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时代,电子]论电子媒介时代的审美教育

合集下载

信息时代对人审美的影响

信息时代对人审美的影响

信息时代对人审美的影响
信息时代对人审美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多样化的审美对象:信息时代,人们接触到大量的图像、视频、音频等多媒体资源,审美对象变得更加多样化。

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喜好选择不同的审美对象,不再受限于地域、时间、文化等因素。

2. 个性化的审美需求信息时代,人们更加注重个性,审美需求也变得更加个性化。

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喜好和需求选择不同的审美对象,不再受限于大众审美。

3. 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信息时代,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使得图像、视频、音频等多媒体资源可以更加便捷地传播和共享。

人们可以通过网络随时欣赏和分享自己喜欢的审美对象,不再受限于时间和空间。

4. 信息化的审美教育:信息时代,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使得审美教育变得更加普及便捷。

人们可以通过网络学习各种艺术知识、欣赏各种艺术作品,提高自己的审美水平。

总之,信息时代对人审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得审美对象更加多样化、审美需求更加个性化,也使得数字化技术和信息化教育在审美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2024年新媒体时代艺术的审美性研究——以动画艺术为例》范文

《2024年新媒体时代艺术的审美性研究——以动画艺术为例》范文

《新媒体时代艺术的审美性研究——以动画艺术为例》篇一一、引言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新媒体时代已成文化交流的重要阵地。

其中,动画艺术以其独特的艺术表达形式,在新媒体平台上绽放光彩。

本篇论文将深入探讨新媒体时代下动画艺术的审美性,从艺术表现形式、受众心理反应及社会文化价值等多角度进行分析,旨在揭示动画艺术在新媒体时代下的美学特征和价值。

二、新媒体时代动画艺术的表现形式新媒体时代的动画艺术,融合了传统动画与现代科技,呈现出多样化的表现形式。

从二维手绘到三维立体,从静态图像到动态视频,动画技术不断推陈出新,为观众带来前所未有的视觉体验。

其特点包括:1. 技术创新:利用先进的计算机图形技术,实现高度逼真的画面效果,给观众带来沉浸式的观赏体验。

2. 表现力丰富:通过色彩、光影、动作等元素,表现复杂的故事情节和情感内涵。

3. 跨文化交流:动画作品能够跨越语言和文化的障碍,成为全球观众共享的艺术形式。

三、动画艺术的审美特征动画艺术的审美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视觉审美:动画作品通过精美的画面、流畅的动作和丰富的色彩,为观众带来美的享受。

其视觉审美不仅体现在画面本身,还体现在画面的组合与构图中。

2. 情感共鸣:动画作品通过讲述故事、塑造角色,使观众产生情感共鸣,从而引发对作品美学的思考。

3. 创新表达:动画艺术为艺术家提供了无限的创作空间,可以表现现实世界中无法观察到的现象,或是超越现实的想象世界。

四、动画艺术在新媒体时代的受众心理反应在新媒体时代,动画艺术的受众心理反应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娱乐性吸引:动画作品以轻松、有趣的风格吸引观众,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重要选择。

2. 情感投射:观众在观看动画作品时,往往会将自身的情感投射到角色身上,与角色共同经历喜怒哀乐。

3. 文化认同:动画作品中的文化元素和价值观念,能够引发观众的共鸣和认同,从而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和欣赏。

五、动画艺术的社会文化价值动画艺术在新媒体时代具有重要的社会文化价值。

新媒体时代关于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探讨

新媒体时代关于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探讨

新媒体时代关于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探讨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新媒体全面发展,已经深深渗透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新媒体包括网络、社交媒体、移动端应用等等,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

对于大学生而言,他们是信息时代的主力军,他们的媒介素养如何,不仅关系到个人发展和成长,还关系到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和未来。

因此,本文将从以下三部分探讨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问题:第一部分,阐述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概念及特点;第二部分,探讨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第三部分,则是从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角度出发,探讨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培养方案。

一、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概念及特点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的媒介素养不再是单纯的阅读和理解能力,而是需要具备全面的媒介知识、媒介技能和媒介情感,包括文化素养、信息素养、技术素养、营销素养、创新素养等。

因为追求真实、快速地获取信息往往需要使用复杂的技术工具,涉及到传媒技术、网络技术、数字技术等方面,这对于大学生媒介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大学生的媒介素养主要具有以下特点:1.多元化特点面对众多的传播渠道和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的新媒体,大学生需要适应各种媒介工具,掌握各类信息的特点和对应的媒介语言,以便更好地在信息传播中获取和传递信息,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

2.开放性特点新媒体时代的大学生具有开放性的特点。

他们不仅可以通过社交媒体等平台获取信息,也可以参与到信息传播的过程中,自由地表达观点和想法,开展自主、合作和共同创造的学习和交流。

3.技能化特点随着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大学生不但需要掌握各类传播技巧,还需要掌握一定的科技知识,包括搜索工具、安全设置、信息加密等方面的技能,从而更好地保护个人隐私、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

二、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近年来,对于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已经成为国内教育领域的一个热点话题。

然而,事实上,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存在巨大的亟待解决的问题:1.缺乏相关的课程设置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基本上没有专门的培养媒介素养的课程。

《2024年全媒体视野下的受众审美心理研究》范文

《2024年全媒体视野下的受众审美心理研究》范文

《全媒体视野下的受众审美心理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全媒体时代的来临,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与交织使得受众审美心理逐渐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研究领域。

在多元化的媒介环境下,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阅读习惯和审美取向均发生了深刻变化。

本文旨在从全媒体视野出发,深入探讨受众审美心理的变迁及其影响,以期为媒体内容创作与传播提供理论支撑。

二、全媒体环境下的受众审美心理变迁(一)信息获取方式的多样化在全媒体时代,受众的信息获取方式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除了传统的报纸、电视、广播等媒介外,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也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

这种多样化的信息获取方式使得受众能够更加便捷地获取各类信息,同时也对受众的审美心理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阅读习惯的改变随着新媒体的普及,人们的阅读习惯也发生了显著变化。

相较于传统的长篇大论,受众更倾向于阅读简短、精炼的内容。

此外,视觉元素在信息传递中的比重逐渐增加,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内容成为了吸引受众的重要因素。

(三)审美取向的多元化在全媒体时代,受众的审美取向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

不同年龄、性别、职业和文化背景的受众有着不同的审美需求和偏好。

这就要求媒体内容创作应充分考虑受众的审美差异,以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

三、影响受众审美心理的因素分析(一)文化背景文化背景是影响受众审美心理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有着不同的审美观念和价值取向。

因此,在创作媒体内容时,应充分考虑目标受众的文化背景,以更好地满足其审美需求。

(二)社会心理社会心理也是影响受众审美心理的重要因素。

社会舆论、流行趋势等社会心理因素会对受众的审美取向产生直接影响。

因此,媒体内容创作应关注社会心理的变化,以把握受众的审美动态。

(三)个人经历与性格个人经历与性格也是影响受众审美心理的重要因素。

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生活经历和性格特点,这导致他们对媒体内容的审美需求和偏好存在差异。

因此,在创作媒体内容时,应关注目标受众的个人经历与性格特点,以制定针对性的内容策略。

2024年江西省普通高校专升本考试《艺术概论与欣赏》科目考试说明

2024年江西省普通高校专升本考试《艺术概论与欣赏》科目考试说明

2024年江西省普通高校专升本考试《艺术概论与欣赏》科目考试说明1.考试内容与要求本科目是五育并举中美育的基础,考试体现以美育人、塑造健全人格的宗旨要义,主要考查考生鉴赏批评以及审美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具体内容与要求如下:一、艺术观念(一)艺术观念演变1.掌握中国艺术观念演变。

