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输”走向“对话”

合集下载

灌输论

灌输论

为灌输做辩护11090102 陈曦在当今这个以人为本的社会,对教育中的灌输是严厉声讨的。

然而,在我看来,灌输还不能说是等同于教育,更不能说是教育的异化。

原因是教育是一种目的,而灌输是教育的手段(暂且不论好坏);教育的外延很大,包括知识、道德、能力等等,而所谓的异化的灌输只是应试教育中知识这一方面的绝对化,并不能替代教育。

所以说,完全摒弃灌输教育是不现实,也是不可取的。

在这,我们且不谈现实性,而重点说说重要性。

灌输首先我觉得应该从本意上来理解它的含义。

灌输有两个含义。

第一,灌输的内容,是将“流水”引导需要的“地方”;第二,灌输的方式,是引导。

(至于,“土壤”是否接受,能接受多少则不是灌输本意上的含义,这里不从对立面看问题。

)也就是说,教育者将知识、理论传给受教育者。

尽管受教育需要启发式教育,但是基础性知识,和客观现实的现状则不需要,也就是说类似于公理这个概念。

在这里要说说灌输对道德教育的影响。

不同的年龄阶段,人们的接受能力和程度都不一样,不仅是成熟机制的影响,同时也是特殊性的作用。

在道德方面,要引导人们理解道德,内化成自己的道德体系,但是内化需要实践,实践又是需要学习的,按社会学习理论来讲,能力是需要刺激——强化的,而强化就是间接的灌输。

另外,我们是不能视前辈的理论基础不顾,因为,那是对道德问题的一定的总结,总有合理的一面。

灌输这方面的知道,不仅仅是得到知识,同时也是不同理解和质疑的质料。

试想,如果道德的发展光靠儿童自身的体验,或者顿悟,难免会片面,也会在现实中受伤,少走点弯路就是灌输的好处。

教育是需要怀疑,但怀疑的内容需要灌输。

灌输的方式,按其本意是引导。

但现实所迫,可能会出现硬灌输和软灌输之分。

硬灌输就是西方中世纪时期,宗教教育的强权与无怀疑的接受其“真理”。

硬灌输是强迫式的教育。

软怀疑就是所说引导,将给受教育者“消化吸收”的空间,同时也有排除“毒素”的能力和权利。

在道德教育上我认为是不能抛弃灌输的,抛弃灌输就像溺爱孩子。

基于OBE理念的教学改革与实践——以“Python编程与实践”课程为例

基于OBE理念的教学改革与实践——以“Python编程与实践”课程为例

基于OBE理念的教学改革与实践黄俊莲1,吕博学2,段雪丽1(1.北京工业大学耿丹学院工学院,北京101301;2.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软件工程部,北京100000)[摘要]“Python编程与实践”是面向计算机相关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课。

通过课程教学实践,基于OBE(Outcome-based educa-tion,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对课程进行改革,修订了课程教学大纲,重新制定了教学方案,规范了课堂教学,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模式教学,线上讲解课程基本知识,线下课堂上采用项目案例方法进行教学,将课程完全转变为成果导向教学,提高了课程教学的深度和广度,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关键词]高校;计算机;Python;混合式教学;OBE[基金项目]2017年度北京工业大学耿丹学院教育创新激励基金项目“基于微信的高校课堂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作者简介]黄俊莲(1978—),女,黑龙江明水人,硕士,北京工业大学耿丹学院工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软件工程、智能信息处理研究;吕博学(1981—),男,山西大同人,硕士,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软件工程部工程师(通信作者),主要从事软件工程研究;段雪丽(1978—),女,甘肃庆阳人,硕士,北京工业大学耿丹学院工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软件工程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21)13-0071-04[收稿日期]2019-06-10一、引言耿丹学院之前引入CDIO工程教学模式和PD-CA的迭代改进模式,并在全院推行多年,还引入了许多教学理念,极大地促进了学院的教学改革。

各位教师也不断地摸索具有自己特色的适应应用型本科教学的教学模式。

应该说,我们之前的教学改革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如培养方案、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考核方式等与培养应用型、国际化人才更加匹配。

这次,工学院率先引入OBE教育理念,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调研、讨论,确定了工学院各专业的培训目标、毕业要求、毕业要求指标点等,并按照OBE教学理念修订了培养方案、教学大纲和教案。

灌输与疏导统一的规律

灌输与疏导统一的规律

灌输与疏导统一的规律灌输与疏导统一的规律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守的法则之一,肯定具有某些不可超越的优越性和特性,但是二者为什么又是统一的?这就需要我们共同来仔细探讨一下。

一、灌输1.灌输的含义灌输,顾名思义就是灌溉输送,和灌水的道理一样。

但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特有的概念,就是指对人们进行正面的宣传教育。

通过正面的宣传教育,使受教育者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以达到影响人们的思想和支配人们行为的目的。

2.灌输的特点在含义中,我们把灌输看作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特有的概念,因此灌输又具有以下特点:第一、正面性。

作为思想政治特有的人灌输,要保证其灌输内容的正面性。

即我们给别人灌的水一定是清水而不是污水。

这里的清水就是马克斯主义基本理论观点,是指导我们实践的正确理论知识。

第二、技巧性。

灌输作为传播知识的方法需要一定的技巧。

就像灌水一样,要讲究灌水的方向、大小、多少等。

从而保证灌输条理清晰,易于人接受。

第三、强制性。

给别人灌水时,不管别人愿不愿意都要。

你口渴了,我给你灌。

你口不渴,对不起,我依然给你灌。

我的水不以你的主观心情而定,而依你的客观需要而定。

3.灌输的必要性首先,之所以要对青年学生进行正面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本知识教育,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理论虽然在我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体系,但青少年知道的并不多,马克思主义理论也不会在他们的头脑中自发的产生。

其次,青少年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形成时期,在这个时期对他们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否则他们就会接受一些错误的思想的影响。

4.灌输的优缺点灌输的好处主要是把知识快速的传播给下一代,传播效率高,有利于青少年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但是灌输作为一种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任何事物都不是尽善尽美的,也具有一些不可克服的缺点,如接受者受个人因素影响可能对传播者产生抵制,传播信息的抽象使许多内容难以理解等等,这就要求我们不得不另辟他径去寻找更有利于辅助学习的方法。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需要从“灌输”到“灌疏”的转变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需要从“灌输”到“灌疏”的转变

很多人的思想境界还处在现实观念支配下的价值走向 想要而现实需要的问题;“疏”是科学方法,是遵循人的 会到“能够影响一个人行为的知识,只能是他自己发现 思考,是站在大局的视角上对国家、民族命运的负责探
状 态 ,而 此 下 再 延 用 灌 输 思 维 来 传 授 马 克 思 主 义 理 论 学 习 成 长 规 律 实 施 疏 导 的 理 性 教 育。“灌 ”什 么 ? 是 灌 并加以同化的知识”这句名言(罗杰斯——[美])。当受 索。一名党校教育工作者的核心价值内涵和庄严使命,
《医 学 生 廉 洁 教 育 研 究》《医 学 生 法 律 素 质 教 育 研 究》两 本书,免费发放给学生学习研究。广西大学将正学风与 每 年 一 度 的 荷 花 节 结 合 起 来 ,通 过 弘 扬 荷 花“ 出 淤 泥 而 不染”的质朴品质,促使全校师生悟荷花之品德,学荷花 之精神,树学术之清风,做诚实守信之表率。
历丰富、学识增强,尤其是目睹国内各阶层和国际各关 复兴之路。
作为行动指南去认识事物、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 加了维度,又采取教学方式的多样,收到了很好的教学
系 的 剧 烈 变 化 ,在 价 值 取 向 多 样 、生 活 方 式 多 元 的 现 状
从“ 灌 输 ”向“ 灌 疏 ”教 育 理 念 的 转 化 ,是 对 马 克 思 才 能 回 归 马 克 思 主 义 的 本 源 ,真 正 地 发 展 马 克 思 主 义 效果。
未 来 ,让 受 训 者 获 得 一 种 教 养,通 过 在 党 校 学 习,达 到 的局限性,也会产生认识误区,我们不能把马克思的所 党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一个让受训者从“发现”到
(作 者 系 中 共 广 西 区 委 党 校 副 校 长 、广 西 行 政 学 院

