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艺术特色分析 (11)
论素朴的和感伤的诗
论素朴的和感伤的诗引言诗歌作为文学形式之一,能够表达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思想。
在诗歌的世界中,素朴和感伤是两种常见的主题。
本文将探讨素朴的和感伤的诗,并对它们的特点、表现手法以及作用进行分析和讨论。
素朴的诗定义和特点素朴的诗指的是那些简单朴素、质朴真实的诗作。
它们通常以简单明了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情感和深入的思考。
素朴的诗作往往直击人心,引起读者共鸣。
表现手法1.直接的表达:素朴的诗作常常直接而简单地表达情感和思想,没有花哨的修辞和复杂的句法结构。
2.自然的景象:素朴的诗作常常以自然景象为背景,通过描绘简单、自然的场景来表达情感和思想。
3.生活的细节:素朴的诗作常常通过生活中的细节展示人们真实的情感和思想,触动读者内心。
作用素朴的诗作能够直接触动人们心灵的深处,引发共鸣和思考。
它们能够使人们重新审视生活中的细枝末节,发现其中的美和哲理。
素朴的诗作也常常承载着对现实的反思和揭示,引发社会对问题的思考。
感伤的诗定义和特点感伤的诗指的是那些悲伤、忧郁的诗作。
它们常常通过表达作者内心的痛苦和哀伤来引起读者的共鸣。
感伤的诗作往往带有一种深刻的悲凉氛围。
表现手法1.情感的宣泄:感伤的诗作常常通过抒发作者内心的痛苦和哀伤来宣泄情感。
2.暗示和隐喻:感伤的诗作常常使用暗示和隐喻等修辞手法来表达作者内心的痛苦和哀伤。
3.对生活的消极描绘:感伤的诗作常常通过对生活的消极描绘来表达作者内心的痛苦和哀伤。
作用感伤的诗作能够引起读者的同情和共鸣,激发读者对人生痛苦和哀伤的思考。
它们能够帮助人们理解和面对自己的情感和痛苦,进而寻找生活中的希望和力量。
素朴与感伤的诗的联系和区别共同点1.人性的表达:素朴与感伤的诗作都是在表达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思想。
2.引发共鸣:素朴与感伤的诗作都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激发读者的情感和思考。
区别1.表现手法:素朴的诗作通常直接而简单地表达情感和思想,而感伤的诗作常常使用暗示和隐喻等修辞手法表达作者的痛苦和哀伤。
《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中的美学思想
《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中的美学思想作者:张玉能来源:《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03期[摘要]席勒的《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以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的对立统一辩证发展观为指导,建构了西方美学史上最为独特的文学类型论。
它根据素朴诗人的创作方法一致与感伤诗人的创作方法不同,把素朴的诗作为文学的一个大类,与感伤的诗相对立;再把感伤的诗分为讽刺诗、哀歌诗两小类,又把讽刺诗划分为激情的讽刺诗和嬉戏的讽刺诗,而把哀歌诗划分为狭义的哀歌和广义的牧歌。
席勒的这种文学类型论在西方美学史和文学史上是空前绝后的。
它的意义在于,这种分类的依据不仅仅是文学作品的客观条件,更主要的是诗人(文学家)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态度及其创作方法,突出了文学艺术的人性、主体性、创造性。
尽管席勒的文学类型论并没有成为文学史的共识,但是,它却给文学类型论打开了更加广阔的实践本体论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文学;类型[中图分类号]B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372(2014)03-0037-19The aesthetic thought in On the Simple and Sentimental Poetry—on the theory of literary typeZHANG Yu-neng(College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Wuhan 430079,China)Abstract:On the Simple and Sentimental Poetry, written by Schiller, takes the concept of dialectical development as the instruction, in which finding a place with the poem of the unity of opposite to constructing the most unique literary theory of types in the history of Western Aesthetics.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reation method between simple poet and sentimental poet, the simple poem serves as a large class of literature, and the opposite is sentimental poem; then the sentimental poem is divided into satirical poem and elegiac poem, and the satirical poem is divided into the passion satirical poems and the play satirical poem, and the elegiac poem is divided into narrow elegy and the broad pastoral. Schiller‟s literature theory in the history of Western Aesthetics and literary history is unprecedented and unrepeatable. Its significance lies in that the basis of the classification is not merely on