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_IASLC_国际肺癌分期(第七版)
肺癌淋巴结图谱(2009年最新)

图3
• 2R区. 右上气管旁淋巴结:2R淋巴结延伸至 气管左侧旁。上界:胸骨柄上缘,下界: 无名静脉与气管交汇处。
2L区.左上气管旁。上界:胸骨柄上缘,下 界:主动脉弓上缘。如图2所示气管前第淋巴结,第三区淋巴结不 像第二区淋巴结那样靠近气管,它们位于 血管前或食管后椎体前。纵隔镜对第三区 淋巴结的发现无帮助,食管超声可以发现 3P淋巴结。
5-6区:主动脉淋巴结。
5区:主动脉下淋巴结。 这些淋巴结不是位于主动脉与肺动脉主干 之间,而是位于主肺动脉窗肺动脉韧带外 侧。 6区:主动脉旁淋巴结。 位于升主动脉与主动脉弓前方与外侧。
7-9区:下纵隔淋巴结。
7区:隆突下淋巴结。 8区:隆突以下食管旁淋巴结。 9区:肺韧带淋巴结位于肺韧带区。
• 10-14区:肺门、肺叶及其主要分支淋巴结, 属于N1淋巴结。 10区:肺门淋巴结,包括临近主支气管与
肺门血管淋巴结。在右侧自奇静脉下缘至 叶间区域,左侧自肺动脉上缘至叶间区域。
特定区域淋巴结图解如下:
图2
• 1区,锁骨上淋巴结:包括下颈部、锁骨上、 胸锁颈静脉切迹区域。上界:环状软骨下 缘,下界:锁骨与胸骨柄上缘。气管中线 是1R与1L的分界线。
肺癌淋巴结图谱
(Lung cancer-lymph node map-update)
齐新刚
• 2009年,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Lung Cancer(IASLC)国际肺癌研 究协会提出新的肺癌淋巴结分布图,目的 是折中NSRUKE与美国胸科学会在淋巴结分 区上的差异,并且改良了每一区淋巴结的
图16
• 10区.肺门淋巴结,肺门淋巴结临近肺叶淋
巴结及纵隔胸膜反折,在右侧临近中间段 支气管。10-14区淋巴结不位于纵隔内,因 此均为N1期淋巴结。
最新国际肺癌TNM分期标准(第7

国际抗癌联盟(U ICC)最新版恶性肿瘤的 TNM分期标准计划于2009年颁布实施。 新的肺癌TNM分期标准作为其中的重要组 成部分,也将在2009 年发布。
国际肺癌研究中心( IASLC)早在1998年 就启动了新一轮肺癌分期标准修订的研究计 划,其第7版肺癌分期标准的修订稿已于2007 年8月刊登于《Journal of Thoracic Oncology 》( Volume 2, Number 8, August 2007) ,其研究成果将成为2009年 新版U ICC肺癌分期标准(第7版)的主要依据。
新版TNM分期主要变更内容
T分期 ①将T1分为T1a ( ≤2cm)及T1b ( >2cm, ≤3cm) 。 ②将T2 分为T2a ( > 3cm, ≤5cm) 及T2b ( > 5cm, ≤7cm) 。 ③肿瘤> 7cm由原来的T2归为T3。 ④原发肿瘤同一肺叶出现其他癌结节由原来的T4归 为T3。 ⑤原发肿瘤同侧胸腔内不同肺叶出现癌结节由原来 的M1归为T4。 ⑥胸膜播散(恶性胸腔积液、心包积液或胸膜结节) 归为M1。
小细胞肺癌的分期
• 目前SCLC的分期标准采用美国退伍军人医院和 1989年6月第三届SCLC专题讨论会制定的局限 期( limited disease, LD) 和广泛期 ( extensive disease, ED)的两期分期方法。此 次IASLC关于临床诊断SCLC的预后分析结果提 示, TNM分期适用于SCLC 。 • 进一步分析SCLC的LD、ED两期分期标准,提示 无胸腔积液的LD、有胸腔积液的LD和ED患者的 MST分别为18、12和7个月( P < 0. 0001) 。 以上结果推荐将胸腔积液定义为LD和ED的分界 标准,并建议进一步探讨胸腔积液中细胞学阳性、 阴性的预后差异。
2009UICC第7版肺癌TNM分期

