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之则两美离之则两伤试论当代人写当代史与后代人写前代史

合集下载

文言文天天—议论说理类魏晋南北朝至元明清

文言文天天—议论说理类魏晋南北朝至元明清

【魏晋南北朝文】73 《齐民要术》序齐民者,若今言平民也,盖神农为耒耜,以.利天下。

殷周之盛,《诗》《书》所述,要.在安民,富而教之。

晃错曰:‚圣王在上而民不冻不饥者,非能耕而食之,织而衣之,力开其资财之道也。

夫寒之于衣,不待轻暖;饥之于食,不待甘旨。

饥寒至身,不顾廉耻。

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

夫腹饥不得食,体寒不得衣,慈母不能保其子,君亦安能以有民?‛皇甫隆为敦煌,敦煌俗不晓作耧犁,及种,人牛功力既费,而收谷更少,皇甫隆乃教作耧犁,所省佣力过半,得谷加五①。

又,敦煌谷,妇女作裙,挛缩②如羊肠,用布一匹。

隆又改之,所省复不赀③。

黄霸为颖川,使邮亭、乡官皆畜鸡豚,以赡鳏寡、贫穷者;及务耕桑,节用,殖财,种树。

鳏寡孤独有死无以葬者,乡部书言,霸具为区处④:某所大木,可以为棺;某亭豚子,可以为祭。

吏往,皆如言。

李衡于.武陵龙阳汜洲上作宅,种柑橘千树。

临卒,敕儿曰:‚吾州里有千头木奴⑤,不责.汝衣食,岁上一匹绢,亦可足用矣。

‛后柑橘成,岁得绢数千匹。

樊重欲作器物,先种梓、漆,时人嗤之。

然积以岁月,皆得其用。

向之笑者,咸求假焉。

此种植之不可已已也。

谚曰:‚一年之计,莫如种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

‛此之谓也。

孔子曰:‚居家理,治可移于官。

‛然则家犹国,国犹家,其.义一也。

今采捃经传,爰及歌谣;询.之老成,验之行事;直自耕农,终于醯醢。

资.生之业,靡不毕书,号曰《齐民要术》。

凡九十二篇,分为十卷,卷首皆有目录。

鄙意晓示家童,未敢闻之.有识。

故叮咛周至,不尚浮辞。

览者无或嗤焉。

(选自《齐民要术》,有删改。

2006安徽)【注】①加五:增加五成。

②挛缩:褶皱。

③不赀:不计其数④区处:分别处理。

⑤千头木奴:暗指千棵柑橘树。

⑥醯醢(xīhǎi):指酿造、腌制的方法。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书》所述,要.在安民要:关键。

B.吾州里有千头木奴,不责.汝衣食责:需要。

C.询.之老成,验之行事询:询问。

当前书法创作的技术化倾向

当前书法创作的技术化倾向

当前书法创作的技术化倾向诸培弘【内容提要】整体性和混沌性是书法传统的基本美术品格,书法创作的技术化倾向破坏了这种基本品格。

本文通过对当前书法创作技术化倾向的分析,认为对传统的浅层次、表面化误读,对创新分寸感的把握失衡以及书法的专业化、专门化生态转化并因此导致的书法商业化是这一倾向产生的主要原因,明确反对阉割书法传统的技术化倾向,阐述了“书为心画”的艺术本质。