2.掌握马克思主义艺术观念。

(二)艺术的特性1.掌握艺术生产与艺术消费。

3.掌握艺术的审美特性。

二、艺术的功能(一)艺术功能的理论1.掌握西方代表性的艺术功能理论。

2.掌握东方代表性的艺术功能理论。

(二)艺术的主要功能1.掌握审美认识功能。

3.掌握审美教育功能。

4.掌握审美娱乐功能。

5.了解审美体验功能。

三、艺术创作(一)艺术创作主体1.掌握艺术创作主体的社会角色。

2.掌握艺术创作主体的人文修养。

3.了解艺术创作主体的心理机制。

(二)艺术创作方式的特点1.了解艺术创作与艺术制作的联系及区别。

2.掌握个体创作与集体创作的联系及区别。

3.掌握一度创作与二度创作的联系及区别。

(三)艺术创作过程1.掌握艺术创作的动因。

4.掌握艺术创作的构思。

5.掌握艺术创作的物化。

四、艺术作品(一)艺术作品的媒介1.掌握艺术媒介的基本概念,了解艺术媒介类别以及相关特点。

2.了解艺术媒介在艺术作品上的作用。

(二)艺术作品的形式1.掌握艺术形式的特征。

3.了解艺术作品的“内外部形式“关系。

(三)艺术作品的内容1.了解艺术作品的题材与主题基本概念。

4.了解艺术作品的四个形象分支。

5.掌握典型和意境之间的关系。

6.掌握艺术作品意蕴的四个特点。

五、艺术接受(一)艺术接受的主体1.掌握艺术接受的主客观条件,了解主观条件的构成因素。

2.掌握艺术接受主体的地位和三个层面的作用,了解读者反应理论的局限性。

(二)艺术接受的特征1.掌握艺术接受的四个特征。

2.掌握艺术鉴赏次第展开的过程。

六、艺术类型(一)艺术分类的历史演变1.了解亚里士多德的艺术分类方式。

2.掌握艺术类型划分的五个原则。

国外关于媒介素养教育的理念和原则

国外关于媒介素养教育的理念和原则

国外关于媒介素养教育的理念和原则加拿大著名媒介素养教育专家约翰“庞金持从以下八个方面阐述了媒介素养教育的理念:第一,所有的媒介都是建构的产品。

媒介并不提供外部客观世界的简单映像,而是向我们提供经过人工精心建构的产品,媒介素养教育致力于分解和辨析媒介的建构。

第二,媒介构建现实。

我们对于外部世界的多数观察和体验都是通过媒介获得的,第三,受众选取媒介中所传递的信息的意义。

第四,媒介总是暗含商业动机。

第五,媒介包含意识形态和价值观信息。

第六,媒介暗含社会和政治诉求。

第七,媒介中的内容和形式总是紧密相连的。

第八,每一种媒介都有其独特的美学形式。

美国媒介素养教育中心(center for media literacy)提出了关于媒介素养教育的五个核心理念和五个重要问题。

这五个核心理念是:所有的媒介信息都是被构建的;媒介信息是使用-种具有自己规则的创新性语言构建的;不同的人对问一信息的体验是不同的;媒介融入了价值和观点;建构的媒介信息是为了获得利益或权力。

五个重要问题是:是谁创造了这条信息?该信息运用了什么技巧来吸引我的注意力?别人与我对于这条信息的理解会有多大的不同?这条信息陈述了或是省掉了怎样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和观点?为什么要传递这条信息?英国著名媒介素养教育学者莱思.弓斯持曼(Ien masterman)提出了关于媒介素养教育的十八项原则。

这些原则是:1.媒介素养教育是一种值得认真对待,并有重要意义的努力尝试。

2.媒介素养教育的一个核心概念是“再现”(representation)。

3. 媒介素养教育是一种终身教育。

4.媒介素养教育应当着眼于增强学生(对于媒体信息)的独立自主的批评、判断能力,而不仅仅是单纯要求学生记住某些批评、判断的手法和技巧。

5.媒介素养教育重在调查研究,它不应将某种特定的文化价值强加了人。

6.媒介素养教育应当与时惧进,善于应对周遭情势的变化。

7.媒介素养教育的核心理念首先是分析的工具(analytical tools),而不仅仅是教材、课本上的某些段落和章节。

网络时代的美育研究——周伟业《网络美育》评介

网络时代的美育研究——周伟业《网络美育》评介
我 国艺术 教 育实 际 。提 出虚实 世 界艺术 经验相 融相
规模最 大 的文 明集结 和一 种全然 不 同于 以往任 何方
式的交 流与 融合 ”1 [。面对 网络媒 介 的挑 战 , 时俱 ] 与 进的广 大艺 术教 育工 作者 和研究 者 也许有 着不 同的 困惑和 问题 : 如何 更好 地把 握 网络媒 介 的特 点 、 理解 网络文 化 的 内涵 。并 正 确 利用 网络媒 介 的优 势 , 避
生 的 观点 : 术教 育 既要 走 进 网络 , 艺 又要 走 出 网络 ,
通 过虚 实结合 、 实相 生 , 能更好 地发 挥 网络环境 虚 才
艺 术教 育的优 势 , 免其 不 足 , 避 在更 高 的层 面上综合
网络世界 和生 活世 界艺术 学 习经验 ,从 而推动 艺术
免、 克服 和解决 网络媒介 的不足 与 问题 , 以便更有 效
建等 省市高 中骨 干艺 术教 师 , 地调 查 、 实 访谈 南 京市
多所 大 中小 学 的艺术 教师 和学 生 ,内容 涵盖 了学校 网络 文化建 设 、 教师 网络 技术 培训 、 学生 自主 网络学
周伟业 士所 著 《 博 网络美 育——艺术 教育的
媒介视角》 以下称《 ( 网络美育》一 书 中有着深入 的研 )
地开 展艺术 教育 。对 以上 问题 的思考和探讨 , 在著名 美 学 家 滕 守 尧 先 生 主 编 “ 术 教 育 前 沿论 丛 ” 艺 之
一 — —
教育 健康发 展 。 下编 是 “ 网络美 育实 践探 求” 作 者 以 。
电子 邮件 问卷 调查 辽 宁 、 天津 、 徽 、 江 、 苏 、 安 浙 江 福
了一个 良好 的技术 平 台 ;互 动 性 的网络 媒介促 进艺 术 教育 由教师 主体 、 学生被 动接 受 向师生互 为 主体 、 共 同建 构转 型 ;虚 拟性 的网络媒 介为 艺术 教育 内部

