C . +3D . +410. (2分)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密切相关,下列有关物质的用途、性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 铜用于制导线,是由于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B . 氮气常用作保护气,是由于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C . 铁制品表面涂“银粉”(铝粉)防生锈,是由于铝的化学性质比铁稳定D .二氧化碳用于灭火,是由于二氧化碳不可燃、不助燃且密度比空气大11. (2分) (2019九上·京口期中) 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A . 食用醋B . 石灰石C . 冰红茶D . 蒸馏水12. (2分) ClO2是一种新型、高效的消毒剂,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A . -2B . -1C . +2D . +413. (2分)下列各物质的俗名与化学式不对应的是()A . 水银:HgB . 纯碱:NaOHC . 碳铵:NH4HCO3D . 熟石灰:Ca(OH)214. (2分) (2017九上·沭阳月考) 二氧化钛(TiO2)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用四氯化钛(TiCl4)与某物质X反应可制得二氧化钛,反应化学方程式为:TiCl4+2X=TiO2+4HCl,关于物质X的说法正确的是()A . 该物质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B . 该物质的化学式为H2O2C . 该物质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D . 该物质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1︰8二、填空题 (共7题;共20分)15. (6分) (2015九上·宝丰期末) 碳元素是组成许多物质的基本元素.(1)元素周期表中碳元素信息如图所示,其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________.(2)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由碳、氧元素组成,其性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用微粒知识解释).(3)下列日常生活中的做法,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A . 使用“双面纸”B . 垃圾分类处理C . 减少使用塑料袋D . 减少使用一次性筷子.16. (4分)(2017·雅安) 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工业上生产尿素[CO(NH2)2]的反应微观示意图如图:(1)从微观角度看,图中四种物质都是由________构成.(2)从宏观的角度看,图四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有________(填字母序号).(3)写出工业上生产尿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4)锂是一种活动性比铁强的金属,化学式为 Li,锂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写出锂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17. (1分) (2016九上·乌拉特前旗期中) 元素是指具有________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分子是保持物质________的一种微粒,原子是________中的最小微粒.18. (2分) (2018九上·哈尔滨期中) 下图是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的微观模拟图,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1)请在图中补充相关粒子的图形,使其表示正确;________;(2)请从微观的角度说出此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原因________;(3)请据此从微观的角度解释化学变化的实质________。

定西市陇西县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定西市陇西县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定西市陇西县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5题;共30分)1. (2分)下列关于化学与日常生活关系的归纳中,存在错误的是()A . 化学与健康①食用鲜黄瓜﹣可大量补钙②人体缺铁﹣易患贫血病B . 化学与生活①减轻车内异味﹣开窗通风②防止食品受潮﹣用氧化钙做干燥剂C . 化学与安全①重金属盐中毒﹣喝鲜牛奶解毒②煤气泄漏﹣关闭阀门,严禁烟火D . 化学与环境①使用乙醇汽油﹣减少空气污染②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减少水污染2. (2分) (2019九上·农安期末)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 不同的单质化学性质一定不同B . 不同种类的元素质子数一定不同C . 不同的离子最外层电子数一定不同D . 不同的化合物组成元素种类一定不同3. (2分) (2017九上·射阳月考) 某学生用托盘天平称取14.3g药品时,在读数14.3g时,发现指针向右偏,则()A . 添加砝码B . 添加药品C . 减少砝码D . 减少药品4. (2分)(2017·深圳模拟) 下列微观模拟图中●和○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单质的是()A .B .C .D .5. (2分) (2018九上·南山期末) 如何减少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含量是科学家一直在探究的课题,最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专家找到一种新型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液体燃料甲酸(CH2O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 地球上二氧化碳排放会导致环境污染B . 二氧化碳、甲烷和氟利昂等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物质。

