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45学时)》教学大纲
《政治经济学》教学大纲
《政治经济学》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和任务本门课程主要是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基本原理的教育,引导和帮助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观察和认识资本主义的历史和现状,认清资本主义经济实质及其在当代的新特征,懂得资本主义必然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规律,认识借鉴资本主义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的意义,坚定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奋斗的理想信念。
二、课程教学目标(一)、知识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一方面要使学生受到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教育,认识社会发展的规律,提高思想觉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分析和研究问题。
(二)能力培养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使学生掌握基本经济理论、基本经济知识和主要经济规律,为进一步学习财经类各专业的专业课程以及为将来从事经济工作奠定基础。
三、教学时数分配建议表四、教学内容本课程的内容包括导言、商品经济、资本主义经济、社会主义经济四个部分,具体如下:导言一、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教学,要求学生深入理解和重点掌握: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社会生产总过程各环节之间的关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科学技术与生产力的关系;经济规律的客观性、特点及人们与经济规律的关系。
并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运用这些基本知识分析和研究实际经济问题。
二、教学内容1、政治经济学的由来与发展2、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3、学习政治经济学的意义三、教学重点难点难点:经济规律的类型;学习政治经济学的意义。
重点:政治经济学的由来与发展。
第一章商品经济一、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教学,要求学生深入理解和重点掌握:商品经济产生的条件;商品二重性、劳动二重性及其两者之间的关系;私人(或局部)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商品价值量的确定,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差异,对商品生产者的利益、地位、命运和经济行为的影响;货币的本质和职能;货币流通规律,决定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因素;对货币流通规律的运用;价值规律的内容、表现形式、作用;生产社会化及其内容;决定社会总劳动在各部门间分配的主要因素;社会化大生产基本规律及其在商品经济中的实现形式。
《政治经济学》教学大纲
《政治经济学》教学大纲第一章导论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理解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方法。
教学重点本章的重点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社会生产总过程各环节的关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经济规律的客观性、特点及人们与经济规律的关系;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根本方法。
第二章商品经济一般理论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理解商品内部的矛盾及货币的形成、本质和职能,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
教学重点本章的重点问题是商品经济产生的条件;商品二因素和劳动二重性及其两者之间的关系;商品价值量的确定,商品价值量及其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货币的本质和职能;价值规律的内容、表现形式和作用;运用本章基本知识分析和研究实际经济问题。
第三章资本和剩余价值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理解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与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了解剩余价值生产的基本方法和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
教学重点本章的重点问题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是劳动力成为商品;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和资本的本质;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划分的依据及意义;增加剩余价值生产的方法;资本主义工资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
第四章资本积累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理解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征是扩大再生产,资本积累的实质是资本家不断地用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来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
明确相对人口过剩是资本主义积累的必然趋势。
教学重点本章的重点问题是资本积累及影响资本积累的因素;资本有机构成和个别资本增大的两种形式;相对人口过剩;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和无产阶级贫困化。
第五章资本的流通过程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产业资本循环和资本周转的理论。
理解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以及简单再生产实现条件、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和实现条件。
了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
教学重点本章的重点问题是产业资本循环顺利进行的条件;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运动的两个基本理论前提;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新特点。
高中思想政治校本课程纲要《政治经济学》课程纲要
高中思想政治校本课程纲要《政治经济学》
课程纲要
简介
本文档旨在为高中思想政治校本课程《政治经济学》制定课程
纲要。
通过该课程,学生将深入了解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相关概念和思想,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课程目标
1. 理解政治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2. 掌握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技巧。
3. 培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培养对经济、政治和社会问题的批判性思维。
课程内容
第一单元:政治经济学基础
- 政治经济学的定义和范畴
- 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性和现实意义
-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与技巧
第二单元:供给与需求
- 供给的概念和法则
- 需求的概念和法则
- 供给与需求的关系
第三单元:市场与价格
- 市场的定义和特征
- 市场均衡的概念和条件
- 价格形成的基本原理和机制
第四单元:经济增长与发展
- 经济增长的概念和测量方法
