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前言和运输系统

合集下载

顺丰快递主管年度工作计划

顺丰快递主管年度工作计划

顺丰快递主管年度工作计划第一章前言随着国家经济的迅猛发展,快递行业也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期。

顺丰快递作为中国领先的综合物流服务提供商,承载着沉甸甸的使命和责任。

作为主管,我深知自己肩负着推动顺丰快递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使命。

为了更好地履行工作职责,我制定了以下年度工作计划,以确保顺丰快递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第二章总体目标1. 借助技术创新,提升运营效率。

2. 优化人力资源管理,培养高素质员工队伍。

3. 提升客户满意度,拓展市场份额。

4. 加强企业社会责任,推动可持续发展。

5. 建设高效的团队合作机制,实现协同发展。

第三章运营管理1. 引入智能化设备和系统,提升系统运作效率。

2. 优化运输路线,减少运输时间和成本。

3. 加强仓储管理,提高货物存储和分拣效率。

4. 定期检查设备维护保养情况,确保设备正常运转。

5. 建立健全的运营指标体系,监控运营状况。

第四章人力资源管理1. 制定员工招聘计划,根据业务发展需要招聘适当数量的优秀员工。

2. 加强新员工培训和入职指导,提高新员工快速上岗能力。

3. 定期开展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的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

4. 建立绩效考核制度,激励员工积极性和工作动力。

5. 加强员工关怀,关注员工的发展需求和福利待遇。

第五章客户满意度1. 加强客户关系管理,定期与重要客户进行沟通交流。

2. 深入了解客户需求,针对性地提供个性化的服务解决方案。

3. 提高客户投诉处理速度和效果,确保客户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4. 开展客户满意度调研,及时收集客户反馈意见,改进服务质量。

5. 拓展新客户资源,开拓新的市场份额。

第六章企业社会责任1. 加强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工作,推动绿色物流发展。

2. 开展慈善活动,回馈社会,传递企业正能量。

3. 加强员工安全教育和健康管理,确保员工身体健康。

4. 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积极参与公益事业。

5. 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平衡。

第七章团队协作1. 建立高效的沟通机制,促进团队成员之间的有效沟通。

非线性动力学中的分岔理论及应用

非线性动力学中的分岔理论及应用

非线性动力学中的分岔理论及应用第一章前言非线性动力学是自然科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其研究对象为非线性系统中存在的复杂现象及规律。

而分岔理论则是非线性动力学研究的重要分支,其研究的是非线性系统的稳定性及分岔现象。

分岔理论的研究及应用在自然科学及工程技术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本文将重点介绍分岔理论的基本概念及其应用。

第二章分岔理论的基本概念1.稳定性稳定性是指系统从任何初始状态出发,其演化都会收敛至同一状态的性质。

当系统的某一初始状态发生微小变化时,系统最终演化的结果是否会发生变化,取决于系统的稳定性。

2.分岔点与分支分岔点是指系统参数变化时,系统稳定性产生转折的点。

在分岔点附近,系统的稳定性出现了剧烈变化,具体表现为单个平衡点变成多个平衡点或者周期解。

而这些由于参数变化引起的平衡点或周期解就称为分支。

3.双曲型分岔双曲型分岔是指当系统某一参数在达到阈值时,系统发生的非连续性质变化。

此时由单个平衡点变为两个平衡点,系统逐渐从一个平衡点吸引到另一个平衡点,这种分岔稳定性的变化称为双曲型分岔。

4.超分岔当系统参数发生变化时,如果发现有多个分支同时产生,其中一个分支继续从初始状态收敛至实际状态而其他分支则逐渐消失或变得不稳定,这种分岔称为超分岔。

第三章分岔理论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1.混沌现象及相关研究分岔理论在混沌现象及其相关研究中有很广泛的应用。

混沌系统因为其极其灵敏的初始条件,而表现出非常复杂、多样的行为。

分岔理论的模型可以帮助科学家更好地理解混沌现象的动力学特性。

2.电力系统的稳定性研究电力系统是典型的非线性系统,其稳定性对于发电、输电、配电等方面的问题都极为重要。

分岔理论可以帮助研究人员探索电力系统稳定性变化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3.材料科学及工程中的应用分岔理论在材料科学及工程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合金的晶格相变、金属塑性变形等等。

分岔理论可以帮助科学家解决在材料科学及工程中的稳定性问题,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抗拉强度等重要参数。

