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城市规模结构特征与中国设市改革的思考
日本农协的发展及其对中国的经验启示
日本农协的发展及其对中国的经验启示%笪管珊(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0)眼摘要演建立在农业小规模经营基础之上的日本农协在促进日本农业现代化发展,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以及组织建设上都取得了比较好的成就。
中国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面临着与日本农协发展之初的相似背景:小规模土地经营格局、大量兼业农户的存在以及城乡一体化的诉求。
发展中的日本农协建立了自上而下的完备的组织网络,并根据分化的农民及其多元化的需求不断调整组织功能,促使日本农协发展壮大。
借鉴日本农协发展的经验,可以更好地思考中国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问题。
眼关键词演日本农协;小规模土地经营;农户分化;城乡一体化;组织网络眼中图分类号演F306;F331.34眼文献标识码演A眼文章编号演1673-0461(2014)06-0027-05收稿日期:2014-03-06网络出版网址:/kcms/doi/10.13253/ki.ddjjgl.2014.06.005.html 网络出版时间:2014-5-2813:16:15基金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路径研究》(NCET —11—0648);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湖北农村社会管理组织体系研究》(2013RW036)。
作者简介:管珊(1987-),女,湖北石首人,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农业经济管理、组织社会学。
2014年6月第36卷第6期日本农协全称是“农业协同组合JA (Japan Agricultural Cooperatives )”,是以“农业者”(包括农户以及小规模农业法人)为主体,由农民自主经营的农业经济合作组织。
日本农协是建立在农业小规模经营的基础之上,是世界范围内成功的组织形式之一。
1980年在莫斯科召开的国际合作联盟大会上,加拿大代表就称赞日本农协是为地区社会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的“模范协同组合”,对日本农协在市场的“恶魔之手”下为保护农民所发挥的作用给予了高度评价。
国外市制模式的经验借鉴_兼论我国的设市制度_熊竞
国外市制模式的经验借鉴
——— 兼 论 我 国 的 设 市 制 度
熊竞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市制有广义和狭义之分①。一般来看,广义的 市制是指城市的管理体制,包括城市的行政组织结 构、职能结构、管理方式和运行机制。狭义的市制 则是指城市的建制制度,也可以称之为城市的行政 区划体制。本文的研究视角,主要着眼于狭义的市 制范畴。
表 1 海内外城镇设置标准比较
国家和 市
地区
乡、镇
中国大 陆地区
●地级市:非农业人口;工 ●镇的设立标准: 农业总产值;国内生产总值; 乡政府驻地,非农 地方本级预算内财政收入。 业 人 口 超 过 2000 ●县级市:人口密度;工农 人;其它 (政治、 业总产值;地方本级预算内 军 事 、 经 济 等 因 财政收入;公共基础设施; 素)。 其它 (政治、军事、经济等 因素)。
一、国内外城镇的设置标准
城市 (镇) 设置标准是市制的一项十分重要的 内容。联合国曾经提议,将 2000 人以上的居民点
12 江汉论坛
设为城镇。但由于各国国情不同, “城镇”的设置 并没有一个通行的标准。而且,即使是同一个国 家,在不同时期的城镇规模也会有所差异。这在相 当程度上增加了城镇设置标准的研究难度。不过, 城镇作为一个人口集聚、经济繁华程度较高的城市 化地区,毕竟还是与乡村地区存在着显著区别。
域的 “大农村”。正是由于这一原因,使得中国与 外国的城市缺乏可比性,也造成了统计上的混乱。
应当指出,我国 20 世纪 80、90 年代的撤县设 市体制对于 “市制广域化”倾向起到了推波助澜的 作用,该模式由于在相当程度上混淆了城乡之间的 区别而被诸多学者所诟病③。
如今,党的十八大报告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强 调,要完善设市标准,严格审批程序,对具备行政 区划调整条件的县可有序改市。在这一重大利好消 息的鼓舞下,各地撤县设市的热潮再度萌动。与此 同时,我国原有的几套设市标准尚存在一些这样或 者那样的问题④,亟待对其进行重新修正,以更好 地适应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的需要。在上述背景 下,除了反思我国的设市制度和设市标准,我们还 将研究视角放眼于外国,试图对国外市制的内涵进 行溯源,对国外市制的基本特征和经验进行总结和 重新审视,以期对我国当前的市制研究有所启发。
论中国城市化进程的特征
论中国城市化进程的特征(一)二元城市化结构。
中国在城市化与农村城镇化并举的前提下,强调和突出了中国式农村城镇化的发展,从而形成了中国独特的二元城镇化结构。
一方面,由中央和各级政府发动的自上而下的城市化过程是在强调工业化的基础上形成的,因而设市城市的技术构成一般都比较高,且城市的地域规模、人口规模和产业规模发展都较为有序。
另一方面,由乡村剩余劳动力自发转移而形成的自下而上的农村城镇化过程,却是在资金不足、人才匮乏和技术构成较低的情况下起步的,因此表现为明显的小规模、分散化特征,城镇的基础设施较差,城乡差异不大,劳动力转移更多的表现为职业上的转变,而不是空间上的转变。
(二)城市化率偏低。
2000年,中国的城市化水平为36.2%,比1978年提高18.3个百分点,但由于受到传统体制和户籍制度改革滞后的影响,中国城市化发展仍然严重滞后于工业化发展和经济发展水平。
(三)经济规模与人口、经济规模不协调。
根据统计资料,人口超过100万的城市集中度,中国比世界平均低5个百分点,比中等收入国家低11个百分点,比高收入国家低21个百分点,比美国低28个百分点,比日本低26个百分点,比德国低30个百分点。
中国大城市的规模明显低于世界水平,尤其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导致了像上海、北京这样全国最大的城市,所产出的国民财富比重远远低于世界其他大城市的水平,如东京的GDP占日本全国的18.6%,伦敦的GDP占英国全国的17%,汉城的GDP占韩国全国的26%,而北京、上海的GDP占全国的比重分别只有 2.5%和 4.6%。
要立足与中国实际,北京、上海所占人口比重和上述城市相比要小得多。
这说明,中国的城市表现出城市结构规模大,但城市的人口规模与经济规模都偏小的不协调现象。
(四)城市构成独特。
中国城市规模结构中的大城市人口增长较快,而小城市的人口增长较慢,与世界其它一些国家形成鲜明对照。
据各国最新的普查资料计算,全球10~25万人口的小城市,人口年平均增长率为2.9%,而同期全球城市总人口的年增长率却只有2.76%。
国外城市群地经验以及对中国地一些启示
国外城市群的经验以及对中国的一些启示高国力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各位学员,大家好!我来自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我从事的专业领域主要是围绕区域经济、城市经济、资源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相关的一些理论、政策和方法。
今天我讲课的题目是国外城市群的经验以及对中国的一些启示。
