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语言文学 (2)
专业名称英语语言文学专业代码050201
专业名称:英语语言文学专业代码:050201一、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高校英语教师、研究人员和高级翻译工作者,要求学生系统掌握英语语言文学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掌握相关领域的前沿动态,具有严谨求实的学风和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能胜任我国高校英语教学工作,并能较熟练地运用计算机和互联网进行科研工作。
二、学习年限2年(在职学习为3年)。
因特殊原因不能按期完成学业者,可适当延长学习期限,但在校年限(含休学)不得超过4年。
三、主要研究方向1、英美文学2、翻译理论与实践四、培养方式实行导师负责制,采取课程学分制和论文写作相结合的方式,通过授课、研习、导读、论文写作等途径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研究生需在导师指导下于入学后两周内制定出可行的培养计划。
第三学期按照《华南理工大学硕士学位研究生中期筛选分流办法》参加阶段考核。
第三学期结束前应完成教学或社会实践环节。
课程学习(含学位课程和非学位课程)时间为一年。
论文写作时间为一年。
本专业属“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点,研究生可根据个人研究兴趣和研究课题选修“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的课程。
五、学分要求最低总学分要求:40学分。
最低修课学分要求:27学分(其中公共必修学位课程:6学分;专业必修学位课程:9学分;专业选修课程最低要求:12学分)。
文献查阅和开题报告:1学分。
学术活动:2学分。
学位论文:10学分。
研究生以华南理工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本人为第一作者或导师为第一作者本人为第二作者在统计源期刊及以上级别刊物上发表论文,可获得1学分,论文被CSSCI收录,可获得2学分。
学分不重复累计。
六、学位论文工作研究生应在第三学期第4周前进行开题报告,开题报告通过之后方能进入论文撰写阶段。
完成学位(毕业)论文后,按《华南理工大学学位条例暂行实施细则》和《华南理工大学关于研究生申请学位论文答辩的有关规定》组织答辩。
学生必须在第四学期第四周之前向导师提交学位论文初稿。
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学科代码:050201)
英语语言文学英语语言理论与应用方向必读书目:(1) Brown, G. & Y ule, G. 1983. Discourse Analysis. CUP.(话语分析,外研社¥27.90)代订购(2) Chomsky, N. 1957. Syntactic Structures. Mouton, The Hague.,胶印本¥5.00(3) Ellis, R. 1994. 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上外,¥49.00),胶印本¥35.00/套,2册.(4) Haiman, John. 1985. Natural Syntax. CUP ,胶印本10.00(5) Halliday, M.A.K.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 London: Edward Arnold Ltd.,1994. Reprinted by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41.91),胶印本¥30.00(6) Hurford James R & Heasley Brendan. 1983. Semantics: A Course book. Cambridge: CUP.复印本¥16.00(7) Lakoff, G. & M. Johnson. 1999. Philosophy in the Flesh --- The Embodied Mind胶印本¥15.0(8) Levinson. S. 1983. Pragmatic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语用学,外研社¥38.90),代订购. (9) Jennifer,Hornsby &…,2006,Reading Philosophy of Language,Blackwell Publishing.胶印本¥20.00(10)Radford A. 1988/2000. Transformational Grammar: A First Course, Foreign Language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转换生成语法,外研社,¥56.90)胶印本¥30.00参考书目:(1)Bal, M., 1985. Narratology. Toronto: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2)Bell, J. (1999/2004) Doing Your Research Project: A Guide for First-time researchers in Education and Social Science. Open University Press/外教社.(3)Carter, R. & Simpson, P. (eds.), 1989. Language, Discourse and Literature : An Introductory Reader in Discourse Stylistics. London: Unwin Uyman.(4)Chomsky, N. 1965. Aspects of the Theory of Syntax. MIT Press, Cambridge, Mass.(5)Chomsky, N. 1975. The Logical Structure of Linguistic Theory. Plenum, New Y ork.(6)Chomsky, N. 1981. Lectures on Government and Binding. Foris, Dordrecht.(7)Chomsky, N. 1986. Knowledge of Language: Its Nature, Origin and Use, Praeger, New Y ork. (8)Cobley, P., 2001. Narrative. London and New Y ork: Routledge.(9)Cook, G. 1989. Discourse. OUP. ★(10)Cook, V. 1993. Linguistics an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London: The Macmillan Press Ltd.(11)Coulmas, F. (ed.). The Handbook of Sociolinguistics.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1.(12)Fauconnier, Gile & Mark Turner. 2002. The Way We Think --- Conceptual Blending and the Mind’s Hidden Complexities.New Y ork: Basic Books..(13)Fillmore, Charles. 1982. Frames Semantics. In Linguistic Society of Korea (ed.).Linguistics in the Morning Calm.Seoul: Hanshin. 111—138.(14)Garman, M. Psycholinguistics. Beijing University Press(4th.), 2002.(15)Halliday, M. A. K. & R. Hasan. Cohesion in English[M]. London: Longman, 1976.Reprinted by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16)Halliday, M. A. K. and Christian M. I. M. Matthiessen. Construing Experience ThroughMeaning: A Language-based Approach to Cognition. London/New Y ork: Continuum,1999.