运输系统工程知识点总结

运输系统工程知识点总结

运输系统工程知识点总结一、运输系统概述1. 运输系统的定义运输系统是指在一定时间、空间条件下,将人、货物、信息等从一处运往另一处的系统,包括陆上、水上、空中以及多种方式的运输工具和设施。

2. 运输系统的分类(1) 按照运输方式分类:陆上运输、水上运输、空中运输。

(2) 按照功能分类: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物流运输系统、客运系统、货运系统。

(3) 按照运输行政管理范围分类:国际运输系统、国内运输系统、地方运输系统。

二、运输系统规划1. 运输系统规划的概念运输系统规划是指对城市、地区或国家的运输需求进行分析,研究现有运输设施的状况和未来的需求,制定出长期的、系统性的运输发展方案的过程。

2. 运输需求分析(1) 交通量调查:通过调查获得不同交通工具的流量、速度、运行时间、运输成本等数据。

(2) 需求预测:通过历史数据、经济发展预测来预测未来的运输需求。

3. 运输系统规划的影响因素(1) 土地利用规划:城市用地结构和交通建设需求的协调。

(2) 环境影响评价:运输系统的规划需要考虑环境承载能力和生态平衡。

(3) 经济可行性评估:规划方案是否符合经济发展规律,是否具有可行性。

4. 运输系统规划的内容(1) 道路网规划:包括城市道路、高速公路、乡村道路等道路系统的规划。

(2) 公共交通系统规划:包括城市公交、地铁、轻轨、有轨电车等公共交通系统的规划。

(3) 水运系统规划:包括内河、运河、湖泊等水路交通系统的规划。

(4) 铁路系统规划:包括高速铁路、普通铁路、城际铁路等铁路系统的规划。

三、运输系统设计1. 运输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1) 安全性:保障运输过程中人员和货物的安全。

(2) 经济性:合理利用资源,控制成本,提高运输效率。

(3) 适应性:设计根据不同地域和需求的特点,满足不同的运输需求。

(4) 环保性:减少对自然环境的污染。

2. 运输设施设计(1) 道路设计:包括道路线型设计、横断面设计、路基和路面结构设计等。

第一章 运输和交通运输系统

第一章 运输和交通运输系统

(2)铁路运输利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促进我国统一市场的形成;
促进了资源空间形态的优化配置;
促经了市场广度的开拓和深度的开掘; 为经济主体的市场活动提供了低社会成本基 础。
31
2、铁路建设取得的成就
(1)布局合理的“八纵八横”干线铁路网基本形成
干线铁路承担着全国铁路总运量75%以上的运 输任务。营运里程7万多km,包括能源运输干线、 南北铁路干线,华东地区干线、西北地区干线、西 南地区干线和东北地区干线。
城市交通运输系统
4
第一节 交通运输 一、交通与运输
1、交通:指运输工具在运输网络上的流动; 2、运输:借助公共运输线及其设施和运输工具来实现 人与物空间位移的一种经济社会活动。 3、交通与运输的关系
区别:交通强调的是运输工具在运输网络上的流动情 况;运输强调的是运输工具上载运人员与物资的多 少、位移的大小。如:交通量与运输量的关系。 联系: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统一在一个整体之中, 交通是手段,运输是目的。彼此离不开。
目前和未来很长一段时间, 几乎垄断陆上运输, 20世纪2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铁路建设达到历史最高 水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西
13
1、水路运输的发展:
自然发展时代: 木筏-独木舟-大木船
海上运输的机械化时代:19世纪初蒸气机用于水运
汽船时代:
1833加拿大汽船横渡大西洋
蒸汽涡轮取代蒸气机:
20世纪以后
14
22
3、水路运输的特点:
缺点:运输受水系限制,不具有普遍性,速度慢, 基础设施修建费用高。 优点:运量大,运输能力强,能耗低,污染小。 4、航空运输的特点:速度快,舒适;基础设施修 建费用高,能耗大,运输成本高。 5、管道运输的特点:运输速度低,只能运送液体 或气体介质;运量大,运输成本低,不受气候影 响,占地少。

皮带输送机毕业设计

皮带输送机毕业设计

目录第一章前言 (1)一、简介 (1)二、项目背景 (1)三、主要经济指标 (2)第二章工程技术方案 (4)一、生产系统现状及能力核定 (4)二、改造方案 (4)三、主要设备选型 (6)四、电气部分 (15)第三章技术经济 (16)一、项目概况 (16)二、设备安装概算 (16)第一章前言一、简介皮带输送机是一种摩擦驱动以连续方式运输物料的机械。