应该说这个题目目前中国国内社会各界非常关注,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我们国家新型城镇化颁布以后,中国的城镇化进程将会得到快速的推进,而其中城市群已经被明确作为中国推进新型城镇化的主要载体和形态。
所以说,全面的了解和对比世界上特别是发达国家它们的城市群发展演变的一些规律、特点、模式,从中得到对我们国家下一步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一些启示和建议。
所以今天我就围绕这个题目,展开我的这个授课。
一、世界典型城市群的基本情况(一)北美洲的典型城市群首先我想讲的第一部分内容想介绍一下世界典型的城市群的一些基本情况。
从目前学界说得比较多的,有以下几个大的比较成熟的世界级的城市群,我依次向大家做一个介绍。
第一个就是北美洲的这个典型的城市群,这个通常指的是两个,第一个就是美国东北部的大西洋沿岸的城市群,主要是分布在美国的东北部大西洋沿岸的平原地带,北起波士顿,南至华盛顿,以波士顿、纽约、费城、巴尔地摩、华盛顿等一系列大城市为中心,同时其间也分布了若干的一些中小城市,整个这个城市群在长约965公里,宽100多公里的地带上形成由一个5个大都市和40多个中小城市组成的,应该说是世界级的城市群,整个面积是13.8万平方公里,人口超过6500万人,城市化水平90%以上。
所以说这个美国的东北部的大西洋沿岸城市群,国土面积占整个全美1.5%,但是集中了美国总人口的20%左右,应该说是美国的经济的核心地带,它的制造业占了全美的30%,它的这个制造业能力、它的商贸的规模和它的金融服务业的规模和实力,都应该说在全世界具有非常大的影响,非常大的影响。
日本新城建设的兴衰以及对中国的启示
日本新城建设的兴衰以及对中国的启示作者:李燕来源:《国际城市规划》 2017年第2期李燕摘要:日本是新城建设比较早的国家。
1950—1970 年代,由于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口的大规模城市化,日本的大城市地区出现了严重的住房紧缺问题。
中央和地方政府为大量、快速地解决中低收入阶层的住房问题,开始了大规模的新城建设。
本文概述了日本新城的数量、分布和开发方式,系统介绍了日本新城建设的社会与政策背景,总结梳理了60 多年来新城开发的阶段及其特征。
在此基础上,本文结合日本第一个新城——千里新城的案例,总结了日本新城开发的经验教训以及对我国的启示。
日本新城建设与公共住房政策相结合,其“卧城”方式和TOD 的开发模式值得参考,而其建设过程的终结和“老城化”问题的出现更值得引以为戒。
关键词:新城;日本;城市化;住房政策;卧城作者:李燕,博士,日本立命馆亚洲太平洋大学教授。
yanli@apu.ac.jp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城市化率从1980 年的19.39% 增加到2015 年的56.10%。
然而,比起北美的82%、欧洲的73%[1]、日本的90.7%[2],中国的城市化水平还处在发展的中期。
因此,学习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对我国城市化的健康发展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概述了日本新城的数量、分布和开发方式,系统介绍了日本新城建设的社会与政策背景,总结梳理了60 多年来新城开发的阶段及其特征。
在此基础上,本文结合日本第一个新城——千里新城的案例,总结日本新城开发的经验教训,以期为我国快速城市化中的新城建设提供相关借鉴。
我国学术界从1980 年代开始就已经关注日本新城建设,例如,刘惠民翻译了黑川纪章有关日本新城发展思想和方法的文章[3],1987—1990 年间刘德明在《国外城市规划》(即《国际城市规划》)杂志上先后对日本20 座新城进行了介绍。
邓奕[4]、姚兢和郭霞[5] 曾对东京都的新城规划进行了概述。
日本经济发展对中国的启示
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及此后的相当长时间里,“泡沫”和“失去的十年”是日本学界讨论最多的问题,经过了长达十多年的讨论之后,这些争论终于尘嚣落定,不再成为研究的焦点。
这一方面反映了日本经济已经走出了衰退的阴影,另一方面也说明在对“泡沫”和“失去的十年”的研究中,已经逐步形成了共识。
中国今天的情况与日本泡沫经济时期极其相似。
对于日本经济来说,再谈泡沫显然已经过时,而对中国经济而言,如何对发生在日本的情况能有清醒认识,则是当务之急一、日本经济泡沫回顾日本泡沫经济是日本在19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期出现的一种日本经济现象。
这是日本战后仅次于60年代后期的经济高速发展之后的第二次大发展时期。
这次经济浪潮受到了大量投机活动的支撑,因此随着90年代初泡沫破裂,日本经济出现大倒退,此后进入了平成大萧条时期。
1985年9月22日,世界五大经济强国(美国、日本、西德、英国和法国)在纽约广场饭店达成“广场协议”,此后日元迅速升值。
当时的汇率从1美元兑240日元左右上升到一年后的1美元兑120日元。
由于汇率的剧烈变动,由美国国债组成的资产发生帐面亏损,因此大量资金为了躲避汇率风险而进入日本国内市场。
当时日本政府为了补贴因为日元升值而受到打击的出口产业,开始实行金融缓和政策,于是产生了过剩的流通资金。
由于上述因素叠加在一起,日本国内兴起了投机热潮,尤其在股票交易市场和土地交易市场更为明显。
以转卖为目的的土地交易量增加,地价开始上升。
银行则以不断升值的土地作为担保,向债务人大量贷款,刺激了消费欲望,从而导致了国内消费需求增长,进一步刺激了经济发展。
1989年,日本泡沫经济迎来了最高峰。
当时日本各项经济指标达到了空前的高水平,随着中央政府金融缓和政策的结束,日本国内资产价格的维持可能性便不再存在。
由于土地价格也急速下跌,由土地作担保的贷款也出现了极大风险。
当时日本各大银行的不良贷款纷纷暴露,日本金融遭受严重打击。
二、中国当前经济形势与日本泡沫经济时期相似之处从日本泡沫经济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出,日本在泡沫形成过程中的宏观经济呈现如下一些特征:依赖外向型经济,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双顺差带来了大量的外汇储备;本币面临巨大升值压力并且出现了大幅升值;经济高速增长、宽松的货币环境和较低的通货膨胀率;房地产价格和股指快速上涨。
日本警察机构设置与中国警务管理体制改革思考
分析 为前 提 ,提 出 中 国 可根 据 自然 地 理 介绍 日本的警察组织机构设 置和 中央直 区位 建 立 “ 管 区 ” 调 机 构 ; 建 立公 属、 警 协 可 区域属地联合警务 管理体 制等方面 ,
一
、
日本 的 国 家警 察 组 织 机构
日本的国家警察组织机构——日本
安部 直接 掌控 的 的 “ 家 公 安 情 报 信 息 希 望通过这 些罗 列和 堆砌 的资料 ,能 为 警察厅 ,直接对 日本 内阁总理大 臣所辖 国 系统 ” 可 尝 试 根 据 自然 、 济 或 文 化 特 具体从 事这 方面 工作 的部门 、领导和 专 的由国务大 臣担任委 员长的 “ ” ; 经 5人 国家
地 理 犯 罪 学研 究 ,积 极 促 进 中 国 警 务 工 作 管理 体 制 改 革 。 关 键 词 : 日警 察 ; 构 设 置 ; 能 分 析 ; 中 机 功
体 制 改 革
最 官官 层 i
霸
寐
丞
安
蠡
其
蠹
毒姜其曩驶 矗 尚藏 茸
( 理) 管 毫 升
斤
最
喜
§
【 中图分类号: 3 .5 D6 11
集 北 管 区 菩 章 局
册 集 臂 区 警 寮 局
中 舌 F蕾 区 警 寨 局
近 t 瞥 匣
警
寮
局
中 国 蕾 E 譬 寨 舟
四 圄 蕾 区 譬 寨 局 九 州 蕾 旺 鲁 赢 蜀
i 耪 鄱 e 譬 寮 吾 B
府 情稿擅 信薜( 6
() 8
_ 盲匣菩寨竿控 j
北 冀县 人 , 国 家林 业 局 警 官培 训 中心 教 官 , 士 , 要 从 事公 安 战略 与 警 官教 育 博 主