【关健词】书法创作技术化当前书法创作形式多样,流派纷呈,但书法作品却越来越显现出表面化和技术化的态势。

那么,造成这种情形的原因到底是什么?英国著名史学家汤因比说:一个完整的一体化文明,在传播时会被分离成科技、政治、艺术、宗教等成份。

这时,各种成份的传播力通常与其价值成反比。

也就是说,越是不重要的成份,越受欢迎,越是重要的成份,越被排斥。

比如科学技术就比宗教信仰传播得快速而广泛。

这种对最小价值成份作最大最快最广泛传播的自动选择,显然是文化传播中一条不幸的定律。

书法作为中国一种复杂的文化生成,在传承和创作中,也相对应验着这样的定律。

特别是在当前的书法创作中,最重要的精神性被日益淡化,而越来越呈现出技术化的倾向。

一·整体性和混沌性是书法传统的基本美术品格,书法创作的技术化倾向破坏了这种基本品格。

书法艺术具有整体性和混沌性的美术品格。

王羲之说:“夫书者,玄妙之伎也,若非通人志士,学无及之”。

又说“夫纸者阵也,笔者刀矟也,墨者兵甲也,水研者城池也,本领者将军也,心意者副将也,结构者谋策也,扬笔者吉凶也,出入者号令也,屈折者杀戮也”。

1将书法创作比作用兵打仗,看似简单的书写,被喻作将帅雄兵、刀矟兵甲、城池号角的一场生死拼杀,形象生动,淋漓尽致。

苏东坡说:“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阙一,不为成书也。

”。

2梁武帝萧衍在其《古今书人优劣评》中,更有对古今及当朝书法家书法的精彩点评:“钟繇书如云鹄游天,群鸿戏海,行间茂密,实亦难过。

王羲之书字势雄逸,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

从《论语》“明体达用”看蒋庆政治儒学判教之误

从《论语》“明体达用”看蒋庆政治儒学判教之误
[ [ 3] 4] 云: “ 体用一源 , 显 微 无 间” , 朱子云“ 全 体 大 用”
称是较能体现儒学本义的 经学 ① , 是关 注 社 会、 关注 现实 、 主张性恶 、 用制 度 来 批 判 人 性 与 政 治 、 关注当 下历史 、 重视政治 实收稿日期 ] 2 0 1 0 0 2 0 5 [ [ 作者简介 ]崔海东 ( ) , 男, 江苏南京人 , 哲学博士 . 主要研究方向 : 宋明理学 . 1 9 7 5
[ 2] 5 [ 1]
一、 蒋庆先生 “ 判教 ” 之二分
蒋先生在其所著 《 公 羊 学 引 论》 、 《 政 治 儒 学》 等 文中对儒学进行判 教 , 认为可分为心性儒学与政治 儒学二派 。
[ 2] 2 4-2 5 内 在 化、 超 越 化 的 倾 向。 ” 而 后 者, 蒋先生 化、
首先 , 关于体 、 用 之 名 称 。《 论 语》 本 无 此 二 者, 然可安全使用的理 由 如 下 : 一则后人以前人未有之 范畴或命 题 总 结 其 思 想 , 此 在 思 想 史 上 本 为 正 常。 二则此名儒家 早 已 有 之 。 先 秦 如 孟 子 在 《 告 子 上》 篇中言 “ 大 体” 、 “ 小 体” , 即是根据“ 心” 与“ 耳 目” 之 用而分 。 荀子则首 以 “ 体 用” 对 举, 其在《 富国》 篇中 “ 万物于人 , 同宇 而 异 体 , 无 宜 而 有 用, 数 也。 ” 至 云: 于宋儒说 体 用 更 是 寻 常 , 胡 安 定 自 不 必 论, 伊川即
[ 2] 2 4-2 6 在制度层次上对中国的政治亦无大贡献 。 向,
等 。 三则就 《 论 语》 自 身 而 言, 也 有 有 体、 用之实而 论 语 · 公 冶 长》 篇( 下 引 仅 注 篇 名) 无此名者 。 如 《 子贡曰 : “ 夫 子 之 文 章, 可 得 而 闻 也, 夫子之言性与 天道 , 不可得而闻 也 。 ” 此“ 文 章” 同于孔子所歌颂的 焕乎 , 其 有 文 章” ( 《 泰 伯》 ) 之“ 文 章” , 指孔子因 尧“ 革损益三代所创 建 的 制 度 , 即 用, 而“ 性 与 天 道” , 即 文章 ” 之体而已( 至 于 不 可 得 闻, 则由于学有 是此 “ 躐等等原因 ) 。又 如《 子 张》 篇 子 游 云: “ 子夏之门人 当 洒 扫 应 对 进 退, 则 可 矣。 抑 末 也, 本之则 小 子, 如之何? ” 此本 、 末亦指体 、 用。 无, 其次 , 关 于 体、 用 之 涵 义。 大 体 而 言, 体、 用可 一 是 如 上 引 伊 川、 朱 子 之 例, 指形 在三个层面立言 : 上 之 道 与 其 之 于 形 下 之 器 的 发 用, 横摄理界与事 然偏在 就 宇 宙 角 度 而 说 “ 理 一” ; 二是如上引孟 界, 子和荀子之例 , 指形下之器 ( 材质 ) 与其功用 , 只言事 偏在就 万 有 而 说 “ 分 殊” 。三 是 如 上 引《 论 语》 子 界, 贡、 子游之例 , 完全是就人而立论 , 体是指与工夫相生 而用则是此本体之发用 。 体用一方 共存的人性本体 , 面表现为自 外 而 内 而 上 , 即由工夫返本体再上达天 是为明体 。 一方面又表现为自上而下而外 , 即由 命, 天命再下落本体而外开人事 , 是为达用 , 从而贯通上 下内外 。 本文之体用 , 则就第三种而言 。 再次 , 关于明体 达 用 之 具 体 过 程 。 此 本 为 人 群 之共法 , 姑 以 个 体 为 例, 然其于个体一生本亦是分 头并进 、 不停循环 、 永 无 间 断 的 过 程, 故又强分之如 下: 一是下学人事 。 孔 子 云 “ 博 学 于 文” ( 《 颜 渊》 ) 、 学以致其道 ” ( 《 子 张》 ) ; “ 多 识” 、 “ 多 闻” ( 《 为政》 ) 、 “

中华“和”文化及其当代价值

中华“和”文化及其当代价值

中华“和”文化研究及其当代价值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

中华民族的文化是世界文化中的一种伟大的、别具特色的文化,它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过重大贡献,并将为新世纪世界文明的发展继续作出贡献。

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和合”是中华文化人文精神的精髓,亦是传统文化的精华。

在此世纪之交,和平与发展已成为世界的两大主题,两者相辅相成,发展不仅需要和平的国际环境,需要建立国际间日益紧密的经济文化合作关系,而且需要调动国内一切积极因素,实现稳定,政通人和,化解矛盾,解决冲突,造成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以服务于改革开放,保证现代化事业的持续发展。

而作为中华人文精神精髓的“和”文化则可为此提供一种卓越的思想和可供选择的价值评判标准。

可以说,研究、弘扬和推广中华“和”文化,对于推动社会的长治久安和国家的安定团结,促进祖国和平统一,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也可使中华“和”文化在解决人类的冲突中,走向世界,并使世界认同于中华文化的和合精神一、中华“和”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中华“和”文化源远流长,和、合二字都见之于甲骨文和金文。

和的初义是声音相应和谐;合的本义是上下唇的合拢。

殷周之时,和与合是单一概念,尚未连用。

《易经》和字凡两见,有和谐、和善之意,而合字则无见。

《尚书》中的和是指对社会、人际关系诸多冲突的外理,合指相合、符合。

春秋时期,和合二字连用并举,构成和合范畴。

《国语。

郑语》称:“商契能和合五教,以保于百姓者也。

”韦昭注:“五教,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

”意思是说商契能把五教加以和合,使百姓安身立命。

《国语·郑语》并记述了史伯关于和同的论述:“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

”认为阴阳和而万物生,完全相同的东西则无所生。

可见和合中包含了不同事物的差异,矛盾多样性的统一,才能生物,才能发展。

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以和作为人文精神的核心。

其弟子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1〕这代表了孔子的思想。

《九洪钟雷鼓》原文及翻译译文

《九洪钟雷鼓》原文及翻译译文

《九洪钟雷鼓》原文及翻译译文《《九洪钟雷鼓》原文及翻译译文》这是优秀的文言文翻译译文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九洪钟雷鼓》原文及翻译译文《九洪钟雷鼓》原文及翻译世说新语原文:南郡庞士元闻司马德操在颍川,故二千里候之。

至,遇德操采桑,士元从车中谓曰:“吾闻丈夫处世,当带金佩紫,焉有屈洪流之量,而执丝妇之事?”德操曰:“子且下车子适知邪径之速不虑失道之迷。

昔伯成耦耕,不慕诸侯之荣;原宪桑枢,不易有官之宅。

何有坐则华屋,行则肥马,侍女数十,然后为奇?此乃许、父所以慷慨,夷、齐所以长叹。

虽有窃秦之爵,千驷之富,不足贵也!”士元曰:“仆生出边垂,寡见大义。

若不一叩洪锺,伐雷鼓,则不识其音响也。

”(选自《世说新语·言语》)【注释】①庞士元:庞统,汉末名士。

②司马德操:司马徽,汉末名士。

③伯成:尧时贤人,他辞掉诸侯回家种地。

④原宪:孔子弟子,宁愿过贫寒生活而不为官。

⑤许、父:许由和巢父。

尧舜时期的两位隐士。

⑥夷、齐:指伯夷、叔齐,商代大臣。

⑦窃秦之爵:战国末年,吕不韦被封相国。

译文:南郡庞士元(庞统)听说司马德操(司马徽)在颖川,特地从两千里之外赶来看望他.到了那里,正遇上司马德操采桑叶,庞士元在车里对他说:“我听说大丈夫处世,应当带金印佩紫绶,哪能窝窝囊囊,做这些妇人做的事呢!“德操说:“你先下车吧.你只知道抄小路便利,却不考虑迷路的危险.从前伯成宁愿种地,也不羡慕诸侯的荣华;原宪桑枢瓮牖,也不愿做官住毫宅.哪有住在华丽屋子里,出门骑着高头大马,几十个侍女环绕的人,能做出一番伟业呢?这就是为什么许右、巢父慷慨辞让,伯夷、叔齐感叹国家灭亡,饿死首阳山的原因呀.即使吕不韦窃取了相国那样的高官,齐景公有四千匹马的财富,也不显得珍贵啊。

”庞士元说:“我出生在边缘之地,没听到什么高深道理,如果不是亲自敲洪钟、击雷鼓,就不会知道它们的轰鸣声了。

”2、《宋史·张九成传》原文及翻译译文《宋史·张九成传》原文及翻译宋史原文:张九成,字子韶,其先开封人,徙居钱塘。

曹丕《典论·论文》原文及翻译译文

曹丕《典论·论文》原文及翻译译文

曹丕《典论·论文》原文及翻译译文《曹丕《典论·论文》原文及翻译译文》这是优秀的文言文翻译译文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曹丕《典论·论文》原文及翻译译文曹丕《典论·论文》原文及翻译曹丕原文:文人相轻,自古而然。