主要由机架、输送带、托辊、滚筒、张紧装置、传动装置等组成1、工作原理:皮带输送机主要由两个端点滚筒及紧套其上的闭合输送带组成。

带动输送带转动的滚筒称为驱动滚筒(传动滚筒);另一个仅在于改变输送带运动方向的滚筒称为改向滚筒。

驱动滚筒由电动机通过减速器驱动,输送带依靠驱动滚筒与输送带之间的摩擦力拖动。

驱动滚筒一般都装在卸料端,以增大牵引力,有利于拖动。

物料由喂料端喂入,落在转动的输送带上,依靠输送带摩擦带动运送到卸料端卸出。

2、工作特点:带式输送机是煤矿最理想的高效连续运输设备,与其他运输设备(如机车类)相比,具有输送距离长、运量大、连续输送等优点,而且运行可靠,易于实现自动化和集中化控制,尤其对高产高效矿井,皮带输送机已成为煤炭开采机电一体化技术与装备的关键设备。

皮带输送机主要特点是机身可以很方便的伸缩,设有储带仓,机尾可随采煤工作面的推进伸长或缩短,结构紧凑,可不设基础,直接在巷道底板上铺设,机架轻巧,拆装十分方便。

当输送能力和运距较大时,可配中间驱动装置来满足要求。

根据输送工艺的要求,可以单机输送,也可多机组合成水平或倾斜的运输系统来输送物料。

二、项目背景阳煤集团发供电分公司第三热电厂是承担的阳煤集团用电的70%的用电负荷,同时承担的阳煤集团470万平方米的居民冬季供热。

是阳煤集团的安全生产及生活保障的关键枢纽。

发供电第三热电厂坐落于阳泉市坡头村,毗邻阳煤集团新景矿,有充足的煤源。

同时距离山南水库不远,有充足的水源。

这就保障了热电厂能源的来源。

新景矿选煤厂至发供电分公司输煤系统小时能力不足,并同选煤厂装车系统冲突,为提高供煤效率和缓解装车薄弱环节,以达到三班作业压缩至单班作业的目的,需对发供电分公司的输煤系统进行扩能改造。

2012年《中级公路运输》第1章:运输系统构成要素(1)

2012年《中级公路运输》第1章:运输系统构成要素(1)

第二节运输系统及其构成要素
一、运输系统的概念及其构成
1.运输系统的概念
系统:由具有特定功能、相互联系的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

运输系统:
特定功能:实现人和物的空间位移。

要素:实现运输功能的基础设备、运输工具、工作人员、运输技术等。

表1-3 运输系统的子系统的划分
2.运输系统的组成
表1-4 运输系统的组成
二、运输线路
1.运输线路的涵义:供运输工具定向移动的通道,是运输工具赖以运行的物质基础。

2.运输线路的组成:
表1-5 运输线路的组成
3.运输线路的分级:
铁路:一级、二级、三级;
公路:后面第七章详细讲;
内河航道:共分七级,按驳船等级、航道尺度、闸室有效尺寸、跨河建筑物净空等划分;
航线:分为国内和国际航线,国内又分国内干线和地方航线;
管道:按管径大小区分。

相关推荐:
2012年《中级建筑》预习辅导:数额法(1)
2012年《中级房地产专业》考点预习:房地产投资
2012经济师《中级经济基础》考点精讲:第3章(1)。

铁路运输系统概述.pptx

铁路运输系统概述.pptx

第一节 铁路线路
❖ 防爬设备
列车运行时,常常产生作用 在钢轨上的纵向力,使钢轨 作纵向移动,有时甚至带动 轨枕移动,这种纵向移动, 叫做爬行
防爬器
第25页/共66页
第一节 铁路线路
❖ 道岔
道岔是使机车车辆由从一股道转入另一股道的连接设备
转辙器:包括两根尖轨和两 根基本轨,是引导机车车辆 转线的部分
辙叉及护轨:包括辙叉心、两 根翼轨和两根护轮轨。它的作 用是保证车轮安全通过互相交
叉的两根钢轨
连接部分:包括两 根直轨和两根导曲
线轨
第26页/共66页
第二节铁路机车
机车 铁路运输的基本动力,牵引客车或货车车辆沿钢轨运行
机车分类 1、按原动力分:蒸汽机车、内燃机机车、电力机车 2、按运用分:客运机车、货运机车、调车机车
第三节铁路车辆
棚车
平板
车体 旅客或者装载货物的部分,一般与车底架构成 一个整体。
第33页/共66页
罐车
第三节铁路车辆 车底架 承受车体和所装载物的重量,并将其传递至走行部
第34页/共66页
第三节铁路车辆 走行部 引导车辆沿轨道运行,并把重量传递给钢轨
第35页/共66页
第三节铁路车辆
车钩缓冲装置 使机车和车辆连挂一起,传递牵引力和制动力,缓和列车运 行或调车作业时所产生的冲击力。
第44页/共66页
第四节铁路车站及枢纽
单向二级四场混合式编组站布置图 双向三级六场纵列式编组站布置图
第45页/共66页
第四节铁路车站及枢纽
铁路枢纽
铁路枢纽 在铁路交汇点上或终端地区,由各种 铁路线路、专业车站以及其它为运输服务的有关设 备组成的总体 主要设备 铁路线路 车站 疏解设备 其他设备