适应城镇化未来发展需要的行政区划调整研究
区域经济评论2021.02REGIONAL ECONOMIC REVIEW 【城市经济研究】适应城镇化未来发展需要的行政区划调整研究*李晓琳摘要:行政区划调整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具有不同的特征,但无论是20世纪90年代的“县改市”热潮,还是近年来重新进入大众视野的特大镇改市,其实质都是在城镇化发展的不同阶段背景下,对资源配置格局再调整的需求体现。
长期来看,行政区划调整要充分考虑区域资源优化配置,形成高效率的组织体系。
但也要看到,中国所特有的行政区经济模式在短期内难以改变,一定时期内行政等级仍将是不同行政单元间资源配置的重要依据。
短期内,要抓紧解决一批矛盾集中的行政区划调整问题,解决当前行政区划与承载人口不匹配的突出矛盾。
关键词:城镇化;行政区划调整;因地制宜中图分类号:F06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5766(2021)02-0116-09收稿日期:2020-12-21*基金项目:2020年国家高端智库选题“适应未来发展需要的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A2020051010)。
作者简介:李晓琳,女,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北京100038)。
行政区划包括建制类型、建制层级和区划范围。
在中国,行政区划设置代表了中央政府对于不同行政区划主体的确权和赋能,直接影响了不同行政单元的资源获取能力和发展话语权。
在城镇化快速推进的过程中,中国行政区经济模式与人口流动、要素流动需求之间的矛盾已经凸显。
通过优化行政区划调整,构建与城镇化未来发展需要相匹配的城镇体系,是值得深入思考和研究的重要命题。
一、城镇化未来发展对行政区划设置的新要求行政区划作为地方行政体制的基础,必然会受到城镇化进程的影响;同时,科学合理的行政区划设置也是城镇化战略有序推进的重要保障。
从现阶段到2035年,中国城镇化将依然处于快速推进阶段,大量农业转移人口进入深度市民化阶段,区域协调发展要求进一步提高,一系列新变化都对中国行政区划设置提出了新要求。
中国城市建设史思考题答案
1. 论述我国城市是如何产生的。
(包括产生的时期、基础及产生的条件)答:我国最早的城市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也就是在原始社会解体并向奴隶社会过渡的时期产生的大体相当于公元前3000年~前2000年的“龙山文化”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的出现和社会成员的阶级分化,精神文化相应的繁荣的发展起来,频繁的战争,城市逐渐产生。
2. 你对中国城市形成的时期及其形成的评判的标准有什么看法。
答:评判标准是:①城市需要一定的规模;②具有一定的永久性的大型建筑;③具有一定的手工生产场所和商品贸易交换场所;④具有一定的城市基础设施,例如,道路,城垣,壕沟等;⑤有比较密集的居住址。
其中还①是前提,②、③是实质,④、⑤基础和保障。
3. 促成西周城市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答:促成西周城市发展较快的原因主要是分封诸侯。
还有一个原因是周王朝也在寻求适中的位置加强都城的建设。
4. 我国最早的城市规划建设制度出现于何时、何书中,并阐述书中规定的主要内容、含义及其影响。
答:《周礼·考工记》中“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夫,市朝一夫”“经涂九轨,环涂七轨,野涂五轨”“环涂以为诸侯(城)经涂,野涂以为都经涂”影响深远,如旁三门,宫城居中、左祖右社等,在唐长安、宋汴梁、元大都、明北京等的实例中,表现明显。
5. 试述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列国都城建设的特点及其形成的原因。
答:特点:列国都城一般都有大、小两城组成,并呈现多种组合形式。
原因:反映了“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的要求。
6. 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在城市规划上出现什么先进的科学理论,并阐述其内容。
答:《管子·乘马》说“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
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
”《管子·乘马》说“凡仕者近宫,不仕与耕者近门,工贾近市。
”7. 阐述原始居民点的特点。
证券从业考点:多层次资本市场的主要内容与结构特征
证券从业考点:多层次资本市场的主要内容与结构特征证券从业考点:多层次资本市场的主要内容与结构特征导语:中国大陆主板市场的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两个市场上市。
主板市场是资本市场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下面我们一起看看相关的内容。
(一)多层次资本市场的主要内容(1)主板市场。
主板市场也称为一板市场,指传统意义上的证券市场(通常指股票市场),是一个国家或地区证券发行、上市及交易的主要场所。
主板市场对发行人的营业期限、股本大小、营利水平、最低市值等方面的要求标准较高,上市企业多为大型成熟企业,具有较大的资本规模以及稳定的营利能力。
2004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中国证监会批复同意深圳证券交易所在主板市场内设立中小企业板块。
从资本市场架构上也从属于一板市场。
中国大陆主板市场的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两个市场上市。
主板市场是资本市场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很大程度上能够反映经济发展状况,有“国民经济晴雨表”之称。
(2)二板市场。
二板市场又称为创业板市场,是地位次于主板市场的二级证券市场,以NASDAQ市场为代表,在中国特指深圳创业板。
在上市门槛、监管制度、信息披露、交易者条件、投资风险等方面和主板市场有较大区别。
其目的主要是扶持中小企业,尤其是高成长性企业,为风险投资和创投企业建立正常的退出机制,为自主创新国家战略提供融资平台,为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建设添砖加瓦。
2012年4月20日,深交所正式发布《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并将于5月1日起正式实施,将创业板退市制度方案内容,落实到上市规则之中。
(3)三板市场。
三板市场即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全国性证券交易场所,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限责任公司为其运营管理机构。
2012年9月20日,公司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成立,注册资本30亿元。
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上海期货交易所、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郑州商品交易所、大连商品交易所为公司股东单位。
发达国家建筑业规模结构的特点及启示
CONSTRUCTION AND ARCHITECTURE 发达国家建筑业规模结构的特点及启示文/李 帅 王盈盈 王守清建筑业的规模结构主要指建筑业内大、中、小企业所占的比例,它可以反映出建筑业的规模结构是否合理,资源是否达到有效配制。
