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提供的外交辞令样本
《左传》外交辞令对当代外交语言风格的影响
《左传》外交辞令对当代外交语言风格的影响《左传》是我国古代史书中的一部重要篇章,它记载了春秋时期鲁国的历史与文化,也为我国古代外交史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材料。
《左传》中的外交辞令具有独特的历史地位和价值,它们不仅反映了古代外交语言的特点,也影响了当代外交语言风格的形成和发展。
《左传》中的外交辞令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和艺术价值。
它们不仅含义深邃,言辞优美,而且意蕴丰富,情感真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例如,在《左传》中,有“一诺千金”的典故,这个成语形象地表达了守信用、言出必行的道德观念,深受人们喜爱和推崇。
此外,还有“以善教邦,以愚弄之”的外交策略,这是一种以养人、化人的外交方式,具有先见之明、兼容并蓄的思想内涵,现代外交中的一些交涉方法也与此类似。
《左传》中的外交辞令也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春秋时期,各国之间的关系较为复杂,外交往来频繁,因此,在外交上讲求的是手段和效果。
《左传》中所呈现的外交辞令和手段,既有守信、讲理的正面表现,也有隐忍、借力、反击的反面表现。
例如,在《左传》中,鲁国曾经向晋国提出“放弃义渠”(即放弃对晋国的领土拼抢)的建议,这种妥协的外交方式既保护了自身利益,也利于维持各国之间的关系。
现在的国际关系中,也常常需要各国之间的合作和妥协,我国的外交部门也可以借鉴《左传》中的外交手段,推动国际事务发展,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
另外,《左传》中的外交辞令也包含着一些普世价值观和文化精神。
《左传》中所倡导的“以和为贵”的外交思想,强调最好的解决方式是和平、协调和合作。
这是现代国际关系中谈判和解决争端所追求的目标,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
《左传》中还有许多关于忠诚、信义、礼仪、教育等文化内涵的阐发,这些价值观对人们的精神生活和文化传承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论《左传》中子产的外交辞令
论《左传》中子产的外交辞令作者:唐璐璐来源:《文学教育·中旬版》2014年第05期[摘要]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富有文采的历史散文巨著。
在外交辞令的整理方面,记载了大量文采斐然、美不胜收的行人辞令。
子产春秋时期郑国杰出的政治家、外交家、思想家,也是《左传》作者着墨最多、叙写最详的形象。
本文重点从《左传》所载子产的外交实例中,总结了其外交辞令的特色。
即刚柔相济,灵活多变,从容典雅、简约精炼而又字挟风霜,以礼德辩驳,用道义的力量使人折服。
[关键词] 《左传》;子产;外交辞令;特色春秋时期,是我国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急剧变革的时代。
周王室逐渐衰微,诸侯各国谋求争霸,征战不断。
霸主为了显示霸权、巩固地位,小国为了依附大国求得生存,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变得日益复杂,往来聘问更加频繁。
在这种环境下一批杰出的外交人才应运而生,辞令往往成为决定外交成败的关键因素。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记载:仲尼曰“《志》有之:‘言以足志,文以足言。
’不言,谁知其志?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晋为伯,郑入陈,非文辞不为功。
慎辞哉!”①亦可见外交辞令的地位之重。
子产当政之时,正是春秋末期社会矛盾不断加剧的时代。
郑国,经过春秋初期的“小霸”的强盛之后,此时已经走向衰落。
在外部,南有强楚,北有晋霸,晋楚争霸,矛盾不断。
郑国夹在中间,亲晋则楚怨,亲楚则晋讨,左右为难。
子产执政二十年,以其坚定的立场原则,雄辩的口才,渊博的学识,敏捷的应变能力,左右逢源,自如应对。
维护了国格,捍卫了国家主权。
在当时列国君臣间有着广泛的影响。
总结《左传》所载有关子产的外交实例,其外交辞令主要呈现为三大特色。
一、刚柔相济,绵里藏针,表现出极大的灵活性1、委婉巧妙,柔而不屈身为小国执政的子产,深知保护国家政治独立和经济利益的重要性,因此,在外交上始终坚持以国家利益为重的原则,其外交辞令表面谦卑,柔软如绵,内中却威严十足,语意刚硬无比。
