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2.5《杜甫诗四首》第1课时课件(1)(语文版必修2)

合集下载

杜甫诗四首ppt实用课件(1)

杜甫诗四首ppt实用课件(1)

课前阅读识记——夯实基础知识
1.字正音准 (1)字音识记
①干.云霄( ɡān ) ②崤.山 ( xiáo ) ③声啾.啾( jiū ) ④吴楚东南坼.( chè ) ⑤渚.清沙白( zhǔ ) ⑥危樯. (qiánɡ)
课前阅读识记——夯实基础知识
(2)辨形组词
①潇萧潇姓洒萧 ③桅桅杆
危危险
②戊戍戊戍戌边 ④坼坼裂
柝金柝
课前阅读识记——夯实基础知识
2.识记文言实词和虚词 (1)通假字
①耶.娘妻子走相送:通“爷”,这里指“父亲”。 ②禾生陇.亩无东西:通“垄”,田埂。
课前阅读识记——夯实基础知识
(2)古今异义
③行人但云.点行频 古义:说。
(2)仕途终止,政治理想不得 实现;
(3)以一只沙鸥自喻,抒发漂 泊无依、孤独无助的伤感。
旅夜书怀 细草微风岸, 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 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 官因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 天地一沙鸥。
课堂读写探究——疑点探究
(一)阅读《兵车行》,回答问题: 8.诗是形象思维的产物,数词却是事物量的抽象,二者好像很难 结合。可是《兵车行》中的几个数字用得非常自然贴切,融入了诗 的意境。例如“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谈一谈诗歌 引用这些数字的目的是什么,又为什么用得如此贴切。
去.北军二里余:距离
信.知生男恶:确实 ②信宁信.度:相信
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使者,特指媒人
课前阅读识记——夯实基础知识
③恨役怅夫恨.敢久申之恨:.:遗怨憾恨
天地一.沙鸥:一只 ④一一.觞一.咏:一边……一边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以……为一,把……看作一样
飘飘何.所似:什么,表疑问 ⑤何其如土石何.:对……怎么办

语文:第6课《杜甫诗四首》第1课时课件(语文必修2)

语文:第6课《杜甫诗四首》第1课时课件(语文必修2)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6.《兵车行》第一段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有什么作用? 答案 诗一开头,一个“走”字写出了“行人”被驱 赶着上路,更写出了家人老小不忍亲人离去,而又不 得不让亲人离去,又唯恐这一离去竟成永别的心情。 多少人被征发,多少人追赶送别,诗人只写了一句“尘 埃不见咸阳桥”,更妙的是,接下去诗人从视觉转而 写到听觉,巧妙地运用了动词:牵(衣)、顿(足)、拦(道)、 哭,勾勒了一幅撕心裂肺的画面。艺术地概括了不义 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形成了一个强烈的悬念,抓 住读者的心理,自然地引出下文。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文本互动 一、初步感知 1.实词
(1)通假字 ①耶.娘妻子走相送:_通__“__爷__”__,这___里__指__“__父__亲__”__。 ②禾生陇.亩无东西:通__“__垄__”__,___田__埂__。_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2)古今异义 ①耶.娘妻.子.走.相送
“耶” 古义: 父亲。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2.虚词 ①者道 陈旁胜过者.者 ,.阳问城行人人也: …: …表的判人断 今者.项庄拔剑舞: 不译 ②何飘 何.飘 者? 何.所严大似国: 什之么威,以表修疑敬问也:为什么,表原因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多么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3.特殊句式 ①被驱不异犬与鸡:_被__动__句___ ②生男埋没随百草:_被__动__句___ ③飘飘何所似:倒__装__句___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4.名句默写 ①车辚辚,马萧萧,_行__人__弓__箭__各__在__腰___。 ②_庭__流__血__成__海__水___,武皇开边意未已。 ④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 _生__男__埋__没__随__百__草___。 ⑤君不见青海头,古__来__白__骨__无__人__收___。 ⑥吴楚东南坼,_乾__坤__日__夜__浮___。 ⑦无边落木萧萧下,_不__尽__长__江__滚__滚__来___。 ⑧__星__垂__平__野__阔____,月涌大江流。 ⑨飘飘何所似?_天__地__一__沙__鸥____。