我国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建筑业规模结构还没有达到稳定和完善的状态,而很多发达国家的建筑业都已经达到了一定的规模并进入了相对稳定的时期。
本文通过对美、日、英、中等国建筑业统计数据的整理计算,得出各国建筑业产业集中度指数;然后进行对比分析,得出我国建筑产业结构的发展趋势,以及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由此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建筑业的绝对集中度(一)理论基础绝对集中度,通常用市场上规模最大的几个企业的生产、销售、资产或职工的累计数量(或数额)占整个市场的生产、销售、资产、职工总量的比重来表示,其计算公式为:…………①式中:CRn—X为产业中规模最大的前n位企业的产业集中度;Xi¬—X为产业第i位企业的生产额、销售额、资产额或职工数;N¬—X为产业的全部企业数目; —n为家企业的生产额、销售额、资产额或职工数之和。
绝对集中度指能较好地判断市场的垄断和竞争程度,反映整个产业内的集中程度。
然而,它只能反映该产业中几家最大企业的集中程度,无法反映企业规模分布对产业集中程度的影响,且不能看清产业内全部企业规模的分布状况。
(二)数据分析表1给出了1997年和2006年美国、英国、日本和中国建筑业的绝对集中度指标。
中国建筑业的绝对集中度有了飞速的发展,CR4从1997年的1.06%增加到2006年的13.28%,其他绝对集中度指标如CR10,CR50也都有高速的增长。
2006年,中国建筑业绝对集中度指标已经超过了美国,但是与英国、日本还有一定的差距。
英国建筑业的绝对值集中度最高,2006年CR4为21.95%。
日本建筑业绝对集中度低于英国,但是也比中国要高,在2006年为16.48%,较1997年的7.25%增加了1.27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发展主要特点与问题及如何实现城市化
4.沿海地区出现了若干个城市密集区
• 随着沿海地区经济的高速增长,城市数量增多,城市规 模及其影响的范围大大扩大,大城市对周边地区广大农 村的带动作用增强,乡村地区城市化进城也有很大的提 高。城市由单体扩张进入到群体发展阶段,出现了若干 个以大城市为核心的城市密集区。如京津唐、沪宁杭、 珠江三角洲、辽宁省中部等
城镇人口数 (万人)
71182 73111 74916 77116
城镇人口比重 (%)
52.60% 53.73% 54.77% 56.10%
2.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 80年代以前,在计划经济体制背景下,我国城市化是由政府推动 的,利用国家计划拨款的资金,发展工业、建设城镇。这种由政 府发动的城市化被称为“自上而下型城市化”。在重工业优先发 展的战略思想指导下,一方面通过工农业产品为工业化积累资金, 压制了农业的发展,使大量农业劳动力滞留在土地上;另一方面 由于重工业对劳动力的排斥作用,城市有限的就业机会只能被城 市新增人口占用,不能有效地带动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此外,为 了保证工业化的顺利推进,政府通过强有力的制度构筑起各种限 制城乡人口流动的屏障,限制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这是导致我 国城市化停滞不前的根本原因。
1978—2015年中国的城镇人口数量和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
• 年份 城镇人口数 城镇人口比重
•
(万人) (%)
• 2008 62186 46.60%
• 2010 66558 49.68%
2023年公需科目培训单选题
单选:()正在成为科学技术研究的典型特征。
A.数据精细型B.数据密集型C.数据分散型D.数据智能型答案:B单选:()安全的主要功能是发现异常、跟踪溯源、反制、威慑。
A.边界B.终端C.应用D.舆情答案:A单选:()不属于智慧康养平台的体系化优化方向。
A.路程规范化B.可支付体系C.品牌化D.连锁化答案:A单选:()的心灵是敏感的,准备接受一切美好的东西。
A.青少年B.少年儿童C.青年D.中年答案:B单选:()的主要目标是力争实现我国数字经济治理体系更加完善。
A.2025年B.2030年C.2035年D.2050年答案:A单选:()发展速度之快、辐射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前所未有,正在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
A.绿色经济B.农业经济C.数字经济D.工业经济答案:C单选:()负责指导做好“大思政课”全媒体宣传工作。
A.国家文物局B.生态环境部C.中央网信办D.国家卫生健康委答案:C单选:()集成分布式网络、加密算法、智能合约等多种技术,基于不易篡改、可追溯等特点,有望解决数字空间的信任和安全问题,推动互联网从传递信息向传递价值变革,重构数字产业体系。
A.数字孪生B.虚拟现实C.5GD.区块链答案:D单选:()集中体现了一个国家基于文化而具有的凝聚力和生命力,以及由此产生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A.文化软实力B.文化向心力C.文化影响力答案:A单选:()就是计算能力,指的是数据的处理能力。
A.超高清视频B.虚拟现实C.IPv6+D.算力答案:D单选:()决定着发展的动力,进而决定着发展速度、效能和可持续性。
A.创新B.协调C.绿色D.开放答案:A单选:()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显著特征。
A.社会性B.理论性C.实践性D.科学性答案:C单选:()年,国务院学术委员会、教育部批准设立国家安全学一级学科,并纳入新设立的交叉学科门类,这是国家安全学建设的又一个里程碑。
国内外城市群研究的理论与实践
等多学科的交叉作用下,运用新科学方法与技术手段,国外城市群的相关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都有着十分丰富的积累和成果。
(一)田园城市理论(Garden City)1898年英国社会活动家霍华德(Eb-enezer Howard)出版了题为《明天:通往真正改革的平和之路》(《Tomorrow: A Peaceful Path to Real Reform》)的论著,针对当时工业革命以后大城市所面临的拥挤、卫生等问题,提出关于城市规划、区域发展的设想,后被称作“田园城市”(Garden City)理论。
其主要内容包括:(1)疏散过分拥挤的城市人口,使国内外城市群研究的理论与实践◎ 裘丽岚摘 要:本文对城市群的理论发展和研究成果做了概括性的回顾和梳理。
重点叙述了国外的圈层结构理论、田园城市理论、区域规划理论、中心地理论、增长极理论、大都市带理论、城市空间相互作用理论、核心—边缘理论,以及国内的点轴系统理论和双核(港城)模式,还对国内外其他学者的相关研究作了简单的介绍。
关键词:城市群 理论 实践【中图分类号】K90目前,联合国人类聚落中心将城市聚集区(Urban Agglomeration)用作衡量城市规模的标准,是指一群密集、连续的城镇所形成的人口居住区。