运输管理系统说明书

运输管理系统说明书

运输管理系统说明书一、引言运输管理系统(Transportation Management System,简称TMS)是一种旨在提高运输管理效率、降低运输成本并增强客户服务水平的软件系统。

本说明书将详细介绍TMS的功能、特点以及使用方法,以帮助用户更好地了解和应用该系统。

二、系统功能1. 总览功能TMS提供整体运输情况的总览,包括运输任务、运输车辆、运输路线等信息的展示。

通过总览功能,用户可以快速了解当前的运输状态,便于全面监控和决策。

2. 运输计划管理功能用户可以利用TMS制定和管理运输计划。

系统提供智能算法,根据不同的运输需求和资源限制,生成最优的运输计划,并自动分配任务给合适的车辆和司机。

3. 车辆调度与监控功能TMS支持车辆调度和实时监控,用户可以随时了解车辆位置、状态以及行驶路线。

通过地图展示,用户可以直观地查看车辆分布情况,优化调度决策,提高运输效率。

4. 货物跟踪与追踪功能TMS提供全程货物跟踪与追踪功能,用户可以通过系统查询货物的实时位置和状态。

系统将自动生成运输报告,包括货物清单、运输时间、货物状态等详细信息,方便用户进行运输过程的监控和管理。

5. 运输费用管理功能TMS可以统计和管理运输费用,包括车辆费用、司机费用、道路费用等。

用户可以根据系统提供的数据分析报告,合理控制运输成本,提高财务效益。

三、系统特点1. 智能优化TMS利用智能算法,根据实时数据和用户需求,自动优化运输计划和调度方案,提高运输效率和利用率。

2. 实时监控TMS能够实时监控车辆和货物的位置与状态,用户可以随时随地了解运输情况,及时作出决策。

3. 数据分析TMS提供丰富的数据分析功能,帮助用户深入了解运输情况和费用结构,为优化运输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4. 用户友好TMS界面简洁直观,操作便捷,用户无需专业培训即可快速上手,提高工作效率。

四、系统使用方法1. 登录与注册用户可以通过登录系统来使用TMS的各项功能。

最新2019-第1章运输和交通运输系统-PPT课件

最新2019-第1章运输和交通运输系统-PPT课件
4. 航空交通运输
优点:快速、舒适,载运量较汽车高 缺点:普遍性受机场密度的限制,基础设施的修建 费用较高,能源消耗大,运输成本高。 适用条件:中长距离的旅客运输和时间价值高的小 宗货运。
5. 管道运输
适用条件:长距离连续输送液体(石油)或气体 (天然气)。
22
四、综合交通运输系统的组成结构 及其变化趋势
31
三、综合运输
• 拓展货运枢纽的现代物流功能。发挥沿海港口货 运枢纽优势,建设港口物流园区,沿运输通道扩 大辐射范围,带动内陆无水港发展,支持内河港 口与保税园区、工业园区联动发展,大力拓展港 口的现代物流功能。 • 推进农村物流设施和服务体系建设。逐步推进农 村公路、运输枢纽节点与物流中心在规划建设层 面的有机结合,继续加快农村公路和客运班 车通 达建设,适当拓展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和物流设施 建设。
交通运输工程导论
Introduction on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1
第一章 运输和交通运输系统
第一节 运输的性质和作用 第二节 交通运输系统的组成和特点 第三节 我国各种交通运输系统概况 第四节 城市交通运输系统
2
第一节 运输的性质和作用
一、运输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二、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三、对政治的影响 四、对环境的影响
20
三、各类交通运输系统的特点
3. 水路交通运输
优点:装载能力大,能源消耗低,运输成本较其他 各种方法都低,线路投资少(公路的1/10,铁路 的1/100) 。 缺点:受河流通航条件及海岸和港口条件的限制, 平均运行速度很低,基础设施建设费用较高, 适用条件:货运,短途客运和游览
21
三、各类交通运输系统的特点
19

