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林小学一年级小小商店
2023-2024学年一年级下学期数学《● 小小商店》(教案)
2023-2024学年一年级下学期数学《小小商店》(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货币的基本概念,掌握货币的换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消费观念和理财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货币的认识:让学生认识各种货币,了解货币的来源和作用。
2. 货币的换算:让学生学会人民币的换算方法,如1元=10角,1角=10分。
3. 价格的计算:让学生学会计算商品的价格,并能进行找零。
4. 小小商店:创设购物情境,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购物。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货币的换算方法,价格的计算。
2. 教学难点:在实际购物情境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购物。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模拟货币、购物清单。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各种货币,引导学生认识货币,了解货币的来源和作用。
2. 新课:讲解货币的换算方法,让学生学会人民币的换算。
3. 活动一:创设购物情境,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购物。
4. 活动二:分组进行购物游戏,巩固所学知识。
5. 总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
6.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货币的认识:展示各种货币,介绍货币的来源和作用。
2. 货币的换算:讲解人民币的换算方法,如1元=10角,1角=10分。
3. 价格的计算:展示商品价格,教授计算方法,并进行找零。
4. 小小商店:创设购物情境,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购物。
七、作业设计1. 基础题:完成练习册上关于货币换算和价格计算的题目。
2. 提高题:设计一道购物题目,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拓展题:让学生调查家里的日常消费,记录下来,并尝试计算总费用。
八、课后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让学生在实际购物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
《小小商店》(教案)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
《小小商店》(教案)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中,进一步认识人民币,并学习元、角、分的换算。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增强学生之间的友谊。
4. 培养学生遵守购物规则、讲究卫生、注意安全等良好的购物习惯。
二、教学内容1. 人民币的认识:1元、1角、1分硬币和纸币的识别。
2. 元、角、分的换算:1元=10角,1角=10分。
3. 购物实践活动: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模拟购物。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人民币的认识,元、角、分的换算。
2. 教学难点:学生在购物实践活动中,能够熟练运用元、角、分进行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人民币挂图、购物场景图。
2. 学具:模拟人民币(1元、1角、1分硬币和纸币)、购物篮、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PPT展示各种人民币,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面值。
2. 认识人民币通过挂图和PPT,让学生深入了解1元、1角、1分硬币和纸币的样式。
3. 学习元、角、分的换算利用PPT和实物演示,讲解1元=10角,1角=10分的换算关系。
4. 模拟购物实践活动学生分组,每组分配一定数量的模拟人民币,进行模拟购物。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购物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5. 总结与反馈让学生分享购物过程中的心得体会,教师点评并总结。
六、板书设计1. 课题:《小小商店》2. 教学内容:- 人民币的认识- 元、角、分的换算- 购物实践活动3.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人民币的认识,元、角、分的换算- 教学难点:熟练运用元、角、分进行计算七、作业设计1. 让学生回家后,向家长介绍所学的人民币知识。
2. 家长协助孩子进行一次真实购物,让孩子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计算。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形式,让学生掌握了人民币的认识和元、角、分的换算。
在模拟购物实践活动中,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提高了合作交流的能力。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小小商店》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小小商店》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小小商店》主要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认识人民币,学会用人民币进行简单的计算,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通过小小商店的情境,让学生在买卖过程中,自然地接触人民币,学会计算价格,找零等基本技能。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数字有一定的认识,但在实际应用中,可能还对人民币的认识不够清晰,计算能力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符合他们认知水平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人民币,了解各种人民币的面值。
2.培养学生用人民币进行简单计算的能力。
3.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人民币,学会用人民币进行简单计算。
2.教学难点: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解决购物问题,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和应用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小小商店的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自然地接触人民币,学会计算价格,找零等基本技能。
2.游戏教学法:设计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
3.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互相交流,共同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小小商店的场景,准备人民币的图片或实物。
2.准备一些购物清单,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实际操作。
3.准备一些有关购物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小小商店的场景,引导学生观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然后,向学生介绍人民币,让学生认识各种人民币的面值。
2.呈现(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购物清单,让学生用人民币进行计算,如计算总价,找零等。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注意货币的换算,如10元=100角,1元=10角等。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每组选一个购物清单,进行实际操作,计算总价,找零等。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公开课《小小商店》说课稿
54.一个苹果的价格是5元,小明买了2个苹果,他需要支付多少元钱?
