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时 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

合集下载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第04课时_单价数量总价》(教学设计)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第04课时_单价数量总价》(教学设计)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第04课时_单价数量总价》(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单价数量总价》是小学数学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主要让学生掌握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基本概念,计算简单的总价,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基础,但对于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和运用可能还不够熟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举例来理解和掌握这些概念,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参与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

2.如何运用单价、数量和总价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示范法、实践法、讨论法等,通过生动有趣的生活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如PPT、实物等。

2.准备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进行练习和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购物场景,引出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讲解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并通过PPT展示相关的图片和例子,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概念。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例如模拟购物场景,计算商品的总价,并讨论如何运用单价、数量和总价来解决实际问题。

4.巩固(5分钟)通过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的知识。

5.拓展(5分钟)让学生思考一些更深层次的问题,如如何计算多件商品的总价,如何比较不同商品的性价比等。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这些知识。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一些相关的作业,让学生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单价、数量和总价说课稿

单价、数量和总价说课稿

此对“单价、数量、总价”比较熟悉。根本不需
要教师苦口婆心地去讲解,学生理解起来也就轻
松自如。主要提供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利用学
生的生活经验,探究数学问题。使学生能从生活
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主动探究数学规律

学好这一课将为进一步学习比较复杂的应用
题奠定基础。
初步
二、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单价、数量、总价的含义,
(设计意图:层层递进,以超市价格开 始,引入数量关系,板书单价、数量和 总价,导入力求简洁生动。)
环节二:利用情景,探索新知
1、第二阶段揭示了课题引入两种购物应用题的 学习,认识了一组常见的数量关系:单价数量 和总价
2、让学生通过这两道应用题找出共同点,引出 数量关系所表示的含义
3、再一次通过这两道应用题让学生找出算式中 所存在的数量关系
环节四:巩固练习
• 1、学生集体闯四关 • 2、学生独立完成解决问题 • 3、老师点评,并简单的梳理一下学生习题中的薄
弱处。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我让学生以当堂所 学内容对练习进行巩固,是对知识点的再次 强化。)
环节五:回顾总结,课外延伸
• 1、学生回忆学习内容。 • 2、课外延伸作业:
每瓶雪碧5元钱,1箱可装12瓶雪碧,超 市运来一车雪碧刚好100箱。 1箱雪碧要付多少钱? 1车雪碧要付多少钱?
1 初步理解单价、数量、总价的数量关系,知道
“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的关系。
2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术 语表达数量关系的能力。并能运用数量关系解 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促进学生的 3 互动交流,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4课时《单价、数量和总价》示范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4课时《单价、数量和总价》示范课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第4课时单价、数量和总价教材分析:“单价、数量和总价”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内容,虽然这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数量关系,但还没有加以概括,形成规律性的认识,另外大部分学生对商品“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认识还非常模糊。

因此本节课试图让学生通过解决生活中的具体问题,深刻认识到单价是“一个数量单位商品的价格”这一概念,并建立“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数量关系,对数量关系进行归纳总结。

让学生经历将生活中的具体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用于解决问题的过程,建立初步的模型化的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术语的能力和抽象概括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比较复杂的解决问题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1.理解单价、数量、总价的含义,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总结出“单价×数量=总价”的过程,并能用这种数量关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初步的模型思想。

1/ 62.培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提高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单价、数量、总价的含义,理解并三者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能运用“单价、数量、总价”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2/ 63/ 64/ 6环节三巩固练习练习1:选一选。

(1)用“单价×数量=总价”来解决的有()A.足球每个40元,买6个共要多少钱?B.玩5次过山车,每次15元,要多少钱?C.一碗面10元,100元可以买几碗这样的面?问题1:为什么选A和B说说你的理由,C选项为什么不行?(2)用“总价÷数量=单价”解决的有()A.买5支笔用去10元,每支笔多少元?B.有48块糖,每袋装8块,可以装几袋?C.买9本同样的笔记本花了45元,每本笔记本多少钱?问题2:为什么不选B,B也是用除法来解决的?练习2:把相关数据填在相应的格子里。

