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山心学道教渊源发微

合集下载

陆九渊的哲学思想

陆九渊的哲学思想

陆九渊的哲学思想陆九渊(公元1139——1193年),字子静,,他中年以后曾在江西贵溪象山居住讲学,自号象山居士,世称象山先生。

他把儒家思孟学派和佛教禅宗的思想糅合在一起,又继承和发挥了大程的“心是理”的命题,从而建立了具有个性特色的主观唯心主义的思想体系。

他是宋明理学中“心学”一派的开创者。

著作有《语录》、《文集》。

1、“心即理”的主观唯心主义宇宙观。

陆九渊在宇宙观方面提出了两个重要命题:一个是:“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另一个是:“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心即理也”。

陆九渊所说的理有两层含义。

首先,“理”是天地鬼神人类万物存在的根源。

其次,“理”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存在的秩序和规律。

他的“心”也有两层含义,第一,他所理解的“心”,是一种具有道德属性和知觉作用的实体。

伦理道德属性是“心”的本质。

第二,他所理解的“心”,又是万物存在的根源,充寒宇宙的万物之理,即在心中,发自心中。

陆九渊所理解的“理”和他所理解的“心”其实是一样的。

因此,他宣称“理”和“心”是合二而一的,从而提出了“心即理”的命题。

陆九渊突出“心”的地位,正是为了克服朱熹所建立的理一元论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中的矛盾。

他提出“心即理”的命题,这样就给“理”找到了安顿之处,使“理”不再是悬空之物了。

也同样避免了作为客体的“理”和它的道德属性间的矛盾。

2、“切己自反”的先验主义认识论。

陆九渊从他的“吾心即是宇宙”,“心即理”的主观唯心主义出发,认为人们要想认识世界、掌握真理,就不用向外探索、追求,反求诸自心即可得到了。

因为一切知识和真理都在“心”中,是“心”所固有的。

可见,他在认识来源问题上,坚持的是先验主义的观点。

在认识的途径和修养的方法上,陆九渊提倡“先立乎其大者”。

就是发明本心、确信本心、自存本心,或者称作“养心”、“求放心”。

他所说的这种修养方法,就是一种对封建伦理道德的自我反省,自我认识,自我完成的过程。

具体地说,就是由自己认识封建道德的本原在于人的本心,只要从本心上把它扩充开来,就可以说是完成了道德修养的过程。

象山心学道教渊源发微

象山心学道教渊源发微
收 稿 日期 :0 2— 2— 0 21 0 3
溪得《 太极 图》 于穆 伯长 , 长之 传 出于 陈希 夷 , 伯 其必 有考 。
希 夷之学 , 氏之 学也 。此 老 氏宗 旨也 。无 极 而太极 , 老 即是 此 旨。老 氏学 之不 正 , 见理不 明。所蔽 在 此。 … 即太极 图 ”
道 教著名学者 的尊崇之情 。 另一方面 , 陆著名的“ 朱 无极 、 太极 ” 之辩也表 明象 山对 道 教思想的 了解是 比较深入 的。朱 熹认 为 “ 无极 而太 极 ” 之
讲授佛 经 , 以陆象 山 承认 自己“ 所 虽不 曾看 释藏 经教 , 然而 《 楞严》 《 、 圆觉》 《 、 维摩 》 等经则 尝见 之”… , 明象 山思想 说 受 到禅 宗的影响颇深 。对 于《 宋元学 案》 认为象 山心学 思想
Ju 《 f iia nvr哲学社会科学版 ) o ra o qh r i s y P i ScSi n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 i ( h& o c) l Q U e( t
21年 4 02 月
Aprl 01 i 2 2
象 山 心 学 道 教 渊 源 发 微
王 蕾
( 东大学 马克思主义 学院 , 山 山东 济 南 2 0 0 ) 5 10
及 说是 道教的作品 , 而周濂溪使用 道教的理论来解释 宇宙的
作者简 介 : 王蕾(9 6一) 山 东大学马克 思主义理论博 士后科 研 流动站研 究人 员 , 士 , 17 , 博 商丘师 范学 院法学 院副教授 , 主 要 从事 中国传统文化研 究。
渊源在 于家学一说 , 笔者认 为也有很强 的说服力 。正 如清代
著 名学者全 【 况且 , 山兄弟 五人 和他们 的父 亲 皆列 入 《 ”2 象 宋元 学 案》 涑水学案 》 象 山心学理论 体系 的形 成受家庭 环境 之《 ,

陆象山心学概论

陆象山心学概论

陆象山心学概论摘要:象山心学源于孟子,其将理安置于心中,赋予了心与理绝对的普遍性和超越性,使宇宙万物及其存在之理,就植根于此心之中,让此心成为一种先验的道德本体,建立起其独特的心学体系。

关键词:陆象山;心;理;心即理;性即理宋明理学是儒学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最重要阶段,其传播影响至东亚、南亚各国。

宋明理学分为两派:一派以北宋的程伊川兄弟和南宋的朱子为代表,以“理”为最高范畴的“理学”。

另一派则是以南宋的陆象山和明代的王阳明为代表,以“心”为最高境界的“心学”。

而心学从其诞生之时起就因为诸多原因被指责为“杂袭佛禅”,成为一大公案,其争辩至今仍无定论。

以往对于陆象山的研究大多认为其将禅宗思想跟儒家思孟学派结合起来,提出“心即理”的命题,认为“心”是天地万物的本源。

主张把理、性归诸一心,拼凑成所谓“心学”的思想体系。

他所说的“天道”与“天理”,已不同于以往儒家作为道德立法者的“天”,而是形成了一个具有本体色彩的哲学以及伦理的范畴。

如果说传统儒学在“天道”与“人性”的问题上,是在“天人合一”论的架构下讲“天”为“人”立法,其立论点是“道之大原出于天”,“人性”源于“天道”,以及人应该怎样契合天道的问题。