(17)Halliday, M.A.K. Language as Social Semiotic: the Social Interpretation of Language and Meaning. London: Edward Arnold, 1978. Reprinted by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18)Herman,David (ed.), 2003. Narrative Theory and the Cognitive Sciences. Stanford University: Publications of the Center for the Study of Language and Information. (19)Jackendoff, R. S. 1983. Semantics and Cognition.Cambridge, MA.:MIT Press. (20)Jorgensen, M. & Philips, L. 2002. Discourse Analysis as Theory and Method.Sage Publications.(21)Kennedy, G. 1998. An Introduction to Corpus Linguistics. London: Longman.(22)Langacker, R, W. 1987,1991. 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 vol. I: Theoretical Prerequisites;vol. II: Descriptive Application.Stanford,Californi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3)Larsen-Freeman, D & Long, M. 1991. An Introduction to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Research. (Chinese Edition)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4)Leech, G. & Short, M., 1982. Style in Fiction: A Linguistic Introduction to English Fictional Prose. Longman Group.(25)Nunan, D. (1992/2002) Research Methods in Language Learning .CUP/外教社.(26)Ooi, Bincent B. Y. 1998. Computer Corpus Lexicography. Edinburgh: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27)Ortony, Andrew(ed.). 1979. Metaphor and Thought, CPU.(28)Prince, Gerald, 1982. Narratology: The Form and Functioning of Narrative. Berlin• NewYork • Amsterdam: Mouton Publishers.(29)Radford A. 1997/2000. Syntax:A Minimalist Introduction.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immon-Kenan, S., 1983, 2002. Narrative Fiction. Routledge.(30)Searle, J. 1969/2001. Speech Acts: An Essay in the Philosophy of Language[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31)Sperber, D. & D. Wilson. 1986/2001. Relevance: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Oxford: Basil Blackwell;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Blackwell Publishers Ltd. (32)Stubbs, Michael. 2001. Words and Phrases: Corpus Studies of Lexical Semantics.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ers.(33)Svensén, Bo. 1993. Practical Lexicography: Principles and Methods of Dictionary-Making.John Sykes and Kerstin Schofield. Oxford: Oxford Universitiy Press.(34)Sweetser, Eve E. 1990.From Etymology to Pragmatics --- Metaphorical and Cultural Aspects of Semantic Structure. CUP.(35)Taylor, John. 2002. Cognitive Grammar.OUP.(36)Taylor,John. 1989. Linguistic Categorization --- Prototypes in Linguistic Theory. OUP.(1995年第二版,2003年第三版)(37)Traugott, E. C. & B. Heine. 1991. Approaches to Grammaticalization.Amsterdam:John Benjamins.(38)V erschueren. J. 2000. Understanding Pragmatics[M].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and Edward Arnold (Publishers) Ltd.(39)申丹,1998.《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40)严辰松. (2000) 定量型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西安交大出版社.翻译理论与实践方向必读书目:1、Bassnett, Susan and Andre Lefevere, ed. 1990. Translation, History and Culture. London:Cassell.上外,¥12.00(祝朝伟)/ 胶印本7.00 2、Gentzler, Edwin. 2001.Contemporary Translation Theories.Second Revised Edition.Multilingual Matters.上外,¥14.00(廖七一)/ 代订购3、Harish Trivedi, ed. 1996. Post-colonial Transl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London and NewYork: Routledge.(费小平)/ 胶印本¥10.00 4、Hermans, Theo. 1999.Translation in Systems: Descriptive and Systemic ApproachExplained. St. Jerome Publishing.,上外,¥12.00(廖七一)/ 胶印本,¥6.00 5、Hickey, Leo, ed. 1998. The Pragmatics of Translation. Multilingual Matters Ltd.(侯国金)上外,¥14.50 / 胶印本,¥10.00 6、Jones, Roderick. 1998. Conference Interpreting Explained. Manchester: St. JeromePublishing.(李芳琴)/ 胶印本,¥10.00 7、Lefevere, Andre. Translation, Rewriting and the Manipulation of Literary Fame. 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4.¥11.00(祝朝伟)/ 胶印本,¥8.00 8、Simon,Sherry.1996. Gender in Translation.