(1)一千克猪肉18元,买5千克猪肉用去90元。

(2)每公顷工业用地售价10万元,买5公顷需要50万元。

(3)一箱可乐12瓶,每箱24元,每瓶2元,买了3箱共付72元。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第04课时_单价数量总价》(说课稿)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第04课时_单价数量总价》(说课稿)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第04课时_单价数量总价》(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第04课时_单价数量总价》这一课时,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等过程,掌握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学会运用基本的数学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内容丰富,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已较为熟悉。

但是,对于如何将这些运算应用于实际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培养。

此外,学生对于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认知程度不同,有的学生可能还没有形成这种意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学会运用基本的数学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等过程,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学会运用基本的数学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现并运用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生活实例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操作、交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同时,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

2.探究新知: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发现并总结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

3.巩固新知:通过举例子、做练习等方式,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购物时做到心中有数,合理安排购物预算。

5.小结反思: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第04课时_单价数量总价》(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第04课时_单价数量总价》(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第04课时_单价数量总价》(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单价数量总价》是本单元的第四课时,本节课主要让学生理解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掌握用字母表示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方法,学会通过已知两个量来求第三个量的方法。

教材通过生动的例题和丰富的练习,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计算方法。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加减法、乘除法等基本运算,对数学符号有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对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可能还比较模糊,需要通过实际操作和练习来加深理解。

此外,学生可能对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还不够熟悉,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引导和讲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掌握用字母表示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方法。

2.培养学生通过已知两个量来求第三个量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掌握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

2.用字母表示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方法。

3.通过已知两个量来求第三个量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操作、讨论等方式,自主探索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六.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案、课件、练习题等教学资源;学生准备笔记本、笔等学习用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如购物场景,引导学生思考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

提问:“请大家想一想,我们在购物时,如何计算要支付的总价呢?”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并用字母表示单价、数量和总价。

讲解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用字母表示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方法。

3.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几个例子,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计算总价。

例如:一件商品的单价是20元,买了3件,求总价。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4课时《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教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4课时《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教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4课时《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2.掌握如何计算总价;3.能够灵活运用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关系解决问题。

过程与方法:1.启发学生发现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规律;2.引导学生通过实际问题进行计算、分析;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鼓励学生互相交流、讨论;2.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会知识的应用。

二、教学重点1.单价、数量、总价的概念;2.如何根据单价、数量计算总价。

三、教学难点1.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灵活运用;2.多种问题情境下的计算方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知识,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

2. 讲解1.引入概念:首先向学生解释单价、数量、总价的含义,并举例说明。

2.探究规律:通过几个案例,让学生自己分析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引导他们发现规律。

3.练习:让学生通过练习题来加深对单价、数量、总价关系的理解。

3. 实践1.分组练习:让学生分组完成一些实际问题,如购物计算等,让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2.展示讨论:每组展示他们的解答,并让其他组提出自己的看法,互相讨论。

4. 拓展1.布置作业: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2.提出思考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关系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五、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了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通过合作学习和展示讨论,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后续的学习中,学生需要不断运用单价、数量、总价的知识,加深理解,扩展应用。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望学生在学习中能够积极思考,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单价、数量和总价》说课稿

《单价、数量和总价》说课稿

《单价、数量与总价的关系》说课稿各位老师,晚上好!今天我的说课内容是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第四课时《单价、数量与总价的关系》,下面我从说教材、说目标、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1、教学内容。

本节课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单价、数量与总价的关系》(书中52页)。

2、教学地位。

本课是小学四年级上学期数学的学习重点和难点,同时又是为下一步学习比较复杂的应用题打基础。

二、说目标1、教学目标(1)了解“单价、数量、总价”三个概念的意义,理解“单价×数量=总价”,并结合具体实例找出单价、数量、总价的另外两个数量关系式。

(2)初步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数学术语表达数量关系的能力,并运用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3)在学习过程中,体会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重点理解单价、数量、总价的概念以及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

3、教学难点运用数量关系式解决一些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说教法和学法在本课中,我主要采取谈话法、讨论法、练习法、小组激励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抓住三个概念的含义来分析题意,掌握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关系式,引导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自主探究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说理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本课共分为复习导入、探究新知、巩固训练、课堂总结四个环节。

下面我介绍一下每个环节的主要设计意图和简单过程。

第一阶段,认识单价、数量、总价的含义,教学时,先出示超市图,让学生说一说这组图片在哪见过,学生回答购物时见过,引出单价的概念,接着我例举一组题引出数量、总价这两个的含义,从而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单价、数量与总价之间的关系,让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学习数学知识,增加了趣味性,使学生乐于学,从而很自然的引到了第二阶段揭示了课题,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一组常见的数量关系;单价数量和总价,这是一组常见的数量关系,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知识。