- 经济发展的阶段和特征
- 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影响因素和动力
评估方法
1. 课堂参与度: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活动的情况。
2. 作业和小组项目:完成布置的作业和小组项目的质量和时效。
3. 成绩测试:进行定期的成绩测试,测试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
解和掌握情况。
参考资料
1. 《政治经济学导论》
2. 《政治经济学原理》
3. 《政治经济学案例分析》
以上是《政治经济学》课程的课程纲要,希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全面了解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学习重点导论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政治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的科学。
掌握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明确学习政治经济学的重要意义。
一、政治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一般了解)二、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重点)三、学习政治经济学的重要意义(一般了解)第一章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及其规律(要求系统讲授)学习要求:学习这一章,使学生了解商品经济的产生及其与市场经济的关系,认识与明确商品和货币所体现的社会生产关系及其运动规律,掌握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的基本内容。
为学习和掌握剩余价值理论以及全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打下理论基础。
第一节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市场经济一、自然经济(概念)二、商品经济(概念)1、商品经济产生的条件2、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关系三、市场调节与市场机制(概念核心)。
1、价格机制2、供求机制3、竞争机制第二节商品(重点)一、商品的二重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二、商品的交换价值和价值三、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1、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的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2、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关系3、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生产者劳动的二重性: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四、商品的价值量1、价值量的决定2、劳动复杂程度与价值量3、劳动生产率与价值量第三节货币(重点)一、货币的起源和本质价值形式的发展二、货币的职能货币的本质体现在它的职能上,货币有五种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
三、货币流通规律四、纸币和纸币流通1、通货膨胀2、通货紧缩第四节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一、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是价值规律二、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三、价值规律的作用第二章资本的价值增值过程和积累过程学习要求: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基石。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剩余价值的产生过程和基本生产方法,认识资本主义再生产和资本积累的关系,明确资本的本质、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资本积累的实质,完整准确地掌握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以及与此密切相连的资本主义工资理论和资本积累理论。
政治经济学教学大纲
政治经济学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本课程旨在介绍政治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帮助学生建立对政治经济学的基本了解,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1. 了解政治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历史演变。
2. 掌握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 能够运用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4. 培养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安排1. 政治经济学概论- 政治经济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政治经济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关系2. 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价值理论- 边际效用理论- 生产要素和生产关系3. 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 市场供求关系- 市场竞争与垄断- 政府干预与市场失灵4. 政治经济学的政治体制-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公共政策与经济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比较5. 政治经济学的国际视野- 国际贸易与国际金融- 全球化与经济发展- 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经济学问题四、教学方法1. 理论授课:讲授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理论观点。
2. 讨论分析: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分析实际案例和问题。
3. 小组研究:组织学生参与小组研究项目,提高团队合作和研究能力。
4. 实践教学:组织实地考察或实践活动,加深学生对政治经济学实际运用的理解。
五、教材及参考书目1. 教材:《政治经济学导论》2. 参考书目:- 《政治经济学理论基础》- 《政治经济学案例分析》- 《政治经济学概论》六、考核方式1. 平时表现:课堂参与与作业表现(占总成绩15%)。
2. 期中考试:闭卷笔试(占总成绩30%)。
3. 课程论文:撰写一篇政治经济学相关的研究论文(占总成绩25%)。
4. 期末考试:闭卷笔试(占总成绩30%)。
七、教学团队主讲教师:XXX助教:XXX八、其他要求1. 学生参加课程前需提前预习,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2. 课程作业和论文需按时完成,不得抄袭或剽窃。
3. 学生应保持课堂纪律,不得影响他人学习。
以上为政治经济学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及安排仅供参考,教学团队有权根据实际情况作出调整。
政治经济学教学大纲
政治经济学教学大纲一、引言政治经济学是研究政治与经济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旨在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政治与经济发展的基本原理和实践。
本教学大纲旨在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一个清晰的指导框架,促进深入学习和讨论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和实践。
二、课程目标1. 使学生了解政治和经济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2.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使他们能够评估和解释不同政治经济模式的优缺点;3. 强调政治经济学对现实世界的应用,使学生能够理解和参与到当代政治经济问题的讨论中。