傅毅之于班固,伯仲之间耳,而固小之,与弟超书曰:“武仲以能属文为兰台令史,下笔不能自休。

”夫人善于自见,而文非一体,鲜能备善,是以各以所长,相轻所短。

里语曰:“家有弊帚,享之千金。

”斯不自见之患也。

今之文人:鲁国孔融文举、广陵陈琳孔璋、山阳王粲仲宣、北海徐干伟长、陈留阮瑀元瑜、汝南应瑒德琏、东平刘桢公干,斯七子者,于学无所遗,于辞无所假,咸自以骋骥騄于千里,仰齐足而并驰。

以此相服,亦良难矣!盖君子审己以度人,故能免于斯累,而作论文。

王粲长于辞赋,徐干时有齐气,然粲之匹也。

如粲之初征、登楼、槐赋、征思,干之玄猿、漏卮、圆扇、橘赋,虽张、蔡①不过也,然于他文未能称是。

琳、瑀之章表__,今之隽也。

应瑒和而不壮;刘桢壮而不密。

孔融体气高妙,有过人者;然不能持论,理不胜辞;至于杂以嘲戏,及其所善,扬、班②俦也。

常人贵远贱近,向声背实,又患闇于自见,谓己为贤。

夫文本同而末异,盖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

此四科不同,故能之者偏也,唯通才能备其体。

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

譬诸音乐,曲度虽均,节奏同检,至于引气不齐,巧拙有素,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

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

是以古之作者,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

故西伯幽而演易,周旦显而制礼,不以隐约而弗务,不以康乐而加思。

夫然,则古人贱尺璧而重寸阴,惧乎时之过已。

而人多不强力,贫贱则慑于饥寒,富贵则流于逸乐,遂营目前之务,而遗千载之功。

日月逝于上,体貌衰于下,忽然与万物迁化,斯志士之大痛也!融等已逝,唯干着论,成一家言。

谈谈议论文的角度选择

谈谈议论文的角度选择

谈谈议论文的角度选择有一个小故事说,五十年代初,一位美国记者发现周总理写字用的是美国生产的派克钢笔,便别有用心地问:“中国总理也用我们的派克钢笔?”周总理举起钢笔自豪地回答说:“这是朝鲜战场上一位志愿军战士从美国那儿缴获的战胜品,托人送给我的。

”美国记者听了尴尬地笑了。

这则故事告诉我们,善于选择角度说话,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作文也一样,同一题目,同一题材,往往因为习作者所选角度不同,其论题、中心论点或主题思想大相径庭,文章的社会效果高低也不同。

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虽然讲的是从不同角度观看庐山的效果差异很大,但对我们作文来讲,其道理也是相同的。

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说:“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罕至焉。

”文章要新颖,也同此理。

如何在相似或同一题材已“山穷水尽”中发现“柳暗花明”的亮点,这就是选择角度的问题。

譬如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通渠道”,可说言愁已达到了极点,然而李清照却从船的承载能力来写愁。

她说:“只恐双舴艋舟,戴不动,许多愁。

”不说愁似流水而说水难载愁,在险远之处又进一步。

这仅难看出,文章立意高低与角度选择的关系是密切的,而中学生作文学会选准、选好角度,则是写好作文的一个重要步骤和方法。

下面仅就供材料写作议论文,谈谈选择角度立意的方法。

一、多方位考察。

写作前对所给材料进行多方位考察,分析不同的角度能说明哪些道理,从而选准、选好有利于自己写作的角度进行立意。

有这样一则材料:庄稼获得了大丰收。

河水说:“这是我的功劳!”堤岸对河水说:“没有我,你就变成了水害啦;”田地说:“我看还是农夫的功劳。

”农夫沉默不语。

对这则材料,可分析出三个角度:角度一,庄稼获得了大丰收,是河水、堤岸、田地、农夫共同创造出的成绩,不能全归功于某一个体,便可以从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去立意了。

角度二,堤岸的话,初看觉得非常傲慢,但仔细一想,确实有道理,就可以约束的重要性去立意,可以拟题目《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文人相轻文言文

文人相轻文言文

文人相轻文言文
《文人相轻》是一篇文言文,出自曹丕的《典论·论文》。

原文是:“文人相轻,自古而然。

傅毅之于班固,伯仲之间耳。

而固小之,与弟超书曰:‘武仲以能属文,为兰台令史,下笔不能自休。

’夫人善于自见。

而文非一体,鲜能备善,是以各以所长,相轻所短。

里语曰:‘家有弊帚,享之千金。

’斯不自见之患也。


这段文言文的现代汉语翻译是:“文人之间互相轻视,自古以来就是如此。

傅毅和班固两人水平不相上下,但班固却轻视傅毅。

班固给弟弟班超写信说:‘傅武仲因为能写文章当了兰台令史,下笔不能自休。

文人们往往善于表现自己,但作品并不限于一种风格,很少人能兼长各家之长,于是各自以自己的长处轻视别人的短处。

俗话说:“家中有一把破扫帚,价值千金。

”这是不自量力的表现。


这段文言文的意义在于告诉我们要正视自己与他人的
长处与短处,不要仅仅看到自己的长处,也不要仅仅看到别人的短处。

要公正客观地看待别人,用别人做镜子,审视自己,不断进步。

王羲之传论原文及译文

王羲之传论原文及译文

王羲之传论原文及译文《王羲之传论》原文:书契之兴,肇乎中古,绳文鸟迹,不足可观。

末代去朴归华,舒笺点翰,争相夸尚,竞其工拙。

伯英临池之妙,无复余踪;师宜悬帐之奇,罕有遗迹。

逮乎锺、王以降,略可言焉。

锺虽擅美一时,亦为迥绝,论其尽善,或有所疑。

至于布纤浓、分疏密,霞舒云卷,无所间然。

但其体则古而不今,字则长而逾制,语其大量以此为瑕。

献之虽有父风,殊非新巧。

观其字势疏瘦,如隆冬之枯树;览其笔踪拘束,若严家之饿隶。

其枯树也,虽槎枿而无屈伸;其饿隶也,则羁羸而不放纵。

兼斯二者,固翰墨之病欤!子云近世擅名江表,然仅得成书,无丈夫之气。

行行若萦春蚓,字字如绾秋蛇,卧王濛于纸中,坐徐偃于笔下。

虽秃千兔之翰,聚无一毫之筋;穷万谷之皮,敛无半分之骨。

以兹播美,非其滥名邪?此数子者,皆誉过其实。

所以详察古今,研精篆、素,尽善尽美,其惟王逸少乎!观其点曳之工,裁成之妙,烟霏露结,状若断而还连;凤翥龙蟠,势如斜而反直。

玩之不觉为倦,览之莫识其端。

心慕手追,此人而已;其余区区之类,何足论哉!《王羲之传论》译文:文字的产生,开始于中古黄帝时代,当时那些结绳记事和摹仿鸟兽之迹的原始文字,实在很不中看。

商周以后,人们舍弃古朴的书法,极力追求华美的文字。

大家铺纸运笔,争着以字体的华丽相标榜,以笔画的美丑相竞赛。

张芝临池习书,十分精妙,可惜没有书帖保留下来;师宜官悬帐之书,非常奇特,可惜至今却遗迹无存。

到了钟繇、王羲之以后,书坛略有一些名家值得评论。

钟繇虽然一时负有盛名’,他的书法也的确高超绝异,但要说他尽善尽美,或许还有怀疑。

至于说他笔画的粗细浓淡,字体的结构疏密,则有如霞飞云卷,毫无缺憾。

不过,他的书法守古多而要创新少,字体采取横势,长度超过了标准。

大抵而言,这就是他的缺点。

王献之虽然具有他父亲的书风,但其书法很不新巧。

看他字形的疏散瘦弱,恰象深冬的枯树一般;再看他的笔画过分拘束,犹如刻薄家庭饥饿的奴仆一样。

说他的字形象枯树,虽然直如木桩,却没有伸缩的弹性;说他的笔画象饥饿的奴仆,是说他拘谨瘦弱,而一点也不自由奔放。

刘知几《史通》(一)