后现代主义理论

后现代主义理论
实践的大厦。其理论要点是:否定“元叙述”;否定“二元论”;博采众家之长;揭示意义层。斯拉特瑞
主张通过个体自我反思,建构一个综合应用后现代理论以便个体理解的、有关随意或偶发事件的模型,这个模型将有利于人们理解如何运用后现代课程理论,以获得相互联系的经验。
(二)后现代课程理论的基本特征
向“去中心化”的转变;课程的开展和实施从“封闭式”转向了“开放式”,由“单一性”转向了“
复合性”,由“直线前进”转向了“多元并进”,课程设置没有了确定无疑的结论和终点。
3.强调人文性,倡导人与自然的和睦相处。
后现代课程理论更加关注人、关注个体以及个体所处的环境,它从自身视角和立场出发,反对技术理
代主义课程理论的框架。
多尔在1993年出版的《后现代主义课程观》一书中,针对泰勒原理的弊端,提出了他所设想的新课程
标准:即丰富性(Richness)、回归性(Recursion)、关联性(Relation)与严密性(Rigor)。多尔认为课
程目标不应预先确定,课程内容不应是绝对客观和稳定的知识体系,课程实施不应注重灌输和阐释,
课程是一个具有多层面与多重含义的复杂概念,从不同角度可以看到其不同的侧面。幼儿园课程也经
历了一个由重教到重学、从静态到动态的发展历程。但在当前的幼儿园课程实践中,并不是所有人都
接受了上述多元化的课程理念。现代性的思维方式使人们习惯了割裂不同课程理解之间的联系,习惯
了从某一思路出发去寻求课程的稳定性概念,由此必然会导致幼儿园课程理解与实施中的一系列偏差
一、后现代课程理论简述
(一)几种典型的后现代课程理论
1.多尔(W?E?Doll)的转变性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
多尔从伊?普里高津(I?Prigogine)的混沌学原理出发,在吸收皮亚杰的生物学世界观和自然科学中不

现代教育技术-雷版

现代教育技术-雷版

一、名词解释1、信息化教学设计: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科学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信息化学习条件,实现教学过程全优化的系统方法。

2、多媒体课件:应用计算机技术,将文字、图像、声音、视频、动画等多种信息根据教学或学习的需要有机的组合为一体,并借助计算机实现信息传递的软件。

多媒体课件的特点:丰富的表现力;交互性强;共享型号;有利于知识的同化。

3、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指主讲教师负责的、通过互联网开放支持大规模人群参与的,以讲课短视频、作业练习、论坛活动、通告邮件、测验考试等要素交织,有一定时长的教学过程。

4、微课:指为使学习者自主学习获得最佳效果,经过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以流媒体形式展示的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

(类型和制作方法)5、学习需要:指学习者学习方面目前的状况与所期望达到的状况之间的差距,也是学习者目前水平与期望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距。

6、信息化教学:以现代教学理念为指导,以信息技术为支持,应用现代教学方法的教学。

在信息化教学中,要求观念、组织、内容、模式、技术、评价、环境等一系列因素信息化。

7、教育信息化:指在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以先进的教育思想为指导,以信息技术为手段,以深入开发、广泛利用信息资源为重点,以培养适应信息社会要求的创新型人才为目的,加速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系统工程。

8、信息素养:是指人所具有的对信息进行识别、获取、加工、利用、创新、管理的知识以及能力与情意等方面基本品质的总和。

9、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研究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价值的过程。

教学评价一般包括对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教学环境、教学管理诸因素的评价,但主要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和教师教学工作过程的评价。

10、教育技术:为了促进学习,对有关的过程和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中学高级教师申报对象论文答辩分组名单(8月11日) - 温州教育网

中学高级教师申报对象论文答辩分组名单(8月11日) - 温州教育网

蒋常娟 8月11日下午 朱默弦 8月11日下午 潘志存 8月11日下午 麻小芳 8月11日下午 吴 君 8月11日下午
第 2 页,共 25 页
中学高级教师申报对象论文答辩分组名单(8月11日)
组别 序号 7 8 9 10 C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 2 3 4 5 6 7 8 9 郑振国 8月11日下午 钱小杨 8月11日下午 平阳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平阳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
中学高级教师申报对象论文答辩分组名单(8月11日)
组别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A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 2 3 潘进听 8月11日下午 陈晓秋 8月11日下午 蔡水华 8月11日下午 谢淑青 8月11日下午 石丁鸯 8月11日下午 蔡晓秋 8月11日下午 沈滨翌 8月11日下午 李海天 8月11日下午 陈康忠 8月11日下午 虞建新 8月11日下午 高 秀 8月11日下午 缪建华 8月11日下午 吴 瑾 8月11日下午 瓯海区梧田高级中学 瓯海区白象职业中学 温州市龙湾中学 乐清中学 乐清中学 乐清市白象中学 乐清市第二中学 瑞安市第三中学 瑞安市第三中学 瑞安市第三中学 瑞安市第四中学 瑞安市第四中学 瑞安市第五中学 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
论文学鉴赏课的目标预设
姓名
答辩日期
单位(全称) 温州中学 温州二中(黄龙校区) 温州市第四中学 温州外国语学校

关注学生心理,培养学生情商

关注学生心理,培养学生情商

关注学生心理,提升学生情商[作者简介]曾庆沙,女,1994年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历史系,历任成都市树德实验中学班主任和历史老师,中学高级教师。

成都市优秀班主任,青羊区历史学科带头人,学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

在学科教学和班主任工作中,善于创新、贴近学生,工作成效显著。

所带两届班级均被评为区“先进班集体”。

有多篇论文曾发表于《航空普教》《成都教育》《班主任》《成都教育学院学报》等杂志上,并有多篇论文分别荣获全国,航空普教(部级)、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论文评比一、二等奖。

2005年先后为川教版配套教材写两篇教案。

公开课曾获成都市蜀都杯历史赛课二等奖与青羊区优质课竞赛一等奖。

2008年青铜鉴宝一课做市级公开课展示。

学校青年教师优质课竞赛历年获一等奖,参加成都市青羊区历史学科研修班学习,并在研修大会上做个人经验交流。

{摘要}:由于情绪在学生心理发展中的普遍性,情绪一直是心理健康研究者重视的问题。

由于重点高中学生的很多特殊性,他们从小学开始一直是班里的佼佼者,进入初高中后大部分学生的自我定位需调整,加上家长的较高期望、升学的压力等,使他们的情绪状态出现了偏差。

因此,研究城市重点中学学生的情绪状态,关注学生心理,用心理学的方法认识学生品德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教育应对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初中学生心理班主任情商近年来,国内对学生心理方面的焦虑问题的研究逐渐重视起来了。

好多学者研究了大、中学生尤其是中、高考前学生的焦虑状况,心理问题是学生品德问题的根源,目前的社会环境、学校环境与家庭环境都极易引发学生心理问题并进而影响其一生的发展。

中学生德育现状仍然存在着众多应该引起我们重视的问题和缺陷, 如心中无德, 唯我独尊;柔弱无助, 意志脆弱; 自卑闭锁, 封闭心灵, 行为怪诞;知行背离, 屡教不改; 坏习惯很多, 好习惯甚少等等。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也许很多,但学生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形成的心理问题肯定是学生品德问题和缺陷的重要原因。

“思维碰撞”课堂内涵解读

“思维碰撞”课堂内涵解读

培养有思想的人——“思维碰撞”课堂的理论建构与实践研究泰安市实验学校崔成林【摘要】“思维碰撞”课堂是一种以思维差异为资源,以多维对话为形式,以交互反馈为保障,旨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批判反思能力的教学方式,目标是让学生成为“有思想的人”。

“思维碰撞”课堂,以“思维和人格发展”为教学核心,以“精彩观念的诞生”为突破口,课堂呈现出观点纷呈、质疑论辩和创意迭出的新局面,被誉为“最具民主社会价值需要的课堂”。

[关键词] 质疑论辩思维碰撞民主课堂“思“通过对话和各自阐述自己的理由进行争论,这是21世纪教育需要的手段①”。

维碰撞”课堂直面课改困境,发掘符合教学本质的课堂活动,强调交互反馈、质疑思辨、寻根问据,建构具有民族特色和现代意识的本色课堂,有效突破了“应试课堂”与“异化课堂”的多重桎梏,寻找到了一条回归教学本质的课堂实践路径。