三、教学方法1. 课堂讲授:教师通过演讲、讲解和示范等方式,向学生传授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概念。
2. 小组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分享和辩论不同的政治经济观点。
3. 个人研究论文:要求学生选择一个政治经济学领域的课题,进行深入研究,并撰写一篇学术论文。
四、课程内容1. 政治与经济的关系1.1 政治与经济的概念和定义1.2 政治经济学的历史背景和发展1.3 政治制度对经济发展的影响2. 经济理论2.1 供给与需求理论2.2 边际效用理论2.3 成本与效益分析2.4 市场失灵理论3. 政治经济体制3.1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3.2 资本主义经济体制3.3 混合经济体制3.4 经济全球化与地区经济一体化4. 政治经济学视角下的社会问题4.1 收入分配与贫富差距4.2 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4.3 公共政策与社会公正4.4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五、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考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和小组活动中的积极参与程度。
2. 个人研究论文:对学生完成的个人研究论文进行评估,考察他们对政治经济学概念和理论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考试:设立中期和期末考试,考察学生对政治经济学内容的整体理解和掌握程度。
六、参考教材1. A. C. Pigou,《政治经济学原理》2. Joseph E. Stiglitz,《全球化时代的政治经济学》3. Robert Cooter,《经济学与公共政策》七、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周:政治经济学概述与课程介绍2. 第二周:政治与经济的关系3. 第三周:经济理论4. 第四周:政治经济体制5. 第五周:政治经济学视角下的社会问题6. 第六周:复习与总结以上为政治经济学教学大纲,旨在提供一个系统的教学框架以帮助教师和学生深入学习和了解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和实践。
政治经济学教学大纲
《政治经济学》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和揭示社会生产关系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是无产阶级政党领导革命和建设,制定纲领、路线、方针和政策的主要理论依据,是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
政治经济学课程作为高等学校经济类专业中的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针对本科层次特点,不仅介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而且站在经济全球化的角度探索现代社会经济发展规律。
通过学习,要求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了解现代经济社会发展方向和理论研究前沿动态。
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后续学习奠定理论基础和思想基础。
二、相关课程的衔接政治经济学课程对前继课程内容的具体要求,要学好政治经济学课程,应具备一定的哲学、社会发展史、自然科学、经济发展及运行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才能既着重于理解领会内容,又可融会贯通地把握住其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
政治经济学课程与后续课程的关系,政治经济学课程作为经济类专业中的专业基础课,是为各类经济学科提供理论指导的科学,它所阐述的基本原理及其提示的客观经济规律,对各种经济类学科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深远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因此,必须要学好政治经济学这门课程。
三、教学的基本要求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构成部分之一,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从发展和联系是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紧密联系中国的实际,处理好继承和发展的关系,为财经类各科的学习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四、教学方法与重点、难点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结合课堂讨论和自学。
重点:劳动价值理论、剩余价值理论、资本循环和周转理论、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平均利润理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难点:货币理论、生产价格理论、地租理论、社会经济发展。
五、建议学时分配(共计20学时)《政治经济学》教学,共20学时:第一讲:商品(5课时);第二讲:货币(5课时);第三讲:资本主义经济(5课时);第四讲:社会主义经济(5课时)六、课程考核课程论文七、教材及主要参考书教材:张维达主编:《政治经济学》(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类别:公共基础课适用专业:会计/工商企业管理/工商管理/经济信息管理/经济学适用层次:高起专适用教育形式:网络教育/成人教育考核形式:考试所属学院:成人、网络教育学院先修课程:无一、课程简介《政治经济学》以生产关系为研究对象,以一脉相承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在研究对象上,拓宽生产关系研究领域,既研究生产关系的本质内容,也研究生产关系的现象形态;既研究经济制度,又研究经济运行和经济发展的规律。
在经济范畴诠释上,突破一律问姓“社”姓“资”的传统分析方法,既坚持所有制的社会属性分析,也重视所有制多样化的实现形式反映社会化生产和市场经济要求的共性分析,并吸收国外经济理论和实践发展的有用成果。
在课程体系上,打通资本主义两阶段和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两部分的传统理论框架。
按照一般到具体、本质到现象的逻辑,从商品经济一般开始,沿着基本经济制度、经济运行和经济发展的顺序,建立浑然一体的篇章结构和体系。
二、课程学习目标本课程使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基本方法,提高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管理学等专业课程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基本方法去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明确中国经济理论走向,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借鉴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管理学等专业知识,遵循经济活动的基本规律,初步运用基本的创新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课程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绪论了解政治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了解政治经济学的方法,深刻理解和掌握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第一篇商品经济理论本篇主要研究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定性,即通过对商品、货币等因素的具体分析,揭示商品运动的一般规律,为研究商品经济条件下的两种基本的社会经济制度以及经济运行、经济发展提供理论准备。
重点掌握商品二因素、劳动二重性学说、价值规律、货币流通规律等。
第二篇经济制度理论注意研究经济制度,是马克思注意政治经济学不同于其他政治经济学的根本区别之所在。
政 治经济学教学大纲修订稿