新媒介对当代视觉艺术教育的影响

新媒介对当代视觉艺术教育的影响


当代视 觉艺术教 育运 用新媒 介的特点
11 “ . 超文 本 ”的链 接方 式 美 国传 播理 论家 马 歇尔 ・ 克 卢汉 在他 所 著 的 《 麦 古登 堡璀 璨
群星 》 (9 2 )一书 中提 出 了 “ 16 年 地球 村 ”的概念 。他 认为 电子 媒 介使信 息传 播瞬 息万里 ,使 整个 地球在 时 空范 围 内已经缩 小为 弹 丸之地 。新媒 介综 合 了网络和 多媒 体 技术 ,本身 也具 有 了超 文 本 的性质 。超文 本链 接是 指上 网者 点击相 关链 接就 会立 即查询 到 相关 资料和 信息 ,只 要打 开一个 网 页就会 有很 多相 关信 息而且 都 可 以任意 点开浏 览 ,它的特 点是 环环 相扣 ,我 点 即我需 。当受 教 念 ,他 说大众 传媒 者在 传播 过程 中总 是能 动的选 择信 息 ,决定信 者想 了解一 幅名 画时 ,他只 要输 入关键 词立 即会 出现 许 多与这 幅 息 的取舍 ,突 出或 删节 信息 的某 些方 面 ,并且试 图通 过他们 的信 画相关 的海 量信 息,看 到画 的 同时你甚 至 了解 了这幅 画作 者的 生 息传 播给 受众 造成 某种 印象 。新 媒介 的出现 并没 有能 消除这 种偏 平、 画的创 作背 景、 画家 的其它 作 品赏析 ,并且 了解 了许 多社会 见 ,新媒 介赋 予 了受教 者一 定 的话语权 ,他 们各 抒 己见 。于 是 网 知识 ,积累 了素材 ,这 为 以后的 艺术创 造也 打下 了夯 实的基 础 , 络上 形形 色色 的艺术 信 息 、思想铺 天盖 地 ,这些 也更加 剧 了对 人 正是 符合 了艺术 教育的终 极 目标— — 培养素质 全面 发展 的人 。 们认知 的制 约。 1 2拥 有为数 众多地 域广泛 的 受教人群 . 2 2 2 在培养 学生 动手能 力和 体验上不 足 .. 随着 信 息 技 术 的迅 猛 发 展 , 网络 等 新 技术 延 伸 到 了世 界 的 视 觉 艺术教 育必 须强 调受 教者 的参 与操 作活动 ,这 是提 高艺 每一 个 角落 ,正在 以很 快的速 度普 及 。艺术 不再 只是精 英 阶层 的 术创 造能 力最 主要 的方法 。作 品 总是人 们 曾经有过 的生 活体验 的 专利 ,它们 也离 开 了艺术 沙龙 、画 展 、拍卖会 、艺 术馆 ,来 到 了 表现 。融入 大 自然去 写生 才 能直接感 受 到大 自然 的气息 ,感悟 到 寻常 百姓 家 ,更 多 的人得 到 了近距 离欣 赏的机 会 。数字 电视 、 网 景 一物 的灵性 从而 激发 我们 内心深 处 的灵感和 无 意识 ,创造 出 络 电视就 是这样 的媒 介 ,让你 足不 出户 也可 以领略 到艺 术 品的风 不 同寻常 的艺术 作 品。新 媒介 的 出现 恰恰 削弱 了受 教者 的意志 , 采。也 许你 去不 了巴黎 卢浮 宫看 《 蒙娜丽 莎 》,但 是只要 你打 开 增 强 了惰 性 。有 了新媒 介 的介入 ,受 教者 往往足 不 出户就完 成 了 遥 控器 或者 点击 鼠标 ,无论 何 时你依 旧 能够走 进卢 浮宫 ,近距 离 写生 ,他们 搜索 自己所 需要 的景 物 的视频 ,只要 轻 轻点击 鼠标任 的观赏 你心 仪的 艺术 品 。这 种接 受 的随意 性和 自由性 ,使 得大 众 意控 制播 放速 度 ,如 果你 需要还 可重 复播放 ,这 些 “ 方便 ”却给 传 播的 艺术 信息拥 有大 量 的受 传者 。 受教 者带来 了体验 上 的不足 ,无法创 造 出优 秀生动 的作 品。 13信 息传播 的双 向互动 性 . 而融 合 了多种 新媒 介功 能的 多媒体 在课 堂教 育 中的应用 也忽 所谓 “ 互动 性 ”是指 运用 新媒 介 ,信 息 的传播 者 和受传 者之 略 了对受 教者 动手 能力 的锻炼 。现 在很 多老 师为 了节省 时 间,直 间 能够进 行实 时或及 时 的交流 。新 媒介 的传 播特 点是信 息传 播 的 接在 课堂上 放 映视频 , 书法课 、美 术课 就不 再是老 师手 把手 的教 双 向互动性 ,主 要体 现在 两个 方面 :首先 ,受教者 主动 权增 加 , 授 ,而是被 新媒 介代 替 ,这样 一来 学生 缺乏 实际操 作 ,这对视 觉 可 以主 动选 择信 息还 可 以对 接 收到 的信息 进行 及时 反馈 。在 日本 教育来 说是 不利 的 。视觉 艺术 教育 要强调 受教 者 的亲身感 受 ,如 东京 的多摩 斯城 和美 国爱 奥瓦 州克 罗 巴斯 城 ,从七 十年代 末就 开 果你没 有 到过人 民大会 堂 ,你 不会 感受 到他 的庄严 、肃穆 :如 果 始 了 “ 向电视 ”实验 ,使观 众通 过按不 同 的按钮 , 即可 在 家参 你没有 去过 哥特 大教 堂 ,你又 怎么 感受 到他 的伟大 ,不 置身其 中 双 与 。这 似乎对 视 觉艺术 教 育又 有更进 一步 的发 展 ,受教者 可 以各 不 会油 然而生对 上 帝的敬畏 。 抒 己见 ,把 珍贵 的建议 传递 给媒 介 ,促进 了艺 术信 息 的交 流 ,推 三 、对应 用新媒 介的 当代视 觉艺术 教育的展望 动 了视 觉艺术 教育 的发 展 ;其次 ,身 份可 以随 时互换 。任 何一 个 诚然 ,运 用新 媒介 的视 觉艺 术教 育确 实是 大放异彩 ,但 是不 上 网者 都可 以随 时在 网上发 布信 息 ,在这 其中 不存在 一个 固定 的 能忽略 传统媒 介 的存在 。艺术 的本质 在于创 造 ,新媒介所 提供 的 传播 者 的概 念 ,智 慧可 以存在 于传输 者和接 受者两 端 。 新途 径 、新手 段 ,给现 代人 的艺 术创造 提供 了新 的机会和 新 的空 二、新媒 介 的介入对 当代视 觉艺术 教育 的影响 间 。如何 使 艺术 基 本规律 和 当代 多样 的科技手 段相 结合 ,是我 们 2 1运用 新媒 介的优 势和价 值 . 当代视 觉艺 术教育 中要解 决 的迫切 问题 。 2 1 1双 向性传 播改 善受教 者的被 动地位 .. 新 媒 介 的 双 向性 传 播 的特 点是 显 著 的 ,传 统 的 传 播媒 介 不 参考文 献 是没有 受传 者 的反馈 渠道 只是相 对较 弱 。例如 受教 者可 以通 过书 [ 郭庆光. 学教程. :中国人 民大学出版社,19 ,1 . 1 】 传播 北京 99 1 信 、传 真 、来 电等 形式 对 艺术信 息进 行评 价和建 议 ,但是 缺 点也 [ 瓦 尔特 ・ 2 l 本雅 明. 械 复 制 时代 的 艺术 作 品 . 才 勇 , 译 .中国城 市 出 机 王 显 而易 见 :时 间的延迟 性 ,尤其 是信 件不 仅用 时长 ,而且 还可 能 版 社 .2 0 .1 02 . 在 传送 的途 中丢失 ,造 成信 息 的缺失 。新媒 介 的双 向性传 播为普 [1 5贺志朴 姜敏. 艺术教育学 北京:人 民出版社,2 O ,5 Ol . 通 的 艺术 受 教 者提 供 了一 个 话语 权 平 台 ,话 语权 逐 渐 倾 向受 教 者 。受教 者能够 自主选择 和接 受 艺术信 息 。视觉 艺术 教育 就是要 作者 简介 为 受教者 创造 这样 一个平 台,这样 才能 在潜 移默 化中锻 炼 受教者 马梦雅 ,女 , ( 9 5 ),河北保定市人 ,河北大学艺术学院 1 8一 的 自主能动性 ,增 强他们 审美 的敏锐 力和培 养审美 情趣 。 艺术学方向硕 士研 究生。

新媒体艺术的表现手法和审美观点

新媒体艺术的表现手法和审美观点

新媒体艺术的表现手法和审美观点随着新媒体的发展,艺术形式也在逐渐变化。

新媒体艺术就是将艺术与技术相结合,以数字技术为媒介,创造出不同寻常的艺术作品。

新媒体艺术的表现手法和审美观点也随之发展。

一. 表现手法1. 互动性新媒体艺术作品互动性强,与观众的互动成为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

观众通过身体语言或语音等方式与作品进行交互,使作品变得更加生动、具有趣味性,让观众参与其中,产生更强的体验感。

例如,“雨屏墙”作品,观众在墙面上手划雨滴,在墙面上切割出水流的烟雾画面,形成一幅栩栩如生的雨景。

这样的艺术作品让观众成为作品中的一部分,展现出互动性的魅力。

2. 可视化可视化是新媒体艺术的另一个主要特点。

通过数字技术,可以将数据转化为可视化形式,以图像或影像的形式呈现出来,加深了人们对数据的理解和印象。

例如,“艺术家心里有数”作品,通过计算机技术将艺术家的话语转化为可视化的形式,形成一幅幅独特的艺术画作,展现出这些艺术家个性化的思考与创作风格。

3. 多媒体组合新媒体技术的出现,使得多种媒介可以相互组合,呈现出更加丰富、多样的艺术形态。

例如,“光之阶梯”作品,通过多媒体组合的方式,将光、音乐、影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营造出奇妙的视听效果,展现出新媒体艺术的多样性。