现在城市群的英文名称便来源于此。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1998)的定义,城市群(Agglomera-tion)是一定地域内城市分布较为密集的地区[1]。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群的研究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一、国外城市群理论综述在地理、人口、交通、社会、经济、政治【基金项目】成都市社会科学联合会2011年项目《成都平原城市群产业分工转移和空间布局协调研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ZSR11-05。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2011年项目《成都平原城市群功能结构及区际协调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11SZYQN17。
a6卫星城理论的产生_演变及对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启示_李万峰
应在伦敦周围建立一系列的卫星城,并将伦敦过度密集的人口和就业岗位疏解到附近的卫星城中去。
1964年,阿伯克龙比(Patrick Abercrombie)教授受英国政府委托,制订了大伦敦规划,规划在伦敦周围建设一系列卫星城,卫星城离市中心距离约40 50公里,每个卫星城规划人口6万 8万人。
2.国内卫星城的研究。
20世纪50年代后期,我国学者开始对卫星城的理论进行研究。
20世纪80年代前期和90年代初期的上海、北京在城市总体规划中明确地提出要重点建设一些卫星城镇。
进入21世纪以来,黄文忠(2003)、李嘉岩(2003)、刘健(2004)等学者对卫星城的概念等问题进行了研究。
黄文忠提出,“卫星城就是地处大都市周边、同大都市的中心城区有一定距离、具有一定数量人口规模、并且同大都市中心城区有着密切联系的新兴城镇”。
刘健认为,“所谓卫星城是指在大城市外围建立起来的,既有就业岗位,又有较完善的住宅和公共设施的城镇,目的在于控制大城市,但在行政管理、经济、文化以及生活等方面,同它所依托的‘母城’有较密切的联系;在空间上,卫星城同样具有相对独立性,与‘母城’保持一定距离,且多有农田或绿带隔离,但两者之间有便捷的交通联系”。
李嘉岩将卫星城定义为大城市体系中的一个层次,是依附于大城市、与大城市联系紧密、处在大城市周边而又与大城市相对独立的中小城市。
3.卫星城概念的新界定。
我们认为:所谓卫星城,一般是指在大城市周边,距母城具有一定距离,承担一部分城市功能,同母城市具有一定联系又相对独立的新兴城镇。
卫星城具有以下特点:(1)卫星城是大都市(母城)发展的产物,与“母城”之间存在天然的依存关系;(2)卫星城在布局上多位于大都市区的边缘地带,与中心城区具有一定距离,通过交通网络相连接;(3)卫星城规划的主要目标是分担“母城”的一部分功能,对人口、产业的扩散具有一定的吸引力;(4)卫星城同“母城”的关系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卫星城同“母城”关系的密切程度也在不断变化,独立发展、依附发展或融入母城是卫星城发展的三种主要结果。
中外城镇化比较
1965
1957
1978 1984
1992
2012
1949~2003年中国城镇化水平折线图
中国的城镇化率从改革开放初的17.9%提高到2005年的43%; 城镇人口由1.72亿增加到5.62亿。
2.我国城镇化的现状特征与发展趋势
–改革开放后,全国城镇化步伐 加快
• 城镇化水平逐步提升 • 城镇数量增加 • 城市综合实力增强
城镇化过程中伴 随着机动化,形 成“车轮上的城 镇化”。城市向 郊区蔓延
(2)美国的城市化--- 城乡同质化发展
8000 7500 7000 6500 6000 5500 5000 4500 4000 3500 3000
1890
1900
1910
1920
1930
1940
1950
1960
1970
1980
十 五
•取消对农村劳动力进入城镇就业的不合 理限制,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城乡、 地区间的有序流动。
•分类引导人口城镇化。临时进城务工人 员;在城市已有稳定职业和住所的进城 务工人员;因城市建设承包地被征用、 完全失去土地的农村人口。 •鼓励农村人口进入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定 居,特大城市要从调整产业结构的源头 入手,形成用经济办法等控制人口过快 增长的机制。
“一村一品”运动起源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的日本西南部山区大分县 (相当于中国的省)。当时的大分县土地贫瘠,自然条件差,农村人口 纷纷外流,农村社会濒临凋敝。为了改变这一情况,当地政府将每个村、 每个地区值得骄傲的一样东西(土特产,旅游资源,民谣)整合,通过 电视、广播及会议等机会宣传出去,开发成为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叫得 响的产品,这就是著名的“一村一品”运动的开端。 开展这一运动20多年来,,大分县培育出有特色的产品336种,比1980年 增加2.3倍。其中产值达到100万美元以上的有126项,产值达1000万美元 以上的有15项。人均收入在1994年就达到27000美元。 同时农村社区走向稳定与繁荣,并形成了独有的村落文化。
中国城市化进程和问题要点
3. 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
建国以来,中国一直走的是一条在推进工业化进程的同时,控制城市发展的道路 ,使得中国的城市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究其原因,除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因 素外,更为重要的是经济体制和政府政策的影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城乡 分隔政策极大地阻碍了城市化的发展。我国城市化发展的滞后,已经制约了社会 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国在建国后直到改革开放前的30年间,大量的研究表明, 我国目前的城市化进程仍然落后于工业化进程,城市化滞后的结果不仅使工业化 和农业现代化进程受到严重阻碍,而且还引发了诸如工业乡土化、农业副业化、 离农人口“两栖化”、小城镇发展无序化、生态环境恶化等“农村病”的产生。 这是一种违背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的城市化模式。
•UNIQUE & PPT PRESENTS
•中国城市化进程阶段
• 1979年以前中国城市化评估
•城市化特点
•改革开放以前,中国的城市化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1)政府是城市化动力机制的主 体。(2)城市化对非农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很低。(3)城市化的区域发展受高度集中的计 划体制的制约。(4)劳动力的职业转换优先于地域转换。(5)城市运行机制具有非商品 经济的特征。 这种城市化的结果,是形成了城乡之间相互隔离和相互封闭的“二 元社会”。这里所说的二元社会结构,是指政府对城市和市民实行“统包”,而对 农村和农民则实行“统制”,即由财产制度、户籍制度、住宅制度、粮食供给制度 、副食品和燃料供给制度、教育制度、医疗制度、就业制度、养老制度、劳动保险 制度、劳动保护制度、甚至婚姻制度等具体制度所造成的城乡之间的巨大差异,构 成了城乡之间的壁垒,阻止了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自由流动。
中国城市化背景
•大规模的城市化现象发端于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所带来的大规模的使 用机器的生产活动,要求劳动要素的相对集中,再加上工业区域劳动 市场价格的吸引作用,造成了农村人口向某些中心区域的迅速集中。 人群的集中也带来了市场活动、商业经营以及服务业的发展,人群集 中本身也创造就业机会。上述诸种因素的相互影响,于是,使得工业 化、城市化、市场化,以及所谓“现代化”成为同样的一个历史进程 。这样,从18世纪中叶开始,到了20世纪中叶,在将近200年的时间 里,多数西方发达国家基本上实现了“城市化”。也就是说,多数人 口形成了聚集居住的格局。