杜甫诗四首ppt1 语文版

杜甫诗四首ppt1 语文版

品诗
1、自主品析
你觉得诗歌的哪一联写得最好?试作 简要赏析。
品诗 2、深入透析:
①、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夜浮。
最传神的两个字是?写出了洞 庭湖怎样的景色特点?
“坼”:洞庭湖波涛万顷、巨浪千层, 方圆数千里的江南大地訇然裂为两片, 刹那间,乾坤摇动、天崩地解——显示 出洞庭湖的磅礴气势!
诗圣
读诗
1、听读:字音和节奏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读诗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chè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tìsì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读诗 二二一、二一二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春望》 “三吏”、“三别”
——漂泊西南时期(759-770)49岁以后 成都浣花溪建草堂,过了一段安定时光,严武给予他很大
帮助,后友人去世,漂泊不定的生活和疾病折磨着他,晚年过 得凄惨悲凉。770年冬,死在长沙至岳阳的一条破船上,享年59 岁。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长安十年生活概况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 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chè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tìsì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杜甫诗四首 PPT课件 语文版

杜甫诗四首 PPT课件 语文版
• 赏析 “坼” “浮”二字。 • 这两句景和情有什么关系? • “坼”,分裂。“浮”,漂浮荡漾。这两个 字写出了洞庭湖浩瀚无际的磅礴气势,宏伟 奇丽的景色,给读者勾勒出一幅气象万千的 画面。 景——洞庭湖广阔无垠烟波浩渺 情——诗人有不灭的寄世的博大胸襟
• 赏析“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 无 “一”字,可见杜甫当时的寂寞与无 助 • “老”——无奈 • “病”—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显示诗人的不幸 • “孤”——凄凉 • “舟”—— “飘零”之感 • “无”与“有”强烈对比,倍感辛酸 • 诗人自叙落寞境况,面对洞庭湖水的汪 洋浩淼,更加重了诗人身世孤危之感, 诗歌意境由宽阔到狭窄。
【主 旨】
诗人通过对夔州西阁寒夜岁暮 异乡景物的描绘,侧面反映了 当时社会军阀战乱给人民带来
的苦难。同时诗人又将自己的
遭际与时局相融合,写出了感
时、伤乱、思乡、怀友等多种
抑郁悲凉孤寂的心境。
【艺术特色】 1. 3. 以时间为主线结构全诗。 情景交融,气象宏阔,悲壮苍凉。
2. 视听结合,有声有色。
尾联在抒发个人悲苦的感情上发生了 什么变化?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眼望国家动荡不安,自己报国无门,不禁涕泪 纵横,难以抑止。 • 这种忧国伤时之感与身世凄凉之情一齐袭上心 头,诗的意境从狭窄转到宽阔,由个人的悲苦 转而想到国家的衰颓。 • 由此可见,诗人总是不会停留在个人痛苦上, 他总是以国事为念,体现了诗人同情人民疾苦 关心国家命运(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操。
走近杜甫
制作人:沙沙
【有关杜甫】
杜甫(712-770), 字子美。祖上原籍京 兆(西安),后迁湖 北襄阳。曾祖时又迁 河南巩县。生于官僚 地主家庭。远祖杜预, 西晋大将,博学多才。 曾祖做过巩县县令。 祖父杜审言是初唐著 名诗人。父亲亦做过

语文版高中语文第二册第二单元《杜甫诗四首——登高》 课件 (共44张PPT)

语文版高中语文第二册第二单元《杜甫诗四首——登高》 课件 (共44张PPT)
• (1)倍感老病孤独,身世凄凉。 • (2)十分眷念家乡和亲人。 • (3)为国家多难忧心忡忡。
• 既感到人生短暂而渺小,历史悠远 而不可逆转,因壮志未酬而产生惆 怅;也会感到豁达、坦荡、胸襟开 阔。
21
22
如果说前两联是写景,后两联 是什么?
2020/10/29
23
飘泊万里,常年作客他乡,更添悲 秋情绪,晚年多病,更何况今天又 独自登临高台。
百万 年里 多悲 病秋 独常 登作 台客

2020/10/29
多——感叹年老多病,精神疲惫不堪;
独——感叹独自登台,形单影只,万分 凄凉
26
“恨”与“停”如何理解?
• 恨:感叹过分的愁苦和愤恨,以致两鬓过早 地斑白了
• 停:感叹因穷困潦倒没酒可喝,只好停下酒 杯,郁积在胸中的愁闷得不到渲泄的情状
• 苦:是极度;极度(痛恨两鬓染霜) • 新:刚刚(放下浊酒杯)
24
潦艰 倒难 新苦 停恨 浊繁 酒雪 杯鬓