那么,象山心学则更倾向于“天人本无二,不必言合”,认为“天道”与“心性”本来就是一体,都是“心”的一种表现,不存在谁衍生出谁的问题;其区别在于,“心”相对“天”称“天理”,相对“人”称“心性”。

可以看到,象山虽然也讲“天”,但他所提出的“天理”,已经与传统儒学中作为万物主宰和人伦之源的“天道”有所不同了。

所以绝大多数人都认为象山的此种本体论思想在相当程度上是受佛教理论影响的结果,因为注重抽象本体是佛教最明显的特征之一。

甚至于淳熙十一年象山面见孝宗时,孝宗也多次对其谈起了“禅”,可见此说在当时造成的误会颇深。

其实陆象山心学看似与朱子相背离而流向佛禅,是由宋明理学发展的内部规律所自定的,所以要真正了解象山心学的思想体系,就要先要清楚象山所说的“理”与“心”的具体含义。

象山心学博物馆馆藏介绍

象山心学博物馆馆藏介绍

金溪象山心学博物馆馆藏介绍(一)仰山文化金溪县文化研究协会象山心学教研基地明代官厅江西省文保单位文化的兴盛是中华民族繁荣强盛的支撑,作为中国人,我们不能不了解中华传统文化。

而要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基,一定要了解“心学”,“心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也是增强中国人文化自信的切入点。

金溪,作为陆象山先生的故里,是“心学”的发源地,是孕育“心学”形成、发展、兴盛的摇篮。

在金溪这片土地上,“心学”思想已经深入到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传承了八百多年。

在象山心学博物馆,我们通过大量与“心学”相关民间收藏品的展示,希望能窥一斑而知全貌,让大家对心学有所了解。

一、波涵千顷提起心学,大家自然会想到孟子的四端“: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求放心”、象山先生的“发明本心”、阳明先生的“致良知”。

那么,我们所放的、发明的究竟是怎样的“心”?致的是怎样的“良知”呢?这里我们为大家做一个形象的说明。

大家可见,在这块“波涵千顷”匾额下方有一池静水,当我们将石子投入水中时,一石激起千层浪,水面泛起层层涟漪,但只要我们不再继续投石子,水面终归会归于平静。

我们的本心就如同这静水,本来无波无澜、无善无恶,一旦生起私心杂念,就如水中投入石子般不再平静,分别了善恶,有了取舍,进而有了或善或恶的行为。

如果我们能放下自己的私心杂念,就能对自身、对外物有真实的认知,若能为善去恶,久而久之,心自能平静恢复到本来的样子。

此为善去恶便是格物,格物而致知,恢复本心。

这样就是发明本心,即是明明德、止于至善,此至善是无善,无善便无恶。

二、德著幽光象山先生认为,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有此良善“本心”。

“若能发明此心,涵养此心,凡者即圣人。

”他认为人生的目标是如何“做人”,而不是如何“作书”,即便是目不识丁,也要堂堂正正做一个人。

因此,学问之道,以“尊德行”为本,“道问学”为末。

象山谣

象山谣

象山谣
作者:吴忠志
荆门城,有象山,人杰地灵探渊源。

南宋时,陆九渊,知军荆门躬行潜。

创心学,心即理,宇宙吾心一圣贤。

开讲习,修政令,保境安民民俗变。

宇宙事,己内事,象山文化载人间。

古君子,道中庸,尊崇德性开新篇。

鹅湖会,朱陆辩,易简工夫尧舜前。

发本心,正人心,立其大者水有源。

收精神,作主宰,万物皆备于我焉。

探此心,内而外,鱼龙游于江海间。

象山语,超大气,问学思辩重实践。

平生学,无其他,仔细玩味疑为先。

疑有进,疑大进,辨便有进智慧添。

吾读书,不慌忙,涵泳工夫兴味显。

工夫实,说事实,增损得道千古言。

宇宙中,天地人,堂堂正正做大人。

且自立,且自重,立得大志重自怜。

要自得,要自成,自道路上永向前。

心若邪,事必恶,自瞒自欺苦连连。

意诚实,心自正,克己行仁天地间。

荆门城,有象山,百世大儒陆九渊。

尊德性,正人心,陆王心学强国篇。

求实学,疑中进,教学相长人才现。

做大人,立大志,发明本心存高远。

先生逝,万民号,文化传承万万年。

文化造园探析——以心学祖庭象山书院重建为例

文化造园探析——以心学祖庭象山书院重建为例

文化造园探析——以心学祖庭象山书院重建为例摘要:文化复兴时代我们面临着激活、传承、复兴文化的任务和使命,书院作为中华优秀文化传承和复兴的载体机构,培养了众多历史文化名人、也孕育了众多哲学美学思想流派,作为心学文化的发源地,象山书院极大的推动了中国心学文化的发展。

本文探析以心学文化作为造园底蕴,创造空间布局,更新造园手法,营造心学文化意境,探求哲学美学关系,以期能为其他文化造园设计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象山书院;陆九渊;心学文化;文化造园;书院九境1.象山书院与心学文化象山1.1.陆九渊的心学文化陆九渊,世人称其“象山先生”,为宋明两代心学的开山之祖,其后在明代王守仁继承和发展下形成了陆王学派,对后世产生极大的影响。

陆九渊的心学时刻强调人要回归“本心”,“本心”即是陆九渊道德哲学的价值之源、也是其人学伦理学的最高境界【1】。

陆九渊的人学伦理学以其“人当先理会所以为人”、“学为人”、“尽人道“为其出发点,经心性涵养、剥落、存心、养心,进入“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的境界【2】,把根与心的义利公私去除从而实现人的价值和尊严,获得道德自由。

心学文化从思想来源上讲属于儒学范畴,儒学最讲究“礼、序”,这也为古代书院的布局提供了文化支撑。

心学所追求的心外无物,向内寻求通过内心的自修、自省以孕育良知的思想,这正是景观空间营造的最高境界。

通过或动、或静的景观空间让人自修、自省从而达到愉悦或感悟。

1.1.象山书院初建与再建象山书院位于江西省贵溪市,为南宋四大书院之一,是华夏心学文化发源地,始建于南宋淳熙十四年贵溪上清镇东南的应天山,其后由弟子袁甫将象山书院迁建至三峰山下的徐岩,徐岩的象山书院是江西四大书院之一,是陆学之“祖坛”。