各 类 医院均 应设立 “ 立部 门” 独 。具体 设想 是 :
3 1调整 组 建 . 将 中心 医院 以上 的感控 科 调整 到
的 自身建设 和 可持 续 发 展 , 而保 证 病 人 的安全 从 和工作 人员 的健康 。 为 此 , 议上 级 领 导 机关 就 在 医 院 中设 立 独 建 立 部 门问题 专 门发 文 , 出 明确 而具 体 的要 求并 提
M1 远 处转 移 b
( 自《 摘 中国医学论坛报} 0 9—1 3 肿 瘤 B ) ) 0 2 2— 1 7
限期落 实 。
( 稿 :0 9- 6 1 修 回 :09-0 - 2 ) 收 20 -0 - 1 20 - 6 6 -
机 关序列 ; 军 医院在 现有 专 ( ) 人员 的基 础 驻 兼 职 上 组 建 医 院 感 染 控 制 部 门 ( 下 简 称 “ 控 部 以 感
门” 。 )
《 部医》 沈 队药 阳
曹
・
1 7・ 0
3 独 立部 门编设 的设 想
3 3 隶属 关 系 感控 部 门在主管 医疗 工作 的 副 院 .
长直 接领 导下 工作 ; 医务部 门 、 理部 门为平 行 与 护
关 系 ; 临床科 室 、 与 医技科 室 为指导 关系 。 3 4人 员配备 .
Tb 1
> m但 ≤3 c 2c m
T > m但 ≤7c 2 3c m或 肿瘤 具有 以下任一项 : 侵犯脏层胸膜 , 累及主支气管 , 隆突/2c 部分肺 不张 距 > m,
T a > m但 ≤5 c 2 3c m T b > m但 ≤7 c 2 5c m
2009年UICC 肺癌分期 第7版

2009年UICC 肺癌分期第7版新版TNM分期次要变卦内容1.1 T分期①将T1分为T1a(≤2cm)及T1b(>2cm,≤3cm)。
②将T2分为T2a(>3cm,≤5cm)及T2b(>5cm,≤7cm)。
③肿瘤>7cm由原来的T2归为T3。
④原发肿瘤同一肺叶呈现其他癌结节由原来的T4归为T3。
⑤原发肿瘤同侧胸腔内不同肺叶呈现癌结节由原来的M1归为T4。
⑥胸膜播散(恶性胸腔积液、心包积液或胸膜结节)归为M1。
1.2 N分期持续运用原N分期办法。
1.3 M分期将M1分为M1a及M1b:①胸膜播散(恶性胸腔积液、心包积液或胸膜结节)以及对侧肺叶呈现癌结节归为M1a。
②远处转移(肺/胸膜外)归为M1b。
1.4 TNM分期①T2bN0M0由ⅠB期改为ⅡA期。
②T2aN1M0由ⅡB期改为ⅡA期。
③T4N0~1M0由ⅢB期改为ⅢA期。
注:此次修改主要是根据患者的5年生存率及中位生存期来制定的。
附一肺癌TNM分期(第7版) 修订稿T分期:TX:未发现原发肿瘤,或许经过痰细胞学或支气管灌洗发现癌细胞,但影像学及支气管镜无法发现。
T0:无原发肿瘤的证据。
Tis:原位癌。
T1:肿瘤最大径≤3cm,四周包绕肺组织及脏层胸膜,支气管镜见肿瘤侵及叶支气管,未侵及主支气管。
T1a:肿瘤最大径≤2cm,T1b:肿瘤最大径>2cm,≤3cm。
T2:肿瘤最大径>3cm,≤7cm;侵及主支气管,但距隆突2cm以外;侵及脏胸膜;有阻塞性肺炎或许局部肺不张,不包括全肺不张。
契合以上任何一个条件即归为T2。
T2a:肿瘤最大径>3cm,≤5cm,T2b:肿瘤最大径>5cm,≤7cm。
T3:肿瘤最大径>7cm;直接进犯以下任何一个器官,包括:胸壁(包括肺上沟瘤)、膈肌、膈神经、纵隔胸膜、心包;距隆突<2cm(不罕见的表浅分散型肿瘤,不管体积大小,进犯限于支气管壁时,虽能够进犯主支气管,仍为T1),但未侵及隆突;全肺肺不张肺炎;同一肺叶呈现孤立性癌结节。
2009第七版NSCLC新分期系统再解析

2009第七版NSCLC新分期系统再解析第13届世界肺癌大会伊始,国际肺癌研究协会(IASLC)就公布了新修订的肺癌分期系统。
该系统是IASLC在完成了全球范围内大量肺癌病例的数据回顾、验证及统计学分析后,向国际抗癌联盟(UICC)和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提出修改建议并被采纳的。
恶性肿瘤TNM分期系统是进行肿瘤诊断、治疗及临床研究的“国际语言”,一个理想的TNM分期系统应能够正确地反映患者病情,准确地判断预后。
自1966年UICC颁布第一版肺癌TNM分期以来,肺癌TNM分期系统共进行了五次修订。
目前临床上广泛应用的是Clifton F. Mountain在1997年制定的第6版肺癌TNM分期系统。
由于UICC第6版肺癌TNM分期系统所依据的病例资料均来自于北美,多数来源于美国M. D. Anderson癌症中心一家医疗中心(美国M. D. Anderson癌症中心4351例,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肺癌研究组968例,共5319例),且多为外科治疗病例,时间跨度较长(1975~1988年),未能提供高等级的循证医学证据,因此不能全面反映全球肺癌真实情况。
1998年,IASLC分期委员会在Peter Goldstraw领导下开始着手进行肺癌新分期系统的修订工作,至2006年,在全球范围内(北美、欧洲、亚洲、澳大利亚共19个国家)收集了100 869例肺癌患者资料,其中有明确病理类型、分期、治疗及随访资料完整的新发病例81 015例(58%来自欧洲,21%来自北美,14%来自亚洲,7%来自澳大利亚),包括NSCLC 67 725例、小细胞肺癌(SCLC)13 290例。
经过科学充分的统计分析后提出了新的肺癌分期系统(表1、2)。
T分期的修订通过对资料完整的67 725例NSCLC原发肿瘤因素对长期生存率影响的分析,将T1分为T1a(≤2 cm)、T1b(>2 cm,≤3 cm);将T2分为T2a(>3 cm,≤5 cm)、T2b(>5 cm,≤7 cm);将>7 cm者定义为T3。
国际肺癌分期第七版课件

