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章末测试题
高二地理 必修3 第二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单元测试(有答案)
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单元测试1、读全球荒漠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全球荒漠分布地区主要受哪几种气候类型控制( )①热带季风气候②热带沙漠气候③温带大陆性气候④亚热带季风气候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2)目前,全球荒漠化土地面积约3600万平方千米,而且呈扩大和加剧的趋势,其影响因素不包括( )A.地震、火山、泥石流频发B.水资源的不台理利用C.乱垦滥伐、砍伐森林D.全球C02排放量增加2、读某种植被类型在我国各省区分布面积比重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
(1) 该植被类型是( )A. 针叶林B. 草原C. 常绿阔叶林D. 常绿硬叶林(2) 该类植被分布区最突出的环境问题是( )A. 水体富营养化B. 酸雨C. 土地荒漠化D. 赤潮3、图2表示某地区荒漠化过程。
读图回答1-4题。
(1)甲表示该地区荒漠化过程的自然背景,其含义是()A.气候干旱B.土地贫瘠C.植被稀少D.地表崎岖(2)阿根廷潘帕斯草原缓解植被破坏的主要措施是()A.开辟水源B.发展交通C.种植人工牧草D.培养良种牲畜(3)图中序号按土地退化、水分减少、人口压力、过度开发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 ①②③④B. ①③②④C. ④③②①D. ④③①②(4)若图示过程出现在牧区,则乙箭头含义是()①人口数量增加②草地面积减少③载畜能力下降④放牧规模扩大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①④4、图5表示辽宁西北部某地土地利用的变化,将该区域分为25个方格,每个方格中的两个数字按左右顺序分别代表1979年和2005年土地利用类型,完成1~2题。
(1)图示区域土地利用变化会导致()A.土地次生盐渍化加剧B.空气湿度明显增加C.干旱、洪涝频率减小D.水生生物物种增加(2)目前有利于促进图示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举措是()A.推广蔗基鱼塘B.推广水稻种植C.发展节水灌溉农业D.发展大牧场放牧业5、近包兰铁路自包头至兰州,全长990公里,全线有140公里在沙漠中穿行。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单元测试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单元测试一、单选题1.下图是我国华北平原地下水位埋藏深度空间分布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 1)图示甲、乙、丙、丁四个区域中,土壤盐碱化最为严重的是()A. 甲B.乙C.丙D.丁( 2)华北平原土壤盐碱化程度加重的季节是()A. 春季和秋季B. 春季和夏季C. 夏季和秋季D. 秋季和冬季( 3)不能缓解华北平原土壤盐碱化的做法是()A. 地膜覆盖B. 增施熟石灰C. 农田开挖排水沟D. 喷灌和滴灌2.2019 年 2 月 2 日是第 21 个“世界湿地日”。
中国将使 50%的自然湿地和 70%的重要湿地得到有效保护,并建立起结构较为合理、功能较为优化的湿地保护网络体系,逐步扭转湿地面积减少和功能退化的局面。
图 4 中的湿地体现了何种功能()A. 保持水源B. 净化水质C. 调节气候D. 美化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
3.下列不属于湿地的生态功能有()A. 调蓄洪水B. 净化水质C. 维持生物多样性D. 防风固沙4.地处干旱区的宁夏银川市,其周边地区曾广布湖泊,明清时有“七十二连湖”的说法。
20 世纪 80 年代银川周边湖泊所剩无几。
2019 年开始,银川实施恢复湿地的计划。
下图示意银川周围目前的湖泊分布。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 1) 20 世纪 80 年代银川周边湖泊所剩无几的主要原因是()A. 泥沙淤积B. 气候变暖C. 排水造田D. 黄河来水量减少( 2)疏浚、恢复湖泊湿地,对银川环境的直接影响是()① 增强城市排污能力② 增加城市空气湿度③ 美化城市环境④ 增大城市气温年较差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5.地处干旱区的宁夏银川市,其周边地区曾广布湖泊,明清时有“七十二连湖”的说法。
20 世纪 80 年代银川周边湖泊所剩无几。
2019 年开始,银川实施恢复湿地的计划。
下图示意银川周围目前的湖泊分布。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 1) 20 世纪 80 年代银川周边湖泊所剩无几的主要原因是()A. 泥沙淤积B. 气候变暖C. 排水造田D. 黄河来水量减少( 2)疏浚、恢复湖泊湿地,对银川环境的直接影响是()① 增强城市排污能力② 增加城市空气湿度③ 美化城市环境④ 增大城市气温年较差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6.下列关于亚马孙开发计划及其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类的开发是导致雨林被毁的直接原因C.过度的焚耕开垦(迁移农业)是亚马孙地区破坏雨林的唯一方式D. 巴西政府正式公布亚马孙流域大规模开发计划是在20 世纪五六十年代7.关于土地荒漠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中国南方土地荒漠化地区生态环境尤为脆弱B.自然因素引起的土地荒漠化速率比人类活动引起的要快C.三江平原过度垦殖,土地荒漠化更为严重D.西北地区风蚀强烈,风沙灾害比较普遍8.国务院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把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江西省第一个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区域性发展规划。
高二地理必修3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同步测试题
高二地理必修3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同步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在掩盖层较厚、坡度较大的坡地,沿等高线修筑水平沟,可以阻拦坡地下游降雨径流,防治水土流失。
水平沟的设计和修筑需依据坡面坡度、土层厚度、土质和雨量而定。
以下图为某地水平沟景观。
据此完成1—3题。