二. 审美观点1. 前卫性与传统艺术相比,新媒体艺术具有更强的前卫性,更加激进和大胆,能够推动艺术表现形式的发展。

例如在一些引领新潮流的艺术展览中,出现很多独特、前卫的新媒体艺术品,例如风靡一时的“Pop-up Forest”(愤怒的小鸟)和“头颅飞溅”等,这些作品在形式和内容上都与传统艺术创作有着很大的不同。

2. 整合性新媒体艺术强调的是整体性,作品不仅仅是用来欣赏、赏析的,更多是将观众置于作品之中,与观众互动,参与其中,呈现出一种全新的观看体验。

例如“雨屏墙”和“艺术家心里有数”,都是通过数字技术将观众与作品紧密结合在一起,共同参与其中,体验作品所带来的无限可能。

《2024年智媒时代的听觉转向、听觉审美与听觉场景》范文

《2024年智媒时代的听觉转向、听觉审美与听觉场景》范文

《智媒时代的听觉转向、听觉审美与听觉场景》篇一一、引言在信息化、智能化的今天,智媒时代正逐渐成为主导人类生活的关键力量。

伴随着视觉信息的泛滥,听觉作为人类另一种重要的感知方式,正逐渐在智媒时代中崭露头角。

本文将探讨智媒时代的听觉转向、听觉审美以及听觉场景的变革与影响。

二、智媒时代的听觉转向1. 听觉重要性的提升在智媒时代,信息传播的途径日趋多样化,而听觉作为一种基本的感知方式,其重要性正逐渐被人们所重视。

无论是通过广播、电视、还是智能语音助手等媒介,听觉都成为我们获取信息、沟通交流的重要途径。

2. 听觉媒体的崛起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以音频为传播载体的媒体形式正逐渐崛起。

如播客、有声书、音乐直播等,为人们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听觉体验。

同时,音频在社交、娱乐、教育等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三、听觉审美在智媒时代的发展1. 审美观念的转变在智媒时代,人们的审美观念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从单一的视觉审美向多元化、综合性的审美转变,听觉审美成为其中重要的一环。

人们开始更加注重声音的质量、情感表达以及声音与环境的融合。

2. 音频创作的繁荣随着音频技术的不断发展,音频创作逐渐成为一种新的艺术形式。

无论是音乐创作、声音设计还是广播剧制作,都为人们带来了全新的听觉体验。

同时,音频创作为人们提供了更多表达自我、展示才华的机会。

四、听觉场景在智媒时代的应用与影响1. 场景化音频的兴起随着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等技术的普及,场景化音频正逐渐成为智媒时代的重要应用。

通过智能设备,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场景、需求,调整音频内容,为人们提供更加贴合实际需求的听觉体验。

2. 听觉场景对生活的影响听觉场景不仅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听觉体验,还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

例如,在驾驶过程中,通过车载音响系统提供的不同音乐类型和音量调节,可以帮助驾驶员更好地应对不同路况和情绪。

此外,在家庭生活中,智能音响可以为家庭成员提供舒适的背景音乐、温馨的睡前故事等,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

媒介素养教育:大众传媒时代审美教育的关捩

媒介素养教育:大众传媒时代审美教育的关捩
维普资讯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媒 素 教 :众 媒 代 美 育 关 介 养 大 传 时 审 教 的 捩 育
■ 孙宗胜 慕向斌
高 校 人 文 素 质 教 育 的 开 展 正 逐 步 走 向 繁 荣 , 从 整 体 上 看 , 实 施 效 果 但 其 并 不 尽 如 人 意 。究 其 原 因 , 其 中 既 这 有 高 等 教 育 大众 化 的 影 响 , 有 体 制 也 机 制 的 因素 ; 既 有 教 育 观 念 问 题 , 也 有 实践 实施 问题 。尤 其 是 大 众 传 媒 时 代 的 到 来 , 随 着 媒 体 的 狂 欢 、 美 伴 审 的 泛 化 , 文 素 质 教 育 甚 至 会 有 被 悬 人 起 。大 众 审 美 文 化 的兴 起 仍 源 于 现 代 化 运 动和 科 学 技 术 的 发展 。有 意 味 的 是 , 不 真 正 具 备 自身 独 立 话 语 的 审 并 美 教 育 实践 , 但 未 弥 合 被 工 业 化 社 不 会 所 割 裂 的 理 性 与 感 性 , 现 解 放 感 实 性 、 塑 全 面 人 格 的 任 务 , 着 当 代 重 随 文 化 的 审 美 化 , 技 术 理 性 的 单 面 人 与 相 对 ,又 出现 了沉 沦感 性 的单 面 人 , 审 美 不 再 期 许 对 生 活 的 超 越 , 是 心 而 甘 情 愿 地 与 生 活融 为 一 体 , 美教 育 审 置 的危 险 。 实 践 又 面 临 着 另 一 种 巨 大 的 挑 战 与 危机 , 美 教育 实践 可谓 无本体 ( 审 传 又失 本 位 ( 下 的 ) 当 。 20 0 5年 l O月 ,教 育 部 部 长 周 济 统 上 的 ) 在 《 面 贯 彻 党 的 教 育 方 针 切 实 推 全 以上 所 举 情 形 , 审 美 教 育 实 践 除 进 高 等 学 校 素 质 教 育 深 入 开 展 》 报 自身 的 问 题 外 , 余 名 为 两 端 , 质 的 其 本 告 中 指 出 : 校 要 抢 抓 机 遇 , 势 而 乃 一 :都 表 现 为 感 性 与 理 性 的割 裂 , 高 乘 上 ,开 创 文 化 素 质 教 育 工作 新 局 面 ; 实乃 技 术 至 上 的产 物 。 下 一 步 要 重 点 推 动 文 化 素 质 教 育 在 全 国 高 校 中 的 普 及 , 从 广 度 和 深 度 要 两 方 面 ,整 体 推 进 高 校 文 化 素 质 教 正 是 各 种 大众 传 媒 的 直 接 介 入 , 育 , 文 化 素 质 教 育 渗 透 到 大 学 精 神 在 日常 生 活 审 美 化 的 进 程 中 进 一 步 将 加 剧 了 审 美 与 大 众 生 活 在 感 性 形 式 的建 设 中 。 但 以 审 美 教 育 ( 术 教 育 ) 主 上 的 同 一 性 , 今 天 , 居 美 、 饰 艺 为 在 家 服 的文化素质教 育 ( 文素 质教育 ) 人 并 美 、 闲美 等 早 已 不 是 时 尚 。 传 统 经 休 超 融 没 有 取得 人们 预期 中 的 成效 。这 主要 典 艺 术 中 崇 高 、 越 的 美 已 “ 人 野 缘 于 以下 一些 现 实 : 地” ,沦 为 大众 日常 话 语 中 的 普 通 词 其 一 , 美 教 育 的 被 选 择 , 于 汇 , 而 成 为 大 众 消 费欲 望 的 别 一 种 审 在 甚 其 寓 教 于 乐 的 特性 。而 审 美教 育 的 实 形 式 包 装 。也 正 是 从 这 个 意 义 上 说 , 施 又 非 艺 术 教 育 莫 属 。但 具体 实施 中 大 众 传 播 媒 介 及 传 播 方 式 的 急 速 发 传 不 的艺 术 教 育 或 流 于 形 式 , 自然 不 自 或 展 、 播 范 围 的 日益 扩 大 , 但 使 艺 然 地 被 肢 解 为 艺 术 技 能 培 训 , 变 相 术 活 动 的方 式 得 以 改 变 , 代 受 众 的 或 当 感 审美 趣 味 、 美 审 为 生 活 的 门 面 、 饰 , 或 成 为 谋 取 生 活 观 念 、 受 经 验 、 装 抑 功 名 的 手 段 , 但 审 美 教 育 原 来 所 期 方 式 及 文 化 表 达 等 也 因 此 发 生 了根 不 许 的 对 生 活 的超 越 、 精 神 的提 升 功 本 性 的变 化 。 对 能 未 能 实 现 , 连 最 起 码 的 感 性 解 放 就 根 据 审 美 教 育 的 施 教 原 则 ,施 也 未 能 做 到 , 反 却 又 被 施 加 上 另 一 教 环 境 、施 教 者 、施 教 媒 介 和 载 体 、 相 种技能训练 的重负 , 单面人倒 起 了 对 受 教 者 等 因 素 都 至 关 重 要 , 只 有 在 教 育 过 程 中 将 多 方 协 调 一 致 才 能 收 种 强化 作 用 。 其 二 ,审 美 教 育 的游 离 或 孤 立 。 到较 好 的 实 效 。但 实 际 的 情 形 却 是 , 实 际 的 情 形 是 艺 术 教 育 脱 离 了 审 美 在 施 教 过 程 中 ,施 教 者 往 往 不 注 意 教 育 的 规 范 , 美教 育 游 离 了 人 文 教 施 教 环 境 的 变 化 , 也 不 注 意 或 忽 视 审 育 的 系统 , 使 素 质 教 育 的 实 施 成 了 施 教 媒 介 和 载 体 的 更 新 , 只 是 一 相 致 个 孤 立 的 事 件 或 进 程 ; 审 美 教 育 情 愿 地 将 情 感 的 陶 冶 、生 命 本 体 的 而 的 理 想 模 式 至 少 应 该 是 在 大 人 文 视 提 升 、 生 活 的 超 越 等 预 设 成 审 美 教 野 中 进行 或 实 施 的 。 也 就 是 说 , 美 育 的 先 验 目标 ,一 成 不 变 地 向 受 教 审 教 育 的 视 野 至 少 应 该 是 学 科 交 叉 又 者 灌 输 或 施 训 。 因 此 ,加 强 施 教 媒 渐 趋 圆融 的 , 不 止 于 艺 , 不 止 于 介 和 载 体 的 研 究 ,与 时 俱 进 地 进 行 它 也 文 、 、 、 、 、 , 有生态学 、 史 哲 经 政 管 更 伦 媒 介 素 养 教 育 , 是 这 个 媒 介 化 、信 理 学 、 育 学 、 理 学 、 学 史 、 神 息 化 时 代 审 美 教 育 的 关 捩 。 教 心 科 精 史 、 想史等等。 思 媒 介 素 养 教 育 , 是 指 教 育 媒 介 就 其 三 , 大 众 审 美 文 化 的 蔚 然 兴 使 用 者 正 确 使 用 媒 介 和 有 效 利 用 媒