55.一包巧克力的价格是10元,小华给了售货员15元,售货员需要找给小华多少元钱?
56.1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
57.小明还需要2元钱。
58.小华还剩下8元钱。
28.团队合作: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要学会与他人沟通交流,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团队协作意识。
29.数学语言的表达:学生要用数学语言来描述商品买卖的过程,如“总价”、“支付”、“找零”等。
30.数学思维的培养:通过情境教学,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数学的魅力。
31.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通过“小小商店”这一情境,让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14.小小商店
15.货币、价格、数量
16.商品买卖过程
17.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八.说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要注重过程和结果的结合团队协作意识。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
18.学生对货币、价格、数量等数学概念的理解程度。
19.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知识点儿整理:
21.货币的认识: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常见的货币,如人民币,包括纸币和硬币,以及它们的面值。
22.价格的理解:学生需要理解价格的概念,知道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表现,通常用货币来表示。
23.数量的把握:学生要学会使用数词来表示商品的数量,如“一”、“二”、“三”等,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计算。
59.小明需要支付10元钱。
60.售货员需要找给小华5元钱。
20.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表现,包括团队协作意识和沟通交流能力。
《小小商店》说课稿
教材采用现场模拟的方式,展现了一个商店的真实情境。针对学生喜欢玩 具的心理特点,在商店的正前方设置了玩具柜台,货架上有玩具猪、小汽车 、魔方、积木等玩具。左右两边是学习用品,货架上分别放了铅笔盒、书 包等学习用品和布娃娃、机器人等玩具。每种商品都有一个价格标签,可 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对人民币的认识。
售货员:为什么?说说你的理由。 顾客乙:因为买一只玩具熊猫和一个布娃娃共需要31元,超过了他 所带的钱数,所以不够。 顾客甲:阿姨,刚才我算错了,我也说不够。
5.导购。 售货员:有位小顾客,要买一本字典和一个书包,大约要带几十元? 顾客甲:大约要带50元。
6.设想。 售货员:你如果带50元来到我们柜台前,买货架上的物品,想一想,可 以买些什么。 顾客:可以买书包和布娃。
一年级儿童年龄小,缺乏社会经验,上市场购物的机会也少 ,对人民币只是初步的认识。本节课的教学会使学生对人民币有 进一步的认识,使学生在简单的活动中感知人民币的币值和功能 。
五、说教学策略
教材借助“小小商店”这一学生熟悉的背景,运用“角色扮演”这一生动 有趣的活动形式,一方面加深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进一步掌握人民币的换 算及计算方法;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此外,还可 以利用教材中的相关题材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 级下册的实践课《小小商店》。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 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说教学过 程和板书设计及教学反思这八个方面展开。接下来开始 我的说课。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说教材
《小小商店》是学生认识人民币后的一节实践活动课。本节课是 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的内容。教材是以学生的购物经验和已 经学习的关于加减计算和人民币的有关知识为基础,分成两部分教 学,一部分让学生在提供的购物情境中收集信息,回答问题,第二 部分让学生进行模拟购物活动,经历活动过程,积累购物经验。
《小小商店》(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下册
教案:《小小商店》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下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模拟购物活动,掌握人民币的认识和简单计算。
2. 培养学生独立购物、合理消费的能力。
3. 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人民币的认识:让学生认识1角、5角、1元、5元、10元等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2. 人民币的计算:让学生学会使用人民币进行简单的购物计算。
3. 购物活动:让学生模拟购物活动,体验购物的过程。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人民币的认识和简单计算。
2. 教学难点:让学生在实际购物活动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模拟人民币、购物清单、计算器。
2. 学具:学生自带购物袋、零花钱。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引导学生认识人民币。
2. 新课:讲解人民币的计算方法,让学生学会使用人民币进行简单的购物计算。
3. 活动:分组进行模拟购物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运用所学知识。
4. 总结:总结购物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引导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
六、板书设计1. 课题:《小小商店》2. 内容:人民币的认识、人民币的计算、购物活动七、作业设计1. 让学生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进行一次真实购物,记录购物过程和所花费的钱数。
2. 让学生根据购物清单,计算出所需支付的总金额。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模拟购物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人民币的认识和计算,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在活动中,学生能够积极参与,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达到了教学目标。
但在活动中也发现,部分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不够熟练,计算能力有待提高。
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
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学会合理消费,培养他们的独立购物能力。