the objective condition of literary works; what is more important,the attitude of poet (writer) to handl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nature and the creation methods of poet highlighting the human nature, subjectivity, creativity in art and literature.Although the theory of Schiller‟s literary types does not become the consensus of literature history,it opens the space to develop wider practical ontology for the theory of literature type.Key words:On the Simple and Sentimental Poetry;literature;type席勒的《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以人性美学思想体系为根基,在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的对立统一辩证发展观指导下,建构了西方美学史上最为独特的文学类型论。
《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艺术特色评析 (2)
运用席勒《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这一篇文献的理论,分别举出“素朴的诗”和“感伤的诗”各一首,比较分析二者的艺术特色。
素朴诗:李清照《多丽·咏白菊》小楼寒,夜长帘幕低垂。
恨萧萧、无情风雨,夜来揉损琼肌。
也不似、贵妃醉脸,也不似、孙寿愁眉。
韩令偷香,徐娘傅粉,莫将比拟未新奇。
细看取、屈平陶令,风韵正相宜。
微风起,清芬酝藉,不减酴醿。
渐秋阑、雪清玉瘦,向人无限依依。
似愁凝、汉皋解佩,似泪洒、纨扇题诗。
朗月清风,浓烟暗雨,天教憔悴度芳姿。
纵爱惜、不知从此,留得几多时。
人情好,何须更忆,泽畔东篱。
在李清照的词中,“花”是出现得最多的意象。
她笔下的花,不仅有人的情志,如“宠柳娇花”,“梅心惊破”;而且有眉、腮,如“柳眼梅腮”;有肌骨,如“玉骨冰肌”;因而也有肥瘦,如“绿肥红瘦”。
菊花纤细,这里就用“揉损琼肌”来描写菊花的纤纤玉骨。
然后进一步用四个历史人物来作类比反衬。
下片续写,用一“渐”字表示时间推移,秋阑菊悴。
“雪清玉瘦”呼应“揉损琼肌”,紧扣白菊在风雨中挣扎自立从开到谢的神态。
这里不说人对残菊的依恋,反说菊愁凝泪洒,依依惜别。
用班婕妤“汉皋解佩”的典故,以“秋扇见捐”自喻。
这两个典说的都是得而复失、爱而遭弃的失落、捐弃的悲哀。
怅惘之情,融入朗月清风,浓烟暗雨之中,又通过这既清朗、又迷离的境界具象化。
同时,它又暗示了,菊既不同流俗,就只能在此清幽高洁,又迷蒙暗淡之境中任芳姿憔悴。
感伤诗:佚名《采薇》采薇采薇,薇亦作止。
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室靡家,猃狁之故。
不遑启居,猃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
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忧心烈烈,载饥载渴。
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
曰归曰归,岁亦阳止。
王事靡盬,不遑启处。
忧心孔疚,我行不来!彼尔维何?维常之华。
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戎车既驾,四牡业业。
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骙骙。
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四牡翼翼,象弭鱼服。
岂不日戒?猃狁孔棘!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艺术特色评析 (1)
运用席勒《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这一篇文献的理论,分别举出“素朴的诗”和“感伤的诗”一首,比较分析二者的艺术特色。
答:一、素朴的诗相对于李白一生饱览名山大川,写出那些豪放逸丽的诗来说,《宿五松山下荀媪家》则显得极为素朴自然。
但它歌颂的劳动人民的辛勤和苦难,诚以待人的美德,慷慨无私的奉献,无不令人感动。
更是透露出了李白谦恭的可贵品质。
“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
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
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
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
”开头两句“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点出了李白这首诗是寄宿在五松山下的一个农家时所写。
同时也写出了李白的寂寥,没有什么能够引起诗人的欢乐。
三四句则描写了李白寄宿在农家时的所见所闻,接触的都是农民的艰辛和困苦。
秋天本是丰收的季节,但在李白的这首诗里,却用了“秋作苦”。
可见农家不仅付出了劳动的幸苦,更多的是因繁重赋税压迫下的内心的苦。
农家白天收割,晚上舂米,显得十分凄凉。
五六句“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李白跪坐在那里,主人将做好的饭端来给他,显出农家主人的热情好客。
而古时的雕胡饭对于农家来说,就是大餐。
所以李白看见农家的主人端出这盘雕胡饭,被深深感动。
因此,才有了结尾两句的“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
这里借用了西汉淮阴侯韩信的典故。
表达了主人如此诚恳地款待李白,对于一个路人来说,李白很过意不去,觉得很是惭愧,便再三地推辞致谢。
综观李白的这首诗,写得极为朴素自然,有的只是李白夜宿山村的过程,只是他亲身经历的感受。
这里没有以往李白的高傲,没有他“摧眉折腰事权贵”那样地桀骜不驯。
有的是李白对普通农家的谦恭,由此可见李白难能可贵的品质。