一、“思维碰撞”课堂的本质意蕴1、本质追求在世界各国教育目标中,“最为一致,也最重要的一条是培养学生独立人格和批判性思维能力②”。

然而,我国教学的现状是“日常课总体上仍是以灌输为主,学生被动地接受;仍是以训练为主,简单、机械的训练逼仄着学生的思维,个性化阅读还处于边缘;课堂仍比较封闭,学生的视野还是被限制在文本里和教室里。

……③”。

即使是新课改风起云涌后,由于部分课改者“根深蒂固地认为,改革就是多给学生开展活动”④,出现了一些“异化课堂”、“形式课堂”,学生的思维发展并没有真正得到关注,导致这些课堂新模式“有了活力,没了成绩;有了名气,没了底气”,并不能让一线教师真正的心悦诚服。

一个独立的人、一个有思想的人的思维特征,是具有批判性思维能力。

“批判性思维能力有两层涵义:首先,它是一种基于充分的理性和客观事实来进行理论评估与客观评价的能力,其中包含着质疑、比较、鉴别、判断的过程,亦即通常所说的独立思考能力。

在此意义上,批判性思维能力也是独立人格的基础。

其次,它具有创造性和建设性的能力——能对一件事情给出更多可选择的解释,并能运用所获得的新知识来解决社会和个人问题。

对话式教学下的师生关系

对话式教学下的师生关系

对话式教学下的师生关系一、对话式师生关系的主要特点1.师生在平等中对话教师和学生在教育过程中首先是作为“人”而相遇在一起并产生关系的。

教师和学生都是交往的主体,交往的客体则是主体间的关系或话语文本。

师生之间不再是老师管束学生的关系,而是师生共同参与属于双方的话语情景的对话式关系。

教师是一名“对话者”,这就意味着教师当以平等的身份对待学生,在和学生的共同对话中完成教学活动,教师的角色从“传道、授业”转变为“对话”者。

判断师生之间是否是平等对话的关系,首先要看他们之间是否存在民主意识,能否相互理解合作。

在师生关系中,师生之间有语言交流,或语言交流频繁就是对话。

真正的对话,是建立在相互理解、和睦相处和共同创造的基础上的。

教师的重要作用在于建构出与学生平等对话的机制与气氛。

教师能够放下高高在上、以自我为中心的架子是对话形成的关键。

在对话中,学生是与老师平等的对话主体,不是被灌输的客体。

对此多尔有一段精彩的言论:“教师作为平等者中的首席,教师的作用没有抛弃,而是得以重新构建,从外在于学生情境转化为与这一情境共存。

”即,教师是内在于情境的领导者,而不是外在的专制者。

师生之间的对话不仅是师生之间的理解,还包括双方对符号文本的理解。

判断师生之间是否是平等对话的关系还要看他们情感上的投入与互动。

后现代主义教育家认为,师生的平等对话还在于师生双方有没有共同的情感体验。

在对话中通过相互的移情体验,在“你”中发现了“我”,“我”中也发现了“你”,彼此体验平等、民主、理解与宽容,同时感受激励、鼓舞、指导和建议,实现教学相长。

2.师生在情感交流中对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是作为有着丰富情感生活的个体而存在的,他们因信息交流,相互了解而形成特定的情感关系。

教学在一定的情感氛围和体验中进行。

当前一些学校的师生关系并不融洽,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是知识代言人的权威形象。

教师忽视学生的情感体验,无法融入学生的生活圈子,无法成为学生倾诉的知己。

从现代到后现代:课程观的演变

从现代到后现代:课程观的演变

从现代到后现代:课程观的演变一、现代课程观现代是从十七八世纪的科学与工业革命到二十世纪中后叶,这一阶段笛卡儿“正确理性”的方法论与牛顿的机械论科学观统治着人们的思想,稳定性被假定,自然从各种角度而言是“自足且简单的”。

从数学到物理学乃至社会学和心理学的所有学科都通过简化的等级制予以组织[1]。

课程在这一范式中体现为封闭的、线性的状态。

泰勒的目标——评价模式成为现代课程模式的典型代表:预定的目标、经验的选择和指导、评价。

伴随这一序列的线性排序及其目的与途径的二元分离之中存在着关于教育本质的工具主义或功能主义观点[1]。

课程目标是外在于教育过程而制定的,它来自于外在的工业化社会的需要,忽视了教育本身的价值。

课程内容在主客二分的世界观下,被视为客观的恒定不变的存在。

课程的实施完全采用工业化的运行模式,注重科学管理与技术效率,教学过程是作为传声筒的教师把已有的、客观的、明确的知识灌输给学生的过程,忽视了教学过程本身的生成性。

课程的评价借用了数学上的精确测量,用量化标准作为评价课程实施成功与否的唯一手段,而且评价关注的往往是预定目标的达成,忽视了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目标。

随着社会的进步,后现代思潮的到来,人们意识到那种工业化的课程模式已逐渐不适应人类的现实需要,大家都期待一种新时代新的课程观的出现,后现代课程观就此应运而生。

二、多尔的后现代课程观多尔认为,后现代主义以复杂、混沌、有限为特征。

他充分借鉴、吸收格里芬的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理论、皮亚杰的生物学世界观、普利高津的耗散结构理论、杜威的过程理论、怀特海的有机论等观点,建构起一种后现代课程模体,提出了后现代课程的“4R”标准,从而实现了对具有工具理性的“泰勒原理”的真正超越。

1.多尔后现代课程观的几个核心概念(1)自组织自组织是后现代课程观的基础概念,它来自模糊数学和普里高津关于波动性化学反应的研究中。

多尔认为,所谓“自组织”,就是说在一个系统内,当有问题、干扰或某种混乱出现时,系统处于不平衡状态,导致一种不确定的再发展,系统便通过自行组织和自我协调而形成新的更高层次的秩序。

灌输式教育和引导式教育探析

灌输式教育和引导式教育探析

灌输式教育和引导式教育探析概要:灌输式教育只会培养出受文化奴役、缺乏批判意识的人,正如著名教育家保罗·弗莱雷在其《被压迫者教育学》中所说的:“学生对灌输的知识存储得越多,就越不能培养其作为世界改造者对世界进行干预而产生的批判意识”。

灌输式教育消除了学生对文化的思考和批判,压制了他们的创造力,使他们完全忠实于自己所接受的文化。

灌输式教育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自由自主的文化活动,教师的这种教育活动阻碍了学生追求自我完善和解放,他们的行为实际上是一种压迫行为,在这种教育活动中,教师和学生都不能成为自我解放的主体。

因此,要实现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双重解放和完善,就必须转变灌输式教育为引导式教育。

在引导式教育方式下,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人格上的平等,为他们实现双向的对话和交流提供了平台,在这个平台中双方在对话和交流的教育情境中理性地建构各自对世界的文化观念,使双方都能作为世界改造者的角色参与到自身的发展中来。

因此,引导式的教育既解放了受教育者,同时也解放了教育者,使得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成为自我解放的主体。

文化活动作为人类高度自主的活动,其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类的自由和自我解放。

教育作为一种高度自觉的文化活动,通过传承、传播、创新文化来实现人的解放。

然而这一终极目标必须要通过教育的文化批判活动才能实现,回避了教育的文化批判活动,教育活动就会变成简单的文化复制活动,教育甚至会变成一种压迫人、束缚人的活动。

因此,如何实现教育的文化批判功能也就成了我们教育研究所不可回避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文化发展的二律背反及文化批判的必要性(一)文化活动是人类不断追求自我解放的过程人是不完善,并且能够充分意识到自身不完善的存在物,人类创造文化的过程是人类不断追求自我完善、自我解放的过程,文化构成了人类特有的规定性,使人获得了区别于动物界的根本标志,以至于前苏联学者斯比尔金说:“在人之外或人之前不可能有文化,同样在文化之外或在文化之前也不可能有人:文化—这是人的本质,人类的特性”。

列宁的灌输论的具体内容

列宁的灌输论的具体内容

列宁的灌输论的具体内容1. 介绍背景好,咱们今天要聊的可是个大人物的理论——列宁的灌输论。

列宁,那可是俄国革命的巨头,红色十月的主角。

他不仅是政治上的先锋,还是理论上的大咖。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他怎么说“教育”的。