如襄公二十二年夏,晋人征朝于郑,子产作为少正,对之。
《左传》外交辞令述论
类外传
型交》
委婉含蓄型
委婉含蓄型:通过 曲折的表达方式, 避免直接冲突,达 到外交交涉的目的。
直接坦率型:直截 了当地表达己方的 立场和要求,言辞 犀利,不容置疑。
借古喻今型:借用历 史事件或典故来暗示 现实问题,表达自己 的观点和立场。
反语讽刺型:用反话 或讽刺的方式,暗指 对方的错误和弱点, 以达到警醒对方的目 的。
对现代国际关系的影响
对现代国际关系的影响:提供了处理国际关系的智慧和策略,为现代国际关系的发展提供了借 鉴和启示。
对现代外交语言的影响:左传外交辞令的精妙和智慧,影响了现代外交语言的发展和演变。
对现代谈判技巧的影响:左传外交辞令中的谈判技巧和策略,对现代谈判技巧的发展和提升有 着重要的影响。
《
尽单 量击 言此 简处
左
意输 赅入 的你
传
述 》 阐 的
述正 观文 点,
论 外 文
字 是
您 思 想 的 提 炼 ,
交汇 报 人
辞:
请
令
壹
目 录 标 题
肆
交《 用辞左 技令传 巧的》
运外
贰
外 交 辞 令
《 左 传 》 与
伍
响 与 启 示
交 辞 令 的 影
《 左 传 》 外
叁
的《
类 型
外左 交传 辞》
巧的外《
第 四
运交左 章
用辞传
技令》
善于察言观色,把握对方 心理
善于察言观色,把握对方心理
措辞委婉含蓄,避免直接冲突
借用典故,增强说服力
灵活运用比喻、反语等修辞手法
灵活运用各种言辞策略
善于运用委婉语,避免直接冲突 借用历史典故,增强说服力 使用模糊语言,保留灵活空间 运用修辞手法,增强表达效果
《左传》外交辞令观点汇总
《左传》外交辞令观点汇总先把个人的相关部分写出来,方便各位总结。
选题动因:选择外交辞令这个题目主要是因为兴趣推动。
我当时只是希望,如果作专题研究,口应该开的小一些,所以诸如思想倾向之类很大的题目就直接跳过了,后来也在犹豫到底是写个人案例诸如子产还是外交辞令,但是一看具体篇目,觉得外交辞令篇幅更短小,加上我对言辞上的东西和言辞背后的思维的维度更感兴趣,因此选了这个题目。
书目:《郑伯克段于鄢》,《曹刿论战》,《齐桓公伐楚》,《展喜犒齐师》,《烛之武退秦师》,《秦晋殽之战》,《郑子家告赵宣子》,《王孙满对楚子》,《楚归晋知窑》,《子产却楚逆女以兵》。
收获:通过做这个小专题,让我对于外交辞令产生了更大的兴趣,也因为在研究时发现自己由于对春秋时期的历史不够了解而有些困难,使得我对春秋各国的历史产生了兴趣。
更重要的,我学习了一些外交辞令中的基本技巧和基础,得到了演讲与口才方面的理论提升。
疑惑:我在阅读中发现,当小国面对大国时,态度竟出奇的一致,那就是先礼后兵,前面很恭敬温顺,一旦发现大国有侵吞己国的狼子野心,立刻摆出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凛然姿态。
果然令大国觉得不划算于是讪讪而去。
我想问的是,这种做法有普遍的意义么?还是说有一定条件下的?如果有条件,那么是什么?观点汇总:周允淇:劝说方所应具有的能力:抓住主要矛盾,发现要害。
渲染后果。
道德至上。
言词得体。
被劝说方所应具有的能力:指出对方道德上的欠缺、增强攻打对方的合理性。
言辞软中带硬、毫不妥协。
魏尔曼:外交辞令的共同特征:1. 多喜欢搬用周天子的名号,奉天子以令诸侯。
【诸侯搬出周天子的根本目的无非是确认自己师出有名,加固战争的正义性,站在道义的制高点上,妄图从战略上藐视对方。
】2. 重视以德服人,强调道义。
3.绵里藏针,软中带硬。
综上所述,左传中的外交言辞具有强调道义感和正义性,绵里藏针,软中带硬,言辞含蓄,态度分明的特点。
姜孟圻:外交辞令的不同类型:【共性:这些外交辞令格式各样,但都带着共性,就是目的指向性。
《左传》外交辞令之说服艺术
《左傳》外交辭令之說服藝術陳致宏(本文刊登於《國文天地》第23卷第6期)一、前 言《左傳》是現存記載春秋時期重要的文史資料。
而其外交辭令為歷代學者所盛贊。
《左傳》二百三十六則外交辭令,無論在辭令內容設計或語言表達技巧上,皆有值得今人借鏡學習之處。
在表達方面,間接言語行為是《左傳》外交辭令重要特色,許多不便公開明講之內容,春秋行人透過賦詩、徵引、比興等方式,間接的進行表達與溝通。
在辭令內容方面,以德、禮為外衣,行利誘、威脅之說服是一大特色。
以下分別由間接言語行為與辭令內容說服角度兩方面進行討論。
二、間接言語行為與外交賦詩間接言語行為,是指表達者因某些原因或考量,不便以公開明白的方式表達意見;轉而運用間接方式,委婉地將所欲表達之內容,寄寓於話語的表層意義之下。
對於此類話語,接受者必須配合交際當時雙方所處的主客觀語境,進行解讀,以便真正理解表達者所欲表達之真意。
《左傳》外交辭令中賦詩之屬,正是間接言語行為。
外交賦詩是指交際雙方,選賦《詩》中某詩或某詩之某章,以間接、暗示的方式,委婉地表述己意,進行言語交際的一種特殊方式。