而这样心地善良、热情好客的劳动妇女,所代表的形象,可以说是贯穿了整个中国历史,读来为之感动。
二、感伤的诗在杜甫的诗中,感伤的诗句比比皆是,不胜枚举。
然而,要说到哪句是最伤感的,还真难以抉择。
我选择其中几句来欣赏:第一句是“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这是出自于《月夜忆舍弟》。
《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艺术特色简析 (3)
运用席勒《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这一篇文献的理论,分别举出“素朴的诗”和“感伤的诗”各一首,比较分析二者的艺术特色在西方很多语言中,包括德语,自然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除人以外的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二是人性,即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
所以当席勒提及自然时,他便同时考虑到了这两方面。
要讨论自然,实际上也就是要考察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而关于这种关系,席勒的经典阐述是:“诗人或则就是自然,或则追寻自然,二者必居其一。
前者使他成为素朴的诗人,后者使他成为感伤的诗人。
”其实席勒的诗的概念可以拓宽到文学。
席勒在他的论文中会经常轮流使用以下几对不同但意义上却相对应的词:素朴的诗和感伤的诗,古代的诗和近代的诗,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
席勒认为,所谓素朴,也即是指纯朴的自然状态,是人与自然作为统一整体的状态。
这种状态只有在古希腊罗马时代才有可能。
素朴的诗只要摹仿现实,而且这个现实是真实存在的、是自然的、感性的、活生生的,而到近代,自然成了不可实现的失去的理想,因此出现了感伤的诗用理性的观念来表现理想。
因此席勒说:“古人自然的感受,而我们感受自然》”素朴的诗以王维的《鸟鸣涧》为例,这首诗是王维题友人所居的《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之一。
五首诗每首写一处风景,接近于风景写生,而不同于一般的写意画。
本首诗写诗人夜间漫游触景生情而写下的。
王维在他的山水诗里,喜欢创造静谧的意境,这首诗也是这样。
在这春山中,万籁都陶醉在那种夜的色调、夜的宁静里了。
因此,当月亮升起,给这夜幕笼罩的空谷,带来皎洁银辉的时候,竟使山鸟惊觉起来。
鸟惊,当然是由于它们已习惯于山谷的静默,似乎连月出也带有新的刺激。
但月光之明亮,使幽谷前后景象顿时发生变化,亦可想见。
所谓“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曹操《短歌行》)是可以供读者联想的。
但王维所处的是盛唐时期,不同于建安时代的兵荒马乱,连鸟兽也不免惶惶之感。
王维的“月出惊山鸟”,大背景是安定统的盛唐社会,鸟虽惊,但决不是“绕树三匝,无枝可依”。
《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艺术特色分析 (10)
运用席勒《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这一篇文献的理论,分别举出“素朴的诗”和“感伤的诗”一首,比较二者的艺术特色。
“诗人们,就其概念而言,是自然的保护者。
在他们可能完全不在是这样的地方,他们就肯定会在自己心中体验到任意和矫饰的形式的毁灭性影响,或者竟会与这些形式发生冲突,在这里他们作为自然的证人或者复仇者出现。
因此他们或者成为自然的,或者寻求失去的自然,由此产生两种不同的诗歌创作方式……他们要么成为朴素的诗人,要么成为伤感的诗人。
”朴素的诗人是自然的证人,他们本身就是自然的,朴素的诗人和自然本身并没有全然地分离,而是一个整体,这种一元性使得朴素的诗充满必然性的安详平和,天真烂漫,就像在春天里玩耍奔跑的孩子们,他们的举止可爱无比,我们却不会嘲笑他们的笨拙,相反我们被这一场景所表现出来的诗意所感动,在某一刻,竟然震惊于其中蕴含这的难以言说的意蕴,从而热泪盈眶。
朴素的诗是美的,这种美来自于自然本性所散发出的光芒。
我选择唐代诗人孟浩然的《渡浙江问舟中人》作为素朴的诗进行分析。
诗人将自己特有的冲淡风格用于七绝,往往“造境飘逸,初似常语”而“其神甚远”。
此诗通过“引领”遥望和向舟中人探问,表现对越地的向往。
首句即写“江落潮平”,点明正适宜轻舟快渡,但诗人却“时时引领”遥望,足见心情的急切。
末句一问,寄托着对越地山川之美的渴慕。
全诗笔调朴素,意境浑融。
首句直陈其事,它由三个片语组成:“潮落”、“江平”、“未有风”,初似平平淡淡的常语。
然而细味,这样三顿形成短促的节奏,成功地写出为潮信阻留之后重登旅途者惬意的心情。
可见有时语调也有助于表现诗意。
钱塘江江面宽阔,而渡船不大。
一叶“扁舟”,是坐不了许多人的。
“舟中人”是来自四方的陌生人。
“扁舟共济与君同”,颇似他们见面的寒暄。
这话淡得有味,意思是:虽说彼此素昧平生,却在今天走到同条船上来了。
“同船过渡三分缘”,一种亲睦之感在陌生乘客中油然而生。
尤其因舟小客少,更见有同舟共济的亲切感。
“感伤的诗”和“素朴的诗”——论早期新诗的抒情问题
感伤的诗”和素朴的诗”——论早期新诗的抒情问题李蓉摘要:’白话诗”之后, 抒情”成为新诗的核心问题。
主情论者”大都认为诗歌来自 迫切的人的情感”,然而,他们对 情”的理解却存在着差异,由此也引发了对于抒情与理性、道德、技艺等关系的论争,这些问题都直接与抒情中的感伤主义相关。
正是由于认识到诗歌的情感 来自 迫切的”生理冲动,容易引发精神上的热病,周作人选择将 并不迫切”的日常事物纳入写作的视野,通过客观的方式传递一种宁静的人生哲学。
虽然周作人的 素朴的诗”祛除了感伤主义的滥情和自我伤害,但因其 返古”却不能代表新诗的发展方向。
早期新诗或躁动或冷静,都还不具备将情感和情绪转化为具有现代性的诗歌艺术的能力。
关键词:早期新诗;抒情;感伤;身体;周作人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中国新诗的身体'现代性研究” Q4BZW126)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识码:A 按通常的看法,诗歌和抒情几乎是同义词,没 有抒情,诗不成其为诗。
在新诗中,这种看法仍然 被大多数人所赞同。
白话诗”作为新诗的开端,它的偏于写实、说理是对僵化的古典抒情模式的反叛,然而它的弊端却为郭沫若、周作人、朱自清等 人所诟病。