《2024年新媒体时代艺术的审美性研究——以动画艺术为例》范文

《2024年新媒体时代艺术的审美性研究——以动画艺术为例》范文

《新媒体时代艺术的审美性研究——以动画艺术为例》篇一一、引言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艺术形式与传播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其中,动画艺术以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和广泛的受众基础,在新媒体时代中崭露头角。

本文旨在探讨新媒体时代下动画艺术的审美性,分析其特点、影响及未来发展趋势。

二、新媒体时代动画艺术的特点1. 技术创新:新媒体时代为动画艺术提供了更为先进的技术支持,如三维建模、虚拟现实等,使得动画作品更加逼真、生动。

2. 表达方式多样:动画艺术不受现实物理条件的限制,可以通过夸张、变形等手法,表达出更为丰富的情感和思想。

3. 互动性强:新媒体为动画艺术提供了更为广泛的传播途径,观众可以与作品进行互动,增强观赏体验。

三、动画艺术的审美性分析1. 视觉审美:动画艺术通过精美的画面、色彩搭配、镜头运用等手段,为观众带来视觉上的享受。

其中,画面的流畅性、色彩的搭配与对比、以及独特的视觉冲击力是动画艺术审美性的重要体现。

2. 情感审美:动画艺术通过角色的塑造、情节的安排等手段,传达出丰富的情感内涵。

观众在观赏过程中,可以感受到作品所传递的喜怒哀乐,产生情感共鸣。

3. 文化审美:动画作品往往承载着一定的文化内涵,通过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展现出一个民族或地区的文化特色。

观众在观赏过程中,可以领略到不同的文化风情,拓展自己的文化视野。

四、动画艺术的审美性对新媒体时代的影响1. 推动艺术创新:动画艺术的审美性为艺术家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创作空间,推动了艺术创新的发展。

艺术家可以借助先进的技术手段,探索更为丰富的表现手法和创作题材。

2. 拓宽艺术市场:动画艺术的审美性吸引了更多的观众,拓宽了艺术市场。

通过新媒体的传播途径,动画作品可以迅速传播到全球各地,吸引更多的观众。

3. 促进文化交流:动画作品作为文化传播的载体,通过其独特的审美性,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观众在观赏过程中,可以了解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风格和表现形式。

媒介素养教育简介

媒介素养教育简介
媒介素养教育简介
汇报人: 2023-12-13
目录
• 媒介素养教育概述 • 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与目标 • 媒介素养教育的现状与挑战 • 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性与应用
价值
目录
• 媒介素养教育的实践与案例分 析
• 媒介素养教育的未来发展与展 望
01
媒介素养教育概述
定义与内涵
定义
媒介素养教育是一种通过培养个体对 媒介信息的识别、评估、批判和创造 能力,以提高其媒介素养和应对媒介 信息的能力的教育。
媒介素养教育的实施方式
课堂教学
通过课堂教学的方式, 系统地传授媒介素养知
识。
实践活动
组织各种形式的实践活 动,如新闻采访、制作 节目等,提高实际操作
能力。
专题讲座
邀请专家学者进行专题 讲座,深入剖析媒介现
象和问题。
合作学习
鼓励学生之间进行合作 学习,共同探讨媒介问 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
力。
03
媒介素养教育的现状与挑战
媒介素养教育面临的挑战
教育理念转变困难
传统的教育理念往往更注重知识 传授,而忽视对学生媒介素养的
培养。
教育资源不足
一些学校和地区可能缺乏足够的师 资力量和教学资源,难以有效开展 媒介素养教育。
教育效果评估困难
媒介素养教育效果的评估标准尚未 统一,难以对教育成果进行科学、 客观的评估。
内涵
媒介素养教育不仅关注个体的媒介使 用技能,还注重培养个体的媒介批判 思维、媒介道德伦理以及媒介法律法 规意识。
媒介素养教育的意义
提高个体信息处理能力
通过媒介素养教育,个体能够更好地 识别、评估和批判媒介信息,从而避 免被误导或欺骗,提高信息处理能力 。

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及教育方法初探

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及教育方法初探

教育传播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全国高校的师生与媒介的接触和德国学者弗里德里希·克洛茨认为媒介化在社会发展历史的四种元过程——媒介化、全球化、商业化、个体化力量中具有绝对的主体地位。

在媒介化的引导下,世界各地通过互联网加强了沟通,世界发展趋势走向了全球化;媒介化也为如今的商品经济带来了变化,从而加剧了商业化的发展,比如现如今无处不在的媒介宣传商业入口;并且媒介化带来了个体的脱域问题,逐渐把人绑定在虚拟的手机上,从而进一步影响了社会治理方式。

我们可以看到现如今的社会,所有的政府、企业、个人都有权力与平台去发布信息,人们在“云端”进行交流、思考与生活。

当前各网络平台赋权于民,在降低信息成本的同时将话语权交到大众手中,并不断增强受众的主动性,在此新媒体背景下,大部分媒介生产都具有商业盈利目的。

在消费社会中,大众传媒所传达给受众的是一种“低水平的满足”(satisfaction at the lowest level),比如提倡消费以满足攀比、炫耀、从众的心理。

没有完整价值观的个体在这种宣传的影响下很容易迷失自我。

大学生刚刚步入大学校园,开始走向社会,个体处于三观构建的重要时期,在当代信息洪流中,若媒介素养缺失,成为个体发展的短板,将直接影响其对于具体问题的认识和把握,容易导致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产生问题,从而与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背离。

对于媒介的鉴别、使用能力在当下社会是一种基本的生存能力,只有熟练掌握,才能拨开眼前的迷雾,使信息为我所用。

培养现代化公民,实现人的现代化离不开公民媒介素养的提高。

高校对于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视与开展可以说意义重大,是整个精神文明建设上重要的一环。