你可能会觉得,“灌输论”这词听着有点沉重,但放心,我们慢慢聊,肯定能搞懂的。

2. 列宁的灌输论大概念2.1 啥叫“灌输论”首先,啥是“灌输论”?说白了,就是列宁认为,教育不仅仅是让人懂点知识,更重要的是把特定的思想和理念“灌输”给学生。

像倒水一样,把理论、意识形态,通过教育的渠道注入到人的脑袋里。

咱们可以把这个过程想象成“思想的注射”,把革命理念注入到每个人心中。

2.2 理论的根基列宁可不是凭空想的这个理论,他有他的深层次考量。

他看到了旧社会的教育体系存在着严重的问题,什么“资产阶级思想”啊,“传统观念”啊,这些东西都堵在教育的路上,不利于社会的发展。

所以,列宁提了个新主意,得通过教育来“改造”思想,搞个彻底的大清洗,把革命的种子撒播到每一个人的脑袋瓜里。

3. 列宁对教育的期待3.1 教育的目标列宁认为,教育不是单纯教书读字,而是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那就是培养革命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

换句话说,就是让学生们从小就明白,革命的火种得从小点燃,这样长大了才能在实践中发挥作用。

咱们可以把这个比作种花,只有土壤肥沃,种子才会成长得更好。

教育就像是给这些种子提供养分,灌输对社会、对国家的认同感和责任感。

3.2 如何实施列宁的理论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他还想了很多具体的实施办法。

他希望在课堂上,不仅要讲解科学知识,还要加进很多革命历史和先进思想。

学校要成为什么?成了一个“思想工厂”,学生们在这里不仅是接受知识的机器,更是革命思想的传递者。

老师们要当什么?当思想的传播者,不光教会学生怎么解方程,还得教他们怎么思考革命的问题。

4. 影响与争议4.1 理论的影响说实话,列宁的灌输论对苏联的教育体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课堂学习共同体理念的内涵分析