心学文化发展促使象山书院的存续,象山书院的存在也是心学文化发扬光大的居所。

三峰山下重建象山书院,是对贵溪历史文脉的延续、也是中华优秀文化的发扬。

通过重建历史建筑、恢复象山书院的灵魂核心,并且将心学发展脉络通过不同景观和体验手段进行呈现,让游客再立体化的环境中深刻感悟心学的魅力。

陆象山心学的三个面向

陆象山心学的三个面向

第19卷第1期Vol.19No.1荆 楚 学 刊Academic Journal of Jingchu2018年2月Feb.2018收稿日期:2017-11-11作者简介:范根生(1992-),男,江西瑞金人,武汉大学哲学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宋明理学;文碧方(1965-),男,湖南岳阳人,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哲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宋明理学。

陆象山心学的三个面向范根生袁文碧方(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湖北武汉 430072)摘要:“心”是象山哲学中最为核心的概念,是其整个理论体系的基石,其学也被称之为心学。

象山心学非常简易直接,以非分解的方式立义,给现在理解象山之学带来巨大的困难和挑战。

“心”与“本心”、“心”与“理”、“心”与“物”的关系构成象山心学的三大主干,是人们把握象山心学的三个基本面向,厘清这三个层面的关系是打开象山心学的钥匙。

关键词:陆象山;心与本心;心与理;心与物中图分类号:B2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0768(2018)01-0023-05一、“人皆有是心”:“心”与“本心”“人非木石,安得无心?心于五官最尊大。

洪范曰:‘思曰睿,睿作圣。

’孟子曰:‘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又曰:‘存乎人者,岂无仁义之心哉?’又曰:‘至于心,独无所同然乎?’又曰:‘君子之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

’又曰:‘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又曰:‘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

’去之者,去此心也,故曰:‘此之谓失其本心’。

存之者,存此心也,故曰‘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

四端者,即此心;天之所以与我者,即此心也。

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心即理也,故曰:‘理义之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

所贵乎学者,为其穷此理,尽此心也。

有所蒙蔽,有所移夺,有所陷溺,则此心为之不灵,此理为之不明,是谓之不得其正,其见乃邪见,其说乃邪说。

一溺于此,不由讲学,无自而复。

象山心学与老子思想之辨异

象山心学与老子思想之辨异

本质、 形 态、 属性 、 功能和 旨趣都迥然有异 , 总体而 言, 象山心学 以儒 家思想为 宗, 体现 了浓厚 的人本 主义 , 老子思想为道 家思想精髓 , 体现 了深 刻的 自然主 义。 象山心 学与 老子 思 想各成体 系, 屹然 同为 圣 贤的气
象。
[ 关键词 ] 陆九渊 ; 老子 ; 心 学; 道; 自然
象 山心学 以《 孟 子 》的 尽 心 知 性 知 天 的 思 想 为奠 基 : “ 尽其 心 者 , 知 其 性 也 。知 其性 , 则 知 天 矣 。存其 心 , 养其性 , 所 以事 天 也 。 ”这 里 的 “ 事 天 ”, 象 山先 生认 为 当 “ 养其 性 , 所 以事 天 也 。 ”… ( P 3 4 7 ) 是 心灵 对 自然 的 主 体 观 照 , 有 强 烈 的 主 观色 彩 , 是一 种 “ 非然 ” 之 态 。他 用 “ 有 己 则 忘 理, 明理则 忘 己。 ” - l ( P 4 7 3 ) 重 申人 之 心 理 合 _
的特质 。

象 山心 学 的核 心 是 “ 心 即 理 ”, 老 子 思 想 的
核 心 是 “自然 无 为 ”, 若 以 “自然 ” 作 为参 照 , 象 山 心 学 以儒 家 思 想 为宗 , 体 现 了浓厚 的人 本 主义 ,
老 子思想 为 道家 思想 精髓 , 体 现 了深 刻 的 自然 主
为 与天 道 、 地 道 合 一 的 “人 道 ”。 他 同 时 认 为 此 “ 本心” 乃超 验之 “ 理 ”, 是 与生俱 来 的先 知先 觉 , 是 人心 逐外 、 照 物之 所 得 。这 一 点 , 象 山先 生 充
其 大 成 ,“ 陆王 心 学 ” 成 为 中 国 古 代 哲 学 的 重 要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_发微_基金支持热词逐年推荐_【万方软件创新助手】_20140808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_发微_基金支持热词逐年推荐_【万方软件创新助手】_20140808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014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2013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014年 科研热词 马挺 郑玄 邵雍 角斗竞技 蜀汉法制 蔡氏兄弟 网络舆情 网络政治 网络思潮 穆克登碑 电子治理 电子政务 申堂构 汽车行业 汉晋之际 朱子 朝鲜流民 新出墓志 张载 实现路径 孟府 孙处玄 孔府 太极 图们江 古罗马 古希腊 包融 勘界谈判 内部控制 信息社会 例 体育精神 体用 企业社会责任 产生关系 中朝 丁仙芝 《丹阳集》诗人 推荐指数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010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科研热词 阴阳二气 赋学批评 诗赋略 美学思想体系 社会语义学 社会生物学 社会心理学 气本论 正义 本体性 文化心理学 宇宙万物 孔颖达 孔氏 周易 发展心理学 别录 刘歆 刘向 亲情 中国古典美学