总之,本节课通过模拟购物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人民币的认识和计算,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并引导学生学会合理消费,培养他们的独立购物能力。
《小小商店》(教案)一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
《小小商店》(教案)一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教案:《小小商店》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第73页至75页的“小小商店”部分。
这部分内容主要介绍了货币的基本知识,包括人民币的种类、面值以及如何进行简单的交易计算。
具体内容包括:1. 认识各种人民币,如纸币和硬币;2. 学习人民币的面值,如1元、5元、10元、1角、5角等;3. 练习使用人民币进行购物计算,如找零、计算总价等。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1. 认识各种人民币,了解其面值;2. 学会使用人民币进行简单的购物计算;3. 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学生对于人民币的换算和购物计算可能会感到困惑。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掌握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并能够运用到实际购物场景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人民币实物、商店模型、计算器等。
学具:学生每人准备一套人民币卡片,用于学习和练习。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教师通过商店模型,引导学生了解商店的基本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教师讲解人民币的种类和面值,让学生了解各种人民币的特点和用途。
3. 练习:教师给出一些购物场景,让学生运用人民币进行计算,如找零、计算总价等。
4. 讨论: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在购物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如钱不够、找零困难等,并引导学生思考解决办法。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人民币的种类、面值以及购物计算方法。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小明去商店买了一支铅笔,价格为2元,他给了店员10元,请计算店员应该找给小明多少零钱。
答案:店员应该找给小明8元零钱。
2. 作业题目:小红去商店买了一瓶饮料,价格为3元5角,她给了店员10元,请计算店员应该找给小红多少零钱。
答案:店员应该找给小红6元5角零钱。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于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和购物计算有了初步的了解和掌握。
但在实际应用中,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在课后进行进一步的练习和巩固。
《小小商店》(教案)一年级下册数学 苏教版
《小小商店》(教案)一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中,进一步理解人民币及其常用单位。
2. 培养学生独立购物能力,让学生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 培养学生爱护人民币,学会合理使用人民币。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内容是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小小商店》。
通过创设小小商店的情境,让学生在购买物品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人民币及其常用单位,培养独立购物能力,并让学生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认识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常用单位。
难点:能进行简单的计算,解决购买过程中的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小小商店的PPT、人民币图片、商品图片。
学具:学生自带的小物品,用于模拟购物。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PPT展示小小商店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商店里的物品,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让学生观察人民币,认识人民币的常用单位,并学会简单的计算。
3. 活动一:让学生分组,每组设立一个小小商店,学生分别扮演顾客和售货员,进行购物活动。
4. 活动二:让学生用自己带来的小物品,模拟购物,学会计算总价和找零。
5. 总结:让学生分享购物过程中的感受,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
6. 课后作业布置:让学生回家后,帮助家长购物,并记录购物的过程和计算结果。
六、板书设计1. 课题:《小小商店》2. 教学目标:认识人民币,学会计算,培养独立购物能力。
3. 教学重点:认识人民币,学会计算。
4. 教学难点:解决购买过程中的问题。
七、作业设计1. 让学生回家后,帮助家长购物,并记录购物的过程和计算结果。
2. 让学生用自己带来的小物品,模拟购物,学会计算总价和找零。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创设小小商店的情境,让学生在购买物品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人民币及其常用单位,培养独立购物能力,并让学生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观察、操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的活动课《小小商店》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的活动课《小小商店》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的活动课《小小商店》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让学生在模拟购物过程中,进一步理解货币的换算、加减法运算等数学知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加减法运算和货币知识,对于购物过程中的计算和交易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在面对实际问题时,可能不知道如何运用所学的知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情境相结合。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运用加减法运算解决购物过程中的问题,能够进行货币的换算。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模拟购物活动,提高自己的数学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运用加减法运算解决购物问题,进行货币换算。
2.难点: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情境相结合,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模拟商店的场景、商品和货币道具。
2.学生分组,每组选定一名组长。