单价、数量和总价教案

单价、数量和总价教案

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教案教材分析:单价、数量和总价是第七册数学第四章三位数乘两位数中的一堂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主的应用课,是本章教学的重点。

在以前,学生们已经有了相当多相关生活经验,仅仅还没有把生活实际和数学课堂联系在一起。

而本节课正好给了学生一个把实际生活带进课堂的机会,让学生把生活和课堂联立起来,让学习从生活中来,还学习于生活中去,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教学内容: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关系(人教版第七册第52页)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使学生理解并了解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含义,引导学生得出“单价×数量=总价”这个数量关系。

②拓展交流,自主得到“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这两组数量关系。

③灵活使用到应用题计算和生活实践中去。

2、方法与过程:通过创设情境交流讨论的方式,借助多媒体教学的直观表现,让学生在活动中自主快乐的接触知识、获取知识、使用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培养学生使用数学语言和术语表达数量关系的水平,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扩大认知视野,使学生感受生活中充满着数学的智慧和自然地多姿多彩。

教学重点:理解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掌握“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这三个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能灵活使用“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这三个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以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和练习法为主。

教学工具:多媒体、实物教具、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展示课件中的超市照片,给学生一个与课堂相关的购物环境,让学生说明看到的图片,交流自己的理解。

师:这是一张什么图片呢?师:货架上摆满了商品,真多啊!哎!这个货架上的两个数字是什么呀?师:这个男人在干吗呀?师:这是老师周末在大市场购物时开出的一张票据,你知道这上面的数字都是什么意思吗?在这个过程中多表扬积极的学生。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4单元第4课时《单价、数量和总价》精选习题+详细解析(完美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4单元第4课时《单价、数量和总价》精选习题+详细解析(完美版)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4课单价、数量和总价精选习题(解析版)【本套习题含详细解析,为Word文档,支持在线编辑、下载打印,可用于课堂练习和考试复习。

】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课后习题1、学校买了10个同样的篮球,花了400元,每个篮球多少元?这道题是求()。

A.单价B. 数量C. 总价正确答案:A解析:本题考点:单价的定义。

买了10个篮球,“10个”就是数量,花了400元,“400元”就是总价,问每一个篮球的价钱就是求单价。

2、一辆自行车369元,要买18辆一共需要多少钱?A.3321元B. 5642元C. 6642元正确答案:C解析:本题考点:单价问题中求总价。

一辆自行车369元,是单价;要买18辆,是数量;问18辆的价钱,是求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所以18辆自行车一共需要369×18=6642(元)。

3、小明买故事书一共花了48元,每本故事书4元,小明买了几本故事书?A.10本B. 12本C. 192本正确答案:B解析:本题考点:单价问题中求数量。

一共花了48元,是总价;每本4元,是单价;问买了几本,是求数量,总价÷单价=数量,所以小明买的故事书有48÷4=12(本)。

4、妈妈拿80元买了2条毛巾和1盒鸡蛋,如果每盒鸡蛋的售价是48元,那么每条毛巾的售价是多少元?A.32元B. 16元C. 22元正确答案:B解析:本题考点:单价问题中求单价。

80元是2条毛巾和1盒鸡蛋的总价钱,一盒鸡蛋48元,所以2条毛巾的价钱就是80-48=32(元),一条毛巾的价钱就是32÷2=16(元)。

5、书店促销,连环画每套40元,买三套送一套。

小明要买4套连环画,需要付多少钱?A. 160元B.150元C.120元正确答案:C解析:本题考点:单价问题的应用。

根据题意“买三套送一套”,所以小明只需要付3套的价钱,就可以买到4套连环画。

所以小明需要付40×3=120(元)。

《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关系》教案

《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关系》教案

《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关系》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理解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

2. 学生能够运用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关系进行计算和解决问题。

过程与方法:1.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培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学生能够运用数学语言表达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2. 学生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理解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

2. 掌握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

难点:1. 运用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关系进行计算和解决问题。

2. 表达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实物或图片进行教学演示。

3. 练习题或小组活动材料。

学生准备:1. 笔记本或练习本。

2. 积极参与学习,主动提出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实例引入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定义,讲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3. 实例讲解:通过具体的例子,解释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计算方法。