武理工《运输管理》教案第1章 运输系统

武理工《运输管理》教案第1章 运输系统

《运输管理》教案第1章运输系统一、学习目标本章节主要介绍交通运输的相关概念和基础知识,让学生对运输管理中的概念和交通运输业发展情况有大致的了解,为以后的学习积累基础知识。

二、背景介绍本、主要介绍了什么是交通运输,交通运输行业及其产品的性质,交通运输的需求供求关系和变化原理,交通运输系统的概念及其组成,交通运输产品的测量指标。

交通需求的产生、交通运输供给的变化方式和基于供求关系的定价原理,交通运输系统的分类依据及其特点,以及交通运输产品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是学生必须理解和掌握的知识。

三、关键词交通运输、运输系统、运输子系统、运输统计指标、运输方式四、具体内容知识点一:交通运输基本概念运输运输是人和物借助交通工具的载运,产生有目的的空间位移。

运输过程本身不能创造价值,运输的价值可以通过以下例子来体现。

即将物品从原材料提取地A运送到加工中心3,原材料在B地有更高的价值,运输过程产生了这个附加值。

现代社会中由于人们活动的多样性而产生了各种各样的运输需求,也许居住在郊区比居住在他们工作的工业中心能带给人们更多的幸福感,这种生活工作中的不同也产生了日常的交通需求。

交通需求的产生及变化规律可以通过交通需求曲线来表达。

运输工具、基础设施便利性、可得性、需求、运输供给边际效用边际效用指在一定时间内道姬增加一个单位商品或服务所带来的新增效用,也就是总效用的增量。

交通运输供求关系运输需求,是一种由其他经济或社会活动派生出来的需求。

运输需求是人们对于所接受运输服务的支付意愿,同时它也反映了这种意愿随运输价格或成本水平而发生的变化。

运输供求关系指在商品经洗条件下,运输商品供给和运输需求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它是运输提供者和消费之间的关系在市场上的反映。

通过对比运输供给和需求曲线的变化,可以得到某个价格下的运输需求。

知识点二:运输系统及运输子系统划分运输系统运输系统一般可以被视为一个包括三个主要成分的经济系统,分别是运输方式、基础设施和负载。

高教社2024运输管理课件第一章

高教社2024运输管理课件第一章
(3)危险货物及道路 大型物件
23
三、公路货物运输要求
(一)常见的普通货物及运输要求 1.粮食
粮食包括稻谷、麦、各种杂粮等,其货运的特点是货流的数量大,具有季节性、单向性 和时效性,运输的重点在于防潮、防污染。粮食运输常用袋装装运,装运时应注意: (1)避免受潮,无论运距长短,天气好坏,都应随车备带油布等防雨工具。 (2)袋装粮食在装车时应严格检查缝口是否严密,包装是否完好。 (3)装运粮食的车厢应无裂缝,袋口应朝里或朝上,以防袋口松散漏失。 (4)禁止用装过化学危险品的车辆运送粮食。
22
(1)零担货物
零担货物是托运人一次托运、计费重量不足 3 吨的货物。零担货物运输是当一批货物的 重量或容积不够装一车的货物(不够整车运 输条件)时,与其他几批甚至上百批货物共
享一辆货车的运输方式。
(2)整车(批)货物
托运人一次托运的货物在3吨(含3吨) 以上,或虽不足3吨,但其性质、体 积、形状需要一辆3吨及3吨以上汽车 运输的,均为整批货物运输或称整车
7
二、运输的作用
(五)加快物流
配送中心的设立为连锁商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利用计算机网络,将超市、配
送中心和供货商、生产企业连接,能够以配送中心为枢纽形成一个商业、运输业和生产
企业的有效组合。有了计算机迅速及时的信息传递和分析,通过配送中心的高效率作业
、及时配送,并将信息反馈给供货商和生产企业,可以形成一个
20
(四)运输参与者 运输活动的主体是运输参与者,运输活动作用的对象(运输活动的客体)是货物。货 物的所有者是物主或货主。运输必须由物主和运输参与者共同参与才能进行。
(1)货物所有者
货物所有者包括托运人(或 称委托人)和收货人,有时 托运人与收货人是同一主体