211118221_象山学统的形成及其学术源流

211118221_象山学统的形成及其学术源流

记载:
既归,学者辐辏。时乡曲长老,亦俯首听诲。每诣城邑,环坐率二三百人,至不能容,徙寺观。 县官为设讲席于学宫,听者贵贱老少,溢塞途巷,从游之盛,未见有此。b
显然,由于陆九渊的学术声誉空前提高,原来依托于故宅的“槐堂”从事民间学术与教育的事业
已经受到限制,他只好转移到寺庙、道观和县学等更加宽敞的专门讲学之地,以满足听讲者的需求。
加宽敞,故而建设有许多教学设施,包括居仁斋、由义斋、养正来自等斋舍、讲堂。与朱熹一样,陆九渊虽
以“精舍”命名,其实仍然将其看作是“书院”。绍熙二年(1191)陆九渊出守荆门之时,曾经委托其金 溪家乡弟子傅子云说:“书院事,俱以相付,其为我善永薪传。”d
由于陆九渊的心学思想更加成熟,同时也渗透于象山精舍的教育制度、教学活动之中。陆九渊讲
其二,陆九渊具有创办一所体现自己教育理念的书院性质教育—学术机构的构想。许多宋儒在 创办书院时,希望从书院制度上落实自己的教育理念,故而制定相应学规,如朱熹有《白鹿洞书院学 规》,吕祖谦有《丽泽书院学规》。显然,陆九渊的“槐堂”也有自己的教育理念。陆九渊坚持自己注重 心体上下工夫的教育理念,不主张制定外在的“学规”。《年谱》载:
d 黄宗羲原著,全祖望补修:《槐堂诸儒学案》,《宋元学案》卷七十七,陈金生、梁运华点校,第2573页。
3期3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56
学注重“发明本心”,其《年谱》对这一段的书院讲学活动,有更加详细的记载:

先生常居方丈。每旦精舍鸣鼓,则乘山轿至,会揖,升讲坐,容色粹然,精神炯然。……首
a 黄宗羲原著,全祖望补修:《水心学案》,《宋元学案》卷五十四,陈金生、梁运华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1738页。

象山心学博物馆简介

象山心学博物馆简介

象山心学博物馆简介
象山心学博物馆位于金溪县城老街东风巷巷口明代卢官厅内。

明代卢官厅是金溪县迄今为止保存最好、年代最久的明代民居,前院分上、中、下三厅,后院为一个两层的私塾,总面积达600多平方米,诚乃金溪明代建筑之精品,赣派建筑之样本。

经金溪县文化研究协会精心设计改造,布置为象山心学博物馆,主要展示与心学及陆王心学有关的文物,以实物生动地描述了象山心学的思想脉络。

象山心学博物馆每日上午8:30时至下午5时开放,每周六上午10:00时开设心学讲堂,公益性宣扬心学文化以及金溪优秀传统文化。

诚邀全县乃至全国各地有识之士亲临现场,体验心学,并恳请诸位多提宝贵意见,与我们携手打造一个全国一流的象山心学博物馆。

江右书生于槑园
2019.10.10。

《象山语录》注译(二)(注译人:万安飞)

《象山语录》注译(二)(注译人:万安飞)

《象⼭语录》注译(⼆)(注译⼈:万安飞)⼀“道外⽆事,事外⽆道[1]。

”先⽣常⾔之[2]。

【注释】[1]道:指万事万物的运⾏轨道或轨迹,也可以说是事物变化运动的场所。

道字的最初意义是道路,后来引申为做事的途径、⽅法、本源、本体、规律、原理、境界、终极真理和原则等等。

⽼⼦在《道德经》开篇就说:“道可道,⾮常道;名可名,⾮常名。

⽆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义是说:道,可以说,可以名,义不是我们所说的⼀般有名有象事物,因为那不是永恒的道。

⼤道产⽣於天地之先,是开辟天地之始;⼤道产⽣於万物之前,是⽣育万物之母。

所以这个“道”,难以彻底讲述出来,只可以直观体验。

同时也说明,“道”不是⼝头上的空谈,⽽是实际的存在。

⽼⼦认为,天地万物都由道⽽⽣。

他说:“有物混成,先天地⽣,寂兮寥兮,独⽴⽽不改,周⾏⽽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道,强为之名⽈⼤,⼤⽈逝,逝⽈远,远⽈反。

”(《⽼⼦》⼆⼗五章)。

《庄⼦·缮性》:“道,理也。

……道⽆不理”。

《管⼦·君⾂上》说:“别交正分之谓理,顺理⽽不失之谓道”;“夫道者虚设,其⼈在则通,其⼈亡则塞者也,⾮兹是⽆以理⼈”。

《韩⾮⼦·解⽼》以“道理”并提,认为“道,理之者也”,“万物各异理,⽽道尽稽万物之理。

”《管⼦·任法》篇中说“故法者,天下之⾄道也”,这个“道”是政治原则;《周易⼤传·系辞上》说“⼀阴⼀阳之谓道”,这个道⼜是指基本规律。

此外春秋时期也还有“天道”的说法,《春秋左传》即记载⼦产说过“天道远,⼈道迩(近),⾮所及也”,“天道”即天之道,特指与天象有关的⾃然规律。

⽼⼦之道的含义在保留道的多种多样的同时。

他更把道作为产⽣并决定世界万物的最⾼实在,“道⽣⼀,⼀⽣⼆,⼆⽣三,三⽣万物”。

除了⾃然之道外,⽼⼦之道有时⼜在社会⼈⽣之道、致知之道的意义上使⽤,即分析⼈⽣、获取知识的基本原则和⽅法。

道家黄⽼之学是“推天道以明⼈事”;道家⽼庄之学为代表的道家之“道”,偏重于谈宇宙本体及万物起源的问题。

象山文集序 译文

象山文集序 译文

《象山文集序》译文对照翻译:圣人之学,心学也。

圣人的学问,就是心学。

尧舜禹之相授受曰:“尧舜禹这些圣人一脉相承的心法是:“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性一,允执厥中。