命运、国运艰难,可恨鬓角又像
著了繁霜,穷途潦倒心灰意冷,
却202又0/10/2刚9 刚因病戒酒不能举杯。
25
深探究: 诗歌写景物往往为了抒发情感。 请找出颈联哪些字眼可以充分突出是抒情? 各有• 何万含—义—?离国别家,漂泊路途之远;
常——离家万里,流浪他乡的时间之久;
11
整体感悟
• 这首诗给我们的总体感受是什么? 凄楚、悲伤、悲愤、孤独、沉郁。
12
自由朗读首联颔联, 用流畅的语言描绘 出画面意境。
13
秋风急骤,天空高远, 悲凉的猿啼在回响; 水洲澄碧,流沙雪白, 鸟儿在小洲上空徘徊。
2020/10/29
渚风 清急 沙天 白高 鸟猿 飞啸 回哀

语文版语文必修二第5课《杜甫诗四首》ppt课件4

语文版语文必修二第5课《杜甫诗四首》ppt课件4
2、根据“艰难苦恨繁霜鬓”句,联系杜甫的身世遭 遇,你认为杜甫的“艰难苦恨”包含着哪些感情?
练习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1、作者登楼为什么会流泪?可看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颔联写的是在岳阳楼上看到的洞庭湖广阔无边、水势 浩瀚的雄奇壮观阔大景象,而颈联写的却是作者身世的孤 苦和处境的凄凉,两者对于表达中心思想分别有什么作用?
对比衬托 历史时间越是绵长悠久,人的 生命越 显得短暂。
颈联有:人说这里有八苦,你发现了没 •万有里?之外
•悲凉之秋 •长久的,不断的 •漂泊,流浪 •岁月不饶人 •多病之躯 •独自一人 •登高
如读“万里悲秋常作客”,要心中眷念着 家乡,“万”、“悲”、“常”都要重读, 如“万”,开口要大,腔调要拖长,以描 绘迢遥万里之状;读“常作客”要倍感身 世凄凉。“百年多病独登台”,要深感自 己老病孤独,孤苦伶仃,形单影只,无所 依傍。“百”、“多”、“独”都要重读。 如“独”字要读得特别痛苦。
第5课 杜甫诗四首 ——登高
杜甫(712—770),字子美,曾居长安城南少 陵以西,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祖籍湖北襄 阳,生于河南巩县。怀有远大的政治理想,但因奸 臣李林甫当权,他24岁应试不第,漫游各地,与李 白、高适等一流大诗人往还酬唱,34岁开始在长安 寓居近十年。755年,自京赴奉先县,得知幼子已 饿死,而皇室贵族还过着荒淫逸乐的生活,强烈的 阶级对比,使诗人留下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 骨”的千古绝唱。一度任剑南节度参军,检校工部 员外郎,世称杜工部。他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 义诗人,代表作:“三吏”、“三别”。其诗显示 了唐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明清 文人推崇他为“诗圣”。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 多样,而以沉郁顿挫为主。有《杜工部集》。

名师精编--《杜甫诗四首》课件(语文版必修2)

名师精编--《杜甫诗四首》课件(语文版必修2)

杜甫简介
杜甫简介
三、陷贼和为官时期(四十五至四十八岁)。 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把家安置在鄜州,独自去投 肃宗,中途为安史叛军俘获,押到长安。他面对混乱的长安,听 到官军一再败退的消息,写成《月夜》、《春望》、《哀江头》、 《悲陈陶》等诗。后来他潜逃到凤翔行在,做左拾遗。由于忠言 直谏,上疏为宰相房琯事被贬华州司功参军。其后,他用诗的形 式把他的见闻真实地记录下来,成为他不朽的作品,即“三吏”、 “三别”。 四、西南飘泊时期(四十八至五十八岁)。 随着九节度官军在相州大败和关辅饥荒,杜甫弃官,携家随 人民逃难,经秦州、同谷等地,到了成都,过了一段比较安定的 生活。严武入朝,蜀中军阀作乱,他漂流到梓州、阆州。后返成 都。严武死,他再度飘泊,在夔州住两年,继又漂流到湖北、湖 南一带,病死在湘江上。这时期,其作品有《水槛遣心》、《春 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病橘》、《登楼》、《蜀 相》、《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又呈吴郎》、《登高》、《秋 兴》、《三绝句》、《岁晏行》等大量名作。
杜甫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盛唐大诗人。原籍 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唐 肃宗时,官左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 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 遗、杜工部。 杜甫和李白齐名,世称“李杜”。他的思想核心 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的宏伟抱负。他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大 好河山。他嫉恶如仇,对朝廷的腐败、社会生活中的 黑暗现象都给予批评和揭露。他同情人民,甚至幻想 着为解救人民的苦难甘愿做自我牺牲。 杜甫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一生写诗一千四百 多首。其经历和诗歌创作可以分为四期。
第三联通过妻子独自看月的形象描写,进一步表现 “忆长安”。雾湿云鬟,月寒玉臂。望月愈久而忆念愈 深,甚至会担心她的丈夫是否还活着,怎能不热泪盈眶? 而这,又完全是作者想象中的情景。当想到妻子忧心忡 忡,夜深不寐的时候,自己也不免伤心落泪。两地看月 而各有泪痕,这就不能不激起结束这种痛苦生活的希望; 于是以表现希望的诗句作结:“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 干?”“双照”而泪痕始干,则“独看”而泪痕不干, 一般情况 下的夫妇离别之情。作者在半年以后所写的《述怀》诗 中说:“去年潼关破,妻子隔绝久”;“寄书问三川 (鄜州的属县,羌村所在),不知家在否”;“几人全 性命?尽室岂相偶!”两诗参照,就不难看出“独看” 的泪痕里浸透着天下乱离的悲哀,“双照”的清辉中闪 耀着四海升平的理想。字里行间,时代的脉搏是清晰可