C . 二氧化碳转化为甲酸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D . 这种新型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6. (2分) (2019九上·顺昌月考) 18%的H2O2溶液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会剧烈反应产生O2 .实验室欲利用18%的H2O2溶液制取O2 ,则下列装置中,仪器选择和药品放置最合理的是()A .B .C .D .7. (2分)(2017·兴庆模拟) 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杂质,方法正确的是()A . 盐酸中混有硫酸,加入氢氧化钡溶液B . 氧化钙中混有碳酸钙,加入稀盐酸C . CuO粉末中混有Cu,加入炽热的碳粉D . CO2中混有CO,通过炽热足量的氧化铜8. (2分)(2017·盐城模拟)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 .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生成的气体有刺激性气味,放热B .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同时放热C . 硝酸铵固体溶解于水,因吸收大量的热使溶液的温度明显升高D . 铁钉放入稀硫酸中,剧烈反应,产生大量的氢气,同时观察到固体明显变少9. (2分) (2017九上·邵阳期中) 为保护我市资江水资源,下列做法可取的是()A . 大量使用含磷洗衣粉B . 合理使用农药、化肥C . 将生活垃圾随意丢入河中D . 工业废水只要无色透明就可直接排放到河里10. (2分)(2013·辽阳)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 水由水分子构成B . 构成物体的粒子间没有间隔C . 分子运动,原子不运动D . 氧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11. (2分)下列化学反应中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A . 过氧化氢水+氧气B . 镁+氧气氧化镁C . 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D . 铁+氧气四氧化三铁12. (2分) (2016九上·阜阳期中) 对在水的电解实验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 . 正极产生氢气B . 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收集的气体体积大C . 正、负两极产生的气体质量比为1:8D . 与电源正、负两极相连的试管内收集的气体体积比为1:213. (2分)右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球代表不同的原子。

定西市陇西县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定西市陇西县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定西市陇西县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2题;共24分)1. (2分)古代“山顶洞人”从事的生产活动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 . 采集野果B . 钻木取火C . 狩猎捕鱼D . 缝制衣服2. (2分)(2017·射洪模拟) 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 . 向试管中滴加液体B . 给试管中液体加热C . 称量一定质量的食盐D .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3. (2分) (2015九上·剑阁月考) 某同学加热2ml水,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①点燃酒精灯②加热③用试管夹夹好试管④往试管中加入2ml水⑤将试剂瓶盖好放回原处.A . ①④③②⑤B . ①③④②⑤C . ④⑤③①②D . ④③⑤①②4. (2分)产生下列现象,只和空气中的水蒸气有关的是()A . 生石灰长期在空气中放置会变质B . 固体烧碱要密封存放C . 浓硫酸露置于空气中会增重、变稀D . 铜制品长期放在空气中会产生“铜锈”[化学式为Cu2(OH)2CO3]5. (2分) (2019九上·新安期中) 2019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人与自然,相连相生”。

下列做法不符合该主题的是()A . 推广公共自行车,绿色出行B . 开展污水共治,保护水资源C . 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垃圾资源化D . 大量使用化肥农药,提高粮食产量6. (2分)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 蒸发溶液时,在蒸发皿下必须垫石棉网B . 用天平称量时左盘放砝码、右盘放药品C . 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验纯D . CO还原CuO结束时,先停气、后熄酒精灯7. (2分)下列现象能够说明分子是可分的是()A . 氧化汞受热分解B . 水受热变成水蒸气C . 块状胆矾研磨成粉末状D . 石蜡受热后熔化8. (2分)(2017·河北) 如图所示的是氧原子结构示意图和硫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氧原子核外有6个电子B . 硫、氧均属于非金属元素C . 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06gD . 硫、氧两种元素形成的SO3中硫元素为+4价9. (2分)三月油菜花黄,桃李芳香,你能闻到香味是因为()A . 分子之间有间隙B . 分子不断运动C . 分子质量小D . 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10. (2分)下列应用正确的是()A . 聚氯乙烯具有熔点高、硬度大的性质,常用作炊具的手柄B . 向鱼缸中通空气,可以增加水中的含氧量C . 蚊虫叮咬后应涂一些含有酸性物质的溶液,可以减轻痛痒D . 石墨具有导电性,可以用做干电池的负极11. (2分) (2015九上·东莞期末) 如图:这四位同学描述的是同一化学符号,此化学符号是()A . HClOB . O3C . NO3﹣D . H2O12. (2分)蜡烛在空气中燃烧,蜡烛质量逐渐变小.这说明()A . 物质可以自生自灭B . 发生的不是化学变化C . 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D . 生成物为气体,散发到空气中了二、填空题 (共6题;共32分)13. (7分) (2015九上·贵溪期中) 用化学符号表示:(1)氧元素________(2)两个氧原子________(3)氧气________(4) 2个铜原子________(5)钠离子________(6)钙离子________(7)碳元素________.14. (2分) (2018九上·内江期中) 在横线填上相应的物质序号:在下列物质中:①洁净的空气②硬水③氢气④液态氧⑤冰水共存物⑥氯酸钾,用序号填空:(1)其中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___,(2)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___,15. (3分) (2019九上·邓州期中)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________,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和最多的非金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可以做保护气和填充探空气球的是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2016学年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南安中学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每小题的答案填题后的在括号中.1.