”此心学之源也。

这句话就是心学的源头。

“中”也者,“道心”之谓也;这里的“中”,说的就是“道心”。

“道心精一”之谓“仁”,所谓“中”也。

而道心精一称为“仁”,即所谓的“中”。

孔孟之学,惟务“求仁”,盖“精一”之传也。

孔孟的学问,只致力于“求仁”,这就是“精一”思想的传承。

而当时之弊,固已有外求之者,故子贡致疑于多学而识,而以博施济众为仁。

当时已经出现了外求的问题,所以子贡才会怀疑“多学多识”的说法,他认为只有“博施济众,才算是“仁”。

夫子告之以“一贯”,而教以“能近取譬”,盖使之求诸其心也。

孔子给他讲了“一以贯之”的道理,并且以“能近取譬“的方法来教导他,这是孔子教导他要从自己心上去寻求吧。

迨于孟氏之时,墨氏之言仁至于摩顶放踵,而告子之徒又有“仁内义外”之说,心学大坏。

到孟子的时代,墨子说“仁”就是“摩顶放踵”,而告子之流又有“仁内义外”的说法,到了这个时候,心学已经没落。

孟子辟“义外”之说,而曰:“孟子批驳告子“义外”的说法,他说:“仁,人心也。

仁,人心也。

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又曰:“他又说:“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弗思耳矣。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弗思耳矣。

盖王道息而伯术行,功利之徒外假天理之近似以济其私,而以欺于人,曰“天理固如是”。

王道日趋衰微,霸术日渐盛行,那些追求功利的人,打着与天理近似的旗号,以满足自己的私欲,为了蒙骗他人,还说“天理本就如此”。

不知既无其“心”矣,而尚何有所谓“天理”者乎?这些人不知道自己的“心”都已经没有了,哪里还有所谓的“天理”呢?自是而后,析“心”与“理”而为二,而“精一”之学亡。

从此往后,把“心”和“理”一分为二,“惟精惟一”的学问也就消亡了。

象山书院:心学之源在象山

象山书院:心学之源在象山

象山书院:心学之源在象山南宋时期,我国书院进入鼎盛阶段。

位于江西贵溪的象山书院,是当时在全国最具影响的书院之一。

一南宋淳熙十四年(1187),时任浙江台州祠禄官的陆九渊,应学生彭世昌的邀请,来到贵溪应天山南麓,但见“两山回合其前如两臂环拱,臂间之田不下百亩”,简直就是一个天然学府大院。

再登高远眺,蜿蜒的上清河以及南岸“层峦叠嶂、奔腾飞动”的群山尽收眼底,西边的龙虎山与应天山遥相呼应,陆九渊当即决定就地结茅办学。

半年后,陆九渊“顾盼山形,宛然巨象”,便将应天山改名为象山,自号象山翁,并将应天山书堂改为“象山精舍”。

朱熹得知象山精舍办学盛况,便写信向陆九渊表示祝贺:“闻象山垦辟架凿之功益有绪,来学者亦甚,恨不得一至其间观奇揽胜。

”山上条件非常简陋,所谓精舍,也就是在寺庙废墟上搭建的茅棚而已。

陆九渊干脆因陋就简,学生一律自己解决食宿问题,近百“住校生”环精舍结庐而居。

陆九渊的学生中有年龄比老师大的,有官职比老师高的,满腹经纶者大有人在。

他们前来拜师,仰慕的是陆九渊的学问。

陆九渊每开讲席,学者云集。

一时象山精舍名声大振,学生遍布东南各省。

陆九渊讨厌繁文缛节,早年不注重著书立说,也没有制定学规,但很注重仪式,每天鸣鼓开讲,自己坐着山轿来,一定是衣冠整肃、精神抖擞、一丝不苟。

他讲孟子的“万物皆备于我”,讲“发明本心”“人性本善,其不善者迁于物也”,讲“人皆具有心,心皆具是理,心即理也”“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陆九渊的教育并不限于课堂。

为了进一步开阔学生视野,丰富学生情感体验,他常常带领学生亲近山水,到大自然中去感悟心灵,将知识传递和道德习染寓于观赏自然风光过程中。

他居山讲学的五年,是他心学思想成熟的巅峰,也是他心学文化传播的高峰。

清代著名史学家全祖望在《答石痴征士问四大书院帖子》称:“岳麓、白鹿,以张宣公、朱子而盛,而东莱之丽泽、陆氏之象山并起齐名,四家之徒遍天下。

”这便是“南宋四大书院”之说的由来。

易学视域下的象山心学

易学视域下的象山心学

易学视域下的象山心学摘要:象山心学有着深层易学根基之支撑。

基于易学的天人之学,他敞开了以大中至正之道、之理为根基根据的整体宇宙图景。

认为人的本心存在的敞开着宇宙大千世界中的一切。

《易》的“穷理尽性以至于命”的价值期许,遂具体落实为人人之开显对于本心的高度明觉,挺立个我生命的主体性:积极构建基于此心的属于自己的意义的世界。

关键词:大中至正之道;本心;心即理;生命的主体性;意义的世界中图分类号:B24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3882(2010)06-0005-09《周易》经传共同构建起了易学这一专门之学。

经由《易传》创造性地诠释转化《周易》古经而所构建起的此一专门之学,以整体大宇宙内人之在场为言说的出发点,以基于宏廓有机整体宇宙大视域下人生本然、实然、应然为核心问题意识,着眼于人而及于天,本乎天而贯乎人,开显出以天地人三才之道为核心的天人相贯通的哲学文化价值系统,推出了“穷理尽性以至于命”的价值期许。

此一专门之学,经历汉唐经学礼乐文化大语境下通天而平治天下的王者之学之解读,魏晋玄学氛围下明时通变之学之诠释,逮乎赵宋,又被置于了以心性论为根基而贯通天人的大视域下,予以新的诠释转化,从而作为主要深层哲学学理根基支撵,成就起理学这一学术形态。

作为理学重要一脉的象山心学,正是在易学被作出上述新的诠释转化成为时代主潮之后问世的,象山也自觉不自觉的加入到这一主潮之中,作出了独到的历史性贡献,而使其心学有了经过新的诠释转化后的深层易学根基之支撑。