1.最适宜大规模修筑水平沟的地形区是A.西北丘陵B.云贵高原C.西南平原D.黄土高原2.在陡坡、雨量大的坡地修筑水平沟时,应使A.沟距大、沟深而窄B.沟距小、沟深而窄C.沟距大、沟宽而浅D.沟距小、沟宽而浅3.在每一条水平沟内,每隔5~10米,会留一道高度为沟深1/2~1/3的土挡,其主要目的是A.增加沟内水的活动B.添加沟埂的动摇性C.增加修筑的工程量D.方便沟谷上下通行边坡绿化客土法是将草种、肥料、保水剂、土壤、无机物、动摇剂等物质充沛混合后,经过放射机按设计厚度平均喷到需防护的工程坡面上,以到达近似于自然景观的一种绿化方法。
以下图为停止了绿化的边坡。
据此回答4—6题。
4.与传统混凝土工程护坡法相比拟,边坡绿化客土法最清楚的优势是A.防治滑坡B.恢复植被C.美化环境D.本钱昂贵5.适宜边坡绿化客土法的植物特征有①植株矮小②根系兴旺③性喜温凉④生长迅速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6.南方地域边坡喷播草种后,需在上方掩盖无纺布,主要目的是A.加大昼夜温差B.增加土壤板结C.防止雨水冲刷D.添加水分下渗地处黄土高原的汾川河流域多年来植被掩盖率大幅度提高。
2021年7月,汾川河流域降水异常增多,表1为当月6次降水进程的时长、降水量和汾川河洪峰状况。
第5次降水构成的洪水含沙量低,第6次降水构成的洪水含沙量极高。
据此完成7—9题。
7.汾川河流域植被掩盖率大幅度提高可以A.减小降水变率B.增加河水含沙量C.添加降水量D.加大河流径流量8.第5次降水发生洪峰的缘由是此次降水①历时长②强度大③下渗少④植被截流少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9.第6次降水发生的洪水含沙量极高,其泥沙主要源于A.河床B.沟谷C.暴露坡面D.植被掩盖坡面地表坡面分散的地表径流称为坡面径流,坡面径流腐蚀力的大小与地形、土壤和植被等要素亲密相关。
人教版地理必修三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测试题
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测试题、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荒漠化的防治要因地制宜,在塔里木盆地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是 ( )A .大面积植树造林B .建立以绿洲为中心的灌溉农业C .扩大绿洲农业的种植面积D .退耕还草2.下图为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与绿洲分布示意图 , 图中古绿洲退化成沙漠的主要原因①禁樵禁采 ②盲目开垦 ③过度用水 ④封沙禁牧A .①④B .②③C .③④D .①②3.下图为宁夏自治区,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图中南部植被为常绿阔叶林 ②图中降水分布特点主要受夏季风影响 ③宁夏黄河沿岸引水灌溉, 干旱危害程度低 ④宁夏中西部第一产业为主, 抵御干旱能 力较强⑤为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宁夏应山区恢复天然植被,增强水源涵养功能⑥宁夏应在引黄灌区增加水稻种植,提高粮食产量A .①③④B .②⑤C .③⑤D .②④⑥4.湿地遭到破坏后,对当地气候的影响是 ( ) A .气温变高,湿度变小 B .气候变干( )C.气温变低,湿度变小 D .气候变湿润5.下图为雨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示意图。
据此回答问题。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雨林土壤枯枝落叶多因而有机质含量高B.此循环中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C.雨林生长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植物体内D.雨林生态系统一旦遭受破坏很难恢复原状图为我国某地区绿洲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6.该区域修建水库的主要目的是: ( )①保障城镇用水②开发水能资源③蓄水灌溉农田④发展水产养殖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7.适合该地农业持续发展的措施是: ( )①开发山地,扩大耕地面积②大量开采地下水,灌溉农田③修建防渗漏灌渠,推广节水灌溉技术④营造防护林,保护生态环境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8.该生态环境问题是 ( )9.读我国西北某地景观图,从整体性的角度,下列自然地理特征与图中所在地不相符A .降水稀少,气候干B .植被稀疏,生态脆弱C .河流短小,多内流河D .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高10 .决定自然区域差异的基本因素是( )①地形 ②气候 ③水文 ④土壤 ⑤植被。
人教版必修三第二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单元练习题(含答案)
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一、单选题读“某区域1970年和2000年环境变化示意图”,回答以下三题。
1.图示地区出现的环境问题是()A.水土流失B.土地荒漠化C.土壤盐碱化D.水污染陕西省安塞是一个典型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
科学工作者对这一地区水土流失的研究发现,自然因素引起的水土流失量只占目前总水土流失量的9.6%,而人为因素引起的水土流失量要占到90.4%。
据此回答以下三题。
2.人类活动与水土流失的关系是()A.人类活动只能加速水土流失,不会引发水土流失B.人类活动可能造成水土流失,但不能治理水土流失C.人为因素是现代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人类也可以防治水土流失D.人类只能减轻或者减缓水土流失,但不能根治水土流失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具有维护生态安全、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功能。
人们把湿地称为“地球之肾”、天然水库和天然物种库。
云南的大山包、拉市海、纳帕海和碧塔海(如图)是我国新增的4处国际重要湿地。
20世纪80年代初,纳帕海周围山上的原始森林已被砍伐殆尽,为开垦田地、扩大牧地,人们设法排干湖水、降低水位,致使湿地面积不断减少。
当年勘察人员仅调查到残存的100余亩沼泽地、数十只黑颈鹤。
读图回答以下三题。
3.从保护湿地和发展经济的角度看,不合理的行为有()A.修筑梯田、固定耕地,解决贫困山区的粮食问题B.停止挖沙、打坝蓄水、恢复沼泽地C.利用文化生态优势,发展旅游等绿色产业D.加大投入,进行改造,建湿地公园经国务院批准,我国第十一个国家级综合试验区——“青海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建立。
下图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分布略图。
读图,回答以下两题。