•国际肺癌分期(第七版)
•国际肺癌分期(第七版)
•国际肺癌分期(第七版)
•国际肺癌分期(第七版)
•国际肺癌分期(第七版)
•国际肺癌分期(第七版)
•国际肺癌分期(第七版)
•国际肺癌分期(第七版)
•国际肺癌分期(第七版)
•国际肺癌分期(第七版)
•国际肺癌分期(第七版)
•国际肺癌分期(第七版)
•国际肺癌分期(第七版)
•国际肺癌分期(第七版)
•国际肺癌分期(第七版)
•国际肺癌分期(第七版)
•国际肺癌分期(第七版)
•国际肺癌分期(第七版)
•国际肺癌分期(第七版)
•国际肺癌分期(第七版)
•国际肺癌分期(第七版)
•国际肺癌分期(第七版)
•国际肺癌分期(第七版)
•国际肺癌分期(第七版)
•国际肺癌分期(第七版)
•国际肺癌分期(第七版)
•国际肺癌分期(第七版)
•国际肺癌分期(第七版)
•国际肺癌分期(第七版)
•国际肺癌分期(第七版)
•国际肺癌分期(第七版)
•国际肺癌分期(第七版)
•国际肺癌分期(第七版)
•国际肺癌分期(第七版)
•国际肺癌分期(第七版)
•国际肺癌分期(第七版)
•国际肺癌分期(第七版)
•国际肺癌分期(第七版)
•国际肺癌分期(第七版)
•国际肺癌分期(第七版)
•国际肺癌分期(第七版)
•国际肺癌分期(第七版)
•国际肺癌分期(第七版)
•国际肺癌分期(第七版)
•国际肺癌分期(第七版)
•国际肺癌分期(第七版)
•国际肺癌分期(第七版)
国际肺癌分期(第七版)

M分期
M0
无远处转移。
M1
有远处转移。
03 肺癌的组织学分类与分级
组织学分类
鳞状细胞癌
腺癌
腺鳞癌
大细胞癌
小细胞癌
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占 所有肺癌的30%~50% 。多见于老年男性,与 吸烟关系密切。鳞状细 胞癌在显微镜下通常表 现为角化珠和细胞间桥 粒。
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 势,占所有肺癌的 30%~40%。女性多见 ,与吸烟关系不大。腺 癌在显微镜下通常表现 为黏液分泌增多,细胞 核深陷,核沟深。
由腺癌和鳞状细胞癌组 成的异源性肿瘤,占所 有肺癌的1%~2%。与吸 烟关系密切。
一种高度恶性的肿瘤, 占所有肺癌的1%~2%。 多见于老年男性,与吸 烟关系密切。大细胞癌 在显微镜下通常表现为 细胞核大、染色深、核 沟较浅。
缺乏生物学特征
02
肺癌分期主要关注肿瘤的形态学和解剖学特征,而忽略了肿瘤
的生物学特性,如基因突变和免疫表型等。
未考虑治疗影响
03
肺癌分期是在治疗前进行的评估,未考虑到治疗对肿瘤的影响
和治疗后的变化。
02 TNM分期系统
T分期
T1
肿瘤最大径≤3cm,局限于肺和脏层胸膜内,未累 及主支气管。
T3
肿瘤已直接侵犯胸壁、纵隔、膈肌、心脏或大血 管,或已累及隆突,或支气管内有肿瘤,同侧肺 门淋巴结转移直径≥2cm。
局部进展期肺癌的五年生存率相对较低,约为20%-30%。其中, ⅢA期肺癌的五年生存率约为25%,ⅢB期肺癌的五年生存率约
为15%。
晚期肺癌(Ⅳ期)
晚期肺癌的五年生存率较低,通常低于10%。其中,ⅣA期肺癌 的五年生存率约为7%,ⅣB期肺癌的五年生存率约为3%。
UICC推出第7版TNM分期系统

