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原则的理论探索与现实依据

合集下载

论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的涵义、源流与实现条件(一)

论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的涵义、源流与实现条件(一)

论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的涵义、源流与实现条件(一)论文关键词]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涵义实现条件论文摘要]本文认为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中的贡献是在产权清晰的基础上,由市场自己衡量的合法要素创造的财富;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符合当前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公正的法治环境、自由竞争市场和抑制分利行为有助于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的实现。

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是社会文明发展的必然趋势,而社会公平正义的基础是经济公平,经济公平的关键是分配公平,故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又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必然选择。

因之,研究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的涵义、历史源流与实现条件很有必要。

一、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的涵义分析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是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的。

针对“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提法,经济学界纷纷给出自己的解释。

如赖德胜(2003)、许成安、王家新(2007)认为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就是按生产要素的边际产出给予报酬。

该观点的意义在于指出贡献的衡量是由市场进行的,而不是由国家统一筹划。

但是,按生产要素边际产出分配的前提条件是要素市场是完全竞争的,且各要素可以相互替代,这一理想状况往往难于满足。

卫兴华(2003)、逄锦聚(2003)则认为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是指按生产要素在生产财富即使用价值中的贡献分配。

此观点坚持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认为活劳动之外的生产要素没有创造价值,它们只是创造了使用价值并按此贡献分配,但对于没有创造价值的非劳动要素占有劳动创造的剩余价值是否是剥削的问题,尚需进一步研究与阐释。

周为民、陆宁(2002)认为按要素贡献分配实际上是按劳分配的表现形式。

按劳分配不能成为拥有自主财产权利的劳动者直接的、具体的分配方式,只能通过市场的作用,在现象和形态上转化为按要素贡献分配的方式,因此其他要素的贡献也是劳动贡献的体现,按要素分配所反映的不是剥削关系。

综合参考以上解释,本文认为十六大关于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中“贡献”两字是不能用其他文字替代,如果有的话,在十六大报告或其后续阐述文件必然出现。

关于按生产要素分配理论的必要性及其现实意义

关于按生产要素分配理论的必要性及其现实意义

关于按生产要素分配理论的必要性及其现实意义【论文关键词】按生产要素分配劳动价值论理论基础【论文摘要】按生产要素分配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这对于丰富、完善社会主义分配制度,促进经济的发展必将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按生产要素分配是在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上第一次提出的.标志着我国分配制度改革触及新的领域。

党的十五大对此又有重大突破:一是提出分配制度改革要把“按劳分配制度与按要素分配制度结合起来:二是提出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

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从而提出了社会主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新的分配理论。

这对于丰富、充实.完善社会主义分配制度促进经济的发展必将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按生产要素分配并没有否定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核心在于揭示了人类的抽象劳动是创造商品价值的源泉和实体。

马克思从商品的两个因素即使用价值和价值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劳动的二重性学说.从而科学地揭示了两种财富的源泉。

一种是使用价值财富.其创造的源泉包括具体劳动与物质资源两个方面另一种是价值财富.即体现一定生产关系的价值财富,其源泉和实体就是惟一的人类抽象劳动.它是一定的体力和脑力的结晶。

所谓劳动是创造价值的惟一源泉,指的正是后一种概念,它和前一种概念并不矛盾。

只有劳动才创造价值,不等于只要有劳动就能创造价值。

前者说的是价值创造源泉问题.后者讲的是价值形成问题。

如果不了解两者的区别.就可能错将价值创造”等同于“价值形成”,从而否定价值形成过程中非劳动生产要素的重要作用,得出”只要有劳动就能创造价值”的片面结论。

各种物质生产要素在价值形成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一,生产要素是价值形成的必要条件。