中国诗歌有着深厚悠久的抒情传统,所谓 言志缘情”,同时,18世纪末到19世纪上半叶的西方浪漫主义诗歌也在新诗中发生着影响,新诗回归抒情势所必然”新诗的抒情是逐步确立并成型 的,朱自清在回顾早期新诗的发展时说, 民国十四年以来,诗才专向抒情方面发展”①,朱自清在 这里指的是到了新月派诗歌才真正有了理想的抒情”②,这样看来,1920年代初期是抒情逐渐成形 的阶段,在这一过程当中,新诗的抒情特质是如何确立的?早期新诗的写作暴露出哪些问题?相对于 古典诗歌,它是如何认知 现代的抒情”的?这些问题都需要到历史中去寻找答案。
王德威指出: 在革命、启蒙之外, 抒情’代表中国文学现代性一尤其是现代主体建构一的又一面向。
朴素的诗和感伤的诗
朴素的诗和感伤的诗朴素的诗和感伤的诗,是诗歌中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
朴素的诗通常选择日常生活中最真实的细节,而感伤的诗则更多地聚焦于情感和内心的感受。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这两种诗歌表达形式的特点及其美学价值。
朴素的诗,几乎可以被视为现代诗歌的代表形式。
它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现代诗歌需要一种更加贴近大众和读者的表达方式。
朴素的诗通过选择最日常、最真实的生活情景,以简单、精准的语言风格,展现出现代人生活的点点滴滴,从而引起读者共鸣。
朴素的诗歌,它的语言特征主要是平实,真实而又自然。
这种诗歌更偏向于简洁而真实的表达。
他们没有华丽的词汇,也不会采用太过生僻的用词或语法。
同时,诗歌又强调语言的感性和形象,让读者更加容易地产生共鸣,感受到生活点滴中的温馨和快乐。
而感伤的诗,则强调了情感的表达能力,使读者更能够理解和共同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情感体验。
它更加倾向于通过表达情感来打动读者,使读者深入体会诗人所赞美或厌恶的事物。
感伤的诗通常是深情、唯美、含蓄的。
它让读者感受到了一种深深的情感,而不是仅仅通过理性思考达到共鸣。
感伤的诗经常引用一些华丽的修辞手法和富有感染力的意象,以表达诗人所感受到的内心情感。
朴素诗与感伤诗有这很大的不同,他们在表达风格上有着显着的差异。
朴素诗更加关注生活的细节和真实面貌,他们注重的是最普通的生活现象,也往往能用最平凡的话语来表达最真实的情感,而感伤诗则更加倾向于表达情感与内在暗示的内容,强调的是诗人内心感受的表达与感伤。
不论是朴素的诗还是感伤的诗,作为一种文学艺术形式,都具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
对于读者,朴素的诗歌生动地描绘出日常生活的点滴,表达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同时也使读者感受到了生活的温情。
而感伤的诗,则更加聚焦于情感体验,营造出一种深刻的内心世界,让人们在感同身受的同时产生共鸣。
总之,朴素的诗和感伤的诗,各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美学价值,都是对于生活和内心情感的不同表达方式。
每种诗歌形式都有其闪耀的光芒,以及独特的魅力,值得我们去深入挖掘和品味。
《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艺术特色评析 (3)
运用席勒《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这一篇文献的理论,分别举出“素朴的诗”和“感伤的诗”各一首,比较分析二者的艺术特色。
答:席勒在他的论文中会经常轮流使用以下几对不同但意义上却相对应的词:素朴的诗和感伤的诗,古代的诗和近代的诗,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
席勒认为,所谓素朴,也即是指纯朴的自然状态,是人与自然作为统一整体的状态。
这种状态只有在古希腊罗马时代才有可能。
素朴的诗只要摹仿现实,而且这个现实是真实存在的,是自然的,感性的,活生生的,而到近代,自然成了不可实现的失去的理想,因此出现了感伤的诗用理性的观念来表现理想,这个理想要不就是已经失去了的,要不就是遥不可及的。
因此席勒说:“古人自然地感受,而我们感受自然。
”说的也即素朴关系和感伤关系。
素朴关系是说诗人本身是自然,它与自然和谐统一。
感伤关系是指诗人失去了自然,他正寻求自然。
席勒说,“尽营素朴的诗和感伤的诗都企图充分表现人性,但素朴的诗人满足于素朴的自然和感觉,满足于摹仿现实世界,所以就他的主题而论,他只能有一种单一的关系;在处理主题的方式上,他没有选择的余地。
如果素朴的诗产生不同的印象,......全部差别也只在程度方面。
......因为素朴诗的一个特点,正在于它的起源和效果都具有严格的一致性。
”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素朴诗人的描述是客观现实,是冷静的,甚至于被动的,容易流于庸俗,乏味,其创作题材和方法乃至所能达到的效果都是单一的。
中国的素朴诗比如:《采薇》“采薇采薇,薇亦作止......”而“感伤诗人经常都要关心两种相反的力量,有表现客观事物和感受它们的两种方式;也就是,现实的或有限的,以及理想的或无限的,他所唤起的混杂感情,将经常证明这一来源的二重性。
”而这里,感伤诗人是被感性和理性的矛盾对立支配着,他必须选择的是,是以现实还是理想作为依附,是以讽刺的态度还是感伤的态度来处理题材。
因此,他的描述是主观的,热切的,而且是主动的,不过也容易变成夸张和空想,供他选择的题材和方法则是多样的,能达到的效果也是多样的。
《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艺术特色简析 (6)
期末作业:运用席勒《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这一篇文献的理论,分别举出“素朴的诗”和“感伤的诗”各一首,比较分析二者的艺术特色。
浅论席勒《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及举例分析《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是德国哲学家席勒最重要的美学论文之一,曾被托马斯·曼誉为“德国文艺论文的高峰”。
首先,席勒在该文中指出了文艺创作的两种不同的创作方法,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把诗歌划分为“朴素”与“感伤”两种基本类型。
所谓“朴素的诗”即是“模仿自然”的诗,此时诗人与自然之间是一种原始和谐的素朴关系。