交際雙方,在選賦某詩或某章時,是配合交際當時主客觀語境,考量國際形勢、兩國關係、雙方地位、與接受者心理等因素後,選賦最能表達己意且能令對方正確解讀之詩。
而接受者,亦在配合交際當時語境後,對表達者所賦之詩進行深層含意的解釋。
雙方運用賦詩的形式,間接地進行言語交際與溝通。
外交賦詩可算是《左傳》外交辭令中精妙之典範。
舉例說明如下。
魯昭公元年(西元前541年),正月,晉、楚、齊、魯、宋、衛、陳、蔡、鄭、許、曹等國,依弭兵之盟,尋盟(即對盟約之再確定)於虢。
盟會結束後,晉國趙孟、魯國叔孫豹、曹國大夫等人返國途經鄭國,鄭簡公依禮設宴招待。
當趙孟一行人抵達鄭國後,鄭國子皮出面迎接。
趙孟不願鄭國招待過豐,但又不便明講,於是選賦〈瓠葉〉,間接表達此意。
〈瓠葉〉全詩透過對燕飲過程之敘述,表達禮義更重於禮儀之意。
《左传》外交辞令对当代外交语言风格的影响
《左传》外交辞令对当代外交语言风格的影响《左传》是我国古代历史文化中的经典之作,它是一部以春秋时期国家之间的政治斗争为背景的史书。
从该书中可以看出,在古代外交中,辞令是极其讲究的,它不仅仅是简单的语言交流,更是一种政治手段和艺术表达。
本文将针对《左传》中的外交辞令探讨其对当代外交语言风格的影响。
《左传》中的外交辞令十分精细,充满了婉约、委媚之意,在古代外交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左丘明和各国国君之间的对话。
在外交场合中,对话的方式和措辞是至关重要的,可以通过表达方式的巧妙来达到交流的目的。
《左传》中,左丘明以他独特的辞令技巧,巧妙地将自己的意图隐藏有时候暗中藉着讽刺、夸奖等手法传递政治讯息。
这种精妙的辞令,对于当代外交中的言辞选择有一定的启发。
在当代外交中,由于国家之间的利益冲突较为复杂,且言辞的选择方式不同,需要我们在辞令表达上加以重视。
通过学习《左传》中的外交辞令,可以提高现代外交人员对话的技巧和水平,更好地传递政治信息,达到外交交流的目的。
《左传》中的外交辞令注重维护形象和尊严,倡导婉辞而不直接表示。
在古代外交中,对方的尊重和敬重是非常重要的,对话双方需要互相照顾对方面子,即使是批评和讽刺,也需要用委婉的方式来表达。
例如在《左传·庄公三十年》中,卫灵公以厚礼请见左丘明,并心存敬慕之情,这种德政一度使得卫国得以存续。
在当代外交中,尊重和礼节同样至关重要。
面对国际上的合作和交流,对于对方的身份和尊严的维护是必不可少的,需要我们在言辞上更加注意选择,以避免引起不必要的冲突和纷争。
《左传》中的外交辞令强调智慧和谋略,透过辞令的表达展现政治智谋。
在古代外交中,智慧和谋略的运用是十分重要的,通过巧妙的言辞,可以传递自己的意图,达成所需的目标。
例如在《左传·僖公四年》中,齐桓公通过一系列巧妙的交流和联盟,成功地实现了败敌取地的目标。
在当代外交中,智谋的运用同样不能忽视。
《左传》外交辞令对当代外交语言风格的影响
《左传》外交辞令对当代外交语言风格的影响《左传》中的外交辞令强调了对外交伙伴的礼貌和尊重。
在春秋时期的鲁国,外交是国与国之间进行交往的重要方式,通过外交手段解决问题成为一种常态。
《左传》中所记录的外交辞令,多以尊称对方的方式进行。
当孔子担任鲁国的外交官时,他在与其他国家的使者交涉时,总是以礼貌的态度对待对方。
这种尊称对方的方式,体现了国与国之间平等对待的原则,同时也为当代外交语言风格带来了启示。
《左传》中的外交辞令注重以言辞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图。
在春秋时期,外交活动是由使者负责的,他们需要通过言辞来代表国家的意志和态度。
在《左传》中,对外交事务的记载中,使者们常常采用直截了当的宣示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图。
当晋国派使者向鲁国提出要求时,鲁国的使者以明确的语言回应,并表示鲁国的立场和态度。
这种直接明确的表达方式,影响了当代外交语言风格中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图的方式。
《左传》中的外交辞令强调了传递信息的严谨和准确。
在古代外交活动中,准确地传递信息对于双方的了解和判断至关重要。
《左传》中所记载的一些外交辞令,不仅注重双方意图的理解,还注重在传递信息时的准确和完整。
当鲁国的使者向晋国传达国君的诏命时,他以非常详细和准确的方式进行了表达,以确保对方能够完全理解鲁国的意图。
这种注重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的方式,对当代外交语言风格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外交文件和文件撰写,要求用词准确、行文严谨。
《左传》中的外交辞令对当代外交语言风格产生了重要影响。
它强调了对外交伙伴的礼貌和尊重,体现了国与国之间平等对待的原则;注重以言辞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图,影响了当代外交语言风格中表达观点和意图的方式;它还强调了传递信息的准确和完整,对当代外交语言风格中的文件撰写提出了一定要求。