没有它.劳动者就不能创造价值。

因为劳动者只有与生产资料相结合才能进入生产过程,才能创造使用价值和价值。

“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理论基础分析

“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理论基础分析

“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理论基础分析一、概述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理论基础1.边际生产力理论2.李嘉图的经济学3.马克思主义经济学4.纳什均衡理论5.托马斯-皮凯蒂的分享理论三、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现实意义1.提高生产要素的效率利用率2.平衡收入分配3.促进社会公平正义4.激励创新发展5.优化资源配置四、案例分析1.旧金山湾区房屋租赁市场2.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的产业结构和生产要素配置3.德国的工资分配制度4.苹果公司的高管薪酬管理5.中国电信集团公司的股权激励计划五、结论一、概述按生产要素分配是经济学中一个重要的理论研究方向。

生产要素分配是指在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生产过程中,劳动、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的收益分配方式。

按照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生产要素的所有者可以获得相应的收益,反映了社会的公正和公平。

本文将从理论基础和现实应用两个方面,详细探讨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相关内容。

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理论基础1.边际生产力理论边际生产力理论是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经济学理论基础之一。

该理论认为,生产要素的价格应该由其边际贡献来决定,而不是由总生产率或总最终产品的价格来决定。

其核心思想是:如果一个生产要素的边际生产力要求投入更多的资本,那么这个生产要素的价格就会更高。

2.李嘉图的经济学李嘉图的经济学认为,土地的价格决定了生产要素的收益。

根据李嘉图的土地租金理论,土地的租金取决于土地的边际生产能力。

在资本和劳动相同的情况下,土地的边际产品率将越来越低,驱使土地所有者寻找更好的土地,从而导致土地租金上升。

3.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认为,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是在社会主义社会实现公平的重要保障之一。

它强调,在资本主义社会下,劳动者和资本所有者之间的利益冲突是无法避免的,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下,按劳分配、按需分配等原则的实践,才能实现财富和权力的公平分配。

4.纳什均衡理论纳什均衡理论认为,当生产要素只有少数人掌握时,他们会形成垄断地位,进而牟取超额利润。

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客观依据

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客观依据

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客观依据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客观依据有人认为,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理论依据源于马克思曾经批判过的斯密的“三位一体”公式,即资本创造利息、土地创造地租、劳动创造工资的理论,进而推断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政策偏离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我认为,这种观点是片面的。

因为只要我们认真体味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关于所有制与分配的关系、关于所分配的产品的使用价值创造和价值的形成过程,就不难发现马克思早就为按生产要素分配提供了客观的依据。

首先,从整个社会的生产与分配的关系来看,生产要素的所有制关系是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基础。

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指出:“消费资料的任何一种分配,都不过是生产条件本身分配的结果”(《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第23页)。

这里所说的生产条件本身的分配,是指物质的生产条件(自然资源、生产资料)和人身生产条件(劳动力)的归属,也就是各种生产要素的所有制关系。

这就是说,所有制关系与分配关系之间是因果关系,他们是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

一方面,所有制关系是形成分配关系的基础。

有了所有制关系,即生产要素的分配关系,产品的分配关系也就自然被确定了。

生产资料所有权归资本家,资本家必然凭借这种所有权取得利润;劳动力所有权归劳动者,劳动者必然凭借这种所有权取得工资。

可见,分配关系是由所有制关系决定的。

另一方面,分配关系又是所有制关系的实现。

对财产的所有者来说,他之所以要拥有财产,目的是为了得到与这种财产所有权相对应的分配权,也就是要获得一定的所有权收益。

马克思在论证剩余价值理论时,并没有否认资本主义条件下新创造的价值要在利润和工资之间进行分配,也没有否认利润要在各类资本之间进行分配,而是认为这种分配恰恰是资本主义所有制关系作用的必然结果。

即使在批判“三位一体”公式时,马克思批判的也并不是它现象上所具有的价值分配形式,而是批判古典经济学家错误地把分配的表面现象当成了价值形式的本质。

其次,从创造使用价值的源泉来看,各种生产要素在物质财富生产中的贡献大小也应该是收入分配的客观依据。

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原则的理论探索与现实依据

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原则的理论探索与现实依据

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原则的理论探索与现实依据作者:剧乂文来源:《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03期摘要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同按劳分配并不是完全对立的,二者有许多相通之处。

改革开放以来,中共中央一系列重要文献都对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问题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一些重要观点;同时,我国的生产要素市场及各种要素收入也逐步发展起来。