UICC推出第7版TNM分期系统(一)来源:中文放疗资讯网发布时间:2010-01-15 21:18:19 查看次数:1269UICC推出第7版TNM分期系统全球协作的战果预测癌症患者生存的最原始的依据之一,是肿瘤的解剖学扩展程度。
恶性肿瘤的T(肿瘤原发灶)、N(区域淋巴结)、M(远处转移)分期是按照解剖分类的一个成熟系统。
自1958年国际上第一个乳腺癌及喉癌TNM分期公布至今,TNM分期在判定病期、选择治疗、判断预后和比较疗效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已成为国际肿瘤医生的共同语言。
岁末,时值第6版公布7年之际,国际抗癌联盟(UICC)推出第7版恶性肿瘤TNM分期,成为肿瘤领域的又一看点。
作为时代进步的缩影,新分期更循证也更科学,然而在免疫学、生物化学及分子遗传学不断发展的今天,也难以避免地面临着非TNM因素的挑战。
第7版TNM分期是在积聚了7年的循证数据后,在对全球数据进行回顾、验证及统计学分析的基础上推出的更科学的分期体系,是全球协作的成果。
例如食管癌分期系统,是基于13个协作单位参与的国际食管癌协作项目(WECC)的研究成果,在收集了亚、欧、美等不同种群、不同组织类型的7885例食管癌患者资料的基础上制订的,具有更广泛的代表性。
再如肺癌分期系统,是国际肺癌研究学会(IASLC)对20个国家、45个数据库中81015例肺癌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后,向UICC和癌症联合会(AJCC)提出修改建议并被采纳的。
耶鲁癌症中心田上(Tanoue)教授就此指出:“新的肺癌分期系统提升了我们与国际同行共享科研成果的能力,使我们可以更精确地定义患者的预后。
”非TNM因素的挑战癌症患者的生存可能与原发肿瘤的生长及播散速度呈反比,这也是多年来TNM分期的价值所在。
但肿瘤分期是复杂的,这主要是由于肿瘤的发生部位不同、组织学类型不同以及肿瘤遗传的顺应性。
除了肿瘤特性以外,患者的功能状况与其预后也息息相关。
随着免疫学、生物化学及分子遗传学新技术的发展,生物标志物等非TNM因素在预后及预测中的应用日益增多,这是否会削弱TNM在临床治疗中的主导地位,已成为TNM面临的一个挑战。
UICq无数C肺癌TNM炒作分期2009年解读_1

UICC 肺癌TNM分期 2009年解读国际抗癌联盟(UICC)最新版恶性肿瘤的TNM分期规范于2009年公布施行,这是全花现如今已成了法国普罗旺斯地区的一个重要标志。
它用它那极有特点的蓝紫色和淡雅的幽香点缀着普罗旺斯的田野与道路,庭院与居室。
另外,现在对这种好似具有混合香型的植物的采收已成为一种较为罕见的现象。
这是由于自十九世纪始,完全适应了普罗旺斯温和气候的薰衣草开始布满普罗旺斯的田间和地头,也正是自那时起,人们开始利用薰衣草配制一些著名品牌的香水。
这导致许多家族式香精蒸馏商携家带口将他们的产业转移至普罗旺斯地区,他们用薰衣草制造不是很出名的古龙水。
由于历史上的多种危机的多次出现,现在这种家族产业几乎已经在普罗旺斯消失,但淡紫色的薰衣草以它顽强的生命力依旧坚持在香水制造业中发挥着它的作用。
ȠȠLavenderʗʗ薰衣草,这种花语为"等待爱情"的紫色小花,不知迷倒了多少人。
Self Voyages Provence(普罗旺斯自助游旅行社)的Pascal先生开着他的丰田带着我们穿山过野,翻过白色石灰岩即使是夏天看起来也像是白雪皑皑的冯杜山(Mont Ventoux),穿过大片大片金色的向日葵园,终于停在了一片紫霞蒸腾的土地。
ȠȠ薰衣草之都普罗旺斯-田园风光Lavender Sault 赛尔真是太美了。
我是第一次看到如此茂盛的薰衣草田,如此纯粹的紫色在高高低低的田园里绽开,在夏日的风中打开浪漫的符号,像那种最沉静的思念,最甜蜜的惆怅,仿佛藏身于深爱者的心中却永远无法执子之手的那种温暖而忧伤的感觉。
ȠȠ收割好的干草垛卷成橡木酒桶样子,三个五个地晾晒在田野上,黄得很单纯。
黄与紫就这样干净地舒展着,空气里、我们的头发上,肌肤上满满的沾染了薰衣草的味道。
ȠȠ来自Self Voyages Provence(普罗旺斯自助游旅行社)的Pascal 先生已经在柏树林里为我们搭好了野餐的球肿瘤研讨和医治范畴的一件大事,它是推进新一轮肿瘤诊断和治疗开展的重要文件,将为人类抗肿瘤事业发扬极为重要的作用。
国际抗癌联盟肺癌TNM分期第7版

Ⅰa期
T1N0M0
Ⅲb期
T1-4N3M0 T4N2-3M0
Ⅰb期
T2aN0M0
Ⅳ期
T1-4N0-3M1
Ⅱa期
T1N1M0,T2bN0M0
T2aN1M0
N0
N1
N2
N3
M1a
M1b
T1a
ⅠA
ⅡA
ⅢAⅢBⅣⅣ NhomakorabeaT1b
ⅠA
ⅡA
ⅢA
ⅢB
Ⅳ
Ⅳ
T2a
ⅠB
ⅡA
ⅢA
ⅢB
Ⅳ
Ⅳ
T2b
ⅡA
ⅡB
ⅢA
ⅢB
Ⅳ
Ⅳ
T3
T1b原发肿瘤最大径>2cm, ≤3cm
T2a肿瘤有以下任何情况者:最大直径>3cm, ≤5cm;累及主支气管,但肿瘤距离隆突≥2cm;累及脏层胸膜;产生肺段或肺叶不张或阻塞性肺炎
T2b 肿瘤有以下任何情况者:最大直径5cm, ≤7cm
T3 任何大小肿瘤有以下情况之一者:原发肿瘤最大径>7cm,累及胸壁或横膈或纵隔胸膜,或支气管(距隆突<2cm,但未及隆突),或心包;产生全肺不张或阻塞性肺炎;原发肿瘤同一肺叶出现卫星结节。
远处转移(M)分期
Mx 无法评价有无远处转移。
M0 无远处转移。
M1a胸膜播散(恶性胸腔积液、心包积液或胸膜结节)
M1b原发肿瘤对侧肺叶出现卫星结节;有远处转移(肺/胸膜外)
肺癌TNM分期 (UICC 2009版)
隐匿期
TxN0M0
Ⅱb期
T2bN1M0 T3N0M0
0期
TisN0M0
Ⅲa期
T1-3N0M0 T3N1-2M0
肺癌分期第七版