下列物质中,由原子构成的是()A.氯化钠B.水C.液氧 D.水银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就在于分子大,原子小B.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本身没有改变C.流动的液体中分子是运动的,静止的固体分子是不动的D.氮气是由氮分子构成的3.下列事实能证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的事实的是()A.蒸发氯化钠溶液后,有氯化钠晶体出现B.水通电后可以得到氢气和氧气C.水蒸气冷凝后变成水D.固体碘升华4.“中央电视台每周质量报告”中,有下列被曝光事件,其中一定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A.用毛发水、颜料、水、盐等兑制“酱油”B.用硫磺燃烧法熏蒸粉丝C.用淀粉、奶香精掺和成“奶粉”D.用工业石蜡涂抹在瓜子表面给瓜子“美容”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饼干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变软,说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B.常用氮气作食品保护气,是由于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C.凡是无色、澄清透明的液体都是纯净物D.稀有气体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保护气6.在下列实验操作的图示中,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B.取少量液体C.加热液体D.称量氯化钠固体7.下列反应中既为化合反应又为氧化反应的是()A.水氢气+氧气B.镁+氧气氧化镁C.水+二氧化碳→碳酸D.酒精+氧气水+二氧化碳8.如图是某个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从图中获得的有关信息不正确的是()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B.分子间存在一定的空隙C.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D.反应后的生成物是化合物(○表示一种原子,●表示另一种原子)9.河水净化的主要步骤如图所示.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步骤Ⅰ可除去难溶性杂质B.X试剂可以是活性炭C.步骤Ⅲ可杀菌、消毒D.净化后的水是纯净物10.下列化学用语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A.O B.Zn C.N2D.CO12.为了让灯泡通电发热时,消耗灯泡内的氧气,达到保护钨丝的目的,通常在白炽灯泡的玻璃柱上涂有一层物质,该物质是( )A .红磷B .氧化汞C .铁D .高锰酸钾13.在“人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探究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证明呼出气体含二氧化碳多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更浑浊 B .证明呼出气体含氧气少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使木条燃烧更旺 C .证明呼出气体含水蒸气多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在玻璃上结下水珠D .判断呼出气体含有氮气的依据是:空气中含有氮气,而氮气不为人体吸收14.根据如图有关信息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镁离子(Mg 2+)核内有12个质子 B .镁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C .在化学反应中,硫原子容易失去2个电子D .镁离子与硫离子可形成物质MgS15.一氯胺(NH 2Cl)是国家新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新增的一种消毒剂,下列关于一氯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一氯胺由氮原子、氢原子和氯原子构成B .一氯胺相对分子质量为51.5gC .一氯胺由氮、氢、氯三种元素组成D .一氯胺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二.填空题(24分)16.将宏观、微观及化学符号联系在一起是化学学科的特点.(2)A、B、C、D表示四种物质,其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①从微观角度看,A图表示:3 (填化学符号)②从宏观角度看,图中表示混合物的是,单质的是,化合物的是(填字母代号).17.生活离不开水,人类在净化天然水时,①需加入明矾的目的是.②欲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需进行过滤操作,该操作过程中玻璃棒所起的作用是.③生活中为降低水的硬度并杀灭水中病源生物,可采用的方法是.三.实验探究(10分)18.右图装置用于制取某些气体.(1)填写下列仪器的名称:a:;b:.(2)若用KMnO4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填序号),不能选用的收集装置是(填序号).(3)虽然常温常压下乙烯(C2H4)不与空气反应,但因密度很接近空气而不用排空气法收集.若用排水法收集乙烯,收集乙烯时将待导气管口连续稳定地冒出气泡才开始收集,原因是.四.计算题(6分)19.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H2RO4,其相对分子质量为98.求:(1)该R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2)该化合物中R的质量分数是多少?(3)要使化合物中含R元素的质量为64g,需该化合物多少克?2015-2016学年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南安中学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每小题的答案填题后的在括号中.1.下列物质中,由原子构成的是()A.氯化钠B.水C.液氧 D.水银【考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物质的构成和含量分析.【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可以根据物质的微观构成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水是由分子构成的;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液氧是由分子构成的.水银属于金属单质,是由原子构成的.【解答】解:A、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B、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C、液氧是由氧分子构成的.D、水银是由汞原子构成的.故选D.