所有这些,既为进一步贯彻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的原则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与客观现实依据,也强烈要求全面确立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的原则。

关键词分配原则;按劳分配;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中图分类号F046文献标志码 A一、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原则的理论依据1马克思的按劳分配理论与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原则具有相通之处根据对马克思分配理论的传统理解,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是完全对立的。

实际上,这完全是一种片面性和绝对化的认识,因为马克思的按劳分配理论并没有完全排斥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1)按劳分配理论与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原则都承认形式上的平等和内容上的不平等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指出:“每一个生产者,在作了各项扣除以后,从社会领回的,正好是他给予社会的。

他给予社会的,就是他个人的劳动量。

”“生产者的权利是同他们提供的劳动成比例的;平等就在于以同一尺度——劳动——来计量。

”而“这种平等的权利,对不同等的劳动来说是不平等的权利。

它不承认任何阶级差别,因为每个人都像其他人一样只是劳动者;但是它默认不同等的个人天赋,因而也就默认不同等的工作能力是天然特权。

所以就它的内容来讲,它像一切权利一样是一种不平等的权利”。

由于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同按劳分配一样都奉行平等交换的原则,所以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也具有形式上的平等性和内容上的不平等性。

生产要素所有者所获报酬的高低是通过市场供求直接决定的,在市场中,每个生产要素所有者的机会相同,因为都遵循等价交换原则。

但从其结果来看,由于不同的人所拥有的生产要素的种类、数量和质量各不相同,在实行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原则的条件下,必然会出现分配结果的不平等,出现个人收入的差别。

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理论与现实的思考

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理论与现实的思考

有 效 供 给 第 二 , 善 与 社 会 主 义 各 阶段 基 本 经 济 制 度 相 适 应 的分 配 机 完
我 国现 阶 段 的 分配 制度 。 本 文 将从 该 理 论 的提 出入 手 .在 明确 生 制 社 会 主 义市 场 经济 条 件 下 的分配 制 度 既体 现 一般 劳动 的价 值 . 产 要 素按 贡 献 参 与分 配 的 理论 意 义 前 提 下 从理 论 与 实 践 两个 层 调 动 广 大 劳动 者 的积 极 性 和创 造 性 ,也 应 该体 现 科 学技 术 、经 营
面 加 以 分析 .然 后提 出几 点 关 于 生产 要 素 按 贡献 参 与 分 配 时应 注 意 的 问题 。

管理 等 复 杂 劳动 的价 值 激 发 广大 科 技 人 员 、 管理 工 作 者 的创 业 精 神 和 创 业 活 力 还 应 体 现 包括 土 地 、资 本 知识 产权 等 方 面 的价 值 ,从 而 集 中更 多生 产要 素 投 入 经 济 建设 。让 一 切 劳动 、知 识 、技 术 管理 和 资 本 的 活动 交 相 进 发 让一 切 创 造 财 富的 源 泉
产 要
素按贡献蓥与分D 论与坝实的思考 2| t
m张亚 强 商洛学 院 i a r
劳动要 素供 给 极 为匮乏 资 金 紧缺 ,设备 陈 旧等 问题相 当突出 既 然按 生 产 要 素分 配 是 伴 随 着市 场 经 济 的产 出而 出现 的社 会 收入 分 配 方 式 .我 们就 要 着 重 消 除体 制 、认 识 、实践 中的 障碍 加 速 培 育 要 素 市 场 ,实现 收 入 分 配方 式 的 多 元 化 ,从 而 增 加 生产 要 素 的
分 配 结合 起来 “ 按 生 产要 素 分 配 “这 一概 念 首 次被 出来 并 代 替 再 分 配 的 主 要 手段 一 是 完善 所 得 税 韦 ,调 整低 收 入者 和 高 收入 、” l J 了 以往 的 多种 分 配方 式 、 其 他 分 配 方式 “等 术语 。党 的 十 六 者 的税 负 比 重 .二是 完 善 城镇 职 工 的 基 本 养老 保 险 制度 ,三 是 建 大在 十 五 大 的基 础 上 根 据 我 国 的 收入 分 配 现状 及 市 场 经 济 发展 术 和 管理 等 生产 要 素按 贡献 参 与分 配 的原 则 ” 这 一原 则 的确 立 标 志着 我 国 分配 制 度 的进 一 步 完 善 从 ” 他 分 配 方式 到 按 生 其 产 要 素分 配 ”再 到 生 产要 素 按贡 献 参 与分 配 ,按生 产 要素 分 配