第一章--运输和交通运输系统

第一章--运输和交通运输系统
• 高速和一级公路所占的比例很小,仅为 4.11%;四级和等外公路占了大部分,达 65.27%。
25
我国国家高速公路网布局示意图
26
• 我国公路在运输能力、服务水平和运输效率方 面都还不能满足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 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① 公路里程偏少、路网密度较低 ② 公路技术状况较差 ③ 汽车保有量尚低、性能较差 ④ 交通事故多
一、铁路交通运输系统
• 我国铁路分国家铁路、合资铁路和地方铁路 三种,其中,国家铁路占绝对主导地位。
• 铁路交通运输系统承担了我国大部分运输任 务。
18
• 50年余来,在西南和西北地区新建了较多的铁 路,铁路路网布局逐渐趋于均衡。
• 铁路货运的主要输送对象是能源、原材料和粮 食等大宗、散装货物。
• 由于农村民工外出打工、学生暑寒假回家和长 假旅游,铁路的客运高峰主要出现在春节、暑 期和长假日三个时段。
31
五、管道运输系统
管道可分为: • 油品管道(原油管道、成品油管道和液态烃
管道等) • 气体管道(天然气管道和二氧化碳气体管道
等) • 固体料浆管道(煤浆管道等)。
• 我国成品油调运主要靠铁路和水运,管道较 少。
32
• 我国天然气资源集中在西部地区,主要由天 然气管线输送。
• 我国的管道运输尚处于管网线路少、输送能 力低、技术水平不高的发展起步阶段。
交通运输工程设施的大规模修建导致破坏植被造成水土流失改变生态环境维持交通运输系统的运转导致消耗大量的能源资源载运工具的驶行导致排放出大量污染物质带来严重的噪音一交通运输系统的组成第二节交通运输系统的组成和特点载运工具交通控制和管理系统设施管理系统交通控制和管理系统设施管理系统交通运输系统的五个基本部分载运工具站场线路站场线路交通运输系统的类型道路交通运输水路交通运输轨道交通运输航空交通运输系统的类型水路交通运输管道交通运输二交通运输系统的性能2