【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充分理解物质的微观构成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就在于分子大,原子小B.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本身没有改变C.流动的液体中分子是运动的,静止的固体分子是不动的D.氮气是由氮分子构成的【考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物质的微粒性;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A、不同的分子原子不能比较大小B、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C、分子是不断运动的D、氮气是由氮分子构成的.【解答】解:A、不同的分子和原子不能比较大小,但由原子构成的分子一定比构成它的原子大.说法错误.B、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生成了新物质的分子.说法错误.C、无论在固体还是液体中分子都是不断运动的.说法错误.D、氮气是由氮分子直接构成的,说法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分子的有关知识,明确分子与原子的关系,化学变化的实质以及分子的基本性质是解此题关健.3.下列事实能证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的事实的是()A.蒸发氯化钠溶液后,有氯化钠晶体出现B.水通电后可以得到氢气和氧气C.水蒸气冷凝后变成水D.固体碘升华【考点】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其实质是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结合成分子.【解答】解:其实就是问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这是化学变化的微观特征.A、晶体的析出过程属于物理变化.B、水分子分解成氧原子和氢原子,氧原子结合成氧分子,氢原子结合成氢分子,这是化学变化.C、水蒸气冷凝是分子间间隔变小,而分子本身无变化,属于物理变化.D、碘升华是分子间间隔变大的结果,属于物理变化.故选B【点评】分子的破裂和原子的组合发生在化学变化中,所以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考查形式很多样化4.“中央电视台每周质量报告”中,有下列被曝光事件,其中一定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A.用毛发水、颜料、水、盐等兑制“酱油”B.用硫磺燃烧法熏蒸粉丝C.用淀粉、奶香精掺和成“奶粉”D.用工业石蜡涂抹在瓜子表面给瓜子“美容”【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用毛发水、颜料、水、盐等兑制成“酱油”的过程中只是简单混合,无化学反应发生,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用硫磺燃烧法熏蒸粉丝的过程中,硫磺燃烧有新物质二氧化硫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用淀粉、奶香精等掺和成“奶粉”的过程中只是简单混合,无化学反应发生,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用工业石蜡等涂抹在瓜子表面给瓜子“美容”的过程中只是简单的涂抹,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饼干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变软,说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B.常用氮气作食品保护气,是由于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C.凡是无色、澄清透明的液体都是纯净物D.稀有气体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保护气【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常见气体的用途;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专题】空气与水.【分析】根据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性质、纯净物的组成特点分析判断.【解答】解:A、饼干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变软,是因为吸收了水蒸气,说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故A说法正确;B、常用氮气作食品保护气,是由于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故B说法正确;C、无色、澄清透明的液体组成物质不一定是一种,不一定是纯净物.故C说法不正确;D、稀有气体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保护气,故D说法正确.故选C.【点评】了解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性质、纯净物的组成特点是解答本题的基础知识.6.在下列实验操作的图示中,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B.取少量液体C.加热液体D.称量氯化钠固体【考点】加热器皿-酒精灯;称量器-托盘天平;液体药品的取用;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点燃酒精灯要用火柴;B、取液体时,主要瓶口、标签的位置,瓶塞的放置等;C、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时,液体的量不可超过试管容积的;D、使用托盘平是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解答】解:A、点燃酒精灯要用火柴,故A正确;B、取用液体时,为防止污染瓶塞,从而污染药品,瓶塞要倒放,故B错误;C、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时,液体的量不可超过试管容积的,故C错误;D、使用托盘平是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对于基本的实验操作同学们应该掌握好,因为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7.下列反应中既为化合反应又为氧化反应的是()A.水氢气+氧气B.镁+氧气氧化镁C.水+二氧化碳→碳酸D.酒精+氧气水+二氧化碳【考点】化合反应及其应用;氧化反应.【专题】阅读理解类简答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化合反应是多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氧化反应是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利用概念解决此题.【解答】解:A、是分解反应,故此选项错误;B、是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属化合反应,又是与氧气的反应故又是氧化反应,故此选项正确;C、是化合反应但不是氧化反应,故此选项错误;D、是氧化反应但不是化合反应,故此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此题是对化合反应氧化反应的概念进行的考查,抓住化合反应的特点是一变多,氧化反应的特点是与氧反应的关键即可.8.