这些影响使得当代外交辞令更趋于尊重、直接、准确和完整,更符合现代社会的价值观和需求。
《左传》外交辞令
浅论《左传》的外交辞令摘要:《左传》是我国历史上一部杰出的史学巨著,其中记述的外交辞令是全书的精华所在,就其整体风貌而言,体现出鲜明的崇礼、重礼色彩。
本文从《左传》外交辞令所具有的民族特色入手,主要就礼对外交辞令的制约作用、积极影响,以及礼在外交斗争中的具体运用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左传》外交辞令礼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1)12(b)-0229-02《左传》是我国古代一部伟大的史学名著,也是一部杰出的历史散文名作。
《左传》在外交辞令记录整理方面的成就尤为突出,而这些外交辞令正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诸侯国间运用各种外交策略、外交手段的具体体现。
有学者统计,《左传》全书十八万字的行文当中,记录外交辞令也就是行人辞令的文字多达两万五千字左右,约占全书总字数的七分之一,约计有三百八十余次外交活动出现了言语交际现象,是整个《左传》辞令的重要组成部分。
①外交辞令在《左传》中大量出现,是与当时列国间的外交斗争分不开的。
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写道:“《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
”在争斗如此激烈的背景下,各诸侯国往往利用战争或外交手段,避免被敌国兼并,获得进一步发展的机会。
混乱的时局使一大批外交人才应运而生,他们正式登上了历史的前台,演出了一场又一场折冲樽俎、斗智斗勇的历史正剧。
这些使节除了借国力为后盾,主要运用的工具就是辞令,外交辞令不仅表明使节所在国对于相关外交问题所持有的态度和立场,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这些外交人才的能力素养、道德品质。
春秋外交人才,都是学、德、才、勇四全的高手。
学以致用,他们往往见多识广,博闻广记,而又极有修养,彬彬有礼。
德是根本,也是对于外交人员的职业要求,其核心内容是忠:忠于国,忠于君,忠于职守。
所以能够舍生取义,有献身精神。
才是对外交人员综合能力的要求,要求他们能够做到随机应变,在风云际会中能快速、机智地应对变化万千、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
外交辞令
外交辞令现实运用(一)
赫鲁晓夫上台后,搞大国沙文主义,向中国提 出了一些不切实际的,有损中国主权的要求, 被中国拒绝。赫鲁晓夫并不甘心,1959年他 亲自到中国再碰运气。在与周恩来会谈休息时, 赫鲁晓夫想为难一下周恩来:“我们两人有共 同之处,都是国家总理。但是我们两人也有不 同直处:我出生于工人家庭,而你出生于剥削 阶级家庭。这不是挺有意思吗?”。周恩来笑 着回答:“我们两个还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我 们现在都背叛了自己的阶级。”
《左传》最经典外交辞令
烛之武为拯救国难,“夜缒而出”,以垂暮之 年,直入敌营。面对秦穆公,丝毫不为其大国 君主的威严所震慑,而对其心中的隐忧,却洞 若观火。烛之武并不讳言郑国的劣势,但他不 卑不亢的措辞,倒似乎在替秦穆公担心。烛之 武无疑是位秦晋问题专家,牢牢把握住秦晋关 系中的软肋,剖析中肯,晓之以利害,语言的 分寸,掌握得恰到好处,让秦穆公不能不由衷 折服。于是“秦伯说,与郑人盟”,顷刻之间, 郑国转危为安,不战而屈人之兵。它不愧是一 篇非常漂亮的外交辞令!
小结三
《左传》中的外交辞令语气谦恭,语言委婉, 类型分为①对方立场型②假装诉苦型③绵里 藏针型。这些外交辞令的核心是智慧和礼义。 智慧和礼义构成了辞令的内涵,且态度上, 不卑不亢,软中带硬,在道义的框架下,以 利害关系为核心,对君主或他人进行道德劝 说,从而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
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一言之辩,重于九鼎之宝
《崤之战》片段三
“君之惠,不以累臣衅鼓,使归就戮于秦; 寡君之以为戮,死且不朽。若从君惠而免之, 三年将拜君赐。”
承蒙贵国国君的恩惠,不把我们这些俘虏的血用来祭鼓 让我们 回到秦国去接受死刑, 免得客死异乡。如果我们回去被寡君杀了, 那也是罪有应得,死也不忘贵国国君的 大恩;如果寡君遵从贵国国君的好意赦免了我们, 三年后定将亲来报答贵国国君的恩典!