而“感伤的诗”则是“表达理想”的诗,此时诗人失掉了自然,从而在作品中千方百计地寻找自然,对自然的态度就像成人失去了童年一样,是依恋而感伤的。
因此,朴素诗的最大特点就是客观冷静的模仿自然,模仿现实,让主体消失在客体之中。
打动我们的是自然,是活生生的现实。
其次,就其描述来看,素朴诗人的描述是客观现实,是冷静的,甚至于被动的,容易流于庸俗乏味,其创作题材和方法乃至所能达到的效果都是单一的。
感伤诗人的描述是主观的,热切的,而且是主动的,不过也容易变成夸张和空想,供他选择的题材和方法则是多样的,能达到的效果也是多样的。
素朴诗以感觉描绘的具体形象占上风;而感伤以艺术作品的精神占上风,个性是前者的优点,理想性是后者的优点,它们都有其自身的美学意义。
我以诗经中的《郑风·野有蔓草》一篇作为“素朴的诗”的例子,“野有蔓草,零露溥兮。
有美一人,清扬婉兮。
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野有蔓草,零露襄襄。
有美一人,婉如清扬。
邂逅相遇,与子偕臧。
”他们依随自然的生命韵律自由地生存,一个民族以群体的生存状态在昊天旭日下与干净自由的自然亲密地相处,他们的想像方式感情态度风俗习惯密切地接近着淳朴的自然。
一个阳光明媚空气清新的早晨,一片枝叶葳蕤无边无际的春草,一滴明澈晶莹滑滚欲滴的露珠。
所有这一切都充溢着自然的野趣和生机,流淌着大自然生命的鲜活和光亮,就在如此生机勃勃的世界里,诗人与一位妩媚动人脉脉不语的姑娘邂逅相逢并且一见钟情了。
《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艺术特色分析 (2)
题目:运用席勒《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这一-篇文献的理论,分别举出“素朴的诗”和“感伤的诗'各一首,比较分析二者的艺术特色。
赏析“素朴的诗”和“感伤的诗”席勒的经典阐述是:“诗人或则就是自然,或则追寻自然,二者必居其一。
”前者使他成为素朴的诗人,后者使他成为感伤的诗人。
在《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中,所谓“素朴的诗”即是“模仿自然”的诗,是人与自然作为统一整体的状态。
“素朴的诗”只要摹仿现实,而且这个现实是真实存在的,但到了近代,自然成了不可实现的失去的理想,由此出现了“感伤的诗”。
所谓“感伤的诗”即是“表达理想的诗”。
“素朴的诗”在这里我们以唐代张志和的《渔歌子》为例,王国维曾在《人间词话》谈到本词的意境时曾说:“境非独为景物也。
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
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
”这首词描写了水乡风光,在这里词人借理想化的渔人生活自道其隐居江湖之乐,寄托了他爱自然、慕自由的情趣。
词的开头两句勾勒出了一幅色彩明丽清新的“江南春景图”。
“西塞山前”点明词中所描绘的具体地点在太湖附近。
作者又用生花之笔勾出白色的鹭鸶翱翔在黛色的山峦前,粉红的桃花在山前怒放,潺潺的流着的清澈碧绿的江水,鲜美名贵的鳜鱼自由自在的潜游的春景。
在这明丽清新的背景中,作者又写了一位烟波钓徒头戴青色翥竹叶编的大斗笠,身披绿色的蓑衣,在斜风细雨中,驾着一叶扁舟,荡漾在万顷碧波之上。
“青翁笠,绿蓑衣”作者紧紧抓住衣着的特点,简洁明快的勾出一位渔民的形豫。
“葛笠”之青,“蓑衣”之绿又给前面的画面涂上了清雅的色彩。
“斜风细雨”描绘出春雨的特点。
“不须归”揭示了人物的内心活动一由于陶醉在清新、恰静、安逸的大自然怀抱里,因而不避风雨,流连忘返。
这个艺术形象是作者对渔民生活理想化的描写,也是作者自身生活的写照。
作者在这里以深情托出一幅富有诗意的画面,也就是寄托了自己不再留恋仕途,一心遁迹江湖、怡情山水,享此隐居之乐的情趣。
《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艺术特色评析 (5)
期末作业:运用席勒《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分别举出“素朴的诗”和“感伤的诗”一首,比较分析二者的艺术特色。
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席勒的文学类型论是建立在他的人生美学思想体系基础之上的。
它根据素朴诗人感受和处理自然的创作方法一致与感伤诗人感受和处理自然的创作方法不同,把素朴的诗作为文学的一个大类,与感伤的诗相对立。
席勒指出,“因为素朴的诗人仅仅追随素朴的自然和感觉,也只限于模仿现实,所以他对于自己的对象只能有单一的关系,鉴于此,他在处理上就没有选择的余地。
素朴的诗所给予我们的不同程度的印象只取决于同一性质的感受方式的相异程度;甚至外在形式的差别也不能引起那种审美印象的任何改变。
王维早年有过积极的政治抱负,希望能作出一番大事业,后值政局变化无常而逐渐消沉下来,吃斋念佛。
四十多岁的时候,他特地在长安东南的蓝田县辋川营造了别墅和在终南山上,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
所以王维的诗有清新淡远,自然脱俗的风格,创造出一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中有禅”的意境。
因此王维后期的诗可以看作素朴的诗。
如《山居秋暝》一首: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此诗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并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以自然美来表现人格美和社会美。
《山居秋暝》是一首清新淡远的田园山水诗,但“诗中有画”,景中含情。
诗人善于将色彩、线条、构图等本来属于绘画艺术的表现形式融入诗中,描绘出清新优美,充满生机的画面。
空山新雨后的秋凉,松间明月的清辉,石上淙淙流淌的清泉,竹林浣女的笑声,渔人荡舟荷湖的动态,构成一幅有声有色、动静有致、优雅和谐、令人心旷神怡的画卷,让读者在欣赏清逸空灵,淡泊恬静的诗意时,又观赏到一幅清新秀丽、富有生活情趣的田园山水画,且陶醉在诗歌那诗画般的田园牧歌式的情境之中。
再根据感伤诗人不同的感受方式和创作方法,把感伤的诗分为讽刺诗、哀歌诗两小类。
《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艺术特色简析 (4)
题目:运用席勒《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这一篇文献的理论,分别举出“素朴的诗”和“感伤的诗”各一首,比较分析二者的艺术特色。