N分期标准
N0表示无淋巴结转移,N1表示同侧肺门淋巴结转移,N2表示同侧纵隔淋巴结转移,N3 表示对侧纵隔淋巴结、对侧肺门淋巴结、锁骨上淋巴结转移。
治疗方案
通常采用放疗、化疗或靶向治疗,部分患者可能 需要进行手术。
04 病理分期系统
Ⅰ期
总结词:早期肺癌 详细描述:肿瘤局限于肺组织内,未侵犯胸膜、支气管或纵隔淋巴结。
5年生存率:约70-80%
Ⅱ期
总结词
局部进展期肺癌
详细描述
肿瘤已侵犯胸膜、支气管或纵隔淋巴结,但未超过同侧肺门。
5年生存率
约40-60%
治疗方案:通常采用手术切除肿瘤,术后可能需要进行辅助化疗或放疗。
Ⅱ期
总结词:中期肺癌
详细描述:肿瘤已侵犯周围组织或器官,但未超过同侧肺门淋巴结。
治疗方案:通常采用手术切除肿瘤,术后需要进行辅助化疗或放疗。对于无法手术 的患者,可以选择放疗、化疗或靶向治疗。
Ⅲ期
总结词
局部晚期肺癌
详细描述
肿瘤已侵犯胸壁、膈肌、纵隔等周围组织,或已 转移到同侧肺门淋巴结。
分期目的
01
02
03
制定治疗方案
根据肺癌的分期,医生可 以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包括手术、放疗、化疗等。
预测预后
肺癌的分期可以预测患者 的预后,即病情的发展趋 势和患者的生存时间。
临床研究
肺癌分期是临床研究的依 据,有助于评估新药物或 治疗方法的疗效和比较不 同治疗方法的优劣。
肺癌的分期标准

肺癌的分期标准目前多采用2009年国际抗癌联盟(UICC)、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和国际肺癌研究学会(IASLC)联合制定的第7版肺癌国际分期标准,包括非小细胞肺癌和小细胞肺癌。
以前小细胞肺癌所用的“局限期”和“广泛期”两分法已不适用。
2009年AJCC/UICC/IASLC肺癌TNM分期表原发肿瘤(T)Tx 原发肿瘤大小无法测量;或痰脱落细胞、或支气管冲洗液中找到癌细胞,但影像学检查和支气管镜检查没有发现原发肿瘤T0 没有原发肿瘤的证据Tis 原位癌T1 肿瘤最大径≤3 cm,局限于肺或脏层胸膜内(图1-A-1),支气管镜检查可见肿瘤没有侵犯到肺叶支气管,也就是没有侵犯主支气管(图1-A-2)*T1a:肿瘤最大径≤2 cmT1b:肿瘤最大径>2 cm,≤3 cmT2 肿瘤最大径>3 cm,≤7 cm(图1-B-1)或肿瘤具有下列任一特征:肿瘤已经侵犯到主支气管,距离隆突≥2 cm(图1-B-2)、侵犯脏层胸膜(图1-B-3)、并扩展到肺门的肺不张或阻塞性肺炎,但没有侵犯到单侧整个肺(图1-B-4)T2a:肿瘤最大径>3 cm,≤5 cmT2b:肿瘤最大径>5 cm,≤7 cmT3 肿瘤最大径>7 cm(图1-C-1),或直接侵及下述结构之一,如胸壁(包括上沟瘤,图1-C-2、3),膈肌(图1-C-4),膈神经(图1-D-5),纵隔胸膜(图1-D-6)和心包(图1-D-7);肿瘤位于左右主支气管,距离隆突<2 cm,但未侵犯隆突*(图1-E-8);伴有全肺不张或阻塞性肺炎(图1-E-9);原发肿瘤所在的肺叶内,有单个或多个肿瘤结节(图1-E-10)T4 任何大小的肿瘤已经直接侵犯下述结构之一,如纵隔(图1-F-1),心脏(图1-F-2),大血管(图1-F-3),气管(图1-G-4),喉返神经(图1-G-5),食管(图1-G-6),椎体(图1-H-7)和隆突(图1-H-8);或是同侧非原发肿瘤所在肺的其他肺叶内出现瘤结节(图1-I-9)淋巴结(N)Nx 不能确定局部淋巴结的转移N0 没有局部淋巴结的转移N1 转移到同侧支气管旁和(或)同侧肺门淋巴结,包括直接侵入肺内的淋巴结(图2-A)N2 转移到同侧纵隔和(或)隆突下淋巴结(图2-B)N3 转移到对侧纵隔(图2-C-1)、对侧肺门(图2-C-2)、同侧或对侧斜角肌或锁骨上淋巴结(图2-C-3)远处转移(M)Mx 不能确定有远处转移M0 无远处转移M1 有远处转移M1a:原发肿瘤所在对侧肺内有独立的肿瘤结节、胸膜结节或恶性胸膜积液或心包积液▲M1b:远处转移备注1:任何大小的非常见的表浅播散的肿瘤,只要其浸润成分局限于支气管壁,即使累及主支气管,也定义为T1。
IASLC国际肺癌第7版TNM分期