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费小平)/复印本,¥6.009、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23.00(杨全红)/代订购10、谢天振:《译介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年¥18.00(杨全红)/代订购推荐书目:Alvarez, Roman and M. Carmen-Africa Vidal, ed. 1996. Translation, Power, Subversion.Multilingual Matters Ltd.Baker, Mona, ed. 1998. Routledge Encyclopedia of Translation Studies.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Bassnett-Mcguire Susan. 1980. Translation Studies.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Bassnett, Susan and Andre Lefevere. 1998.Constructing Cultur e: Essays on Literary Translation. Multilingual Matters Ltd.Bassnett, Susan and Harish Trivedi, eds. 1999. Post-colonial Transl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Bell, Roger. 1991. Translation and Translating: Theory and Practice. London and New York: Longman.Catford, J.C. 1965. A Linguistic Theory of Translation.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胶印本,¥5.00Chesterman, Andrew. 1997. Memes of Translation: The Spr ead of Ideas in Translation Theory.Amsterdam and 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Davis, Kathleen. 2001. Deconstruction and Translation. Manchester and Northampton: St.Jerome Publishing.Flotow, Luise von. 1997.Translation and Gender: Translating in the Era of Feminism. St.Jerome Publishing.Gutt, Ernst-August. 1991. Translation and Relevance, Cognition and Context. Oxford, Basil Blackwell Ltd.Hatim, Basil. 2001. 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Translation. Pearson Education Limited. Hermans, Theo. 1985. The Manipulation of Literature. Croom Helm Ltd.Munday, Jeremy. 2001. Introducing Translation Studies: Theories and Applications.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Newmark, Peter. 1981. Appr oaches to Translation. Oxford: Pergamon Press.Nida, E.A. 1964. 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 Leiden: E.J. Brill.Nida, E.A. 2001. Language and Culture: Contexts in Translation.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Reiss, Katharina. 2000. Translation Criticism—the Potentials and Limitations: Catergories and Criteria for Translation Quality Assessment. Trans. Erroll F. Rhodes. St. Jerome Publishing.Robinson, Douglas. 1997/2002. Western Translation Theory: From Herodotus to Nietzsche. St.Jerome.Savory, Theodore H. 1957. The Art of Translation. London: Cape.Schaffner, Christian and Helen Kell-Holmes. 1995. Cultural Functions of Translation.Multilingual Matters, Ltd.Shuttleworth, Mark and Moira Cowie. 1997. Dictionary of Translation Studies.St. Jerome PublishingSnell-Hornby, Mary et al. 1994. Translation Studies: An Inter discipline.Amsterdam and 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Steiner, G. 1975. After Babel: Aspects of Language and Translation.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Toury, Gideon. 1995.Descriptive Translation Studies and Beyond. Amsterdam and 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Tymoczko, Maria. 1999. Translation in a Postcolonial Context. St. Jerome Publishing.V enuti, Lawrence. 1995. 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 A History of Translation.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Williams, Jenny and Andrew Chesterman. 2002. The Map. St. Jerome Publishing.Ztaleva, Palma ed. 1993. Translation as Social Action. London: Routledge.郭延礼:《中国近代翻译文学概论》,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
045108学科教学(英语)
045108学科教学(英语)一、学科专业介绍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是具有特定教育职业背景的专业性学位,主要培养面向基础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开设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可以为有志于高层次学历研修学习的中小学教师提供系统的新知识学习、掌握本学科的发展与改革前沿动态、获得专业知识与技能的系统培养。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与现行的教育学硕士是两种不同性质的学位,前者是职业性学位,在我国被称为专业学位,后者是学术性学位。
专业学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与学术性学位有所不同。