如图是某个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从图中获得的有关信息不正确的是()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B.分子间存在一定的空隙C.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D.反应后的生成物是化合物(○表示一种原子,●表示另一种原子)【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反应类型的判定.【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分析】分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反应前的图中的三个同种原子构成的单质分子,可由分子构成分为两种,分子之间有一定间隔;反应后的两个分子构成相同应为同种物质的分子,该分子由不同种原子构成,为化合物分子,分子之间有一定间隔;中间的图表示,反应前的三个分子分裂为六个原子,六个原子重要结合能形成生成物的两个分子.【解答】解:A、反应前的两种分子由同种原子构成,反应后的分子由不同种原子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故A正确;B、反应前后的分子之间都存在一定空隙;故B正确;C、本反应前为两种物质,反应后为一种物质,符合“多变一”,为化合反应;故C错误,但符合题意;D、因为为化合反应,故反应后的生成物是化合物;故D正确;故选:C.【点评】分子由原子构成,构成相同的分子为同种物质的分子,构成不同的分子为不同种物质的分子,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为单质分子.9.河水净化的主要步骤如图所示.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步骤Ⅰ可除去难溶性杂质B.X试剂可以是活性炭C.步骤Ⅲ可杀菌、消毒D.净化后的水是纯净物【考点】水的净化;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专题】空气与水.【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过滤能除去不溶性固体杂质;活性炭具有吸附性;液氯能杀菌;纯净水是不含有杂质的水,据此解答.【解答】解:A、过滤能除去不溶性固体杂质,故步骤Ⅰ可出去难溶性杂质,正确;B、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正确;C、液氯能杀菌,故步骤Ⅲ可杀菌、消毒,正确;D、纯净水是不含有杂质的水,经过这几步净化的水中含有可溶性杂质,不是纯净物,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净水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10.下列化学用语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A.O B.Zn C.N2D.CO【考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由原子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一般有3层含义:微观①表示一个原子;宏观:①表示一种物质;②表示该物质的元素组成;进行解答.【解答】解:根据化学式的表示意义可知:A、O表示一个氧原子,故A错误;B、Zn既能表示锌这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锌原子,还能表示锌这种物质,故B正确;C、N2表示一个氮气分子,故C错误;D、CO表示一个一氧化碳分子,故D错误;故选:B.【点评】金属单质是由原子构成的物质,其化学式用元素符号表示;因此金属元素的符号除表示一种元素还表示一种物质.【考点】仪器的装配或连接;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氧气的化学性质.【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连接前用玻璃端蘸水,起润滑作用;B、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气体有毒,扩散到空气中会污染空气,水能够吸收二氧化硫生成亚硫酸,从而防止了二氧化硫向外扩散;C、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水起到形成密闭系统,用于观察现象检查装置是否漏气;D、过滤时用胶头滴管滴少量水,目的是让滤纸紧贴漏斗内壁.【解答】解:A、连接前用玻璃端蘸水,起润滑作用,故A正确;B、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气体有毒,扩散到空气中会污染空气,水能够吸收二氧化硫生成亚硫酸,从而防止了二氧化硫向外扩散.水的主要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硫,故B错误;C、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水起到形成密闭系统,用于观察现象检查装置是否漏气,故C正确;D、过滤时用胶头滴管滴少量水,目的是让滤纸紧贴漏斗内壁,故D正确.故选:B.【点评】解答本题要仔细观察图示,充分理解水在反应中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12.为了让灯泡通电发热时,消耗灯泡内的氧气,达到保护钨丝的目的,通常在白炽灯泡的玻璃柱上涂有一层物质,该物质是()A.红磷 B.氧化汞C.铁D.高锰酸钾【考点】氧气的化学性质.【专题】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分析】本题考査氧气的化学性质,在一定的条件下,一些具有可燃性的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化合物和甲烷等有机物都能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说明了氧气具有氧化性,同时也说明了氧气能够支持燃烧,可以据此分析解答.【解答】解:A、红磷可以和氧气反应,常做白炽灯泡内的除氧剂,来保护钨丝,故A正确;B、氧化汞与氧气不反应,故B错误;C、铁在干燥空气中与氧气不反应,故C错误;D、高锰酸钾不与氧气反应,受热时还容易产生氧气,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考点考查了氧气的化学性质:氧化性,要抓住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又反映性质,掌握相关知识才能灵活应用分析解答问题.13.在“人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探究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证明呼出气体含二氧化碳多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更浑浊B.证明呼出气体含氧气少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使木条燃烧更旺C.证明呼出气体含水蒸气多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在玻璃上结下水珠D.判断呼出气体含有氮气的依据是:空气中含有氮气,而氮气不为人体吸收【考点】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专题】空气与水.