日本产业结构调整的特征、趋势与启示
日本产业结构调整的特征、趋势与启示白雪洁(南开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产业经济研究所,天津 300071)摘要:从高速经济增长期至今,日本一直没有停止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虽然其通常意义上的产业结构高级化早就实现。
当前日本的产业结构仍呈现四大核心制造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市场的外需依赖和生产的内需依存并行等独特性,这些特征与日本传统的金字塔型产业结构密不可分。
未来适应发展环境和条件变化,日本提出产业结构调整要重塑沙漏型产业结构,这种新型产业结构的特征及其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启示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日本产业结构调整趋势启示产业结构调整是任何国家和地区的产业发展都必然经历的过程,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的力量既有来自于产业自身的内部力量,也有政府产业政策等外部推动力量。
合理化与高级化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两个目标,既相互联系,又有所区别。
产业结构高级化以产业结构合理化为基础,产业结构合理化又贯穿于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整个过程,简言之,产业结构高级化是产业结构从较低水平状态向较高水平状态发展变化的过程,是实现高加工度化、高附加值化、高技术化的过程。
从这个意义上,产业结构高级化就是产业竞争力不断强化的过程。
与我国一衣带水的近邻日本,从其战后的经济发展开始,就以顺畅地产业结构调整创造了多个产业发展的“奇迹”,从劳动密集型到资金密集型再到技术密集型的产业结构高级化过程也持续了数十年。
但到20世纪80年代,在由制造业为主向服务业为主的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中,日本却没能继续以往的成功而一度陷入泡沫经济的漩涡之中。
90年代中后期,日本经济一方面承受泡沫经济破灭基金项目:南开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NKZXB10063)。
作者简介:白雪洁(1971-),女(蒙古族),内蒙古通辽市人,南开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产业经济研究所教授。
后的阵痛,一方面酝酿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1997年5月,日本政府抛出了《实现经济结构变革及创造的行动计划》,确定了未来重点培育的十余个新兴成长性产业,即医疗福利、文化生活、信息通信、新制造技术、流通及物流、环境、经营活动支援、海洋、城市环境整治、宇航、新能源及节省能源、人才培养等。
中国城市化历程与基本特征
Ç ³ ò Õ Ë È Ú ¿
1952 1955 1958 1961 1964 1967 1970 1973 1976 1979 1982 1985 1988 1991 1994 1997 2000
ç Ï å ´ Ë È Ú ¿
Ç ³ ò Õ Ë È Ú ¿ ö Ô ¤ ³
ç Ï å ´ Ë È Ú ¿ ö Ô ¤ ³
467.18
216.4 150.09 160.46
3.65
405.8 5.84 14.33
三、中国城镇体系的规模结构偏小
(一)中国关于城镇规模结构的研究 (二)中日10万人口以上城镇体系规模结构的比较 (三)中日10万人口以下城镇体系规模结构的比较 (四)基本结论
(二)中日10万人口以上城镇体系规模结构的比较
83.5 677 22.5
103
100 3012 100
Ö± ÖÖÖÖÖÖ á ÖÖÖÖÖ
12000 10000 8000
© ö £ ¨¸ £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1920 1930 1940 1950 1960 1970 1980 1990
6000 4000 2000 0
中国石油开采和加工业(1128) 中国全行业为国外大企业的(%) 美国通用电器(9)
1006.97
485.40 27.5 92.96
中国电器机械制造业(7544)
中国全行业为国外大企业的(%) 瑞士雀巢(36) 中国饮料制造业(3817) 中国全行业为国外大企业的(%) 美国惠普(41) 中国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4166) 中国全行业为国外大企业的(%) 日本新日本制铁(166)
化
条件3
日本的本土观念
日本的本土观念(2010-2011年度第1学期)社会科学研究中心云大津2010年10月15日一本课程目的、对当代社会的认识与课程安排(2010年9月12日)1 为什么关注“日本的本土观念”-日本社会的“灵性”1-1 日本体验-日本印象1-2 两个事例-对“日本本土观念”研究的必要性* 日本岛根大学教师与海大教师的对话(日本文化与中国文化的“根”)* 社科院日本研究所负责人的发言(需要加强对日本的“本源性”问题研究)1-3 基本概念* 观念、思想、意识、文化、文明、世界观、价值观、思想体系、意识形态、观念形态2 对当代社会的认识2-1 不同的视点* 中国的改革开放(中国90年代国有企业改革与1884年日本明治期实行的国企民营化)* 企业家的形成与民营企业的形成(企业人团体改变明治政府所实施的企业制度与中国的“物权法”,20、30年代日本禁止对天皇与私有权的侵犯)* 经济发展阶段论(铁、车、网络社会)* “世界是平的”与日本的“农村经营”(地域性显著)2-2 不安定的经济与个人的漂流-从“关系”到“交易”的变化* 1960年代(性、毒品、国家社会主义、多国籍企业、官僚的监狱、各种社会团体组织的瓦解=相互信任基础的瓦解、社会从“固定”变为“流动”,)* 经济增长的代价(=社会的不安定、经济的不平等,但没有人希望回到旧态)* “文化”视点的登场(连带性、小规模共同体)* “液体化”了的近代(组织、技能和消费特征都发生了变化,问题是没获得解放和自由)2-3 文化的可能性-共同价值的形成、避免争斗、制约经济的数量性增长* 官僚制度(压制、团结)* 社会被组织化被军事化(经济组织、市民社会组织、被组织化的时间、自由与个性受到约束=“铁笼”、“地狱”和“故乡”)* 官僚制度的扩大(胜利?、20世纪的最初的60年是军事机械的时代=“军事=产业复合体”、资本主义之恶不是官僚制度而是“市场”和“营利”?)* 官僚制度发生变化-组织化问题的时间尺度短缩=漂流* 决解方法-文化的出现(人性化的秩序,物资生活赋予文化的标准、需要对工作岗位的变化、特权、权力等衡量的价值观=文化)* “文化的锚”的三个评价标准=故事性(可叙述性)、有用性、工匠(艺术)性故事性(“并存组织”=工会、共同享有工作、“基本工资”、社会不安会引发出“新的官僚制度”)、经验的一贯性、叙述的主体;有用性的价值(公益性、家庭中的无收益的劳动、有用性的内涵超出了利益的性质);工匠技术(超脱“私欲”追求事物的本性是艺人的精神、避免争斗)3 课程安排3-1 对当代社会的认识(9月12日)3-2 如何看“日本”(1)-“日本”的形成、其社会结构和“主色调”(9月19日)3-3 如何看“日本”(2)-日本社会的“多样性”、海洋的视点(9月26日)3-4 “武士道”(士大夫、知识分子、官僚)视频(“黄昏的清兵卫”)(10月10日)3-5 “商人道”(平民、领主与平民)(10月17日)3-6 艺术(茶道、能、浮世绘、庭院)(10月24日)3-7 文字(10月31日)3-8 文学(11月7日)3-9 思想(11月14日)3-10日本的心、日本人的心(11月21日)3-11总结-日本本土观念论(文化论、文化比较论、中国古代的文化与民俗)(11月28日)思考题:谈谈你对日本的印象并指出其根据参考资料:リチャード・セネット『不安な経済/漂流する個人』大月書店二如何看“日本”(1)-“日本”的形成、其社会结构和“主色调”(9月19日)1「椰子の実」=“椰子之果=椰子之歌”* “本土”性?