3.准备教案、PPT和教学评价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模拟商店的场景,引导学生关注购物过程中的数学问题。
提问:“你们在生活中购物时,会遇到哪些数学问题呢?”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经验,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一组购物场景,展示商品价格和货币道具。
提问:“请大家看看这幅图,小明想买一件商品,但他只有5元,请问他应该怎样支付呢?”引导学生思考并解答问题。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模拟购物活动。
每组选定一名组长,负责本组的购物过程。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在购物过程中的错误。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5.6《小小商店》教案2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5.6《小小商店》教案2一. 教材分析《小小商店》是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六课的内容,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教材通过模拟商店购物场景,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计算价格,找零等,从而加深对10以内加减法的理解和运用。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但对于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可能还不够熟练。
通过《小小商店》这个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进一步理解和掌握10以内加减法的运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运用1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商品的价格,找零等。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体验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运用10以内的加减法进行商店购物活动的计算。
2.难点: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能够准确计算,并正确找零。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模拟商店购物场景,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和掌握10以内加减法的运用。
同时,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商店购物场景模型,商品价格标签,计算器等。
2.学具准备:学生每人一份商店购物清单,计算器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引导学生了解商店购物的基本流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展示商店购物场景,让学生观察并描述购物过程中涉及到的数学知识。
3.操练(15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一份商店购物清单,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完成购物活动。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出现的错误。
4.巩固(10分钟)教师选取几组学生进行购物活动的展示,让学生在全体同学面前进行计算和解释。
其他学生进行评价,教师总结。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在实际购物中,如何进行更复杂的计算?如何进行正确的找零?学生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一年级下数学教案-小小商店-苏教版
一年级下数学教案小小商店苏教版教案:小小商店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主要涉及第三章“有趣的购物”中的小小商店一节。
本节课将引导学生理解商品的价格和数量,以及如何进行购物计算。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商品的价格和数量,掌握基本的加减法运算,能够进行简单的购物计算,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价格和数量的关系,进行正确的加减法运算。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运用加减法进行购物计算,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学具:练习本、铅笔、小商店道具(商品卡片、价格标签等)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老师带领学生模拟一个小商店,让学生扮演顾客和店员的角色,进行购物练习。
2. 例题讲解:老师通过实际操作,向学生讲解商品的价格和数量的关系,以及如何进行购物计算。
3. 随堂练习:学生分组进行购物计算练习,老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小小商店商品价格数量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运用加减法进行购物计算,题目如下:(1)苹果,2元/个,买了3个,一共花了多少钱?(2)香蕉,5元/根,买了2根,一共花了多少钱?(3)牛奶,3元/盒,买了4盒,一共花了多少钱?答案:(1)6元(2)10元(3)12元2. 请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设计一个购物场景,进行购物计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基本的购物计算方法,能够理解商品的价格和数量的关系,但是在实际应用中,部分学生还存在计算错误,需要在课后进行针对性的辅导。
拓展延伸: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多关注商品的价格和数量,进行实际的购物计算,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同时,可以组织学生参观超市,了解商品的分类和价格,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实践情景引入在实践情景引入环节,我选择了模拟小商店的方式进行。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5.6《小小商店》说课稿2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5.6《小小商店》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小小商店》是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六节的内容,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掌握人民币的认识和运用,以及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教材以小小商店为背景,让学生在购物过程中,体验货币的作用,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人民币,对加减法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参差不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总结等方式,自主探索加减法的运算规律,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识别各种人民币,能够熟练地进行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并能应用到实际购物场景中。