课堂学习共同体理念的内涵分析

第46卷第1期教学研究Vol.46No.12023年1月Research in TeachingJan.2023课堂学习共同体理念的内涵分析蒋武超∗(常州工学院电气信息工程学院,江苏常州213032)㊀[收稿日期]㊀2021-10-15㊀[作者简介]㊀∗蒋武超(1996 ),男,江苏常州人㊂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课程与教学论(原理)㊂㊀㊀[摘㊀要]㊀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民主进程的加快,世界课堂正在发生 静悄悄的革命 ,这种革命主要表现为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多重转变,而 学习共同体 这一概念就是在课堂教学发生多重转变的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的,日本学者佐藤学是最早提出这一概念的外国学者之一㊂但不难发现, 学习共同体 理念其实有新瓶装旧酒之嫌,并未跳脱出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的相关理念㊂由此出发,通过文本分析研究,梳理㊁分析杜威和佐藤学文本语境下 课堂学习共同体 的内涵,发掘两者课堂学习共同体理念在内涵上的一脉相承之处㊂最后,基于以上对两者课堂学习共同体内涵的分析以及学界的定义,归纳总结出符合当代语境的 课堂学习共同体 的定义㊂㊀㊀[关键词]㊀课堂学习共同体理念;内涵分析;杜威;佐藤学;当代语境㊀㊀[中图分类号]㊀G 434㊀㊀[文献标识码]㊀A ㊀㊀[文章编号]㊀1005-4634(2023)01-0017-060㊀引言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的课堂正发生着静悄悄的革命㊂在欧美,以黑板与讲台为中心,教师单向灌输知识的课堂,以教科书为中心习得知识技能并且通过考试来评价的教学,已经进入历史的博物馆㊂钟启泉教授认为,这种课堂转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发生多年来的 教师讲解㊁学生听讲 的 灌输中心教学 逐渐被 对话中心教学 所取代㊂其次,在学习方式上,从教师讲述㊁学生静坐专心听讲的 座学式学习 转向 活动性学习 ,从 个体学习 转向 合作学习 ,从死记硬背的学习转向 探究㊁反思㊁表达 的学习㊂最后,在授课方式上,从 告知式教学 转向 启发㊁交流㊁分享 的教学[1]㊂以上引述表达的就是 课堂学习共同体 理念在课堂教学中引发的多方面的转变,这些转变在世纪之交被人们认为是新潮的㊁令人欢欣鼓舞的㊂但仔细推敲其理念内涵会发现,这些引发课堂教学 静悄悄的革命 的 新观点 其实并不新颖㊂当审思 课堂学习共同体 的主要观点时不难发现,这些观点在卢梭㊁杜威等教育家的著作中已有较为全面的阐述,尤其在杜威早期的著作中已有体现㊂为此,本研究首先从杜威的早期著作中梳理其文本语境下 课堂学习共同体 的内涵,以凸显当代 课堂学习共同体 内涵与其是一脉相承的关系㊂此外,从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初,日本学者佐藤学将 学习共同体 理念推广到了中国,对我国的课堂教学理念的转变以及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产生了较大的影响㊂因此,本研究从反映佐藤学学校变革哲学理念的文本出发,探讨在此语境下 课堂学习共同体 理念的内涵,并试图寻找佐藤学与杜威 课堂学习共同体 理念的一脉相承之处㊂最后,由于学者们概念界定立足的视角不同,对课堂学习共同体的理解就会呈现差异,所以即使课堂学习共同体的概念已经过近30年的探讨,学界仍未达成共识㊂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当代课堂学习共同体理念经过之前的探讨,其内涵已经得到了丰富㊂因此,本研究通过梳理国内外研究者对其内涵的阐述,以寻找不同观点中的共性要素,并在此基础上对当代语境下课堂学习共同体的内涵进行归纳概括㊂1㊀杜威文本话语中 课堂学习共同体 理念的内涵㊀㊀现代课堂学习共同体理念反映了学者们期盼建设未来更美好的民主社会,而对课堂教学层面提出的要求,也彰显了从传统课堂向现代民主课18㊀教学研究2023堂转变的理念革新㊂其实, 课堂学习共同体 的理念在美国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家约翰㊃杜威的早期著作中已初见端倪㊂‘学校与社会“与‘明日之学校“这两本反映杜威学校变革哲学的早期著作蕴含着现代 课堂学习共同体 的理念,具体表现在 三个转变 的观点论述之中㊂1.1㊀课堂教学观的转变:从 教师中心 到儿童中心㊀㊀杜威在‘学校与儿童生活“中猛烈抨击了传统的课堂教学: 为了说清楚旧教育的几个主要特点,我也许说得夸张些,机械地使儿童集合在一起,课程和教学法的划一㊂概括地说,重心是在儿童以外㊂重心在教师,在教科书以及在你所喜欢的任何地方和一切地方,唯独不在儿童自己的直接的本能和活动中㊂在那个基础上,儿童的生活就说不上了㊂关于儿童的学习,可以谈的很多,但学校不是儿童生活的地方㊂ [2]他认为,当时美国教育界正在发生的变革是重心的转移, 这是一种变革,一场革命,一场和哥白尼把天体的中心从地球转到太阳那样的革命㊂在这种情况下,儿童变成了太阳,教育的各种措施围绕着这个中心旋转,儿童是中心,教育的各种措施围绕着他们而组织起来 [2]㊂基于此,杜威提出了学校要遵循的教育理念:遵循儿童自然生长的规律,不能急于求成;学校是学生生活的场所,教育要以儿童的生活为中心,以儿童的生长为目的;教育要尊重儿童的兴趣,致力于儿童的个性发展,给予儿童适度的自由㊂在他看来,民主社会的课堂必须实现如下的转变:教育的中心必须从教师转变为学生,因此教师的 教 就必然要围绕学生的 学 展开;教学要超越教材规定的范围,摒弃对课堂学习者 静听 状态的鼓吹,走向丰富㊁具有教育意义的活动;教学方法不能只停留在间接的㊁抽象的符号学习,而是要尽可能多地联系生活实际,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㊂总之,杜威认为,现代民主课堂的核心要素就是以儿童为中心,教学活动围绕儿童的生活展开,教学的宗旨就是为了儿童的生长㊂这一理念也为学习共同体理论提供了最为根本的支撑㊂1.2㊀学生观的转变:重视儿童的兴趣,给予儿童充分的自由㊀㊀在如何对待儿童兴趣的问题上,杜威认为由于儿童的兴趣与其需要是一致的,所以教师应善于利用儿童的兴趣,以满足其生长的需求㊂一旦这种需求得到了满足,儿童就逐渐生长,适应环境㊂因此,儿童的兴趣是与其适应能力紧密联系的,应给予儿童的兴趣足够的重视㊂在阐述个性与自由的关系上,杜威强调每个儿童都有很强的个性,在民主的课堂里,教师必须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表现自己,以便熟悉学生㊂当他熟悉了学生之后, 才能指望去发展任何一种教育方案,使之或者达到科学的标准,或者符合艺术的标准㊂ [2]在对儿童自由问题的阐述上,杜威力图纠正以往人们的偏见㊂他指出,以往人们认为给予儿童在学校的自由就意味着无法无天,意味着儿童将会有沉溺于种种冲动的危险,但民主的学校应摒弃这种狭隘的看法㊂相反,他认为: 自由就是提供机会,使儿童能尝试它对于周围的人和事的种种冲动及倾向,从中他感到自己充分地发现这些人和事的特点,以致他可以避免那些有害的东西,发展那些对他自己和别人有益的东西㊂ 这样一来,儿童的体力和好奇心就能够被引导到积极的道路上去,学生的自发性㊁活泼和创造性才能得到彰显,教学才会因此得益[2]㊂在杜威看来,给予儿童自由的意义是显而易见的:儿童学会运用自由的前提是要被给予自由,而自由的运用一方面能教会儿童弃恶扬善,促进其道德成长;另一方面能激发儿童的个性㊁创造力,最终达到身体和心灵充分生长的目的㊂以上杜威围绕 重视儿童的兴趣并给予儿童充分自由 这一话题的阐述可以视为 儿童中心教学观的延伸,也为 学习共同体 理念中 对话 互动教学 综合学习 等现代课堂元素的催生提供了借鉴与启迪㊂1.3㊀学校教育制度的转变:从只代表有闲阶层利益转向代表所有阶层利益㊀㊀杜威还在‘明日之学校“中,从民主教育制度的层面谈及了对未来学校教育的希冀㊂他认为,当时美国学校教育满足的只是有闲阶层利益的需要,而不能满足从事手工劳动者的需求㊂杜威立足于社会学的视角审视了大工业生产带给美国社会的深刻变革:一方面,科学㊁民主思想随着时代的进步成为社会的主流;另一方面,大工业生产带来了明确的社会分工,同时带来了极大的物质财富㊂但这些财富仅仅集中在少部分既得利益群体之中,占据大部分人口的劳工阶第1期蒋武超课堂学习共同体理念的内涵分析19㊀层只能占有相当少的财富㊂更令人忧虑的是,在贫富差距拉大㊁社会阶层分化现象的背后,美国学校教育像是一只推波助澜的幕后黑手:在当时,美国传统的学术性学校和旨在培养职业技术工人的学校存在长期的二元对立的关系,学术性的学校教育鄙视手工工作,过于强调学术性知识的掌握而忽视对学生职业技术能力的培养;职业技术学校的培养方式则过于专门化,它让学生狭隘地局限于专门科目的学习,而没有机会去接触通识教育㊂这样一来,学校教育就造成了有闲阶级与劳工阶级的快速分化与对立㊂杜威深刻地指出: 把公立学校制度分开,一部分追求传统的方法,附带进行一些改进,另一部分则应付那些打算进入手工劳动领域的人,这意味着实施一项与民主精神完全不相干的社会宿命论的计划㊂ [2]对此问题,杜威给出了带有调和式意味的解决方式㊂他认为,可以将有关职业的材料引进学校中,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在学习学术性知识的同时,掌握职业技能,以便 把学习和社会应用㊁观念和实践㊁工作和对于所做工作的意义的认识,从一开始并且始终如一地结合起来 [2]㊂基于社会学的宏观视角,杜威意识到了美国学校教育理念㊁方式㊁制度全方位 落伍 的现实与民主社会对学校教育的 应然 期待存在着巨大落差㊂他力图改变这一现实,提出了种种纠偏与转变的构想,积极投身于学校教育实验,从理论构想与实验操作层面擘画了一幅民主社会的学校教育蓝图㊂可见,杜威学校变革的教育哲学是兼顾 儿童中心 理念与民主主义思想的,这为之后 课堂学习共同体 理论的建构注入了富有社会学意义的思想源泉㊂2㊀佐藤学学校变革哲学语境中 课堂学习共同体 理念的内涵㊀㊀尽管杜威在百年之前有过类似于现代 课堂学习共同体 理念的观点论述,但他没有提出这一特有名词并加以系统化论述㊂从历史缘起来说, 学习共同体 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其实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世界各地兴盛起来的㊂ 学习共同体 的构想是针对近代以来学校教育脱离社会生活,学习成为被动的㊁划一的㊁个体主义式学习的弊端,旨在恢复学习的社会意义和合作性格而展开的教育理论[3]㊂在 学习共同体 理论与实践的研究者中,佐藤学是较为杰出的代表㊂他基于当时日本混乱的教育现状,借鉴杜威等著名学者的理念,提出了把21世纪的学校作为 学习共同体 来重建的愿景㊁哲学和方略,以实现课堂教学的全方位变革[4],形成了独树一帜的 学习共同体 理论体系㊂佐藤学 课堂学习共同体 的核心理念主要体现在学校改革哲学的三大基本原理㊁ 