答:席勒认为,所谓“朴素的诗”即是“模仿自然”诗。
此时,诗人与自然之间是一种原始和谐的素朴关系。
而所谓“感伤的诗”则是“表达理想”的诗。
“素朴的诗”和“感伤的诗”之间存在着对立的关系,前者是是诗人与自然的和谐一致,后者是源于诗人同自然(现实)的对立。
在社会学上,席勒认为素朴的诗是古代诗的代表,而感伤诗则是近代诗的代表。
二者之间也存在着许多区别,如题材上、效果上、艺术种类上、对现实的态度上等。
“硕人其欣,衣锦褧衣。
齐侯之子,卫侯之妻。
东宫之妹,邢侯之姨,谭公维私。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这是《国风·硕人》中的一首诗。
描写了齐女庄姜出家卫庄公的美貌的诗句。
诗句描写细致,比喻新鲜,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最早刻画女性容貌美、情态美的作品,历来备受人们的推崇和青睐。
适中所述的女子貌美非常,回眸一笑百媚生,便胜却人间无数。
举手投足之间成为自然中最纯粹的美。
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只有和自然融为一体,才能够有通灵的魅力。
尤为重要的是,现阶段的美,不是三寸金莲,也不是掌中细腰,不是面若银盘,更不是粉黛铅华。
而是“硕人”,是自然健康的没,是对自然之美的赞颂与歌唱。
在题材上来说,侧重于表现出了自然之美;在效果上来说,没有夸张与想象,而是一种近似于白描的形象的表现,因而产生的效果相对于充满浪漫主义的诗作并没有那么的强烈,而是愉悦且平静的,这也恰恰表现出了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的状态;在艺术种类上来讲,由于“素朴的诗”侧重与客观现实的描写,所以给读者呈现的造型艺术比较鲜明;在对现实的态度上说,素朴的诗和诗人对现实游戏和某种依赖性,因为诗人创作很大程度上反映着现实,是对现实的模仿,所以现实是什么样子就决定了作品是什么样子。
就像《硕人》这首诗,再通俗一些来说,诗作中想要表达的其实就是女子嫁人以及她如何貌美,基于现实叙述现实。
《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艺术特色简析 (2)
运用席勒《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这一篇文献的理论,分别举出“素朴的诗”和“感伤的诗”各一首,比较分析二者的艺术特色。
素朴的诗:例如李白的《静夜思》,李白的这首五言绝句,写的是诗人在寂静的夜晚,思念故乡的感受。
李白一生特别喜欢漫游。
在漫游途中,写下了大量热情奔放、歌颂祖国山河的浪漫主义诗歌。
但有时作者一也不免产生孤独惆怅之感,引起思念故乡的眷恋之情。
这首诗就是诗人在漫游途中,旅居异乡,产面对孤寂的寒月,引起了对故乡无限的幽思萦想,而写下的“思乡”之作。
象“思乡”这类题材,在古代诗人中,写得实在太多了。
可有谁能写得情景如此逼真,落笔这样轻松自如呢?这首绝句,仅四行,二十个字,不用一个典故,没有任何夸张,完全运用白描手法,语言平易浅近,皆以寻常口语言意,但一经诗人道出,则别有一番风韵。
千百年来,它广为传诵,倍受人们喜爱,其奥妙,就在于平淡之中有余味真所谓“其淡语皆有味,浅语皆有致。
”由于素朴的诗侧重于客观的摹写,因而造型艺术在素朴的诗中具有代表性。
感伤的诗:例如白居易的《长恨歌》,诗人将叙事、写景和抒情和谐地熔于一炉,形成回环往复、富有变化的特点。
诗人把人物的思想感情注入景物,用景物的折光来烘托人物的心境,恰如其分地表达蕴蓄在内心深处的难达之情。
唐玄宗在逃亡的路上,四处是黄尘、栈道、高山,日色暗淡,旌旗无光,秋景凄凉,烘托了悲思和痛楚。
蜀地的山山水水很美,但在唐玄宗眼中,那山的青,水的碧,也都惹人伤心,反而增添了内心的思念与痛苦。
这是诗人用美景来衬托哀情,其感情细腻缠绵。
唐玄宗返京后,所见所闻,相互交错,表现出愁苦凄清,行宫中的月色,雨夜里的铃声,这些寻常的事物都给人以伤心、断肠之感。
诗人反复渲染出睹物思人,孤灯挑尽、难以入睡的苦苦追求和思恋,尤其看到梨园弟子、阿监青娥都已白发衰颜,更是黯然神伤,勾起对贵妃的无限思念。
诗人寄托仙境,使人物情感回旋上升,达到极至,正是这样的反复抒情,人物思想情感才体现得更加深邃丰富,更富有艺术魅力和感染力。
《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艺术特色评析 (10)
期末作业:运用席勒《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这一篇文献的理论,分别举出“素朴的诗”和“感伤的诗”各一首,比较分析二者的艺术特色。
浅论席勒《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及举例分析席勒是德国著名的文艺理论家,也是著名的诗人、哲学家。
他写的《论朴素的诗与感伤的诗》最大的价值在于其对文艺理论作出了巨大奉献。
在这篇重要的论文中,席勒认为文学应该分为“素朴的诗”和“感伤的诗”的依据是诗人处理艺术与现实关系时所遵守的基本原则,而前者属于现实主义的写作方式,后者属于浪漫主义的写作方式。
而最完美的诗则是二者的统一结合。
因此,席勒的这篇著作对于整个西方国家的浪漫主义文论家诠释,理解浪漫主义真正意义有不可估量的影响。
席勒在文章的开篇写道:“我已经说过,诗人或者是自然,或者寻求自然。
前者使他成为朴素的诗人,后者使他成为感伤的诗人。
”这种说法实际上很明确地告诉我们朴素诗人的创作方式是模仿自然,而感伤诗人的创作方式是表现理想。
席勒还指出:这里面其实包含了一个标准,这种标准是用来区分这两种不同的诗的。
对现实世界中一切事物的模仿的是素朴诗,对于诗人内心情感及活动的描绘的是感伤诗。
这种划分就区分了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的文艺创作。
我以苏轼的作品《题西林壁》为朴素的诗进行浅析。
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
前两句描述了庐山不同的形态变化。
庐山横看绵延逶迤,崇山峻岭郁郁葱葱连环不绝;侧看则峰峦起伏,奇峰突起,耸入云端。
从远处和近处不同的方位看庐山,所看到的山色和气势又不相同。
后两句写出了作者深思后的感悟:之所以从不同的方位看庐山,会有不同的印象,原来是因为“身在此山中”。
也就是说,只有远离庐山,跳出庐山的遮蔽,才能全面把握庐山的真正仪态。
全诗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耐人寻味。
以李煜的《相见欢》作为感伤诗的例子进行浅析。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艺术特色分析 (8)