4. 课堂练习:让学生进行一些有关单价、数量和总价的计算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活动: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运用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五、课后作业:1. 完成练习题,巩固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关系。

2. 寻找生活中的实例,运用单价、数量和总价的知识,并与同学分享。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生活实例和实践活动,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培养观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课后作业的布置,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在下一节课中,将继续深化学生对单价、数量和总价关系的理解,并进行更多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六、教学评估:1. 课堂练习的正确率:观察学生在课堂练习中的表现,评估他们对单价、数量和总价关系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4单元《第4课时 单价、数量和总价》 人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4单元《第4课时 单价、数量和总价》  人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4单元《第4课时单价、数量和总价》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

2. 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

3. 运用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及其关系。

2. 教学难点:运用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购物场景引入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让学生初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 探究新知(1)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通过实例讲解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让学生明确它们的意义。

(2)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通过实例和公式推导,让学生掌握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

3. 实践操作(1)小组合作,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购物中的问题。

4. 总结提升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观察生活中的购物场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六、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2. 在实践操作环节,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 注重课后作业的布置与检查,确保学生掌握所学知识。

总之,本节课通过讲解、实践和总结,让学生掌握了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及其关系,培养了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参与程度,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效果。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这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也是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的部分。

下面将详细补充和说明这一重点细节。

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是小学数学中的重要概念,它们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2020年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第4课时 单价数量和总价 教学设计电子教案【龟仙岛】

2020年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第4课时 单价数量和总价 教学设计电子教案【龟仙岛】

第4课时单价、数量和总价教学内容教材第52页的例4和“做一做”。

内容简析例4 学习的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是生活中常见的数量关系,应注重让全体学生通过解决具体问题,感悟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数量关系,经历将生活中的具体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的过程,并经历将抽象的数学模型用于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

让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抽象出数学模型──解释并说明模型──再用模型解决问题”这样一系列的数学活动中,建立初步的模型化的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目标1.了解单价、数量、总价的含义,初步理解单价、数量、总价的数量关系,知道“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的关系。

2.初步培养运用数学语言、术语表达数量关系的能力,并能运用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知道“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的关系。

教学难点:运用单价、数量、总价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教法与学法1.教学时引导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积极参与,主动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说理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采用引导探索、分析、推理等学习方法,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抓住三个量词的含义来分析题意。

掌握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关系式。

承前启后链复习:积的变化规律。

如: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10,积也乘10。

学习:单价、数量、总价的关系。

如:单价×数量=总价。

延学:速度、路程、时间之间的关系。

如:速度×时间=路程。

教学过程一、情境创设,导入课题实物感知法:上课铃响,教师走进教室,手里拎着一个袋子,边晃动袋子边说:“昨天下班后,老师买了两样东西,你们能猜出老师买这两样东西各花了多少钱吗?”然后从袋子中拿出4个实物模型,分别是两个篮球,两条鱼。

学生七嘴八舌猜钱数,片刻老师给出单价,让学生计算总钱数。

根据计算情况做总结:“看来大家对我们学习的知识已经基本掌握了,今天我们就来总结这种常见的数量关系。

总价单价数量的公式

总价单价数量的公式

总价单价数量的公式总价、单价和数量是贸易和商业中常用的概念,它们之间存在着重要的关系。

本文将探讨总价、单价和数量之间的关系,并解释它们在商业交易中的应用。

总价、单价和数量是商业交易中的关键因素,它们的关系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表示:总价= 单价× 数量。

这个公式表明,要计算总价,我们需要知道单价和数量。

单价是指商品或服务的每个单位的价格。

它通常以货币单位表示,例如人民币、美元或欧元。

单价可以是固定的,也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和供应的变化而变动。

在商业交易中,卖方通常会确定商品或服务的单价,并根据市场需求和竞争状况进行调整。

数量是指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它可以是具体的数字,如10个商品或100小时的服务时间,也可以是抽象的概念,如一箱商品或一份文件。