课堂革命 的三大中心课题㊁课堂教学的两种转换三个方面㊂2.1㊀学校改革哲学的三大基本原理佐藤学的 学习共同体 理念组成的三大基本原理 公共性 民主主义 与 卓越性 ㊂ 公共性 是指学校是各种各样的人共同学习的公共空间,是为了实现所有儿童的学习权㊁建设民主主义社会的公共使命而组织起来的㊂ 民主主义 原理则是 公共性 原理的基础㊂佐藤学指出,这里的 民主主义 意味着杜威所述的 各种各样的人协同的生存方式 ,而公共教育的学校使命就在于实现民主主义社会㊂由此可以推定,学校必须成为学习者个性交响的场所,在这一场所中,学生㊁教师㊁校长㊁家长,每一个人都是主角,每一个人的学习权和尊严都应受到尊重,各种各样的思考方式与生活方式都应受到尊重㊂与此同时,佐藤学认为学校必须要追求 卓越性 ㊂这里的卓越性是指无论何等困难的条件下都能各尽其所能追求最高境界,而不是带有竞争意味的 谁比谁优越 [4]㊂这三个原理共同构成了创建 学习共同体 的哲学基础,从理论上提出了对亟待转型课堂的 应然 要求㊂2.2㊀ 课堂革命 的三大中心课题基于上述学校改革哲学的原理,佐藤学提出了 课堂革命 的三大中心课题:第一,以儿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的创造;第二,教师作为教育专家得以共同成长的 同僚性 的形成;第三,家长从 参观学习 转型为 参与学习 的实现㊂其实,佐藤学所述的三大中心课题也对应着三种学习共同体形态:第一种是课堂场域中基于 师生 生生 互动的共同体形式;第二种是以互相切磋㊁共同提高为宗旨,教师同僚群体共同组成的学习共同体;第三种是家长或其他社会群体与学校组成的㊁跨校合作的学习共同体㊂而本研究所探讨的课堂学习共同体的内涵指的是上述第一种形态㊂2.3㊀课堂教学的两种转换佐藤学从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的层面上,提出了课堂教学亟待完成的两种转换,凸显了学校20㊀教学研究2023变革 与 转型 的逻辑㊂2.3.1㊀实现从 勉强 到 学习 的转换,将 学置于教学中心㊀㊀日本将学生的学习称之为 勉强 ,在佐藤学看来,这隐喻着学生学习的状态是被动的,无法发挥主体性作用㊂因此,他将 勉强 视为一种传统课堂教学的产物,并予以抨击㊂他认为在这样的课堂里,学生静坐在座位上,无需与教学媒介㊁学生群体进行意义深刻的互动,只需动用脑神经即可[5]㊂对此,佐藤学强调务必要转变教学观念,实现从 勉强 到 学习 的转换,才能破解上述种种困境:第一,实现转换的首要课题便是 媒介化 ,学习是和人㊁物㊁工具及素材接触,进行 媒介化的活动 而实现的㊂为此,教学中的学生㊁教师㊁教材㊁学习环境这四个要素要充分发挥互动作用,才能有效促进学生学习经验的建构㊂第二,实现从 勉强 到 学习 的转换必须实现学习者之间的合作学习㊂通过合作式的学习,学习者就能学会倾听并互相分享自己的意见和认识,实现学习视野的扩展㊁所建构的知识意义的丰富,最终达到互利互惠的目的㊂第三,要把获得并巩固的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转变为 表现 的㊁ 共有 的学习㊂表现所学到的东西,并通过和同伴共有,学生才能反思性地领会知识和技能,确切地掌握其含义[5]㊂简而言之,佐藤学提倡的就是一种活动的㊁合作的㊁反思的学习理念㊂在这种学习理念的指导下,教师要 组织和指导有任务的学习,有小组活动的学习,有学生将自己理解的东西用作品表现出来与同伴分享㊁相互欣赏的活动的学习 [5]㊂2.3.2㊀开展以 应对 为中心的教学 超越 主体性 神话㊀㊀佐藤学深刻地觉察到,当时的日本学校教育不仅存在对 学习 意义的误解与偏见,而且存在信奉 主体性神话 的错误导向,而这种错误导向很大程度上是 勉强 所隐喻的错误学习观造成的㊂所谓 主体性神话 ,就是将学生与教师的互动㊁与教材以及学习环境等割裂开来,让教育成为仅仅针对学生的需要㊁愿望㊁态度等学生自身的性格取向来进行的神话,成为把学习理想化为只由学生内部的 主体性 来实现的神话㊂佐藤学认为,由于学校教育者对 主体性 的错误理解,致使 主体性 的含义与 我行我素 对等起来,学习者的 主体性 由此成为了脱离从属关系而悬在半空中的 主体 [5]㊂在佐藤学看来,学生的学习必须在教师㊁教材㊁学生㊁环境这四个要素的相互关系中才能生成和发展,而不可能脱离这四要素寻求独立发展㊂他进一步指出,打破并超越 主体性 神话,就必须开展以应对 为中心的学习和教学㊂这种学习与教学形式旨在追求 被动的能动性 的教学形态,即所谓 润泽的课堂 ,这是一个站在 主体性 神话对立面的课堂㊂ 主体性 神话拒绝承认学生在学习中存在被动应对的特性,强调 去被动 的主观能动性,因而缺乏实质意义上的师生㊁生生间的多向互动㊂而 润泽的课堂 则是以 被动性 为基础的课堂,课堂中的每个主体发挥着 被动的能动性 ,他们破除了对 主体性 神话的迷信, 大家安心地㊁轻松自如地构筑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构筑着一种基本的信赖关系 [5]㊂佐藤学进一步指出,无论教还是学都应该以 应对 的应答性活动为中心来组织㊂他认为 应对 应有以下四层含义:第一,学习者对教学内容 教材的应对;第二,对主导组织课堂学习的教师言语的应对;第三,其他学生的言语的应对;第四,对自身情感㊁印象或思考中的犹豫之应对[5]㊂而作为教师,要不断地 在课堂上以慎重的㊁礼貌的㊁倾听的姿态面对每一个学生,倾听他们有声的和无声的语言 ,在课堂对话的过程中,教师还要 竭力以自己的身体语言和情感去与学生的身体动作和起伏的情感共振 [5]㊂3㊀杜威与佐藤学 课堂学习共同体 理念的对比分析㊀㊀通过以上对杜威与佐藤学 课堂学习共同体 理念内涵的梳理分析,发现两者在一些观点的表述上具有高度的吻合之处㊂第一,佐藤学提出的 公共性 民主性 的改革原理与杜威关于民主社会教育的阐述具有一致性㊂ 公共性 与 民主性 是佐藤学所提出的学校改革哲学中的两个原理,表达了佐藤学对一个真正民主社会中的课堂教学的要求,即学校要保障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权,维护学生的尊严,尊重学生的个性,而非盲目地追求应试成绩,人为地造成学业成绩的分化㊂而杜威深刻觉察到当时美国教育的现实,呼吁各级各类学校不应通过对知识的分层控制和现行不平等的教育制度加速社会阶层的固化,不应用固定的课桌椅和僵化的课程授受方式去束缚儿童的身体和头脑,不应以成人的标第1期蒋武超课堂学习共同体理念的内涵分析21㊀准去压抑儿童的兴趣㊁个性以及应得的自由,这些都体现了杜威对实现课堂民主㊁平等的希冀㊂因此,两者的共通之处在于,都强调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要保障学生的学习权,维护学生的尊严,反对学校教育以分层培养㊁分轨培养为借口,间接导致社会阶层的分化㊂第二,佐藤学关于教学四要素互动的论述以及以 应对 为中心的学习观与杜威的实用主义经验论有着高度的契合之处㊂佐藤学教学四要素互动论的实质在于,学生学习经验的获得必须通过课堂教学中 主体 主体 主体 客体 之间的多重互动,这种互动中进行的就是 活动的㊁合作的㊁反思的学习 ,即让学生与教材对话,与教师对话,与自身对话的学习形式成为教学的中心㊂而杜威所述的 学习经验 是指学习者与使他起反应的环境中的外部条件之间的相互作用㊂只有在主客体对象相互作用中,学习者的活动才能产生学习的意义,才能促成经验的改造与生长㊂可以看出,这种主客体互动作用论的观点显然和上述佐藤学的理念是一致的㊂此外,佐藤学还提出以 应对 为中心的学习观,强调学习是以学习者对外界 被动的能动性应对 为基础的,即既不能忽视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的主动性特征,也不能忽视学习者被动应对的一面㊂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也有相似的论述,他提出: 经验包含一个主动的因素和一个被动的因素,这两个因素以特有的方式结合着㊂在主动的方面,经验就是尝试;在被动的方面,经验就是经受结果㊂ [6]可见,两人同时看到了经验学习的主动与被动意义,只不过佐藤学所述的经验学习更强调一种次序性,隐含着学习者先被动应对外界主客体,再主动回应的逻辑顺序,即先倾听再回应的学习次序;而杜威的经验学习论则更强调先主动尝试,后承受结果反馈的学习逻辑㊂4 当代语境下课堂学习共同体理念的内涵分析㊀㊀杜威与佐藤学的课堂学习共同体理念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烙印,体现着社会发展不同时期对学校教育的不同要求㊂目前,课堂学习共同体理念从20世纪90年代提出到现在已将近30年,但学界对其内涵至今尚未达成共识㊂那么,当代语境下课堂学习共同体理念的内涵应该是怎样的呢?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学习共同体理念的界定大体有如下论述㊂佐藤学将 学习共同体 与追求整齐划一㊁教师权威至上的 学习集体 以及 班集体 中的 集体 概念区分开来,同时又将 学习共同体 与地域性㊁血源性的共同体区分开来㊂他认为学习共同体是一种由叙事㊁言词与祈愿的情结构成的富于想象力的共同体,是显示人与人之间 关系 的概念[4]㊂此外,佐藤学还提出,基于学习共同体理念的课堂应当尊重学习者的个性发展,强调合作学习,突出面向现实问题的综合学习的地位,倡导活动的㊁合作的㊁反思的学习方式㊂可见,佐藤学所阐述的 学习共同体 是一种脱域的㊁有着共同愿景的,以合作学习㊁对话学习为特征的共同体,它隐含着追求民主教育的愿景,是反映社会性人际关系的概念㊂我国学者对学习共同体的概念界定也是众说纷纭:有学者从概念辨析的角度入手,分析了学习共同体与学习型组织㊁学习集体㊁合作学习小组等概念的联系与区别,提出 学习共同体既是一种组织与实体,更是一种意识与精神 [7]的观点㊂有学者从课堂教学的角度出发,认为学习共同体是课堂中所创建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㊂此观点基于共同体理论与学习型组织理论,力图对存在于课堂的学习共同体进行理论建构,提出课堂学习共同体是课堂文化生态环境与学习组织形态的融合,是一种精神与规范的统一[8]㊂有学者从学习共同体的显著特征出发揭示其内涵,认为共享愿景㊁合作学习㊁对话协商㊁智识共享构筑起了学习共同体的丰富内涵[9]㊂还有学者从学习的组织形态以及社会性人际互动来界定概念,认为学习共同体是一个由学习者及其助学者共同构成的团体,在学习共同体中,成员共同学习㊁彼此沟通㊁分享智慧㊁交流情感㊁体验和观念,共同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在成员之间形成相互影响㊁相互依赖㊁相互促进的人际联系[10]㊂虽然上述学者立足的视角不一,但不难发现这些论述内容中存在一些共同要素,如 共同的理想愿景 民主对话 ,以及 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 脱域的组织形式 和而不同 的发展理念㊁ 智识共享的交互环境 等高频表述㊂因此,本研究基于这些具有共性的要素,对学习共同体内涵界定如下:学习共同体既是以共同的理想信念㊁ 和而不同 的发展理念㊁民主主义的教育思想为基础的精神信仰,也是以对话㊁合作学习㊁智识共享为主要交互方式的脱域的学习组织㊂如果将视域局限于课堂,此时课堂中的 学习。