学术性学位的培养方式以研究型人才培养为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以课程学习为主,系统学习基础理论与专门知识,强调实践与应用,重视案例教学和教科研能力培养。
师大学外语学院英语学科教学论方向有硕士导师7(6)名,相关师资队伍中有教授4(3)名,副教授12名,具有博士学位的5名。
学术梯队结构合理,力量雄厚,在基础教育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学技能培训中做出显著贡献;近五年先后培养英语课程与教学论方向的硕士研究生20余人。
近年来,外语学院硕士生导师和教学团队在硕士研究生培养教育工作中取得了丰富的教科研成果:1. 硕士生导师关世持和参与的课题:国家级课题1个;省级课题6个;校级课题2个;出版学术专著与编著4部;发表学术论文22篇,其中国家级核心期刊论文6篇;获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项、省教育科学和教学成果奖1项。
培养指导研究生10人以上,其中有4人获省高等院校硕士研究生创新科研课题项目立项。
2.硕士生导师蕾达主持和参与的课题:教育部项目1项;省级教改科研项目2项;校级课题2个;编写并出版教材3部;发表学术论文近10篇;获得校级教学成果三等奖1个;培养指导研究生5人。
3.硕士生导师杜秀君主持和参与的课题:省级课题6个;校级课题1个;出版学术专著1部;编写并出版教材1部;发表论文7篇;培养指导研究生5人。
4.硕士生导师王蓉主持和参与的课题:国家级课题的子项目1个;省级课题4个,其中主持完成1个;完成校级课题2个;出版学术专著与编著1部;发表学术论文11篇,其中国家级核心期刊论文2篇;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个;获省级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1个;培养指导研究生5人。
英语语言文学学科考研方向简介
英语语言文学050201(一级学科:外国语言文学)本学科2003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主要研究西方现代语言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理论的发展,将现代语言学理论、研究方法及其研究成果应用到文学文体及实用文体的研究中,使英语语言文学的研究从静态走向动态,从描写走向应用,从单一走向交叉,为其进一步发展开辟广阔的天地。
本学科设有以下三个研究方向:1. 英语文体学:主要研究现代语言学理论在文体分析中的运用,文体分析的方法,文学文体及主要实用文体的语言特点,语言各要素的语体分化,以及文体分析在语言学习、语言教学、以及实际运用中的作用。
2. 英美文学:研究英国文学和美国文学的源与流,英美17-20世纪的主要散文家及其作品,英国18-20世纪和美国19-20世纪的主要小说家及其作品,英国16-20世纪和美国19-20世纪主要诗人及其作品,英国16-20世纪和美国19-20世纪的主要戏剧家及其作品,以及英国17-20世纪和美国19-20世纪的主要文论家及其作品。
3.翻译理论与实践:通过运用跨学科的方法,研究中西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的基本问题,从语言哲学、认知科学、信息理论、跨文化交际、语用学、文体学等角度,探究翻译的准确性和得体性。
一、培养目标热爱祖国,有社会主义觉悟和较高道德修养,掌握坚实的英语语言文学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英语文体意识和实际应用能力强,具有从事英语语言文学研究工作、教学工作、翻译以及管理等工作的能力。
二、课程设置三、必修环节1.文献综述(1学分):本专业研究生自入学开始,便要求在导师指导下,结合研究方向和具体研究领域进行文献阅读。
综述报告的参考文献不少于20篇,其中英文文献15篇以上。
要求通过阅读文献,了解本研究领域的研究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同时提高归纳总结、分析判断、独立思考、以及提出问题的能力,为选题打基础。
阅读后应及时撰写文献综述报告。
文献综述报告用英语撰写,字数不少于4000英语词。
格式参照《北京理工大学学位论文撰写规范》进行。
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培养方案_2
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培养方案一、修业年限及授予学位名称学制4年,最低毕业学分165,允许学习年限为3-6年。
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文化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英语翻译理论和技巧,了解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状况,具备良好汉语基础,具备从事初步科研的能力,具有人文情怀、国际视野和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能够在毕业后从事翻译、管理、教学、公关、文秘、旅游及其它涉外工作的德才兼备的高级英语专业人才。
三、培养规格及要求本专业学生应系统掌握与英语语言文学、文化相关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熟练掌握英语专业的听、说、读、写、译等基本技能和在实践中综合运用英语专业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文学、文化的基础知识,掌握并在实践中熟练运用听、说、读、写、译等基本技能;2.掌握英语语言文学和相关人文及科学技术方面的基础知识,熟悉英美文学、文化发展历史,具有一定的文学欣赏能力;3.了解国际竞争规则,熟悉对外交往礼仪,具有综合的知识结构和广阔的国际视野,具有跨文化交流与沟通的能力,能够参与全球性的合作与竞争。
4.具有一定的第二外国语的实际运用能力;5.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得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并有一定的科研能力。
四、主干学科与专业主干课程主干学科:英语语言文学专业主干课程:基础英语、高级英语、英语写作、英语听力、英语口语、英语翻译理论与实践、英语国家概况、英语语言学、英美文学等。
五、学位课程高级办公自动化、基础英语、英语听力、英语泛读、英语写作、高级英语、英美文学、语言学导论、第二外语、大学语文六、学分分配七、专业教学计划八、选课指导(课程配置流程图)九、各学期应修学分分布表十、说明1.选修课程见学校选修课程说明。
2.辅修说明带☆为辅修课程,辅修最低学分为29分。
英语语言文学课程
英语语言文学课程
摘要:
1.英语语言文学课程简介
2.英语语言文学课程的目标
3.英语语言文学课程的主要内容
4.英语语言文学课程的实践应用
5.英语语言文学课程对学生的要求
6.英语语言文学课程的优势和未来发展
正文:
英语语言文学课程是一门探讨英语语言及其文学作品的课程,它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英语语言的结构、历史和文化背景,同时培养学生对英语文学作品的欣赏和分析能力。
该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使其能够熟练地使用英语进行沟通和表达。
同时,课程还要求学生深入了解英语文学的历史、理论和批评方法,提高其对英语文学作品的理解和评价能力。
英语语言文学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英语语言的结构、语法、发音和听力技巧,以及英语文学的历史、理论和批评方法。
此外,课程还包括对英语文学作品的阅读和分析,如诗歌、小说、戏剧和散文等。
在实践应用方面,英语语言文学课程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其在学术、商业和文化领域的英语沟通能力,同时提升其对英语文学作品的欣赏和分析能力。
对于学生的要求,英语语言文学课程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英语基础,包括
良好的英语听力、阅读和写作能力。
同时,学生还需要具备良好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以便对英语文学作品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评价。