高中语文第5课杜甫诗四首课件2语文版

高中语文第5课杜甫诗四首课件2语文版

要快、要高、要特别重; “繁霜鬓”又要 稍缓,但声音不能低;当读“新停浊酒杯” 时,要把欲罢不能的情绪表达出来。
写 景
首联
仰望 云天秋风 俯视 江水渚洲 仰望 无边落叶 (扩大了视野) 俯视 不尽江水
悲秋作客 多病登台 苦恨霜鬓
颔联
抒 情
颈联
尾联
新停酒杯
何谓“沉郁顿挫”?
“沉郁”指思想内容。“沉”即“深”,指内容
1、“文如其人,言为心声”
理性的把握
2、语言、语调、音乐、动作 等因素
感性的表现
首联共写了几种景物?急高 Nhomakorabea哀



风、天、猿、渚、沙、鸟
急风、高天、哀猿、清渚、白沙、飞鸟, 各给人什么感觉?设身处地想想。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飞鸟,你们想象一下,应该是一种 什么处境的鸟?
活力和朝气
练习
练习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1、作者登楼为什么会流泪?可看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颔联写的是在岳阳楼上看到的洞庭湖广阔无边、水势浩瀚的雄奇壮观阔大景
象,而颈联写的却是作者身世的孤苦和处境的凄凉,两者对于表达中心思想分别 有什么作用?
的深刻、深广、深厚。“郁”即“积”,指内容
的真实、凝重、含蓄。
“顿挫”则指艺术形式,字面上指遣词用句的停
顿转折。情感的千回百折、节奏的徐疾相间、音
调的抑扬顿挫、旋律的跌宕起落,形成了“顿挫”
这种动人心魄的音乐美。
1、首联两句中,“渚清沙白鸟飞回”既有“渚清 沙白”这样的______描写,也有“鸟飞回”这样 的_____描写,整句属于_________的写法。而 “哀”字写猿啸声哀,但也微微透露出作者愁苦 的思绪,这里采用的是_______写法。颔联两句中, “萧萧”写出了________的形态,“滚滚”写出 了___________的气势,这两句意境更加________, 感情更加___________。整首诗充分体现了杜甫 _______的风格。 2、根据“艰难苦恨繁霜鬓”句,联系杜甫的 身世遭遇,你认为杜甫的“艰难苦恨”包含着哪 些感情?

高一语文(语文版)必修二 2.5 杜甫诗四首 课件(42张)

高一语文(语文版)必修二 2.5 杜甫诗四首 课件(42张)

1.字音
干.云霄(ɡān) 荆杞.(qǐ)
东南坼.(chè) 涕泗.(sì)
渚.清(zhǔ) 危樯.(qiánɡ) 沙鸥.(ōu)
陇.亩(lǒnɡ)
凭轩.(xuān) 声啾.啾(jiū) 戎.马(rónɡ) 车辚.辚(lín)
2.通假字 禾生陇亩无东西 “__陇__”__通__“__垄__”__,田__埂___
6.特殊句式 被驱不异犬与鸡 __被__动__句___ 7.名句默写 ① __信__知__生__男__恶___,反是生女好。 _生__女__犹__得__嫁__比__邻___,生男埋没 随百草。(《兵车行》) ②吴楚东南坼, __乾__坤__日__夜__浮______。 ③戎马关山北, __凭__轩__涕__泗__流______。(《登岳阳楼》) ④ _无__边__落__木__萧__萧__下__,不尽长江滚滚来。 _万__里__悲__秋__常__作__客___,百 年多病独登台。(《登高》) ⑤细草微风岸, 危__樯__独__夜__舟___。星_垂__平__野__阔____,月涌大江流。( 《旅夜书怀》)
◆ 背景呈现 ◆ 《兵车行》 唐玄宗天宝年间,朝廷对边疆少数民族发动频繁进攻。八载 (749),哥舒翰奉命进攻吐蕃石堡城(在今青海省境内),久攻不 下,后虽侥幸取胜,但所率六万三千人损失大半;到这年冬天, 所派驻龙驹岛(在青海湖中)的两千戍卒也全军覆没。十载 (751)四月,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又奉命进攻南诏(主要辖境在 今云南省),结果大败,士卒死者六万人,仲通仅以身免。由于 这两次战争中丧师巨万,朝廷乃大举征兵。这件事,在《资治 通鉴》里有生动的记载:“人闻云南多瘴疠,未战士卒死者 十之八九,莫肯应募。
◆ 知识链接 ◆ “行”是古代诗歌中的一种文体。乐府诗中诗题称“歌”或 “行”的很多。这种诗体,音节、格律比较自由,形式多用五言、 七言或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古代有《从军行》的乐府旧题, 但杜甫却自拟乐府新题创作《兵车行》,继承并革新了乐府民 歌体。为了表达感情的需要,杜甫不采用绝句、律诗那种格律 严整的形式,而选用了灵活多变的句式,或三言,或五言,或七言, 节奏疾徐顿挫,极富表现力。