马克思灌输理论

马克思灌输理论

在马克思主义历史中,首次使用“灌输"这一概念的是恩格斯。

1844 年11 月,他在《共产主义在德国迅速进展》一文中谈到德国优秀画家许布纳尔的画时指出: “从宣传社会主义的角度看,这幅画所起的作用要比一百本小册子大得多。

"[1] (P589 )“当然给不少人灌输了社会主义思想”[1] (P590 ) . 1875年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强调:拉萨尔派“歪曲那些花费了很大力量才灌输给党而现在已在党内扎了根的现实主义观点”[2](P306)。

最早将“灌输”这个词引入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并对灌输理论进行全面系统和具体生动阐述的是列宁。

列宁在1900 年11 月《我们运动的迫切任务》中明确指出: “由此自然产生出俄国社会民主党所应该实现的任务: 把社会主义思想和政治自觉性灌输到无产阶级群众中去, 组织一个和自发工人运动有紧密联系的革命政党.”[3](P285) 1901年,考茨基在对奥地利社会民主党的新纲领进行批判时指出: “社会主义意识是一种从外面灌输到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中去的东西,而并不是一种从这个斗争中自发产生出来的东西。

”[4]列宁对考茨基的研究十分重视, 并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研究.列宁在1902 年发表的《怎么办》中指出: “工人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民主主义的意识。

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 各国的历史都证明:工人阶级单靠自己本身的力量,只能形成工联主义的意识。

”[3](P317)同时,在资本主义社会存在资产阶级思想体系和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激烈斗争。

“社会主义意识是一种从外面灌输到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中去的东西,而不是一种从这个斗争中自发的产生出来的东西。

”[3](P326)而对“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任何轻视和任何脱离,都意味着资产阶级思想体系的加强"[3](P327)。

因此, 在争夺工人的激烈斗争中, 必须坚持不懈地对他们进行灌输。

列宁从为什么要灌输, 灌输什么,怎样灌输等方面对马克思主义的灌输理论进行了全面系统和深入的阐述, 进一步阐明了灌输理论的科学内涵和实质.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和灌输理论的形成发展可以看出: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武装对于无产阶级政党建设和社会主义事业具有极端重要性,社会主义的思想体系不可能从工人运动中自发产生,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体系只能而且必须从外面灌输到无产阶级中去。

灌输理论

灌输理论

灌输理论是指无产阶级政党必须反对自发论,坚持把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灌注和输送到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中去,提高其政治意识和阶级觉悟的学说。

一、列宁“灌输论”的背景:列宁的“灌输论”的形成也经历了一个过程。

这一思想的起点是《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民主党人?》(1894)。

在该文中,列宁第一次通过引用考茨基的话提出社会民主党是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的结合,党应该把马克思主义理论通俗化并灌输给工人。

稍候,列宁在《社会民主党纲领草案及其说明》(1895-1896)中,提出并定义了工人阶级的“阶级自觉”,并进一步指出:“社会民主党对工人的阶级斗争所给予的帮助应该是:在工人争取自己最迫切的需要的斗争中给予帮助,以提高他们的阶级自觉。

”在《俄国社会民主党的任务》(1897)中,列宁第一次阐发“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行动”的著名论点;在《俄国社会民主党人抗议书》(1899)中,明确提出“只有革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才能成为工人运动的旗帜”。

但是,列宁“灌输论”的标志之作是他在1901-1902 年所写的《怎么办?》。

在这部著作中,列宁比较系统地阐发了“灌输论”的思想,并进行了新的理论创造,形成了科学的、完整的“灌输论”观点体系,使之成为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原理。

在俄国经济派(经济派打着“批评自由”的幌子,攻击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企图用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理论代替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学说,鼓吹经济斗争具有首要的意义,工人运动的使命是“为改善经济状况而斗争”。

他们主张放弃工人阶级的独立的政治要求,认为政治斗争是属于自由资产阶级的事情,政治斗争的领导权应当属于自由资产阶级,工人阶级只应当进行反对雇主和政府的经济斗争,他们还把无产阶级的政治任务归结为通过立法和行政措施来改善劳动条件,而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

他们崇拜工人运动的自发性,认为工人运动本身就能产生一种独立的思想体系,反对向工人群众灌输社会主义意识,反对马克思主义同工人运动相结合。

德育知识点整理

德育知识点整理

德育知识点整理一、名词解释1、德育:狭义专指道德教育;广义指的是培养与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的教育活动.2、德育目标:是各级各类学校德育对受教育者品德发展的要求,也可以是一项具体的德育活动对受教育者品德发展的要求。

或德育活动预先设定的结果,是德育活动所要生成或培养的品德规格。

3、班级管理:班主任按照一定的原则和具体要求,采取适当的方法,组织、指导、协调各种因素,为构建良好的班集体以及实现共同目标而进行的综合性活动,从而实现学生的自主、全面发展。

4、班级活动:是指课堂教学以外的,以班级为单位,重点在于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教育活动.班级活动是班级建设的必要条件,是个体获得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5、班主任的自我管理:(1)班主任的自我管理是完成班级管理任务、实现班级管理目标的要求;(2)班主任的自我管理是班级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3)班主任的管理素养是班级管理的要素;(4)班主任自我管理的过程也是班主任人生价值实现的过程。

6、德育的社会性功能:主要指德育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生态环境等等发生影响的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

7、班级授课制: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和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

8、班集体:是指在教育目的的规范下,由具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坚强的领导核心及良好纪律和舆论的班级学生所组成的活动共同体。

9、班级管理模式:主要包括四种模式:常规管理、平行管理、民主管理和目标管理.10、班级目标管理:是班级管理者根据班级工作的目标进行的管理。

它的基本思想就是通过目标设置来规定集体活动的方向,以目标达成度来评价其贡献的大小,用目标来激励、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1、说服教育:是指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启发引导的方式,使学生改变某种既有的品德认识和价值观念,而接受某种新的品德要求,并用以指导自己行为的一种德育方法.12、情感陶冶法:自觉地创设良好的教育情境,使受教育者在道德和思维情操方面受到感染、陶冶、熏陶.13、班级制度管理:在认识班级建设规律的基础上,通过制定、执行规章制度来管理班级的经常性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高职思政课对话式教学,是高职思政课教学的重要方法,是思政课教学主体采用平等、自由、互动交流的对话形式展开的有序教学活动,具有平等性、互动性和创造性。

高职思政课教学从“灌输”走向“对话”,是为了克服传统灌输式教学的局限性、适应高职学生学习特点、顺应时代发展和迎接新的文化生态冲击的需要。

搞好高职思政课对话式教学,必须确立一个理念,做好两项备课,开展三类对话。

【关键词】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一、高职思政课对话式教学本质分析(一)对话式教学的本质对话是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重要手段。

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身展开着丰富的对话,涉及到经济、政治、社会等诸多领域。

人类社会发展史,本质上是一部人类的对话史。

俄国文艺理论家巴赫金把一切都归结于对话,认为一切都是手段,对话才是目的,两个声音才是生命生存的最低条件。

对话式教学是教学活动的重要方法。

教学在本质上是一种以培养和建构学生知识体系、塑造学生完满人格为目标的教育主体之间的特殊交往过程,它不是简单的“教”和“学”,而是教与学的双向互动与建构。

日本著名教育家佐藤学给对话式教学下了一个简单的定义:“‘对话学习’和‘修炼学习’是相对的,‘修炼学习’是追求自我完善的行为,而‘对话学习’是通过同他人的沟通行为,展开探究对象意义的行为。

”古希腊和春秋战国时期,哲学家之间的诘问与论辩,师生之间的思想交流、学术研讨、知识习得等,多以对话的方式进行。

苏格拉底擅长“产婆术”,用对答、论辩和讨论的方式与他人交谈,通过循循善诱、步步推论的方式剖析问题,最后得出正确的结论。

柏拉图强调师生之间用对话与辩论的形式进行教学更有利于学生掌握论辩、推理之术。

孔子提倡学生“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他的教学多以对话、问答、讨论的方式进行,《论语》中大量记载他与学生的问答式对话如“问仁”、“问礼”、“问政”等。