英语语言文学课程的优势在于其能够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英语语言和文学,提高其在学术和文化领域的英语沟通能力。
西南交大英语二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英语第二专业/学位培养方案
(2011级英语第二专业/学位试用2012.3.1制定)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英语语言文学常识和英语社会文化知识,以及较高的英语听、说、读、写、译实践能力,可在外事、文化、教育、宣传、商贸、科技、研究等部门从事翻译、管理、教学和科研等工作的复合型、高素质创新人才。
二、专业与学分要求
修英语(第二专业)的学生必须预修8学分的大学英语课程(英语期末平均成绩不低于75分),CET4成绩不低于500分,参加并通过由外国语学院组织的口试,同时,所有其他先修课平均成绩不低于75分;修满本专业核心课程45学分,成绩合格者可颁发英语语言文学第二专业证书;如通过本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可颁发英语语言文学第二专业毕业证书,符合学位条例可授予第二学科学士学位证书。
具体要求如下:
1.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泛科学文化知识能力,以及较高的英语听、说、读、写、译应用技能。
2.具有一定的西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历史等背景知识;具有一定的人文素养,知识面宽,思维开阔,适应能力强。
3.够运用英语作为工具从事本专业学术交流和科学研究工作。
4.能够从事对外贸易、行政/经济管理、外事接洽等方面的工作。
5.具有一定的翻译能力,能够胜任相关专业的翻译工作。
6.具有一定的英语教学能力,能够从事一般的英语教学工作。
三、专业核心课程设置
四、毕业设计(论文)及实践教学环节设置
毕业论文 8学分。
第七至八学期完成。
实习1学分
外国语学院英语系
2012年3月1日。
英语语言文学 语言学方向
英语语言文学语言学方向
英语语言文学是研究英语语言以及与英语相关的文学作品的学科。
语言学方向是该学科中研究语言本质、结构、演化、变异以及在语境中的使用等问题的一个分支。
语言学方向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语言结构与语音学:研究语言的音韵学、词汇、句法、语义等方面的结构特点。
2. 语言演化与历史语言学:研究语言的演化过程和历史变迁,探讨语言家族及其语源关系。
3. 语言的社会与文化方面:研究语言与社会、文化之间的关系,探讨语言对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4. 语言使用与语用学:研究语言在交际中的使用规则、语言行为,以及语境对语言理解的影响。
5. 二语习得与教育语言学:研究非母语者习得英语的过程和策略,以及英语教育的相关问题。
在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的语言学方向研究中,学者们通过收集语言数据、分析语言现象、提出理论模型等方式来深入研究英语语言的各个方面。
同时,他们也探索了语言与社会、文化和认知等诸多领域的交叉研究,以及语言教育和语言政策等相关问题。
英语语言文学专业深度分析
英语语言文学专业深度剖析一、学科概略英语语言文学是外国语言文学部下的一个二级学科。
英语是结合国工作语言之一,是世界上最通用的语言,也是我国学习人数最多的外语语种。
英语语言文学是我国设置最早的外语专业之一。
英语语言学的发展趋向表现了语言学的发展趋向,详细表现为以下特色:由纯描绘性研究转向以解说为目的的研究,由重视英语自己特色的孤立研究转为重视语言广泛性的比较研究,由重视语言形式的研究转为形式和语义并重的研究,由对语言结构的研究扩展到对语言的习得、功能和应用的研究,由对英语的语音、词汇、语法、历史、方言等传统率域的研究发展到对英语的各个方面及有关领域的全面研究。
目前英语语言学的主要分支学科包含音位学、形态学、句法学、文体学、历史语言学;语言学的其余主要分支学科,如语义学、语用学、话语剖析、篇章语言学应用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等,也主要鉴于对英语的研究。
二、培育目标应拥有坚固的英语语言文学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认识本学科的目前状况和发展趋向;拥有慎重、务实的学风和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学位论文应有新的看法;娴熟掌握所学语言,第二外国语应拥有必定的口、笔语能力及阅读与本专业有关书刊的能力;能娴熟运用计算机和互联网络进行科研工作。
三、研究方向研究范围包含语言学,文学,社会文化,翻译理论和实践等。
各个招生单位详细研究方向略有不一样,以北京语言大学为例英国文学美国文学西方文论西方文化研究中西文学比较研究四、考试科目各个招生单位考试科目略有不一样,以北京语言大学为例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42二外日语或243二外法语或244二外德语③722基础英语④824英美文学五、课程设置基础理论课:a.一般语言学:语言的实质、结构、功能、语言研究的对象、目的、方法,主要学派及其理论;b.西方文艺理论:从柏拉图到20世纪的西方文论;c.世界文学:东西方文学发展史及派别;d.目录学和研究方法:主要参照书和学术刊物介绍,研究方法、论文设计与格式、计算机和互联网的使用。
英语语言文学专业 专业方向推荐书目(1)
英语语言文学专业专业方向推荐书目语言类:1.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语言学系列教材》(共11部)2.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现代语言学丛书》(15种)3.李延福主编,英语语言学基础读本,山东大学出版社,19994.胡壮麟等,语言学教程,山东大学出版社,19895.刘润清,西方语言学流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6.当代国外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文库,2000,剑桥大学出版社7.刘润清等,现代语言学名著选读(上下册),测绘出版社,19888.黄永安主编,新编大学英语语法,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79.张道真,实用英语语法,商务印书馆10.章振邦,新编英语语法教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1.陆国强,现代英语词汇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2.王佐良等,英语文体学引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3.冯翠华,英语修辞大全,商务印书馆14.黄任,英语修辞与写作,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5.谢祖钧,英语修辞,机械工业出版社16.文军,英语修辞格词典,重庆大学出版社17.覃先美,英语修辞学——理论与实践,台湾万人出版社18.Partrick Hartwell, Open to Language---A New College Rhetoric,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Winfield Goong, Rhetoric in Practice,香港图书公司20.Randolph Quirk et al, A Grammar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1972)21.Leech, Geoffey and Svartvik, Jan, A Communicative Grammar of English (Longman) 期刊:《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现代汉语》、《当代语言学》等。