《左传》外交辞令对当代外交语言风格的影响
《左传》外交辞令对当代外交语言风格的影响《左传》是我国古代文学中的一部重要史书,也是中国古代史书中较早记载外交活动的史书之一。
它以鲁国政治活动为主线,刻画了当时诸侯国之间的外交关系,记录了许多外交辞令和外交手法。
这些外交辞令对当代外交语言风格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左传》中的外交辞令注重尊重礼节和尊崇君王的形象。
在公开场合,诸侯之间的辞令通常会使用“臣某敢言”、“愿闻教诲”等词句,表达对君王的尊敬和顺从,显示出礼仪之风。
这种外交辞令的使用方式对当代外交语言风格产生了影响,使得外交辞令更加注重尊重对方国家和领导人,避免冲突和摩擦。
《左传》中的外交辞令注重借助文辞和诗词表达外交意图。
在某些重要场合或对方国家使者的来访中,会使用乐府诗等文词来表达友好和欢迎。
例如《左传》中载有了鲁国接待晋国使者的事情:“鲁子以乐来谢。
使者往反,如鲁子已之意命。
”这种文词的使用方式对当代外交语言的影响是,外交辞令更加善于运用文艺形式,使得外交活动充满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
《左传》中的外交辞令注重回应对方的问题或意见,在辩论和争论中善于辩驳和表达自己的意见。
例如《左传》中载有鲁国反击晋国关于盟约问题的论辩:“鲁师馆同晋师于茅,告晋侯曰:‘史司灶将军辇辂于郓,郓县之众享正诏,不获尸事。
’”这种辩驳的方式对当代外交语言的影响是,外交辞令更加善于以理服人,能够针对对方的问题和意见进行逻辑辩解和回应。
《左传》中的外交辞令注重借助历史和经典的引用来加强说服力。
在向其他国家解释和证明自己的行为或政策时,会引用历史事件或经典名篇来证明自己的立场。
《左传》中记载了宋国和鲁国关于伐楚的争议,鲁国以“义之实则重矣”,以及“《诗》云:‘亿兆宇宙,靡不归婚。
’”来加强自己的说服力。
这种引用的方式对当代外交语言的影响是,外交辞令更加注重借助恰当的历史和经典引用,使得辞令更具有说服力和权威性。
《左传》中的外交辞令对当代外交语言风格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它注重尊重礼节和尊崇君王,借助文辞和诗词表达外交意图,善于辩驳和回应对方的问题或意见,并借助历史和经典的引用来加强说服力。
《左传》中的外交辞令浅析
《左传》中的外交辞令浅析《左传》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的一部编年体史书,记载了鲁隐公元年(前722)到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共二百五十五年内周王朝及诸侯各国的政治、军事、社会、文化诸方面的重大历史事件。
居为《春秋》三传之首,是主流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
既然是国与国之间的交涉,便少不了外交官间的唇枪舌战,少不了精彩的外交辞令。
《左传》记载了很多文采斐然的辞令,逻辑之谨严、道理之明晰、辞采之华瞻、委实让人叹为观止,有着极为动人的感染力。
无论是在敌强我弱,还是在敌胜我败,甚至是在订立城下之盟,身为俘虏之时,外交官都能巧妙地使自己的说辞入情入理,起到折冲樽俎、消弭战祸的作用。
它不但反映了春秋时代复杂严峻的政治形势和机巧微妙的外交活动, 同时又表现了春秋时代外交场合那种彬彬有礼的风尚和高度的语言技巧。
先看其中的两个外交事例。
在《秦晋殽之战》中,秦军在盂明、西乞、白乙的率领下浩浩荡荡过周及滑时, 被郑国商人弦高偶遇, 他急中生智, 送牛犒师, 并用略带欢迎的口吻说出了弦外之音:“寡君闻吾子将步师出于敝邑, 敢犒从者。
不腆敞邑, 为从者之淹, 居则具一日之积, 行则备一夕之卫。
”弦高这一番话, 表面上在犒劳秦师,实际上是在警告秦军休要轻举妄动; 表面上是说为秦师提供粮草,做好保已工作, 实际上是告诉他们郑国已经作好了应战的充分准备。
郑穆公接到弦高报信后, 派使者到客馆看视, 知道了秦客已收拾好车子, 磨好兵器, 喂饱马匹而枕戈待旦, 于是郑穆公又派大夫皇武子去客馆辞谢秦客。
皇武子绵里藏针、巧揭实质, 用挽留式的语言下达了使对方非走不可的逐客令:“吾子淹久于敝邑,唯是脯、资、饩、牵竭矣。
为吾子之将行也,郑之有原圃,犹秦之有具圃也,吾子取其麋鹿,以闲敝邑,若何?”这一番辞令, 表面上句句是颇具歉意, 恭敬协商的客气话, 实际上却句句带刺, 嘲讽与谴责双管齐下的逐客令; 表面上显得热情好客, 实际上却表现了对他们的无限憎恶。
左传外交辞令
《左传》行人辞令之美——德馨典雅《左传》非常显著的一个特点,是它的辞令十分优美,运笔灵活,变化万千,语言简括,却含义丰富。
特别是其中选择性地收录了不少外交官精彩的外交语言,也为它增添了光彩,前人将《左传》这个特点称之为“行人辞令之美(行人:外交特使)。
辞令”考释:通过《尚书》《左传》等文献的例句说明“辞”的含义有“讼”和“说”二义,采取了兼容并包的方法。