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总结等环节,培养自己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熟练地进行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并能应用到实际购物场景中。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加减法的运算规律,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购物场景中。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分组合作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课件、人民币实物等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创设小小商店的情境,引导学生认识人民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教师通过展示人民币实物,引导学生了解各种人民币的名称和面值。
3.自主探究:教师给出购物场景,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探索加减法的运算规律。
4.课堂讲解:教师讲解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5.课堂练习:教师给出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6.游戏环节:教师学生进行人民币识别游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7.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
《小小商店》(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下册
《小小商店》(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小小商店》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数学一年级下册,主要涉及第五章《认识货币》中的小小商店单元。
通过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货币的基本概念,掌握人民币的单位及换算,并在实际情景中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购物活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货币的作用,认识人民币的各种面额及其基本单位。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水平。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社交技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人民币单位之间的换算,以及在实际情景中的运用。
2.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人民币的各种面额及其基本单位,能够进行单位间的换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人民币真币、购物场景图、计算器等。
2. 学具:学生分组准备,每组一份人民币真币、购物清单、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创设一个简单的购物场景,让学生观察并描述购物过程中货币的使用。
2. 知识讲解:教师讲解人民币的各种面额及其基本单位,让学生了解货币的作用。
3. 例题讲解:教师通过具体的例题,讲解人民币单位之间的换算方法。
4. 随堂练习:学生分组进行购物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货币计算。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小小商店2. 板书内容:人民币的各种面额及其基本单位,人民币单位之间的换算方法。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列举你生活中常见的货币及其面额。
2. 作业答案:(1)常见的货币及其面额:1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等。
(2)购物场景总价:一个苹果2元,一个香蕉3元,一个橘子4元,总价=2+3+4=9元。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找出不足之处,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2. 拓展延伸: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家庭调查,了解家庭成员的购物经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本次教案《小小商店》中,有几个重要的细节是需要特别关注的。
一年级下数学教案-实践活动小小商店-苏教版
一年级下数学教案实践活动小小商店苏教版教案:实践活动——小小商店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苏教版一年级下数学教材的第七章《实践活动——小小商店》。
本章节主要让学生通过模拟开设商店的活动,理解并掌握货币的基本知识,学会简单的加减法运算,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商店的基本运作模式,知道商品的定价和销售过程。
2. 学生能够运用加减法计算商品的价格,熟练使用货币进行交易。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商品定价和交易过程,正确进行加减法运算。
2.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商店的基本运作模式,掌握货币的使用和简单的交易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教学卡片、货币模型、计算器。
2. 学具:学生作业本、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情景模拟,让学生观看一段商店营业的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引导学生分享他们对商店的认识和体验。
2. 新课导入:介绍商店的基本运作模式,包括商品的定价、销售和交易过程。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每组模拟开设一家商店,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如店长、收银员、顾客等,进行商品定价、销售和交易活动。
4. 例题讲解:通过具体的例题,讲解商品定价和交易过程中遇到的加减法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商店基本运作模式:1. 商品定价2. 商品销售3. 交易过程交易过程中的加减法问题:1. 商品总价 = 商品单价× 商品数量2. 找零 = 支付金额商品总价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小明购买了一支铅笔和一块橡皮,铅笔的价格是2元,橡皮的价格是5元,小明给了店员10元,请问店员应该找给小明多少元?2. 小华购买了一本书和一支笔,书的价格是8元,笔的价格是3元,小华给了店员15元,请问店员应该找给小华多少元?答案:1. 店员应该找给小明3元。
一年级下册数学学案-小小商店丨(PDF版,苏教版,含答案)