文学类1.刘炳善,英国文学史,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Elizabeth B. Booz,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English Literature,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3.Highlights of American Literature, Books Ⅰ---Ⅳ, 上海译文出版社4.Elizabeth Booz, 现代美国文学简介5.范存忠主编,英国文学史纲,四川人民出版社6.董衡巽等,美国文学简史,人民文学出版社7.孙凤城等,现代欧美文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8.杨岂深主编,英国文学选读(1-3册),上海译文出版社9.陈嘉,Selected Readings in English Literature(1-3册)10.王佐良等,美国短篇小说选,商务印书馆11.Marcus Canlift, The Literature of the United States12.Norton Anthology of English Literature13.Norton Anthology of American Literature14.阿尼克斯特,英国文学史纲,人民文学出版社15. 常耀信英国文学简史,美国文学简史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期刊:《外国文学评论》、《外国文学研究》、《中国比较文学》、《世界文学》、《外国文艺》等翻译类1.张培基等,英汉翻译教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陈廷佑,英文汉译技巧,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3.吕瑞昌等,汉英翻译教程,陕西人民出版社4.张梅岗,实用翻译教程,湖北科技出版社,19925.罗新璋,翻译论集,商务印书馆,19846.刘宓庆,文体与翻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07.刘宓庆,现代翻译理论,江西教育出版社,19908.刘宓庆,汉英对比研究与翻译,江西教育出版社,19919.刘重德,浑金璞玉集,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410.刘重德,文学翻译十讲,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411.张今,文学翻译原理,河南大学出版社,198712.许钧,文学翻译批评研究,南京出版社,199213.萧立明,翻译新探,台北书林出版有限公司14.毛荣贵,英译汉技巧新编,外文出版社,200115.范武邱,实用科技英语翻译讲评,外文出版社,200116. 郭著章李庆生英汉互译实用教程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 16.Catford, J. C. 1965, A Linguistic Theory of Translation, An Essay in Applied Linguistics, 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7.Jin, Di & Nida, Eugene A. On Translation, Beijing: China Translation and Publishing Corporation, 198418.Nida, Eugene A. 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 Leiden: E.J. Brill, 1964 19.Newmark, Peter, 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 London: Pergamon Press, 198820.期刊:《中国翻译》、《中国科技翻译》、《上海科技翻译》、《外语与翻译》等。
二本英语语言文学
二本英语语言文学摘要:1.英语语言文学的概述2.二本英语语言文学的含义3.学习二本英语语言文学的重要性4.如何学习二本英语语言文学正文:【英语语言文学的概述】英语语言文学,顾名思义,是指用英语写作的文学作品,包括小说、诗歌、戏剧、散文等各种形式。
英语语言文学起源于英国,随着英国殖民地的扩张,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成为全球最重要的语言文学之一。
【二本英语语言文学的含义】二本英语语言文学,是指在大学本科阶段,以英语为主要教学语言,培养具备较高英语语言运用能力和较强文学鉴赏能力的专业。
一般来说,二本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包括英语语言、英语文学、翻译、跨文化交际等方面的课程。
【学习二本英语语言文学的重要性】学习二本英语语言文学有诸多重要意义。
首先,英语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具备较高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有助于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更好地与世界沟通。
其次,英语文学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英语文学,可以了解不同文化背景,拓宽视野,提高人文素养。
最后,英语语言文学专业涉及到翻译、跨文化交际等方面的知识,有助于提升相关职业技能,提高就业竞争力。
【如何学习二本英语语言文学】学习二本英语语言文学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
首先,要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如语法、词汇、语音等,这是提高英语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
其次,要广泛阅读英语文学作品,了解不同作家、不同时期的文学特点,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此外,要勤于练习,如写作、翻译等,以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最后,要关注时事,关注国际动态,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总之,二本英语语言文学专业是培养具备较高英语语言运用能力和较强文学鉴赏能力的专业。
高校英语专业排名 2
高校英语专业排名1、北外2、上外3、北大4、南京大学5、复旦大学6 、厦门大学7、南开大学8、对外经贸大学9、广东外语外贸大学10、华东师范大学11、中山大学12、上海交通大学13、湖南师范大学14 、山东大学15、洛阳外国语大学16、清华大学17、北京师范大学18 、武汉大学19、南京师范大学20、河南大学(英语语言文学)全国160所高校排名!1 上海外国语大学A+2 北京外国语大学A+3 北京大学A+4 南京大学A+5 厦门大学A+6 复旦大学A+7 南京师范大学A+8 山东大学A9 大连外国语学院A10 华东师范大学A11 四川外语学院A12 西南大学A13 湖南师范大学A14 北京师范大学A15 华中科技大学A16 河南大学A17 四川大学A18 华中师范大学A19 福建师范大学A20 苏州大学A21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A22 中山大学A23 浙江大学A24 清华大学A25 南开大学A26 天津外国语学院A27 中南大学A28 西安外国语大学A29 东北师范大学A30 上海大学A31 