语文版语文必修二第5课《杜甫诗四首》ppt课件2

语文版语文必修二第5课《杜甫诗四首》ppt课件2

•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 颈联说,有点名声,哪里是因为我的文章好 呢?做官,倒应该因为年老多病而退休。这是反 话,立意至为含蓄。诗人素有远大的政治抱负, 但长期被压抑而不能施展,因此声名竟因文章而 著,这实在不是他的心愿。杜甫此时确实是既老 且病,但他的休官,却主要不是因为老和病,而 是由于被排挤。这里表现出诗人心中的不平,同 时揭示出政治上失意是他飘泊、孤寂的根本原因。
赏析
• 背景:公元七六五年,杜甫带着家人离开成都草堂, 乘舟东下,在岷江、长江飘泊。这首五言律诗大概是他舟 经渝州、忠州一带时写的。
• • 诗的前半描写“旅夜”的情景,诗的后半是“书怀”。 • •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 写近景:微风吹拂着江岸上的细草,竖着高高桅杆的
小船在月夜孤独地停泊着。当时杜甫离成都是迫于无奈。 这一年的正月,他辞去节度使参谋职务,四月,在成都赖 以存身的好友严武死去。处此凄孤无依之境,便决意离蜀 东下。因此,这里不是空泛地写景,而是寓情于景,通过 写景展示他的境况和情怀:象江岸细草一样渺小,象江中 孤舟一般寂寞。
诗的主旨

这是一首咏史。作者借游览武侯祠,称颂丞相辅佐两朝,惋
惜他出师未捷而身死。既有尊蜀正统观念,又有才困时艰的感慨。
诗的前半首写祠堂的景色。首联自问自答,写祠堂的所在。
颔联“草自春色”、“鸟空好音”,写祠堂的荒凉,字里行间寄
寓感物思人的情怀。后半首写丞相的为人。颈联写他雄才大略
(“天下计”)忠心报国(“老臣心”)。末联叹惜他壮志未酬
炼字
• 有人说本诗颔联“自”、“空”两个虚字是此联之眼,别有 意味,请结合全诗的内容回答。
• “自”、“空”两个虚字是此联之眼雄长逝,遗迹荒落;
二是惋惜连与英灵作伴的草木禽鸟不解人事代谢,不会凭吊那位

2023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5课杜甫诗四首课件语文版必修2

2023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5课杜甫诗四首课件语文版必修2

7.诗人老病孤愁之感怎样与忧国伤时的博大情怀紧密结合 在一起?
参考答案:作者把老病孤愁之感、潦倒不堪之景与国事艰 难联系在一起,构成因果关系:因时世艰难,导致诗人潦倒不 堪;因无力匡时济世,使诗人的老病孤愁之感更加强烈,无法 排遣。诗人不是咀嚼个人的愁绪苦闷,而是把它与忧国伤时的 博大情怀紧密结合在一起。
4.首联运用了什么手法?写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参考答案:虚实交错,今昔对照,从而扩大了时、空领
域。写早闻洞庭盛名,然而到暮年才实现目睹名湖的愿望, 表面看有初登岳阳楼之喜悦,其实意在抒发早年抱负至今未 能实现之情。
5.尾联写出什么社会现实?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参考答案:在尾联中,诗人在凄苦万状的情况下登楼观景,
篇目二 《登岳阳楼》
3.人们历来非常推崇《登岳阳楼》中“吴楚东南坼,乾坤 日夜浮”中的“坼”“浮”二字,为什么?
参考答案:“坼”,裂开;“浮”,漂浮荡漾。广袤数千 里的吴楚两地就因为有了这个湖,一下子断裂为二,气势何等 磅礴!而日月星辰仿佛都漂浮在湖水上面,缓缓行动,景象何 等宏丽!这两个字写出了洞庭湖浩瀚无际的磅礴气势、宏伟奇 丽的景色,给读者勾勒出一幅气象万千的图画。
(12)凭轩涕.泗.流 涕: 眼泪 泗: 鼻涕
(13)渚.清沙白鸟飞回 (14)无边落木萧.萧.下
渚:水中间的小块陆地 萧萧:形容树叶飘落的声音
(15)万里悲秋常作.客. 作客: 旅居在外。这里指流落他乡
(16)潦.倒.新停浊酒杯 潦倒:失意颓丧。这里指衰老多病,志向不得实现
(17)危.樯.独夜舟 危樯: 高高的桅杆。危,高;樯,船上挂风帆的桅杆
(18)官应老.病.休. (19)飘.飘.何所似
老病休:年老多病休官 飘飘: 漂泊不定,居无定所