4.三江源地区湿地广布,其具有的重要价值突出表现为()①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农副产品②为鸟类等动物提供了充足的食物和良好的生存空间③调蓄了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等河流的洪水④是我国淡水资源的重要补给地⑤具有发展农业的巨大潜力⑥具有较高的旅游价值A.①③⑤B.①②③C.②④⑥D.④⑤⑥位于中亚地区的里海,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
地理人教版高中必修3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同步测试卷
单元质量评估(二)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45分钟 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2011·蚌埠高二检测)当今世界,荒漠化在不断蔓延,我国荒漠化也在不断加剧,据此回答1~3题。
1.土地荒漠化造成的危害有( )A.地质灾害频次增多,土壤盐渍化加剧B.森林破坏,水土流失加剧C.土地生产能力下降,植被荒芜D.臭氧层破坏,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多2.我国的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 )A.西北、华北地区B.西北、西南地区C.华南、西南地区D.东北、东南地区3.防治荒漠化最有效的途径是( )A.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B.恢复荒漠化地区自然植被,提高植被覆盖率C.增加地表湿度,消除地表沙质物质D.改善荒漠化地区小气候,降低风速(2011·襄阳高二检测)胡杨林是塔里木河下游绿色走廊的一道生态屏障,但是在过去的50年里胡杨林急剧衰败。
读塔里木河下游某断面胡杨林分布示意图,回答4、5题。
4.影响图示区域胡杨林分布密度的主要因素是( )A.光照B.热量C.水源D.土壤5.胡杨林对当地生态环境的主要意义是( )①改善当地气候②阻挡风沙侵袭③涵养水源、保持水土④防止土地盐碱化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011·汕头模拟)读我国南方某地区不同坡度地形比例图(图甲)和能源消费结构图(图乙),回答6、7题。
6.从材料中推断,本地区主要的环境问题是( ) A.大气污染 B.水土流失C.土地荒漠化D.水污染7.解决本地区上述环境问题的主要途径是( )①开发小水电②封山育林禁止采伐③用矿物燃料替代薪柴、秸秆等生物能④进行炉灶革新,提高能源利用率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读图,回答8、9题。
8.图中圆内裸地表示沙层裸露或固定沙丘活化,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过度樵采B.过度开垦C.过度放牧D.过度砍伐9.A、B两图的荒漠化分别表现为( )A.斑点状水土流失大面积水土流失B.大面积草场被破坏斑点状荒漠化圈C.斑点状荒漠化圈大面积草场被破坏D.大面积水土流失斑点状水土流失读世界森林分布图,回答10~12题。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三第二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考试测试卷
第二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测试卷一、单选题(共20小题)红树林是一种特有的常绿灌木和小乔木群落,一般分布于高潮线与低潮线之间的潮间带中。
读“非洲红树林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不属于红树林生态效益的是( ) A . 固岸护堤 B . 调蓄洪水C . 防风消浪D . 净化海水红碱淖,位于陕西神木县西北,系中国最大沙漠淡水湖,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遗鸥繁殖与栖息地。
近年来,红碱淖的水位以每年1~11厘米的速度下降,湖水pH 值由7.4~7.8上升到9.0~9.42,这超出了鱼类生存极限。
下图为“红碱淖湖区域图”,据此完成以下两题。
2.关于红碱淖水位下降的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一组是( )①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 ①上游建拦水坝,使入湖径流减少 ①过度开采地下水,地下水位下降 ①湖区生态环境恶化,pH 值上升 ①工业生产如采矿、洗矿排放废水,使水质下降 ①湖区周边林地被砍伐,涵养水源能力下降 A . ①①① B . ①①①C . ①①①D . ①①①“新型材料及复合方法固定流动沙丘绿化项目”在青海湖边的流动沙丘进行了两年多的试验和反复论证后取得成功,其原理是将具有含水、辐射保温等功能的沙砖铺设成条带状,在条带间种植适宜生长的草种和灌木,以达到治沙的效果。
结合材料及条带状沙砖固沙简图,回答下列各题。
3.下列关于图中条带状沙砖作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夜晚吸收地下水,辐射保温B . 白天释放水汽,为植被提供水分和温度C . 增加地表粗糙程度,降低风速D . 拦截沙源,固阻流沙,阻止沙丘前移读“黄土高原某小流域示意图”,完成以下两题。
4.关于甲、乙、丙、丁四处的利用和治理措施,叙述不合理的是( ) A . 甲处通常用作耕地B . 乙处适宜开垦成梯田,种植水稻C . 丙处应植树种草D . 丁处打坝建库经国务院批准,我国第十一个国家级综合试验区——“青海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建立。
下图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分布略图。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二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测试卷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测试卷一、单选题重庆某大学的“沙变土”技术,是在沙子中掺入植物纤维黏合剂和水,搅拌后让沙子具有类似土壤的功能。
该项技术已在乌兰布和沙漠东部推广运用,3000亩试验地农作物长势喜人。
图1为该试验地位置示意图。
据图文材料完成1~3题。
1.与土壤比较,沙地缺少的功能主要是A.固定根系B.保水保肥C.保热保气D.团粒结构2.最适合推广该技术来发展农业生产的沙漠化地区是A.①B.②C.③D.④3.植物根系在“沙变土”技术应用过程中的首要作用是A.稳定沙丘B.减弱蒸发C.提供有机质D.滋生微生物【答案】1.B 2.B 3.A月牙泉是甘肃省敦煌市的一处著名旅游景点,近几十年来,月牙泉水位大幅度下降,水域面积也逐渐缩小。
月牙泉恢复补水工程是《敦煌水资源合理利用与生态综合规划(2011-2020年)》中七大重点建设项目之一,工程规划在党河河道建立人工湿地,形成永久性自然补水工程,通过河道湿地回补地下水,遏制敦煌盆地水位下降,适度恢复月牙泉水位。
应急治理工程的实施,使月牙泉在去年和今年两年先后多次出现“二泉相映”奇特景观,月牙泉“起死回生”。