巴赫金是现代对话理论的最早提出者,他认为“人类只有依托语言或话语才能生存、思考和交流,人类情感的表达,理性的思考乃至任何一种形式的存在都必须以语言或话语的不断沟通为基础”,“人是作为一个完整的声音进入对话,不仅以自己的思想,而且以自己的命运、自己的全部个性参与对话。

”巴西现代教育家弗莱雷的“解放教育理论”开创了对话式教学的新视域,他结合长期的教育实践经验,针对传统灌输式教学的弊端,把对话理论运用于课堂教学。

他认为“教育行为的政治性与政治活动的教育性”是同时存在的,灌输式教育是压迫者阶层宣扬主流意识的控制工具,是社会中压迫现象的缩影,在本质上是拒绝对话的。

然而教育又是一把双刃剑,它在驯化人的同时又促进着人的思想解放与自由。

教育者应该改变灌输式教育那种霸权教育特征,在平等、自由、尊重的基础上实施对话式教育,还教育的本来主旨,即由“保存压迫阶层的文化与知识”转向“客观世界的真实”使教育成为自由的实践而不是专制的工具。

高职思政课对话式教学,是思政课教师以丰富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较高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为前提,以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技能型全面发展人才为目的,采用平等、自由、互动交流的对话式教学形式有序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使高职思政课的教学主体(教师和学生)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和思想品德等方面得以提高和发展。

其实质是知识与信息的交流、思想与观点的交锋、能力与境界的提升。

(二)高职思政课对话式教学的特征1. 平等性。

马克思主义自诞生的那一天起就高举平等的大旗,共产党人通过革命“消灭阶级本身的存在条件”,从而实现人与人的平等。

思想政治理论课对话式教学突出教学主体地位的平等性,强调教师和学生在平等基础上进行教与学的平行交流,改变传统灌输式教学中教师占主导和支配地位,学生占服从和被支配地位的局面,教师与学生成为教学行为的共同合作者。

师生双方不再是主与次、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而是目标一致、平等交流的关系,他们共同指向课程内容,二者都是教学活动的主体。

在对话式教学中构建起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和学生会变得更加互相尊重,既彼此亲近、自由又相互谦让、互信,从而在更加和谐融洽的氛围中完成教学任务。

2. 互动性。

教学互动就是在教学中各教学主体相互交流、你来我往、共同参与教学活动,是对灌输式教学的一种超越,也是当前高职思政课教学的一项基本要求,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是对话式教学的主要互动形式。

在教与学的双边互动活动中,教师发挥主导作用,扮演引导者、支持者、合作者和参与者的多重角色,营造学生自主探究所需要的民主、宽松、愉悦的氛围,拟定教学目标和学习计划,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勇于创新;学生发挥主体作用,积极主动地探究并获取知识,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中得到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

互动的形式有很多,比如问答式、辩论式、讨论式、情景模拟式等。

3. 创造性。

对话式教学的突出特点在于创造,创造环境,创造问题,创造交锋,创造灵感。

对话式教学特别需要对话双方善于探究,独立思考,批判质疑。

既遵循既定备课内容和总的教学思路,更注重临场的思维碰撞,在对话中传授知识,实现创新。

它不仅要求教师善于设计创造环境,同时要求学生课前预习,广泛涉猎课内课外知识,主动思考,现场发挥,或回答问题,或陈述观点,从而生成新的知识和见解。

而且,在对话中生成的新知识新感悟,又对教学文本和课程内容产生新的启发和思考,从而推动文本知识的创新。

因此,创造性也即生成性,是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不断生成新的富有创造意义的知识和观点,实现创新,彰显教学活动的本质意义。

二、高职思政课对话式教学的必要性(一)是克服传统灌输式教学的局限性的需要列宁曾经充分肯定灌输的重大意义,认为“工人阶级的社会主义意识只能由那些马克思主义者和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知识分子从外面灌输进去。

”随着时代的发展,灌输式教学这种源于几千年经济剥削、政治专权和思想文化霸权的教学方式的局限性日益明显。

教师成了课堂的主体和主宰,他确定讲授内容并灌输和填满学生,学生只是客体和接受器,被动地接受老师所讲的内容,教师讲得多,学生想得少;重教有余,启发不足;重单向灌输,轻双向交流。

这样造成的恶果是,一方面,重理论体系阐述,轻实际问题研究。

很多教师或片面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和整体性,或懒于将理论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简单满足于理论知识的传授,轻视社会现实问题和学生实际问题的研究;另一方面,教学形式单一,没有充分调动学生。

仅仅满足于老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座位上听。

师生之间缺乏知识与信息的交流、思想与感情的交融、心灵与智慧的碰撞。

缺乏吸引力和活力的高职思政课堂,很难调动学生的兴趣,他们认为所学的内容与现实脱节,没有意义,不如学点专业技术,毕业好找工作。

“灌输”式教学只注重现成的思想政治理论的宣讲和主导价值观的培养,忽视了教育对象主体意识的觉醒、主体人格的确立以及价值选择的多样化要求,违背了思政课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已经很难满足现代高职思政课教学的发展要求。

(三)开展三类对话1. 师生对话。

师生对话是高职思政课对话式教学中最常规、最普遍的一种对话形式,它是指思政课教学中老师和学生就某个对话话题展开言语交流、信息交换和思维碰撞的一种教学形式。

师生对话主要有两种,一是课堂对话,这是最常见、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对话形式;二是课余对话,课余对话又包括课后答疑、个别交谈、第二课堂活动、网上交流等多种形式。

其中前一种对话形式是主要形式,是教师组织对话式教学的主要阵地和平台,是直接实现课堂教学目标最快最有效的方式,教师在备课中拟定的对话话题、内容、流程、预期效果都能够在课堂上完成,而且课堂对话的现场性、互动性、示范性、导向性都比较好。

后一种形式是课堂对话的必要补充,其自由度、随意性、开放性也比较大,但弥补了课堂对话的不足。

师生对话是教师和学生在平等、自由和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共同对知识、信息和思想观点的交流、互动与碰撞,从而达到知识、观念的生成和精神的升华。

2. 生生对话。

生生对话是高职思政课对话式教学中的重要形式,它是指学生与学生就某个对话话题展开言语交流、信息交换和思维碰撞的一种教学形式。

生生对话主要有二种,一是课堂对话,学生根据老师给定的话题展开对话交流;二是课余对话,包括课余作业式的对话、自定主题式的对话、自由漫谈式的对话等。

教师在组织生生课堂对话时,要注意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对话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扮演学习交流的主角,老师只起组织引导和总结提升作用;二是预先设置好对话的主题、内容、进程,使生生对话按预定目标推进,不能放任自流,更不能背离主题;三是做好备学生的工作,既要安排思维活跃、表达能力强的学生积极参与对话,也要有意发动那些胆小、不自信的学生多多参与。

老师对于生生课余对话同样也应有所组织和安排,比如设定主题、安排完成时间、上交课余对话文字或视频资料作为考核依据等。

3. 师生与文本的对话。

师生与文本的对话是高职思政课对话式教学的又一重要形式,它是指老师、学生与文本就某个话题展开语言文字交流、信息交换和思维碰撞的一种教学形式。

这里的文本是广义上的,它既指教材、教师参考书、学生参考书、其他教辅资料、学生作业习题集等与教学内容直接相关的纸质文本,又指与教学内容间接相关的期刊杂志、图书资料等,还指新媒体文本,包括音像资料、互联网等。

教师在教学中要经常运用教学文本,从教学文本中获取知识与信息,并将自己的教学心得进行归纳总结,形成新的教学文本;学生的学习也是无时无刻不在与各种文本进行信息与能量的交换。

这种师生与文本的对话,不仅促进了师生对知识的掌握与提高,也同时促进了文本的创新,是一个相互提高的优化过程。

参考文献[1] 佐藤学.学习的快乐——走向对话[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21).[2] (俄)巴赫金.诗学与访谈[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66).[3] (巴西)保罗·弗莱雷著,顾建新等译. 被压迫者教育学:30周年纪念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97).[4] 庄福龄.简明马克思主义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4,199.[5] 赵根瑞.针对高职学生特点创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方法[j].教育与职业,2008(8下).[6] 唐松林,曾琦.消弭与重建:拟像时代的教学形态[j].高等教育研究,2010(2):69.[7] 钟启泉.研究性学习的国际视野[j].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117.[8] 赵勇.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型教学的问题创设与探讨[j].思想理论教育,2009(9):59.作者简介:董同彬(1966- ),男,湖北监利人,广东顺德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教授,法学硕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高职文化德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