IASLC国际肺癌第7版TNM分期
T分期
Tx:原发肿瘤不能评价;或痰、支气管冲洗液找到癌细胞但影像学或支气管镜没有可视肿瘤
T0:没有原发肿瘤的证据
Tis:原位癌
T1:肿瘤最大径≤3厘米,周围为肺或脏层胸膜所包绕,镜下肿瘤没有累及叶支气管以上(即没有累及主支气管)
① T1a:肿瘤最大径≤2厘米;
② T1b:肿瘤最大径2-3厘米;
T2:肿瘤大小或范围符合以下任何一点
①肿瘤最大径>3厘米,且≤7cm
②累及主支气管,但距隆突≥2厘米
③累及脏层胸膜
④扩散到肺门造成肺不张或阻塞性肺炎(不累及全肺)
⑤ T2a:肿瘤最大径为3-5cm(或其它因素造成T2但肿瘤最大径≤5cm)
⑥ T2b:肿瘤最大径为5-7cm
T3:肿瘤大小任意,但直接侵及下列任何部位
①胸壁(含上沟瘤)、膈肌、纵隔胸膜、壁层心包
②肿瘤在主支气管,距隆突小于2厘米(未累及隆突)
③全肺的肺不张或阻塞性炎症
④同一叶内有肿瘤转移灶
⑤肿瘤最大径大于7厘米
T4:无论肿瘤大小,但侵及下列部位
①纵隔、心脏、大血管、气管、食管、椎体、隆突
②原发灶同侧肺不同肺叶内有肿瘤转移灶
N分期
Nx:无法判断区域淋巴结是否转移
N0:没有区域淋巴结转移
N1:转移至同侧气管旁和/或同侧肺门淋巴结和原发肿瘤直接侵及肺内淋巴结N2:转移至同侧纵隔和/或隆突下淋巴结
N3:转移至对侧纵隔、对侧肺门淋巴结,同侧或对侧斜角肌或锁骨上琳巴结
M分期
Mx:无法估计是否有远处转移
M0:没有远处转移
M1a:恶性胸水或恶性心包积液
M1b:有远处转移(注:与原发肿瘤同侧、但不同肺叶的转移结节为T4)。
国际肺癌分期ppt课件

肿瘤大小与生存:pT1-3N0M0 R0
13
肿瘤大小与生存:cT1-3N0M0
14
肿瘤原发灶 (T) ——T3&T4
同叶肺转移的患者预后与T3患者相似,因
此降期为T3(之前分期为T4)。这类患者
(T3 Satell)的生存显著性优于T4inv患者 (肿瘤转移到主要的纵隔结构)
同侧但不同肺叶转移的患者,生存与T4inv 患者相似,因此归类为T4 Ipsi Nod(之前分 期为M1)
4
2009 IASLC 肺癌分期原则
分期基于TNM系统
T
肿瘤原发灶
N
区域淋巴结
M
远处转移
TNM分期系统独立地基于疾病解剖学程度
其他如临床症状或肿瘤分子生物学特征等因素都不
包括在内
5
肺癌分期的评估类型
分期评估 最常见类型
字首 名称 定义
c
临床
在任何起始治疗前对所有信息进 行评估
p 病理学 切除术后进行,基于病理学评估
• 临床N分期或病理N分期的预后分析显示,N0, N1,N2,N3组各组间的生存差异均具有统计 学意义。
第六版中定义的N分期在第七版中没有变化
19
区域淋巴结与生存 (任何cTcM0)
20
区域淋巴结与生存率(任何pTpM0)
21
区域淋巴结图谱
亚洲与其他地区采用不同的淋巴结图谱 在进行纵隔镜检查或胸廓切开术时,一些
恶性胸腔积液/胸膜转移的患者,生存情况
15
显著差于T4 或T4
患者,因此这类
cT3-4M1a
16
pT3-4M1a
17
2009 IASLC 肺癌分期:区域淋 巴结 (N)
2009 IASLC 国际肺癌分期(第七版)