北京语言大学AB+等(47个):上海交通大学、湖南大学、辽宁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吉林大学、江西师范大学、安徽大学、广西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宁波大学、安徽师范大学、东南大学、湘潭大学、黑龙江大学、深圳大学、河北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山西大学、宁夏大学、南昌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暨南大学、西北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广西大学、西北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新疆大学、南京农业大学、重庆师范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广西师范学院、武汉大学、上海海事大学、郑州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大连海事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上海对外贸易学院B等(47个):天津理工大学、内蒙古大学、东北农业大学、河海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长沙理工大学、广东商学院、聊城大学、合肥工业大学、江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燕山大学、广州大学、云南师范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汕头大学、兰州大学、云南大学、中北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河南师范大学、西南科技大学、湖南科技大学、扬州大学、福州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徐州师范大学、浙江财经大学、华侨大学、曲阜师范大学、华北电力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齐齐哈尔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天津财经大学、山东科技大学、重庆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北京交通大学、东北大学、贵州师范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南通大学学科评估排名——0502 外国语言文学高等学校与科研院所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所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有3个,参加评估的有2个;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有23个,参加评估的有9个;还有15个具有该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也参加了评估。
最新 英语语言文学的现实意义分析(共2篇)-精品
英语语言文学的现实意义分析(共2篇)第1篇:从语言角度审视《老人与海》中圣地亚哥的形象笔者在此主要针对英语研习传承的现实意义、以及英语语言文学窥探视角下的《老人与海》中圣地亚哥形象等内容,加以有序论证。
希望借此引发更多的人去感悟不同类型英语语言文学魅力,为今后个体丰富的情感世界构建和完善的英语表达交流技能舒展,奠定基础。
长时期探索英语语言文学,不单单能够深入解读英语使用国家的发展背景,同时能够快速理清英语语言革新拓展进程,保证相关学习主体能够在汲取优质化的英语社会价值观念基础上,为今后人类、职业方向锁定,提供丰富的指引线索;再就是透过相关人员努力学习转变成为国家所需的英语综合化表达型人才,避免在和外国人交谈时产生任何和民族情感的冲撞迹象之余,凸显我国在国际领域中的经济竞争实力和人文价值地位。
1研习英语语言文学的现实意义所谓英语语言文学,实质上便是英语使用国家人民长期累积的高端化思想内容,对于世界不同民族文化统筹发展,影响意义深刻。
在该类因素的支持辅助作用下,相关人员才能愈加细致地阅读分析不同类型英语文学著作,从中领悟更高层次英语综合化表达和素养提升要诀。
首先,想要系统化研习英语语言文学,就必须预先阅读相关类型制作,其间不单单能够引导阅读主体深入性解析作者的精神世界和作品饱含的社会意义,同时更可以在学习主体内心构建起完善化的英语语言文学素养规范体系。
其次,经过英语语言文学各类基础性知识积累之后,学习主体便可以快速理清该类语言文学不同阶段革新拓展成就,感知更深层次的文化魅力并拓宽个人对社会、国家,以及国际形势的认知视野。
最后,在阅读完各类英语语言文学著作过程中,丰富个体精神生活,保证各类主体至此对人生中触碰到的各类事物和观察到的所有行为现象,都能够给予妥善的关怀对待,为今后高尚审美情趣树立,提供保障。
2英语语言文学窥探视角下《老人与海》中圣地亚哥的人物形象圣地亚哥作为《老人与海》文学著作中的主人公形象,经历了英雄式的人生悲剧,即便是处于再过恶劣的环境之下,他都能够潇洒从容地予以应对。
英语语言文学研究专题专题2认知语言学 (2)
3. The Central member (prototype) of a category shares the most attributes with members of the same category and the least with the neighboring category. The peripheral member is just the opposite.
Commitments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
In an important 1990 paper, George Lakoff, one of the pioneering figures in cognitive linguistics, argued that the cognitive linguistics enterprise is characterised by two key commitments. These are the ‘Generalisation Commitment’ and the Cognitive Commitment.
Cognitive Commitment
Principles of linguistic structure should reflect what is known about human cognition from other disciplines, particularly the other cognitive sciences (philosophy, psychology,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neuroscience). In other words, language and linguistic organization should reflect general cognitive principles rather than cognitive principles that are specific to language.
专业解析-英语语言文学
英语语言文学一、专业解析(一)专业介绍英语语言文学是属于文学类外国语言文学下的一个学科。
有翻译理论与实践、英美文学、比较文学等主要研究方向。
各所院校不尽相同,下面以北京语言大学为例,供大家参考:1.研究方向01英国文学02美国文学03西方文论04 西方文化研究05 中西文学比较研究2.考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41二外日语或242二外法语或244二外德语③719基础英语④824英美文学(二)培养目标了解本学科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具有严谨、求实的学风和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与实践能力;具有较强的外语运用能力,能胜任高校外语教学与研究及涉外工作、且具有独立工作能力的高层次、高素质的专门人才。
第二外语应具有一定的听说能力及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文献的能力;能熟练运用计算机和网络进行研究工作。
二、推荐院校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南京大学、厦门大学。
三、就业前景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生毕业主要从事高等、中等学校英语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及涉外工作和从事商务翻译工作,是应用性的高级专业人才,就业质量相当不错,是一个高收入群体。
据劳动人事部统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一直在各专业中居于前10位。
即使在近年来大学生就业普遍不景气的情况下,大多数院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仍然保持90%以上,就业前景乐观。
毕业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大都能发挥他们的外语优势,受到学校、外事部门、公司企业等用人部门的重视和欢迎。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一步加快,中国和世界的联系也会加强,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英语专业仍会继续保持自己良好的就业前景。