国家与社会需要扮演宏观把控的角色,家庭则是要发挥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相对于社会和家庭来说,学校是相对来说是受干扰因素较小,较好系统科学地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地点。

一、发展中的媒介素养媒介素养(media literacy)一词在我国属于舶来品,目前学界对于媒介素养的概念和内涵并没有太大的争议与分歧,并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完善其内涵。

《艺术概论》教学大纲

《艺术概论》教学大纲

《艺术概论》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码:0102105B中文名称:艺术概论英文名称:ArtIntroduction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程(必修)总学时:45学时总学分:3学分适用专业:播音与主持艺术先修课程:中外文学经典导读二、课程的性质、目标和任务《艺术概论》是为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学科基础课程,旨在向学生介绍基本的艺术理论知识,提升学生的审美修养的艺术鉴赏能力。

本课程将学术性、知识性、趣味性熔于一炉,力求深入浅出,以生动直观的作品分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艺术学科的理解,系统掌握艺术学的基本原理,了解文化艺术系统及其艺术种类,同时提高学生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以及对艺术的理论分析能力。

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本课程为学科基础课程,在教学环节上要注重实例分析与理论讲解相结合,通过生动直观的实例使学生理解艺术理论。

四,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绪论(2学时)【教学目标与要求】1、教学目标:通过对本章的学习,学生应当了解艺术学的研究对象与定位,了解学习艺术学理论的意义,了解研究艺术学的方法。

2、教学要求:本章理论性较强,需深入浅出,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使学生理解。

【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艺术学的研究对象与定位,学习艺术学理论的意义,研究艺术学的方法。

2、教学难点:艺术学的研究对象与定位,研究艺术学的方法。

【教学内容】一、艺术学的研究对象与定位二、学习与掌握艺术学理论的意义三、学习与研究艺术学的方法(一)坚持以马克思文艺理论为指导(二)继承中国优秀文化传统(三)借鉴国内外艺术理论课程思政:引导学生在学习艺术学理论时,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为指导,坚持从文艺为人民服务,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历史观与价值观。

第一章艺术观念(6学时)【教学目标与要求】1、教学目标:通过对本章的学习,学生应当了解中西方艺术观念的演变,了解马克思主义艺术观念,理解艺术的想象性、典型性和形式性,了解艺术生产与艺术消费的含义,理解物质生产的发展与艺术发展的不平衡关系,理解艺术的审美特性。

新媒体时代高职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新媒体时代高职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新媒体时代高职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新媒体时代是信息爆炸的时代,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信息传播的速度和范围大大增加。

高职学生是新媒体时代的主要参与者和受众群体,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都离不开各种新媒体平台。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变革,高职学生在媒介素养方面面临着挑战和困扰。

媒介素养是指个体对媒体信息的获取、评估、分析和利用的能力,是现代社会必备的一种能力。

在新媒体时代,高职学生缺乏足够的媒介素养,容易受到虚假信息的影响,难以正确辨别信息的真伪性,从而影响他们的学习和生活。

对高职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提升他们的媒介素养水平,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本文将对新媒体时代高职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高职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提供有益的借鉴。

1.2 问题意义新媒体时代已经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尤其对高职学生的影响更为显著。

目前高职学生在媒介素养方面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包括对新媒体的认知不足、信息获取能力较弱、媒介批评意识不强等。

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会影响高职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职业发展,还可能导致他们在新媒体环境中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影响社会稳定和发展。

加强高职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只有通过系统的教育和引导,提升高职学生在新媒体时代的媒介素养水平,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为个人和社会的发展创造更大的价值。

【问题意义】2. 正文2.1 高职学生媒介素养现状分析高职学生媒介素养是指学生在新媒体时代,具备正确的媒介素养意识和能力,能够积极参与和运用各种媒体资源进行信息获取、传播和交流的能力。

目前,高职学生的媒介素养现状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 媒体依赖性较强。

很多高职学生对传统媒体过度依赖,对新媒体了解不足,容易受到媒体信息的误导和影响。

2. 缺乏批判性思维能力。

部分学生对媒体信息缺乏批判性思考,容易被媒体误导,缺乏独立分析和判断能力。

时代浪潮中的媒介素养作文

时代浪潮中的媒介素养作文

时代浪潮中的媒介素养作文你知道吗?咱们现在就像在一片信息的汪洋大海里游泳,这大海就是由各种各样的媒介构成的。

在这个时代浪潮里啊,媒介素养可太重要了,要是没有它,咱就像没带救生圈在海里扑腾,随时可能被巨浪给拍晕喽。

咱先说说这媒介是啥吧。

媒介啊,那可不光是电视、报纸啥的了,现在的媒介多得让人眼花缭乱。

手机里的社交媒体,像什么微博、抖音、微信朋友圈,那都是媒介。

还有各种各样的新闻网站、视频平台,简直数都数不过来。

这些媒介就像一个个大喇叭,每天都在我们耳边哇啦哇啦地广播着各种信息。

那在这么多信息里,啥样的都有。

有些信息就像甜甜的糖果,看着就诱人,可实际上可能是裹着糖衣的炮弹。

比如说那些标题党,“惊!不看后悔一生的秘密”,点进去一看,啥呀,净是些乱七八糟、没营养的东西。

还有那些虚假新闻,就像假币一样,在信息市场里偷偷流通。

前几天我就看到一个新闻说某种食物吃了能长生不老,这不是瞎扯嘛,但就是有人信,还到处转发。

这就是缺乏媒介素养的表现啊。

那啥是媒介素养呢?简单来说,就是能在这信息的海洋里分清是非对错,知道哪些信息是可靠的,哪些是在忽悠人的。

就像一个超级侦探,能够从一堆线索里找出真相。

有媒介素养的人看新闻的时候,不会只看标题就热血沸腾,而是会深入去看新闻的来源是哪儿,是不是正规的媒体,有没有证据支持。

要是在社交媒体上看到有人发了个特别惊人的消息,也不会马上就跟着起哄,而是会先琢磨琢磨,这事儿靠谱不?在这个时代浪潮里,媒介素养还能让我们更好地表达自己呢。

咱可不是只能被动地接受信息,还能主动地去创造和传播信息。

比如说,咱们可以在自己的社交媒体上分享自己的生活、想法、经验。

但这时候就得注意啦,咱可不能乱发东西。

不能像有些人似的,在网上随便骂人或者传播一些不良的价值观。

咱得做一个有正能量的信息传播者,就像一个小火苗,给周围带来温暖和光明。

而且啊,媒介素养还能让我们更好地和别人交流。

现在大家的观点五花八门的,就像一个大花园里有各种各样的花。

新媒体对青年文化和审美价值观的重构

新媒体对青年文化和审美价值观的重构

新媒体对青年文化和审美价值观的重构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新媒体已经成为了青年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新媒体的出现对青年文化和审美价值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改变了他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也对他们的审美观念进行了重构。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新媒体对青年文化和审美价值观的重构。

首先,新媒体为青年人提供了更多元化的文化内容。

传统媒体的信息传递方式相对单一,而新媒体则以其多样化的形式吸引了大量的青年用户。

通过社交媒体平台,青年人可以轻松地获取到来自世界各地的文化内容,包括音乐、电影、艺术等。

这种多元化的文化内容丰富了青年人的审美经验,拓宽了他们的审美视野。

其次,新媒体改变了青年人的审美标准。

传统媒体对美的定义往往是固定的,而新媒体则更加注重个性化和多样性。

在社交媒体上,青年人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审美偏好,与其他用户分享自己的喜好。

这种个性化的审美标准使得青年人更加自信地追求自己独特的审美观念,不再受传统媒体的束缚。

此外,新媒体也为青年人提供了更多参与文化创作的机会。

传统媒体往往是单向传播的,而新媒体则鼓励用户参与到文化创作中。

通过社交媒体平台,青年人可以发布自己的作品,与其他用户进行交流和互动。

这种参与式的文化创作方式使得青年人更加积极地表达自己的创造力和想法,促进了文化的多元发展。

然而,新媒体对青年文化和审美价值观的重构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信息过载成为了一个普遍的现象。