杜甫诗四首ppt 语文版

杜甫诗四首ppt 语文版
4、“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最后两句诗人以沙鸥自 况,意答在:抒乃发自什伤么飘感泊情之?意请简答。
小结
此诗通过旅途月夜景色的描写, 抒发了作者自己身世不遇、漂 泊无定苦闷心情。诗人把这种 心情写得含蓄不露,律细笔深, 情景交融,浑然一体,不愧为 千古名作。。
总结
现实主义的代表
风格:沉郁顿挫
• 三顾:指刘备三顾茅庐 • 天下计:雄才大略 • 开:指帮助刘备开国 • 济:辅佐刘禅继位 • 老臣心:忠心报国
• 德才兼备
长出 使师 英未 雄捷 泪身 满先 襟死
这两句诗为什么会具有 极大的感染力?
• 每逢国家动荡之秋或偏安之时, 总有一些诗人们将诸葛亮形诸笔 墨, 通过热切地呼唤英灵来寄 寓自己希望当代英豪站出来平定 天下的理想。
阁夜
杜甫
岁暮阴阳催短景, 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 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千家闻战伐, 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 人事音书漫寂寥。
【写作背景】
本诗为大历元年(766)冬杜甫寓居夔州西阁时所作。 当时西南连年混战不息; 吐蕃也不断侵袭蜀地。杜甫的众 多好友如郑虔、李白、严武、高适等都先后死去。感时忆 旧,诗人写下《阁夜》这首诗。
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蜀相》、《出蜀》、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旅夜书怀》、《阁夜》、 《秋兴八首》、《咏怀古迹五首》、《登高》、《诸将 五首》《登岳阳楼》、《风急舟中伏枕书怀》等。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他是三国故 事中的哪个 人物?
首联中哪些字用得比较传神, 有何作用?
丞相——亲切 寻——景仰和缅怀之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才能反映出江水的流动;也只因江水的流动,才能感 到“月涌”。“星垂”“月涌”是以细腻称阔大的手 法,首四句描绘了一个宏阔非凡、宁静孤寂的江边夜 景。 “名岂文章著”,声名不因政治抱负而显著,反因文 章而显著,这本非自己的矢志,故说“岂”,这就流 露出因政治理想不得实现的愤恨。 说“官应老病休”, 诗人辞去官职,并非因老而多病,什么原因,诗人没 有直接说出。说“应”当,本是不应当,正显出诗人 悲愤的心情。
第5课
杜甫诗四首
第 1 课时
目标定位 1.理解四首诗的意境和情感。 2.学习杜甫忧国忧民的高尚品德。 3.诵读并鉴赏四首诗的艺术特色。
基础精练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①干 云霄( ɡān ) . ③声啾 啾( jiū ) . ⑤渚 清沙白( zhǔ) .
②崤 山(Xiáo) . ④吴楚东南坼 ( chè ) . qián ⑥危樯 ( ) . ɡ
三、写作特色 《兵车行》 这首诗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在艺术表现上也很 突出。首先是寓情于叙事之中。这首叙事诗,无论是 第 1 自然段的描写叙述, 还是后一自然段的代人叙言, 诗人激切、深沉的思想感情,都自然地融会在全诗之 中。其次在叙述次序上参差错落,前后呼应,变化开 阖,井然有序。第 1 自然段的描写为第 2 自然段的倾 诉作了渲染铺垫,第 2 自然段的长篇叙言又进一步地 深化了前面场面描写的思想内容,前后相互补充,相 互辉映。再次,叙事、抒情和议论紧紧结合,水乳交 融。如描述了“千村万落生荆杞”的荒凉景象后,就
(3)一词多义 时里正与裹头:离开 去 . 除掉 秽 : ①去为汉家除残去 . 去北军二里余: 距离 . 知生男恶: 确实 信 . 度: 相信 ②信宁信 . 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 使者,特指媒人 .
:怨恨 役夫敢申恨 . ③恨 久之: 遗憾 怅恨 .
一个 沙鸥 : 天地一 . 觞一 咏:一边„„一边 ④一一 . .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把„„等同看待 .
2.改正下列词语中的错、白字 ①马潇潇(潇—萧 ) ③戊边(戊—戍) ②爷娘妻子走相送( 爷—耶) ④役夫敢伸恨(伸—申 )