图2为月牙泉及周围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4~5题。
4.为了防止移动沙丘对月牙泉的破坏,需优先通过恢复植被来固沙的区域为()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5.月牙泉补水工程采取河道湿地回补地下水的方式,其优势是().A.增加补给量B.缩短补给距离C.净化补给水源D.减少途中损耗【答案】4.C 5.D治沟造地是陕西省延安市对黄土高原的丘陵沟壑区,在传统打坝淤地的基础上,集耕地营造、坝系修复、生态建设和新农村发展为一体的“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模式,实现了乡村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图3)。
据此完成6~8题。
6.与传统的打坝淤地工程相比,治沟造地更加关注A.增加耕地面积B.防治水土流失C.改善人居环境D.提高作物产量7.推测开展治沟造地的地方①居住用地紧张②生态环境脆弱③坡耕地比例大④农业生产精耕细作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8.治沟造地对当地生产条件的改善主要体现在A.优化农业结构B.方便田间耕作C.健全公共服务D.提高耕地肥力【答案】6.C 7.C 8.B非洲的萨赫勒地区(图4)是世界上最贫瘠的地区之一。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二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考试测试卷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测试卷一、单选题土层深厚的土壤具有和水库类似的存蓄、调节水分的功能,常常将潜水位以上的土层定义为土壤水库。
土壤水库蓄水量受土壤质地、降水量、蒸发量及植物覆盖度等因素影响。
图1为我国某流域上游不同类型林地土壤水库蓄水量随季节变化示意图。
据此回答1~3题。
1.图中a、b、c对应的林地类型为A.裸地、次生灌木林、杉木林B.杉木林、裸地、次生灌木林C.次生灌木林、杉木林、裸地D.杉木林、次生灌木林、裸地2.该流域可能位于A.黄土高原B.山东丘陵C.松嫩平原D.浙闽丘陵3.与5月相比,7月份该流域土壤水库蓄水量差异明显主要是因为A.土壤蒸发加剧B.受副高控制C.植物蒸腾旺盛D.植被覆盖率降低甘肃永昌县喇叭泉林场,位于石羊河一级支流西大河流域中段,是永昌县北部的主要生态防护屏障。
但20世纪90年代开始,树木随着地下水位持续下降而大量死亡。
2003年起,林场在规划改造区域,实施外围乔木、灌木和内部枸杞、沙棘(白榆)配置(如图2)的林带建设。
据图完成4~5题。
4.喇叭泉林场树木大量死亡的主要原因是A.生活能源短缺,过度砍伐B.全球变暖,蒸发量增加C.西大河上游人口、经济规模扩大D.植被新陈代谢,群落自然更替5.2003年起喇叭泉林场开始的林带建设,使得林场①防风效能明显,风速明显降低②无经济效益,但生态效益突出③农田蒸发量增加,空气湿度增加④林地间土壤熟化加快,提高林业经济效益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鄱阳湖区是亚洲最大的候鸟栖息地,每年10月,从西伯利亚、蒙古及我国东北等地区飞来威千上万只候鸟,翌年4月离去。
江西省在都阳湖区候鸟最集中的吴城和南矾设立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候鸟越冬栖息地的必要条件包括:适当的水深;充足的食物,主要为鱼、昆虫和沉水植物等;安全的环境,即白天覓食、夜间栖息的地点。
江西省政府提出建设鄱阳湖水利工程,调节鄱阳湖区水位。
读图3“鄱阳湖区简图”,完成6~8题.6.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设在鄱阳湖区吴城和南矶的主要原因是A.人类活动少B.多浅滩和沼泽C.气候温暖D.冬季水位较低7.修建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对自然保护区内候鸟的影响有A.水域面积增大,增加栖息地B.生物量更丰富,食物更充足C.候鸟活动的栖息地发生变化D.候鸟在鄱阳湖活动时期延长8.春季,鄱阳湖候鸟迁回原迁出地的原因是原迁出地A.白昼时间更长B.湿地面积更广C.食物种类丰富D.森林覆盖率高非洲的萨赫勒地区(图4)是世界上最贫瘠的地区之一。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二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单元检测题(包含答案)
1.C2.D3.A4.D5.D 6.C7.C8.C9.C10.B11.D12.D 13.C 14A15. C 16.B 17.C18.D19.B20.D21.D22.B 23.D 24. B 25. C 26.B27.B28.C29.C30.A31.B32.A33.A
34.(1)①气候干旱,地形平坦,风力大,昼夜温差大,土壤干燥,植被稀少;过度樵采 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过度开垦,导致土地沙漠化(荒漠化、土地退化);②不合理的引水灌溉,导致土壤盐碱化等。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1.由图可推测阴山北麓草原生态功能区防风固沙服务的受益范围及其获得效益的最大的地区位于该功能区的
A.东北部B.东南部C.西南部D.西北部
32.阴山北麓草原生态功能区在采取退耕还林还草、植树种草、沙障固沙等生态措施时,在短期内可使当地
A.直接减少经济收入B.增加就业岗位
C.极大改善生态条件D.优化产业布局
3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艾比湖位于准噶尔盆地西南边缘,北、西、南三面环山,为新疆第一大咸水湖。湖西北部是著名的风区阿拉山口。人们发现,一方面艾比湖水面面积季节变化大,另一方面湖泊面积有波动缩小的趋势,近50年来减少了约700平方公里,湖水盐度上升较快,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大规模的农垦,在湖泊周围形成北疆地区重要的粮棉基地。第二欧亚大陆桥从艾比湖西南边缘经过,湖面变化和湖滨风沙对沿湖铁路影响很大。艾比湖生物资源丰富,沿岸有茂密的芦苇和生活在次生林里的鹤、天鹅、麝鼠等珍贵动物。下图示意艾比湖地理位置。
21.该流域( )
A.湿地的水源直接来自大气降水
B.上游兴修水库有利于下游湿地的保护
C.限制河口湿地发育的主要因素是蒸发量
D.影响中下游湿地稳定性的关键因素是人类活动
高二地理(人教版)必修三章末综合练习卷:第二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学习文档
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下图示意我国四个限制开发的国家级重点生态功能区,读图完成1—2题。
1.图示四个区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对应正确的是A.①—森林破坏B.②—土地荒漠化C.③—湿地减少D.④—水土流失2.图示四个区域的生态建设方向,正确的是A.①—禁止过垦、过樵、过牧,退林还草B.②—大力植树造林,提高草场载畜量C.③—封沙育草,涵养水源,保护野生动物D.④—控制开发强度,保护和改善湿地环境红树林通常分布于热带、亚热带(较低纬度)沿海的海湾地区,受周期性潮水浸淹,是海滩上特有的森林类型。