一年级下册数学学案小小商店丨(PDF版,苏教版,含答案)教案小小商店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小小商店》的内容。
这部分内容主要让我们了解商店中常见的商品和价格,学会用加减法计算商品的价格,以及进行简单的购物体验。
二、教学目标1. 认识和理解商店中常见的商品和价格。
2. 学会用加减法计算商品的价格。
3. 能够进行简单的购物体验,培养同学们的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认识和理解商店中常见的商品和价格,学会用加减法计算商品的价格。
难点:能够进行简单的购物体验,培养同学们的实践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同学们,大家平时有没有去过商店呢?商店里都有哪些商品呢?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下商店中的商品和价格。
2. 教学PPT展示商店中的常见商品和价格,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
3. 例题讲解:老师先给大家讲解一个例子,比如:苹果3元,香蕉2元,那么苹果和香蕉一共多少钱呢?我们可以用加法来计算,3+2=5元。
4. 随堂练习:同学们,我们来做一个小练习,请大家计算一下,橙子和香蕉一共多少钱呢?大家可以用加法来计算。
5. 购物体验:同学们分成小组,每组模拟一个商店,每个同学扮演不同的角色,有的同学是售货员,有的同学是顾客,进行简单的购物体验,运用所学的加减法知识。
6. 板书设计:商品价格苹果 3元香蕉 2元橙子 1元7. 作业设计:题目1:小明买了2个苹果,他还剩下5元,请问他原来有多少元?答案:小明原来有8元。
题目2:小华买了1个橙子和1个香蕉,他一共花费了3元,请问橙子和香蕉各自多少钱?答案:橙子1元,香蕉2元。
8.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对商店中的商品和价格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学会了用加减法计算商品的价格。
在购物体验环节,同学们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
但是在购物体验中,有些同学对于价格的计算还不是很熟练,需要在课后多加练习。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综合实践:小小商店丨苏教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 综合实践:小小商店丨苏教版教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 综合实践:小小商店丨苏教版我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今天我要为大家分享一年下册数学第五单元的综合实践课《小小商店》。
这是一节生动有趣、贴近生活的数学实践课,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数学的应用,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是根据教材第五章“有趣的购物”进行设计的。
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有:认识货币单位,进行简单的计算,以及解决实际购物问题。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在实际购物过程中,理解和掌握货币单位之间的换算。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学生独立完成购物过程中的计算和问题解决。
2.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熟练运用货币单位进行购物计算,并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货币卡片、商品模型、计算器等。
2. 学具:学生自己的钱包、购物清单、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模拟一个小商店,让学生扮演顾客和店员,进行购物活动。
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数学的应用。
2. 讲解货币单位:向学生介绍人民币的单位,如元、角、分,并讲解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3. 购物计算练习:学生分组进行购物计算练习,教师给出购物清单,要求学生计算所需支付的金额。
4. 解决问题:教师提出实际购物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如找零、打折等,让学生现场解决。
5.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在购物过程中的心得体会,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六、板书设计1. 货币单位换算:元、角、分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2. 购物计算公式:总价=单价×数量,找零=支付金额应付金额。
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一个购物场景,列出购物清单,并计算所需支付的金额。
答案:如:购买一个书包,价格为35元;购买一支笔,价格为5元。
共计支付40元。
2. 请学生谈谈自己在购物过程中的心得体会,以及如何解决实际问题。
一年级数学 实践活动课:小小商店教案及练习题
一年级数学实践活动课:小小商店教案及练习题1.7.4 实践活动课:小小商店课型新授课学校使用教师:教学内容:实践活动:小小商店教材第86、87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亲自参与实践活动,使他们加深对人民币的认识,进一步掌握人民币的换算及简单的计算。
2.培养学生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和进行数学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3.结合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重点、难点:1.进一步掌握人民币的的换算及计算方法,加深对人民币的认识。
2.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准备:“文明顾客星”若干,玩具用品、学习用品、生活用品、回收站所需的牌子,胸卡8个,让每人准备一个钱包(自制),学具人民币若干。
教学过程一、学前准备老师提前几天给学生布置这节课的准备工作:过几天我们要做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数学游戏,要把我们的教室布置成一个小小的商店。
小朋友们有的要扮演售货员,有的要扮演顾客,有的要扮演废品回收员。
商店里的商品需要我们自己准备,请大家把自己喜爱的玩具、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带来一些作为商品,并制作出这些商品的价格标签。
这些物品的价格如果你不知道,请你想办法调查一下。
二、实践活动1.谈话引入。
师:小朋友,你知道平邑最大的超市是哪家超市吗?生:万家福超市。
师:来到万家福超市,你最喜欢哪个柜台的东西?为什么?生1:玩具柜台,因为……生2:食品柜台,因为……师:当你看到自己喜欢的东西,想把它买下来吗?生:愿意把它买下来。
师:你都自己用钱买过哪些东西?生:面包、学习用品、剪刀、玩具熊……2.物品分类及摆放。
师:我们班的小朋友真是又聪明又能干,都会自己买东西。
下面,我们玩一个买卖商品的游戏,好吗?师:开一家综合性的商店,第一步要做什么?学生各抒已见。
师:对,首先先将商品按不同种类放在柜台上,并挂上相应的牌子。
谁愿意用你的巧手布置柜台?点六名学生上台将商品分类放在货架上,并挂上相应的牌子。
师:其余的小朋友可以一边欣赏精美的商品,一边给这些小朋友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思考后回答,要求说说怎样想的。
师:谁能像白雪公主这样提个同样的问题让大家动脑思考一下?