政治经济学教学大纲修订稿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政治经济学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学分:X总学时:X适用专业:具体专业二、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一)课程性质政治经济学是经济类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它是研究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通过对政治经济学的学习,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其他经济类课程奠定理论基础。
(二)课程目的1、使学生掌握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了解社会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
2、培养学生运用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分析和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对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自信和认同。
(三)课程任务1、讲解商品经济的基本原理,包括商品、货币、价值规律等。
2、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和运行规律,包括剩余价值的生产、资本积累、资本循环与周转、社会资本再生产等。
3、探讨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趋势,包括经济危机、垄断资本主义等。
4、阐述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包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经济体制改革等。
5、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和宏观调控。
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1、学生应按时参加课程学习,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2、完成规定的作业和课外阅读任务,加强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3、参加课程考试,成绩合格方可获得相应学分。
四、课程教学内容(一)导言1、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政治经济学的任务是揭示经济规律2、政治经济学的性质和方法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和科学性唯物辩证法是政治经济学的根本方法科学抽象法和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二)商品与货币1、商品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商品的价值量2、货币货币的本质和职能货币形式的演变货币流通规律3、价值规律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价值规律的作用(三)资本与剩余价值1、货币转化为资本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劳动力成为商品2、剩余价值的生产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3、资本主义工资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资本主义工资的形式(四)资本积累1、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2、资本积累的本质和源泉资本积累的本质资本积累的源泉3、资本积累的后果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相对过剩人口的形成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五)资本的循环与周转1、资本的循环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和三种职能形式产业资本循环的三种形式产业资本实现连续循环的条件2、资本的周转资本周转时间和周转速度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预付资本的总周转资本周转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六)社会资本再生产1、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社会资本再生产的两个基本理论前提2、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过程和实现条件3、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过程和实现条件(七)资本主义经济危机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爆发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周期性3、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新特点(八)垄断资本主义1、垄断的形成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垄断的产生2、垄断组织和垄断利润垄断组织的形式垄断利润和垄断价格3、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金融资本的形成金融寡头的统治4、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垄断资本在世界范围的扩展(九)社会主义经济制度1、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的途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特征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企业是市场经济的微观主体现代企业制度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市场机制的构成和作用市场秩序和市场规则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和目标宏观调控的手段和政策五、课程考核方式1、平时成绩(包括考勤、作业、课堂表现等)占总成绩的X%。
《政治经济学原理》教学大纲
《政治经济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政治经济学原理二、课程编码:三、学时与学分:48/3四、先修课程:无五、课程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获得必要的政治经济学基本知识,了解学科发展前沿,掌握探索社会科学基本规律的一般方法;2. 引导学生接受政治经济学知识熏陶,提高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素养;3. 使学生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培养正确的历史观,增强认识社会发展的敏感性,促进全面素质的提高。
六、适用学科专业经济类、管理类各专业七、基本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第一篇导论第一章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9学时)❖第一节物质资料的生产❖第二节社会生产力❖第三节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社会生产关系❖第四节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关系❖第五节经济规律❖第六节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第七节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和科学性❖第八节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第二章商品和货币(4学时)❖第一节自然经济转化为商品经济❖第二节商品❖第三节货币❖第四节价值规律第三章市场经济(4学时)❖第一节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第二节市场机制和市场调节❖第三节市场体系和市场格局第二篇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第四章资本和剩余价值(8学时)❖第一节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形成❖第二节货币转化为资本和劳动力成为商品❖第三节资本主义生产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第四节资本的本质,