新媒体上的信息源源不断,青年人往往面临着大量的信息选择。

这种信息过载可能导致青年人对于文化内容的选择变得困难,容易迷失在琳琅满目的信息中。

其次,新媒体的虚拟性也给青年人的审美观念带来了挑战。

在虚拟世界中,一些不真实的美丽形象被放大和传播,可能导致青年人对于真实世界的审美标准产生误导。

这种虚拟性审美观念的影响可能使得青年人对于真实世界中的美感产生偏差。

最后,新媒体的碎片化特点也对青年人的审美价值观产生了影响。

在社交媒体上,信息往往以碎片化的形式呈现,青年人往往只关注于片段式的信息,而忽略了整体的审美体验。

电子媒介传播的特性及其功能

电子媒介传播的特性及其功能
识加强。
内爆:界限、区别消失 过去和未来 遥远和眼前 各个领域已经没有界限 意义内爆为无休止的信息
超现实
真实与非真实的区别已经模糊不清,非 真实超过真实,比真实还真实。
教育承传电子媒介传播功能正面舆论监督社会教育文化娱乐提供服务负面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疏离有利于社会麻醉与控制形成低俗化的教育环境思想平面化导致文化沉沦电子传播的传播功能深层思考电子媒介改变世界重新部落化
广播电视的媒介特性与社会功能
-易前良-
纲要
媒介传播怎样塑造和改变世界? 媒介传播的五次革命 电子媒介的传播特性 电子媒介的正、负社会功能
根据上面的话,下面哪些说法是正确的:[1]机器的意 义就在于机器本身;[2]机器的意义只是因为它是一种 形式和手段;[3]人们用机器所做的事情,是内容,内 容是决定性的;[4]机器改变了人的各种关系,它起决 定性的作用。
技术主义传播学派(多伦多学派,英尼斯、麦 克卢汉)的观点
媒介的意义不只是形式和科技上的,对 不同时代的文化形态起决定性作用。
传播媒介的五次革命
语言 文字 印刷术(报纸) 无线电(广播、电视) 计算机(第四媒体)
英尼斯:传播的偏向性
一切文明都有赖于对空间领域和时间跨度的控制, 因此,不同时时期的传播媒介有不同的控制偏 向性。
1、偏向时间的媒介:易于长久保存,却难于 运输传播(口头传统、羊皮纸、石头)
2、偏向空间的媒介:易于运输传播,却难于 长久保存
电子媒介传播功能
舆论监督 社会教育 文化娱乐 提供服务
正面
负面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疏离 有利于社会麻醉与控制 形成低俗化的教育环境 思想平面化,导致文化沉沦
电子传播的传播功能(深层思考)
电子媒介改变世界 重新部落化:感官和谐 地球村

从全媒体时代和艺术的关系

从全媒体时代和艺术的关系

从全媒体时代和艺术的关系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对人们的生活和思维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与此艺术也在不断迎合和反思这一时代变革。

全媒体时代与艺术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和互动,它们之间的关系既是相辅相成的,又是相互影响的。

本文将探讨全媒体时代和艺术的关系,分析全媒体时代对艺术的影响,以及艺术在全媒体时代的变革和创新。

全媒体时代对艺术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传播方式的改变。

在全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的纸媒、电视、广播等媒体逐渐被互联网、社交媒体、移动设备等新媒体所取代。

艺术作品也随之而来,逐渐向数字化、网络化的方向发展,通过网络平台发布和传播。

艺术家可以利用互联网进行创作和推广,观众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欣赏和交流艺术作品,实现了艺术传播的无国界、无距离和全时段。

这种新的传播方式给艺术创作和传播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全媒体时代对艺术创作和审美观念的影响。

全媒体时代提供了更加广泛、多样的信息资源,让人们接触到更多的艺术作品和文化,促进了艺术创作的多样化和个性化。

全媒体时代也加速了艺术形式的更新和变革,催生了一些新兴的艺术形式,如数字艺术、网络艺术、虚拟现实艺术等,这些新兴的艺术形式受到年轻一代的青睐,成为当今艺术创作的热点。

全媒体时代也影响了人们的审美观念,改变了人们的审美需求和欣赏方式,使得艺术创作需要更加接地气、符合大众的审美趣味。

全媒体时代对艺术市场和产业的影响。

全媒体时代催生了艺术市场的全球化和电子商务化,让艺术品的买卖更加便捷和快速。

也促进了艺术创意产业的兴起和发展,数字艺术、影视制作、游戏开发等相关产业正在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全媒体时代,艺术作品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展览馆和画廊,而是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在线展示和销售,涌现了一批网络艺术家和自媒体艺术家,他们借助互联网平台,实现了自身作品的走红和商业化。

除了影响,全媒体时代也催生了艺术的变革和创新。

一方面,艺术家在创作中融入了更多的科技元素,利用数字技术、虚拟现实等新技术进行艺术创作,让艺术作品更加现代化和科技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电子媒介时代的审美教育消费社会的来临以及电子媒介的兴起,是当今时代的两个重要特征。

消费社会是人类社会在进入现代化的进程中由于物品的极大丰富而形成的一种以消费为主导的社会形态,在消费社会语境下,社会重心已经从传统的生产性范式转型为消费性范式。

法国社会学家让鲍德里亚从符号学的视角对这种转型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他认为:关于消费的一切意识形态都想让我们相信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纪元,一场决定性的人文革命把痛苦而英雄的生产年代与舒适的消费年代划分开来了,这个年代终于能够正视人及其欲望。

在这一范式转型过程中,电子媒介迅猛发展,信息传递的速度加快,文化符号的生产更加便利,消费的符号化倾向明显,文化与经济之间日益交融。

这是一个以消费而不是以生产为中心的时代,这是一个去除产品的使用价值而增加其文化价值的时代。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欲望和身体快感得到了强化,消费文化和视觉文化成为这个时代的主导性文化特征。

而消费文化的特点就是文化的商品化与商品的文化化。

文化成为消费的一个重要特征,必然会使审美走向非道德的误区,导致审美正义的缺失,而最终会消解审美本身所具有的内涵。

因此,我们必须呼吁电子媒介时代审美教育的重要性,抵制审美日益趋向形式化的症候。

为了抵御审美的形式化和非道德化,我们必须开展有效对应的审美教育,来帮助人们建立起一种具有积极意义的审美观,摆脱一些文化商品化的负面效应,使得人们达到理性观念和艺术精神的和谐统一。

一、电子媒介时代文化的视觉转向与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兴起电子媒介时代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视觉文化的兴起。

最早提出视觉文化这一概念的是匈牙利的电影理论家巴拉兹,而海德格尔在《世界图像时代》一文中对世界已经进入图像时代进行了哲学上的阐释,新时代最本质的特征就是世界变成了图像。

世界在人面前成为了表征。

在古典时代事情正好相反,人是被观看的对象。

简单来说,诸神和上帝曾经在凝视着我们,而我们也感觉到他的凝视。

现在,是我们在观看世界,我们将世界理解为我们可以看到的东西。

海德格尔认为,在世界图像时代,图像是了解世界的一种方式,图像揭示了存在者之存在的本源性和本体地位,当然,海德格尔所揭示的图像还是工业社会所生产的图像。

在消费社会的语境中提出商品图像内蕴的是法国思想家德波,他明确提出了景象社会的理论,这可以看作是电子媒介时代视觉文化理论的开端。

进入20 世纪90 年代以来,人们对文化的视觉转向的认识越来越明晰:我们与世界的关系主要是以视觉为纽带而建立起来,而不是依靠别的什么感官,这样,视觉性成为了电子媒介时代文化所关注的焦点和核心,视觉文化成为我们了解电子媒介时代文化与意识的一个必由之路。

通过对视觉文化的关注,我们可以厘清电子媒介时代文化的展开过程及其文化的机制和纹理。

那么,视觉文化究竟具有那些重要特征呢?首先,视觉文化是一种以图像为主导的大众文化。

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为视觉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图像制作技术的简化让我们的生活被图像所包围。

当前,图像已经渗入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工作,学习,家庭说到底,在当今社会,人们已经无法将电子技术所制作的图像从社会整体中剥离开来。