⑤桅樯独夜舟( 桅—危) ⑥飘飘何所以(以—似 )
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父亲。走:跑。 ①耶 娘妻子走 相送:耶:通“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课堂小结 一、结构图解 送行之景(凄惨) 边庭流血成海水 兵车行 厌战之情(同情) 武皇开边意未已 洞庭壮阔之景 情景交融 登岳阳楼 孤病宽广之胸 登高观悲凉秋景 忧国伤时 登高 抒发壮志难酬情怀
旅夜书怀 平野、大江、星空、明月 反衬诗人之孤苦 细草、微风、危樯、独人 文章著名、老病休官 直抒胸臆 漂泊无依、恰似孤鸥
星垂平野阔 ,月涌大江流。 ⑧______________
天地一沙鸥 。 ⑨飘飘何所似?_____________
文本互动 一、初步感知 1.实词 (1)通假字 通“爷”,这里指“父亲”。 ①耶 娘妻子走相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禾生陇 亩无东西:通“垄”,田埂。 ________________ .
冲。 ②哭声直上干 云霄:_________ . 只说。 ③行人但云 点行频:_________ .. 崤山或华山以东。 ④君不闻汉家山东 二百州:___________________ .. 古代秦居西方,秦地以外,统称山东。 裂开。 ⑤吴楚东南坼 :_______________ .
⑥乾坤 日夜浮:天地。 ______________ .. 涕:眼泪。泗:鼻涕。 ⑦凭轩涕泗 流: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⑧渚 清沙白鸟飞回:水中间的小块陆地。 __________________ . 高。 ⑨危 樯独夜舟:______________ . ⑩名岂文章著 :显扬。 ______________ .
2.虚词
问行人: „„的人 道旁过者 . 表判断 ,阳城人也 : ①者陈胜者 . 今者项庄拔剑舞: 不译 . 所似: 什么,表疑问 飘飘何 . 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为什么,表原因 ②何 何 .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多么 .
3.特殊句式 ①被驱不异犬与鸡:________ 被动句 ②生男埋没随百草:________ 被动句 ③飘飘何所似:倒装句 _______
颔联勾画出一幅广阔的长江秋景。从茫无边际、 萧萧而下的树叶,到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我 们可以感受到诗人浩渺而纷乱的思绪。 2.景物烘托情感的艺术。 颈联的“悲秋”二字点明了整首诗的感情基调是 沉痛的。由眼前景到心中情,使人感到诗人的羁旅之 愁和孤独之感,就像无边的树叶和不尽的江水一样, 数不清,流不尽。 尾联将“悲秋”之意进一步深化。白发日多,可 见艰难潦倒之苦;浊酒新停,更难排遣悲愁。登高的 结果只是惹恨添愁,“无限悲凉之意,溢于言外”。 全诗以哀景写哀情,哀景蕴蓄哀情,哀景引发哀情, 哀景烘托哀情。
《登高》 这首诗通过对秋景图悲凉之气的描绘,反映了韶 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悲怆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忧 国伤时的情怀。 《旅夜书怀》 诗人面对辽阔寂寥的原野, 想起自己的痛苦遭遇, 深感自己漂泊无依,在这静夜孤舟的境界中,自己恰 如天地间无所依存的一只沙鸥。以沙鸥自况,乃自伤 漂泊之意。这跟他刚离开成都时写的“万事已黄发, 残生随白鸥”(《去蜀》)语意相同。以形象比喻作结, 鲜明深刻地传达了诗人深沉的感慨。天地虽大,却无 自己安身之处;景色辽阔,却反衬出诗人孤寂而悲愤 的心境。
4.名句默写
行人弓箭各在腰 。 ①车辚辚,马萧萧,________________
②牵衣顿足拦道哭,________________ 哭声直上干云霄 。 ③________________ 边庭流血成海水 ,武皇开边意未已。 ④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 ________________ 生男埋没随百草 。 ⑤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_______________。 ⑥吴楚东南坼,____________ 乾坤日夜浮 。 ⑦无边落木萧萧下,________________ 不尽长江滚滚来 。
演 稿
示 1