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第五节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第六节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工资❖第七节当代资本主义剥削形式和劳资关系的变化第五章资本积累及其历史趋势(4学时)❖第一节资本主义再生产和资本积累❖第二节资本有机构成和相对人口过剩❖第三节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和历史趋势第六章资本的循环和周转及社会资本再生产(5学时)❖第一节资本的循环❖第二节资本的周转❖第三节社会资本的再生产❖第四节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第七章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具体形式(6学时)❖第一节利润和平均利润❖第二节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第三节借贷资本和利息❖第四节资本主义地租❖第五节资本主义社会的国民收入和阶级结构第八章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极其发展(4学时)❖第一节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及基本特征❖第二节当代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对垄断资本主义的影响❖第三节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第九章垄断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4学时)❖第一节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趋势及危机的加深❖第二节垄断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第三节垄断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长期性与曲折性八、教学方法:讲授、讨论九、教材及参考书政治经济学教程(第八版),宋涛,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十、课程考核方式期末成绩=平时成绩(30%)+期末考试成绩(7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Political Economics)制定单位:经济学院制定人:杨鹏程**人:***编写时间:2012年7月18日第一部分课程概述一、基本信息(一)课程代码04110450(二)课程属性、学分、学时必修课、3学分、学时为45学时。
(三)适用对象(四)先修课程与知识准备政治经济学课程在大学第一学年第一学期开设。
学生要学好政治经济学原理,首先应具备一定的经济学常识、社会发展史等基础知识。
二、课程简介政治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政治经济学以生产关系为研究对象,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以剩余价值理论为核心,揭示了资本主义发展的一般规律及其历史趋势,同时揭示了社会化大生产的普遍规律。
政治经济学的主要内容包括:劳动价值论;资本与剩余价值理论;资本积累理论;资本循环和周转理论;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剩余价值分配理论等。
Political economics,which is the important part of Marxism,mainly elaborates the rules of social production relations and it′s development. With taking the rules of social production relations as research object,taking the theory of labor value as theoretical basis, taking the theory of surplus value as the core,the course displays not only the genaral rule of development of capitalism ,but also the basic rule of socialized mass production.The main topics of political economics include the theory of labor value, the theory of capital and surplus value, the theory of capital accumulation, the theory of capital circulation and turnaround, the theory of re-production of social capital,the theory of surplus value distribution,etc.三、教学目标通过政治经济学的教学和训练,使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深刻认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科学认识和把握反映社会化大生产客观要求的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熟悉和领会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和思维特点,了解政治经济学的最新研究成果,为学习其他专业课程作好理论和方法准备,并能运用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对社会经济现象和问题进行科学分析。
五、教学资源教材;张彤玉,张桂文主编: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2009年版),陕西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扩充阅读资料、文献: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第23-25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陈青里:图解资本论:一本读懂《资本论》,时代文艺出版社2010年版。
门井文雄、等:漫画资本论(60分钟读懂资本论),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年版。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1、2、3卷,人民出版社1983、1993、1994年版。
吴易风:《论政治经济学或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中国社会科学》1997年第2期;载吴易风:《当前经济理论界的意见分歧》,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年版。
蒋学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与时俱进——正确认识和对待<资本论>理论体系》,《学术月刊》2003年第7期。
卫兴华:《〈资本论〉的研究对象、结构和学习的意义》,《当代经济研究》2002年第11期。
王振中:《加强政治经济学学科建设的若干意见》,《经济学动态》1999年第10期。
顾钰民:《深化对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的认识》,《教学与研究》,2001年第12期。
宋涛主编:政治经济学教程(第八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刘诗白主编:政治经济学(第二版),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张雷声主编: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程恩富,冯艳主编:现代政治经济学新编(通用版),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08年版。
专题网站、学校网络资源:经济学阶梯教室——/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政治经济学》精品课程网站----/course/zzjjx/index.htm西北大学《政治经济学》精品课程网站----/zzjjx/xiti.htm 人大经济论坛——/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东北财经大学经济时空——/中国经济网——/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六、学习方法做好经济理论课程学习的基本工作,提前预习,认真听讲,及时复习;认真学习和领悟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把握理论体系的逻辑脉络和研究思路;认真研读教材,从整体上把握理论体系,并对重要理论和知识点重点学习和掌握;处理好理解与记忆的关系。