可以说,一个人如果离开了电子媒介,离开了图像世界,就如同离开了当今社会。

今天我们就生活在图像世界里。

电子媒介时代的文化就是一种以图像生产与消费为中心的大众文化,在视觉文化的运行机制中,起主要作用的不是文化传播的内容,而是文化传播的媒介,因而媒介在文化传承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其次,视觉文化是一种消费文化。

视觉文化作为电子媒介时代的一种大众文化,具有消费性的特点。

这种消费性表现在文化通过视觉化的生产方式刺激人们的观看欲望和购买欲望,因而,制造视觉形象成为消费文化生产的内在逻辑,从这个层面来看,视觉文化的图像化与消费性具有统一性。

如果说,视觉文化生产的图像化是其消费性的生产环节,那么,视觉文化能够真正被消费则得益于视觉文化的娱乐性,也就是说,视觉文化通过娱乐性的方式征服消费者,让消费者在娱乐致死的状态下消费媒介文化所制造的视觉形象。

英国学者施罗德认为:视觉消费是以注意为核心的体验经济的核心要素。

我们生活在一个数字化的电子世界上,它以想象力为基础,旨在抓住人们的眼球,建立品牌,创造心理上的共享共知,设计出成功的产品和服务。

可以看出,视觉消费的核心在于注意力经济和对眼球的吸引,吸引消费者去消费各种商品,视觉形象充斥着整个社会,这时的视觉形象与海德格尔所提及的世界图像时代已经不是同一个含义了,电子媒介时代的视觉形象已经成为消费的对象,而海德格尔的图像是一种对世界的认知方式,这种转变的原因在于电子媒介的兴起,视觉文化已经成为一种消费文化。

文化的视觉转向给审美带来了巨大的影响,这种影响与视觉文化的消费性和大众化密切相关。

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兴起是视觉文化在审美领域里的表征。

日常生活审美化呈现为审美的泛化和审美的异化这两种范式。

前者在大众视域里抹平了一切界限,在各种各样的大众文化中导致对审美精英化的消极解构,公平、民主似乎也随之兑现。

后者在精英审美主义者视域里无疑被剥去了昔日审美活动中崇高而神圣的光环,其导致精英主义者审美与生俱来的权威遭致解构或削弱;说穿了,更是对精英知识分子本身地位和权威的削弱以至解构,因而当前在中国,其意义并非完全是否定的。

而该理论表现在美学、文艺学领域就是在今天,审美活动已经超出所谓纯艺术/文学的范围。

占据大众文化生活中心的已经不是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绘画、雕塑等经典的艺术门类,而是一些新兴的泛审美/艺术门类,或审美、艺术活动,如广告、流行歌曲、时装、电视连续剧、居室装修等,艺术活动的场所也已经远远溢出与大众的日常生活严重隔离的高雅艺术场馆,深入到日常生活空间。

可以说,今天的审美/艺术活动更多地发生在城市广场、购物中心、超级市场、街心花园等与其他社会活动没有严格界限的社会空间和生活场所,在这些场所中,文化活动、审美活动、商业活动、社交活动之间不存在严格界限。

也就是说,日常生活审美化理论就是要消解传统的精英主义美学思想,促进审美进入日常生活领域,它的性质就是企图以大众文化、消费文化来取代审美文化,它在美学、文艺学领域的主要表征则在于对人文精神的消解,让消费文化进入正统的审美文化之中。

日常生活审美化对人文精神的消解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日常生活审美化使雅俗文化的区分丧失意义。

雅的文化为了表示自己亲民的姿态,主动纡尊降贵;俗的文化也在当今时代的怀旧情境下披上了精英的外套,在技术的包装下翩然走上文化的T 形台。

其背后的动力更多的是商业化原则在操纵;雅俗文化不但丧失了彼此曾经有过的界限,也在物欲化的世界里丧失了各自的主体性。

其次,因为主体性的丧失,所谓日常生活审美化对感性解放的功劳就要打折验收了。

主体感性的解放在此并不意味着他们在艺术审美能力上的真正提升。

如今,管理者或经营者们在博物馆、画廊以及图书馆等高雅文化场所的旁边设置了咖啡屋或其他娱乐设施,试图让人们在享受审美文化的同时也获得感性的娱乐,或者说后者的娱乐是对感性的解放,有助于对前者的接受或审美。

这其实是把成人当儿童的优越心态在作怪,并没有从心底认同平等,只不过是把文化审美等调制成牛奶、咖啡等容易消化的快餐食品直接输入到大众头脑中罢了。

就像有人讽刺余秋雨的文化散文,说其成功之处就在于他能把文化调制成精美的咖啡或牛奶,在人生的苦旅中享受文化的忧愁,发思古之幽情。

这仍然是平等背后的不平等。

实际上,在生活世界中追求绝对平等的渴求或允诺是骗人的神话。

由此我们自然可以推论出,日常生活审美化对人文精神消解的最后一个症候式表现,即从文化领域看,高层文化或高雅文化也与现实同一起来。

高层文化本来与现实相疏远、相脱离,而这种疏远化的特征正是高层文化能够保存与现实不同的另一个向度的关键所在,同时也是高层文化超越现实向度的体现,即任何高层文化总有理想的向度。

确实,高层文化过去总是与社会现实相矛盾,而且只是具有特权的少数人(即精英知识分子)才能享受它的乐趣,描绘它的理想。

现时代,高层文化与现实的间距已经被克服,就像马尔库塞在《单向度的人》中所批评的那样,文化中心变成了商业中心,或市政中心、政府中心的适当场所。

在电子媒介时代,由于文化的视觉转向和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兴起,审美成为一种快感享受,从而带有功利色彩,这种功利色彩表现在感官上的自我享受和道德上的自我满足感,导致审美正义的缺失。

而事实上,审美正义需要从康德美学说起。

在《判断力批判》美的分析部分,康德将美感、道德感和快感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最终得出审美是一种无利害的自由愉悦,因而真正的审美感受是超功利的、纯粹的。

因此,美感说到底是一种精神上的自由愉悦,是一种精神享受。

康德美学的真正用意是在于表明审美可以使人在感性世界和理性世界之外为我们营造一个静观的世界,从而使感性与理性、经验的与超验的、个体的与族类的获得沟通,实现人对自身的自我超越。

如果我们将审美看作是一种立足于现实的超越性的精神活动,康德美学所阐释的超越性对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就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而日常生活审美化理论就是反对康德的审美理论,认为消费时代的美学变化之一就是这种距离的消失,因而公众不再需要灵魂的震动和真理,他自足于美的消费和放纵这是一种拉平一切、深度消失的状态,一种无须反思,不再分裂、更无所谓崇高的状态,这是消费文化逻辑的真正胜利。

这样,美也就成了只是感官和欲望的对象。

其实在康德美学中,康德深入地阐释了审美自由的三个层次,经验层面的自由感是一种无利害的自由,是与快感、道德感相互分离的自由愉悦,而先验的审美共通感作为审美自由的先验层面确保了审美的普遍必然性,作为超越层面的实践理性(道德)是审美所追求的终极目标,但它只具有可能性,是一种象征,而无法被认识,这正是康德美学的深意所在,即超越性的东西是我们精神追求的对象而无法获得现实的满足,而日常生活审美化理论在张扬个体的感性的同时,践踏了人类的超越性的精神追求,使人成为一个无家可归的流浪者,没有了自己的精神家园,也就没有了自己可以安身立命的场所。

并且,在康德美学中,美感与快感是相互分离的,快感只具有个体性,而美感则具有普遍性,这样,从康德美学看日常生活审美化理论,它只是一个表征。

电子媒介时代审美所追求的即是康德所说的快感,是与痛感相对的一种感官的愉悦性,如柏拉图所说的:来自所谓美的颜色,美的形式,它们之中有一大部分来自气味和声音,总之,它们来自这样一类事物:在缺乏这类事物时,我们并不感觉到缺乏,也不感到什么痛苦,但是它们的出现却使感官感到满足,引起快感,并不和痛感夹杂在一起。

而我们经典美学里所说的美感指的是艺术品给人心灵和精神上带来的满足而引起的情感上的愉悦,这种情感的愉悦不一定原初地表现为感官和情绪上的快感,有时是痛感或者其他种类的非快乐情绪体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