浅析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依据

浅析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依据

浅析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依据作者:张会伟来源:《中国集体经济》2013年第05期摘要:本文通过分析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以来我国分配制度中有关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争论,重新剖析有关西方经济学中生产要素价值论的理论错误,分析出我国分配制度中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理论适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

但是,我们在深化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同时要认识到目前我国分配制度中类似要素价值论中剥削现象的存在。

关键词:要素价值论;生产要素;剥削一、引言在我国提出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后,党的十五大就提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的分配制度是实行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并存的制度。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为了要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科技工作、经营管理工作作为劳动在社会生产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于是,在市场经济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中,存在一种误解:“资本、土地、管理和科技等生产要素虽然不能单独创造商品价值,但是它们在价值形成过程中都各自发挥作用,在价值创造中综合着起作用,并都作出了实际贡献。

”所以收入分配的原则应该是“按各种生产要素在价值形成中所作的贡献进行分配”。

这实质上是对要素共同创造价值的认同,以上论点就是学界所批判的典型的要素价值论。

二、要素价值论的内涵及其本质要素价值论肯定商品的价值是由在各种生产要素共同起作用下创造出来的。

生产要素是指商品生产过程中人们所投入的资源。

西方把资源分为土地、资本、劳动三种,也就是所谓生产三要素。

生产要素价值论强调价值是各种生产要素共同创造的,因此生产要素就该参与分配:投入资本获得利息收入,出租土地获得地租,出卖劳动力获得劳动工资,这样就否定资本主义剥削的存在,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

其实,生产要素并不参与价值创造,“生产要素价值论者之所以抱着…资本创造价值‟等错误观点不放,”否认生产要素价值论剥削的立场,在于未深入分析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其一,价值的生产与使用价值的生产是不一样的。

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是指物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而物品生产是人的劳动、劳动对象、劳动资料等要素的结合。

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客观依据

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客观依据

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客观依据有人认为,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理论依据源于马克思曾经批判过的斯密的“三位一体”公式,即资本创造利息、土地创造地租、劳动创造工资的理论,进而推断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政策偏离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我认为,这种观点是片面的。

因为只要我们认真体味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关于所有制与分配的关系、关于所分配的产品的使用价值创造和价值的形成过程,就不难发现马克思早就为按生产要素分配提供了客观的依据。

首先,从整个社会的生产与分配的关系来看,生产要素的所有制关系是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基础。

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指出:“消费资料的任何一种分配,都不过是生产条件本身分配的结果”(《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第23页)。

这里所说的生产条件本身的分配,是指物质的生产条件(自然资源、生产资料)和人身生产条件(劳动力)的归属,也就是各种生产要素的所有制关系。

这就是说,所有制关系与分配关系之间是因果关系,他们是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

一方面,所有制关系是形成分配关系的基础。

有了所有制关系,即生产要素的分配关系,产品的分配关系也就自然被确定了。

生产资料所有权归资本家,资本家必然凭借这种所有权取得利润;劳动力所有权归劳动者,劳动者必然凭借这种所有权取得工资。

可见,分配关系是由所有制关系决定的。

另一方面,分配关系又是所有制关系的实现。

对财产的所有者来说,他之所以要拥有财产,目的是为了得到与这种财产所有权相对应的分配权,也就是要获得一定的所有权收益。

马克思在论证剩余价值理论时,并没有否认资本主义条件下新创造的价值要在利润和工资之间进行分配,也没有否认利润要在各类资本之间进行分配,而是认为这种分配恰恰是资本主义所有制关系作用的必然结果。