2009 IASLC 肺癌分期:远处转移 (M)
定义 亚组
M0
无远处转移
M1a
M
分开的肿瘤结节位于对侧一个肺叶, 或肿瘤伴有胸膜结节或恶性胸膜播散||
M1aContr Nod M1aPl Dissem
M1b
远处转移
M1b
||排除细胞学阴性、非血性、漏出性以及临床判断癌症引起的胸腔积液 Frank C et al, The new lung cancer staging system, Chest, 2009,136:260-271
T1a
T1b
T2a
T2b >5cm但≤7cm†
†最长径;‡具有这些特征的肿瘤如果≤5cm分类为T2a Frank C et al, The new lung cancer staging system, Chest, 2009,136:260-271
T2b
2009 IASLC 肺癌分期:肿瘤原发灶 (T)
– 20个国家
– 45个数据库
– 81015例患者资料
IASLC=国际肺癌研究学会;UICC=国际抗癌联盟;AJCC=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 Frank C et al, The new lung cancer staging system, Chest, 2009,136:260-271
2009肺癌分期系统入组患者的地理分布
– 肿瘤原发灶 (T) – 区域淋巴结 (N) – 远处转移 (M)
– 分期分组
2009 IASLC 肺癌分期:肿瘤原发灶 (T)
定义
T
亚组
T0 T1
无原发肿瘤 ≤3cm†,被肺或脏层胸膜包绕,未累及 叶支气管近端以上位置
T1a ≤2c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4
区域淋巴结(N)
□NX
无法评价N状态
□NX
□N0
无区域淋巴结转移
□N0
□N1
转移至同侧支气管周围和(或)肺门周围淋巴结及肺内淋巴结,包括直接蔓延累及
□N1
□N2
转移至同侧纵膈和(或)隆突下淋巴结
□N2
□N3
转移至对侧纵膈淋巴结、对侧肺门淋巴结、同侧或对侧斜角肌淋巴结、锁骨上淋巴结
N1
N1
N1
N1
N0
N2
N2
N2
N2
N1
N2
N0
N1
N3
N3
N3
N3
N3
N2
N3
任意N
任意N
M
M0
M0
M0
M0
M0
M0
M0
M0
M0
M0
M0
M0
M0
M0
M0
M0
M0
M0
M0
M0
M0
M0
M0
M0
M0
M0
M1a
M1b
分组
隐匿性癌
0
Ia
Ib
IIa
IIb
IIIa
IIIb
IV
分期不明
T
TX
Tis
T1a
T1b
T2a
t1bt2t2at2bt3肿瘤最大径3cm但5cm肿瘤最大径5cm但7cm肿瘤最大径7cm或直接侵犯胸壁包括上沟瘤膈肌膈神经纵膈胸膜壁层心包或肿瘤位于主支气管距隆突2cm未侵犯隆突或全肺肺不张阻塞性肺炎或分开的肿瘤结节位于同一肺叶t2at2bt3t4任何大小肿瘤侵犯至纵膈心脏大血管气管喉返神经食管椎体隆突或分开的肿瘤结节位于同侧不同肺叶罕见的任何大小的浅表肿瘤只要局限于支气管壁即使累及气管或主支气管也分类为t1at4nxn0n1n2n3m0m1区域淋巴结n无法评价n状态无区域淋巴结转移转移至同侧支气管周围和或肺门周围淋巴结及肺内淋巴结包括直接蔓延累及转移至同侧纵膈和或隆突下淋巴结转移至对侧纵膈淋巴结对侧肺门淋巴结同侧或对侧斜角肌淋巴结锁骨上淋巴结nxn0n1n2n3远处转移m无远处转移无病理的m0采用临床的m0完成分期m0远处转移1m1m1am1b分开的肿瘤结节位于对侧一个肺叶或肿瘤伴有胸膜结节或恶性胸膜播散远处转移大部分肺癌病人的胸水是由肿瘤所引起的但如果胸水的多次细胞学检查未能找到癌细胞胸水又是非血性和渗出性的临床判断该胸水与肿瘤无关这种类型的胸水不影响分期
前缀“a”表明活检的分期:aTNM
手术切除残端是采用病理检查确定切除病灶残端阳性与否的一种数据。
新辅助治疗是手术前实施的放疗或系统治疗(包括化疗、内分泌疗法或免疫疗法);如果不进行手术,这种治疗就不再称为新辅助治疗。
分级系统
□2级分级系统
□3级分级系统
□4级分级系统
□N级分级系统
分级
□Ⅰ或1级
□Ⅱ或2级
肺癌分期论坛
临床分期:
在任何起始治疗前对所有信息进行评估
分期分组
病理分期:
手术切除后进行,基于病理学评估
y:临床再分期。新辅助治疗后进行评估
肿瘤大小:
分侧:
□左侧□右侧□双侧
y:病理再分期。新辅助治疗和术后进行评估
肿瘤原发灶(T)
□TX
原发肿瘤无法评价
□TX
□T0
无原发肿瘤
□T0
□Tis
原位癌
□Tis
肺癌分期论坛
组织学分级(G)(也称为一般分级):
总结注释:(待续):