分组活动,提问题并解答。
(4)海尔兄弟:小叮当,我们有50元钱,买货价上的物品,最多能买几件?
师:我看,这是聪明的海尔兄弟故意考考小叮当,同学们,我们小组讨论讨论,帮小叮当解答这个问题,好吗?
4.汇报讨论。
活动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汇报,
(1)教师先请几位学生进行汇报:你原来有多
少钱?买了哪些物品?一共用了多少钱?现在还剩多少钱?让同学判断算得对吗?
(2)请小售货员汇报结果:一共卖出多少东
西?收入多少?
三、活动总结
课件演示小叮说的话。
师:现在谁想说说自己今天都有哪些收获?学生发言后,教师作简单的总结。
2.明确购物程序。
师:刚才我们看了一些小伙伴是怎样购物的,想想我们在购物时,应该先做什么?再做什么?遇到问题怎么办?
3.学生进行活动。
学生到课前准备好的玩具柜台,学习用品柜台,日常用品柜台进行购物活动,教师也要参与到活动中,整个活动要体现出开放性。学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果自己解决不了,可以和小伙伴或老师商量、讨论。教师一方面要注意观察学生提出那些问题,同时引导顾客向售货员提出不同的问题,也帮助售货员提一些问题,另一方面要在学生碰到困难时给以适当的帮助和提示。
教学难点;取币、换币、找币的操作。
教学建议
教学过程
修改意见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课
师:今天,我为大家请来一位客人——小叮当(课件演示,小叮当的商店)最近它开了一家百货商店,很想邀请小朋友去做客,你们愿意去吗?
师:谁愿意当服务员,向大家介绍小百货商店都卖些什么?
指名口述柜台各种物品的价格。
课件演示。引出下列问题:
小小商店
教学内容:
第74---75页。
教学目标:
1.通过亲自参与实践活动,加深对人民币的认识,进一步掌握人民币的换算
及简单的计算。
2.在活动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和“用数学”的情感,并受到勤俭节约的教育。
3.培养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进行数学交流的意识及能力;学习与他人合作。
教学重点:亲自参与购物活动,经历付钱、找钱等购物过程,产生对购物的体验。
(1)唐老鸭:小叮当,我想买一个地球仪和一个铅笔盒。
师:谁能帮小叮当想想要收多少钱呀?指名回答。
(2)加菲猫:小叮当,我要买一本字典和一个书包,可我今天带的都是十元人民币,我大约要付几十元?
引导学生对此问题进讨论。
追问:你是怎么知道大约要付50员人民币的?
引导学生根据这个问题提同样问题并请同桌同学进行解答。
四、实践作业爸爸妈妈一起去商场购物,好吗?
教学后记
板书设计
通过亲自参与实践活动,加深对人民币的认识,进一步掌握人民币的换算及简单的计算。在活动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和“用数学”的情感,并受到勤俭节约的教育。
培养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进行数学交流的意识及能力;学习与他人合作。
学生讨论,教师参与学生中去。
师:谁还能像他一样,根据这些物品的价格提几个小问题吗?
学生自己提问题,然后教师再请学生解答。
二、组织学生进行商品交易活动
1.进行分工。
师:刚才同学们帮助小叮当解决了那么多的问题,现在小叮当想请一些同学到他店中当售货员,帮他卖货,谁想试试?教师将学生分成售货员和顾客,并为售货员配带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