刘知几《史通》(一)

刘知几《史通》(一)按:《史通》是我国第一部系统性的史论专著,兼有史学理论和史学批评两方面内容,是集唐以前史论之大成的论著。

刘氏的历史观值得重视是:反对"历史的宿命论",反对以成败论英雄之正统历史观。

他甚至不主张"内中国而外夷狄"的大汉族主义的历史观。

《原序》长安二年,余以著作佐郎兼修国史,寻迁左史,于门下撰起居注。

会转中书舍人,暂停史任,俄兼领其职。

今上即位,除著作郎、太子中允、率更令,其兼修史皆如故。

又属大驾还京,以留后在东都。

无几,驿征入京,专知史事,仍迁秘书少监。

自惟历事二主,从宦两京,遍居司籍之曹,久处载言之职。

昔马融三入东观,汉代称荣;张华再典史官,晋朝称美。

嗟予小子,兼而有之。

是用职思其忧,不遑启处。

尝以载削余暇,商榷史篇,下笔不休,遂盈筐箧。

于是区分类聚,编而次之。

昔汉世诸儒,集论经传,定之于白虎阁,因名曰《白虎通》。

予既在史馆而成此书,故便以《史通》为目。

且汉求司马迁后,封为史通子,是知史之称通,其来自久。

博采众议,爰定兹名。

凡为廿卷,列之如左,合若干言。

于时岁次庚戌,景龙四年仲春之月也。

《内篇六家第一》自古帝王编述文籍,《外篇》言之备矣。

古往今来,质文递变,诸史之作,不恒厥体。

榷而为论,其流有六:一曰《尚书》家,二曰《春秋》家,三曰《左传》家,四曰《国语》家,五曰《史记》家,六曰《汉书》家。

今略陈其义,列之于后。

《尚书》家者,其先出于太古。

《易》曰:“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故知《书》之所起远矣。

至孔子观书于周室,得虞、夏、商、周四代之典,乃删其善者,定为《尚书》百篇。

孔安国曰:“以其上古之书,谓之《尚书》。

”《尚书璇玑钤》曰:“尚者,上也。

上天垂文象,布节度,如天行也。

”王肃曰:“上所言,下为史所书,故曰《尚书》也。

” 推此三说,其义不同。

盖《书》之所主,本于号令,所以宣王道之正义,发话言于臣下,故其所载,皆典、谟、训、诰、誓、命之文。

2025届福建龙岩市高三最后一模语文试题含解析

2025届福建龙岩市高三最后一模语文试题含解析

2025届福建龙岩市高三最后一模语文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

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浪淘沙令王安石伊吕两衰翁,历遍穷通。

一为钓叟一耕佣。

若使当时身不遇,老了英雄。

汤武偶相逢,风虎云龙。

兴王只在谈笑中。

直至如今千载后,谁与争功!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是一首咏史怀古的作品,首句歌颂了“历遍穷通”的伊尹和吕尚,展示了一代政治家鉴古论今的真实感情。

B.“若使当时身不遇”词人为伊尹和姜子牙感到庆幸,也为没有被知遇的英雄而惋惜。

C.下阕首写君臣遇合的偶然性,可是一旦“遇合”就会“风虎云龙”,使国家兴盛。

D.本诗用典贴切,借用历史中二位“英雄”,抒发自己郁郁不得志的情感。

2.某位评论家说:“二翁合也,均本诗之□□也”,这两个字是本词的词眼。

你知道词眼是什么吗?简要分析。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历史是对过去的认知,这是一条再简单不过的常识。

然而问题在于:什么是“过去”?我认知的又是“过去”的“什么”?是行动,还是思想?对于克罗齐来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过去”和“现在”再无法脱开干系;而对于柯林武德来说,“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历史和哲学要实现同一。

第一个问题是,什么是“过去”?“过去”是指刚刚过去的“过去”,还是已过去久远的“过去”?对前者的意识可称“当代史”,而对后者的意识则是“过去史”。

我们对当代史的兴趣容易解释:我们生活在它的巨大影响之下,它鼓舞万物,摩荡时世。

但我们为何对遥远的古代史充满兴趣?原因仍与上相同,古代未成绝响,它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在人类的精神活动中,“现在”并非遗世独立,“过去”保留在“现在”之中。