【分析】人呼吸时把空气中的氧气转化为二氧化碳,同时从体内带出水蒸汽,人体呼出气体和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汽含量不同;氮气的含量基本不变,因为人体没有吸收氮气;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空气相比,具有“两多一少”的特点,即与吸入的空气相比,二氧化碳、水蒸气含量增加,氧气含量减少;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呼出的气体使石灰水出现浑浊,证明呼出的气体比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高,故选项说法正确.B、氧气能支持燃烧,氧气含量越多,燃烧越旺,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含量较少,不能使木条燃烧更旺,故选项说法错误.C、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水蒸气,能在玻璃片上结下水珠,故选项说法正确.D、判断呼出的气体含氮气的依据是:空气中含有氮气,而氮气不为人体吸收,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人体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成分的区别、常见气体的检验方法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4.根据如图有关信息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镁离子(Mg2+)核内有12个质子B.镁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C.在化学反应中,硫原子容易失去2个电子D.镁离子与硫离子可形成物质MgS【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以及元素周期表中一个小格的意义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A、镁离子(Mg2+)核内有12个质子,正确;B、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正确;C、硫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6,在化学反应中,硫原子容易得到2个电子,错误;D、镁离子与硫离子可形成物质MgS,正确.故选C.【点评】掌握原子结构示意图以及元素周期表中一个小格的意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5.一氯胺(NH2Cl)是国家新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新增的一种消毒剂,下列关于一氯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氯胺由氮原子、氢原子和氯原子构成B.一氯胺相对分子质量为51.5gC.一氯胺由氮、氢、氯三种元素组成D.一氯胺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A.根据物质的结构来分析;B.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来分析;C.根据物质的组成来分析;D.根据化合物中元素质量分数的比较方法来分析.【解答】解:A.一氯胺是由分子构成的,而不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错误;B.相对分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常常省略不写,故错误;C.一氯胺是由氮、氢、氯三种元素组成的,故正确;D.一氯胺中N、H、Cl三种元素质量之比为(14×1):(1×2):(35.5×1)=28:4:71,可见其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二.填空题(24分)16.将宏观、微观及化学符号联系在一起是化学学科的特点.①从微观角度看,A图表示:3 O2(填化学符号)②从宏观角度看,图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C D ,单质的是 A ,化合物的是 B (填字母代号).【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专题】微观粒子模拟图型;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解答】解:(1)元素符号前面加数字表示原子个数,2H表示两个氢原子.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因此2个氮分子表示为:右上角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故表示一个镁离子;元素的化合价的正确标法是在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符号的正上方标明化合价的种类和价目,五氧化二磷中磷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符号为(2)①从微观角度看,A图中有三个氧分子,符号表示为3 O2②从宏观角度看,图中C和D中分别有两种分子构成的,是混合物,A是由一种分子构成的,是单质,B是一种分子构成的,一个分子由不同种原子构成,是化合物.2O52②C D,A,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17.生活离不开水,人类在净化天然水时,①需加入明矾的目的是加速沉降.②欲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需进行过滤操作,该操作过程中玻璃棒所起的作用是引流.③生活中为降低水的硬度并杀灭水中病源生物,可采用的方法是加热煮沸.【考点】水的净化;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硬水与软水.【专题】空气与水.【分析】(1)根据明矾溶于水形成的胶体具有吸附性解答;(2)根据玻璃棒起到了引流的作用解答;(3)根据采用加热煮沸的方法可以降低水的硬度解答.【解答】解:(1)明矾溶于水形成的胶体具有吸附性,能将不溶性固体小颗粒吸附在其表面形成大颗粒易于沉降,故填:加速沉降;(2)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的操作是过滤,该步操作中玻璃棒起到了引流的作用,故填:引流;(3)采用加热煮沸的方法可以降低水的硬度并杀灭水中病源生物.答案:(1)加速沉降;(2)引流;(3)加热煮沸.【点评】掌握水的净化的知识以及电解水的知识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三.实验探究(10分)18.右图装置用于制取某些气体.(1)填写下列仪器的名称:a:酒精灯;b:集气瓶.(2)若用KMnO4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A (填序号),不能选用的收集装置是 E (填序号).(3)虽然常温常压下乙烯(C2H4)不与空气反应,但因密度很接近空气而不用排空气法收集.若用排水法收集乙烯,收集乙烯时将待导气管口连续稳定地冒出气泡才开始收集,原因是以免收集到的气体因混有空气而不纯.【考点】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1)根据常见仪器的名称和用途进行解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