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地的红树林景观图,读图完成3—4题。
3.下列城市中最有可能观赏到红树林景观的是A.大连B.青岛C.上海D.深圳4.红树林的主要功能是A.增加用材林B.维护全球碳氧平衡C.防风消浪,保护海滩D.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黄土高原上的塬、坡、沟众多,水土流失严重。
当地人根据不同地貌特点,采用“保塬、护坡、固沟”等办法,取得了治理与发展并重的良好效果。
读图完成5—6题。
5.与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密切相关的是A.地处季风与非季风、水田与旱地的过渡地带B.夏季冷锋形成的暴雨多C.高原形成时即沟壑纵横D.黄土土质直立性强6.“保塬、护坡、固沟”措施正确的是A.在塬面上恢复自然植被B.在坡面上全部植树种草C.加固河沟堤坝防治洪水D.在塬面和缓坡上适当开垦耕地沟头防护工程是指为防止径流冲刷引起沟头前进和坡面蚕蚀而采取的保护性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
下图为我国某地沟头防护工程平面布置示意图,据此完成7—8题。
7.沟头防护工程可以有效防治的生态环境问题是A.水土流失B.土地荒漠化C.土壤盐渍化D.生物多样性减少8.种植树木可以更有效配合防护埂,缓解该处的生态环境问题,图中四点中最适合种树的为A.A点B.B点C.C点D.D点乌兰布和沙漠位于内蒙古西部,是我国西北荒漠和半荒漠的前沿地带,也是京津冀地区风沙源头之一。
科学家把从植物中提取的一种纤维粘合剂放到沙里,再添加适量的水,实现沙漠土壤化,然后种植农作物来改善沙漠环境,恢复生态平衡。
人教版本高中地理必修3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测试卷 详解
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测试卷一、单选题(共20小题)对比遥感图像发现,近年来我国新增土地最快的黄河三角洲,湿地增加幅度减小。
读下图回答以下三题。
1.近年来,黄河三角洲湿地增长幅度减慢的原因不可能是( ) A .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取得成效 B . 小浪底水利工程蓄水拦沙C . 黄河中上游防护林发挥作用D . 渤海风浪强度增加下图为“某植被类型的景观素描图”。
据图回答以下三题。
2.有关该森林生态系统分布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 A . 该森林生态系统发育的典型土壤是棕壤 B . 河流水量丰富,夏季为汛期,冬季为枯水期 C . 该森林生态系统正遭受严重破坏D . 雨季来临时草木茂盛,百花盛开,旱季草木凋零,一片荒芜 3.关于黄土高原位置和降水的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 A . 黄土高原地处内陆,降水较少,季节变化也较小B . 黄土高原位于中国东部季风区的中纬度地带,地理位置处在沿海向内陆、高原向山地过渡的区域C . 黄土高原降水集中在夏季,多暴雨D . 黄土高原多数地区年降水量在600毫米以上,主要属于地形雨 读“我国某区域沙漠和草原分布示意图”,完成以下三题。
4.导致该区草场载畜量出现差异的因素主要有()①年降水量①海拔①荒漠化程度①人口密度A. ①①B. ①①C. ①①D. ①①“大风呼呼刮,平地起黄沙,无风三尺土,沙撵人搬家”,甚至造成“穷荒绝漠鸟不飞,万碛千山梦犹懒”的景观,这是几年前吉林省西部地区的真实写照。
据此完成以下两题。
5.吉林省西部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A.荒漠化B.水土流失C.酸雨D.生物多样性减少河西走廊属于甘肃省率先脱贫奔小康的地区之一,也是西部大开发的热点地区。
该地区在经济发展中资源利用不合理,防护林网建设滞后。
民勤县在20世纪50年代种植的沙枣林至今已有近一半消失,风沙肆虐,土地荒漠化严重。
为此,甘肃省委、省政府近年提出要“再造河西”。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高中地理 第二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章末综合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3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具有明显沙化趋势的土地,主要是指由于土地过度利用或水资源匮乏等原因造成的介于沙化与非沙化土地之间的一种退化土地。
读某年我国具有明显沙化趋势土地的利用类型结构图,回答1~3题。
1.读图判断,具有明显沙化趋势土地的主要利用类型及其比重是()A.耕地92%B.草地68%C.耕地23% D.草地78%2.防治土地沙化需要针对不同自然条件和各种外力作用的性质,采取因地制宜的措施。
在干旱地区沙漠边缘的绿洲,适宜的措施是()A.大力种植以乔木为主的植被,防风固沙B.合理利用水资源,发展节水农业C.在缓坡地带,大力修建梯田D.采取人工措施,增加冰川积雪的融化量3.下列地理现象,可以指示土地荒漠化迹象的是()A.地表反射率降低B.众多的沙丘固定C.生物多样性增强D.生物生产力下降解析:第1题,首先从三角坐标系中读出草地约占68%,耕地约占23%,其他类型土地约占9%;B、C项的读数都是正确的,但草地所占比重较大,为“主要利用类型”。
第2题,干旱地区的沙漠边缘之所以出现绿洲,是因为有河流流经或有地下水出露,其荒漠化的主要原因是水资源利用不合理。
第3题,土地荒漠化是土地退化的一种,土地退化过程中生物生产力下降,生物多样性下降,地表反射率上升,固定沙丘活化。
答案:1.B 2.B 3.D(2016·河南十校测试)读某年我国部分省区荒漠化动态变化图,完成4~5题。
4.内蒙古荒漠化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是()A.流水作用B.风力作用C.冻融作用D.内力作用5.内蒙古荒漠化面积变化最大,其主要原因是()A.过度放牧,导致植被破坏严重B.开矿、不合理的工程建设,破坏地表环境C.防护林以及其他生物工程的实施D.全球变暖,该地区降水增加解析:第4题,内蒙古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外力作用以风力作用为主,故B项正确。
我国大致以400 mm 年等降水量线为界,以西、以北地区以风力作用为主,以东、以南地区以流水作用为主。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测试卷【答案+解析】
第 1 页 共 13 页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测试卷一、单选题(共20小题)下图为新疆和田地区人口增长、耕地扩大所产生的影响关联图,读图完成以下两题。
1.导致图示地区荒漠化问题加剧的人类活动原因有( )①燃料短缺 ①砍伐森林 ①不合理灌溉 ①盲目扩大耕地 ①风沙侵袭 ①人口和贫困问题 A . ①①①B . ①①①C . ①①①D . ①①近年来,黄河中游地区的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为当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作出了巨大贡献。