即使在批判“三位一体”公式时,马克思批判的也并不是它现象上所具有的价值分配形式,而是批判古典经济学家错误地把分配的表面现象当成了价值形式的本质。

其次,从创造使用价值的源泉来看,各种生产要素在物质财富生产中的贡献大小也应该是收入分配的客观依据。

关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分配方式的伦理价值探讨

关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分配方式的伦理价值探讨

关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分配方式的伦理价值探讨本文首先阐述了效率与公平之间辨证统一的关系,进而对按劳分配中劳动的内涵进行了分析。

作者认为在当前生产力水平下,劳动的内涵应包括:劳动力提供的“直接劳动”;技术、管理、信息提供的“节约劳动”;资金、土地、流通提供的“服务劳动”。

从而认为“按生产要素分配”不但是合法而且具有伦理价值,是合理的。

标签:“按生产要素分配” 效率经济公平社会公平直接劳动节约劳动服务劳动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入,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国民对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也不断加深。

在分配领域,我们不断冲破传统社会主义思维的禁锢,使分配制度更加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我党已把“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确定为我国收入分配的指导思想和目标,实行“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的分配方式,同时又通过立法保护“按生产要素分配”取得的收入。

这表明,我国不但确定了“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分配方式,还确立了它在法律上的合法地位。

然而,依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者创造,商品的价值应归劳动者所有。

这样,“按生产要素分配”的行为虽然取得了法律上的合法地位,但因这种分配是“占有”他人的劳动成果,从伦理道德上说,是不合理的。

因而对“按生产要素分配”的评价从两个方面着眼就存在两个截然不同的评价。

这种矛盾性的评价,无论对“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受益者,还是非受益者,在思想上和行为上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它既不利于人们在思想上接受这种分配方式,也不利于人们真正去贯彻实施它,从而影响着经济的改革与发展。

要正确认识这种分配方式,首先必须澄清对两个问题的认识:一是效率和公平的关系;二是按劳分配中“劳动”的内涵。

一、效率与公平的对立统一关系“效率与公平”问题,即如何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问题。

由于对公平的概念难以形成统一的认识,“效率与公平”问题一直是困扰经济学家和政治学家的难题。

[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类型有]对一种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理论依据的评析与再思考

[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类型有]对一种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理论依据的评析与再思考

[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类型有]对一种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理论依据的评析与再思考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提出“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后,理论工作者们为了给这一新的分配方式寻求必要的理论依据,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其争论的核心就在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是否能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统一起来?我们用劳动价值论能否解释它的合理性?在众多观点中,有一派学者的观点显得十分突出,成为争论的焦点,即认为这种分配方式是以物化劳动创造价值为基础的,物化劳动创造价值是按生产要素分配与劳动价值论统一的关键。

否则按生产要素分配就会违背劳动价值论,从而成为一种不合理的分配方式。

笔者现针对这种观点提出自己的一些意见和相关看法。

一、劳动价值论中寻找不到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理论依据;更不能将这种分配的理论依据建立在“物化劳动创造价值”的基础上这些学者指出,如果坚持认为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那么除劳动以外的其它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就是不合理的;如果要承认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合理性,就必须得承认资金、技术、信息等这些生产要素也创造了价值,即物化劳动创造价值。

他们强调,这绝不是一种人为的迎合。

人类社会迅速发展,有许多新现象确实是单单用马克思所规定的那个“劳动”所无法解释的。

我们应该结合现实,对其进行合理的“扩大与深化”,将资金、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也纳入“劳动”的概念,即不仅活劳动,物化劳动也创造价值。

这样一来,既证明了当前这种分配方式的合理性,又在新形势下继承和发扬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这不是主观上的一种巧合,而恰恰是实践证明了这个观点的科学性。

可笔者以为,这种观点首先就错误地理解了按生产要素分配与劳动价值论的关系;而认为“物化劳动创造价值”,则更是对劳动价值论的严重背离,自然更不可能作为我们分析的依据。

1.要正确理解按生产要素分配与劳动价值论的关系,严格区分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上述这些学者的观点,其实就是认为:谁创造了价值,谁就获得收入。