* 中国的国学(需要相对化?需要注入外部视点?)2天皇和“日本”的国号-日本宗教信仰的形成* 3世纪(南方=中国江南、东南亚、澳大利亚北部)* 5世纪(游牧民族、高句丽、新罗、百济、“オオクニヌシ(大国为)=イザナキ・イザナミ系の为神“国作りの神”が“タマミムスヒ”に国の支配権を譲る”)*“多神教的世界”、“海洋的世界观”(神世七代、イザナキ・イザナミ、スサノヲ(善恶未分)・ヒルメ(アマテラス)、オオクニヌシ;「ウケヒ神話」と「天の岩屋神話」、大八嶋国、“常世(トコヨ)的神”)* 5世纪大和政权时代=高皇生灵=高皇生日(灵力神和太阳神之说),7世纪律令国家时代=天照神的替换(天孙降临传说、神武东征)* 内乱=政权变迁(592年苏我马子杀害崇峻天皇拥立推古天皇,圣德太子和苏我马子协助执行摄政政治)、中大兄皇子和中臣镰足暗杀入鹿苏我宗族灭亡(645年、“乙已の変”)=大化改革(天智天皇=中大兄皇子)、壬申之乱(672年皇弟大海人皇子联合地方诸侯反对抗天智天皇的太子大友皇子,是日本古代最大的一次内乱)=天武天皇(大海人皇子)、薬子の乱=810年平城上皇和嵯峨天皇(天智派)的对抗(处置了平城上皇的爱妾藤原薬子和其兄的藤原仲成=平城上皇的亲信天武派)、天庆之乱=平将门和藤原纯友之乱(939年)、承久之乱(1221年)、应仁之乱(1467-1477年,进入战国时期)、関ヶ原の戦い(1600年徳川家康的東軍和石田三成的西軍)、西南战争(1877年)* 外征(400和405年在任那加罗大败于高句丽、663年在白村江大败于唐・新罗联军、1853年异船出现)* 701年“大宝律令制”制定“日本”国号(“天皇”于天武朝(672-686)、689年的“飞鸟净御原令”,7世纪末日本自我认识的出发点)* 神话(=思想、文化)和祭祀仪式(大甞祭、月次祭)-日本宗教信仰3 日本社会结构的形成和其特征3-1 圣德太子(厩戸皇子、574-621年)的改革* 冠位12阶梯(级,603年)(大德、小德、大礼、小礼、大信、小信、大义、小义、大智、小智;把儒教的“仁、义、礼、智、信”的顺序改为“仁、礼、信、义、智”,并加“德”)* 宪法17条(604年,太子不把“仁(真心,个人之德、个人内在之德)”的主观之道德作为治国之根本,而是以“和(人和人的关系的伦理道德)”的客观道德作为治国的核心)* 编佛经(《三经义疏》)=佛教盛行时代3-2 天武天皇(672-686年)的改革* 七世纪末规定“大照大神”为皇祖神=神话一元化(天智天皇“壬申之乱”时候遥拜“伊势大神”、伊势为东进要道(伊势大神)、北九州“中的岛(宗像三女神)”为连接朝鲜半岛和大陆的要道;实行神话一元化=皇祖神=国家神=大照神,(天武天皇(在位672-686)、天智天皇(在位662-671)=大化改革);* 七世纪末规范地引进中国文字、“律令国家”(唐风盛行时代)* 一神化是一个缓慢的过程(统治者的祖神=高皇产日,但不是全部统治氏族如物部氏的一部分不把高皇产日视为祖神;支配者上层氏族“臣、连、君”,“臣、连、伴、国造”体制中直属天皇的“连、伴造”祭高皇产日;“君”系主要氏族和地方豪族信奉“大照大神”;本土的太阳神在古代神话中部分流派、阶层收到广泛的接受,这正是传统重新组合国家权力思想基础从外来神转移到弥生以来的本土神的根据)* 氏族改革(645年的“大化改新”、701年制定“大宝律令”,从氏族制国家转变到官僚制的中央集权国家(律令国家)实行“一君万民”的一元统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本城市规模结构特征与中国设市改革的思考中国人民大学城市规划与管理系叶裕民日本已经进入了成熟的城市社会,建立了比较合理的城市规模结构。
为了更加具体地分析日本城市规模结构给我们的启迪,我们将中日城市的规模结构做一个比较详细的比较研究。
(一)中日10万人以上城市规模结构的比较及讨论中日两国的设市标准不同。
为了便于进行同口径比较,我们从两个角度对中日城镇规模结构进行比较:一是10万人以上城市规模结构的比较(表2),二是10万人以下的城镇规模结构的比较。
表2 中日城市规模结构的比较城市个数城市人口(个)(%)(万人)(%)特大城市40 6.0 10419 36.3大城市53 8.0 4379 15.3中国中等城市218 32.9 8051 28.1(2000年)小城市352 53.1 5817 20.3合计663 100.0 28666 100.0特大城市11 5.0 2529 33.8大城市11 5.0 714 9.5日本中等城市84 38.0 2681 35.8(1997年)小城市115 52.0 1561 20.9合计221 100.0 7485 100.0资料来源:《建设部城市人口统计资料》;《中国城市统计年鉴 2001》,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年出版。
《日本的统计1997》,[日]总务厅统计局1997年版。
日本城市是指10万人以上的城市;从表2 中可以看出,中国的城市规模结构与日本的城市规模结构没有太大的差异。
如果说有差异的话, 差异最大的一级是中等城市。
中国中等城市的个数比重和城市人口比重分别较日本的中等城市低5.1个百分点和7.7个百分点,小城市和5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各有不同,小城市的人口比重与日本基本相当,个数比重高出1.1个百分点;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个数比重略高于日本,人口比重则高出8.3个百分点。
在这里,我们得出一个关于中国城市规模结构的基本结论:中国10万人以上的城市体系规模结构比较合理。
在1984年和1989年两次修订的城市发展方针中,都有“严格控制大城市”或“控制大城市规模”的内容,但是在现实的城市规模结构中,大城市人口比重又并不低。
这是由于在城市化过程中,大城市因其特殊的集聚效益和吸引力而产生强大的生命力,加之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生产要素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服从于比较利益原则而不断调整空间布局,先进的生产要素仍然突破重重行政制度障碍,不可阻挡地向大城市集中。
因此,大城市在政府一再重申要“严格控制”声中蓬勃地发展着。
表4.6告诉我们,1989年中国有特大城市30个,它们自1989年以来,市区人口全部呈增长态势,其中除了鞍山、抚顺、兰州和齐齐哈尔人口增长不足10万以外,其余城市市区人口增长都达十多万、数十万乃至数百万。
事实告诉我们,政府的政策必须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政策的作用在于按照经济社会运行的客观规律,创造条件,强化其有利因素,淡化或消除其不利因素,从而促进社会的发展。
一旦政策违背了客观规律,那么如果是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就会限制国民经济的发展。
如果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其结果是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经济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在市场的强大作用下,会使政策绩效大幅度下降甚至无效。
(二)中日10万人以下居住区规模结构的比较及讨论为了便于与中国不同规模等级的建制镇进行比较,我们将日本10万人以下的所有市町村①分为四个规模等级:3–10万人,1–3万人,0.5–1万人以及0.5万人以下。