赏析席勒《论朴素的诗和感伤的诗》题目:运用席勒《论朴素的诗与感伤的诗》这一篇文献的理论,分别举出“朴素的诗”和“感伤的诗”各一首,比较分析二者的艺术特色。
在席勒的文章中,最鲜明的观点及把诗人的诗由其描述内容的差异分为“朴素的诗”和“感伤的诗”。
“朴素的诗”,即诗人在诗中描述的大多都是客观事实,是在其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东西,对于已发生的事情的描述,采用的多半都是冷静的客观的视角,所以在诗中,我们能感受到是具体的形象,而由于描述的形式比较单一,所以容易造成枯燥乏味的情况。
“感伤的诗”则大相径庭,诗中多数充斥着的是炽烈浓郁的情感,相对于描述现状的形式单一,对于感情的描写则多种多样,及其煽情的语句会让人有感同身受之感,但是同时也会存在夸张不符逻辑的空想的情况发生。
具体形象是前者的优点,感性想象是后者的优点,两者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审美意义。
说起“朴素的诗”和“感伤的诗”我便不自觉的想起了两个诗人,李白和杜甫,一个豪放的天性自然流露,一个则是“语不惊人死不休”的代表,那么下面我将以这2位诗人为代表,选择作品。
我以李白的《南陵别儿童入京》作为“朴素的诗”的例子,“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
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
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争光辉。
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
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从白酒刚刚酿好时诗人从山中归来,啄着谷粒的黄鸡在秋天长得正肥。
呼唤童仆炖黄鸡斟上白酒,孩子们嬉笑着牵扯布衣。
到一面高歌,一面痛饮,欲以酣醉表达快慰之情;醉而起舞,闪闪的剑光可与落日争辉。
诗人描述了一个又一场景,让读者仿佛如同自己亲身经历一般,由远及近,由物到人,栩栩如生地描绘出一幅充满了愉悦轻松的场景。
全诗最后一句,仰面朝天纵声大笑着走出门去,我怎么会是长期身处草野之人?那充满既视感的画面,让读者和诗人一起为自己得到重用的欢愉。
而从古至今,得到重用的永远都是少数人,即使是风光一时的李白,在谗言之后也只能发出“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这样的感叹。
《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艺术特色分析 (4)
运用席勒《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这一篇文献的理论,分别举出“素朴的诗”和“感伤的诗”各一首,比较分析二者的艺术特色。
席勒认为,所谓素朴,也即是指纯朴的自然状态.是人与自然作为统一整体的状态。
这种状态只有在古希腊罗马时代才有可能。
素朴的诗只要摹仿现实,而且这个现实是真实存在的,是自然的.感性的.活生生的,而到近代.自然成了不可实现的失去的理想.因此出现了感伤的诗用理性的观念来表现理想.这个理想要不就是已经失去了的.要不就是遥不可及的。
因此席勒说:“古人自然地感受,而我们感受自然。
”说的也即素朴关系和感伤关系。
素朴关系是说诗人本身是自然,它与自然和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
素朴的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短短四句诗,写得清新朴素,明白如话。
明人胡应麟说:“太白诸绝句,信口而成,所谓无意于工而无不工者。
”(《诗薮·内编》卷六)王世懋认为:“(绝句)盛唐惟青莲(李白)、龙标(王昌龄)二家诣极。
李更自然,故居王上。
”(《艺圃撷馀》)怎样才算“自然”,才是“无意于工而无不工”呢?这首《静夜思》就是个样榜。
所以胡氏特地把它提出来,说是“妙绝古今”。
它的内容是单纯的,但同时却又是丰富的。
它是容易理解的,却又是体味不尽的。
诗人所没有说的比他已经说出来的要多得多。
它的构思是细致而深曲的,但却又是脱口吟成、浑然无迹的。
从这里,读者不难领会到李白绝句的“自然”、“无意于工而无不工”的妙境。
李白这首清新质朴、婉转如歌的小诗因为成功地反映了外出游子的静夜思乡之情,才获得了永久的艺术生命力。
大概只要有离家不归的人们,就会有人在月下吟起这首百读不厌、体味不尽的《静夜思》的。
感伤的诗: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是一曲生命的哀歌,作者通过对自然永恒与人生无常的尖锐矛盾的对比,抒发了亡国后顿感生命落空的悲哀,语语呜咽,令人不堪卒读。
《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艺术特色评析 (11)
运用席勒《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这一篇文献的理论,分别举出“素朴的诗”和“感伤的诗”各一首,比较分析二者的艺术特色。
“感伤的诗是隐遁和静寂的产物,它又招引我们去求取隐遁和静寂;素朴的诗是生活的儿子,它引导我们回到生活中去。
”——这里所说的“隐遁”和“静寂”,相信席勒只是想说明浪漫主义创作源泉与现实主义的不同。
中国的朴素诗《采薇》:《采薇》是该用深情和灵魂去教与学的生命之篇。
悲哀的家园之思是全诗的情感基调,诗歌以多种技巧,深刻强烈的表达这种思妇之情。
1.现实主义的创作精神.《诗经》的大多篇章都体现着直接反映和干预现实生活的创作精神,自然、真实的艺术风格中体现着深刻的现实主义的创作精神.《采薇》描写西周时期一位饱尝服役思家之苦的戍边战士在归途中所思所想,叙述了他转战边陲的艰苦生活,比较完整地展现了征人由久戍思归到归时痛定思痛的感情历程.2.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赋就是铺陈直叙,叙事描写、议论抒情都在其内,是《诗经》最基本、最常用的表现手法.“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是写景记时,更是抒情伤怀.在叙事的过程中,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让那一股缠绵深邃的情思,从风景画面中自然流出.3、复沓的章法和灵活的句式.句式既以四言为定格而又随机而变,表现灵活自如,如文章第二段的“载饥载渴”在最后一段改成成“载渴载饥”.4、丰富、生动、形象的语言和和谐的韵律.《诗经》的语言丰富多彩、生动形象,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短短的一段却蕴涵韵律和谐美、意象古典美、叠音自然美和短句简洁美。