后缀“m”表示在同一位置有多个原发病灶,用括号表示:pT(m)NM
前缀“y”表示多学科治疗期间或之后进行分类,cTNM或pTNM分类通过前缀“y”鉴别,ycTNM或ypTNM表示在治疗期间的分类,y分类不是多学科治疗前的肿瘤评估。
前缀“r”表明无瘤期后肿瘤复发的分期,用前缀r表示:rTNM
□T1
肿瘤最大径≤3cm,周围被肺或脏层胸膜包绕,镜下肿瘤未累及叶支气管近端以上位置(即没有累及主支气管)
□T1
□T1a
肿瘤最大径≤2cm
□T1a
□T1b
肿瘤最大径>2cm但≤3cm
□T1b
□T2
肿瘤最大径>3cm但≤7cm或肿瘤具有以下任一项(最大径≤5cm且拥有这些特点的肿瘤归为T2a):累及主支气管、距隆突≥2cm;侵犯脏层胸膜;肺不张/阻塞性肺炎蔓延至肺门但未累及全肺。
M0
M0
M0
M0
M0
M0
M0
M0
M0
M0
M0
M1a
M1b
预后因素(特殊位置因素)
分期必需:无
临床意义:
侵犯胸膜/弹性层(基于H﹠E和弹性染色):
不同位置肿瘤结节:
总结注释:
为鉴别TNM或pTNM分期的特殊病例,应用后缀“m”和前缀“y”,“r”,“a”。尽管它们不影响分期分组,但它们指明需要分别分析。
□M1b
医院名称/地址
病人姓名/信息
解剖分期.预后分组
临床
病理
分组
隐匿性癌
0
Ia
Ib
IIa
IIb
IIIa
IIIb
IV
分期不明
T
TX
Tis
T1a
T1b
T2a
T2b
T1a
T1b
T2a
T2b
T3
T1a
T1b
T2a
T2b
T3
T3
T4
T4
T1a
T1b
T2a
T2b
T3
T4
T4
任意T
任意T
N
N0
N0
N0
N0
N0
N0
Brachiocephalic(innominate):头臂干(无名动脉)
Azygos:奇静脉
Inf.pulm.ligt:下肺韧带
T2b
T1a
T1b
T2a
T2b
T3
T1a
T1b
T2a
T2b
T3
T3
T4
T4
T1a
T1b
T2a
T2b
T3
T4
T4
任意T
任意T
N
N0
N0
N0
N0
N0
N0
N1
N1
N1
N1
N0
N2
N2
N2
N2
N1
N2
N0
N1
N3
N3
N3
N3
N3
N2
N3
任意N
任意N
M
M0
M0
M0
M0
M0
M0
M0
M0
M0
M0
M0
M0
M0
M0
M0
□N3
远处转移(M)
□M0
无远处转移(无病理的M0,采用临床的M0完成分期)
□M0
□M1
远处转移
□M1
□M1a
分开的肿瘤结节位于对侧一个肺叶,或肿瘤伴有胸膜结节或恶性胸膜播散||□MBiblioteka a□M1b远处转移
﹡﹡大部分肺癌病人的胸水是由肿瘤所引起的,但如果胸水的多次细胞学检查未能找到癌细胞,胸水又是非血性和渗出性的,临床判断该胸水与肿瘤无关,这种类型的胸水不影响分期。这种类型分类为M0。
□Ⅲ或3级
□Ⅳ或4级
其它表述:
侵犯淋巴管和静脉血管已经被肿瘤记录者合称为淋巴血管受侵犯,应该把美国病理学会的分类项目做为主要来源,而其它来源缺少分类项目,应该优先考虑阳性结果。
□淋巴血管受侵犯不存在(缺乏)/不能证实
□淋巴血管受侵犯存在/能证实
□不适用
□未知/不确定
治疗后残余肿瘤(R)
治疗后残余肿瘤存在与否。由于局部或区域病灶扩展至手术能彻底切除极限之外,一些病例经过外科和/或新辅助治疗后原发灶周围仍有残余肿瘤。
□T2
□T2a
肿瘤最大径>3cm但≤5cm
□T2a
□T2b
肿瘤最大径>5cm但≤7cm
□T2b
□T3
肿瘤最大径>7cm,
或直接侵犯胸壁(包括上沟瘤)/膈肌/膈神经/纵膈胸膜/壁层心包,
或肿瘤位于主支气管、距隆突<2cm,未侵犯隆突
或全肺肺不张/阻塞性肺炎,
或分开的肿瘤结节位于同一肺叶
□T3
□T4
任何大小肿瘤侵犯至纵膈/心脏/大血管/气管/喉返神经/食管/椎体/隆突,或分开的肿瘤结节位于同侧不同肺叶
□RX不能评价肿瘤残余与否。
□R0无残留。无可识别的残余肿瘤,外科切缘阴性
□R1显微镜下有残留。显微镜下切缘为阳性,但无明显残余肿瘤
□R2存在较大残留。大体(可见的或可触及的)残余肿瘤
□治疗方案中采用的临床分期:
□治疗方案中采用的通用分期:□NCCN,□其他(描述)
阐述:
(顶左图)指出纵隔原发肿瘤和区域引流淋巴结(来自日本肺癌学会,肺癌分期,首次英文版本,东京:Kanehara﹠Co:2000年采用,)。(顶右图)指出转移部位。(下图)参考AJCC有关肺癌淋巴结图的肿瘤分期手册(来自Mountain CF, Dresler CM .肺癌分期的淋巴结分类. Chest1997:111:1718-1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