数量通常根据需求和供应来确定。

在商业交易中,买方通常会确定需要购买的数量,并与卖方进行协商和约定。

总价是指购买商品或服务所需支付的总金额。

它是单价和数量的乘积。

总价可以是具体的金额,如100元或1000美元,也可以是抽象的概念,如一笔交易的总金额。

总价是商业交易中的重要指标,它影响着买方和卖方的利润和成本。

总价、单价和数量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以下示例来说明:假设某商家销售苹果,单价为5元,数量为10个。

根据上述公式,总价= 单价× 数量,即总价= 5元× 10个= 50元。

因此,购买这批苹果的总价是50元。

在商业交易中,总价、单价和数量的关系对买方和卖方都很重要。

买方可以通过调整数量来控制总价,以适应自己的预算和需求。

卖方可以通过调整单价来控制总价,以适应市场需求和竞争状况。

双方需要在单价和数量上进行协商和达成共识,以实现交易的顺利进行。

总结起来,总价、单价和数量是商业交易中的重要概念,它们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系。

通过理解和应用总价、单价和数量的关系,买方和卖方可以更好地控制成本和利润,实现商业交易的成功。

无论是买方还是卖方,都应该在商业交易中充分考虑总价、单价和数量的因素,以达到双方的利益最大化。

教案《单价、数量和总价》教案 人教版数学四上(最新)

教案《单价、数量和总价》教案 人教版数学四上(最新)

第4课时单价、数量和总价▶教学内容教科书P52例4,完成教科书P52“做一做”第2题,P55“练习九”第8题。

▶教学目标1.通过具体情境,知道单价、数量、总价的意义,初步理解三者之间的关系。

2.构建“单价×数量=总价、总价÷数量=单价、总价÷单价=数量”的数学模型。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构建“单价×数量=总价、总价÷数量=单价、总价÷单价=数量”的数学模型。

▶教学难点运用单价、数量和总价三者之间的关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1.课件出示教科书P52例4。

师:你们能解答这两个问题吗?请列式计算。

【学情预设】根据乘法的意义学生能用乘法算式解决这两个问题。

师:为什么用乘法计算呢?【学情预设】第(1)小题要求的是3个80元是多少元。

第(2)小题要求的是4个10元是多少元。

2.揭示课题。

师:其实在我们刚刚解决的这个购物问题中存在着一种数量关系。

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这种常见的数量关系。

(板书课题:单价、数量和总价)【设计意图】学生已经会解决实际中关于单价、数量、总价的问题,通过解决例4中的数学问题,唤起学生对解决此类问题的经验,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

二、自主探究,构建模型1.找共同点。

课件再次出示教科书P52例4。

师:仔细阅读这两道题,你们找到它们的共同点了吗?把自己的发现先和同桌说一说,再在全班交流。

【学情预设】预设1:学生会发现这两道题都是关于购物的问题。

预设2:也有学生会发现这两个问题都是要求一共花了多少钱。

预设3:都是知道每件商品的价钱,要求的是买几件这样的商品要花多少钱。

预设4:都用乘法计算。

师:同学们可真会观察,发现了它们都是已知每件商品的价钱,要求买几件这样的商品要花多少钱。

2.建立概念。

师:我们把每件商品的价钱叫做单价,买了多少叫做数量,一共用的钱数叫做总价。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4单元第4课时 单价、数量和总价》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4单元第4课时 单价、数量和总价》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

第4 课时单价、数量和总价教材第52 页的内容。

1.理解单价、数量、总价的含义,初步理解三者的数量关系:单价×数量=总价。

2.初步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术语表达数量关系的能力,并能运用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重点:理解单价×数量=总价的意义。

难点:运用单价×数量=总价解决实际问题。

课件。

课件出示超市图片。

师:同学们这是哪里呀?你们喜不喜欢去超市购物呀?这是巧巧和妈妈去超市的购物收银条。

看看这张收银条,你从收银条上找到了哪些信息?单价、数量和总价你熟悉吗?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单价、数量和总价。

引导学生观察橙汁、巧克力和酸奶的数量都是2,而它们的总价却不相同呢?我们认识了这三个量,它们之间是不是存在某种数量关系呢?这节课我们就共同来学习。

师:同学们,其实生活中类似这样的数学问题还有很多,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了两道,我们一起来看。