中国的感伤诗《离骚》:《离骚》是一部伟大的抒情长诗,也是一部"感伤的诗",屈原通过对黑暗现实的揭露以及"香草美人"意象群的方式为作品注入了浓浓的感伤意蕴。
屈原的感伤来自于两个方面的原因:政治极度黑暗的客观现实和自身所具有的崇高理想与执着追求的精神。
《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艺术特色评析 (12)
运用席勒《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这一篇文献的理论,分别举出“素朴的诗”和“感伤的诗”各一首,比较分析二者的艺术特色。
席勒的《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以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的对立统一辩证发展观为指导,建构了西方美学史上最为独特的文学类型论。
它根据素朴诗人的创作方法一致与感伤诗人的创作方法不同,把素朴的诗作为文学的一个大类,与感伤的诗相对立;再把感伤的诗分为讽刺诗、哀歌诗两小类,又把讽刺诗划分为激情的讽刺诗和嬉戏的讽刺诗,而把哀歌诗划分为狭义的哀歌和广义的牧歌。
席勒的这种文学类型论在西方美学史和文学史上是空前绝后的。
它的意义在于,这种分类的依据不仅仅是文学作品的客观条件,更主要的是诗人(文学家)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态度及其创作方法,突出了文学艺术的人性、主体性、创造性。
尽管席勒的文学类型论并没有成为文学史的共识,但是,它却给文学类型论打开了更加广阔的实践本体论的发展空间。
素朴的诗:《归园田居》《归园田居》每一句诗中,都描绘出了淳朴的田园风光,他的诗篇为后代的田园诗奠定了基础,并开辟了田园诗歌的另一个新高度。
陶渊明是一位擅长写山水田园类诗篇的诗人,他所围绕的主要思想是融入自然,热爱自然。
他所写下的诗篇,词藻虽然不华丽,但是通篇追求的是自然之美,他的诗最大的艺术特点就是追求真理、回归真实与自然。
通过学习陶渊明的诗篇,可以读懂诗人内心的恬淡自然和淡泊名利的心境,陶渊明注重享受生活中的乐趣,具有宽广的胸怀和悠然的脱俗心境。
《归园田居》具有丰厚绵长的艺术特色,陶渊明的田园诗贴合于恬淡闲适的农家生活,诗歌中的意象名词通通是取自于,通篇结构简单,情感直抒胸臆。
《归园田居》其三,简言意赅,将作者脱离官场复得自然时的心境描绘的淋漓尽致,深厚的写作功底将所表达的意思表达的淋漓尽致。
陶渊明远离官场,经过长时间的心灵沉淀,所写出的诗篇大多都具有恬淡释然艺术特色,他用一种客观而真诚的态度去面对生活,用真诚的语言写下无数优秀田园诗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用席勒《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这一篇文献的理论,分别举出“素朴的诗”和“感伤的诗”各一首,比较分析二者的艺术特色
席勒在《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中,从“现实”与“理想”两个方面来进行比较,认为素朴的诗“模仿现实”,而感伤的诗则“表现理想”。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蒹葭》是一首素朴诗,是诗经中最优秀的篇章之一。
它的主要特点,集中体现在事实虚化、意象空灵、整体象征这紧密相关的三个方面.
一、事实的虚化
一般说来,抒情诗的创作是导发于对具体事物的感触,因而在它的意境中,总可看到一些实实在在的人事场景。
然而(蒙蒙)的作者却似乎故意把其中应有的主要人物事件都虚化了。
无疑,由于追寻者、特别是被追寻者的虚化,使整个追寻人物、追寻事件、追寻内容都变得虚幻愿陇起来;然而也正是由于这事实的虚化、膜犹,诗的意境才显得那么空灵而富有象征意味。
二、意象的空灵
实际上,诗中所描述的景象,并非目之所存的现实人事,而是一种心家.这种心象,也不是对曾经阅历过的某件真事的回忆,而是由许多类似事件、类似感受所综合、凝聚、虚化成的一种典型化的心理情境。
这种心理情境的最大特点,是不粘不滞、空灵多蕴.“在水一方”,可望难即,就是这种空灵的心理情境的艺术显现。
三、意境的整体象征
诗的象征,不是某词某句用了象征辞格或手法,而是意境的整体象征.“在水一方”,可望难即是人生常有的境遇,“溯徊从之,道阻且长”的困境和“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的幻境,也是人生常有的境遇;人们可能经常受到从追求的兴奋.到受阻的烦恼、再到失落的惆怅这一完整情感流的洗礼,更可能常常受到逆流奋战多痛苦或顺流而下空欢喜的情感冲击;读者可以从这里联想到爱情的境遇和唤
起爱情的体验,也可以从这里联想到理想、事业、前途诸多方面的境遇和唤起诸多方面的人生体验.意境的整体象征,使嫌夜)真正具有了难以穷尽的人生哲理意味。
这首诗向我们展示了一幅萧瑟、凄清(或冷寂、萧索、凄凉)的晚秋画面。
对美好爱情(恋人、意中人、幸福生活)的追求、向往或相思之苦。
全诗三章,采用重章叠唱的形式,一唱三叹,节奏鲜明,旋律优美,而且还显示了主人公情感的逐层加深,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重章叠句,是指文学作品中,在不同段落的同一位置,相同或相近的语句重复出现的一种表现手法。
作用在于加深印象,渲染气氛,深化诗的主题,增强诗的音乐性和节奏感,使感情得到尽情的抒发,增强文章的节奏感和音乐美。
白居易的《长恨歌》是我们较为熟悉的感伤诗,这首诗首先给我们艺术美的享受的是诗中那个宛转动人的故事,是诗歌精巧独特的艺术构思。
全篇中心是歌“长恨”,但诗人却从“重色”说起,并且予以极力铺写和渲染。
其次《长恨歌》是一首抒情成分很浓的叙事诗,诗人在叙述故事和人物塑造上,采用了我国传统诗歌擅长的抒写手法,将叙事、写景和抒情和谐地结合在一起,形成诗歌抒情上回环往复的特点。
再次是在叙事过程中一再使用想象和虚构手法,情、景、理的完美结合结构,浓烈的抒情贯穿于叙事的全过程,语言方面,音节和谐。
句式骈散结合,并采用主客问答的形式及其作用。
使得全诗风情摇曳,生动流转,极富艺术感染力。
人的悲剧性命运及以庄禅思想为依托对这种命运的超越。
对精神的自由和心灵的愉悦的追求人物形象生动,语言和声调优美,抒情写景和叙事的水乳交融,也是《长恨歌》的艺术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