有鉴乎此,本乎易学的视域审视象山心学,即显得颇为必要。

一《周易》涵纳天人,通贯古今,周遍包络,敞开了一个人置身于其中的宏大的天人宇宙,天地人于焉并立为三才。

太极、天地造化一切,万物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构成有机生存生命的共同体。

阴阳的消息,促成了此一生长收藏的过程,引发了此一共同体的生化日新之往复循环的无穷流转。

象山基于此,首先也敞开了其心目中的整体宇宙图景。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心学鼻祖——陆九渊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心学鼻祖——陆九渊

宇宙便是吾⼼,吾⼼即是宇宙,⼼学⿐祖——陆九渊陆九渊,字⼦静,号象⼭,书斋名“存”,世⼈称存斋先⽣。

因其曾在贵溪龙虎⼭建茅舍聚徒讲学。

因其⼭形如象,⾃号象⼭翁,世称象⼭先⽣。

是宋明两代“⼼学”的开⼭祖。

清代著名历史学家全祖望总结道:⼼学作为儒学⼀派,最早可推溯⾃孟⼦,⽽北宋程颢开其端,南宋陆九渊则⼤启其门径,⽽与朱熹的理学分庭抗礼。

陆九渊思想是继程门谢良佐之后,经由王苹、张九成、林季仲发展⽽来。

程门⾃谢上蔡以后,王信伯、林⽵轩、张⽆垢⾄于林艾轩,皆其前茅,及象⼭⽽⼤成,⽽其宗传亦最⼴陆象⼭进⼠及第,进⼊仕途,陆九渊在朝中提出:任贤、使能、赏功、罚罪是医国“四君⼦汤”,得到孝宗赞许,任宣义郎,拜将作监。

荆门任职,战略要地,御敌前线。

整肃政务,修建城墙。

宰相周必对其称赞不已。

靖康之耻,他⽇夜与各路英雄豪杰交往,与他们讨论天下局势。

朝廷看他如此有⼼,也想把他升到⼀个更⾼的职位,好让他完成⾃⼰的夙愿。

⽆奈,朝中却有⼈对此事百般阻挠,他升官不成,反被⾰职。

不得已回到⽼家,著书⽴说讲学传道。

陆象⼭与理学家朱熹齐名,史称“朱陆”。

吕祖谦和朱熹是世交好友,⾯论肺腑,朱熹命长⼦朱塾赴婺州跟随吕祖谦学习,嘱咐⼉⼦要“事师如事⽗”,⾜见两⼈交情⾮同⼀般。

朱熹在⽼家筑“寒星精舍”,潜⼼著述。

吕祖谦前来⼀起编录《近思录》。

吕祖谦是陆象⼭进⼠及第的主考官,形容陆象⼭“淳笃敬直”是少见之才,世上少有⽐肩。

吕祖谦把朱熹和陆象⼭约到⼀起,⼀个是学坛巨擎,⼀个是道术圭臬,何不来⼀次学术交流。

就“道问学”和“尊德性”孰先孰后,“⽆极”和“太极”之说为儒为道,教学⽅法上先泛观博览后归之约,还是先发明本⼼⽽后博览。

后世宗朱者低陆为狂禅,宗陆者以朱为俗学,两家之学,各成门户,⼏如冰炭”。

双⽅赋诗论辩。

陆指责朱“⽀离”,朱讥讽陆“禅学”,两派学术见解争持不下。

这就是史上最著名的⽂化沙龙,史学家所说的“鹅湖之辩”。

陆九渊以提出“四⽅上下⽈宇,往古来今⽈宙。

【宋朝历史】陆九渊

【宋朝历史】陆九渊

【宋朝历史】陆九渊陆九渊 (1139~1192) ,号象山,字子静。

南宋著名哲学家、教育家。

抚州金溪(今属江西)人。

与当时著名的理学家朱熹齐名,史称“朱陆”。

陆九渊是中国“心学”的创始人。

明代王阳明发展其学说,成为中国哲学史上著名的“陆王学派”,对近代中国理学产生深远影响。

被后人称为“陆子”。

陆九渊曾在贵溪龙虎山建茅舍聚徒讲学,因其山形如象,自号象山翁,世称象山先生、陆象山。

“居山五年,阅其簿,来见者逾数千人”。

乾道八年(1172)登进士第。

他承认王安石英才盖世,不合流俗,但认为王安石学术上没有触及根本,不苟同其政治改革。

对“靖康之变”胸怀复仇雪耻之大义,故访求智勇之士,共谋恢复失地。

任地方官时,政绩颇著,而不忘教育,常授徒讲学。

去官归里后,他在学宫内设讲席,贵贱老少都赶来听讲,据《象山年谱》称,“从游之盛?未见有此”。

著有《象山全集》。

二、生平事迹陆九渊三十四岁中进士,先任隆兴建安县主簿,后改建安崇宁县。

大约十年后,他被荐为国子正,不久,又迁敕令所删定官。

陆九渊少年时曾读三国六朝史,有感于当时“夷狄乱华,后又听长辈讲“靖康之耻”,于是曾剪断指甲,学习弓马,慨然要为大宋朝廷复仇。

在任敕令所删定官时,他便“访知勇士,与议恢复大略”,朝廷论对时,“遂陈五论:一论仇耻未复,愿博求天下之俊杰,相与举论道经邦之职;二论愿致尊德乐道之诚;三论知人之难;四论事当驯致而不可骤;五论人主不当亲细事。

”(《宋史?陆九渊传》)淳熙十三年(1186),他被差管台州崇道观,因这只是个管理道观的闲职,于是他便归江西故里讲学,汇集了四方学者。

直到宋光宗即位时,又被任荆门知军,此间他治绩显著,“厚风俗”,“申严保伍之法,盗贼或发,擒之不逸一人”(《宋史?陆九渊传》);并因荆门处江、汉之间,为四战之地,而议筑城壁以御边防。