2 3 等 后
职称论文发表 职称论文发表 过叀夻
⑥凭轩涕泗 流 .. 鼻涕。 “涕”古义: 眼泪。 今义:
泗水河。 “泗”古义: 鼻涕。 今义:
⑦渚清沙白鸟飞回 . 古义: 盘旋。 今义: 回来。 ⑧万里悲秋常作客 . 古义: 客居他乡。 今义: 客人。 ⑨危 樯独夜舟 . 古义: 高。 今义: 危险。
7.读《登岳阳楼》一诗,回答下面两个问题。 (1)这首诗的颔联“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写 出了洞庭湖怎样的自然景象?请你置身诗境, 说说 自己的感受。
答案 仿佛洞庭湖万顷波涛,千层巨浪,把吴楚两地 的广袤区域冲开、分裂,日月星辰和大地也像在洞庭 湖上漂浮荡漾,显示出了洞庭湖的磅礴气势。
(2)颈联“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诗的意境由宽 阔突然转入狭窄,联系尾联,试分析作者在诗中所表 达的思想感情。
这小舟的命运正是诗人命运的写照。诗人这时已 到垂暮之年,他的好友李白、房琯、郑虔、高适、严 武等在近几年里相继去世,使他的孤独感与日俱增。 现在,“五载客蜀郡,一年在梓州”(《去蜀》 )的生 活刚刚结束,而将来的生活如何又难以预料„„ 总之, 诗人的万千思绪都蕴涵在这景物描写之中, 由此再发展到下文的直抒胸臆就显得顺理成章了。
答案 在诗的尾联,诗人又从狭处跳到阔处,从个人 推及国家。“戎马关山北”五字,体现出了诗人胸中 装有黎民社稷,襟怀无比宽广。
8. 《登高》一诗前四句写了什么景?后四句写了怎样 的情?
答案 前四句写登高见闻,重在写景,以天、风、沙、 渚、猿啸、鸟飞、落木、江水构图;后四句借景抒情, 写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忧国伤时的感情。
9. 《旅夜书怀》一诗前四句写了怎样的景?如何来描 写诗人的旅夜处境和感受?后四句抒发了怎样的 “怀”? 答案 前四句写“旅夜”:岸上有细草微风,江上只
有一叶孤舟,依岸而宿,就舟而居,遥望原野,远处 天与地似乎相接了,天边的星宿也仿佛下垂得接近地 面。大江之中,江水浩浩荡荡东流,一轮明月映照在 江水中,随着江水的流动而浮荡着。岸上星垂,舟前 月涌,用“星垂”来描写原野的广阔,用“月涌”来 形容大江的东流,形象而细致地描绘了江上的夜景。 唯有在广阔的原野上才可感到“星垂”;唯其“星 垂”,才能见出原野的广阔。而大江中有写景,诗眼在“独夜舟”三字上,其余全 属烘托。 舟泊于岸, 所以首句写岸, 次句写舟。 称“独 舟”者,仅此一舟之谓也;“夜”,用于点明泊舟时 间。这两句勾画了这样一个情景:河边孤零零地泊着 一只小船,桅杆高耸;岸上只见小草,不见人家,冷 寂得很。第三、四句承“夜”字写诗人所见景色:远 处,星空低垂,原野辽阔无边;近处,明朗的月光下, 江水汹涌澎湃,奔流不息。这难免使诗人感到,在这 样的情境中,一叶小舟显得何等孤单、渺小,它的命 运简直可以听凭大自然的摆布;而江水的奔流更使他 联想到时光的迅速消逝„„
愤慨地责问“租税从何出”;在痛诉种种不幸之后, 诗人又发出了“生男不如生女”的感叹,其中不知含 有多少激愤之情。这样叙议结合,既使主题突出,又 使感情回环往复,极具感染力。
《登岳阳楼》 1.寓情于景。 2.直抒胸臆。 全诗风格沉郁、感情激越,形象鲜明、境界宏阔, 表现出诗人“老来渐于诗律细”的艺术成就。 《登高》 1.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登高》首联写登高时的所见所闻,反映了诗人心 中的凄凉。这两句出现了六个意象(天、风、沙、渚、 猿啸、鸟飞),好像六个特写镜头,仰观俯察,绘形绘 色,勾勒出一幅深秋肃临天下的生动图画。
(4)词类活用 ①或从十五北 防河:在北方,名词作状语 ____________________ .
使„„休,动词的使动用法 ②未休 关西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登上,名词用作动词 ③今上 岳阳楼:____________________ . 变阔,形容词用作动词 ④星垂平野阔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