150条历代书论精髓 精辟

150条历代书论精髓 精辟

150条历代书论精髓精辟!一、字如其人/立品为先● 书画清高,首重人品,品节即优,不但人人重其笔墨,更钦仰其人。

清.松年《颐园画论》● 立品之人,笔墨外自有一种正大光明之概。

清.王妤●且其浩浩落落之怀,一皆寓于笔墨之际,所谓品高,韵自胜焉。

张沅《石涛画语录》● 古人论书云:一须人品高,二须师法古,是书之法,学者习之,故当熟其手,必先修诸德以熟之以身,德而熟之以身,书之于手,如是而为书焉。

《书法三味》● 学书者有两观:曰观物,曰观我。

观物以类情,观我以通德。

清.刘熙载〈艺概〉● 凡人各殊气血,异筋骨。

心有疏密,手有巧拙,书之好丑,在于心手。

唐.张彦远〈法书要录〉● 夫书禀乎人性,疾者不可使之令徐:徐者不可使之令疾。

东汉.蔡邕〈石室神授笔势〉● 正书法,所以正人心也,所以闲圣道也。

明.项穆〈书法雅言〉● 故书也者,心学也;写字者,写志也。

清.刘熙载〈艺概〉● 学术经论,皆由心起,其心不正,所动悉邪。

柳公权曰:心正则笔正。

明.项穆〈书法雅言〉● 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

书尚青而厚,清厚要必本于心行。

不然,书虽幸免薄浊,亦但为他人写照而已。

清.刘熙载〈艺概〉● 得时不如得器,得器不如得志。

唐.孙过庭〈书谱〉品高者,一点一画,自有清刚雅正之气;品下者虽激昂顿挫,俨然可观,而纵横刚暴,未免流露楮外。

清.朱和羹〈临池心解〉● 凡善书画者,未有不品学兼长,居官更讲政绩声名,所以后世贵重。

清.松年〈颐园论画〉● 笔性墨情,皆以其人之性情为本。

是则理性情者,书之首务也。

清.刘熙载〈艺● 手与神运,艺从心得。

其志一于书,轩冕不能移,贫贱不能屈,浩然心得,以终其身。

宋.朱文长〈续书断〉● 欲书之时,当收视反听,绝虑凝神,心正气和,则契于妙,心神不正,书则欹斜;志气不和,字则颠仆。

唐.虞世南〈笔髓论〉● 故书也者,心学也;写字者,写志也。

清.刘熙载〈艺概〉● 学术经论,皆由心起,其心不正,所动悉邪。

史通,二体原文加翻译

史通,二体原文加翻译

三、五之代,书有典、坟,悠哉邈矣,不可得详.自唐、虞以下迄于周,是为《古文尚书》.然世犹淳质,文从简略,求诸备体,固已阙如。

既而丘明传《春秋》,子长著《史记》,载笔之体,于斯备矣。

后来继作,相与因循,假有改张,变其名目,区城有限,孰能逾此!盖荀悦、张璠,丘明之党也;班固、华峤,子长之流也.惟此二家,各相矜尚,必辨其利害,可得而言之。

在三皇五帝的时代,书籍曾经有《五典》、《三坟》,可距离现在太久远了,没办法闹得一清二楚。

从唐尧、虞舜以下直到周朝,这些记载组成了《古文尚书》.但是当时的世道仍旧很淳朴,文字奉从简略,要索求完备的史书体裁,原本上就不存在。

此后左丘明给《春秋》作解释,司马子长编写《史记》,史书体裁到这时才完备了.后来接续的作品,相互遵照着写出来,即便有改动扩大,也仅仅变换一下各自的书名篇目,范围本来就有限,谁能超出这个范围呢?大致上说,荀悦、张璠属于左丘明的一派;班固、华峤,属于司马子长的同类。

只是这编年、纪传两大史书流派,各自看重夸耀本流派,一定要辨明他们的优点与缺点,才能够说出个究竟来。

夫《春秋》者,系日月而为次,列时岁以相续,中国外夷,同年共世,莫不备载其事,形于目前。

理尽一言,语无重出。

此其所以为长也。

至于贤士贞女,高才俊德,事当冲要者,必盱衡而备言;迹在沉冥者,不枉道而详说。

如绛县之老,杞梁之妻,或以酬晋卿而获记,或以对齐君而见录。

其有贤如柳惠,仁若颜回,终不得彰其名氏,显其言行。

故论其细也,则纤芥无遗;语其粗也,则丘山是弃。

此其所以为短也.像《春秋》这样的史书,缀联日期和月份形成编排次序,标列季节和年份来互相接续,中原国家与边疆各部族,在同一年同一时期,没有不完整地记载那些事件,显现在读者的眼前。

道理全都包括在一桩记载中,语句没有重复出现的现象。

这是它构成长处的地方啊!至于贤能的士人,贞烈的女子,才华出众的人,品德美好的人,如果他们的事迹与国家政治有关系,必定予以高度注意观察而完整地加以记载,如果他们的事迹与国家政治关系不大,只有坚持正直的原则的才详细地加以述说。

王羲之书论原文全篇

王羲之书论原文全篇

王羲之书论原文全篇
夫书者,玄妙之伎也,若非通人志士,学无及之。

大抵书须存思,余览李斯等论笔势,及钟繇书,骨甚是不轻,恐子孙不记,故叙而论之。

夫书字贵平正安稳。

先须用笔,有偃有仰,有欹有侧有斜,或小或大,或长或短。

凡作一字,或类篆籀,或似鹄头;或如散隶,或近八分;或如虫食木叶,或如水中蝌蚪;或如壮士佩剑,或似妇女纤丽。

欲书先构筋力,然后装束,必注意详雅起发,绵密疏阔相间。

每作一点,必须悬手作之,或作一波,抑而后曳。

每一笔须有三过笔。

起笔处最宜斟酌,结笔处亦须用心。

书法欲其分布白黑之妙,疏密得宜,远近相间,然后为上。

若平直相似,状如算子,上下方整,前后齐平,此不是书,但得其点画耳。

昔钟繇弟子宋翼,每作一波,常三过折笔,后乃成名。

凡书贵乎沉静,令意在笔前,字居心后,未作之先,结思成矣。

仍下笔不用急,故须迟,何也?笔是将军,故须迟重。

心欲急不宜迟,何也?心是箭锋,箭不欲迟,迟则中物不入。

夫字有缓急,一字之中,何者有缓急?至如“乌”字,下手一点,点须急,横直即须迟,欲“乌”之脚急,斯乃取形势也。

每字欲十迟五急,十曲五直,十藏五出,十起五伏,方可谓书。

若直笔急牵裹,此暂视似书,久味无力。

仍须用笔著墨,不过三分,不得深浸,毛弱无力。

墨用松节同研,久久不动弥佳矣。

(王羲之书论还有其他篇章,但以上两篇较为著名且常被提及)。

“离之则双美,合之则两伤”——刘知幾文史观再认识

“离之则双美,合之则两伤”——刘知幾文史观再认识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Langfang Teachers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摘要:刘知幾通过对文、史流变的考察以及对文士之文与史家之文、文才与史才的辨析,指出史家之文辩而不华、质而不俚、文直事核,体现了历史叙事之美,而文士之文绮扬绣合、雕章缛彩,以之叙事,必定损害史学之实录品格,而且认为文士不懂史学义例、史家撰述宗旨,缺乏史才。

因此,他主张文史应该分离,文人不能修史。

关键词:刘知幾;文史观;史家之文;文士之文;文才;史才中图分类号:K09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3210(2017)02-0051-07第33卷第2期Vo l.33No .22017年6月Jun .2017章学诚曾指出:“叙事实出史学,其源本于《春秋》比事属辞。

”①这表明叙事是历史撰述的基本特征。

在中国史学发展史上,较早对史学叙事进行系统研究的史家是刘知幾,其所撰《史通》之《叙事》《言语》《浮词》《书事》《摸拟》《烦省》等篇章,对历史叙事之原则、方法、风格等进行了讨论。

魏晋以来,受绮靡文风影响,史家叙事也追逐浮华、雕饰辞藻,严重影响了史学的实录品格。

刘知幾通过对文史关系演变的考察,分析了文士之文与史家之文、文才与史才之别,既对魏晋以来之历史叙事进行了救弊纠偏,又指示了今后史家叙事的发展方向。

他指出,史家叙事应尚简、用晦,力戒妄加修饰,文人不明史书之大体、载削之指归,难以胜任修史之职。

因此,研究刘知幾的叙事理论,不能不涉及其文史观。

文学理论研究者已从文学批评尤其是文论的角度对刘知幾的文史观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这些研究不乏真知灼见,但因研究视野的限制,偏颇之论也在所难免。

②刘知幾虽“幼奉庭训,早游文学”,但对史学却情有独钟。

他曾说:“仆幼闻《诗》、《礼》,长涉艺文,至于史传之言,尤所耽悦。

”③他曾试图效法孔子删订六经,刊正群史。

“其于史传也,尝欲自班、马以降,讫于姚、李、令狐、颜、孔诸书,莫不因其旧义,普加厘革。

曹丕《典论·论文》原文注解与鉴赏

曹丕《典论·论文》原文注解与鉴赏

曹丕《典论·论文》原文注解与鉴赏典论·论文曹丕文人相轻,自古而然。

傅毅之于班固,伯仲之间耳;而固小之,与弟超书曰:“武仲以能属文为兰台令史,下笔不能自休。

”夫人善于自见,而文非一体,鲜能备善,是以各以所长,相轻所短。

里语曰:“家有敝帚,享之千金。

”斯不自见之患也。

今之文人:鲁国孔文举、广陵陈琳孔璋、山阳王粲仲宣、北海徐幹伟长、陈留阮瑀元瑜、汝南应玚德琏、东平刘桢公幹:斯七子者,于学无所遗,于辞无所假,咸自以骋骥于千里,仰齐足而并驰。