(课件出示教材第52 页例4。

)师:那面对这样的两道题,你们愿不愿意尝试独立算算?请你们借助自学提示来独立地解决问题。

谁愿意来读一读学习导航中的内容?你弄清要求了吗?写完的同学可以和你们同桌说一说发现了哪些共同点。

指名学生汇报黑板上的题,集体订正。

师:谁能指出这两题中的单价、数量、总价分别是什么?师:哪个小组想说说?你们组发现了哪些共同点?师:好,同学们,你们不但独立解决了例题,还发现了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你们太了不起了。

板书:80×3=240(元),10×4=40(元)。

每件商品的价钱→单价买了多少→数量一共用的钱数→总价加深对单价、数量和总价关系的理解。

课件出示老师的购物清单。

师:昨天老师也去超市购买了一些商品,但是我一不小心把购物清单弄脏了,你们能帮我算出清单上内容吗?算完后请你想想,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还有什么样的关系呢?算完的同学,可以在小组之中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师:你知道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吗?想一想,议一议。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第4单元《第4课时单价、数量和总价》人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第4单元《第4课时单价、数量和总价》人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第4单元《第4课时单价、数量和总价》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4单元《单价、数量和总价》是学生在学习了简单的加减法和乘除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掌握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加减法和乘除法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可能还比较模糊。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生动的实例和实际操作,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和掌握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掌握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计算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掌握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计算方法。

2.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并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实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生动的情境和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PPT、实物道具、计算器等。

2.学具:练习本、笔、计算器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购物情境,引导学生思考:购物时,我们通常需要知道哪些信息?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单价、数量和总价。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展示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定义和计算公式。

并用实例进行解释,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运用所学的知识计算商品的总价。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4 单价数量和总价 ︳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4 单价数量和总价 ︳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4 单价数量和总价︳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单价、数量和总价三者之间的关系,能够运用这些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合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欲望。

二、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单价、数量和总价三者之间的关系,能够运用这些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理解单价、数量和总价三者之间的关系,并能灵活运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可以让学生观察一些商品的价格标签,引导学生发现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

2. 新课导入(1)引导学生观察一些商品的价格标签,让学生发现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

(2)教师讲解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并举例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

(3)通过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对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关系的理解。

3. 案例分析通过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解决问题。

例如,可以给出一些商品的价格和数量,让学生计算总价。

4.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讨论一些实际问题,运用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解决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5.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并提醒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注意灵活运用。

五、课后作业1. 请学生收集一些商品的价格标签,观察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

2. 请学生完成一些练习题,巩固对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关系的理解。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以提高教学效果。

2.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合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注:本教案根据人教新课标编写,适用于四年级上册数学课程。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中的案例分析部分。

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关系

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关系

第4课时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数量关系【教学内容】教材第52页例4。

【教学目标】1.知道“单价、数量、总价”的实际含义。

2.掌握“单价×数量=总价”,并推出求单价与数量的另两个数量关系式。

【教学重难点】重点:发现并掌握“单价×数量=总价”这个数量关系式,运用这个数量关系式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理解单价、数量、总价这三个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师:同学们,我们都去买过东西。

作为一名消费者,为保护自己的消费利益,在购物时我们应当了解哪些信息呀?(学生自由交流,有考虑价格的、质量的、安全的)大家说的确实是我们在消费时所要关心的问题。

这节课我们主要来研究“价格”方面的内容。

(板书课题: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关系。

)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4。

(1)课件出示例4,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让学生在课本上列式解答,教师板书。

)80×3=240(元)10×4=40(元)(2)教学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含义。

提问:这两道题都是说的哪方面的事?这两道题的条件有什么共同的特点?都是求怎样的问题?说明:这两道题都是讲的买商品的价钱的事,这里的每个篮球80元,每千克鱼10元,像这样每一件商品的价钱是单价,(板书:单价)3个,4千克这样买了多少是数量,(板书:数量)一共用的钱数是总价。

(板书:总价)提问:我们的数学书的单价是多少?你知道自己文具盒的单价吗?请你来说一说下面的单价、数量和总价。

学校买20套校服,花了600元,每套30元。

2.概括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数量关系。

谁来说一说,第(1)题里篮球的单价、数量各是多少,求出了什么?是怎样求的?第(2)题是鱼的单价、数量各是多少?求的什么?怎样求的?这两题在计算方法上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从上面的两题里,你发现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板书:单价×数量=总价)提问:请同学们根据这个关系想一想,如果知道总价和单价,可以求什么?怎样求?(板书:总价÷单价=数量)提问:再想一想,如果知道总价和数量,可以求什么?怎样求?你是怎样想到的?(板书:总价÷数量=单价)(4)现在请同学们看一看这里三个数量关系式,它们之间有着密切联系。