尤其是以淤地坝为龙头的“亮点工程”的建设,带动了流域水土保持工作全面开展。
结合下图完成以下两题。
2.淤地坝具有拦泥、蓄水、缓洪、淤地、增产、增收等综合功能,可谓一举多得。
图中淤地坝应建在( )A . ①处B . ①处C . ①处D . ①处下图是“我国某河流干流区域位置及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特征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3.与1985-2000年对比,该流域2000-2010年水体面积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A.蒸发量加大,下渗严重B.耕地面积扩大,农田灌溉增大C.城镇规模过大,需水量增大D.林地、草地减少,涵养水源能力差4.为了加强水土保持,甲、乙、丙、丁四地段中,最应退耕还林(草)的是()A.甲B.乙C.丙D.丁读“我国西部内陆两地景观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5.乙地区反映该地绿洲萎缩迹象的是()A.地表反射率下降B.土壤有机质增加,土壤紧实度下降C.地表盐碱度升高D.生物生产能力提高下图为“某植被类型的景观素描图”。
据图回答以下三题。
6.有关该森林生态系统分布地区的人文地理特征,以下叙述正确的是()①一般是世界人口稀疏地区之一①交通发达,对外联系便利①农业发达,高度机械化①适宜热带作物种植生产A. ①①B. ①①C. ①①D. ①①第2页共13页。
【人教版】2020版高中地理 第2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章末检测试卷 新人教版必修3
第2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章末检测试卷(二)(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共30题,每小题2分,共60分)(2017·苏州市联考)下图为“我国部分省区土地荒漠化及草地退化状况比较图”。
读图回答1~2题。
1.下列省区(简称)荒漠化比例最小的是( )A.青B.宁C.新D.秦2.下列防治草地退化的措施,合理的是( )①生态退耕②开采矿产③合理载畜④增加水井数量A.①② B.①③C.①④ D.③④答案 1.D 2.B解析第1题,据图可知,荒漠化比例最小的是陕西省,简称陕或秦。
故选D。
第2题,防治草地退化的措施应退耕还草、合理放牧,①③正确,故选B。
(2017·江苏省学业水平测试)下图为“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某地1978~2013年土地利用变化示意图”。
读图回答3~4题。
3.造成该地土地利用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人口增加B.气候变化C.产业升级D.道路建设4.该地土地利用的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 )A.旱涝减少B.水源枯竭C.草场退化D.人口外迁答案 3.A 4.C解析第3题,图示地区1978~2013年,居住用地不断扩大,草地不断减少,是人口增加对居住用地要求不断增加所致。
选A正确。
第4题,图示地区1978~2013年,居住用地不断扩大,草地不断减少,导致草场退化,当地生态环境受影响。
选C正确。
(2017·泰州市兴化第一中学月考)左云县位于黄土高原沟壑区,近年实行“农林牧三三制”模式,即通过退耕造林种草,使农、林、牧用地各占可用地三分之一左右,形成以林护农、以草兴牧、以畜肥田的良性循环,同时开展农畜产品加工,走上特色产品开发的富裕之路。
据此完成5~6题。
5.左云县在实行“农林牧三三制”模式前,较为突出的环境问题是( )A.水土流失 B.洪涝 C.寒潮 D.地震6.左云县拟采取工程措施改善生态环境,下列措施中不合适的是( )A.保塬工程B.护坡工程C.固沟工程D.填沟工程答案 5.A 6.D解析第5题,左云县位于黄土高原地区,在实行“农林牧三三制”模式前,较为突出的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严重,A对。
全国通用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章末检测试卷新人教版必修3(2021年整理)
(全国通用版)2018-2019版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章末检测试卷新人教版必修3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全国通用版)2018-2019版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章末检测试卷新人教版必修3)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全国通用版)2018-2019版高中地理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章末检测试卷新人教版必修3的全部内容。
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章末检测试卷(二)(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
5分,共50分)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荒漠化状况图".读图,回答1~2题.1.图示区域荒漠化加剧的主要原因有( )①过度放牧②环境污染加剧③地处西北内陆,降水稀少④过度农垦A.①② B.③④C.②③ D.①④2.下列对图中荒漠化扩展及治理措施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华北大部分地区受到荒漠化的威胁 B.荒漠化正向东、向北推进C.土地荒漠化的扩展与冬季风有关D.在绿洲内部采取封沙育草等工程措施进行治理答案1。
D 2。
C解析第1题,内蒙古高原荒漠化加剧的主要原因是过度放牧,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地区交界处荒漠化加剧的主要原因是过度农垦.第2题,图中荒漠化推进的方向是由西北向东南,因此与冬季西北风有关.封沙育草是针对绿洲边缘地带的荒漠化所采取的生物工程措施,绿洲内部应建立农田防护林网。
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现已成为我国沙尘暴四大源地之一。
读表及图,完成3~4题。
年份石羊河年均径流量(108m3)流入民勤年均径流量(108m3)195713.31 4.64200013.030.983.民勤绿洲水资源最充沛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4.导致上述时期民勤绿洲迅速退化的根源在于( )A.全球变暖,石羊河水量明显减少B.流域内用水量增加,上游来水减少C.大量地表径流在沙漠地区下渗D.草原破坏使地表径流减少答案3。