实际上,无论是“理狱争讼”的“讼辞”,还是“有说以告人”的“说辞”,它们最根本的意义上都是“言词”,同时,为了增强表达的效果,使自己的“讼辞”能在争讼时能够占有优势,或者使“说辞”能更好的为对方所理解,接受,有必要对这些言辞进行修饰,文饰,那么,这些经过修饰加工后发“言辞”就成为“文词”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辞令”之“辞”。
“辞”不仅经过文辞的“讼辞”,“说辞”,“辨解”之辞,还是政令之辞。
修饰后可以成“文”是这些文词的基本特征,即《荀子。
正名》所说:“心合于道,说合于心,辞合于说”。
诸侯见天子曰“臣某侯某”,其与民言自称曰“寡人”,“孤”是用凶礼。
显然对话双方所使用的词语都是经过认真选择,所以这些经过修辞的“辞”才呈现言简义丰的特征。
《左传》中大量辞令妙品,形成了这部古代历史散文巨著的一大艺术成就,《烛之武退秦师》就是其中一篇代表作。
辞令之美属于言语之美。
这篇文章的辞令,十分讲究语言艺术,又有充分的理由和雄辩的逻辑力量,使文章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说服力,烛之武的说辞,是全文的中心部分。
其一是站在秦国的立场上,设身处地为秦国利害着想,保郑对秦有利,忘郑对秦不利,反而有害。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要越过一个国家,把偏远的郑国作边邑,管辖它是非常难的。
“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你何必灭郑国去扩大邻邦晋国的实力呢?邻国实力雄厚了,就等于您的力量被削弱了——忘郑对秦不利,正面推理。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从正面来说留郑对秦所产生的好处,进一步说明郑国不能灭亡的原因。
那些绝美的外交辞令,折服了霸主,惊艳了岁月
那些绝美的外交辞令,折服了霸主,惊艳了岁月在《左传》《国语》等先秦史书中,经常会出现较大篇幅的外交场景描写,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经典的外交辞令。
这些绝妙的外交辞令,委婉典雅,刚柔得体,充分体现了我们先祖的智慧和谋略,是中华文化宝库中一颗颗璀璨夺目的明珠,是根植在我们血脉深处中的文化基因。
下面,我们来看看这些外交辞令,是如何折服春秋时期那些叱咤风云的诸侯霸主们的。
屈完折服齐桓公齐桓公是春秋五霸之首,一生纵横捭阖,九合诸侯,风头无两。
公元前656年,齐桓公纠集八个诸侯国,亲帅联军入侵楚国。
面对齐桓公的突然发难,楚成王很是吃惊,于是派使者到前线质问:“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
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楚使者问:齐君您住在北方,寡君住在南方,即使是马牛走失,也不会跑到对方境内。
不成想您踏进我们的国土,请问是什么原故呀?这个发问,虽然没有责备的字眼,但暗指了齐君的行动十分唐突和无礼。
齐国国相管仲一看来者不善,于是亲自出面回复:“昔召康公命我先君大公曰:'五侯九伯,女实征之,以夹辅周室。
’赐我先君履:东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北至于无棣。
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征;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
”管仲讲,从前召康公命令我们先君姜太公说,所有的诸侯和各地的长官,你都有权征讨,以共同辅佐周王室。
管仲的意思是,我们这次为周王室远征,是师出有名的。
管仲还讲,召康公还给了我们先君征讨的范围:东到海边,西到黄河,南到穆陵,北到无隶。
意思是,你们楚国,也在这个范围之内,非“风马牛不相及也”。
这等于把楚使的质问全怼了回去。
管仲接着讲,你们应当进贡的包茅没有交纳,周王室的祭祀供应不上,没有用来过滤酒渣的东西,我们特来征缴;另外,周昭王南巡没有返回,我们也特来问问是怎么回事。
齐桓公如此兴师动众,竟是为几捆包茅而来,显然是在挑事找茬。
周昭王南巡落水淹死是300多年前的事了,且不发生在当时的楚国境内,果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左传》外交辞令对当代外交语言风格的影响
《左传》外交辞令对当代外交语言风格的影响《左传》是中国古代史书中的一部,记载了春秋时期鲁国历代君王的事迹和外交往来。
在《左传》中,我们可以看到古代外交辞令的运用和对当代外交语言风格的影响。
在《左传》中我们可以看到古代外交辞令的庄重和严肃。
古代外交往来中,君王之间的交往是国家之间的事务,因此必须要用恰当的辞令来表达自己的意思。
当时各个国家的使者之间的交流更是要遵循一定的规矩和礼仪。
在《左传》中,我们可以看到各个国家的使者在互相交流时,用词准确、正式而且非常客气。