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的理论依据分析

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的理论依据分析

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的理论依据分析党的十五大提出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并把这两者的结合确定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项基本制度。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什么要实行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呢?下面我们对其理论依据依次进行分析。

一按劳分配的理论依据分析1.两个基本定理定理1人的需要就是人的本性,并且是人的全部生命活动的动力。

证明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指出:“假如我们想知道什么东西对狗有用,我们就必须探究狗的本性。

这种本性本身是不能从‘效用原则’中虚构出来的。

如果我们想把这一原则适用到人身上来,想根据效用原则来评价人的一切行为、运动和关系等等,就首先要研究人的一般本性,然后要研究在每个时代历史地发生了变化的人的本性。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669页原注)就是说,什么东西对人有用不取决于事物本身的特性,而取决于人的需要,即人的本性。

马克思认为,人们之所以进行生产,是为了生活的需要:“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

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31~32页)。

1845~1846年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从人的内在本质力量的角度说明人的本质。

他们在书中指出,人类社会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是:人们为了创造历史,必须能生活,但为了生活,首先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因而人必须投身于生产满足需要的活动中去。

人的需要是人的历史活动的前提。

其次,作为现实的人必有其内在的规定性,这种内在规定性是由于他的需要及其与现实世界的联系所产生的。

在现实世界中,人有许多需要,这些需要支配着他们的行为,决定了他们的本质,因此,“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514页)。

马克思指出,人直接是自然存在物,一方面具有生命力,是能动的;另一方面又是受动的,他的欲望与需要的对象是不依赖于他而存在的,“但这些对象是他需要的对象;是表现和确证他的本质力量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的对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62~163页)。

积极探索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有效形式

积极探索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有效形式

积极探索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有效形式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和财富的重新分配问题日益突出,如何合理地分配生产要素是一项关键性问题。

传统的按劳分配和按权分配方式已经不能真正地反映出生产要素的实际贡献,因此,我们需要积极探索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有效形式。

生产要素贡献评估方法的研究首先,我们需要建立一个比较完善的生产要素贡献评估方法。

以往的评估方法主要从生产过程和企业利润两个方面考虑,但这样的评估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的经济需求。

我们需要根据生产要素的实际贡献,制定出更加科学和合理的评估方法。

评估方法可以考虑以下因素:•技术水平:生产要素的技术水平是影响产出的一个重要因素。

•工作时间:只有卖力地工作,才能生产出更多的产品,因此,工作时间也应该是评估生产要素的重要因素之一。

•专业知识:专业知识不仅可以提高生产效率,还可以减少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

•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企业立足于市场的核心,具有创新能力的生产要素应该得到更好的评价。

由此,我们可以计算出每个生产要素所占的贡献值,并以此作为参考标准进行分配。

生产要素按贡献分配的优势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有效形式,有以下几种优势:典型模式,逐渐被现代化企业所采用按贡献分配是前苏联的一个典型模式。

实践表明,这种分配方式可以大大激发生产要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

目前,越来越多的现代化企业也开始采用这种分配方式。

增加员工积极性和归属感生产要素可以明确地了解到自己的收益和贡献,因此,会更加努力地工作。

同时,也可以减少企业内部的纠纷和矛盾,提高员工的归属感。

提高企业的竞争力通过按贡献分配,可以吸引更多的优秀生产要素加入企业,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创新能力。

同时,这种分配方式也能够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从而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

生产要素按贡献分配面临的问题生产要素按贡献分配方式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分配方式,但是在实践中也面临着以下问题:评估方法的科学性和公正性生产要素的贡献评估方法需要非常科学和公正,否则会造成员工的不信任和企业的纷争。

“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合理性的理论根源

“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合理性的理论根源

作者: 张效戬
作者机构: 兰州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甘肃兰州730000
出版物刊名: 学理论
页码: 79-79页
年卷期: 2010年 第4期
主题词: 劳动价值 商品 价值 使用价值
摘要:十七大报告提出了“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在这样的分配制度下,分析按劳分配与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理论根源;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的必然性,是理论研究的重点。

笔者就正确理解劳动价值论、劳动价值论中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合理性做了浅薄论述。