第一章--运输和交通运输系统

第一章--运输和交通运输系统
• 机械制造工业和电器仪表工业;石油、天 然气和煤炭工业;建筑业、材料工业;电 子和计算机工业都得到相应的发展。
6. 平抑物价
• 调节不同地区出现的市场供需不平衡,促 使各地的物价差别较快地得到平抑;同时 ,运费的降低,可使商品价格下降,从而 平稳物价。
6
二、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促使
早期水路运输
促使
铁路出现
3
1. 促进生产的地区分工
• 不同地区对于生产某类或某种产品可能具有 特殊的有利条件,则生产成本低廉优势的影 响范围会得到扩大,从而促成生产的地区分 工,影响生产力的布局。
2. 鼓励生产规模的扩大
• 运输效率越高,运费越低,便越有利于发展 大规模生产,从而便于充分合理地使用资源 ,提高社会的生产效率。
纽、机场、码头; • (3)与市内道路网和公共交通网的衔接。
以上海市对外交通运输系统的布局为例
36
上海市对 外交通运 输布局示 意图
37
• (1)为了减轻市区的交通压力,在市区外围 布设了内环、中环和外环3条环线,供过境交 通行驶,避免过境车辆穿越市区;
• (2)上海市比邻江苏和浙江两省,在北、西 和南3个方向分别布设了上海-崇明-启东、沿 江、沪-宁、沪-青-平、沪-杭、莘-奉-金5条 高速公路出入境通道;
1. 铁路运输的比重逐年下降,公路运输的比重逐年 上升,航空旅客运输迅速增长;
2. 铁路运输目前仍占主导地位,是综合交通运输系 统的骨干;
3. 远洋船队和远洋货运有很大增长; 4. 航空运输的增长速度最快; 5. 管道运输,在20世纪70年代有较大发展,80年代
以后,所占比重变化不大。
17
第三节 我国各交通运输系 统概况
一、铁路交通运输系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0年代末以来,应用SE理论和方法来研究与解决 我国的重大现实问题,在许多领域和方面取得了较好 的效果,如:人口问题的定量研究及应用(始于
1978年)、2000年中国的研究(1983至1985 年)、全国和地区能源规划(始于1980年)、 全国人才和教育规划(始于1983年)、农业系 统工程(始于1980年)、区域发展战略(始于 1982年)、投入产出表的应用(始于60年代和 1976年)、军事系统工程(始于1978年)、水 资源的开发利用(始于1978年)等。
本世纪40年 美国研制原子弹 运用SE,并推动了其发展 代 的“曼哈顿计划”
1945
曾经提出系统分析(Systems 美国空军建立兰 德(RAND)公司 analysis)概念,强调了其重 要性
III
运筹学的广泛运用与发展、控制论的创立 40年代后期到50 与应用、电子计算机的出现,为SE奠定了 年代初期 重要的学科基础 1957 H.Good和 系统工程学科形成的标志 R.E.Machol发表第 一部名为《系统工程》 的著作 1958 美国研制北极星导弹 提出PERT(网络优化技 潜艇 术),这是最早的系统工 程技术之一。 R.E.Machol编著 《系统工程手册》 美国自动控制学家 L.A.Zedeh提出“模 糊集合”概念 19611972 表明系统工程的实用化和 规范化 为现代SE奠定了重要的数 学基础
引言: What
• 方案分析
甲方案总时间=1+0.5+0.3+15+2+2.2=21 乙方案总时间=1+1+1+0.5+0.3+15+2.2=21 丙方案总时间=1+0.5+(0.3+15)+2.2=19 • 建议方案:丙(满足目标、要求)
引言: What
• 几大步骤:
– – – – – – – 确定问题 目标分析 需求分析 方案策划 系统分析(统计、计算、比较) 决策建议 方案实施
美国自动控制学家L.A.Zedeh 为现代SE奠定了重要的数学基础 提出“模糊集合”概念 1961- 美国实施“阿波罗”登月计 使用了多种SE方法,其成功极大 1972 划 地提高了SE的地位 1972 国际应用系统分析研究 SE的应用开始从工程领域 所(IIASA)在维也纳 进入到社会经济领域,并 成立 发展到了一个重要的新阶 V 段。 70年代 VI 80年代 SE的广泛应用在国际上达到高潮 SE在国际上稳定发展、在中国的研究与应用达到高 潮
系统工程
(Systems Engineering, SE)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
河北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交通运输系
引言: Why
• Why? 时代特征及社会发展趋势
经济全球化 动态市场带来挑战和机会(变化) 社会加速信息化 创新开始成为时代的最强音 “要学一点 社会进入合作竞争新时代 系统工程” (COOPETITION) 可持续发展引起普遍关注
(三)系统工程在我国的发展及应用
上世纪50至60年代,我国的一些研究机构和 著名学者为SE的研究与应用作了理论上的探讨、 应用上的偿试和技术方法上的准备。其主要标志 和集中代表是钱学森的《工程控制论》、华罗庚 的《统筹法》和许国志的《运筹学》。 我国大规模地研究与应用SE是从70年代末、 80年代初开始的。
引言: How
• 应用系统工程方法去解决运输系统的问题时,有 两个重要的特点: • 1、要从系统的观点出发; • 2、要建立问题的系统模型。 我们将在论述系统思想和系统理论的基础上, 较详尽地介绍系统工程的分析、预测、控制、评 价、决策、模拟等方法,以及如何在交通运输领 域中应用这些方法。
第一章
• 系统原理:最优化、并行统筹、工序图法
引言: When
• • • • • • • • 第 1章 第 2章 第 3章 第 4章 第 5章 第 6章 第 7章 第 8章 运输系统[2] 运输系统工程[2] 运输系统分析[4] 运输系统预测[6] 运输系统优化控制[6] 运输系统综合评价[4] 运输系统决策[4] 运输系统模拟[4]
• 四、系统理论
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有两个显著的特点: 一、向深度发展,科学研究的对象越来越专 一,学科分类越来越精细,新领域、新学 科、新专业不断产生; 二、各学科之间、各技术之间以及科学和技 术之间又相互渗透、相互交叉、相互移植, 而使得科学技术日趋整体化、综合化。