以此相服,亦良难矣。

盖君子审己以度人,故能免于斯累,而作论文。

王粲长于辞赋,徐幹时有齐气,然粲之匹也。

如粲之初征、登楼、槐赋、征思,幹之玄猿、漏卮、圆扇、橘赋,虽张、蔡不过也。

然于他文,未能称是。

琳、瑀之章表书记,今之隽也。

应玚和而不壮;刘桢壮而不密。

孔融体气高妙,有过人者;然不能持论,理不胜辞;以至乎杂以嘲戏;及其所善,扬、班俦也。

常人贵远贱近,向声背实,又患暗于自见,谓己为贤。

夫文本同而末异,盖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

此四科不同,故能之者偏也;唯通才能备其体。

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

譬诸音乐,曲度虽均,节奏同检,至于引气不齐,巧拙有素,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

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

是以古之作者,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

故西伯幽而演易,周旦显而制礼,不以隐约而弗务,不以康乐而加思。

夫然,则古人贱尺璧而重寸阴,惧乎时之过已。

而人多不强力;贫贱则慑于饥寒,富贵则流于逸乐,遂营目前之务,而遗千载之功。

日月逝于上,体貌衰于下,忽然与万物迁化,斯志士之大痛也!融等已逝,唯幹著《论》,成一家言。

〔注释〕傅毅(?—89):字武仲,扶风茂陵人,东汉文学家。

属:缀辑。

能属文,善于写文章。

兰台令史:汉代掌管典校图籍,管理文书档案的官员。

今也则亡文言文翻译

今也则亡文言文翻译

余尝览史,感古之兴衰,叹今之得失。

夫古今异代,人事代谢,然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是以,每念及此,未尝不抚卷而叹,哀今之世,危如累卵。

盖闻古人云:“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是以,古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皆以德为先。

今之世,道德沦丧,人心不古,故而国势日衰,民不聊生。

昔者,秦皇汉武,雄才大略,开创帝业,垂名后世。

然秦之严刑峻法,汉之奢靡无度,皆为其国运之衰败埋下伏笔。

是以,后世有云:“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观今之世,政以贿成,官以权谋,百姓疾苦,怨声载道。

昔者,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今之世,礼崩乐坏,诸侯割据,国将不国,民将不民。

夫国家者,民之国家,非君之国家。

君者,为民之君,非为已之君。

今之世,君臣失序,上下不亲,君不仁,臣不忠,百姓离心离德,国家何以久存?古人有云:“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今之世,失道之人多,得道之人少,国家之衰,亦由此矣。

是以,有识之士,痛心疾首,疾呼改革,欲挽狂澜于既倒。

然改革非一日之功,须臾之间,难以见其成效。

今之世,人心浮躁,急功近利,欲速则不达。

是以,改革之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夫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今之世,虽日薄西山,但仍有希望。

若人人皆以德为先,以民为本,则国家之衰,有望复兴。

然若依旧沉溺于私欲,不顾民生,则国家必将亡于一旦。

故余曰:“今也则亡,后事如何,未可知也。

”愿吾辈共同努力,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挽狂澜于既倒,使国家长治久安,百姓安居乐业。

夫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今日之亡,非一日之故,亦非一日之能救。

然只要人人存仁心,行善事,国家之衰,终有望复兴。

吾辈当以此为念,砥砺前行,不负先辈之遗愿,不负国家之未来。

呜呼!今也则亡,愿后人勿忘历史,以史为鉴,励精图治,共筑中国梦,使我国繁荣昌盛,国泰民安。

此乃吾辈之责任,亦乃吾辈之荣耀。

通用版202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论述类文本阅读精讲精测5真题感知课件

通用版202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论述类文本阅读精讲精测5真题感知课件
其次值得注意的,则是杜甫严肃中之幽默与担荷中之欣赏。我以为每一位诗人对于其所面临的悲哀与艰苦,都各有其不同的反应态度,如渊明之任化,太白之腾越,摩诘之禅解,子厚之抑敛,东坡之旷观,六一之遣玩,都各因其才气性情而有所不同,然大别之,不过为对悲苦之消融与逃避。其不然者,则如灵均之怀沙自沉,乃完全为悲苦所击败而毁命丧生。然而杜甫却独能以其健全的才性,表现为面对悲苦的正视与担荷。所以天宝的乱离,在当时诗人中,唯杜甫反映者为独多,这正因杜甫独具一份担荷的力量,所以才能使大时代的血泪,都成为了他天才培育的浇灌,而使其有如此强大的担荷之力量的,则端赖他所有的一份幽默与欣赏的余裕。他一方面有极主观的深入的感情,一方面又有极客观
消失而失去意义,又如“二十四孝”中的某些形式已没有必要提倡,但作为“孝”之核心理念的“仁爱”仍有家庭伦理之意义。在家庭不再是生产单位的情况下,保障家庭良好的生活状态,将主要由社会保障体系来承担,但“孝”的“仁爱”精神则不会改变。对长辈的爱敬,对子孙的培育,都是出于人之内在本心的“仁爱”。鲁迅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中批评抹掉了“爱”,一味说“恩”的“父为子纲”说,提出:“我现在心以为然的,便只是‘爱’。”“孝”之核心理念“仁爱”作为家庭伦理仍具有某种普遍价值的意义。(摘编自汤一介《“孝”作为家庭伦理的意义》)
农耕社会,家庭不仅是生活单位,而且是生产单位。要较好地维护家庭中长幼尊卑的秩序,使家族得以顺利延续,必须有一套维护当时社会稳定的家庭伦理规范。这种伦理规范又必须是一套自天子至庶人都遵守的伦理规范,这样社会才得以稳定。“孝”成为一种家庭伦理规范,并进而成为社会的伦理制度,必有其哲理上的根据。《郭店楚简·成之闻之》中说:“天登大常,以理人伦,制为君臣之义,作为父子之亲,分为夫妇之辨。”理顺君臣、父子、夫妇的关系是“天道”的要求。君子以“天道”常规处理君臣、父子、夫妇伦理关系,社会才能治理好。所以,“人道”与“天道”是息息相关的。

合之则两美离之则两伤试论当代人写当代史与后代人写前代史

合之则两美离之则两伤试论当代人写当代史与后代人写前代史

“合之则两美,离之则两伤"——试论当代人写当代史与后代人写前代史+齐世荣我们学会的研究对象是世界现代史即20世纪的历史。

距今半个世纪以前,我国各大学都没有现代史(包括中国和外国现代史)的课程,也没有教师从事现代史的研究。

当时的风气是“竞言古史”,人们不把现代史看作一门学问。

今天,情况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但仍有人轻视现代史,觉得它的“史”的味道不浓,或视现代史研究为畏途,认为难以把握。

我从解放初期开始教世界现代史,经历了这门学科在我国从无到有到发展的全过程,既有个人的体会,也比较熟悉史学界同行的某些看法,因此想谈一谈当代人写当代史的问题。

为了对比,必然要涉及后代人写前代史的问题。

现在把两个问题合在一起,试作一些初步的分析。

20世纪是一个伟大的世纪,人类在这100年中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时代。

但20世纪也是一个灾难频仍、特别是发生了给人类带来浩劫的两次世界大战的世纪。

总结20世纪的历史经验教训,对于生活在2l世纪以及其后若干世纪的人们将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研究20世纪历史的重要性,大概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但研究当代史确实有其特殊的困难。