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原则略论

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原则略论

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原则略论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 , 具有客观必然性。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 劳动、资本、土地、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在经济活动中各自发挥着相互不可替代的作用 , 确立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 , 才能激励人们更有效地使用生产要素 , 提高生产要素的利用效率。

发展市场经济 , 就必须承认按生产要素分配 , 这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 坚持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 , 对于实现资源的合理、优化、高效配置 ,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对加快经济发展和实现共同富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一、社会主义条件下的按要素分配不同于萨伊的 " 三位一体 " 要素分配论资产阶级经济学的生产要素价值论 , 是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的价值论。

这些理论是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相对立的。

资产阶级生产要素价值论已经有近二百年的历史了 , 从萨伊 (1767-1832 年 ) 的 " 三位一体 " 公式 , 到西方现代经济学的分配理论 , 其基本内容是一脉相承的。

否定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 进而否定了剩余价值论 , 这是由其资产阶级属性决定的。

萨伊否认有价值存在 , 只承认社会财富的创造 , 即产品效用或使用价值的创造。

他认为, 价值 = 效用 = 用途 , 价值创造就是效用创造 , 是劳动、资本、土地要素创造效用价值 , 因此在分配中劳动得工资 , 资本得利润 , 土地得地租 , 这就是著名的 " 三位一体 " 要素分配理论。

这套理论 , 把劳动要素与非劳动生产要素完全等同 ; 混淆价值和使用价值 , 将使用价值财富的源泉说成是价值的源泉 ; 把劳动力等同于一般生产要素 ; 把生产要素参与财富创造的过程等同于参与价值创造的过程。

" 三位一体 " 的要素理论 , 掩盖了劳资之间的被剥削与剥削、被雇佣与雇佣的关系 , 本质是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辩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摘
要】 按生产要 素贡献分配 同按 劳分 配并不是 完全对 立的 , 二者有许 多相 通之处。改革 开放 以来 , 中
共 中央一 系列重要 文献都对按生产要 素贡献分配 问题进行 了论述 , 并提 出了一些重要观 点; 同时 , 国 我 的生产要 素市场及各种要素收入也逐 步发展起 来 。所有这 些 , 既为进 一步贯彻按 生产要素贡 献分配的
权 。所 以就它 的 内容 来讲 , 像一 切 权 利 一样 是 一 它
种不 平 等 的权 利 ” 】') 。It5 1o由于按 生 产要 素 贡献 分 配 ( 3
【 收稿 日期10 8 0 — 5 20 — 2 2
【 作者简介】 义文 (9 4 ) 男, 南省唐 河县人 , 州轻 工业 学院 院长 , 剧 15 一 , 河 郑 教授 , 主要研 究方向 : 会主 义经济理 论 。 社
原 则提供 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与客观现 实依据 , 也强烈要 求全 面确立按 生产要素贡献分 配的原则 。 【 关键词】 分配原则 ; 劳分配 ; 生产要 素贡献分配 按 按
【 中图分类号10 6 F 4
【 文献标 志码】 A


按 生 产 要 素 贡 献 分 配 原 则 的
同按 劳分 配 一样 都 奉 行平 等 交换 的原则 , 以按 生 所 产 要 素 贡献 分 配 也 具 有 形 式 上 的平 等 性 和 内容 上
定 义 可 以看 出 , 劳 分 配 同时 否定 了“ 劳 而获 ” 按 不 和
“ 均主 义” 平 。它 是 只以劳 动作 为计 量尺度 并 承认 劳 动者 能力 差别 的个 人消 费 品的分 配方式 。这 就意 味 着 劳动 投 入 多 就 会 多 得 , 入 少 就 将 少 得 , 劳 动 投 而 投入 所 引起 的财 富 的增 加就 是 劳 动贡 献 , 以按 劳 所
Vo. No 3 1 9 .
Jn 2 o u .08
[ 文章编号] 0 - 7 9 2 0 )3 0 0 — 5 1 9 3 2 ( 0 80 — 0 3 0 0
按 生产要素 贡献 分配 原则 的 理论探索 与现实依据
居I 文 J 义
( 郑州轻工业学院 ,河南 郑州 4 0 0 ) 5 0 2
维普资讯