这种庄重的外交辞令在当代外交语言风格中也被保留了下来,现代外交交往中的各个国家依然保持着相对正式的语言风格。
《左传》中的外交辞令注重含蓄和委婉。
春秋时期各个国家之间的关系非常复杂,国君之间存在着强弱、上下的关系,并且经常需要通过外交手段来解决矛盾和争端。
在外交辞令中常常使用含蓄和委婉的措辞来表达自己的意思,以避免激化矛盾和引起冲突。
这种外交辞令的特点在当代外交语言风格中也得到了保留,各个国家的外交官在代表国家发表言论时往往会使用相对含蓄和委婉的措辞,以避免引起误会或者冲突。
《左传》中展示了古代外交辞令的灵活运用。
春秋时期的外交往来中,各个国家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和对方的态度来灵活调整自己的辞令和措辞。
在《左传》中,我们可以看到国君和使者之间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辞令和措辞,以达到自己的外交目标。
这种灵活运用外交辞令的能力在当代外交交往中也十分重要,外交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调整自己的辞令和措辞,以达到谈判和交往的目的。
《左传》中展示了古代外交辞令对当代外交语言风格的影响。
古代外交辞令的庄重、严肃、含蓄、委婉以及灵活运用这些特点都在当代外交语言风格中得到了保留。
当代外交交往中,各个国家之间的交往仍然需要使用庄重、正式而客气的语言风格,同时也需要使用含蓄、委婉的措辞来避免冲突和误会。
外交官们也需要在具体情况下灵活运用外交辞令,以达到自己的外交目标。
《左传》中的外交辞令对当代外交语言风格有着重要的影响。
《左传》外交辞令观点汇总
《xx》外交辞令观点汇总先把个人的相关部分写出来,方便各位总结。
选题动因:选择外交辞令这个题目主要是因为兴趣推动。
我当时只是希望,如果作专题研究,口应该开的小一些,所以诸如思想倾向之类很大的题目就直接跳过了,后来也在犹豫到底是写个人案例诸如子产还是外交辞令,但是一看具体篇目,觉得外交辞令篇幅更短小,加上我对言辞上的东西和言辞背后的思维的维度更感兴趣,因此选了这个题目。
书目:《郑伯克段于鄢》,《曹刿论战》,《齐桓公伐楚》,《展喜犒齐师》,《烛之武退秦师》,《秦晋殽之战》,《郑子家告赵宣子》,《王孙满对楚子》,《楚归晋知窑》,《子产却楚逆女以兵》。
收获:通过做这个小专题,让我对于外交辞令产生了更大的兴趣,也因为在研究时发现自己由于对春秋时期的历史不够了解而有些困难,使得我对春秋各国的历史产生了兴趣。
更重要的,我学习了一些外交辞令中的基本技巧和基础,得到了演讲与口才方面的理论提升。
疑惑:我在阅读中发现,当小国面对大国时,态度竟出奇的一致,那就是先礼后兵,前面很恭敬温顺,一旦发现大国有侵吞己国的狼子野心,立刻摆出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凛然姿态。
果然令大国觉得不划算于是讪讪而去。
我想问的是,这种做法有普遍的意义么?还是说有一定条件下的?如果有条件,那么是什么?观点汇总:xx:劝说方所应具有的能力:抓住主要矛盾,发现要害。
渲染后果。
道德至上。
言词得体。
被劝说方所应具有的能力:指出对方道德上的欠缺、增强攻打对方的合理性。
言辞软中带硬、毫不妥协。
xx:外交辞令的共同特征:1.多喜欢搬用周天子的名号,奉天子以令诸侯。
【诸侯搬出周天子的根本目的无非是确认自己师出有名,加固战争的正义性,站在道义的制高点上,妄图从战略上藐视对方。
】2.重视以德服人,强调道义。
3.绵里藏针,软中带硬。
综上所述,左传中的外交言辞具有强调道义感和正义性,绵里藏针,软中带硬,言辞含蓄,态度分明的特点。
xx:外交辞令的不同类型:【共性:这些外交辞令格式各样,但都带着共性,就是目的指向性。
从《齐伐楚盟于召陵》看《左传》外交辞令的特色
从《齐伐楚盟于召陵》看《左传》外交辞令的特色委婉含蓄刚柔得体——从《齐伐楚盟于召陵》看《左传》外交辞令的特色邓旺林春秋时代战乱频仍,盟会颇繁。
仅据《春秋》记载,在春秋二百四十多年间,列国的军事行动及朝聘盟会便有九百余次之多。
外交活动不仅是朝聘盟会中的主要活动,而且也是战争的重要辅助手段(成功的外交活动能在一定程度上取得战争的主动权,有时甚至可以起到解除战祸的作用),因此,外交活动便成为当时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
《左传》这部书便生动地反映了当时列国间的各种外交活动,同时也记载了列君臣使节在频繁的外交实践中锤炼出来的大量令人叹为观止的外交辞令。
《左传》所载的外交辞令,总的说来,具有委婉含蓄、刚柔得体的特色。
这在《齐伐楚盟于召陵》得到了具体、生动的反映。
齐伐楚盟于召陵这件事发生在齐桓公称霸后的第二十三年。
在齐桓公称霸中原期间,南方的楚国日益强盛,曾连年出兵攻打郑国,企图入主中原。
为了阻遏楚国的北进,齐桓公乃于鲁僖公四年(公元前656年)亲自率领齐、鲁、宋、陈、卫、郑、许、曹等“八国联军”南下伐楚,后与楚订盟于召陵。