由于缺乏中国所有建制镇的规模结构资料,这里仅以小城镇较发达的浙江省台州市的103个建制镇为例,分析其规模结构及与日本10万人口以下的市町村规模结构的差异(见表3)。
表3 台州市建制镇与日本10万人以下市町村规模结构的比较单位:个、%3-10万人1-3万人0.5-1万人0.5万人以下合计台城镇个数(个) 5 7 5 86 103州比重(%) 4.9 6.8 4.9 83.5 100日市町村个数(个)557 919 859 677 3012①注:日本的地方行政管理分为都道府县和市町村两级,市、町、村在行政上是一个级别,互不隶属。
本比重(%)18.5 30.5 28.5 22.5 100资料来源:《台州市统计年鉴 1999》,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年版;《日本的统计 1997》,[日]总务厅统计局1997年版。
表3反映出中国与日本10万人以下市町村的规模结构相比,差别非常大,主要表现在小规模的建制镇比重太高,规模结构明显偏小。
在4个规模等级的居民点中,中国台州市的前三个等级比重都低于日本,差异最大的是5000人以下的居民点等级,中国5000人以下的建制镇个数比重高达83.5%;而日本5000人以下的町村个数仅占22.5%。
在日本,居住在5000人以下的町村中的人口已经寥寥无几,而在中国5000人以下的建制镇是中国建制镇的主体。
这里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日本选取的是10万人以下的所有居民点(市町村);在台州市选取的是被视为“城镇”范畴的建制镇(中国还有2万个乡,70万个行政村没有考虑在内。
)。
也即拿我们的城镇与日本包括村庄在内的居民点体系相比,我们的规模结构仍然太小,说明中国建制镇确实是过于分散了。
(三)中日10万人以上城市与10万人以下城镇之间结构比较日本1997年总人口1.26亿,拥有10万人以上的城市221个;中国2002年有12.8亿,是日本的10倍,而只有10万人口以上城市668个,仅为日本的3倍。
日本662个城市2000多个镇,市镇个数比为1:3.0;中国663个城市2万个镇,市镇比为1:30。
可见,相对而言,中国城市太少,建制镇太多。
从城市本身的角度看,主要的问题不在于城市内部规模结构(大城市、中等城市和小城市),关键在于城市的数量。
在中国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的条件下,如果城市数量增加了,各类生产要素必然根据优胜劣汰的市场法则,分别流向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及小城市,从而形成相对合理的、宝塔型的城市规模结构。
增加城市数量直接体现在小城市上。
从当前我国县城或者建制镇发展成为小城市的角度看,存在着2大障碍:第一是城市设置标准的障碍。
中国设市标准太高(人口指标是世界最高标准日本的3-4倍),太烦琐(10多个指标,全世界之冠),大部分县城和建制镇很难企及。
中国急需研究并颁布符合中国国情和为推进城市化需要的城市设置标准。
第二,生产要素在城市和建制镇之间的流动存在诸多制度障碍,致使许多生产要素滞留在小城镇,而进入不了城市,从而严重限制城市的发展。
中日城市规模结构比较的启迪:与日本相比,中国10万人以上的城市规模结构比较合理。
中国城市规模结构的问题在于:城市与建制镇的比例太低,中国的城市化过于依赖小城镇了,造成严重的城市短缺;其次,小城镇规模又太小,对农村居民缺乏吸引力,难以承担起发展现代化的重任。
一方面,我们需要科学研究小城镇在中国城市化过程中的相对地位;另一方面,即便是发展小城镇,也需要考虑最低限度的聚集规模效益的问题。
中国急需改革设市制度。
(四)关于中国设市制度的思考中国城市设置制度严重滞后。
1998年中国由668个城市,城镇人口28661万人,城市化水平25.8%。
到2010年中国有城市657个,比1998年少了11个,而城镇人口增长到66557万人,城镇人口比重达到49.7%。
近12年来中国城镇人口增长了37896万,城市化水平接近翻了一番,但是城市个数在下降,这在世界城市化历史上史无前例。
中国设市行政工作早在1998年由于原设市标准不合理而被废止,在长达13年的城市化高速发展过程中,没有增加一个城市,相反,由于地级市要扩区,将所辖的县级市改为区,导致城市个数下降。
而实际上,2009年中国达到原有设市人口标准10万人的建制镇有192个,其中最大的镇东莞长安镇达到75万人。
根据中国城乡规划法,长安镇还必须按照建制镇做规划,而《镇规划标准》(GB 50188—2007)规定,建制镇镇区道路主干路道路红线宽度为24M-36M,……,这样的《镇规划标准》严重束缚了中国已经达到城市标准的名为建制镇、实为城市的区域的发展,迫使这些镇或者严格执行法规而导致基础设施严重落于发展需要,或者公然违反《镇规划标准》规定,按照城市规划推进城市发展。
设市滞后是中国长期以来滞后最严重而且长期没有得到任何改观的落于。
城市设置滞后导致中国改革复杂化。
由于中国沿海地区大量建制镇达到城市标准,又无法设置城市,于是开始了轰轰烈烈所谓“强镇扩权”改革,设立镇级市,把简单问题变得复杂化。
“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要“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重点,逐步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根据中国当前的城镇体系结构,难以形成以中小城市为重点的发展格局。
根据中国2009年的城镇体系架构,中国2007年有中小城市522个,人口10850万,超过50万人口的大城市139个,人口19311,中小城市个数和人口分别为大城市的3.8倍和56%,而日本2005年该两个比例是8.7倍和1.23倍。
下表4-1是中日城市规模结构的比较。
表4- 1中日两国10万人以上的城市规模结构的比较资料来源:①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07②日本统计年鉴2011(该统计年鉴公布的是2005年的城市个数及人口情况)中国中小城市发展严重滞后的根本原因在于设施制度障碍。
13年不设新的城市,导致原有中小城市发展成为大城市,而新建制镇成长为中小城市又没有通道,由于制度障碍,这些建制镇不能顺利地发展为城市,限制了其承载力的提高,进而从整体上制约了中国中小城市的作用。
本研究建议一:建议抓紧深入研究中国新型城市化形势下科学的设市标准,并尽快颁布执行,赋予达到城市标准的镇以县级市发展权利,扩大其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其承载力,为实施“十二五”规划,特别是促进新型城市化健康发展提供空间依托。
根据我们对国内外设市标准的研究,认为中国原有设市标准存在三大问题:设市的人口标准过高,比世界设市人口标准最高的日本还高出一倍;设市标准太复杂,是全世界最复杂的设市标准;设市标准不公平,是全世界唯一多标准体系的设市国家。
建议二:设市标准改革的基准是切块设市,即将达到城市标准的镇升格为城市;设市改革的方向是:简化设市标准,仅需一个人口指标即可;统一设市标准,全国只有一个设市标准;减低设市标准,当建制镇镇区常住人口达到5万人口即应该设立市的建制。
果真如此,2009年镇区人口达到5万人的建制镇为809个,如果设为城市,那么中国城市由657个增加到1466个,为中国新型城市化提供广阔的发展平台;一般而言,达到5万人的建制镇,已经初步具备小城市的经济聚集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如果在法律上予以承认其城市,以城市标准建设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必将大规模增强其经济社会发展承载能力,迅速成为中国新兴中小城市的主体,为中国新型城市化的空间结构合理化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