高中地理必修3章末检测4:第二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章末检测卷(二)(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荒漠化状况图”。
读图,回答1~2题。
1.图示区域荒漠化加剧的主要原因有()①过度放牧②环境污染加剧③地处西北内陆,降水稀少④过度农垦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2.下列对图中荒漠化扩展及治理措施的叙述,正确的是()A.华北大部分地区受到荒漠化的威胁B.荒漠化正向东、向北推进C.土地荒漠化的扩展与冬季风有关D.在绿洲内部采取封沙育草等工程措施进行治理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现已成为我国沙尘暴四大源地之一。
读表及图,完成3~4题。
3.民勤绿洲水资源最充沛的季节是()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4.导致上述时期民勤绿洲迅速退化的根源在于()A.全球变暖,石羊河水量明显减少B.流域内用水量增加,上游来水减少C.大量地表径流在沙漠地区下渗D.草原破坏使地表径流减少“大风呼呼刮,平地起黄沙,无风三尺土,沙撵人搬家”,甚至造成“穷荒绝漠鸟不飞,万碛千山梦犹懒”的景观,这是几年前吉林省西部地区的真实写照。
回答5~6题。
5.吉林省西部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A.荒漠化B.水土流失C.酸雨D.生物多样性减少6.对于当地生态环境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是其主要原因B.过度放牧、开垦、樵采是造成该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C.实施跨流域调水是治理该地荒漠化的主要途径D.1949年以后,该地区的荒漠化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下图示意水土流失过程中各要素的相互作用。
读图回答7~8题。
7.图中序号按“地表起伏大、植被条件差、地表侵蚀”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③②①B.②①③C.①②③D.②③①8.水土流失对内河航运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因为水土流失会导致()A.地表起伏增大B.河流含沙量增大C.土壤质地变差D.植被条件变差沙柳根系发达,生命力强,枝条丛生不怕沙压,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地区。
但沙柳必须每隔3年~5年平茬才能长得更好,否则就会死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标人教版地理必修Ⅲ第二章单元检测与评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下图为七省区某种植被面积占全国该种植被面积比例图,读图回答1~2题1、该植被可能是 ( )A 沼泽B 温带落叶阔叶林C 荒漠D 草原2、该植被区最普遍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A 酸雨B 水土流失C 土地沙漠化D 沙尘暴下图为我国某平原土壤干燥度与地下水示意图,读图完成3~5题。
3、该平原可能是我国的 ()A 三江平原B 黄淮海平原C 江汉平原D 成都平原4、该地可能出现的自然环境问题是 ( )A 土地沙化B 水土流失C 土地盐碱化D 地下水漏斗5、改造措施是 ()A 植树造林B 退耕还林C 合理排灌D 大水漫灌长期以来塔里木河流域及其周边地区生态环境较为脆弱,据此回答6~7题。
6、一年中塔里木河最大径流量一般出现在( )A 6月B 7月C 9月D 10月7、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的关键是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下列方案合理的是( )A 上中游地区利用绝大部分河水B 人工加速冰川消融,增加河水的补给C 下游地区利用绝大部分河水D 上中游和下游地区合理分配水资源科尔沁沙地原为肥美的科尔沁草原,处在农牧过度地带,由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造成固定和半固定的沙丘活化,使之成为今天的沙地。
据此完成8~9题8、距科尔沁沙地最近的我国著名文物古迹是()A敦煌莫高窟 B承德避暑山庄 C 云冈石窟 D 秦陵兵马俑9、造成科尔沁草原土地沙化的最主要原因是()A 过度樵采 B过度开垦 C过度放牧 D 过度开采地下水中华社2005年8月30日电,从2005年起到2010年,国家计划投资75亿元人民币用于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该项目不仅是西部大开发又一标志性工程,也是中国最大的生态工程项目。
回答10~11题。
10、三江源是中国淡水资源的重要补给线,被称为“中华水塔”,三江是指()A 长江、雅鲁藏布江和黄河B 长江、黄河和澜沧江C 长江、怒江和澜沧江D 雅鲁藏布江、怒江和澜沧江11、由于自然因素和人类不合理活动的影响,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主要问题是()①草地严重退化,鼠虫害肆虐②土地沙漠化严重③水土流失加剧④生物多样性种类和数量减少⑤冰川退缩、湖泊萎缩、湿地退化、径流减少⑥城市规模扩大,城市化问题严重A ①②⑤⑥B ②③④⑥C ③④⑤⑥D ①②③④⑤12、宁夏中卫县沙坡头铁路沿线草方格沙障的作用是()①增加地表粗糙度,消减风力②固沙成本低,费用少③能截留水份,提高沙层的含水量,有利于植物存活④用沙障保护交通线有效A ①②③④B ①②③C ①②④D ①③④阅读下列文字材料,回答13~16题。
一、美国加利福尼亚拥有万顷良田,星罗棋布的地下灌溉网络,这是现代科技在沙漠中创造的一个神话,用科学的水利设施把沙漠变成世界上最重要的农业区,仅加州的农产品就稳占世界农产品市场的37%二、米德湖位于内华达州和亚利桑那州交界处的高山峡谷有胡佛水坝拦腰截断科罗拉多河形成,它不仅为美国西南的城市提供了用水,还为美国150万英亩荒漠和墨西哥50万英亩农田提供了灌溉水源。
三、胡佛水坝建有17套发电机组,年发电40亿度,是美国最大的水力发电站,加州75%的电力来自这里,13、造成南加利福尼亚沙漠广布的原因是()A 地处副热带大陆西岸,受副热带高压的控制,降水少B 落基山阻挡了海洋的湿润气流,山间盆地干旱少雨C 沿岸寒流是形成沙漠的最主要原因D 大规模的农业生产破坏了原来的生态系统,使土地沙化14、充足的光照条件和灌溉水源使南加利福尼亚成为美国的()A 畜牧业和灌溉农业区B 商品谷物农业区C 重要的棉花产区D 水果和灌溉农业区15、主要受益于胡佛水坝淡水和电力供应的城市有()A 休斯敦B 洛杉矶C 新奥尔良D 达拉斯16、下列沙漠中与南加利福尼亚沙漠成因相似的有()①塔克拉玛干沙漠②澳大利亚大沙漠③西南非洲纳米布沙漠④南美阿塔卡马沙漠⑤撒哈拉沙漠⑥中亚卡拉库姆沙漠⑦南美巴塔哥尼亚沙漠A ①③⑤⑦B ①②④⑦C ②③④⑤D ④⑤⑥⑦读我国西部内陆两地景观示意图,回答17~18题。