对于这一历史事件,先生曾指出:“这是华夏诸侯第一次联合抗楚,虽然不能算是取得了胜利,楚国却暂时不敢北进。
”(1) 下面我们就来赏析一下《左传》在这里所记述的在基本上是势均力敌的两军对垒情况下的几段外交辞令。
面对大军南侵,楚国不是简单地采取兵来将挡,刀兵相向,而是先派出使者前往齐军,试图使用外交手段,达到化干戈为玉帛,弭暴兵于国门之外的目的。
楚使首先代表楚王对于齐侯的挥师南侵表示难以理解。
因为“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
也就是说,齐楚两国相隔千里,彼此并无关碍,按理是不会发生齐军南侵这种事的。
这就婉转地批评了齐侯做法的不合情理。
从楚使的话中我们可以看到,楚使尽管是在批评、谴责齐侯的所作所为,但并没有使用“侵略”、“不义”一类的字眼,不说“你们居然前来侵犯我国”一类的话,而是说“不君之涉吾地也,何故?”,把齐军的进犯轻描淡写为“来到我国土地上”(“涉吾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左传》提供的外交辞令样本
作者:李冬梅
来源:《语文周报·高中教研版》2012年第49期
外交辞令,指的是适合于外交场合的话语。
借指客气、得体而无实际内容的话。
所以“外交辞令”往往被称为“没有错误的废话” 。
但是,巧妙的外交辞令,不仅能够展示个人魅力,也能够为自己的国家赢得尊严。
中国有着悠久的文明史,也有着优秀的外交辞令样本,《左传》堪称其一。
《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与《春秋谷粱传》、《春秋公羊传》合称“春秋三传”,都是为孔子的《春秋》作注的著作。
汉代以前,三传地位相当。
但汉代以后,《左传》逐渐占了上风,至今已占有了绝对优势。
究其原因,除了一般常言其着眼政治与军事、长于战争描写,叙事生动、富有戏剧性,语言优美、长于剪裁之外,笔者以为,长于辞令描写,也是其重要因素。
其谋臣说客的辞令艺术可以视作经典。
一、互谅之中争取双赢。
《烛之武退秦师》中,秦晋围郑,郑知必亡,若一味嘴硬,定会大祸临头,但是烛之武坦然承认将亡之事实,一方面分析郑国灭亡是个损失,而秦多劲敌同样不利;另一方面分析郑国保全是个胜利,而秦留一个东道主同样是胜利。
正是灭郑则双败,留郑则双赢,秦穆公只好欣然从命。
《郑庄公戒饬守臣》也是一例。
二、逆向而言人不敢言之语。
《展喜犒师》一段,齐孝公拟大举伐鲁,鲁国派展喜犒师,想制止这场战争。
齐仗自己兵强马壮,耀武扬威,问道:“鲁国怕我们吗?”此时答怕,自然有辱国格,但若答不怕,外交谈判必然破裂。
面对此二难命题,展喜巧妙地对应:“小人恐矣,君子则否。
”进而从历史上齐鲁有盟约的角度阐述了利害关系,终于化干戈为玉帛。
三、比较之间明取舍。
《子产告范宣子轻币》一文,范宣子执政,晋国如日中天,诸朝纷纷朝贡,贡礼越送越多,郑国不堪重负。
子产劝宣子说:“子为晋国,不闻令德,而闻重币,侨闻掌国家者,非无贿之患,而无令名之难。
夫诸侯之贿聚于公室,则诸侯二。
若吾子赖之,则晋国二。
诸侯二,则晋国坏;晋国二,则子之家坏。
何没没也!夫令名,德之舆也;德,国之基也,有基无坏,无亦是务乎!有德则乐,乐则能久。
”通过“贿”与“德”的比较,显示出贿能招祸,德能久存,直说得范宣子口服心服,高高兴兴地减轻了贡礼。
四、真诚取胜说实话。
《子产却楚逆女以兵》一文,楚迎娶郑女,而让人马在城外为营,以行婚礼。
楚使借口为祭郑祖庙而来,一定要入城在祖庙成婚。
照此看来,楚似有理,郑不便拒绝。
但是子产派子羽索性直言道破天机,“小国为了自己的安全,怎样设防都是可以理解的。
过分相信大国而不设防,倒随时可以招来灾祸。
现在楚国以重兵迎娶郑女,万一袭郑,我们又怎么办呢?如果楚国没有他意,我们又何至于不在祖庙成婚呢?”楚国要入祖庙,有言在先,如今只好表示诚意,不再携兵器入城,郑国终于捍卫了国家安全,又没有导致郑楚外交关系的破裂。
五、以谐对谐,以庄对庄。
外交应对,往往真真假假,虚虚实实。
总是“顾左右而言它”,固然不太严肃。
但总是一本正经往往也难免上当。
《齐桓公伐楚盟屈完》一文,屈完会齐桓公,以谐对谐,以庄对庄,就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齐国纠集多国部队伐楚,理由很简单,“包茅不入”,“昭王南征不复”。
屈完答得诙谐,“茅草没有贡奉,那就加倍;昭王溺水,你该讨伐河伯才是啊!”后来,齐楚签定了盟约,齐侯仍炫耀武和,以多国部队之强大“谁能御之”,“何城不克”?面对厄诈,屈完正色回答:“如果想征服楚国,楚将以大山为城,汉水为护城河,那么一点军队,不是太少了吗?”说得齐桓公哑口无言。
《左传》为我们提供的辞令样本,除了上述五点之外,还有许多。
如《郑伯克段于鄢》“顺水推舟,偷梁换柱”,《郑子家告赵宣子》“平铺直叙,不厌其繁”,《王孙满对楚子》“改变话题,后发制人”,《齐国佐不辱命》“等量齐观,婉言相拒”,《齐国佐不辱命》“取类作喻,深入浅出”等。
总之,《左传》中的外交辞令,堪称古今中外之样本,向古人学习,一定会使你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