但在任仅一年有余,就卒于荆门任上。

陆九渊自幼好学,他的好学不在于博览,而表现在善于思考上。

三、四岁时,他曾向父亲发问,“天地何所穷际”,父笑而不答,他竟为这个问题费尽思索而至废寝忘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4月Journal of Qiqihar University (Phi&Soc Sci )April 2012收稿日期:2012-02-30作者简介:王蕾(1976-),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研究人员,博士,商丘师范学院法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传统文化研究。

基金项目: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佛道与宋代儒学内部结构调整研究:(编号:11BZJ00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百年宋明理学研究史”(编号:10YJA720012)象山心学道教渊源发微王蕾(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济南250100)关键词:象山心学;道教;援道入儒摘要:随着隋唐以来佛道二教思辨化哲学思潮的冲击,传统儒学越来越不适应社会的发展,逐渐为世人所诟病,改造传统儒学便成为儒家知识分子的使命。

为了解决社会的危机问题,回应日益壮大的佛道思潮对儒学的挑战,陆象山适应时代要求,以援道入儒的方式,对产生于本土的道教哲学思想进行了批判吸收,建立了新体系———心学。

使这一思想体系更趋严谨。

他的援道入儒,不但彰显了道教思想的学术生命,而且也充分显示了象山心学与道教之间的理论渊源。

中图分类号:B24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638(2012)02-0015-04陆九渊(1139-1193),字子静,心学创始人。

因曾讲学于贵溪象山,世称象山先生。

象山心学在南宋的创立和崛起,是对朱子理学的回应,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

近年来,随着象山学术研究的蓬勃发展,这一点已逐渐为学界所认可。

但是,对于象山心学形成的理论渊源问题,学界仍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笔者通过阅读大量的历史文献与今人论著,并到象山居住和讲学的金溪、贵溪等地考察,认为象山心学与道教有深刻的渊源。

一、陆象山对道教的评价及其学术交往一般认为,象山思想是宋明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学术渊源主要是佛教禅宗或家学。

关于其思想来源于禅宗,史载他8岁时到疏山寺(曹洞宗法场)读书,并常听寺庙僧人讲授佛经,所以陆象山承认自己“虽不曾看释藏经教,然而《楞严》、《圆觉》、《维摩》等经则尝见之”[1],说明象山思想受到禅宗的影响颇深。

对于《宋元学案》认为象山心学思想渊源在于家学一说,笔者认为也有很强的说服力。

正如清代著名学者全祖望所述:“三陆子之学,梭山启之,复斋昌之,象山成之。

”[2]况且,象山兄弟五人和他们的父亲皆列入《宋元学案》之《涑水学案》,象山心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受家庭环境的熏陶是非常自然的。

而根据象山自述及后来心学集大成者王阳明的评价,我们也可以判定其学术来源于孟子。

这些都是对象山学术渊源有力的证据,我们认为象山的学术确实源于此,后世学者也大多持此观点。

然对象山思想做进一步分析,我们认为他对道教的研究也非常深入,其学术也必来源于道教,本文即力图从此方面来加以论证。

事实上,陆九渊对道教的思想深有所究,在心体、工夫、境界等方面都深受道教的影响。

我们认为陆九渊并非醇儒,虽然他自称所学来自《孟子》,并对儒家思想多有发展,但促成其创新的思想源泉则主要是道教。

据史书所载,他与道教的渊源颇深,其九世祖为唐代末年道教学者陆希声;他的祖父“好释老言,不治生产”[1];他本人生活与讲学的江西则历来是道教活动的中心之一,象山精舍位于应天山实为龙虎山之宗,龙虎山为正一道的总坛,其间有六位天师,被皇帝受封为“先生”。

淳熙三年,第三十二代天师张守真去世,陆九渊做诗挽之:“海门昼夜吼奔雷,却立吴山亦壮哉。

前殿神仙三岛邃,正门阊阖九天开。

玉阶恭授大官赐,象简亲承御墨回。

多少箪瓢蓬瓮士,输君留宿两宫来”[1]。

从中可以看出他对当时道教著名学者的尊崇之情。

另一方面,朱陆著名的“无极、太极”之辩也表明象山对道教思想的了解是比较深入的。

朱熹认为“无极而太极”之太极(理)是形上的哲学本体,是其思想的最高范畴和整个学术体系的终极根基。

它无声臭、无形象、无方所,是一恒常性终极实存,不会因人和物的因素发生一丝一毫的改变。

阴阳二气的动静、宇宙万象的大化流行皆无一例外完整地涵具了它,是儒家的正统学说。

陆则一针见血指出:“朱子发谓濂溪得《太极图》于穆伯长,伯长之传出于陈希夷,其必有考。

希夷之学,老氏之学也。

此老氏宗旨也。

无极而太极,即是此旨。

老氏学之不正,见理不明。

所蔽在此。

”[1]即太极图及说是道教的作品,而周濂溪使用道教的理论来解释宇宙的生成与大化流行无疑是见理不明。

我们认为象山之于朱子之论断更切合实际,也说明象山对道教之意蕴有深入的把握。

二、道教与象山心学宋明理学之所以是中国哲学发展的一个崭新形态,与先前哲学思潮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其高度的哲学理性和思辨性,并与之并立的佛道哲学相抗衡而彰显其优势,最终目的是为了探索人生所然、所以然与应然的问题,对之做出合乎时代的解释。

而明晓人之为人,人之所以为人,适切安顿人的生命,不间断地实现人生每一个当下的超越,成就生命的价值与意义,激发人们践履仁义的价值理性意识之自觉便是理学的时代使命与价值所在。

作为南宋大儒的陆象山为了解决社会的危机问题,回应日益壮大的佛道思潮对儒学的挑战,并在极力解决北宋思想家学术弊病的良苦用心之下,创造性地转化了已在北宋产生的空前哲学化了的崭新儒学形态--理学思潮,将对天道性命贯通之学的探讨、将为学的主题进一步转向人的自身价值,升华了提升生命境界、彰显人道神圣与庄严的心性义理之学,即心学,并使其有了经过新的诠释转化后的深层道教之义理根基之支撑。