首先,作为研究基础的材料不易搜集齐备。

恩格斯说:“在判断当前发生的各个事件和一系列事件时,人们总是不能追溯到最终的经济原因。

……对于某一个时期的经济史的清晰的概观,决不能在当时就得到,而只有在事后,即在搜集和整理了材料之后才能得到。

在这里,统计是必要的辅助手段,而统计总是落在事件之后。

”他接着说:“不言而喻,这种对经济状况(这是所要研究的一切过程的真正基础)中同时发生的种种变化的难免的忽略,必然是产生错误的根源”。

①除了恩格斯上面所说的情况以外,还有档案保密原因所造成的搜集材料的困难。

当今世界各国档案保密的期限一般定为30年,因此当代史研究者通常不可能看到最近30年的档案材料。

第二,撰写当代史不可避免地要涉及作者个人的家世、团体、党派、民族、国家等等,易动感情而往往难以保持客观态度。

关于两者兼顾的素材

关于两者兼顾的素材

关于两者兼顾的素材古人云: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也。

愚以为,两者兼得亦可为人生之大智慧,社会之大和解也。

子非鱼,焉知低头族之困乎?年华里,他们常奔于两点一线,却渐渐失去一种心情。

目光很少再流连于春花秋月,取而代之却是那小小的荧屏一那甚至意味着他们生存的可能!由此观之,躺式可谓对他们的一份独特眷顾,一种理解与妥协!张之洞中熊十力,作为强力而神圣不可侵犯的熊掌其实未被动摇。

西方人尤重契约精神,东方也有德法兼治之传统。

诚然,庞杂的社会中,法就像木偶线一般,是木偶不容被割断的生命纽带。

可“躺式的出现不过像润滑剂一样,不曾越过法所画下的那条线,却让出了部分的空间。

故可言,承德市警员大胆破除陈规,顺应时代倾向,方为-种灵动与睿智。

在时代洪流中,人走散重逢,只是重逢时,大家都在新的田野里。

当我们习惯了饭桌上的谈笑与舒怀,是否仍有那么多人执着地呐喊“食之仪式感”或愤懑地写下对食的敬畏”?种种看似颠覆的改变相继发生并被接纳,大概可认为是地写下“对食的敬畏”?种种看似颠覆的改变相继发生并被接纳,大概可认为是现代的人们正在以现代的方式享受当下的生活。

这种生活的智慧促人向前且不失为现代人的独特价值!躺式的匠心也正落于此一全新的关怀人性的探索。

它试着诠释现代社会对个人的再认知与接纳,满足人性中对鱼与熊掌兼得的渴望。

倘若有一天,我们都成了“低头族”,躺式或许不再背负众多非议与矛盾,也鲜有人痛斥法的失守。

但那时那地,那种和谐可能还不如现在的众说纷纭有价值。

地写下“对食的敬畏”?种种看似颠覆的改变相继发生并被接纳,大概可认为是现代的人们正在以现代的方式享受当下的生活。

这种生活的智慧促人向前且不失为现代人的独特价值!“躺式”的匠心也正落于此一全新的关怀人性的探索。

它试着诠释现代社会对个人的再认知与接纳,满足人性中对鱼与熊掌兼得的渴望。

倘若有一天,我们都成了低头族,躺式或许不再背负众多非议与矛盾,也鲜有人痛斥法的失守。

但那时那地,那种和谐可能还不如现在的众说纷纭有价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之则两美,离之则两伤"——试论当代人写当代史与后代人写前代史+齐世荣我们学会的研究对象是世界现代史即20世纪的历史。

距今半个世纪以前,我国各大学都没有现代史(包括中国和外国现代史)的课程,也没有教师从事现代史的研究。

当时的风气是“竞言古史”,人们不把现代史看作一门学问。

今天,情况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但仍有人轻视现代史,觉得它的“史”的味道不浓,或视现代史研究为畏途,认为难以把握。

我从解放初期开始教世界现代史,经历了这门学科在我国从无到有到发展的全过程,既有个人的体会,也比较熟悉史学界同行的某些看法,因此想谈一谈当代人写当代史的问题。

为了对比,必然要涉及后代人写前代史的问题。

现在把两个问题合在一起,试作一些初步的分析。

20世纪是一个伟大的世纪,人类在这100年中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时代。

但20世纪也是一个灾难频仍、特别是发生了给人类带来浩劫的两次世界大战的世纪。

总结20世纪的历史经验教训,对于生活在2l世纪以及其后若干世纪的人们将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研究20世纪历史的重要性,大概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但研究当代史确实有其特殊的困难。

首先,作为研究基础的材料不易搜集齐备。

恩格斯说:“在判断当前发生的各个事件和一系列事件时,人们总是不能追溯到最终的经济原因。

……对于某一个时期的经济史的清晰的概观,决不能在当时就得到,而只有在事后,即在搜集和整理了材料之后才能得到。

在这里,统计是必要的辅助手段,而统计总是落在事件之后。

”他接着说:“不言而喻,这种对经济状况(这是所要研究的一切过程的真正基础)中同时发生的种种变化的难免的忽略,必然是产生错误的根源”。

①除了恩格斯上面所说的情况以外,还有档案保密原因所造成的搜集材料的困难。

当今世界各国档案保密的期限一般定为30年,因此当代史研究者通常不可能看到最近30年的档案材料。

第二,撰写当代史不可避免地要涉及作者个人的家世、团体、党派、民族、国家等等,易动感情而往往难以保持客观态度。

例如,梁启超自称:“吾二十年前所著戊戌政变记,后之作清史者记戊戌事,谁不认为可贵之史料?然谓所记悉为信史,吾己不敢自承。

何则,感情作用・中国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会现代史专业委员会于加00年7月在昆明召开第6届年会,会后出版了本届年会的论文集。

本文原是为论文集所写的序言,现予以修改、补充,发表如下。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506—5cr7页。

6史学理论研究所支配,不免将真迹放大也”。

①陈寅恪先生在《读吴其昌撰(梁启超传)书后》中也有同感,说:“此记先生作于感情愤激之时,所言不尽实录”。

②再举一例。

史学界都知道,陈先生是研究魏晋南北朝、隋唐史的专家,其实他对清史也很感兴趣,不过在晚年以前几乎没有发表过有关清史的论文。

(3)1944年冬,他对他的学生石泉(原名刘适)说:“其实我对晚清历史一直是很注意的,不过我自己不能作这方面的研究,认真作,就容易动感情,那样,看问题就不客观了,所以我不作”。

@直到晚年,陈先生才以口授方式,由他人笔录,成《寒柳堂记梦未定稿》一文,⑨可惜在“文革”中又复散佚,今仅存残篇,难以充分看出他个人的情感在叙述晚清历史时究竟起了多大的作用。

第三,对有些事件的意义和影响,对有些人物的作用,在当时未必看得清楚,而在过若干年以后反倒比当时看得更清楚,评价得更恰当。

这一点恰恰是后代人写前代史的有利条件,我们在下文将详细说明。

第四,当代人写当代史,由于政治及基他种种原因,有时不得不用曲笔,而不肯或不敢直书。

另一方面,对了逢迎某人,又多溢美之词。

例如,魏收仕于齐朝,故所撰《魏书》,凡涉及高欢之事,都曲为回护,不无溢美⑥。

《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在叙述十月革命的历史时,极力夸大斯大林的功绩,而只字不提托洛茨基的作用,相反甚至说他“在彼得格勒苏维埃会议上夸大吹牛,向敌人泄露了起义的日期”。