4・
郑 州 轻 工 业 学 院 学 报 (社 会 科 学 版 )
20 年 08
分 配其 实也就 是按 贡献分 配 。按生 产要 素贡献分 配

劳 少 得 , 分 体 现 脑力 劳动 和 体 力 劳动 、 杂 劳动 充 复
方 面是 以各 种生 产要 素 所有 者 的所有 权 为前 提 ,
理 论 依 据
1马克 思 的按劳分 配理 论 与按 生产 要 素贡 献分 . 配原 则具 有相通 之 处
的不 平 等性 。生产 要素 所有 者所 获报 酬 的高低 是通 过 市 场 供 求 直 接决 定 的 , 市场 中 , 个 生 产 要 素 在 每 所 有 者 的机 会相 同 , 因为 都遵 循 等 价交 换 原 则 。但 从 其结 果 来 看 , 由于不 同的人 所 拥 有 的生 产要 素 的 种类 、 量 和质 量 各 不 相 同 , 实 行 按 生 产 要 素 贡 数 在
献 分配 原 则 的条 件 下 , 然会 出现分 配结 果 的不平 必
根 据 对 马克 思 分配 理 论 的传 统理 解 , 劳分 配 按 和按 生 产要 素 贡献 分 配是 完 全对 立 的 。实 际 上 , 这
完全 是一 种 片 面性 和 绝对 化 的认 识 , 因为 马 克思 的 按 劳分 配理 论并 没有 完全 排斥 生产 要素 参与 分配 。 ( ) 劳分 配 理论 与按 生产 要 素贡 献 分 配 原 则 1按 都承认 形 式上 的平 等和 内容上 的 不平等
维普资讯
第 9 卷 第 3 期
20 0 8年 6 月
郑 州 轻 工 业 学 院 学 报 (社 会 科 学 版 )
JU N L F H N Z O NV RI F IH D SR Sclcne O R A E GH UU IE S YO G T N UT Y(oaSic) OZ T L I i e
等, 出现 个人 收入 的差别 。就 这一 点来说 , 生产要 按 素 贡献 分配显 然 与按 劳分 配有相 通 之处 。 ( ) 劳分 配与 按 生 产要 素 贡 献分 配 都贯 彻按 2按
贡 献 分 配 的 原 则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马克 思 在 《 达 纲 领批 判 》 哥 中指 出 : 每 一 个 生 “ 产 者 , 作 了各 项 扣 除 以后 , 社会 领 回 的 , 在 从 正好 是 他 给 予社 会 的 。他 给予 社会 的 , 是 他 个 人 的劳 动 就 量。 “ ” 生产 者的权利 是 同他们提供 的劳动成 比例 的 ; 平 等就 在于 以同一尺度 ——劳 动——来 计量 。” (4 [p  ̄ q3 o 而 “ 种 平 等 的权 利 , 不 同等 的 劳 动 来说 是 不 平 这 对 等 的权 利 。它 不 承认 任何 阶级 差别 , 为 每个 人 都 因 像 其他 人 一样 只 是 劳动 者 ; 是它 默 认 不 同等 的个 但
人 天赋 , 而也 就默 认 不 同等 的工 作 能 力 是天 然 特 因
按 劳 分 配 是 社 会 主 义 社 会 个 人 消 费 品 的分 配 原则 , 通常 被 表述 为 : 社会 主义 经济 中 , 会按 它 在 社 照 劳 动 者 提 供 给 社 会 的 数 量 和质 量 分 配 个人 消 费 品 ; 劳 多得 , 劳 少得 , 劳动 能 力 而不 参加 社会 多 少 有 劳动 的人 没有 权利 向社 会领 取报 酬 。从 这个 简单 的
和 简 单 劳动 、 练 劳 动和 非 熟 练 劳动 、 重 劳 动和 熟 繁 非 繁重 劳动之 间的差 别 。当前 尤其要 改变脑 力劳动 报 酬偏 低 的状 况 。” 一重 要 文献 虽然 仍把 重 点集 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