有鉴乎此,本乎道教的视域审视象山心学,即显得颇为必要。

象山明确地指出:“异端非佛老之谓,异乎此理,如季绎之徒,便是异端。

……近日学者无师法,往往被邪说所获。

异端能惑人,自吾儒败绩,故能入。

使在唐虞之时,道在天下,愚夫愚妇,亦有浑厚气象,是时便使活佛、活老子、庄、列出来,也开口不得。

惟陋儒不能行道,如人家子孙,败坏父祖家风,故释老却倒来检点你。

[1]”可见象山对道教的态度很明智,是否定之中有肯定。

他认为佛教、道教学说并非异端,远古时期,人人都能“行道”,就没有任何异端存在的可能。

而当前儒家学者由于自身的败绩产生了异端学说,反而去责怪佛道,与其如此还不如用佛道的思想来济民。

可见,象山心学较少有和他同时陋儒狭隘的门户之见,而以一种开放式的大宇宙心灵接纳道教的理论并融入其学术体系。

(一)形上根基“宇宙不曾限隔人,人自限隔宇宙”[1],“心只是一个心,某之心,吾友之心,上而千百载圣贤之心,下而千百载复有一圣贤,其心亦只如此。

心之体甚大,若能尽我之心,便与天同。

”[1]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就在于他的价值理性意识之自觉。

最大限度地彰显出与天地之理合一的本然之性,令生命最终达致成为天地之理圆满化身与自觉而圆融体现者的天地境界。

这就是象山思考、言说这个世界的基本出发点,与北宋理学家程颐所言世界乃是天理之下贯,气学派的张载所认为的宇宙即太虚即气,以及与他同时代的南宋大哲朱子所论证的理一分殊有本质的不同。

其本心之大,蕴藏万物,内在有机一体无隔的宇宙大千世界会于人的本心,人的本心存在的敞开着大宇宙的终极根基,而这一观念我们认为无疑是来源于我国本土的宗教思想--道教。

“心”“道”是中国道教探讨的主要问题之一,早在道教思想产生之前,道家的老子已有“虚其心”的思想,庄子进一步明确心、道关系,将与道为一的境界称为“心斋”、“坐忘”。

道教方面,对心与道的关系的关注经历了一个由“道意”而“道心”的发展过程。

首先提出“道意”的是汉代《老子河上公注》,《道教义枢》把道意直接与心联系起来:“道意者,谓是正道之心”[3],认为道教学说的最终价值根基“道意”在于对“道”的正确体认。

随着道意把心联系起来,出现了把道与心直接关联起来的思想。

这一方面与对道性的探讨有关,即把道、道性与心三者联系起来,唐代的王玄览在《玄珠录》中指出:以体道之心来通观我们所生活的大千宇宙,一切都是心的产物。

他说:“是故心生诸法生,心灭诸法灭”,主张“心为道本”。

司马承祯在《坐忘论》进一步提出了“心体”的范畴,主张“心体以道体为本”。

因为从个体修炼来说,“夫心者,一身之主,百神之帅”。

为了“得道”,就要“原其心体,以道为本”,与陆九渊的“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有异曲同工之妙。

可见心体的范畴及其思想首先出现于内丹道教的思想中。

而象山则明确继承了道教心外无物的理论,提出了“心即理也”的命题。

他说:“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心即理也”[1]。

是对道教心外无物的观点的拓展。

他讲心即理,意在强调人的道德本心与宇宙间普遍之理的同一性,并借此同一性将道德本心提升到本体地位,作为万物存在意义及一切人道伦理可能和必然的根据。

象山云:“盖心,一心也,理,一理也,至当归一,精义无二,此心此理实不容有二”[1]。

按照陆象山的理解,既然心与理通,所以识得本心,也就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宇宙的大化流行,我与整个世界融为一体。

故其言:“宇宙不曾限隔人,人自限隔宇宙”[1]。

此处,心又具有超验的品格。

象山通过“心即理”的阐发和对道教“心体以道体为本”等天人一体无隔等观念的融会改变了朱熹以“理一分殊”呈现道体的“支离”方式以及无法圆融打通形上与形下的弊病,改变了理作为终极价值根基的外在性,这不仅更加赋予人以主体力量,而且也打通了“我”与宇宙的隔阂,进而使人道的终极价值指向了天人一体无隔的境界。

(二)易简工夫在确立人之所以为人的内在价值根基之后,陆象山又为人道的彰显提供了工夫路向。

“心体”的普遍性保证了人人都涵具着与圣贤完全一致的纯然至善之本心,但现实中却有恶的存在。

为了解决这一应然与实然之间的张力,他探讨了恶之根源并提出了以“发明本心”为宗旨的易简工夫,与同时期的朱子哲学所采用的“道问学”的路径--居敬涵养、格物穷理相比有很大的不同。

朱子认为人性有善恶两途,一为天命之性,一为气质之性;他通过对天命之性(道心)与气质之性(人心)的阐发来解决人在社会中的善恶问题。

认为天命之性(道心)是太极之理下贯到人身之时,所赋予人的纯粹至善之性。

它是太极之理在现实世界中的顺畅发用,体现在社会人生之中,便是善。

而气质之性,则是间杂理气之性,因外界因素的制约、物欲的遮蔽或者是“心”发用的中节与不中节,而在现实中出现或善或恶的可能。

所以,现实生活中的人就必须作变化气质的工夫,或居敬涵养或格物穷理以上达天理。

而现实中由于社会的复杂性,加之佛道二教的种种影响,使得朱子这种下学上达的方式在人性修养中的优势并不明显,因为朱子认为变化气质是一个过程的经历,需要人们的不断努力,时刻涵养心性。

因此,人们必须做到时时“主敬”、“格物致知”,才有可能达到与天理为一、“脱然自有贯通处”的纯然至善之境。

而这个过程却不是人人都能够61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理解,容易做到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