四、就业方向本专业人才可以到教育、外事、外贸、科技翻译、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涉外企业、旅游公关、企事业等部门或单位从事英语教学、培训、科研、口译、笔译等与英语有关的工作。
五、职业规划作为英语专业的高级人才可以利用上学期间,考一些相关的资格证书来拓展自己实力,增强就业竞争优势,例如计算机等级证书、公共英语PETS证书、导游证书、剑桥商务管理职业资格、口译证书、翻译证书、通用秘书岗位资格证书等,在此为同学们详细介绍一下几种英语证书:1.BEC剑桥商务英语证书:*认可度:该证书由于其颁发机构的权威性,在英国、英联邦各国及欧洲大多数国家的商业企业部门获得认可,作为确认证书持有者英语能力的首选证书,也是在所有举办该项考试的国家和地区求职的“通行证”。
一级学科 外国语言文学
一级学科外国语言文学
外国语言文学是指研究外国语言和文学的学科,涉及多个语种和文学体裁的研究。
外国语言文学的一级学科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向:
1. 英语语言文学:研究英语语言的语音、语法、词汇和语用等方面,以及英语文学作品、文学思想和文学批评等方面的研究。
2. 法语语言文学:研究法语语言的语音、语法、词汇和语用等方面,以及法语文学作品、文学思想和文学批评等方面的研究。
3. 德语语言文学:研究德语语言的语音、语法、词汇和语用等方面,以及德语文学作品、文学思想和文学批评等方面的研究。
4. 俄语语言文学:研究俄语语言的语音、语法、词汇和语用等方面,以及俄语文学作品、文学思想和文学批评等方面的研究。
5. 汉语言文学:研究汉语语言的语音、语法、词汇和语用等方面,以及汉语文学作品、文学思想和文学批评等方面的研究。
除了以上主要语种的研究,外国语言文学还可以包括其他语种,如西班牙语、意大利语、日语等的研究。
同时,外国语言文学还包括翻译理论、语言学、文化传播以及跨文化研究等相关研究内容。
英语语言文学硕士授权二级学科学位授权基本标准
英语语言文学硕士授权二级学科学位授权基本标准第一部分本学科概况和发展趋势一、学科概念英语语言文学是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下属的一个二级学科。
英语是联合国工作语言之一,是世界最通用的语言,也是我国学习人数最多的外语语种。
英语语言文学是英国国家人民千百年来创造的灿烂文明的结晶,在世界文化宝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该学科培养厚基础、宽口径的英语实用型人才,熟练掌握听、说、读、写、译等实践技能,深刻了解英语语言、文学以及英语国家历史、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等知识,并具有扎实的实践能力和比较广博的人文社会科学文化知识和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
二、学科历史2003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我校英语语言文学学科该学科获批为硕士学位授权学科。
2004年招收第一届英语语言文学硕士研究生。
英语语言文学学科包括3个研究方向:语言文化认知与翻译、语言学理论与应用、英美文学。
教学团队包含教授9人,副教授15人,讲师3人;博士学位教师7人(含在读博士2人),形成了一支学术力量比较雄厚,研究方向比较明确,研究特色比较鲜明,在省内外有一定影响的学术研究队伍。
三、学科现状学院在发展中始终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充分挖掘潜力,整合队伍,发挥优势,在学科建设和硕士研究生教育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就。
英语语言文学学科于2012年被评为省级重点学科,学科带头人为刘世理教授。
该学科已形成了语言文化认知与翻译,语言学理论与应用,英美文学等3个研究方向。
该学科点共主持国家社科规划项目5项,教育部社科规划项目2项,省级科研项目10项,获得省级科研项目奖3项,厅级一等奖9项,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3项。
英语语言文学学科在2005年建成校级重点在此基础上,于2012年获批省级重点学科。
经过数年建设,该学科师资队伍的学历和职称结构有了较大的改善,取得了较为丰富的科研教研成果,建设成效明显。
四、学科方向(培养方向)本学科分三个主要研究方向,(1)语言文化认知与翻译方向:该研究方向突出语言文化研究与语言认知的结合,应用于解决跨文化翻译与交际问题,建立语言教学与研究的立体化模式,探讨语言教学与研究方式,方法的改革与创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究方向
指导教师
招生人数
050201
英语语言文学
4.翻译学方向
a.修辞文体翻译研究
b.口译研究
c.语言与翻译
d.应用文翻译
e.文化与翻译
f.时文翻译
g.影视翻译
冯庆华教授
龚芬副教授
李美副教授
乔龙宝副教授
梅德明教授
柴明颎教授
齐维均教授
孙信伟副教授
张爱玲副教授
许余龙教授
陈坚林教授
方永德副教授
张健教授
英语语言文学
学科、专业
代码及名称
研究方向
指导教师
招生人数
050201
英语语言文学
1.语言方向
a.英语语言学研究
b.语用学研究
c.英语语法研究
d.句法学
e.语义学
f.语音学
g.社会语言学
h.心理语言学
i.对比语言学
j.应用语言学
k.修辞学
戴炜栋教授
何兆熊教授
李基安教授
赵美娟副教授
陆远副教授
梅德明教授
花东帆副教授
③317英语综合
(知识与技能)
④417英汉互译
1.第二外国语
·俄:《新编俄语教程》(1-3),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2002年版。
·法:《公共法语》(上、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德:《基础德语》,同济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中级德语》,同济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日:《新编日语》(1-3),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西:《现代西班牙语》(1-2),北外出版社,2000年版。
阿、意、葡、韩书目届时请与我办联系。
2.综合英语
·李观仪:《新编英语教程》第5-8册,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2001年版。
3.翻译
·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张培基:《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汉英对照),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夏平教授
5.英语国家文化方向
a.美国社会与文化
b.英国社会与文化
c.澳大利亚社会与文化
d.跨文化交际与研究
王恩铭教授
孙信伟副教授
汪永兴副教授
陈汉生副教授
贺云副教授
方飞副教授
顾力行教授
张红玲副教授
考试科目
参考书目
①101政治
②第二外国语任选一门(215俄、216法、217德、218日、219西、220阿、221意、222葡、223韩)
b.外语习得理论
c.外语测试学
d.成人英语教学研究
e.通用英语教学与测试
f.特殊用途英语教学法
邹申教授
王彤福教授
陈坚林教授
束定芳教授
龚龙生教授
赵美娟副教授
黄学壬副教授
张雪梅副教授
顾伟勤副教授
陈龙副教授
张红玲副教授
梅德明教授
邹申教授
徐强副教授
张艳莉副教授
齐维均教授
柴明颎教授
陆慧敏副教授
于飞副教授
学科、专业
束定芳教授
柴明颎教授
虞小梅副教授
吕光旦教授
梅德明教授
许余龙教授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束定芳教授
张雪梅副教授
胡曙中教授
龚俭青副教授
150
2.文学方向
a.英美文学
b.文学评论
李维屏教授
虞建华教授
史志康教授
吴定柏教授
张定铨教授
吴其尧副教授
吴刚副教授
汪小玲副教授
张和龙副教授
杨丽达副教授
史志康教授
张定铨教授
3.教学法方向
a.外语教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