四上数学设计:第4课时 单价、数量和总价

四上数学设计:第4课时 单价、数量和总价

由此得出:单价×数量=总价。

(5)小结: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买商品的事情,掌握了“单价×数量=总价”这个数量关系后,买东西时只要看到商品的单价和我们需要的数量,就可以用单价乘数量求出总价了。

2.引导学生总结。

(1)知道总价、单价,怎样求数量?
(2)知道总价、数量,怎样求单价?2.进一步思考总价、单
价和数量三者之间的
关系。

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
(2)12÷2=6(支)
答:12元能买6支。

三、巩固
练习。

完成教材第52页“做一做”。

独立完成、同桌间互相
检查、订正。

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
四、课堂总结。

1.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

2.布置作业。

1.说一说本节课
的收获。

2.自由谈一谈。

五、教学板书
六、教学反思。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课时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
【教学内容】
教材第52页例4、“做一做”、练习九第3、8题。

【教学目标】
1.了解单价、数量、总价的含义。

2.初步理解单价、数量、总价的数量关系,知道“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的关系。

3.初步培养运用数学语言、术语表达数量关系的能力,并能运用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重点难点】
知道: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的关系。

运用关系,解决简单的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准备】
图片、多媒体课件
【新课讲授】
出示课题:单价数量总价
1.认识单价。

(板书:单价。


(1)判断:下面哪句话表示完整商品的单价。

A、巧克力13元
B、一袋巧克力13元
C、苹果5元
D、苹果每千克5元
E、《格林童话》每套8本
(2)在生活中我们还会看到这样表示单价,你能说说它表示的意思吗?
巧克力10元∕块巧克力每块10元
薯片25元∕罐薯片每罐25元
猕猴桃5元∕个猕猴桃每个5元
(3)拿出购物清单,你能指出哪个量表示的是商品的单价?
矿泉水每瓶3元,买3瓶
薯片每包9元,买2包
棒棒糖每根1元,买10根
小面包每个5元,买2个
2.认识数量。

那么3瓶、2包、10根、2个表示的是什么?(商品的数量)小结:数量就是指购买商品的多少。

(板书:数量)
3.认识总价。

小结并板书:总价
4.探究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关系。

(1)探究:单价×数量=总价
①学生看购物清单列式计算,让学生观察发现。

总结出:单价×数量=总价
老师强调对应
②把下面相对应的单价和数量连一连。

(抽学生回答)书包每个92元4副
三角尺每副5元10包
铅笔每包8元2个
铅笔每盒10包3盒
(2)探究: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出示发票
观察表中信息,小组合作探讨:
①用什么方法算出空白处的单价和数量是多少的?
②你发现了什么?
③小组长做好记录。

5.完成例4的计算,请部分学生说出计算的关系式。

【课堂作业】
1.完成“做一做”1、2题
2.练习九第3题
要求每组选一名代表举例编一题。

3.练习九的第8题
【课堂小结】
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小结:单价、数量、总价三者间关系式是: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

【课后作业】
1.说一说
(1)()件商品的价钱叫它的单价。

(2)买3件衣服花的钱可以看成()。

(3)已知总价和单价,可以求出(),其数量关系式是()(4)10元钱买5本练习本,“10元”和“5元”分别可以看成是()和()。

2.说一说(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分析题意时做上小标记,写出单价、数量、总价)
(1)学校买了4个排球,每个60元,一共用多少钱?
题目已知()和(),求( ),数量关系式()。

(2)学校买排球共花了240元,每个排球60元,学校一共买了多少个排球?
题目已知()和(),求( ),数量关系式()。

(3)学校买4个排球花了240元,平均每个排球多少钱?
题目已知()和(),求( ),数量关系式()。

3.完成《创优作业100分》本课时的练习。

第4课时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
放手让学生主动收集资料,捕捉生活中的信息,并从收集的资料中整理信息,从中理解运用“单价”、“数量”、“总价”这些日常数学知识,并能运用它们间关系进行简单计算。

这样让学生印象深刻,主动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并能亲身体验生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