罗曼・罗兰对于他的《莫斯科日记》,要求“在自1935年10月1日起的50年期限满期以前,不能发表”。

类似情况,还有很多。

因此,不少人认为写当代史,忌讳太多,难以下笔,还是留给后人去作为宜。

当代人撰写当代史,既有不利的一面,也有有利的一面。

当代人对于自己生活于其中的时代的各个方面,诸如时代气氛、风俗习惯、社会心理、政治、经济、法律等制度的实际操作和运转等等,有亲身的体会,直接的感性认识,因此当代人写的当代史在这些方面是生动、具体而又准确的。

例如宋人孟元老于南渡后,追忆盛况,不胜感慨,写成《东京梦华录》一书。

这部书详细记载了北宋都城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状况,是研究北宋社会风俗史、经济史和文化史的良史料,绝非后世作者所能写出的。

当代人写的当代史,其中能体现时代精神的尤有价值,它们是后世著作所不能取代的。

马克思所著《1848年至1850年法兰西阶级斗争》、《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法兰西内战》,都是当代史的杰作。

从奴隶社会起到马克思生存的时代,阶级斗争的变化已经出现了。

新的特点,即“阶级对立简单化了。

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敌对的阵营,分裂两大相互直①粱启超:《历史研究法》,东方出版社1996年,第1lo页。

②见陈寅恪<寒柳堂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148页。

③上文及《俞曲园先生病中呓语跋>、《王静安先生遗书序》、<王观堂先生挽词并序》等诗文,虽涉及晚清历史,但非专门研究清史的论文。

④石泉:‘甲午战争前后之晚清政局》自序,三联书店1997年。

⑤陈寅恪《寒柳堂集》。

⑥参见周一良师:《魏收之史学》,载《魏晋南北朝史论集》,中华书局1963年。

“合之则两美,离之则两伤”7接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①上述他的三部著作都突出地写出了资产阶级时代的阶级斗争的这种特点。

他认为1848年6月巴黎工人的起义是“分裂现代社会的两个阶级之间的第一次大规模的战斗。

这是为资产阶级制度的存亡而进行的斗争。

蒙在共和国头上的面纱被撕破了”。

②在《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一书中,他证明了“法国阶级斗争怎样造成了一种局势和条件,使得一个平庸而可笑的人物有可能扮演了英雄的角色”。

③对于巴黎公社,他深入本质地指出了,“公社的真正秘密就在于:它实质上是工人阶级的政府”。

④我国古代杰出的史学家司马迁对于他生存的时代也有深刻的认识。

汉武帝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在位时文治武功都有可观,是西汉的极盛时期。

但他也是一位好大喜功、滥用民力的君主。

司马迁敏锐地看出了西汉王朝盛极而衰的趋势,在《平准书》中写到:“当此之时,纲疏而民富,役财骄溢,或至兼并豪党之徒,以武断于乡曲。

宗室有士公卿大夫以下,争于奢侈,室庐舆服潜于上,无限度,物盛而衰,固其变也。

”总之,不少能够流传后世的史学名著都属于当代史的范畴。

⑤今天,大量的史学著作都属于后代人写前代史的范畴。

撰写这类著作的有利条件是:第一,后人能看到前人看不到的解密档案,并能有更充裕的时间去广泛搜集和整理材料。

从而使立论更为扎实、可靠。

但是,也必须注意到:前人能看到的材料有许多未能流传下来,是后人看不到的。

第二,后人对前代的人和事,因不直接涉及利害关系,一般能采取比较冷静、客观的态度来对待。

例如,十字军东征这件事,在当时怀着狂热的宗教感情的基督教徒来看,确实是为了从穆斯林手中“解放主的坟墓”。

但今天我们看得很清楚,十字军东征实质上是罗马教廷、西欧封建主和城市富商向地中海东部进行的军事殖民活动。

所谓“十字军”,不过是罗马教廷给它披上的宗教外衣而已。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当有些历史事件涉及史学家的国家和民族利益时,即使事过多年,他们仍然不能客观地看待问题。

例如,30年代英国首相张伯伦推行的绥靖政策是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一个原因。

但是后来英国的“修正学派”历史学家仍然站在英帝国的立场,千方百计地替这一已经破产的政策进行辩护,说什么这绝非纵容敌人的政策,绝非投降的政策,而是积极的政策,是当时唯一可行的政策,等等。

⑥第三,对于演变过程已经终结的运动、事件的意义和影响,对于已经盖棺的人物的作用,在多年以后,反倒能看得得更清楚,作出更准确的评价。

例如,人们在发明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的时候,对它们日后的影响究竟有多大,是不可能作出充分估计的。

但它们后来的影响却是十重大的。

马克思说:“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l卷,第273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l卷.第398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l卷,第580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58—59页。

⑤《史记》、‘汉书》中的部分内容是当代史。

古希腊希罗多德的《历史》也是当代史。

⑥较近的为绥靖政策进行辩护的著作,如基思・罗宾斯:<绥靖》(Ke油RobbiIlB,Appeasement),牛滓,1988年;约翰‘查木莱:《张伯伦与失去的和平》(J0hncharIIlIey,ch口lberIain8lldthe【mtPe∞e)伦敦,1989年o8史学理论研究明。

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相反,有些事件,在当时人们给以很高的评价,然而,后来的事实证明,它们并不重要。

以本世纪20年代的洛迦诺公约为例,公约签订后,西欧资产阶级政界~片欢呼,英国外交大臣奥斯订・张伯伦赞扬它是“战争年代与和平年代的真正分界线”,他本人、法国外长白里安和德国外长斯特莱斯曼还因缔结公约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

但曾几何时,1936年3月德国重新进入莱茵非军事区,彻底撕毁了这一公约,它的“分界线”的意义便不复存在了。

对人物的作用,一般说来,也是后人看得更清楚一些。

评价人物,有“盖棺论定”~说,意思是在一个人的生命结束以前,他的行为还在继续,下一步究竟表现如何,无法预知,故只有到“盖棺”之时,才能论定其功过是非。

这有一定的道理。

但是,对那些大人物,还要在他们“盏棺”以后,再过一般时间,史学家才能作出比较恰当、公允的评价。

这是因为,对历史人物,既要看他和前人相比有什么新的贡献(或相反开了历史倒车),还要看他在当代所起的作用,以及他对后世产生的影响,这当然就不是在“盖棺”之时就可以立刻“论定”的。

列宁说:“判断历史的功绩,不是根据历史活动家没有提供现代所要求的东西,而是根据他们比他们的前辈提供了新的东西。

”②他在谈到车尔尼雪夫斯基时还说,评价一位革命家,要看他的活动内容,以及“他的活动同以前和以后的革命家的联系”。

③后代人写前代史,还有不利的一面。

陈寅恪先生在《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审查报告》中说:“凡著中国古代哲学史者,其对于古人之学说,应具了解之同情,方可下笔。

盖古人著书立说,皆有所为而发。

故其所处之环境,所受之背景,非完全明了,则其学说不易评论,而古代哲学家去今数千年,其时代之真相,极难推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