在学习中既要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又不能完全拘泥于教材内容,死记硬背,要在理解的基础记忆,并在记忆中加深理解。
七、教学方法教师在从事经济学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把握以下几个问题:以课堂系统讲授为主,学生课堂讨论为辅;课堂讲授以重点、难点、疑点为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学生能力培养;考核以期末闭卷考试与平时作业相结合。
八、考核要求为了引导学生认真学习,掌握政治经济学知识与理论,必须高度重视和加强学生成绩考核工作。
要通过加强平时作业与考核,引导和督促学生更好地加强平时学习,期末考试要能够有效反映学生真实学习水平,实现培养学生成才的目标。
本课程成绩由平时作业与考核(25%)、期中考核(15%)、期末考试(60%)三部分组成。
在平时教学中布置作业6次,并进行不定期的随堂测验,1次期中考核,1次期末考试采取闭卷形式。
期末考试命题设计:识记部分约占30%;理解部分约占40%;运用部分约占30%。
考试题型包括选择、判断、辨析、计算、简答、论述等。
第二部分授课进度表第三部分教学内容第一章导论【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历程,理解和掌握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明确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任务,掌握和应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本章重点、难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经济规律特点与类型,学习政治经济学的意义和方法。
第一节政治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教学内容】一、政治经济学的由来(一)色诺芬——《经济论》(二)孟克莱田《献给国王和王后的政治经济学》1615年:研究国家和社会经济问题的学说(古希腊“政治”意为国家或城堡)(三)重商主义(四)政治经济学的产生古典政治经济学成熟标志:亚当·斯密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及其原因的研究》(1776年);大卫·李嘉图是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完成者,其代表作是《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1817年)。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形成(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产生的时代条件(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来源(三)马克思的杰出贡献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四、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和科学性第二节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一、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物质资料生产)(一)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二)劳动过程包括三个简单的要素:人的劳动、劳动对象、劳动资料二、社会生产关系是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一)社会生产的两个方面: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社会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二)生产力(三)生产关系(四)社会生产关系的内容社会再生产的四个环节:生产、分配、交换、消费。
三、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研究生产关系政治经济学必须联系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决定作用和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来研究生产关系。
(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决定作用和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
(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和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
四、政治经济学的任务(揭示客观经济规律)(一)经济规律的概念(二)经济规律的客观性(三)经济规律的特点(四)经济规律的类型第三节学习政治经济学的意义和方法一、学习政治经济学的方法(一)唯物辩证的研究方法(二)抽象法(三)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四)逻辑和历史相统一的方法二、学习政治经济学的意义(一)对现代资本主义的认识(二)对实践中的社会主义的认识(三)寻求指导市场经济运行的一般经济理论第二章商品、货币与价值规律【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主要分析和阐明商品场经济运行中的一些基本范畴,如商品、货币、价值规律等。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认识商品和货币所体现的社会生产关系及其运动规律,掌握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的基本内容,为进一步学习和掌握剩余价值理论和其它政治经济学原理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重点、难点】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商品价值量的决定,价值形式的发展,货币的职能,货币流通规律,价值规律的实现形式及其作用。
第一节商品【教学内容】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条件一、商品的两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一)商品的概念用来交换的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
(二)使用价值(三)交换价值(四)价值(五)价值与使用价值的关系二、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一)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二)劳动的二重性决定商品两因素(三)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关系三、商品的价值量(一)商品的价值是质与量的统一(二)商品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三)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四)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四、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一)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二)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产生的基础是社会分工和私有制(三)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对商品经济的影响第二节货币一、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产生(一)简单的价值形式(二)扩大的价值形式(三)一般的价值形式(四)货币形式二、货币的本质与职能(一)货币的本质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一种特殊商品,体现商品生产的经济关系。
(二)货币的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储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
三、货币流通规律(一)概念货币流通规律就是一定时期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