系统理论就是现代科学技术整体化、 综合化的产物。
引言: What
• 二、系统分析
1.列出泡茶所需的全部工序 2.确定每道工序所需的时间 3.确定各道工序之间的时间连接关系 4.定性分析有几种备选方案 5.计算每种方案所需的总时间 6.做出比较结论
引言: What
• 工序分析
序号 1 2 3 4 5 6 7 8 名称 洗壶 灌水 放壶 等水开 洗杯 找茶叶 泡茶 喝茶 紧前工序 无 1 2 3 无 无 4,5,6 7 工序时间(分) 1 0.5 0.3 15 1 1 2.2
• • • • •
系统与运输系统
一.系统思想的产生、 发展 二.系统的概念与特征 三.系统理论 四.系统分类 五.交通运输系统
本章重点
一.系统思想的产生、发展
系统思想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即:“只见森林”(朴素的系统思想) 阶段—“只见树木”阶段—“先见森林, 后见树木”(科学的系统思想)阶段。 古代中国和古希腊在系统思想的产 生与早期发展中具有突出地位和贡献。
IV
1965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美国实施“阿波罗” 使用了多种SE方法,其成 登月计划 功极大地提高了SE的地位
1957
H.Good和 R.E.Machol发表 第一部名为《系统工程》的 著作
美国研制北极星导弹潜艇 R.E.Machol编著《系统工程 手册》
系统工程学科形成的标志
1958 IV 1965
提出PERT(网络优化技术), 这是最早的系统工程技术之一。 表明系统工程的实用化和规范化
• 系统理论包括: 1、老三论(形成于上世纪四十年代):
一般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 2、新三论(形成于上世纪七十年代):
耗散结构理论、协同论和突变论。
⒈ 一般系统论
奥地利理论生物学家贝塔朗菲1945年 发表《关于一般系统论》 研究复杂系统一般规律的学科 基本观点: 系统观点:整体性 动态观点:(动态性取决于相关性) 等级层次观点:有序性(结构或空间; 发展或时间)
⒉ 控制论
维纳于1948年出版了《控制论》一书
经典控制论——现代控制论——大系统控 制理论
对系统方法的启示:
黑箱-灰箱-白箱法 功能模拟法 形式化、数量化、最优化方法
⒊ 信息论
美国数学家申农(C.E.Shannon)和维纳 (信息科学)以信息为主要研究对象,以信息的 运动规律和应用方法为主要研究内容,以计算机、 光导纤维等为主要研究工具,以扩展人类的信息 功能为主要研究目标。 类比方法 统计方法 信息方法(运用信息的观点,把系统看作是借助 于信息的获取、传递、加工、处理而实现其有目 的性的运动的一种研究方法)
⒋ 耗散结构理论 • 耗散结构理论是十九世纪70年代由比利 时物理学家普利高津提出来的。耗散结 构是与平衡结构相对的。 • 主要观点如下: 1、开放系统是产生耗散结构的必要前提, 同时也是耗散结构得以维持和存在的基 础。 2、非平衡态是系统有序之源。 3、系统的涨落导致系统走向有序。
重点章
引言: Who/Where
• Who/Where?
Who——
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将课堂内外的学习结合起来!
Where——
引言: How
• How? 建议: 注重系统思考
坚持问题导向 采用系统化方法 教学要求:上课及考核
教学参考书:
汪应洛主编,系统工程(第3版),机械 工业出版社,2003.8
1930
I 1940
美国发展与研究 广播电视 美国实施彩电开 发计划
美国Bell电话公司 正式使用系统工程(Systems Engineering)一词 开发微波通讯系 统 产生军事运筹学(Military Operations Research),也即 军事系统工程
英、美等国的反 第二次世界 空袭等军事行动 大战期间 II
1978年9月27日,钱学森、许国志、王寿云在《文 汇报》发表题为“组织管理的技术——系统工程”的 长篇文章; 从1978年起,西安交大、天津大学、清华大学、华 中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国内著名大学开始招收 了第一批SE专业硕士研究生; 1980年11月,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在北京成立; 1980年10月至1981年1月,中国科协、中央电视台会 同中国系统工程学会、中国自动化学会联合举办“系 统工程电视普及讲座(45讲)”,取得了良好的社会 效果。
90年代以来,系统工程在与企业发展结合、与现 代信息技术结合、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结合、与思 维科学结合等方面已具有初步结果和强劲势头。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计算机技术 和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使系统思想方法 从一种哲学思维逐步形成了独特的系统理 论,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门专门的科 学——系统科学。
引言: What
• 定性策划几个备选方案
甲:⑴洗净水壶;⑵灌上凉水;⑶壶放在火上;⑷等水开; ⑸水开后,以最快的速度洗茶杯,找茶叶;⑹泡茶,待茶 泡好;⑺喝茶。 乙:⑴洗净水壶;⑵洗茶杯;⑶找好茶叶;⑷灌凉水;⑸壶 放火上;⑹等水开;⑺水开后,用准备好的茶杯、茶叶泡 茶;⑻等待茶泡好;⑼喝茶。 丙:⑴洗净水壶;⑵灌凉水;⑶壶放火上;⑷洗茶杯;⑸拿 茶叶;⑹水开之前,可干一些其它事;⑺水开,泡茶;⑻ 喝茶。
• 系统通过整体作用支配和控制要素 • 要素通过相互作用决定系统的特性和功能 • 系统与要素的概念是相对的
• 定义:系统就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 区别、相互联系而又相互作用的要素组 成,在一定的阶层结构形式中分布,在 给定的环境约束下,为达到一定目的而 存在的有机整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