17、甲地以井为中心,在草原上形成沙地,其原因可能是()A 过度开采地下水,形成地下水漏斗区B 地下水含盐量高,植物不能生存C 风力侵蚀强烈,形成风蚀洼地D 农牧业活动较多,地表植被破坏18、在乙地区反映该地绿洲萎缩迹象的是()A 地表反射率下降 B土壤有机质增加,土壤紧实度下降C 地表盐碱度升高D 生物生产能力提高19、近几年北京郊区的农村在秋收以后,某些农作物秸秆并不挖掉,而是等第二年春耕之前挖掉,这样做的最大好处是()A 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肥力B 涵养水源C 防风固沙,减轻沙尘天气的危害D 农民忙于种植反季节蔬菜,没有时间下图是我国新疆和四川两省区人口分布示意图,完成20~22题。
20、影响甲乙两省区人口分布的主要自然条件分别是()A 气候和地形B 土壤和水源C 水源和地形D 植被和气候21、目前甲乙两省区正在建设的林业生态工程分别是()A 三北防护林和长江中上游防护林B 平原绿化工程和太行山绿化工程C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林和平原绿化工程D 全国防治沙漠化工程和沿海防护林22、两省区储量都很丰富的自然资源是()A 水能B 天然气C 地热D 煤23上图图示地区属于我国的()A 黄土高原B 柴达木盆地 C天山 D 内蒙古高原24、为解决该地区能源短缺问题,正确的措施是()A 兴建小水电站B 利用风力发电C 营造速生薪炭林D 修建核电站25、在该地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措施是()A 改善耕作和灌溉技术B 减少水井的数量C 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水资源D 避免土壤的盐碱化二、非选择题(50分)面积(万平方千米)118.3国境线长4200多千米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 19(2000年)七月均温(o C) 16~26一月均温(o C) -28~-14年降水量(毫米) 50~500土地利用情况(平方千米)耕地林地草地56260 95560 624590(1)该省区的简称是_________(1分)(2)在该省区的土地利用类型中草地是最多的,简述该省区草地面积广大的原因并分析该省区草场分布规律及其成因。
(3)该地区有我国著名的灌溉农业区是 ___________________(1分)该项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的自然条件有哪些?(4)该省区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1分)试分析该问题产生的人为原因。
27、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2分)材料一就在人们为荒漠化忧心忡忡之时,石漠化的幽灵又肆无忌惮地袭来,石漠化主要指亚热带湿润地区的岩溶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大面积裸露,地表呈现出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阻碍当地经济发展,成为当地贫困和多发灾害的根源,也逐渐演变成继荒漠化和水土流失之后的我国第三大生态问题。
坡度5o~10o10o~15o15o~20o20o~25o25o~30o30o~35o>35o土壤厚度120 81 80 78 71 42 20 (cm)有机层厚28 20 17 15 12 9 7度(cm)_______等省区(3分)。
(2)由以上资料分析可知,坡度与土层厚度、有机质层厚度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土层厚度、有机层厚度又直接影响土壤的___________(1分)(3)易发生石漠化的地区,在兴修大型工程时应选择________的地基,避免________(各1分)(4)分析造成该地区石漠化主要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28、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4分)(1)图中所示的山脉的走向是__________________(2分)(2)甲河下游经常断流,其主要原因可能是什么?(4分)(3)乙地区荒漠化较严重,试分析其主要原因。
(2分)(4)图中城镇当初形成的最主要区位因素是_____________(2分)该地区冬春季城市大气污染较严重,主要原因可能是什么?(3分)(5)图示地区文物古迹分布较广,但损毁较严重,试分析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自然原因。
(1分)29、撒赫勒地区位于撒哈拉沙漠的南缘。
请根据图甲及资料并联系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0分)(1)说明津德尔的气候特征及其成因。
(4分)(2)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人口的急剧增长,对粮食需求迅速增加。
这一因素促使撒赫勒以南的旱作农业不断向北推进,农牧之争加剧。
试分析农业侵入牧区对本区草场生态环境产生哪些影响,从而导致荒漠化的发展。
(4分)(3)请你提出两种控制荒漠化加剧的可行方法。
(2分)参考答案1 D2 C3 B4 C5 C6 B7 D8 B9 B 10 B 11 D 12 D 13 A 14 D 15 B 16 C 17 D 18 C 19 C 20 C 21 A 22 B 23 D 24 B 25 B26、(1)内蒙古(1分)(2)草场面积广大的原因:该省区主要位于内蒙古高原,地面坦荡;省区境内主要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降水较丰富,特别是东部地区是我国的优质温带草原分布地区。
(2分)草原分布规律:自东向西由草原过渡到荒漠草原(2分)成因:自东向西由于距海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少(2分)(3)河套平原(1分)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光热集中,灌溉水源便利。
(2分)(4)土地的荒漠化(1分)过度放牧,过度农垦,过度樵采,开矿,水资源利用不当(3分)27、(1)广西云南贵州(3分)(2)坡度越大,土层越厚,有机层越薄(2分)肥力(1分)(3)坚实(1分)塌陷(1分)(4)自然原因:坡度陡峻,土层较薄,降水丰富,特别是夏季降水强度大,水土流失严重。
(2分)人为原因:本区人口稠密,使土地超载,严重破坏坡面植被。
(2分)28、(1)西北-东南走向(2分)(2)气候干旱,降水稀少,蒸发旺盛;沿途用水量大;水资源利用率不高;下渗严重。
(4分)(3)主要是过度樵采,破坏植被,造成沙丘活化(2分)(4)河流(水源)(2分)冬春季节气温较低,取暖用煤量大,烟尘排放多;多风沙天气,悬浮颗粒物多;地处河谷地带,污染物不易扩散。
(3分)(5)气候干旱,风沙侵蚀(1分)29、(1)特征:全年高温,一年分明显的干湿两季成因:纬度位置低,一年中受信风带和赤道低气压带交替控制(4分)(2)压缩草场面积,导致牧场进一步超载;草地变成耕地;劳动力需求导致人口增加,从而需求更多耕地;牧场向环境脆弱地区转移。
(4分)(3)控制人口增长速度;严禁过垦过牧(2分答案合理即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